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区及各市县投资环境首次定量评价排序 软环境差异较大是影响评价排序的重要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指出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莫晓彤[2](2021)在《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为在消除疟疾阶段开展风险评估,构建县域水平疟疾风险评估模型,在浙琼滇三省六市开展实证研究,从而进行疟疾风险分层,为消除疟疾阶段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调研界定疟疾风险的概念、探索与疟疾风险有关联或因果关系的因素并构建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根据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对疟疾风险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汇总,建立初步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专家咨询法收集专家对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专业意见,对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进行筛选和优化以形成最终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对指标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克朗巴哈系数等方法检验专家咨询问卷的信度与效度。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调研、文献调研、公开统计数据查询等方式,收集2015-2019年期间浙江省、海南省和云南省各2个城市的县域水平的疟疾风险评估指标的资料,将指标区分为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再以一定的赋值规则对指标进行赋值,在完成数据清洗整理工作后形成疟疾风险评估指标数据库。为适应本研究多方案多准则、无因变量、属于评价类研究的特性,将主观和客观多种综合评价方法如德尔菲法、熵权法、层次分析法、TOPSIS法以多种策略进行组合,来对指标进行赋权和赋值,并以加权相法计算得出得分即疟疾风险值总值,同时计算疟疾风险值在细分风险上的分值。对所得的多种策略下疟疾风险评估结果,以秩和比法对各方法所得结果进行组合评价。结果:基于“可接受性-易感性”理论与疟疾再传播过程,疟疾风险是指区域内疟疾发生、再传播甚至重新流行的可能性,疟疾风险可细分为“高危人群感染疟疾风险”、“输入风险”、“未及时发现疟疾病例风险”、“未有效处置疟疾疫情风险”、“未维持与保障消除能力风险”。最终形成的消除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由6个一级指标和29个二级指标组成。指标覆盖人员流动、媒介、人群疟防知晓水平、卫生工作指标、卫生资源配置等方面。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结果符合一致性要求。以多个综合评价方法以及多种组合策略所得各研究地区的疟疾风险值结果显示,层次分析法(AHP)、AHP与TOPSIS组合法(A-T法)所得疟疾风险值排序结果一致,德尔菲法与TOPSIS组合法(D-T法)与前两者所得排序结果较为接近,在前三者所得排序结果中,义乌、孟连、腾冲三个地方的疟疾风险值排前三,青田、儋州、万宁则排列于后三;德尔菲法与熵权法组合(D-E法)与前两者所得排序结果不如D-T法接近,在D-E法结果显示义乌、万宁、孟连依次为疟疾风险值排前三的地区。从研究地区的角度看,义乌的R2、R4、R6相对较高,儋州、万宁的R5相对较高,孟连的R4相对较高,腾冲的R2相对较高。从细分风险种类的角度看,高危人群感染疟疾风险在各地区之间差异不明显,输入风险较大的地区是义乌、腾冲两地,媒介可接受性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儋州、万宁、孟连,未及时发现病例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孟连,未有效处置疟疾疫情风险较大的地区是儋州、万宁,消除能力维持与保障风险较大的地区是青田。组合评价结果显示,义乌、孟连、腾冲为“疟疾风险中等偏大”,儋州、万宁为“疟疾风险中等偏小”,青田为“疟疾风险较小”。结论:疟疾风险评估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不同地区在的疟疾风险特征互不相同,陆路边境地区与非陆路边境型跨境交往地区的疟疾风险相对其他地方更高,本研究中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地区间疟疾风险的相对大小关系。
曹举[3](2021)在《BSC理论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以江苏省体育培训业为例》文中指出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已经走过10个年头,截止2020年,共扶持1141个项目,扶持金额为8.966亿元,并吸引了260多亿的社会资本投资体育产业,极大地促进了全省体育产业的长足发展和体育产业新业态、新企业的蓬勃兴起,为建设体育强省贡献了力量。但是,体育局组织的核查以及绩效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资料都显示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文件的发布,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情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绩效评价工作也越发重要。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作为省财政资金的一部分,绩效评价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为了做好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评价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平衡计分卡理论和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的设立目的、运行情况以及体育培训业的特点,本研究尝试构建了由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和38个三级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明细指标的权重。这是本文的重点研究内容,以期对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情况做出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价。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后,根据收集的历年扶持项目资料,从培训项目所在地区、资金扶持方式、资助额度、扶持项目的普及性、扶持类别和培训对象的一致性、项目完工情况、资料收集可比性等角度出发,选择了2个项目作为实证分析案例,验证了绩效评价指标的有用性和合理性,并且分析了其中一个项目绩效评价得分较低的原因,为提高绩效水平指出了努力的方向。
李怡[4](2021)在《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资源是自然资源中的可再生资源,通过自然界的循环作用,支撑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土地资源提供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所需要的物质支撑。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统筹延边州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做了以下研究。本文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8个市(县)为单元,运用空间分析法和生态足迹法,对水资源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2010年,2015年,2018年的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和承载力的耦合状况。得出如下结果:(1)从2000年到2018年延边州的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变化表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和人均农业用水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一致。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空间上东南地区高,西北地区低,由东南向西北地区递减。比较延边州2000年到2018年多年平均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珲春市>和龙市>龙井市>图们市>汪清县>安图县>敦化市>延吉市;延边州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变化趋势比较平缓,表现出稍有降低的趋势。空间上东南部承载力较高,西北部、北部和西部承载力较低。比较延边州2000年到2018年多年平均的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安图县>珲春市>敦化市>汪清县>和龙市>图们市>龙井市>延吉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趋势一致,表现出稍有降低的趋势,延吉市和龙井市的人均水资源有生态赤字,其他市(县)呈生态盈余。由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得出,延边州一半的市(县)属于安全状态,延边州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和生态环境较好。(2)2010年到2018年延边州的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逐渐降低。从空间上看,延边州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西部高,东北部高,中部低。比较延边州2010年,2015年和2018年的多年平均的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敦化市>龙井市>安图县>和龙市>珲春市>汪清县>图们市>延吉市;延边州的各市(县)的各项目的人均土地生态承载力逐渐降低,变化较小,与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趋势一致,比较延边州多年平均的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敦化市>龙井市>安图县>汪清县>珲春市>和龙市>图们市>延吉市;2010年到2018年的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赤字逐渐降低。人均草地资源生态赤字变化较大,其他项目变化较小。延边州土地资源生态压力指数数值较高,三个年份的所有市(县)都属于不安全状态。(3)从2010年到2018年,延边州各市(县)的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耦合协调度较低,大部分市(县)属于勉强协调到初级协调范围状态,其耦合协调程度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状况整体好于生态足迹的协调状态,大部分市(县)属于勉强协调到中级协调范围状态,其变化表现出先降后升的趋势。延吉市两者的耦合度都是最低的。延边州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耦合情况不容乐观,应加强该地水土资源协调发展。
