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 4(论文文献综述)
张立洋[1](2021)在《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聂运伟[2](2020)在《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文中研究说明1990年代以来,有关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在中日两国学术界,已引起诸多学科的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推进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的工作,尤为重要。东亚同文书院存世的文献资料种类繁复,分藏多地,隶属各异,乏于统一的收集、整理和展示,窥其全貌实属不易。这种状况与东亚同文书院研究热潮相比,显然极不相称。笔者在研习东亚同文书院历史的过程中,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的状况非常关注,多有辑录。鉴于汉语学界对此问题暂缺全面的梳理和介绍,笔者不揣谫陋,多方检索相关文献资料,连缀成文,以求于大方之家。
罗丹[3](2021)在《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年是时代发展中最具活力、创造力的社会群体,是社会发展、国家建设、民族延续的未来领导者和建设者。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自觉地承担起培养“堪当大任”青年的历史任务,并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围绕“为什么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和怎样培养青年”等重要问题,在实践探索中建构起具有中国范式的理论框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当今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并以青年心理特点、发展规律、成长成才需求为着眼点,形成了一系列促进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论断,不仅为党的青年工作理论注入了新内容,而且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在复杂的内外发展环境下,研究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章以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为逻辑布局,对研究的背景进行分析。从研究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着手,探讨研究的重要意义所在。以国内外学术研究现状为基点,重点梳理当前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度,运用比较和归纳等方法,分析当前围绕该研究主题存在的空白点,提出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二章对青年、青年成长成才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明确的界定,在厘清相关概念内涵的基础上,对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和重大意义进行深刻剖析和阐释,为进一步研究明确思路和主体范畴。第三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维度出发,对相关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分别从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主体因素等多个维度对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进行了阐释和论述,凸显了其基本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等。第四章从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理论维度出发,对其形成的理论渊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它是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社会历史条件而生成的新时代青年成长成才思想。第五章从横向维度系统梳理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讲话内容,分析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通过归纳和总结,主要包括:一是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二是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三是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五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第六章总结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特点及意义。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生成发展既凸显了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等五个鲜明的特点,又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第七章探讨了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在领导主体方面,应坚持党的领导,为青年成长成才营造发展环境。在社会力量的整合方面,需凝聚共青团、高校、新媒体等多方力量,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同时要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基础作用。在个体因素方面,应加强青年的自我教育,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霍虹[4](2021)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17年开始的文学革命到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是中国文学史上通常所定义的现代文学时期,本论文把这一时间段内批评主体对当时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的作品的共时性批评作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间的历史与现实语境中,论文先是全面梳理并整体观照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然后从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入手,进一步探究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模式和方法,分析其价值与局限,以期在推进完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的基础上,促进中国本土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当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全文共分为六章,具体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界定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介绍研究缘起,然后爬梳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的概况,发现还比较欠缺整体性与主体性研究成果,从而确定了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意义等。