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乳腺癌转移41例

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乳腺癌转移41例

一、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有转移的乳腺癌41例(论文文献综述)

罗喻文[1](2021)在《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对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和PTN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对直肠癌预后的影响目的:目前文献对直肠癌低位骶前切除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尚存在争议,我们分析了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对直肠癌患者术后长期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行低位直肠癌骶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病例分为低位结扎(Low ligation,LL)-保留 LCA 组,或高位结扎(High ligation,HL)-不保留 LCA 组。比较两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 rate,DFS)。结果:LL组221例,HL组295例。LL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HL组(224.7 vs 211.7 min,P=0.039)。术后30天死亡率、吻合口漏等早期并发症在LL组和HL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术后30天死亡率,0.9%LL,1.4%HL,P=0.884;早期并发症:41.2%LL,38.3%HL,P=0.509;吻合口漏 8.6%LL,13.2%HL,P=0.100)。中位随访时间LL组为51.4(7-61)个月,HL组为51.2(8-61)个月。随访中,LL组死亡、局部复发和转移的比例分别为39.8%、7.7%和38.5%,HL组为39%、8.5%和40%,这些差异均不显着(P>0.05)。LL组的5年OS和DFS分别为69.6%和59.6%,HL组为69.1%和56.2%,这些差异均不显着(P>0.05)。经亚组分析后,Ⅰ期、Ⅱ期和Ⅲ期肿瘤患者的5年OS和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L组与HL组的长期肿瘤预后相当,由于LL组没有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且手术时间较长,所以不能支持LL。第二章PTN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目的:结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癌种的前三位。以5-氟尿嘧啶(5-FU)为基础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奥沙利铂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长期使用奥沙利铂会导致耐药性和严重的不良事件,影响其临床应用。为克服奥沙利铂的耐药性和毒性,迫切需要化学增敏剂。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发现小白菊内酯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生长增殖。本研究拟在前期基础上,探究小白菊内酯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为结直肠癌提供一种新的联合治疗理念。方法:在细胞水平层面,选用结直肠癌细胞敏感株S1、多耐药株S1-M1-80,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荧光显微镜实验检测活性氧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活性氧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动物层面,通过裸鼠移植瘤模型检测小白菊内酯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MTT、划痕实验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能够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荧光显微镜实验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能够增强活性氧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实验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将结直肠癌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通过活性氧途径促进细胞凋亡。MTT、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实验表明,小白菊内酯和奥沙利铂联用时,能增强对结直肠癌细胞凋亡作用,提高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裸鼠荷瘤实验结果显示,小白菊内酯能抑制结直肠癌细胞敏感株S1、耐药株S1-M1-80移植瘤的生长。结论:小白菊内酯能增强奥沙利铂对结直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主要是通过提细胞内高活性氧表达水平促进细胞发生凋亡。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2](2021)在《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文中研究指明

孟伊霏[3](2020)在《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查阅国外护士药物处方权相关资料,结合我国《临床药物手册》中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内容,基于我国国情下探讨我国三甲医院中:1.肿瘤科护士可开出的抗肿瘤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2.风湿免疫科护士可开出的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3.血液内科护士可开出的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本研究以期为未来护士处方权内容的确定提供一定借鉴。研究对象:省内外三甲医院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内科工作的临床专家与护理专家。专家选择的前提是原则上同意给予护士处方权。专家的纳入标准为:(1)副高级及以上职称;(2)在对应的临床科室工作10年及以上;(3)本科及以上学历;(4)具有严谨求实态度,自愿参与。前三条标准符合两项即可。方法:1.文献研究法:检索中文和外文数据库以及浏览国外官方网站,查阅国外护士处方权相关资料以及护士药物处方一览表中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相关内容,制定咨询问卷。2.半结构访谈法:根据初步设计的咨询问卷制定访谈提纲,分别对山西省两所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疗专家3名与护理专家2名、风湿免疫科以及血液内科的医疗专家各2名与护理专家各2名进行半结构化访谈。根据访谈意见以及小组讨论,初步拟定第一轮专家咨询问卷。3.改良德尔菲法:邀请省内外三甲医院在肿瘤科、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内科工作的临床专家与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关于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专家咨询,并对咨询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最终研究结果。其中,肿瘤科护理专家12名,医疗专家12名;风湿免疫科护理专家12名,医疗专家10名;血液内科护理专家13名,医疗专家10名。结果:1.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3.33%、100%,权威系数为0.84、0.87;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2.31%、100%,权威系数为0.82、0.87;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研究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92.86%、100%,权威系数为0.85、0.88。2.抗肿瘤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不建议肿瘤科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抗肿瘤药物,抗肿瘤药物中所有药物认同率均低于80%。3.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建议风湿免疫科护士仅可以开具1种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为免疫抑制剂植物药类的白芍总苷,处方形式为协议处方,专家不建议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免疫调节剂。4.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内容与处方形式的确定。最终专家建议血液内科护士可以开具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共两大类16种药物。抗贫血药包括铁制剂和维生素制剂,抗凝及抗血栓药包括抗血小板药,其中4种药物为协议处方形式,1种药物为延长处方形式,11种药物两种处方形式接近。倾向于协议处方形式药物(4种):铁制剂葡萄糖酸亚铁、维生素制剂甲钴胺、抗血小板药物噻氯匹定和氯吡格雷;倾向于延长处方形式药物(1种):维生素制剂亚叶酸钙;倾向于独立处方/延长处方形式药物(7种):铁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维铁控释片、琥珀酸亚铁,维生素制剂维生素B12、腺苷钴胺、叶酸;倾向于协议处方/延长处方形式药物(4种):铁制剂多糖铁复合物、右旋糖酐铁、蔗糖铁,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肠溶片。结论:1.不建议肿瘤科护士以任何一种形式开具抗肿瘤药物;2.建议风湿免疫科护士可以开具1种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形式为协议处方;3.建议血液内科护士可以开具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共两大类16种药物,4种药物为协议处方形式,1种药物为延长处方形式,11种药物两种处方形式接近。

