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一、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防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李兆清[1](2021)在《基于机器学习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文中认为目前,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的建设也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然而,网络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各种安全问题,如何准确快速识别出网络流量中的异常流量成为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研究方向的重点。校园网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校园网网络流量爆炸式地增长,对校园网络流量的监测与分析难度也大大提升,现有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系统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各种流量攻击方式。本文根据新时代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的需求,设计出一套集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检测异常流量为一体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本文主要工作如下:综合分析各种数据采集技术的优劣,本文最终选用NetFlow(思科流量采集协议)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测量分析模块。(2)本文将Isolation Forest(孤立森林)算法和优化K-means(K均值聚类)算法的优化组合设计出一套算法。本文设计出先通过孤立森林算法将网络流量分成正常和异常,再通过优化K均值聚类算法细粒度将异常网络流量分类的组合算法。然后使用真实数据集KDD CUP99作为仿真流量进行试验,分析机器学习组合算法对于网络流量监测系统性能的提升。初步验证了机器学习组合算法不仅可以用较短的时间开销达到较高的检测率,还弥补孤立森林算法不能检测出异常类型的不足。(3)应用本文设计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系统在实际校园网网络中进行运行。运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系统比原有系统综合性能提升了11.2%,证明本文设计的系统性能得到了提升。实验结果证明,在使用真实数据集KDD CUP99作为仿真流量输入时,平均检测率提升13%,平均误报率下降了0.36%。在一个月的系统试运行过程中,对比原系统,本文设计的系统对于异常流程的检测性能综合提高11.2%。

黄邓楷[2](2020)在《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社会矛盾冲突愈发激烈,城市安全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建设平安校园和安全社区的呼声高涨,校园安全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学城的社会结构相对复杂、空间高度开放共享,其校园环境安全管理更具挑战性。一方面,随着大学城扩张建设步伐的放缓,校园环境使用后评价逐渐引起重视,但评价对象以大学城物质环境为主,空间使用主体——学生的环境感知评价研究略显不足。另一方面,我国犯罪治理主要依赖法律震慑、治安防范等管理手段,较少基于空间视角利用环境规划设计方法预防犯罪。基于此背景,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学生的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探讨学生安全感与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关系。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文献整理、问卷调查、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Arc GIS和SPSS软件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知的联系,对安全感评价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质化和量化分析,发掘宏观的空间位置和微观的街景特征与学生安全感的关联,建立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指标体系,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论文研究可分成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为绪论,旨在阐明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的重要意义,明确研究对象和范围。并进行国内外大学城及校园规划设计、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相关研究和实践的综述,强调环境规划设计手段在我国大学城校园安全管理中缺失的现状,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现实背景基础。第二部分(第二章)是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理论基础研究,立足广州大学城空间环境现状,梳理日常活动理论、理性选择理论等传统犯罪学理论和“街道眼”、可防卫空间、环境设计预防犯罪(CPTED)等环境犯罪学理论,分析国内外CPTED理论的研究、相关实践案例与组织机构的发展趋势,总结可为环境安全感知评价提供有益借鉴的CPTED应用经验。归纳并提炼环境安全感评价的研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为接下来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第三、四、五章)是问题分析和实证研究。首先,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开展单体校园的环境安全感评价探索性调研,对CPTED六要素进行信度分析、重要性排序、相关性分析,并挖掘高校环境安全感评价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传统调查方法难以准确定位地点,无法对特定空间安全感评价进行定量分析;也较难识别影响安全感的环境特征,难以建立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为弥补上述缺陷,分别利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和照片打分法分析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并根据影响安全感评价的宏观空间位置因素和微观街景特征因素,构建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第四部分(第六章)是规律总结和策略研究。根据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层面分别阐述大学城环境规划、设计和管理对学生安全感评价的影响,据此试述提升学生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力图为我国高校校园环境安全规划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文以广州大学城为例,开展了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在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环境安全感知评价的研究内容上都取得一定的创新性成果。