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体育旅游课程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毅然[1](2021)在《域外经验与启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和闲暇时间增多,社会对休闲健康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但我国高校培养休闲体育专业人才规模和质量在现阶段却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的迫切需求,此时研究域外成功经验以提高我国休闲体育人才培养质量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域外休闲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师资力量考核等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并据此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建议.
栗雪雯[2](2021)在《美国体育旅游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化发展和消费水平升级,人们对旅游的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体育旅游应运而生。在政策支持下,我国体育旅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已成为体育和旅游市场的新驱动力之一。体育旅游起源于欧洲,发扬于美国,其产品范围涉及多个领域,需要旅游和体育两个行业的协调配合,体育旅游组织是体育旅游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可有效促进资源整合,规范行业秩序。美国体育旅游组织来源多样,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国家理事机构和公共服务部门等多元主体,在赛事活动供给、旅游目的地营销和组织间互动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无论是对体育旅游组织的理论研究还是组织运行的实操层面,美国都已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因此,就美国体育旅游组织的运行机制展开深入研究,可以为我国体育旅游的组织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基于此,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美国体育旅游的行业管理协会——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Sports ETA)作为主要参考对象,将该协会全体成员视为美国体育旅游行业的利益相关者,即体育旅游组织。从Sports ETA的组织结构入手,根据组织成员数据和相关资料,对Sports ETA运行机制的各个环节和因素进行剖析,由现象到本质,以小见大,借此对美国体育旅游组织的运行机制建立宏观认识。本研究将Sports ETA成员划分为行业供应商、目的地营销组织、地区体育委员会、单一运动协会和辅助机构等五种类型,选取组织外部环境中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和体育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数据进行测算,通过对Sports ETA的组织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Sports ETA具有结构多元化,管理层非政府化的特点。2.体育旅游组织多集中在美国东南部和中西部地区,并多集中在大西洋和五大湖沿岸。3.美国体育旅游组织数量与所在地区经济、社会和体育文化环境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与地区降水量无显着关系。4.美国体育旅游组织资金来源多样,包括地方酒店税收、政府专项补贴、企业合作赞助以及社会的捐助等。通过归纳总结,发现Sports ETA的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点:(1)目标驱动机制:多元组合、非营利主导。(2)高效交流机制:专司统筹、横向联络。(3)专业保障机制:行业认证、标准引领。(4)会议研讨机制:顶层建设、自我更新。进而根据研究结果,针对我国国情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一、大力扶持各类与体育旅游有关的社会组织发展;二、推动构建体育旅游行业保障机制;三、丰富“体育旅游+”模式的可能性;四、加强体育旅游行业专业化建设。
张琼月[3](2021)在《中英美澳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在全民健身、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三大体育层面国家战略背景下,体育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高校体育管理专业肩负着培养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的任务。中国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相比,在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个案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以2020年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指标体系为依据,运用泰勒课程目标模式理论和课程体系系统结构模式,对中英美澳共20所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国外与我国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为今后我国体育管理专业课程优化提供启示和参考。研究结论:(1)通过2020年QS排名选取中英美澳样本院校,从宏观层面把握国外15所院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并梳理我国5所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最新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2019版及2020版),得出中外在学分设置、修业年限、学位授予和就业方向等方面存在差异。(2)中英美澳各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目标设置都注重与社会需求接轨,英美澳目标设置更为具体;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结构较为合理,但存在较大的自主性,我国相对来说比较统一,公共必修课程比重较大,选修和实践课程相对较小;我国高校较之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内容设置较为丰富,但不够细化;英美澳三国在课程实施方面有着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中国侧重于理论教学;我国较之英美澳高校课程评价多采用总结性评价,在实践教学方面缺少统一的评价标准,英美澳高校课程评价方式较灵活,注重形成性评价。(3)中英美澳四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均遵循相应的目标导向(商学途径、公共管理途径和科学途径等)和学位类别(理学学士、文学学士、商业学士和管理学学士等),这体现了各国课程设置向培养目标靠近以及注重社会需求。(4)高校的教育理念、教育体制、体育产业和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对中英美澳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存在一定的影响,鉴于此,我国应转变教育理念,改革教育体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管理专业的优化。(5)对我国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提出以下建议:明晰课程目标,结合市场与社会需求;改革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调整课程内容,提高与课程目标的匹配度;推进课程实施,丰富课程多样化形式;优化课程评价,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左伟,曹淼孙,苏如锋[4](2020)在《美国7所大学的体育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美国7所大学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美国这7所大学的体育学科发展现状、内涵、世界排名、学科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美国这7所大学设置的体育学科具有综合性特点,体育学研究更多地体现出相关母学科理论在体育学中的运用、侧重指导实践、与科技密切相关、体育科研的国际合作融合度高。得到启示:中国的体育学需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体育学研究需拓宽国际视野,体育科研需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强中国高校体育学科人才的培养。
