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市场经济与水资源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蔡威熙[1](2021)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文中认为1985年以来的农业水价改革虽取得明显成效,但始终面临“两难”问题:水价偏低会造成水资源浪费和农田水利设施运营维护成本不足,水价提高会带来农户收入的减少,甚至影响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相较于传统农业水价改革单纯提高农业水价,2016年起全面推行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强调综合施策,试图通过综合运用“一提一补”、“水权交易”等举措破解“两难”问题。本文综合运用资源配置理论、农户行为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廓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解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理论参照点,揭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激励约束效应;回顾农业水价改革历程和成效,梳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构建水资源所有者、供水方、用水方三方行为互动分析模型,探析各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机理;以山东省的实践为例,运用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进行评价;综合运用Meta方法、PSM方法测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情况;构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系统仿真模型,评估改革的效应,识别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进程是在水资源所有者和供水方、用水方等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的过程中推进的,各主体在改革的过程中不断追求各自利益最大化。完善的制度安排是农业水价改革成功的前提,只有各相关主体的利益都能够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中得到相应保障,改革才得以顺利进行。当前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践,较好地保障了供水方和水资源所有者的利益,但是,用水方的利益只在改革试点的局部地域和短时期内有一定保障,构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广泛推行和长久实施的潜在阻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容激励机制的实现,有赖于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的支持,通过将农业节水高价转入工业和城市用水,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社会和经济利益,形成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良性循环。目前农业水权终端交易既面临市场机制不健全、交易途径有限、计量设施不完善等制度和技术难题,也受到小农户分散经营的限制。应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重点在严重缺水区、农业规模经营区等改革条件相对成熟的地区,探索水权的分解确认、交易形式、交易程序等,逐步形成能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对于大部分区域,在农业节水分散于众多的农业用水户的情形下,为了节约水权转换成本,提升农业节余水权转换效率,重点探索实行水权回购制度。第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状况存在区域差异。各地市的改革进展在资金投入、政策实施、以及奖励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反映了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状况和地方财政支持能力的差异。粮食主产区农业用水量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运营维护经费缺口大,改革任务普遍较重,但农业县区一般经济能力有限,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的地方支持能力不足,改革面积和经费投入失衡。依靠农业水价提升收入补偿水利设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和筹集精准奖补资金目前还难以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支持,数量有限、来源不稳定,资金短缺成为许多地区农业水价改革开展的制约因素。国家层面应增加财政投入力度,明确各级财政投入比例,为基层推进改革提供制度化的资金来源渠道。应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等方面予以适当政策倾斜,并探索经济发达区域在政策、资金、工程等方面对口支援。第三,尽管目前改革执行者和承受者均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相关措施总体评价较高,但是对于其核心环节“水价形成机制”和“水权制度”的认可度并不高,普遍认为在现有条件下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依然主要依赖于工程设施建设和国家加大农田水利财政投入,市场机制能够发挥的作用有限。因而必须继续明确农业节水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维护的公益性定位,加大对节水灌溉工程的投入,同步配套与改革区域任务、财力相适应的终端计量设施,为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基础保障。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合理核定供水成本、科学制定供水价格,构建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和农户责任明确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分担制度,逐步落实农业供水价格调整到位,从而保障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期良性运行。第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能够促进农户节水行为响应。提高水价能够激励农户减少灌溉次数、采用节水技术、改种抗旱品种等节水行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一提一补”、“水权交易”、“节水奖励”的制度设计,能够在提高农户节水技术采用意愿的同时降低弃灌风险。文化程度、节水技术培训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具有正向影响。相较于水价调整和奖补激励,增加农户收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对于实现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预期效果有更为显着的影响。运用“一提一补”机制引导规模化与专业化节水,一方面,优先支持规模农户发展节水灌溉、参与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农业灌溉集约化、规模化,提升用水效率与产出效益,另一方面,提供灌溉服务补贴,鼓励规模农户为小农户提供灌溉服务,提高灌溉组织化、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从而有效应对小农经济结构对节水农业发展的现实约束。推进农地健康流转,增加农业收益,逐步创造农业水价水权交易机制能够发挥有效激励的制度环境。
