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算术平均法和AHP的创新联盟成员绩效综合方法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成豪[1](2021)在《基于质量投入的农产品电商服务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陈维[2](2021)在《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T集团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高速公路投资建设的大幅提升,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全国遍地开花。项目建设管理机构肩负着协调设计院、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沿线属地政府,处理前期审批、筹融资、征地拆迁、工程施工管理等工作。其管理绩效的高低直接影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安全和社会效益。目前,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管理和项目绩效,而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的管理绩效评价进行系统性研究比较缺乏。JT集团关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现有绩效评价采用专家打分的形式。然而,由于考核指标并非完全量化指标,由此导致打分的主观性较强,且不同专家对指标完成程度的衡量标准不一。另外,指标之间的重要性缺乏深入分析,无法同时合理地评价指标完成程度和总体完成程度。本文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管理绩效评价进行了研究,归纳总结国内外绩效研究的现状,结合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的内容、特点,通过访谈和自身工作经验,优化了JT集团关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绩效评价。最后将优化的评价体系用于A项目指挥部2019年的管理成果,对研究结论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根据PDCA循环理论反馈评价结果,对A项目指挥部提出改进建议,主要包括:一是投资目标的设定要更加合理;二是要加强内业资料档案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三是现场施工桥梁连续装置、挡墙、混凝土、模板工程等质量通病管理要进一步强化;四是增加安全隐患排查次数;五是落实指挥部内部人员考核激励措施,建立能者上、多劳多得的薪酬激励机制。
宋进甫[3](2020)在《探路者IPO前后的财务绩效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无论是国外成熟资本市场,还是国内逐渐完善的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都是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主要方式,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2019年,我国推出了“科创板”,10年前的2009年推出了与之类似的创业板。截至2019年12月31日,创业板共有791家上市公司。研究表明,有很大一部分企业IPO后,其财务绩效并没有得到相应提高。分析在创业板开市初期典型的上市企业,无论是对刚上市的、还是计划上市的类似企业,以及其监管机构,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一家企业来说,尤其是民营企业,IPO是一个“里程碑”式事件,对日后经营有重大影响。本文以首批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之一——探路者IPO为研究案例。基本的研究思路包括,首先查阅有关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和渠道的相关文献,对国内外资本市场融资有一个较为宏观的把握和认识;然后对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和认知,主要包括公司IPO前的基本情况、上市的动因,以及上市过程;第三,详细追踪了募集项目的实施过程;第四,重点采用财务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以公司上市前3年为参照值,与上市后7年财务数据的追踪比较,来分析IPO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判断此次IPO是否为一次成功的上市案例,并从中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为刚成功上市的公司提供参考意见,为日后相似公司的上市和监管机构提供参考意见。通过研究探路者IPO,得出以下结论:(1)探路者IPO的动因符合当时的市场环境,上市计划缜密、合理,募集资金按照上市计划如期完成使用;(2)通过财务指标分析法可知:探路者IPO后,各项财务指标都取得了提高,尤其是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非常显着。(3)通过层次分析法综合分析来看,探路者IPO明显提升了其后的财务绩效,IPO后的平均增长速度式是IPO前的将近2.68倍:IPO前平均每年增长1.08;IPO后平均每年增长2.89。最后提出如下建议:(1)对监管机构的建议:上市资源向重视研发、有技术含量的企业倾斜;适当控制资本市场“超募企业的数量”和“超募的金额”,为更多企业提供适当的融资金额;严格监管募集资金,尤其是超募资金的使用。(2)对刚完成上市企业的建议:严格规范地使用募集资金,不能随意“变更募投项目”;超募资金优先用于研发,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公司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忽略公司的发展质量;IPO后,企业在保持成长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高速增长前提下,应该注意对运营能力和盈利能力的改善。(3)对即将上市的类似企业提供建议:企业应该把IPO当作里程碑,而不是终点站;尽早引入机构投资者和有兼任、有声誉的独立董事;充分论证融资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性,制定一套可执行、可监督的计划;重视产品或服务的研发工作,为企业的客户持续提供有效的产品和服务。
卢玥[4](2019)在《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以BS公司和4F公司为例》文中认为在服务经济时代,随着竞争的加剧,企业间的竞争逐渐发展为供应链间的竞争。为了赢得竞争优势,企业开始重视顾客资源,通过与顾客进行有效协同实现价值创造与价值交换过程的统一。由客户企业、集成型物流企业以及功能型物流企业等节点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以整体效益优化为目标,通过互动有效整合资源,实现价值共创。本文在分析物流服务供应链节点企业运作现状的基础上,对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以及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等方面进行重点研究,以期完善节点企业间的协同方式,促进价值共创联盟的协调、稳定发展。首先,系统地分析了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践资料的总结,明确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主体、关系与运作;梳理服务主导逻辑的相关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到物流领域,用于解释下文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价值共创;依据上文的研究成果,从互动和整合两个视角具体阐述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其次,对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收益进行分配。在价值共创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中,排除市场、政策等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同时考虑到收益是企业追逐的重要目标,所以需要引入Shapley值法建立价值共创的收益分配模型,针对该方法所具备的内生性缺陷,选择影响收益分配的资源投入、风险因素和企业地位等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修正,得到改进Shapley值收益分配模型。最后,选择以BS公司和4F公司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运用上文的研究成果: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的理论框架和收益分配的方法模型进行案例研究,从互动、整合和经济效益三个角度进行具体分析,再利用企业内部数据计算得出收益分配结果,据此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对策与建议。
