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

一、万拉法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韩敏[1](2017)在《米那普仑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比较米那普仑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4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米那普仑与帕罗西汀组,每组37例,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过程中米那普仑组有2例失访,帕罗西汀组有1例失访。治疗后8周末两组SCL-90躯体化因子分、HAMD、HAMA评分无统计学差异(t=1.251,1.199,1.823;P>0.05),但是2周末-6周末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下降米那普仑组先于帕罗西汀组(t=2.269,2.025,2.063;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0.227,P>0.05)。结论米那普仑治疗躯体形式障碍与帕罗西汀疗效相近,但是疗效出现较早。两组TESS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马闯胜,邵玉单,邱松伟,杨靖,张淑芳[2](2016)在《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人格倾向与临床疗效》文中指出目的:调查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障碍倾向,比较帕罗西汀对有人格障碍倾向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人格诊断问卷第4版(PDQ-4)对符合研究条件的5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筛查,筛查阳性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其余分入对照组,两组服用帕罗西汀治疗,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疗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的2、4、8周末各评定1次,比较两组间的疗效。结果:58例患者中人格障碍筛查阳性34例(58.62%),焦虑组阳性率最高(30例,51.72%),奇异古怪组(24例,41.38%)和表演组(23例,39.66%)稍低。阳性率比较高的人格亚型为强迫型(29例,50.00%)、回避型(22例,37.93%)和偏执型(21例,36.2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34例)显效率50.00%,有效率85.29%,对照组(24例)显效率54.17%,有效率87.50%,两组间显效率和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别(χ2=0.098,0.022;P>0.05),治疗2周后两组SCL-90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4周时的躯体化因子与4、8周时的焦虑因子两组间差别显着(P<0.05)。结论: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人格障碍倾向明显。具有明显人格障碍倾向的患者与其他患者比较临床疗效大体相当。人格倾向相对不明显的患者在焦虑、躯体症状方面的疗效更好。

李洪祥,刁艳云,刘娜[3](2014)在《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6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末分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症状自评量表(SCL-90)躯体化因子评定临床疗效,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2、4、6、8周末研究组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与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6.74%,对照组显效率55.81%,研究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14,P<0.05)。不良反应均较轻,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独应用帕罗西汀,且疗效出现较早,副作用无明显增加。

