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价值的壳 低价值的重组(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茹,谢伟[1](2022)在《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性分析》文中提出在新冠肺炎疫情与人类长期共存的国际共识下,以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为代表的抗疫中药成为践行"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新理念的生动实践。基于现阶段最新的政策情势,目前国内关于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专题制度已有所涉及,但是仍存在创新标准不适、专利价值低质量及体系衔接错位脱节等现实困境。因此,通过中药连花清瘟系列药品的新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进路的实证分析,提出了专利创造性专属审查、高价值专利培育及注册与专利保护体系链接之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构建对策,希冀为新契机下中药产业的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实践参考。
杨帆[2](2021)在《基于若干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商平台用户价值研究 ——以电子书用户画像数据为例》文中指出
杨秋笛[3](2021)在《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壳资源财务质量对重组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钰莹[4](2021)在《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出台,西南地区经济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也在持续升级,土地利用方式的快速转变与土地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严重影响了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导致生态系统服务逐渐衰退并加剧了生态风险,严重威胁区域的绿色健康发展。因此,当前急需从生态安全建设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发展问题。本文以西南地区云贵川渝四省(市)为例,定量分析了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情况,并基于二者间的空间相关关系,划分综合分区属性,探究分区内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提出差异化、针对性的优化管理策略,主要结论如下:(1)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分布以低风险和中风险区为主,超过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0%。2000至2020年间研究区因斑块数量增加且破碎度加剧,导致景观格局变化剧烈,景观生态风险水平上升,内部单元间景观生态风险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景观生态风险格局主要由核心都市区(川渝核心都市区、滇中城市群、黔中经济区)和川西北高原为高值区并向外逐渐递减。20年间有81%的单元景观生态风险水平均有所下降。高风险区和极高风险区的分布范围逐渐缩小且无明显转移,中风险地区分布范围逐渐扩大,极低风险和低风险区向外扩张明显。(2)2000至2020年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年间增长11994.45亿元。林地对生态系统服务的贡献最大,超过总ESV的72%。四种生态系统服务类型中调节服务占比最高,其次为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其中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占比超过总ESV的80%。西南地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西高东低”分布,20年间99%的单元ESV增加,其中西部高价值区域上升幅度大于东部地区,都市核心区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周边地区。研究区99%的县(区、市)单位面积ESV呈现明显上升趋势,20年间平均值增加9591.88元/hm2。从空间变化来看,四川中西部以及云南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等部分区域单位面积ESV明显增加,核心都市区与四川西北部单位面积ESV变化微小。(3)2000至2020年西南地区的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空间负相关关系,其中高风险—高价值区零星分布;低风险—低价值区集中在川东盆地周边;低风险—高价值区分布在四川西南部、云南西部和贵州东南部等地区;高风险—低价值区主要集中在川东盆地以及云南省昆明市、曲靖市等区域。西南地区各分区在人口、产业结构、土地利用上的特征与差异显示:(1)低价值区域具有人口聚集的特征,高价值区域人口稀疏,近20年高风险地区人口加快向低风险区域迁移。(2)低价值区的经济发展优于高价值区。高价值区一产比重高(2000年高于34%,2020年高于18%);低价值区二产比重高(2000年高于30%,2020年高于29%);第三产业对发展落后的高价值地区的经济带动作用要弱于第二产业。(3)绝大部分的低风险单元有着高比例的林地(43%)占比和低比例的草地(20%)、耕地(35%)占比,而高风险区域有着低比例的林地占比和高比例的草地或耕地占比。其他类型用地均有所扩张,低价值区的人工表面扩张最为显着。以提升区域生态安全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水平为目标,对综合分区提出差异化发展策略:高风险—高价值区依托优良独特的旅游、生态、环境等资源进行一产与三产融合发展。低风险—低价值区应加强以特色优势资源开发为主的清洁生产产业体系建设,同时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低风险—高价值区的重点工作是持续提升生态功能的前提下稳定发展经济,新型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将是优先发展方向。高风险—低价值区需要加强资源型产业管控和落实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向新兴产业过度,注重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潘秋晨[5](2021)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期的高速增长后,正面临动力转轨,而在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之下,先前本就潜藏的矛盾更为突出,“粗放型”的增长模式已不适应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但创新效率低下、所有制歧视、产业分割严重等难以转变的现实,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集约型”增长模式的发展。如何找到未来的经济增长动力,是政策制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中国制造业当下存在的资源错配,不仅说明产业部门包含着充分的资源配置效率提升空间,更潜藏着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要释放这一能量,就有必要在世界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内国际生产体系紧密联结的双循环背景下,结合中国深化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历程,考虑如何构筑更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更充分的利用好全球价值链的组织、治理结构,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的内外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因此,若能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有的放矢的制定政策,改善不平衡、不协调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资源的过度消耗等不可持续的问题,就可能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文章将全球价值链与资源配置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基于全球价值链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理论分析框架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系统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不同于以往大部分文献的是,本文在全面量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内向型动能,并区分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资源错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微观企业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以垂直深化的视角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分工协作效应、外向集聚效应、结构升级效应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含以下六个方面:第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展开综述,梳理理论发展脉络并归总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一方面找到支撑本文开展进一步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发现相关研究领域的局限和空白,以阐明本文仍需进一步研究的必要。