李娟[5](2019)在《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先导性产业,其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有利于扩大生产、促进流通、刺激消费、改善民生、繁荣经济,是提升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保障,而且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如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如何?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是怎样的?促进程度有多大?弄清这些问题,能够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正确评价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为主题,并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机理分析——实证检验——政策建议”这一逻辑思路,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性地回答。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基于“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构建了理论框架。(1)对物流业发展质量,从发展效率、发展结构和发展环境“三元”进行界定,并以马克思物流业发展理论、西方物流成本等理论为依据。(2)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从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进行界定,认为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是指各区域经济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协同互动中实现发展的过程;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是指各区域生产力不断提升、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发展动力得到转换、发展效益不断提升的过程;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是指区域间经济差距缩小、各区域共同发展的过程。这部分以马克思区域协调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新增长理论的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的区域互动发展理论等为依据。(3)基于以上“三元三维”的概念界定,运用马克思流通理论、劳动分工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区位理论、消费理论等,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进行了分析: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也能通过时空压缩、市场一体化和分工合理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也能通过改善供给侧和刺激需求侧间接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提升既能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也能通过收入均等化、消费平等化和基础设施均等化间接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这是本文实证分析的基础和依据。在实证分析方面,依据上述概念界定和理论分析,从“三层次”即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层次进一步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对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进行验证。结论显示:(1)物流业发展质量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效率均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结构红利尚未得到有效发挥,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均呈“M”形演进;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环境均不足,但呈递增趋势;我国三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均不高,但呈递增趋势,其中四大板块层次存在σ收敛,全国整体层次存在σ发散。(2)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我国三层次的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均相对偏低且存在区域异质性,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呈“倒U”形、全国整体层次呈“M”形演进,西部和东北地区成为“洼地”;我国三层次区域经济发展都不充分,分别呈渐进式、波浪式和平稳式演进;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呈“U”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分层特征,全国整体层次的不平衡程度有增加趋势;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30个省域层次的较高且呈“V”形演进,四大板块层次呈波浪形演进,全国整体层次属于初级协调等级且呈“V”形演进。(3)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结论:第一,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存在正向驱动效应,驱动力主要来自间接驱动因素,市场一体化是主要中介和路径。第二,物流业发展质量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双重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的主要驱动路径是需求侧,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首要通过直接效应驱动。第三,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总效应由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构成,且以间接效应为主,其中我国30个省域层次以直接效应为主要途径,四大板块层次和全国整体层次以消费均等化为主要中介和路径。第四,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存在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根据以上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最后提出的对策建议是: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最终驱动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具体来说,我国三层次均需要做到物流业发展的“八化”,即促进物流业发展的标准化、专业化和绿色化,以提升发展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的产业化和网络化,以优化发展结构;促进物流业发展的集约化、全球化和智能化,以改善发展环境。本文的创新之处是:(1)研究内容上,采用“三元三维三层次”分析框架,即通过物流业发展结构、发展效率和发展环境三元对物流业发展质量进行界定和评价,通过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和区际经济平衡发展三维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行界定和评价,对我国30个省域、四大板块和全国整体这三个层次的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三方面在以往研究中都较为少见。(2)研究视角上,研究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并在影响路径上,认为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维度存在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双重驱动,并从静态效应、动态效应和长期效应三个方面检验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驱动作用。(3)研究方法的应用上,将综合指标体系、效率分析法等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中;将一元并行多重中介模型和链式多重中介模型引入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分析中,并在分析中进行拓展,是新颖有效的。
