复合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复合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一、复合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向(论文文献综述)

梁艳艳,许锦才,黄伟伦[1](2021)在《挤出复合及其新技术在彩印软包装领域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挤出复合是彩印软包装多层复合膜的一种重要复合方法,具有几乎无VOC排放、安全卫生性好、耐热性好、相对易回收等特点。挤出复合工艺和技术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环保、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急需扩大其应用比例。

张宪君[2](2020)在《接枝改性EVA胶膜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文中提出本论文主要通过熔融法接枝把极性马来酸酐(MAH)单体引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的主链上,合成乙烯-醋酸乙烯酯接枝马来酸酐共聚物(EVA-g-MAH),EVA-g-MAH相比EVA极性得到了提高,改善了与木材等极性材料的相容性,以其用作木材的胶粘剂,粘合强度相比EVA提高明显。探究了EVA品种、引发剂种类、引发剂份数、MAH份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不同条件对EVA熔融法接枝MAH接枝产物接枝率的影响,得到了接枝率在0.06%~1.40%范围的一系列接枝产物;通过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凝胶色谱法(GPC)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方法表征了EVA-g-MAH接枝物的结构;分析了EVA熔融接枝MAH单体的反应过程。最后,论文以EVA-g-MAH为基础材料制备热熔胶膜,用来粘合木板制备胶合板。分析了热压温度和热压时间等粘合条件对EVA-g-MAH胶膜粘合效果的影响。通过改变熔融接枝原料配方和对EVA-g-MAH胶膜进行铺装时喷涂BPO引发剂溶液进行交联等处理,获得的胶合板符合国标二类板乃至一类板标准。

付宁[3](2016)在《复合包装膜厚度减薄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重点是通过对包装材料加工技术的创新升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可以在包装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阻隔性能等指标不下降的情况下,实现复合包装膜的减薄,单位产品包装材料的用量,进而减少包装废弃物的总量。另外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减少包装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终达到低碳环保的目的。并对薄膜进行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抗摆锤冲击强度、阻隔性、收缩率、热封性能等一系列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19μm的MOPP膜为最佳的印刷薄膜,MOPP薄膜强度高,力学性能好,外观精美,且复合膜的二次回收使用率高,价格低,采购成本低。双峰PE薄膜配方确定为内层Nucrel 3990:卡塔尔0274比例为8:2,外层陶氏5401G:愽禄FB2230比例7:3,在该用量下的PE薄膜热封强度32.7MPa,拉伸强度35.3 MPa。此配方吹成的薄膜可由原来的130μm减薄至90μm、70μm,且性能不下降。使用上海生产的NK水性油墨进行凹版印刷。印刷膜的色相、耐热性(抗黄变)、加工适性均合格,且溶剂残留低为0.31 mg/m2。无溶剂复合时使用德国生产的7723无溶剂粘合剂,粘合剂用量低为1.6g/m2。且应用无溶剂复合工艺,上胶量控制在1.8 g/m2左右,VOC零排放,成本降低30%。综合确定最佳复合包装膜结构为MOPP/PE,其力学性能好,溶剂残留低、耐热性和热封性好,起封温度低,热封区间广,适应加工条件好,自动包装性也很好。

杨忠敏[4](2013)在《聚氨酯食品包装胶粘剂安全环保“绿动”未来》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软包装行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食品包装材料本身虽然不是食品,但由于直接或间接地接触食品,存在着影响食品品质变化的隐患。因此,只有食品包装材料真正安全、环保,才能保证所包装的食品真正安全、环保、卫生。聚氨酯(PU)是一类以低聚多元醇为软段、异氰酸酯和扩链剂为硬段的嵌段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含有氨基甲酸酯键、酯键、脲键等多种极性键,赋予了它优良的粘接性能和成膜性能。复合薄膜软包装具有屏蔽、可印刷和