张宇凡[4](2020)在《基于线粒体途径奥沙利铂诱导心肌毒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肿瘤心脏病学近几年的发展,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受到广泛关注。铂类化疗药物作为目前抗肿瘤药物的主要药物,对许多恶性肿瘤均有效。目前报道的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鉴于临床有报道奥沙利铂引起的心脏事件,故奥沙利铂的心脏毒性也不容忽视。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诱导的心肌毒性,探究奥沙利铂所致心肌损伤与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细胞凋亡的关系,并观察曲美他嗪对奥沙利铂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ICR雄性8周龄小鼠共32只,体重20±2g,随机均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奥沙利铂低剂量组(L-OXL)、奥沙利铂高剂量组(H-OXL)、奥沙利铂低剂量+曲美他嗪组(L-OXL+Vasorel)。低剂量组:奥沙利铂4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给药;高剂量组:奥沙利铂8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给药。奥沙利铂低剂量+曲美他嗪组:奥沙利铂4mg/kg腹腔注射,每周2次,连续4周给药,同时曲美他嗪10mg/kg灌胃,每天1次,连续4周给药。取材前对动物麻醉进行心电图描记以及小鼠心脏超声检查,收集外周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N末端脑钠素原(NT-pro BNP)的水平,心室肌取材处理后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纤维及心肌线粒体结构,组织固定切片后进行HE染色、Hoechst 33258染色、Tunel染色。q 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因子Bcl-2、Bax、Cyt C、Caspase3、Caspase9、PARP表达水平。结果:1.小鼠心肌结构改变Control组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细胞核形态大小正常;L-OXL组、L-OXL+Vasorel组与Control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H-OXL组可见部分心肌纤维排列不规整。2.小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变与Control组相比,L-OXL组、H-OXL组、L-OXL+Vasorel组的血清c Tn I、CKMB、NT-pro BNP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H-OXL组升高最为明显(P<0.05),L-OXL+Vasorel组的血清c Tn I、CKMB、NT-pro BNP水平均低于L-OXL组(P<0.05)。3.小鼠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的改变组间比较未见明显心电图变化。L-OXL组、H-OXL组的LVEF、LVFS均较Control组有显着性降低(P<0.05),H-OXL组降低最为明显(P<0.05),L-OXL+Vasorel组的LVEF、LVFS较L-OXL组有显着性升高(P<0.05)。4.小鼠心肌线粒体的改变Control组心肌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未见肿胀,嵴完整;L-OXL组可见部分线粒体出现轻度肿胀,嵴部分断裂;L-OXL+Vasorel线粒体轻度肿胀,程度较L-OXL组轻,嵴断裂数量也较L-OXL组少;H-OXL组心肌细胞肌丝排列紊乱,核周隙增宽,线粒体明显肿胀,颗粒丧失,嵴出现断裂或消失。L-OXL组、H-OXL组、L-OXL+Vasorel组的线粒体ATP含量均较Control组有明显减少(P<0.05)。并且H-OXL组的含量最少(P<0.05),L-OXL+Vasorel组的线粒体ATP含量较L-OXL组明显增加(P<0.05)。5.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及相关蛋白表达的改变小鼠心肌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H-OXL组的细胞核碎块状致密浓染最为明显。小鼠心肌Tunel染色显示L-OXL组、H-OXL组、L-OXL+Vasorel组较Control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加(P<0.05),并且H-OXL组凋亡最为明显(P<0.05),L-OXL+Vasorel组较L-OXL组凋亡细胞有所减少(P<0.05)。q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L-OXL组、H-OXL组、L-OXL+Vasorel组较Control组Bcl-2/Bax比值显着性降低(P<0.05),Cyt C、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Control组升高(P<0.05),其中H-OXL组表达水平最高(P<0.05)。L-OXL+Vasorel组中Cyt C、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L-OXL组降低(P<0.05)。结论:1.奥沙利铂可对小鼠心肌线粒体形态、结构产生一定的损伤,从而导致心肌线粒体功能障碍,激活了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最终发生心肌细胞凋亡,产生心肌毒性。2.高剂量的奥沙利铂对小鼠心肌线粒体的结构、功能损伤更加严重,说明奥沙利铂的心肌毒性具有剂量依赖性。3.曲美他嗪可保护线粒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对线粒体介导的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现出对奥沙利铂致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狄潘潘,贾淑云[5](2020)在《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恶性肿瘤是当前人类疾病中较难治愈且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对正常人体细胞造成损伤。针对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以时辰疗法治疗肿瘤可提高患者的耐受剂量并降低毒副作用,本文就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研究作一综述。

