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刍议检验检疫“十五”发展规划思路(论文文献综述)
闫亚娟[1](2021)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共同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类似于欧盟的欧亚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正值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受俄罗斯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欧亚经济联盟陷入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对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自独立以来首次宣布同独联体以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为域外国家深度参与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外战略动向对中国深化对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独联体地区、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自由贸易区理论、非传统收益理论、轮轴-辐条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入手,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宏大。为使建设顺利进行,欧亚经济联盟规划了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推进思路。第一,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新欧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东西并重,强调重视欧洲同时,增加亚洲在对外合作中的比重。第二,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亚经济联盟向西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选择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等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中国和越南为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印度为俄罗斯的优先战略伙伴关系国,伊朗为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国,欧亚经济联盟选取四国依次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支点国家,以点带面,进行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5”这里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1”这里是指第三国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1”即为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等。第五,以市场、能源和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欧亚经济联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军工技术,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展能源外交和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手段。按照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路线图,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10月5日,《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样板。2018年5月17日,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2019年10月27日,《欧亚经济联盟-伊朗临时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之后,2019年10月1日及2019年10月25日,欧亚经济联盟又分别与新加坡和塞尔维亚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截止到2020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已签署4个自由贸易协定。除此之外,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等国也分别进行了多轮自由贸易谈判。从其现有实践看,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表现出了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第二,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第三,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第四,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经过多年努力,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独联体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盟各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第二,联盟各国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贸易伙伴国的选择范围;第三,联盟对外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第四,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未来欧亚经济联盟依然会把小型贸易伙伴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对象,同时逐步推进与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最终实现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现已与中国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但距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双方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存在很大障碍。为此,中国可以借鉴欧亚经济联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林林[2](2020)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色彩意象研究是城市风貌与城市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构成了城市特定的形态样式,又营造出特有的城市情感。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侧重于物质形态色彩的规划,缺乏对公众情感的色彩认知,出现主观随意、不符合公共利益的城市色彩决策和管理方式。因此,城市色彩规划如何兼顾科学规划与公众认知,从城市色彩意象的层面建立完整的构成模式体系,产生具有特色的城市风貌,将是当今我国城市建设走向内涵发展和高质量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大连城市为依托,以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演变为基础,研究城市色彩意象的外在物象和内在情感,关注视觉物象和情感境界的表征。研究以调研过程的大量实例结合色彩地理学和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比对六个城市不同视角下的色彩意象认知,以及扎根理论的情感意象调查,从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出发寻求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原则与策略,以及在城市特色形成上的城市规划意义。研究对大连城市色彩的历史分期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连城市色彩基于地理环境、建筑材料、文化基质、城市属性等所形成的色彩的历史意象要素;对大连城市色彩的构成要素进行实证调研,归纳出由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所组成的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从不同视角分析城市色彩意象的认知意象,并通过扎根理论对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意象展开调查研究,生成城市色彩意象的整体意象,建立城市色彩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从要素、结构组织和意义方面共同建立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研究发现在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建过程中,在历史模式要素的作用下,物象模式要素和境界模式要素共同构成城市的色彩意象,且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定性定量关系以及彼此影响、共同作用的内在机制。通过将意象理论引入城市色彩领域的跨学科研究,以构成模式的视野来剖析城市色彩意象问题,提出基于视觉思维理论的城市色彩意象,以此实现城市色彩理论的拓展与创新。研究分别从意象中“象”与“意”的角度阐述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物象和境界模式要素,首先分析自然环境色彩、人文环境色彩和人工环境色彩的现状样本信息,归纳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提炼出物象模式要素;其次从意象的结构层次即认知意象和情感意象共同生成整体意象展开研究,以人在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认知意象和主观色彩情感意象评价分析,生成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基于以上分析创新性的提出在城市色彩发展和文化演进背景下的大连城市色彩构成模式系统,为大连城市特色风貌的建设提供科学合理的规划策略。
