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大件武装北京民警(论文文献综述)
张洋[1](2021)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N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为例》文中提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自2000年之后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并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功能的日益强大而不断演进升级,已经成为主要的侵犯财产类犯罪类型。因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引发被害人抑郁、死亡等个人极端事件屡有发生,此类犯罪已经发展为危害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难点之一,必须从严打击、从严治理以遏制此类犯罪的发展态势,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文章第一部分介绍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类型与危害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话、短信、互联网等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虚构事实,设置骗局,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具有诈骗手段多样性、犯罪组织专业性、犯罪程度高科技性、犯罪方式隐蔽性和被害人选择随机性等五大特点。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杀猪盘”类诈骗、冒充熟人类诈骗、代办信用卡类诈骗、网络购物交易类诈骗和冒充公检法类诈骗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在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和身心造成严重损害、引发不良价值取向、衍生其他犯罪和影响政府部门公信力等方面。文章第二部分通过对N市2017年至2019年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立案数量、同期所有诈骗案件的立案数量、同期所有刑事案件的立案数量、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量和此类案件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等数据进行详细分析,总结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进而展现出对此类犯罪的治理效果并不容乐观。目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立案数量持续上升,已经成为诈骗犯罪中最主要的犯罪类型;而破案率却持续走低,与立案数量形成巨大反差;每年此类犯罪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数额都在上升,且造成经济损失的增速明显超过此类案件的立案数量。随着政府各部门加大治理力度,犯罪分子通过变换作案手段、升级作案工具等方法来逃避抓捕,使得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诈骗方式由随机诈骗向精准诈骗演变,主要犯罪地由国内逐渐向国外转移,诈骗资金的转移方式逐渐转变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为主。文章第三部分根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指出当前治理此类犯罪过程中的主要困境。通过人民群众的防诈识骗能力没有得到显着提升;公安机关侦办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电子数据取证难和境外犯罪分子抓捕难而导致侦查破案难;黑灰色产业是犯罪的“重要帮凶”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文章第四部分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困境的原因加以分析,具体来说包括反诈宣传教育工作不够深入人心;传统的办案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侦办;相关法律法规依据不足导致在治理黑灰色产业时法律依据不足,电信部门、银行等相关行业部门在实名制登记和事中监管中存在缺失这几个方面的原因。文章第五部分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中的新举措。通过丰富反诈宣传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构建全民反诈的良好社会氛围,并在此基础上由公安机关的社区民警联合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组建本社区的警务便民服务微信群来织密反诈宣传网,让反诈工作的宣传者与被宣传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从而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防诈识骗能力。从公安机关办案民警加强学习业务知识和寻求其他警种或者外部单位帮助等多种途径补齐业务短板,改变传统“各自为战”的办案模式为公安部统一指挥下的“全国一盘棋”;对外尽快与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构建有效的联合打击机制,对内严防境内人员出境作案从而缩短办案时间,提高打击成效。最后从完善黑灰色产业犯罪活动中关于“对公账户”犯罪行为和共同犯罪中“事前通谋”的认定标准,落实电信企业和银行业事前、事中监管职责来铲除黑灰色产业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从而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能够收效良好。
