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14块低渗透油藏干层及差油层潜力再认识(论文文献综述)
邹峥禄[1](2018)在《巴喀油田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文中认为裂缝性油藏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拥有数亿吨以上的原油储量,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潜力,我国裂缝性油藏在油气开发生产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裂缝方向的油井见水早、含水上升快、裂缝不发育的油井受效差、产量递减快。为了进一步提高巴喀油田的开发效果,开展了巴喀油田裂缝建模、数模、剩余油定量评价及综合挖潜技术研究。本文以巴喀油田为研究对象,考虑裂缝发育分布状况、裂缝的形态、充填性、渗流特性等因素,结合现场产量数据以及油层剖面数据,分析了现阶段油田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油藏非均质性研究成果,依据裂缝性油藏开发理论,采取地质建模、数值模拟等手段,研究了剩余油分布特征,分析了裂缝因素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井网部署进行了调整,优化得到了一套最终的调整方案,其结果对改善该油田开发效果和对今后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井网相对完善的区域剩余油低,分布分散,井网不完善的区域及西部区域剩余油多,分布相对集中。并且巴喀油田目前产液剖面较差,见效见水要以单向为主。为改善巴咯油田开发效果,提高水驱动用程度,要进行注采系统开发调整,对边部和中心区域进行局部井网加密,西块进行周期注水,东块进行单井吞吐,并对个别水井进行调剖。井网部署调整,得到一套最终的调整措施。对改善该油田开发效果和对今后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任福强[2](2017)在《巴特肯开发区块储层测井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巴特肯区块为上世纪已开发的区块,区块岩性复杂,地层水矿化度纵向上变化大,极大的影响了电性曲线对流体性质的识别。同时不同油组储层的物性、电性、含油性以及储层的下限值存在差异,采用相同的解释参数和解释模型在识别岩性及流体性质上精度不高。因此本文以J30、J31和J32三个区块为研究对象,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各种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形成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测井解释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果与认识。取得的成果:⑴通过对比分析对区块不合理的地质分层进行了修正;⑵碎屑岩储层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其次为长石砂岩,粘土矿物以伊利石为主,储层多为中高孔-低渗储层,古近系和白垩系的流体性质以产油为主,而侏罗系以产气为主;⑶碳酸盐岩储层岩性以铁白云石和方解石为主,流体性质以产气为主;⑷中子密度交会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比较接近,可做为区块的孔隙度模型的选择依据;⑸岩心分析数据回归方程可做为渗透率模型的选择依据;⑹计算的各个层组的Rw与地层水电阻率比较接近,能满足生产的需要;⑺建立的解释标准:4#油组(油层RT≥50Ω·m,干层:φ<20%),14#油组(油层RT≥10Ω·m,干层:φ<14%),16、18#油组(油气层RT≥20Ω·m),24#油组(气层:RT≥8Ω·m,干层:φ<14%)。形成的认识:⑴16#油组的含油性受到构造影响较大,18#油组的含油性则受到裂缝和构造的双重控制;⑵J30区块以及J32区块埋藏较浅的4#油组储层地层水为混合型水型,即由原生水与地表水组成,而J32区块埋藏较深的储层则以原生水为主;⑶14#油组含油气特性在J30区块主要为称低电阻油气层,但对于J31、J32区块,该油组油气显示较差。应用最终形成的测井解释方法对测井资料进行了二次解释处理,且对部分重点井做了详细分析,修正了38层116.1米的解释结论,修正的结论与试油结果基本吻合,统计的测井符合率为89.5%。通过研究极大的提高了测井解释精度,为以后勘探开发提供一定的帮助。
张星星[3](2017)在《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注采调整方案及跟踪研究》文中指出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为低渗特低渗油藏,地质情况复杂,部分区域天然微裂缝发育、储层水敏现象严重。早期开发过程中,由于对油藏地质特征认识存在有一定偏差,采取了大井距开发、强注强采、未进行防膨注水等开发政策,导致目前采油速度和动用程度均处于较低水平,开发效果极差。截至2011年9月30日,彩9区西山窑组油井开井数58口,仅占总数四分之一。油井大面积关井,油井利用率低。目前全区釆出程度为22.5%,综合含水88.2%,含水小于60%的油井占25%,含水>80%的油井占57%。注采矛盾进一步加剧。注采总压差逐步增大至10MP以上,压力场分布极不均匀,采油井水窜,高含水和供液不足的现象并存。为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高油田开发经济效益,前期已经利用现代油藏工程方法、系统工程理论、优化方法,进行了注采方案的设计调整、预测、分析、优化,本次研究是对前一项目的跟踪研究,通过详细调研掌握了目标油藏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流体特征,温度压力系统,油藏类型及特征,地质储量等,并分别从产量状况、储采平衡状况、产液量与含水率变化、注采比平衡、能量保持状况、水驱动用储量程度、措施增产状况方面,研究了彩9井区的开发形势;分析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渗流能力下降、油井水淹水窜严重、注采井网适应性差;结合油藏开发形势,提出小井距注采决策,并给出了加密区的选择依据。通过现场示踪剂测试、干扰试井以及动态连通性研究成果与油井见水见效情况对比可以发现,加密区裂缝分布复杂、立足水驱实现注采对应难度极大。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确立了提液+压裂+周期注水方案为优选方案,并通过最优化方法把优化后与未经过优化时的开发效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优化后的方案累积产油明显提高,有效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加密井的测井结果发现油层上部存在可观的剩余储量,加上该区高角度裂缝发育,针对这一现象以及目前严峻的生产形势,提出注空气驱、水气交注以及泡沫驱三种新设想,并特别分析了注空气驱在彩南区块的可行性,并建议选择C2115井区作为先导试验区块;另外鉴于其他两种方法在其他类似油田也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也建议作为今后彩南油田剩余油挖潜的试验方法选择。
