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记辅助选择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昊哲[1](2021)在《小麦烟农999优质高产遗传基础解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稳产对世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壤环境遭到破坏,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人口不断增加等,让人们意识到提高小麦的生产能力刻不容缓。小麦骨干亲本在小麦新品种培育和创新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其遗传构成对未来育种工作帮助巨大。为了研究烟农999遗传构成及其在衍生后代中的贡献率,本研究通过55K SNP基因芯片与功能分子标记鉴定相结合的手段解析了烟农999优质高产的遗传基础,阐明了其关键染色体区段在后代中的遗传效应,明确了烟农999的遗传组成,并通过苗期抗旱调查,进一步验证其优良品质。为品种的分子设计、杂交育种亲本的选配及后代的分子标记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表型鉴定结果显示,烟农999的穗粒数及千粒重较高,在其衍生后代中,千粒重平均值与烟农999接近,变异系数在理想范围内,并且存在超亲遗传现象。苗期根系抗旱性试验结果表明,烟农999的苗期根系抗旱性突出,其根系总长、根系体积、地上部干重和地下部干重所对应的抗旱系数均位居供试材料之首,分别为0.89、1.37、0.99和1.26。在其衍生后代中,苗期根系抗旱性差异较大,有待进一步加深其抗旱性相关遗传基础研究。2、利用55K SNP芯片对烟农999及其51个衍生后代基因型扫描,烟农999与其后代的遗传相似性范围在63.23%~92.56%之间;对衍生后代不同染色体组而言,A染色体基组相似性范围在72.23%~95.82%,B染色体基组相似性范围在55.92%~93.69%,D染色体基组相似性范围在61.53%~93.99%;对衍生后代单个染色体而言,最小相似性为31.48%(4B),最大为99.95%(2A),不同衍生后代在各染色体的相似性均值范围在73.49%~94.58%之间;经比较分析,发现烟农999高遗传率区段存在已定位的小麦产量相关基因、QTL,暗示这些区段为烟农999优质高产的重要遗传基础。3、利用SNP基因分型结果,对所有衍生后代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化范围在0.67~0.99之间,在0.78处将51份材料分为7大类,与系谱较为吻合。4、利用在烟农999中有优异带型的29对功能标记和17对SSR、STS标记鉴定,功能标记中,5个与品质相关、15个与生长发育特性相关、5个与抗病性相关、4个与抗逆性相关,烟农999对其衍生后代的贡献率都在50%之上;SSR、STS标记中,12对贡献率高达100%,其余5对存在等位变异,每个位点2~3个,平均2.6个,其优异等位基因频率范围在25.38%~73.61%之间。
熊颖[2](2020)在《基于四种信号传导体系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为应对食品安全、饮用水污染及病原体感染等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开发具有高灵敏、高准确性的快速检测方法,对于有效控制全球公共卫生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显色的ELISA方法因具有特异性好,检测通量高,价格便宜等优势,已成为食品安全相关污染物快速、高通量筛选的首选方案。然而,传统以HRP催化TMB显色的快检方法,存在酶催化产物颜色单一、产物信号强度不高(TMB摩尔消光系数3.9×104 M-1 cm-1)、检测灵敏度偏低、无法实现裸眼检测等缺陷;此外,传统ELISA的免疫学反应大多基于半固相界面,存在反应效率不高、需要反复加样及洗板等操作过程,检测步骤相对繁琐。因此,如何提高快检方法的检测灵敏度,构建适合现场使用的新策略,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拟以有机小分子化合物黄曲霉毒素(AFB1)、三磷酸腺苷(ATP)及无机钠离子(Na+)等为模式分析物,从提升样本前处理效率,优化信号输出灵敏度及构建均相快检体系的角度,建立了基于四种信号传导体系的快检新方法。在食品安全快检体系中,高效的前处理方法是保障后续检测方法成功及灵敏度的重要前提。磁性免疫亲和提取方法因具有操作简单、免疫动力学反应效率高、可用于复杂样本的直接提取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类样本中目标物的高效富集与净化。然而,传统的磁免疫亲和分离方法存在磁性微球(MB)上抗体载量低,抗体不可重复使用造成的制造成本过高等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通过在MB表面修饰聚丙烯羧酸分子刷(MB@PAA),并进一步装载抗AFB1纳米抗体(anti-AFB1 Nb),以此建立了一种新型的磁免疫亲和提取玉米样品中AFB1的新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可逆断裂链加成聚合方法在羟基化磁性微球(HMB)上连接大量聚丙烯羧酸分子刷,以此提高抗体的载量,达到提高免疫磁珠对AFB1的饱和吸附量;其次,以耐变性能力更强的Nb代替传统易变性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m Ab/p Ab),以提高免疫磁珠的重复使用次数,降低亲和纯化的使用成本。结果表明,在最佳条件下,MB@PAA对anti-AFB1 Nb的最大饱和偶联量为623±23μg mg-1,是传统羧基化磁性微球(CMB)的19倍;MB@PAA@Nb对AFB1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0.23 mg g-1,是传统MB@Nb的35倍。MB@PAA@Nb在重复富集提取AFB110次后,其对AFB1的识别活性未见显着降低(p>0.05),表明MB@PAA@Nb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此外,该免疫磁珠使用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一步通过提取AFB1加标的玉米样品得到了验证。其次,为克服以TMB为代表的传统酶催化产物显色信号颜色单一、不适宜于裸眼检测的缺陷。本研究通过引入对p H敏感的有机染料溴钾酚紫(BCP)作为信号输出元件,以AFB1标记的葡萄糖氧化酶偶联物(GOx-AFB1)作为竞争抗原,通过GOx催化底物葡萄糖产酸介导溶液p H变化,建立了高灵敏直接竞争ELISA定量及定性检测玉米样品中的AFB1。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裸眼定性检测AFB1的阻断值(检测限)为100 pg m L-1,在对70份AFB1加标的实际玉米样本裸眼检测中,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证明了该方法裸眼定性检测的可靠性。该方法定量检测AFB1线性范围为25-200 pg m L-1,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6.72 pg m L-1,较常规ELISA提高10倍。加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精密度以及重现性;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赭曲霉毒素(OTA)、玉米赤霉烯酮(ZEN)等常见真菌毒素无交叉反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将该方法检测结果进一步与传统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随后,本研究还制备了高摩尔消光系数的金纳米棒(Au NR),以GOx催化产生双氧水(H2O2)介导Au NR刻蚀为等离子共振信号输出,建立了高灵敏直接竞争等离子共振ELISA定性及定量检测玉米样品中的AFB1。在该方法中,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引入GOx介导产生的H2O2经HRP辅助催化分解为羟自由基(·OH),随后·OH将Au NR刻蚀成球状金纳米粒子(Au NS),金纳米粒子溶液的颜色及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均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对目标物的裸眼定性及仪器定量检测。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的裸眼定性检测AFB1的阻断值(检测限)为12.5 pg m L-1,定量检测AFB1的线性范围为3.1-150 pg m L-1,IC50为22.3 pg m L-1,较传统ELISA提高了35倍。样品加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AFB1的回收率介于82%-115%,变异系数(CV)为2%-13%。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此外,交叉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粮食中其他常见真菌毒素OTA、ZEN等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本研究进一步以GOx介导铜纳米粒子(Cu NP)合成为荧光信号输出,建立了超灵敏直接竞争荧光ELISA定量检测玉米样品中的AFB1。样品中AFB1与竞争抗原GOx-AFB1竞争结合固定在酶标板上的anti-AFB1 m Ab,从而引入GOx产生的H2O2,经Fe2+辅助催化分解H2O2为·OH,·OH随后氧化ss DNA,导致合成的Cu NP数量减少。样品中AFB1浓度越高,引入的GOx越少,溶液中完整的模板ss DNA越多,Cu NP的合成产物越多,荧光强度越高;反之荧光强度越低。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定量检测AFB1的线性范围为0.46-400 pg m L-1,IC50为6.13 pg m L-1,最低检测限(LOD)为0.15 pg m L-1,较传统ELISA低96倍和220倍。样品加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AFB1的回收率在96.67%-114.92%,CV在1.64%-17.97%。与LC-MS/MS方法检测结果对比,两种方法无显着性差异,表明所建立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此外,交叉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与其他常见真菌毒素OTA、ZEN等无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为克服非均相的传统ELISA方法免疫反应效率不高及检测步骤冗长的缺陷,本研究进一步以功能核酸(适配体、脱氧核酸酶)调控规律成簇间隔重复短回文序列及其相关系统12a(CRISPR/Cas12a)的DNase活性,介导切割非特异性报告DNA(ss DNA-FQ)作为信号输出,建立了高灵敏检测ATP及Na+的均相荧光分析方法。首先将ATP适配体通过与Cas12a的激活DNA(activator)互补配对,以此阻止Cas12a向导RNA(cr RNA)对activator的识别,此时Cas12a的DNase活性被抑制;当ATP适配体识别ATP后,适配体结构发生转换,释放的activator能被Cas12a的cr RNA识别,从而激活Cas12a的DNase活性,Cas12a循环切割溶液中ss DNA-FQ,溶液产生荧光信号。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能在室温条件下,50 min内完成对ATP的均相、快速、高灵敏检测,定量检测ATP的线性范围为0.78-25μM,LOD为0.21μM,检测灵敏度显着高于同样基于荧光信号输出的商业化ATP检测试剂盒(LOD≈1μM)。实际加标样品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生物发光试剂盒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表明该方法可靠性较好。结合便携式荧光仪平台,通过采集酶催化反应速率代替采集终点荧光值,可将该反应的整体检测时间进一步缩短至15 min,使该方法可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的需求。此外,通过巧妙设计Na A43DNAzyme的底物链和酶链,CRISPR/Cas12a系统亦可用于血液样品中Na+检测,该方法定量检测Na+的线性范围为0.049-50 m M,LOD为0.10 m M,实际加标样品结果与商业化Na+选择电极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CRISPR/Cas12a在分析检测领域具有普适性。
