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烟草及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娜[1](2021)在《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文中提出在设施栽培生产中,高温高湿的环境造成黄瓜(Cucumis sativus L.)植株病虫害频发,在防治过程中农药施用量大、种类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污染环境,甚至通过食物链富集,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褪黑素(Mel)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调节物质,在响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目前,关于Mel在植物农药降解代谢方面鲜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外源Mel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As A-GSH循环、氮代谢、营养元素吸收以及转录组学的影响,探究外源Mel对IM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理和分子调控机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IMD药害提供理论依据。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2.75mM-IMD显着抑制了黄瓜植株净光合速率(Pn)和叶绿素含量(Chl),影响了黄瓜幼苗的正常生长;外源根施50μM Mel显着提高了黄瓜幼苗气孔开放程度,降低了MDA含量,增加了叶绿素含量,有效缓解了IMD胁迫对植株造成的光合与膜损伤,并增加了黄瓜幼苗根系和叶片中的Mel含量,加速了IMD的降解。2.外源Mel显着提高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 L)及光系统II实际光量子产额(ΦPSII)。同时,外源Mel处理有助于修复IMD胁迫对叶片叶绿体结构造成的损伤,显着减少了嗜锇颗粒数量,维持了类囊体结构的相对完整。此外,外源Mel使叶片中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和果糖1,6-二磷酸酶(FBP)活性显着提高2.4%和38.9%,减轻了IMD胁迫对叶片造成的光合损伤;并通过降低果糖、蔗糖和可溶性蛋白的生物合成,维持黄瓜幼苗正常的碳代谢和渗透调节过程。3.外源Mel显着抑制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过氧化氢(H2O2)和超氧阴离子(O2·-)的积累,提高了叶肉细胞中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活性,催化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还原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再生成;同时,Mel还增强了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接受GSH生成的电子,使脱氢抗坏血酸(DHA)还原生成抗坏血酸(As A),提高了As A-GSH循环系统清除自由基的效率,增强了黄瓜幼苗的ROS清除能力,进而缓解了IMD胁迫引起的氧化损伤。另外,Mel显着诱导解毒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活性及其编码基因GST1、GST2、GST3的表达,从而促进IMD的降解代谢,维持了植物体内的氧化还原稳态。4.外源Mel明显改善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氮同化过程中的相关酶—硝酸还原酶(NR)、亚硝酸还原酶(Ni R)、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合成酶(GOGAT)的活性,维持了植株对养分的正常吸收。同时,外源Mel促进了IMD胁迫下黄瓜幼苗根、茎、叶中大量元素(氮、磷、钾),中量元素(钙、镁),微量元素(锌、铁、锰)的吸收,且在根系中的促进效果最为显着。5.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共有3042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处理后的黄瓜叶片中得到鉴定。其中与IMD-Mel+IMD对比组合中有523个差异基因上调表达,118个下调表达。Gene Ontology(GO)分析表明大多数DEGs被注释到过渡金属离子结合、膜组件和次生代谢过程。Kyoto Encylopeid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主要涉及谷胱甘肽代谢、MAPK信号通路-植物、苯丙氨酸代谢、植物激素转导和植物-病原互作。对GO和KEGG项中DEGs进一步分析发现,外源Mel可能通过调控漆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呼吸爆发氧化酶同源蛋白、细胞色素P450基因、WRKY转录因子、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乙烯响应因子、b HLH转录因子和MYC2转录因子等基因的表达促进黄瓜幼苗体内IMD降解。综上所述,外源Mel通过维持黄瓜幼苗光合系统稳定、调控氧化还原稳态、促进养分吸收以及诱导抗逆基因的表达,提高黄瓜幼苗对IMD的耐受性。本研究为设施黄瓜栽培中减轻农药药害提供了理论依据。
原万玲[2](2020)在《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小麦主产区主要通过叶面喷雾的方法来防治蚜虫。通常情况下,小麦蚜虫可以在小麦整个生育期进行为害,且蚜虫主要聚集在小麦叶片的背部或茎秆上吸食汁液。农药雾滴在喷雾使用过程中会发生蒸发、飘移、弹跳等现象,难以沉积到作物的茎上或者叶片的背面。不仅导致农药的利用率低,而且容易对非靶标生物造成暴露风险。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但对农田鸟类的重大威胁和作物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农药在喷雾和种子包衣使用过程中所造成的农药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本课题基于蚜虫的发生规律及其在农作物上的为害特性制备一种新的农药剂型,以期高效科学地使用农药。本课题制备了2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分别进行了室内实验和大田实验,综合评价两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释放性能、在小麦蚜虫防治中剂量分布规律、对麦蚜的防治效果、在小麦可食部位的最终残留量以及对小麦最终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2种不同缓释颗粒剂均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且0.2%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在水介质中的释放速率比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更快。0.2%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中含有大量的水溶性的化学肥料,化肥容易吸水溶胀,有利于缓释颗粒剂在释放介质中对外释放有效成分。因此,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释放性能优于吡虫啉(药肥)缓释颗粒剂。为了将根部施药与茎叶喷雾做对比,将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对小麦进行茎叶喷雾,得到吡虫啉在小麦叶片上的洗脱率。在施药后21d内,吡虫啉在小麦叶片上的洗脱率为50.8-71.3%,说明小麦叶片上大部分的农药都很容易被水冲刷掉。在施药21天后,以施药4小时后小麦植株上吡虫啉的浓度为有效沉积量,小麦植株中吡虫啉的浓度为0.18mg/kg,仅为有效沉积量的8%。因此,茎叶喷雾后,大部分吡虫啉不能被小麦叶片直接吸收,而是流失到环境中或被降解。