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潮流的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

文化潮流的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文化潮流的一面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锐[1](2021)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的类型特征常常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这是学界已达成的共识。英语作为前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一般用“介词+名词”的形式;而汉语作为附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则多用框式介词“介词+名词+方位词”的形式,尤其是方位词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类型差异对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在”类框式介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框式介词的偏误率高、偏误类型分布广、偏误成因复杂等,这使汉语框式类介词习得一直是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语法的一大难点。汉语学界(二语习得学界)历来都非常关注汉语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其研究成果颇丰,但就目前国内二语习得领域关于“在”类框式介词的研究来说,多见于对某个框式介词的偏误分析,缺少对学习者习得某类框式介词的总体中介语情况的把握和研究。因此,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认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对汉语框式类介词的习得规律及特点,更不能为汉语框式介词习得提供强针对性的策略。本文选取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X上”“在X下”“在X里”“在X中”四大类,基于丰富的汉语中介语语料,从语义和句法两层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在”类框式介词的不同语义类型出发,深入细致地描写了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及特点,并试图从汉英语的语言类型特征、学习者的概念迁移等层面给予一定的解释。全文共分为六章,我们的主要观点如下:一、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语义表达: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范围义和方所义,最低的是状态义。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较高的是时间义、情况义和方面义表达,最低的是过程义。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习得中,基本义(即方所义)和抽象空间义(即范围义)习得情况较好,其它引申义习得结果不理想。英语母语者习得某个框式介词时不同语义类型的习得存在差异。通过语料的观察和分析,同一种语义类型,在不同框式介词中的习得情况也可能完全相反。如:同样是方所义表达,“在X上”“在X下”中习得情况最好,“在X里”“在X中”中习得情况最差。二、英语母语者习得框式介词的优势语序:框式介词多位于主谓之间做句中状语,位于句首的情况略低于句中。“在”类框式介词置于动词后的句式较少,且多出现在方所义表达中。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最高的也是主谓之间句,其它两个句式的偏误率相差无几,略低于主谓之间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句式的使用趋势与汉语母语者大体一致,在不同语义中句式的选择倾向性呈现出英语母语者的个性特征。同一个句式结构,在不同的语义表达中所占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如“在XL”句首状语句,用于“在X上”中的使用频率最低、偏误率最高,用于“在X里”和“在X中”中的习得情况完全相反,使用频率最高、偏误率最低。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特征和规律,挖掘影响英语母语者句式选择倾向的因素和导致语序偏误的根本原因。三、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中间成分X:体词数量远大于谓词,谓词性成分正确率较体词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使用频率最低的前三位分别是动词、时间名词和处所词。从正误来看,正确率最高的是形容词、处所名词和动词,偏误率最高的是时间名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充当中间成分X占据比例高、偏误率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间成分X对框式介词的习得具有较大影响,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X进入框式介词的能力,要从X词义的全面性、进入句子的限制条件及其与句式和语义的关系全方位着手。此外,我们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中间成分X的语义类型和频次做了统计表。四、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后置词上。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主要包括缺失、冗余和错用三大类。偏误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后置词、前置词、中间成分X和语序偏误。本文按照中间成分X的构成对偏误类型进行再分类,归纳出每一类偏误的特点并分析成因。总体看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中,后置词的偏误率最高,且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前置词和中间成分X,语序和整个框式介词的偏误不多。本文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特点和规律做了归纳与总结,结合具体例句,多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借助语序类型学和概念迁移理论,揭示偏误产生的根源。五、通过四个“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分析,我们发现“在”类框式介词对英语母语者的习得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正确使用“在”类框式介词的能力有待增强。后置词的偏误是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关键问题。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框式介词常常受到英语前置词语言类型的影响,忽略汉语后置词的存在导致偏误发生。同时受到英语VO语言VPP语序特征的固化概念模式限制,增加了对汉语PPV语序理解和运用的难度,从而引发语序偏误。总体说来,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除了语义和句法因素,受语序类型学和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较大。结语部分,主要对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情况做全面总结,提出实现全面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框式介词能力的终极目标,同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高音[2](2020)在《“新月派”与莎士比亚的民国传播》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莎士比亚的民国传播为中心,以"新月"同仁胡适、余上沅、闻一多、徐志摩、梁实秋为例,回溯、梳理和研讨他们对莎士比亚戏剧的认识与接受、作为与态度。一、胡适的态度和民国初期对莎士比亚的接受奉行西化思想的胡适对莎士比亚的态度最为冲突。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初期,莎士比亚是西方文学课程的重要内容。而作为中国青年才俊,胡适并不跟随西方通行的观念和认识,而是采取了一种相对间离的中国人的视角。