林星[5](2013)在《PE及书本装订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氨酯胶粘剂具有优异的抗剪切强度、抗冲击特性、柔韧性、耐低温性能,是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的聚氨酯树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研究了PE用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和书本装订用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粘剂的制备工艺及性能。本文以聚酯多元醇、混合异氰酸酯(MDI/TDI)、扩链剂(1,2-丙二醇)等为原料,通过本体法聚合制备了聚氨酯预聚体,将预聚体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的增粘剂和固化剂制备了对经电晕处理过的PE (聚乙烯)具有良好粘接性的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讨论了R (NCO/OH)值、异氰酸酯及三官能度多元醇的类型与用量、硬段含量、催化剂、聚醚与聚酯多元醇的比例等对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红外分析(IR)等方法对胶粘剂进行表征分析,为合成的产品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当m(结晶性聚酯多元醇):m(非结晶性聚酯多元醇)=80:2060:40、m(MDI):m(TDI)=90:1060:40、R (NCO/OH摩尔比)=0.950.97、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的用量为0.01%、软段中加入4%(质量分数)的PTMEG、硬段含量为14%、聚酯多元醇XCP-2325的质量分数为2%时,制得的聚氨酯胶粘剂的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能够达到90000110000g.mol-1,胶粘剂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最终强度。当用乙酸乙酯配成固含为12%的溶液,并加入增粘剂、固化剂时,双组份PU胶粘剂的操作工艺性能良好,其粘度为221mPa·s,初始180°剥离强度为2.3N.(25mm)-1,最终180°剥离强度为41N·(25mm)-1。目前书本装订用热熔胶主要是EVA型热熔胶和聚氨酯型热熔胶,但是EVA型热熔胶的摊平性差,温度低时易碎裂,温度高时易软化流淌;聚氨酯热熔胶的初始强度低,影响了书本装订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通过向湿固化聚氨酯体系中引入光固化体系来增强其初始强度,制备出UV/湿固化聚氨酯热熔书本装订胶粘剂。本文以多元醇、异氰酸酯、含羟基丙烯酸酯和光引发剂等为原料,制备了书本装订粘接用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粘剂。比较了两种制备工艺制得的产品性能,讨论了自制聚酯多元醇的用量、C=C-与-NCO的摩尔比、光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UV照射时间、MDI二次加入量等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进行红外和DSC表征,利用动态力学分析方法对胶粘剂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选择端C=C的预聚体与端-NCO的预聚体共混的方法,制备UV/湿固化聚氨酯热熔书本装订胶粘剂;当在软段中加入35%自制聚酯多元醇B,选择n(C=C):n (NCO)=40:60,使用1.5%。的819作为光引发剂,经过UV (照射强度100w/cm)照射时间为30s后,胶粘剂具有较好的初始强度,再经过5d的湿固化,能够得到较强的最终强度;向共混预聚体胶粘剂中加入30%(预聚体中剩余-NCO的摩尔分数)的MDI,可以有效的增加胶粘剂的交联程度,提高胶粘剂的拉伸强度。最终制备出了120°C熔融粘度为7800mPa·s, UV照射后初始拉伸强度为4.2MPa、5天湿固化后最终拉伸强度为12.1MPa、断裂伸长率为400%、硬度为83A的书本装订用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粘剂;该产品已经在100L的反应釜中成功中试,产品基本符合应用要求,正在应用试验过程中。

杨小军[6](2012)在《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力学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在木材表面粘结复合碳纤维布(Carbon Fibre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缩写CFRP)是改善木材力学性能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CFRP-木材界面的有效粘结是保证CFRP与木材共同工作的关键。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上,采用国产碳纤维布并结合国产速生材落叶松和杉木木材的特性,对CFRP-木材复合材关键界面从复合工艺、剥离承载性能、湿热效应、断裂特性及耐久性能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界面压力和施胶量是CFRP-木材界面复合工艺的主要因素,在一定压力范围内界面压力越高,界面层厚度越薄,胶黏剂越易渗入木材,界面胶合强度亦越高。复合材界面胶合性能在两树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落叶松材性较好,其胶合性能优于杉木。复合材结构对胶合性能影响显着。施胶量的增加可促进界面胶合,但过多的胶液易导致界面层增厚,孔隙率加大,导致胶合强度下降。CFRP-木材界面结合强度取决于木材的材性和胶合性。对复合材而言,界面层的增加不利于复合材的抗剪。2)考察界面的应变分布情况时界面的粘结剪应力位置曲线可以再现剥离的产生过程。当CFRP粘结长度较长时,界面从开始加载到受力破坏,界面应变的发展情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界面处于较低荷载水平时弹性状态阶段、较高荷载水平时应变发展阶段和界面剥离阶段。CFRP与落叶松及杉木木材间存在有效粘结长度,当粘结长度超过该有效粘结长度时,CFRP与木材间的极限粘结承载能力将不再增加,但长度的增加可延缓粘结面的破坏过程。本文提出的模型公式具有较高精度,可用于计算CFRP-落叶松界面和CFRP-杉木界面有效粘结长度和剥离承载力。3)通过对落叶松和CFRP的湿应变的测试及对落叶松和CFRP湿膨胀系数的求解,结果表明,CFRP纵横向湿膨胀系数均不足落叶松的1/8。落叶松和CFRP的横向湿膨胀系数远大于其纵向湿膨胀系数,CFRP在吸湿应变响应时,比落叶松的滞后明显,CFRP吸湿过程缓慢。在湿度为35-60%的范围内时,两者的湿膨胀系数最小。落叶松和CFRP在相对湿度95%恒湿升温和降温处理表明,落叶松和CFRP的热膨胀系数是由热湿共同作用的结果。CFRP的热膨胀系数较小,不足落叶松的1/5。4)CFRP-落叶松对称复合材同向复合时其界面受环境湿效应影响较小,正交复合时其界面受环境湿度影响较大,温度在对称复合材界面产生的热胀冷缩作用不明显,湿胀率低的碳纤维可有效抑制落叶松木材横纹及顺纹方向的膨胀。对称复合材中CFRP可改善落叶松木材的耐湿热性能。CFRP-落叶松非对称复合材湿热处理后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随处理时间呈现指数函数衰减趋势,抗弯性能下降幅度较大。CFRP-木材界面端是抗弯性能衰减的关键部位。CFRP-木材复合材在应用中应避免湿热环境或采取保护措施减少湿效应的影响。CFRP-落叶松非对称复合材干热处理后抗弯性能削弱较小。5)CFRP-木材界面断裂韧性优于木材间界面,界面两侧材料的差异性有助于改善裂纹的失稳扩展。界面裂纹尖端主要受界面应力场和位移场影响,界面面内裂纹尖端应力巨大,扩展主要发生界面层内。复合材试件状态对断裂韧性影响较大,干状态时复合材断裂韧性较小,水分增加有利于抵抗裂纹扩展。断裂韧性可作为界面强度评价参数。复合材界面断裂韧性可通过基于断裂力学能量释放率理论的双悬臂梁(DCB)试验方法进行评估。6)CFRP-木材界面短期蠕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级蠕变,蠕变以非线性方式增长;第二级蠕变,蠕变以低速率持续线性增长。温度及相对湿度是影响蠕变的重要因素,高温高湿环境下界面蠕变量显着大于低湿环境,高湿环境下高应力水平易使界面层较早出现断裂。蠕变变形随应力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各应力水平蠕变曲线都表现出了同样蠕变规律,蠕变变形在早期较大,后期逐渐减缓。