在田间试验中,将两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与小麦种子同时播种到土壤中,在小麦的不同生长期期进行采样,测定土壤、小麦根部和植株中吡虫啉的浓度。小麦返青之后进行农田灌溉,土壤温度和湿度迅速升高,土壤中吡虫啉浓度也因此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吡虫啉的浓度逐渐降低。小麦根部吡虫啉的浓度在春季返青、起身期最高,并随着小麦生物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从返青期开始,小麦根系对药肥的吸收都迅速增加,因此在返青、起身期植株中吡虫啉含量较高。随着小麦生物量的增加和自身代谢作用增强,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含量逐渐降低。从返青期开始,小麦根系对药肥的吸收都迅速增加,因此在返青、起身期植株中吡虫啉含量较高。冬小麦的生长周期较长,麦蚜一般在返青之后开始繁殖为害,在小麦返青期和起身期小麦植株中吡虫啉浓度较高,有利于小麦蚜虫的防治。随着小麦自身生物量的增加和代谢作用增强,吡虫啉在小麦植株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综上所述,2种吡虫啉缓释颗粒剂能够在小麦整个生育期防治蚜虫、保证小麦产量和降低对可食部位的安全性。与茎叶喷雾相比,根部施药靶向性更强,降低蜜蜂和其他传粉者接触吡虫啉的风险,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和安全性。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用于冬小麦全生育期控制小麦蚜虫,是提高农药利用率、保证产量和降低环境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为农药剂型的优化和科学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马伟超,李一婧,曹会弟[3](2019)在《甘蓝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及清洗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吡虫啉是甘蓝种植中广泛使用的农药之一。以甘肃省天水市区不同销售地点的甘蓝为例,通过检测甘蓝总吡虫啉残留量和不同部位的吡虫啉残留情况,探讨不同清洗方式对吡虫啉残留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菜市场销售的甘蓝吡虫啉残留量普遍大于超市的,吡虫啉在甘蓝叶球的残留量普遍高于边叶。使用碱水和盐水清洗可有效去除甘蓝中残留的吡虫啉,去除率可达到100%。该研究可以为甘蓝购买地点的选择和甘蓝中吡虫啉残留的清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
张南[4](2019)在《吡虫啉在番茄上的残留与代谢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吡虫啉是一种使用广泛、低毒、高效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主要防治各种农作物上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如蚜虫、蚜虫、飞虱、粉虱、叶蝉、蓟马等。但过量使用该杀虫剂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威胁,因此研究吡虫啉在农作物上的残留、分布、转化对减少吡虫啉的使用量十分重要。本论文选取吡虫啉施药较多的番茄作为对象,对吡虫啉在番茄上的残留特征及代谢进行研究,其结果如下:1.吡虫啉在推荐剂量(番茄:4 g~6 g)的低剂量的0.5、0.75、1、1.5倍在番茄上施药,通过比较番茄种植体系中各部位的原始沉积量,结果表明:四种施药浓度下,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番茄上叶、中叶、下叶中吡虫啉原始沉积量均呈上升的趋势,在种植土壤中吡虫啉原始沉积量变化不明显。每种施药浓度中,吡虫啉残留量总体呈现番茄上叶>番茄中叶>番茄下叶>种植土壤的趋势。2.以推荐低剂量的1.5倍的浓度施药,研究吡虫啉在三个生育时期(苗期、花期、果期)中空间分布特点。通过检测番茄种植体系中不同部位上吡虫啉残留量的大小,对吡虫啉在整个番茄种植体系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苗期:叶片>种植土壤;花期:上叶>中叶>下叶>种植土壤;果期:上叶>中叶>下叶>种植土壤>果实。三个生育时期的番茄种植体系吡虫啉的空间分布规律显示一致。3.比较吡虫啉在不同环境中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在露地番茄种植体系和大棚番茄种植体系中,吡虫啉在番茄上叶和果实中降解速率露地快于棚内,吡虫啉在番茄中叶、下叶、种植土壤中降解速率棚内快于露地。4.吡虫啉在番茄种植体系中不同部位上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在番茄叶片上的半衰期为0.41~4.39 d;吡虫啉在番茄果实上的半衰期为4.22~5.33 d;吡虫啉在种植土壤中的半衰期为7.22~10.19 d。5.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了吡虫啉在番茄上的代谢物,吡虫啉在番茄叶片和果实中都含有吡虫啉脲和吡虫啉烯烃,且吡虫啉脲含量高于吡虫啉烯烃。
陶哲轩[5](2019)在《基于纳米材料的吡虫啉和噻虫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吡虫啉和噻虫啉分别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新烟碱类杀虫剂,凭借其新颖的作用方式,广谱、高效且低毒的特点,引起了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关注。新烟碱类杀虫剂通过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造成乙酰胆碱酯酶大量积累,从而使昆虫异常兴奋,全身痉挛,麻痹而死,适用于防治刺吸式和咀嚼式口器害虫。但随着新烟碱类农药使用的增加和对其毒性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新烟碱类杀虫剂农药对蜜蜂有较强的毒性,世界各国也越来越关注新烟碱类杀虫剂的使用安全问题,因此需要建立高效,便捷的残留检测分析方法以便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免疫分析检测具有快速、简便和高通量等特点,已成为近年来关注度最高的分析方法之一。21世纪以来,纳米材料的应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型的纳米材料也被应用到免疫分析方法的开发中,例如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金纳米颗粒(AuNPs)以及Fe3O4磁性纳米颗粒(MNPs)。本研究将抗原和抗体与这三种纳米材料相结合,基于竞争性免疫反应,建立了三种免疫分析方法并合成了具有优良发光效率的NaYF4:Yb,Tm UCNPs。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 20 nm粒径的金纳米颗粒(AuNPs),利用其吸收光谱与NaYF4:Yb,Er UCNPs的发射光谱重叠所导致的荧光淬灭现象,分别将吡虫啉人工抗原和抗体与AuNPs和NaYF4:Yb,Er UCNPs相偶联,利用荧光强度的恢复值与吡虫啉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荧光内滤效应(IFE)的上转换荧光分析方法检测吡虫啉。对纳米材料(AuNPs)用量、工作缓冲液进行了优化。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光饱和中浓度(SC50)为4.3 ng/mL,最低检测限(LOD)为0.47ng/mL,检测线性范围为0.47-21.37 ng/mL。该方法除对氯噻啉有一定的交叉反应外(39.8%),与其它结构类似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无交叉反应。在土壤、黄瓜、苹果和麦粉样品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4.3%~94.6%,相对标准偏差为1.5%~7.0%。IFE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相比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097x-12.285,R2=0.9775。