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塘养殖

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塘养殖

一、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池育种(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玲[1](2020)在《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文中研究指明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纺织业是中国近代第一大支柱产业和中国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革的重要推动力量。鲁西北是山东棉花发源地,明清时期为山东省的核心植棉区域,其中明代出现商业化,清代呈现专业化,民国趋于规模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四个阶段:恢复期、徘徊期、发展期、萎缩期,其中波动最大的两个阶段是1980年代成为全国商品棉基地和1990年以后逐渐退出市场。本文选取1906至2006年为主要时间节点,从生态环境、历史演变、品种改良、技术革新、市场流通、棉纺织业浮沉和社会生活等角度,全面考察鲁西北百年来植棉业的曲折历程及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从生态环境和历史演变考察,鲁西北是山东地区最适合植棉的区域,这是原生态的最大优势。该地区具备气候、温度、光照、土壤等相对充分的自然资源,尽管受到降水量时有不足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制约,但是通过灌溉排涝可以适当改善。鲁西北作为山东核心植棉区,是技术改良的试点区域。棉花生产的技术变迁主要体现在品种改良和耕作技术革新两个方面。从清末新政试种美棉到民国时期设立试验场进行品种改良,从日本侵华时的强制育种到名动天下的鲁棉1号,从虫害无法抵制到抗虫棉的产生,品种改良始终是技术革新的重点。其中,早期改良的目的是提升质量适应纺织工业需要,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则以追求高产为主要目标。清末民国时期的品种改良由于战争等因素而断断续续,总体而言美棉在鲁西北得到成功推广。新中国成立后,棉花品种经历了5次有计划有组织的更换,美棉最终替代了中棉。从耕作和管理的角度看,鲁西北在集体化时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土地改良和积肥运动,这些“硬件”为棉花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棉花耕作技术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从不用浇水到确保灌溉、从靠天生产到科学种田、从人工捉虫到预防测报以及新式农具的广泛使用等方面,但是大型机械化的推广和使用却十分尴尬,集体化时期的机耕到1980年代恢复原始的人畜耕作。1990年代以后,小麦等粮食作物耕种收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而棉花在机收方面仍旧没有进展。从生产组织形式看,棉花管理大致经历了家庭——集体——家庭的交替。具体来讲有几个典型组织方式,民国时期产销合作组织,集体化时期的互助组、合作社和植棉组、改革开放以后的专业户。不同时期的组织形式对棉花产出率影响较大,生产责任制是家庭与集体都不可忽视的生产组织形式。从市场建构和重组的角度看,鲁西北地区的棉花市场经历了三次重组,其典型特点是实现了从乡村集市贸易到出口国际市场的转变,棉花生产最终在完全市场化中被边缘化。第一次重组是因为政府的倡导、美棉的引种和日本的掠夺,棉花传统的运销网络被改变,由国内运销转向间接或直接进入国际市场,此时的市场价格有波动,但总体上是供不应求,棉花产销合作社也有力地应对了国际市场,使得棉花种植提高了农民的收益。第二次重组是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完全由国家指令性政策主导运行,地方市场基本上与国际市场呈现脱钩状态,没有市场价格波动,农民生产相对安逸,但是统购后期对农民的不利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导致棉花商品化特性在民间的削弱、农民卖棉难、奖售政策不能兑现等。第三次重组是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完全放开,地方棉花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单纯的家庭生产模式要在各个生产阶段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最终在棉花质量、成本收益等因素的竞争中被边缘化。随着棉花生产的演变,鲁西北地区的棉纺织业经历了从中心到萎缩再到崛起的过程。明清时期作为山东棉产区,借助先天的自然优势成为山东土布中心。随着清末国外资本的渗透,洋纱在当地没有太广阔的市场,本地的手工棉纺织业获得持续发展,并开始探索机器纺织,但在纺织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特别是当青岛、济南大型纱厂建立以来,鲁西北地区因为运河断流,津浦铁路选址避开此地,导致交通闭塞,主要充当了原棉供应地的角色,潍县由于处于胶济铁路的有利位置,棉纺织业得到飞速发展,鲁西北地区土布中心的地位相对削弱。抗战时期,由于纺织工厂的停业,借助棉花资源优势,一直到集体化时期,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继续发展。“大跃进”到改革开放以前,该地区的棉花生产跌入低谷,棉纺织业也陷入萎缩。改革开放后,鲁西北地区的棉花生产达到顶峰,带动了区域棉纺织业重获新生。1990年代到本世纪初,由于棉花生产的萎缩和国家工业体制改革,鲁西北的棉纺织业出现分流,有的在整合中淘汰,有的则改组后崛起。当地棉花退出生产不但没有影响棉纺织业的发展,反而由于棉花市场的放开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总体上看,在统购统销时代,国家支援地方纺织工业建设,但是地方棉区为服务国家纺织工业也做出了一定牺牲,农民作为最基础的原料生产者在纺织工业发展中也向国家做出巨大贡献。新世纪以来,随着棉花生产政策调整、市场流通体制改革和纺织工业体制改革,这种国家、地方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被打破,重新组合的棉纺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逐渐崛起。植棉业的变迁对区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农业生产结构看,棉花面积的增减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影响深刻,特别是棉花鼎盛时期,突出强调棉花重要性,而忽视其他作物。由于该地区对棉花生产的坚守,导致聊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非常缓慢。在国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时,没有跟上政策步伐,城镇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聊城地区植棉业的兴衰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密切,农民收入水平与植棉业的变化呈正相关,棉花复苏则农民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棉花减产则降至全国平均水平以下,似乎验证了鲁西北民谚“棉花兴,百业兴”。总体来看,棉花生产鼎盛时期对当地社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如作为棉花技术传播的中心地带颇受关注,建立了区域棉业知识技术体系,成为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的焦点;带动区域民众从业结构的变化,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棉农化身民营企业家,家庭妇女走进工厂,妇女成为棉花生产主力;植棉致富,吸引外来人口,等等。当地农民对棉花有着特殊情感,将本来具有经济性的棉花,又附加了社会性和政治性,从民国至改革开放前,从当地的偷棉事件中反映出国家与集体、农民之间利益的冲突与调整。鲁西北植棉有史以来,棉花其本身具备的经济和商品特性,逐渐成为国家、市场、技术与农民之间关系的纽带。特别是近代以来,美棉的引种成为鲁西北走向国际的突破口,百年来棉花生产在官方调控下经历了从中心到边缘的变迁轨迹,延续600余年的传统经济作物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性和复杂性。其主要特点是:棉花生产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对区域经济影响具有延展性,对区域社会的影响体现阶段性,农民与棉花之间的情感饱含复杂性。从影响因素的角度分析,生态环境是棉花生产的必备条件,国家政策(政府行为)是棉花生产的主导因素,市场机制是影响棉花生产进退的风向标,经济效益是影响农民生产意愿的关键因素,技术革新是影响植棉效率和棉花品质的重要因素。其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市场和收益两个因素。从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变迁过程中,不难发现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复杂的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关系随国家发展的步伐不断调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民和农业对工业的无条件付出,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民的自觉反抗中的建立,再到农业税的彻底取消,国家与农民作为利益博弈的双方不断调整策略。棉花生产能否延续、农业生产如何组织、政府调控政策如何发挥是值得继续研究的问题。

符清宇[2](2020)在《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文中指出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是国之大计,承载着数亿国民生活之根本。2018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批示中指出“要全面推广浙江地区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进经验,将农村环境整治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都是从乡村振兴的规划层面,或者是以构建城乡生态网络体系为切入点展开的,鲜有以中微观层面涉及乡村绿色化改造的研究,同时缺乏一个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来指导乡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本文立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背景,首先明确了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研究是绿色基础设施理论中基础设施工程生态化改造这一研究方向从城市向乡村的理论延伸,探索了这一理论在乡村的适用性。然后以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为研究主体,梳理相关理论,采用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最后以北京大兴区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在该体系下评价其基础设施使用效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了半壁店村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根据前期理论研究,基于国家发改委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定义,结合实地走访调研中统计的关键词频次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建设三大类总结出乡村基础设施评价因子,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了各级评价指标权重,最终构建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体系。(2)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考察使用者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满意度,得出综合评价结果为3.70分,处于E4(一般偏好水平,3.5<Xn≤4.5)。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分项评价分析,总结出各类型基础设施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期为同类型乡村生态化改造及环境景观设计提供参考。