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论文文献综述)
郭泽洲[1](2021)在《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内燃机为动力装置的汽车如今面临着严苛的法规要求,提升热效率以及降低有害排放物刻不容缓。目前点燃式发动机均配备了较为先进的技术以满足法规要求,如包含进气道喷射+缸内直喷的复合喷射技术等。与此同时,醇类燃料由于其可再生性好以及在发动机上使用不需要过多改变结构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鉴于此,本文通过定容弹及台架试验探究了ABE、汽油的喷雾特性及复合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的优化潜力,以明确复合喷射模式下将ABE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中的最优喷射模式及喷射策略。为了明确将ABE应用于点燃式发动机中的喷雾特性以及与汽油喷雾特性的差别,利用定容弹喷雾测试平台对ABE及汽油喷雾图像进行拍摄。对比了在不同喷油压力,环境压力及喷油脉宽下ABE及汽油的喷雾特性。研究表明,喷油开始后ABE的喷雾发展慢于汽油,汽油喷雾的前半部分沿横向的宽度大于ABE,说明汽油向外侧扩散能力大于ABE。提高喷油压力可以改善燃油雾化蒸发效果。随着喷油压力的增加,汽油及ABE贯穿距离持续增加且贯穿距离随时间的增长率变大,增加喷油压力对增加ABE贯穿距离的效果更加明显。在喷油压力为5,7MPa时汽油的贯穿距离大于ABE,而当喷油压力继续增加为9,11和13MPa时,ABE的贯穿距离则大于汽油。随着喷油压力的增高,喷雾锥角达到峰值的时间提前。喷雾锥角稳定后,随着喷油压力的升高ABE及汽油喷雾锥角有所增大。不同喷油压力下ABE的喷雾锥角均大于汽油。此外,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喷雾贯穿距离减小,燃油蒸发扩散效果变差。无论是ABE还是汽油,随着环境压力的升高,喷雾锥角均呈现增加的趋势。在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一定时,喷油过程中,不同喷油脉宽下的喷雾图像形态相似。喷油结束后,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相同时刻下喷油量增多使得燃油浓度较高且蒸发扩散的不完全。此外,随着喷油脉宽的增加喷雾贯穿距离增加,但不同喷油脉宽下的喷雾贯穿距离曲线基本重合。增加喷油脉宽使得贯穿距离增大的效果对于ABE来说更加明显。喷油过程中不同喷油脉宽下喷雾锥角数值接近。整体来看,在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较低时,汽油贯穿距离大于ABE;而当喷油压力及环境压力较高时,ABE贯穿距离大于汽油。在不同喷油压力,环境压力及喷油脉宽下,ABE的喷雾锥角均大于汽油。为了明确ABE/汽油在复合喷射发动机中最优喷射模式,设计了“喷射比与醇油比统一法”试验优化方案。基于该方案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比较了不同直喷压力、直喷时刻、转速、负荷和过量空气系数(λ)下ABE进气道喷射+汽油缸内直喷(A+G)和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缸内直喷(G+A)两种模式的燃烧特性、气体排放和微粒排放,并引入汽油复合喷射(G+G)模式作为比较基准。结果表明,G+A模式的扭矩在不同工况下始终是最高的。相比A+G和G+G模式来说,G+A模式最大扭矩对应的直喷压力更高。在发动机低负荷即进气歧管绝对压力(MAP)为30,40,50k Pa时,G+G模式的扭矩高于A+G模式;而在发动机高负荷即MAP=60,70k Pa时,G+G模式的扭矩低于A+G模式。G+A和A+G模式的总燃烧期(CA0-90)基本相同,均低于G+G模式。当λ=0.9-1.3时,G+A模式的有效热效率(BTE)比G+G模式的分别提高了0.2%、0.4%、0.02%、0.05%和0.6%。G+A模式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总微粒数量浓度是三种模式中最低的。当λ=0.9时,A+G模式的NOx和HC排放量高于G+G模式,而在λ=1.2和1.3时,A+G模式的NOx和HC排放量低于G+G模式。根据燃烧及排放特性,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缸内直喷模式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动力性及较低的排放,为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的最优供给模式。为了明确基于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模式下的最优策略,通过台架试验探究了不同直喷策略、转速及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的性能。研究表明,11MPa直喷压力下不同ABE直喷比的平均指示压力(IMEP)较高,HC和一氧化碳(CO)排放较低且NOx排放没有恶化,可以视为获得较好动力性和气体排放的直喷压力。但在直喷时刻较早时,若想获得最低的微粒数量浓度,应选择9MPa的直喷压力。此外,不同直喷时刻中,300°CA BTDC直喷时刻配合大ABE直喷比可以使得动力性有很大提升且微粒数量极低。考虑到目前排放法规对微粒数量有严格要求,因此认为9MPa直喷压力+300°CA BTDC直喷时刻配合大ABE直喷比燃料为较优的直喷策略。在低转速及低负荷时,80%ABE直喷比的燃料动力性最优。随着转速及负荷的增加,纯ABE在提升动力性方面具有优势。不同转速、负荷下,60%或80%ABE直喷比对应于较低的HC和NOx排放,而100%ABE直喷比对应于较低的CO排放,但80%ABE直喷比下CO排放较100%直喷比下CO排放增幅较小。此外,当燃用60%-100%ABE直喷比的燃料时,微粒数量浓度极低,工况变化对微粒数量浓度影响很小。综上,在低转速及低负荷时,80%ABE直喷比燃料燃烧及排放性能最优。随着转速及负荷增加,如对动力性需求较大则燃用纯ABE最优,否则可以选择80%ABE直喷比以兼顾气体排放。为了进一步拓宽以丁醇为主体的醇类替代燃料在复合喷射发动机中的应用潜力,基于汽油进气道喷射/醇类直喷的模式通过台架试验对比了汽油/ABE,汽油/异丙醇-丁醇-乙醇(IBE)及汽油/丁醇的燃烧排放特性。研究表明,在动力性方面汽油/IBE优于汽油/ABE,汽油/ABE优于汽油/丁醇。在气体排放方面,随直喷比的变化三种燃料变化的趋势是相似的。在直喷比较低时,汽油/ABE的气体排放占有优势,而当直喷比例较大时,汽油/丁醇的气体排放具有优势。在微粒排放方面,汽油/ABE模式的微粒数量排放始终是最低的,但在直喷时刻较早且直喷比例较大时,三种燃料的微粒数量浓度均处于极低的水平。总体来看,作为替代燃料,ABE及IBE相比于丁醇在燃烧和排放性能以及成本方面更具有优势。
商震[2](2021)在《基于氢气缸内直喷的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化石能源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所给予汽车行业双重压力的背景下,以现有高效、低污染的燃烧技术为基础,应用清洁、可持续的替代燃料已逐渐成为改进传统点燃式发动机的又一发展趋势。本文依据对丁醇和氢气燃料理化性质的分析(本文所述丁醇为正丁醇),基于复合喷射燃烧技术,通过在丁醇/汽油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燃烧控制策略:氢气(气体辅助燃料)缸内直喷结合丁醇/汽油(主体做功燃料)进气道喷射的复合喷射模式。针对提出的燃烧模式,本文又利用试验的手段对其燃烧和排放特性进行了广泛研究及多角度评价,以期将复合喷射的技术路线与不同燃料理化特性的各自优势充分结合,探寻合理的氢气缸内直喷策略,使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替代纯汽油成为一种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获得良好燃烧表现并降低尾气排放的有效且可实施的方法。本文开展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所获结论如下:首先,搭建了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的试验测控平台,通过试验手段探究了不同丁醇/汽油掺混比例及直喷燃油分配比例对发动机缸内燃烧状态和排放物生成水平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最优丁醇/汽油燃料配比的基础上,结合复合喷射技术是进一步提升其在中小负荷工况下平均有效压力,缩短火焰发展期和快速燃烧期,提高缸压峰值和放热率峰值,并显着降低HC、CO排放及微粒总数量浓度的有效方法。在试验工况范围内,25%掺醇比配合20%缸内直喷比的丁醇/汽油复合喷射策略获得了最佳的燃烧性能。其次,在发动机测控平台上加装了独立的氢气缸内直喷供给系统,以实现进气道喷射丁醇/汽油、缸内直喷氢气的复合喷射模式,重点定量研究了中低速、中小负荷不同工况下喷氢策略对缸内混合气分布状态影响规律,及其对丁醇/汽油发动机燃烧和排放特性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压缩冲程直接喷入缸内的氢气会在燃烧室内形成以火花塞为中心富集、向外逐渐由浓到稀的分层分布状态;再加之氢气具有点火能量低、火焰传播速度快等理化特性,有效保证了丁醇/汽油混合气的稳定点火和集中燃烧。进一步的,喷氢时刻和喷氢压力共同决定了氢气在燃烧室内形成的分层质量,在燃料配比和每循环总热量不变的前提下,合理的喷氢策略才能充分发挥氢气缸内直喷的引燃、助燃特性,显着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并降低其排放。此外,氢气的分布状态也易受到来自缸内流场变化的作用,不同转速和负荷的工况下都会有不同的最佳喷氢策略与之配合,并且掺氢在低转速、小负荷工况下对燃烧性能的改善效果更为显着。再次,为更加全面、综合地分析氢气缸内直喷结合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下氢气和丁醇的协同作用,探究了不同丁醇/汽油掺混比下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随掺氢比的变化规律。单独对掺氢的作用分析可知,丁醇/汽油燃料发动机燃烧性能的提升主要体现在掺氢与否,而对掺氢比例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丁醇和氢气的协同作用分析可知,在低掺醇比条件下,少量掺醇后层流火焰传播速度的提高等与氢气相似的促进作用会相对减弱氢气的提升效果;而在较高掺醇比条件下,继续提升掺氢比以抵消丁醇带来的较为严重的低饱和蒸汽压及高汽化潜热的负面影响,仍能进一步提高丁醇/汽油发动机的动力性及经济性。这也表明氢气缸内直喷对较大掺醇比的丁醇/汽油改善效果更加明显,是扩大发动机对丁醇的耐受度的有效方法之一。最后,在前述合理直喷策略和喷氢策略的基础上,继续探究了不同过量空气系数下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及氢气缸内直喷结合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对发动机稀燃特性的影响规律,从而进一步发掘提升丁醇/汽油发动机热效率、降低排放的潜能。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喷射技术或氢气辅助燃料均可有效降低火焰核心受周围混合气浓度变动以及缸内气流运动变化的干扰程度,弥补丁醇/汽油稀混合气火焰核心不稳定、形成时间长,燃烧进程不均匀等问题,明显改善丁醇/汽油的稀燃稳定性,降低CoVpmi(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并大幅拓宽稀燃极限。进一步的,在过量空气系数为1.2时的氢气缸内直喷结合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能够在平均有效压力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显着提升有效热效率,并大幅降低HC、CO排放及微粒总数量浓度。因此可以采用稀薄燃烧结合氢气缸内直喷在保证动力性的前提下作为进一步提升丁醇/汽油发动机热效率,改善燃油经济性及排放特性的有效控制策略。