王煜[6](2019)在《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观察中药(大黄、芒硝)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引起局部疼痛的可行性,为提高外周静脉输液舒适度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医护理技术手段。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小组会议首先验证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有效性等。并且采用头脑风暴法对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进行优化与规范化。进一步采用随机对照,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9月2019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患者外周留置静脉留置针且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药物首次发生疼痛的患者。分为三组:(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试验组)、单纯(热纱布)湿热敷组(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对于纳入标准的患者进行调研与观察,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血管条件等情况。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组予以常规护理+中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大黄芒硝中药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单纯湿热敷的方式,在输液含钾离子同时予以单纯(热纱布)湿热敷30min,干预2次,每天1次。空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三组患者分别记录首次疼痛、第一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第二次干预结束后及输液后的疼痛评分,并观察患者有无拔针要求、输液依从性、患者生命体征(血压及心率)、满意度。结果1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确定为大黄5g,芒硝20g,蜂蜜水100ml。2优化并确立了中药湿热敷操作流程。3主要指标3.1疼痛比较应用数字评估法结合脸谱评估法,结果显示: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疼痛均表现为轻度中度疼痛,落实预防措施后,仍会出现疼痛,但疼痛感明显比首次未预防时下降,中药湿热敷组和单纯湿热敷组已经陆续出现无疼痛发生的患者,第一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4.8%,试验组7.1%;第一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16.7%;第二天干预后(或30’)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0.8%,试验组9.5%;第二天输液结束后未发生疼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0%,对照组7.1%,试验组31.0%。第一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第二天干预后及输液后疼痛评分,三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P=0.000(P<0.01)有明显差异,且中药湿热敷优于其他两组。3.2患者是否要求拔针重置的比较患者对于拔针的需求不同,但在第一天干预后(或30’)(P=0.002<0.01)及到输液结束(P=0.046<0.05)这一期间三组拔针需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多重两两之间比较中药湿热敷组及单纯湿热敷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无差异性(P>0.05)。3.3患者输液依从性之间的比较通过三组Nemenyi法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无论第一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第二天干预后、输液结束后哪一个阶段进行依从性的测试,中药湿热敷与空白组、单纯湿热敷与空白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0.05),然而中药湿热敷组与单纯湿热敷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4患者心率、血压变化的比较(1)疼痛影响心率波动变化较明显,轻度疼痛(13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重度疼痛(46分)组之间的心率及血压变化无差异性。(2)干预后与干预前三组患者在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在统计学意义上无明显差异,说明无论干预与否,三组在心率及血压方面效果均等。3.5患者满意度间的比较(1)正向、反向总分进行三组Nemenyi法两两之间多重比较,空白对照组与单纯湿热敷组和中药湿热敷组均有显着差异性(P=0.000<0.01),并且单纯湿热敷组与中药湿热敷组之间同样具有显着差异性。且中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均高于其他两组,负向分值均低于其他两组。单纯湿热敷的正向分值高于空白对照组,负向分值低于空白对照组。(2)单一条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显示患者分别在条目49、1120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条目10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条目13中没有差异性(P>0.05)。结论1中药湿热敷对于个体有差异性,不能达到100%预防疼痛的目的,但能够降低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2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的输液性局部疼痛感以轻中度疼痛为主,且中度疼痛能够引起心率明显波动。3中药湿热敷安全有效,满意度、接受度都是比较好的,值得推广。