徐乐怡[5](2021)在《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日渐提升的背景下,科技新城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需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依托以及全球竞争力重塑的平台和载体,其重要性日显突出。近年来,关于科技新城的概念、内涵和理论分析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但系统性研究仍有待完善,尤其是关于科技新城的定量测度、空间分布、形成机理、与企业共生绩效和区域空间效应的研究相对匮乏,因此,进一步加强科技新城的系统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确定“科技新城”这一研究对象,首先梳理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等理论构建了科技新城研究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运用美国硅谷、日本筑波和杭州未来科技城三个案例阐述科技新城国内外模式,并总结了经验启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科技新城定量测度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科技新城空间演化格局,探讨了科技新城空间演化特征和规律;再次,基于市级层面和省级层面两个地理维度,运用Logit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随后,运用双重差分DID方法研究了科技新城与企业的共生绩效;最后,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两方面,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揭示了科技新城的区域空间效应。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第一,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以及政府-市场协作型,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地理交通型、自然资源型、产业集群型。关于科技新城选择机理,在宏观层面,科技新城应注重政府主导功能,在微观层面,科技新城开发可采用企业主导型模式。第二,科技新城在集聚上呈现以苏南、浙北和上海相交汇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核心的区域特征,同时呈现由东部地区带动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演化特征。科技新城的国家级空间联系网络表现出由单中心逐渐向均衡型的复杂网络结构过渡的特征,且科技新城数量和空间联系总量均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本文从人民生活、科技企业状况和土地资源状况三个方面构建了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和直接排序法计算指标结果,并进行排序。第三,针对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的研究得出结论。在市级尺度下,工业基础、人口城镇化、交通设施和创新要素都对科技新城形成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另外,创新服务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在省级尺度下,互联网+、政府主导、市场主导、经济基础、区域科技金融、对外开放水平和企业家精神这些因素对科技新城的设立和空间联系总量均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第四,科技新城与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共生绩效,科技新城的设立对经济集聚、人才吸引和产出提升均具有明显正向效应,且存在一定的时间异质性。其一,针对经济集聚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形成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发展。其二,针对人才吸引效应,科技新城的设立会显着提升科技新城周围区域内的企业从业人员数量,形成人才吸引效应,促进要素的聚集发展,推动区域创新和经济发展。其三,针对产出提升效应,科技新城能够助推企业产出,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从而促进产业间良性互动和区域经济发展。科技新城的经济集聚效应和人才吸引效应大致经历了一个先变大、后变小再逐渐稳定的一个动态过程,产出提升效应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第五,科技新城能提升当地创新能力,却对临近地区具有负向效应;科技新城无法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却能促进周围区域经济增长。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与设置的地理距离阈值有关,数据表明科技新城的建立对周围地区的创新提升具有负向影响,呈现“倒U”形关系,但科技新城的经济增长溢出效应存在一定的空间衰减特征。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三点政策启示:第一,构建以政府和市场结合的科技新城资源配置模式,资源分配需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政府可以采取政策手段助力科技新城的建设,保护市场制度,促进科技新城的发展,并打造以科技新城为核心的创新源和经济增长极,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第二,构筑以产城融合为核心的科技新城发展模式,加强科技新城与当地的产业联系,科技新城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土壤和物质基础,同时保证高品质的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促进产城融合;第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是发展的重点,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新城的良性共生发展;第四,各地区应因地制宜选择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章丹[6](2021)在《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空间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域旅游是为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国民对高质量旅游的需求,推动现阶段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2016年原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录,海南省成为我国首个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全省各市县区均为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自此各创建单位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推动当地旅游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有利于了解各创建单位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分布情况,同时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提升建议,有利于提高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优化海南省全域旅游空间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全域旅游等相关理论,从全域旅游的内涵特征出发,构建了以开放度、全面度、融合度和共享度等4个准则层,共计28个指标层的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以海南省24个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为研究对象,对其2019年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借助EXCEL、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和Arc GIS、Geo Da空间分析软件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开放度发展水平、全面度发展水平、融合度发展水平和共享度发展水平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研究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研究发现:(1)从全省层面看,北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最高、中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最低;从各市县区层面看,三亚市吉阳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最高,白沙县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最低,各区域间和各市县区之间发展水平差异均较大,在分布上存在大量低值集聚分布,少量高值离散分布,海南省全域旅游整体发展水平较低。(2)借助Arc GIS自然间断点法(Jeaks)将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分为高发展水平区、较高发展水平区、一般发展水平区和低发展水平区四个等级,分析得出海南省全域旅游高发展水平区(3个)和较高发展水平区(7个)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北部的海口市和南部的“大三亚旅游圈”内,一般发展水平区(6个)主要分布于海南省东部和西部的部分市县,低发展水平区(8个)呈集中连片式分布于海南岛的中西部地区,全域旅游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均衡。(3)借助ArcGIS和GeoDa空间分析软件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分析得出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即存在“高高”、“低低”集聚,“高高”集聚区主要呈块状分布在海南岛的北部和南部,“低低”集聚区呈片状集中分布在海南岛的中西部。
陈梦璐[7](2021)在《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文中指出干旱灾害长期以来都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自然灾害类型之一。中国地处环太平洋沿岸和北纬20°至50°两大世界自然灾害带,受制于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征,域内旱灾事件频发。伴随着人类活动影响的加剧,我国旱灾形势日趋严重,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旱灾问题对我国农业生产活动构成的安全威胁最为直接也最为严重,这促使进行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研究成为了实现国家旱灾减灾战略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响应从主动科学角度提高综合灾害预警预报能力的积极举措。鉴于此,论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为研究区域,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系统理论,从灾损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和抗旱能力四个方面识别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系统组成;基于灾害损失成因过程,结合大田试验数据与作物生长模型开展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实证应用研究;采用集对不确定性分析、遗传优化分析、模糊集分析、灰色关联性分析等智能分析方法建立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定量评价和预警模型。