潘鹤[3](2020)在《钛合金碰撞摩擦温升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节能低耗是结构材料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用轻质高强材料取代传统的钢铁材料作为矿山机械设备材料是实现这一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而轻金属材料用于属于爆炸性气体环境的煤矿井下,其碰摩温升是甲烷-空气混合物最危险的潜在点火源之一,研究轻金属材料碰摩温升的诱发机理是将轻金属用于矿山设备或者改性矿用轻金属材料的迫切需求。本文基于传热学原理、赫兹接触理论以及弹塑性碰撞理论针对TC4钛合金材料的碰撞摩擦热表面、摩擦闪温以及火花等的变化规律,用理论计算、仿真模拟结合实验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在建立摩擦和碰撞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实验数据,模型仿真和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TC4钛合金的碰摩温度场和摩擦火花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为摩擦热表面最高温度、摩擦闪温、撞击闪温以及火花释放能量的计算推导数学模型,并为设定引燃瓦斯气体的临界碰摩条件提供新的计算方法。首先,通过限制摩擦条件将碰摩热表面和火花的研究分开,从而确定是用最低点燃温度还是最小引爆能来衡量潜在点火源的点燃性。在低摩擦速度下研究TC4钛合金的摩擦温度场,得到摩擦接触点的最高温度随载荷和相对速度的变化规律,并结合回归分析计算热表面最高温度达到瓦斯最低引燃温度的摩擦临界载荷。低接触应力下,摩擦闪温往往远高于体积温度,因此基于粗糙表面摩擦学理论,从微观热力学入手,结合弹塑性接触理论对滑动过程中微凸体之间接触的导热进行分析,计算TC4钛合金与Q235A钢的摩擦闪温,得到最高闪点温度的计算式,揭示摩擦表面温度和最高闪点温度达到瓦斯最低点燃温度的主导因素,并为设定临界点燃条件提供更准确的计算方法。通过自由落锤模拟试验开展碰撞温度场研究,结合弹塑性碰撞理论,得到TC4钛合金碰撞温度场随撞击条件的变化规律,并归结出碰撞最高闪点温度随样品动量和摩擦系数变化的数学模型,从而得到可通过提高材料表面的加工精度将作用表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值控制在临界范围以内以保证撞击热表面的安全性的重要方法。利用简单安全的实验装置获取TC4钛合金摩擦火花飞行速度、粒径、存在时间等相关参数,以纯铜和Q235A钢作为对比材料,评估TC4钛合金摩擦火花对瓦斯空气混合气体的点燃性,结果表明:铜在低转速、低载荷下基本无摩擦火花,钛合金的摩擦火花点燃能力的确强于钢摩擦火花的点燃能力,并且火花引燃能力的主导因素是材料的性质,设定临界条件无法完全杜绝引爆现象的发生,但是通过控制摩擦相对速度可以降低火花引爆瓦斯的概率。结合瓦斯的引燃条件研究火花引爆瓦斯的机理,根据瓦斯引燃相关理论、火花点火理论以及高温热痕理论得到火花成为有效点火源的必要条件以及发生爆炸火花持续的临界时间。
姜帆[4](2020)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尤其是高中思想政治,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目的,能够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精彩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会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各项作用的发挥。笔者以自身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为基础,总结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优化导入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参考。本文由绪论和四个部分组成:在绪论中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缘由、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在第一章中,笔者阐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涵义,理论依据,作用,方法和原则;在第二章中,笔者从导入内容,导入方法,导入效果三个方面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第三章中,笔者结合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导入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出课前导入准备阶段,课堂导入实施阶段,课后导入评价阶段影响课堂导入效果的原因;第四章中,针对存在问题的原因,笔者从从课前准备阶段丰富方法精选内容、导入实施阶段提升教学导入效果、课后建立科学的导入评价机制三个层面提出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本篇论文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案例研究法、课堂观察法四种方法,在查阅大量资料,收集667份师生调查问卷数据的基础上完成。笔者希望本文中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优化对策的提出能够促进课堂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维、明确教学目标、衔接新旧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等重要作用的发挥从而为提升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思政学科核心素养贡献力量。也希望笔者对于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的梳理和展现能为相关问题的研究贡献微薄之力。
李翔[5](2020)在《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文中认为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能有效促进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目标在船舶动力领域的实现,有利于解决我国能源供应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问题。国外主机厂已相继成功开发出大功率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其特点是采用稀薄燃烧、空燃比控制等关键技术。类型主要是以预燃室点火为特点的纯天然气发动机,以及以柴油微喷引燃为特点的双燃料发动机。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缸径车用及重载天然气发动机领域,在预燃室射流火焰及稀薄燃烧特性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都偏少。这些研究成果不能有效支撑大缸径高性能天然气发动机的研发,因此亟需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以采用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的8M23G船用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可视化试验对比分析了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和火花塞直接点燃式对火焰传播的影响。分别以定容弹和发动机为边界开展CFD数值计算,针对过量空气系数和初始压力,对预燃室射流火焰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规律和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独立供气预燃室点燃式形成的多个近似“球形”的射流火焰拥有更大的火焰接触面积,因此在稀薄燃烧下对促进火焰快速传播有明显优势。当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较低时,射流火焰形成较早、传播速度也相对较快。较低的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也有利于促进射流火焰的快速发展。进而以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点火正时和燃/空压差四个参数为变量,对8M23G天然气发动机的稀薄燃烧特性进行试验研究。发现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变化对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与可视化试验基本一致。