李雯[2](2020)在《价值工程理论视角下的公安装备采购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新技术在公安装备中的广泛应用和公安工作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安装备的整体规模已经发展到数十个门类、上千种品种。然而,面对同一种公安装备中众多不同型号不同批次的装备,如何加强公安装备采购管理,通过定量分析的方法,根据公安工作实践和特色做出符合科学性、凸显实战性、采购效能高的决策显得至关重要。对公安工作而言,公安装备采购是公安装备服务于警务实战的基础,不可忽视公安装备自身具有的性能对于制服和惩治犯罪分子的影响,同时装备采购是环环相扣的,在以往简单采买的基础上引入对装备采购全寿命效能和成本的关注,不仅有利于促进公安装备的价值发挥最大化,也对保障民警切身权益和保证公安采购的清正廉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结合公安装备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以公安装备采购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公安装备效能评价和成本管理两个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装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实战性、便利性进行量化,摒弃以往凭借主观意愿采购的方法,将装备采购的链条延伸至采买结束后整个装备服役周期内有关效能和成本的所有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公安装备价值分析的方法并运用到实例分析中,通过对5款背负式催泪驱散器进行指标打分,论证出最具有采购价值的装备,创新性地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指导装备采购工作,去除人为因素,使得装备采购工作更具客观性。更重要的是,本文建立的全寿命装备采购模型对于改变装备定型工作滞后的现状,实现装备性能有效发挥并切实提高民警自身安全保障,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各项装备性能保持最佳状态,从而实现装备采购价值最大化的指导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最后,在总结前文的基础之上指明了优化公安装备采购效能的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第一,本文对于公安装备采购价值的影响因素分为公安装备效能和成本两个方面,其中对公安装备采购价值影响最大因素体现在装备效能中表现为可靠性、实战性;第二,公安装备采购效能对于采购价值的影响起正向调节作用,采购成本在装备采购价值中起到反向调节作用。根据研究结论,本文从前期准备采购人才队伍、多元论证采购方案,中期合理公开采购过程、科学制定采购合同,后期建立采购反馈制度五个方面为公安装备采购优化提出对策建议,预期能够促进与完善我国公安机关装备价值分析制度建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公安装备采购效能。
贾志峰[3](2020)在《浅谈铁路公安警犬巡逻组的构建和使用》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铁路运营里程尤其是高速铁路线路的快速增长,给铁路公安行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伴随着铁路系统的转制和行业公安重回公安部的直接领导,铁路公安队伍更加侧重于主责主业的深度发掘。警犬技术作为预防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利器,是发挥公安工作"刀把子"属性的重要手段和显着标志。铁路公安面对铁路场站、列车等的复杂环境,具
江俊[4](2020)在《中小幼校园袭击风险评估及防范策略》文中认为近年来,有关于中小幼校园袭击案件在各网络媒体中时有报导,袭击事件给在校学生和教职工的人身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也引起了在校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学校相较于其他公共场所而言具有封闭、人员密度大且在校人员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一旦遭遇袭击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本文开展针对性的校园袭击风险评估,提出评估指标,寻找防护漏洞和薄弱环节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提高学校防范校园袭击能力提供有益参考。本文选取校园袭击案件发生最多的中小幼学校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实地调研以及专家访谈的方式,总结现有校园袭击类型,确立了7类袭击方式,作为校园袭击防范的基准威胁。针对基准威胁分别进行了威胁分析和后果分析,确定了校园袭击的防范目标和防护目标。建立了由威胁分析、后果分析、吸引力评估、脆弱性评估和应急处置评估5部分组成的校园袭击风险评估模型。其中吸引力评估、脆弱性评估和应急处置评估分别由4、7、4个二级指标和12、26、9个三级指标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赋。依据研究结果、评估模型、相关国家标准和文件提出针对性校园袭击防范策略,为学校改进防护措施提供参考。同时,为方便学校内非专业风险评估人员对学校进行日常评估和检查,本文开发中小幼校园袭击风险评估软件,简化评估过程,帮助学校安保人员及时了解学校风险情况和发现防护漏洞。最后本文将校园袭击风险评估模型在F小学予以实践,获得了F小学遭受各类袭击的风险值,并依据防护策略给出了防护优化建议。