张文陶[6](2019)在《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鲜电商为电商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的诞生反映了供应链改进和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的时代特征。而生鲜电商本身的特点使得消费者对其配送的时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也促使了生鲜电商对自身供应链和物流不断的升级迭代。另外,生鲜电商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具有复杂性、竞争性的特点。各路资本不断加注市场,各种运营模式层出不穷,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也变化不定,所有这些因素都对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提出比较高的要求。换而言之,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水平的高低是生鲜电商是否能够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对此,本文以DJ企业为对象,做出了如下研究:第一,整理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动态能力和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相关文献,梳理了相关的研究脉络,解析了动态能力及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同时结合生鲜电商的运营特点,从本文的角度给出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定义。第二,分析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并结合DJ企业的调研情况,确定了评价体系中的各测量指标。第三,构建了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水平评价体系,并确定了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价(FCE)相结合的整体评价过程。第四,将模型应用到DJ企业之中,对其供应链动态能力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结果,最后结合DJ企业的具体情况,给出改进意见和提升对策。本文以DJ企业为研究对象,验证了本文中所构建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水平评价体系是客观可行的,具有实际操作性。同时,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分析了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成,并且确定了四维一体的模型基本构架,并依此进行DJ企业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水平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出了通过精益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和纵向整合等方式提高供应链的动态能力水平,进而长久的保持竞争优势的改进建议。
汪平西[7](2019)在《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空间向外扩张的压力持续增加;但在中央政府“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刚性要求下,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必将逐渐从“外延扩张型”转向“内涵增长型”。在此时代背景下,旧城更新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空间增长方式转型的重要举措;相应地,旧居住区更新必然成为这一转型过程中的重要议题。针对以往旧居住区更新理论和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研究中,搭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从使用者需求和价值取向的视角,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前和更新后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首先,本文对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剖析了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其次,本文阐述了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的概念与内涵,并以评价学理论为基础,构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框架。再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调查与评价、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并分别以南京市秦淮区三个旧居住区和合肥市西园新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以“评价”为基础分别从整体层面、物质空间层面和社会空间层面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本文主要创新点总结如下:(1)本文将评价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研究中,构建了层次化的旧居住区更新综合评价框架。(2)针对现有旧居住区更新事前、事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模型分析、模糊评价等量化方法研究旧居住区更新,进而为旧居住区更新前后的问题诊断、更新时序选择、更新策略制定等提供必要的判定依据。(3)本文以“评价”为基础,提出了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全文约21万字,各类图表172幅。
彭晨明[8](2019)在《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文中认为消除贫困一直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且一直为之努力奋斗的难题。我国扶贫开发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经过近四十年的不懈努力,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幸福生活,但是以往扶贫体制机制中存在的缺陷使扶贫过程中的低质量和低效率问题一直存在,粗放式扶贫已经不能适应我国贫困现状。为此,我国于2013年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贫困对象识别不准、扶贫格局较为单一和扶贫工作缺乏科学扶贫绩效评估等,影响了精准扶贫效果。对此,需要对精准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进行了科学评价,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为做好脱贫攻坚的工作,临沂市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教育脱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衔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扶贫工作机制,较好的发挥了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2)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应遵循全面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实践性原则、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构建的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精准实施、扶贫措施和减贫成效3个一级指标,精准识别、精准帮扶、专项扶贫、基础设施、收入水平和贫困现状6个二级指标和贫困人口识别精准度、贫困人口退出精准度、扶贫干部帮扶比例、财政资金投入、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教育扶贫、金融扶贫、产业扶贫、饮用水改造、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异地搬迁、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人口收入增长率、减贫人口、贫困率和贫困村退出率18个三级指标贫构成。(3)通过对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环比评分法、主成份分析法、熵值法等绩效评价方法优缺点的对比,经过权衡并参考其他专家学者的意见,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来确定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4)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模型采取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结合的综合模型。通过层次分析法模型和熵值法模型分别得到了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并计算得出了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综合权重。通过评价指标综合权重与扶贫数据计算得出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数值,临沂市精准扶贫综合绩效从高到低排名情况是:是沂水县、费县、兰陵县、沂南县、莒南县和平邑县。(5)经过对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结果的分析,发现临沂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贫困对象识别不准,影响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的精确度;二是扶贫格局较为单一,阻碍市场和社会在扶贫中发挥相应作用,削弱扶贫效果;三是扶贫工作缺乏科学扶贫绩效评估,无法进一步改进工作。