(3)针对半壁店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分别从河道生态修复、道路设施绿色化改造、生态厕所、污水处理、雨洪调蓄五个方面提出乡村的绿色化改造策略并完成半壁店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专项设计,以期在建设具有生态示范性的半壁店村的同时,为京津冀地区其它宜居乡村的绿色化改造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磊[3](2020)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喀斯特地区植被盖度降低,水土流失速率加快,基岩大面积裸漏,生态系逆向演替趋势严峻且难以挽回,石漠化与生态系统的破坏愈演愈烈。林草优化配置与猪的健康养殖是草地畜牧业的关键部分,是解决石漠化地区农户生存压力的有效方式。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业的有机结合能够有效缓解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矛盾、人地矛盾、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失业率。采用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相结合的现代绿色生态产业模式,及精确的技术监测手段是高效治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重要举措。依据有关自然地理学、生物学、土壤学、农学、植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生态学、营养学等原理,以生态修复理论、生态养殖理论、耦合效应理论、区域经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于2017-2020年以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混农林业示范区或研究区和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产业示范区或研究区为研究区,采用文献分析法、室内与室外实验分析法、综合分析法、调查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筛选适宜的经济林和牧草进行不同比例的单播与混播,研究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的机理,机制,技术及示范验证。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索林草优化配置过程中牧草鲜草及干草产量变化特征,筛选石漠化地区牧草产量最高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在核桃林基础上选取满足适地条件与健康养猪的牧草最优配置方式: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鸭茅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白三叶+黑麦草(3:2)组合,为9458.2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黑麦草(2:3)组合,仅为6716.5 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鸭茅,为2452.1 kg/hm2,最低的是白三叶,为1177.7kg/hm2。花江基于石漠化自然背景及原有经济林(李子树),选取适宜牧草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进行单播与混播的配置试验,鲜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60446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为10858kg/hm2。干草产量最高的是金荞麦,为9083.73 kg/hm2,最低的是紫花苜蓿+菊苣(3:2),为1530.8 kg/hm2。(2)不同林草优化配置方式下牧草养分存在显着性差异。核桃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差异显着,白三叶的水分(Moisture)、粗蛋白(CP)、木质素(Lignin)、非纤维碳水化合物(NFC)、钾(K)、磷(P)、钙(Ca)含量显着高于于其他牧草(P<0.05),而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组合(P<0.05),说明其营养价值较好。三种混播方式下组合之间差异性不显着(P<0.05)。李子树下3种牧草不同播种方式之间的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单播紫花苜蓿的Moisture含量显着低于其他牧草(P<0.05),而干物质(DM),Ash,CP,Ca,ADF的含量显着高于菊苣、金荞麦、以及紫花苜蓿+菊苣三种混播方式下的含量(P<0.05)。三种混播中,紫花苜蓿含量越高则CP含量越高,三种混播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2:3)的整体效果与其它2种混播相比较差。(3)在石漠化地区通过利用天然草地、人工建植草地来“以草养猪”,促进石漠化脆弱生境的改善,同时兼顾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农户脱贫致富与生态建设的耦合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石漠化地区“以草养猪”在1-2年内可显着提高农户可支配收入,该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良天然草质资源及进行人工草地建植的立地气候生境,“以草养猪”具有巨大的潜力优势和可观的市场前景效益。林草有机结合优化配置形成不同的模式,为林农生产生活提供物质基础,带动农、林、牧、副及相关产业的连锁反应,归根结底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4)林草优化配置中不同牧草组合对猪的日增重及增重成本具有不同响应,示范效果明显。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财万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72元/kg)>试验组3(2.89元/kg)>试验组6(2.85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1(2.72元/kg)>试验组5(2.71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63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11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1元/kg。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任万松生猪养殖示范点,猪的增重成本由大到小为对照组7(3.83元/kg)>试验组1(2.90元/kg)>试验组6(2.84元/kg)>试验组3(2.83元/kg)>试验组2(2.81元/kg)>试验组4(2.77元/kg)>试验组5(2.74元/kg)。从经济效益和增重成本看,对照组7的增重成本最高,试验组5的增重成本最低,较对照组7饲料成本可节约96.25元,平均每头猪可节约16.04元,增重成本可节约1.06元/kg。(5)基于不同石漠化背景实施针对性的林草优化配置方式,对石漠化植被恢复、林草群落生态稳定性、水源涵养、保水保肥等均具有正向作用。以草养猪能改善林草生态系统,促进植被生长,并能改善猪肉风味与品质,通过林草优化配置的混播牧草来饲喂猪,其饲料消耗率降低了33%,猪的出栏成活率保持在96%左右,农户可支配收入显着提高。在喀斯特生态畜牧业推进中应提高林草资源利用率,结合天然林与人工草地建值,构建“牧草资源为辅+饲料为主”的现代健康养猪饲用生产格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可以推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与区域经济质的飞跃,对贫困县区精准扶贫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价值。未来要整合现有林草资源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的健康养猪,构建健康养猪品牌效应。

孙安安[4](2019)在《西鄂尔多斯三种强旱生植物在矿区治理中的生理生态适应性》文中研究说明大型煤电基地长期高强度开采驱动下的生态累积效应和生态重建过程中的植被恢复,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对矿区强烈人为扰动后的塌陷地进行的生物修复,首次在中国能源集团神东上湾矿区引种了东阿拉善-西鄂尔多斯分布的三种强旱生植物四合木(Tetraena mongolica)、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和霸王(Zarcozygium xanthoxylon)。应用LI-6800光合系统测定仪对三种强旱生植物在矿区治理中的光合生理生态适应性进行了测定,对植物生物酶(SOD、POD和CAT)和植物根际土壤农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在不同生育期,三种植物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神东矿区高于原生境乌海地区,而胞间CO2浓度(Ci)则表现为神东矿区低于乌海地区,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为春季四合木和霸王以及秋季三种植物乌海地区高于神东矿区,其它月份均表现为神东矿区高于乌海研究区。(2)在同一生育期,三种植物不同时期净光合速率(Pn)变化规律不同。从月均值来看,乌海地区三种植物Pn表现为春季霸王>四合木>沙冬青,夏季和秋季沙冬青>霸王>四合木;神东矿区表现为沙冬青≥霸王>四合木。(3)不同生育期,乌海地区:四合木和霸王Pn不同季节之间没有显着差异,秋季与其他季节Pn差异不明显;沙冬青春季和秋季Pn具有显着差异,夏季与其他季节Pn差异不明显。在神东矿区:四合木和沙冬青Pn表现为春季与夏季差异性显着,秋季与其他季节差异不显着;霸王Pn均表现为在春季和秋季差异显着,夏季Pn与春季和秋季的Pn差异不显着。(4)在原生境乌海地区,水分利用效率(WUE)是影响四合木光合效率的主要限制因子,蒸腾速率(Tr)对沙冬青光合效率影响最大,而大气温度(Ta)是限制霸王光合效率的主要因子;在神东矿区,Ta和WUE是影响四合木光合作用的主要生态因子,沙冬青的光合效率主要受PAR和WUE的影响,WUE、Ta和RH对霸王光合作用影响最大。除此之外,净光合速率的高低也受其他环境因子的影响,因地区与植物种类不同,不同环境因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不同。(5)三种强旱生植物的生物酶活性不尽相同。在原生境乌海地区四合木和的SOD活性高于神东矿区,而乌海地区沙冬青SOD神东矿区较高。活性两个样地相同植物之间SOD活性差异显着;神东矿区四合木POD活性高于乌海地区,沙冬青和霸王POD活性乌海地区高于神东矿区,相同植物不同样地间沙冬青POD活性差异不显着,霸王和四合木差异显着;沙冬青CAT活性乌海地区高于神东矿区,四合木和霸王CAT活性表现为神东矿区高于乌海地区,且不同地区同种植物间CAT活性差异不显着。(6)乌海和神东矿区的在土壤养分上存在一个共同的特征,缺N、少P、K有余的规律;N和有机质为乌海高于神东矿区,P和K含量神东矿区高于乌海;土壤中K+、Ca2+、Mg2+、Cl-含量原生境乌海高,Na+、HCO3-、HCO32-含量均为神东矿区较高。总之,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植物对逆境的适应和提高植物抗性(抗寒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和抗病性)是生理生态适应的关键。其中温度逆境是造成植物地域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光合效率测定、土壤营养和植物酶活性测定表明,四合木、沙冬青和霸王这三种西鄂尔多斯强旱生植物在矿区塌陷治理中均具有一定生态适应性和生境适宜性,其适应性强弱依次为沙冬青≥霸王>四合木。其可作为严酷干旱区矿区生物修复的优选植物予以示范和推广,以丰富矿区的物种多样性。该研究结果以期为我国西北干旱草原区矿区生物修复与生态重建提供理论依据与案例借鉴。关于强旱生植物对矿区排土场、弃迹地治理过程中干旱胁迫和温度逆境适应的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入。