本文研究成果可补充完善大学城环境安全规划设计导则,为我国高校校园安全环境的科学合理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李宝研[3](2020)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中国特色社主义前途和命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事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由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科技组合必然引发新一轮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本文的脉络以创新为导向,探讨大数据时代对大学生网络思政创新发展可能起到的推动作用:在教育理念创新方面,用至多数据思维优先抽样数据思维、混杂数据思维优先单一数据思维、相关数据思维优先因果数据思维;在教育方法创新方面,用大数据分析的灵活性优先传统实证分析的机械性、大数据模型的规律性优先传统实证样式的阶段性、大数据审计的过程化优先传统实证评价的任务化;在教育内容创新方面,助推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助推党团和班级建设、助推学风建设、助推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助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助推校园危机事件应对、助推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助推思政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本文通过开展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找出了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主要有网络思政育人的精准度不高、思政队伍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强、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新技术应用初期蕴含的危机,根源在于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机制保障等难以适应新条件、新要求和新技术。因此,本文将创新导入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在对平台模块完成创新设置的基础上,把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创新成具有综合性、快速性、便捷性、精准性特点的平台,实现对大学生个体或整体数据进行聚类分析、预测分析、决策分析等功能。本文还将创新导入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管理,提出实现协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格局“合起来”、驱动思政队伍运用大数据能力“强起来”、推进信息化建设“控起来”,完成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管理“合起来”“强起来”“控起来”的目标任务,用高质量思政数据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刘奕[4](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李军[5](2019)在《基于“ITEP”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猛发展,传统校园逐渐向更高形态的智慧校园过渡,对智慧校园进行建设成为当下的热点。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模型种类单一,多数基于云计算架构进行总体部署和规划建设,不利于建设路径的创新、多样化发展,探索智慧校园的新建设模型显得尤为迫切。根据高校智慧校园的宏观特征及其系统要素,将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内容概括为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技术(Technology)、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和人(People)四个方面;将高校智慧校园视为一系统,基础设施、技术、生态环境和人是系统的四个要素,结合国内外相关模型,利用模型构建法,初步构建了“ITEP”模型,其中“I”、“T”、“E”、“P”分别为Infrastructure(基础设施)、Technology(技术)、Ecological Environment(生态环境)、People(人)的首字母,组合形成“ITEP”,并命名模型为“ITEP”模型;通过系统分析法,对“ITEP”模型的四个要素进行系统性分析,找到要素间的联系,为要素间的融合提供了依据;分析“ITEP”模型后,对现阶段高校智慧校园针对性地提出了基于“ITEP”模型的建设指标,并完成了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最后以基于“ITEP”模型建设的HL大学智慧校园为例进行分析,得出“ITEP”模型是可以作为一种新的建设模型被使用,具有一定可操作性和实用价值。图14幅;表17个;参59篇。

郎涵光[6](2018)在《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校园安保服务外包模式替代了传统的校园安保,在国内高校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高校与保安公司之间的责任、权利、利益划分以《安全保卫合同》确定,高校保卫部门仍保留原有的政治保卫工作任务,代表学校对保安公司进行监督和指导,保安公司将承担安全管理的具体任务和工作。尽管高校安保服务外包项目为高校后勤管理带来改革提供了极大便利,但是校园安全保卫工作的实际情况与具体问题并不明晰。本文将结合国际背景、国内背景,具体研究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实行概况。论文以H大学为研究对象,充分了解其实行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以来的实施情况,运用管理手段系统的对H大学实行校园安保服务外包进行梳理和规范。首先,对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及其管理进行分析,并对目前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和访谈就目前安保服务的运行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予以剖析,指出应完善接洽质量、运行质量和反馈质量的控制。其次,基于生命周期思想,在明确安保服务基本原则和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接洽质量、运行质量和反馈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再次,为了确保安保服务项目的质量提升,提出了观念、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最后,融合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的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定量评价。

余昭铭[7](2019)在《南昌科技广场建筑智能工程实践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智能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建筑的智能性和建筑空间的功能性要求也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智能建筑成为当下以及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建筑具备智能化系统,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和不二的选择。研究和总结南昌科技广场建筑智能技术及经验的目的,是想通过大型公共建筑智能设计与施工的实例,将建筑智能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让人们透彻的了解建筑智能的内涵和发展趋势,以及实现建筑智能的方式和手段,并对建筑智能的发展进步起到促进作用。文章主要分析和研究了建筑智能系统的总体设计,以及对应的布展工程系统、智能化系统、系统集成的设计与施工和主要设备的选型,涉及机器人导引系统、虚拟现实技术VR、体感互动技术、全息互动技术、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机械臂交互系统、高清地幕、裸眼3D技术、空中成像技术、微电流感应产品交互系统、电子叫号系统、数字沙盘信息系统、城市声光电沙盘系统、LED大屏拼接显示系统、激光投影显示技术、智能技术控制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无线导览系统、智能照明、多媒体会议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等建筑智能技术,分析智能系统工程的难点、重点、关键工序和项目管理策略。本次分析与研究的方法是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的方式,以南昌科技广场实例应用为背景,综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和智能技术知识,以及建筑智能系统设计与施工、建筑智能工程的难点重点及合理的对策、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的内容与措施等内容,配合大量理论和实际数据支持,阐述建筑智能技术及其发展方向。通过深入研究智能技术及其在建筑领域的实际应用,建立了综合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以及工程建设的完整性系统体系,解决如何贯彻建筑智能理念的难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合在一起,优化组合信息化服务与建筑环境,能够成功地建造出具备现代信息智能技术而且非常安全、效率高、使用舒适、工作便利且兼具灵活性等特点的智慧建筑,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和研究价值