第二章,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进行文学史的梳理,勾勒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创作与批评的整体脉络。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时期,中国第一批现代女作家及其文学创作兴起,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随之诞生,并表现出发生期的特征,即批评主要集中于冰心等个别女作家、批评视角较单一、批评主要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繁荣发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也随之发展,表现为批评主体更加职业化、现代批评意识更加成熟、批评的理论性与系统性更强、批评视角更加开阔、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成果大量涌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时期,女作家及批评家被战争分割在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大政治区域内,文学创作和批评都表现出各自区域的特征,国统区与解放区的批评与第二个十年相比略显单薄,而沦陷区的批评大多避开了战争和政治现实,更关注作品本身。第三章,考察了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第一个十年,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形成了核心相对稳定的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批评主体以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进行的女作家作品批评,虽然立场不同、风格各异,但无不洋溢着改造现实的激情,以真诚的声音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落潮,第二个十年的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身份逐渐发生分化,主要分为革命者批评主体身份、左翼批评主体身份、自由主义批评主体身份,并在批评中表现出各自的身份意识;第三个十年受战争影响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内,国统区批评主体生活颠沛流离、解放区批评主体接受知识分子身份改造、沦陷区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被压抑,五四时期所形成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在总体上趋于弱化;而三十年间,始终不变的是性别主体身份,男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具有隐含的性别文化身份的权威地位,而处于边缘地位的女性性别身份的批评主体在面对同为女性的作家及其作品时则或是表现出深刻的共情或是表现出剧烈的排斥,暗含着女性性别身份的焦虑。第四章,进一步研究批评主体在以不同的身份经验对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进行积极主动的批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批评理念。第一个十年,批评主体以较一致的现代知识分子身份认同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现实问题充满挑战的勇气与改造的激情,对追求“人”的全面解放、实现“人”的外在和内在的全面自由本质表现出十分的热情,大量引进国外各种文艺理论,其中的现实主义批评理念和浪漫主义批评理念被有不同身份意识倾向的批评主体所青睐,而现代女性文学批评理念却处于缺失的地位;第二个十年,随着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五四时期基本达成共识的新文学观念发生瓦解,革命者和左翼批评主体秉持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念,自由主义批评主体是以自由主义文艺批评理念为指导。新文学阵营被持有不同文学理念的知识分子们分裂成若干派系,各派系在对女作家作品争相阐释的过程中得以更深入地探求女作家作品的性别特征,女性作家及女性批评主体成长后也注意到自身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使得女性文学批评理论进入酝酿期;第三个十年,批评主体被分割在不同的政治区域,不同区域内不同身份特征的批评主体形成各自的文学批评理念,国统区主要是“宣传抗战”批评观、解放区主要是在“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影响下的批评理念、沦陷区出现了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第五章,研究在不同文学理念的指导下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所形成的语境论和体验性两大批评模式。语境论批评模式关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与“种族”“环境”“时代”因素之间的密切关系,体验性批评模式关注批评者面对现代女作家作品时内心的体验。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理念中,强调文学对社会历史的反映与推动价值的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强调文学表现内心、追求自由审美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批评理念更多地采用了体验性批评模式;倾向于宏大批评话语的男性批评主体更多地采用了语境论批评模式,倾向于私人化批评话语的女性批评主体则更偏爱于体验性批评模式。在具体批评过程中,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运用了“知人论世”、感悟式“诗化”和“比较分析”等批评方法。第六章,论述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深刻影响了现代女作家们的创作方向,并在客观上推动了现代女作家作品在文学史中的经典化进程;批评中张扬了具有身份特征的“主体性”,始终保持一种主体“在场”的批评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实践性、体验性等多方面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特征,这些特征作为批评的“中国经验”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启示和借鉴价值;批评中产生了中国本土的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可作为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理论体系建构的根基。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些男性批评主体的男权主义思想以及其在批评中对女性性别体验的隔阂,阻碍了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及批评理论的生长。