郭文妹[5](2017)在《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的抗逆性研究》文中认为梨润楠(Machilus pomifera)与刻节润楠(Machilus cicatricosa)均为樟科(Lauraceae)润楠属(Machilus)常绿乔木,生于低海拔山区的阔叶林中,为海南地区特有种。梨润楠与刻节润楠不仅是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而且在林业建设及生活生产方面也具有潜在的价值,但是在广东省地区这两种润楠属植物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所以本实验通过人工模拟干旱、低温以及遮阴等逆境胁迫,研究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在不同逆境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并对这两种树种的抗旱、耐低温及耐阴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究适合其生长的环境条件,为其在广东省地区的园林应用及造林树种选择上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遮阴胁迫下对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表明: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叶片的比叶重随光照的减少逐渐降低,梨润楠苗高增长量、基茎增长量和生物量均在70%光照处理下最大,刻节润楠苗高增长量、基茎增长量和生物量在100%光照下最大;梨润楠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刻节润楠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则随着光照程度的降低而上升。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苗高增长量和生物量是这两种润楠属植物在遮阴胁迫试验下主要的表现指标,结合主要指标的变化趋势发现梨润楠幼苗在70%光照下生长最好,刻节润楠幼苗更适宜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2)干旱胁迫下对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天数的增加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两种植物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含量以及SOD活性均先上升后下降,脯氨酸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梨润楠丙二醛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刻节润楠丙二醛含量则随着干旱天数的增加呈现出了平稳增长的趋势,增加幅度较小。综合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后得到的试验结果表明梨润楠在轻度干旱胁迫下仍能保持较高的代谢水平,刻节润楠在重度干旱胁迫下还能通过提高叶绿素的含量来维持植物体的光合作用。(3)低温胁迫下对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表明: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和胁迫时间的延长缓慢下降,SOD活性整体表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均不断的增大;梨润楠不同温度不同胁迫时间处理下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规律,刻节润楠的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总体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缓慢增大。结合方差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后发现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都具有较好的耐寒能力,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分别在0℃处理下胁迫24h、72h时仍能通过提高调节渗透物质来抵抗低温对其造成的伤害。

张晨[6](2017)在《紫薇高枝嫁接繁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试验以福建省将乐县万安镇紫薇产业园的当地紫薇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不同采穗时间、不同穗条处理、不同嫁接时间、不同嫁接方法对紫薇高枝嫁接成活率的影响,探讨不同试验因子下紫薇高枝嫁接成活率的动态变化,以期为今后紫薇的高枝嫁接技术提供一定的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采穗时间对高枝嫁接的成活率的影响存在差异。2月份采穗,成活率表现为:劈接法(80.00%)>髓心形成层贴接法(73.33%)>剥皮接法(66.67%)>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63.33%);4月份采穗,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86.67%)>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80.00%)>劈接法(67.33%)>剥皮接法(56.67%);12月份采穗,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60.00%)>劈接法(53.33%)>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50.00%)>剥皮接法(46.67%)。单纯就成活率而言,4月份采穗的成活率最高。(2)不同穗条处理对高枝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存在差异。冷藏处理的穗条,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66.67%)>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63.33%)=劈接法(63.33%)>剥皮接法(53.33%);沙藏处理的穗条,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60.00%)=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60.00%)>劈接法(56.67%)>剥皮接法(46.67%);随采随用处理的穗条,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93.33%)>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83.33%)>劈接法(76.67%)>剥皮接法(70.00%)。单纯就成活率而言,随采随用的成活率最高。(3)不同嫁接时间对高枝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存在差异。4月上旬、5月下旬和9月中旬嫁接,髓心形成层贴接法成活率均最高(分别为83.33%、93.33%、73.33%),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分别为83.33%、93.33%、73.33%)>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分别为(分别为80.00%、86.67%、66.67%)>劈接法(分别为73.33%、60.00%、56.67%)>剥皮接法(分别为 60.00%、50.00%、43.33%)。单纯就成活率而言,5月下旬嫁接的成活率最高。(4)不同嫁接方法对高枝嫁接的成活率影响存在差异,不同嫁接方法成活率表现为:髓心形成层贴接法(分别为86.67%、93.33%、93.33%)>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分别为80.00%、83.33%、86.67%)>劈接(分别为80.00%、76.67%、73.33%)>剥皮接(分别为66.67%、70.00%、60.00%)。单纯就成活率而言,髓心形成层贴接法的成活率最高。

刘成名[7](2015)在《石漠化治理区抗旱性牧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文中认为由于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和近几年极端干旱天气频发,干旱已经成为影响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农牧业发展和植被恢复的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再叠加上石漠化地区地表支离破碎,独特的二元结构,降水极易下渗,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水资源匮乏,利用困难、土层薄,土壤保水性和蓄水性差,更加放大了干旱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而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牧草既可以获得生态效益,防治石漠化发生和蔓延,又可使当地群众获得经济效益。所以通过研究喀斯特地区牧草的抗旱性筛选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干旱环境的抗旱性牧草;研发抗旱性牧草种植技术既可以为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修复生态环境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又可以减轻干旱灾害给石漠化地区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逆境生理学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循环经济理论等理论作为理论依据,通过2013年在贵州师范大学小麦遗传研究所和贵州省植物生理重点实验室做的室内盆栽控水干旱胁迫生理实验,结合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做的田间旱棚验证实验的方法对遭受干旱胁迫下的9种牧草的各项抗旱指标进行监测,筛选出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大规模种植的抗旱性较强的牧草。而且针对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季节性和工程性干旱较为严重的情况,研发了7种抗旱保墒牧草种植技术。并选择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和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关键支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构建了以抗旱性牧草种植为主的立体农业模式,进行了田间实验和示范。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 9种草种的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在盆栽控水试验中9种草种的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剧,都呈下降趋势。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多年生黑麦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大,鸭茅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最小;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各草种光合生理指标也出现了不同的变化,在重度干旱胁迫下9种草种的净光合速率都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其值最高的为鸭茅;重度干旱胁迫下各草种的蒸腾速率,最高的是白三叶,其次为高羊茅。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各草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都达到了最低值,叶片含水量最高的分别是红三叶、高羊茅和白三叶;相对电导率值多年生黑麦草>画眉草>糠稷>高羊茅>鸭茅>荩草>白三叶>红三叶>紫花苜蓿,说明紫花苜蓿和红三叶的叶片细胞膜系统具有较强的耐受性,抗旱能力较强。而多年生黑麦和画眉草的叶片在遭受到干旱胁迫后细胞膜透性系统的伤害最大,膜透性增强,抗旱能力弱;叶片MDA含量紫花苜蓿>鸭茅>高羊茅>荩草>画眉草>白三叶>糠稷>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脯氨酸含量由高到低为:紫花苜蓿>高羊茅>红三叶>多年生黑麦草>画眉草>鸭茅>荩草>糠稷>白三叶。以上结果说明各种牧草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光合指标和生理指标都会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不同,出现不同趋势和程度的变化,具体变化程度和趋势与植物所遭受的干旱胁迫程度以及植物种类不同有关。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实验和生理实验、光合实验可以作为研究筛选牧草抗旱性能的实验方法,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和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作为抗旱性鉴定指标能够如实反映牧草的抗旱性能的差异。2通过隶属函数法对9种牧草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通过运用隶属函数(反隶属函数)法对9个草种的光合生理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抗旱性的综合性评价,抗旱能力从大到小排序为:高羊茅>白三叶>红三叶>荩草>鸭茅>紫花苜蓿>画眉草>糠稷>多年生黑麦草;说明相比其他牧草,高羊茅和白三叶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抗旱能力;所以在干旱较严重的地区种植高羊茅和白三叶比种植其他牧草能够更好地适应干旱缺水的环境,更好的实现当地的植被恢复,同时可以减少由于干旱灾害造成的减产。因此,具有较高抗旱性能的高羊茅和白三叶具有在干旱缺水的地区进行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潜力和必要。