胡绪垚[3](2020)在《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引发的诸多“城市病”逐渐的涌现,森林作为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载体,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已成为改善宏观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森林城市”是1965年加拿大教授Rrik jorgensen首次提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已成为21世纪城市建设模式。森林城市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2013年起森林城市已进入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森林城市规划并不是单纯的绿化规划,其和传统的林业生态规划也有较为显着的差异和区别。所谓森林城市建设,指的是基于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出发,重视建设理念以及要求的融入[1],结合生态文明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学相关理论、生态文化融合等理论,对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和综合治理。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森林城市建设相关文献、书籍、研究报告,对成熟的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梳理总结,以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突出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理念,根据地方自然资源特点、历史文化背景、城市发展愿景和城乡居民需求,理清规划思路,重点突出森林城市建设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文化挖掘和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等方面起到的积极作用。通过分区指引、分类指导、城乡统筹发展,发挥各行业、各群体优势,共同投身于森林城市建设。通过对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突出大绿之美,通过西北部深山区暖温带华北落叶针阔叶林带的保护和培育,加强荒山绿化、水岸绿化、矿区生态恢复、道路绿化、镇村绿化等工作,不断提高城区、郊区、平原的森林覆盖率,优化全域森林资源空间布局,提高环境承载能力,实现韩城森林的益民作用。二是突出林产优势,大力发展农林复合经营,实现城郊近自然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花椒特色经济林、苗木花卉产业、林下经济产业等林产建设,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提升产业富民能力,大绿大美的同时,实现韩城森林的生态、经济、社会等多重效益的富民作用。三是要在保护文史文化的基础上,通过挖掘森林、湿地的生态文化功能,建设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生态文化载体,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质的同时实现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真正发挥森林兴民的作用。四是根据河流功能差异和周围景观特色,科学进行功能定位、制定发展规划,例如韩城市通过建设生态景观长廊、生态文化绿带等不同类型的河岸绿化,结合“引黄入城济澽”和9个生态湖项目,构建林水相依、水水相连的森林生态网络,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和生态文化传播提供平台,实现森林惠民。
吴件[4](2019)在《有机团结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保障要素研究》文中提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理想状态和实现前提是什么?这是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理论发展的基础性问题,相应的研究关注度不足,未做出满意回答。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实现面临哪些现实问题,需要哪些系统性的保障要素?这方面的研究还较为碎片化,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支撑较为薄弱。有机团结理论与社会共治具有较强的契合性,对于思考社会共治的目标、社会各系统间的关系、实现条件与保障要素具有丰富的理论和现实价值。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也需要形成多元主体的有机互动系统。根据有机团结的实现要素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特征,研究构建了有机团结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要素的初步分析框架,并选取六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代表性政策文件编码分析,验证、修缮并确立了正式分析框架。该保障要素分析框架包括主体分工要素、社会规范要素、共识达成要素、管理协作要素。研究无意于讨论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成效,而是重点关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实现面临的现实问题,一系列食品安全典型事件提供了较佳的研究素材。研究选取了七个食品安全典型事件,基于分析框架,分别考察我国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主体分工、社会规范、共识达成、管理协作要素实现面临的现实问题。问题主要包括:(1)主体分工的问题,包括政府主体间“卸责”问题、市场主体的主体责任问题、社会主体监管参与问题,主要原因在于监管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和科学,政府全能型监管角色依然强烈;(2)社会规范的问题,包括正式制度规范和非正式规范层面的问题,主要原因是正式制度的系统性不足、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价值规范失位;(3)共识达成的问题,包括内在目标与价值达成问题,外在宣传教育问题,主要是内在激励机制缺乏和外在宣传教育“形式化”的原因;(4)管理协作的问题,包括多元主体管理协作、管理协作手段、信息交流共享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多元主体间亟需协调机制,监管专业能力还不强、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够。为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中多元主体的有机团结和互动,保障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更好实现,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1)推动多元主体深度分工,包括政府转变全能型监管角色,强化非政府主体的监管角色,并完善监管部门内部权责协调机制;(2)加强社会规范建设,提升正式制度的战略性、系统性,完善非正式规范体系;(3)促进共治主体的共识达成,加强共治主体的利益整合,完善激励机制;完善食品安全绩效考核,保障目标一致;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促进价值认同;(4)增强社会共治的管理协作的效能,提升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加强监管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建设,持续推进信息交流共享。
陈捷[5](2019)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远大于平原面积,山地人口也大于平原人口。山地与自然水乳交融,地貌的独特性便使人们对于山地环境产生了特殊的感受:亲近山水,寄情其中已成为人们调整生活节奏,舒缓身心压力的一种方式。山区人民由于受到人均可利用面积小、经济落后的影响,公共游憩场所的数量极其缺少,分布亦不能达到应该有的标准,人们对进行休闲娱乐活动场地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建立山地度假区,在为人们提供了公共场地的同时,不仅能丰富当地旅游格局,还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还符合国家对生态建设的需要,平江县连云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连云山位于平江县嘉义镇南部,前身为平江县连云国有林场,2003年经平江县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县级森林公园。与308省道相邻,外部公路交通发达。地处以武汉城市旅游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江西潘阳湖城市群为主体的长江中游集群,是“中三角”旅游环节上的重要节点,是中国黄金旅游区域的腹地。平江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拥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本文即以此为契机,对连云山进行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本文运用文献研读法、案例分析法,阐述了山地以及山地度假区概念和定义,通过对景观生态学、生态旅游学、环境心理学、旅游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的深入研究,归纳提炼出适合于本规划的理念和方法,为连云山山地度假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案例分析方面选取了班夫国家公园、平顶山山顶公园、长沙桃花岭公园、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重庆市云浮山生态园五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中充分借鉴了这五个案例在规划理念、景点安排、功能布局、游线设计、分期建设以及社区共同参与等各方面的成果。山地度假区规划面积为46.5平方公里,规划以“云梦连云山·康健两秀水”为主题。从旅游资源的特点、空间组合、开发条件及项目设置等方面分析,根据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分为五大功能区: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云梦伟业·综合服务区、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以连云山顶为核心,纯溪与徐家洞溪为两条活动极,开展了31个旅游项目。针对以避暑养生为主题的康养度假市场,以山地运动为主题的极限探险市场,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文化市场,以科普、历史、民俗为主题的研学市场四大市场,开发了以“心动”为主题的高端舒适康养度假,以“灵动”为主题的童真亲水溯溪体验,以“运动”为主题的丰富多样的户外运动,以“悸动”为主题的惊险刺激高空产品,以“触动”为主题的红色革命文化项目五大旅游产品体系。目标在增加人民的休闲娱乐用地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将连云山山地度假区建设成为“国家AAAA级景区”、“国际康养度假胜地”。