许银坤[7](2019)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化疗后骨髓抑制证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中医药对肿瘤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治疗的证候与用药规律,以期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与支持。方法:检索查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例系统中肿瘤科与血液科病例,收集整理2013年6月至2018年6月间涉及化学药物治疗后产生骨髓抑制的肿瘤病人病例信息。利用Excel 2013软件建立化疗后骨髓抑制数据收集表,将证候信息录入化疗后骨髓抑制数据收集表,剔除未给出明确证候、药物信息或其他基本采集信息不全的病案。进一步分类录入经筛选后的化疗后骨髓抑制患者的中医药证治信息并建立相应数据库。以《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第二版)》、《中医诊断学(第五版)》、《中医内科学(十二五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中药大辞典》等为标准加以数据信息规范化处理。以R语言软件运用为主,对证治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关联规则分析与聚类分析。成果:收集整理后共得有效病案772个,其中肺癌患者的发病率最高,分型多见为骨髓抑制Ⅰ度与Ⅱ度。得出高频化疗药物40个,化疗方案20个,使用最多的化疗药物为顺铂,达到237次,化疗方案频次最高的为DP方案(多西紫杉醇与顺铂),达79次。统计高频症状为34个,舌象与脉象各12个,其中症状出现频次最高的为眠差,达到199次;舌象出现频次最高的为白苔,达到505次,频率为18.44%;脉象出现频次最高的为细脉,达到427次,频率为31.79%。运用因子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进一步得出10个症状公因子,44条证候关联规则。经录入772首方剂,涉及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前五位分别为甘草(569次)、茯苓(464次)、党参(395次)、白术(371次)与半夏(281次)。药类主要归属于补虚药(补阴药、补阳药、补血药、补气药)、清热药(清热解毒药、清热凉血药与清热燥湿药等)、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与理气药等。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三者居前。药物归经中以归属肺、肝、胃、肾与心脾经较为多见。用药部位使用最多的前三者为根、茎与根茎。由关联规则分析得出33条药对与药组关联规则,经聚类分析共得到7个药物聚类方。结论:化疗后骨髓抑制的产生,主要与运用铂类为主的化疗药物对肿瘤进行杀伤性治疗的过程中,对机体正气产生耗损以致出现证型以虚证为主,兼见偏实证型与虚实夹杂证。虚证有肺脾气虚、气血两虚、肝肾两虚等;偏实证型有痰瘀互结、痰湿内停与痰热阻肺等;虚实夹杂证有肝郁脾虚、脾虚湿阻、阴虚火旺等。化疗后骨髓抑制的治疗以补虚扶正为主,兼以祛邪。虚则补之,益气补虚、补气养血等;实则泻之,攻邪等针对病邪运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化痰等治法。同时,运用消食理气、解表化湿、平肝安神、温阳固里等相关治法配合使用。中药药物应用频次最高的前五依次为甘草、茯苓、党参、白术与半夏。药类以补虚药使用频率最高,达28.53%,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药性以平、温、寒为主,药味以甘、苦、辛三者居前。药物归经中多归属肺、肝、胃经与肾经等,用药部位多为植物类根、茎。

