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不同规格比较

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不同规格比较

一、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在不同规范中的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邱斌[1](2021)在《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平板网架结构广泛应用于设置悬挂吊车的工业建筑中,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工业的迅速发展,悬挂吊车的数量、吨位及运行频率在不断地增加,由此引发的网架结构疲劳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357)“基于健康监测的平板网架结构疲劳动态可靠性分析与疲劳寿命评估”,针对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针对在役网架结构在悬挂吊车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进行现场实测,分析了网架结构的应力变化规律以及悬挂吊车的载荷效应特点。结果表明,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网架结构的应力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规律,悬挂吊车荷载效应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网架结构在吊车荷载作用下的应力状况进行模拟,分析结果与实测值吻合较好。(2)基于网架结构的实测载荷数据,结合数据信号处理、雨流计数及数理统计等方法,编制了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网架结构疲劳应力频值谱的理论编制方法,并得到了网架结构在不同荷重分布参数下的疲劳应力频值谱,为设置悬挂吊车的网架结构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依据。(3)针对网架结构中螺栓球节点用M30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常幅和变幅疲劳性能开展了试验研究,发现疲劳破坏均发生在螺栓与球啮合处的第一圈螺纹位置,并建立了常幅和变幅疲劳S-N曲线。通过疲劳断口形貌分析及螺栓应力的数值模拟,分析了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疲劳失效机理。此外,开展了M30高强螺栓在欠拧情况下的常幅疲劳试验,得到了相应的S-N曲线。通过对比发现M30高强螺栓在仅拧入3个螺栓深度的情况下,其疲劳强度大幅降低。(4)对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问题进行了数值分析,探讨了两种不同的建模方式以及不同网格划分尺寸对高强螺栓应力计算结果的影响,并选取合适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和疲劳缺口系数。同时对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连接的应力集中系数进行了参数化分析,进一步揭示了螺栓球节点中高强螺栓的疲劳破坏机理。(5)采用S-N曲线法、局部应变法及损伤容限设计法对螺栓球节点中M30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结合已有的疲劳试验数据及理论分析,针对三种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在其计算参数方面提出了修正建议。结果表明,参数修正后的方法具有较高的评估精度,适用于高强螺栓的疲劳寿命分析。(6)基于Palmgren-Miner线性损伤累积理论及疲劳强度S-N曲线,对网架中所测关键构件的两类节点构造细节的疲劳寿命进行评估。随后,建立了基于线性损伤累积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失效极限状态方程,探讨了方程中各参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及参数取值,采用Monte-Carlo模拟法计算了所测关键构件的可靠度指标,并讨论了疲劳载荷效应增长率及吊车荷载增大对疲劳可靠度指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是否考虑低应力幅损伤程度减弱,对疲劳可靠度指标计算结果影响很大,作低应力幅损伤弱化处理后,可靠度指标明显提高。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疲劳载荷效应增长率越大,疲劳可靠度指标越低。随着吊车荷载的增大,疲劳可靠度指标降低显着。

郝海舒[2](2021)在《临界应力比下端板连接处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验及理论分析》文中指出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作为其重要的结构形式受到了大力推广,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作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端板高强度螺栓连接,其节点连接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整体性能。考虑到在风荷载和强震作用下,端板连接处高强度螺栓可能导致疲劳失效,故有必要针对其疲劳性能进行理论和试验研究。另外,由于目前疲劳试验离散性大,试验难度及成本较高,同时国家规范、标准或规程对端板连接处螺栓疲劳性能概述的空白,给工程人员造成了极大地困难,严重制约了其推广使用。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08384)、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DC1900000602)和山西省基础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901D211017)的联合资助下,为解决端板连接处高强度螺栓的疲劳问题,本文在临界应力比R=0.8的条件下,进行了19个8.8级高强度螺栓试件的轴心“拉-拉”常幅疲劳试验,同时对螺栓断裂位置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另外建立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静力分析和疲劳仿真模拟,并与在相同条件下试验的10.9级高强度螺栓进行对比。主要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汇总,统计螺栓疲劳试验数据,对比螺纹形式、螺栓直径、螺纹牙底圆角半径、外露螺纹牙数、螺纹过度圆角半径、螺纹升角以及预紧力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同时得出各种因素对疲劳性能的影响因子的大小。(2)利用MTS Lankmark 370.50疲劳试验机,对19个M24高强度螺栓试件进行常幅疲劳试验。通过对19个试验数据的进行双对数的曲线拟合,绘制了保证率在95%之间的S-N曲线,建立了相应的常幅疲劳设计公式。(3)利用ZEISS EVO18扫描电镜对19个8.8级高强度螺栓的疲劳断裂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其中3个未发生完全断裂,无法做微观分析),进而揭示高强度螺栓的疲劳失效机理。(4)通过ABAQUS有限元模拟,探究疲劳断裂位置与应力集中位置的关系,研究螺栓力学性能的差异对应力集中程度的影响。(5)利用Fe-Safe疲劳仿真模拟软件,进行疲劳模拟,探究应力幅、材料等级、最大轴拉力、应力比和表面粗糙度对螺栓疲劳寿命的影响。