第二,以文献综述为源点,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全面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制造业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阐明中国作为一个转型国家,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市场经济转变的最终目的是使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作用,从而巩固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应是垂直深化和由表及里的,异质性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可能经由两个端口,产生三种动能,进而通过四类机制发挥作用。一方面是单纯依靠外向型动能驱动的资源优化配置,即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主要发挥作用的要素流动和分工协作机制;另一方面是在异质性行业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全球价值链与国内生产体系产生深入联结后在国内市场供给侧发挥作用的机制,可分为外向集聚和结构升级。其中,外向集聚机制主要说明了内外动能的协同作用;而结构升级机制则更强调在外部资源对国内市场产生有益的引领之后,本国产业部门自主增值能力的增强和国内大循环发挥的主体作用。第三,以1996-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和世界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对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角色和资源配置实际进行深入探讨。一方面,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形下阐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的资源配置情况;另一方面,克服总值贸易思维的缺陷,以垂直深化的增加值视角重新考量中国的贸易利益,进一步区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内外协同型和内向型动能。第四,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程度和方向,进一步界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第五,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资源配置的路径机制。首先,构建方程检验在全球价值链嵌入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相应的影响机制发挥了什么作用;其次,若存在多种中介机制的多重影响,则进一步确定其中更为显着的中介机制;最后,进一步探讨影响机制是否存在局限性,进而可能在一定条件之下弱化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第六,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总,对如何构筑高质量的全球价值链嵌入路径从而打开效率提升的“黑箱”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通过理论和经验分析,本文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正从一个倾向于被动接受他国中间产品的低端代工者角色,向一个倾向于为全球生产网络输送中间产品的中端分工者角色转变,且在此过程中,国际市场对中国国内循环的依存度逐渐上升。第二,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行业间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资源错配,也恰好潜藏着实现中国经济新一轮增长的巨大能量。若能够改善资源错配,1996-2013年,中国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还将提升约13.16%,平均每年实现0.73%的增长;总产出将额外提升9.6%,平均每年实现0.53%的增长。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行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内向型动能对打通资源在企业间的流通渠道的作用更强。进一步的行业异质性分析显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行业越来越依赖于偏向内向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动能改善资源配置。非线性分析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各类动能对资源配置均存在一定的“优化区间”。内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呈“倒U型”,当内向型动能增强到超过非线性关系的临界值之后,将发挥着可持续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这意味着,基于中国资源禀赋和产业体系构筑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确实潜藏着带动经济下一轮快速增长的巨大能量。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外协同型、外向型动能与资源错配的关系均呈“U型”,且具备“左高右低”的非对称特征,说明外向型动能的参与确实优化了行业间资源配置,且该效应大于抑制作用,合理利用外向型动能将促使其发挥更强的资源优化配置作用。第四,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外资更替和再配置的要素流动效应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外资再配置的中介作用更强。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外资再配置效应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之间呈“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由发达经济体外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确实隐含着“纵向压榨”效应,而这一效应对东道国市场资源配置的负面影响也将阻碍外资本身的成长。并且,基于内外资部门之间生产率增长动力的差异,外资实质在这一资源协同优化的过程中获益更多,也更依赖于在东道国的资源再配置过程驱动自身的迅速成长。若这一协同优化过程无法持续,“纵向压榨”可能转变为“双向压制”,从而造成“损人不利己”和“两败俱伤”的局面。但值得注意的是,以中国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代表的全球价值链从属者的研发行为,实质是全球价值链参与者之间相互追赶和学习的表现,驱动了全球价值链主导者更高效率的资源再配置过程,一定程度消弭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纵向压榨”效应,“重启”了国内国际资源的协同优化路径。第五,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在改善行业间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协作关系实现的就业结构横向调整和融资约束缓解共同发挥了多重中介作用,且就业结构横向调整的中介作用更强。但需要注意的是,就业结构的纵向调整并未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相对于高技能劳动要素的增长,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深化反而促使制造业更多的积累了对中低技能劳动要素的偏好,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可能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化配置“偏向”。