马晓琳[6](2019)在《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阶段,创新驱动发展被提升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依靠创新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木材产业作为森林工业的主体,在支撑林业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木材产业必须主动转变传统的粗放式、数量型发展模式,以创新为核心动力,向集约化、质量型的高端化方向转型升级,以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作为木材产业创新体系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其协同发展有利于打破各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壁垒、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带动木材产业走出技术“低端锁定”的困境,支撑和保障木材产业的高端化发展。为此,探索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及二者的协同演进规律,明确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各阶段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产业发展理论、创新理论、协同理论和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基础,综合运用演化博弈模型、文本量化法、熵值法、随机前沿分析法和复杂系统协同度模型等就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演进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界定木材产业概念的基础上分析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木材产业制度创新、木材产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点,指明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的必要性,并运用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协同模式。研究发现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初始阶段制度创新引领技术创新,高端化发展成长阶段技术创新倒逼制度创新,高端化发展成熟阶段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并进发展,高端化发展调整阶段制度创新再次引领技术创新。其次,利用因子分析法从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基础、要素和支撑环境三个方面评价木材产业的高端化发展程度,并利用龚伯兹生长曲线拟合法识别出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处于高端化发展的成长阶段,家具制造业处于高端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造纸及纸制品业从高端化发展的初始阶段直接跃升至高端化发展的调整阶段。第三,构建木材产业制度创新“四位一体”评价模型,从制度创新的范域、层次、程度和频次四个维度评价木材产业的制度创新水平,同时利用熵值法和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法分别测算木材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并从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效率两个维度评价木材产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第四,构建木材产业复杂系统协同度模型,依据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指数、制度创新综合指数和技术创新综合指数,测算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度。研究结果显示,木材产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度在2011-2013年间处于较高水平,后呈下降趋势,家具制造业的协同度一直领先,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的协同度保持居中,造纸及纸制品业的协同度相对落后,并分别从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层面分析影响协同度的原因。最后,提出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目标和协同过程,并结合木材产业三个亚产业所处的高端化发展阶段,分别指出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目标是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家具制造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目标是致力于开展工艺创新,通过工艺创新降低生产成本和实现产品差异化,造纸及纸制品业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目标是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掌握关键核心共性技术,并分别从国家层级机构、公共管理部门、归口管理部门、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角度提出木材产业三个亚产业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推进策略。
刘文祥[7](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认为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张慧超[8](2017)在《基于“三规合一”的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小城镇作为城乡结合地带,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四化同步”统筹发展的重要载体,建设的好坏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对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提升小城镇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从小城镇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三规”)三者间的矛盾入手,按照背景分析、现有研究综述、矛盾问题总结、原因分析、提出建议、实证研究的思路,提出对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策略建议,重点解决“三规”间的矛盾冲突。第一章分析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界定和阐述,提出了整体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国内外小城镇发展、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研究和“三规合一”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成果进行了综述。第三章介绍了北京市通州区概况,结合部分通州区小城镇的实际案例对“三规不合”给小城镇发展带来的影响做了阐述,并以于家务回族乡为例列举了“三规不合”的具体表现,从规划体系不健全和管理不协调两方面对“三规”矛盾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四章针对北京市小城镇“三规不合”的问题,从规划体系、技术标准、编制内容和管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第五章以北京市通州区于家务回族乡为例,从用地空间布局和产业规划两大方面,对于家务回族乡“城规”和“土规”合并后的新版“总规”的规划编制提出了策略建议。
张宏哲[9](2016)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正处在飞速的城市化进程当中,医疗建筑体系也进入了健全和成熟的关键性阶段,数量巨大的医疗建筑正在规划、立项、审批、建设进程中。如何规划、如何建设才能够在突发性传染病疫情爆发时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这需要对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现阶段的情况有较为透彻的认识,并且构建起与之对应的评定系统。文章以应对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为研究对象,构建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现状评测提供适用的实践方法,为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规划建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文章首先架构评价模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然后选取模型的评价指标,并构造模型运算系统,最后应用模型评测典型城市。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用危机管理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救治和恢复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防控职能,结合传染病预防学理论,研究突发性传染病病原传播的全过程中医疗建筑网络的阻断机制,作为模糊综合评价指标选取和权重设置的理论依据;模型选择适应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作为评测工具,以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运算原理、层级结构和分析方法构造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模型。