黄云[9](2018)在《基于AHP群决策的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工程结构维护问题是今后经营南海必将面临的一个难题。科学统筹科研资源,从而保障南海岛礁工程结构更好服务于我国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大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采用AHP群决策方法对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综合多位相关领域专家的意见对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进行优先性评价。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广泛的文献分析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及收集到的专家意见,确定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重点关注耐久性、珊瑚岛礁工程地质条件、岛礁吹填层及围堰结构稳定性和极端荷载影响这四个方面问题;(2)建立指标体系初始框架,通过两轮Delphi专家咨询,改进并确定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评价体系,包括七个方案和五项准则;(3)分别采用五种AHP群决策计算方法对第三轮问卷获得的专家决策信息进行处理,得到最终群决策结论,结果表明“主要建材耐久性”和“岛礁综合防护技术”两项方案所占权重最高。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为下一阶段岛礁工程结构维护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论文建立的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评价指标体系也可为其他类似复杂环境条件下工程结构维护需求分析提供借鉴。文中采用的AHP群决策计算方法一结果集结和方法二过程集结是在现有文献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和创新,可促进AHP在群决策问题中的运用。
王乐[10](2017)在《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需求日趋复杂化,单一部门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公共事务的处理需要。尤其在今天,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任何社会事件都可能通过网络进行广泛的传播,引导舆论导向,造成公共危机。跨部门协同这种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以维护和提高公共利益为宗旨的合作治理模式,成为政府处理危机、解决问题,树立政府公信力的必然选择。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更加强调知识资产的价值性。通过对知识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在政府部门间实行知识共享,加强跨部门协同与合作,充分发挥知识资产的价值,能够有效提升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提高政府的整体绩效水平。本文在关键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阐释的基础上,分析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的影响因素,构建了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对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包括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和知识共享绩效的定义及内涵,以及绩效评价理论、知识管理理论。第三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知识属性层面、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和技术层面来分析影响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因素,从而为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第四章是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将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作为一个系统,从其推动因素、知识共享行为和知识共享效果三个包含过程和结果的维度构建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第五章是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上一章已经构建起来了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本章通过运用隶属度分析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筛选,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权重。同时,选择湖北省地市级政府,进行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的实证测度及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第六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列举全文的研究成果,总结不足之处并提出之后的研究展望。
二、基于算术平均法和AHP的创新联盟成员绩效综合方法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算术平均法和AHP的创新联盟成员绩效综合方法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T集团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本文研究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绩效与绩效评价 |
2.1.2 项目管理绩效评价 |
2.2 绩效评价方法 |
2.2.1 平衡计分法 |
2.2.2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2.3 主基二元法 |
2.2.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3 常见指标权重确定的方法 |
2.4 研究综述 |
2.4.1 国外学者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2.4.2 国内学者关于绩效评价的研究 |
2.5 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 |
2.6 小结 |
3 JT集团建设项目管理机构绩效评价现状 |
3.1 JT集团及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简介 |
3.1.1 JT集团简介 |
3.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特点 |
3.1.3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模式 |
3.1.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的职责内容 |
3.2 JT集团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现状访谈调查 |
3.2.1 访谈目的与访谈提纲 |
3.2.2 访谈实施 |
3.2.3 访谈信息分析 |
3.3 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3.4 小结 |
4 JT集团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体系优化设计 |
4.1 优化思路 |
4.1.1 绩效评价优化构建原则 |
4.1.2 构建方法 |
4.1.3 构建思路 |
4.1.4 评价指标体系 |
4.2 AHP-模糊层次法绩效评价 |
4.2.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2.2 一、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模糊综合评价法绩效评价 |
4.3.1 指标集与评价集 |
4.3.2 模糊关系矩阵 |
4.3.3 综合评价 |
4.4 小结 |
5 绩效评价的实施-以A项目指挥部为例 |
5.1 A项目及考评组织简介 |
5.1.1 考评组织 |
5.1.2 绩效评价程序 |
5.1.3 A项目评价周期主要工作情况 |
5.2 A项目指挥部2019年度的模糊综合评价 |
5.3 评价反馈 |
5.4 绩效评价的运用 |
5.4.1 运用于项目管理工作 |
5.4.2 运用于员工激励 |
5.5 小结 |
6 研究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评价细则 |
附录2 调研问卷 |
致谢 |
(3)探路者IPO前后的财务绩效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IPO的概念界定 |
2.1.2 财务绩效的概念界定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优序融资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