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型动能虽然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全球价值链嵌入壁垒驱动了制造业整体的资源优化配置,但却以“拖累”劳动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代价,且低端“拖累”更为严重,由此加剧了劳动和资本要素配置的“双重分割”。第六,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协同型动能改善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外向集聚效应发挥了显着的正向调节作用,全球价值链和国内生产体系的深化联结呈现出显着的协同优化作用。但区分“二元”嵌入模式的研究发现,不论是行业内还是行业间,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的“隔绝机制”都存在,且上游嵌入度越高,企业对核心技术等资源的保护动机越强,国内国际生产要素的流通、扩散渠道被一定程度的阻隔,个体利益和大局利益的调节失灵促使积蓄于全球生产网络和本地产业集群之下的外向集聚效应被抑制,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生产体系的“双重分割”。而同时,全球价值链下游嵌入的资源“互仿互享”机制也稳定存在,且下游嵌入度越高的企业与集群内关联企业进行优势资源互享的动机越强,外向集聚效应对资源配置的改善作用亦随之强化。因此,上述两种机制相互博弈的结果一定程度决定了外向集聚效应的强弱,进而左右着内外协同型动能引导资源配置的最终效果。第七,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内向型动能改善行业内资源配置的过程中,结构升级机制呈现出明显的部分中介作用。而进一步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业结构升级的机制进行检验的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投入优化、国际竞争、“链中学”路径驱动了制造业结构升级。但上述全球价值链的结构升级路径存在行业异质性,进而塑造着结构升级机制下的资源配置路径:技术水平越高的行业越依赖于由中间投入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技术水平越低的行业则越依赖于由国际竞争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嵌入路径驱动资源优化配置,而基于“链中学”效应产生的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路径则能够驱动所有行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且对低技术行业的作用更强。这意味着,正是由于中高技术行业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路径依赖、中高端嵌入路径较难贯通、高端嵌入路径正向效应较弱,才造成中高技术行业难以进入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优化区间”。
蒋静[6](2021)在《隐含的价值信息在不同编码策略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出现的信息超过记忆能力时,个体通常会选择性地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编码,牺牲不太重要的信息,这种基于信息价值或重要性的优先排序被称为价值导向记忆(valuedirected remember,VDR)效应。现有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编码阶段,采用价值导向记忆(VDR)的研究范式,将项目匹配一个分值或奖励作为实验材料,这种情况下不能说明提取阶段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问题。基于以往的研究结论和不足,本研究采用一种隐含的价值形式和单字匹配作为实验材料在编码阶段呈现,通过四个实验,考察在提取阶段的价值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实验1探究隐含的价值信息在无明确指导的策略下对单字记忆的影响。选取大学生被试36人,采用单因素3水平(颜色的价值:低价值/中价值/高价值)被试内实验设计。实验表明,提取阶段出现了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高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高于其他价值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高价值的单字的自信度判断大于其他价值单字的自信度判断,高价值的单字的价值判断大于其他价值单字的价值判断。实验2从浅加工角度,采用了心理重新组织和出声报告两种策略,选取大学生被试72人,采用2(重新心理组织策略:心理组织组/出声报告组)×3(颜色的价值:低价值/中价值/高价值)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表明,重新编码单字的心理组织顺序,对单字的再认没有显着影响,两组中高价值的单字的再认正确率都大于低价值、中价值的单字的再认正确率,出现了价值导向记忆效应;对单字的自信度判断没有显着影响;影响了单字的价值判断,价值和编码策略交互作用显着,心理组织组中,价值判断更偏离真实水平,表明心理重新组织编码策略影响了单字的价值判断。实验3从深加工角度,探究隐含的价值信息在不同复述编码策略下提取阶段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选取大学生被试72人,采用2(策略组:复述组/造词组)×3(颜色的价值:低价值/中价值/高价值)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结果表明,提取阶段出现了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高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高于低价值、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价值和编码策略的交互作用显着,造词组中,高价值的单字和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着,说明编码的加工深度会削弱价值导向记忆效应。实验4从更进一步深加工角度,探究隐含的价值信息在定向遗忘范式下提取阶段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选取大学生被试36人,采用2(线索:遗忘/记忆)×3(颜色的价值:低价值/中价值/高价值)两因素被试内实验设计。结果表明,发现了定向遗忘效应。在遗忘和记忆线索下,都发现了提取阶段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高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高于低价值、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价值和线索的交互作用显着,表现为在遗忘线索下,低价值和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差异不显着,而记忆线索下,低价值和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差异显着。本研究发现:(1)在无明确指导的条件下提取阶段的价值信息出现了价值导向记忆效应,高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要高于低价值、中价值的单字的平均再认正确率。(2)在不同编码策略下都发现了提取阶段的价值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但加工深度和心理组织方式都会对单字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产生影响。
孟申思[7](2021)在《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以来,国家与地方出台了大量法律法规与政策意见,意图助推成果转化,但实际效果难孚预期。其中,管理复杂性与政策变动频繁、资源供给不足与配置效率低下、商业逻辑与学术文化冲突等问题依然严重阻碍转化效率。表现在结果上就是转化规模与转化收益并未产生显着变化,科技成果转化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部分高校建立了有利于成果转化的新制度与新组织,开展了多元化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了部分技术转移障碍,技术转移绩效明显提高。然而,这些尝试相对分散,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化与理论化探讨,深入探究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概念内涵、具体形式、作用机理与影响效果。本研究围绕“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如何破解技术转移障碍,提升技术转移绩效?”