在本文的试验方案范围内,当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较低时,由于射流火焰形成较早、发展较快,因此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相对较短,燃烧循环变动相对较小,排气温度也相对偏低,但是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会相对偏高。这种特性有助于将8M23G的稀薄极限拓展至2.0以上。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特性也有较为显着的影响,大体上呈现随着过量空气系数降低,爆发压力和排气温度升高、滞燃期和燃烧持续期缩短、CA50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升高,以及爆发压力循环变动与指示压力循环变动降低的趋势。尽管如此,在个别工况和试验方案下存在影响规律不显着、存在拐点,或者与点火正时存在交互作用。点火正时则主要对爆发压力、滞燃期、CA50以及最大压力升高率有较为显着的影响,且影响也较为单调线性,即随着点火正时的提前,滞燃期缩短、CA50提前、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爆发压力增大。燃/空压差对燃烧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低工况,随着燃/空压差增大,燃烧放热过程趋缓、最大压力升高率降低、爆发压力循环变动升高,同时爆发压力降低、排气温度升高。在此基础上借助实验设计方法,以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为变量,针对滞燃期、CA50、燃烧持续期、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循环变动等因变量开展主效应和帕累托分析,得到量化的影响权重和规律。得出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是影响燃烧持续期、最大压力升高率和燃烧循环变动权重相对较大的变量,并对个别工况下也造成拐点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相比之下,点火正时主要对滞燃期、CA50、爆发压力和最大压力升高率有较为明显且单调线性的影响。在获得影响权重和量化规律的基础上,聚焦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这两个变量,通过选择并搭建Kriging近似模型,开展基于模型的燃烧特性优化分析。结合针对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燃/空压差的研究成果,设计出满足经济性要求,同时兼顾可靠性和排放性的燃烧特性优化方案。试验验证表明,基于试验数据构建的Kriging近似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发动机燃烧特性的主要规律。利用该模型开展燃烧特性多目标优化,可以指导8M23G实现各项性能指标,台架实测热效率达到42.8%。同时也说明这套设计燃烧特性优化方案的方法是有效的。该方法适用于燃烧特性较为复杂、影响或限制因素较多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宋昌庆[6](2019)在《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已成为车用替代燃料的首选,研究和开发天然气发动机对于缓解能源危机和改善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天然气燃料本身的特性,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还存在火焰传播距离长、燃烧速度慢、失火率高、热效率低等问题,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火焰传播速度。因此,研究天然气的燃烧特性以及实现天然气发动机的快速燃烧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其中双火花塞点火能够缩短火焰传播距离,加快燃烧速度,从而改善发动机的整体性能。所以,本文采用双火花塞点火技术,以试验测试和计算机仿真研究为手段,通过理论分析、台架试验、数字建模、仿真优化等方法,对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特性及降低排放的技术措施开展了研究,以实现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的有效改善。为深入研究天然气燃料的燃烧特性,本文利用定容燃烧弹模拟高温高压的缸内燃烧环境,设计了一套适用于双火花塞点火的可视化试验平台,建立了试验台架。通过改变燃空当量比、点火方式、初始压力与温度等参数,利用高速摄像机和压力传感器采集了燃烧图像和压力数据,并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编写了MATLAB图像处理程序,运用双色法表征了燃烧温度场的分布状态,试验研究了单一初始参数下双点火对火焰传播过程、燃烧压力、压力升高率、放热率、燃烧期、温度场等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点火方式下,与单点火相比,同步双点火缩短了火焰传播距离,加快了燃烧速率,提高了燃烧压力及放热率,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缩短,显着提高了天然气的燃烧热效率,对稀混合气效果尤为明显,而异步双点火对于稀混合气实现快速燃烧作用更加积极;(2)不同初始压力下,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大,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增加,火焰传播速度下降,火焰传播面积增长速度减慢,最大燃烧压力和放热率逐渐增大,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延长,初始压力的提高减缓了燃烧速度;(3)不同初始温度下,随着初始温度的增大,火焰传播速度加快,火焰传播面积的增长速度加快,最大燃烧压力和放热率逐渐升高,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缩短,温度的升高促进了燃烧,使热效率升高,但过高也会导致爆燃现象发生;(4)不同燃空当量比下,在化学当量比附近火焰传播速度最快,达到的燃烧压力峰值和放热率最大,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最短;过稀或过浓的混合气均会降低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火焰传播面积的增长速度,延长火焰发展期和主燃烧期。为全面研究双点火对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本文利用CATIA、AVL FIRE等三维软件建立了发动机的仿真模型,准确设置了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完成了模型校验。在转速为1400r/min、当量比为0.7、全负荷工况下,提出了双火花塞位置、点火方式、点火能量、点火策略等参数的优化策略,通过模拟计算,研究分析了这些参数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为今后双火花塞在实际车辆上的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参考。结果表明:(1)针对以燃烧室中心对称分布的三种双火花塞布置方案(D1、D2、D3),D2布置方案时的火焰前锋面传播速度更快,缸内燃烧压力相对较高,燃烧持续期更短,燃烧后期NOX排放更小,故确定为最佳布置方案;(2)针对不同的点火能量,点火能量为60mJ时,缸内工质燃烧速度最快,燃烧放热率最大,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最好,故确定为最佳点火能量。(3)针对不同点火时刻的同步、异步点火,同步点火706-706°CA、异步点火706-704°CA时,最大燃烧压力均出现在上止点后在12-15°CA范围内,指示功率和热效率较高,动力性和经济性也较好;而异步点火706-704°CA表现出较大的功率和热效率以及较低的燃油消耗率,故确定为最佳点火策略。为有效控制双火花塞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的排放,本文通过双火花塞耦合EGR技术来降低NOx排放,模拟分析了不同EGR率对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和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EGR率在0-10%之间时,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放热率、平均反应速率变化幅度较小,但平均温度和NOx排放降低明显;当EGR率大于10%时,发动机的缸内压力、放热率、平均反应速率、平均温度和NOx排放均降低,指示功率和热效率也随之降低,燃油消耗率增加;当EGR率为10.5%时,NOx排放目标值与单点火基本相同,其他性能都优于单点火;当EGR率为11.8%时,发动机的功率、热效率、燃油消耗率与单点火基本持平,但NOx目标值比单点火降低26.3%。因此,当EGR率在10.5-11.8%之间,双点火发动机的性能均优于单点火。该技术方法为满足今后更加严格的排放标准,提供了基础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若以最大程度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最佳EGR率为10.5%,此时双点火与单点火具有相同的NOx排放目标值,对比分析单、双点火模式下的发动机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单点火,双火花塞点火模式下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得到显着提高。综上,双火花塞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大缸径天然气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能。