王靓[3](2021)在《新型全装配高层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悬挂结构以其良好的建筑适应性、明确的传力路径以及潜在的高效结构性能等综合优势,深受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青睐,在国内外众多标志性的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在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如何应用高强钢材构建一种新型的装配式高层悬挂钢结构体系,并将其推广应用于示范工程,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8357)的资助,针对其关键技术问题开展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结论如下:(1)在文献查阅及调研的基础上,重点评析了现有悬挂建筑结构体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优缺点及适用范围。(2)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装配高层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该体系的主要特色及创新点在于:1)Q390钢材的首次应用;2)部分钢柱因悬挂而改变了传统的压弯状态为拉弯状态,构件设计变稳定控制为强度控制,大大节约了钢材;3)悬挂吊点全部采用高强度螺栓、无焊缝,实现了100%的全装配。(3)借助通用结构分析软件MIDAS对该新型结构体系进行了系统的结构设计及理论分析,将其应用于太原某示范工程。验证了该体系的安全性、经济性,尤其是良好的抗震性能及综合优势。(4)针对该新型悬挂结构体系中悬挂吊点所采用的M39高强度螺栓,借助MTS Lankmark370.50疲劳试验机进行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得到了疲劳曲线(S-N曲线),建立了其常幅疲劳设计方法,避免了疲劳破坏的隐患;采用Phenom扫描电镜,对疲劳断口进行宏观和微观分析,揭示了疲劳破坏的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所统计的实测风速资料数据集,得到了该体系在风荷载作用下各悬挂吊点连接处高强度螺栓所受的应力幅及循环次数,并对最危险吊点处的高强度螺栓进行了疲劳验算。

刘丹[4](2021)在《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文中认为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鉴于其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中,端板高强度螺栓连接作为其主要连接方式,其节点受力性能直接关系到结构整体受力性能。作为端板连接中主要部件——高强度螺栓,其疲劳性能至关重要。此外,考虑到高强度螺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螺栓欠拧概率较高,且在后续使用过程中预紧力出现损失等,上述情形均导致其预紧力不满足规范要求。目前针对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影响因素而言,已有学者主要针对螺栓规格、螺纹形式、加载应力幅、加载应力比等进行了研究,而就高强度螺栓预紧力对其疲劳性能的影响关注较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08384)、山西省基础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901D211017)和山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DC1900000602)的联合资助下,本文以8.8级M24材质为35K的高强度螺栓为对象,进行了常幅疲劳试验研究和相关数值模拟分析,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基于课题组设计的疲劳试验加荷装置提出了适用本次研究的试验方案,在MTS Lankmark370.50伺服液压疲劳试验机上进行了3组应力比(R=0.3/0.5/0.8)且每组8个共计24个M24的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验,针对在相同应力比R和相同应力幅Δσ前提下,探讨不同预紧力F情况下得到的常幅疲劳寿命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得出相应的常幅疲劳S-N曲线,将预紧力大小对螺栓疲劳强度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2)针对本次常幅疲劳试件,采用动态应变仪全程监测试件应变变化,间接与MTS测试试件进行相互验证并一定程度上反映螺栓试件疲劳损伤规律的变化;(3)采用Phenom扫描电镜等仪器设备,针对试验中24个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件进行拍照并记录断裂形态,并对其中发生完全断裂的6组螺栓相应的疲劳断口一一进行了宏观和微观断口分析(SEM分析),探讨了在相同应力比和相同应力幅情况下,预紧扭矩间隔100N·m对高强度螺栓疲劳破坏断口特征的影响;(4)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符合疲劳试验的螺栓和加荷装置有限元实体模型,将数值模拟计算得出栓杆处的应变大小与螺栓试验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数值模拟的有效性。探讨了螺栓不同预紧力下高强度螺栓的应力分布规律,分析结果揭示了预紧力大小对高强度螺栓静力和疲劳性能的影响机理。