阎晋[7](2011)在《铝塑复合用耐蒸煮无溶剂复膜胶的制备及表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是一种固含量100%的聚氨酯胶粘剂,具有安全环保、用料少、无需加温固化等特点。其固化原理主要是通过两组分中-NCO与-OH反应从而交联固化。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作为聚氨酯胶粘剂的一种,也同样具备聚氨酯胶粘剂的特点:良好的耐磨、耐水、耐油、耐溶剂、耐化学药品、耐臭氧以及耐细菌等性能;与聚酯薄膜、纸张、织物、金属等材料有较高的粘结强度。缺点是在高温、高湿下易水解而降低粘结强度。因此,解决聚氨酯胶粘剂的耐水性和耐蒸煮性是研究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研究课题主要从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黏度和耐水性方面着手进行研究。首先以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PBA)、蓖麻油(CO)及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原料合成了无溶剂胶粘剂的A组分(端异氰酸酯基预聚体);用硅烷偶联剂对蓖麻油进行改性制备出改性蓖麻油添加到无溶剂胶粘剂的B组分中;同时还研究了双组分胶粘剂的固化过程。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合成产品的结构,用化学滴定的方法测定产品的异氰酸酯含量及羟值。另外还分别测定了胶粘剂的吸水率、T型剥离强度、耐蒸煮性及耐热性能。通过系列数据得出最佳工艺参数。本研究课题通过以上实验及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制备胶粘剂A组分的最适宜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3小时。R值即异氰酸酯基与羟基含量的比值为2或3较为合适。适量的蓖麻油能够有效的降低胶粘剂的粘度并且提高胶粘剂的耐水性,但也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粘结性能,因此蓖麻油的量需要按产品要求进行考虑。双组分的配比R’,即A组分中异氰酸酯含量与B组分中羟基含量的比值在1.3最为合适。用硅烷偶联剂对蓖麻油(B组分)进行改性,将改性产物加入到B组分可以大大的提高固化速度,将固化时间由七天缩短到三十六小时。另外改性蓖麻油还能提高耐水性、耐蒸煮性及热性能。但是,改性蓖麻油的含量不能过高,当B组分的改性蓖麻油含量为60%时最佳。

范贵堂,贾宏春[8](2011)在《我国皮革化工发展史记(续)》文中研究表明(3)加脂剂原料:①动物油类:如鲸鱼油、鳕鱼油、牛油、猪油、牛蹄油、羊毛脂、蛋黄油等。②植物油类:如蓖麻油、橄榄油、向日葵油、棕榈油、豆油等。③合成油类:如不含支链的碳氢化合物、合成脂肪酸及其酯类、多聚醚

易运梅[9](2011)在《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丙烯酸丁酯、醋酸乙烯酯、丙烯酸等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OP-10为乳化剂,通过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醋-丙胶粘剂用共聚物乳液。通过红外光谱(IR)和透射电镜(TEM)观察了乳液粒子的结构和形态特征,同时表征了乳液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力学性能和吸水率。实验表明,当乳液聚合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4小时,单体滴加速度为1d/s,搅拌速度为600-700 r/min,软硬单体比例为2: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6%,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保护胶体聚乙烯醇为单体总量的6%时,制得的聚合物乳液性能较好。在合成醋-丙乳液的基础上,本文还以丙烯酸十三氟辛酯对醋-丙乳液进行共聚改性。考察了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功能单体用量、有机氟单体用量以及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乳胶粒子及乳液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有机氟单体的加入,能有效改善乳液聚合物膜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实验证明,以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合温度为85℃,反应时间为4小时,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量的4%,有机氟单体用量为单体总量的3%时,乳液稳定性好,与普通醋-丙乳液相比,乳胶膜的吸水率明显下降,粘接强度明显提高。TEM乳胶粒子形貌测试表明,乳胶粒子为核壳结构,且平均粒径为90nm。此改性方法的特点是:含氟单体用量少,成本低,乳胶膜粘接强度提高,耐水性能、稳定性能提高,剥离强度最大可达22.5 N/2.5cm,吸水率最低可达2%以下。同时,本文还考察了有机氟单体的加入对乳液对水接触角及乳胶膜表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含氟单体的加入,乳胶膜对水接触角增大,耐水性能提高,当有机氟单体含量达到单体总量的4%时,乳胶膜对水接触角达到80°,乳液对BOPP膜的浸润性也增强。通过Owens法计算乳液的表面能发现,含氟单体的加入,显着降低了乳胶膜的表面能,有利于低表面能材料之间的粘接。