詹伟峰[8](2018)在《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师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高校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场所,高校安全问题影响广泛,受到社会和人们的高度关注。尽管政府与高校都积极采取了各种提升高校安全管理的措施,但涉及师生的安全事件仍时有发生。究其原因,除了社会环境、校园管理等方面的客观因素之外,也暴露了高校师生安全素质缺失这一根本问题。安全素质缺失的根源还在于高校安全教育不够系统、深入、有效。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高校安全教育体系迫在眉睫。本研究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从系统的要素、特征与动力三个角度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分解,通过对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和缺陷的分析,对境外高校安全教育先进经验进行阐释和借鉴,以构建新时期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从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现状来看,局面可谓复杂。尽管各高校在安全教育方面的工作付出较多,也在不断改进,但从整体性、开放性、协同性、层次性各方面来审视,仍存在诸多问题和改进空间。本研究基于丰富细致的实证研究,通过对境外四所高校的实地考察、调研访谈,对国内六所高校的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调研访谈,在此基础上获取大量数据和有效信息,对国内外高校安全教育有一个总体把握与评估,进一步提炼出有益经验做法及不足之处。从系统角度来看,境外高校则在安全教育方面先于我们作出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如在整体性上,教育内容完善,建立专业的师资队伍;在协同性上,内部协调顺畅,构建了完善的组织架构;在开放性上,教育形式多样,形成了有力的校内外联动机制;在层次性上,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进行了丰富的探索。这些探索及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供国内高校参考与借鉴,可根据我国及各高校实际情况有选择性地借鉴,去粗取精、博采众长。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等四个方面的措施,以期对我国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有益参考。

杨萍[9](2018)在《北京宏捷玉鑫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及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开始投资中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开始走出国门。公司企业网站作为对外宣传的名片,其翻译在国际交流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公司企业网站翻译属于宣传性质的应用文本翻译,语言较为正式,目标群体鲜明,结构简洁,专业词汇和术语较多;同时,句式类型多,既有短句,又有结构比较复杂的长句、复合句等。北京宏杰玉鑫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科技开发公司,涉及业务包括安防监控系统、交通智能化系统集成、软件开发、互联网应用技术、机房工程和监控设备等方面,笔者通过公司简介、产品及成功案例介绍等实际翻译资料,拟从词汇层面的翻译(专业性词汇)、句型层面的翻译(长难句的处理、主被动句的转换、语序的转换和调整)、语篇层面的翻译(衔接、连贯、重新语境化、信息的补充和改写)、中西方企业外宣文本的差异性等方面入手,对公司企业网站翻译进行研究。本研究从任务介绍、过程描述、案例分析和实践总结四个方面对公司企业网站翻译实践进行了讨论,在耐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面对翻译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希望本研究能为日后公司企业网站的汉英翻译实践提供有效的参考。通过此次翻译实践任务,笔者深刻体会到,翻译和文化密不可分,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今后翻译工作有这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跨文化意识培养就能站在译语读者的角度翻译,减少思维、文化差异对翻译带来的消极干扰,提高译文质量。要注重培养抽象的思维能力,中方着重形象思维,西方着重抽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为准确互译打下坚实的基础。

杜文娅[10](2018)在《审核评估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以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对象,从审核评估的视角,以管理学、系统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理论为基础,以“为何保障—保障什么—怎么保障—如何实施—效果怎样”为逻辑主线,采用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系统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构建满足审核评估要求并具有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为体育教育专业乃至其他专业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得知,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存在将学校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应用于所有开设专业,没有认清学校层面和专业层面的区别,忽视专业层面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开展;现有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存在保障内容不完善、保障人员不全面、机构不健全、缺少反馈改进环节等问题,亟需构建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含组织管理、定位目标、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师资队伍、人才培养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六个子体系;组织管理子体系提供教学质量保障所需的机构、人员、制度和文化,定位目标子体系为科学制定专业定位、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规格提供参考依据,学生和利益相关者子体系通过设立沟通渠道、借助各种工具来提高各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师资队伍子体系为教学质量保障提供师资保障方法,人才培养过程子体系从“以学习为中心的过程”和“关键支持过程”两个方面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测量分析和改进子体系包括质量监控、绩效测量、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信息管理。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法”是对体系中各个要素开展具体研究,明确各要素的具体内容和制定依据,合理设置教学质量保障所需的机构、制度、目标、规格、课程、资源等;“保障实施”将各个要素、各个过程连接在一起,按照从大到小、从宏观到微观、从完整体系到具体过程的逻辑思路,构建“体系运行模式”、“保障实施过程”和“具体过程改进”三类循环过程,形成教学质量保障的大循环、中循环和微循环;“保障效果”以审核评估“五个度”的达成程度进行分析是应势之趋,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分析依据,确定“五个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和测量指标,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保障效果进行测量分析。