2.3 财务绩效的评价方法 |
2.3.1 杜邦分析法 |
2.3.2 EVA评价法 |
2.3.3 平衡计分卡 |
2.3.4 层次分析法 |
第3章 案例介绍 |
3.1 探路者的基本情况 |
3.1.1 公司简介 |
3.1.2 公司的控股股东及核心管理层 |
3.1.3 业务概况 |
3.2 探路者IPO的动因 |
3.2.1 外部动因 |
3.2.2 内部动因 |
3.3 探路者IPO的过程 |
3.4 探路者IPO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3.4.1 计划资金使用情况 |
3.4.2 实际资金使用情况 |
第4章 财务绩效分析 |
4.1 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绩效分析 |
4.1.1 成长能力分析 |
4.1.2 盈利能力分析 |
4.1.3 运营能力分析 |
4.1.4 偿债能力分析 |
4.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绩效分析 |
4.2.1 构建层次分析模型 |
4.2.2 模型合理性检验 |
4.2.3 财务数据的正向化和无量纲化 |
4.2.4 使用模型计算分析财务绩效 |
4.3 探路者IPO的财务绩效评价 |
4.3.1 基于财务指标的财务绩效评价 |
4.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财务绩效评价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管理启示 |
5.3 对策建议 |
5.3.1 对监管机构的建议 |
5.3.2 对刚完成上市企业的建议 |
5.3.3 对准备上市企业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以BS公司和4F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物流服务供应链研究现状 |
1.3.2 价值共创研究现状 |
1.3.3 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研究现状 |
1.3.4 基于Shapley值法的收益分配研究现状 |
1.3.5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营物流 |
2.1.2 第三方物流 |
2.1.3 第四方物流 |
2.2 价值创造 |
2.2.1 基于商品主导逻辑的价值创造 |
2.2.2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价值创造 |
2.2.3 基于顾客主导逻辑的价值创造 |
2.3 收益分配 |
2.3.1 收益分配的内涵与原则 |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 |
3.1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与运作 |
3.1.1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构成 |
3.1.2 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的运作流程 |
3.2 物流服务供应链中的服务主导逻辑 |
3.2.1 服务主导逻辑的基本命题 |
3.2.2 服务主导逻辑与物流之间的联系 |
3.3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 |
3.3.1 互动视角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 |
3.3.2 整合视角下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4 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的收益分配机制 |
4.1 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4.2 基于Shapley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
4.2.1 Shapley值法概述及基本假设 |
4.2.2 Shapley值法模型构建 |
4.3 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收益分配的影响因素 |
4.3.1 资源投入 |
4.3.2 风险因素 |
4.3.3 企业地位 |
4.4 重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
4.4.1 层次分析法 |
4.4.2 模糊综合评价 |
4.5 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收益分配模型构建 |
4.6 本章小结 |
5 案例研究:以BS公司和4F公司为主导的物流服务供应链为例 |
5.1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机制分析 |
5.1.1 主要节点介绍 |
5.1.2 价值共创机制分析 |
5.2 物流服务供应链的价值共创收益分配结果分析 |
5.2.1 基于Shapley值的初始分配方案 |
5.2.2 修正参数的确定 |
5.2.3 基于改进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方案 |
5.3 本章小结 |
6 对策与建议 |
6.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
6.2 加强风险防范 |
6.3 优化收益分配 |
6.4 构建积极的反馈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附录 |
(5)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物流业及其发展质量的研究 |
1.2.2 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 |
1.2.3 关于物流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研究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3 研究内容 |
1.3.4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物流业发展理论 |
2.1.1 物流业发展质量的概念界定 |
2.1.2 马克思的物流业发展理论 |
2.1.3 西方物流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
2.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2.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界定 |
2.2.2 马克思主义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
2.2.3 西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思想 |
第3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影响机理 |
3.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直接影响 |
3.1.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间接影响 |
3.1.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机理总结 |
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影响机理 |
3.2.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2.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直接影响 |
3.2.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间接影响 |
3.2.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机理总结 |
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影响机理 |
3.3.1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数理模型 |
3.3.2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直接影响 |
3.3.3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间接影响 |
3.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机理总结 |
3.4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机理 |
第4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
4.1 物流业发展效率评价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2 研究方法 |
4.1.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1.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2 物流业发展结构评价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2 研究方法 |
4.2.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2.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3 物流业发展环境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研究方法 |