张敏[5](2019)在《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纷繁复杂、日新月异的社会治安环境,公安机关容不得有半点懈怠和自满,必须紧跟形势,不断分析工作,查找不足,用“新视角、新思路”去应对“新期待、新要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而社区警务建设不仅是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更是公安业务建设的有效载体。只有不断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才能打牢公安工作的根基,营造更好的社会治安环境,为人民实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下坚实的基础。社区警务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西方国家,随着中国现代化步伐的前进,社区警务建设作为一种新的警务理念和实践方式,在中国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近些年,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区治安形势更加复杂,传统警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社区警务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的目标,在信息大爆炸的背景下,加强社区警务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主要以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为例,就如何加强社区警务建设,从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背景与意义、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改革开放以来社区警务建设的发展及成效、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目前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建议四个部分进行阐述,其中第四部分,借鉴了目前国内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走在前列的上海、青岛、重庆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总结了如何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目前在社区警务建设方面有走在前列的方面,但是,在理念、保障、绩效考核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不断借鉴先进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转变社区警务建设工作理念、健全警务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加强创新社区警务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懈努力。
吕铮[6](2019)在《无所遁形》文中提出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尼采1.瞎猫冬至之前,海城迎来了几场雨,稠稠密密的夹着冰碴,和经久不散的雾霾裹在一起,像个巨大的罩子一样笼罩在城市上空。天气很冷,街上几乎看不到人,反倒显得医院检查室里格外温暖。黎勇躺在检查床上,大睁着眼睛盯着手电筒,耳畔响起雨打玻璃的声音。"这里模糊吗?这里。"女医生戴着口罩,眉
薛皓元[7](2019)在《派出所民警现场处警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派出所民警的现场处置警情工作有着不确定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派出所民警现场处警安全问题已成为当前影响基层民警正常工作的首要问题。笔者根据自己的从警经历,通过理论研究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从基层一线派出所民警的角度出发,就派出所民警如何安全、有效的完成现场处警任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以派出所民警现场处警安全为研究对象,从民警现场处警安全的实际出发,结合笔者工作中经历的三个典型案例,认真归纳案例中的教训及启示,对民警现场处警的安全问题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认为民警现场处警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处警环境恶化、民警安全意识不足、民警业务素质不良、民警执法权益保障机制不完善等。本文为派出所民警提出了处警过程中保障安全的相应对策,其中包括强化执法安全意识、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加强警务执法保障、改善处警环境、重塑和谐警民关系等。