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识别了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系统关系组成,分析了其系统要素状况。分析后认为研究区内短历时气象干旱事件发生频繁但烈度不大、较易发生春旱和春夏连旱,近年来因旱受灾面积大于其他自然灾害、显示旱灾是影响研究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城市中淮南和阜阳受自身承灾体特征影响、属于高灾损敏感性地区,蚌埠、阜阳和亳州农业抗旱能力较弱、急需补足短板提升水平。研究成果为后续开展研究区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和预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和研究基础。(2)研究和发展了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方法在蚌埠市农业旱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结合危险性识别成果,对夏玉米生育期内的干旱事件进行干旱频率分析,利用2018年和2019年大田试验数据对Aqua Crop模型进行参数本地化调试和验证、确定干旱事件对应的因旱减产量,采用对数函数拟合不同灌溉水平下干旱频率与因旱减产率之间的相关性,构建了蚌埠市夏玉米作物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旱灾风险评价理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蚌埠市防灾减灾措施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3)建立了基于集对不确定性分析和灾害损失风险数值模拟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基于智能分析方法的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数,并采用熵信息扩散方法得到评价指数在论域范围内的可能性分布,作为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结果。提出研究区各市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3年、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发生的重现期大致在10-30年,东部地区重旱及以上级别农业旱灾事件发生风险高于西部,各市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由高到低为:淮南、蚌埠、宿州、阜阳、亳州、淮北。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地区开展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区域旱灾风险定量研究发展。(4)建立了基于预警系统理论和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由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和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三部分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并对研究区各市的区域农业旱灾状况给予风险预警分析。结果表明在对警兆指标年增长率进行短期预测的情况下,研究区预警等级在无警(绿灯)到轻警(蓝灯),对淮南市应予以合理重视。研究成果有助于从实践层面加强区域灾害风险预警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为提高研究区农业生产的灾害应对能力提供支持。
柴青宇[8](2021)在《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领域先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经营权流转和免除农业税等政策,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使农产品产量迅速增长,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平衡、丰年有余。但是,我国依然面对农业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业资源环境持续恶化、农民收益与农业经济增长不同步等问题。为此,2015至2019年中央连续五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在国家层面陆续推出18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配套支持政策,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等多维度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和新业态的多元化,使农民从产业链中分享更多收益。进一步提升农村产业融合水平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途径和手段。黑龙江省粮食产量连续10年稳居全国第一,年产量已突破750亿公斤,是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但黑龙江省却一直未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加工增值率偏低、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难题一直困扰着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此,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路径和历程可为我国其它地区农村产业融合提供有力的借鉴,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重研究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路径选择问题,探析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的理论支撑、融合模式、融合水平、障碍因素、发展路径、制度供给等一系列命题。首先,通过对产业融合核心概念的界定与辨析,以及对产业融合的基础、驱动力等相关理论的综析,构建出本文研究所需的理论参照系,并在理论层面上确定产业融合路径选择所涉及的相关要素。其次,本文从定性及定量两个视角对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进行测度与评价。根据对全省13个地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调查的结果,通过实际案例分析,研究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存模式及主要问题。定量研究方面,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方法,在明确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的基础上,选取了 20个反映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度量指标,构建出农村产业融合测量指标体系,对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再次,本文结合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及水平,运用障碍分析模型测量出制约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并厘清导致障碍出现的主要矛盾。然后明确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从理论层面锁定黑龙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为使路径的可操作性更强,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实际,从实际层面对路径进行具体的现实选择。最后,本文从农村产业融合的实现主体之一——政府的角度出发,从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要素、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等宏观层面提出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喻修远[9](2020)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绩效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新要求。作为我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纽带,这一系列要求同时也为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改革指明了方向。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是引领管理体制创新的关键环节,是推进经开区发展的重要抓手。梳理国内外研究可以发现,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开发区概念的区分、影响开发区发展的因素以及开发区发展考核指标建设等方面来展开的,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绩效评估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对绩效管理制度发展的法制化趋势、政府绩效管理评价机制、绩效管理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的。可以看出,特定针对经开区绩效管理与创新发展的研究较为欠缺。本文从绩效管理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出发,分析了同绩效管理相关的激励理论、绩效管理理论、成本收益理论,以及同经开区发展相关的增长极理论、制度变迁理论、企业家政府理论,并建构了研究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与创新发展的理论体系。从历史回溯,我国经开区先后经历了从西方化到本土化,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的发展历程,具体表现为1984-1993年管理模糊,摸索发展阶段,1994-1999年规范管理,良性发展阶段,2000-2012年政策支持,高速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内外作用,转型发展阶段,这些历史印痕深刻影响着经开区的创新发展。从政策层面来看,三十年间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商务部、财政部、国家税务局、发改委以及各省市等单位多次发文支持经开区发展,为其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支撑。基于湖南省数据,文章构建了产业基础、科技创新、区域带动三个一级评价指标,地区GDP、实际开发面积、工业用地面积、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人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地区GDP占所在地级市GDP比重、上交税金总额七个二级评价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得出湖南省八家国家级经开区2018年绩效排名由高到低分别为长沙经开区、浏阳经开区、湘潭经开区、望城经开区、岳阳经开区、宁乡经开区、常德经开区、娄底经开区。同时,分别运用量表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H市经开区管委会领导、工作人员以及区内居民,自2015年H市经开区推行绩效管理以来,切实提升了公众满意度、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了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了经开区经济快速全面发展。但在绩效管理理念认知上、绩效考核评估形式上、绩效考核评估主体上、绩效考核结果运用上还存在不足,并同时面临着绩效管理理念认知欠缺、绩效考核主体参与度不够、绩效考核评估模式不完善、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效果差、绩效考核指标设置不合理等现实难题。