4.3.3 数据来源及分析 |
4.3.4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4 物流业发展质量评价 |
4.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4.2 实证分析结果及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互动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及特征 |
5.1.1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水平的测度 |
5.1.2 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5.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互动发展的实证分析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5.2.3 实证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充分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及特征 |
6.1.1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水平的测度 |
6.1.2 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6.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充分发展的实证分析 |
6.2.1 计量模型构建 |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说明 |
6.2.3 实证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际经济平衡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7.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及特征 |
7.1.1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水平的测度 |
7.1.2 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7.2 我国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际经济平衡发展的实证分析 |
7.2.1 计量模型构建 |
7.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8.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及特征 |
8.1.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测度 |
8.1.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时空演进特征 |
8.1.3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等级划分 |
8.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8.2.1 计量模型构建 |
8.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
8.2.3 静态效应分析 |
8.2.4 动态效应分析 |
8.2.5 长期效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1.1 物流业发展质量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研究结论 |
9.1.2 物流业发展质量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互动发展 |
9.2.2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充分发展 |
9.2.3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际经济平衡发展 |
9.2.4 促进物流业高质量发展以驱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
9.2.5 发挥其他因素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
9.3 不足之处及展望 |
9.3.1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9.3.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6)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背景下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
1.1.2 生鲜电商供应链管理模式处于发展完善阶段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1.3.1 研究问题 |
1.3.2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的关键问题 |
1.7 创新点 |
1.8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9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生鲜电商 |
2.1.1 生鲜农产品与生鲜电商的概念 |
2.1.2 生鲜电商的研究现状 |
2.2 动态能力 |
2.2.1 动态能力概念 |
2.2.2 动态能力的构成要素 |
2.3 供应链动态能力 |
2.3.1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提出与发展 |
2.3.2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构成 |
2.3.3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我国生鲜电商供应链运营模式分析 |
3.1 生产外包模式 |
3.2 单一平台模式 |
3.3 纵向一体化模式 |
3.4 横向多元化模式 |
第4章 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
4.1 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构成要素 |
4.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2 评价方法选择 |
4.2.3 综合评价模型 |
第5章 DJ企业的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 |
5.1 DJ企业情况简介 |
5.2 DJ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综合评价 |
5.2.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DJ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过程 |
5.2.3 评价结果分析 |
5.3 启示与对策建议 |
第6章 结语 |
6.1 研究发现与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判断矩阵表 |
附录 B DJ企业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调查表 |
致谢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1.3 概念界定 |
0.2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述评 |
0.2.1 样本选取与样本描述 |
0.2.2 国内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3 国外旧城更新研究进展 |
0.2.4 国内外旧城更新研究反思 |
0.2.5 国内外研究总结 |
0.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0.3.1 研究目标 |
0.3.2 研究内容 |
0.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0.4.1 研究方法 |
0.4.2 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现状与问题 |
1.1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发展历程 |
1.1.1 计划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49~1978 年) |
1.1.2 改革开放初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78~1998 年) |
1.1.3 市场经济时期的旧居住区更新(1998~2010 年) |
1.1.4 旧居住区更新的价值转向(2010 年以后) |
1.2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的主要特征 |
1.2.1 更新趋于全面、综合、整体、系统、可持续发展 |
1.2.2 更新目标受经济因素影响,强调社会效益的发挥 |
1.2.3 更新方式因更新主体不同而存在差异 |
1.2.4 更新参与体现为多方利益的博弈 |
1.3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存在的主要问题与矛盾 |
1.3.1 鉴于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三个利益群体的矛盾 |
1.3.2 出于传统与现代认知的冲突 |