防治公共疫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的构建从整个防控过程的基本概念出发,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各个阶段的特点,构建一个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除此之外,还要依照对几个代表性城市现存疫情医疗建筑系统和相关法律的整合以及梳理,统计灾前预防、灾中救治、灾后恢复全过程的建筑功能指标,形成科学、适用、完整的评价指标模型。借助统计分析软件SPSS的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功能,从统计指标的数据处理过程入手,根据典型城市的实测结果,定量各评价指标数值;根据危机管理理论和传染病传播机理,定量各评价指标权重。运用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实际评测三座中国典型城市的医疗建筑网络对突发性传染病的防控能力,模拟城市在突发性传染病爆发时医疗建筑体系的反应过程,得出城市应对突发性传染病的优势和劣势,阐明模型的实测方法和应用范围,提出现有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防控突发性传染病的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将危机管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引入医疗建筑设计研究领域,并结合传染病防控理论、评价学方法等进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尝试,形成建筑学领域内新的学科理论生长点;将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方法引入到医疗建筑评价中,将医疗建筑中的各要素用评价指标和权重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新型的评价模型,并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使用防治公共疫情医疗建筑网络评定手段,评测现有医疗建筑网络,得出评测结论。实现理论和方法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形成医疗建筑理论研究与社会实际的直接连接的评价方法。
姬燕男[10](2017)在《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运输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铁路货物运输迫切需要调整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充分借助既有场站设施设备进行货物流通加工作业的基础上,运用铁路运输能力加快货物周转运输。铁路总公司十分重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并于2015年8月出台《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及2015~2017年建设计划》(铁总计统[2015]232号)。因此,合理地规划设计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对发挥铁路运输优势、提升物流系统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采用理论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四个方面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问题展开了研究:(1)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其类型进行了划分,在分析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设置、常运货物品类、功能区划分以及基本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基本思路。(2)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的基本步骤进行了阐述,描述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吸引范围,并设计了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区域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指标选取方法和基于IOWA算子的区域铁路货运量组合预测模型。在进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时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初选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关联度分析,并选取关联度较强的影响因素指标作为预测模型的影响因素指标;其次采用灰色预测GM(1,1)对设计年度区域铁路货运量的影响因素指标进行预测,采用灰色预测GM(1,h)、多元线性回归预测以及BP神经网络预测三种方法对设计年度区域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然后采用IOWA算子通过精度计算并排序将三种预测方法组合起来对设计年度区域铁路货运量进行预测;最后描述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承担区域铁路货运量的估算方法。(3)对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不同功能区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现有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的基础上,结合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要求提出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改进SLP方法。在进行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时首先将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到发场、调车场、出入口以及规划区域外界的影响因素等均假设为功能区:其次分析并量化各功能区之间的物流相关性和细化的非物流相关性;然后以物流中心内外部货物搬运总成本最小、各功能区之间的综合相关性系数之和最大以及物流中心土地利用率最高为目标建立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并设计了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基本步骤;最后描述了最优功能区布局方案应用于实际工程的调整过程。(4)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在对西安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规划设计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其功能区布局规划问题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的可行性。
二、刍议检验检疫“十五”发展规划思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刍议检验检疫“十五”发展规划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自身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独联体地区 |
2.1.2 欧亚经济联盟 |
2.1.3 自由贸易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2.2.4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3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 |
3.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
3.1.1 乌克兰爆发危机 |
3.1.2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
3.1.3 独联体地区向心力下降 |
3.1.4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诉求 |
3.2.1 推动联盟各国经济增长 |
3.2.2 改善联盟外部政治环境 |
3.2.3 维护联盟各国地区安全 |
3.2.4 提升联盟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 |
4.1 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 |
4.1.1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形成 |
4.1.2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3 新欧亚主义影响下联盟成员国的对外合作战略 |
4.2 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
4.2.1 联盟成员国的欧洲观 |
4.2.2 联盟成员国的亚洲观 |
4.2.3 乌克兰危机后亚洲在联盟对外合作中的地位 |
4.3 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
4.3.1 东亚的支点国家:中国 |
4.3.2 东南亚的支点国家:越南 |
4.3.3 南亚的支点国家:印度 |
4.3.4 西亚的支点国家:伊朗 |
4.4 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 |
4.4.1 “5+1”合作模式的内涵 |
4.4.2 “5+1”合作模式的优点 |
4.4.3 “5+1”合作模式的难点 |
4.5 以市场、能源、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 |
4.5.1 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 |
4.5.2 开展能源外交 |
4.5.3 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 |
5.1 与越南、伊朗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生效 |
5.1.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1.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1.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 |
5.2 与新加坡、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签署待生效 |
5.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2.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2.3 《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效果 |