3对牧草抗旱性的田间验证结果为了筛选适合石漠化缺水地区种植的抗旱性强,产量高的优良牧草,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进行了田间旱棚干旱试验对盆栽控水实验的结果进行野外验证,结果表明各草种的净光合速率和WUE最高的为白三叶,最低的为多年生黑麦草;在遭受干旱胁迫时各牧草的生物量最高的为高羊茅最低的也为多年生黑麦草;说明室内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实验得出的结论和田间干旱验证试验的结论是一致的,盆栽控水干旱胁迫实验可以作为一种抗旱草种筛选的实验方法;高羊茅和白三叶在遭受干旱胁迫时抗旱性能最好,减产最少;所以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推广种植白三叶和高羊茅能够更好的适应石漠化地区干旱缺水的环境,更有利于恢复石漠化地区的植被,在遭受到干旱灾害时,减产幅度小。4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抗旱保墒牧草种植技术通过实验和对各项指标的监测,通过和对照处理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传统覆膜种植技术、鱼鳞坑种植技术、水平沟种植技术、W型覆膜集水技术、V型覆膜种植技术、保水剂种植技术、以及深施磷肥钾肥技术等技术的抗旱保墒性能。发现各抗旱保墒牧草种植技术的保墒性都比对照组好,其中抗旱保墒性能最好的技术是:传统覆膜技术、W型覆膜集水技术以及保水剂种植技术。但是由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一般以山地为主,而且不同区域石漠化等级和土壤厚度,坡度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进行抗旱保墒性牧草种植技术的选择时,应该根据不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最适合的技术。一般在坡度较小、无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地区,由于土层较厚适合应用W型覆膜技术和传统覆膜技术进行牧草种植;在中等坡度和中度石漠化地区,由于土层较薄,适合运用保水剂种植技术和在种植期间和生长期施加磷肥、钾肥的种植技术进行牧草种植;在坡度较大的地区和重度石漠化地区可以在运用免耕牧草种植技术后追加磷肥、钾肥的技术,以及借用工程措施修建鱼鳞坑,既能保水又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5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牧草种植模式构建通过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发现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适合发展“窖-乔(核桃)-灌(刺梨)-草(高羊茅、鸭茅、白三叶混播)-牛(羊)-蚯蚓-鸡-沼-肥”立体生态农业模式;该模式是乔灌草结合的立体分层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光、热、水、土,而且是符合生态系统之间的能量循环的高效利用系统。该模式不但可以在毕节撒拉溪示范区进行示范利用,而且可以通过结合别的石漠化区域进行适当的改进,可以在广大潜在-轻度石漠化治理区进行推广。结合花江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治理示范区的地理环境特点和石漠化等级,研究发现在当地适合发展“水窖-火龙果-牧草(豆科+禾本科)-羊(牛)-鸡-沼-肥”立体生态农业模式,既可以有效利用水、光、和有限的土壤,又可以获取较高的土地产出。在石漠化治理区进行石漠化治理模式构建充分考虑各区域的地理条件和石漠化程度的不同,构建最适宜的治理模式。在模式规划过程中要既考虑到经济效益,又考虑生态效益,同时要符合生态系统的能量运作,这样,该模式才能实现高效运作并可以在条件相同的石漠化区域进行推广改进使用。6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抗旱性牧草的效益评价通过运用植物样方法调查在不同土地利用形式下植物的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监测和计算,发现: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土地利用形式是抗旱性混播旱作草地,Simpson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抗旱性混播旱作草地也较高;抗旱性人工混播草地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全磷含量均高于乔灌林、灌木林和耕地,全钾含量仅比耕地低,人工草地的土壤容量仅低于乔灌林、土壤田间持水量也仅低于耕地,土壤孔隙度最低。综上所述,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建植抗旱性混播人工草地,既可以丰富当地生物多样性,又可有效改善石漠化地区的土壤理化性质。所以在石漠化地区广泛种植抗旱性人工混播草地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可以获得比其他土地利用方式较高的生态效益。

祁广军[8](2013)在《“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种桑养蚕的发源地,至今仍是世界茧丝绸生产、加工与贸易第一大国,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着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国蚕丝业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起,我国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逐步缩减,桑蚕茧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逐步下降。进入新世纪,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实施“西部大开发”,国家有关部门顺势提出了“东桑西移”产业发展战略。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紧紧抓住机遇大力推进蚕丝业发展,短短10年异军突起,用两个5年迈出了坚实的两大步。即第一步“十五”末桑蚕茧产量跃居全国第一,第二步“十一五”末桑蚕丝产量登上全国首位,从而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桑蚕茧丝生产与加工基地。本研究以“东桑西移”为时代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即主要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以及比较分析与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广西蚕丝业发展进行系统研究。在综合产业结构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生命周期理论、创新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建立了广西蚕丝业发展研究理论框架。围绕经济效益、政府政策、科学技术三大关键要素,重点研究广西在承接东部蚕丝业转移过程中,产业链各环节取得的实质性发展成效、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各大要素对推动产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推进广西蚕丝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一)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存在其必然性,地处西部地区的广西有效有序的承接了东部产业转移。蚕丝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表现出由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趋势。2000年以来,广西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和生丝产量占全国比重逐年加大,规模效益迅速扩大,并连年位居全国总量第一,在我国乃至世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广西首先承接第一产业种桑养蚕的转移,随后第二产业茧丝加工再转向广西,成功实现了“东桑西移”和“东丝西移”。同时“东桑西移”以来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与全国蚕丝业发展进入一个衰退期相比,广西蚕丝业表现出一个朝阳产业的基本特征,成为现阶段促进广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二)经济效益、政府政策和科学技术三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推动广西蚕丝业的快速发展。其中,经济效益是驱动产业发展的推手,政府政策是引导产业发展的关键。在自然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拉动下,政府通过加强制度创新、推进公平竞争、放开蚕茧市场,同时加大政策引导和财物扶持,组织发动蚕农种桑养蚕,鼓励企业投资办厂;广大蚕农和加工企业在较高经济效益驱动下,转变为自主发展生产的行为意愿,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产业规模不断扩增、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不断优化调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在经济效益驱动和政府政策引导等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为广西蚕丝业科技创新注入了动力,有力的支撑了产业发展和产业升级。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阐明了我国“东桑西移”花落广西的根本所在。(三)现阶段广西蚕丝业发展表现出较强的内部优势和一定的内部劣势,同时发展机遇与威胁挑战共存。突出表现的优势为资源禀赋优、比较效益高、科技创新强、市场机制活、政府支持大、管理体制顺等;同时也存在基础设施脆弱、茧丝质量欠佳、精深加工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紧缺、经营组织松散等劣势。另现阶段广西蚕丝业的主要发展机遇表现在国家扶持政策力度加大、区域经济合作步伐加快、市场需求持续稳定增长、区域产业中心正在形成等;但市场价格变化多端、国内外竞争日益激烈、其他替代品构成威胁、其他高效农作物影响以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等多种威胁与挑战无时不在。鉴此,本研究构建了SWOT分析矩阵,通过产业发展战略对策模型,提出了广西蚕丝业发展应坚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选择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战略对策,进一步做大、做强、做长、做优广西蚕丝业,全面提升广西蚕丝业在国内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促进产业大省向产业强省迈进,续写我国“丝绸之路”新篇章。

贾亚洲[9](2013)在《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陕北生态型桑园是在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桑树林地资源,分布于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绥德、清涧、吴堡、子洲、米脂、佳县、横山、子长、延川等县,截至2011年底已陆续发展到4.19万hm2。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为目的,以生态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养蚕或少养蚕,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生态型桑树生长不良。政府的退耕补贴保障了农户的土地收益,稳住了生态型桑园的面积,但生态桑的后续产业发展滞后。生态桑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总体低下,生态桑的存续利用问题严峻。本研究在了解陕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和“东桑西移”工程建设及蚕桑波折历史的基础上,从陕北蚕桑生产区的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三个方面入手,分析了环境条件对桑树生存生长的限制和影响,揭示了桑树生境条件与生态效能的关系,总结并提出了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技术推广模式。本研究认为,陕北生态型桑园的规模化栽植,是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利好的产物,是“东桑西移”工程助推的结果;陕北丘陵沟壑区光热条件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合生产优质蚕茧,但桑树的生长期短,生物产量低,蚕茧生产的总体效益不高;陕北丘陵沟壑区干旱少雨,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土壤养分年年流失,水肥条件限制了桑树的生长势和经济效能;生态型桑园间作紫花苜蓿,植被覆盖度高,但桑树与苜蓿争水争肥,土壤干化问题突出。桑树的生态作用是桑树的自然属性,桑树根深叶茂是其生态功能和经济效能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陕北生态型桑园的经济利用面积小,生态林政策补偿是退耕地的主要收入来源;生态桑不适用生态林的抚育措施,应当采取经济林管护措施培育树势,向桑树经济林发展。(2)陕北生态桑具有规模种植优势和生态资源优势,兴建微型水利设施,有效拦蓄雨水,推广坡面集雨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改善土壤水分亏缺状况,保证桑树正常生长。(3)桑草间作桑园应积极实施绿肥压青技术,宜轮作饲草用谷子等禾本科牧草,将有机养料转化为土壤有效养分,发挥培肥土壤的效能。