吴凯恩[4](2014)在《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抑郁症是以心境显着而持久的低落为基本临床表现,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的一种情绪障碍性疾病。本病相当于中医学的“郁证”、“癫证”、“脏躁”、“梅核气”、“百合病”等疾病范畴。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的《世界卫生报告》指出,全球抑郁症患者已达3.4亿,其发病率约为11%,目前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现每年由精神因素而导致自杀的人数约100万,随着现代社会精神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正在不断升高,WHO预计2020年时,抑郁症将成为全球死亡和致残的第二大因素。目前治疗以抗抑郁药的应用为主,而抗抑郁药虽能维持病情稳定,但副作用多,亦不能根治,加上昂贵的价格制约了临床使用。因此,研究一种安全有效、且无毒副作用,并能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而中医药辨证论治的多层次、多靶点特点结合针刺的双向调节作用正附合上述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系统的临床观察,以针灸补虚泻实法结合中药辨证论治法协同治疗的方法来观察对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抑郁症患者60例,均为就诊于香港仁民中医药针灸诊疗中心病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所有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药并用组(治疗组)30例及中药治疗组(对照组)30例,采用针灸补虚泻实法结合中药辨证论治法,与单纯中药辨证论治法对照观察。治疗组患者每日服用中药一剂,按照辨证论治法,肝郁气滞证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治之;肝郁脾虚证以逍遥散加减治之;痰气郁口证以半夏厚朴汤加减治之;心脾两虚证以归脾汤加减治之;肝肾阴虚证以滋水清肝饮加减治之,同时以补虚泻实法针刺百会、印堂、大敦、太冲、太白、大都、少府、神门和少冲穴,隔日一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中药一剂,方药同治疗组,连续治疗6周为一疗程。于第1,2,4,6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的变化,采用HAMD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起效时问、有效率和复发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价患者抑郁状态的改善情况,采用CGI量表评定各组整体疗效,以SF-36量表对各组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在结束疗程后4周以HAMD量表评定各组远期疗效。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及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认知障碍因子和绝望感因子评分变化进行组内和组间的比较,两组分别于疗程结束后统一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不论在HAMD抑郁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及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评分、认知障碍因子及和绝望感因子评分方面,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有显着性差异(P<0.05)。另外,HAMD认知障碍因子和绝望感因子评分方面,两组疗效比较结果无显着性差异(P>0.05)。CGI量表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病情严重程度,疗效总评和疗效指数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从总体疗效来看,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为66.67%,两组间疗效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综合上述结果,说明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及针药并用组(治疗组)对本病均有疗效,而针药并用组(治疗组)治疗本病疗效高于中药治疗组(对照组),并能在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等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显示针刺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采用针灸补虚泻实法结合中药辨证论治法治疗抑郁症疗效高于单纯中药辨证论治法治疗抑郁症,该法能更有效地提高抑郁症的缓解率,帮助患者改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和绝望感因子等抑郁症状,明显提高患者对自我症状、活动、健康状态的评价,并提高总体生存质量,可见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王俊锋,张波,别红军,张文浩[5](2013)在《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躯体化障碍(somatoform dizorders,SD)是一种慢性精神疾病,有人认为它属于焦虑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它是以多种多样、反复出现、时常变化的躯体主诉为特征,可以累及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但是医学上没有相应的病理学证据。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并有社会功能的受损。躯体化障碍的患者常常导致医疗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接受昂贵的、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薛秀娟,华雪君[6](2012)在《躯体化障碍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是一种反复出现多种频繁易变的躯体症状,并且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基础的神经症。本病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个性因素、心理因素等,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大多数学者认为,患者在情绪冲突时,体内神经内分泌、自主神经及血液生化改变导致血管、内脏器官、肌张力等改变,这些生理反应被患者感受为躯体症状;另外,躯体化障碍

