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本刊编辑部[1](2020)在《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目前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人才教育的薄弱环节。2020年,陈汉文与韩洪灵教授团队受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的委托,组织编写了全国MPAcc专业必修课《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指南。该课程指南已经全国MPAcc教指委秘书处组织的专家评审通过,并报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办签批,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指南"为该门核心课程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了全新的框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审计机构治理机制与审计质量"(71932003)阶段性成果,陈汉文与韩洪灵团队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已批准的课程指南编撰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及其配套学习指导书,分别于2020年7月及9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MPAcc教指委认为"该教材推动了课程内容与教学范式的转换"。为了加强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2020年暑假期间,由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共同主办了2020年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师资培训,来自全国164所高校的240位教师参加了培训。培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培训结束后诸多学者纷纷写文章谈学习体会、感受与收获。本刊总结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提供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研究创新及部分学者的学习总结与评价,以飨读者。
陈民豪[2](2020)在《5G时代DG公司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科技正越来越成为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创新与应用缩短了产业变更的周期,不断改变了社会的各种形态,包括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电信作为科技产业变更的集中体现,正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移动通讯作为电信产业发展的焦点与热点,从1G开始,历经2G网络、3G网络、4G网络,目前正面临5G网络的升级换代。每一次的移动通讯网络升级换代都对电信行业、IT产业和国家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改写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并推动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然而,我国运营商的发展与IT行业的突飞猛进却形成鲜明对比,陷入了整体竞争力严重下降的状况,对于国家和社会的信息安全、IT基础设施的夯实构成重大挑战。因此,研究和提升我国电信企业竞争力成为十分迫切的理论和现实课题。目前,国家正在推动5G战略,在整个5G产业链的源头,我国拥有5G的国际认可的自主产权标准,作为国家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将进一步深刻改变社会的方方面面,在下一轮的国际竞争中占据领先位置,从而使中国的电信、互联网、电子商务从落后追赶变为全面超越,弯道超车成为可能。而作为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的电信运营企业在5G产业中承担建设、运营的责任,能否在为5G整个产业的繁荣和经济的飞跃发展提供加速器作用的基础上,同时提升运营商的经营效益,是整个电信行业在发展中需要重点考虑的焦点。DG公司在集团的5G规划中,起到先行试点的示范作用,一直处于市场竞争的最前沿阵地,各方均在此区域进行角逐搏弈,因此DG公司在推动5G产业的发展经验对集团的5G战略起到一个很好的验证作用。而作为一个区域公司在面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时候,其内部竞争力的高低将决定了其应变能力的高低,因此研究一个地方公司在5G时代下如何提升竞争力将为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提升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经营价值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意义。论文基于企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从市场规模、技术要素、创新能力和转型能力方面等分析了DG公司在竞争力发展中的存在问题,围绕建立的钻石模型提出了在五个方面提升竞争力的措施:借助外力、转换经营理念、建立并强化转型能力、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机制、深化企业资本运作能力。通过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二个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创新成果。第一,构建了一个适合电信运营商提升竞争力的钻石模型。第二,点明了电信运营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需要重拾互联网思维、强化转型能力和促进创新转变,最终建立行业竞争力的实践标准。
刘艳芳[3](2008)在《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教中心,集中体现了一国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城市发展进程和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对全球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资源短缺、城市病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一些城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和扩大城市规模,不考虑当地资源环境承载条件,发展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而部分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功能过度集中于中心区,不同程度地存在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交通拥挤和环境恶化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城市又快又好地发展,是学术界关注的问题。因此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确定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权重,力求真实客观反映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现状,帮助决策者有效地评价目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情况,为制定未来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支持。