王峰,邢金明,郑国华[5](2020)在《美国体育小镇的类型特征、创建发展及启示》文中提出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逻辑分析及ArcGIS地理信息绘图等方法和技术,对美国体育小镇进行了研究。美国体育小镇有大学城体育小镇、赛事体育小镇和户外体育小镇3种类型。在运行模式上,表现为联邦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标准引导,地方政府自治为动力核心,市场运作为主要手段的特点。基于对美国体育小镇发展特征的认识,研究认为应从经济、文化、利益、人本、社会评价和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思考以推进我国体育小镇建设。
邵如蓉,盘劲呈[6](2019)在《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研究——基于产业融合视域》文中研究指明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推动体育旅游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体育、旅游知识储备,还需要体育专项技能的跨界融合能力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但我国仍然存在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不够完善,人才极度缺乏,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采取如下对策;规范相关专业课程内容,夯实知识储备;强化体育运动技能标准化的认证与评估;挖掘旅游跨界融合能力,培育体育旅游创业意识;注重前沿实践,丰富人文素养。
周雨城[7](2019)在《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才是生产的第一资源。对于以创意为特征的文化产业而言,人才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人才已成为深化文化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和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同国际上文化产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在创新规模、效果、动力和资源供给特别是人力资源素质提升方面,仍是短板。因此,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变革显得尤为迫切。一系列的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使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成为“热门”乃至“显学”。文章阐述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与转型趋势,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与问题检视,对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最后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文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人才培养的现状如何”以及“如何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三个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文章从培养院校、院系归属、学位授予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总结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和协议式,并对其进行了反思。随着文化新业态层出不穷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迫在眉睫,文章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高端价值链跃升三方面分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其次,为了深入了解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文章从政策保障、人才培养模式、企业人才培训及激励等方面,运用问卷调查,并对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了访谈,详细分析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厘清了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性因素、观念性障碍和产业发展水平限制三方面对其深层次原因进行了阐述。再次,文章从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政策保障及资金支持、校企合作等方面,对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和特征进行了梳理,得出了相应的启示。高等教育作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孵化器”,从一开始就成为从事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的相关学者和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由于不同国家在教育政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后,在剖析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现状和困境、吸取国外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文章构建了“C-GUE”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人才培养的主体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政府应在制度、观念、政策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高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内涵建设,企业(用人单位)应从激励、投资、培训、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机制。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一)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数量分析与质性分析并重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特征,其涉及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体系、产学研合作等要素,只有通过实证调查分析,才能“摸清病痛,对症下药”。本文针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问卷的效度和信度进行了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通过走访高校学生和教师、文化企业和政府部门相关人员,深入了解这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表达情况,为本文的对策研究奠定了基础。(二)构建了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政府、高校、企业虽然是三类不同性质的组织,对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具有不同维度的影响。通过高校、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相关主体协同合作,优势互补、共享资源、共担风险,形成创新合力,促进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在协同合作的过程中,各要素发挥作用,提升自身效率,通过机制性互动资源共享进行价值创造。