李红超[8](2018)在《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民警察是我国维护国家安稳,保障社会和谐,具有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力量。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高速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我国经济条件稳步提升,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剧变自然引起了公安队伍执法环境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利益冲突也越发频现。人民警察的职权范围在新的社会环境中已经变得越发驳杂,其职权范围所涵盖的案事件与人民的切身利益也越发变得休戚相关。而正是因为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极高相关度,站在人民内部矛盾风口之上的人民警察,其个人权益的相关威胁自然也逐渐增多。随着人民警察权益受到侵犯的案事件见诸报端,我国近些年来也开始关注起了人民警察权益保护这一课题。虽然我国现在也有一些相关政策规定来试图保障人民警察的相关权益,不过从近些年来人民警察伤亡率以及较高的离职率来看,这些政策的保障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结合近些年已经发生的典型性案件,并查阅了一些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及世界各地的现行体制政策。笔者分四个部分简述分析,希望可以为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研究这一课题提供一些可用之见。第一部分主要讲述的内容有催生人民警察权益保障这一课题的时代背景以及国内相关研究,之后结合笔者自身经历谈一下个人的研究目的,最后简述了一下本次课题研究所用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内容是当前人民警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以及原因。现今仍存在且较为频发的人民警察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包括:不实举报、投诉过多、暴力袭警事件频发、新闻媒体存在负面宣传或者不良报道甚至于歪曲舆论方向、群众配合执法态度消级以及休假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之后主要围绕着社会层面、后勤保障层面、制度层面以及法律法规方面等四大方面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第三部分大致的归纳总结了国外的现行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政策以及其特点,没有细谈太多内容,着重详细论述了其优于我国的两大特点——执法权威保障以及体制健全,希望可以做到以彼之长,补己之短。最后根据以上论述及论证提出了完善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有主观方面,也有客观方面。主要集中于相关法律条文和保障政策的建议以及人民警察自身的训练强化,着眼于体制的建设完善。另外也谈及了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希望舆论媒体能够在改善警民关系这一重大事件上起到一些正面的作用。
郭泽华[9](2018)在《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研究 ——以山西省J市公安局为例》文中提出侦查体制是指侦查制度中的组织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规则体系。目前,我国现行的刑事案件侦查体制是公安部为适应《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新工作形势,于1997年6月在石家庄召开刑事侦查工作会议后确定并向全国公安机关推行的,即“97刑侦体制改革”。通过此次改革,我国首次明确确立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侦查体制,公安机关既被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也被上级公安机关领导,以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为主。因此可以说,中央领导具体侦查业务工作,地方是侦查工作的财政来源。我国公安机关现行刑事案件侦查体制自“97刑侦体制改革”以来,已经运行了近二十年,这种强调侦查工作行动性、破案工作责任性的侦查体制为维护我国政治稳定发挥了重大且突出的作用。但是在近二十年间,不论是国际形势还是国内政策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对现行侦查体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运行过程中呈现出了诸多的不适和局限。只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我国现行公安机关侦查体制存在的问题,才能为侦查体制的改进提供正确的指引和明确的方向。本文阐述了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的现状,并利用有关数据、案例、资料加以整合研判,分析了我国公安刑事案件现行侦查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内部运行问题,着重从侦查主体、侦查机构、侦查资源和侦查权力等几个角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二是外部影响问题,主要从公安警力编制、犯罪形式变化、行政环境影响、法制社会需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科学管理之父泰勒提出“过去,人是第一要素,将来,体制是第一要素”。而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工作是否顺畅将直接关系到破案工作成效以及社会大众满意度,因此可以说,改革并完善我国现行的侦查体制是增强公安机关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能力的核心所在。面对目前我国公安现行侦查体制运行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安改革提出的“要注重从体制、机制上下功夫”,一定要科学地统筹、扎实地推进对侦查体制的调整和改进工作。本文通过对J市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开展研究分析,从中发现现阶段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与时俱进地提出了通过不断强化侦查主体、切实理顺机构设置、合理配置侦查资源、明确划分侦查权力、实施科学的人事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多种方法,进一步优化现行侦查体制并提高我国公安机关在面对社会发展新态势、新问题下打击犯罪的能力,使我国各级公安机关能够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坚强的保障。