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竞争力理论和集聚经济理论,根据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和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2005年我国30个主要城市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评价得出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差异,利用对比分析法分析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得分的因素。通过研究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我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与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越发达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越高。一个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高低受区位因素、文化因素、人口的综合素质、产业结构、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童蕊,杨海芳[4](2007)在《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文中研究表明课程改革实践势必会受到课程价值观的影响。但是,这种价值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课程改革的价值变迁中会产生多种价值冲突,忽视了价值冲突,教育政策就会失去合法性和整合性。解释课程改革中存在的价值冲突,有助于明确课程改革的真实问题,寻找进步的方向。
李晓芳[5](2004)在《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学术界、出版界、企业界的回顾与分析,提出创新要从形成良好的学风、文风做起,并树立"人人处处事事都能创新"的观念。
杨顺江[6](2004)在《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蔬菜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了10%,国内与国际贸易额以绝对优势居于农产品前列,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蔬菜产业是一种内部需求拉动下形成的快速增长,从经济发展动力的角度看,它是因长期“差额经济”压力而形成的反弹。再综合考虑当前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的历史条件下,市场化趋势及WTO的政策框架必将对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框架下,未来中国蔬菜产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相关研究的文献较多,但以宏观技术、政策的相关研究为主,较少涉及蔬菜产业发展的核心—相关蔬菜企业生产发展实践的研究,本论文试图综合多种研究方法,实现理论透视与实践总结相结合,从技术、政策与相关蔬菜企业发展的角度全面阐述蔬菜产业发展战略。 基于此,本论文通过对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以及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条件下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首先提供一个透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理论视角。然后,综合考虑相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来自于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内生及外生因素,系统探讨并构筑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六大支撑体系。并通过深圳模式理论价值的探讨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组织、制度与管理保障。以上述研究为基础.论文最后在准确把握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的基础上,提出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这既是本项研究的目的所在.又凸现了论文选题的重大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 1.本研究在深入探讨世界尤其是蔬菜生产流通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蔬菜产业发展的历程及经验,比较他们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点与相似处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法,将世界蔬菜产业发展模式概括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美加模式”和以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为代表的“海岛模式”,从“他山之石”中萃取有益于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验,并着力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借鉴意义。 2.在中国加入WTO的贸易自由化背景下,中国蔬菜产业和国内市场是否会由此造成重大冲击,中国蔬菜产品到底有没有优势和国际竞争力,目前国内学术界并没有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以钻石理论为根基,从蔬菜产业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的角度摘要出发,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蔬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从组织、管理与制度创新的角度提出硫菜产业发展的深圳模式对我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可能带来的制度改进,从而为提高我国蔬菜产业的竞争力,促进可持续发展,扩大出口,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3.本论文立足于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国情现状,综合考虑相关蔬菜产业发展的来自于制度、技术等方面的内生及外生因素,从政策支撑、信息支撑、社会环境、技术创新、资本投入及物流支撑等角度系统的探讨并构筑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六大支撑体系.以期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健康发展寻求一条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路径选择。 4.本论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是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在把握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与未来走向的基础上,剖析灯0的制度框架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未来走向为我们提供了未来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技术选择,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与世贸组织规则的分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框架与思路对策。最后,论文立足于当前方兴未艾的“走出去”战略,将蔬菜产业发展的战略框架具体化,对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走出去”问题的意义、障碍与对策进行了专项研究。
二、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框架与内容 |
(一)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逻辑框架 |