冯柳[7](2020)在《煤矿井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文中认为煤炭是我国的一种重要能源,然而煤矿安全问题一直制约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无接触式充电技术,它使井下电气设备彻底摆脱了有线电缆的束缚,极大地便捷了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如果井下爆炸环境中电气设备无线充电的难题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将显着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的技术保障水平。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具有传输距离较大、传输效率高、电磁辐射较低以及穿透性等优点,尤其适合煤矿井下的无线电能传输。但是对于该技术而言只有在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处于完全对齐时传输效率才可以达到最大值。煤矿井下空间狭小,电气设备种类多,满足这个条件非常苛刻,所以在煤矿井下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比较低,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对煤矿井下的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针对传统的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四线圈位置相对固定、不得随意改变,而煤矿井下环境复杂,所以传统的四线圈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使用上有其局限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四线圈结构:电源线圈、负载线圈分别与集总电容相连接,形成电源谐振回路和负载谐振回路,电源线圈可以与发射线圈产生磁谐振,负载线圈可以与接收线圈产生磁谐振,同时可以改变四个线圈相对位置,适当调整四个线圈之间距离,不仅可以增加电能的传输距离,也可以改善频率分裂,使系统的输出功率和传输效率最大。提出了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针对在固定频率下传统的基于单层单向螺旋线圈的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在近距离传输会出现频率分裂现象,提出一种双层双向绕制的螺旋线圈设计方法,分析了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内外半径、匝数和匝距等因素对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效率的影响,该方法通过螺旋线圈的自身结构抵消因近距离导致的耦合系数增加,从而减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过耦合区域,弥补了近距离无线输电中频率分裂对传输效率的影响,缩小了系统的频率分裂区域,提高了系统的近距离能量传输效率。研究了煤矿井下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波能量对爆炸性气体的安全性,在发射线圈的辐射场中的井下金属结构可以等效为接收天线,聚焦在金属结构上的电磁波能量在刮擦条件下会以放电火花的形式释放,目前缺乏测试方法和实验设备对电磁波能量引起的放电火花进行测试。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开展电磁波能量安全性分析测试平台的研究。设计了三个模块化检测仪器:辐射场耦合能量测试装置、电磁波能量磁共振耦合功率测试装置、电磁波能量放电火花实验装置,辐射场耦合能量测试装置的主要特点和创新性是通过阻抗匹配器设计,实现金属结构等效接收天线输出功率的测试;电磁波能量磁共振耦合功率测试装置的主要特点和创新性是通过近场磁共振耦合非对称线圈结构互感和传输效率的研究,实现金属结构等效线圈输出功率的测试;电磁波能量放电火花实验装置的主要特点和创新性是通过定向耦合器和匹配负载的设计,实现电磁波功率在金属结构断点处放电火花点燃不同爆炸性气体的测试。现有的技术条件和基础实现上述三个模块化的检测仪器是可行,没有难以克服的技术瓶颈,三个模块的组合应用可以实现对电磁波能量点燃爆炸性气体的目标,为测量煤矿井下无线电能传输的电磁波能量在爆炸性气体中的安全性提供实验和检验手段。
黄艳[8](2019)在《基于数据库“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对比研究》文中认为“引爆”和“点燃”本来语义相差较大,但是近年人们在表达程度义时两个动词出现了重合情况,而在宾语选取上有相似也有差异。本文先考察了二者的语义发展及使用情况,也从共时角度比较了“引爆”和“点燃”各自匹配的宾语类型,“引爆”“点燃”的宾语都能分为具象义宾语和抽象义宾语,抽象义宾语又分为普通抽象事物、抽象事物+具体事物以及隐含抽象义的具体事物,并整理出了只能和“点燃”搭配的宾语、只能和“引爆”搭配的宾语、两者的同类宾语以及二者宾语中的同现词。根据两个动词匹配宾语上的分工与合作,本文概括了二者匹配宾语形象化的特征,其特征跟时间、空间、情感和感官密切相关。引起以上差异的动因包含了社会动因、心理价值趋向、频率的建构作用、历史动因以及语音的自然影响,其生成机制有距离原则、隐喻机制以及转喻机制,对二者宾语选取产生影响的是实体隐喻机制和空间隐喻机制。
张玉芳[9](2019)在《浅析初中科幻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逐渐发生了改变,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全面综合发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科幻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科幻画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关键的作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就初中科幻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展开分析。
蔡尊[10](2018)在《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点火与火焰稳定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气体流动和燃烧为研究背景,综合采用CH*基/OH*基自发辐射、火焰高速摄影、高速纹影以及壁面压力测量等实验观测手段并应用聚能火花塞和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两种强迫点火方式,同时基于OpenFOAM计算平台开展了冷流和燃烧流场数值仿真计算,系统研究了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燃料输运及混合、强迫点火、火焰稳定等过程,进一步揭示了超声速流动和燃烧过程机理。首先,本文基于OpenFOAM计算平台提出了一种超声速湍流燃烧大涡模拟方法,详细介绍了自行开发的密度基可压缩多组分气相燃烧求解器scramjetFoam及其选用的部分搅拌器化学反应PaSR模型,并通过超声速支板燃烧DLR算例验证了scramjetFoam求解器模拟超声速流动和燃烧问题的有效性,为下文开展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流动和燃烧过程数值计算提供技术支持。其次,采用上述大涡模拟方法对燃料喷注方案和凹腔构型对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燃料输运及混合过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凹腔上游燃料喷注距离的不同会对燃料的流动输运过程带来显着差别,但并不会显着改变流场中的混合效果。采用凹腔上游串联式燃料喷注方案时,燃料会更多的分布在主流超声速区域,并且通过两股燃料射流的相互撞击会在燃烧室内起到显着地混合增强作用。而采用凹腔上游并联式燃料喷注方案时,燃料则相对更多的分布在凹腔内亚声速区域,在凹腔内部聚集形成一个局部富燃区域。随着凹腔后壁面高度的降低,流过凹腔前缘膨胀波后的气流垂直方向速度明显升高,会有更多的燃料卷吸进入到凹腔内部,进而使凹腔内部环境变得更加富燃。此时存在一个使凹腔内燃料质量最大的优化凹腔构型,这个优化的凹腔构型的突扩率约为0.4。接着本文对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强迫点火过程开展了试验研究。提出了利于强化点火的优化凹腔上游并联式燃料喷注方案以及优化凹腔后缘点火位置,分析了凹腔构型对点火过程的影响,辨析了初始火焰的三维传播路径及点火过程中热环境和化学环境的相互作用机制。总结归纳了强迫点火过程中的特征现象并归纳为四个阶段,分别为等离子体点火阶段、等离子体猝熄阶段、再点火阶段和稳定火焰阶段。观测到在后缘突扩凹腔强迫点火后,初始火焰在凹腔内首先会呈现出一个先减弱再逐渐增强的初始火焰沉寂过程,对应着等离子体猝熄阶段。随后在初始火焰传播到凹腔外以后,在初始火焰内还存在反应释热区回传现象,而且这种反应释热区回传现象随着燃料喷注当量比的升高而越发明显,对应着再点火和火焰稳定阶段。明确了凹腔回流区对点火过程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增加点火能量和燃料喷注当量比都是实现可靠点火的有效方式。同时揭示了普遍存在的两种点火模式及其机理,即点火过程在凹腔回流区辅助下完成的弱点火模式,以及点火过程由强烈初始火焰主导的强点火模式,在弱点火模式和强点火模式之间还普遍存在过渡点火过程。此外,基于冷态流场数值仿真结果,提出在凹腔底壁上方且在亚声速区域以内是实现可靠点火的必要因素。论述了优化的凹腔后缘点火位置具有相对富燃的燃料分布条件以及相对适宜的湍流流动条件。基于采用乙烯复杂化学反应机理条件下开展的点火过程数值仿真结果,发现在强迫点火源作用过程中,诱导产生的活化基团相比于高温热环境将发挥更为主导的点火强化作用。最后,针对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火焰稳定过程开展了试验和数值仿真研究。论述了后缘突扩具有的防热壅塞构型优势,分析了凹腔构型对火焰稳定过程的影响。发现对于采用凹腔上游燃料喷注方案的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火焰稳定模态通常表现为凹腔剪切层火焰稳定模态,随着当量比的增加会转变为联合凹腔剪切层回流区火焰稳定模态,但几乎不会出现凹腔辅助的射流尾迹火焰稳定模态。提出了利于火焰稳定的优化凹腔上游串联式燃料喷注方案,并揭示了火花塞等离子体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燃烧作用。
二、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论文提纲范文)