刘心武[3](2020)在《邮轮碎片》文中指出1最近手机"今日头条"上连篇累牍展现许多的肌肉男,特别是腹肌男,但她在生活中却几乎没有见到过一位。在邮轮上她注意观察,甲板躺椅上、泳池中,裸露出身体的男子没有一个近似网络上呈现的,而且,许多臃肿颟顸的肉体总是要跃入她的视野,无从规避。

吴尚博[4](2020)在《德勒兹“褶皱”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褶皱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的一种形态现象,而“褶皱”理论是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哲学体系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作为一种特定的哲学意象,经过德勒兹从哲学高度抽象和升华了的“褶皱”是指世界万物的内在本性和固有存在,贯通了包括建筑、艺术、科学、数学、音乐、诗歌以及哲学在内的诸多领域。本文将研究重点确定在以德勒兹“褶皱”哲学理论为工具方法的建筑思想的建构上,以及受“褶皱”理论影响的当代建筑创作的解析上,以德勒兹的“褶皱”哲学理论为基础,旨在阐明当代建筑创作思想与“褶皱”理论之间的系统关系。文章从吉尔·德勒兹“褶皱”理论概念的梳理与解析出发,明确了德勒兹称之为操作机制的巴洛克的理论意涵,并将其在“褶皱”理论中的重要美学意义进行了剖析。而后对包括伯纳德·卡什、彼得·埃森曼、格雷戈·林恩等人在内的建筑理论家从不同视角对“褶皱”思想的转译分别进行了阐释,建立了德勒兹哲学思想与建筑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建筑师可以用来进行建筑创作的操作机制。最后以多位具有代表性的当代建筑创作者的具体实践为案例,分析了“褶皱”理论在建筑创作中的具体操作手法。当作为深刻哲学思考的“褶皱”理论被转译到建筑创作中时,诸多建筑创作者以及建筑理论家从对新奇形式的追求转向了对建筑生成过程的控制。本文基于后结构主义语境下的“褶皱”理论,落实于建筑创作过程中的“褶皱”操作机制上,总结了当代建筑在德勒兹“褶皱”理论的启发下发生的从解构主义建筑到“褶皱建筑”的实质性嬗变。对“褶皱”的研究是对当代建筑多元化的一种思考,通过对“褶皱”理论的研究,深入探讨“褶皱建筑”中的操作逻辑,避免“褶皱建筑”沦为一种表现主义的形式而存在。本文通过归纳总结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论框架,希望为德勒兹哲学与当代建筑学之间的关系明确一个方向,对建筑操作机制的创新提供一种参考。

梁丹玉[5](2020)在《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芭蕾舞剧从以“实践先行”大胆地迈出了“民族化”的第一步到探索如何使中国文化与世界现代化进程接榫,已走过了七十年的岁月。自中国芭蕾舞剧诞生之日起,就塑造出性格鲜明的中国舞剧形象而走上了一条与西方芭蕾舞剧不同的创作道路。不论是最初实践阶段以“民族化”为口号对西方芭蕾进行中式改造,还是如今以更自觉的心态进入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探索芭蕾的“中国学派”,七十年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实践始终处于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随时代诉求的变化,中国芭蕾舞剧价值取向的具体内涵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芭蕾中国学派等问题还未引起舞界学者们的足够重视,这便是本文所着意要研究的方向,也是本论文的创新点。对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展望是以其历时性的研究作为前提,在遵循唯物辩证法的原则下,借助马克思“艺术生产”的理论视角对芭蕾舞剧研究力求做到“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不论是芭蕾编导们还是其作品都是所处历史时期的产物,对芭蕾舞剧作品及其编导的研究必须回到社会历史的具体语境中。中国芭蕾舞剧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四个历史节点,是以引起中国芭蕾舞剧风格取向变化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时间作为节点划分依据,节点前后的芭蕾舞剧作品在编导个人风格的差异性中又呈现出某种时代的共性。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本体特征包括叙事结构、形象及其文化特征以及肢体语汇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这是中国芭蕾舞剧不同于西方芭蕾舞剧的体现,也是芭蕾舞剧中国学派得以展望之根本。面对日益开放的世界格局,中国芭蕾舞剧应关注当今世界芭蕾舞剧的多元形式,在文化自觉的引领下对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芭蕾中国学派的建构是中国芭蕾舞剧自诞生之日起便萦绕在艺术工作者心中的庞大论题,芭蕾“中国学派”这一论题还应随着芭蕾舞剧的不断发展继续进行深入探讨。