(二)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内容体系 |
三、国内学者对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研究创新评述 |
(一)扣住了时代发展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大命题 |
(二)构建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科学的理论框架 |
(三)揭示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的关系及本质内涵 |
(四)分析了数字时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面临的巨大挑战 |
(五)提出了破解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困境的治理体系 |
(六)创新了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的思维模式 |
(七)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具有长期战略价值 |
(2)5G时代DG公司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竞争力研究 |
2.1.1 国家竞争力研究 |
2.1.2 产业竞争力研究 |
2.1.3 企业竞争力研究 |
2.2 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2.3 关于5G的理论研究 |
2.3.1 5G产业发展研究 |
2.3.2 5G运营商发展研究 |
2.4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第三章 5G时代DG公司竞争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与社会环境 |
3.1.3 技术环境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 |
3.2.2 潜在威胁者 |
3.2.3 用户 |
3.2.4 供应商 |
3.2.5 替代者 |
3.2.6 协力者 |
第四章 5G时代DG公司SWOT分析 |
4.1 优势 |
4.1.1 基础设施优势 |
4.1.2 网络带宽优势 |
4.1.3 云计算领先同行 |
4.2 劣势 |
4.2.1 核心业务市场份额呈劣势 |
4.2.2 没有现象级产品 |
4.2.3 5G频谱带宽呈劣势 |
4.2.4 ICT能力变薄弱 |
4.3 机会 |
4.3.1 转型机会 |
4.3.2 规模发展机会 |
4.3.3 产业政策调整的机会 |
4.4 威胁 |
第五章 5G时代DG公司竞争力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经营理念落后 |
5.2 体制和机制束缚 |
5.3 创新能力不足 |
5.4 缺乏转型人才 |
第六章 5G时代DG公司企业竞争力提升策略 |
6.1 转变经营理念 |
6.1.1 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业务体系 |
6.1.2 用互联网思维改造企业组织 |
6.2 建立和完善企业创新机制 |
6.2.1 树立开放型的技术创新文化 |
6.2.2 搭建创新技术孵化地 |
6.2.3 建立创新型组织体系 |
6.3 建立并强化转型能力 |
6.3.1 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
6.3.2 优化人才结构 |
6.3.3 激励转向 |
6.4 深化企业资本运作能力 |
6.5 借助外力 |
6.5.1 逐步推动到核心网的共建共享 |
6.5.2 推动地方重组试验 |
6.5.3 联合广电对抗龙头企业 |
6.5.4 推动产业政策落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能源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
1.1.2 城市病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1.1.3 城市经济规模偏小,经济贡献率不高 |
1.2 研究问题的意义 |
1.2.1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研究符合科学发展观 |
1.2.2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 |
1.2.3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将有效遏制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张 |
1.3 研究方法、思路结构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研究结构 |
1.3.3 创新点 |
2 理论借鉴及研究现状综述 |
2.1 理论借鉴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城市竞争力理论 |
2.1.3 城市集聚理论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 |
3.1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界定 |
3.1.1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涵义 |
3.1.2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3.2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2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指标设置 |
3.3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分析 |
3.3.1 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的统计与分析 |
3.3.2 结论 |
4 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区位因素 |
4.2 产业结构 |
4.3 人口的综合素质 |
4.4 政策环境 |
4.5 文化因素 |
5 提高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对策 |
5.1 观念上,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出符合城市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 |
5.2 经济上,培养和壮大城市主导产业,加快经济发展 |
5.3 教育上,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实现科教兴市 |
5.4 利用区域特色文化优势,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 |
5.5 建设上,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社区建设的力度 |
5.5.1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5.5.2 社区建设 |
6 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 当前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二、 当前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本项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简要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框架与主要内容 |
一、 研究数据 |
二、 研究内容 |
三、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 |
第二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轨迹描述与制度变迁 |
第一节 中国蔬菜生产与流通的轨迹描述 |
一、 中国蔬菜生产发展历程的轨迹描述 |
二、 中国蔬菜流通体制沿革的轨迹描述 |
三、 “菜篮子工程'与“菜篮子经济”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与目标模式 |
一、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的技术分析 |