丁宝娟[2](2021)在《武川县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张一鸣[3](2015)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三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三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三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张秀琴[4](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李锋瑞,刘七军,李光棣[5](2008)在《水资源管理模式评述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导致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和水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并不完全在于水资源的短缺及缺少节水技术和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技术,而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缺乏一种能够有效地促进水资源高效配置和节约用水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因此,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和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是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国建设水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目标。本文重点对国内外常见的几种主要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管理手段和功能特征等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我国水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思路,初步提出: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生态系统综合管理模式是我国未来水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
李芳[6](2008)在《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水资源危机频繁出现的背景下,水资源管理成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尽管水资源管理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是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严峻,水资源管理的理念、目标、制度和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水资源管理活动的理论和实践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实践建立了相应的水资源管理体系。水资源管理问题不但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情况来看,在对于水资源管理的理论研究、制度规范等方面还落后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理论研究和管理实践。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应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比较成功的水资源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加强水资源管理研究,尽快构建起健全、高效的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水资源管理模式,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比较了国内外学者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系统分析了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寻找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以后各章的研究指明了方向。首先,对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进行了理论铺垫(包括外部性理论、产权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提供了依据;其次,对水资源管理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具体包括了水资源的行政管理、水资源的法律管理、水资源的经济管理、水资源的权属管理、水资源的流域管理、水资源的虚拟水管理、水资源的需求管理。第三,论文对国内外一些国家水资源管理的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其水资源管理的经验以及这些经验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的启示。在此基础上,论文围绕着主题,根据黑龙江省水资源的特征(水量特征、区域分布特征、水质特征),重点剖析了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的区域结构以及产业结构特征,这是加强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的切入点;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农业用水是水资源利用的重点,因此,论文通过构建农业水资源压力指数分析了农业用水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在回顾了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原则和重点领域,以及加强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及建议。论文研究丰富和补充了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为黑龙江水资源管理的区域和产业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且通过对以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和措施的探讨,为水资源管理和整个农业的发展走可持续之路指明了方向。随着我国水资源管理体系和模式的目益规范,本文的研究成果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孙晓丽[7](2007)在《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也是自然生态环境重要的制约因素。受水资源地区分配不均和水资源管理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影响,我国水资源领域面临的水的供需矛盾、水污染等问题日趋严峻。本文在借鉴国内外水资源流域管理经验的基础上,以陕西省渭河流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该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演变和当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实现渭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度建议。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概述如下:(1)从水资源管理的内涵、水资源管理体制和配置机制等方面,对国内外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指出了当前水资源管理理论研究中取得的主要成果和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2)阐述了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在总结国内外典型流域水资源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实行流域统一管理和基于水权、水市场的水资源配置机制是未来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发展方向。(3)结合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现状,从管理体制、配置机制和法律保障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流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端,指出管理制度缺失是造成渭河流域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源。