1.3.3 基于大规模拆迁与小范围更替方式的纠结 |
1.4 我国旧居住区更新产生问题的原因 |
1.4.1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健全 |
1.4.2 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缺失 |
1.4.3 城市更新规划编制方法滞后 |
1.4.4 城市更新决策机制的不完善 |
1.4.5 公众参与机制的不健全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居住区更新相关理论基础 |
2.1 更新的动因:对社会、经济、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1 需求理论:对社会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2 租隙理论:对经济因素变化的分析 |
2.1.3 新自由主义政策论:对政治因素变化的分析 |
2.2 更新的目标:人类对可持续住区的追求 |
2.2.1 居住环境的可持续性内涵辨析 |
2.2.2 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居住模式的提出 |
2.3 更新的评判标准:对旧居住区更新的衡量 |
2.3.1 国外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3.2 国内旧居住区更新的评判标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评价理论与体系构建 |
3.1 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3.1.1 概念阐述:评价、综合评价与评价体系 |
3.1.2 评价流程:评价的基本流程与步骤 |
3.1.3 评价方法:相关综合评价方法汇总 |
3.1.4 评价主体:居民、政府、规划师、市场 |
3.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与意义 |
3.2.1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涵 |
3.2.2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内容 |
3.2.3 实施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意义 |
3.3 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技术方法 |
3.3.1 访谈 |
3.3.2 实地观察 |
3.3.3 问卷调查 |
3.3.4 文献研究 |
3.3.5 认知地图 |
3.3.6 数据分析 |
3.4 体系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体系 |
3.4.1 评价程序:旧居住区更新评价的流程分解 |
3.4.2 评价标准:制定原则、制定依据与相关参照标准 |
3.4.3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构建过程与体系建构 |
3.4.4 权重设置:权值评价与层次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调查与评价 |
4.1 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4.1.1 概念阐述:现状调查的内涵 |
4.1.2 理论基础: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引入 |
4.1.3 流程架构:现状调查与评价的流程整合 |
4.2 体系构建:旧居住区更新现状综合评价体系 |
4.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与思路 |
4.2.2 旧居住区现状评价的主要因素 |
4.2.3 现状调查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4.3 权重设置: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4.3.1 权重方法的选择 |
4.3.2 层次分析法计算流程 |
4.4 模型建构:旧居住区更新现状评价模型 |
4.5 实证研究:以南京市秦淮区旧居住区现状调查与评价为例 |
4.5.1 评价主体与评价对象选择 |
4.5.2 调查问卷与数据采集 |
4.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4.5.4 现状综合评价及其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 |
5.1 使用后评价(POE)概念解析 |
5.1.1 使用后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5.1.2 使用后评价的类型与层次 |
5.1.3 使用后评价的功能与意义 |
5.1.4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意义 |
5.2 使用后评价在旧居住区更新中的应用 |
5.2.1 概念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内涵 |
5.2.2 流程解析: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流程 |
5.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 |
5.3.1 文献回顾 |
5.3.2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 |
5.3.3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指标体系特征 |
5.4 旧居住区更新使用后评价标准与量化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5.4.2 层次分析法与权重设置 |
5.4.3 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
5.5 实证研究:以合肥市西园新村更新使用后评价为例 |
5.5.1 西园新村概况 |
5.5.2 研究设计 |
5.5.3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
5.5.4 指标权重计算 |
5.5.5 模糊综合评价 |
5.5.6 问题分析与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规划路径 |
6.1 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总体思路 |
6.1.1 确定合理的更新单元 |
6.1.2 正确处理旧居住区建筑实体的存留 |
6.1.3 保持旧居住区空间的异质性 |
6.2 物质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2.1 土地开发强度控制 |
6.2.2 旧居住区功能优化 |
6.2.3 道路系统组织架构 |
6.2.4 公共空间重构 |
6.3 社会空间更新规划路径 |
6.3.1 居住区同质与异质的理性思辨 |
6.3.2 居住区人口构成及其空间分布相关研究 |
6.3.3 有机混合的空间模式分析和模型建构 |
6.3.4 混合住区人口构成及空间分布调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后记 |
(8)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评述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贫困 |
2.1.2 精准扶贫 |
2.1.3 绩效评价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贫困循环陷阱理论 |
2.2.2 能力贫困理论 |
2.2.3 “3E”标准理论 |
3 临沂市精准扶贫情况分析 |
3.1 临沂市贫困群体基本情况分析 |
3.2 临沂市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规定 |
3.2.1 贫困人口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 |
3.2.2 贫困人口和贫困村的退出程序 |
3.3 临沂市精准扶贫资金投入情况 |
3.3.1 资金使用范围 |
3.3.2 资金使用方向 |
3.3.3 资金投入数额 |
3.4 精准扶贫配套措施及执行情况 |
3.4.1 产业扶贫 |
3.4.2 金融扶贫 |
3.4.3 教育扶贫 |
3.4.4 提升基础设施 |
3.4.5 社保政策兜底扶贫 |
4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选定 |
4.1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1.2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定 |
4.1.3 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指标的解释 |
4.2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定 |
4.2.1 绩效评价的几种方法 |
4.2.2 绩效评价方法的选定 |
5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的评价 |
5.1 临沂市精准扶贫的绩效评价模型 |
5.1.1 层次分析法模型的构建 |
5.1.2 熵值法模型的建立 |
5.1.3 综合权重的确定 |
5.2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 |
5.2.1 精准实施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2 扶贫措施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3 减贫成效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