陈艳明[6](2020)在《论莎剧的戏曲呈现》文中认为莎士比亚戏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入中国伊始,作为中国传统演剧形式的戏曲,便与莎剧有着难解难分的姻缘。本文对戏曲改编莎剧剧目进行了内容详实的梳理,对戏曲改编莎剧的文本思路、舞台演绎方面的经验技巧,以及改编的价值、意义和遗憾等做了相关讨论,试图为今后中国戏曲在改绎西方戏剧或西方故事提供可具参考的经验总结。本文第一章全面梳理了莎剧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发展脉络,根据演出剧目发展的内在逻辑特点,划分莎剧在戏曲舞台上兴衰起落的不同阶段,同时探寻了与其密不可分的背后的历史渊源、政治因素以及文化成因。第二章概述了戏曲改编莎剧的文本思路,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对莎剧原剧作与戏曲呈现后的文本做相应对比分析。首先,莎剧原着充满西方神话典故等意象,又以充满哲理的理性思维居多,戏曲改编不可避免地要做到去神话典故,并将抒发哲理置换为适用传统戏曲特色的情感表达。其次,莎剧剧作人物线索繁多、体量庞大,戏曲改编则删减不必要旁支,着重塑造主要人物。另外,戏曲也注重承担教化育人功能,并将传统人情伦理以及道德观念融入到着作之中,从文化价值上实现从西方到本土的转译。第三章从视觉呈现角度探讨了莎剧戏曲化演绎的舞台表现。尽管古典戏曲有着自身成熟且根深蒂固的舞台表演体系,但面对与传统戏曲存在极大差异的西方故事时,不得不打破传习已久的程式化舞台规范。此外,戏曲化莎剧作为两种戏剧类型相互融合的产物,在演绎过程中,必不可少也无可厚非地,要融入西方舞台元素以及时代发展下的新兴的舞台技巧。第四章在第二、三章的基础上总结了经典莎剧戏曲化的意义与改编缺憾。从戏曲传播与传承的角度来看,莎剧戏曲化改编不但拓展了戏曲的海外市场,同时也丰富了传统戏曲的人物,促进了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尽管如此,改编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也不容忽视,诸如原着悲喜剧精神的消解和人性观照的缺席等,同样值得后续改编者的重视。结语立足于客观事实,对戏曲改绎莎剧的实用性和必要性做了客观的总结与评述,并对戏曲今后的传承性问题和国际化发展问题,提出了发展传统剧目,合理改绎西方戏剧,让西方戏剧的新奇与传统戏曲的继承互为补充的建议,以期中国戏曲的辉煌。

郭永伟[7](2019)在《经典剧目中国当代表导演教学实践研究 ——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例》文中认为在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表导演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剧目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往往是教学者和学习者教材选择的首要对象。莎士比亚是文学史上璀璨的一颗明珠,也是戏剧史上耀眼的一颗明星,其创作的戏剧作品被誉为“永恒的经典”。因此,选用莎士比亚戏剧作品1作为表导演教学实践的训练教材,毫无疑义具有不可或缺的教学价值。本论文以《经典剧目中国当代表导演教学实践研究——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例》为题,探讨莎剧在表导演教学实践中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具体围绕表导演本科人才培养的最高阶段——“多幕剧排演”教学阶段,分别就培养表演专业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创造”和导演专业学生掌握“演出形象创造”的方法和技巧两方面,并以着名戏剧表导演专家、教授教学和排演莎剧为例展开详细论述。论文除绪论和结论部分外,主要按照以下五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章:通过对莎剧在我国中央戏剧学院2和上海戏剧学院3的教学与排演情况(1980-2017)的调查,并按年份展开分析,阐明莎剧在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表导演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较高频次采纳情况。第二章:探讨莎剧的文学性与剧场性、剧作题材、人物形象、戏剧冲突和假定性等方面特点,阐述莎剧对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表导演人才培养整体性和全方位的教学魅力。第三章:从表演教学出发,重点论述在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表演人才培养高年级“多幕剧排演”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人物形象创造”的创作方法是教学的核心,而莎士比亚创造的极其丰美的人物形象世界,是培养学生掌握表演创作方法的“金钥匙”。第四章:从导演教学出发,重点论述在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导演人才培养高年级“多幕剧排演”教学阶段,培养学生掌握“演出形象创造”的创作方法是教学的关键,而莎剧的内在主题思想与外在舞台呈现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开掘空间,是培养学生掌握导演创作方法的“磨刀石”。第五章:基于我国当代戏剧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现状,在探讨学生对经典剧目关注度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将莎剧正式纳入戏剧艺术院校表导演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建议和设想。