(1)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能源问题与环境问题 |
1.1.2 日趋严格的相关法规 |
1.1.3 应运而生的汽油机新技术 |
1.2 生物质燃料优势及研究现状 |
1.2.1 生物质燃料优势及试验研究方法 |
1.2.2 醇类-汽油混合燃料应用现状 |
1.2.3 “内部灵活燃料模式”研究意义及现状 |
1.3 ABE发动机研究现状 |
1.3.1 ABE发酵法 |
1.3.2 ABE喷雾及蒸发特性研究 |
1.3.3 ABE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定容弹及发动机试验平台搭建与测试方法 |
2.1 定容弹试验平台 |
2.1.1 定容弹体及高速摄像机 |
2.1.2 定容弹试验d SPACE控制策略 |
2.1.3 喷雾图像处理程序 |
2.2 复合喷射发动机试验平台 |
2.2.1 复合喷射发动机及试验台架 |
2.2.2 发动机d SPACE控制策略开发 |
2.2.3 试验测试设备 |
2.3 试验用燃料制备及理化性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汽油及ABE的喷雾特性对比研究 |
3.1 喷雾特性参数定义 |
3.2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
3.2.1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
3.2.2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
3.2.3 喷油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
3.3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
3.3.1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
3.3.2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
3.3.3 环境压力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
3.4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特性的影响 |
3.4.1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发展过程的影响 |
3.4.2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贯穿距离的影响 |
3.4.3 喷油脉宽对汽油及ABE喷雾锥角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模式对发动机动力性及排放特性影响的研究 |
4.1 ABE/汽油双燃料复合喷射模式寻优试验优化设计 |
4.2 直喷策略对不同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排放特性的影响 |
4.2.1 直喷压力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
4.2.2 直喷压力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2.3 直喷时刻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
4.2.4 直喷时刻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 工况点对不同喷射模式下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1 转速及负荷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
4.3.2 转速及负荷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3.3 λ和点火提前角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动力性的影响 |
4.3.4 λ和点火提前角对不同喷射模式下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直喷策略对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影响研究 |
5.1 ABE直喷比定义及不同直喷比燃料总能量变化 |
5.2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5.2.1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5.2.2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影响 |
5.2.3 ABE直喷压力及直喷比对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影响 |
5.3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的影响 |
5.3.1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5.3.2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
5.3.3 ABE直喷时刻及直喷比对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转速及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 |
6.1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 |
6.1.1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 |
6.1.2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 |
6.1.3 不同转速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 |
6.2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 |
6.2.1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燃烧特性 |
6.2.2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气体排放特性 |
6.2.3 不同负荷下汽油进气道喷射/ABE直喷发动机微粒排放特性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燃烧及排放特性对比研究 |
7.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燃烧特性及动力性对比 |
7.1.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缸内燃烧特性对比 |
7.1.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动力性对比 |
7.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气体排放对比研究 |
7.2.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NO_x排放对比 |
7.2.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HC排放对比 |
7.2.3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CO排放对比 |
7.3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排放对比研究 |
7.3.1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数量浓度对比 |
7.3.2 汽油/ABE,汽油/IBE,汽油/丁醇微粒粒径分布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基于氢气缸内直喷的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正丁醇燃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1.2.1 正丁醇的理化性质及制取方法 |
1.2.2 正丁醇作为内燃机代用燃料的研究现状 |
1.2.3 正丁醇/汽油作为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
1.3 氢能源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
1.3.1 氢气的理化性质及制取方法 |
1.3.2 氢气作为内燃机辅助燃料的研究现状 |
1.3.3 正丁醇/氢气作为内燃机代用燃料的可行性分析 |
1.4 复合喷射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
1.4.1 复合喷射技术 |
1.4.2 复合喷射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测控平台及试验方法 |
2.1 试验测控平台概述 |
2.1.1 试验用发动机台架 |
2.1.2 燃烧及排放测试设备 |
2.1.3 电子控制系统 |
2.2 试验整体方案及主要参数定义 |
2.2.1 试验整体方案 |
2.2.2 试验主要参数定义 |
2.2.3 相关计算参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的试验 |
3.1 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特性研究 |
3.1.1 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对平均有效压力的影响 |
3.1.2 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3.2 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排放特性研究 |
3.2.1 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3.2.2 丁醇/汽油复合喷射模式对微粒排放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氢气缸内直喷结合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的燃烧特性研究 |