(4)阐明了流域统一管理的必要性和建立流域统一管理制度对实现水资源最优和公平配置的必然性,并对实行流域统一管理进行了经济学分析,针对陕西省渭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流域统一管理的制度安排建议。(5)论述了实行流域水资源产权管理的必要性,并分析了建立渭河流域水权管理制度的可行性,确立了渭河流域水权分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基本方法和具体保障措施。(6)阐述了水市场的内涵、特征及其功能,论述了陕西省渭河流域实行水资源市场管理的可行性,提出了流域水权交易的原则与范围,强调了水资源市场管理中政府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周申蓓[8](2007)在《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是协调跨界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矛盾冲突,实现可持续水资源管理模式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针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理论研究的不足,在对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内涵及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选取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1)跨界水资源协商管理的概念、内涵及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协商三个层面涵义,即精神和文化层面的协商、体制和组织层面的协商、以及行为和策略层面的协商,提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概念。基于提出的管理协商概念,系统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内容及特征,进而构建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2)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及协商行为假设。协商结构是对协商主体之间关系的描述,协商行为是对主体参加到某个跨界水资源管理事件中具有价值导向、行为能力和协商角色的描述。这部分内容主要是采用主体的理论分析框架,在研究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主体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形成和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3)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的实证研究。为了验证提出的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论文研究分别采用德尔菲法和多案例分析法对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及协商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论文研究提出的协商主体的协商结构与协商行为是一致的,二者相互映证。论文从结构和行为两个方面分析了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并对协商机制提出了政策建议。
王传成[9](2006)在《城乡水务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全球水资源危机已成不争事实,我国水多、水少、水脏问题一直难以解决,是影响经济发展的瓶颈。我国传统水利主要以工程水利、开发水源为主,自八十年代以来,逐步注重节水;九十年代以来,允许其他其它经济成分、社会组织进入涉水事务,有限度地按市场机制建设与运营,而且仅限于工业、城市用水,并进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目前全国已有50%的县市区进行了水务一体化管理,但部门之间,流域与区域之间,城市、工业与农业用水之间的矛盾等问题并未得到解决。为此,对城乡水务管理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城乡水务管理的理论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依据可持续发展理论、资源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管理学、微观经济学、水文与水资源系统分析决策理论等,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分析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成因,研究城乡水资源及其环境承载力、水权、水价、水市场的构建与运作机制原理,从供求两方面探求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制度安排,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运用更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工具来增加水资源供给,控制水资源的需求,统筹城乡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供求均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制度的理论和实证依据。就以上问题,文中具体作了以下论述:1、对水务及水务一体化的概念进行了解释,并通过从水资源管理组织制度、使用管理制度、管理法规、产权制度等方面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历史进行回顾,论述了目前我国城乡水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2、对水资源承载能力的概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界定与分析,并结合实际,通过大汶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典型分析,从供求管理与需求管理两方面进行论证,探讨水资源供求均衡的形成机制。3、通过阐述论证城乡水务市场的构建与管理及价格影响,提出按照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水权的转让为主线,构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水务市场的合理构想。强调为繁荣城乡水务市场,要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调节功能,制定合理的水价核定机制。4、根据目前我国城乡水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阐述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构建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新模式。
周玉玺[10](2005)在《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并且日趋严重。传统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总是借助于工程技术手段,运用政策、制度和管理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并未引起政策制定者和水资源管理者的足够重视。随着可经济开发的水源越来越少,边际开发成本越来越高,单纯依靠兴建水利工程满足水资源需求日趋艰难。水资源短缺,除自然环境影响之外,人类开发利用行为的不当是一个重要因素,水资源管理不善也逐渐被认同为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鉴于技术在化解水资源短缺危机的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制度手段来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突破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制度瓶颈,关键是要进行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通过改善制度安排,从而改变人类行为,达到化解水资源危机之目的。 随着人类需求的增长,水资源越来越稀缺,对稀缺水资源的竞争利用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逐渐成为影响水资源配置效率的决定因素,水资源管理的重心逐渐转向如何协调人与人的关系上。