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

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

一、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盼丽[1](2021)在《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创客教育是在国家政策文件和时代潮流推动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理念为基础的创客教学法因极具个性化的培养方式应运而生,SCS创客教学法是创客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其核心目标是简化教师开展创客的流程,步骤简单,可操作性强,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育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因此,为满足中职学校VB(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新需求,改变VB课堂上学生被动学习、课堂参与度不高等现状,本研究将傅骞教授提出的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程序设计课堂上进行有效运用,以期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创新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法。首先,笔者通过查阅创客教育、创客教学法的相关文献,梳理创客教学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对相关的概念进行界定。其次,结合文献资料、调查分析及教学实践归纳了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在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鉴于此,重点阐述了SCS创客教学法的应用优势。再次,在相应的理念指导下,初步构建将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模型,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四个维度来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然后,以汝阳县中等专业学校2019级计算机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教学行动研究,探索模型的适切性,并在实验班与对照班进行教学对比实践。最后,笔者借助于问卷调查、创意作品、课堂观察、学生成绩及创新能力测量表等工具从多个方面来检验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SCS创客教学法得到实验班学生的普遍好评,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相较传统教学法而言,SCS创客教学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作品完成度及综合成绩均有一定地提升,所构建的模型在三轮的实践中也逐渐完善,更具操作性。笔者希望本研究能对今后的教学实践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王志宇[2](2021)在《短波广播基站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有人留守、无人值班的工作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主流工作模式。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国家广电总局725台开始大力推行全面自动化,现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发射机与天线系统的连接与切换中,然采用人工倒天线作业。人工手动操作带来极大的弊病:操作慢、危险指数高(登高作业和高压作业)、夜班岗位工作强度大、天线设备故障风险大、维护管理难度大、天线信号取样监测难度大等。同时,系统存在容易受干扰、速度慢,自动化程度低,工作环境要求高等消极因素。随着广电系统的发展,对播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优质零秒成为工作的必须任务。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发射机不可能全天播音不出问题。因此,台内代播、台际代播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待接受外来台站的播音任务,切换天线成为临时代播的核心。快速准确是代播的主要要求,显然,手动操作就显得有心无力,全自动、快速、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先进的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提高交换开关切换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实现天线交换开关倒换的自动化是当前工作方式转变的迫切需求。本文提出将天线交换开关和罗克韦尔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相结合,开发一套适用于短波广播基站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本文讨论了电台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介绍了天线、天馈线和天线交换开关的工作原理。本研究完成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的设计开发工作,具体以Ethernet/IP技术基础上的PLC作为控制核心,采取集成设计理念进行开发,并结合天线交换开关的运行机制与控制管理需要,针对性的完成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开发工作,系统基本构成要素为1个以太网模块、1个控制模块、1个数字输入模块、1个数字输出模块与作业现场必要的仪表设备,如变频器,电机等对PLC的命令进行操作交换开关。同时,控制系统选择Control Logix1756这款Rockwell公司设计研发的PLC产品,数据信息交互机制则借助Ethernet/IP系统实现,基于数据交互实现交换开关的直通、转向状态的监控。此外,出于确保控制系统使用便利性的考虑,对上位控制计算机与下位控制计算机的显示器都采用触摸屏作为显示器,上位机控制指令的编写工具为VB,其功能是对开关状态、变动情况进行监测与控制;下位机控制系统选择基于AB的PLC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将实现控制开关状态、交换操作的动态实时监测,并为控制功能的实现提供底层逻辑运算支持,同时辅助“远程控制”功能将开关信息发送给上位机同时接收上位机指令对开关状态进行控制;还将辅助“本地控制”功能对触摸屏控制终端所输入的控制指令进行具体执行,并利用光纤以太网将下位机控制站连接至上位机监控,实现天线交换开关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统一调度。在项目上机调试前,针对本系统控制中PLC梯形程序的准确性,运用罗克韦尔PLCRSLogix5000仿真软件的对运行程序进行仿真验证。在该项目通过上机调试后,为了验证整个天线交换开关系统的硬件可行性,根据无线局《中短波发射机与天馈线阻抗匹配概述》中驻波比1.2,要在系统投入使用前进行驻波比实验测试,测试通过后,本系统设计目标基本实现,满足验收标准的相关要求。试运行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表现出运行稳定、自动高效、切换交换开关良好等优点,能够有效满足控制功能的各项需求。