李潞阳[8](2017)在《杰哈·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同名话剧,1998年,由杰哈·皮斯葛维克一手包揽编剧、作词、作曲创作而成。这部音乐剧以音乐、舞蹈融合戏剧的方式,对剧中人物角色及人物性格进行细致的刻画,并通过音乐与舞蹈的不同结合形式,使两者与戏剧之间相互交织,共同来推动戏剧情节的进展。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剧本、音乐、舞蹈等音乐剧各组成要素全面、详细的分析,总结其创作风格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该剧所体现的法国音乐戏剧传统进行探源。全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主要论述该剧产生在法国音乐剧中的时代背景以及该剧从创作到制作的整个过程。第二章从多个角度对音乐剧和莎剧原着进行对照和比较,提炼两个作品剧本中的异同点,并挖掘出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立意;第三章是音乐(舞蹈)——戏剧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从音乐、舞蹈在剧中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属性,探讨两者与戏剧如何共同推进戏剧情节的进展;第四章是对音乐剧各组成部分中音乐、舞蹈、舞美的风格特点分析,探讨这部音乐剧所体现的艺术特色,进而就该剧对法国音乐戏剧传统的继承进行总结。

花蕾[9](2013)在《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人物塑造及演唱风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古诺在浪漫主义时期,是法国艺术新时期贡献很大的作曲家之一,他在歌剧创作上有着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古诺(Francois Gounod,1818-1893)的抒情歌剧《浮士德》和《罗密欧与朱丽叶》风靡一时,流传于世。抒情歌剧的出现给法国歌剧带来了繁荣,也奠定抒情歌剧代表人古诺在欧洲音乐史上的地位。古诺的歌剧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于莎士比亚经典原着,歌剧在剧情上不仅保留了原着的精彩华章,还加入了多元化的音乐元素,来全方位丰满的塑造剧中的人物形象,本文主要围绕剧中核心人物朱丽叶展开一系列的研究,歌剧中的独唱、重唱、合唱、人声、乐队等音乐元素的加入,更加细致全面的塑造了朱丽叶的音乐形象,让观众更加清晰直观的感受到歌剧人物的真实和魅力,也让演唱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梳理,有助于准确把握剧中人物的灵魂。

戴丹妮[10](2013)在《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致力于探求莎剧创作及传播与节日文化的关系,试图以此来发掘莎剧的社会文化蕴涵,把握其匠心独具的编剧技巧,说明莎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不仅彰显了其时代特征和民族品格,也提升了其艺术辐射力,强化了其艺术表现功能和艺术个性。这对于研究莎翁与其所处时代,不断发现莎剧的文化意义和艺术价值而言,是一个新的角度。本课题研究若能填补早已是名作如林、难以置喙的“莎学”的某些空隙,乃吾之所愿。本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析伊丽莎白时代的节日,从三个层面展开,依次是: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形成与类别、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文化内涵以及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从伊丽莎白时代历法的新变及其与节日的关系入手,对这一时代的节日进行分类,从节日与民众生活、节日与皇权维系以及节日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等多个方位阐述了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其落脚点为节日对当时戏剧活动的促进与提振。第二章论述莎士比亚戏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分为两个部分: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节日文化以及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首先对出现在莎剧中的节日名目进行了归纳和分类,接着对莎剧着力描写过的主要节日,如五朔节、假面舞会等进行探讨,分析莎剧不同类别的剧目中的节日事象;概括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如:节日时间的混乱,婚礼与葬礼交错,巫魔与鬼神相随以及生存与死亡叠合等等。第三章论述节日描写与莎剧审美形态之间的关系,分别从悲剧、喜剧、历史剧以及传奇剧四个类别切入,探寻莎剧不同审美形态与节日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莎翁如何将不同的节日文化铸成不同的审美对象,创造不同的审美形态,探析不同节日文化对不同人物类型、风格特征的影响。第四章论述莎剧节日描写的艺术功能,分为三个部分:节日描写与莎剧的隐喻与象征;节日描写与莎剧的剧情建构;节日描写与莎剧的表演艺术。莎剧中的节日盛宴、歌舞与美酒大多具有隐喻与象征意义。节日文化成为剧情建构的重要资源,剧中有些节日成为处罚与折磨的载体、篡权夺位的引燃点以及无情杀戮的屠宰场。莎剧的节日描写与表演艺术实现了完美融合,对莎剧表演的发展有促进作用。第五章论述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分为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传播以及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后莎士比亚时代的传播两个部分。首先分析伊丽莎白时代节日文化与莎剧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接着论述节日文化和莎剧与王公贵族的深厚渊源以及节日文化和莎剧与平民百姓的不解之缘。对于后莎士比亚时代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以及经典化问题,则从不同地域切入,分别论述欧美国家以及亚洲国家的节日文化对莎剧传播与经典化的不同影响。本课题将着力点放在探寻节日文化与莎剧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之上,克服将节日事象与剧中描写作简单罗列与对照之弊;将节日文化视为特定时代的社会文化之一种,注意发掘其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在借此发掘莎剧的社会文化蕴涵的同时,着力探讨节日文化与莎剧艺术呈现之间的关联,力避以文证史之失。