这主要是因为经开区职工对绩效管理不够重视、区内缺乏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缺乏绩效政策经验以及人员问题引发的绩效指标设计科学性不足。立足H市的实地调查,经开区绩效管理的创新发展路径关键在于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强化绩效管理的理论意识;构建省级层面宏观评价体系,树立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优化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完善绩效考评过程管理;建立多元化考评主体机制,科学全面开展考评工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畅通绩效评估申诉机制;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扩大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范围,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八个方面。在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上,文章选取了发展较好的七个开发区,并总结其发展的模式、主要特点、成效以及对我国经开区的经验启示。德国工业区的适时转型揭示了政府的重要作用,并应制定前瞻性的总体规划,实施可持续发展。加拿大工业区打造资源洼地,启示我国经开区应依托政策资源优势,打造人才、信息、工业洼地。新加坡工业区合理宏观布局,对优化我国经开区的产业布局和竞争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波兰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动就业的举措指明了当局政府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印度尼西亚经济开发区发展工业、吸引投资,启示我国经开区将投资和工业作为发展的两架马车。美国硅谷通过扶持大批中介咨询服务机构,重视知识产权,推动产权转让,政府侧重规划,健全教育培训,启示我国经开区要适当扶持、引进中介咨询服务机构,促进经开区内企业发展效率,重视保护知识产权及其流动性,注重高新人才培养。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引进中介机构负责连接企业与政府,并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实施税收优惠,启示在我国经开区内可适当引进中介机构,继续扩大针对高新企业和人才的税收优惠政策。总体而言,本文对经开区发展的历史脉络与政策渊源做了清晰梳理,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经开区绩效评价科学方法。同时,立足对H市经开区的个案分析,总结了当前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创新发展路径。在总结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的经验上,提炼出了对我国经开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的模式经验,从而为经开区的建设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了发展动力。
郭咏嘉[10](2020)在《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文中研究指明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发生,用乡村吸引物来满足城市旅游者休闲怀旧需要的旅游活动。现阶段正是我国乡村旅游行业转型与提升发展的关键时期,探究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变规律及布局形成机制,对于整合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旅游设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发展乡村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篇论文主要分为七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阐释问题提出的背景、解决问题的目的和意义,并介绍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论文总体框架。第二章侧重论文中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界定、理论基础的产生背景、形成发展和研究内容等。第三章梳理归纳了吉林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包括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等。基于三生理论对吉林省的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然后确立指标对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进行测算,最后得出吉林省各市县域的乡村性指数情况及冷热点布局。第四章选取200个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样本点,对样本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在确定样本点时间尺度、类型归属和空间尺度选择依据的基础上,对于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形成发展过程进行动态分析,总结出其数量历时性、类型历时性、空间重心特征和空间热点特征。最后引入空间尺度,用最临近距离、崔王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指数、核密度等指标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用地理学的视角表现出来;同时归纳总结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的空间演化特征。第五章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引入相关指标,分析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的5项基础影响因子和4项助力影响因子。第六章以行动者网络理论为切入点,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过程嵌入其中,构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利用网络舆情做参考,选取长春市奢爱良疏果蔬农场、红旗朝鲜族民俗村、缘山湖农业园三个实证案例,基于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资料进行检验,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深入剖析各种尺度乡村旅游地布局优化路径。第七章简要梳理主要结论,展望新时期乡村旅游地发展研究的几个重要方向,以期对乡村旅游发展宏观政策制定和乡村旅游地理微观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通过研究,论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在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发展客观分析时利用三生理论将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的类型分为3大类、11亚类、43小类。进一步测算出吉林省乡村性指数总体呈现东南高-西北低-中部平庸的特征,区域总体差异显着,局部差异不大,乡村性水平最高的地区属于汪清县,最弱的地区是乾安县,总体乡村性水平不高,乡村性指数平均值为0.25。(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间尺度的演变规律。根据论文选取样本的分析,吉林省的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分为4个阶段:1990年之前为原始阶段;2000-2008年为启蒙阶段;2009-2013年为发展阶段;2014年至今为爆发阶段。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变中1990年之前的原始阶段,涉及到的1个乡村旅游地属于乡村生态类;2000-2008年的启蒙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8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2个;2009-2013年的发展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有36个,乡村生活类的11个,乡村生态类的19个;2014年至今的爆发阶段,属于乡村生产类的25个,乡村生活类的20个,乡村生态类的67个。(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分析。(1)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呈带状集聚特征。(2)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集中程度。辽源市和松原市乡村旅游地的集聚程度呈高度集中的状态,地理集中指数在吉林省各地市州中居于首位和第二位;其他7个市州的乡村旅游地都是分散状态。(3)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均衡程度。利用基尼系数对吉林省及其下辖8市1州的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分布均衡程度进行测定,最终得出辽源市的基尼系数属于尚且均衡状态,其余市州基尼系数均属于极高等级。(4)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进行测算发现,生产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通化市和白山市,生活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空间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长春市和吉林市。(5)通过重心模型测算,得出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重心演变轨迹经历了远离地理中心-靠近地理中心-远离地理中心的过程,且总体呈向南、向东趋势。(4)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影响因子分为基础影响因子和助力影响因子。基础影响因子按照单项指标得出乡村性指数较弱或者中等、低海拔、水系密度高、公路密度高、4A级以上旅游景区周边的条件更适合乡村旅游地的形成和发展,将影响因子进行排列组合后得出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低+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乡村指数低+地势海拔高+水系河流密度高+公路密度高+距离A级以上旅游景区距离近最不适合乡村旅游地发展;助力影响因子中得出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乡村旅游的客观条件,当地旅游业情况调动起农民自身的积极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的引导规划三者共同影响才形成了吉林省目前的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5)引入行动者网络理论对吉林省乡村旅游地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将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行动者确认为:人类行动者包括社区居民、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投资商、专家学者;非人类行动者包括地理环境、扶持政策、主体产品、规划开发等共8项。将200个示范点的网络舆情作为基础考量,将各类型乡村旅游地中平均评论数最多的作为实证样本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出长春奢爱良疏果蔬农场、万宝镇红旗村朝鲜族民俗村、吉林省缘山湖农业园的演化机制。最后得出三个层次的优化路径:宏观层面从吉林省政府监管出发,引导市场介入,通过正式制度创新和市州政策差异化等方面优化乡村旅游地的空间格局;中观层面以长春市为例,首先以传统旅游产业为基础对其进行转型升级,确定中观尺度地域的客源地核心,进而选择扇形辐射,由近及远进行圈层布局。微观层面以长春市双阳区为例,首先环绕初始旅游基础设施对乡村旅游地进行布局支撑,注重当地精英对引导乡村旅游者消费模式的作用,同时布局方式向类型集中化转型。