楚天祥[4](2017)在《牛圈湖油田“三低”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低品位非常规砂岩在油田开发比例越来越大,由于该类油藏储层物性差,原始地层压力低,单井自然产量极低,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稳产困难,一直未能实现储量升级和有效动用。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油藏属于低压、低渗、低流度的“三低”砂岩油藏,是三塘湖盆地第一个投入规模开发的油藏,也是目前三塘湖盆地生产的主力油藏。开发初期,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油藏采取了先期注水提高地层压力的技术思路投入开发,早期注水强度过大,造成油井投产初期低产液高含水井比例高;河道轴向水线推进快,侧向油井低液量,水流方向性明显;地层压力分布不均衡,沿砂体分布主向上能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而侧向上不能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牛圈湖油田的地质特征,并对牛圈湖油田实施注水开发后,所出现的生产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油藏水驱动用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自然递减、含水上升率得到有效控制,地层压力基本保持平稳,剖面动用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剖面动用不均,层间吸水差异大,油干层吸水比例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综合分析开发效果较差的主要原因是注采井距太大,水驱控制程度低,直井单井控制储量低。为有效改善区块开发状况,提高区块单井产量,从油藏精细开发管理出发、对牛圈湖油田进行了精细油藏地质描述,掌握了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同时在剩余油富集区域,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井网加密调整和转变开发方式原则,并制定了相应的开发方案。通过进行精细注水、井网完善、油井增产及水平井开发等四方面开发调整技术的现场实施,油藏的开发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对于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康鹏兴[5](2016)在《致密油储层物性动用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7储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石油工业的飞速发展,常规油藏的剩余可采储量日益减少,使得当今的勘探开发重点不得不转向难度较大的复杂油气藏,如致密油藏。而致密油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评价和确定是油水层识别、剩余储量的精确计算、开发方案的制定和经济技术评价的关键因素之一。吴仓堡油田长7储层属于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因此,准确的确定孔隙度、渗透率等储层物性下限很有必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7致密油储层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储层物性动用下限难以确定这一实际情况,在综合对比分析测井、试油数据、储层物性分析等地质资料,查明储层物性与地质、开发等动静态资料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根据统计学原理和超低渗透油藏流体渗流机理,利用10种动静态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区有效储层的物性动用下限展开研究,确定了孔隙度、渗透率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的动用下限。本次研究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1)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为一大面积分布的砂岩岩性气藏,其长7致密油层组在湖盆中心大面积连续分布,储层物性整体较差,孔隙度主要分布在4%12%,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1mD1.53mD之间,一般小于0.3mD。(2)针对吴仓堡油区长7储层岩性复杂、物性变化较大等实际情况,对储层岩性进行了识别之后,深入分析储层“四性关系”,并建立了该地区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3)应用经验统计法、含油产状法、测井参数交会图法、产能模拟法、束缚水饱和度法和压汞法6种静态方法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储层的物性下限分别为:孔隙度下限确定为Ф=6.1%,渗透率下限确定为K=0.040mD;由于储层特征、地层压力等因素都对储层的物性下限有控制作用,动态资料更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储层的性质,应用驱替压力实验法、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含油量累计法和测试法4种动态方法所确定的目的储层物性下限分别为:孔隙度下限确定为Ф=6.4%,渗透率下限确定为K=0.042mD。(4)经过对研究区长7致密油层组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值的研究和综合对比,确定了孔隙度下限Ф=6.2%、渗透率下限K=0.041mD。该标准经证实可靠,为研究区后期的有效厚度划分、储量计算和制定开发方案打好了基础。