刘俊雄[3](2020)在《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文中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食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稻米香味性状和咀嚼口感是稻米食味品质的重要评价指标,香稻和糯稻的培育是提高稻米附加值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具有轻简化优势的多年生稻技术是水稻生产体系的重要补充,体现出了较强的应用潜力,而多年生稻米品质性状的改良可以进一步促进多年生稻的应用。随着众多基因功能的验证和相关功能标记的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在作物育种中的地位也日益凸显。香稻育种面临遗传背景来源单一的瓶颈大大制约了香稻的育种进程。发掘和利用香稻种质资源,扩大香稻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多年生香稻是提高多年生稻应用潜力的重要手段。本论文利用已知水稻香味基因Badh2的分子标记,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817份水稻种质资源及25份野生稻祖先的Badh2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普通野生稻和尼瓦拉野生稻均为野生型Badh2,表明香味性状是在栽培稻驯化过程中由香味基因Badh2自然突变产生;本研究筛选到83份品种具有突变型Badh2基因,并通过人工咀嚼法对这83份稻米进行了香味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有28份稻米具有明显的香味性状,其中籼稻为20份,粳稻7份,中间型1份,并且籼稻香味浓郁程度普遍高于粳稻,推测Badh2受遗传背景影响而导致2-乙酰-卜吡咯啉在籽粒中积累量不同。本研究鉴定的香稻种质资源将为开展多年生稻米香味性状遗传改良提供重要材料支撑。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作物进行定向改良的逐渐显示出其应用前景。本研究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多年生稻(PR23和云大107)分别进行香味香味基因Badh2和直链淀粉合成基因Wx的定点编辑,以期进一步改良PR23香味性状和降低云大107的直链淀粉含量。本研究分别构建了Badh2和Wx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分别对PR23和云大107进行遗传转化,获得了21个PR23-Badh2-Cas9转基因株系(T0代)和23个云大107-Wx-Cas9转基因株系(T0代)。分子检测表明,21个PR23-Badh2-Cas9转基因株系中,6个株系发生了不同类型的突变,并且香味表型分析显示,其中4个株系稻米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香味。23个云大107-Wx-Cas9转基因株系中,8个株系产生了突变,稻米外观性状分析发现,其中5个株系稻米种子呈现乳白色,猜测直链淀粉含量显着降低。本研究结果证明,定点编辑多年生稻PR23和云大107的Badh2和Wx基因可以定向改良它们的香味性状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多年生稻米品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培育优质的多年生稻品种和提高多年生稻应用潜力提供技术和材料支撑。
高畅[4](2020)在《REV感染对SPF鸡胚成纤维细胞转录后调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ticuloendotheliosis,RE)是由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感染禽类宿主引起的一种病理综合征,包括生长迟缓,免疫抑制以及肿瘤发生等。由于REV传播途径多样,宿主范围广泛,因此自从1958年始,REV得以被广泛分布在全世界。此外,疫苗等生物制品也可能被REV污染,从而造成疫苗接种失败,抑制宿主免疫系统使其免疫力降低,导致其他疾病的共发,给畜牧养殖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本实验通过高通量测序、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方法手段,检测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在REV感染过程中可变剪接以及miRNA-155表达的变化,发掘二者在CEF应答REV感染的转录后水平上所发挥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REV的免疫致病机制及其对感染动物免疫抑制以及肿瘤形成机制的探讨,提供新的研究方向,同时为该病的防制(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荧光定量检测REV方法的建立将复制得到的病毒液提取RNA经PCR验证后,在紫外灯下可观察到195 bp长度的条带,证明病毒液为REV阳性。将复制成功的病毒液与质粒连接,并进行连续十倍稀释,通过荧光定量PCR得到REV LTR片段的扩增曲线、熔解曲线及标准曲线。各稀释度的重组质粒在达到对数增长期时间距均匀,证明其表达差异呈线性变化,同时阴性对照无扩增,证明本实验无假阳性干扰;扩增产物熔解峰单一,证明无引物二聚体和非特异性扩增,且熔解温度为85.252±0.057℃;REV LTR片段的标准曲线呈线性回归方程,所选取的各稀释度点均在线上,其回归方程为y=2.899x+4.464,相关系数R2=0.9991,证明可信度高。(2)病毒滴度测定于REV感染后第7 d记录细胞完全发生病变的孔数,经计算得到病毒液的TCID50为10-4.625/0.1ml,即将该病毒稀释104.625倍后接种100μl可使50%的细胞发生病变。(3)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分析将CEFs分为对照组(C组)和病毒感染组(VB组),每组均有3个重复,6个样本经高通量测序后均得到大量数据,长度为10.2 G-12.92 G,错误率为0.02%,Q20大于96%,Q30大于90%,GC含量在50%左右,去除其中影响分析结果的低质量及含有接头等的数据后,数据仍能达到原始数据的94.6%以上,说明测序数据质量较好。将处理后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发现,70%以上可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序列上,其中能唯一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序列上的数据大于90%,说明样品未被污染,且选择的参考基因组是合适的。同时还发现,可比对到参考基因组序列的蛋白编码区域,即外显子的百分比均大于70%,说明检测到的基因绝大多数都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也证明了测序的序列都来自于m RNA。在两个比较组中,共发现15973个基因,其中6 939个基因发生了可变剪接,外显子跳跃(SE)事件发生数量为16 860,占总事件数量89.22%,是最普遍的一种剪接模式,也是产生差异最主要的可变剪接模式,上调事件为183,下调事件为524。在C组和VB组间共发现5 607个基因显着差异表达,2 825个基因在REV感染组的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2 782个基因在REV感染组的表达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表达可变剪接基因主要与GO富集分析中的细胞组成相关,如细胞器管腔、膜结合细胞器、细胞质与囊泡等。差异表达可变剪接基因富集较多的KEGG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为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凋亡、焦点粘连等。(4)高通量测序结果验证随机选择FN1、TNC和SEC61B被剪接的外显子,分别命名为Fe、Te和Se,作为对照,这3个外显子临近未被剪接的外显子同样被检测,依次命名为Fn、Tn和Sn。Fe、Te和Se的泳道没有或仅有少量PCR产物,其余泳道均有明显且长度正确的条带,说明高通量测序预测的可变剪接事件是真实发生的。(5)miR-155表达与REV接毒时间和剂量的关系与C组相比较,VB组接毒后12、24、48、72、96和120 h的miR-155表达量显着上升(P<0.01),并随病毒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且二者呈正相关,并于接毒后第72 h达到峰值(P<0.001)。另外,随着REV感染滴度的增加,miR-155表达量也随之升高(P<0.001),二者呈正相关。(6)miR-155 NC、mimics和inhibitors转染效率检测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未转染的正常CEFs中未见荧光,而分别转染了miR-155NC,mimics和inhibitors的CEFs胞质中均出现了程度不同的荧光,且荧光效率可达60%以上。经荧光定量PCR检测,转染miR-155 mimics的CEFs中miR-155表达量显着升高(P<0.001),并随转染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转染后第72 h达到较高水平并基本维持不变;转染miR-155 inhibitors的CEFs中miR-155表达量显着降低(P<0.01),在转染后第12 h即被完全被抑制,并且在转染后72 h内miR-155表达量均保持在较低水平;转染miR-155 NC的CEFs中,miR-155表达量与未经转染的CEFs之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7)REV感染对CEFs活力的影响将CEFs分别分为:C(对照组)、V(只接毒不转染)、VN(接毒后转染miR-155 NC)、VM(接毒后转染miR-155 mimics)和VI(接毒后转染miR-155 inhibitors)组。与C组相比,V组CEFs活力极显着(P<0.001)降低。与V组相比,VM组细胞活力极显着(P<0.001)提高,而VI组细胞活力极显着(P<0.01)降低,VN组与V组间细胞活力无显着性(P>0.05)差异。(8)REV感染对CEFs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V组凋亡细胞数量极显着(P<0.01)增加。与V组相比,VM细胞凋亡率显着(P<0.05)降低,VI组显着(P<0.05)的增加了CEFs的凋亡率,VN组与V组间细胞凋亡率无显着性(P>0.05)差异。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V组中ρNA产量显着(P<0.05)提高。与V组相比,VM组降低ρNA产量,VI组极显着(P<0.01)提高ρNA产量,VN组与V组间ρNA产量未见显着性(P>0.05)差异。(9)REV感染对CEFs细胞周期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V组CEFs的G0/G1期细胞数量极显着(P<0.01)提高,而S期和G2期细胞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减少。与V组相比,VM组CEFs的G0/G1期细胞数量极显着(P<0.01)减少,而S期细胞极显着(P<0.01)增加,G2期细胞数量有所增加;VI组CEFs的G0/G1期细胞数量极显着(P<0.01)增加,G2期细胞数量显着(P<0.05)减少,S期细胞相对减少。而VN组与V组间各细胞周期分布无显着性(P>0.05)差异。(10)miR-155靶基因验证经Targetscan、miRanda软件以及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发现,caspase-6和FOXO3a是数据库中共同命中的miR-155靶基因。Western Blot(WB)检测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V组caspase-6和FOXO3a蛋白表达量显着(P<0.05)升高。与V组相比,VM组caspase-6和FOXO3a蛋白表达量显着(P<0.05)降低;VI组FOXO3a蛋白表达量进一步显着(P<0.05)升高,caspase-6蛋白表达量也有所升高。VN组与V组的caspase-6和FOXO3a蛋白表达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REV感染对CEFs转录后调控的影响,及可变剪接和miR-155在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实验依据,也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探讨REV的免疫致病机制提供了新思路。