4.1 喷氢时刻对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4.1.1 喷氢时刻对平均有效压力的影响 |
4.1.2 喷氢时刻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4.2 喷氢压力对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4.2.1 喷氢压力对平均有效压力的影响 |
4.2.2 喷氢压力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4.3 不同工况下喷氢策略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4.4 氢气与正丁醇协同作用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 |
4.4.1 掺醇比及掺氢比对平均有效压力的影响 |
4.4.2 掺醇比及掺氢比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氢气缸内直喷结合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的排放特性研究 |
5.1 喷氢时刻对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5.1.1 喷氢时刻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5.1.2 喷氢时刻对微粒排放的影响 |
5.2 喷氢压力对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5.2.1 喷氢压力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5.2.2 喷氢压力对微粒排放的影响 |
5.3 掺氢比例对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5.3.1 掺氢比例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5.3.2 掺氢比例对微粒排放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氢气缸内直喷结合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的稀燃特性研究 |
6.1 稀燃条件下喷射模式对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
6.1.1 喷射模式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6.1.2 喷射模式对平均有效压力及有效热效率的影响 |
6.2 稀燃条件下喷射模式对燃烧循环变动特性的影响 |
6.2.1 喷射模式对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及分布的影响 |
6.2.2 喷射模式对平均指示压力循环变动系数的影响 |
6.2.3 喷射模式对稀燃极限的影响 |
6.3 稀燃条件下喷射模式对发动机排放特性的影响 |
6.3.1 喷射模式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6.3.2 喷射模式对微粒排放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钛合金碰撞摩擦温升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钛合金材料的发展及应用 |
1.3 矿用的材料安全性要求 |
1.4 现有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钛合金摩擦温度场研究 |
2.1 引言 |
2.2 导热的基本定律 |
2.3 对流换热 |
2.4 温度场的数学表达式 |
2.5 钛合金摩擦温度场的计算 |
2.6 TC4 钛合金摩擦温度场实验研究 |
2.7 温度场的模拟 |
2.8 实验值与仿真值的对比 |
2.9 摩擦表面温度预测 |
2.10 本章小结 |
3 微凸体闪点温度研究 |
3.1 引言 |
3.2 单对微凸体之间的摩擦热 |
3.3 闪点温度 |
3.4 TC4 钛合金与Q235A钢摩擦接触闪温计算 |
3.5 本章小结 |
4 钛合金撞击温度场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的理论研究 |
4.3 钛合金碰撞模拟分析 |
4.4 自由落锤试验的模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钛合金摩擦火花的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装置及方法 |
5.3 TC4、Q235A和 Cu的摩擦热表面比较 |
5.4 摩擦火花的研究 |
5.5 摩擦火花诱发机理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钛合金碰摩火花引燃瓦斯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瓦斯爆炸条件 |
6.3 火花传热理论研究 |
6.4 撞击摩擦火花引燃瓦斯条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目的 |
(三)选题的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成果 |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概述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涵义 |
(一)课堂教学导入的涵义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涵义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理论依据 |
(一)学习兴趣理论 |
(二)首因效应理论 |
(三)加涅“九段教学法”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导入的作用 |
(一)激发学习兴趣 |
(二)启发学生思维 |
(三)明确教学目标 |
(四)衔接新知与旧知 |
(五)沟通师生情感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与原则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方式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原则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基本情况简介 |
(二)调查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内容不恰当 |
(一)导入内容失当缺少启发性 |
(二)导入内容花哨缺少针对性 |
(三)导入内容宽泛缺少时政性 |
(四)导入内容陈旧违背新颖性 |
(五)导入内容冗杂违背简洁性 |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不得当 |
(一)导入方法单一缺少趣味性 |
(二)导入方法运用缺少灵活性 |
(三)滥用多媒体技术缺少适度性 |
(四)导入方法偏离学生认知水平 |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效果不理想 |
(一)不能激发学习兴趣 |
(二)没有启发学生思维 |
(三)未能明确教学目标 |
(四)没有新旧知识衔接 |
(五)师生情感沟通欠佳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从课前教学导入准备阶段分析原因 |
(一)对导入环节重视程度不够 |
(二)忽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渗透 |
(三)缺乏对教材内容的宏观把握 |
(四)缺乏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研究 |
(五)忽视学生心理特征与认知水平 |
二、从课堂教学导入实施阶段分析原因 |
(一)缺乏亲和力大搞一言堂 |
(二)时政素材与理论知识脱节 |
(三)语言欠精练问题表述欠准确 |
(四)导入方法脱离教学情境 |
(五)教学观念落后忽视德育功能 |
三、从课后教学导入评价阶段分析原因 |
(一)导入评价缺少学生参与 |
(二)导入评价过度关注趣味性 |
(三)导入环节评价标准单一 |
第四章 优化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的策略 |
一、课前准备阶段丰富方法精选内容 |
(一)增加对导入环节的重视程度 |
(二)加强学习交流提升专业素养 |
(三)导入方法多样化灵活化 |
(四)导入素材选用合理恰当 |
二、导入实施阶段提升教学导入效果 |
(一)语言精练问题表述准确 |
(二)导入设问更具承接性启示性 |
(三)提升教师亲和力促进情感沟通 |
(四)贯彻课改理念发挥德育功能 |
三、课后建立科学的导入评价机制 |
(一)导入环节评价主体多元化 |
(二)导入环节评价标准多样化 |
(三)导入环节评价内容细致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2.1 天然气发动机的技术路线 |
1.2.2 船用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现状 |
1.3 预燃室天然气发动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
1.3.1 预燃室射流火焰特性的研究 |
1.3.2 预燃室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的研究 |
1.3.3 发动机性能的多因素、多目标优化研究 |
1.4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系统与研究方法 |
2.1 引言 |
2.2 可视化试验系统 |
2.2.1 可视化试验系统 |
2.2.2 图像预处理流程和算法研究 |
2.3 发动机试验系统 |
2.3.1 发动机试验系统 |
2.3.2 燃烧参数的定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燃室射流火焰的可视化试验 |
3.1 可视化试验研究方案 |
3.2 射流点火与火花塞点火的可视化比较 |
3.3 定容弹内压力变化的比较 |
3.4 定容弹内火焰面积的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燃室射流火焰的数值模拟 |