二、宁夏区及各市县投资环境首次定量评价排序 软环境差异较大是影响评价排序的重要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区及各市县投资环境首次定量评价排序 软环境差异较大是影响评价排序的重要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论文创新点 |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水文地质 |
2.1.4 河流水系 |
2.1.5 社会经济 |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2.1 地下水资源量 |
2.2.2 地下水开采量 |
2.2.3 地下水供水量 |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
3.1.1 大数据技术 |
3.1.2 5S集成技术 |
3.1.3 可视化技术 |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
3.2.1 空间数据处理 |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
3.2.3 数字水网提取 |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
3.3.1 拓扑元素概化 |
3.3.2 拓扑关系描述 |
3.3.3 拓扑关系存储 |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
3.4.1 业务主题划分 |
3.4.2 业务流程概化 |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
3.5.1 业务集成环境 |
3.5.2 三网集成合一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
4.1.1 多源数据融合 |
4.1.2 模型方法融合 |
4.1.3 业务过程融合 |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
4.2.1 主题服务模式 |
4.2.2 主题服务特点 |
4.2.3 业务应用过程 |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
4.4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
5.1.1 业务应用系统 |
5.1.2 多源数据来源 |
5.1.3 应用分析方法 |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
5.4.1 自然因素变化 |
5.4.2 人为因素变化 |
5.4.3 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6.1.1 主题化指标库 |
6.1.2 评价指标优选 |
6.1.3 评价等级划分 |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
6.2.1 评价方法选取 |
6.2.2 方法的组件化 |
6.2.3 方法组件调用 |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
6.3.1 指标数据来源 |
6.3.2 评价结果分析 |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
7.1.1 考核基本原理 |
7.1.2 指标计算方法 |
7.1.3 水位考核评分 |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
7.2.1 监测数据处理 |
7.2.2 水位指标确定 |
7.2.3 地下水位考核 |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
7.3.1 数据管理服务 |
7.3.2 基础信息服务 |
7.3.3 考核管理服务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疟疾防治现状 |
1.2 疟疾风险 |
1.3 疟疾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
1.4 在消除阶段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的挑战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研究内容 |
4 研究方法 |
4.1 文献评阅法 |
4.2 德尔菲法 |
4.3 其他综合评价方法 |
5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消除阶段疟疾风险因素分析 |
1 疟疾风险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
2 疟疾风险的分类及其影响因素 |
2.1 高风险人群感染风险 |
2.2 感染者输入风险 |
2.3 媒介可接受性风险 |
2.4 延迟发现疟疾病例风险 |
第二部分 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构建疟疾风险评估理论框架 |
2.2 初步拟定的消除阶段疟疾风险指标体系 |
2.3 德尔菲法结果 |
2.4 德尔菲法权重 |
2.5 消除阶段的我国疟疾风险评估指标集的变化 |
3 讨论 |
第三部分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数据来源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客观综合评价方法的结合策略 |
1.4 组合评价方法 |
1.5 模型优劣的判断方法 |
1.6 统计分析工具 |
2 结果 |
2.1 德尔菲法与熵权法结合的权重系数 |
2.2 层次分析法权重 |
2.3 TOPSIS法 |
3 讨论 |
第四部分 消除阶段疟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域 |
1.2 数据来源 |
1.3 统计分析 |
1.4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2.1 指标观测值的分析 |
2.2 各县市风险值总值与分值 |
2.3 多个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的分析 |
2.4 组合多个综合评价模型所得结果 |
2.5 模型的优劣程度判断结果 |
2.6 疟疾风险因素调研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论 |
2 科学性、特色和创新之处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 指标值来源 |
附表2 指标观测值原始值 |
附表3 专家咨询表 |
附表4 疟疾知晓情况调查问卷 |
附表5 层次分析法专家的权重体系 |
附表6 层次分析法思想下疟疾风险值总值及排序 |
附表7 基于AHP-TOPSIS赋值结合的疟疾风险值总值及排序 |
致谢 |
个人简介 |
附件 |
(3)BSC理论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以江苏省体育培训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3 相关理论与概念界定 |
3.1 概念界定 |
3.1.1 体育产业引导资金 |
3.1.2 绩效管理 |
3.1.3 体育培训业 |
3.2 理论基础 |
3.2.1 麦克米伦缺口理论 |
3.2.2 现代财政理论 |
3.2.3 平衡计分卡(BSC)理论 |
4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体育培训业投入绩效分析 |
4.1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现状分析 |
4.2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体育培训业投入现状分析 |
4.3 引导资金对江苏省体育培训业投入绩效管理现状 |
5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及原则 |
5.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5.1.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5.2.1 财务维度 |
5.2.2 客户维度 |
5.2.3 内部运营维度 |
5.2.4 学习和成长维度 |
5.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1 权重确定的基本方法 |
5.3.2 确定权重的具体步骤 |
5.3.3 确定指标权重 |
6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对体育培训业投入绩效评价实证分析 |
6.1 数据选取 |
6.2 绩效评价 |
7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8 参考文献 |
9 致谢 |
10 附录 |
附件一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评价访谈提纲 |
附件二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指标选择调查问卷 |
附件三 江苏省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评价指标相对重要性调查问卷 |
(4)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2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
1.2.3 生态足迹研究进展 |
1.2.4 相关系统及水土资源的耦合协调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数据来源 |
1.3.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和计算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概况 |
2.1.2 资源概况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相关概念及计算方法 |
2.2.1 水资源计算模型 |
2.2.2 土地资源计算模型 |
2.2.3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模型 |
第三章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 |
3.1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结果与分析 |
3.1.1 人均农业用水生态足迹 |
3.1.2 人均工业用水生态足迹 |
3.1.3 人均生活用水生态足迹 |
3.1.4 人均生态用水生态足迹 |
3.1.5 人均水污染生态足迹 |
3.1.6 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 |
3.2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
3.2.1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
3.2.2 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结果与分析 |
3.2.3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布 |
4.1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 |
4.1.1 人均耕地生态足迹 |
4.1.2 人均草地生态足迹 |
4.1.3 人均林地生态足迹 |
4.1.4 人均水域生态足迹 |
4.1.5 人均土地资源总生态足迹 |
4.2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
4.2.1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 |
4.2.2 人均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赤字(盈余) |
4.2.3 生态安全指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 |