尤梓竹[5](2021)在《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文中认为自甲骨文发现以来,众多甲骨文学者投入於甲骨文字的释读工作中,产生了丰富的成果。这些考释成果发布在各种各样的杂志报刊中,为了通盘了解甲骨文字的考释情况,以及学者对某一字形认识的发展和变化,学界曾多次整理总结甲骨文的考释成果。本论文即是在前(5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对以往甲骨文考释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的一次全面的汇集,以提要方式,用简洁的话语陈述诸家考释过程及成果。论文搜集的范围主要是1899年至2005年甲骨学在文字考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参考《甲骨文字诂林》的体例进行编纂,基本按照《甲骨文字诂林》的顺序编排甲骨文字头,重新加以编号,并附以每一字头在《甲骨文字诂林》和《甲骨文字编》相应的编号。在每一字头下按照年代先後阐述各家观点。为便於检索字形,我们编制了甲骨文部首检字表、拼音检字表等索引。本论文为《甲骨文字考释提要》的第一部分,与贝梦娟《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二)相配套,主要收录《甲骨文字诂林》中编号为1-1889甲骨文字头的考释成果。
丁斯甘[6](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研究指明《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顾王乐[7](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孙佳[8](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文中提出四川地处中国内陆西南部,十九世纪以前四川数学学术交流较少。自1897年四川第一份近代报刊——《渝报》出版之后,四川期刊上开始发表数学论文,直至1949年,论文数量不少于300篇。现多以期刊史研究为主,对数学论文的研究相对较少。期刊灵魂应是其承载的内容,研究清末和民国时期数学论文的内容,可以呈现同时期四川数学水平,反映四川数学教育研究状况,对寻找数学学科发展线索及数学研究传播规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查阅了四川省图书馆和档案馆、四川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地方文献馆、重庆大学古籍馆、上海图书馆等地馆藏的四川原始期刊文献后,再结合相关专着、现有研究文献,通过对四川期刊原本的统计和分析,本论文重点研究了发表数学论文的期刊背景、数学论文内容、论文作者群体等。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期刊的创办背景:四川不同的学术研究团体创办了期刊,办刊方式为官方办刊、私人办刊、学校办刊和学术团体办刊四类。目前搜集到有31种期刊(含合作办刊)发表了数学论文,其类型分为数学专业期刊、数理综合期刊和教育综合期刊三种。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发表数学论文的期刊数量多,类型丰富,研究内容多与实际相关,但期刊发行不连续,且持续时间不长,因此期刊的持续影响力不足。(2)数学论文的研究内容:自1897年至1949年的数学论文共有306篇,其中1937年以前只有77篇数学论文。可以发现:其研究主题包括中小学数学问题研究、高等学校数学问题研究、数学教学问题研究。这一时期的数学论文数量由少及多,论文研究主题从单一到丰富,论文水平由浅至深。但是这一时期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于中小学数学问题研究,高等数学及数学教育研究的论文较少。(3)数学论文的作者群体:在数学及数学教育学术研究中有三种类型的群体占据重要地位:以中小学校师生为主的初等教育作者群体、以高等院校教授等身份为主的高等教育作者群体,以及以民间数学研究者等身份为主的社会教育作者群体,他们在传播和发展数学教育事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把握数学教育发展动态的核心群体,他们扮演着两类角色——数学学术研究者和数学教育传播者。最后研究结论认为,为促进数学学术研究繁荣发展与广泛传播,应注重期刊专业化,以提升数学研究水平;并挖掘数学研究深度,加强数学研究与其他科学之间的联系;以及建立不同数学研究群体,提倡不同身份的群体进行数学研究。
洪涛[9](2020)在《《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与传播是韩国马克思主义翻译史中最主要的核心内容。要想充分理解韩国《资本论》的翻译与传播发展,就离不开对韩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总体把握。介于此,本文对韩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与现状,首次提出了三大阶段的区划分期:第一阶段是20世纪初期至30年代中期日本殖民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第二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的韩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复兴及其沉寂”,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到目前为止的韩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复兴”。而作为本文主题内容的《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与传播发展,依次放在上述韩国马克思主义三大阶段分期的历史背景之中。到目前为止,韩国翻译出版或正在翻译出版的《资本论》共有七种:首尔版、理论与实践版、白衣版、比峰版、道路版、工社研版和Raum版。第一章概述了全文的前提背景,主要介绍20世纪20年代殖民时期马克思主义在韩国的传入及其相关的翻译情况。共产主义运动与社会主义思潮正式开始传入韩国是在20世纪初期,到1919年汉城爆发三一民族独立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逐渐成为当时韩国各种社会主义思潮的主流。