研究结果表明,该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特异性好,能够满足对环境和农产品中吡虫啉残留的快速筛查的需求。2.基于溶剂热法制备了氨基功能化的Fe3O4磁性纳米颗粒(MNPs),将吡虫啉抗体与MNPs偶联,与之前偶联吡虫啉人工抗原的AuNPs相结合,在外界磁场的分离作用下,根据吸光值的变化与吡虫啉浓度的关系,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吡虫啉的竞争性免疫分析方法。经过对反应中各种工作缓冲液的优化,在最优条件下建立了相关的标准曲线,线性方程为y=1.3385x+1.8913,R2=0.9774,抑制中浓度(IC50)为1.21 ng/mL,最低检测限(LOD)为0.07 ng/mL,线性范围为0.07-10.2 ng/mL。通过探究该方法的特异性可知,除了与氯噻啉有较大的交叉反应(44.4%)外,与其它结构类似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无交叉反应。在四种基质上进行了添加回收实验,添加回收率为70.3-102.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1-8.6%,结果符合农药残留检测标准。使用HPLC对该方法检测真实样品中吡虫啉残留量的结果进行了验证,并评价了相关性,两者的相关线性方程为y=0.8405x+9.4685,R2=0.9842。该方法操作便捷,检测时间短且具有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未来有望成为现场快速检测环境和农产品中吡虫啉残留的高灵敏度分析工具。3.基于水热法成功合成了粒径大小均一且发光强度好的NaYF4:Yb,Tm UCNPs。对反应条件中配位基的选择、稀土元素的摩尔百分比、pH值、水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如下:配位基选择柠檬酸钠、稀土元素的摩尔百分比为80:18:2、pH为5.0、水热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分别为8 h和195℃,成功合成出了粒径分布均一且具有高发光效率的六角相NaYF4:Yb,Tm UCNPs,使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外接980 nm光源的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合成的UCNPs进行了鉴定。4.利用合成的NaYF4:Yb,Tm UCNPs和NaYF4:Yb,Er UCNPs,将噻虫啉抗体与吡虫啉抗体分别修饰在上述两种上转换材料上做为信号元件,两种UCNPs在544 nm和477 nm处的发射光谱作为检测光谱,将噻虫啉和吡虫啉人工抗原分别修饰在MNPs并作为识别元件,随着吡虫啉和噻虫啉浓度的增加,一部分已经与抗原-MNPs结合的抗体-UCNPs会随着分析物的加入而解离下来,经过外界磁场的分离作用后,通过测量反应体系中477 nm和544 nm处的荧光值,根据荧光强度的变化值与分析物浓度的关系,建立了同时检测噻虫啉和吡虫啉的多色上转换免疫分析方法。经过对孵育时间、纳米材料用量、离子强度、甲醇含量和pH值的优化,得出了最优的工作缓冲液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建立了相关的线性方程。对于吡虫啉,其IC50为5.8 ng/mL,LOD为0.32 ng/mL,线性范围为 0.32-299.21 ng/mL;对于噻虫啉,其 IC50 为 6.45 ng/mL,LOD 为0.61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0.61-169.82 ng/mL。特异性研究表明,该方法除了对氯噻啉有较大的交叉反应外(86.2%),与其它结构类似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均无交叉反应。在六种基质上的添加回收实验和对真实样品检测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满足对环境和和农产品中吡虫啉和噻虫啉同时要求。该方法的建立,构建了一种新的农药检测模式,即双色上转换颗粒标记,磁性纳米颗粒富集,基于竞争性免疫反应同时检测吡虫啉和噻虫啉的分析方法。
白雪松[6](2018)在《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对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进行检测,同时对寡聚酸及木醋液对吡虫啉消解速率进行研究。首先建立了吡虫啉及代谢物在玉米和土壤中残留的分析方法。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涡旋混合,然后向混合液中依次加入4g硫酸镁与1g氯化钠,混合液离心后,取上清液1.5mL,待净化。玉米植株和玉米籽粒采用150mg硫酸镁、20mgGCB净化,而土壤采用150mg硫酸镁、40mgC18净化。净化液过滤后,采用HPLC-MS/MS法测定,以0.2%甲酸水和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该分析方法,吡虫啉的检出限(LOD)和定量限(LOQ)分别为1×10-11g和0.01mg/kg;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在玉米植株、玉米籽粒和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为70%110%;相对标准偏差为0.5%6.8%。采用上述方法,研究了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在玉米植株和籽粒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结果表明:吡虫啉及其代谢物在玉米植株中消解速率快,吡虫啉在玉米植株和籽粒中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1.5倍推荐剂量施药1次,在辽宁试验地,2016和2017年植株半衰期分别为6.6d和7d;山东试验地,2016年植株半衰期为8d,2017年无半衰期数据。最终残留试验按照1.5倍推荐剂量施药1次,施药后玉米成熟期分别采集玉米植株、青玉米籽粒和成熟玉米籽粒进行测定,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的残留量均小于LOQ值。对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也进行了研究:吡虫啉及代谢物在土壤中消解速率慢,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按1.5倍推荐剂量施药1次土壤喷雾施药1次,辽宁试验地,两年均无半衰期数据;山东试验地,两年半衰期均为23.1d。最终残留试验,在玉米收获期采集土壤样品,经检测,辽宁土壤样品,目标组分残留量小于LOQ值;山东土壤样品,其中检测到的残留量大于LOQ值0.01mg/kg。研究不同添加剂(寡聚酸和木醋液)对小白菜中吡虫啉降解速率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寡聚酸的组合半衰期为3.63天,吡虫啉+木醋液+寡聚酸的组合半衰期为4.95天,吡虫啉+木醋液的组合半衰期为5.17天,吡虫啉单剂的半衰期为9.76天。吡虫啉+寡聚酸组合降解速率最快,超过其他三个组合。最后对本论文实验结果进行了总结,对吡虫啉及其代谢物的提取检测方法进行分析讨论,同时总结了木醋液及寡聚酸对吡虫啉降解速率的影响,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探讨了吡虫啉残留试验今后的研究方向。