余新晓[10](2012)在《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文中指出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的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包括土地表层损失和水的损失。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在山区和丘陵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环境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笔者发现平原区也存在水土流失问题,且由于平原面积大,地貌类型多,加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平原区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日益严重,从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的角度出发,本文重点介绍平原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并提出了治理各种类型水土流失的措施。对于保护平原区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池育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池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态环境与历史演变:鲁西北植棉业的变迁
    第一节 鲁西北的生态环境
        一、气候资源
        二、水资源
        三、土地资源
        四、自然灾害
    第二节 从中心到边缘: 鲁西北植棉业的历史进程
        一、山东植棉业之滥觞
        二、明代劝导政策与鲁西北植棉业的商品化
        三、清代鲁西北植棉业的专业化
        四、清末民国时期鲁西北植棉业的规模化
        五、1949年以来鲁西北植棉业的曲折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更新与淘汰: 优良品种的引进与培育
    第一节 改良开端: 清末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
        一、美棉的早期试种(1900-1911)
        二、民国时期良种的选育与推广(1912-1937)
        三、日伪时期棉种改良与强制推广(1938-1945)
        四、品种改良与推广的影响
    第二节 自主创新: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良种繁育
        一、棉花良种引进与繁育的几个阶段
        二、良种繁育推广体系的组成
        三、繁育和推广的主要品种
        四、新品种繁育推广的影响与特点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灾害应对与技术革新: 棉花的耕种与管理
    第一节 棉田生态改造
        一、水利设施的修建
        二、盐碱地的治理与应对
        三、土地肥力的培养
    第二节 棉花耕种技术的革新
        一、19世纪以前传统耕作技术的演进
        二、清末民国时期科学植棉的初步探索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技术植棉
        四、耕作技术演进的特点
    第三节 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变迁
        一、鲁西北棉花主要病虫害
        二、不同历史阶段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变迁的特点
    第四节 棉作技术传播方式的改进
        一、传播方式的初步探索
        二、互助合作中的技术传播
        三、家庭生产模式下的技术传播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从乡村到国际: 棉花市场流通体系的建构与重组
    第一节 由内到外: 1945年以前的棉花市场
        一、明清时期的棉花集市贸易
        二、清末民国棉花流通体系的初步建立
        三、日伪对棉花市场的“一元化”统制
    第二节 从自由到统购: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棉花流通
        一、规范秩序: 抗战后的棉花市场
        二、实行统购: 棉花市场的一元化
        三、稳定市场与统一调配: 棉花统购政策的影响
        四、“买棉难”与“卖棉难”: 统购时期的流通困境
    第三节 多元化与边缘化: 新经济体制下的棉花市场
        一、国家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曲折历程
        二、市场体制改革中的地方棉花交易
        三、全面市场化对区域棉花生产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纺织业的浮沉: 棉花生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土布中心: 1949年以前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明清时期鲁西北手工棉纺织业的初步发展
        二、清末民初民间纺织的延续和新型纺织业的兴起
        三、抗战前后工厂停业与民间纺织的复苏
        四、鲁西北棉纺织业相对削弱与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二节 时起时落: 新中国成立以来鲁西北的棉纺织业
        一、互助合作时期传统手工棉纺织业的延续
        二、1958-1978年机械化棉纺织业的曲折前进
        三、1979-1990年棉纺织企业遍地开花
        四、1990年代棉纺织业的萎缩
        五、新世纪棉纺织业的转型与发展
        六、鲁西北棉纺织业浮沉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棉换粮”与“弃棉从粮”:棉花与区域社会生活
    第一节 棉粮争地: 棉花生产与区域种植业结构变迁
        一、清末至民国: “粮棉兼种”与“以粮挤棉”
        二、1949年至1978年:从“爱国家种棉花”到“以粮为主”
        三、改革开放初期: 以棉为主的种植结构
        四、1990年以后: 棉花萎缩与多种经营的产业结构
    第二节 借棉致富: 棉花生产对农民收入和生活的影响
        一、以棉换粮: 棉花扩张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06-1948)
        二、陷入困境: 棉花徘徊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49-1979)
        三、超越全国: 植棉高峰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80-1990)
        四、弃棉从粮: 波动萎缩时期的农民收入与生活(1991-2015)
    第三节 角色转换: 棉花生产对区域从业结构的影响
        一、“美差”的消失: 国营棉厂职工大起大落
        二、突破家庭藩篱: 从自纺自织到纺织工人
        三、加入附带行业: 腹地民众依靠棉花副业创造价值
        四、打破男耕女织: 妇女成为植棉主力军
    第四节 由内聚到开放: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网络
        一、请进来与走出去: 棉花生产带来的内外交流
        二、专业人才培养: 创建专业研究机构和培训学校
        三、与外省联姻: 农民婚姻网络之变迁
    第五节 偷棉事件: 棉花生产与地方社会秩序
        一、扞卫经济利益: 民国时期的偷棉与护棉
        二、严肃的政治问题: 集体化早期的偷棉事件
        三、不是秘密的秘密: 集体化后期心照不宣的偷棉行为
        四、利益冲突与调整: 偷棉事件中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本章小结
结语: 棉花视角下的生态、市场、技术、国家与农民——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特点
    二、鲁西北棉花生产与社会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疑问与思考: 透过鲁西北植棉业历史变迁看农业发展
附录
    附录一: 鲁西北棉花生产大事记
    附录二: 部分统计表
        表1 1368-2006年鲁西北行政区划统计表
        表2 1949-2015年聊城地区棉田面积及产量
        表3 1949-1990年聊城地区棉花加工企业基本情况简表
        表4 1949-2000年鲁西北9县棉厂统计表
    附录三: 访谈记录选编
        (一) STC访谈记录
        (二) WFJ访谈记录
        (三) 杨俊生访谈记录
        (四) 闫荣军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2.1 相关概念的解析和界定
        2.1.1 宜居乡村
        2.1.2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居环境理论
        2.2.2 景观生态学理论和绿色基础设施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国内外研究现状
        2.3.2 使用后评价研究国内外应用现状
        2.3.3 中外研究综述总结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体系的构建流程
    3.2 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3.1 相关评价因素借鉴
        3.3.2 预设评价因素集
        3.3.3 评价因子的确定
    3.4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3.4.1 检验矩阵一致性
        3.4.2 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的综合评价
    4.1 半壁店村概况简介
        4.1.1 基本概况
        4.1.2 半壁店村发展定位
    4.2 实地调研及结果分析
        4.2.1 调研流程设计
        4.2.2 评价指标赋值及问卷设计
        4.2.3 调研评价结果
    4.3 分项调研评价分析
        4.3.1 生产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2 生活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3.3 生态环境建设类基础设施的调研评价分析
    4.4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评价总结和问题分析
        4.4.1 整体评价
        4.4.2 问题总结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策略及措施
    5.1 河道生态修复
        5.1.1 保留自然形式河床
        5.1.2 生态护岸
        5.1.3 生态浮岛
    5.2 道路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
        5.2.1 车行道的改造
        5.2.2 人行道透水铺装的应用
        5.2.3 游步道的植物造景
        5.2.4 生态停车场
    5.3 生态厕所
        5.3.1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的基本要求
        5.3.2 农村生态厕所改造技术对比
    5.4 污水生态化处理技术组合
        5.4.1 针对农村污水处理的问题分析
        5.4.2 常见的污水处理技术的比较和组合
        5.4.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实例:高店村人工湿地污水处理
    5.5 乡村雨洪调蓄技术措施