高校、政府、企业协同创新打破人、财、物、信息、组织之间的各种壁垒和边界,更强调合作主体间的协作、共享及目标关系。文章通过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联动耦合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模型,分析人才培养机制的主要特征和保障措施,促使人才链与政策链、产业链的三链融合。(三)提出了基于多元主体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新路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不仅仅是高校的责任,更需要政府、企业、文化产业协会及不同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以往的研究大多数基于单一视角,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公共治理视角,从政府、高校、企业等三大人才培养主体入手,分析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现状和困境,借鉴国外文化产业管理培养经验,采取现实视野与历史视野交叉分析,探索出了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路径,这也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张卫民[8](2019)在《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文中指出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协会在2009年发布的高等教育报告中指出,大学生获得创业教育的最佳途径是接受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考夫曼基金会的一份研究报告也显示,鉴于创业的本质特性和广泛适用性,创业知识可以在具体课程层面和专业学科教育项目、主修或主修方向层面进行跨学科融合。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具有天然的必然性和现实需求。中国高校自上世纪80年代开展创业教育之初,就明确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全校性创业教育方向,但全校性创业教育一直处在各高校自由探索阶段,各高校重视程度、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全校性创业教育效果尚不明显。开展全校性创业教育主要采取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从2012年开始,国家层面先后三次(2012年8月、2015年5月和2016年6月)发文,提出通过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来推进创业教育普及化的政策。从国内高校创业教育实践来看,各高校推动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步伐也越来越快,但总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急需一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制度化成果作为支撑。然而,目前学术界对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方面,没有探索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和跨学科创业教育制度,这不利于广泛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本研究正是聚焦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试图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为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与策略支持。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在系统整理跨学科创业教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总结归纳出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基本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的共性特征,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特点、跨学科创业师资的基本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特点。最后,在分析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教育实践的薄弱环节之后,给出了实施建议。在理论基础方面,本研究认为创业活动更加复杂,创业者不仅要懂得怎样筹集资金、怎样注册企业、怎样管理企业、怎样推销产品和怎样依法纳税等,更要不断“生产”科学管理企业的知识和新产品开发知识,从而使企业可持续发展。这种知识的生产过程,符合“知识生产模式II”。此外,创业家或企业领导角色具有特殊性,他们在企业中必须扮演多重角色和与各种企业成员发生相互作用,因此,经理角色理论和交往实践理论对跨学科创业教育提供了理论支撑。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方面,对18所样本高校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进行了分析,依据企业家“个人知识”的特点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探究了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提出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策略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法。本研究认为,应然的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为: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创业中心是最主要的组织形式,其基本特征包括四个方面:跨越不同的学科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知识背景来源广泛;以教学和实践指导为主,科研为辅;服务对象超越跨学科中心涉及的学科范围。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方面,具有三个共性特征:一是创业课程跨学科融合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将创业知识嵌入其中;二是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和讲授以非商学院教师为主;三是体验式教学法是跨学科创业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之一。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研究发现,跨学科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二是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三是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践方面,基于卡内基大学基本分类法,将考夫曼校园计划资助高校分为2类:授予博士学位的综合研究型大学和授予本硕学位的教学型学院或大学。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包括:(1)成立协调和管理全校范围创业教育的领导机构。(2)多种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混合使用,最大化实践效果。(3)发挥创业管理学科的引领作用,带动全校性创业教育开展。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主要有:(1)采用相对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普及创业教育。(2)依托优势学科,重点突破开展跨学科创业教育。(3)强化第二课堂,丰富创业实践活动和指导。通过探究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和对中美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和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等问题。