二、文化潮流的一面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潮流的一面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1.2 研究综述
        1.2.1 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
        1.2.2 框式介词的习得研究
        1.2.3 英语介词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上”的习得研究
    2.1 “在X上”的习得情况考察
        2.1.1 “在X上”的语义特征
        2.1.2 “在X上”的句法分布
        2.1.3 “在X上”中X的类型
    2.2 “在X上”的偏误分析
        2.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上”
        2.2.2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上”
        2.2.3 表示方面义的“在X上”
    小结
第三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下”的习得研究
    3.1 “在X下”的习得情况考察
        3.1.1 “在X下”的语义特征
        3.1.2 “在X下”的句法分布
        3.1.3 “在X下”中X的类型
    3.2 “在X下”的偏误分析
        3.2.1 表示情况义的“在X下”
        3.2.2 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
    小结
第四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里”的习得研究
    4.1 “在X里”的习得情况考察
        4.1.1 “在X里”的语义特征
        4.1.2 “在X里”的句法分布
        4.1.3 “在X里”中X的类型
    4.2 “在X里”的偏误分析
        4.2.1 表示方所义的“在X里”
        4.2.2 表示范围义的“在X里”
        4.2.3 表示时间义的“在X里”
    小结
第五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中”的习得研究
    5.1 “在X中”的习得情况考察
        5.1.1 “在X中”的语义特征
        5.1.2 “在X中”的句法分布
        5.1.3 “在X中”中X的类型
    5.2 “在X中”的偏误分析
        5.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中”
        5.2.2 表示过程义的“在X中”
        5.2.3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中”
        5.2.4 表示时间义的“在X中”
        5.2.5 表示其它义的“在X中”
    小结
第六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和影响因素
    6.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
        6.1.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
        6.1.2 语义特征分布
        6.1.3 优势语序的选择
        6.1.4 中间成分X的多样类型
        6.1.5 以后置词为主的偏误类型
    6.2 影响习得的因素
        6.2.1 语言的类型特征影响
        6.2.2 概念迁移的影响
        6.2.3 其它因素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英语母语者框式介词“在XL”中间成分X频率
附录2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L”语料原文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新月派”与莎士比亚的民国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一、胡适的态度和民国初期对莎士比亚的接受
二、新月一伙人与翻译莎士比亚
三、余上沅、梁实秋与《威尼斯商人》的演出

(4)德勒兹“褶皱”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解构主义建筑到“褶皱”建筑的转变
        1.1.2 德勒兹及其哲学思想概述
        1.1.3 德勒兹哲学在建筑学中的影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研究框架
2 德勒兹褶皱概念及其意义之探求
    2.1 德勒兹的“褶皱”
    2.2 褶皱与巴洛克
        2.2.1 巴洛克之屋
        2.2.2 巴洛克的艺术特征
    2.3 褶皱与世界
    2.4 一与多
    2.5 变量曲线及视点
    2.6 褶皱中的建筑学模型
    2.7 褶皱的创造力
    2.8 本章小结
3 褶皱理论向建筑学的转译
    3.1 伯纳德·卡什:建筑作为框架的艺术
        3.1.1 伯纳德·卡什简介
        3.1.2 建筑作为框架的艺术
    3.2 彼得·埃森曼:动态几何与新的空间观
        3.2.1 彼得·埃森曼简介
        3.2.2 动态几何与新的空间观
    3.3 格雷戈·林恩:多样性机体与动画形态
        3.3.1 格雷戈·林恩简介
        3.3.2 多样性机体与动画形态
    3.4 本章小结
4 褶皱理论影响下的建筑创作实践
    4.1 彼得·埃森曼建筑创作中的褶皱思想
        4.1.1 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 Project,1985)
        4.1.2 莱布斯托克公园规划(Rebstockpark Master Plan,1990-1994)
    4.2 格雷戈·林恩建筑创作中的褶皱思想
        4.2.1 绞合的西尔斯塔楼(Stranded Sears Tower,1992)
        4.2.2 卡迪夫湾歌剧院竞赛(Cardiff Bay Opera House competition,1994)
    4.3 西蒙·罗迪亚的华兹塔中的褶皱思想
    4.4 闲塾工作室设计研究中的褶皱思想
        4.4.1 形式生成操作
        4.4.2 “幻想世界”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片目录
致谢