辛杰[6](2015)在《镇北油田镇218区块延长组8段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镇北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8段为其主要含油层系,是典型的低渗透油藏。镇218区块位于镇北油田的东部,前人对镇北油田做了一定的研究,目前主要存在含水上升较快、储层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以及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针对研究区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及生产动态等资料,对镇218区块长8段低渗透油藏进行了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低渗透储层参数测井求取、剩余油分析与评价等研究。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认为镇218区块长8段储层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长81亚段发育有水下分流河道主体、水下分流河道侧缘以及水下分流间湾三种沉积微相,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为镇218区块长8段主要的微相类型。(2)指出研究区长8段储层属于低孔特低渗储层,平均渗透率和孔隙度分别为1.91×10-3μm2和8.85%,同时引入了非均质综合指数的概念,对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定量表征,认为研究区整体非均质性较强。(3)实现了各储层参数的求取。针对低渗透储层,建立了镇218区块长8段储层的孔、渗、饱等测井解释模型以及油、水、干层的判别标准,并进行了测井解释效果的验证,发现解释结论相比原解释结论,孔隙度比岩心分析化验提高了近27%、产液强度与渗透率参数匹配关系较好,试油试采符合率也达到87.5%,本次解释结论更为合理。(4)确定了镇218区块长81亚段油藏各小层剩余油饱和度,并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发现剩余油饱和度的大小在整体上符合度较高,在局部镇217-20井附近又有所差异,说明了利用相渗水驱曲线法求取剩余油饱和度的准确性。(5)引入了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各井剩余油分布指数的计算。根据剩余油分布指数I的大小,将研究区剩余油的富集程度分为富集、较富集、中等富集、较少富集和不富集五级,进而对研究区长81亚段剩余油的富集情况就行研究。(6)指出在镇218区块镇218-1井组的长811小层和镇218-2井组的长812小层剩余油相对最为富集。认为影响研究区剩余油富集的主控因素主要有沉积、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开发因素三个方面。(7)总结了镇218区块长81亚段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并建立了注采井网受效不均一控制型、非均质程度控制型、厚油层内夹层控制型以及成片分布差油层控制型四种剩余油分布模式。
李晓东[7](2015)在《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方案优化》文中研究说明主要研究内容为地层、构造、沉积微相、砂体分布特征及油气层分布分布规律、注水开发效果分析评价,剩余油分布研究,注采井别方案设计。研究期间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测工作,包括:地层对比及划分-以岩性、生物化石为基础,充分利用地震、钻井、测井及岩心分析资料,以稳定标志层(标准层)为控制,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对比方法,确保各级沉积旋回相互对应,确定油层组、砂岩组、小层,提高对比的准确性。以标准井为中心,建立岩性和电性标志层和辅助标志层,然后进行标定、追踪和对比,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建立各断块的标准地层剖面,对区内所有井进行精细的地层对比;构造解释-选择多口标准井进行准确的层位标定,采用井震结合落实构造,完成s1、d3Ⅱ、d3Ⅰ、d2Ⅱ、d2Ⅰ、d1顶部构造图6张。同时进行了大量核算统计工作,包括:结合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对主力油砂体进行沉积微相研究,确定微相类型。建立测井相标准及其与沉积微相的关系。编制沉积相剖面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图。并对不同微相的沉积特征、砂体分布特征进行细致地阐述。开展储层岩性、物性、连通性、层间、层内非均质性研究。明确各类储层在剖面上和平面上的分布规律,以小层为单位,进行储层评价。分小层完成油层组、砂岩组及小层平面分布图;根据开发历程划分了开发阶段并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开采特点。按行业标准对注水开发效果进行评价为三类水平并指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注采系统不完善;通过油井见效分析、示踪剂、沉积相,研究不同含水阶段油水运动规律。结果表明,中低含水期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沉积相控制,高含水期主要则主要受注采井网控制。在测算结果的基础上,根据构造、储层、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对东二段、东三段进行开发综合调整,并提供注采调整意见。