这一问题,首先,根据理论发展脉络对高校技术转移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接着,选取四所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与组织建设成就突出的高校,采用多案例研究,回答高校如何响应国家政策,应对多重使命冲突,平衡科学研究与技术转移,实现稳健发展;然后,选择代表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高水平的若干所高校,使用扎根研究方法,阐释我国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的内涵并揭示本地实践破解转化障碍的作用机理;最后,通过研究假设推演,阐明技术转移本地实践提升转移绩效的过程机制,借助面向高校的大样本实证研究,检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揭示不同本地实践间的系统化关联,解释不同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对绩效影响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本研究得到以下五个主要结论:(1)高校在制度安排上普遍采用同构策略,意在获取和维持合法性,实现组织稳健发展;在组织设计上采用异构策略,根据战略导向、历史沿革、资源禀赋,设计不同结构特征的技术转移生态系统,以协调高校的多重使命,服务高校战略发展;(2)内部管理简化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3)外部网络构建对提升技术转移绩效作用有限;(4)边界跨越是提升技术转移绩效的重要本地实践;(5)障碍规避在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技术转移绩效间发挥中介作用。本研究主要贡献于以下三个方面:(1)立足政策响应,探究高校如何在制度与组织上响应“三权”下放的政策变革,拓展高校响应环境压力研究。(2)采用整体视角,剖析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的构成主体与结构特征,丰富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内容。(3)构建“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障碍规避—技术转移绩效”的理论模型,从微观层面剖析三者的因果联系并验证三种本地实践的作用效果,深化高校技术转移研究。
卫传雪[8](2021)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研究 ——以汽车行业为例》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传统的国际分工体系正在被价值链体系所代替。过去我国制造业的发展往往被“低端锁定”效应所限制,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附加值环节。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业也开始逐步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指数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并探究汽车行业价值链攀升的模式。本文基于Koopman的研究,利用WIOD数据库2016年发布的最新数据对中国2000-2014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参与度进行测算。加入WTO后,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参与度都有一定提升。通过和类似国家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和俄罗斯仍存在一定差距,但超过了巴西。接着,使用2006-2014年18个细分制造业的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显示,外商直接投资和研发会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参与度的攀升,但劳动力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显示出负作用。汽车是制造业的标杆性行业,因此选取汽车行业研究中国细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路径。中国的汽车产量和贸易额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也实现了攀升,但和传统汽车强国相比还有一定上升空间。中国一些领先的车企通过借壳造车、模仿造车、战略合作造车等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接着通过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加大汽车生产技术研发、引入汽车人才再来提升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提出提升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和参与度的建议。
禚雪迎[9](2021)在《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方法研究 ——以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城市扩张和经济发展,中国正在经历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的调整使传统工业逐渐走向没落,工业时代产生的大量的工业用地被废弃与闲置。在不断城市化的当下,土地资源日益紧缺,对已丧失经济与社会功能的废弃工厂进行工业文化价值的挖掘,对废弃工业用地在休闲与游憩等方面的潜在价值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本研究以城市工业废弃地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改造利用方法展开研究,保护场地工业遗传价值的同时传承工业文化,促进场地植被再生和生态恢复,赋予场地多方面的功能,提升场地活力并为人民提供良好的城市开放空间。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实地调研法、案例验证法,探索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设计。得出结果如下:第一,通过剖析城市工业废弃地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国内外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我国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景观利用改造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明确城市工业废弃地相关的定义,对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改造的可行性。第二,通过对国内外经典案例进行分析,归纳并总结出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手法:(1)改造原则:遵循地域性、以人为本、生态可持续和综合效益等原则,满足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的景观需求;(2)再利用模式:总结出四大类功能置换模式,即创意产业园、公共设施用地、社区用地、游憩场所等模式;(3)设计手法:提出保留与再利用、艺术化改造、延续场地精神与文化、环境修复与再生等景观改造利用方法。第三,以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为实践案例,运用城市工业废弃地相关理论进行研究,在对其项目背景和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对中车四方厂进行景观利用与改造。在景观结构方面,整合场地工业肌理,打造“两轴”和“一带”的景观结构,即工业轴、文化创意轴和生态带,园区的景观节点布置在其周围,增强场地序列性;在功能分区方面,根据原场地现状进行空间整合,发挥工业文化宣扬、工业历史弘扬和景观参与的功能;在建筑改造方面,根据相关资料确定建筑保留方式,结合其结构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置换;在场地精神与文化方面,提炼工业精神并融入地域文化,对特色构筑物进行再利用,营造工业时代氛围;充分尊重原场地环境,挖掘场地的工业精神,充分再利用场地中价值较高的工业元素,打造一个集商业、娱乐、展览与休闲一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以该具体实践为例践行了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景观改造利用的方法,为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王婷[10](2021)在《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类纳米级金属氧化物团簇,具有许多独特的理化性质,在能源转换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的特定功能出发,利用多酸开展了新型对电极催化材料及全天候能源转换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工作。首先,根据对电极对催化剂的需求,我们借助多酸的氧化还原可逆性、丰富的结构和元素组成,设计合成了两类多酸基纳米复合材料,在对电极上展现出优异的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同时,我们以多酸作为分子预组装平台,设计合成了两种源于多酸的新型多金属基双功能纳米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可以有效地代替铂作为对电极和电催化析氢活性电极。