        5.5.1 乡村雨洪调蓄问题分析
        5.5.2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要素
        5.5.3 乡村雨洪调蓄利用技术措施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半壁店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实例
    6.1 项目概况
    6.2 设计原则和目标
        6.2.1 设计原则
        6.2.2 设计目标
    6.3 总体改造设计
        6.3.1 总体布局
        6.3.2 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总体方案
    6.4 专项改造设计
        6.4.1 交通设施
        6.4.2 生态厕所
        6.4.3 低碳庭院
        6.4.4 雨洪调蓄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乡村基础设施评价指标关键词获取
    附录 B 自由访谈中村民答出的关键词总结
    附录 C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因素集筛选
    附录 D 乡村基础设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排序
    附录 E 半壁店乡村基础设施满意度评价调查表
致谢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一)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二)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
    (三)研究进展及展望
        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 研究阶段划分
        3 国内外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1 研究目标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1 技术路线
        2 研究方法
        3 试验方案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2 研究区基本性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四)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背景下林草优化配置机理
    (一)林草优化配置中牧草混播理论基础
    (二)林草优化配置中适生性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筛选机理及产量分析
    (三)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白三叶、黑麦草、鸭茅差异性分析
    (四)高原峡谷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牧草养分差异性分析
        1 不同配置方式下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养分差异性分析
        2 紫花苜蓿、菊苣、金荞麦差异性分析
四 石漠化环境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耦合机制
    (一)“以草养猪”的效益耦合机制
        1 “以草养猪”的生态效益耦合机制
        2 “以草养猪”的经济效益耦合机制
        3 “以草养猪”的社会效益耦合机制
    (二)不同牧草对猪增重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1 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
        2 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
五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验证
    (一)石漠化环境现有成熟技术
        1 生态养猪技术
        2 林草间作技术
        3 干草、青贮饲喂技术
    (二)石漠化环境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1 牧草留茬试验剪切装置
        2 生态养猪抽屉式食槽
        3 土壤植物生长模拟试验取草装置
        4 加热功能的生态养猪食槽装置
        5 牧草存活率试验取样装置
        6 一种仔猪喂料槽
        7 潜在-轻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8 中度-强度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
        9 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集成对比分析
    (三)石漠化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及验证
        1 示范点的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3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现状评价与措施布设
        4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5 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4)西鄂尔多斯三种强旱生植物在矿区治理中的生理生态适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植物光合作用研究进展
        1.2.2 三种强旱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特征
        2.1.1 原生境自然地理特征
        2.1.2 神东上湾矿区自然地理特征
    2.2 试验材料
    2.3 试验与测定方法
        2.3.1 神东矿区塌陷地三种植物的种植
        2.3.2 光合作用日变化的测定
        2.3.3 光响应曲线的测定
        2.3.4 CO_2响应曲线的测定
        2.3.5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2.3.6 植物叶片SOD、POD和 CAT活性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数理统计
        2.4.1 光响应曲线的分析
        2.4.2 CO_2响应曲线的计算
        2.4.3 其他光合指标的计算
    2.5 代号及说明
    2.6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性
        3.1.1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特征与差异性
        3.1.2 土壤八种盐离子含量特征与差异性
    3.2 三种强旱生植物生物酶活性的差异性
    3.3 三种强旱生植物光合效率差异性
        3.3.1 不同时期环境因子变化动态分析
        3.3.2 光合作用日变化动态分析
    3.4 净光合速率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
        3.4.1 春季光合参数相关性
        3.4.2 夏季光合参数相关性
        3.4.3 秋季光合参数相关性
    3.5 试验区三种强旱生植物光合响应曲线差异性分析
        3.5.1 光响应曲线
        3.5.2 CO_2响应曲线
第四章 讨论
    4.1 试验区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性对比
    4.2 试验区三种强旱生植物生物酶活性差异性
    4.3 三种强旱生植物光合效率差异性
    4.4 三种强旱生植物光合响应曲线比较
        4.4.1 三种强旱生植物光响应曲线差异性
        4.4.2 三种强旱生植物CO_2响应曲线差异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5)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的抗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梨润楠与刻节润楠的概况及研究意义
    1.2 樟科润楠属植物研究概况
        1.2.1 润楠属植物群落特征及种质资源的相关研究
        1.2.2 润楠属植物抗逆性生理研究
        1.2.3 润楠属植物药理和化学成分研究
        1.2.5 润楠属植物繁殖育种和栽培应用相关研究
    1.3 遮阴胁迫下植物适应性研究进展
        1.3.1 遮阴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遮阴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4 干旱胁迫下植物适应性研究进展
        1.4.1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1.4.2 干旱胁迫对植物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4.3 干旱胁迫对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4.4 干旱胁迫对植物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1.4.5 干旱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5 低温胁迫下植物适应性研究进展
        1.5.1 低温胁迫对植物外部形态特征的影响
        1.5.2 低温胁迫对植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1.5.3 低温胁迫对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1.5.4 低温胁迫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与试验地概况
        2.1.1 试验地概况
        2.1.2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遮阴胁迫试验设计
        2.2.2 干旱胁迫试验设计
        2.2.3 低温胁迫试验设计
    2.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方法
        2.3.2 比叶重与生物量测定方法
        2.3.3 叶绿素含量测定
        2.3.4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2.3.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测定方法
        2.3.6 叶片丙二醛含量的测定方法
        2.3.7 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2.3.8 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
    2.4 试验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遮阴胁迫下梨润楠和刻节润楠幼苗的适应性研究
        3.1.1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和刻节润楠苗高的影响
        3.1.2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和刻节润楠基茎的影响
        3.1.3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和刻节润楠比叶重的影响
        3.1.4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1.5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生物量的影响
        3.1.6 遮阴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各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2 干旱胁迫下梨润楠和刻节润楠幼苗的适应性研究
        3.2.1 干旱胁迫程度的划分
        3.2.2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2.3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4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2.5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2.6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2.7 干旱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生理生化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3.3 低温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适应性研究