5.3 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分别谈判中 |
5.3.1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背景 |
5.3.2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展 |
5.3.3 《自由贸易协定》的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6.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6.1.1 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 |
6.1.2 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 |
6.1.3 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 |
6.1.4 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 |
6.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 |
6.2.1 推动了独联体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
6.2.2 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的地缘政治竞争 |
6.2.3 提升了亚洲国家在联盟空间的经济地位 |
6.2.4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困境及走势 |
7.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
7.1.1 联盟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 |
7.1.2 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伙伴国选择范围 |
7.1.3 对外自由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 |
7.1.4 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 |
7.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走势 |
7.2.1 继续推进与小型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2 努力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3 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4 长期致力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
8.1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经贸合作现状 |
8.1.1 双方已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
8.1.2 《经贸合作协定》的主要内容 |
8.1.3 《经贸合作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 |
8.2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 |
8.2.1 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削弱其在联盟的影响力 |
8.2.2 联盟其他成员国警惕对中国经济形成过度依赖 |
8.2.3 联盟成员国地区安全隐患困扰中国与其深化合作 |
8.3 中国深化对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8.3.1 坚持以经济为导向,积极引导去政治化 |
8.3.2 深化实体项目合作,逐步扩大产业投资 |
8.3.3 借助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
8.3.4 秉持先易后难原则,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工作研究进展 |
1.2.1 城市色彩及相关理论研究 |
1.2.2 意象相关理论研究 |
1.2.3 建筑、城市和景观色彩意象理论研究 |
1.2.4 既有研究总结及本文研究观点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城市色彩 |
1.3.2 意象 |
1.3.3 城市色彩意象 |
1.3.4 模式 |
1.4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理论框架 |
2.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 |
2.1.1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参照 |
2.1.2 城市色彩意象的基础理论应用 |
2.2 模式理论 |
2.3 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历史沿革 |
3.1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萌芽期(1898年之前) |
3.1.1 汉建城邑 |
3.1.2 石筑山城 |
3.1.3 辽南方城 |
3.2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形成期(1898年至1945年) |
3.2.1 沙俄租借时期(1898年至1904年) |
3.2.2 日本占领时期(1905年至1945年) |
3.3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调整期(1945年至1990年) |
3.3.1 新中国建立前后(1945年至1952年) |
3.3.2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年至1957年) |
3.3.3 “大跃进”、“大调整”和“文革”时期(1958年至1977年) |
3.3.4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1990年) |
3.4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多元发展期(1990年至今) |
3.5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的阶段特征与演变规律 |
3.6 大连城市建筑色彩意象的历史模式要素 |
3.7 本章小结 |
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视觉物象 |
4.1 调查样本的选择 |
4.1.1 调查样本确立基础 |
4.1.2 大连城市基础概况 |
4.1.3 色彩调研内容 |
4.2 调查方法和技术手段 |
4.2.1 色彩调查方法 |
4.2.2 色彩调查技术手段 |
4.2.3 色彩信息参数管理 |
4.3 色彩要素调查结果与分析 |
4.3.1 自然环境色彩要素 |
4.3.2 人文环境色彩要素 |
4.3.3 人工环境色彩要素 |
4.4 大连城市色彩体系的总体色谱 |
4.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物象模式要素 |
4.6 本章小结 |
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情感境界 |
5.1 城市色彩的认知意象研究 |
5.1.1 调查内容与步骤 |
5.1.2 相关理论阐述 |
5.2 不同视角下的城市色彩意象 |
5.2.1 万能视角下的大连城市色彩 |
5.2.2 立面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3 街景视角下的城市色彩 |
5.2.4 不同视角下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体验 |
5.3 城市色彩的情感意象研究 |
5.3.1 调查目的 |
5.3.2 调查设计 |
5.3.3 数据采集 |
5.4 城市色彩意象的意境认知模型 |
5.4.1 过程分析 |
5.4.2 理论检验与模型构建 |
5.5 大连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1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评价主体 |
5.5.2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模式要素 |
5.5.3 城市色彩整体意象的境界发生机制 |
5.6 本章小结 |
6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系统 |
6.1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影响要素 |
6.1.1 城市的自然环境要素 |
6.1.2 城市的时空发展过程 |
6.1.3 公众的城市行为活动 |
6.1.4 城市功能的演进变化 |
6.2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演变要素 |
6.2.1 物质空间的更新 |
6.2.2 文化内涵的传承 |
6.2.3 经济社会的发展 |
6.3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观念要素 |
6.3.1 视觉感知 |
6.3.2 美学符号 |
6.3.3 文化经历 |
6.3.4 共情体验 |
6.3.5 多维融合 |
6.4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的结构组织 |
6.4.1 意象构成的纵轴: 传统城市向现代城市的延伸 |
6.4.2 意象构成的横轴: 外来文化向本体文化的延伸 |
6.4.3 意象构成的竖轴: 具象表达向逻辑表达的延伸 |
6.5 大连城市色彩意象构成模式的意义 |
6.5.1 理论层面 |
6.5.2 实践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建筑色彩调查数据 |
附录B 色彩数据分析样本 |
附录C 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归纳分析法 |
1.4.3 实际应用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 |
2.1 相关概念 |
2.1.1 生态文明 |
2.1.2 森林城市 |
2.2 森林城市规划理论 |
2.2.1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生态学理论 |
2.2.4 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 |
2.2.5 生态文化理论 |
2.2.6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3 森林城市规划特色研究 |
2.3.1 森林城市建设是加快生态建设步伐的有力抓手 |
2.3.2 森林城市建设是以近自然模式为主导方向 |
2.3.3 森林城市建设是提升远郊森林质量,提高自然森林系统健康度的有效手段 |
2.3.4 森林城市建设是通过农林复合经营,实现城郊近自然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
2.3.5 森林城市建设是控制城市无序扩张,提升城市整体品质的重要举措 |