安璐璇[7](2012)在《7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药物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对象为73例符合DSM-Ⅳ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通过自编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creening for Somatoform Symptoms-7, SOMS-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及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 Symptom Checklist-90, SCL-90)的评定来分析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将所有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度洛西汀联合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度洛西汀治疗,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后第2、4、6、8周末对两组患者进行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OMS-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 TESS)的评定。治疗结束时共收集完整资料66例,研究组34例,对照组32例,通过两组患者上述各项量表的评定结果分析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一般资料的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相关分析、t检验分析、卡方检验及Ridit分析等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人口学特征:躯体化障碍患者以女性居多,男/女=1:1.92;已婚者占76.7%,高于未婚及离婚丧偶者;农村患者明显多于城镇,两者比例为2.48:1;躯体化障碍患者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初中及以下受教育水平者共占69.9%。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职业以农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居多共占68.5%,且大部分患者家庭经济条件中等。2.发病背景特征:躯体化障碍患者起病年龄较早,平均(27.84±3.07)岁;多为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平均(14.19±9.83)年;就诊次数较多,一年内平均就诊次数为(8.14±5.11)次;多数患者否认发病诱因或认为是由躯体疾病引起,极少数患者承认起病与心理因素有关。3.症状特征: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较多且涉及多个系统;同时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躯体化障碍患者的SOMS-7总分与HAMA总分及HAMD总分呈正相关。4.临床疗效:治疗后第2、4、6、8周末两组患者SOMS-7、HAMA、HAMD及SCL-90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组内比较发现,早在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SOMS-7躯体化症状数、SOMS-7总分、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及SCL-90躯体化因子评分就显着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对照组各项评分则是在治疗第4周末才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1)。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第2周末研究组SOMS-7躯体化症状数、SOMS-7总分、HAMA-SOM总分、HAMD总分、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总分、HAMD睡眠因子总分、SCL-90躯体化因子分、SCL-90抑郁因子分的减分幅度就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显着(P<0.05或P<0.01),至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SOMS-7症状数、SOMS-7总分、HAMA总分及各因子总分、HAMD总分及除体重因子外的各因子总分、SCL-90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无效4人,进步10人,显进16人,痊愈4人;对照组:无效9人,进步12人,显进10人,痊愈1人,两组疗效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327,P<0.05)。5.安全性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口干、恶心呕吐、头昏和昏厥、嗜睡、便秘、食欲减退或厌食、心动过速、失眠及出汗。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程度均较轻,且随疗程进展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能够耐受,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不显着(P>0.05)。结论1.躯体化障碍患者以女性、已婚、家住农村、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经济条件中等及从事体力劳动者居多。2.本病起病年龄较早,多为慢性起病,病程较长,就诊次数较多,且患者多否认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3.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的躯体不适症状较多且涉及多个系统。同时患者多伴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且焦虑、抑郁程度与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4.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能较快、较好的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躯体不适感及焦虑、抑郁情绪,同时相较于单用度洛西汀治疗效果更好。5.度洛西汀联合小剂量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安全性较好,相较于单用度洛西汀治疗,并未明显增加药物副反应。