由于对创业者和企业家“知识个人”生产方式,决定了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这也决定了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同时,考夫曼校园计划参与高校的实践经验也给我国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以启示。因此,依据创业教育的跨学科性、体验性、实践性和“意会”性,以及创业教育的知识生成逻辑,我国跨学科创业教育的教育模式、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和跨学科创业教育课程开发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为此,本研究对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提出以下实施建议: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和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乔舟[9](2018)在《基于知识图谱下的体育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运用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软件,对WOS核心合集数据库收录的1996~2018年与体育旅游相关的149篇文献进行处理和分析,揭示近年来体育旅游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前沿。结果表明:体育旅游研究的文献量呈阶段性增长趋势,尤以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中美国对体育旅游研究贡献最大;体育旅游的研究机构中高校占很大比重;作者间合作网络已经初具规模;体育旅游研究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研究热点多集中于影响、事件、模型、参与、消费者和国际足联世界杯等关键词,具体围绕体育旅游内涵和分类,大型体育赛事的社会影响,参与型体育旅游的可持续性参与和人们参与的动机,可持续体育旅游的重要作用等几个重点领域;体育旅游跨学科多元化发展越来越明显。
倪菁[10](2018)在《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闽江学院为例》文中认为高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素质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该文选取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闽江学院两所院校为例,从酒店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专业实践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出美国在酒店管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成功之处,如办学体系层次多、课程设置全面且个性化、行业实践周期长且质量高。在此基础上,从人才培养定位、专业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组织等方面探讨闽江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二、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体育旅游课程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体育旅游课程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域外经验与启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培养目标 |
1.1 美国大学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调“通才性”和“全面性” |
1.2 德国和英国休闲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剖析 |
2 课程设置 |
2.1 颁布休闲课程认证标准规范休闲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与建设 |
2.2 选修课程设置的广博性和强靶向性 |
2.3 高质量的实践课程教育,为毕业生尽快适应新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
2.4 课程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均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3 师资力量——重视任课教师综合能力的考核 |
4 构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助力我国休闲体育人才质量提升 |
4.1 加强休闲体育专业的特色品牌建设力度,满足社会需求 |
4.2 明确培养目标,强调培养人才的专业性、通才性与全面性 |
4.3 强调课程设置的强靶向性和选修课程的广博性 |
4.4 构建高质量的实践课程体系,确保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社会适用性 |
4.5 重视授课教师专业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考核保证教学质量 |
4.6 科学运用评价工具为培养质量保驾护航 |
(2)美国体育旅游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组织扮演重要角色 |
1.1.2 我国体育旅游发展方兴未艾 |
1.1.3 国家对体育旅游发展的支持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体育旅游组织 |
2.1.2 运行机制 |
2.2 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的研究 |
2.2.1 国外关于体育旅游的研究 |
2.2.2 国内关于体育旅游的研究 |
2.3 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组织的研究 |
2.3.1 国外关于体育旅游组织的研究 |
2.3.2 国内关于体育旅游组织的研究 |
2.4 国内外关于体育旅游相关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
2.4.1 国外关于体育旅游相关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
2.4.2 国内关于体育旅游相关组织运行机制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个案研究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成立背景 |
4.2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内部结构现状 |
4.2.1 组织结构 |
4.2.2 组织成员结构 |
4.2.3 小结 |
4.3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外部环境分析 |
4.3.1 指标的选取 |
4.3.2 数据的测算 |
4.3.3 总体成员分析 |
4.3.4 成员类型分析 |
4.3.5 小结 |
5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的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
5.1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的运行机制 |
5.1.1 目标驱动机制:多元组合、非营利主导 |
5.1.2 高效交流机制:专司统筹、横向联络 |
5.1.3 专业保障机制:行业认证、标准引领 |
5.1.4 会议研讨机制:顶层建设、自我更新 |
5.2 对我国体育旅游组织发展的启示 |
5.2.1 转变组织建设理念,优化发展策略 |
5.2.2 促进多元主体发展,力求多方协作 |
5.2.3 营造基层体育氛围,培育本土赛事 |
5.2.4 创新宣传营销方式,塑造品牌形象 |
6 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美国体育赛事与旅游协会(Sports ETA)成员信息表(部分) |
(3)中英美澳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体育管理专业研究 |
1.2.2 体育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 |
1.2.3 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与创新 |
1.4.1 主要工作 |
1.4.2 创新点 |
1.5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对学科、专业、课程的概念界定 |