李超[5](2019)在《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文中指出本论文是以野生食用菌为研究对象,对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迁西县、三个区域采集的野生菌进行鉴定和生物学活性物质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外采集并拍照记录12株野生菌,对12株野生菌进行传统的形态学鉴定,结果如下: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Trametes coccinea);chengde3和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为强壮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weichang3为网纹马勃(Lycoperdon perlatum Pers);weichang4为珊瑚菌(Ramaria botrytoides);weichang5为木蹄层孔菌(Pyropolyporus fomentarius);weichang6为蒙古口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weichang7与qianxi1均为牛肝菌(Boletus);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2)对采集的12株野生菌进行组织分离,分离得到了10株野生菌的菌丝体,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表明,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菌丝生长强壮且速度较快。(3)对菌丝长势好的6株野生菌的ITS序列进行PCR扩增,序列结果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通过贝叶斯建树方法利用MAFFT、Mrmodeltest2.3、Mrbayes v2.3等软件进行分子鉴定,得到结果如下:chengde1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序列一致性为99.82%,且与Coprinopsis atramentaria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1为墨汁鬼伞(Coprinopsis atramentaria)。Chengde2与Pycnoporus coccineus序列一致性为100%,且与Pycnoporus coccine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2为血红密孔菌(Pycnoporus coccineus)。Chengde3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9.66%,且与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chengde3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2与Trametes versicolor序列一致性为94.86%,且与chengde3和Trametes versicolor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2为云芝(Trametes versicolor)。weichang1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序列一致性为95.17%,且与Steccherinum robustius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weichang1为齿耳菌(Steccherinum robustius)。qiaanxi2与Phallus hadriani序列一致性为99.37%,且与Phallus hadriani聚为一支,节点支持率为100%,从而判定qianxi2为粉托鬼笔(Phallus hadriani)。(4)对6株已经确定种属的野生菌进行生物学活性分析,用ABTS为底物方法测定漆酶含量,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可溶性蛋白含量,苯酚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琼脂扩散纸片法测定抗菌活性。结果如下:野生菌chengde1、chengde2、chengde3、weichang2、weichang1、qianxi2的漆酶含量分别是54.92 U/mL、45.61 U/mL、345 U/mL、187.03 U/mL、414.87 U/mL、36.91U/mL。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7.2%、18.52%、21.29%、24.79%、19.1%、7%。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是0.49 mg/100g、5.58 mg/100g、4.73 mg/100g、3.53 mg/100g、4.1 mg/100g、11.25 mg/100g、粗多糖含量分别为1.9%、3.67%、2.4%、2.47%、2.78%、3.46%。抗菌活性结果显示,6株野生菌对大肠杆菌、金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氏菌四种指示菌均没有检测到抗菌作用。
陈健[6](2019)在《NIH被毛突变小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及Hr基因敲除小鼠制备》文中研究表明自发基因突变是获得新的小鼠模型的重要途径。由于缺少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自发基因突变小鼠模型突变疾病发生的过程与相应人类疾病的发生过程更加接近,因此自发基因突变小鼠模型非常适合于相关人类疾病的研究。NIH小鼠是一种来源于Swiss小鼠的封闭群鼠种,相同来源的有ICR、KM小鼠。NIH被毛突变小鼠是本实验室在NIH小鼠繁育过程中发现的自发突变小鼠,其表型主要表现为被毛稀疏、无胡须。在出生后第一个毛发生长期出现异常,出生7 d后,同正常小鼠在表型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正常小鼠被毛逐渐浓密、白色毛发已覆盖完全,而被毛突变小鼠仍然呈现全身裸露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进,被毛突变小鼠出现了无毛-稀毛-无毛的表型变化。在5-6周龄也就是第二个毛发生长周期的生长期的中后期,两种小鼠呈现出了表型差异的最大化。该小鼠有胸腺,可以在屏障环境里进行饲养;后期能够出现自发肿瘤;免疫水平发生改变。自2007年本实验室发现该突变小鼠以来,通过10余年的近交繁育,已建立了突变表型稳定遗传的实验动物新种群。本研究通过近交繁育方法建立了被毛突变小鼠近交系种群,分析了突变小鼠种群的表型及生物学特性;进而应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技术分析了被毛突变小鼠基因组信息,通过SNP位点和Indel位点与被毛突变表型进行关联分析,解析Hr基因与被毛突变表型的相关性;利用CRISPR/Cas9技术,大片段敲除Hr基因exon3-7,获得F0代嵌合体小鼠;将其与正常小鼠交配后得到F1代杂合子,建立可稳定遗传的Hr基因敲除小鼠种群。结果表明:1.NIH小鼠被毛突变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突变。同正常小鼠相比,被毛突变种群雌性小鼠肝、脾、肺、左肾、胸腺、卵巢和子宫脏器系数存在显着差异;雄性小鼠心、肺、左右肾、胸腺和精囊腺脏器系数存在显着差异。被毛突变小鼠血清氨基转移酶(ALT和AST)、尿酸、甘油三酯(TG)升高,差异显着。突变小鼠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LY淋巴细胞及其比例显着降低(p<0.05);单增李斯特杆菌感染前后被毛突变小鼠CD3+CD4+/CD3+CD8+比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小鼠(p<0.05)。2.在体成瘤实验结果显示,黑色素瘤在被毛突变小鼠体内保持着较好的生长状态及侵袭能力;葡萄糖耐量实验结果显示,被毛突变小鼠糖耐量增高,差异显着。表明被毛突变小鼠适合开展糖代谢和肿瘤相关的药物筛选研究。行为学结果表明,NIH被毛突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可用于相关神经认知的药物筛选研究。3.被毛突变小鼠与正常小鼠共有991844个SNP位点存在差异,关联最高的SNP区间包含345个基因,涉及47条生物学通路;共有341082个Small In Del差异位点,关联最高的Small In Del区间包含518个基因,涉及55条生物学通路。5.首次利用CRISPR/Cas9技术,获得了Hr基因exon3-7大片段敲除的F0代嵌合体小鼠,表型为被毛发育异常。6.通过F0代嵌合鼠与正常小鼠交配获得了F1代杂合子小鼠种群。F1代杂合子小鼠阳性率为14.3%。综上所述,本研究对被毛突变小鼠种群的表型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基因组层面解析了Hr基因与被毛突变表型的相关性,获得了Hr基因大片段敲除的F0代嵌合体小鼠和F1代杂合子小鼠,为进一步解析被毛突变表型产生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李琳琳[7](2019)在《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文中提出生鲜果蔬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由于自身的高含水量使其易腐烂变质。采用干燥的加工方式可显着延长果蔬货架期,便于储藏和运输,且突破季节性限制实现全年供应。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干燥果蔬产品的需求逐步提高。冷冻干燥(FD)是一种可最大限度保留果蔬原有营养成分和色、香、味、形的干燥方式,但干燥时间长、能耗高限制了其应用。微波冷冻干燥是在冷冻干燥基础上研发的一种新型冻干方式,具有显着缩短干燥时间、降低干燥能耗,且保持与FD相当的产品品质的特点。本文以山药为试材,利用脉冲喷动系统提高干燥均匀性的优势,将其协同于微波冷冻干燥,系统研究了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冷冻干燥高效节能减损加工工艺,结合超声、介电处理、真空含浸等技术开发显着提高微波冻干效率的预处理加工方式,并揭示其加速干燥的机理,同时对改善干燥均匀性进行研究和评价。