刘英[7](2018)在《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去除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同时测定芹菜根、茎、叶、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的残留量。研究了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残留动态规律,及其对芹菜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的去除效果。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采用乙腈提取,C18,PSA,石墨化碳(PC)等净化材质进行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检测,建立了一种可以同时快速测定芹菜根、茎、叶、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量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吡虫啉、唑螨酯在0.005-0.5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在添加浓度0.05-1.00 mg/kg范围内,吡虫啉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7.15-103.48%,相对标准偏差为1.40-9.97%;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2.58-100.42%,相对标准偏差为1.13-8.10%。该方法操作简单,回收率、精密度均符合本论文的农药残留分析要求。2.芹菜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动态试验结果表明,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残留动态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吡虫啉喷施剂量为30 ga.i./hm2时,吡虫啉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7.28 d、3.65 d、5.51 d、3.83 d。吡虫啉喷施剂量为300 ga.i./hm2时,吡虫啉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6.10d、2.89d、4.06d、3.50d。唑螨酯喷施剂量为37.5ga.i./hm2时,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05 d、4.15 d、4.81 d、4.42 d。唑螨酯喷施剂量为375 ga.i./hm2时,唑螨酯在芹菜根、茎、叶、植株中的半衰期分别为10.97 d、3.97 d、4.91 d、5.72 d。两种剂量下,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根中的半衰期均显着长于在芹菜茎、叶、植株,且在芹菜茎中的半衰期均最短。3.吡虫啉、唑螨酯对芹菜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芹菜分别喷施吡虫啉、唑螨酯,与对照组相比,施药2 h后,芹菜茎、叶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增加了 1.04%-78.94%,过氧化物酶(POD)的活力增加了 7.36%-132.22%,芹菜茎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增加了 11.22%-43.83%,芹菜叶中SOD的活力降低了 3.81%-34.26%。在第28 d,施药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POD活力、SOD活力与对照组的仍有显着性差异,说明吡虫啉、唑螨酯对芹菜植株有胁迫作用。4.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琳、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清水、食盐、食醋、小苏打、果蔬清洗剂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均有一定的去除效果。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残留的去除能力为:果蔬清洗剂>食醋>食盐>清水>小苏打。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唑螨酯残留的去除能力为:果蔬清洗剂>食醋>小苏打>食盐>清水。考虑到果蔬清洗剂可能会留有残留,食醋清洗被选为最佳清洗方式,其最佳清洗条件是A2B3C1,即清洗时间10 min、温度40 ℃、浓度0.1%。
杨丽璇[8](2017)在《水培叶菜类蔬菜对吡虫啉的吸收、转运及累积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叶菜类蔬菜生长周期短,病虫害种类多,农药使用量大,农药残留问题比较严重。本实验选取吡虫啉为供试农药,采用室内水培的方法,研究了7种不同品种叶菜类蔬菜对水体中吡虫啉的吸收、富集、转移规律,以及吡虫啉在生菜不同部位的累积动态规律,为吡虫啉在叶菜类蔬菜上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分别建立了吡虫啉在蔬菜茎叶、根和培养液中简单快速的提取及检测方法。吡虫啉采用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可变紫外波长检测器(UV)检测,流动相为乙腈和水(30:70),检测波长为270nm。其中茎叶、根中吡虫啉均采用乙腈提取,在0.1~5mg/kg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8.09~103.54%、79.09~92.21%,变异系数分别为1.46~4.31%、1.44-5.43%;培养液采用二氯甲烷提取,在0.1~5.0mg/kg水平上的平均回收率87.23~90.94%,变异系数为2.68~7.71%。研究了吡虫啉在7种叶菜类蔬菜中的吸收、富集、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吡虫啉在所有供试蔬菜中均可被检测到,且残留量随培养液中吡虫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吡虫啉的残留量在蔬菜中的分布则因蔬菜品种的不同而有显着差异。7种蔬菜不同组织部位累积吡虫啉的能力有所差异,其中茎叶部残留浓度最高、最低的蔬菜品种分别为高梗白青菜、紫金香妃青菜,根部残留量最高、最低品种分别为抗热四季青青菜、高梗白青菜;在所有供试7种蔬菜中,吡虫啉可由营养液向蔬菜根系中转移富集,且这种转移能力受到初始营养液中吡虫啉处理浓度的影响,高浓度处理时紫金香妃青菜转移能力最强,低浓度处理时则抗热四季青青菜最强,高梗白青菜均表现为最弱;吡虫啉还可从蔬菜根系向茎叶部位转移富集,不同品种蔬菜的转移能力存在差异,其中高梗白青菜由根部向茎叶部位的转移能力最强,紫金香妃青菜最弱。研究了吡虫啉在生菜不同部位吸收、转移的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生菜根系可以吸收培养液中的吡虫啉,进而转移到茎、生长点、老叶、新叶等不同部位。生菜不同部位吡虫啉残留量存在着差异,随着天数的增加,吡虫啉不断向叶部累积,叶部吡虫啉的残留浓度逐渐高于其它部位,且老叶的浓度要高于新叶浓度。
宋超,周杨全,李义强,王秀国,徐光军,徐金丽,苏赞,张纪利,胡亚杰[9](2016)在《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文中指出建立了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在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和Qu ECh ERS法净化后,采用H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011.0 mg/kg添加水平下,3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89%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3%10.3%之间,定量限均为0.01 mg/kg。采用建立的方法,在室内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温度、土壤含水量及农药初始浓度对土壤中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影响农药残留降解的首要因素,灭菌处理土壤中农药残留降解速率明显低于非灭菌土壤。此外,环境温度、土壤含水量、初始浓度等因素也会对农药残留降解产生不同影响,土壤含水量为最大持水量的60%左右时降解最快,半衰期分别为15.6、7.2和25.8 d;农药初始浓度越高,降解速度越慢;在53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降解速度加快。