2.3.6 森林城市建设是全社会参与林业和生态建设的平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质地貌 |
3.1.3 气候 |
3.1.4 土壤 |
3.1.5 水文 |
3.1.6 植被 |
3.1.7 野生动物 |
3.2 社会经济 |
3.2.1 行政区划 |
3.2.2 人口 |
3.2.3 经济 |
3.3 生态环境 |
3.3.1 大气环境 |
3.3.2 水环境 |
3.3.3 声环境 |
第四章 韩城市森林城市规划研究 |
4.1 综合基础优势研究 |
4.2 国家森林城市达标分析研究 |
4.3 存在问题分析研究 |
4.3.1 森林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
4.3.2 城区绿量不足,城市森林生态功能有待完善 |
4.3.3 城乡绿化发展不均衡 |
4.3.4 森林、湿地资源保护强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
4.3.5 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森林保育能效亟待加强 |
4.3.6 森林文化载体培育不足,未能形成聚集效应 |
4.4 韩城市森林城市规划思路研究 |
4.4.1 规划依据 |
4.4.2 规划期限 |
4.4.3 规划目标 |
4.4.4 规划指导思想 |
4.4.5 规划理念 |
4.4.6 规划原则 |
4.4.7 总体布局 |
4.5 森林城市规划体系构建 |
4.5.1 城市森林网络体系建设 |
4.5.2 城市森林健康体系建设 |
4.5.3 城市森林经济体系建设 |
4.5.4 城市森林文化体系建设 |
4.5.5 城市森林管理体系建设 |
4.6 规划体系及建设重点研究 |
4.6.1 森林城市生态环境体系 |
4.6.2 森林城市生态产业体系建设 |
4.6.3 森林城市生态文化体系建设 |
4.6.4 森林城市保障体系建设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远期效果展望 |
5.2.1 韩城市将成为森林型森林城市 |
5.2.2 韩城市将成为最佳宜居城市 |
5.2.3 韩城市将成为全国旅游目的地之一 |
5.2.4 生态GDP比重高,国民经济增长正面效应显着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有机团结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保障要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相关研究 |
1.2.2 食品安全共治的复杂性与现实挑战相关研究 |
1.2.3 保障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实现与成效的相关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基本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框架 |
2.1 基本概念 |
2.1.1 食品安全 |
2.1.2 社会共治 |
2.1.3 保障要素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有机团结理论 |
2.2.2 合作治理理论 |
2.3 有机团结与社会共治研究的契合性分析 |
2.4 有机团结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要素的初步分析框架 |
2.4.1 社会共治的主体分工 |
2.4.2 社会共治的社会规范 |
2.4.3 社会共治的共识达成 |
2.4.4 社会共治的管理协作 |
2.4.5 小结:四个保障要素的内涵与关系 |
第3章 现行政策所蕴含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要素分析 |
3.1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相关政策文件概述 |
3.2 研究样本:六份政策文件的基本信息与代表性 |
3.3 政策文件的内容结构与编码过程 |
3.4 政策编码的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要素验证情况 |
3.5 初步分析框架的改进与本研究框架的确立 |
第4章 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保障要素实现的问题分析 |
4.1 选取食品安全典型事件情况 |
4.1.1 典型事件的选取及其基本信息 |
4.1.2 各个典型事件概述 |
4.2 主体分工的问题分析 |
4.2.1 政府主体间“卸责”问题 |
4.2.2 市场主体的主体责任问题 |
4.2.3 社会主体监管参与问题 |
4.3 社会规范问题分析 |
4.3.1 正式制度方面的问题 |
4.3.2 非正式规范方面的问题 |
4.4 共识达成的问题分析 |
4.4.1 内在目标与价值达成问题 |
4.4.2 外在宣传教育问题 |
4.5 管理协作的问题分析 |
4.5.1 多元主体管理协作问题 |
4.5.2 管理协作手段的问题 |
4.5.3 信息交流共享问题 |
第5章 食品安全保障要素实现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 主体分工问题的原因分析 |
5.1.1 监管部门间权责划分不够清晰和科学 |
5.1.2 政府全能型监管角色依然强烈 |
5.2 社会规范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正式制度的系统性不足 |
5.2.2 市场、社会主体的价值规范失位 |
5.3 共识达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
5.2.1 内在激励机制缺乏 |
5.2.2 宣传教育的“形式化” |
5.4 管理协作问题的原因分析 |
5.4.1 多元主体间亟需协调机制 |
5.4.2 监管专业能力还不强 |
5.4.3 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够 |
第6章 保障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更好实现的对策建议 |
6.1 推动主体深度分工 |
6.1.1 转变政府全能型监管角色 |
6.1.2 强化非政府主体的监管角色 |
6.1.3 完善监管部门内部权责机制 |
6.2 加强社会规范建设 |
6.2.1 提升正式制度的战略性、系统性 |
6.2.2 完善非正式规范体系 |
6.3 促进共治主体的共识达成 |
6.3.1 加强共治主体的利益整合,完善激励机制 |
6.3.2 完善食品安全绩效考核,保障目标一致 |
6.3.3 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促进价值认同 |
6.4 增强管理协作的效能 |
6.4.1 提升监管部门的综合协调能力 |
6.4.2 加强监管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建设 |
6.4.3 持续推进信息交流共享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规划背景及目的意义 |
1.1.1 规划背景 |
1.1.2 规划意义 |
1.1.3 规划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 |
1.2.2 相关理论 |
1.2.3 国内外山地度假区规划发展历程 |
1.2.4 相关评述与展望 |
1.3 规划内容与方法 |
1.3.1 规划内容 |
1.3.2 规划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优秀案例分析 |
2.1 加拿大班夫国家公园 |
2.1.1 项目概况 |
2.1.2 项目分析 |
2.1.3 经验借鉴 |
2.2 平顶山山顶公园 |
2.2.1 项目概况 |
2.2.2 项目分析 |
2.2.3 经验借鉴 |
2.3 长沙桃花岭公园 |
2.3.1 项目概况 |
2.3.2 项目分析 |
2.3.3 经验借鉴 |
2.4 淄博九龙峪山地度假区 |
2.4.1 项目概况 |
2.4.2 项目分析 |
2.4.3 经验借鉴 |
2.5 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云浮山生态园 |
2.5.1 项目概况 |
2.5.2 项目分析 |
2.5.3 经验借鉴 |
3 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实践 |
3.1 规划背景 |
3.1.1 政策背景 |
3.1.2 区域发展背景 |
3.1.3 上位规划解读 |
3.2 规划区域条件 |
3.2.1 区域位置 |
3.2.2 自然资源条件 |
3.2.3 社会经济条件 |
3.3 生态环境评价 |
3.3.1 空气环境质量 |
3.3.2 地面水质量 |
3.3.3 土壤质量 |
3.3.4 负氧离子含量 |
3.3.5 植物精气 |
3.3.6 小气候 |
3.3.7 天然外照射贯穿辐射剂量水平 |
3.4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3.4.1 旅游资源调查 |
3.4.2 旅游资源分级 |
3.4.3 区域景区竞合分析 |
3.4.4 结论与对策 |
3.5 客源市场调查及SWOT分析 |
3.5.1 旅游开发现状 |
3.5.2 市场知名度 |
3.5.3 专项旅游市场分析 |
3.5.4 游客接待量预测 |
3.5.5 SWOT分析 |
3.6 规划总则 |
3.6.1 规划范围 |
3.6.2 规划期限 |
3.6.3 规划性质 |
3.6.4 规划依据 |
3.6.5 规划原则 |
3.6.6 规划目标 |
3.6.7 规划定性、定位 |
3.7 规划结构布局 |
3.7.1 分区原则 |
3.7.2 功能分区 |
3.8 规划分区 |
3.8.1 云梦星辰·山巅揽胜区 |
3.8.2 云梦纯溪·亲水休闲区 |
3.8.3 云梦思源·康养度假区 |
3.8.4 云梦伟业·综合服务中心区 |
3.8.5 云梦氧吧·生态保育区 |
3.9 产品规划 |
3.9.1 游览产品规划 |
3.9.2 游览线路规划 |
3.10 环境容量测算 |
3.10.1 环境容量估算原则 |
3.10.2 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
3.10.3 环境日容量估算 |
3.10.4 住宿设施规划 |
3.11 道路交通规划 |
3.11.1 规划原则 |
3.11.2 交通现状 |
3.11.3 交通规划 |
3.12 基础工程规划 |
3.12.1 给排水规划 |
3.12.2 电力电信规划 |
3.12.3 服务设施规划 |
3.13 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
3.13.1 资源保护规划 |
3.13.2 环境保护规划 |
3.14 智慧景区建设规划 |
3.14.1 规划目标 |
3.14.2 大数据中心规划 |
3.14.3 综合管理系统规划 |
3.14.4 立体感知系统规划 |
3.14.5 网络运营系统规划 |
3.15 防灾与安全规划 |
3.15.1 地质灾害防治 |
3.15.2 水文灾害防治 |
3.15.3 森林防火及森林保育 |
3.15.4 安全防护 |
3.16 土地利用规划 |
3.16.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3.16.2 土地利用规划原则 |
3.16.3 土地利用规划 |
3.17 实施与保障规划 |
3.17.1 资金保障 |
3.17.2 人力资源保障 |
3.17.3 组织机构保障 |
3.18 分期建设与投资估算 |
3.18.1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一 |
3.18.2 分期建设与效益分析模型二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附图 |