4.1 计算模型 |
4.1.1 定容弹边界计算模型 |
4.1.2 发动机边界的计算模型 |
4.2 计算模型的验证 |
4.2.1 定容弹边界计算模型的验证 |
4.2.2 发动机边界计算模型的验证 |
4.3 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分析 |
4.3.1 定容弹边界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 |
4.3.2 发动机边界射流火焰的数值计算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
5.1 发动机试验研究方案 |
5.2 预燃室过量空气系数 |
5.3 主燃室过量空气系数和点火正时 |
5.3.1 燃烧特征参数 |
5.3.2 燃烧循环变动 |
5.3.3 性能参数 |
5.4 燃/空压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
6.1 影响参数的实验设计分析 |
6.1.1 实验设计技术发展 |
6.1.2 实验设计方案 |
6.1.3 主效应及帕累托分析 |
6.2 燃烧特性多目标优化 |
6.2.1 多目标优化概述 |
6.2.2 近似模型理论基础及选择 |
6.2.3 Kriging近似模型设计 |
6.2.4 燃烧特性参数的多目标优化 |
6.3 基于多目标优化的发动机稀薄燃烧特性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不足之处和工作展望 |
创新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符号与缩写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附图1 |
附图2 |
附图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等成果 |
致谢 |
(6)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天然气发动机发展现状 |
1.2.1 天然气燃料的理化特性及优势 |
1.2.2 天然气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
1.2.3 天然气发动机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天然气发动机相关技术概述 |
1.3.1 稀薄燃烧技术 |
1.3.2 快速燃烧技术 |
1.3.3 废气再循环技术 |
1.4 双火花塞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双火花塞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双火花塞国内研究现状 |
1.5 发动机可视化测试技术概述 |
1.5.1 发动机可视化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
1.5.2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介绍 |
1.5.3 双色测温法研究现状 |
1.6 数值模拟技术发展与应用 |
1.7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章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可视化试验平台设计 |
2.1 可视化试验平台工作原理 |
2.2 基于定容燃烧弹的试验系统 |
2.2.1 定容燃烧弹设计 |
2.2.2 进排气系统 |
2.2.3 加热温控系统 |
2.3 点火系统 |
2.3.1 点火系统的组成 |
2.3.2 双点火系统的调试 |
2.4 数据采集系统 |
2.4.1 压力采集系统 |
2.4.2 火焰图像采集系统 |
2.5 燃烧图像与数据处理方法 |
2.5.1 燃烧图像处理 |
2.5.2 试验数据处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方案 |
3.2 点火方式对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1 单双点火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2.2 异步点火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 初始压力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3.1 初始压力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3.2 初始压力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3.3 初始压力对温度场的影响 |
3.4 初始温度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4.1 初始温度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4.2 初始温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4.3 初始温度对温度场的影响 |
3.5 燃空当量比对双点火天然气燃烧特性的影响 |
3.5.1 燃空当量比对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 |
3.5.2 燃空当量比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
3.5.3 燃空当量比对温度场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仿真模型建立及模型验证 |
4.1 发动机基本参数 |
4.2 发动机数值模型的建立 |
4.2.1 三维几何模型的建立 |
4.2.2 网格划分 |
4.3 计算模型的选取 |
4.3.1 湍流模型 |
4.3.2 燃烧模型 |
4.3.3 点火模型 |
4.3.4 NO_x生成模型 |
4.4 计算方法 |
4.5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的确定 |
4.6 计算模型的验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双火花塞位置与点火能量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1 双火花塞位置对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1.1 双火花塞位置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1.2 双火花塞位置对火焰面密度的影响 |
5.1.3 双火花塞位置对温度场的影响 |
5.1.4 双火花塞位置对NO_x分布的影响 |
5.2 单双点火模式下天然气发动机的性能对比 |
5.2.1 单双火花塞点火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2.2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火焰面密度对比 |
5.2.3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缸内温度场对比 |
5.2.4 单双火花塞点火的缸内NO_x质量分数对比 |
5.3 点火能量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5.3.1 点火能量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点火策略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 |
6.1 不同点火策略下点火正时的仿真研究 |
6.1.1 双火花塞不同点火策略点火正时的优化方案 |
6.1.2 同步点火点火正时对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6.1.3 异步点火点火正时对CNG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6.2 不同点火策略最佳点火正时的发动机性能对比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整机性能研究 |
7.1 EGR率对双火花塞点火天然气发动机燃烧过程的影响 |
7.1.1 EGR率对天然气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
7.1.2 EGR率对火焰面密度的影响 |
7.1.3 EGR率对温度场的影响 |
7.1.4 EGR率对NO_x分布的影响 |
7.2 最佳EGR率下的双点火与单点火时的发动机性能对比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工作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7)煤矿井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矿井无线电能传输的特殊性 |
1.3 矿井无线电能传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 |
1.5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6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2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理论研究 |
2.1 磁耦合理论 |
2.2 MCR-WPT系统建模方法 |
2.3 电磁感应式WPT技术与磁耦合谐振式WPT的区别 |
2.4 本章小结 |
3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四线圈结构的研究 |
3.1 系统组成及传输原理 |
3.2 系统模型建立与理论分析 |
3.2.1 系统传输模型 |
3.2.2 系统模型分析 |
3.3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3.3.1 仿真分析 |
3.3.2 实验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
4.1 频率分裂现象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结构设计 |
4.1.1 基于单层单向螺旋线圈无线电能传输统的频率分裂现象 |
4.1.2 单层单向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结构 |