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最早翻译的两部马克思经济学着作中,《〈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是韩国马克思主义原着翻译史上的起点,而《雇佣劳动与资本》是在当时条件下替代《资本论》一书的最好途径。第二章,首先是20世纪40年代新闻报纸中有关七则《资本论》的原始资料——在韩国理论界都不太清楚首尔版《资本论》的翻译与出版的情况下,掌握第一手资料成为研究解放时局时期《资本论》的首要问题。其次,对首尔大学图书馆收藏的解放时局时期韩文版《资本论》原书的去向和遗存情况给出一个由来说明。再次,我们依据原始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其它各种相关信息,对韩国第一个正式出版的《资本论》做了一个历史的还原,从而填补了首尔版《资本论》在版本学、文献学与理论研究上的空白,并修正了韩国学者在《资本论》出版问题上的错误推论。最后,对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资本论》在韩国的状况做一个必要的梳理前提下,通过说明这段时期韩国出现的批判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等现象,分析了韩国马克思主义所经历的近三十年沉寂时期的状况。第三章是本文的重点章节,比较的是目前韩国国内通行的金秀行的“比峰版”和姜信俊的“道路版”、以及两个人各自的学术研究情况。首先,通过段落句子的举例和概念统计,比较了《资本论》“序、跋”和“第一章、商品”中两个《资本论》韩文版的翻译情况。再次,金秀行危机理论的核心观点是从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及其内部矛盾中寻找危机发生的原因,并以这一矛盾性趋向的展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契机和状况来说明这个原因。此外,金秀行在《资本论》翻译中的货币度量本土化,是世界各国翻译的《资本论》版本中唯一采用的一种方式。最后,姜信俊提出了以马克思实现变革的三重要素来重建《资本论》解决方案的总体性结构,而对于两个马克思论战出发点的“无产阶级专政”,其焦点不在于理念目标,而在于达到目标的策略手段。本文首次把当代韩国马克思主义历史进程划分为:受苏联哲学教科书影响的“正统期”、苏联解体后失去理念目标的“徘徊期”、和朝鲜半岛《南北共同宣言》为契机的“开放期”。由此,在第四章,阐述了韩国马克思主义第二次复兴和《资本论》翻译在韩国的现状与新动态。1980年代“正统期”的左翼进步阵营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展开的三次大争论,是韩国左翼知识分子自主探索马克思主义研究道路最早的有益尝试。之后1990年代“徘徊期”出现的“后马克思主义”为主的转向,虽然是韩国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上的一种倒退,但是从根源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新探索的层面上依然具有肯定性的积极意义。而从2000年代开始,韩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文献翻译、学术阵地、研究队伍、经典翻译、学科建设、以及实践运动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新进展。其中,“中韩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作为中韩之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高端对话平台,为促进中韩两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交流与学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波[10](2020)在《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30年代的摩登上海,是中西文化的交流场域,书籍设计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不仅反映了时代的审美,更是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化表征。文化的大熔炉也为中国现代书籍设计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而叶灵凤作为那个文化场域的跨文化译介者,在受到从清末到民初繁杂的文艺思潮影响后,所做的书籍设计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表征。就将西方元素本土化的这一创造性过程,叶灵凤承担了一位审美现代性与启蒙现代性的推者,其创造性不仅在文学写作方面,在书籍设计方面更是如此。中国现代书籍设计在叶灵凤等书籍设计师的创造下,为“新文化”共同体塑造了一幅中国式的现代视觉景观,叶灵凤在从个体到社会,从社会到个体的双向循环影响中,设计语言从“中国式的唯美主义”转向“多元风格”相混合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中比亚兹莱、蕗谷虹儿以及日本艺术、西方艺术和中国传统书画艺术都曾作为叶灵凤的视觉前文本影响到叶灵凤的视觉认知,在这一过程中同时也伴随着外域文化的延异的发生。本文通过史料搜集、图像分析、形式分析、符号学等研究范式将其设计置入更宽泛的设计网络中进行阐释,其书籍设计不仅丰富了中国现代书籍设计的语言,其商业性的一面也书写了民国初期的设计师文化,同时也为塑造民族认同和想象共同体的重要一环做出了贡献。
二、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 4(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 4(论文提纲范文)
(2)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大陆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出版 |
二中国台湾诸图书馆所收藏的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 |
三日本爱知大学关于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出版 |
四欧美对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及对东亚同文书院的研究 |
(3)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的思路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概念解析 |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
2.1.1 青年 |
2.1.2 青年成长成才 |
2.2 青年成长成才的本质 |
2.2.1 青年成长成才是青年教育的核心目标 |
2.2.2 青年成长成才是促进青年发展的关键要素 |
2.3 青年成长成才的意义 |
2.3.1 激活青年的奋斗力量 |
2.3.2 增强青年的“四个自信” |
2.3.3 提升青年抵御消极思想侵蚀的能力 |
2.3.4 增强青年的能力与本领 |
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现实条件 |
3.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时代背景 |
3.1.1 国际背景 |
3.1.2 国内背景 |
3.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3.2.2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