水资源稀缺程度的提高促使了水资源价值的提升,由此加剧了人类对水资源的争夺,如何实现稀缺资源的公平目标和效率目标成为现代水资源管理的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资源管理的一般范式,资源管理的目标是实现长期动态平衡,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框架也应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进行设计。为此,基于水资源短缺的制度原因分析,指出我国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诱导因素,分别从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两个层面设计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制度安排,以及水资源供求均衡的形成机制和供求失衡的解决机制,重新定位政府水资源管理的政策取向,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结构如下: (1) 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基于我国水资源供求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合水资源的自然特性和经济特性,提出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避免“公地悲剧”、消除集体行动的困境、形成外部性内部化的激励、形成长期合作博弈的制度约束以及响应公平和效率均衡的需求。水资源管理是综合运用制度、经济与政策措施,实现水资源的长期稳定的供求均衡,为实现稀缺资源永续利用的基本目标,水资源管理应遵循效率、公平、可持续和整体性原则。通过比较分析了现有水资源管理形式以及水资源国家集权管理制度、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制度、分权管理制度和参与式管理制度四种模式及其绩效水平,指明了水资源管理制度变迁的方向,需要根据水资源供求形势的变化,重新定位水资源供求管理和需求管理的制度内涵,通过制度创新协调多个利益
二、论市场经济与水资源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市场经济与水资源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动因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水价改革对农户用水行为影响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研究 |
1.2.4 简要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
2.1.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 |
2.2 理论基础 |
2.2.1 资源配置理论 |
2.2.2 农户行为理论 |
2.2.3 制度变迁理论 |
2.3 理论分析 |
2.3.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 |
2.3.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效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与利益相关者分析 |
3.1 农业水价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1 无偿和低价供水阶段(1949-1984 年) |
3.1.2 农业水价改革起步阶段(1985-2005 年) |
3.1.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阶段(2006 年以来) |
3.2 农业水价改革的成效与困境 |
3.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动因 |
3.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行为互动分析 |
3.4.1 农业水价改革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 |
3.4.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目标差异 |
3.4.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激励相容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现状分析 |
4.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分析 |
4.1.1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 |
4.1.2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展评价 |
4.2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及利益保障分析 |
4.2.1 项目区主要改革举措 |
4.2.2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障分析 |
4.2.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利益相容性缺陷 |
4.3 山东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实施效果评价 |
4.3.1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2 相关主体评价方法 |
4.3.3 相关主体评价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分析 |
5.1 理论分析 |
5.2 农户节水技术采用的驱动因素 |
5.2.1 Meta分析的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5.2.2 Meta分析结果 |
5.3 农户对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响应行为偏好分析 |
5.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 |
5.4.1 研究方法 |
5.4.2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分析 |
5.4.3 实证分析 |
5.4.4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的仿真模拟 |
6.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型构建 |
6.1.1 确定系统边界及结构 |
6.1.2 建构系统因果关系图 |
6.1.3 绘制存量流量图 |
6.2 变量方程赋值 |
6.2.1 变量描述性统计 |
6.2.2 指标权重确定及变量方程赋值 |
6.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评价结果分析 |
6.4 情景模拟及仿真结果分析 |
6.4.1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仿真模拟 |
6.4.2 各子系统效应仿真模拟 |
6.4.3 模型检验 |
6.4.4 参数情景设置 |
6.5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2.1 构建终端用水户节余水权交易机制 |
7.2.2 完善粮食主产区专项财政支持政策 |
7.2.3 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分担机制 |
7.2.4 完善“一提一补”机制,提升灌溉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3)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水资源危机 |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
二、国外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为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
二、优化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
三、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理论构建 |
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典型样本 |
第四节 论文研究创新性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水资源的属性 |
第一节 水资源的内涵及自然特性 |
一、水资源的内涵 |
二、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