(5)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及理论依据
第一章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历史节点及其时代诉求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节点——建国十五周年前后
        一、表达新生政权诉求的《和平鸽》与芭蕾民族化尝试的《鱼美人》
        二、在“三化”指导下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的芭蕾舞剧
        三、作为宣传新意识形态的工具——芭蕾舞剧“样板戏”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二个历史节点——“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前后
        一、从审视“千年禁锢”出发反思“十年桎梏”
        二、从题材、形象、创作手法的全面探索中表现中国芭蕾的民族气质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三个历史节点——准备“跨世纪”和迎接“新世纪”
        一、以中国传统艺术的叙事展现中国芭蕾的“国际身份”
        二、以古典文学改编的“现代性”演绎呈现中国芭蕾的新世纪面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发展的第四个历史节点——“国家艺术基金”开启“扶持新模式”
        一、“国家艺术基金”对中国芭蕾舞剧的扶持
        二、中国芭蕾舞剧“团队创新”的差异化取向
第二章 中国芭蕾舞剧当代诉求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从“革命历史题材”起步
        一、中国芭蕾舞剧创作的实验阶段
        二、以“革命化、民族化、群众化”为目标的中国芭蕾舞剧初创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以“心理描写”表达当代诉求
        一、改编现代文学作品凸显“心理描写”的取向
        二、古典题材中的“诗化追求”与编导诉求的“当代表达”
    第三节 世纪之交彰显“民族精神”的价值取向
        一、在阐释“民族艺术”中探索中国芭蕾的民族精神
        二、深度挖掘“传统文化”展现中国芭蕾的当代风貌
    第四节 中国芭蕾舞剧“现实题材”的突围及其“现实性”关照
        一、现实题材芭蕾舞剧注重对“平凡英雄”的塑造
        二、革命历史题材芭蕾舞剧的时代言说
        三、在地域文化的历史积淀中开掘中国芭蕾舞剧的“现实性”
第三章 中国芭蕾舞剧本体求索的“中国道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叙事演进
        一、中国芭蕾舞剧“拿来主义”的实践准备
        二、中国芭蕾舞剧的“线性叙事”
        三、中国芭蕾舞剧“心理描写”及其“诗化”叙事
        四、中国芭蕾舞剧“隐喻叙事”的本体求索
    第二节 中国芭蕾舞剧的形象塑造及其文化象征
        一、中国芭蕾舞剧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二、中国芭蕾舞剧对“封建桎梏”下“弱势群体”的形象塑造
        三、中国芭蕾舞剧对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塑造
    第三节 中国芭蕾舞剧形象塑造和动态表意的语汇特征
        一、古典芭蕾与中国舞蹈语汇的“融合”
        二、以描写人物内心为主旨的动态表意语汇
        三、中国芭蕾舞剧舞蹈语汇的“多元表达”
第四章 中国芭蕾舞剧学派建构的未来愿景
    第一节 中国芭蕾舞剧“中国化”追求的时代演进
        一、“民族化”的提出与实践的最初阶段
        二、在“心理描写”中实现芭蕾“中国化”的追求
        三、“中国化”追求的本质是建构“中国学派”
    第二节 芭蕾舞剧“中国学派”的跨文化视野
        一、中国芭蕾舞剧跨文化的创作实践
        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国际视野”
    第三节 芭蕾“中国学派”的未来展望
        一、需要重温苏联芭蕾的历史经验
        二、从中国芭蕾舞剧的当前创作中展望“中国学派”
结语
附录: 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6)论莎剧的戏曲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莎剧在戏曲舞台上的发展脉络
    第一节 困境下的求存尝试: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
    第二节 失落后的回温:建国初至中莎会成立
    第三节 热闹后的平静:1986至今
第二章 莎剧戏曲化的文本思路
    第一节 神话退场,情感补位
    第二节 增删情节,强化人物
    第三节 坚守教化,回归“情伦”
第三章 莎剧戏曲化的视觉呈现
    第一节 传统程式规范的颠覆
    第二节 西方元素与现代技巧的融合
第四章 莎剧戏曲化的得失
    第一节 莎剧戏曲化的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戏曲改编莎剧的缺憾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附录 Ⅱ
后记