刘丽,何正川,白建保,周敏,程新胜[10](2016)在《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残留分析及调制对其残留的影响》文中指出为了解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残留行为及调制对该药残留的影响,采用乙腈作为提取液、N-丙基乙二胺(PSA)等作为净化吸附剂,建立了吡虫啉在烟叶中残留量的快速样品前处理(Qu ECh ERS)-HPLC检测方法。结果表明:1该法的最低检出限为0.02 mg/kg,以0.1、0.5、1.0 mg/kg吡虫啉的添加量分别添加到烟叶空白样品中,回收率为88.6%96.6%,变异系数为2.05%3.42%。2当药剂使用量为4 mg(a.i)/株时,吡虫啉对一般刺吸式口器害虫的持效期在15 d左右。3通过对调制前后烟叶样品钙质量分数的测定以消除因调制过程中烟草干物质消耗产生的影响,对调制后烟样中吡虫啉的残留量进行了校正,经计算得出烘烤与晾制过程中吡虫啉分别降解了47.96%和48.66%。
二、烟草及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烟草及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农药概述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1.1.1 农药的概念与分类 |
1.1.2 农药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 |
1.1.3 农药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
1.1.4 农药对作物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
1.1.5 吡虫啉的危害 |
1.2 农残的降解及植物解毒机理研究现状 |
1.2.1 农残控制与预防 |
1.2.2 环境中农药降解的技术与方法 |
1.2.3 农药在植物中的代谢降解过程 |
1.2.4 谷胱甘肽结合解毒途径 |
1.3 褪黑素(Mel)的合成与含量 |
1.3.1 Mel的生物合成 |
1.3.2 植物内源Mel含量及影响因素 |
1.3.3 Mel对植物生物胁迫的影响 |
1.3.4 Mel对植物非生物胁迫的影响 |
1.4 转录组学在植物响应逆境胁迫中的研究 |
1.4.1 转录组学的概念及研究方法 |
1.4.2 转录组测序在褪黑素响应非生物胁迫中的应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吡虫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及不同褪黑素浓度的缓解作用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浓度吡虫啉对黄瓜幼苗光合参数Pn、Tr、Ci、Gs的影响 |
2.2.2 外源施用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叶片和根系中褪黑素含量的影响 |
2.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吡虫啉残留的影响 |
2.2.4 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中MDA的影响 |
2.2.5 不同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2.2.6 不同浓度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2.7 外源褪黑素对黄瓜幼苗吡虫啉降解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能力及可溶性物质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计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3.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光合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
3.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
3.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3.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淀粉与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氧化还原稳态及解毒关键酶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O_2~(·-)及H_2O_2含量的影响 |
4.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s A、DHA、GSH和 GSSG含量的影响 |
4.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APX和 AAO活性的影响 |
4.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MDHAR、DHAR、GR活性的影响 |
4.2.6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GST活性的影响 |
4.2.7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解毒基因的影响 |
4.2.8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降解中的作用模型 |
4.3 讨论 |
第五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氮代谢和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NR、Ni R活性的影响 |
5.2.2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GS和 GOGAT活性的影响 |
5.2.3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大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4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中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2.5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外源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幼苗转录组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制备 |
6.1.4 RNA提取和纯化 |
6.1.5 RNA样本质量检测 |
6.1.6 mRNA文库的建立和测序 |
6.1.7 测序数据处理 |
6.1.8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
6.1.9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黄瓜叶片总RNA质控分析 |
6.2.2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析 |
6.2.3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GO富集分析 |
6.2.4 褪黑素对吡虫啉胁迫下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KEGG分析 |
6.2.5 黄瓜叶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6.2.6 qRT-PCR(实时荧光定量)验证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等 |
导师简介 |
(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我国小麦蚜虫为害现状 |
1.2 我国蚜虫防治现状 |
1.3 吡虫啉的应用现状 |
1.3.1 吡虫啉简介 |
1.3.2 吡虫啉的杀虫机理 |
1.3.3 吡虫啉的应用研究现状 |
1.4 吡虫啉分析方法及在不同作物体内吸收传导分布规律研究 |
1.4.1 吡虫啉在不同基质的残留分析方法 |
1.4.2 吡虫啉在植株体内剂量传输与分布规律 |