黄艳玲[10](2017)在《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社会转型,随着社会结构的调整,各种群体性事件越来越多,对于作为承担处置群体性事件重担的公安机关而言,是个亟待解决的新问题。本文从公共管理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以其概念、特点为切入点,阐述了转型期我国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归纳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提出适合目前中国国情的对策,有效维护我国的和谐稳定。
二、八大件武装北京民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八大件武装北京民警(论文提纲范文)
(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N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的目的 |
2.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3.小结 |
(四)研究方法 |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概述 |
(一)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与特点 |
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概念 |
2.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 |
(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主要类型 |
1.网络兼职刷单类诈骗 |
2.“杀猪盘”类诈骗 |
3.冒充熟人类诈骗 |
4.代办信用卡类诈骗 |
5.网络购物交易类诈骗 |
6.冒充公检法类诈骗 |
(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危害性 |
1.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和身心造成严重损害 |
2.引导不良价值取向 |
3.衍生其他犯罪 |
4.影响政府部门公信力 |
二、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现状 |
(一)立案数量和所占比重都持续上升 |
(二)破案率持续走低 |
(三)造成的经济损失逐年攀升 |
(四)诈骗方式由随机诈骗向精准诈骗演变 |
(五)主要犯罪地由国内向国外转移 |
(六)诈骗资金的转移方式逐渐转变为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转移为主 |
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的困境 |
(一)人民群众的防诈识骗能力没有得到显着提升 |
(二)公安机关侦查破案难 |
1.电子数据取证难 |
2.境外犯罪分子抓捕难 |
(三)黑灰色产业是犯罪的“重要帮凶” |
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困境的原因分析 |
(一)反诈宣传工作不够深入人心 |
(二)传统的办案模式不能完全适用于侦办新型犯罪 |
1.公安机关的取证能力不足 |
2.跨境打击机制不够完善 |
(三)相关法律依据不足,行业监管不力 |
1.相关法律依据不足 |
2.行业监管不力 |
五、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对策 |
(一)丰富反诈宣传形式,织密宣传网 |
1.丰富反诈宣传的形式和内容 |
2.织密反诈宣传网 |
(二)创新办案思路,健全打击机制 |
1.创新办案思路 |
2.加强国际警务合作,完善人员管控机制 |
(三)细化相关司法认定标准,健全行业监管 |
1.细化相关司法认定标准 |
2.健全行业监管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价值工程理论视角下的公安装备采购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价值工程理论文献综述 |
1.2.2 装备采购文献综述 |
1.2.3 公安装备采购文献综述 |
1.3 主要概念界定 |
1.3.1 装备 |
1.3.2 公安装备 |
1.3.3 公安装备采购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点 |
2 价值工程应用于公安装备采购的合理性分析 |
2.1 价值工程理论 |
2.1.1 价值工程理论的内涵 |
2.1.2 价值工程理论国内外发展概况 |
2.2 本研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的合理性分析 |
3 公安装备采购现状分析 |
3.1 公安装备采购实践 |
3.2 公安装备采购工作存在的问题 |
3.2.1 采购成本高 |
3.2.2 采购效能低 |
3.2.3 采购滞后性 |
3.2.4 贪腐遏制难 |
3.2.5 人员不适配 |
3.3 公安装备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法律体系不完善 |
3.3.2 理论研究滞后 |
3.3.3 采购信息不对称 |