第二节 水资源的财产属性 |
一、水资源的可占有性 |
二、水资源的稀缺性 |
三、水资源的有价值性 |
第三节 水资源的资源属性 |
一、水资源的生物伦理性 |
二、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
第四节 水资源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系 |
一、纯粹资源属性的水 |
二、资源的财产属性彰显 |
三、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共生 |
四、资源性财产与非资源性财产 |
第五节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利用 |
一、水资源利用手段 |
二、水资源利用模式 |
三、水资源属性对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影响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利用制度历史考察及启示 |
第一节 1949—1977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
一、防治水患,兴修水利 |
二、组建流域性水利机构 |
第二节 1978-1987调整过渡:水资源利用立法萌芽 |
第三节 1988-1997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
一、明晰水资源权属,明确水资源管理体制 |
二、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科学合理、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
三、水资源财产属性逐渐显现 |
四、建立水事纠纷解决制度 |
第四节 1998-2008年 法治完善: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二、确立以取水权为核心的取用水管理制度 |
三、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
四、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提出 |
五、水权与水市场 |
第五节 2009年至今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一、“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框架的的基本体系 |
二、编制实施水功能区划 |
三、确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
四、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 |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成就 |
一、基础与保障--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 |
二、建章立制—水资源利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
三、人水和谐—水资源利用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 |
四、产权配置—水权制度建设框架 |
五、强化监督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 |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
二、水量分配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竞争性开发利用 |
三、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缺失 |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方向 |
一、两种力量:市场配置与行政管制的平衡 |
二、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影响资源管理效果 |
三、水资源财产权: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改变的基础 |
第四章 水资源利用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水资源利用 |
一、美国水资源概况 |
二、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
三、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 |
四、小节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 |
一、澳大利亚水资源概况 |
二、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体制 |
三、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法律与政策 |
四、墨累-达令流域管理 |
五、澳大利亚水权和水市场 |
六、小结 |
第三节 欧盟水框架指令与水资源利用 |
一、欧盟水资源概况 |
二、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三、欧盟水框架指令主要内容 |
四、小节 |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启示 |
一、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公法色彩日益浓厚 |
二、综合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三、水资源管理从区域控制走向流域管理 |
四、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 |
五、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与本土资源 |
一、我国水资源自然环境因素 |
二、我国治水的历史传统 |
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发展及转型 |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框架 |
一、水权制度--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
二、政府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有限度的水市场 |
三、公私融合--公有制基础上的水资源使用权利体系构建 |
四、统一协调--多层次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的优势 |
一、水资源所有权公有制 |
二、中央集权降低水资源管理成本 |
三、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契合 |
第六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中央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 |
二、构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
三、构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代表制度 |
第二节 地方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 |
二、深化水务体制改革 |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流域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
二、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框架 |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水权概念厘清 |
一、水权的内涵 |
二、水资源所有权 |
三、水资源使用权 |
四、取水权 |
第二节 水资源供给的双轨制 |
一、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 |
二、水资源使用权界定的可行性分析 |
三、公共性用水的政府供给 |
第三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构造 |
一、水资源使用权构造的基础分析 |
二、现行水量分配方式带来的启示 |
三、用水比例--强化水资源使用的排他性 |
四、配水量--水资源使用权的量化 |
第四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
一、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
二、水资源使用权的利用期限 |