曹婷[3](2020)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类别划分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推进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中小学教师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引导者,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对教育信息化变革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提升,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仍表现出信息化教学能力薄弱、信息化教学水平差异大等问题。为缩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异,找出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类别划分,探究影响不同类别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显得尤为重要。研究通过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开展类别探究和影响因素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点:第一,对国内外已有政策文献进行总结归纳,结合H省教师信息化发展现状构建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评估指标体系,从资源与应用、工具与应用、培训与保障三方面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开展评估。第二,依据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结果,基于潜在剖面分析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类别划分及特征描述,将三个类别分别命名为“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组”、“信息技术应用适中组”和“信息技术应用积极组”。第三,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影响不同类别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因素进行研究,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类别教师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第四,针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从数字教育资源、培训、保障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分析结果发现,管理信息化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影响最为显着,其次是信息化教学应用,数字资源与保障措施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总体影响基本相同,基础设施在信息化教学中的重要性减弱,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总体影响较小。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以下建议:完善校本资源库建设,提升数字化资源共享程度,督促教师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活动。针对教师需求优化培训方式,鼓励校级领导参与信息化培训,建立完整的培训考核体系。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优化信息化经费配置结构,健全信息化教学管理考评机制,为教师信息化教学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胡启超[4](2020)在《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计算思维”作为高中信息技术四大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受到了空前的重视,并且其理念及内涵也迅速向初中学段蔓延,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也更加重视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Python作为一种面向对象的动态类语言,凭借着其简单、易学、可移植性高等优势迅速成为初中阶段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内容的尚佳软件。例如,山东教育出版社2018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材就将Python作为教学的首选软件编制于第四册教材中,本研究也是将研究范围框定在了初中阶段Python软件的教学中,迎合新课标改革的趋势,符合时代的选择。概念的学习,是很多知识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Python中相关概念的学习也是如此,它贯穿着对整个算法与程序设计部分内容质的理解。从宏观的概念到具体的概念,无不渗透着程序设计部分内容区别于其它部分内容、Python软件区别于其它软件的特别之处,亦散发出计算思维、算法思维培养的精神思想与内涵。因此,对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进行研究有助于学生直接对Python本身的学习,亦对学生计算思维及算法思维的培养有很大增益。本论文分为六章,主体部分由第二章到第六章构成,每章的内容概述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绪论除了来说明本研究的背景和源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与思路等内容,其中也还包括了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第二章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理论的基础。本章对“Python中的概念”、“概念形成”、“概念形成策略”等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框架支持、工具支持和内涵支持三方面找到可以支持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概念定位及相关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支持性探析。本章主要在充分厘清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具体分析了2018版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教材中第四册第二单元“Python语言程序设计”这部分内容,对需要进行策略制定的概念进行了定位,并详细分析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框架支持和工具支持。第四章是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综合制定。本章是在确定具体的概念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找到了可以支撑概念形成策略制定的相关依据,并在这些依据的支持下综合制定出针对性的概念形成策略。第五章是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验证。本章主要是以案例的形式来呈现概念形成策略的实施过程,并且通过教育实验来分析策略在教师Python教学中之于学生相关概念形成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情况,进而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有效性和价值性等做出综合的判断说明。第六章为本研究的总结、局限及展望。本章作为最后一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贡献,讨论了研究对于Python中相关概念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亦对研究历程进行了反思,讨论了研究的局限性,并且指出未来研究的可期性。