3.2.3 改革开放的深入 |
3.2.4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 |
3.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形成的主体因素 |
3.3.1 红色家风的熏陶 |
3.3.2 传统文化的底蕴 |
3.3.3 知青岁月的淬炼 |
3.3.4 地方工作的磨砺 |
3.3.5 治国理政的实践 |
4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 |
4.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基础 |
4.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1.2 列宁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支撑 |
4.2.1 毛泽东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2 邓小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3 江泽民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2.4 胡锦涛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思想 |
4.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资源 |
4.3.1 通过道德教育培养青年的价值观 |
4.3.2 借助实践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4.3.3 引导青年付诸道德实践 |
4.4 西方文化中的青年成长成才思想是理论借鉴 |
4.4.1 青年的形象与本质 |
4.4.2 青年主体性与道德教育的结合 |
4.4.3 青年思想教育的理念 |
5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
5.1 以历史担当砥砺青年成长成才 |
5.1.1 肯定青年的历史地位 |
5.1.2 强调青年的使命担当 |
5.1.3 明确青年的时代角色 |
5.2 以理想信念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5.2.1 坚定青年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
5.2.2 筑牢青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
5.2.3 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
5.3 以“四个自信”激励青年成长成才 |
5.3.1 树立青年的道路自信 |
5.3.2 加强青年的理论自信 |
5.3.3 坚定青年的制度自信 |
5.3.4 厚植青年的文化自信 |
5.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青年成长成才 |
5.4.1 青年价值目标的教育 |
5.4.2 青年价值取向的引领 |
5.4.3 青年价值准则的规范 |
5.5 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推动青年成长成才 |
5.5.1 涵育青年的爱国情怀 |
5.5.2 涵养青年的道德修为 |
5.5.3 提升青年的科学文化素养 |
5.5.4 增强青年的身心素质与劳动素养 |
6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及重要意义 |
6.1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主要特点 |
6.1.1 时代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
6.1.2 人民性与社会性相统一 |
6.1.3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 |
6.1.4 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
6.1.5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6.2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 |
6.2.1 马克思主义青年思想的最新成果 |
6.2.2 中国共产党青年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6.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青年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弘扬 |
6.2.4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
6.3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意义 |
6.3.1 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基本遵循 |
6.3.2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
6.3.3 为青年教育工作提供实践指导 |
6.3.4 为青年全面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
7 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的实践路径 |
7.1 发展环境的营造:坚持党的领导 |
7.1.1 党的领导是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 |
7.1.2 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关心爱护 |
7.2 社会力量的整合:协同推进青年成长成才 |
7.2.1 发挥共青团在青年成长成才中的作用 |
7.2.2 以学校育人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7.2.3 依托新媒体信息优势促进青年成长成才 |
7.3 家庭优势的发挥:强化家庭教育的基础作用 |
7.3.1 重塑家庭教育价值观念 |
7.3.2 营造和谐家庭氛围 |
7.4 自我教育的加强:激活青年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自觉 |
7.4.1 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
7.4.2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4.3 树立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
7.4.4 努力学习知行合一 |
7.4.5 提升道德修养 |
7.4.6 加强自我管理提升本领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本文研究缘起 |
1.2 研究综述与问题求索 |
1.3 本文研究思路、方法与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发生与发展 |
2.1 发生期(1917—1927 年)——从文学革命到大革命失败 |