3.3.4 采购计划不前瞻 |
3.3.5 采购专业人才匮乏 |
3.3.6 采购监督机制不健全 |
4 构建公安装备采购价值评估指标体系 |
4.1 公安装备效能评价 |
4.1.1 公安装备效能评价方法 |
4.1.2 公安装备效能评价现状 |
4.1.3 公安装备效能指标体系 |
4.1.4 公安装备效能计算模型 |
4.2 公安装备成本评价 |
4.2.1 公安装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
4.2.2 公安装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指标体系 |
4.2.3 公安装备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模型 |
4.3 公安装备采购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4.3.1 公安装备采购价值计算模型 |
4.3.2 价值工程理论视角下装备效能与成本的关系 |
5 以催泪驱散器采购为例的公安装备采购价值的实例分析 |
5.1 催泪驱散器效能评价 |
5.1.1 待评价催泪驱散器基本性能 |
5.1.2 构建模糊一致矩阵 |
5.1.3 待评价催泪驱散器效能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4 待评价催泪驱散器效能系数的确定 |
5.2 催泪驱散器成本估算 |
5.3 催泪驱散器价值计算 |
5.3.1 待评价催泪驱散器价值计算结果 |
5.3.2 计算结果的分析 |
6 价值工程理论视角下优化公安装备采购的策略 |
6.1 建设正规化采购队伍 |
6.1.1 树立成本效能价值理念 |
6.1.2 加强警保人员采购资格审核 |
6.1.3 完善采购专业人才队伍 |
6.2 多元采购方案论证流程 |
6.2.1 实地调研比对装备四性 |
6.2.2 收集民警使用反馈 |
6.2.3 多元主体论证采购方案 |
6.3 合理公开采购过程 |
6.3.1 打破信息壁垒,营造竞争环境 |
6.3.2 加强内部监督,及时查处贪腐 |
6.3.3 公开厂家报价,畅通举报渠道 |
6.4 科学制定采购合同 |
6.4.1 分期付款,实时跟进装备质量 |
6.4.2 及时更换确保装备效能最大化 |
6.4.3 退役装备折抵,降低采购成本 |
6.5 建立反馈跟踪装备效能评价制度 |
6.5.1 建立装备反馈APP |
6.5.2 定期案例收集,总结采购经验 |
6.5.3 动态调整装备效能评价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3)浅谈铁路公安警犬巡逻组的构建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前铁路公安警犬巡逻组的现状 |
二、巡逻组队伍的构建 |
(一)人员构成: |
(二)战术队列: |
1.单列纵队。 |
2.单排横队。 |
(三)巡逻队列的装备配备 |
三、巡逻任务中对警犬的要求 |
(一)服从稳定 |
(二)扑咬受控 |
四、巡逻组的指挥体系 |
(4)中小幼校园袭击风险评估及防范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结构安排 |
2 校园安全现状及相关理论 |
2.1 校园安全现状 |
2.1.1 校园袭击案例分析 |
2.1.2 校园安全管理文件 |
2.2 安全防范理论 |
2.2.1 防护目标 |
2.2.2 防范目标 |
2.2.3 监控目标 |
2.2.4 防护时空 |
2.2.5 基本要素 |
2.2.6 防护原则 |
2.3 风险评估理论 |
2.3.1 风险的基本概念 |
2.3.2 风险评估的流程 |
2.4 本章小结 |
3 校园袭击风险评估模型与评估软件 |
3.1 校园袭击风险评估模型 |
3.1.1 校园袭击评估指标构建 |
3.1.2 校园袭击可能性评估 |
3.1.3 校园袭击后果评估 |
3.2 校园袭击风险评估软件 |
3.2.1 软件搭建原理 |
3.2.2 软件搭建框架 |
3.3 本章小结 |
4 校园袭击防范策略 |
4.1 相关法律、法规、文件 |
4.2 校园安全防范策略 |
4.2.1 护学岗建设 |
4.2.2 人员管控 |
4.2.3 车辆管理 |
4.2.4 实体建设与布局 |
4.2.5 食品安全与保护 |
4.2.6 消防建设 |
4.2.7 校园周边环境 |
4.3 应急处置防护策略 |
4.3.1 应急预案 |
4.3.2 应急保障 |
4.3.3 教育演练 |
4.3.4 外部救援 |
4.4 各类校园袭击防范策略 |
4.5 本章小结 |
5 F小学校园袭击风险评估及防护建议 |
5.1 F小学实地调研概况 |
5.1.1 校园总体情况概括 |
5.1.2 校园周界及附近情况介绍 |
5.1.3 校园布局与建筑 |
5.1.4 校园安全管理 |
5.2 F小学校园袭击风险评估 |
5.2.1 吸引力评估 |
5.2.2 脆弱性评估 |
5.2.3 应急处置评估 |
5.2.4 风险评估 |
5.3 评估软件验证F小学评估过程 |
5.3.1 输入风险评估模型 |
5.3.2 评估模型固化 |
5.3.3 风险评估 |
5.4 F小学防护优化策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
1.1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背景 |
1.1.1 社区警务的由来 |
1.1.2 社区警务建设对传统警务建设的突破 |
1.1.3 社区警务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
1.2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意义 |
1.2.1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理论意义 |
1.2.2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实践意义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社区警务建设发展历程与成效 |
2.1 社区警务建设探索阶段及成效 |
2.1.1 探索阶段 |
2.1.2 探索阶段的成效 |
2.2 正式进入社区警务建设发展时期及成效 |
2.2.1 正式进入社区警务建设发展时期 |