袁静蕴[5](2020)在《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算法文化从古至今,积厚流光。我国古代数学中蕴藏着丰富的算法内容和思想。如今,从体现着算法知识内容的“算法初步”章节变成专门学习模块进入高中数学必修课程起,“算法初步”内容在实际的教学中一直存在不少问题,最突出的问题体现在:首先,思想上不重视,原因是受高考影响,“算法初步”内容在绝大部分高考题中只是以唯一一道低分选择题来呈现,一线教师往往在这一章节一笔带过;其次,教学方式上太单一,应试教育下最能快速出成绩的教学方法便是题海战术,算法教学也不例外;最后,程序语言实现算法绝缘,尽管当今主流教材中都建议学生上机验证算法,但由于各种因素难以实现。如何改善这种教学现状呢?这是笔者要研究的问题。2003年我国颁布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都将算法知识纳入到数学必修模块3的“算法初步”和信息技术选修模块1“算法与程序设计”中。这两部分正好有相似性。因为笔者有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经验,于是提出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研究,改善现有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且选用通俗易懂的可视化的VB语言实现算法,设计出适应实际教学的系统化教学设计进行教学探索和实施。那么如何设计出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有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研究且能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如下两方面的内容:(1)在遵循数学课标的基本理念和具体要求下,笔者以课标和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为指导理论,建立设计算法系统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验的基本原则。(2)以北师大版必修3为例,以所构建原则为基础,结合教材中的信息技术建议,设计出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系统化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探索和实施。本文先采用文献分析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归类,构建出系统化教学设计和教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笔者所在学校算法教学现状;最后就发现的相关问题,依据课程整合的理念设计出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有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并展开教学研究。通过实践教学得出以下相关结论:(1)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实施,能够改善单一的算法教学现状,很好的体现了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理念。(2)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实施,能够很好的加强学生对算法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算法基本思想。(3)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实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算法教学质量,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到掌握算法思想对提高数学能力的重要性。

郁佳玲[6](2018)在《计算机编程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上海市聋中职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数学是聋校教学中难以攻坚的一门学科。因大多数聋生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动作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且概括水平低,故需要缜密的逻辑思维的数学学科便成了不少聋生心理上难以跨越的坎。聋生由于本身惧怕学习数学,再加上部分聋生认为学习数学对将来工作和生活没有多大意义导致他们在学习上缺少兴趣,缺乏主动性和探索欲,上课不能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学习效率低,学习方法不准确,以上这些直接导致了他们长期数学成绩得不到提高。聋校的数学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都在积极探究解决聋生一系列数学学习问题的策略,但大部分教师仍旧采用“题海战术”,聋生私底下相互抄袭现象泛滥,教师的反复讲评丝毫提高不了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探索一种新颖的教学数学的方法,即设计使用与数学相关的计算机编程案例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达到对数学教学的辅助效果,即提高聋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聋生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拓展聋生的数学思维以及运用这种逻辑分析能力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张新民[7](2016)在《工业产品类CAD技能等级测试题库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深入开展“CAD技能等级”培训与考评工作。2008年中国工程图学学会联合国际几何与图学学会,组织了国内外有关专家,制定了科学、规范的《CAD技能等级考评大纲》。它将CAD技能分为两类三级,两类是指“工业产品类”和“土木与建筑类”;三级是指:一级为二维计算机绘图;二级为三维几何建模;三级为复杂三维模型制作与处理。虽然有了测评大纲参考,但相应的CAD技能测试题库却没有提供,后续技能等级测试工作不易全面展开。网上或图书中有一小部分可供参考的资料或测试卷,但比较少,不够细致、全面,与大纲中的测点不是很对应,且题库系统的开发除了测点的对应,必须查找、规范、设计、制作众多的题型,开发相应等级的多个不同单元、难度一致、内容不同的题库系统,工作量很大,显然这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不断深入地做好开发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提出了“工业产品类CAD技能测试大纲分析及其题库系统开发”研究课题。本文针对大纲中的工业产品类CAD技能测试大纲的技术制图及其CAD理论和概念加以研究叙述,其后给出了客观题样题设计100题。其次针对工业产品三个级别各个测试条目的各个测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设计了相应的技能测试题型,同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VB高级编程语言的“工业产品类CAD技能测试题库系统”,该系统包括三级18个单元的18种题型,开发了相应的测试题540道题集成为一个题库系统,该题库系统具有浏览、增删、搜索、修改、组卷等功能,该系统的开发成功为大量、迅速、方便地进行工业产品类CAD技能测试大纲与题库的有效衔接打下了基础,为工业产品类CAD测试的迅速、方便、客观、公平、公正提供了基础。同时可以大大促进CAD技能测试的网络化、电子化、无纸化、标准化、自动化。