二、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防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防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机器学习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主要内容和设计指标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关键技术介绍
    2.1 网络流量测量技术
        2.1.1 网络测量方法
        2.1.2 网络监听探针部署技术
        2.1.3 基于RMON的流量测量技术
        2.1.4 基于Sniffer的流量测量技术
        2.1.5 基于NetFlow的流量测量技术
    2.2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
    2.3 网络流量检测算法
        2.3.1 Isolation Forest
        2.3.2 聚类算法
    2.4 章节小结
第三章 基于机器学习算法设计
    3.1 网络流量数据采集
        3.1.1 数据捕获
        3.1.2 数据存储
    3.2 基于优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异常流量分析算法
        3.2.1 原始的K均值聚类算法
        3.2.2 初始聚类中心点
        3.2.3 优化K均值算法
    3.3 优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实验
        3.3.1 选取特征值
        3.3.2 预处理数据
        3.3.3 实验指标说明
        3.3.4 优化的K均值聚类算法实验结果
    3.4 组合算法
        3.4.1 组合算法算法思路
        3.4.2 组合算法方案设计
        3.4.3 组合算法实验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1 数据采集模块
        4.1.1 采集对象种类
        4.1.2 采集频率分析
        4.1.3 数据采集模块实现
    4.2 流量分析模块
        4.2.1 正常网络流量分析模块
        4.2.2 异常网络流量分析模块
    4.3 测试系统
        4.3.1 测试目的
        4.3.2 测试结果及分析
    4.4 系统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与实践综述
    1.5 研究目标与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环境设计预防犯罪及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1 国外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1.1 传统犯罪学理论
        2.1.2 环境犯罪学理论
        2.1.3 CPTED相关组织机构
        2.1.4 CPTED相关实践案例
    2.2 国内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研究发展
        2.2.1 CPTED理论基础研究
        2.2.2 CPTED技术基础研究
        2.2.3 CPTED设计方法研究
        2.2.4 国内CPTED研究进展总结
    2.3 环境安全感评价发展趋势
        2.3.1 评价方法趋向多元化发展
        2.3.2 评价内容愈加丰富
    2.4 结语
第三章 高校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先导性研究
    3.1 研究概述
    3.2 研究设计
        3.2.1 研究对象
        3.2.2 数据获取
        3.2.3 研究方法
    3.3 CPTED六要素分析
        3.3.1 CPTED六要素信度分析
        3.3.2 CPTED六要素相关性分析
        3.3.3 CPTED六要素重要性程度
    3.4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分析
        3.4.1 学生安全感评价整体水平
        3.4.2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3.4.3 校园边际空间环境特征分析
        3.4.4 校园内部区域环境特征分析
    3.5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及优化策略
        3.5.1 校园环境安全感评价要素
        3.5.2 单体校园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3.6 结语
第四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设计
        4.2.1 研究内容
        4.2.2 问卷设置
        4.2.3 数据获取
        4.2.4 研究方法
    4.3 学生安全感评价水平分析
        4.3.1 大学城与华工环境安全感评价水平差异
        4.3.2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环境安全感水平
        4.3.3 学生个体因素对环境安全感水平的影响
    4.4 学生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4.4.1 空间地点标记的准确性
        4.4.2 安全感评价高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3 安全感评价低的地点空间分布特征
        4.4.4 学生安全感与特定空间的距离关系
        4.4.5 学生个体因素对安全感空间分布的影响
    4.5 结论
        4.5.1 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的利与弊
        4.5.2 大学城环境设计优化建议
    4.6 结语
第五章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影响因素分析
    5.1 研究概述
    5.2 研究设计
        5.2.1 实景照片选取
        5.2.2 数据来源及获取
        5.2.3 研究方法
    5.3 安全感评价结果分析
        5.3.1 安全感评价水平
        5.3.2 安全感的空间分布
    5.4 影响安全感的环境因素分析
        5.4.1 绿视率
        5.4.2 环境可视性
        5.4.3 环境管理程度
        5.4.4 环境美观程度
        5.4.5 他人的存在
        5.4.6 土地利用类型
    5.5 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价指标体系
    5.6 结论
        5.6.1 安全感评价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5.6.2 提升安全感的环境设计和管理策略
    5.7 结语
第六章 提升环境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优化策略
    6.1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规划策略
        6.1.1 提倡校城一体的规划设计策略
        6.1.2 强调紧凑用地的土地开发策略
        6.1.3 主张步行舒适的交通组织策略
        6.1.4 重视功能混合的土地利用策略
        6.1.5 优化中心绿地的空间共享策略
    6.2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设计策略
        6.2.1 保证绿化空间视线通透
        6.2.2 改善户外空间设施设计
        6.2.3 激活临街界面空间活力
        6.2.4 重视边际空间维护管理
        6.2.5 提高夜间环境照明水平
        6.2.6 加强监控设施监视能力
    6.3 提升安全感的大学城环境管理策略
        6.3.1 加强高校安防系统建设
        6.3.2 建立犯罪预防规划体系