(7)经典剧目中国当代表导演教学实践研究 ——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表导演教学实践调查分析
    第一节: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教学实践调查
        一、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中央戏剧学院的教学实践
        二、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上海戏剧学院的教学实践
    第二节:莎士比亚戏剧作品教学和排演的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在表导演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经典剧目的教学魅力
    第二节:莎士比亚戏剧作品的表导演教学价值
    本章小结
第三章: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表演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表演教学的核心——“人物形象创造”
    第二节:莎士比亚戏剧作品——表演创作的“金钥匙”
        一、剧本分析:人物形象创造的基础
        二、内外部技术结合,建立人物形象的“雏形”
        三、人物形象创造的重要方法——“形体行动法”
        四、单位任务、贯穿动作和最高任务
        五、演员的“全局观”——人物形象创造的“远景”
    本章小结
第四章: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导演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节:导演教学的关键——“演出形象创造”
    第二节:莎士比亚戏剧作品——导演创作的“磨刀石”
        一、培养学生主题及现实意义的开掘能力
        二、训练学生舞台样式的创造能力
        三、拓展学生重要场面的处理能力
        四、锻炼学生人物形象的解释能力
        五、启发学生东西方演剧艺术交融的探索能力
    本章小结
第五章:关于“经典剧目中国当代表导演教学实践研究——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例”的思考
    第一节:以莎剧为例,关于“经典剧目关注度”的思考
    第二节:关于“将莎剧纳入表导演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一、作者简历
    二、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8)杰哈·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与创作过程
    第一节 创作背景
        一、《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前的法国音乐剧
        二、杰哈皮斯葛维克与他的音乐创作
    第二节 创作过程
        一、从话剧到音乐剧
        一、制作过程
        三、演出及评价
第三章 音乐剧与莎剧的剧本比较
    第一节 整体布局
        一、篇幅长度
        二、幕次变动
        三、时间长度
    第二节 情节结构的比较
        一、仇恨溯源
        二、权力的价值
        三、爱情的悲剧性
        四、死亡的必然性
    第三节 人物设置及主要人物性格的比较
        一、人物设置
        一、主要人物性格比较
    第四节 戏剧立意的差异
        一、死神和上帝的较量
        二、女性主义视角
        三、主题的升华
第四章 音乐(舞蹈)——戏剧结构与功能分析
    第一节 音乐(舞蹈)——戏剧结构布局
    第二节 音乐(舞蹈)——戏剧功能分析
        一、歌曲——抒情与叙事
        二、歌舞——展开戏剧冲突、营造戏剧情境
        三、独立舞蹈段落——增加戏剧动力与戏剧色彩
    小结
第五章 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风格特征分析
    第一节 古典与流行结合的音乐风格
        一、节奏特征
        二、和声运用特征
        三、旋律特征
        四、曲式结构特征
        五、电子音乐
    第二节 古典—现代交融的舞蹈风格
        一、芭蕾元素
        二、现代舞元素
    第三节 炫丽华彩的舞台美术风格
        一、斑斓华美的服装
        二、对比强烈的灯光
        三、既写实又写意的舞台布景
        四、创造真实感与烘托场景的音响效果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罗密欧与朱丽叶》2001版专辑图片
    附录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制作过程
    附录三: 《罗密欧与朱丽叶》主创人员
    附录四: 曲目原文及中文歌词
后记

(9)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人物塑造及演唱风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古诺的生平经历和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及剧情简介
    第一节 古诺生平及歌剧创作概述
        一、 古诺生平
        二、 古诺歌剧创作概述
    第二节 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和剧情介绍
        一、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背景
        二、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剧情介绍
第二章 朱丽叶的戏剧角色分析
    第一节 从莎士比亚原着看朱丽叶角色
        一、 朱丽叶与剧中人物的关系
        二、 朱丽叶的爱情悲剧分析
    第二节 朱丽叶的音乐形象塑造与分析
        一、 朱丽叶天真烂漫的音乐形象
        二、 朱丽叶情窦初开的音乐形象
        三、 朱丽叶爱情炙热的音乐形象
        四、 朱丽叶勇敢无畏的音乐形象
        五、 朱丽叶为爱牺牲的音乐形象
第三章 朱丽叶主要唱段分析
    第一节 咏叹调《我愿活在美梦中》音乐分析
    第二节 咏叹调《爱情重新唤起我的热情》音乐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谱例