首先,研究了以高频微波(2450 MHz)为加热源的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PSMFD-2450)的节能减损加工工艺。对不同工艺参数(微波功率、喷动参数、上限温度)的PSMFD-2450的干燥特性及产品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微波功率和上限温度可显着缩短干燥时间,但造成产品营养品质和色泽的劣变;喷动间隔对干燥时间无显着影响,但较长的喷动间隔导致产品品质的劣变,综合考虑3 W/g的微波功率,20min喷动间隔和50℃的上限温度较为适宜。该工艺下进行的PSMFD-2450与FD相比显着缩短干燥时间40%、降低能耗31.18%,且可以保持类似FD的良好品质;与静态微波冻干(MFD-2450)相比对产品品质和干燥均匀性有明显改善。其次,研究了脉冲喷动协同低频微波(915 MHz)冷冻干燥(PSMFD-915)的干燥特性,并评价其节能减损效果。结果表明:依据PSMFD-915干燥过程放电规律和山药介电特性演变趋势开发的多级变功率微波加载方案可有效避免辉光放电;试验喷动间隔下,喷动间隔越长,干燥时间越短,但就包括色泽、复水率、总酚及总黄酮含量在内的干品品质而言,较短喷动间隔可生产出与FD和PSMFD-2450品质相当的产品,且有利于提高干燥均匀性;能耗方面,与FD相比,PSMFD-915最高可节约总能耗约34.4%,与PSMFD-2450相比,比能耗大幅降低。此外,微波辅助的冷冻干燥方式(PSMFD-2450和PSMFD-915)生产的山药全粉糊的糊化特性中峰值粘度和最终黏度大,具有很好的增稠效果;且微波辅助的干燥方式对山药淀粉颗粒具有表面破坏性。再次,对山药PSMFD-2450和PSMFD-915的升华干燥和解吸干燥转换点进行研究。首次提出以山药共熔点作为转换点,研究转换点水分含量受干燥工艺影响存在的差异、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转换点水分含量的不同呈现彼此有别的干燥速率和样品温度变化特征,为保证产品品质尤其是皱缩率,应控制PSMFD-2450和PSMFD-915的转换点水分含量不得高于0.87 g/g d.b.。随后,采用超声联合介电(超声辅助盐溶液渗透脱水,USOD)处理山药,研究其对PSMFD-2450和PSMFD-915干燥特性、产品品质及干燥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SOD处理改变新鲜山药组织的微观结构、使物料组织中的水分更加活跃,并增大了物料损耗因子,进而加速干燥进程;超声强度为151 W/L的USOD处理具有最佳的加速PSMFD-2450干燥且保持产品品质的效果,将其应用于PSMFD-915,与对照组相比显着缩短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高达22.55%,产品具有与FD产品相当的品质。还对以蔗糖溶液为渗透液的脉冲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PVOD)调控山药未冻结水含量的可行性做出探讨,并研究其对提升PSMFD-2450和PSMFD-915干燥速率和节能减损的影响。结果表明:PVOD处理使山药未冻结水含量升高,共晶点降低,进而改变物料冻结状态介电特性及干燥过程的介电特性演变;预处理使PSMFD-2450时间缩短,干燥速率提高,并获得了色泽、复水能力良好的产品;将最佳处理组——40%蔗糖溶液PVOD处理组应用于PSMFD-915,可显着缩短PSMFD-915干燥时间,节约能耗高达54.65%(与FD相比),所得产品具有与FD样品相当的品质,且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干燥均匀性。最后,为了给未来干燥过程中介电特性的在线无损监测提供依据,以微波真空干燥为载体提供多个具有不同介电特性的样本,并基于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监测不同样本水分状态的差异,通过化学计量学分析建立山药介电特性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山药介电常数和损耗因子随水分含量的降低呈现非线性降低趋势;对应的NMR参数呈与介电特性类似的有规律变化;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了基于不同变量的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优化后的4变量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具有极好的预测性能。
翟俊鹏[8](2019)在《普通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黄淮地区小麦种植面积大,种质资源丰富,在中国小麦生产和粮食安全方面占有重要地位。高产育种是育种家们长期以来的育种目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粮食供需结构的改变,品质的改良变的尤为重要,选育优质强筋和优质弱筋的小麦品种,满足人们对各种终端面制品的需求,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小麦生长特点,大规模的单一性种植和育种家们长期的选择,导致小麦遗传多样性降低,育种工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和高密度芯片分型技术的发展,用高密度分子标记进行标记与目标性状的关联分析,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帮助,成为挖掘小麦产量潜力、提高小麦面粉品质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黄淮地区150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4个环境条件下测定了9个农艺性状和7个品质性状,利用小麦35K SNP芯片,结合5种关联模型(Q、PCA、K、PCA+K、Q+K),进行标记-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利用35KSNP芯片对150份小麦品种(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发现35143个SNP标记,剔除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小于5%和缺失率(Miss rate)大于25%的标记,共筛选出9552个多态性高、稳定存在的优质标记,多态性信息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的范围为0.09500.5000,MAF的变化范围为0.05000.5000,3个染色体组中PIC表现为:A(0.3317)>B(0.3240)>D(0.3100),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整个物理图谱长度为14541.4Mb,标记密度为1.70 Mb/marker。群体结构分析和PCA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发现,参试材料被划分为两个亚群。连锁不平衡分析发现A、B、D和全基因组的LD衰减距离分别为4.7、8、11和6 Mb。2在4个环境条件下对参试材料的9个农艺性状和7个品质性状进行表型鉴定,并针对不同性状进行模型修正,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935个显着的SNP位点(P≤0.001),63个SNP在2个或2个以上的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被认定为稳定关联的SNP,其中与农艺性状相关联的SNP有21个,与品质性状相关联SNP有44个,11个SNP标记与2个或2个以上的性状存在显着关联,单个SNP的表型贡献率为7.67%40.24%。3本研究共发现12个农艺性状的优势等位变异,8个优势等位变异在供试群体中所占比例较低。例如:位于6A染色体上的AX-94532508-T使穗下节长降低了2.79 cm;位于5B上的AX-94799632-C使穗粒数提高3.22个;位于7D上的AX-95152265-C提高了4.91 g千粒重;位于1A上的AX-95094324-C使株高降低3.42 cm;位于2D上的AX-95108722-T和位于3A上的AX-94542697-C分别使穗长提高了0.63和0.69 cm。共发现35个品质性状的优势等位变异,有26个在供试群体中所占比例较低。例如:位于5A上的AX-94690816-A分别提高湿面筋含量和蛋白质含量2.86%和1.21%;位于1A上的AX-94445422-T、位于2A上的AX-94465394-T分别增加沉降值2.98和4.18;位于1D上的AX-95683498-C、AX-94693410-T和AX-94958994-T分别提高面团形成时间0.6、0.61和0.61 min;位于1A上的AX-94571120-T、AX-95236907-A、AX-94673659-A均提高面团稳定时间1.93 min。位于1B上的AX-95073002-G、位于2B上的AX-94781832-T、位于2B上的AX-94943787-T、位于2D上的AX-94978347-T、位于5B上的AX-94890987-T、位于5D上的AX-95085919-T分别提高吸水率3.29%、2.72%、2.33%、2.30%、3.32%和3.06%。在1A、1B、1D染色体的6807 kb、1848 kb、6886 kb基因组区检测到5种对面团形成时间和面团稳定时间有显着影响的单倍型。在供试材料中,5个单倍型的优势类型分别占59.33%、12.67%、16.00%、16.00%和11.33%。4本研究筛选出14个与小麦农艺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TraesCS5B02G237200、TraesCS7D02G129700和TraesCS1B02G426300可能在植物抵御生物与非生物胁迫中起作用,TraesCS5B02G010800和TraesCS7D02G436800可能与植物激素的合成和响应有关,TraesCS2A02G092200可能与植物细胞壁的增强有关,TraesCS5A02G438800可能参与叶绿体发育,另外7个候选基因的功能未知。筛选出36个与小麦品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19个有蛋白或基因功能注释,其中,TraesCS3B02G549000、TraesCS5D02G429000、TraesCS5D02G547400、TraesCS1D02G318800、TraesCS1A02G317900、TraesCS1A02G323000、TraesCS1D02G317200和TraesCS1B02G426300可能提高植物对外界胁迫的抗性,TraesCS5A02G498800、TraesCS1A02G314100和TraesCS7D02G045800可能与细胞周期的维持和次生代谢有关,TraesCS5A02G438800和TraesCS1D02G315700可能参与植物中的某些氮反应,TraesCS1D02G317301和TraesCS1A02G317311是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TraesCS4B02G325300参与脱落酸与光敏色素的介导反应,TraesCS5D02G004300是控制小麦籽粒硬度的主效基因Pinb-D1,TraesCS1A02G315300和TraesCS1B02G327200可能与细胞壁结构有关。