田丽敏[8](2012)在《《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课程开发研究》文中指出目前,以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线测试系统也随之越来越受到广大教育者的重视。在线测试系统彻底改变了传统考试中的诸多不方便,它改变了传统考试方式中教师印刷试卷、监考、阅卷等费时费力的繁琐工作,也避免了考试中很多人为因素的出错,大大的提高了考试的效率。与传统的考试方式相比,在线测试系统渗入了更多的现代高科技技术,当然也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在线测试系统省去了传统考试中的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不用教师印刷试卷,也减少了监考的难度,尤其是在后期教师阅卷中省去了很多的繁琐工作,也避免了人为出错,更好的实现了考试的客观性和公平性,简化了考试的繁琐过程。在线测试系统的出现,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也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体现,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和技术,改变了教育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无论是国外还是我国内,远程教育正在蒸蒸日上的蓬勃发展期,而相应的对于软件开发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教育输出的学生也应该与之相适应。现代人们的终身学习接受教育的方式越来越广,而相应的教育评价方式却跟不上社会变化的步伐,因而学校教育要作出相应调整,开设《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这样一门课程的需求呼之欲出。本文根据需求分析,开发了这样一门课程,该课程主要是面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也适用于信息技术教育专业的学生。本文从课程开发的需求分析出发,分析了课程特征与学习者特征,从而制定了一些本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主要内容以及教学方法、策略、评价标准,期望能为这门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本文的主要章节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研究提出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欲采取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阐述了本研究的国内外发展综述以及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和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第三章主要从社会需求、学习者需求和专业发展需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本课程开发的需求。第四章是在分析课程特征和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制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和课程分目标。第五章主要确定了本课程主要内容,分为了课堂讲授模块与实验模块两大主要部分同时进行。第六章主要提出了一些实施本课程的建议,课程策略、教学方法等。第七章主要是提出了一些课程管理与评价的建议和标准。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剖析了本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一些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展望。本论文基于浙江师范大学将于明年针对教育技术学相关专业学生开设《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课程的计划,对实践性课程《在线测试系统设计》的开发做出了一些大胆的尝试,作为一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研究生,课程开发也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希望能为这门课程的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笔者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制定了这门课程的课程目标、确定了课程内容以及各部分课程内容之间的组织结构,并且提出了一些课程实施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供教师和学生参考,最后作者试图构建了课程评价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希望能为未来这门课程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并有一定的贡献。

付亚臣[9](2012)在《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计算机教育的普及,网上在线考试系统逐渐取代了纸质考试模式,成为了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的主流。在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步完善的今天,主观题的自动评分也成为了新的课题,尤其是编程题的自动评分是解决无纸化考试模式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目前,在程序设计语言考试中,现有的考试系统对主观性很强的编程题评分仍不完善。本课题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首先分析了VB编程题评分的背景及意义,研究了该课题的国内外现状,并进行了实现该系统的可行性分析,深入探讨研究了Windows API函数、DLL技术、Windows肖息机制和字符串匹配等相关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静态评分与动态评分相结合的VB编程题评分的解决方案。静态评分即分析匹配学生程序文件的窗体信息、窗体中控件信息中的关键词和要点,根据相应的权值给出静态评分的成绩;动态评分即采用黑盒测试的方法对学生程序的功能进行测试,将试题运行中所需的消息序列放在Hook钩子链表中,在评分时通过回放Hook钩子链表中的消息序列来驱动学生程序自动运行,根据运行结果给出得分。结合静态评分成绩和动态评分成绩给出总成绩,保证评分的合理性。最后,将该系统应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在线考试系统的VB编程题模块中,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和评分结果的合理性。

张巍[10](2011)在《基于VBA技术的Office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操作水平的测定已经由传统的笔试方式过渡到上机考试方式。现在的考试系统大多局限在对客观试题的考试及自动评分,而实现对Office操作题的考试和评分的考试系统则不多。本文基于VBA技术,开发了一个操作题由计算机自动阅卷的Office上机考试系统。本系统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平台,充分利用VBA和宏技术,使用Microsoft Access数据库,运用其OLE技术处理考试中各类数据的访问,实现了操作题的自动阅卷功能。该系统具有题目测试和自动评分的功能,并建立了试题库,可以实现学生上机测试和自动批阅的目的。该系统不仅缩短了测试的流程,节省了教师的时间,而且可以减少作弊现象的产生,批改中不带有主观因素,从而使学生的成绩能够真正客观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论文中详细论述了考试系统的开发过程,从需求分析到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再到系统实施,文中还对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进行了论述。该系统已在我校测试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1.1 创客教育的兴起
        1.1.2 新世纪人才培养目标需求
        1.1.3 中职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1.1.4 创客教学法为中职VB教学提供新契机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创客教学法的研究
        1.2.2 国内创客教学法的研究
        1.2.3 研究评述与启示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总体设计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
    2.1 理论基础
        2.1.1 建造主义学习理论
        2.1.2 情景认知理论
        2.1.3 做中学理论
        2.1.4 创新教育理论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创客
        2.2.2 创客教育