        6.3.3 重视学生安全教育普及
        6.3.4 转变传统安全管理理念
        6.3.5 推进校园法制管理建设
    6.4 结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园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2 :广州大学城校园环境学生安全感调查问卷
附录3 :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评分调查问卷照片节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基础理论
    一、大数据的涵义和特征
        (一)大数据的涵义
        (二)大数据的特征
        (三)大数据与互联网的关系
    二、大学生网络思政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
        (一)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内涵
        (二)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及其由来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特征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创新的基础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二)大数据传播理论
        (三)大数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第三章 大学生网络思政的由来及经验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发展及经验
        (一)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起步与发展
        (二)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历史经验
        (三)我国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发展际遇
    二、国外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发展及启示
        (一)社会主义国家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发展和启示
        (二)西方发达国家大学生网络思政的发展和启示
第四章 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问卷设计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的目的
        (二)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三)问卷的分析和要点总结
    二、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的问题
        (一)网络思政育人的精准度不高
        (二)思政队伍的数据处理能力不强
        (三)信息化建设不完善
        (四)新技术应用初期蕴含的危机
    三、大数据时代网络思政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教育理念方面
        (二)教育实践方面
        (三)机制保障方面
第五章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理念方法的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理念的创新
        (一)至多数据思维优先抽样数据思维
        (二)混杂数据思维优先单一数据思维
        (三)相关数据思维优先因果数据思维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方法的创新
        (一)大数据分析的灵活性优先传统实证分析的机械性
        (二)大数据模型的规律性优先传统实证样式的阶段性
        (三)大数据审计的过程化优先传统实证评价的任务化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内容的创新
        (一)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二)党团和班级建设
        (三)学风建设
        (四)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五)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六)校园危机事件应对
        (七)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八)理论与实践研究
第六章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的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的特色和结构
        (一)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创新的特色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模块的结构
    二、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的功能
        (一)聚类育人功能
        (二)预测育人功能
        (三)决策育人功能
        (四)创新开发功能
    三、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平台创新的路径
        (一)完善网络思政平台实现校内数据的共享
        (二)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与智慧城市发展的对接
        (三)借鉴国外大数据平台的应用经验推动深入发展
        (四)利用新技术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
第七章 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政管理的创新
    一、协调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格局“合起来”
        (一)协调整合校内外思政工作全员数据资源
        (二)协调整合大学生教育全过程数据资源
        (三)协调整合大学生教育全方位数据资源
    二、驱动思政队伍运用大数据能力“强起来”
        (一)建立大数据主导思维提升数据素养
        (二)创新数据途径有效运用数据点
        (三)运用数据方法做到提前准备处理
    三、推进信息化建设“控起来”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数据控
        (二)加强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数据控
        (三)加强大学生隐私保护数据控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5)基于“ITEP”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外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现状
        2.1.1 国外建设现状
        2.1.2 国内建设现状
    2.2 国内外高校智慧校园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3.1 智慧校园相关概念辨析
        3.1.1 数字校园
        3.1.2 智慧校园
        3.1.3 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的区别
    3.2 高校智慧校园的概念及特征
    3.3 相关理论
        3.3.1 系统科学理论
        3.3.2 智慧城市的“八要素”模型
        3.3.3 生态校园相关理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ITEP”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
    4.1 “ITEP”模型的提出
        4.1.1 模型整体架构
        4.1.2 模型相关知识
    4.2 “ITEP”模型的系统结构