华承薇[9](2019)在《烯醇化酶(Eno)及抗体降解蛋白(IdeZ)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文中指出烯醇化酶(Enolase,Eno)及抗体降解蛋白(immunoglobulin-degrading enzyme,IdeZ)是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treptococcus equi.subsp.zooepidemicus,SEZ)已报道的两种毒力因子,但其生物学功能及致病作用机制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通过阐明SEZ以上两种毒力因子在抗细胞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拟进一步阐明SEZ的致病机制。1.SEZ Eno与Raw264.7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本试验通过细胞稳定同位素标记技术(Cell-stable isotope labeling,SILAC)对小鼠肺泡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进行标记,然后在体外条件下,使Raw264.7细胞总蛋白与原核表达的重组烯醇化酶(recombinant Enolase,rEno)蛋白进行相互作用,再对作用后的细胞总蛋白进行质谱分析(LC-MS/MS),结果显示共筛选到Raw264.7细胞内17种可能与SEZ Eno蛋白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对筛选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之后,借助免疫共沉淀方法(Co-IP)验证蛋白间相互作用,结果证实Dctn2,Itgam,Lgals,Gsdmdc,Snx6编码的蛋白与SEZ Eno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为阐释SEZ Eno蛋白在细菌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2.SEZ Eno与Raw 264.7细胞内Dctn2编码蛋白互作机制研究以Raw 264.7细胞基因组为模板,构建pGEX-6P-1-Dctn重组质粒,诱导表达纯化获得大小约44 kDa的重组动力蛋白激活蛋白亚单位蛋白(Dynactin subunit protein 2)蛋白。以此为抗原,免疫Balc/c小鼠制备小鼠抗Dctn蛋白多克隆抗体,眼球采血分离获得血清,经ELISA方法进行效价测定,结果显示试验A组抗体效价较高;且经Dot Blot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显示制备的小鼠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而后对Eno预处理后的Raw264.7细胞内Dctn蛋白水平检测,结果可见相较于对照组,胞内Dctn蛋白表达水平呈现极显着升高。推测可能是由于Eno与Dctn之间的互作,引起Raw264.7细胞胞内Dctn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为进一步深入探究重组Eno蛋白对Raw264.7细胞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3.SEZ抗体降解蛋白IdeZ生物活性鉴定前期研究通过基因序列比对发现SEZATCC35246株IdeZ与化脓链球菌抗体降解蛋白IdeS有较高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SEZ中IdeZ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在细菌抵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构建pCold-SUMO-IdeZ重组质粒,诱导表达纯化获得大小约39 kDa的重组IdeZ蛋白;体外模拟降解抗体反应条件,结果可见体外反应10 min即可用蛋白凝胶电泳检测到IgG降解产物;而借助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体外模拟巨噬细胞吞噬SEZ试验,检测IdeZ蛋白对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SEZ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deZ蛋白可有效抑制抗SEZ免疫血清或纯化IgG的调理吞噬功能,帮助SEZ抵抗吞噬。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EZ抵抗巨噬细胞吞噬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王明琦[10](2019)在《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文中指出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栽植的园艺植物。近年来,番茄病害的严重发生对番茄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选育抗病性强的品种类型显得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番茄抗病分子标记的最新进展,选取危害番茄生产的5种常见病害,对一系列番茄种质资源进行相关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并分析8份具有不同基因型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出一套可用于同时检测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反应体系。使用该体系只需一次PCR反应及凝胶电泳,不需酶切,即可高效、准确地对番茄三种基因的基因型进行检测。应用该体系对96份番茄材料进行分子检测验证,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的吻合度可以达到94%以上。(2)选取Ty-1、Ty-3和Mi三个抗病基因,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8份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育种材料进行抗病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番茄材料在受到黄化曲叶病毒侵染后,抗病基因均随着病毒侵染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上调表达;同时含有Ty-1和Ty-3基因的材料比具有单一抗病基因的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Ty-1/Ty-3基因的杂合材料比纯合材料抗病性显着增强;具有Mi基因的材料与感病对照相比能够显着增强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3)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多抗番茄的筛选。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抗番茄黄化曲叶病Ty-1、Ty-2、Ty-3基因,抗根结线虫病Mi基因,抗番茄枯萎病I-2基因,抗番茄烟草花叶病Tm-1基因及抗番茄叶霉病Cf-9基因共7个基因进行检测,从中筛选出5份具有3个抗病基因的材料,7份具有2个抗病基因的材料。该筛选方法及研究结果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将对本实验室和相关育种公司后续开展多抗番茄聚合育种工作带来有益帮助。
二、标记辅助选择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记辅助选择及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烟农999优质高产遗传基础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概述 |
1.2 骨干亲本及其研究进展 |
1.2.1 骨干亲本概念的提出 |
1.2.2 骨干亲本的研究进展 |
1.3 分子标记概述 |
1.4 功能标记概述 |
1.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烟农999 及其衍生后代田间表型与苗期根系抗旱性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田间表型鉴定材料 |
2.1.2 苗期根系抗旱性鉴定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表型数据调查 |
2.2.2 表型数据处理 |
2.2.3 根系耐旱性水培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表型分析 |
2.3.2 根系扫描结果 |
2.3.3 根系数据统计结果 |
2.4 讨论 |
第三章 基于55K SNP芯片技术的烟农999 及其衍生后代的遗传解析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基因型分型 |
3.2.2 基因型数据处理及遗传图谱构建 |
3.2.3 聚类分析 |
3.2.4 高遗传相似性片段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基因型分析 |
3.3.2 基因型聚类分析 |
3.3.3 衍生后代与烟农999 高遗传相似性区段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基于功能标记与普通分子标记的烟农999 及其衍生后代的遗传解析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方法 |
4.2.1 DNA提取 |
4.2.2 DNA浓度检测 |
4.2.3 引物合成 |
4.2.4 目的片段PCR扩增 |
4.2.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4.2.6 烟农999 优异带型的标记筛选 |
4.2.7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烟农999 优异带型的筛选 |
4.3.2 基于功能标记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4.3.3 基于SSR、STS分子标记的遗传贡献率分析 |
4.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基于四种信号传导体系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Abbreviations) |
第1章 引言 |
1.1 快速检测技术 |
1.1.1 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
1.1.2 快速检测技术工作流程 |
1.2 生物识别元件 |
1.2.1 生物识别元件概述 |
1.2.2 抗体及其在快速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
1.2.3 功能核酸及其在快速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
1.2.4 分子印记聚合物及其在快速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
1.3 酶介导信号传输 |
1.3.1 酶概述 |
1.3.2 酶介导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3.3 酶介导的等离子共振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3.4 酶介导的化学发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3.5 酶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3.6 酶介导的pH响应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1.3.7 酶介导的分析方法发展方向 |
1.4 CRISPR/Cas介导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4.1 CRISPR/Cas概述 |
1.4.2 CRISPR/Cas9介导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4.3 CRISPR/Cas12a介导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4.4 CRISPR/Cas13a介导的分析检测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
1.5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5.1 黄曲霉毒素简介 |
1.5.2 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现状 |
1.5.3 黄曲霉毒素污染样品前处理方法 |