2.1.2 对课程体系的概念界定 |
2.1.3 课程体系设计的几个重要概念界定 |
2.1.4 对体育管理专业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泰勒的课程目标模式理论 |
2.2.2 课程体系的系统结构模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英美澳体育管理本科专业代表性高校样本选取 |
3.1 研究总体与研究样本 |
3.2 样本选取依据 |
3.2.1 2020 年QS世界大学排名学科分类 |
3.2.2 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指标与权重分析 |
3.2.3 2020 年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概况 |
3.2.4 中英美澳体育学科排名中体育管理本科专业分析 |
3.3 研究样本的基本情况 |
3.3.1 英国样本院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 |
3.3.2 美国样本院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 |
3.3.3 澳大利亚样本院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 |
3.3.4 中国样本院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现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比较分析 |
4.1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目标比较分析 |
4.2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结构比较分析 |
4.3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内容比较分析 |
4.4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实施比较分析 |
4.5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评价比较分析 |
4.6 中英美澳高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与其课程体系的关系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英美澳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差异成因分析 |
5.1 教育理念的差异 |
5.2 教育体制的差异 |
5.3 体育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
5.4 体育管理专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英美澳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对我国的启示 |
6.1 明晰课程目标,结合市场和社会需求 |
6.2 改革课程结构,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 |
6.3 调整课程内容,提高与目标的匹配度 |
6.4 推进课程实施,丰富课程多样化形式 |
6.5 优化课程评价,确定统一的评价标准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附录 |
附录1 专家访谈提纲 |
附录2 英美澳样本院校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官网来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4)美国7所大学的体育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7所大学体育学科的发展现状 |
2 美国7所大学设置的体育学科的内涵 |
3 美国7所大学体育学科的世界排名现状 |
3.1 2019年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情况 |
3.2 美国7所大学在2019年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榜的排名情况 |
3.3 QS世界大学体育学科排名参照指标 |
3.3.1 学术声誉 |
3.3.2 就业单位评价 |
3.3.3 篇均被引频次 |
3.3.4 H指数 |
3.4 美国7所大学办学理念及体育学专业设置 |
4 美国7所大学体育学科的特征 |
4.1 体育学研究更多地体现出相关母学科理论的运用 |
4.2 体育学研究侧重指导实践 |
4.3 体育学科具有综合性特征 |
4.4 体育学研究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
4.5 国际合作科研的融合度高 |
5 对中国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的启示 |
5.1 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中国高校一流体育学科建设 |
5.2 拓宽国际视野,发展中国高校的体育学科 |
5.3 加强国际交流,提升中国高校体育学科人才培养质量 |
5.4 重构体育理论固有知识体系,以国际化视角推动体育学科发展 |
5.5 强化体育学科特色,形成中国高校体育学科差异化发展格局 |
(5)美国体育小镇的类型特征、创建发展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美国体育小镇的类型特征 |
1.1 以大学城为特点的体育小镇 |
1.2 以承办体育赛事为特点的体育小镇 |
1.3 以户外运动为特点的体育小镇 |
2 美国体育小镇的形成 |
2.1 公共设施奠定了美国体育小镇的发展基础 |
2.2 治理模式催生了体育小镇的形成 |
2.3 大学小镇凸显美国体育小镇的特色 |
3 对中国体育小镇建设的启示 |
3.1 以文化为重点,分类推进体育小镇的建设,助力地方文化的品牌建设 |
3.2 以经济为基础,分步推进体育小镇建设,形成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 |
3.3 以利益为核心,分工推进体育小镇的建设,完善体育小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
3.4 以人为根本,优化体育小镇的生态环境,吸引优质资源的聚集 |
3.5 以社会评价为基准,规范体育小镇建设 |
3.6 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强化体育小镇的自我造血功能 |
4 结语 |
(6)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研究——基于产业融合视域(论文提纲范文)
一、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
1.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
2.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
3.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所需素养 |
二、规范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知识、能力与素质) |
1.规范课程内容,夯实知识储备 |
2.强化体育运动技能标准化的认证与评估 |
3.挖掘旅游跨界融合能力,培育体育旅游创业意识 |
4.注重前沿实践,丰富人文素养 |
三、结语 |
(7)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释 |
第一节 相关概念释义 |
一、文化产业 |
二、文化产业管理 |
三、人才培养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
二、公共治理理论 |
三、人力资源相关理论 |
第三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转型趋势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发展演进 |
一、文化产业管理与其他人文社会领域的关系 |
二、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归属:从多学科介入到最终确立 |
三、文化产业管理学科建设现状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反思 |
一、三种模式:工作室制、项目引导式与协议式 |
二、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反思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改革的动力源 |
一、促进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与人才供给侧改革 |