第五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实现基础 |
一、严格执行水资源规划 |
二、明确水量分配方案 |
三、水量监测计量系统建设 |
四、水资源使用权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厘清 |
五、建立完善的权利登记系统 |
第六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市场交易 |
一、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主体 |
二、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管理 |
三、水银行(Water banks)制度 |
四、水权交易所制度 |
五、水资源使用权的期权交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水资源管理模式评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模式评述 |
1.1 水资源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模式 |
1.2 水资源的行政区域管理与流域管理模式 |
1.3 水资源的资源化管理与资产化管理模式 |
2 水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
3 结语 |
(6)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1.2.1 理论意义 |
1.1.2.2 实践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外部性理论 |
2.1.1 外部性的定义 |
2.1.2 外部性的实质 |
2.1.3 外部利益内部化 |
2.1.4 外部性的解决途径 |
2.1.5 水资源负外部性的表现形式 |
2.2 产权经济学理论 |
2.2.1 产权及特征 |
2.2.2 产权与财产、所有权辨析 |
2.2.3 产权制度的特征 |
2.2.4 产权制度与水资源配置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
2.3.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管理的内容 |
3.1 水资源的行政管理 |
3.1.1 水资源行政管理的职能 |
3.1.2 水资源行政管理的组织结构 |
3.2 水资源的法律管理 |
3.2.1 水资源法律管理的作用 |
3.2.2 水资源法律管理的制度安排 |
3.3 水资源的经济管理 |
3.4 水资源的权属管理 |
3.4.1 水权及其属性 |
3.4.2 水权管理 |
3.5 水资源的流域管理 |
3.6 水资源的虚拟水管理 |
3.6.1 虚拟水的概念及其特征 |
3.6.2 虚拟水战略与水资源管理 |
3.6.2.1 虚拟水战略的概念 |
3.6.2.2 以虚拟水战略优化水资源管理 |
3.7 水资源的需求管理 |
3.8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管理的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
4.1 国外的水资源管理 |
4.1.1 美国的水资源管理 |
4.1.2 加拿大的水资源管理 |
4.1.3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 |
4.1.4 以色列的水资源管理 |
4.1.5 新加坡的水资源管理 |
4.2 国内的水资源管理 |
4.2.1 甘肃省的水资源管理 |
4.2.2 浙江省的水资源管理 |
4.3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及启示 |
4.3.1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
4.3.2 国内外经验对黑龙江水资源管理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水资源禀赋及其利用现状分析 |
5.1 黑龙江省概况 |
5.1.1 自然概况 |
5.1.1.1 地理位置 |
5.1.1.2 地域面积 |
5.1.1.3 地貌特征 |
5.1.1.4 气候特征 |
5.1.2 社会经济概况 |
5.1.2.1 行政区划 |
5.1.2.2 经济状况 |
5.2 黑龙江省水资源情况分析 |
5.2.1 水资源数量 |
5.2.2 水资源质量 |
5.2.3 水资源区域分布 |
5.3 黑龙江省水资源利用总体状况分析 |
5.3.1 水资源利用总量特征 |
5.3.2 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 |
5.3.3 不同流域水资源利用结构特征 |
5.3.3.1 水资源利用的区域结构 |
5.3.3.2 水资源利用的产业结构 |
5.4 黑龙江省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5.4.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而且空间不平衡 |
5.4.2 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
5.4.3 水田布局不合理 |
5.5 黑龙江省农业用水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分析 |
5.5.1 压力的概念 |
5.5.2 水资源压力分析方法 |
5.5.3 数据来源及计算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6.1 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现状 |
6.1.1 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 |
6.1.1.1 传统管理体制的弊端 |
6.1.1.2 黑龙江省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进程 |
6.1.1.3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成效 |
6.1.2 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
6.1.3 水价改革 |
6.1.3.1 征收水资源费 |
6.1.3.2 调整水资源价格 |
6.1.4 水资源管理的法制建设 |
6.1.5 流域管理 |
6.1.6 节约用水管理的发展 |
6.1.7 水资源保护取得了进展 |
6.1.8 加强水利工程基本建设 |
6.2 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
6.2.1 缺乏有效统一的行政管理 |
6.2.2 流域管理机构难以发挥应有作用 |
6.2.3 水事法律制度不完备 |
6.2.4 水权的使用权界定不清 |
6.2.5 现行水价使得节水激励机制缺乏 |
6.2.6 公众的参与权与知情权有待进一步体现 |
6.2.7 水事纠纷趋势上升和缺乏有效的补偿机制 |
6.3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的原则及重点领域 |
7.1 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7.1.1 保障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 |
7.1.2 经济、社会、环境与生态协调发展原则 |
7.1.3 代际均衡原则 |
7.1.4 区域间协调发展原则 |
7.1.5 公平原则 |
7.2 水资源管理需要处理的关系 |
7.2.1 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 |
7.2.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系 |
7.2.3 除害与兴利的关系 |
7.2.4 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 |
7.2.5 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社区及农户的关系 |
7.3 水资源管理的重点领域 |
7.3.1 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 |
7.3.2 完善水资源管理的制度 |
7.3.3 加强水资源的经济管理 |
7.3.4 完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法规 |
7.3.5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
7.3.6 调整产业结构及发展模式 |
7.4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
8.1 加强水资源的行政管理 |
8.1.1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 |
8.1.2 规范水行政执法行为 |
8.1.3 推行政务公开 |