刘浩[5](2021)在《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剪力传递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对既有冷弯薄壁型钢结构增设型钢,是基于增大截面面积理论的一种加固方法。新旧冷弯薄壁型钢能否协同工作,取决于两者是否连接紧密,即既有冷弯薄壁型钢受到的荷载是否可以有效的传递到新增的冷弯薄壁型钢上。对于实际待加固构件,本文提出采用高强螺栓的连接方式来实现剪力的传递。但在加固设计计算时,采用何种厚度的板材、何种规格的螺栓以及单颗螺栓所能传递的剪力值大小等问题,并没有相关研究及规范给出。本文以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件作为研究对象,对28个连接件进行拉伸试验。通过观察各参数下连接件的破坏形态,以及对各连接件荷载-应变曲线的分析,探讨加固钢板上的剪力传递值大小及其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提高加固钢板上的剪力传递值,连接件的螺栓排列方式、加固钢板的厚度不是重要影响因素;螺栓预紧力对其有较大影响,当螺栓预拉力小于0.8 Pc时,剪力传递性能增长幅度较低,当螺栓预拉力大于0.8 Pc小于Pc时,剪力传递性能增长幅度较大,当螺栓预拉力大于Pc时,剪力传递性能又开始逐渐降低;且剪力传递值随螺栓数量、螺栓直径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同时具有“群体折减效应”。在拉伸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试验的正确性;同时利用数值分析,增加螺栓间距、待加固钢板厚度两个参数,进一步探究他们与剪力传递值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3D≤S≤4D(其中S为连接螺栓间距;D为连接螺栓直径),加固钢板的剪力传递值随螺栓间距的增大而增加;待加固钢板的厚度对加固钢板上剪力传递值有很大影响,剪力传递值随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长。最后,结合试验与有限元变参数分析结果,对连接件的加固钢板上的剪力传递值提出了建议性的设计计算公式和一些实际加固工程中的构造建议。

侯兆新,龚超,张艳霞,梁梓豪,梁伟桥,方五军[6](2021)在《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高强度螺栓连接是钢结构现场连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工程中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不断发展,高强度螺栓的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不断涌现。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新进展进行调查研究、总结概括,可以为高强度螺栓标准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为设计、施工提供更多选择。高强度螺栓新品种主要包括12.9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单向螺栓和环槽铆钉螺栓。目前国内对12.9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单向螺栓和环槽铆钉螺栓进行了一定研究和工程示范,由于缺乏相关的标准规范支持,制约了其工程应用。针对高强度螺栓的新工艺调研了高强度螺栓预拉力指示器和防腐蚀技术,从这两种工艺的特点出发,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新式预拉力指示器避免了传统预拉力指示器的人为施工误差,能够提高高强度螺栓预紧力施工的精确度;高强度螺栓镀锌防腐技术可以有效减缓螺栓腐蚀,减少后期维护保养。国内外对于高强度螺栓连接设计方法存在差异,将国内外的标准规范进行比较,能够为现有规范的修订提供参考。国内外规范中关于螺栓撬力计算方法、最小螺栓预拉力、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承载力计算方法的对比表明:1)中国规范中螺栓撬力的计算结果较为保守。2)中国规范中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规定值比美国规范规定值平均约小15%,比欧洲规范规定值平均约小10%。3)各国规范关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式基本一致,但对于接触面处理方法的定义及对应的抗滑移系数的规定则各不相同。4)对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孔壁承压强度,按照美国规范计算得到的承压强度最大,欧洲规范次之,中国规范最为保守;对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和抗剪强度,按照欧洲规范计算得到的设计值最大,美国规范次之,中国规范最小。总体上,中国规范较国外规范保守。