其次,为解决DSSCs间歇性的科学问题,我们制备了一系列多酸基复合物薄膜,首次实现了多酸的全天候能源转换,为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构筑奠定了基础。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超声驱动策略制备了五种多酸和碳纳米管(CNTs)复合纳米材料(PMo12/CNTs,PW12/CNTs,P2Mo18/CNTs,P2W18/CNTs和Co4PW9/CNTs),并首次将其用作DSSCs对电极催化剂。在这些复合材料中,多酸纳米晶周期性地沉积在CNTs表面,形成了“项链”状结构,在实现了CNTs周期性功能化的同时抑制了多酸分子的聚集与溶解。这些复合纳米材料作为DSSCs对电极催化剂均展现出很高的电催化活性。基于Co4PW9/CNTs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最高,与纯CNTs和Pt对电极相比,效率分别提高了32.4%和15.3%。此外,PW12/CNTs,PMo12/CNTs,P2W18/CNTs和P2Mo18/CNTs对电极也展现出与Pt对电极相媲美的催化活性。2.选择(NH4)n[XW12O40](X=Co,Si,Ge,B或P)多酸作为分子预组装平台,将其与双氰胺混合通过一步热解法制备了五种杂原子和氮共掺杂碳负载碳化钨纳米复合材料(XWXNC),并将其用作DSSCs对电极催化剂。测试结果揭示基于CoWCoNC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可以达到6.68%,高于Pt基DSSCs的效率;且基于不同XWXNC对电极的DSSCs的光电转换效率按照CoWCoNC、Si WSi NC、Ge WGe NC、BWBNC、PWPNC和WNC的顺序依次降低,与掺杂元素的电负性呈相反趋势,表明杂原子掺杂对碳化钨的催化活性有积极的影响且掺杂元素的电负性是影响碳化钨催化活性的关键因素。3.通过多酸插层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热解策略设计制备了一种多金属基氮掺杂碳纳米管双功能复合材料(CoFeNiMo@NCNT),其可以有效地代替铂作为DSSCs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活性电极。通过控制前驱体比例、退火温度和时间等反应条件对该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调节,基于优化的CoFeNiMo@NCNT对电极的DSSCs可展现出与Pt基DSSCs相当的效率;且将其用作电化学析氢催化剂时,在0.5M H2SO4电解液中达到10mAcm-2电流密度所需过电势为209.9mV,塔菲尔斜率为67.4 m V dec-1。测试结果揭示CoFeNiMo@NCNT优异的双功能活性归因于多金属组分与碳纳米管之间的协同作用。4.采用多酸和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前驱体,基于各向异性集成思想设计制备了一种多位点的NiFeCoW@NC纳米复合材料,其可以展现出优异的双功能催化活性。在双氰胺分解氛围下,前驱体中的Ni和Fe被还原形成对电极活性相FeNi3,W和C之间因具有较强的电子亲和力形成对电解水析氢活跃的WC。Co在高温下掺杂到FeNi3中并作为催化剂自催化碳纳米管生长。NiFeCoW@NC作为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催化剂均展现出比CoFeNiMo@NCNT更高的催化活性。基于NiFeCoW@NC对电极的DSSCs的效率为6.93%;在0.5MH2SO4电解液中,当电流密度达到10mAcm-2时,过电势为127.8m V。5.选取Mo72Cr30多酸作为活性材料,通过简单的滴涂法制备了多酸/乙基纤维素复合物薄膜,系统地探究了该薄膜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电输出性能。测试结果揭示该薄膜可以同时实现多种低价值环境能源到高价值电能的转换,且多种环境能源的互补利用有利于薄膜输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当该薄膜同时被太阳光、风和雨滴驱动时,输出功率可以提高到17.7μWm-2,与单独由风和雨滴驱动时的输出功率相比,分别提高了4和70倍。此外,该薄膜可以在非常小的外界负载下(约10Ω)实现最大输出功率密度,表明这种多酸基薄膜有潜力作为能量输出器件。
二、高价值的壳 低价值的重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价值的壳 低价值的重组(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政策情势及其必要性 |
2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现实困境 |
2.1 中药创新的标准及审查规则的不适性 |
2.2 中药高价值专利的稀缺性 |
2.3 中药专利保护的技术创新-中介代理-专利审查三维度间彼此错位、脱节 |
2.4 药品专利链接体系存有“南橘北枳”问题 |
3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实证进路——以连花清瘟系列药品为例 |
3.1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基本信息概述 |
3.2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实证进路 |
4 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协同的对策建议 |
4.1 在中药注册“创新性”分类理念下,革新中药专利“创造性”的专属审查准则 |
4.2 充分发挥中药高价值专利的协同联结作用 |
4.3 构建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链接体系 |
5 结语 |
(4)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景观生态风险研究进展 |
1.3.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3.3 生态空间分区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条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数据处理 |
第3章 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时空演变分析 |
3.1 景观类型划分 |
3.2 景观生态风险评估方法 |
3.2.1 评估模型 |
3.2.2 评价方法 |
3.2.3 评价等级划分 |
3.3 景观生态风险时空变化 |
3.3.1 景观生态风险时间变化 |
3.3.2 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异 |
3.4 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类 |
4.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4.3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 |
4.3.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
4.3.2 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
4.4 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区评价体系探究 |
5.1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区 |
5.1.1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 |
5.1.2 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 |
5.2 景观生态风险与服务价值综合分区及变化 |
5.3 综合分区社会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
5.3.1 人口数量分析 |
5.3.2 产业结构分析 |
5.3.3 土地利用分析 |
5.4 分区调控对策与发展建议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篇章结构 |
1.5 研究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理论研究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沿革 |
2.1.2 全球价值链治理与升级 |
2.1.3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量化方式与经济内涵 |
2.1.4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 |
2.2 资源错配与生产率提升的研究 |
2.3 开放视角下的资源配置研究 |
2.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评述 |
第三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3.1 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来自国际市场进出口侧和国内市场供给侧的生产率效应 |
3.1.1 要素流动效应 |
3.1.2 分工协作效应 |
3.1.3 外向集聚效应 |
3.1.4 结构升级效应 |
3.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资源配置路径研究——基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框架 |