2.1.1 第一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1.2 以冰心批评为主的稚嫩果实 |
2.2 发展期(1928—1937 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战全面爆发 |
2.2.1 第二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2.2 形式多样的专业性批评硕果累累 |
2.3 延续期(1937—1949 年)——从抗战全面爆发到第一次文代会召开 |
2.3.1 第三个十年女作家创作概况 |
2.3.2 三大政治区域内批评的不同成果 |
第3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体的身份 |
3.1 “传统”与“现代”之间:批评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 |
3.1.1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形成 |
3.1.2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分化 |
3.1.3 批评主体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弱化 |
3.2 “隐含的权威”与“身份的焦虑”:批评主体的“性别”身份 |
3.2.1 男性批评主体的“催生” |
3.2.2 男性批评主体的“建构” |
3.2.3 女性批评主体的“焦虑” |
第4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主要理念 |
4.1 第一个十年:理论的“喧哗”与“缺失” |
4.1.1 现实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问题小说”的聚焦 |
4.1.2 浪漫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自我”及“表现”的提倡 |
4.1.3 性别理论的缺失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初探 |
4.2 第二个十年:理论的“多元化”与“酝酿” |
4.2.1 马克思主义批评观与对女作家“阶级性”的强调 |
4.2.2 自由主义批评观与对作品“人性”及“审美”的关注 |
4.2.3 性别理论的酝酿与女性特征批评实践的深入 |
4.3 第三个十年:理论的“政治化”与“萌芽” |
4.3.1 国统区“宣传抗战”批评观与对作品“抗战主题”的倡导 |
4.3.2 解放区“新民主主义”文化观与对女作家“政治立场”的要求 |
4.3.3 沦陷区中国本土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萌芽 |
第5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基本模式与方法 |
5.1 两大类批评模式 |
5.1.1 语境论批评模式 |
5.1.2 体验性批评模式 |
5.2 常用的批评方法 |
5.2.1 “知人论世”批评法 |
5.2.2 感悟式“诗化”批评法 |
5.2.3 “比较分析”批评法 |
第6章 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的价值与局限 |
6.1 “主体精神”的介入与“在场”的批评 |
6.2 “实践性”与“体验性”批评的当代启示 |
6.3 “理论基点”的价值与“本土理论”的建构 |
6.4 “男权”的幽灵与“性别体验”的局限 |
结语 |
附录: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主要文章、着述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5)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说明 |
字头索引表 |
前言 |
甲骨文字考释提要 |
甲骨文着录文献 |
参考书目 |
(6)《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通报》概况 |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
第二节 《通报》概况 |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
一、《通报》目录索引 |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
一、语言比较研究 |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
一、“Tibet”文章分类 |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
四、《通报》的影响力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绪论 |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
四、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
一、误析字形结构 |
二、误认文字初形 |
三、误说字本义 |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
结语 |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
单字索引 |
简称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期刊数据库创建 |
1.2.2 相关专着及地方志 |
1.2.3 相关期刊论文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的与问题 |
1.5 研究方法和过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过程和论文结构 |
1.6 创新点 |
2 四川期刊的创办背景 |
2.1 四川期刊出版概况 |
2.1.1 创刊起源 |
2.1.2 四川期刊由萌芽至发展:1897-1936 |
2.1.3 四川期刊由繁荣至衰退:1937-1949 |
2.2 期刊创办团体 |
2.2.1 官方办刊 |
2.2.2 私人办刊 |
2.2.3 学校办刊 |
2.2.4 学术团体办刊 |
2.3 期刊类型 |
2.3.1 数学专业期刊 |
2.3.2 数理综合期刊 |
2.3.3 教育综合期刊 |
2.4 小结 |
3 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内容 |
3.1 以中小学数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1.1 数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1.2 数学论文中的算术及初等代数研究 |
3.1.3 数学论文中的几何研究 |
3.1.4 数学论文中的三角学问题研究 |
3.1.5 数学论文中的初等微积分研究 |
3.2 以高等数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2.1 数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2.2 内迁四川的期刊上的高等数学论文 |
3.2.3 四川本土期刊上的高等数学内容 |
3.3 以数学教学问题为主的研究论文 |
3.3.1 数学教学论文类型及数量 |
3.3.2 数学课程论文 |
3.3.3 数学教学论文 |
3.3.4 数学习题论文 |
3.3.5 数学文化论文 |