2.2.2 正式进入社区警务建设发展时期成效 |
2.3 社区警务建设在社区和农村全面实施阶段及成效 |
2.3.1 全面实施阶段 |
2.3.2 全面实施阶段成效 |
第三章 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目前社区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
3.1 部分群体社区警务建设理念陈旧 |
3.1.1 社区警务建设理念尚未深入群众心中 |
3.1.2 部分社区民警“服务群众”理念淡薄 |
3.1.3 社区民警创新意识匮乏 |
3.2 保障机制亟待完善 |
3.2.1 缺乏完善的法律保障 |
3.2.2 缺乏健全的物质保障 |
3.2.3 缺乏完善的警力保障 |
3.3 考核机制落后 |
3.3.1 考核指标因循守旧,机械僵化 |
3.3.2 绩效考核指标系统性不强 |
3.3.3 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不佳 |
第四章 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的建议 |
4.1 转变社区警务建设理念 |
4.1.1 强化“社区治理,人人有责”理念 |
4.1.2 深化“服务群众,从我做起”理念 |
4.1.3 明确“突破传统,勇于创新”理念 |
4.2 健全警务保障机制 |
4.2.1 健全必要的法律保障机制 |
4.2.2 完善物质保障机制 |
4.2.3 完善警力保障机制 |
4.3 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
4.3.1 绩效考核指标要与时俱进 |
4.3.2 增强绩效考核指标系统性 |
4.3.3 有效运用绩效考核结果 |
4.4 创新社区警务方式方法 |
4.4.1 全力推进大数据实现社区警务建设的高效整合 |
4.4.2 打造智慧社区 |
4.4.3 推进掌上警务室 |
4.4.4 实现2+1+N社区警务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6)无所遁形(论文提纲范文)
1. 瞎猫 |
2. 疯魔 |
3. 城市博览会 |
4. 银行抢劫案 |
5. 老炮儿 |
6. 组队 |
7. 地下停车库 |
8. 谈判 |
9. 时间空间逻辑 |
1 0. 识别眼镜 |
1 1. 外援 |
1 2. 设局 |
1 3. 鹰眼 |
1 4. 动作识别 |
1 5. 名捕 |
16.九转十八弯 |
17.合作 |
18.师徒 |
19.别墅盗窃案 |
20.人皮面具 |
21.线索 |
22.暗影人 |
23.捕影者 |
24.小A |
25.移交 |
26.专家 |
27.事故 |
28.猫与老鼠 |
29.飞鸟 |
30.收网 |
31.完败 |
32.旧案 |
33.重装上阵 |
34.指纹 |
35.点线面 |
36.后门 |
37.视频忽略 |
38.诱饵 |
39.天网 |
40.陷阱 |
41.直播 |
42.无所遁形 |
(7)派出所民警现场处警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民警现场处警安全概述 |
2.1 民警现场处警的基本理论问题 |
2.1.1 民警现场处警的概念 |
2.1.2 民警现场处警的特点 |
2.2 民警现场处警安全的相关概念 |
2.2.1 安全的概念 |
2.2.2 民警现场处警安全的概念 |
3 民警现场处警中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典型案例及分析 |
3.2 现场处警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2.1 执法权威不高 |
3.2.2 安全意识不足 |
3.2.3 业务素质不强 |
3.2.4 一线警力不足 |
3.2.5 权益保障不力 |
4 保障民警现场处警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
4.1 强化民警执法安全意识 |
4.1.1 强化规范执法意识 |
4.1.2 强化“危险加一”意识 |
4.2 提高民警处警业务能力 |
4.2.1 合理配置警力,提高业务技能 |
4.2.2 加强科技武装,确保相对优势 |
4.3 做强警务执法系列保障 |
4.3.1 完善法律法规,科学合理用警 |
4.3.2 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从优待警 |
4.3.3 建立心理疏导,增强适应能力 |
4.4 推进新时代警民关系建设 |
4.4.1 抢抓新媒体融合发展机遇,塑造队伍良好形象 |
4.4.2 多措并举提升执法公信力,不断密切警民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相关研究 |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人民警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2.1 我国人民警察权益受侵害的现状 |
2.1.1 名誉权屡受侵犯 |
2.1.2 生命健康权得不到保障 |
2.1.3 经济权益受损 |
2.2 我国人民警察权益受侵害的相关原因分析 |
2.2.1 社会层面 |
2.2.2 后勤保障层面 |
2.2.3 体制层面 |
2.2.4 立法层面 |
第三章 关于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的相关建议 |
3.1 国外警察现行权益保障机制 |
3.1.1 部分发达国家警察现行权益保障机制 |
3.1.2 国外警察权益保障机制值得借鉴的两个方面 |
3.2 对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的相关建议 |
3.2.1 建立健全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保障人民警察执法的绝对权威 |
3.2.2 通过系统化培训提高人民警察的执法能力和执法素质 |
3.2.3 科学用警妥善处理非警务活动,加快推进人民警察职业化建设 |