潘祝彬[8](2018)在《TRAIL对胃癌细胞作用效应及其联合多西他赛对胃癌耐药的治疗效应》文中研究说明第一部分TRAIL对胃癌细胞作用效应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目的:评价TRAIL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物学行为影响并探索相关的作用机制。方法:常规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株,分别采用浓度为100μg/L、200μg/L、500μg/L的TRAIL干预12h、24h、48h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未干预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和TUNEL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侵袭、迁移,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细胞Survivin、NF-κB表达。结果:相较于对照组,TRAIL处理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显着降低(p<0.05),并且细胞的增殖活性出现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活性抑制。另外,在细胞凋亡、细胞侵袭及细胞迁移等指标上,也观察到TRAIL处理组细胞会随着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出现凋亡增加、侵袭减少和迁移减少的现象(全部p<0.05)。在对机制的探索上,我们的结果显示,TRAIL干预组细胞Survivin和NF-κB的表达相较于对照组有显着的降低,而且这种降低会出现对时间和浓度的依赖性(P<0.05)。结论:TRAIL能够通过影响Survivin和NF-κB水平来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增殖、凋亡、侵袭及迁移等生物学行为。第二部分TRAIL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中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目的:本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明确TRAIL对耐药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中相关耐药基因(包括MDR1、DAPK1和DAPK2)表达水平的影响,从而为胃癌化疗耐药的研究提供新的见解。方法: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与系列浓度的TRAIL(50、100、200、400μg/m L)培养48 h,对照组为未干预的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处理组胃癌耐药细胞株耐药基因MDR1、DAPK1和DAPK2转录水平的表达,同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不同处理组胃癌耐药细胞株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DAPK1和DAPK2的表达含量。两组和多组间耐药基因m RNA及蛋白水平的比较分别采用Student t检验及方差检验进行。结果:在TRAIL浓度为200μg/m L时细胞的增殖活性为90%,我们将该浓度定位起效浓度。不同浓度的TRAIL(100-500μg/m L)干预后,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中耐药基因MDR1、DAPK1和DAPK2 m RNA的水平会随着TRAIL的浓度升高而出现降低的现象;类似地,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中耐药基因相关蛋白P-gp、DAPK1和DAPK2蛋白的水平也会随着TRAIL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并且这种耐药基因和蛋白水平的降低具有TRAIL浓度依赖性的特点。结论:TRAIL能够以浓度依赖的特征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中耐药基因MDR1、DAPK1和DAPK2基因及相应P-gp、DAPK1和DAPK2蛋白的表达。关键词:TRAIL;胃癌耐药;MDR1;DAPK1、DAPK2第三部分TRAIL联合多西他赛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作用效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目的:评价合适浓度的TRAIL及起效浓度的多西他赛化疗药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的作用效应及相关机制的研究。方法:运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TRAIL(50、100、200、400μg/m L)和多西他赛(0、0.625、1、2.5、5、10μg/m L)情况下胃癌耐药SGC7901/VCR的增殖活性的变化规律,从而明确TRAIL及多西他赛的起效浓度。将细胞采用TRAIL和多西他赛处理后,通过Annexin V-PI染色检测联合处理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在机制分析部分,通过将细胞采用TRAIL和多西他赛联合处理后,采用实时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耐药基因MDR1 m RNA及耐药蛋白P-gp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多西他赛浓度为0.6μg/m L时细胞的增殖活性为90%,我们将多西他赛的起效浓度定义到该浓度。当TRAIL和多西他赛浓度分别为200μg/m L TRAIL及0.6μg/m L的情况下,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结果显示联合处理相较于单独处理细胞凋亡的水平显着下降。在机制分析的结果上,实时定量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结果显示当TRAIL和多西他赛浓度分别为200μg/m L TRAIL及0.6μg/m L的情况下,联合处理组相较于TRAIL和多西他赛单独处理组,细胞耐药基因MDR1的m RNA及蛋白P-gp的水平会显着下降(全部p<0.05)。结论:联合适量浓度的TRAIL及多西他赛可能通过影响耐药基因MRD1 m RNA及相应的蛋白形式P-gp来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实现化疗耐药的逆转效应的。

曹园园,张文锐,张杰[9](2017)在《雷莫芦单抗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文中认为目的:了解雷莫芦单抗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莫芦单抗的作用机制、药动学特征、临床研究、不良反应等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雷莫芦单抗是一种全人源化免疫球蛋白1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地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结合后诱导其构象和空间位阻变化,干扰其与配体结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肿瘤细胞的血液供应,导致肿瘤细胞凋亡。雷莫芦单抗药动学特征符合非线性药动学特点,且消除机制存在饱和现象。目前,已开展雷莫芦单抗用于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原发性肝癌、肾细胞癌、乳腺癌、卵巢上皮性肿瘤、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黑色素瘤、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膀胱上皮癌、胆管癌和胰腺癌等肿瘤的临床研究。雷莫芦单抗的不良反应在可耐受范围内。