        4.2.1 “I”与“T”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2.2 “T”与“E”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2.3 “E”与“I”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2.4 “I”与“P”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2.5 “T”与“P”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2.6 “E”与“P”系统要素间的协同关系
    4.3 “ITEP”模型的建设指标体系
        4.3.1 建设指标选取依据
        4.3.2 “基础设施”要素的建设指标
        4.3.3 “技术”要素的建设指标
        4.3.4 “生态环境”要素的建设指标
        4.3.5 “人”要素的建设指标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HL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分析
    5.1 HL大学简介
    5.2 HL大学智慧校园建设背景
    5.3 基于“ITEP”模型的HL大学智慧校园建设分析
        5.3.1 “I”(基础设施)层面建设分析
        5.3.2 “T”(技术)层面建设分析
        5.3.3 “E”(生态环境)层面建设分析
        5.3.4 “P”(人)层面建设分析
        5.3.5 综合直观分析
        5.3.6 综合评价分析
    5.4 基于“ITEP”高校智慧校园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4.1 存在的问题
        5.4.2 解决的对策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6)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及其特点
        2.1.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概况
        2.1.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特点
    2.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现有体系
        2.2.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要求
        2.2.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的质量控制模式
    2.3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运行现状
        2.3.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调查问卷
        2.3.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运行表现
    2.4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2.4.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4.2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问题的根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设计
    3.1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的改进原则与目标
        3.1.1 质量控制改进的基本原则
        3.1.2 质量控制改进的基本目标
    3.2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改进
        3.2.1 生命周期理论与安保服务外包质量
        3.2.2 安保服务外包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改进思路
    3.3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接洽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3.1 实施外包准入管理
        3.3.2 增加合同条款设计
    3.4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运行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4.1 严控校园内外巡视
        3.4.2 加强应急预案建设
        3.4.3 更新电子设备配备
        3.4.4 提升服务人员素质
    3.5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反馈质量控制的改进方案
        3.5.1 监控关键环节运行
        3.5.2 完善服务考核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
    4.1 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4.1.1 理念保障
        4.1.2 文化保障
        4.1.3 制度保障
    4.2 质量控制改进方案实施的有效性测评
        4.2.1 有效性测评体系的构建
        4.2.2 有效性测评结果的分析
    4.3 质量控制的持续改进
        4.3.1 改进方案的成功经验
        4.3.2 质量控制的持续完善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调查问卷
附录2: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7)南昌科技广场建筑智能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建筑智能的概念与内容
        2.1.1 建筑智能的概念
        2.1.2 建筑智能的内容
    2.2 建筑智能的基础支持理论
        2.2.1 智能控制论
        2.2.2 人机交互理论
        2.2.3 信息论
    2.3 智能建筑发展与案例解析
        2.3.1 国内建筑智能化建设情况
        2.3.2 国外建筑智能化建设情况
        2.3.3 全球智能建筑建设重点案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南昌科技广场智能工程分析与实施策略研究
    3.1 项目建筑智能必要性分析
        3.1.1 项目建设背景
        3.1.2 项目主要特征
        3.1.3 项目建设目标
        3.1.4 项目建筑智能必要性分析
    3.2 项目建筑智能主要内容及方向分析
        3.2.1 项目独特性分析
        3.2.2 确立智能化设计前提和标准
        3.2.3 确定智能化工程范围及系统内容
        3.2.4 数字展厅布展系统建设方向
        3.2.5 智能化系统建设方向
        3.2.6 智能化系统集成建设方向
    3.3 工程实施及保障策略研究
        3.3.1 工程实施流程设计
        3.3.2 项目施工组织保障策略
        3.3.3 工程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南昌科技广场建筑智能系统设计与实施
    4.1 项目重点—展厅布展系统
        4.1.1 数字展厅优势分析
        4.1.2 展厅布展系统设计
        4.1.3 高新智能技术在展厅中的运用
    4.2 智能化系统
        4.2.1 计算机网络系统
        4.2.2 无线WIFI系统
        4.2.3 无线导览系统
        4.2.4 多媒体会议系统
        4.2.5 智能照明系统
    4.3 智能化系统集成
        4.3.1 系统集成功能需求分析
        4.3.2 系统集成方案设计
    4.4 重点技术环节及对策
        4.4.1 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环节
        4.4.2 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4.5 重要节点施工方法
        4.5.1 透明LED大屏的安装
        4.5.2 造型LED大屏的安装
        4.5.3 大型通电玻璃的安装
        4.5.4 数字多媒体设备供配电
    4.6 施工阶段管理重点策略研究分析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溯源及其发展
第一节 安全
    一、何谓安全?