薛湘[8](2012)在《针灸暗示疗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对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躯体化障碍又称Briquet综合征,属于躯体形式障碍的一个最常见的临床亚型,多在30岁以前起病,女性多见,病程至少持续2年以上,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这些躯体症状几乎在每一个系统都可能出现,没有找到任何合适的躯体疾病来解释其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造成一定严重程度的社会功能障碍。根据其定义,躯体化障碍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慢性精神障碍。本病病程呈慢性波动性,患者往往具有多年的就诊经历、大量的辅助检查资料、使用过各种各样的药物,甚至反复接受不必要的手术治疗,造成巨大的医学和经济花费。躯体化障碍具有跨文化的差异,和西方社会相比,非西方社会的人们更容易患躯体化障碍。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和和发病机制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其确切的机制仍在进一步研究。目前普遍的观点认为躯体化障碍的病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了遗传、个性特征、家庭养育方式、神经心理及神经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鉴于躯体化障碍存在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对于该病的治疗也主要集中在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药物联合心理治疗以及其他治疗四个方面。药物方面疗效比较肯定的是新型抗抑郁药物,比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选择性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等,也有相关研究证实小剂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躯体化障碍的治疗起到增效剂的作用;而心理治疗方面最常用的是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包括了个人和小组治疗。另外森田疗法放松训练、物理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也逐渐被应用于躯体化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在躯体化障碍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认知行为疗法存在疗程长,不能立即奏效,患者文化程度低难以接受等缺点,而且躯体化障碍患者往往拒绝与医生探讨心理原因,即使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情绪时也同样如此。因此发展适合病人自身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又方便操作的本土化心理治疗措施成为我国躯体化障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根据躯体化障碍患者文化程度较低,暗示性高,急于要求解决躯体症状的特点,以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针灸作为媒介,采用语言暗示治疗的方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患者,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客观性强的事件相关电位评估其疗效。针灸暗示疗法是患者在接受适当的针灸治疗和特殊的暗示语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组织的活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患者对外部的注意力分散减小,并主要集中在心理治疗师的暗示语上,在治疗师的暗示指引下,患者选择性的将原本对躯体不适的关注转化为对身体积极感受的关注,从而改变对疾病的认知,改善临床症状。目的采用针灸暗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与单纯药物治疗之间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旨在探讨针灸暗示疗法在躯体化障碍治疗中的辅助作用,从而为临床躯体化障碍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理睡眠科确诊的107例躯体化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加针灸暗示治疗组(实验组,简称针药组)54例,单纯度洛西汀药物治疗组(对照组,简称纯药物组)53例,观察时间为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事件相关电位(ERPs)评定临床疗效及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处理,探讨针灸暗示疗法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对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1、与中国人常模比较,躯体化障碍患者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显着高于全国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纯药物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治疗后N2潜伏期、P3潜伏期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2波幅、P3波幅显着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针药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因子分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治疗后N2潜伏期、P3潜伏期显着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2波幅、P3波幅显着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SCL-90各因子评分:治疗后4周末两组SCL-90总分、总均分及各项因子分针药组均显着低于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件相关电位P300:治疗后4周末针药组N2潜伏期、P3潜伏期显着低于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末针药组N2波幅、P3波幅显着高于纯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对针药组及纯药物组SCL-90各因子前后差值相减后的排序依次为:躯体化及焦虑(并列)、抑郁、强迫、恐怖、偏执、精神病性、人际敏感及敌对(并列)。结论1、躯体化障碍患者除了存在多种多样的躯体症状外,在情绪、人际关系、强迫、恐怖、偏执观念等方面也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SCL-90可以全面评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2、单用度洛西汀治疗躯体化障碍有效,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和认知功能。3、针灸暗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有效,提示除了抗抑郁药物的作用外,针灸暗示疗法也改善了患者的认知功能,使患者对躯体症状的关注发生了转移,对疾病的不合理信念和歪曲认知发生了改变。4、单用药物治疗对躯体化障碍有效,但针灸暗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显着优于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5、针灸暗示疗法是符合中国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特征的治疗方法,能显着改善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可以作为躯体化障碍治疗的辅助手段之一。6、事件相关电位P300可以作为评价躯体化障碍认知功能的一项客观指标。