韩柳[10](2016)在《HPD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羟基人参二醇(Hydroxylation panoxadiol,简称HPD)是首次从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分离鉴定的一种三萜类新化合物。研究表明,手性结构修饰方法制备的HPD达到了工业化水平;抗宫颈癌的药理活性较强;毒性较低;将其制成的HPD注射液具有良好开发一类创新药物的前景,其中药代动力学是开发创新药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论文首次建立了大鼠血浆、组织及排泄物中HPD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经静脉给予大鼠HPD注射液,药物在大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规律,同时测定了HPD在体外的血浆蛋白结合率;首次建立了大鼠体内HPD代谢物的UPLC-Q-TOF/MS定性分析方法,鉴定了其代谢产物,揭示了HPD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规律。取得以下创新成果:1、HPD注射液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首次建立了大鼠血浆中HPD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经静脉给予大鼠低、中、高三个剂量组(8.0,16.0,32.0mg/kg)的HPD注射液后,不同时间点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实验数据经DAS3.0软件计算,获得的HPD注射液药代动力学的相关参数如下:低剂量组,T1/2 5.76±1.46h,Cmax5535.33±610.76μg/L,Tmax 0.10±0.00h,AUC(0-t)11670.15±1364.30μg·h/L,AUC(0-∞)12023.88±1573.57μg·h/L,Vz 5.52±1.22 L/kg,CLz 0.67±0.08 L/h/kg;中剂量组,T1/2 6.50±1.05h,Cmax 12344.29±1631.71μg/L,Tmax 0.10±0.00h,AUC(0-t)26253.13±4307.29μg·h/L,AUC(0-∞)26986.39±4635.18μg·h/L,Vz 5.63±0.90L/kg,CLz 0.61±0.10L/h/kg;高剂量组,T1/2 6.41±1.40h,Cmax 24683.57±3693.03μg/L,Tmax 0.10±0.00h,AUC(0-t)48503.57±5309.65μg·h/L,AUC(0-∞)49165.27±5335.80μg·h/L,Vz 6.07±1.41L/kg,CLz 0.66±0.07L/h/kg。结果表明,AUC、Cmax与HPD的给药剂量均成正比例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Vz 5.52-6.07L/kg提示不仅分布在血液中,在组织中也有分布;T1/2 5.76-6.50h及CLz 0.61-0.67L/h/kg提示HPD注射液的消除较慢。2、HPD注射液的分布研究首次建立了测定大鼠组织中HPD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大鼠静脉给予16.0mg/kg的HPD注射液后,不同时间点(15min,1h,4h,6h)大鼠13个组织(心、肺、脾、肝、肾、小肠、大肠、胃、肌肉、脂肪、脑、子宫和睾丸)中HPD的含量。结果显示,HPD快速广泛地分布到各个组织中;主要分布在肾、子宫组织中,其它各个组织中的分布情况随时间不同而各有差异;并且在各组织中均未产生蓄积作用。3、HPD注射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首次建立了HPD在大鼠血浆、犬血浆、人血浆及透析液中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平衡透析法,分别测定了HPD与上述三种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结果如下:0.1μg/m L、4.0μg/m L和16μg/m L三个浓度的HPD与大鼠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36%、69.07%和70.48%;与犬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7.66%、74.42%和72.32%;与人血浆的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5.19%、68.40%和66.09%。结果表明,在0.1μg/m L-16.0μg/m L的范围内,HPD与上述三种血浆的蛋白结合率都不具有浓度依赖性;三种血浆的蛋白结合率种属间无明显差异。4、HPD注射液的排泄研究首次建立了大鼠胆汁、尿和粪样中HPD的UPLC-MS/MS定量分析方法。分别测定了大鼠静脉给予16.0mg/kg的HPD注射液后,大鼠胆汁、尿和粪样中不同时间段HPD的含量,结果如下:胆汁在36h内累积排泄百分比仅为0.06%,而尿和粪在72h内累积排泄百分比分别为46.39%和0.18%。结果表明,HPD注射液的原型药经胆汁和尿的排泄极少,主要经粪便排泄;由于三种排泄物中总的累积排泄百分比仅为46.63%,表明其在大鼠体内的生物转化是以代谢消除为主。5、HPD注射液的代谢研究首次建立了大鼠胆汁、尿和粪样中HPD代谢物的UPLC-Q-TOF/MS定性分析方法。鉴定了大鼠经静脉给予16.0mg/kg的HPD注射液后,大鼠粪、尿和胆汁在72h内的代谢产物,结果如下:HPD注射液在大鼠体内除原形药外,共检测到21个代谢产物,其中粪样和尿样中共检测出13个代谢产物,12个为Ⅰ相代谢产物;在胆汁样品中共检测出8个代谢产物,5个为Ⅱ相代谢产物。结果表明,HPD在大鼠体内Ⅰ相代谢和Ⅱ相代谢会同时发生,而且Ⅰ相代谢产物主要发生在粪和尿中,Ⅱ相代物主要发生在胆汁中。