郑智贤[10](2011)在《软包装用丙烯酸胶粘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水性丙烯酸乳液胶粘剂具有粘接性能好、生产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等优势,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现有的产品普遍存在着润湿性、剥离强度、耐水性欠佳等问题。本论文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得性能良好的交联型低皂复膜胶乳液,在乳化体系、种子乳液聚合工艺、交联体系以及应用方面的系统探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复膜胶乳液的合成实验中,对引发剂、乳化体系、单体组成、分子量调节剂、种子乳液聚合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实验表明,采用复合反应性乳化剂制备预乳液,以少量高效低泡表面活性剂打底,制得的乳液具有粘度、表面张力低、润湿性好,且起泡性低、耐水性好等特点。随着引发剂的用量增大,反应速率、转化率与乳液粘度升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先增后减,复膜胶的初粘性增加,持粘性与剥离强度先升后降。随着种子乳液量的减小、打底乳化剂浓度的增大,乳液的粘度与稳定性升高。随着种子引发剂量的增大,种子聚合速率、转化率、乳液粘度升高。随着软硬单体配比与EHA比例的增大,复膜胶的初粘性增大,持粘性减弱,剥离强度先升后降。随着功能单体的用量增大,乳液的粘度、凝聚率增大,复膜胶的初粘性降低、持粘力增大、剥离强度先升后降。随着交联单体的用量增大,聚合物的分子量、交联度、持粘性增大,初粘性与吸水率降低,剥离强度先升后降。随着分子量调节剂用量的增大,聚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量下降、分布变宽,复膜胶的初粘性增强,持粘性减弱,剥离强度先升后降。在优化的工艺配方下,聚合物的分子量约为23万,交联度约为71.3%,复膜胶的剥离强度可达5.4 N/cm。通过对室温交联体系的探讨发现,DAAM体系的交联度、交联速率、持粘力与剥离强度最大,有机硅氧烷体系的初粘性、耐水性最好;随着自交联单体用量的增大,复膜胶的初粘性降低,持粘性与耐水性增强,剥离强度先升后降,当加入1.01.5 wt%的DAAM时,室温固化72 h交联度约为85%,剥离强度达6.2 N/cm。FTIR图谱证实了聚合和交联反应的进行,DMA分析表明交联型聚合物的粘弹性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在应用研究中发现,加入0.5 wt%的基材润湿剂BYK-347,1015 wt%的松香乳液,可以改善复膜胶的润湿和粘接性能,乳液的表面张力由40.49 mN/m降至29.78 mN/m,接触角由48°降至22°,剥离强度达6.6 N/cm。加入0.4 wt%的消泡剂W-0506,消泡效果好,涂膜无收缩。当湿膜厚度为90μm时,70℃熟化8 h,或80℃熟化4 h,复膜胶的粘接性能可达应用要求,剥离强度随室温放置时间的延长、剥离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二、复合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合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1)挤出复合及其新技术在彩印软包装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挤出复合在彩印软包装上的优势
    (1)环保、安全性
    (2)粘合层材料成本
    (3)耐热性
3. 挤出复合在彩印上的常规应用
    (1)食品轻包装
    (2)高阻隔食品药品包装
    (3)纸塑铝高阻隔包装
    (4)非食品包装
    (5)牙膏片材
4. 彩印软包装挤出复合设备及技术
    (1)游动模头[16]
    (2)基材无拉伸技术[17]
    (3)微波导能技术[18]
    (4)共挤出复合技术[19]
5. 彩印挤出复合的新工艺
    (1)无粘合剂食品药品挤出复合工艺[20]
    (2)水性AC剂挤出复合工艺[21]
    (3)单一材料挤出复合工艺
6. 发展趋势