张林鹏[8](2015)在《锦25块于楼油层精细油藏描述》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弄清锦25块于楼油层油藏精细地质特征、剩余油控制因素及其分布规律为研究对象,以推动锦25块于楼油层高效开发和提高采收率提供精细地质及剩余油模型为研究目标,利用钻井、地震、取芯等资料进行了锦25块于楼油层精细构造解释与构造特征、沉积特征与沉积相、油藏地质特征、储量复算、三维地质模型、开发历程及开发效果评价、剩余油分布规律等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对锦25块于楼油层构造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特征和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明确了锦25块于楼油层油藏类型的主要控制因素,结合油藏流体特性、温度、压力情况对储量进行了重新估算,实现了对油藏进行精细地质描述的研究目标。2、在大量详实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详细的测井解释,地质、构造和储层研究,建立了锦25块于楼油层三维地质模型。3、深入分析了锦25块于楼油层开发历程及特点,对各类开发效果进行分析,从产量递减、注水注气情况、驱动效果、采油速度等内容对区块开发效果进行详细分析,对目前井网的适应情况、油水井利用及储量动用情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区块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4、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明确了区块的开发潜力,对下一步调整挖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梓岩[9](2014)在《滨南油田滨648块、滨649块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属滨南油区的一部分,位于东营凹陷的北缘,北接滨县凸起,东临利津生油洼陷,构造上属于滨南利津断裂带的西段,勘探面积200km2左右。研究区滨648块、滨649块含油层系为沙三、沙四段,其主力层系为沙三下。研究区内储层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高,孔隙度小,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测井流体识别困难;且研究区为砂砾岩油藏,岩性复杂、油水电性差异小,油水关系复杂,现有的测井系列不完善。本文通过对滨648块、滨649块“四性”关系的研究,认识到研究工区储层地层水矿化度高,岩性细,束缚水含量高,是造成低阻现象的主要原因。针对研究区内储层低阻的特性,提出了适用的储层参数计算模型,包括泥质含量计算、孔隙度计算、渗透率计算、含水饱和度计算和地层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依据实际生产数据分区块和层段建立了储层物性及流体性质判别的电性标准,可以通过此标准识别研究区的低阻油层。低电阻率油气层测井解释,需要一个从认识-实践到再认识-再实践的反复过程,因此,在开发及老区挖潜上应加大老井复查与低阻油层下限的试油工作。本年度研究工区共完钻新井16口,其中投产13口井,按照新建立的电性标准进行评价,达到了目标要求;对研究区内2个区块的63口井进行了二次精细评价,滨648块提升油层26层156.3米,提升油水同层5层19.9米;滨649块提升油层58层235米,提升油水同层26层102.6米。在研究工区测井系列选择上,要注意同一区块电法测井系列的统一;应对砂砾岩体等复杂岩性剖面,建议将补偿密度和补偿中子设为必测项目,在关键井中增测核磁共振和多极子声波(MAC),丰富解决地质和工程问题的技术手段。
张宇[10](2014)在《萨零组实验区储层分布状况及非均质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萨零组油层是大庆长垣中部含油组合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油气丰度,是油田高含水开发后期接替潜力资源之一。萨零组油层单层厚度薄、物性差、储层敏感性严重,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或泥质粉砂岩,含油产状主要为油浸和油斑,其开采特点是天然能量条件下自然产能较低,增产增注措施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为此针对萨零组试验区进一步开展储层分布状况及非均质性研究,旨在为萨零组试验区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本文在充分收集试验区内新老井资料及岩心资料、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了大量单井测井相分析、连井剖面对比、各类平面图的编制与分析,依据沉积构造演化理论,研究萨零组试验区储层构造发育特征和区域的沉积背景;通过绘制岩芯、测井曲线以及分析各种化验资料,明确了萨零组试验区储层沉积环境和砂体的成因类型,对萨零组试验区的沉积单元的砂体分布特征进行了描述;通过岩样统计分析,研究萨零组试验区储层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描述萨零组试验区储层非均质性。
二、包14块低渗透油藏干层及差油层潜力再认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包14块低渗透油藏干层及差油层潜力再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巴喀油田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油田基本概况 |
1.1 地质概况 |
1.2 油田特征 |
1.3 开发历程 |
1.4 现阶段油田开发中的问题 |
第二章 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 |
2.1 储层物性平面分布特征 |
2.2 储层四性关系 |
2.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第三章 裂缝地质建模研究 |
3.1 基质模型 |
3.2 裂缝模型 |
第四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4.1 资料数据处理 |
4.2 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4.3 生产动态历史拟合 |
4.4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4.5 剩余油储量分布研究 |