3.2.1 生产设备和技能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2 市场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3 研发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2.4 创新能力的全球价值链再配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与资源配置的特征事实 |
4.1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角色 |
4.1.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1.2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 |
4.1.3 中国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特征事实 |
4.2 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2.1 实证方法与数据处理 |
4.2.2 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 |
4.2.3 中国制造业行业间资源错配 |
4.2.4 中国制造业生产率与产出的反事实估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 |
5.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5.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5.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进一步的研究:还剩下多少“优化区间”?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从何而起?——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际市场进出口侧的外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6.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要素流动效应:基于内资、外资协同配置的探讨 |
6.1.1 内外资部门资源再配置效应的动态分解 |
6.1.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1.3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6.1.4 实证结果分析 |
6.1.5 进一步的研究:国内、国际资源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分工协作效应:基于劳动、资本协同配置的探讨 |
6.2.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6.2.2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2.4 进一步的研究:劳动、资本要素配置协同优化了吗?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如何存续?——全球价值链嵌入在国内市场供给侧的内向型动能对资源配置的影响机制 |
7.1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外向集聚效应:基于国内国际生产体系联结路径的探讨 |
7.1.1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1.2 估计方法与变量处理 |
7.1.3 实证结果分析 |
7.1.4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上游嵌入路径是否存在“战略隔绝”? |
7.2 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结构升级效应:基于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的探讨 |
7.2.1 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升级效果分析 |
7.2.2 实证模型与变量说明 |
7.2.3 估计方法和变量处理 |
7.2.4 实证结果分析 |
7.2.5 进一步的研究: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是否存在不可持续性?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启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本文的局限性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
8.3.1 本文的局限性 |
8.3.2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Ⅰ:基于Melitz和 Polanec(2015)方法的生产率增长分解式推导 |
附录 Ⅱ: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前向参与指数、后向参与指数 |
附录 Ⅲ: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劳动、资本错配指数及行业间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Ⅳ: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内资源错配指数 |
附录 Ⅴ: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生产率和产出增长潜力 |
附录 Ⅵ: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结构升级指数 |
附录 Ⅶ:1996-2013 年中国制造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 |
个人简历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6)隐含的价值信息在不同编码策略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价值影响行为的研究背景 |
1.1.1 价值的心理内涵 |
1.1.2 价值对文化取向的影响 |
1.1.3 价值对记忆的影响 |
1.1.4 价值对学习行为的影响 |
1.2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1.2.1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概念 |
1.2.2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研究范式 |
1.3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潜在认知机制 |
1.3.1 自动化编码策略 |
1.3.2 选择性复述策略 |
1.3.3 一般性深加工编码策略 |
1.4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认知神经机制 |
1.4.1 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神经机制 |
1.4.2 语义处理的神经机制 |
1.5 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相关研究 |
1.5.1 年龄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1.5.2 元认知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1.5.3 知觉流畅性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1.5.4 情绪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1.5.5 情境记忆中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1.5.6 定向遗忘范式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第二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 |
2.1 问题提出 |
2.1.1 隐含的价值信息在提取阶段是否出现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2.1.2 不同价值水平在提取阶段对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2.2 研究思路 |
2.3 研究假设和研究意义 |
2.3.1 研究假设 |
2.3.2 研究意义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3.1 实验1 隐含的价值信息在无明确指导的条件下对单字记忆的影响 |
3.1.1 实验目的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 |
3.1.4 分析与讨论 |
3.2 实验2 隐含的价值信息在重新心理组织编码策略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3.2.1 实验目的 |