(2)接枝改性EVA胶膜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1.1.1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结构与特点
        1.1.2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生产工艺
        1.1.3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的应用
    1.2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改性
        1.2.1 物理改性
        1.2.1.1 填充改性
        1.2.1.2 共混改性
        1.2.2 化学改性
        1.2.2.1 交联改性
        1.2.2.2 接枝改性
    1.3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接枝改性方法
        1.3.1 溶液法接枝
        1.3.2 辐射法接枝
        1.3.3 乳液法接枝
        1.3.4 熔融法接枝
    1.4 乙烯-醋酸乙烯酯熔融接枝马来酸酐改性研究
        1.4.1 MAH熔融接枝机理
        1.4.2 MAH单体
        1.4.3 MAH熔融接枝反应引发剂
        1.4.3.1 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半衰期
        1.4.3.2 引发剂与反应温度
        1.4.3.3 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安全性管理
        1.4.4 MAH熔融接枝反应试验设备
        1.4.4.1 转矩流变仪的组成
        1.4.4.2 转矩流变仪的密闭式混合器
        1.4.4.3 转矩流变仪工作原理
    1.5 热熔胶
        1.5.1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
        1.5.2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胶膜
        1.5.2.1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膜生产
        1.5.2.2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膜使用
        1.5.2.3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膜研究
        1.5.3 乙烯-醋酸乙烯酯热熔胶膜应用
        1.5.3.1 太阳能封装胶膜
        1.5.3.2 汽车工业
        1.5.3.3 安全玻璃
        1.5.3.4 防腐密封的热缩制品
        1.5.4 EVA热熔胶对木材的粘合
        1.5.4.1 机械互锁结合理论
        1.5.4.2 静电理论
        1.5.4.3 化学键理论
        1.5.4.4 界面扩散理论
        1.5.4.5 弱边界层理论
    1.6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内容及创新性
第二章 EVA-g-MAH结构与性能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原料与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EVA-g-MAH制备
        2.2.4 EVA-g-MAH纯化
        2.2.5 EVA-g-MAH红外光谱
        2.2.6 EVA-g-MAH核磁共振氢谱
        2.2.7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2.8 GPC测试
        2.2.9 熔体流动速率(MFR)测试
        2.2.10 膜接触角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接枝共聚物存在证明
        2.3.1.1 红外图谱
        2.3.1.2 核磁共振氢谱
        2.3.2 分子量及分布
        2.3.2.1 不同引发剂用量对产物分子量分布影响
        2.3.2.2 不同MAH用量对产物分子量分布影响
        2.3.2.3 不同反应温度对产物分子量分布分析影响
        2.3.2.4 熔融接枝产物分子量变化对熔融流动性能影响
        2.3.3 EVA熔融接枝过程
        2.3.4 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2.3.5 EVA-g-MAH接触角
    2.4 本章结论
第三章 EVA-g-MAH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原料与试剂
        3.2.2 实验仪器
        3.2.3 EVA-g-MAH制备
        3.2.4 EVA-g-MAH纯化
        3.2.5 EVA-g-MAH接枝率测定
        3.2.6 EVA-g-MAH凝胶含量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EVA共聚物熔融接枝过程
        3.3.2 不同反应条件对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
        3.3.2.1 EVAVA含量对接枝率影响
        3.3.2.2 引发剂及接枝反应温度对接枝率影响
        3.3.2.3 引发剂份数对接枝率影响
        3.3.2.4 MAH份数对接枝率影响
        3.3.2.5 加入填料对接枝率的影响
        3.3.2.5 反应转速对接枝率影响
        2.3.2.6 反应时间对接枝率影响
    3.4 结论
第四章 EVA-g-MAH作为胶粘剂的应用
    4.1 前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原料与试剂
        4.2.2 实验仪器
        4.2.3 胶膜制备
        4.2.4 胶膜处理
        4.2.5 木板粘合
        4.2.6 胶合板粘合强度测试
        4.2.7 胶膜凝胶含量测试
        4.2.8 扫描电镜
        4.2.9 DSC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EVA-g-MAH对木材的粘合
        4.3.2 EVA-g-MAH胶膜对木板的粘合机理
        4.3.3 EVA-g-MAH胶膜胶合板耐水性
        4.3.4 热压粘合条件对胶合板的影响
        4.3.4.1 热压温度对EVA-g-MAH胶膜粘合效果影响
        4.3.4.2 热压时间对EVA-g-MAH胶膜粘合效果影响
        4.3.5 改性VA含量28%的EVA胶膜
        4.3.5.1 共混改性
        4.3.5.2 混入引发剂
        4.3.6 引发剂溶液处理EVA-g-MAH胶膜
        4.3.6.1 脂溶性引发剂溶液处理
        4.3.6.2 引发剂溶液处理后的胶膜凝胶含量
        4.3.7 水溶性引发剂处理胶膜
        4.3.8 EVA-g-MAH制备一类胶合板
        4.3.8.1 VA含量14%的EVA-g-MAH胶膜处理
        4.3.9 不同条件对胶膜凝胶含量影响
        4.3.9.1 BPO浓度对胶膜凝胶含量影响
        4.3.9.2 热压时间对胶膜凝胶含量影响
        4.3.9.3 热压温度对胶膜凝胶含量影响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复合包装膜厚度减薄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复合包装膜减薄的目的
    1.3 国外塑料包装轻量化、薄型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1.4 国内塑料包装轻量化、薄型化的研究和发展状况
    1.5 市场调研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7 创新点
    1.8 技术关键
第2章 基材的选择
    2.1 概述
    2.2 实验设备和实验原料
    2.3 性能表征
    2.4 外层基材
        2.4.1 外层基材的作用
        2.4.2 常用几种印刷薄膜的优缺点
        2.4.3 性能对比
    2.5 热封层
        2.5.1 热封层基材及树脂配方的研制
        2.5.2 性能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印刷工艺
    3.1 概述
    3.2 实验设备和实验原料
    3.3 薄膜对凹版印刷的影响
    3.4 印刷层电晕处理
    3.5 张力测试
    3.6 水性油墨的研制
    3.7 凹版印刷
        3.7.1 准备工作
        3.7.2 装版
        3.7.3 上刮墨刀
        3.7.4 开机
        3.7.5 停机
    3.8 凹版印刷故障及排除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无溶剂复合
    4.1 概述
    4.2 实验设备和实验原料
    4.3 无溶剂复合所面对的问题
    4.4 无溶剂粘合剂的选择
    4.5 无溶剂复合
        4.5.1 复合工艺参数
        4.5.2 无溶剂复合的控制关键点
        4.5.3 无溶剂复合设备的改善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太阳能熟化以及复合成品膜的检测
    5.1 概述
    5.2 实验设备和实验原料
    5.3 太阳能熟化
    5.4 熟化时间对复合包装膜的性能影响
    5.5 成品性能测试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聚氨酯食品包装胶粘剂安全环保“绿动”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食品包装胶黏剂高固体含量、低黏度环保化
二、安全、环保水性复合软包装
三、安全、卫生的醇溶性聚氨酯胶黏剂
四、效益显着的无溶剂型聚氨酯胶黏剂
五、功能多样的聚氨酯胶黏剂
六、结束语