        2.2.3 创客教学法
        2.2.4 SCS创客教学法
第三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中职VB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中职VB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1 中职生源及学习现状
        3.1.2 VB教学现状
        3.1.3 评价方式单一
    3.2 创新能力水平调查与分析
        3.2.1 调查目的
        3.2.2 调查设计
        3.2.3 数据分析
    3.3 SCS创客教学法的优势
        3.3.1 步骤精炼操作性强
        3.3.2 情景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3.3 既关注学习过程又重视学习结果
        3.3.4 既注重知识应用又关注能力培养
    3.4 SCS创客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对比
第四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中职VB教学的设计
    4.1 SCS创客教学法模型构建
        4.1.1 构建思路
        4.1.2 模型分析
    4.2 SCS创客教学法教学流程
    4.3 SCS创客教学法教学设计
        4.3.1 教学内容分析
        4.3.2 教学对象分析
        4.3.3 教学目标分析
        4.3.4 教学过程分析
        4.3.5 教学评价分析
        4.3.6 教学平台分析
第五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行动研究
    5.1 前期准备
        5.1.1 研究假设
        5.1.2 研究对象
        5.1.3 研究材料与工具
    5.2 具体实施
        5.2.1 第一轮模型构建与初探——《双重循环控制图形输出》
        5.2.2 第二轮模型优化与改进——《DO循环语句》
        5.2.3 第三轮模型完善与定型——《学生创意作品设计与展示》
第六章 SCS创客教学法应用于VB教学的效果分析
    6.1 学生对课程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
        6.1.1 知识掌握程度
        6.1.2 课程喜爱程度
        6.1.3 方法认可程度
    6.2 教学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6.2.1 调查问卷
        6.2.2 创意作品
        6.2.3 课堂参与度
        6.2.4 学业成绩
        6.2.5 创新能力
        6.2.6 访谈结果
    6.3 实验结论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有关中职VB教学中应用SCS创客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
附录B 学生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C 创新能力测量表
附录D 第二轮教学案例设计
附录E 作品评价表
附录F 中职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G VB测试题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短波广播基站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天线,天馈线和天线交换开关简介
        1.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系统方案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天线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2.1 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指标分析
    2.2 系统功能要求分析
    2.3 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自动化框架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
    3.1 PLC控制技术
        3.1.1 PLC控制技术概述
        3.1.2 PLC的特点与功能
        3.1.3 PLC的组成
        3.1.4 PLC的工作
        3.1.5 PLC的编程语言
        3.1.6 PLC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
    3.2 基于PLC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功能介绍
        3.2.1 PLC模块选型
        3.2.2 PLC编程软件说明
    3.3 天线控制室的控制站设计
        3.3.1 交换开关的分析
        3.3.2 天线控制系统PLC程序实现
    3.4 主任务程序设计
        3.4.1 主任务程序系统时间、PLC时间设定程序
        3.4.2 天线开关直通转动程序
    3.5 比较任务程序设计
        3.5.1 运行图计划播音,PLC执行运行图任务程序
        3.5.2 发射机代播任务程序
    3.6 闭锁任务程序设计
        3.6.1 发射机加高压时闭锁天线交换开关
        3.6.2 天线检修时闭锁发射机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变频器选型与功能设置
    4.1 变频器的简介
        4.1.1 变频器的应用范围
        4.1.2 变频器的控制方式
    4.2 天线交换开关变频器的设置
        4.2.1 变频器的选型以及所控制电机选型
        4.2.2 变频器3G3JZ-AB004 系列的组成
        4.2.3 变频器3G3JZ-AB004 的接线与选择设置
        4.2.4 变频器外部电路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触摸屏显示器的人机界面设计
    5.1 基于触摸屏的上位控制计算机监控设计
        5.1.1 基于触摸屏的上位控制计算机的硬件配置
        5.1.2 基于OPC技术触摸屏与PLC的通信
    5.2 用VB编写天线交换开关的人机交互界面
        5.2.1 VB编程的特点
        5.2.2 系统主画面模块
    5.3 用VB编写天线交换开关的人机交互界面功能
        5.3.1 用户管理
        5.3.2 修改密码
        5.3.3 运行时间表操作
        5.3.4 代播操作
        5.3.5 手动操作
        5.3.6 阀值设定
        5.3.7 操作日志
        5.3.8 故障日志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控制系统网络通信设计
    6.1 基于AB罗克韦尔PLC RSLogix5000 的网络通讯结构的设计
    6.2 上位机天线控制系统与触摸屏之间的通信
    6.3 PLC与技术网的通信
    6.4 PLC与现场设备的通信设计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系统的调试
    7.1 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的调试
        7.1.1 硬件连接
        7.1.2 软件编程
        7.1.3 触摸屏调试
        7.1.4 综合调试
    7.2 通信系统的调试
    7.3 驻波比VSWR实验论证
    7.4 本章小节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类别划分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4 支持课题
    1.5 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研究