3.4 小结 |
4 期刊中数学论文的作者群体构成 |
4.1 作者群体背景及发表数学论文数量概况 |
4.1.1 作者群体教育背景 |
4.1.2 不同时期作者群体及发表数学论文概况 |
4.2 作者群体的身份概况 |
4.2.1 以中小学校师生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4.2.2 以高等院校教授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4.2.3 以民间数学研究者等身份为主的作者群体 |
5 期刊论文中呈现的数学教育与数学研究之传播及发展关系 |
5.1 数学教育和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与发展相互促进 |
5.1.1 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推动了数学教育的发展 |
5.1.2 数学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 |
5.2 数学教育和数学学术研究的传播与发展相互制约 |
5.3 论文作者作为数学研究者与数学教育者之双重身份的作用与意义 |
6 研究结论及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启示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四川近代期刊之数学论文篇目汇录(1897-1949) |
附录2:1897 年-1949 年四川出版的数学及数学教育相关的报刊目录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9)《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及选题缘由 |
二、国内外文献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体例 |
第1章 殖民时期《资本论》的考察及其相关翻译 |
1.1 《资本论》在韩国的早期传播 |
1.1.1 1920 年代殖民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及其翻译 |
1.1.2 《资本论》在韩国的早期传播及其局限性 |
1.2 马克思经济学着作的早期翻译 |
1.2.1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与唯物史观 |
1.2.2 《赁金劳动与资本》与日本要素 |
第2章 解放时局时期《资本论》的考证及其后续 |
2.1 解放时局时期《资本论》韩文第一版的考证 |
2.1.1 七则关于《资本论》出版的信息:国家中央图书馆 |
2.1.2 寻找解放时局时期的《资本论》:首尔大学图书馆 |
2.2 韩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复兴及其沉寂 |
2.2.1 1940 年代韩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复兴及《资本论》韩文版的还原 |
2.2.2 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资本论》及韩国马克思主义的沉寂 |
第3章 两种《资本论》韩文翻译的文本比照及其评述 |
3.1 两种《资本论》韩文翻译的文本对照 |
3.1.1 《资本论》“序、跋”的语句翻译比较 |
3.1.2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的概念翻译对照 |
本节小结 |
3.2 对金秀行与姜信俊的学术评述 |
3.2.1 金秀行的《资本论》大众化与经济危机理论 |
3.2.2 姜信俊对《资本》的再建构与工联运动研究 |
本节小结 |
第4章 韩国《资本论》现状及韩国马克思主义新动态 |
4.1 韩国《资本论》现状及其新动态 |
4.1.1 三卷本《资本论》的出现 |
4.1.2 《资本论》翻译在韩国的最新动态 |
本节小结 |
4.2 韩国马克思主义的第二次复兴及其新动态 |
4.2.1 1980 年代“正统期”与马克思主义大讨论 |
4.2.2 1990 年代“徘徊期”与韩国的进步阵营 |
4.2.3 2000 年代“开放期”与韩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动态 |
本节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一、作者简介 |
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
致谢 |
(10)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叶灵凤书籍设计研究现状 |
1.3 主要内容与基本框架 |
第2章 西风东渐: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欧洲因素 |
2.1 民国前期的审美风尚与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时代背景 |
2.1.1 西方唯美主义的演变 |
2.1.2 比亚兹莱在中国 |
2.2 叶灵凤书籍设计的现代语言与欧洲风格 |
2.2.1 中国式“唯美主义”的诞生 |
2.2.2 叶灵凤与比亚兹莱的相似之维 |
2.2.3 多元风格:从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到表现主义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影响的中介:日本文化与叶灵凤书籍设计 |
3.1 跨文化因缘:蕗谷虹儿 |
3.2 叶灵凤书籍设计语言与日本艺术的浸染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的变异:叶灵凤书籍设计的文化记忆 |
4.1 中庸之美:传统儒家思想的调和与制约 |
4.2 知觉重构:叶灵凤的书籍设计与传统中国的书画艺术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叶灵凤设计年表 |
附录2 叶灵凤设计作品图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四、AUTHOR INDEX FOR VOLUME 1 4(论文参考文献)
- [1]先秦法家在近现代中国[D]. 张立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东亚同文书院文献资料的收藏、整理与编纂[J]. 聂运伟. 文化发展论丛, 2020(00)
- [3]习近平关于青年成长成才重要论述研究[D]. 罗丹.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4]中国现代女作家作品批评研究[D]. 霍虹. 辽宁大学, 2021(02)
- [5]甲骨文字考释提要(一)[D]. 尤梓竹. 吉林大学, 2021(01)
- [6]《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7]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8]清末民国时期四川期刊中的数学论文研究(1897-1949)[D]. 孙佳.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0)
- [9]《资本论》在韩国的翻译及其传播研究[D]. 洪涛.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延异的图像:叶灵凤书籍设计思想研究[D]. 李波.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