(5)PE及书本装订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聚氨酯胶粘剂的简介
    1.2 基本粘接理论
    1.3 聚烯烃材料的粘接
        1.3.1 聚烯烃的表面处理
        1.3.2 聚烯烃粘接用胶粘剂
        1.3.2.1 氯化聚丙烯改性胶粘剂
        1.3.2.2 热熔胶粘剂
        1.3.2.3 聚氨酯胶粘剂
        1.3.2.4 SBS热塑性弹性体胶粘剂
        1.3.2.5 丙烯酸酯类胶粘剂
        1.3.2.6 有机硅密封胶粘剂
    1.4 热熔型书本装订胶粘剂的简介及应用特点
        1.4.1 EVA热熔胶粘剂的简介及应用特点
        1.4.2 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PUR)的简介及应用特点
        1.4.3 UV/湿双固化聚氨酯-聚氨酯丙烯酸酯热熔胶的简介及应用特点
    1.5 书本装订用聚氨酯热熔胶的发展趋势
    1.6 书本装订用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6.1 单组份湿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1.6.2 UV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1.6.3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研究进展
    1.7 本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PE用双组份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测试与表征
        2.2.3.1 硬度
        2.2.3.2 粘度
        2.2.3.3 180°剥离强度
        2.2.3.4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2.2.3.5 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
        2.2.3.6 结晶度
        2.2.3.7 红外光谱
        2.2.4 双组份PU胶粘剂的制备
        2.2.4.1 端羟基PU胶粒的制备
        2.2.4.2 双组份PU胶粘剂的制备
        2.2.4.3 测试样品的制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酯多元醇的种类对双组份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2 R (-NCO:-OH)值对双组份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3 异氰酸酯比(MDI/TDI)对双组份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4 功能性聚酯多元醇XCP-2325对双组份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5 催化剂用量对PU预聚体分子量的影响
        2.3.6 硬段对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7 聚醚多元醇用量对聚氨酯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8 端羟基PU预聚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2.3.9 结晶性对双组份PU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2.3.10 红外表征
        2.3.11 DSC 表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UY/湿双固化书本装订胶粘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仪器
        3.2.3 测试与表征
        3.2.3.1 预聚体的异氰酸酷基含量的测定
        3.2.3.2 热熔胶120°C熔融粘度的测定
        3.2.3.3 开放时间的测定
        3.2.3.4 拉伸强度测定
        3.2.3.5 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3.2.3.6 硬度的测定
        3.2.3.7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分析
        3.2.3.8 红外光谱
        3.2.3.9 胶粘剂的动态力学分析
        3.2.4 书本装订用UV/湿双固化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
        3.2.4.1 同时含有C=C和-NCO预聚体的制备
        3.2.4.2 端C=C的预聚体与端-NCO的预聚体共混的预聚体的制备
        3.2.5 测试样品的制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反应及固化机理
        3.3.1.1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反应机理
        3.3.1.2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胶的固化机理
        3.3.2 红外光谱表征
        3.3.3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书本装订胶的两种制备工艺的对比
        3.3.4 自制聚酯多元醇B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5 不同UV固化/湿固化预聚体共混比例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6 光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6.1 光引发剂的种类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6.2 光引发剂的用量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7 MDI的二次加入量对胶粘剂最终强度的影响
        3.3.8 UV照射时间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
        3.3.9 不同共混比例胶粘剂的动态力学分析
        3.3.10 UV/湿双固化聚氨酯热熔书本装订胶粘剂的中试生产
        3.3.10.1 中试生产工艺
        3.3.10.2 生产工艺流程图
        3.3.10.3 中试产品的性能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文章