4.6 巴喀油田注采系统调整研究 |
4.7 措施综合调整方案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巴特肯开发区块储层测井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及地层对比 |
2.1 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1.1 古近系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1.2 白垩系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1.3 侏罗系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
2.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三章 储层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1 4#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1.1 J30 区块4#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1.2 J32 区块4#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2 14#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3 16#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4 18#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3.5 24#油组四性特征及其关系 |
第四章 解释模型的建立 |
4.1 测井资料标准化及岩心归位 |
4.1.1 测井资料的标准化 |
4.1.2 岩心资料的归位 |
4.2 泥质含量评价模型 |
4.3 孔隙度评价模型 |
4.3.1 J30 区块粉砂岩 |
4.3.2 J30 区块细砾岩 |
4.3.3 J30 区块白云岩 |
4.3.4 J30 区块灰岩 |
4.4 渗透率评价模型 |
4.5 饱和度关键参数的确定 |
4.5.1 岩电参数的确定 |
4.5.2 地层水电阻率的确定 |
第五章 测井资料解释及地质认识 |
5.1 J30 区块解释及认识 |
5.1.1 4#油组 |
5.1.2 14#油组 |
5.1.3 16#、18#油组 |
5.1.4 24#油组 |
5.2 J31 区块解释及认识 |
5.2.1 储层评价 |
5.2.2 测井地质认识 |
5.3 J32 区块解释及认识 |
5.3.1 储层分析 |
5.3.2 流体性质判别 |
5.3.3 测井地质认识 |
第六章 应用 |
6.1 典型井分析 |
6.1.1 RKS5井 |
6.1.2 RKN4井 |
6.1.3 RKS7井 |
6.1.4 CK23井 |
6.2 资料二次解释成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注采调整方案及跟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藏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2 沉积特征 |
2.3 储层特征 |
2.4 流体性质 |
2.5 温度压力系统 |
2.6 油藏类型及特征 |
2.7 地质储量 |
第3章 油藏开发形势与问题分析 |
3.1 开发形势 |
3.2 主要问题及分析 |
第4章 加密区开发现状 |
4.1 加密区概况 |
4.2 单井状况分析 |
4.3 井间连通性分析 |
4.4 加密区储层物性状况 |
4.5 加密区剩余油分布 |
4.6 新增水井效果不明显原因分析 |
第5章 加密区方案调整与生产优化 |
5.1 加密区油藏开发动态历史拟合 |
5.2 方案调整 |
5.3 优选方案经济评价 |
5.4 生产优化 |
第6章 开发调整新设想 |
6.1 注空气驱 |
6.2 水气交注 |
6.3 泡沫驱 |
第7章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牛圈湖油田“三低”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牛圈湖油田基本地质特征 |
1.1 构造特征 |
1.2 储层特征 |
1.2.1 沉积微相 |
1.2.2 砂体展布特征 |
1.2.3 油层特征 |
1.2.4 储层物性特征 |
1.2.5 温度压力系统 |
1.2.6 油藏类型 |
第二章 水驱开发现状研究 |
2.1 开发现状及形势 |
2.2 见效见水特征分析 |
2.2.1 井组分类治理及评价 |
2.2.2 井组见效见水特征 |
2.2.3 井组注水调控技术对策 |
2.2.4 注水调控效果分析 |
第三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1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3.1.1 分区储层特征再认识 |
3.1.2 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
3.2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3.2.1 水驱后剩余油分布 |
3.2.2 剩余油分布类型 |
第四章 水驱开发调整方案及效果分析 |
4.1 调整方案 |
4.1.1 方案调整原则 |
4.1.2 调整方案 |
4.2 效果分析 |
4.2.1 精细注水效果分析 |
4.2.2 井网加密调整效果分析 |
4.2.3 采油井增产措施效果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致密油储层物性动用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7储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吴仓堡油区地质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概况 |
2.3 工区资料情况 |
2.4 勘探开发现状 |
2.5 岩石学特征 |
2.5.1 碎屑组分特征 |
2.5.2 砂岩组特征 |
2.6 孔隙结构特征 |
2.6.1 储集空间类型 |
2.6.2 孔隙组合 |
第三章 致密油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3.1 储层岩性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3 储层电性特征 |