5.1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相关数据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
5.2.2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
5.3 水土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调控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活动和发表的论文 |
(5)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和篇章安排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研究的发展回顾 |
2.1.1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的提出和早期研究 |
2.1.2 集聚经济与产业区位理论发展和后期实证研究 |
2.2 区域政策和创新研究的发展回顾 |
2.2.1 创新集群研究进展 |
2.2.2 区域创新系统研究进展 |
2.2.3 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 开发区和科技新城研究的发展回顾 |
2.3.1 产城融合研究进展 |
2.3.2 开发区与高新区研究进展 |
2.3.3 科技新城研究进展 |
2.4 研究评述 |
3 科技新城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构建 |
3.1 科技新城开发建设模式的理论基础 |
3.1.1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模式的定义与内涵 |
3.1.2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区域经济学分析 |
3.1.3 科技新城开发模式的生态经济学分析 |
3.2 科技新城的开发类型和核心主体 |
3.2.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 |
3.2.2 科技新城核心主体 |
3.3 科技新城建设开发类型的选择机理 |
3.3.1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依据 |
3.3.2 科技新城开发类型的选择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科技新城案例研究 |
4.1 国外模式借鉴:美国硅谷科技新城 |
4.1.1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优势条件 |
4.1.2 美国硅谷科技新城的经验分析 |
4.2 国外模式借鉴:日本筑波科学城 |
4.2.1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发展条件 |
4.2.2 日本筑波科学城与硅谷比较 |
4.2.3 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分析 |
4.3 国内模式借鉴:杭州未来科技城 |
4.3.1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规划布局 |
4.3.2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运行机制 |
4.3.3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优劣势分析 |
4.3.4 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总结分析 |
4.4 国内外模式对比启示 |
4.4.1 国内外模式对比分析 |
4.4.2 国内外模式对比的相关启示 |
5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与空间联系格局研究 |
5.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分析 |
5.1.1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构建 |
5.1.2 科技新城综合评价测度结果分析 |
5.2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研究方法 |
5.2.1 核密度分析 |
5.2.2 科技新城空间联系网络模型 |
5.2.3 数据来源 |
5.3 科技新城的空间分布及和核密度特征 |
5.3.1 科技新城空间分布 |
5.3.2 科技新城集聚的核密度分析 |
5.4 科技新城的空间联系特征 |
5.5 科技新城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科技新城形成机理研究 |
6.1 地市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1.1 理论假说 |
6.1.2 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
6.1.3 结果分析 |
6.2 省级尺度下科技新城形成机理分析 |
6.2.1 理论假说 |
6.2.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描述性分析与平稳性检验 |
6.2.4 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科技新城与企业共生绩效研究 |
7.1 研究设计 |
7.2 变量说明与指标选取 |
7.3 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
7.4 共生绩效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1 经济集聚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2 人才吸引的时间效应分析 |
7.4.3 产出提升的时间效应分析 |
7.5 稳健性检验 |
7.5.1 共同趋势假设检验 |
7.5.2 反事实检验 |
7.6 本章小结 |
8 科技新城的空间效应研究 |
8.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8.2 模型、方法与数据 |
8.2.1 空间杜宾模型 |
8.2.2 变量说明 |
8.3 实证检验 |
8.3.1 整体回归结果 |
8.3.2 分区域回归结果 |
8.3.3 分城市群回归结果 |
8.3.4 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全域旅游的发展历程 |
2.1.2 全域旅游的相关研究 |
2.1.3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全域旅游理论 |
2.2.2 系统理论 |
2.2.3 产业融合理论 |
3 全域旅游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及数据处理 |
3.1 指标构建原则 |
3.1.1 系统性原则 |
3.1.2 科学性原则 |
3.1.3 代表性原则 |
3.1.4 可操作性原则 |
3.2 评价体系构建 |
3.2.1 旅游开放度指标选取 |
3.2.2 旅游全面度指标选取 |
3.2.3 旅游融合度指标选取 |
3.2.4 旅游共享度指标选取 |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 |
3.3.3 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测算及排序 |
3.4 本章小结 |
4 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空间特征分析 |
4.1 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概述 |
4.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综合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2 开放度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3 全面度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4 融合度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5 共享度发展水平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 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4.3.1 综合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3.2 开放度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3.3 全面度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3.4 融合度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3.5 共享度发展水平空间分异分析 |
4.4 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
4.5 影响因素分析 |
4.5.1 区位交通条件 |
4.5.2 旅游资源禀赋 |
4.5.3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4.6 本章小结 |
5 提升建议 |
5.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旅游环境 |
5.2 打造核心吸引物,培育旅游新业态 |
5.3 加强区域合作,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险识别 |
1.2.2 旱灾风险评价 |
1.2.3 旱灾风险预警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系统组成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识别分析 |
2.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灾损敏感性分析 |
2.1.1 安徽省淮北平原基本概况 |
2.1.2 安徽省淮北平原各市农业发展状况 |
2.1.3 农业灾损敏感性分析 |
2.2 区域农业干旱风险危险性识别 |
2.2.1 识别指标确定 |
2.2.2 气象干旱事件识别 |
2.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时空暴露识别 |
2.3.1 时间暴露分析 |
2.3.2 空间暴露分析 |
2.4 区域农业抗旱能力诊断识别 |
2.4.1 诊断识别方法建立 |
2.4.2 实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旱灾损失成因过程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 |
3.1 AquaCrop模型简介 |
3.1.1 AquaCrop模型基本原理 |
3.1.2 模型输入参数 |
3.2 AquaCrop模型本地化研究 |
3.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2 模型输入参数 |
3.2.3 模型参数调整 |
3.2.4 模型有效性检验 |
3.3 蚌埠市夏玉米产量因旱损失计算 |
3.3.1 正常气象数据确定 |
3.3.2 干旱频率分析 |
3.3.3 夏玉米因旱损失计算 |
3.4 区域农业旱灾损失风险曲线构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联系数和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模型构建 |
4.1.1 区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及权重确定 |
4.1.2 建立基于联系数的区域农业旱灾动态评价方法 |
4.1.3 建立基于熵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方法 |
4.2 应用实例 |
4.2.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指标权重 |
4.2.2 基于联系数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评价分析 |
4.2.3 基于熵信息扩散方法的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评价分析 |