3.2.2 实验方法 |
3.2.3 实验结果 |
3.2.4 分析与讨论 |
3.3 实验3 隐含的价值信息在不同复述策略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3.3.1 实验目的 |
3.3.2 实验方法 |
3.3.3 实验结果 |
3.3.4 分析与讨论 |
3.4 实验4 隐含的价值信息在定向遗忘范式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3.4.1 实验目的 |
3.4.2 实验方法 |
3.4.3 实验结果 |
3.4.4 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总讨论 |
4.1 提取阶段价值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 |
4.2 编码策略对提取阶段价值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4.3 价值水平对提取阶段价值信息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的影响 |
4.4 本研究的教育实践意义 |
4.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框架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章节安排 |
1.4 可能的贡献点 |
2 文献综述 |
2.1 高校技术转移 |
2.1.1 高校技术转移定义 |
2.1.2 高校技术转移形式 |
2.1.3 高校技术转移模型 |
2.1.4 高校技术转移前因 |
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2.2.1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定义 |
2.2.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形式 |
2.2.3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重要性 |
2.3 制度安排 |
2.3.1 所有权 |
2.3.2 收益权 |
2.3.3 处置权 |
2.3.4 其他制度安排 |
2.4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2.4.1 技术转移组织 |
2.4.2 技术转移组织结构 |
2.4.3 技术转移组织与技术转移绩效 |
2.5 研究述评 |
3 制度安排与技术转移生态系统研究:探索性多案例 |
3.1 文献回顾 |
3.2 研究方法 |
3.2.1 案例选择 |
3.2.2 数据收集 |
3.2.3 案例分析 |
3.3 案例描述 |
3.3.1 清华大学 |
3.3.2 浙江大学 |
3.3.3 同济大学 |
3.3.4 上海交通大学 |
3.4 案例发现 |
3.4.1 制度安排上的同构设计 |
3.4.2 生态系统上的异构表现 |
3.5 结论与讨论 |
4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基于扎根理论 |
4.1 文献回顾 |
4.1.1 技术转移生态系统 |
4.1.2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 |
4.1.3 技术转移障碍 |
4.2 研究方法 |
4.2.1 案例选择 |
4.2.2 数据收集 |
4.3 案例发现 |
4.4 案例讨论 |
4.5 结论与启示 |
5 技术转移本地实践与绩效研究: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1 理论回顾与研究假设 |
5.1.1 内部管理简化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2 外部网络构建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3 边界跨越与技术转移绩效 |
5.1.4 障碍规避的中介作用 |
5.2 研究设计与变量测量 |
5.2.1 问卷设计 |
5.2.2 变量测量 |
5.2.3 小样本测试 |
5.3 样本描述与假设检验 |
5.3.1 样本数据 |
5.3.2 信度与效度检验 |
5.3.3 实证检验 |
5.4 研究发现与结论讨论 |
5.4.1 结论与讨论 |
5.4.2 贡献与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理论贡献与政策建议 |
6.2.1 理论贡献 |
6.2.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6.3.1 研究不足 |
6.3.2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政策法规 |
附录2 访谈提纲 |
附录3 机构小传 |
附录4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8)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研究 ——以汽车行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下的国际产业转移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 |
2.1.2 “微笑曲线”理论 |
2.1.3 产业转移理论 |
2.2 全球价值链的测度 |
2.3 影响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因素 |
2.4 相关研究评述 |
3 中国制造业GVC指数的测算 |
3.1 制造业GVC指数的测算 |
3.2 中国制造业GVC指数的变化趋势和全球范围内比较 |
3.2.1 中国制造业GVC指数的变化趋势 |
3.2.2 中国制造业GVC指数的国际范围内比较 |
4 实证分析 |
4.1 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说明 |
4.1.1 数据来源 |
4.1.2 模型构建 |
4.2 实证和结果分析 |
4.2.1 实证结果 |
4.2.2 结果分析与小结 |
5 案例分析:中国汽车行业价值链攀升研究 |
5.1 中国汽车行业发展历程 |
5.1.1 中国汽车行业产量发展历程 |
5.1.2 中国汽车行业贸易额发展历程 |
5.2 中国汽车行业的GVC指数 |
5.2.1 中国汽车行业GVC地位指数变化趋势 |
5.2.2 各国汽车行业GVC地位指数对比 |
5.3 中国汽车行业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式 |
5.3.1 借売造车 |
5.3.2 模仿造车 |
5.3.3 战略合作造车 |
5.4 中国汽车行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路径 |
5.4.1 积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
5.4.2 加大汽车技术研发 |
5.4.3 引入和培养高级汽车人才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吸引国外高新技术企业来华投资 |
6.2.2 加大研发投入 |
6.2.3 增加高技术人才的引进 |
参考文献 |
(9)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方法研究 ——以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结构调整致多数工业用地被闲置 |
1.1.2 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紧张 |
1.1.3 生态可持续发展理论下的环境改善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括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5.1 文献研究法 |
1.5.2 案例分析法 |
1.5.3 归纳演绎法 |
1.5.4 实地调研法 |
1.5.5 案例验证法 |
1.6 研究框架 |
2 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相关概念及其理论 |
2.1 城市工业废弃地概述 |
2.1.1 城市工业废弃地概念 |
2.1.2 城市工业废弃地特质 |
2.1.3 城市工业废弃地类型 |
2.1.4 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的必要性 |
2.1.5 工业遗产 |
2.2 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相关理论 |
2.2.1 恢复生态学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西方艺术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国内外案例分析 |
2.3.1 韩国西首尔湖公园 |
2.3.2 德国北杜伊斯堡风景公园 |
2.3.3 广东中山岐江公园 |
2.3.4 成都东郊记忆 |
3 城市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手法研究 |
3.1 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原则 |
3.1.1 地域性原则 |
3.1.2 以人为本原则 |
3.1.3 生态可持续原则 |
3.1.4 综合效益原则 |
3.2 工业废弃地再利用模式 |
3.2.1 创意产业园模式 |
3.2.2 公共设施用地模式 |
3.2.3 社区用地模式 |
3.2.4 游憩场所模式 |
3.3 景观改造利用方法 |
3.3.1 保留与再利用工业遗存景观 |
3.3.2 艺术化改造提升 |