3.3.1 油层电性特征 |
3.3.2 低产油层电性特征 |
3.3.3 含水油层电性特征 |
3.3.4 油水同层电性特征 |
3.3.5 含油水层电性特征 |
3.3.6 干层电性特征 |
3.3.7 水层电性特征 |
3.4 储层含油性特征 |
3.5 储层四性关系 |
3.5.1 岩性与物性的关系 |
3.5.2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3.5.3 电性与岩性的关系 |
3.5.4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3.5.5 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油性关系 |
第四章 储层参数计算模型 |
4.1 孔隙度计算模型 |
4.2 渗透率计算模型 |
4.3 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 |
第五章 储层物性动用下限方法研究 |
5.1 静态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 |
5.1.1 经验统计法 |
5.1.2 含油产状法 |
5.1.3 测井参数交会图法 |
5.1.4 产能模拟法 |
5.1.5 束缚水饱和度法 |
5.1.6 压汞法 |
5.2 动态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 |
5.2.1 驱替压力实验法 |
5.2.2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沃尔法) |
5.2.3 含油量累积法 |
5.2.4 测试法 |
5.3 综合法确定储层物性下限 |
第六章 应用实例分析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6)镇北油田镇218区块延长组8段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现状 |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及成果认识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取得的成果认识 |
第二章 研究区油藏地质概况 |
2.1 地层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沉积及储层特征 |
2.3.1 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
2.3.2 砂体类型及展布 |
2.4 油藏类型及开发概况 |
第三章 沉积及储层特征 |
3.1 地层划分 |
3.2 沉积相分析 |
3.2.1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3.2.2 剖面相及平面相特征 |
3.3 低渗透储层特征分析 |
3.3.1 岩性特征 |
3.3.2 粒度特征 |
3.3.3 物性特征 |
3.3.4 孔隙结构特征 |
3.3.5 储层非均质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渗透储层参数测井求取 |
4.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4.1.1 标准层的选择 |
4.1.2 测井资料的标准化 |
4.1.3 关键井选择 |
4.1.4 岩心归位 |
4.2 低渗透储层四性关系分析 |
4.2.1 岩性、物性关系 |
4.2.2 孔隙度、渗透率关系 |
4.2.3 物性、电性关系 |
4.2.4 岩性、含油性关系 |
4.3 低渗透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建立 |
4.3.1 泥质含量模型 |
4.3.2 孔隙度模型 |
4.3.3 渗透率模型 |
4.3.4 含油饱和度模型 |
4.3.5 产水率模型 |
4.4 油层、水层、干层识别标准 |
4.5 低渗透储层测井解释效果分析 |
4.5.1 与岩心分析化验对比 |
4.5.2 物性参数与产液能力匹配关系及评价 |
4.5.3 与试油数据对比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剩余油分析与评价 |
5.1 单井动态分析 |
5.1.1 产液剖面分析 |
5.1.2 吸水剖面分析 |
5.2 注采井组动态分析 |
5.3 油藏开发特征 |
5.4 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 |
5.4.1 水驱特征曲线法 |
5.4.2 相渗饱和度法 |
5.4.3 相渗水驱曲线法 |
5.5 剩余油饱和度求取效果验证 |
5.5.1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5.5.2 油藏数值模拟验证 |
5.6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指数的计算 |
5.6.1 计算方法 |
5.6.2 方法可行性及特点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剩余油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6.1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 |
6.1.1 剩余油平面分布特征 |
6.1.2 剩余油纵向分布特征 |
6.2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主控因素分析 |
6.2.1 沉积因素 |
6.2.2 储层非均质性因素 |
6.2.3 开发因素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剩余油分布模式 |
7.1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1 沉积类型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2 非均质性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
7.1.3 生产开发控制剩余油分布规律 |
7.2 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模式 |
7.2.1 注采井网受效不均一控制型 |