4.3 讨论与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综合预警指数的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 |
5.1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指标选择 |
5.1.1 风险预警指标分类 |
5.1.2 警兆指标筛选 |
5.2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2.1 警情指标警限区间 |
5.2.2 警兆指标警限区间 |
5.3 区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模型构建 |
5.3.1 基于改进KLR模型的单指标预警效果评价 |
5.3.2 基于预警综合指数的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3.3 基于GM(1,1)的警兆指标预测模型构建 |
5.4 实例分析 |
5.4.1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识别 |
5.4.2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限确定 |
5.4.3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信号灯设计 |
5.4.4 安徽省淮北平原农业旱灾风险预警警兆指标预测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村产业融合的起源与发展 |
1.2.2 农村产业融合的驱动机制研究 |
1.2.3 农村产业融合的类型模式研究 |
1.2.4 农村产业融合的测度方法研究 |
1.2.5 农村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研究 |
1.2.6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辨析 |
2.1.1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现代化 |
2.1.2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化 |
2.1.3 农村产业融合与农业产业融合 |
2.2 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与特征 |
2.2.1 农村产业融合 |
2.2.2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
2.2.3 农村产业融合主体 |
2.2.4 农村产业融合水平 |
2.3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理论分析 |
2.3.1 分工理论 |
2.3.2 产业集群理论 |
2.3.3 交易成本理论 |
2.3.4 创新理论 |
2.3.5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支撑条件 |
3.1.1 自然资源条件 |
3.1.2 社会环境条件 |
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基础概况 |
3.2.1 整体发展概况 |
3.2.2 第一产业发展概况 |
3.2.3 第二产业发展概况 |
3.2.4 第三产业发展概况 |
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
3.3.1 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模式 |
3.3.2 农业多功能拓展型融合模式 |
3.3.3 产业集聚型融合模式 |
3.3.4 科技渗透型融合模式 |
3.3.5 产业循环型融合模式 |
3.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主体发展现状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测度 |
4.1 测度方法的选取与原则 |
4.1.1 测度方法的研判和选取 |
4.1.2 测度指标设置原则 |
4.2 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测度指标的选择 |
4.2.2 测度指标的解释 |
4.2.3 测度模型的建立 |
4.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实证分析与评价 |
4.3.1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2 数据来源 |
4.3.3 测度结果及评价 |
4.4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分析 |
4.4.1 耦合关系模型 |
4.4.2 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实践障碍与战略选择 |
5.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障碍分析 |
5.1.1 障碍分析模型 |
5.1.2 障碍度分析 |
5.1.3 障碍因子分析 |
5.1.4 障碍因素现状分析 |
5.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的矛盾 |
5.2.1 产业布局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2 土地利用模式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3 融资渠道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2.4 农村公共服务与农村产业融合之间的矛盾 |
5.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 |
5.3.1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原则与目标 |
5.3.2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宏观路径选择 |
5.3.3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路径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
6.1 农林牧渔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1.1 特色种植业产业带调整 |
6.1.2 畜牧养殖业布局调整 |
6.1.3 渔业产业布局调整 |
6.1.4 山特产品产业布局调整 |
6.2 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路径选择 |
6.2.1 玉米精深加工 |
6.2.2 水稻精深加工 |
6.2.3 大豆精深加工 |
6.2.4 乳业精深加工 |
6.2.5 蔬菜精深加工 |
6.2.6 渔业精深加工 |
6.3 农林牧渔服务业的路径选择 |
6.3.1 培育多元化主体 |
6.3.2 加强生产主体市场信息服务 |
6.3.3 完善农业生产资料流通服务体系 |
6.3.4 构建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 |
6.3.5 推进农业资源化利用服务体系 |
6.3.6 拓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体系 |
6.4 休闲农业布局调整的路径选择 |
6.4.1 打造自然生态康养观光产业带 |
6.4.2 构建冰雪特色旅游产业体系 |
6.4.3 传承关东民俗和弘扬四大精神游 |
6.4.4 发挥沿边优势开展边境风情游 |
6.5 以信息技术渗透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5.1 完善智慧农业信息监管系统 |
6.5.2 精准管理农业全产业链 |
6.5.3 创新农业金融保险服务 |
6.5.4 保护产业质量安全和知识产权 |
6.5.5 构建完整农业产业体系 |
6.6 以国家级试验区创新驱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
6.6.1 以农产品加工贸易带动产业融合 |
6.6.2 扩大农业产业负面清单外贸易 |
6.6.3 创新涉农金融国际化服务产业 |
6.6.4 发展开放试验区农业总部经济 |
6.7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优化的制度创新 |
7.1 继续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合作领域 |
7.1.1 探索设立农业自由贸易试验区 |
7.1.2 构建畅通便捷的农产品贸易通道 |
7.1.3 引导国际资本进入农产品加工贸易 |
7.2 优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要素 |
7.2.1 确保农村产业融合用地保障 |
7.2.2 加强财政税收政策支持 |
7.2.3 完善金融保险政策支持 |
7.2.4 强化科技与人才政策支持 |
7.3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
7.3.1 优化改造农田基础设施 |
7.3.2 搭建公共交通和信息网络 |
7.3.3 配套产业融合基本设施 |
7.3.4 综合改造提升乡村人居环境 |
7.4 强化农村产业融合政府服务职能 |
7.4.1 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顶层设计 |
7.4.2 推动产业融合政策有效落实 |
7.4.3 加强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 |
7.4.4 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9)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2.1 经济技术开发区概念及类型界定 |
2.2 绩效管理内涵及构成要素 |
2.3 绩效管理相关理论基础 |
2.3.1 激励理论 |
2.3.2 绩效管理理论 |
2.3.3 成本收益理论 |
2.4 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理论机制分析 |
2.4.1 绩效管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
2.4.2 绩效管理对公共服务的作用机制 |
2.4.3 绩效管理对社会管理的作用机制 |
2.5 经开区相关理论基础 |
2.5.1 增长极定理 |
2.5.2 制度变迁理论 |
2.5.3 企业家政府理论 |
2.6 本文的理论构成体系 |
第3章 基于绩效管理视角的我国经开区发展进程 |
3.1 我国经开区绩效发展的实践历程 |
3.1.1 从西方化到本土化:经开区生成的内在逻辑 |
3.1.2 从借鉴摸索到转型创新:经开区发展的时期分野 |
3.2 我国经开区的绩效管理政策梳理 |
3.2.1 国家层面的经开区相关政策梳理 |
3.2.2 湖南省相关政策梳理 |
3.3 我国经开区绩效管理模式 |
3.3.1 管委会主导的单一政府型 |
3.3.2 管委会与开发总公司协同 |
3.3.3 开发总公司为主 |
第4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研究设计 |
4.1 总体设计与思路 |
4.2 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运用 |
4.2.1 灰色关联分析法与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的契合性 |
4.2.2 灰色关联分析法在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中的运用步骤 |
4.2.3 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运用与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
4.3 问卷调查的实施 |
4.3.1 样本的选择 |
4.3.2 初测问卷的编制 |
4.3.3 正式问卷的编制 |
4.3.4 问卷发放 |
4.3.5 信度与效度 |
4.4 访谈的实施 |
4.4.1 访谈方法 |
4.4.2 访谈对象 |
4.4.3 访谈提纲设计 |
4.4.4 访谈资料处理 |
4.5 量表的编制 |
4.5.1 量表编制方法 |
4.5.2 量表编制原则 |
4.5.3 量表的修订 |
4.5.4 量表内容 |
4.5.5 量表发放与回收 |
4.5.6 数据整理与录入 |
第5章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湖南省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 |
5.1 模型建构 |