    二、安全的内涵与外延
    三、安全的特征
第二节 安全教育
    一、安全教育的含义
    二、安全教育的特征
    三、安全教育的功能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
    一、高校安全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三、高校安全教育的内容
    四、高校安全教育的形式
    五、高校安全教育的特征 第二章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理论视角与研究框架
第一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理论视角——系统理论
    一、系统理论的基础
    二、系统理论的核心思想、任务和方法
    三、系统理论与教育
第二节 系统理论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理论框架
    二、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实践路径 第三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之一:多案例比较
第一节 实证分析的实施
    一、问卷与访谈提纲的设计过程
    二、问卷与访谈提纲的内容框架
    三、问卷调查与访谈的实施
第二节 高校安全系统要素的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内容的分析
    二、高校安全教育形式的分析
    三、高校安全教育组织机构的分析
    四、高校安全教育人员的分析
第三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特征分析
    一、整体性特征分析
    二、开放性特征分析
    三、层次性特征分析
    四、协同性特征分析
第四节 高校安全教育的系统动力分析
    一、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的构建
    二、高校安全教育动力系统要素的分析 第四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实证分析二:单案例透析
第一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优化过程
    一、安全教育内容的扩展
    二、安全教育方式的创新
    三、安全教育组织的变革
    四、安全教育人员的培养
第二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特征的完善过程
    一、整体性:树立全局观念
    二、开放性:校内外联动机制
    三、层次性:教育目标分层
    四、协同性:部门间密切合作
第三节 E高校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强化过程
    一、体制机制的建立
    二、科学技术的引进
    三、资金和设施的投入
第四节 E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的成效
    一、各类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师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
    三、安全事件发生率降低
第五节 E高校未来安全教育体系的展望
    一、强化全局意识,加强薄弱环节
    二、拓宽宣传教育途径,构建立体式宣传教育模式
    三、深化“警校联动”,提升安全教育开放性
    四、明确各部门职责,强化协同合作
    五、加大投入力度,保障工作开展 第五章 国内高校安全教育的缺陷及其成因分析
第一节 整体性:忽视安全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一、教育对象的群体特征
    二、教育对象的思想和心理状况
    三、教育对象接受教育的自觉性、主动性
第二节 开放性:低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影响
    一、社会环境风险
    二、网络环境复杂
    三、周边环境混乱
    四、教育理念不当
    五、其他不良因素侵蚀
    六、资源尚未有机整合
第三节 协同性:家庭教育的缺失及其影响
    一、问题家庭教育不健全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三、家长的不良示范
第四节 层次性:高校安全教育观念与保障偏差
    一、高校对安全教育的认识不足
    二、高校安全教育的理念缺失
    三、安全教育法律法规缺位
    四、安全教育制度不完善
    五、安全教育机制不健全 第六章 境外高校安全教育的相关经验启示
第一节 整体性:内容、人员、制度机制完善
    一、内容全面且有针对性
    二、人员专业且充足
    三、制度机制科学完备
第二节 开放性:教育形式多样
    一、线上线下相结合
    二、课堂与实践相结合
第三节 协同性:组织完备与协调
    一、纽卡斯尔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二、香港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三、台湾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四、东京大学的安全教育组织与协作经验
第四节 层次性:多层面的安全文化建设
    一、物质层面
    二、制度层面
    三、精神层面 第七章 我国高校安全教育的优化路径及措施
第一节 优化安全教育系统的要素
    一、与时俱进、特色鲜明的安全教育内容
    二、丰富多元、生动有趣的安全教育方式
    三、专业过硬、力量充足的安全教育队伍
第二节 完善安全教育系统的特征
    一、整体性:把握安全教育的理念
    二、层次性:健全安全教育的组织机构
    三、协同性:提升安全教育各层面的协作
    四、开放性:促进高校内外的合作与共享
第三节 强化安全教育系统的动力
    一、制度建设
    二、机制建设
    三、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
    四、经费投入与设施保障
第四节 扩大安全文化的影响
    一、安全文化与高校安全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三、高校安全文化体系的构建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高校安全教育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问卷
附录四: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质量学生评价指标问卷
附录五: 高校安全教育访谈提纲 后记

(9)北京宏捷玉鑫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1.1 Introduction to the Client
    1.2 Client's Requirements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lation
Chapter 2 Descript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Translation Tools
        2.1.2 Text Analysis
        2.1.3 Parallel Text
        2.1.4 Translation Theory
        2.1.5 Related Terms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Formul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2.2.2 Implementation of Translation Plan
    2.3 Post-translation Management
        2.3.1 Translator's Self-examination
        2.3.2 Review by Instructor
        2.3.3 Assessment of the Client
Chapter 3 Case Study
    3.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Translation of the Common Words
        3.1.2 Translation of Terminologies
    3.2 Translation at the Sentence Level
        3.2.1 Translation of the Active and Passive Sentences
        3.2.2 Translation of the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at the Discourse Level
        3.3.1 Cohesion and Coherence of Discourse
        3.3.2 The Reorganization of Discourse
Chapter 4 Summary on the Translation
    4.1 The Rethinking of the Translation
    4.2 The Enlightements and Expectations of the Translation
    4.3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Translators
        4.3.1 The Problems of Translators i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Publicity