4.1.3 单层单向与双层双向螺旋线圈耦合系数比较 |
4.2 两种不同绕制双层双向螺旋线圈性能对比 |
4.3 圆形双层双向螺旋线圈的优化设计 |
4.3.1 内层线圈内径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
4.3.2 内层线圈匝数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
4.3.3 内层线圈匝距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
4.4 仿真与实验验证 |
4.4.1 仿真实验 |
4.4.2 实验验证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电磁波能量安全性分析测试平台的设计 |
5.1 分析测试平台研制的必要性 |
5.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5.2.1 矿井下电磁波远场辐射特性研究 |
5.2.2 矿井下电磁波近场磁共振耦合特性研究 |
5.2.3 金属结构等效接收天线 |
5.2.4 射频能量引燃爆炸性气体 |
5.3 分析测试平台的设计 |
5.3.1 分析测试平台的组成 |
5.3.2 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基于数据库“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综述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引爆”“点燃”的语义发展 |
2.1“引爆”的语义发展 |
2.2“点燃”的语义发展 |
第三章“引爆”“点燃”的宾语类型 |
3.1“引爆”的宾语类型 |
3.2“点燃”的宾语类型 |
3.3“引爆”“点燃”宾语选取上的异同 |
第四章“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特征对比 |
4.1“引爆”匹配宾语形象化特征 |
4.2“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特征 |
4.3“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特征异同 |
第五章“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动因与机制 |
5.1“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的动因 |
5.2“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的机制 |
第六章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浅析初中科幻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论文提纲范文)
一、 设计意境,培养兴趣,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
二、 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意识 |
三、 实施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
四、 结语 |
(10)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点火与火焰稳定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 |
1.3 超声速气流中强迫点火过程研究 |
1.3.1 强迫点火过程研究 |
1.3.2 强化点火技术研究 |
1.4 超声速气流中火焰稳定过程研究 |
1.4.1 超声速燃烧模式研究 |
1.4.2 凹腔吹熄极限研究 |
1.4.3 超声速燃烧不稳定现象研究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仿真系统 |
2.1 实验设备 |
2.1.1 超声速燃烧实验平台 |
2.1.2 空气加热器系统 |
2.1.3 管路供应系统 |
2.1.4 测量控制系统 |
2.1.5 燃烧室点火系统 |
2.1.6 流场诊断技术 |
2.2 仿真系统 |
2.2.1 高超重点实验室高性能计算平台 |
2.2.2 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 |
2.3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OpenFOAM计算平台的超声速流动数值仿真方法 |
3.1 OpenFOAM计算平台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发展现状 |
3.1.3 在超声速领域的已有工作 |
3.2 密度基可压缩流动求解器rhoCentralFoam |
3.2.1 控制方程 |
3.2.2 数值方法 |
3.2.3 循环过程 |
3.3 算例验证 |
3.3.1 超声速混合层算例 |
3.3.2 超声速凹腔流动算例 |
3.4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OpenFOAM计算平台的超声速湍流燃烧大涡模拟方法 |
4.1 密度基可压缩多组分气相燃烧求解器scramjetFoam |
4.1.1 气相多组分化学流体力学NS方程 |
4.1.2 大涡模拟控制方程 |
4.1.3 湍流一方程亚格子模型 |
4.1.4 数值方法 |
4.2 部分搅拌器化学反应模型PaSR(Partially Stirred Reactor) |
4.3 CCM(Chemistry Coordinate Mapping)化学反应计算加速方法 |
4.3.1 CCM方法原理 |
4.3.2 CCM方法程序实现 |
4.4 算例验证 |
4.5 小结 |
第五章 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燃料输运及混合过程研究 |
5.1 采用凹腔上游被动式燃料喷注方案条件下的冷态流场 |
5.1.1 仿真工况设置 |
5.1.2 不同凹腔上游燃料喷注距离条件下的燃料输运及混合过程 |
5.1.3 不同凹腔上游燃料喷注方案条件下的燃料输运及混合过程 |
5.2 采用凹腔组合式燃料喷注方案条件下的冷态流场 |
5.2.1 仿真工况设置 |
5.2.2 采用凹腔主动式燃料喷注方案的冷态流场 |
5.2.3 采用凹腔组合式燃料喷注方案的冷态流场 |
5.3 不同后缘突扩凹腔构型条件下的燃料输运及混合流场分析 |
5.3.1 仿真工况设置 |
5.3.2 凹腔构型对燃料输运及混合流场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六章 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强迫点火过程研究 |
6.1 强迫点火过程燃料喷注方案优化研究 |
6.1.1 试验方案设计 |
6.1.2 聚能火花塞点火 |
6.1.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点火 |
6.2 凹腔构型对强迫点火过程的影响 |
6.2.1 试验方案设计 |
6.2.2 初始火焰形成与发展试验研究 |
6.2.3 强迫点火后燃烧室中的稳定火焰建立过程 |
6.3 强迫点火过程点火位置优化研究 |
6.3.1 试验方案设计 |
6.3.2 聚能火花塞点火 |
6.3.3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点火 |
6.4 强迫点火模式分析研究 |
6.4.1 试验方案设计 |
6.4.2 强迫点火过程分析 |
6.4.3 强迫点火模式研究 |
6.5 强迫点火源作用过程研究 |
6.5.1 方案设计 |
6.5.2 强迫点火过程三维算例验证分析 |
6.5.3 强迫点火源作用过程二维仿真研究 |
6.6 小结 |
第七章 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火焰稳定过程研究 |
7.1 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应用优势 |
7.1.1 燃烧室构型与方案 |
7.1.2 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燃烧流场分析 |
7.2 火焰稳定过程中燃料喷注方案优化研究 |
7.2.1 试验方案设计 |
7.2.2 燃料喷注方案对火焰稳定过程的影响 |
7.3 凹腔构型对火焰稳定过程的影响 |
7.3.1 试验方案设计 |
7.3.2 火焰稳定过程试验研究 |
7.3.3 燃烧流场数值仿真研究 |
7.4 火花塞辅助的火焰稳定过程研究 |
7.4.1 试验方案设计 |
7.4.2 火花塞辅助的火焰稳定过程 |
7.5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论文参考文献)
- [1]复合喷射模式下丙酮-丁醇-乙醇(ABE)/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D]. 郭泽洲. 吉林大学, 2021(01)
- [2]基于氢气缸内直喷的正丁醇/汽油复合喷射发动机燃烧及排放特性研究[D]. 商震. 吉林大学, 2021(01)
- [3]钛合金碰撞摩擦温升机理研究[D]. 潘鹤.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4]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导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D]. 姜帆. 西南大学, 2020(05)
- [5]船用预燃室式天然气发动机射流火焰和燃烧特性的研究[D]. 李翔.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6]大缸径双火花塞天然气发动机缸内燃烧特性研究[D]. 宋昌庆. 吉林大学, 2019(02)
- [7]煤矿井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的研究[D]. 冯柳.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20(04)
- [8]基于数据库“引爆”“点燃”匹配宾语形象化对比研究[D]. 黄艳. 暨南大学, 2019(02)
- [9]浅析初中科幻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 张玉芳. 考试周刊, 2019(47)
- [10]超声速后缘突扩凹腔燃烧室中的点火与火焰稳定过程研究[D]. 蔡尊. 国防科技大学,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