5.2.4 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结果 |
5.3 临沂市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 |
5.3.1 贫困对象识别不准 |
5.3.2 扶贫格局较为单一 |
5.3.3 缺乏科学扶贫绩效评估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2.1 提升精准扶贫绩效的基本措施 |
6.2.2 提升精准扶贫绩效的辅助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基于AHP群决策的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南海岛礁工程建设现状 |
1.2.2 多属性决策理论研究现状 |
1.2.3 AHP群决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问题分析 |
2.1 耐久性 |
2.1.1 普通混凝土的耐久性 |
2.1.2 珊瑚礁混凝土的耐久性 |
2.1.3 金属结构腐蚀 |
2.1.4 岛礁工程结构腐蚀综合防治 |
2.2 珊瑚岛礁工程地质条件 |
2.2.1 岛礁地形地貌 |
2.2.2 岛礁体工程地质结构 |
2.2.3 珊瑚岛礁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
2.3 岛礁吹填层及围堰结构稳定性 |
2.3.1 钙质土工程性质 |
2.3.2 吹填地基加固方法 |
2.3.3 吹填礁砂地基沉降预测 |
2.3.4 围堰结构稳定性 |
2.4 极端荷载影响 |
2.4.1 大风影响 |
2.4.2 地震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elphi方法的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基于Delphi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原则及操作流程 |
3.1.1 Delphi方法简介 |
3.1.2 Delphi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原则 |
3.1.3 Delphi方法建立评价体系流程 |
3.2 专家座谈 |
3.2.1 座谈对象的选择 |
3.2.2 座谈方式 |
3.2.3 座谈内容 |
3.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3 评价体系初始框架 |
3.3.1 评价体系结构 |
3.3.2 评价体系初始框架方案层 |
3.3.3 评价体系初始框架准则层 |
3.3.4 制定第一轮问卷材料 |
3.4 评价体系改进框架 |
3.4.1 专家组的选择 |
3.4.2 第一轮专家反馈情况 |
3.4.3 整理得到评价体系改进框架 |
3.4.4 制定第二轮问卷材料 |
3.5 评价体系最终框架 |
3.5.1 评分标准 |
3.5.2 第二轮问卷专家反馈情况 |
3.5.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5.4 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评价 |
3.5.5 评价体系最终框架 |
3.6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HP群决策方法的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评价 |
4.1 AHP群决策方法 |
4.1.1 专家主客观权重 |
4.1.2 属性权重 |
4.1.3 排名对象权重 |
4.1.4 群决策信息集结 |
4.2 第三轮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 |
4.2.1 问卷材料制定 |
4.2.2 专家组的选择 |
4.2.3 问卷回收情况 |
4.3 数据处理 |
4.3.1 计算方法 |
4.3.2 专家权重 |
4.3.3 属性权重 |
4.3.4 排名对象权重 |
4.3.5 群决策信息集结 |
4.4 Yaahp群决策计算 |
4.4.1 Yaahp简介 |
4.4.2 模型建立与数据录入 |
4.4.3 群决策结论 |
4.5 群决策结论分析及对比 |
4.5.1 专家权重 |
4.5.2 属性权重 |
4.5.3 集结方式 |
4.6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调查问卷(版本1) |
附录 B 调查问卷(版本2) |
附录 C 调查问卷(版本3) |
附录 D 主要计算过程的MATLAB实现 |
(10)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知识共享绩效的内涵 |
1.3.2 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2章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概念阐释与理论基础 |
2.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基本概念阐释 |
2.1.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 |
2.1.2 知识共享绩效 |
2.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2.2.1 绩效评价3E理论 |
2.2.2 知识管理理论 |
第3章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 |
3.1 知识层面 |
3.2 个体层面 |
3.2.1 共享能力 |
3.2.2 共享意愿 |
3.3 组织层面 |
3.3.1 外部环境层面 |
3.3.2 部门间关系层面 |
3.3.3 部门内部环境层面 |
3.4 技术层面 |
第4章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内涵和意义 |
4.1.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内涵 |
4.1.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意义 |
4.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 |
4.2.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4.2.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构建 |
4.2.3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指标说明 |
第5章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实证筛选与实际测度 |
5.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分析 |
5.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5.2.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5.2.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的具体应用 |
5.3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的实际测度 |
5.3.1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问卷的设计、发放与统计 |
5.3.2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的结论分析 |
5.3.3 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的提升策略 |
第6章 研究成果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基于算术平均法和AHP的创新联盟成员绩效综合方法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质量投入的农产品电商服务供应链利益分配研究[D]. 成豪.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
- [2]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JT集团项目建设管理机构绩效评价研究[D]. 陈维. 浙江理工大学, 2021(06)
- [3]探路者IPO前后的财务绩效比较研究[D]. 宋进甫. 西南大学, 2020(01)
- [4]物流服务供应链价值共创与收益分配机制研究 ——以BS公司和4F公司为例[D]. 卢玥. 江苏大学, 2019(05)
- [5]物流业发展质量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研究[D]. 李娟.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6]生鲜电商供应链动态能力评价研究[D]. 张文陶.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7]城市旧居住区更新的综合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汪平西. 东南大学, 2019(05)
- [8]临沂市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研究[D]. 彭晨明. 山东农业大学, 2019(01)
- [9]基于AHP群决策的南海岛礁工程结构维护需求分析研究[D]. 黄云.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10]政府跨部门知识共享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度[D]. 王乐. 武汉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