二、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有转移的乳腺癌4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有转移的乳腺癌4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对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和PTN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对直肠癌预后的影响
    1、研究目的
    2、资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章 PTN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5、总结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小白菊内酯在结直肠癌中的抗肿瘤作用—系统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5 数据来源与处理
3 咨询问卷的形成
    3.1 专家咨询简介
    3.2 专家的选择
    3.3 专家咨询问卷的编制
    3.4 专家咨询的实施
4 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4.1 第一轮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4.2 第二轮护士抗肿瘤药物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4.3 最终咨询结果
    4.4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5 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5.1 第一轮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内容专家咨询结果
    5.2 第二轮护士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5.3 最终咨询结果
    5.4 处方形式的确定
    5.5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6 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咨询结果
    6.1 第一轮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6.2 第二轮护士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专家咨询结果
    6.3 最终咨询结果
    6.4 处方形式的确定
    6.5 咨询专家的可靠性分析
7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研究结论
    7.3 对策(建议)
    7.4 论文创新之处
    7.5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线粒体途径奥沙利铂诱导心肌毒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对象和方法
    1.1.1 实验动物
    1.1.2 实验试剂与仪器
    1.1.3 药物配制及实验动物给药处理
    1.1.4 实验方法
    1.1.5 统计学分析
1.2 结果
    1.2.1 小鼠心肌HE染色
    1.2.2 小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变
    1.2.3 小鼠心电图的改变
    1.2.4 小鼠超声心动图的改变
    1.2.5 小鼠心肌线粒体结构改变
    1.2.6 小鼠心肌线粒体ATP含量的改变
    1.2.7 小鼠心肌Hoechst33258 染色
    1.2.8 小鼠心肌Tunel染色
    1.2.9 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目的基因及蛋白的表达
1.3 讨论
    1.3.1 第三代铂类化疗药物奥沙利铂
    1.3.2 奥沙利铂的心肌毒性
    1.3.3 奥沙利铂与线粒体介导的心肌细胞凋亡
    1.3.4 曲美他嗪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化疗药物心脏毒性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大肠癌
2 胃癌
3 肺癌
4 鼻咽癌
5 头颈部鳞癌
6 乳腺癌
7 其他相关研究
8 结语

(6)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回顾及技术路线
    1 相关概念定义
        1.1 局部疼痛感的操作性定义
        1.2 中药湿热敷的定义及适用范围
    2 文献回顾
        2.1 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其相关因素
        2.2 静脉输液10%氯化钾的必要性及输注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疼痛的产生机制
        2.3 中西医干预静脉输液引起疼痛的临床护理方法
        2.4 中医护理技术在静脉输液引起疼痛干预中的优势
        2.5 文献回顾总结
    3 研究目的
    4 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中药湿热敷经验方的验证
    1 经验方来源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方法
        3.1 文献查阅法
        3.2 专家小组会议
    4 研究结果
        4.1 文献查阅结果
        4.2 小组讨论结果分析
    5 研究结论
第三部分 中药湿热敷在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中应用的护理操作流程优化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头脑风暴人员纳入
        2.2 头脑风暴内容
        2.3 头脑风暴讨论议程
    3 研究结果
    4 研究结论
第四部分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研究对象
        2.3 干预方法
        2.4 研究工具与指标
        2.5 资料收集方法
        2.6 数据统计与分析
        2.7 质量控制
        2.8 伦理保护的措施
    3 结果
        3.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
        3.2 三组患者临床研究结果
    4 分析与讨论
        4.1 中药湿热敷的作用机制
        4.2 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含有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的作用
        4.3 中药湿热敷对疼痛引起心率血压变化的间接影响
        4.4 中药湿热敷改善患者输液依从性的影响
        4.5 中药湿热敷组患者的满意度
        4.6 中药湿热敷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7 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前景展望
第五部分 总结
    1 本研究的结论
    2 创新性、局限性与展望
        2.1 创新性
        2.2 局限性
        2.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文献综述(全文) 药物引起静脉局部疼痛感的临床应用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附录二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全文)
附录三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及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附录四 静脉输液治疗常见特殊药物
附录五 调查问卷
附录六 伦理审查审批件
附录七 知情同意书

(7)基于数据挖掘的化疗后骨髓抑制证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与进展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研究与进展
    第三节 数据挖掘在中医药研究应用进展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规范化
    第二节 分析方法
第三章 数据结果
    第一节 基本信息分析结果
    第二节 证候分析结果
    第三节 中药分析结果
第四章 数据讨论
    第一节 基本信息分析
    第二节 证候分析
    第三节 用药规律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语表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i正明

(8)TRAIL对胃癌细胞作用效应及其联合多西他赛对胃癌耐药的治疗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TRAIL对胃癌细胞作用效应及其抗肿瘤机制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TRAIL对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VCR中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TRAIL联合多西他赛杀伤胃癌细胞株SGC-7901/VCR作用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1.材料
        2.方法
        3.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治疗及化疗耐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雷莫芦单抗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作用机制
2 药动学特征
3 临床研究
    3.1 治疗肺癌
    3.2 治疗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
    3.3 治疗转移性CRCs(m CRCs)
    3.4 治疗原发性肝癌(HCC)
    3.5 治疗肾细胞癌(RCC)
    3.6 治疗乳腺癌
    3.7 治疗卵巢上皮性肿瘤
    3.8 治疗其他恶性肿瘤
4 不良反应
5 结语