        3.3.1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3.3.2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SOD活性的影响
        3.3.3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3.3.4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3.5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3.6 低温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生理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1.1 遮阴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生理特性影响
        4.1.2 干旱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生理特性影响
        4.1.3 低温胁迫对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生理特性影响
    4.2 讨论
        4.2.1 遮阴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抗逆性研究
        4.2.2 干旱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抗逆性研究
        4.2.3 低温胁迫下梨润楠与刻节润楠幼苗的抗逆性研究
        4.2.4 两种润楠属植物在广东省地区大面积推广的可行性分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紫薇高枝嫁接繁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紫薇生物学特性
        1.1.1 形态特征
        1.1.2 生态习性
    1.2 嫁接概述
        1.2.1 基本简介
        1.2.2 影响高枝嫁接的因素
        1.2.3 嫁接的相关应用
    1.3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3.1 研究背景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紫薇繁育方式研究现状
        1.4.1 嫁接繁殖
        1.4.2 良种选育
        1.4.3 种苗繁育
        1.4.4 栽培技术
    1.5 紫薇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1.5.1 紫薇产业发展现状
        1.5.2 紫薇产业存在问题
    1.6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砧木选取
        2.2.2 接穗来源、采穗时间、穗条处理及嫁接时间
    2.3 嫁接方法
        2.3.1 髓心形成层贴接法
        2.3.2 木质部形成层贴接法
        2.3.3 劈接法
        2.3.4 剥皮接法
    2.4 成活率统计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采穗时间的成活率分析
    3.2 不同穗条处理的成活率分析
    3.3 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分析
    3.4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分析
4 高枝嫁接后管理技术
    4.1 成活率复检与补接
    4.2 疏除砧木萌蘖和新生枝芽
    4.3 新梢立支柱
    4.4 去除捆绑塑料条
    4.5 新梢顶端摘除
    4.6 及时整形修剪
    4.7 加强水肥管理
    4.8 加强病虫害防治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1.1 不同采穗时间的成活率
        5.1.2 不同穗条处理的成活率
        5.1.3 不同嫁接时间的成活率
        5.1.4 不同嫁接方法的成活率
    5.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第一导师简介
第二导师简介
致谢

(7)石漠化治理区抗旱性牧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选题背景
    2 立题依据
    3 研究的理论意义
    4 研究的现实意义
一、研究现状
    1 抗旱性牧草选育和种植技术
    2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抗旱性牧草选育和种植
        2.1 喀斯特环境抗旱性牧草选育和种植的基本特征
        2.2 石漠化治理与抗旱性牧草选育种植的关系
    3 研究进展与展望
        3.1 文献获取与论证
        3.2 研究阶段
        3.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3.4 目前国内外仍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和创新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2.3 实验材料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原则和依据
        3.2 研究区基本特征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三、各牧草的光合和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 牧草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1 叶绿素含量(SPAD)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2 牧草光合速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3 牧草蒸腾速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4 牧草水分利用效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1.5 牧草GS和Ci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 牧草生理生化学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1 牧草的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2 牧草的细胞质膜透性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3 牧草丙二醛(MDA)含量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4 渗透调节物质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测定
    3 抗旱性综合评价
    4 田间验证实验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四、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抗旱性草地模式构建
    1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2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3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4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4.1 毕节撒拉溪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抗旱性草地建植模式构建
        4.2 关岭-花江中度-轻度石漠化环境抗旱性草地建植模式
    5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对比分析
五、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牧草抗旱性种植技术研究
    1 石漠化地区牧草抗旱种植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实用性
    2 石漠化地区抗旱性牧草的筛选标准
        2.1 抗旱性第一原则,兼顾稳产丰产
        2.2 外来优良品种和本地乡土物种相结合
        2.3 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3 石漠化地区提高牧草抗旱性的主要技术
        3.1 潜在-轻度石漠化地区牧草抗旱性种植技术:整地技术
        3.3 轻度-潜在、中度石漠化地区:覆膜技术
        3.4 轻度-潜在石漠化地区:水平沟和鱼鳞坑种植技术
        3.5 中度-强度石漠化地区:施用保水剂技术
        3.6 农田水利配套技术
        3.7 抗旱锻炼技术
        3.8 合理施用磷、钾肥技术
        3.9 通过植物群落的构建原理,进行牧草混播技术
    4 不同坡度和石漠化等级下牧草种植技术对比
六、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抗旱性草地建植技术示范
    1 示范点布局与范围
    2 毕节撒拉溪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2.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2.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2.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2.4 示范点建设效果与分析
    3 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示范点建设与效果
        3.1 示范点生态经济问题
        3.2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
        3.3 土地适宜性评价与工程布局
        3.4 示范点建设效果与分析
    4 示范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4.1 毕节撒拉溪示范区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4.2 花江示范区建设成效对比分析
七、石漠化地区建植抗旱性混播草地和不同抗旱性牧草种植技术的监测评价
    1 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
    2 监测布局与监测点
    3 监测过程与实验过程
    4 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4.1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建植抗旱性混播草地的效益监测评价
        4.2 不同抗旱性牧草种植技术的监测
    5 效益监测评价对比分析
        5.1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生态效益评价
        5.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水土保持效益评价
        5.3 各抗旱保墒种植技术的保墒性能评价
八、抗旱性牧草种植和草地建植模式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推广运用
    1 模式存在问题与优化
    2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3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
    4 模式推广应用保障措施
        4.1 技术措施
        4.2 政策措施
九、结论与讨论
    1 9种草种的生理指标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2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9种牧草抗旱性的综合评价结果
    3 对9种牧草抗旱性的田间验证结果
    4 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抗旱保墒牧草种植技术
    5 适合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牧草种植模式构建