(6)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速生材资源及其利用的意义
        1.1.2 CFRP 性能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状况
        1.1.3 界面概念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2.3 国内外研究总结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4.1 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2 CFRP-木材界面复合工艺研究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设备
        2.1.2 试验方案
        2.1.3 试验方法
    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2.2.1 试验结果
        2.2.2 加载过程中试件的变化
        2.2.3 复合压力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2.2.4 施胶量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2.2.5 胶黏剂类型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2.2.6 树种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2.2.7 复合材结构对胶合性能的影响
    2.3 小结
3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剥离承载性能研究
    3.1 材料及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仪器设备
        3.1.3 试验方法
        3.1.3.1 复合材试件的制作
        3.1.3.2 应变片的粘贴方法
        3.1.3.3 试件的基本状态
        3.1.3.4 试件各测点应变值的测定
        3.1.3.5 有效粘结长度的测量
    3.2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应力应变分析
        3.2.1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应力应变理论
        3.2.2 加载过程中试件的变化
        3.2.3 复合材界面应变分析
        3.2.4 复合材界面应力分析
    3.3 CFRP 与落叶松和杉木木材有效粘结长度分析
        3.3.1 木材材质对有效粘结长度的影响
        3.3.2 含水率对有效粘结长度的影响
        3.3.3 材面纹理对有效粘结长度的影响
        3.3.4 材面状态对有效粘结长度的影响
    3.4 复合材界面剥离承载力分析
    3.5 小结
4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湿热效应研究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仪器设备
        4.1.3 湿热应变试验方法
        4.1.3.1 试验条件设置
        4.1.3.2 湿热条件设置
    4.2 落叶松和 CFRP 的湿效应分析
        4.2.1 落叶松湿效应结果与分析
        4.2.2 CFRP 湿效应结果与分析
        4.2.3 基材湿膨胀系数
    4.3 落叶松和 CFRP 的等湿热效应分析
        4.3.1 等湿升温应变测试结果与分析
        4.3.2 等湿降温应变测试结果与分析
    4.4 CFRP-落叶松对称复合材界面湿热效应分析
        4.4.1 CFRP-落叶松复合材界面等温湿效应分析
        4.4.2 CFRP-落叶松复合材界面等湿热效应分析
    4.5 CFRP-落叶松非对称复合材湿热效应分析
        4.5.1 非对称复合材等温湿应变分析
        4.5.2 非对称复合材等湿热应变分析
    4.6 CFRP-落叶松复合材湿热处理及干热处理分析
    4.7 小结
5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断裂特性研究
    5.1 试验材料及方法
        5.1.1 材料与设备
        5.1.2 试验方法
        5.1.3 试样制作
    5.2 复合材界面 I 型断裂理论论证
    5.3 结果分析
        5.3.1 裂纹宽间界面断裂韧性分析
        5.3.2 裂纹长间界面断裂韧性分析
        5.3.3 界面类型间断裂韧性分析
        5.3.4 干湿环境间断裂韧性比较
        5.3.5 树种间断裂韧性比较
        5.3.6 胶黏剂类型间断裂韧性比较
    5.4 小结
6 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蠕变性能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蠕变数据
        6.2.2 复合材界面流变模型
        6.2.2.1 模型选用与论证
        6.2.2.2 粘弹性模型参数拟合
        6.2.3 试验数据拟合
        6.2.3.1 CFRP-落叶松复合材试件
        6.2.3.2 CFRP-杉木复合材试件
        6.2.4 界面厚度对蠕变影响分析
        6.2.5 环境状态对蠕变影响分析
        6.2.6 应力水平对蠕变影响分析
        6.2.7 胶黏剂类型对蠕变影响分析
        6.2.8 材性对蠕变影响分析
        6.2.9 模型参数分析
        6.2.10 界面应力有限元分析
        6.2.11 界面蠕变模型预测
    6.3 小结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7)铝塑复合用耐蒸煮无溶剂复膜胶的制备及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胶粘剂概述
        1.1.1 胶粘剂的基本定义
        1.1.2 胶粘剂粘接的基本原理
        1.1.3 胶粘剂的组成与分类
    1.2 聚氨酯胶粘剂
        1.2.1 聚氨酯胶粘剂简述
        1.2.2 聚氨酯胶粘剂的分类
    1.3 无溶剂复合技术
        1.3.1 无溶剂复合技术简述
        1.3.2 无溶剂胶粘剂的使用与涂布
    1.4 双组分无溶剂复膜胶的组成
    1.5 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的固化及粘结机理
        1.5.1 聚氨酯化学
        1.5.2 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机理
        1.5.3 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粘结机理
    1.6 双组分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改性方法
        1.6.1 对软段改性
        1.6.2 用环氧树脂改性
        1.6.3 用有机硅改性
    1.7 无溶剂复膜胶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1.7.1 无溶剂复膜胶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1.7.2 无溶剂复膜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1.8 选题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聚氨酯预聚体(A组分)的制备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原料及其他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2.3 配方计算
        2.2.4 实验步骤
        2.2.5 分析与测试
        2.2.6 水含量的影响
        2.2.7 原料的选择
    2.3 结果与讨论
        2.3.1 红外表征结果
        2.3.2 反应条件的确定
        2.3.3 异氰酸酯含量对A 组分黏度的影响
        2.3.4 蓖麻油含量对A 组分黏度的影响
        2.3.5 异氰酸酯含量对胶粘剂粘结性能的影响
        2.3.6 蓖麻油含量对胶粘剂粘结性能的影响
        2.3.7 蓖麻油含量对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
        2.3.8 蓖麻油含量对静态接触角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步骤
        3.2.2 实验原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双组分配比对粘结性能的影响
        3.3.2 双组分配比对胶粘剂耐水性的影响
        3.3.3 催化剂对固化时间的影响
        3.3.4 催化剂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3.3.5 热重分析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B组分的改性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试剂
        4.2.2 实验步骤
        4.2.3 实验原理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红外表征结果
        4.3.2 羟值的测定
        4.3.3 固化时间测试结果
        4.3.4 剥离强度测试结果
        4.3.5 吸水率测试结果
        4.3.6 沸水蒸煮后剥离强度测试结果
        4.3.7 静态接触角测试结果
        4.3.8 热性能分析结果
    4.4 本章小结
结论、建议与展望
    结论
    建议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绪论
    1.1 乳液聚合介绍
        1.1.1 乳液聚合概述
        1.1.2 乳液聚合发展概况
        1.1.3 乳液聚合的特点
        1.1.4 乳液聚合体系的基本组成
        1.1.5 乳液聚合机理
    1.2 纸塑胶粘剂用乳液介绍
        1.2.1 纸塑胶粘剂的概述