        4.3.2 The Qualities of the Publicity Translators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10)审核评估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外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研究现状
        1.2.2 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
        1.2.3 体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现状
        1.2.4 审核评估的研究现状
        1.2.5 对现有研究的述评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1.3.1 理论基础
        1.3.2 概念界定
    1.4 研究任务与内容
        1.4.1 研究任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对象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2 研究对象
        1.5.3 研究方法
    1.6 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
        1.6.1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6.2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2 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现状调查
    2.1 调查范围与方法
        2.1.1 调查工具
        2.1.2 抽样方法
    2.2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概况
        2.2.1 重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2.2 忽视专业层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2.3 亟需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3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2.3.1 保障内容不完善
        2.3.2 参与保障人员不全面
        2.3.3 定位目标不明确
        2.3.4 质量保障机构不健全
        2.3.5 质量管理人员配备不足
        2.3.6 教学管理制度不完善
        2.3.7 资源配置不合理
        2.3.8 缺少自评反馈环节
    2.4 本章小结
3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整体构建
    3.1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界定
    3.2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的核心理念
    3.3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原则
    3.4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要素、结构和功能
        3.4.1 调查工具
        3.4.2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要素
        3.4.3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体构成
        3.4.4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主体要素功能
    3.5 本章小结
4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法
    4.1 组织管理
        4.1.1 质量保障机构
        4.1.2 教学管理制度
        4.1.3 专业质量文化
    4.2 定位目标
        4.2.1 专业定位
        4.2.2 专业培养目标
        4.2.3 专业培养规格
        4.2.4 优化定位目标
    4.3 学生和利益相关者
        4.3.1 了解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
        4.3.2 建立与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4.3.3 提高学生和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
    4.4 师资队伍
        4.4.1 了解教师需求
        4.4.2 支持教师发展
        4.4.3 提高教师满意度
    4.5 人才培养过程
        4.5.1 基于成果导向的人才培养过程
        4.5.2 以学习为中心的过程
        4.5.3 关键支持过程
    4.6 测量分析和改进
        4.6.1 质量监控
        4.6.2 绩效测量
        4.6.3 质量分析
        4.6.4 质量改进
        4.6.5 信息管理
    4.7 本章小结
5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实施
    5.1 大循环——体系运行模式
    5.2 中循环——保障实施过程
        5.2.1 设计实施过程
        5.2.2 分析当前形势
        5.2.3 确定保障目标
        5.2.4 部署行动计划
        5.2.5 测评进展状况
    5.3 微循环——具体过程改进
    5.4 本章小结
6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效果
    6.1 分析依据
    6.2 问卷调查结果
    6.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6.3.1 培养目标达成度
        6.3.2 社会需求适应度
        6.3.3 办学资源保障度
        6.3.4 体系运行有效度
        6.3.5 利益主体满意度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B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现状调查(问卷一)
    附录C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要素重要度调查问卷(问卷二)
    附录D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调查问卷(问卷三)
    附录E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方法调查问卷(问卷四)
    附录F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效果调查问卷(问卷五)
    附录G 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效果调查问卷(问卷六)
    附录H 体育教育专业各利益相关者调查指标列表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防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机器学习的校园网网络流量监测与分析[D]. 李兆清.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9)
  • [2]基于CPTED理论的广州大学城环境安全感知评价及优化策略研究[D]. 黄邓楷.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大数据时代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 李宝研.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4]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5]基于“ITEP”模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D]. 李军.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6]H大学校园安保服务外包项目质量控制研究[D]. 郎涵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2)
  • [7]南昌科技广场建筑智能工程实践研究[D]. 余昭铭.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8]系统理论视角下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D]. 詹伟峰. 厦门大学, 2018(12)
  • [9]北京宏捷玉鑫科技有限公司网站翻译实践报告[D]. 杨萍.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8(12)
  • [10]审核评估视角下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杜文娅.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哈尔滨师范大学校园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