8.1.4 强化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预防处理能力的建设 |
8.2 加强水资源管理的经济措施 |
8.2.1 确定科学合理的水价 |
8.2.2 推动水权交易 |
8.3 开源与调整产业布局 |
8.3.1 局部地区实施"北水南调" |
8.3.2 "以供定需"推行"水改旱" |
8.3.3 产业布局的战略性调整 |
8.4 完善法治管理层面的法规条例体系 |
8.4.1 加快立法,尽快完善地方性水法规体系 |
8.4.2 严格执法,加强执法监督,依法行政 |
8.5 建设节水型社会 |
8.5.1 节水型社会是水资源管理的最佳模式 |
8.5.2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途径 |
8.5.3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技术手段 |
8.5.3.1 农业节水技术 |
8.5.3.2 工业节水技术 |
8.5.3.3 城市节水与污水回用 |
8.6 完善流域水资源补偿机制 |
8.6.1 完善流域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前提条件 |
8.6.1.1 明确责任区域的行政划分 |
8.6.1.2 省界水质标准的界定 |
8.6.2 流域水资源补偿机制的初步设计 |
8.6.2.1 改革流域水管理体制 |
8.6.2.2 建立水资源补偿机制的组织体系 |
8.6.2.3 完善经济补偿的法律制度 |
8.6.2.4 建立水污染损失评估方法,确定补偿标准 |
8.6.2.5 建立重大灾害保险制度 |
8.7 加强水利系统人才资源管理 |
8.7.1 人才资源开发 |
8.7.2 加强水利系统人才资源管理与开发 |
8.7.2.1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 |
8.7.2.2 完善人才资源开发机制 |
8.7.2.3 制订合理的人才资源规划 |
8.7.2.4 拓宽人才队伍建设渠道 |
8.7.2.5 做好水利人才的培训工作 |
8.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资源管理内涵研究 |
1.2.2 水资源管理体制研究 |
1.2.3 水资源配置机制研究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经验 |
2.1 制度经济理论 |
2.1.1 制度的含义 |
2.1.2 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
2.1.3 制度创新 |
2.2 水权基本理论 |
2.2.1 产权理论 |
2.2.2 水权的定义和功能 |
2.2.3 水权的特征 |
2.2.4 产权制度与流域水资源配置效率 |
2.3 水资源价值理论 |
2.3.1 基本理论及其分歧 |
2.3.2 理论的应用 |
2.4 国外水资源管理的经验 |
2.4.1 国外水资源管理体制借鉴 |
2.4.2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方向 |
3 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 |
3.1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 |
3.1.1 基本情况 |
3.1.2 社会经济情况 |
3.1.3 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3.2 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现状 |
3.2.1 管理体制方面 |
3.2.2 配置机制方面 |
3.2.3 法制法规方面 |
3.3 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评价 |
3.3.1 缺乏统一的流域管理体制 |
3.3.2 急需改革水资源配置机制 |
3.3.3 缺乏统一完善的保障体系 |
4 渭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的构建 |
4.1 实行流域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
4.2 水资源流域统一管理的经济学分析 |
4.3 渭河流域实行流域统一管理的制度安排 |
5 渭河流域水资源的产权管理 |
5.1 水权制度对流域水资源利用的影响 |
5.2 渭河流域水权交易的可行性分析 |
5.3 渭河流域水权初始分配方法 |
5.3.1 分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5.3.2 水权初始分配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3 水权初始分配计算方法 |
5.4 渭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配套保障措施 |
5.4.1 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形式 |
5.4.2 初始分配方案的协调和确认 |
6 渭河流域水资源的市场管理 |
6.1 水市场及其功能 |
6.1.1 水市场的内涵 |
6.1.2 水市场特征 |
6.1.3 水市场的功能 |
6.2 渭河流域实施水市场制度的可行性 |
6.3 渭河流域水权交易的原则和范围 |
6.3.1 渭河流域水权交易原则 |
6.3.2 渭河流域水权交易范围 |
6.4 水权交易管理中的政府宏观调控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三、在校期间获得的奖励 |
(8)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
1.2.1 跨界水资源管理及其主体的研究现状 |
1.2.2 关于协商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分析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对象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理论基础和主体分析框架 |
2.1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内涵与外延 |
2.1.1 协商的概念框架和要素 |
2.1.2 水资源管理的边界来源和跨界管理的界定 |
2.1.3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提出及其概念 |
2.1.4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外延 |
2.2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理论基础 |
2.2.1 跨界水资源管理的协商理论基础 |
2.2.2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体制分析理论基础 |
2.2.3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个体分析理论基础 |
2.3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框架 |
2.3.1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维度 |
2.3.2 协商结构和协商行为的分析内容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构成及主体关系假设 |
3.1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系统构成 |
3.1.1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界定 |
3.1.2 协商主体的横向和纵向划分 |
3.2.3 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主体的体系构成 |
3.2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主体外部环境分析 |
3.2.1 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外部环境分析 |
3.2.2 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协商的制度环境分析 |
3.3 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关系的体制分析 |
3.3.1 由国家单一主体管理到多中心治理的转型 |
3.3.2 由多职能管理到流域管理下的多区域协商的管理变革 |
3.3.3 由单一行政机制向多机制共生的演变 |
3.4 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的分析 |
3.4.1 关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析 |
3.4.2 关于公众的分析 |
3.4.3 关于涉水企业的分析 |
3.4.4 关于社会团体的分析 |