王远征[9](2010)在《针药结合抗抑郁临床研究及临床文献方法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或情感障碍,以显着而持久的情感或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思维迟缓、情感低落、兴趣下降为主,常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抑郁症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临床上针灸治疗抑郁症应用广泛,但疗效和安全性尚缺乏足够的高级别证据予以支持。本研究基于循证医学原则,按照规范的随机对照试验设计方法探讨针刺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目的1以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不同临床方案与公认阳性药物盐酸帕罗西汀为对照进行临床试验研究,确认针灸治疗抑郁症不同方案在临床具体实践中的确切效果;2确认不同方案对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并探究不同针刺方案对抑郁症患者靶症状群的改善情况,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抗抑郁的疗效作用特点及优势;3确认不同治疗方案抗抑郁的起效时间差异;4探讨抑郁症不同治疗方案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试图全面评价不同方案对抑郁症患者的健康结局。5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文献的研究类型和随机对照临床文献的方法学特征,思考循证医学方法学应用于中医药针灸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方法1临床研究将2008年6月-2009年9月包头市第六医院精神科门诊和住院病人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的72例受试者,按照知情同意原则,对72例受试者中心随机分为三组,电针组23例,手针组32例,药物组17例,应用HAMD量表、SDS量表在治疗0、1、2、4、6周时对患者进行评定,应用SERS量表在治疗0、2、4、6周时对患者进行评定,应用CGI量表、WHOQOL-BREF量表在治疗开始时和治疗结束时对患者进行评定,并在治疗结束后4周时应用HAMD量表对患者进行随访评定,对主要疗效指标采用ITT和PP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评价针刺不同方案抗抑郁的临床效果和对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2方法学评价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1979年至2009年所有针灸治疗抑郁症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对入选文献逐篇进行分析,首先对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研究性质进行分类,分为随机对照试验、对照试验、病例系列研究和专家经验体会。其次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文献按照循证医学所规定的方法学特征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临床研究1.1 ITT、PP分析结果显示针刺试验组的显效率分别为74.55%、87.23%,药物组的显效率为47.06%、50%,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2 ITT、PP分析结果显示两组HAMD评分在治疗1、2、4、6周时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针刺组各时段HAMD评分均显着低于药物组。两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1.3 ITT分析结果显示电针组、手针组和药物组三组疗效构成,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数据显示电针组和手针组的显效率高于药物组显效率。PP分析结果显示三组之间疗效构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三组HAMD评分在治疗1、2、4、6周后,三组组间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手针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的HAMD评分均显着性低于药物组HAMD评分。电针组和手针组相比在治疗后各时间段对抑郁症状的改善程度并没有显着性差异。三组治疗后各周HAMD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1.5电针组,手针组和药物组三组在治疗后1,2,4,6周时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评分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三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对HAMD阻滞因子和体重因子的改善程度没有显着性差异。电针组和手针组对认知障碍因子的改善程度在治疗4周时显着优于药物组,其余各时间段,三组HAMD认知障碍因子评分组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手针组对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体重因子、认知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在治疗后各时间段的改善程度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1.6三组SDS评分在治疗后1周,2周时组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治疗4周,6周后,电针组和手针组SDS评分显着低于药物组。而电针组和手针组SDS评分在各时间段组间比较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1.7电针组和手针组治疗6周后病情严重程度(SI),疗效总评(GI)和疗效指数(EI)均显着低于药物组。电针组和手针组上述指标两组之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1.8电针组和手针组治疗6周后总的生存质量主观感受、总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评分的改善程度均显着好于药物组,但电针组和手针组两组之间上述领域评分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在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方面,治疗结束后三组之间比较并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1.9三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7.4%,12.5%,23.5%,相互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电针组和手针组在治疗后各时间段SERS评分均显着低于药物组,电针组和手针组两组各时间段SERS评分组间比较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2方法学评价在纳入的146篇临床研究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为86篇,占所有文献的58.9%;采用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为18篇,占所有文献的12.3%;病例系列研究型临床文献31篇,占所有文献的21.2%;专家经验体会型文献11篇,占所有文献的7.6%。在纳入的86篇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文献中,有12篇描述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只有9篇提及了盲法,有4篇使用了安慰剂作为对照组,有20篇文献记录了脱落病例的处理,但没有1篇文献使用ITT分析作为结局指标的统计方法。结论1临床研究1.1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优于单纯盐酸帕罗西汀抗抑郁的疗效。但电针和手针两种干预方式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没有显着性差异;1.2与单用盐酸帕罗西汀相比,针药结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1.3针刺可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焦虑/躯体化因子、睡眠障碍因子等躯体症状。1.4针药结合对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认知障碍因子、睡眠障碍因子、阻滞因子的起效时间早于单用盐酸帕罗西汀;1.5针刺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机能和心理状态;1.6针刺可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对抑郁症患者可起到减毒增效的作用。2方法学评价目前针灸治疗抑郁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一方面是由于研究者对方法学要素没有充分理解,存在着滥用、误用现象,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西医体系的差异导致循证医学方法学运用中医针灸疗效评价存在着局限性,建议应根据中医临床诊治特点建立适合评价中医针灸疗效的循证医学方法。