        1.2.2 水基丙烯酸系胶粘剂
        1.2.3 聚醋酸乙烯水性复合胶
        1.2.4 水基及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1.3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改性
        1.3.1 有机硅改性
        1.3.2 有机氟改性
        1.3.3 聚氨酯改性
        1.3.4 环氧树脂改性
    1.4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1.4.1 改性原理
        1.4.2 含氟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应用
    1.5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1.6 课题的创新性
第二章 水性醋丙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主要试剂
        2.2.2 主要仪器
        2.2.3 醋丙乳液的制备
        2.2.4 红外(IR)光谱测定
        2.2.5 乳胶粒子形态观测
        2.2.6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2.2.7 乳液的性能测试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聚合工艺的影响
        2.3.2 单体配比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3.3 引发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3.4 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2.3.5 功能单体用量的影响
        2.3.6 聚乙烯醇对乳液的影响
        2.3.7 共聚物的IR分析
        2.3.8 共聚物的DSC分析
        2.3.9 胶粒形态观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及表征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主要试剂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3 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
        3.2.4 乳液的结构表征
        3.2.5 乳液的性能测试
        3.2.6 乳液的稳定性测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聚合物乳液的物化性能
        3.3.2 聚合物FTIR分析
        3.3.3 乳胶粒子的形态结构
        3.3.4 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测定
        3.3.5 有机氟改性单体用量对聚合乳液的影响
        3.3.6 反应时间对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3.3.7 聚合温度对聚合乳液的影响
        3.3.8 pH值对聚合乳液的影响
        3.3.9 乳化剂对聚合乳液的影响
        3.3.10 引发剂用量的影响
    3.4 改性前后乳液性能比较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机氟改性醋丙乳液的表面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接触角的测量
    4.3 Owens二液法计算表面能
    4.4 引发剂用量对表面能的影响
    4.5 乳化剂用量对表面能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10)软包装用丙烯酸胶粘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复膜胶粘接机理
        1.1.1 粘接的基本条件
        1.1.2 粘接理论
    1.2 乳液聚合
        1.2.1 乳液聚合原理
        1.2.2 乳液聚合的影响因素
        1.2.3 无皂乳液聚合
    1.3 丙烯酸酯类乳液复膜胶
        1.3.1 软包装复膜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2 聚丙烯酸酯类复膜胶的影响因素
        1.3.3 低温交联体系的研究进展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
    2.2 实验设备
    2.3 乳液的制备
    2.4 测试与表征
        2.4.1 乳液性能的测定
        2.4.2 胶粘剂性能的测定
        2.4.3 共聚物的表征
第三章 丙烯酸酯类复膜胶乳液的合成
    3.1 引发剂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1.1 引发剂体系的选择
        3.1.2 引发剂用量对反应速率与分子量的影响
        3.1.3 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1.4 引发剂用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3.2 乳化剂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2.1 乳化剂种类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2.2 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3 聚合工艺的优化
        3.3.1 种子乳液用量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3.2 打底引发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3.3 打底乳化剂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3.4 进料速率对转化率的影响
    3.4 分子量调节剂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4.1 DDM 用量对分子量的影响
        3.4.2 DDM 用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3.4.3 DDM 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3.5 软硬单体配比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5.1 玻璃化温度的影响
        3.5.2 硬单体配比的影响
        3.5.3 软单体配比的影响
    3.6 功能单体对复膜胶乳液性能的影响
        3.6.1 功能单体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3.6.2 功能单体用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3.7 交联单体对复膜胶性能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室温交联型丙烯酸复膜胶乳液的研究
    4.1 DAAM 自交联体系
        4.1.1 DAAM 自交联体系的反应机理
        4.1.2 DAAM 自交联型乳液的红外分析
    4.2 AAEM 自交联体系
        4.2.1 AAEM 自交联体系的的反应机理
        4.2.2 AAEM 自交联型乳液的红外分析
    4.3 有机硅体系
        4.3.1 有机硅氧烷交联反应机理
        4.3.2 有机硅氧烷的选择
        4.3.3 硅丙乳液聚合条件的控制
        4.3.4 硅丙乳液的红外分析
        4.3.5 有机硅氧烷用量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4.4 交联体系对复膜胶性能的影响
        4.4.1 自交联单体用量对交联度的影响
        4.4.2 自交联单体用量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4.4.3 自交联单体用量对吸水率的影响
    4.5 DMA 分析
    4.6 DSC 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复膜胶乳液在塑塑复合上的应用
    5.1 胶液的配制
    5.2 覆膜工艺
    5.3 结果与讨论
        5.3.1 基材润湿剂
        5.3.2 消泡剂
        5.3.3 增粘剂
        5.3.4 覆膜工艺参数及测试条件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四、复合用胶粘剂的发展趋向(论文参考文献)

  • [1]挤出复合及其新技术在彩印软包装领域中的应用[J]. 梁艳艳,许锦才,黄伟伦. 塑料包装, 2021(03)
  • [2]接枝改性EVA胶膜的制备与结构、性能表征[D]. 张宪君. 青岛科技大学, 2020(01)
  • [3]复合包装膜厚度减薄技术研究[D]. 付宁.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5)
  • [4]聚氨酯食品包装胶粘剂安全环保“绿动”未来[J]. 杨忠敏. 湖南包装, 2013(04)
  • [5]PE及书本装订用聚氨酯胶粘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林星. 南京林业大学, 2013(02)
  • [6]CFRP-木材复合材界面力学特性研究[D]. 杨小军. 南京林业大学, 2012(10)
  • [7]铝塑复合用耐蒸煮无溶剂复膜胶的制备及表征[D]. 阎晋.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8]我国皮革化工发展史记(续)[J]. 范贵堂,贾宏春. 皮革与化工, 2011(03)
  • [9]有机氟改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易运梅. 广东工业大学, 2011(11)
  • [10]软包装用丙烯酸胶粘剂乳液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郑智贤. 华南理工大学, 2011(12)

标签:;  ;  ;  ;  ;  

复合胶粘剂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