致谢 |
附件 |
(6)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木材产业 |
2.1.2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 |
2.1.3 木材产业制度创新 |
2.1.4 木材产业技术创新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发展理论 |
2.2.2 创新理论 |
2.2.3 协同理论 |
2.2.4 复杂系统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机理 |
3.1 木材产业的创新主体 |
3.1.1 制度创新主体 |
3.1.2 技术创新主体 |
3.2 产业高端化发展、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的关系 |
3.3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的必要性 |
3.4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博弈分析 |
3.4.1 基本假设 |
3.4.2 符号说明 |
3.4.3 支付矩阵的建立 |
3.4.4 复制动态方程求解 |
3.4.5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
3.4.6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动态协同模式 |
3.5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框架 |
3.5.1 目标协同 |
3.5.2 资源协同 |
3.5.3 推进协同 |
3.6 本章小结 |
4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程度评价及演进阶段识别 |
4.1 产业发展历程 |
4.2 产业高端化发展程度评价 |
4.2.1 因子分析评价法 |
4.2.2 评价指标及数据来源 |
4.2.3 评价过程及结果 |
4.3 高端化演进阶段识别 |
4.3.1 龚伯兹生长曲线拟合法 |
4.3.2 识别过程与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木材产业制度创新评价及演进轨迹分析 |
5.1 制度创新历程 |
5.2 制度创新评价 |
5.2.1 “四位一体”评价模型 |
5.2.2 指标的解释 |
5.2.3 数据来源和指标的评分标准 |
5.2.4 制度创新综合指数 |
5.3 制度创新的演进轨迹 |
5.4 本章小结 |
6 木材产业技术创新评价及演进轨迹分析 |
6.1 技术创新历程 |
6.2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6.2.1 熵值评价法 |
6.2.2 评价指标及数据来源 |
6.2.3 技术创新能力指数 |
6.3 技术创新效率评价 |
6.3.1 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法 |
6.3.2 指标的选择 |
6.3.3 数据来源与时滞问题 |
6.3.4 技术创新效率指数 |
6.4 技术创新的演进轨迹 |
6.5 本章小结 |
7 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度分析 |
7.1 木材产业的复杂系统协同度模型 |
7.2 协同度测算 |
7.2.1 数据来源 |
7.2.2 测算过程及结果 |
7.3 协同轨迹 |
7.4 影响协同度的原因分析 |
7.4.1 制度创新层面的原因 |
7.4.2 技术创新层面的原因 |
7.5 本章小结 |
8 木材产业离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协同策略 |
8.1 技术创新倒逼制度创新的协同策略 |
8.1.1 协同目标 |
8.1.2 协同过程 |
8.1.3 协同推进策略 |
8.2 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并进的协同策略 |
8.2.1 协同目标 |
8.2.2 协同过程 |
8.2.3 协同推进策略 |
8.3 制度创新引领技术创新的协同策略 |
8.3.1 协同目标 |
8.3.2 协同过程 |
8.3.3 协同推进策略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史料来源 |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
结语 |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
后记 |
(8)基于“三规合一”的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全面深化改革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
1.1.2 以“三规合一”为主的“多规合一”已成为规划领域的大方向 |
1.1.3“三规不合”造成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存在诸多问题 |
1.1.4 北京市国土局与北京市规划委两部门合并 |
1.2 课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2.1 课题缘起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小城镇的概念 |
1.3.2“三规合一”的概念 |
1.3.3 规划编制策略的概念 |
1.4 相关理论基础 |
1.4.1 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理论基础 |
1.4.2“三规合一”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及实践成果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 |
2.1.1 国外小城镇发展相关研究 |
2.1.2 国外空间规划对我国“三规合一”问题的启示 |
2.2 国内相关研究 |
2.2.1 我国小城镇总体规划相关研究 |
2.2.2“三规合一”研究及实践成果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北京市小城镇“三规不合”的表现及原因——以通州区为例 |
3.1 通州区概况 |
3.1.1 现状基本情况 |
3.1.2 城镇化发展情况 |
3.2“三规不合”对北京市小城镇发展的主要影响 |
3.2.1“三规”规划年限不匹配 新政策不能及时落实 |
3.2.2“三规”重点建设项目不统一 部分项目难实施 |
3.2.3“迁村并点”力度过大 村民生活质量难提高 |
3.2.4 城镇建设扩张耕地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
3.2.5 空间管制分区冲突生态环境恶化 |
3.3 北京市小城镇“三规不合”的表现——以于家务回族乡为例 |
3.3.1 于家务回族乡发展概况与“三规”编制及实施情况 |
3.3.2 于家务回族乡“三规不合”的表现 |
3.4 北京市小城镇“三规不合”的原因分析 |
3.4.1 规划体系不健全 |
3.4.2 管理机制不协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北京市小城镇“三规合一”编制策略 |
4.1 小城镇“三规合一”工作整体构想 |
4.1.1 成立“三规合一”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
4.1.2 形成“两图合一 经规叠合”的规划体系框架 |
4.2 建立小城镇“三规”统一的规划编制技术标准和基础数据库 |
4.2.1 统一编制技术标准 |
4.2.2 建立基础数据库 |
4.3 小城镇“三规”编制内容改进建议 |
4.3.1 小城镇“三规”关联性编制内容 |
4.3.2 发展战略、目标及指标编制改进建议 |
4.3.3 空间管制编制改进建议 |
4.3.4 用地空间布局编制改进建议 |
4.3.5 产业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编制改进建议 |
4.3.6 小城镇新版“总规”编制内容建议 |
4.4 构建小城镇“三规”协同的规划管理制度 |
4.4.1 创新规划管理机制 |
4.4.2 完善规划审批、监督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三规合一”的于家务回族乡新版“总规”编制探索实证研究 |
5.1 新版“总规”用地空间布局建议 |
5.1.1 新版“总规”现状用地建议 |
5.1.2 新版“总规”规划用地空间布局思路建议 |
5.1.3“城规”与“土规”差异性规划建设用地调整建议 |
5.1.4 新版“总规”村庄搬迁方案建议 |
5.1.5 新版“总规”近期(2016-2020 年)用地空间布局建议方案 |
5.2 新版“总规”产业规划建议 |
5.2.1 新版“总规”产业规划思路 |
5.2.2 规划背景分析 |
5.2.3 产业发展现状基础研究 |
5.2.4 产业政策梳理 |
5.2.5 新版“总规”产业规划策略建议 |
5.2.6 新版“总规”产业规划布局和规模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标索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关于危机管理学研究的研究 |
1.2.2 国内外关于传染病防控的理论和法规研究 |
1.2.3 国内外关于医疗建筑网络危机评价理论 |
1.2.4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研究框架 |
第2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体系建构基础 |
2.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理论基础 |
2.1.1 危机管理理论基础 |
2.1.2 传染病防控理论基础 |
2.1.3 全过程防控理论基础 |
2.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原则 |
2.2.1 全过程评价原则 |
2.2.2 全局性评价原则 |
2.2.3 准确性评价原则 |
2.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糊算法 |
2.3.1 模糊综合评价运算原理 |
2.3.2 模糊综合评价矩阵结构 |
2.3.3 模糊综合评价层级算子 |
2.3.4 医疗建筑网络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总体设计 |
3.1.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置基础 |
3.1.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
3.1.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设定标准 |
3.2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设定 |
3.2.1 医疗建筑网络预防评价指标 |
3.2.2 医疗建筑网络救治评价指标 |
3.2.3 医疗建筑网络恢复评价指标 |
3.2.4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指标体系总表 |