三、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 |
第四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及问题检视 |
第一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
二、调查对象与内容 |
三、问卷结果与分析 |
第二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检视 |
一、政府人才政策和服务保障机制不完善 |
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不匹配 |
三、企业人才培训与激励的相关措施匮乏 |
第三节 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 |
一、制度性局限 |
二、观念性障碍 |
三、发展水平限制 |
第五章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特色与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理念 |
一、美国:人文与科学并重 |
二、德国:双元制与能力本位 |
三、英国:聚焦应用能力培养 |
四、日本:产官学一体化模式 |
五、澳大利亚:创意产业驱动人才培养 |
第二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的培养特征 |
一、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实际紧密结合 |
二、全面丰富的文化产业创新课程体系 |
三、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与产学研一体化 |
四、人才培养投资方案与财政政策保障 |
第三节 国外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经验借鉴 |
一、贯穿“个性化”的人才培养理念 |
二、注重文化产业管理创新创业实践 |
三、加大人才培养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力度 |
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优化创新育人环境 |
五、构建政府—高校—产业三螺旋协同机制 |
第六章 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路径探索 |
第一节 创新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机制 |
一、C-GUE人才培养机制模型构建 |
二、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主要特征 |
三、人才培养创新机制的运行保障 |
第二节 政府层面: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
一、建章立制:完善人才培养制度体系 |
二、观念引导:树立科学人才观念导向 |
三、统筹规划:合理优化文化产业布局 |
四、综合协调:多种手段加强协调监管 |
第三节 高校层面:推进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改革 |
一、模式更新: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 |
二、师资建设:完善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
三、教材建设:健全教材质量评价体系 |
四、文化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
第四节 企业层面:完善文化产业管理人才成长与评价机制 |
一、激励管理:建立全方位人才激励机制 |
二、利益共享:构建风险共担的投资机制 |
三、人才考核:健全人力资源的考核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博期间的科研情况 |
致谢 |
(8)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目的及价值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价值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跨学科 |
(二)跨学科教育 |
(三)创业教育 |
(四)跨学科创业教育 |
三、文献综述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
(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一般理论研究 |
(三)创业教育嵌入某一具体专业教育研究 |
(四)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界定 |
(一)本研究中的创业教育“跨学科”界定为跨出商科之外 |
(二)本研究中的跨学科创业教育限定在创业学术教育领域 |
六、创新之处 |
(一)探究跨学科创业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概括跨学科创业教育的主要模式 |
第一章 作为知识生产者的创业者 |
一、成功企业家的知识生产 |
(一)知识和知识生产模式 |
(二)“知识生产模式II” |
(三)成功的企业家的知识生产模式 |
二、成功的企业家的交往 |
(一)企业家的角色 |
(二)企业家的交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
第二章 考夫曼校园计划(KCI) |
一、考夫曼基金会概况 |
二、考夫曼校园计划 |
(一)背景与理念 |
(二)资助与管理 |
(三)活动与影响 |
三、考夫曼校园计划高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 |
(一)罗切斯特大学的创业学术项目 |
(二)维克森林大学的本科创业教育 |
(三)霍华德大学的本科创业辅修和证书项目 |
(四)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创业辅修与创业主修项目 |
(五)德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六)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创业教育的混合模式 |
(七)伊利偌伊大学-香槟分校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八)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九)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创业教育的辐射模式 |
(十)普渡大学的创业教育平台 |
(十一)雪城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创业教育的磁石模式 |
(十三)马里兰大学-巴尔的摩县分校的学科方向创业教育 |
(十四)鲍德温华莱士大学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五)伍斯特学院的创业指导 |
(十六)希拉姆学院的“创业住宿学习社区” |
(十七)伊利湖学院创业教育的聚焦模式 |
(十八)欧柏林学院的第二课堂创业教育 |
第三章 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应然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 |
(一)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主修专业+“创业证书”或“创业辅修”项目模式的实践 |
二、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 |
(一)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创业双学位和联合学位模式的实践 |
三、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 |
(一)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内涵 |
(二)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模式的实践 |
第四章 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跨学科创业中心:一种跨学科学术组织 |
二、跨学科创业中心基本特征 |
三、KCI校园计划高校跨学科创业中心建设情况 |
四、案例:罗切斯特大学全校性跨学科创业中心 |
(一)中心概况 |
(二)跨学科的组织架构 |
(三)跨学科的创业教师队伍 |
(四)跨学科的创业学术项目 |
第五章 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一)创业课程和商科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关系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的基本特征 |