喻妍[10](2009)在《5-HT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通过研究5-羟色胺2A(5-HT2A)受体rs6311、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rs5569、FK506结合蛋白5(FKBP5)rs3800373、rs1360780基因的四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与抗抑郁药物疗效以及副反应的关系,为抑郁症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提供生物学预测指标。(2)通过研究5-HT2A受体(rs6311)、NET(rs5569)、FKBP5(rs3800373、rs1360780)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以及临床特征的关系,以探讨其多态性在抑郁症发病遗传机制中的作用。(3)探讨影响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1)对符合美国《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第四版(DSM-Ⅳ)重性抑郁症诊断标准的263例患者予以单一抗抑郁药物治疗,包括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5-HT和NE再摄取抑制剂(SNRIs):万拉法新、度洛西汀。调查一般人口学资料、既往史、家族史情况;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生活事件量表(LES)、自动思维量表(ATQ)及副反应量表(TESS)。以HAMD评分作为评估疗效的指标,在治疗6周末将入组患者分为有效组(HAMD减分率≥50%)和无效组(HAMD减分率<50%)。比较有效组与无效组之间的四个基因位点多态性和临床因素的不同。(2)采用病例匹配对照研究,病例组为263例抑郁症患者,对照组为237例健康人,对照组在年龄和性别比例构成上与病例组匹配。分析四个基因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系。(3)采用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法(LDR)检测5-HT2A受体(rs6311)、NET(rs5569)、FKBP5(rs3800373、rs1360780)四个SNPs位点。(4)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包,根据资料特征分别进行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计算优势比(OR值)。采用在线SHEsis软件进行单倍体等遗传学分析。结果:(1)5-HT2A受体基因rs6311与抗抑郁药物疗效关联分析显示:rs6311位点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在SSRIs治疗无效组(n=21)的频率显着高于有效组[(n=100);P<0.05、P<0.01]。在SSRIs治疗组中,携带rs6311位点TT基因型患者的HAMD减分值和减分率均显着低于携带CC基因型患者(P<0.05)。(2)NET基因rs5569与抗抑郁药物疗效关联分析显示:rs5569位点C等位基因、CC基因型在SNRIs治疗无效组(n=25)的频率显着低于有效组[(n=75);P<0.05、P<0.01]。在SNRIs治疗组中,携带rs5569位点CC基因型患者的HAMD减分值和减分率均显着高于携带TT基因型患者(P<0.05)。(3)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与抗抑郁药物疗效关联分析显示: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所有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SRIs以及SNRIs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倍体分析发现,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每一单倍体频率以及单倍体频率构成在所有抗抑郁药物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5-HT2A受体(rs6311)、NET(rs5569)、FKBP5(rs3800373、rs1360780)位点多态性与副反应关联分析显示:四个SNPs位点不同基因型患者之间总副反应发生率和恶心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例对照关联研究中,病例组与对照组5-HT2A受体(rs6311)、NET(rs5569)、FKBP5(rs3800373、rs1360780)四个SNPs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未发现显着性差异(P>0.05)。单倍体分析发现,rs3800373-rs1360780两位点连锁不平衡系数为D′=0.970、r2=0.914,两位点每一单倍体频率以及单倍体频率构成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按性别、有无阳性精神病疾病家族史、是否为首次发作进行分层分析,四个SNPs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临床因素分析显示: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和病程长三个因素进入疗效差的回归方程(OR值分别为6.336、5.749、1.024)。结论:(1)5-HT2A受体基因rs6311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SRIs疗效有关,T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可能为疗效差的预测因子。(2)NET基因rs5569位点多态性可能与SNRIs疗效有关,C等位基因、CC基因型可能为疗效好的预测因子。(3)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抗抑郁药物疗效无关联。(4)5-HT2A受体基因(rs6311)、NET基因(rs5569)、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位点多态性可能与抗抑郁药物副反应无关联。(5)5-HT2A受体基因(rs6311)、NET基因(rs5569)、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及临床特征缺乏关联,可能在抑郁症发病中不起主要作用。(6)病程长、阳性精神疾病家族史、伴有焦虑症状与抑郁症患者疗效差相关,可能为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欠佳的预测因素。