3.5 转型时期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协商结构及行为假设 |
3.5.1 协商主体协商结构命题 |
3.5.2 协商主体行为假设 |
3.5.3 两个假设的相互印证关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协商主体双轨结构命题的专家调查 |
4.1 研究设计 |
4.1.1 调研目的和方法确定 |
4.1.2 调查对象的确定 |
4.1.3 问卷设计 |
4.2 第一次问卷分析与处理 |
4.2.1 问卷设计及统计结果 |
4.2.2 得出结论的依据及第一次问卷形成的结论 |
4.3 第二次问卷分析与处理 |
4.3.1 问卷设计及统计结果 |
4.3.2 结论形成的依据及第二次问卷形成的结论 |
4.4 后续交流分析 |
4.4.1 总体讨论 |
4.4.2 关于跨界水资源协商公众参与的讨论 |
4.4.3 关于跨界水资源协商组织的讨论 |
4.4.4 关于协商中制度和工具两个层面的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协商主体行为的多案例分析实证分析 |
5.1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机制的案例选择 |
5.1.1 分析对象 |
5.1.2 案例筛选 |
5.1.3 案例资料来源 |
5.1.4 效度和信度分析 |
5.2 协商主体特征的单案例研究 |
5.2.1 研究总体说明 |
5.2.2 单案例内容简述 |
5.3 协商主体特征跨案例分析 |
5.3.1 跨案例分析的分析思路 |
5.3.2 协商主体总体特征 |
5.3.3 中央政府的特征 |
5.3.4 地方政府的特征 |
5.3.5 用户的特征 |
5.3.6 社团组织在协商中的作用及特征体现(怒江案例) |
5.3.7 涉水经济组织 |
5.4 验证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讨论和政策建议 |
6.1 协商结构命题和协商行为假设的讨论 |
6.1.1 两个结论的相互印证 |
6.1.2 问题的追溯 |
6.1.3 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再认识 |
6.2 构建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的政策建议 |
6.2.1 基于宏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6.2.2 基于中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6.3.3 基于微观层面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与创新 |
7.1.1 结论 |
7.1.2 创新之处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论文的不足 |
7.2.2 展望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及参加的主要科研情况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城乡水务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体系 |
2 城乡水务管理历史沿革 |
2.1 水务管理的含义 |
2.2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历史演进 |
2.3 城乡水务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水资源承载能力及水资源优化配置 |
3.1 水资源承载能力 |
3.2 水资源供给 |
3.3 水资源需求 |
3.4 水资源优化配置及供求均衡 |
4 城乡水务市场构建与管理(Ⅰ)概论 |
4.1 水务市场含义及特征 |
4.2 城乡水务市场容量 |
4.3 水务市场的发展现状 |
4.4 我国城乡水务市场发展模式探析 |
4.5 水务市场发展对策 |
5 城乡水务市场构建与管理(Ⅱ)水权及其管理 |
5.1 水权及其特征 |
5.2 水权制度的含义 |
5.3 初始水权的分配 |
5.4 当前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5.5 水权交易 |
5.6 水权交易市场中政府职能构建 |
6 水价及其研究 |
6.1 水价 |
6.2 水价现状分析 |
6.3 政策导向 |
6.4 水价制定 |
6.5 水价制度案例 |
7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
7.1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7.2 城乡水务一体化设想 |
7.3 我国水务行政管理体制 |
7.4 深化水务投融资体制改革 |
7.5 制定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
7.6 构建统一开放的水务市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及缩略词说明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视角、方法、技术路线与内容结构 |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2 水资源管理概述——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我国水资源特征及供求现状分析 |
2.2 水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
2.3 水资源管理的内涵、内容和原则 |
2.4 水资源管理方式及其比较分析 |
2.5 水资源管理手段 |
2.6 水资源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2.7 本章小结 |
3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诱因分析 |
3.1 水资源管理的历史变迁 |
3.2 关于制度、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的一般理论 |
3.3 制度与水资源危机 |
3.4 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的诱导因素分析 |
3.5 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框架体系 |
3.6 本章小结 |
4 水资源供给管理制度安排及政策选择 |
4.1 水资源供给管理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4.2 水资源供给的途径选择 |
4.3 水资源供给管理制度框架 |
4.4 政府水资源供给管理的政策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5 水资源需求管理制度安排及政策选择 |
5.1 水资源需求管理制度的一般理论分析 |
5.2 水资源需求管理制度框架 |
5.3 政府水资源需求管理的政策选择 |
5.4 本章小结 |
6 水资源供求均衡管理制度安排及政策选择 |
6.1 水资源供求均衡形成机制 |
6.2 水资源供求失衡解决机制 |
6.3 政府水资源供求均衡管理政策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及对应章节 |
四、论市场经济与水资源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效应研究 ——以山东省为例[D]. 蔡威熙.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2)
- [2]武川县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 丁宝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4]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5]水资源管理模式评述与展望[J]. 李锋瑞,刘七军,李光棣. 中国沙漠, 2008(06)
- [6]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 李芳. 东北林业大学, 2008(11)
- [7]陕西省渭河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D]. 孙晓丽.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2)
- [8]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 周申蓓. 河海大学, 2007(06)
- [9]城乡水务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 王传成. 山东农业大学, 2006(01)
- [10]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 周玉玺. 山东农业大学,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