        2.1.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指标体系研究
        2.1.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研究
    2.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2.3 潜在剖面分析
第三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3.1 研究工具
        3.1.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问卷设计
        3.1.2 学校信息化发展现状调研问卷设计
    3.2 样本选取与调研过程
    3.3 调研数据预处理
        3.3.1 缺失值和标准化处理
        3.3.2 信效度检验
    3.4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估
        3.4.1 权重确定
        3.4.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测算
第四章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类别及影响因素实证探究
    4.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类别划分
        4.1.1 潜在剖面模型选择
        4.1.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类别特点介绍
    4.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4.2.1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4.2.2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与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3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影响因素对比分析
第五章 讨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政策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缘起
        1.1.1 《新课标》的制定对初中生计算思维培养的要求提高
        1.1.2 Python凭借多重优势在中学编程教学中愈发受到重视
        1.1.3 概念形成相关研究在信息技术学科领域不投入、不深入
        1.1.4 初中Python教学中相关概念的形成存在一定的困难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Python教学相关文献综述
        1.2.2 概念形成策略相关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价值与思路
        1.4.1 研究的价值
        1.4.2 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人工概念和自然概念
        2.1.2 Python教学中的概念
        2.1.3 概念形成
        2.1.4 概念形成策略
    2.2 理论基础
        2.2.1 框架支持层面:APOS理论
        2.2.2 工具支持层面:思维可视化理论
        2.2.3 内涵支持层面:建构主义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概念定位及相关理论对策略制定的支持性探析
    3.1 基于对教材Python单元分析的概念定位
        3.1.1 教材中Python单元特点分析
        3.1.2 教材中Python单元概念定位
    3.2 APOS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支持探析及框架建构
        3.2.1 APOS理论对Python中相关概念形成策略的宏观支持
        3.2.2 APOS理论对Python中相关概念形成策略的具体支持
        3.2.3 基于APOS理论支持的三类概念集合形成框架建构
    3.3 思维可视化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略的支持探析
        3.3.1 思维可视化的四种表征对概念形成策略的宏观支持
        3.3.2 几类思维可视化工具对概念形成策略的具体支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综合制定
    4.1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制定依据
        4.1.1 《鲁教版》新教材的理念与要求
        4.1.2 Python自身逻辑结构上的特点
        4.1.3 相关理论对概念形成策的支持
        4.1.4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4.2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制定
        4.2.1 操作阶段:问题情境化导入概念直观背景策略
        4.2.2 过程阶段:多元表征式构建概念内部特征策略
        4.2.3 对象阶段:类比应用式构建概念符号表征策略
        4.2.4 图示阶段:结构整合化形成概念网络体系策略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验证
    5.1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设计
        5.1.1 实验目的
        5.1.2 实验对象
        5.1.3 实验假设
        5.1.4 实验变量
        5.1.5 实验测量工具
        5.1.6 实验流程设计
    5.2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实施
        5.2.1 实验前测
        5.2.2 实验过程
        5.2.3 策略应用的具体教学案例
        5.2.4 实验后测
    5.3 概念形成策略的实验结果
        5.3.1 概念理解和掌握水平测试题结果分析
        5.3.2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3 计算思维水平前后测量结果分析
    5.4 实验结果总结及讨论
        5.4.1 实验结论
        5.4.2 实验结论之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总结、局限及展望
    6.1 本研究的总结
    6.2 本研究的局限
    6.3 本研究的展望
注释文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概念理解和掌握水平测试题
    附录二 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三 计算思维前测量表
    附录四 计算思维后测量表
后记

(5)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1.5 研究方法
2 核心概念和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
    2.2 算法初步模块主要内容
    2.3 VB语言和VB6.0平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4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4.1 调查的对象与实施
    4.2 调查的初步结论
5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系统化教学设计
    5.1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系统化教学设计思路
    5.2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教学设计