1.5 农药缓释剂型研究现状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意义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制备与释放性能研究 |
2.1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制备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
2.1.3 单因素试验设计 |
2.1.4 结果与分析 |
2.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2.2.1 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 |
2.2.2 吡虫啉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
2.2.3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载药量的测定 |
2.3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配方释放性能研究 |
2.3.1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释放性能研究方法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三章 小麦种植体系中吡虫啉的HPLC-MS/MS分析方法 |
3.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2 不同基质中吡虫啉的分析方法 |
3.2.1 吡虫啉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2 空白样品的预处理 |
3.2.3 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3.2.4 HPLC-MS/MS检测方法 |
3.3 HPLC-MS/MS检测方法的结果与分析 |
3.3.1 吡虫啉分析方法 |
3.3.2 吡虫啉在不同基质中的标准工作曲线 |
3.3.3 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
3.3.4 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3.3.5 各样品的空白基质及添加吡虫啉后的色谱图 |
3.3.6 结果与分析 |
第四章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及剂量分布规律 |
4.1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喷雾处理后在小麦植株中的剂量分布规律及利用率研究 |
4.1.1 供试药剂的制备 |
4.1.2 供试植物的准备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检测方法 |
4.1.5 实验数据处理 |
4.1.6 结果与分析 |
4.2 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对小麦蚜虫防治效果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
4.2.1 田间试验设计 |
4.2.2 蚜虫防效的调查方法 |
4.2.3 产量调查方法 |
4.2.4 实验数据处理 |
4.2.5 结果与分析 |
4.3 两种不同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处理后种植体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 |
4.3.1 田间实验设计 |
4.3.2 田间实验采样方法 |
4.3.3 样品的预处理 |
4.3.4 样品的前处理 |
4.3.5 样品的检测 |
4.3.6 结果与分析 |
4.4 吡虫啉两种不同缓释颗粒剂处理后在可食部位的最终残留量 |
4.4.1 田间实验设计 |
4.4.2 小麦籽粒样品的采集 |
4.4.3 小麦籽粒中吡虫啉残留的检测方法 |
4.4.4 结果与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甘蓝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及清洗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1.1 试剂 |
1.1.2 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方法 |
1.3.1 样品的采集 |
1.3.2 样品的制备 |
1.3.3 吡虫啉标准曲线的测定 |
1.3.4 甘蓝中吡虫啉残留检测 |
1.3.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2 不同来源的甘蓝中吡虫啉的残留情况 |
2.3 甘蓝边叶与叶球中吡虫啉残留量的比较 |
2.4 同一来源的甘蓝清洗效果的比较 |
3 结论 |
(4)吡虫啉在番茄上的残留与代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综述 |
1.1 农药迁移转化概述 |
1.2 吡虫啉简介 |
1.3 国内外吡虫啉的残留研究 |
1.3.1 吡虫啉在蔬菜中的残留 |
1.3.2 吡虫啉在动物体内的残留 |
1.3.3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残留 |
1.3.4 吡虫啉在水体中的残留 |
1.4 吡虫啉的代谢研究 |
1.4.1 吡虫啉在土壤中的代谢 |
1.4.2 吡虫啉在菠菜中的代谢 |
1.4.3 吡虫啉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
1.5 吡虫啉的危害 |
1.5.1 吡虫啉对环境生物的危害 |
1.5.2 吡虫啉对人体的危害 |
1.6 吡虫啉在国内外检测方法研究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药品与试剂 |
2.2 实验试剂 |
2.3 仪器设备 |
2.4 田间试验设计 |
2.4.1 试验供试药剂与地点 |
2.4.2 田间试验设计与样品采集 |
2.5 露地番茄中吡虫啉残留分析方法 |
2.5.1 番茄和土壤样品的制备 |
2.5.2 番茄和土壤样品的提取与净化 |
2.5.2.1 种植土壤 |
2.5.2.2 番茄叶片及果实 |
2.5.3 吡虫啉仪器检测条件 |
2.5.4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5 添加回收实验 |
2.5.5.1 土壤添加回收实验 |
2.5.5.2 叶片及果实添加回收实验 |
2.6 吡虫啉代谢产物的鉴定 |
2.6.1 代谢产物的制备 |
2.6.2 代谢产物在UPLC-MS/MS上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番茄叶片、果实和种植土壤中吡虫啉添加回收结果 |
3.2 吡虫啉在番茄不同部位上的原始沉积量 |
3.2.1 吡虫啉在花期番茄上的原始沉积分布 |
3.2.2 吡虫啉在果期番茄上的原始沉积分布 |
3.3 吡虫啉在番茄上的残留空间分布特征 |
3.3.1 吡虫啉在苗期番茄上的残留空间分布迁移规律 |
3.3.2 吡虫啉在花期番茄上的残留空间分布迁移规律 |
3.3.3 吡虫啉在果期番茄上的残留空间分布迁移规律 |
3.3.4 吡虫啉在不同环境中番茄上的残留空间分布迁移规律 |
3.4 番茄中吡虫啉的相关代谢物鉴定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基于纳米材料的吡虫啉和噻虫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农药残留 |
1.1 农药残留的定义 |
1.2 农药残留的危害 |
2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现状 |
2.1 农药残留检测的色谱仪器方法 |
2.2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现状 |
3 纳米材料 |
3.1 掺杂稀土元素的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 |
3.2 掺杂稀土元素的上转换纳米材料的合成 |
3.3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的表面修饰 |
3.4 稀土掺杂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应用 |