1.5.4 AFB_1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6 三磷酸腺苷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7 Na~+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8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8.1 研究内容 |
1.8.2 研究意义 |
第2章 基于MB@PAA@Nb的磁性免疫亲和提取方法研究 |
2.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2.1.1 试剂材料 |
2.1.2 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2.1 MB@PAA的合成与表征 |
2.2.2 Anti-AFB_1 Nb的表达和纯化 |
2.2.3 MB@PAA@Nb的制备及其吸附模型评价 |
2.2.4 MB@PAA@Nb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nti-AFB_1 Nb的表达 |
2.3.2 MB@PAA的表征 |
2.3.3 MB@PAA@Nb的制备 |
2.3.4 MB@PAA@Nb吸附AFB1的等温吸附曲线建立 |
2.3.5 MB@PAA@Nb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GOx介导pH响应ELISA高灵敏检测AFB1的方法学研究 |
3.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3.1.1 试剂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2.1 GOx-AFB_1全抗原的制备 |
3.2.2 BCPpH突变点的确定 |
3.2.3 GOx介导pH响应ELISA的建立 |
3.2.4 样品制备 |
3.2.5 实验参数优化 |
3.2.6 pH响应ELISA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BCPpH突变点确定 |
3.3.2 GOx-AFB1的表征 |
3.3.3 免疫反应及酶催化反应条件优化 |
3.3.4 pH响应ELISA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GOx介导等离子共振ELISA高灵敏检测AFB_1的方法学研究 |
4.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4.1.1 试剂材料 |
4.1.2 仪器设备 |
4.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4.2.1 AuNR的合成 |
4.2.2 AuNR刻蚀条件优化 |
4.2.3 GOx介导等离子共振ELISA的建立 |
4.2.4 等离子共振ELISA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uNR的表征及GOx介导AuNR刻蚀可行性 |
4.3.2 AuNR刻蚀条件优化 |
4.3.3 免疫反应条件及酶催化条件优化 |
4.3.4 等离子共振ELISA性能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GOx介导荧光ELISA超灵敏检测AFB_1的方法学研究 |
5.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5.1.1 试剂材料 |
5.1.2 仪器设备 |
5.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5.2.1 CuNP的合成 |
5.2.2 CuNP合成参数优化 |
5.2.3 GOx介导荧光ELISA的建立 |
5.2.4 荧光ELISA的性能评价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CuNP合成条件优化及表征 |
5.3.2 GOx介导CuNP合成可行性 |
5.3.3 GOx介导荧光ELISA的建立和性能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CRISPR/Cas12a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检测ATP及Na~+研究 |
6.1 主要试剂材料与仪器设备 |
6.1.1 试剂材料 |
6.1.2 仪器设备 |
6.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6.2.1 ATP探针及信号溶液的制备 |
6.2.2 CRISPR/Cas12a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检测ATP性能评价 |
6.2.3 便携荧光仪检测ATP流程 |
6.2.4 Na~+检测探针NaA43DNAzyme的制备 |
6.2.5 CRISPR/Cas12a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检测Na~+性评价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RISPR/Cas12a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检测ATP可行性分析 |
6.3.2 CRISPR/Cas12a介导的检测ATP的荧光分析方法性能评价 |
6.3.3 CRISPR/Cas12a介导的荧光分析方法检测Na~+的建立及性能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MB@PAA@Nb磁性免疫亲和提取法 |
7.1.2 pH响应ELISA高灵敏检测AFB_1 |
7.1.3 等离子共振ELISA高灵敏检测AFB_1 |
7.1.4 荧光ELISA超灵敏检测AFB_1 |
7.1.5 CRISPR/Cas12a介导荧光分析方法检测ATP及Na~+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试剂材料 |
附录2 仪器设备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多年生稻育种和应用现状 |
1.2 分子标记鉴定在香稻种质资源中的应用 |
1.3 水稻香味基因Badh2及其研究进展 |
1.4 水稻直链淀粉合成相关基因Wx及其研究进展 |
1.5 基因编辑技术 |
1.5.1 基因编辑在作物育种中的优势及应用前景 |
1.5.2 ZFNs简介 |
1.5.3 TALENs简介 |
1.5.4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 |
1.5.5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系统的作用原理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香稻资源分子鉴定和筛选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水稻种质资源和野生稻材料 |
2.1.2 DNA提取及检测 |
2.1.3 分子标记 |
2.1.4 稻米品尝方法和外观品质图片采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水稻香味基因分子标记筛选检测 |
2.2.2 水稻种质资源香味基因分子鉴定 |
2.2.3 水稻种质资源香味性状鉴定 |
2.2.4 香米外观品质鉴定 |
2.3 讨论 |
3 利用CRISPR/Cas9 定点编辑香味基因Badh2 和糯性基因Wx |
3.1 试验材料 |
3.1.1 多年生稻材料 |
3.1.2 载体和菌株 |
3.1.3 主要仪器 |
3.1.4 实验试剂及各类培养基的配制 |
3.2 试验方法 |
3.2.1 相关试验方法 |
3.2.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的载体构建 |
3.2.3 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 |
3.2.4 转基因植株分子和表型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多年生稻PR23 香味基因Badh2 和云大107 糯性基因Wx靶点设计及基因型检测 |
3.3.2 Badh2和Wx基因g RNA表达盒的构建 |
3.3.3 pRHCas9-Badh2和pRHCas9-Wx目的载体构建 |
3.3.4 多年生稻PR23、云大107转基因植株分子鉴定 |
3.3.5 突变转基因株系籽粒表型鉴定 |
3.4 讨论 |
4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REV感染对SPF鸡胚成纤维细胞转录后调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及其研究进展 |
1.1.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及其研究进展 |
1.1.2 REV的致病机制 |
1.1.3 REV感染动物的临诊主要症状及其病理变化 |
1.1.4 RE诊断及其防制(治) |
1.2 可变剪接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可变剪接概述 |
1.2.2 可变剪接的研究历史 |
1.2.3 可变剪接的主要形式 |
1.2.4 可变剪接的功能 |
1.2.5 可变剪接的产生机制 |
1.2.6 可变剪接的调控 |
1.2.7 可变剪接的应用与展望 |
1.3 microRNA及其研究进展 |
1.3.1 microRNA概述 |
1.3.2 microRNA-155及其研究进展 |
1.3.3 microRNA应用及其展望 |
1.4 本项目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细胞 |
2.1.2 病毒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1.4 主要化学试剂和生物制剂 |
2.1.5 主要溶液及其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制备鸡胚成纤维细胞 |
2.2.2 病毒复制 |
2.2.3 RE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4 REV滴度测定 |
2.2.5 REV感染CEFs后可变剪接分析 |
2.2.6 REV感染对CEFs中miR-155的影响 |
2.3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RE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病毒滴度测定 |
3.1.1 REV复制及其检测 |
3.1.2 REV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3 病毒滴度测定 |
3.2 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其分析 |
3.2.1 样本转录组 |
3.2.2 可变剪接基因的识别 |
3.2.3 可变剪接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2.4 差异表达可变剪接基因功能分析 |
3.2.5 测序结果的验证 |
3.3 miR-155检测及其分析 |
3.3.1 REV接毒时间对CEFs中miR-155表达的影响 |
3.3.2 REV感染剂量对CEFs中miR-155表达的影响 |
3.3.3 转染效率的检测 |
3.3.4 细胞活力的检测 |
3.3.5 REV感染对CEFs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3.3.6 REV感染对CEFs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7 miR-155靶基因验证 |
4 讨论 |
4.1 REV复制及其验证 |
4.2 REV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
4.3 REV感染对CEFS可变剪接的影响 |
4.3.1 禽类病毒对可变剪接的影响 |
4.3.2 REV感染CEFs中差异表达可变剪接基因的功能分析 |