3.3.3 延续场地精神与文化 |
3.3.4 环境修复与再生 |
4 实例研究——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景观规划设计 |
4.1 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改造设计背景分析 |
4.1.1 青岛市城市文化分析 |
4.1.2 胶济铁路沿线工业遗存保护规划分析 |
4.1.3 中车四方机车厂历史背景分析 |
4.2 基址分析 |
4.2.1 自然条件分析 |
4.2.2 周边环境分析 |
4.2.3 场地现状分析 |
4.2.4 SWOT分析 |
4.3 设计总则 |
4.3.1 设计依据 |
4.3.2 设计原则 |
4.3.3 设计理念 |
4.3.4 设计定位 |
4.4 总体规划 |
4.4.1 功能分区规划 |
4.4.2 景观结构规划 |
4.4.3 道路交通设计 |
4.4.4 景观节点分析 |
4.5 专项设计 |
4.5.1 建筑再利用模式 |
4.5.2 特色构筑物设计 |
4.5.3 铺装设计 |
4.5.4 植物规划设计 |
4.5.5 标识设计 |
4.5.6 竖向设计 |
4.5.7 色彩设计 |
4.5.8 生态设计 |
4.6 园区经济技术指标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太阳能电池概述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 |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1.2.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电极材料的发展 |
1.2.2.1 碳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2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3 过渡金属化合物/碳复合材料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2.2.4 双功能对电极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3 全天候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1 雨天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2 夜晚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3 风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3.4 多能源转换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
1.4 多金属氧酸盐简介及应用 |
1.4.1 多酸基对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
1.4.1.1 多酸本体材料在对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
1.4.1.2 多酸衍生材料在对电极中的研究进展 |
1.4.2 多酸基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4.2.1 多酸本体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4.2.2 多酸衍生材料电解水研究进展 |
1.5 选题依据和目的 |
1.6 实验仪器和参数 |
第二章 多酸/碳纳米管纳米复合材料对电极的光伏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 |
2.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2.2.4 光伏性能测试方法 |
2.2.5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2.3.2 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测试 |
2.3.3 纳米复合材料的光伏性能测试 |
2.3.4 稳定性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源于多酸的多组分XWXNC(X=Co、Si、Ge、B、P)纳米复合物对电极的光伏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纳米复合物的制备 |
3.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3.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3.3.2 XWXN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测试 |
3.3.3 n-CoWCoNC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催化活性和光伏性能测试 |
3.3.4 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源于多酸的多金属基CoFeNiMo@NCNT双功能杂化材料用于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材料的合成 |
4.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4.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4.2.5 电解水析氢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 |
4.3.2 对电极电催化活性测试 |
4.3.3 光伏性能测试 |
4.3.4 稳定性测试 |
4.3.5 对电极电催化机理 |
4.3.6 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源于多酸的多位点NiFeCoW@NC双功能杂化材料用于对电极和电解水析氢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材料的合成 |
5.2.3 电极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 |
5.2.4 光伏测试与电化学测试方法 |
5.2.5 电解水析氢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各向异性集成与合成 |
5.3.2 材料的物理化学表征 |
5.3.3 对电极电催化活性测试 |
5.3.4 光伏性能测试 |
5.3.5 电解水析氢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Mo_(72)Cr_(30)多酸薄膜的制备及其在全天候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薄膜的制备 |
6.2.3 电化学测试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薄膜的性质与形貌表征 |
6.3.2 薄膜利用太阳光发电 |
6.3.3 薄膜利用风发电 |
6.3.4 薄膜利用雨滴发电 |
6.3.5 薄膜同时利用太阳光、风和雨滴发电 |
6.3.6 薄膜的稳定性研究 |
6.3.7 薄膜全天候能源转换的机理 |
6.3.8 不同金属基底上薄膜的输出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高价值的壳 低价值的重组(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性分析[J]. 王月茹,谢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基于若干机器学习算法的电商平台用户价值研究 ——以电子书用户画像数据为例[D]. 杨帆. 西南大学, 2021
- [3]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壳资源财务质量对重组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D]. 杨秋笛. 西华大学, 2021
- [4]西南地区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综合分区研究[D]. 张钰莹.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021
- [5]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 潘秋晨.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21(12)
- [6]隐含的价值信息在不同编码策略下的价值导向记忆效应[D]. 蒋静. 河北大学, 2021
- [7]高校技术转移本地实践破解转移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D]. 孟申思. 浙江大学, 2021(01)
- [8]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研究 ——以汽车行业为例[D]. 卫传雪. 浙江大学, 2021(09)
- [9]城市工业废弃地景观改造利用方法研究 ——以青岛中车四方机车厂为例[D]. 禚雪迎.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10]基于多酸的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其在能源转换中的应用研究[D]. 王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