(10)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
    三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 伊丽莎白时代的节日
    第一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形成与类别
        一 伊丽莎白时代历法的新变及其与节日的关系
        (一) 一年两分
        (二) 上半年与下半年的不同特色
        二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主要类别
        (一) 上半年节日与下半年节日
        (二)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分类
        1 大众节日、小众节日与个人节日
        2 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
        3 贵族节日与平民节日
        4 全国性节日与区域性节日
        5 都市节日与田园节日
    第二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文化内涵
        一 历法为本
        二 宗教信仰
        三 纪念与祝福
    第三节 伊丽莎白时代节日的功能与特点
        一 节日与民众生活
        (一) 庆祝丰收
        (二) 祭祀神灵
        (三) 享受美食
        (四) 放松身心
        二 节日与皇权维系
        (一) 政治宣传
        (二) 人心笼络
        (三) 精神寄托
        三 节日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崛起
        (一) 崭露头角
        (二) 挑战权威
        (三) 催生戏剧
        四 节日对伊丽莎白时代戏剧活动的促进
        (一) 戏剧活动的兴起
        (二) 戏剧的繁荣
第二章 莎士比亚戏剧对节日文化的摄取
    第一节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节日文化
        一 出现在莎剧中的节日名目
        (一) 大众节日、小众节日与个人节日
        (二) 宗教节日与世俗节日
        (三) 贵族节日与平民节日
        (四) 都市节日与田园节日
        二 莎剧着力描写过的主要节日
        (一) 五朔节
        1 喜剧中的五朔节
        2 传奇剧中的五朔节
        3 悲剧中的五逆节
        4 历史剧中的五朔节
        (二) 假面舞会
        (三) 莎剧着力描写过的其他主要节日
        1 婚礼
        2 贵族酒会与狂欢
    第二节 莎剧节日描写的主要特点
        一 节日时间的混乱
        二 婚礼与葬礼交错
        (一) 葬礼取代婚礼
        (二) 婚礼紧随葬礼
        (三) 葬礼尾随婚礼
        三 巫魔与鬼神相随
        (一) 鬼魂与天神的对话
        (二) 魔法与巫术的惩戒
        (三) 良知与心魔的煎熬
        四 生存与死亡叠合
        (一) 生存与死亡的混淆
        (二) 降生预示着死亡
        (三) 生存与死亡的对照
第三章 节日描写与莎剧形态
    第一节 节日描写与悲剧
        一 节日文化与悲剧美的呈现
        二 节日文化与悲剧人物的刻画
    第二节 节日描写与喜剧
        一 节日文化与喜剧情境的营造
        (一)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开放性
        (二)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竞争性
        (三) 公众庆典和仪式的创造性
        二 节日文化与喜剧人物的刻画
    第三节 节日描写与历史剧
        一 节日文化与历史剧宏大场面描写
        二 节日文化与帝王将相形象的刻画
    第四节 节日描写与传奇剧
        一 节日文化与传奇剧的魔幻色彩
        二 节日文化与传奇剧中小人物的刻画
第四章 莎剧节日描写的艺术功能
    第一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隐喻与象征
        一 食人盛宴与明枪暗箭
        二 歌舞与密谋
        三 美酒与毒药
    第二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剧情建构
        一 节日成为处罚与折磨的载体
        二 节日成为篡权夺位的引燃点
        三 节日成为无情杀戮的屠宰场
    第三节 节日描写与莎剧的表演艺术
        一 节日描写与表演艺术的融合
        (一) 侵犯性之呈现
        (二) 超空间意识的表现
        (三) 多线条结构
        二 节日描写对莎剧表演艺术的促进
第五章 节日文化与莎剧的传播
    第一节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传播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互为因果的良性发展
        (一) 节日文化促进莎剧发展
        1 节日娱乐促发莎剧的诞生
        2 节日形态丰富莎剧的内容
        3 节日信仰在莎剧中的投射
        (二) 莎剧繁荣丰富节日文化
        1 莎剧记录节日文化
        2 莎剧引领节日风尚
        3 莎剧缔造民俗新观念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及王公贵族的深厚渊源
        (一) 女王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二) 詹姆斯一世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三) 其他王公贵族与节日及莎剧的关系
        三 节日文化与莎剧及平民百姓的不解之缘
        (一) 民间是节日文化和莎剧的发祥地
        (二) 平民百姓是节日文化和莎剧活动的中坚力量
    第二节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后莎士比亚时代的传播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欧美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法国的传承与经典化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其他欧美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亚洲国家的传承与经典化
        (一)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中国的传承与经典化
        (二) 节日文化与莎剧在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传承与经典化
结语
附录:莎剧中的节日名目及其使用频率一览表
参考文献
    外文文献
    屮文文献(以作希姓氏之TV序排列)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四、文化潮流的一面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D]. 林佳锐. 吉林大学, 2021
  • [2]“新月派”与莎士比亚的民国传播[J]. 高音. 鲁迅研究月刊, 2020(11)
  • [3]邮轮碎片[J]. 刘心武. 当代, 2020(04)
  • [4]德勒兹“褶皱”理论对当代建筑创作思想的影响研究[D]. 吴尚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5]中国芭蕾舞剧的当代诉求与学派建构[D]. 梁丹玉.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6]论莎剧的戏曲呈现[D]. 陈艳明.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经典剧目中国当代表导演教学实践研究 ——以莎士比亚戏剧作品为例[D]. 郭永伟. 上海戏剧学院, 2019(02)
  • [8]杰哈·皮斯葛维克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研究[D]. 李潞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9]古诺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人物塑造及演唱风格研究[D]. 花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10]莎士比亚戏剧与节日文化研究[D]. 戴丹妮. 武汉大学, 2013(07)

标签:;  ;  ;  ;  ;  

文化潮流的镜子——《罗密欧与朱丽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