4 吡虫啉和噻虫啉研究进展 |
4.1 吡虫啉 |
4.2 噻虫啉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二章 基于金纳米颗粒的吡虫啉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aYF_4: Yb,Er UCNPs和AuNPs的吸收和发射光谱 |
3.2 条件优化 |
3.3 灵敏度 |
3.4 特异性反应 |
3.5 准确度分析 |
3.6 实际样品检测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磁分离的吡虫啉金纳米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条件优化 |
3.2 标准曲线 |
3.3 特异性评价 |
3.4 基质效应消除 |
3.5 添加回收率 |
3.6 真实样品检测与验证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NaYF_4:Yb,Tm上转换纳米颗粒的制备与表征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配位基合成的NaYF_4: Yb,Tm UCNPs TEM鉴定图 |
3.2 不同配位基合成的NaYF_4: Yb,Tm UCNPs对发性能的影响 |
3.3 不同稀土元素的摩尔百分比对发光性能的影响 |
3.4 反应体系中pH值对UCNPs发光性能的影响 |
3.5 水热反应时间对UCNPs晶型的影响 |
3.6 水热反应温度对UCNPs发光性能的影响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磁分离原理同时检测吡虫啉和噻虫啉的多色上转换荧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NaYF_4: Yb,Tm UCNPs特征鉴定 |
3.2 抗原和抗体成功偶联MNPs和UCNPs验证 |
3.3 抗体偶联UCNPs的荧光稳定性验证 |
3.4 纳米材料用量的优化 |
3.5 条件优化 |
3.6 敏感性 |
3.7 特异性研究 |
3.8 基质效应 |
3.9 添加回收 |
3.10 仪器相关性 |
4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各种缓冲液的配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 |
1.1.1 吡虫啉的化学结构特点 |
1.1.2 6 -CNA的化学结构 |
1.1.3 吡虫啉在生物体内的代谢 |
1.2 吡虫啉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
1.3 课题设计 |
1.3.1 立题依据 |
1.3.2 设计思路 |
第二章 HPLC-MS/MS法同时测定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仪器 |
2.1.2 试剂 |
2.1.3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
2.2 分析条件 |
2.2.1 液相色谱条件 |
2.2.2 质谱条件 |
2.3 分析方法 |
2.3.1 玉米植株及土壤样品处理 |
2.3.2 玉米籽粒中吡虫啉及代谢物的样品处理方法 |
2.3.3 玉米植株中吡虫啉及代谢物的样品处理方法 |
2.3.4 土壤中吡虫啉及代谢物的样品处理方法 |
2.4 数据处理 |
2.4.1 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的回收率计算 |
2.4.2 农药残留量计算 |
2.5 方法的检出限与定量限 |
2.6 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
2.7 结果与分析 |
2.7.1 吡虫啉及6-CNA谱图 |
2.7.2 吡虫啉标准曲线 |
2.7.3 6 -CNA标准曲线 |
2.7.4 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添加回收率 |
2.8 小结 |
第三章 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在玉米植株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辽宁及山东玉米田间试验信息 |
3.1.2 仪器与设备 |
3.1.3 试验药剂 |
3.1.4 玉米田间试验设计 |
3.1.5 气候条件与天气情况 |
3.1.6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 |
3.1.7 分析方法和检测条件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玉米植株中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分析 |
3.2.2 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在玉米植株、青玉米和成熟玉米中的最终残留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在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仪器与设备 |
4.1.2 试验药剂 |
4.1.3 田间试验设计 |
4.1.4 土壤类型与天气情况 |
4.1.5 实验室样品制备与保存 |
4.1.6 分析方法和检测条件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中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分析 |
4.2.2 土壤中吡虫啉及代谢物6-CNA的最终残留分析 |
4.3 小节 |
第五章 木醋液和寡聚酸对小白菜中吡虫啉的降解速率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仪器与设备 |
5.1.2 药品与试剂 |
5.1.3 标准溶液配制 |
5.1.4 液相色谱条件 |
5.1.5 样品处理 |
5.1.6 试验设计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方法评价 |
5.2.2 消解动态 |
5.3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去除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吡虫啉、唑螨酯概述 |
1.1.1 吡虫啉、唑螨酯简介 |
1.1.2 吡虫啉、唑螨酯作用机理及应用 |
1.1.3 吡虫啉、唑螨酯的限量标准 |
1.1.4 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分析方法 |
1.1.5 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动态研究 |
1.1.6 吡虫啉、唑螨酯安全间隔期 |
1.2 农药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
1.2.1 农药对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1.2.2 农药对过氧化物酶的影响 |
1.2.3 农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影响 |
1.3 芹菜简介 |
1.3.1 芹菜介绍 |
1.3.2 芹菜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 |
1.3.3 芹菜质量要求 |
1.4 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4.1 清水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4.2 氯化钠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4.3 酸性溶液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4.4 碱性溶液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4.5 果蔬清洗剂溶液清洗对农药残留的影响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主要原材料 |
2.1.2 主要仪器 |
2.1.3 主要试剂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方法 |