    6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种植抗旱性牧草的效益评价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8)“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产业含义和产业分类的研究
        1.2.2 关于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驱动因素的研究
        1.2.3 关于蚕丝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特征的研究
        1.2.4 关于蚕丝业产业转移与“东桑西移”的研究
        1.2.5 关于蚕丝业发展问题与发展对策的研究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产业结构理论
        2.1.2 竞争优势理论
        2.1.3 生命周期理论
        2.1.4 创新理论
        2.1.5 相关理论的启示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2.2 研究理论框架
    2.3 研究设计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过程
        2.3.3 研究内容
        2.3.4 论文结构
第三章 广西蚕丝业发展进程与“东桑西移”成效
    3.1 我国蚕丝业发展历史回顾
        3.1.1 蚕丝业的起源与发展
        3.1.2 新中国蚕丝业的复兴
    3.2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与发展进程
        3.2.1 广西蚕丝业的形成
        3.2.2 建国后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3.3 广西蚕丝业生产发展现状
        3.3.1 种植规模稳步扩展
        3.3.2 蚕种饲养量稳定增加
        3.3.3 蚕茧生产量持续增长
        3.3.4 桑蚕丝产量快速递增
    3.4 “东桑西移”实施成效
        3.4.1 “东桑西移”花落广西
        3.4.2 “东丝西移”已成定局
    3.5 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1 我国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5.2 广西蚕丝业产业生命周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经济效益的驱动效应
    4.1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
        4.1.1 自然资源优势突出
        4.1.2 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4.1.3 生态环境较为适宜
    4.2 区域布局与规模效益
        4.2.1 区域布局趋向合理
        4.2.2 规模效益日趋凸显
    4.3 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
        4.3.1 蚕桑生产成本构成
        4.3.2 广西蚕桑生产成本与收益分析
        4.3.3 广西与全国主产区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4.3.4 与广西特色经济作物成本收益比较分析
        4.3.5 蚕桑生产效益对蚕农生产生计的影响
    4.4 工农业产业结构效益
        4.4.1 加工企业规模效益突显
        4.4.2 工农业结构效益日趋合理
    4.5 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
        4.5.1 国际市场需求相对稳定
        4.5.2 国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的管理体制与政策引导
    5.1 组织管理体制
        5.1.1 政府组织机构及其作用
        5.1.2 行业组织及其效用
    5.2 政府的行为定位与公共政策
        5.2.1 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5.2.2 实施产业扶持政策
        5.2.3 建立公平交易制度
    5.3 蚕茧开放市场的效应分析
        5.3.1 我国蚕茧主要收购模式
        5.3.2 广西蚕茧市场的机制创新
        5.3.3 蚕茧市场的开放效应
    5.4 新型生产经营方式的探索
        5.4.1 商品小蚕共育模式的推广应用
        5.4.2 蚕桑生产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5.4.3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6.1 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
    6.2 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6.2.1 科研教育机构及其作用
        6.2.2 科技队伍的建设与提升
        6.2.3 科技交流合作与重大项目实施
    6.3 蚕桑生产技术体系的创建
        6.3.1 蚕桑品种创新研究
        6.3.2 蚕桑生产技术的创新集成
        6.3.3 科技进步对蚕桑生产的贡献
    6.4 蚕农的技术参与效应
        6.4.1 蚕农的技术需求
        6.4.2 蚕农的首创技术及其效用
        6.4.3 妇女在蚕农家庭中的地位
        6.4.4 蚕区环境卫生的变化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研究结果与发展策略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果
        7.1.1 广西成功承接我国蚕丝业产业转移
        7.1.2 三大要素共同推进广西蚕丝业的发展
        7.1.3 广西蚕丝业发展历程的启示
    7.2 广西蚕丝业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7.3 研究局限性与进一步研究方向
        7.3.1 研究的局限性
        7.3.2 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本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环境与生态建设概况
    2.1 陕北自然环境概况
    2.2 陕北退耕还林(草)工程及退耕地栽桑概况
    2.3 陕北地区“东桑西移”工程实施概况
第三章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3.1 桑树的生态功能与应用前景
    3.2 生态桑的发展态势
        3.2.1 桑树生态产业的快速发展
        3.2.2 在经济树种中桑树的生态效益最大
        3.2.3 在生态树种中桑树的经济效益最高
        3.2.4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发展面积
第四章 陕北生态桑的生境条件
    4.1 桑树的适应性与抗逆性
        4.1.1 桑树对地势与土壤的适应性
        4.1.2 桑树对水分的需求及抗旱性
        4.1.3 桑树对环境温度的适应性
    4.2 陕北生态桑的自然环境条件
        4.2.1 陕北蚕桑分布区的自然条件
        4.2.2 蚕桑分布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3 陕北生态桑的经济支撑条件
        4.3.1 以蚕桑产业为基础,发展形势严峻
        4.3.2 生态桑发展的机遇好,土地收益有保障
        4.3.3 陕北生态桑的规模大,集中连片,资源优势明显
    4.4 陕北生态桑的技术支撑条件
        4.4.1 有 30 余年的栽桑经验和技术研发成果
        4.4.2 有涵盖技术传播的产业化运营机制和正在恢复重建的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第五章 陕北生态型桑园的水肥利用模式
    5.1 陕北生态桑的水肥资源特征
        5.1.1 水资源紧缺,雨水是坡耕地的唯一水源
        5.1.2 土壤养分年年流失,土壤肥力严重衰减
        5.1.3 雨热同季,降雨集中在桑树旺盛生长期
        5.1.4 桑草间作,苜蓿既作饲草又作绿肥
    5.2 生态型桑园的蓄水保墒增产增收经营模式
        5.2.1 以抗旱耐瘠品种改良实生桑为特征的增产方式
        5.2.2 以水土保持与经济利用为特征的栽植型式
        5.2.3 以生态养成和少耕免耕为特征的间作套种模式
        5.2.4 以生态养护并采养结合为特征的收获方式
    5.3 陕北生态型桑园水肥利用的新途径
        5.3.1 兴建微型水利工程,提高雨水利用率
        5.3.2 广辟肥源,提高桑园的肥培水平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1.1 陕北生态桑打破了栽桑养蚕的传统格局,奠定了桑树生态产业的发展基础
        6.1.2 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陕北生态桑更适合培育成桑树经济林
        6.1.3 陕北生态型桑园蚕茧生产的效益低,退耕地桑树后续产业亟待开发
        6.1.4 生态型桑园土壤水分亏缺严重,需配套建设集雨灌溉设施
        6.1.5 生态型桑园桑草争水争肥,桑园宜套种禾本科牧草
    6.2 讨论
        6.2.1 生态型桑园的土地流转问题
        6.2.2 生态型桑园的技术配套问题
        6.2.3 陕北桑园的土层干化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平原区水土流失
    1.1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1.2 平原区水土流失的成因
        1.2.1 自然因素
        1.2.2 人为因素
2 平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类型和特点
    2.1 水力侵蚀
    2.2 风力侵蚀
    2.3 重力侵蚀
    2.4 土壤盐渍化
    2.5 人为侵蚀
3 平原区水土保持
    3.1 平原风沙区
        3.1.1 提高认识, 把平原风沙区的治理开发提到战略高度土地一旦沙化就很难恢复, 并且恢复周期长, 经济代价高。因此预防保护非常重要, 必须认真贯彻“预防为主, 保护优先”的方针。
        3.1.2 开展综合防治, 加快生态恢复的步伐
    3.2 平原水网区
    3.3 城镇建设与经济技术开发区
    3.4 平原矿产资源开发区
    3.5 土壤盐渍化区
        3.5.1 农业生态工程
        3.5.2 林业生态工程
        3.5.3 水利工程
        3.5.4 生物改良及生物工程
        3.5.5 化学改良技术
4 结语

四、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池育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生态、技术、市场 ——棉花与鲁西北社会变迁(1906-2006)[D]. 史晓玲. 山东大学, 2020(08)
  • [2]京津冀地区宜居乡村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研究 ——以北京大兴魏善镇半壁店村为例[D]. 符清宇. 天津大学, 2020
  • [3]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林草优化配置与健康养猪技术研究[D]. 陈磊.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4]西鄂尔多斯三种强旱生植物在矿区治理中的生理生态适应性[D]. 孙安安.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5]两种润楠属植物幼苗的抗逆性研究[D]. 郭文妹.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6]紫薇高枝嫁接繁殖技术研究[D]. 张晨. 北京林业大学, 2017(04)
  • [7]石漠化治理区抗旱性牧草筛选种植技术与示范[D]. 刘成名. 贵州师范大学, 2015(02)
  • [8]“东桑西移”背景下广西蚕丝业发展实证研究[D]. 祁广军.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4)
  • [9]陕北丘陵沟壑区生态型桑园的生境条件与水肥利用模式研究[D]. 贾亚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2)
  • [10]关于平原区的水土保持问题[J]. 余新晓. 水土保持学报, 2012(04)

标签:;  ;  ;  ;  ;  

中国北方干旱地区夏季沙塘养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