二、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障碍的制度透视 |
三、 蔬菜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模式 |
第三章 世界蔬菜产业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 |
第一节 经验事实:世界与中国 |
一、 世界蔬菜产业发展特征 |
二、 蔬菜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现状与差距 |
三、 资源、技术选择与制度安排:一个比较研究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海岛模式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与流通概况 |
二、 范例1:日本蔬菜产业的生产与流通 |
三、 范例2:促进台湾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与政策 |
四、 对我国蔬菜产业发展的启示 |
第三节 美加模式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特点及其流通概况 |
二、 范例:美国蔬菜产业的生产与流通 |
三、 美加模式蔬菜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盟蔬菜产业的发展及其启示 |
一、 蔬菜生产:通过规模化,使蔬菜生产走向现代化 |
二、 蔬菜外贸:寻求多种支持手段,增加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蔬菜出口 |
三、 蔬菜产业管理:以共同农业政策为核心,指导和协调各国蔬菜产业发展 |
四、 欧盟蔬菜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研究 |
第一节 “钻石模型”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国内外竞争力理论研究的简要回顾 |
二、 “钻石模型”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分析 |
一、 我国蔬菜进出口贸易的基本描述 |
二、 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总体分析 |
三、 RCA与TSC--事后分析与检验 |
四、 “钻石模型”--因素分析 |
第三节 政府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WTO框架下的产业竞争力要求重新定位政府作用 |
二、 政府作为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第四节 企业与蔬菜产业竞争力 |
一、 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 |
二、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
第五章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支撑体系构筑 |
第一节 政策支撑:蔬菜产业发展的制度前提 |
一、 政策与农业支持政策 |
二、 农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
三、 政府创造环境:加强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 |
第二节 信息支撑:蔬菜产业高效运转的基础平台 |
一、 农业信息化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 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和农业信息体系建设的目标 |
三、 信息支撑:蔬菜产业高效运转的重要平台 |
第三节 社会环境:消费引导与观念转型 |
一、 旧思想的转变,新理念的形成 |
二、 正确的消费引导 |
第四节 技术创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一、 技术支撑与蔬菜产业发展 |
二、 诱致农业创新模型:内生的技术变迁理论描述 |
三、 技术创新: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第五节 资本投入:蔬菜产业健康发展的保障 |
一、 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 |
二、 资本投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
三、 蔬菜产业发展需要强有力的资本支撑作前提 |
第六节 物流支撑:蔬菜产业良好运行的基石 |
一、 物流与物流产业 |
二、 政府在物流支撑体系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
三、 第三方物流管理与蔬菜产业发展 |
第六章 案例分析:深圳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及理论价值 |
第一节 蔬菜生产企业化:“深圳模式”的组织创新 |
一、 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及其弊端 |
二、 生产企业化:现代蔬菜生产方式的组织创新 |
三、 农业企业家:实现农业企业化生产管理的创新主体 |
第二节 企业经营一体化:“深圳模式”的制度创新 |
一、 规模经营:制度创新的根源 |
二、 深圳模式:制度创新的经验实证 |
三、 农业企业一体化经营的理论价值 |
第三节 蔬菜流通现代化:“深圳模式”的管理创新 |
一、 传统蔬菜流通模式述评 |
二、 蔬菜流通现代化:“深圳模式”的管理创新 |
三、 流通模式比较:以深圳无公害蔬菜为例 |
第四节 蔬菜营销品牌化:“深圳模式”的营销革命 |
一、 品牌营销:农产品营销理论与方法的创新 |
二、 我国农产品品牌营销的现状与意义 |
三、 深圳模式:营销革命的经验实证 |
四、 推广价值与意义 |
第七章 市场化与国际化进程中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
一、 以推行生产标准化和过程规范化为重点,推进蔬菜产业化向纵深发展 |
二、 实施品牌战略,全面提升蔬菜产品质量 |
三、 认证程序化与蔬菜市场准入 |
四、 优化蔬菜产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提高规模效益 |
五、 在建立市场信息网络的基础上,多元化开拓蔬菜销售渠道 |
六、 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未来走向 |
一、 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思路 |
二、 无公害蔬菜:蔬菜产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三节 WTO框架下的中国蔬菜产业发展战略 |
一、 影响 |
二、 策略 |
第四节 中国蔬菜产业“走出去”问题的战略思考 |
一、 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的重大意义 |
二、 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 加快我国蔬菜产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基本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会计职业道德研究重大创新——《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研究概要与学者评价[J]. 本刊编辑部. 新会计, 2020(12)
- [2]5G时代DG公司竞争力研究[D]. 陈民豪.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3]中国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及评价研究[D]. 刘艳芳. 重庆大学, 2008(06)
- [4]课程改革中的价值冲突[J]. 童蕊,杨海芳.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7(09)
- [5]创新:从观念、概念到方法[J]. 李晓芳.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04)
- [6]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 杨顺江. 华中农业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