4.3.3 REV感染所致的可变剪接对CEFs细胞凋亡的影响 |
4.3.4 REV感染所致的可变剪接对CEFs细胞周期的影响 |
4.3.5 高通量测序结果的进一步验证 |
4.4 miR-155对REV感染CEFS的影响 |
4.4.1 miRNA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
4.4.2 miR-155在REV感染CEFs中的变化 |
4.4.3 miR-155对CEFs应答REV感染的调控作用 |
4.4.4 miR-155对CEFs应答REV感染的调控机制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5)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食用菌的种类及价值 |
1.1.1 食用菌的种类 |
1.1.2 食用菌的食药用价值 |
1.2 野生食用菌开发及应用现状 |
1.2.1 野生食用菌的资源 |
1.2.2 野生食用菌的开发利用情况 |
1.3 野生食用菌的分类鉴定方法 |
1.3.1 形态鉴定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中的应用 |
1.3.2 rDNAITS序列在野生食用菌鉴定上的应用 |
1.4 生物学活性分析 |
1.4.1 多糖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2 蛋白质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3 漆酶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4.4 抗菌活性在食用菌中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技术路线 |
第2章 野生食用菌的采集与形态鉴定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采集工具 |
2.1.2 采集方法 |
2.1.3 形态鉴定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野生食用菌采集 |
2.2.2 野生食用菌形态鉴定 |
2.3 结论 |
第3章 野生食用菌的组织分离及菌丝生长速度测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组织分离结果 |
3.2.2 菌丝生长速度测定结果 |
3.3 结论 |
第4章 野生菌种ITS鉴定及系统进化树的建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DNA提取结果 |
4.2.2 PCR扩增结果 |
4.2.3 野生菌株系统发育树建立及结果分析 |
4.3 结论 |
第5章 野生食用菌生物学活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野生菌株漆酶活力结果分析 |
5.2.2 野生菌株粗蛋白质含量结果分析 |
5.2.3 野生菌株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分析 |
5.2.4 野生菌株粗多糖含量结果分析 |
5.2.5 野生菌株抗菌活性结果分析 |
5.3 结论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NIH被毛突变小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及Hr基因敲除小鼠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章 被毛突变小鼠及其研究进展 |
1 皮肤研究中的被毛突变小鼠 |
2 被毛突变性状的产生机制 |
3 被毛突变小鼠及毛囊微环境研究的进展 |
4 NIH新型被毛突变小鼠的发现及其表型特征 |
第2章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毛囊发育障碍方面的应用 |
1 高通量测序技术 |
2 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 |
第3章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
1 CRISPR/Cas9 技术作用原理 |
2 CRISPR/Cas9 技术应用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1章 新型NIH被毛突变小鼠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2章 NIH被毛突变小鼠基因组序列差异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3章 利用CRISPR/Cas9 技术制备Hr基因敲除小鼠模型 |
1 材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果蔬冷冻干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1.1 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
1.1.2 果蔬冷冻干燥技术研究进展 |
1.2 果蔬微波冷冻干燥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
1.2.1 微波冷冻干燥技术概述 |
1.2.2 传热传质模型的研究进展 |
1.2.3 微波低压辉光放电的研究进展 |
1.2.4 果蔬MFD干燥工艺及产品品质的研究进展 |
1.2.5 干燥能耗对比研究 |
1.2.6 干燥均匀性研究进展 |
1.3 脉冲喷动技术及其应用 |
1.4 山药干制加工概况 |
1.5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1.6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脉冲喷动协同高频微波冻干对山药粒干燥特性、品质及节能减损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干燥实验方案 |
2.3.2 指标测定方法 |
2.3.3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山药共晶点共熔点 |
2.4.2 干燥工艺参数对山药粒PSMFD-2450干燥特性的影响 |
2.4.3 干燥工艺参数对产品品质减损的影响 |
2.4.4 PSMFD-2450的节能减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微波冻干山药粒的干燥特性及工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放电规律的测定 |
3.3.2 干燥实验方案 |
3.3.3 不同干燥山药全粉的制备 |
3.3.4 指标测定方法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山药介电特性 |
3.4.2 PSMFD-915放电特性 |
3.4.3 PSMFD-915干燥工艺的研究 |
3.4.4 干燥节能评价 |
3.4.5 干燥均匀性评价 |
3.4.6 干燥产品品质评价 |
3.4.7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全粉的加工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升华/解吸干燥转换点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干燥实验方案 |
4.3.2 指标测定方法 |
4.3.3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三种冻干不同阶段干燥特性 |
4.4.2 不同PSMFD-2450干燥工艺对TP_(S-A)的影响 |
4.4.3 不同PSMFD-915干燥工艺对TP_(S-A)的影响 |
4.4.4 不同TP_(S-A)水分含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声联合介电处理提高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干燥效率及节能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设备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超声辅助渗透脱水预处理 |
5.3.2 干燥实验 |
5.3.3 质量传递作用 |
5.3.4 指标测定方法 |
5.3.5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质量传递—WL和SG |
5.4.2 USOD处理对物料特性的影响 |
5.4.3 USOD处理对PSMFD-2450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
5.4.4 USOD处理在PSMFD-915中的应用 |
5.4.5 USOD处理的PSMFD-915干燥均匀性及节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未冻结水含量调控的脉冲喷动协同低频/高频微波冻干山药干燥速率提升及节能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设备 |
6.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6.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6.3 实验方法 |
6.3.1 脉冲真空渗透脱水预处理 |
6.3.2 干燥实验 |
6.3.3 干燥动力学 |
6.3.4 质量传递作用 |
6.3.5 指标测定方法 |
6.3.6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讨论 |
6.4.1 PVOD对传质的影响 |
6.4.2 PVOD对原料特性的影响 |
6.4.3 PVOD处理对PSMFD-2450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
6.4.4 PVOD处理提高PSMFD-2450干燥速率的机理分析 |
6.4.5 PVOD处理在PSMFD-915中的应用 |
6.4.6 PVOD处理的PSMFD-915均匀性及节能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的山药介电特性预测模型的建立 |
7.1 前言 |
7.2 材料与设备 |
7.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7.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7.3 实验方法 |
7.3.1 实验方案 |
7.3.2 指标测定方法 |
7.3.3 模型建立与评价 |
7.3.4 数据分析 |
7.4 结果与讨论 |
7.4.1 干燥过程NMR参数及介电特性变化 |
7.4.2 基于NMR参数的PCA分析 |
7.4.3 单变量相关性分析 |
7.4.4 基于不同变量的PLSR模型 |
7.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清单 |
(8)普通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农艺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2 小麦品质性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
1.3 分子标记的类型及其研究进展 |
1.4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LD) |
1.5 关联分析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及田间种植 |
3.2 性状调查与测定 |
3.2.1 农艺性状 |
3.2.2 品质性状 |
3.3 DNA的提取以及SNP分型 |
3.4 群体结构与主成分分析 |
3.5 数据统计分析 |
3.5.1 表型数据的统计分析 |
3.5.2 SNP标记的统计分析 |
3.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3.7 单倍型分析 |