二、万拉法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拉法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米那普仑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
        1.2.2 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
2 结果
    2.1 治疗过程中米那普仑组有2例失访, 帕罗西汀组有1例失访。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比较。
3 讨论

(2)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人格倾向与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人格障碍倾向调查结果
    2.2 两组疗效
3 讨论

(3)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1.2 方法
        1.2.1 服药方法
        1.2.2 疗效及不良反应的评定
    1.3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HAMD、HAMA、SCL-90躯体化因子平均分评分比较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4)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祖国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一、对抑郁症病名的认识
        二、古代医籍中对类似抑郁症病症的有关记载
        三、中医对抑郁症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
        一、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现状
        二、抑郁症的发病机制
        三、抑郁症的临床特点
        四、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五、抑郁症的治疗进展
    第三节 中医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
        一、病因病机研究
        二、辨证分型的研究
        三、中药复方治疗
        四、针刺疗法
        五、中医针药并用治疗法
        六、中西医针药结合疗法
    第四节 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作用
        一、针灸疗法概述
        二、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的机理研究
        三、针灸治疗抑郁症的现代理论研究
        四、五输穴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临床资料
        一、研究对象来源
        二、诊断标准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病例分组
        二、一般资料
        三、治疗方案
        四、疗效评价标准
        五、安全性指标检测
        六、随访
        七、脱落病例
        八、统计学处理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HAMD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二、两组各时间段HAMD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三、两组之间HAMD量表靶症状群比较
        四、SDS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五、CGI量表评分比较
        六、SF-36量表评分比较
        七、两组疗效比较
        八、复发率
        九、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第四节 结论
第三章 讨论
    一、中药治疗抑郁症的理据分析
    二、针刺治疗抑郁症的理据和选穴依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
    四、不足之处与展望
    五、博士论文创新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详细摘要

(6)躯体化障碍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心理治疗
2 药物治疗
    2.1 三环类抗抑郁药
        2.1.1 米氮平
        2.1.2 吗氯贝胺
        2.1.3 氯米帕明
    2.2 新型抗抑郁药
        2.2.1 帕罗西汀
        2.2.2 西酞普兰
        2.2.3 万拉法新
        2.2.4 度洛西汀
3 中医药治疗
4 针灸治疗
5 联合治疗
6 治疗分析和应用前景

(7)7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药物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

(8)针灸暗示疗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对象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4、不足与展望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症状自评量表
附录二 缩略词索引表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件

(9)针药结合抗抑郁临床研究及临床文献方法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抑郁症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抑郁症的中医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三 QOL量表在抑郁症疗效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针药结合治疗抑郁症临床试验研究
    临床资料
    结果
    结果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存在问题与展望
第三部分 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文献方法学评价及思考
    针灸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文献评价
    中西医体系的差异
    "循证中医药/针灸"面临的困惑
    中医药/针灸临床文献证据等级确立的思考
    循证针灸临床试验方法学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5-HT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5-羟色胺_(2A)(5-HT_(2A))受体基因(rs6311)
    2 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基因(rs5569)
    3 FK506结合蛋白5(FKBP5)基因(rs3800373,rs1360780)
第二章 5-HT_(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章 5-HT_(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的关联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四章 影响抗抑郁药物疗效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参与科研及获奖情况

四、万拉法新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米那普仑与帕罗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J]. 韩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9)
  • [2]躯体形式障碍患者人格倾向与临床疗效[J]. 马闯胜,邵玉单,邱松伟,杨靖,张淑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07)
  • [3]帕罗西汀合并加巴喷丁治疗躯体形式障碍对照研究[J]. 李洪祥,刁艳云,刘娜.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11)
  • [4]针刺五输穴补母泻子法结合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 吴凯恩.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4(01)
  • [5]躯体化障碍研究进展[J]. 王俊锋,张波,别红军,张文浩.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03)
  • [6]躯体化障碍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 薛秀娟,华雪君. 人民军医, 2012(06)
  • [7]73例躯体化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及药物治疗研究[D]. 安璐璇. 山东大学, 2012(02)
  • [8]针灸暗示疗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躯体化障碍的对照研究[D]. 薛湘. 南方医科大学, 2012(04)
  • [9]针药结合抗抑郁临床研究及临床文献方法学评价[D]. 王远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10)
  • [10]5-HT2A受体、NET、FKBP5基因多态性与抑郁症及抗抑郁药物疗效的关联研究[D]. 喻妍. 中南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文拉法辛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