5.1.1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1.2 确立最优指标集 |
5.1.3 指标集的差序列运算 |
5.1.4 计算灰色关联度,进行绩效排序 |
5.2 指标体系建立 |
5.3 数据收集与处理 |
5.4 灰色关联度计算及绩效排序 |
第6章 湖南省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调查结果分析 |
6.1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情况 |
6.1.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
6.1.2 科学设计考核方案 |
6.1.3 以制度推进绩效管理规范化 |
6.1.4 评估导向上民众本位 |
6.1.5 评估对象上全面覆盖 |
6.1.6 评估体系上科学分类 |
6.1.7 结果运用上刚性有效 |
6.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问卷调查分析 |
6.2.1 经开区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抽样方法 |
6.2.2 领导量表调查情况分析 |
6.2.3 中低层工作人员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4 居民问卷样本情况分析 |
6.2.5 工作人员访谈情况分析 |
6.3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的成效与问题 |
6.3.1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实施的成效 |
6.3.2 H市经开区绩效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 |
6.4 H市经开区实施绩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4.1 面临的主要形势及问题 |
6.4.2 原因分析 |
第7章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适时推进转型:德国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2 打造资源洼地:加拿大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3 优化宏观布局:新加坡工业区发展经验借鉴 |
7.4 政府推动就业:波兰经济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 |
7.5 工业与投资并行:印度尼西亚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借鉴 |
7.6 立足高新产业:美国硅谷发展经验借鉴 |
7.7 坚持技术推动:台湾新竹科技产业园发展经验借鉴 |
7.8 国内外先进开发区发展经验借鉴总结 |
第8章 经开区绩效管理创新发展路径 |
8.1 深化经开区绩效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激发经开区内在活力 |
8.1.1 推进经开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 |
8.1.2 深化经开区“放管服”改革 |
8.2 落实考评主体多元化机制,科学全面开展绩效考评工作 |
8.2.1 切实引入公众作为经开区重要的考评主体之一 |
8.2.2 重视绩效评估中第三方机构的重要作用 |
8.2.3 加强绩效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绩效管理过程的严谨性 |
8.2.4 实行跟踪反馈,明确不同主体的考评责任 |
8.3 构建宏观评价体系,树立地区间标杆意识与竞争意识 |
8.3.1 树立标杆意识 |
8.3.2 优化考核指标体系 |
8.3.3 强化竞先效应 |
8.4 重视考核结果与绩效环境建设,倒逼绩效管理良性循环 |
8.4.1 实现绩效考核结果的多重挂钩 |
8.4.2 健全绩效评估的监督机制与申诉机制 |
8.4.3 提升绩效文化“软环境”,实现绩效管理全员化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的结论 |
9.2 未来展望:多重困境与路径选择 |
9.2.1 方向问题:目标定位与时代需求的双向耦合 |
9.2.2 管理问题:治理自主权与监管有效性的双向平衡 |
9.2.3 发展问题:注重区域协调平衡及推行分类指导政策 |
9.2.4 环境问题:侧重国家统一规划与公民环境的融合 |
9.3 本文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B:经开区绩效管理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 C:经开区绩效管理工作人员调查问卷 |
附录 D:经开区绩效管理领导调查量表 |
(10)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比较 |
四、国内乡村旅游地空间布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旅游 |
二、乡村旅游 |
三、乡村旅游地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核心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旅游体验经济理论 |
二、支撑理论——城乡统筹理论、三生空间与三生功能理论 |
三、布局理论——核心边缘理论、行动者网络理论 |
第三章 基于三生视角的吉林省乡村旅游资源分类与乡村性评价 |
第一节 基本概况 |
一、得天独厚的环境条件 |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沿革 |
三、异彩纷呈的民族特色 |
四、日新月异的社会经济 |
五、纵横交错的道路交通 |
六、崭露头角的旅游产业 |
第二节 三生视角下乡村旅游资源分类 |
一、乡村生产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二、乡村生活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三、乡村生态类旅游资源的特色与应用 |
第三节 三生视角下市县域乡村性评价 |
一、研究方法 |
二、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与格局 |
第一节 样本选择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样本选择 |
二、计量方法与依据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历时性演化过程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基础数据 |
二、乡村旅游地时间演化 |
三、乡村旅游地类型演化 |
四、乡村旅游地距离城市中心点演化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分析 |
一、乡村旅游地地理位置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及重心演变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集聚与扩散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一、水平时序呈渐次上升态势且增长趋势分为四个阶段 |
二、空间分布呈东西分散中部集中格局且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 |
三、不同功能乡村旅游地的空间异质性存在极差化分布 |
四、空间形态上各市州属于“团状”、“带状”和“点状”并存的格局 |
五、区域功能定位直接影响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空间核密度 |
六、空间重心演变遵循先远离又靠近再远离地理中心的轨迹 |
第五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影响因素 |
第一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因子选取 |
一、乡村旅游地演化因子选取原则 |
二、乡村旅游地演化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二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基础影响因子 |
一、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乡村性指数的关系 |
二、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地形地势的关系 |
三、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水系河流的关系 |
四、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公路密度的关系 |
五、乡村旅游地空间分布与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关系 |
六、基础影响因子组合定量评价 |
第三节 乡村旅游地时空演化助力影响因子 |
一、国家休假制度变革 |
二、区域旅游经济总体情况 |
三、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四、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与规划 |
第六章 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与优化路径 |
第一节 行动者网络理论引入 |
一、行动者网络理论的渊源 |
二、关键概念 |
第二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模型构建 |
一、行动者初选与发展目标确立 |
二、角色转换与利益联盟 |
三、网络构建 |
四、异议 |
第三节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的乡村旅游地演化机制实证检验 |
一、生产类乡村旅游地——长春奢爱良疏有机果蔬农场 |
二、生活类乡村旅游地——万宝镇红旗朝鲜族民俗村 |
三、生态类乡村旅游地——缘山湖农业园 |
第四节 乡村旅游地空间格局优化路径 |
一、优化原则与目标 |
二、优化路径选择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四、宁夏区及各市县投资环境首次定量评价排序 软环境差异较大是影响评价排序的重要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消除阶段中国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研究[D]. 莫晓彤.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3]BSC理论在体育产业引导资金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以江苏省体育培训业为例[D]. 曹举. 南京体育学院, 2021(02)
- [4]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延边州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变化及耦合协调分析[D]. 李怡. 延边大学, 2021(02)
- [5]中国科技新城的形成机理、共生绩效与空间效应研究[D]. 徐乐怡. 浙江大学, 2021(01)
- [6]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水平及其空间特征研究[D]. 章丹. 海南大学, 2021(02)
- [7]区域农业旱灾风险智能识别与评价及预警研究[D]. 陈梦璐.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8]黑龙江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评价及其路径选择研究[D]. 柴青宇.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9]经开区绩效管理评价及其创新发展研究[D]. 喻修远. 湘潭大学, 2020(02)
- [10]吉林省乡村旅游地演化研究:过程、格局、机制[D]. 郭咏嘉.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标签:软环境论文; 生态足迹论文;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风险评价论文; 空间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