3.3 典型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1 广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2 哈尔滨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3.3 苏州市评价指标数据采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运算模型 |
4.1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运算原理 |
4.1.1 运算方法 |
4.1.2 运算步骤 |
4.1.3 质量控制 |
4.2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矩阵 |
4.2.1 因子定量 |
4.2.2 权重计算 |
4.2.3 矩阵数据 |
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计算分析 |
4.3.1 模型运算 |
4.3.2 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医疗建筑网络防控评价实测应用 |
5.1 城市医疗建筑网络评价实测分析 |
5.1.1 广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2 哈尔滨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1.3 苏州市评价模型实测分析 |
5.2 城市之间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数据分析 |
5.2.1 三城市评价数据汇总 |
5.2.2 三城市评价分值比较 |
5.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检验 |
5.3.1 评价模型结果验证 |
5.3.2 评价模型适应性分析 |
5.4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策略及发展方向 |
5.4.1 医疗建筑网络整合系统 |
5.4.2 医疗建筑网络系统整合策略 |
5.4.3 医疗建筑网络评价模型应用方向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的基本结论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基本分析 |
2.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概念及类型划分 |
2.1.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概念 |
2.1.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类型划分 |
2.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设置 |
2.2.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 |
2.2.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增值功能 |
2.2.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配套功能 |
2.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常运货物品类及功能区划分 |
2.3.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常运货物品类划分 |
2.3.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功能区划分 |
2.4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业务流程分析 |
2.4.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运输业务流程 |
2.4.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流通贸易流程 |
2.4.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的仓储配送流程 |
2.5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
2.5.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选址 |
2.5.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 |
2.5.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 |
2.6 本章小结 |
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 |
3.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思路设计 |
3.1.1 步骤设计 |
3.1.2 方法选取 |
3.1.3 基本思路 |
3.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吸引范围确定 |
3.3 铁路货运量影响因素及其灰色关联度分析 |
3.3.1 影响因素概述 |
3.3.2 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
3.4 铁路货运量预测采用的单个方法与模型 |
3.4.1 灰色预测模型 |
3.4.2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3.4.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3.5 基于诱导有序集结算子(IOWA)的组合预测模型 |
3.5.1 基于诱导有序集结算子的基本概念 |
3.5.2 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 |
3.5.3 基于IO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求解算法与精度检验 |
3.6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承担货运量 |
3.7 本章小结 |
4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 |
4.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面积计算 |
4.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思路设计 |
4.2.1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要求 |
4.2.2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选取 |
4.2.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方法改进及思路设计 |
4.3 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的改进SLP方法 |
4.3.1 基本要素分析 |
4.3.2 功能区相关性分析 |
4.4 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构建与求解 |
4.4.1 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假设 |
4.4.2 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构建 |
4.4.3 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的步骤设计 |
4.5 最优功能区布局方案的调整 |
4.6 本章小结 |
5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实例研究 |
5.1 项目建设背景 |
5.1.1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区位分析 |
5.1.2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存在问题 |
5.1.3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意义 |
5.2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货运量预测 |
5.2.1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吸引范围确定 |
5.2.2 数据选取与影响因素确定 |
5.2.3 单个预测模型进行预测 |
5.2.4 基于IOWA组合预测模型预测 |
5.2.5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承担货运量 |
5.3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 |
5.3.1 功能区划分 |
5.3.2 作业流程分析 |
5.3.3 功能区面积计算 |
5.3.4 功能区相关性分析及量化 |
5.3.5 功能区布局方案求解 |
5.4 新筑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方案调整 |
5.4.1 功能区布局调整 |
5.4.2 出入口设置及交通流线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刍议检验检疫“十五”发展规划思路(论文参考文献)
- [1]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D]. 闫亚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2]大连城市色彩意象的构成模式研究[D]. 林林.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7)
- [3]陕西省韩城市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研究[D]. 胡绪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4]有机团结视角下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保障要素研究[D]. 吴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5]连云山山地度假区总体规划[D]. 陈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6]木材产业高端化发展中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协同演进研究[D]. 马晓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8]基于“三规合一”的北京市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策略研究[D]. 张慧超. 北京工业大学, 2017(07)
- [9]防控突发性传染病医疗建筑网络的评价体系研究[D]. 张宏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10]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功能区布局规划研究[D]. 姬燕男. 北京交通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