    5.3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经典案例教学设计样章
6 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教学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实验背景与准备
    6.2 实验实施过程及结果分析
7 结论与反思
    7.1 研究的结论与建议
    7.2 本研究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1 高2018届学生“算法初步”学习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3 实验后测算法测试问卷
致谢

(6)计算机编程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上海市聋中职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现状
        1.3.2 国外现状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问题
        1.4.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4 研究路线图
        1.4.5 研究工具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计算机编程概念界定
        2.1.2 Visual Basic编程基础
        2.1.3 编程与数学的关系
        2.1.4 计算机编程作为一种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辅助策略
    2.2 计算机编程辅助数学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认知负荷理论
        2.2.2 教学设计理论
        2.2.3 其他相关理论
第3章 聋生数学学困成因分析
    3.1 研究问题的分析
        3.1.1 研究聋生数学学困成因分析
        3.1.2 研究设计VB编程实例的分析
        3.1.3 研究实践成效的分析
    3.2 分析步骤
        3.2.1 被试
        3.2.2 测量量表
        3.2.3 施测方案
        3.2.4 数据处理
        3.2.5 结果与分析
    3.3 对聋生数学学困改变的策略提出
    3.4 VB编程应用到数学教学中的设计策略
第4章 VB编程辅助数学教学的应用与实践
    4.1 设计VB编程实例
    4.2 实施VB编程实例教学实验
        4.2.1 分组实验
        4.2.2 实验阶段
    4.3 根据实验反馈完善教学设计
        4.3.1 获取实验反馈
        4.3.2 完善教学设计
        4.3.3 调整教学策略
第5章 研究结果
    5.1 对数学测试进行质量分析
        5.1.1 教学前测与后测成绩对照
        5.1.2 教学前测与后测得分率对照
    5.2 发放后测问卷,统计、比较、分析问卷
        5.2.1 被试
        5.2.2 测量量表
        5.2.3 施测过程
        5.2.4 数据处理
        5.2.5 结果与分析
    5.3 评价和反思
第6章 研究总结
    6.1 研究结论
        6.1.1 有助于聋生识记字母在特定的公式中所代表的含义
        6.1.2 有助于聋生掌握对公式的灵活运用
        6.1.3 有助于聋生学习品质的养成
        6.1.4 有助于聋生学习兴趣的提升
        6.1.5 有助于聋生应用题解题正确率提升
        6.1.6 有助于聋生良好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养成
        6.1.7 有助于比较、归类和概括思维过程的形成
    6.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6.2.1 增加与数学教学结合的VB教学案例
        6.2.2 增加个案研究法
        6.2.3 拓展数学测试题
        6.2.4 扩大实验对象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学测试题
附录B 《中职聋生数学学习状况问卷调查》
附录C 《计算机编程辅助数学教学效果评测调查》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工业产品类CAD技能等级测试题库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工业产品CAD软件及其功能发展概况
    1.2 立项背景
    1.3 CAD技能测试系统的研究现状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
    1.5 本课题需要研究的内容
第2章 CAD基础理论测点分析及其测试样题设计
    2.1 CAD基础理论叙述及测试条目及测点
        2.1.1 制图的基本知识
        2.1.2 计算机绘图的基本知识
        2.1.3 三维建模的基本知识
    2.2 CAD基础理论测试样题设计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业产品类CAD技能测试大纲分析
    3.1 工业一级CAD技能测评分析
        3.1.1 一级考评内容、技能要求分析
        3.1.2 一级测试点分析与分解
        3.1.3 一级各测点量化、分值化分解
    3.2 工业二级CAD技能测评分析
        3.2.1 二级考评内容、技能要求分析
        3.2.2 二级测试点分析与分解
        3.2.3 二级各测点量化、分值化分解
    3.3 工业三级CAD技能测评分析
        3.3.1 三级考评内容、技能要求分析
        3.3.2 三级测试点分析与分解
        3.3.3 三级各测点量化、分值化分解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试题样题设计与制作
    4.1 一级各单元样题设计
        4.1.1 二维绘图环境设置样题
        4.1.2 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单元样题
        4.1.3 图形文字和尺寸标注单元样题
        4.1.4 零件图绘制样题
        4.1.5 装配图绘制样题
        4.1.6 文件管理单元样题
    4.2 二级各单元样题设计
        4.2.1 草图设计样题
        4.2.2 基于特征的零件实体造型样题
        4.2.3 规则曲面造型样题
        4.2.4 三维装配建模样题
        4.2.5 三维零件投影图样题
        4.2.6 图形文件管理样题
    4.3 三级各单元样题设计
        4.3.1 复杂曲面造型样题
        4.3.2 模型与场景渲染样题
        4.3.3 动画制作样题
        4.3.4 零件参数化和变量化设计技术样题
        4.3.5 装配仿真样题
        4.3.6 运动仿真样题
        4.3.7 文件操作与格式转换样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题库系统框架设计与题库系统功能设计
    5.1 题库系统框架设计
    5.2 题库系统功能设计
    5.3 系统开发方案选择
        5.3.1 VB与Access数据库开发方案
        5.3.2 C语言与SQL Server开发方案
    5.4 软件开发环境的确定
    5.5 题库系统登录界面设计
    5.6 题库功能界面展示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8)《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课程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一、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方法
二、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一) 概念界定