2.2.2 田间试验 |
2.2.3 试验样品的制备 |
2.2.4 芹菜中吡虫啉及唑螨酯残留分析方法的建立 |
2.2.5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
2.2.6 过氧化物酶的测定 |
2.2.7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测定 |
2.2.8 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研究 |
2.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芹菜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分析方法研究结果 |
3.1.1 前处理方法的优化 |
3.1.2 方法验证 |
3.2 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中残留动态研究 |
3.2.1 吡虫啉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 |
3.2.2 唑螨酯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 |
3.3 吡虫啉、唑螨酯农药对芹菜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3.3.1 吡虫啉、唑螨酯农药对芹菜植株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 |
3.3.2 吡虫啉、唑螨酯农药对芹菜植株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的影响 |
3.3.3 吡虫啉、唑螨酯农药对芹菜植株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变化的影响 |
3.4 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研究 |
3.4.1 清水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2 食盐清洗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3 食醋清洗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4 小苏打清洗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5 果蔬清洗剂清洗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影响 |
3.4.6 不同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残留去除效果的比较 |
3.4.7 最佳清洗方式的确定 |
3.4.8 内吸性农药与非内吸性农药残留去除效果的比较 |
3.4.9 基地样品与实验室模拟样品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5.1 芹菜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分析方法的研究结果 |
5.2 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中残留动态的研究结果 |
5.3 吡虫啉、唑螨酯农药对芹菜植株生理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结果 |
5.4 清洗方式对芹菜植株中吡虫啉、唑螨酯残留去除效果的研究结果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附录 |
致谢 |
(8)水培叶菜类蔬菜对吡虫啉的吸收、转运及累积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吡虫啉的概述 |
1.2.1 性质与特点 |
1.2.2 农残研究进展 |
1.2.2.1 前处理方法 |
1.2.2.2 仪器方法 |
1.2.2.3 转移累积规律 |
1.3 叶菜类蔬菜的概述 |
1.4 蔬菜富集转移农药的影响因素 |
1.4.1 蔬菜 |
1.4.2 农药 |
1.4.3 生长环境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时间与地点 |
2.2 试验材料 |
2.2.1 供试叶菜 |
2.2.2 供试农药 |
2.2.3 仪器设备及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叶菜水培试验设计 |
2.3.1.1 供试培养液的准备 |
2.3.1.2 供试叶菜类蔬菜的栽培 |
2.3.1.3 样品的采集 |
2.3.2 吡虫啉农药检测方法 |
2.3.2.1 样品的提取及净化方法 |
2.3.2.2 仪器检测条件 |
2.4 数据分析方法 |
2.4.1 方法回收率的计算 |
2.4.2 农药残留量的计算 |
2.4.3 富集转移相关参数的计算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仪器条件与前处理方法的结果 |
3.1.1 色谱图 |
3.1.2 标准曲线 |
3.1.3 添加回收率试验结果 |
3.2 叶菜吸收累积吡虫啉的品种差异 |
3.2.1 残留差异 |
3.2.2 富集差异 |
3.2.3 转移差异 |
3.2.4 蒸腾流浓度因子差异 |
3.3 吡虫啉在生菜中的吸收转移动态规律 |
3.3.1 残留结果 |
3.3.2 富集转移相关参数动态规律 |
4 讨论 |
4.1 吡虫啉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 吡虫啉残留与叶菜品种的关系 |
4.3 吡虫啉残留与叶菜生长时期的关系 |
4.4 吡虫啉残留与叶菜处理时长的关系 |
4.5 吡虫啉残留与叶菜不同组织部位的关系 |
4.6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残留分析及调制对其残留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1.2 方法 |
1.2.1 实验用烟叶样品的采集 |
1.2.2 样品制备、残留物提取及净化 |
1.2.3 烟叶钙离子质量分数分析 |
1.2.4 残留量计算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分析方法的优化 |
2.1.1 色谱条件 |
2.1.2 前处理方法 |
2.2 分析方法的验证 |
2.2.1 标准曲线 |
2.2.2 加标回收率和变异系数 |
2.3 吡虫啉在烟草植株不同叶位残留量的变化 |
2.4 调制对吡虫啉残留量的影响 |
2.4.1 烘烤 |
2.4.2 晾制 |
3 小结 |
四、烟草及土壤中吡虫啉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外源褪黑素缓解黄瓜幼苗吡虫啉胁迫的生理和分子机制[D]. 刘娜.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吡虫啉缓释颗粒剂在小麦蚜虫防治中的剂量分布规律研究[D]. 原万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3]甘蓝中吡虫啉的残留量及清洗方式研究[J]. 马伟超,李一婧,曹会弟.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9(20)
- [4]吡虫啉在番茄上的残留与代谢研究[D]. 张南.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4)
- [5]基于纳米材料的吡虫啉和噻虫啉免疫分析方法研究[D]. 陶哲轩.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吡虫啉及其代谢物6-CNA的消解动态及最终残留研究[D]. 白雪松. 沈阳农业大学, 2018(11)
- [7]吡虫啉、唑螨酯在芹菜中的残留动态及去除技术研究[D]. 刘英. 海南大学, 2018(08)
- [8]水培叶菜类蔬菜对吡虫啉的吸收、转运及累积规律研究[D]. 杨丽璇. 广西大学, 2017(02)
- [9]三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及影响因子[J]. 宋超,周杨全,李义强,王秀国,徐光军,徐金丽,苏赞,张纪利,胡亚杰. 农药学学报, 2016(06)
- [10]吡虫啉在烟草中的残留分析及调制对其残留的影响[J]. 刘丽,何正川,白建保,周敏,程新胜. 烟草科技,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