7.2.2 非均质程度控制型 |
7.2.3 厚油层内夹层控制型 |
7.2.4 成片分布差油层控制型 |
7.3 本章小结 |
结论及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方案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地质特征再认识 |
1.1 概况 |
1.2 地层特征 |
1.2.1 地层层序 |
1.2.2 地层对比划分 |
1.3 构造特征 |
1.3.1 区域构造背景 |
1.3.2 三维地震资料解释 |
1.3.3 构造落实情况 |
1.3.4 断裂特征 |
1.3.5 构造、圈闭特征 |
1.4 沉积特征 |
1.4.1 沉积背景 |
1.4.2 物源方向 |
1.4.3 沉积标志 |
1.4.4 沉积相平面分布 |
1.5 储层特征 |
1.5.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1.5.2 储层分布特征 |
1.5.3 储层物性特征 |
1.5.4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
1.5.5 微观孔隙结构 |
1.6 油气藏特征 |
1.6.1 油气分布特点 |
1.6.2 油气藏类型 |
1.7 流体性质 |
1.7.1 原油性质 |
1.7.2 天然气性质 |
1.7.3 地层水性质 |
1.8 储量 |
第二章 开发历程及开采特征 |
2.1 开发历程及开发现状 |
2.1.1 产量上升、稳产阶段 |
2.1.2 产量递减阶段 |
2.1.3 开发现状 |
2.2 油藏开采特征 |
2.2.1 油井产能特征 |
2.2.2 油井产量变化特征 |
2.2.3 油井见水特征 |
第三章 开发效果评价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3.1 开发效果评价 |
3.1.1 注水效果分析 |
3.1.2 能量水平分析 |
3.1.3 油层动用状况分析 |
3.1.4 措施效果分析 |
3.1.5 开发方式、层系、井网井距适应性评价 |
3.1.6 可采储量分析 |
3.2 目前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3.2.1 注采井网不完善 |
3.2.2 油井利用率低 |
3.2.3 油井产液量低 |
3.2.4 目前开发方式采收率只能达到 13.1%,达不到标定采收率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研究及潜力分析 |
4.1 剩余油研究方法 |
4.1.1 注水存水率估算法 |
4.1.2 物质平衡法 |
4.1.3 应用动态分析法研究各小层水淹状况 |
4.1.4 各小层水淹状况 |
4.2 剩余油分布特点 |
4.3 剩余油潜力分析 |
第五章 注采井别调整方案 |
5.1 调整原则 |
5.2 注采井别调整原则 |
5.3 注采井别调整结果 |
第六章 方案指标预测 |
6.1 油井产能指标 |
6.1.1 老井产量确定 |
6.1.2 新井产量确定 |
6.2 注水井单井配注量的确定 |
6.3 油田开发指标预测 |
6.4 指标对比 |
6.5 方案工作量 |
6.6 实施要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8)锦25块于楼油层精细油藏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1 位置与开发现状 |
1.2 开发历程 |
第二章 地层特征及目的层对比划分 |
2.1 锦25块地层层序特征 |
2.2 目的层油层对比及层组划分 |
2.2.1 于楼油层顶底界的识别特征 |
2.2.2 于楼油层细分层对比划分 |
2.2.3 层组划分结果 |
第三章 构造精细解释与构造特征 |
3.1 三维地震资料构造精细解释 |
3.1.1 构造解释采用的技术及方法 |
3.1.2 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 |
3.2 断层解释 |
3.3 微构造形态特征 |
3.3.1 微构造剖面特征 |
3.3.2 微构造平面形态特征 |
第四章 沉积特征与沉积相 |
4.1 沉积背景与沉积环境分析 |
4.1.1 沉积背景 |
4.1.2 物源方向 |
4.2 沉积模式与沉积微相划分 |
4.2.1 沉积标志分析及研究 |
4.2.2 于楼油层沉积模式 |
4.2.3 微相划分及不同相带沉积特征 |
4.3 不同小层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五章 储层特征 |
5.1 储层宏观特征 |
5.1.1 岩石学特征 |
5.1.2 粒间填隙物 |
5.1.3 储层物性 |
5.1.4 砂体展布特征 |
5.1.5 隔夹层发育特征 |
5.1.6 储层非均质性评价 |
5.2 储层微观特征 |
5.2.1 孔隙发育特征 |
5.2.2 孔隙微观结构特征 |
5.2.3 锦25块储层热物性及在热采中的变化 |
5.2.4 埋藏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分析 |
5.3 储层敏感性评价 |
5.3.1 储层润湿性 |
5.3.2 储层水敏性评价 |
5.3.3 储层盐敏性评价 |
5.3.4 储层速敏性评价 |
5.3.5 储层酸敏性评价 |
5.3.6 储层碱敏性评价 |
第六章 油藏特征 |
6.1 测井资料的二次解释 |
6.1.1 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的建立 |
6.1.2 油层识别标准的建立 |
6.1.3 二次解释结果 |
6.2 水淹层测井评价 |
6.2.1 水淹层的识别方法 |
6.3 油水分布特征与油藏类型 |
6.3.1 纵向分布特征 |
6.3.2 平面分布特征 |
6.3.3 油藏类型分析 |
6.4 成藏与油气聚集控制因素 |
6.4.1 断层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4.2 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4.3 砂体、岩性对油气的控制作用 |
6.5 油藏综合评价 |
6.5.1 断块评价 |
6.5.2 小层评价 |
6.6 流体性质与温度、压力系统 |
6.6.1 锦25块于楼油层稠油成因类型与稠化降解的控制因素 |
6.6.2 于楼油层流体性质 |
6.6.3 温度压力系统 |
第七章 三维地质模型 |
7.1 锦25块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7.1.1 建模的基础资料 |
7.1.2 建模工作流程 |
7.2 网格划分 |
7.3 三维地质构造模型的建立 |