(10)HPD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宫颈癌概述
        1.1.1 宫颈癌的发病机制
        1.1.2 宫颈癌的临床分期
        1.1.3 宫颈癌的治疗原则及方案
    1.2 宫颈癌化疗药物及其药代动力学概述
        1.2.1 顺铂(Cisplatin)
        1.2.2 卡铂(Carboplatin)
        1.2.3 紫杉醇(Paclitaxel)
        1.2.4 多西他赛(Docetaxel)
        1.2.5 拓扑替康(Topotecan)
        1.2.6 伊立替康 (Irinotecan)
        1.2.7 吉西他滨(Gemcitabine)
        1.2.8 培美曲塞(Pemetrexed)
        1.2.9 异环磷酰胺(Ifosfamide)
        1.2.10 长春瑞滨(Vinorelbine)
        1.2.11 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1.3 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抗宫颈癌药物的必要性
    1.4 HPD注射液的研究
        1.4.1 HPD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1.4.2 HPD抗癌活性筛选
        1.4.3 HPD半合成
        1.4.4 HPD注射液制备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思路
        1.5.1 立体依据
        1.5.2 研究思路
    1.6 本文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第2章 HPD注射液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研究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药品与试剂
        2.1.3 仪器设备
    2.2 血浆样品中HPD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2.2.1 分析条件
        2.2.2 溶液配制
        2.2.3 血浆样品前处理
        2.2.4 方法学验证
    2.3 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试验方法及结果
        2.3.1 试验方法
        2.3.2 试验结果
    2.4 讨论与小结
第3章 HPD注射液的分布研究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
        3.1.2 药品与试剂
        3.1.3 仪器设备
    3.2 组织样品中HPD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3.2.1 分析条件
        3.2.2 溶液配制
        3.2.3 组织样品前处理方法
        3.2.4 方法学验证
    3.3 大鼠组织分布试验的方法及结果
        3.3.1 试验方法
        3.3.2 试验结果
    3.4 讨论与小结
第4章 HPD注射液的血浆蛋白结合率研究
    4.1 实验材料
        4.1.1 实验动物
        4.1.2 药品与试剂
        4.1.3 仪器设备
    4.2 样品中HPD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4.2.1 分析条件
        4.2.2 溶液配制
        4.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4.2.4 方法学验证
    4.3 血浆蛋白结合率试验方法及结果
        4.3.1 试验方法
        4.3.2 试验结果
    4.4 讨论与小结
第5 章HPD注射液的排泄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实验动物
        5.1.2 药品与试剂
        5.1.3 仪器设备
    5.2 排泄样品中HPD定量方法的建立和验证
        5.2.1 分析条件
        5.2.2 溶液配制
        5.2.3 样品前处理方法
        5.2.4 方法学验证
    5.3 大鼠排泄试验方法及结果
        5.3.1 实验方法
        5.3.2 试验结果
    5.4 讨论与小结
第6章 HPD注射液的代谢研究
    6.1 实验材料
        6.1.1 实验动物
        6.1.2 药品与试剂
        6.1.3 仪器设备
    6.2 代谢样品中HPD定性方法的建立
        6.2.1 分析条件
        6.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6.3 HPD在大鼠体内代谢试验方法及结果
        6.3.1 试验方法
        6.3.2 试验结果
    6.4 讨论与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创新点
    7.2 取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四、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与亚叶酸钙联合治疗有转移的乳腺癌4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对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和PTN调控结直肠癌细胞凋亡的研究[D]. 罗喻文. 南方医科大学, 2021
  • [2]同步放化疗期间应用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中国专家共识(2020版)[J]. 中国医师协会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业委员会. 国际肿瘤学杂志, 2021(01)
  • [3]护士抗肿瘤药物、免疫抑制剂与免疫调节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处方权内容的研究[D]. 孟伊霏. 山西医科大学, 2020
  • [4]基于线粒体途径奥沙利铂诱导心肌毒性的研究[D]. 张宇凡.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5]抗肿瘤药物的时辰药理学研究进展[J]. 狄潘潘,贾淑云. 肿瘤药学, 2020(02)
  • [6]中药湿热敷预防外周静脉输液10%氯化钾溶液引起局部疼痛感的临床研究[D]. 王煜.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7]基于数据挖掘的化疗后骨髓抑制证治规律研究[D]. 许银坤.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8]TRAIL对胃癌细胞作用效应及其联合多西他赛对胃癌耐药的治疗效应[D]. 潘祝彬. 苏州大学, 2018(12)
  • [9]雷莫芦单抗在肿瘤分子靶向治疗中的应用进展[J]. 曹园园,张文锐,张杰. 中国药房, 2017(11)
  • [10]HPD注射液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 韩柳. 吉林大学, 2016(08)

标签:;  ;  ;  ;  ;  

米托蒽醌、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联合治疗乳腺癌转移4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