3.8 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的筛选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群体结构与主成分分析 |
4.2 表型数据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4.3 SNP标记分析 |
4.4 连锁不平衡分析 |
4.5 关联分析 |
4.5.1 关联分析与模型修正 |
4.5.2 稳定关联的位点 |
4.5.3 优势等位变异分析 |
4.6 单倍型分析 |
4.7 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5 结论与讨论 |
5.1 150 份小麦品种(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和聚类分析 |
5.2 连锁不平衡和最优模型的选择 |
5.3 关联分析和单倍型分析 |
5.4 候选基因分析 |
5.4.1 农艺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 |
5.4.2 品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分析 |
5.5 小麦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GWAS研究 |
5.6 优异等位变异和优势单倍型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9)烯醇化酶(Eno)及抗体降解蛋白(IdeZ)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语说明 |
第一篇 综述 |
第一章 烯醇化酶Eno及其研究进展 |
1 Eno蛋白结构特征 |
2 糖酵解催化作用 |
3 纤溶酶原结合作用 |
4 促进细胞凋亡作用 |
5 疾病过程相关作用 |
5.1 癌症相关 |
5.2 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
5.3 其它疾病相关 |
6 其它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抗体降解蛋白及其研究进展 |
1 抗体降解蛋白结构特征 |
2 抗体降解作用 |
3 其它生物学作用 |
3.1 参与免疫逃避 |
3.2 应用于疫苗生产 |
3.3 应用于治疗疾病 |
参考文献 |
第二篇 试验部分 |
第三章 SEZ Eno与Raw264.7细胞互作蛋白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细胞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 |
1.3 rEno融合蛋白的获得 |
1.4 rEno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后主要表型变化的检测 |
1.5 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
1.6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1.7 体外免疫共沉淀鉴定蛋白互作 |
2 结果 |
2.1 细胞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结果 |
2.2 rEno融合蛋白的获得 |
2.3 rEno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后主要表型变化的检测结果 |
2.4 质谱检测结果分析 |
2.5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6 体外免疫共沉淀鉴定蛋白互作结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SEZ Eno与Raw 264.7细胞内Dctn2编码蛋白互作机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rDctn融合蛋白的获得 |
1.3 制备小鼠抗rDctn蛋白多克隆抗体 |
1.4 检测rEno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后Dctn蛋白水平变化 |
1.5 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验证蛋白互作 |
2 结果 |
2.1 rDctn融合蛋白的获得 |
2.2 小鼠rDctn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2.3 Eno蛋白处理Raw264.7细胞后胞内Dctn蛋白水平变化检测 |
2.4 表面等离子共振(Biacore)验证蛋白互作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SEZ抗体降解蛋白IdeZ生物活性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主要材料 |
1.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1.3 pCold-SUMO-IdeZ重组质粒构建 |
1.4 IdeZ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
1.5 重组IdeZ蛋白降解IgG活性的检测 |
1.6 SEZ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及其IgG的纯化 |
1.7 重组IdeZ蛋白抑制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SEZ活性检测 |
2 结果 |
2.1 pCold-SUMO-IdeZ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
2.2 重组IdeZ蛋白降解IgG活性的检测 |
2.3 重组IdeZ抑制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SEZ活性的检测 |
3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学术交流活动 |
致谢 |
附录 |
(10)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番茄主要病害及其研究进展 |
1.2.1 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2 抗根结线虫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3 抗番茄枯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4 抗番茄烟草花叶病毒病育种研究进展 |
1.2.5 抗番茄叶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
1.3 PCR技术研究进展 |
1.3.1 多重PCR的开发和应用 |
1.3.2 定量PCR的开发和应用 |
1.4 分子标记的发展和应用 |
1.4.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4.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番茄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建立及应用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引物 |
2.1.3 基因组DNA提取及单对引物扩增 |
2.1.4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Ty-1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2 Ty-3 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3 Mi基因分子标记片段的扩增 |
2.2.4 同时检测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体系的鉴定结果 |
2.2.5 对96 份番茄材料的多重PCR分子鉴定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对黄化曲叶病毒的抗病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供试番茄材料的培养与处理 |
3.1.3 供试番茄材料基因组水平的检测 |
3.1.4 供试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
3.1.5 供试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
3.1.6 抗病基因转录表达水平的检测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番茄材料的基因型检测 |
3.2.2 不同番茄材料的发病情况调查 |
3.2.3 不同番茄材料的生长情况调查 |
3.2.4 Ty-1 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5 Ty-3 基因的表达分析 |
3.2.6 Mi基因的表达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20份番茄材料的抗病基因分子检测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引物 |
4.1.3 番茄材料的准备及DNA提取 |
4.1.4 抗病基因的PCR分子检测 |
4.1.5 PCR产物酶切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Ty-1、Ty-3和Mi基因的多重PCR分子检测 |
4.2.2 Ty-2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3 I-2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4 Tm-1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2.5 Cf-9 基因的分子检测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四、标记辅助选择及其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烟农999优质高产遗传基础解析[D]. 李昊哲. 烟台大学, 2021(02)
- [2]基于四种信号传导体系的快速检测新方法学研究[D]. 熊颖. 南昌大学, 2020(02)
- [3]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良多年生稻品质性状[D]. 刘俊雄. 云南大学, 2020(08)
- [4]REV感染对SPF鸡胚成纤维细胞转录后调控的影响[D]. 高畅.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4)
- [5]承德及周边地区野生菌采集鉴定及生物学活性分析[D]. 李超.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6]NIH被毛突变小鼠生物学特性研究及Hr基因敲除小鼠制备[D]. 陈健. 吉林大学, 2019(02)
- [7]脉冲喷动协同微波冷冻干燥山药的品质与能耗减损研究[D]. 李琳琳. 江南大学, 2019(05)
- [8]普通小麦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翟俊鹏.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9]烯醇化酶(Eno)及抗体降解蛋白(IdeZ)在马链球菌兽疫亚种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D]. 华承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10]番茄抗病种质资源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分析[D]. 王明琦.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