三、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策略 |
(一)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的基本路径 |
(二)跨学科创业课程开发步骤 |
四、案例:德克萨斯州立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艺术创业课程”开发 |
(一)艺术创业课程规划 |
(二)艺术创业课程标准研制 |
(三)艺术创业教材编写与实施 |
第六章 :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
一、跨学科创业师资的现实需求 |
(一)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的兴起 |
(二)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和课程数量不断增加 |
(三)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对跨学科创业教师的需要 |
二、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一)专业教师的胜任力 |
(二)创业学学科教师的胜任力 |
(三)跨学科创业教师的胜任力 |
三、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现实审视 |
四、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
(一)通过学历教育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二)通过创业实践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三)通过创业培训培养跨学科创业师资 |
第七章 :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方法及KCI高校分类 |
(一)卡内基基金会的教育使命 |
(二)卡内基高等学校分类法 |
(三)2018版卡内基基本分类法 |
(四)基于卡内基基本分类法的KCI高校分类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视角下不同类型高校办学特点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特点 |
(二)教学型学院的办学特点 |
三、不同类型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一)综合研究型大学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二)教学型学院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策略 |
第八章 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
一、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
(一)第二课堂为主的起步阶段(1997—2001) |
(二)创业学科化倾向的建设阶段(2002—2011)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发展阶段(2012—至今) |
二、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践现状 |
(一)创业教育社会氛围逐渐浓厚 |
(二)所有大学生必须接受创业教育 |
(三)创业教育需融入大学人才培养体系 |
(四)创业教育仍然以第二课堂为主 |
三、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存在问题 |
(一)跨学科创业教育理念落后 |
(二)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单一 |
(三)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和课程严重缺乏 |
(四)跨学科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尚未成熟 |
四、我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实施建议 |
(一)利用大学现有资源,选择合适的跨学科创业教育模式 |
(二)整合大学资源,建立跨学科创业学术组织 |
(三)提升各学科专业师资的创业素养,开发跨学科创业课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KCI高校创业双学位或联合学位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二 :KCI高校跨学科创业学术项目运作与课程体系 |
附录三 :罗切斯特大学和伊利偌伊大学创业师资学术背景和创业情况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后记 |
(9)基于知识图谱下的体育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来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体育旅游年度文献量分析 |
2.2 体育旅游主要研究实力 |
2.2.1 体育旅游研究主要国家/地区分析 |
2.2.2 体育旅游研究主要机构分析 |
2.2.3 体育旅游研究核心作者分析 |
2.3 体育旅游研究热点分析 |
2.3.1 体育旅游研究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
2.3.2 体育旅游研究文献共被引网络分析 |
2.4 体育旅游研究演化进程分析 |
2.5 体育旅游研究期刊双图叠加分析 |
3 结论 |
(10)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闽江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分析 |
2.1 培养目标 |
2.2 课程体系与内容 |
2.3 专业实践 |
3 闽江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对策 |
3.1 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层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 |
3.2 新增酒店管理专业相关方向与课程 |
3.3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 |
四、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体育旅游课程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域外经验与启示: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研究[J]. 朱毅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09)
- [2]美国体育旅游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与启示[D]. 栗雪雯.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0)
- [3]中英美澳体育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D]. 张琼月.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4]美国7所大学的体育学科发展现状研究及启示[J]. 左伟,曹淼孙,苏如锋.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20(03)
- [5]美国体育小镇的类型特征、创建发展及启示[J]. 王峰,邢金明,郑国华.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0(02)
- [6]我国体育旅游专业人才的核心素养研究——基于产业融合视域[J]. 邵如蓉,盘劲呈.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7]我国高校文化产业管理人才培养研究[D]. 周雨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7)
- [8]美国高校跨学科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KCI18所高校案例的分析[D]. 张卫民. 苏州大学, 2019(06)
- [9]基于知识图谱下的体育旅游研究可视化分析[J]. 乔舟. 辽宁体育科技, 2018(06)
- [10]中美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以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和闽江学院为例[J]. 倪菁. 海峡科学,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