3.2.4 建立专门的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构,具体负责人民警察权益保障事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研究 ——以山西省J市公安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现状 |
1.1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机制 |
1.1.1 J市公安侦查机构设置 |
1.1.2 J市公安侦查管辖及结构 |
1.2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基本程序 |
1.2.1 J市公安刑事案件接警、受案、立案过程 |
1.2.2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过程 |
1.3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组织架构 |
1.3.1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合成作战 |
1.3.2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专案组织 |
第二章 J市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内部运行问题 |
2.1.1 侦查主体自身弱化 |
2.1.2 侦查机构设置不合理 |
2.1.3 侦查资源配置失衡 |
2.1.4 侦查权力存在分化、混淆和滥用现象 |
2.2 外部影响问题 |
2.2.1 公安警力编制不足 |
2.2.2 犯罪形式呈现流窜化、智能化和集团化等新特点 |
2.2.3 行政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
2.2.4 法制社会建设提出需求 |
第三章 改进和优化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的建议 |
3.1 思路及原则 |
3.1.1 公安侦查体制改进思路 |
3.1.2 公安侦查体制改进原则 |
3.2 境外国家刑事犯罪侦查工作基本经验 |
3.2.1 侦查工作集权化特征明显 |
3.2.2 检察机构享有较多侦查权 |
3.2.3 重视警察机构侦查人员选拔任用 |
3.3 改进措施 |
3.3.1 强化侦查主体并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
3.3.2 理顺侦查机构设置并明确权力划分 |
3.3.3 合理配置侦查资源并落实多方保障 |
3.3.4 建立侦查权监督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相关理论概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一章 转型期我国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现状 |
第二节 转型期我国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转型期我国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章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处置群体性事件的经验与启示 |
第一节 立法和机构设计上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 |
第二节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群体性事件预警方面的经验 |
第三节 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群体性事件处置上的启示 |
第三章 转型期我国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诉求机制 |
第二节 建立完备的群体性事件预警系统,健全公共危机管理机制 |
第三节 规范工作程序,加强公共管理,提高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
第四节 整合公共人力资源,发挥社会公众参与的积极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八大件武装北京民警(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N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治理为例[D]. 张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价值工程理论视角下的公安装备采购优化研究[D]. 李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3]浅谈铁路公安警犬巡逻组的构建和使用[J]. 贾志峰. 中国工作犬业, 2020(05)
- [4]中小幼校园袭击风险评估及防范策略[D]. 江俊.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20(12)
- [5]加强社区警务建设研究 ——以太原市公安局S分局为例[D]. 张敏. 山西大学, 2019(02)
- [6]无所遁形[J]. 吕铮.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9(04)
- [7]派出所民警现场处警安全问题研究[D]. 薛皓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9(09)
- [8]我国人民警察权益保障机制研究[D]. 李红超. 河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地方公安刑事案件侦查体制研究 ——以山西省J市公安局为例[D]. 郭泽华. 山西大学, 2018(04)
- [10]社会转型期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对策研究[D]. 黄艳玲.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