7.4 沉积相模型的建立 |
7.5 相约束下三维属性建模 |
7.6 模型粗化 |
7.7 结论与认识 |
第八章 储量计算 |
8.1 储量计算研究简况 |
8.2 储量参数确定 |
8.2.1 含油面积 |
8.2.2 有效厚度 |
8.2.3 有效孔隙度 |
8.2.4 含油饱和度 |
8.2.5 地面原油密度和体积系数 |
8.3 储量计算结果及分析对比 |
8.3.1 储量计算结果 |
8.3.2 储量对比 |
第九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9.1 剩余储量计算 |
9.1.1 剩余地质储量在各油层的平面分布状况 |
9.2 数值模拟法 |
9.2.1 油藏数值模型的建立 |
9.2.2 生产历史拟合 |
9.2.3 数值模拟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油藏温度、压力、含油饱和度分布状况 |
9.3 平面剩余油分布特征及油藏温度、压力、含油饱和度分布状况 |
9.3.1 纵向上剩余油分布规律 |
9.3.2 平面上剩余油分布规律 |
9.3.3 油藏温度、压力、含油饱和度分布状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9)滨南油田滨648块、滨649块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区勘探成果及认识 |
1.3.3 存在的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技术路线 |
1.6 完成工作量 |
1.6.1 完成得主要工作量 |
1.6.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构造特征 |
2.2 研究区目的层概况 |
2.3 沉积相特征 |
2.3.1 沙三段沉积相分布与沉积模式 |
2.3.2 沙四段沉积相分布与沉积模式 |
第3章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及电性标准的建立 |
3.1 测井资料预处理 |
3.2 滨 648 块 |
3.2.1 基本地质特征 |
3.2.2 “四性”关系研究 |
3.2.3 电性标准 |
3.3 滨 649 块 |
3.3.1 基本地质特征 |
3.3.2 “四性”关系研究 |
3.3.3 电性标准 |
第4章 储层参数计算模型优化 |
4.1 泥质含量的计算 |
4.2 孔隙度的计算 |
4.3 渗透率的计算 |
4.4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 |
4.5 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的计算 |
第5章 低阻油层形成机理研究 |
5.1 低阻油气藏的定义及其成因类型 |
5.1.1 低阻油气层的特征及定义 |
5.1.2 低阻油气层的成因 |
5.2 研究工区低阻油层成因分析 |
第6章 储层再评价 |
6.1 新井跟踪解释情况 |
6.2 老井复查 |
6.2.1 复查成果统计 |
6.2.2 单井实例分析 |
第7章 测井系列及单井措施建议 |
7.1 测井系列建议 |
7.1.1 电阻率测井系列的选择 |
7.1.2 孔隙度测井系列的选择 |
7.2 单井措施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10)萨零组实验区储层分布状况及非均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储层构造发育特征分析 |
1.1 松辽盆地构造运动的基本特征 |
1.2 嫩江组末期的构造特征分析 |
1.3 萨零组试验区构造特征分析 |
第二章 试验区储层沉积背景及精细对比再认识 |
2.1 储层沉积背景 |
2.2 萨零组储层精细对比再认识 |
第三章 储层的沉积特征分析 |
3.1 沉积环境的确定 |
3.2 砂体成因类型和沉积微相的确定 |
3.3 精细描述萨零组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分析 |
第四章 储层基本地质特征分析 |
4.1 岩性特征分析 |
4.2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 |
4.3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 |
4.4 储层含油性分析 |
4.5 储层流体性质分析 |
4.6 储层敏感性评价 |
4.6.1 速敏性评价 |
4.6.2 水敏性评价 |
4.6.3 盐敏性评价 |
4.6.4 酸敏性评价 |
4.6.5 碱敏性评价 |
第五章 储层非均质性分析 |
5.1 层内非均质性分析 |
5.2 平面非均质性分析 |
5.3 层间非均质性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四、包14块低渗透油藏干层及差油层潜力再认识(论文参考文献)
- [1]巴喀油田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D]. 邹峥禄. 东北石油大学, 2018(04)
- [2]巴特肯开发区块储层测井评价研究[D]. 任福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3]彩9井区西山窑组油藏注采调整方案及跟踪研究[D]. 张星星. 长江大学, 2017(12)
- [4]牛圈湖油田“三低”砂岩油藏注水开发技术研究[D]. 楚天祥.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2)
- [5]致密油储层物性动用下限确定方法研究 ——以鄂尔多斯盆地吴仓堡油区长7储层为例[D]. 康鹏兴.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5)
- [6]镇北油田镇218区块延长组8段低渗透油藏剩余油分布研究[D]. 辛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5(05)
- [7]剩余油分布及调整方案优化[D]. 李晓东.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8]锦25块于楼油层精细油藏描述[D]. 张林鹏. 东北石油大学, 2015(04)
- [9]滨南油田滨648块、滨649块低阻油层识别方法研究[D]. 王梓岩.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10]萨零组实验区储层分布状况及非均质性研究[D]. 张宇.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