    (二) 《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课程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三) 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三、需求分析
    (一) 社会需求
    (二) 学习者需求
    (三) 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需求
四、制定课程目标
    (一) 课程分析
    (二) 学习者分析
    (三) 课程目标
五、确定课程内容
    (一) 课程讲授模块
    (二) 实验模块
六、实施课程
    (一) 课程对象
    (二) 教学方法
七、课程评价
    (一) 课程评价的涵义
    (二) 评价指标及标准
八、总结
    (一) 本研究取得的成果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
    1.4 开发工具的选择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2章 系统可行性分析
    2.1 VB应用程序的分析
        2.1.1 VB程序的总体框架
        2.1.2 VB程序的工作方式
    2.2 VB编程题自动评分系统设计思路
        2.2.1 静态评分的分析
        2.2.2 动态评分的分析
    2.3 系统设计目标
第3章 课题相关技术介绍
    3.1 Windows API简介
        3.1.1 Windows API分类
        3.1.2 API Hook技术介绍
        3.1.3 在VC++中调用Windows API函数
    3.2 Windows消息和消息处理
        3.2.1 Windows消息
        3.2.2 Windows消息机制
        3.2.3 句柄
        3.2.4 消息的发送
    3.3 DLL技术介绍
        3.3.1 什么是DLL
        3.3.2 DLL优点
        3.3.3 在VC中创建DLL
    3.4 回调函数
        3.4.1 回调函数的实现
        3.4.2 回调函数在软件设计中的应用
    3.5 字符串匹配算法
        3.5.1 KMP算法
        3.5.2 Brute-Force算法
        3.5.3 Levenshtein算法
第4章 VB编程题评分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VB在线考试系统需求分析
        4.1.1 系统需求分析
        4.1.2 系统的结构概述
    4.2 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设计方案
        4.2.1 静态评分模块设计
        4.2.2 动态评分模块设计
        4.2.3 VB程序设计常见错误分类
    4.3 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库需求分析
        4.3.2 数据库详细设计
    4.3 系统功能的实现
        4.3.1 对学生程序控制的实现
        4.3.2 获取当前窗体句柄的实现
        4.3.3 获取窗体中控件的句柄的实现
        4.3.4 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界面实现
第5章 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方案
    5.2 实验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基于VBA技术的Office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考试系统开发背景和意义
    1.2 考试系统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系统设计目标
第2章 考试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
    2.1 VBA 技术
    2.2 基于VBA 的自动阅卷技术
        2.2.1 Word 文档对象及属性分析
        2.2.2 Excel 文档对象及属性分析
        2.2.3 PowerPoint 文档对象及属性分析
    2.3 VB 编程技术
    2.4 Access 数据库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试系统的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
        3.1.1 系统的总体要求
        3.1.2 系统的具体要求
    3.2 系统功能分析
        3.2.1 登录流程
        3.2.2 生成试题和显示试题流程
        3.2.3 考生答题流程
        3.2.4 交卷评分流程
    3.3 数据字典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考试系统的总体设计
    4.1 系统设计的原则
    4.2 系统的结构设计
    4.3 数据库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考试系统的实现
    5.1 考试系统的开发环境
        5.1.1 硬件环境
        5.1.2 软件要求
    5.2 考生登录
    5.3 试卷管理模块的实现
        5.3.1 选择题的管理和实现
        5.3.2 操作题的管理和实现
        5.3.3 生成试卷
    5.4 上机考试模块的实现
        5.4.1 试卷分发
        5.4.2 时间管理
        5.4.3 故障修复
    5.5 自动阅卷模块的实现
        5.5.1 选择题评分
        5.5.2 操作题评分
        5.5.3 成绩统计
    5.6 系统安全
        5.6.1 Access 数据库安全
        5.6.2 网络安全机制
        5.6.3 计算机病毒防护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考试系统的测试
    6.1 系统测试的意义
    6.2 系统测试的要求
    6.3 系统功能的测试
    6.4 自动评分的准确性测试
    6.6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SCS创客教学法在中职VB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张盼丽. 河南科技学院, 2021(07)
  • [2]短波广播基站天线交换开关控制系统研究[D]. 王志宇.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类别划分及影响因素研究[D]. 曹婷.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初中信息技术Python教学中概念形成策略研究[D]. 胡启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1)
  • [5]高中数学“算法初步”在VB环境下的教学研究[D]. 袁静蕴. 西南大学, 2020(01)
  • [6]计算机编程辅助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以上海市聋中职校为例[D]. 郁佳玲. 上海师范大学, 2018(08)
  • [7]工业产品类CAD技能等级测试题库系统开发[D]. 张新民.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7)
  • [8]《在线测试系统设计》课程开发研究[D]. 田丽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12(02)
  • [9]基于Windows消息机制的VB编程题评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 付亚臣.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1)
  • [10]基于VBA技术的Office上机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张巍. 黑龙江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基于VB的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