顾悦言[7](2020)在《不锈钢高强度螺栓连接及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和海洋强国战略的推进,结构腐蚀病害的问题日益突出,不锈钢结构是强腐蚀性环境下兼顾结构安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最佳方案。但目前相关研究集中于材料和构件层面,对不锈钢结构连接及节点的研究非常少。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高性能连接件入手,辅以参数化快速建模手段,对不锈钢高强度螺栓连接及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开展了如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在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方面:本文共开展了10组(共59个)不锈钢、碳钢试件的抗滑移系数试验和相关的粗糙度测试、表面三维观测及硬度测试,对传统碳钢处理工艺(喷砂和抛丸)、改进型处理工艺(夹持胶垫、铜板和铝板)和新型处理工艺(粉末喷涂、拉丝和机械刻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现传统工艺处理的不锈钢板表面抗滑移系数低于0.2,而粉末喷涂和机械刻痕可以获得较高的抗滑移系数;对影响不锈钢板摩擦面抗滑移系数的关键因素进行探究和分析,确定了粗糙度、真实接触面积与抗滑移系数的近似正相关关系,为进一步研发高抗滑移系数摩擦面处理工艺指出方向;最后完善了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设计方法。在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受力性能分析方面:基于Python撰写了建立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ABAQUS内核脚本,实现了节点的参数化快速建模,以此保证复杂建模的高效性和传承性;通过与低碳钢节点静力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准确性;对12个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的静力性能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究了端板厚度、端板加劲肋、螺栓直径、柱腹板厚度、抗滑移系数和节点材料类型对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弯矩设计承载力、弯矩极限承载力和极限转角、破坏现象的影响,为后续的理论分析奠定了基础。在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弯矩-转角关系方面:根据不锈钢节点弯矩-转角曲线的非线性特征,基于“整体组件法+局部拟合法”建立了包含节点初始转动刚度、屈服弯矩、屈服转角、极限弯矩和极限转角的Ramberg-Osgood型弯矩-转角曲线;基于螺栓连接板件子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以连接板抗弯刚度与螺栓轴向刚度比为参数的T形连接件屈服荷载、屈服变形、极限荷载、极限变形的计算表达式,解决了端板和柱翼缘板受力性能中复杂的撬力影响问题;通过考虑剪切域抗剪刚度及剪切域周边柱翼缘板的抗侧刚度,改进了节点初始刚度的计算;通过引入螺栓连接板件子模型,改进了节点屈服弯矩的计算,建立了以螺栓拉断为准则的节点极限弯矩表达式,进一步考虑节点域材料的剪切非线性,建立了节点屈服转角和极限转角的表达式;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表明,本文建立的弯矩-转角曲线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本文的研究成果为《不锈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410:2015)的修编提供了试验和理论依据,有助于不锈钢结构应用的推广。

陈千[8](2020)在《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查阅对比中国、德国两国规范,可以发现,针对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普通螺栓连接构件,在受静态剪力的作用下,其承载力的计算规定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我国《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对此并没有明确说明,而德国钢结构设计规范(DIN18800-1)规定,将螺栓连接试件抗剪承载力进行折减。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研究较少,相关资料有一定欠缺,且实际工程经常有部分螺纹伸入螺孔中。故为了深入研究螺纹伸入螺孔中的深度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文中共设计了18个试验试件,并对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同时,在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的基础上,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68个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数值模型进行变参数分析,同时也建立了58个我国工程中常用的带部分(粗牙)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数值模型,对其承载性能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18个试验试件进行试验,得到它们的荷载—位移曲线、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等。结果表明,随着螺纹伸入螺孔中的深度增加,试验试件的极限承载力和屈服荷载逐渐减小。相同的试验试件的荷载—位移曲线走势几乎相同,表现出相似的受力性能,验证了每组试验得到的结果准确性。(2)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试验试件的数值模型,将材性试验得到的钢材的本构关系和螺栓的力学性能指标输入其中,对有限元数值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其极限承载力、荷载—位移曲线和破坏形式等,并将它们分别与试验结果作对比。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螺栓连接试件进行承载性能分析的可行性和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与合理性。(3)通过对比中国、德国两国规范关于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以发现螺纹伸入螺孔中的深度ds、螺栓直径d、连接板的厚度t、螺距p和螺栓数量n对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有一定的影响。基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故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68个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数值模型,分析上述参数对其承载性能的影响。(4)按照中国、德国、英国和美国钢结构设计规范规定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对试验试件进行计算,将得到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与试验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三个国家关于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准则,德国规范更加与试验结果相接近,故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可以参考德国规范对此项规定进行完善。(5)通过对比中国、德国两国钢结构设计规范可以发现,两国规范对螺纹伸入螺孔中的深度ds的范围在(0.0t,1.0t)的螺栓连接试件的抗剪承载力均未作相关明确说明。基于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吻合较好,故通过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58个数值模型,对我国工程中常用的带部分(粗牙)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螺栓连接承载性能进行有限元分析,基于此提出关于这方面的建议计算公式。

李晓涛[9](2020)在《不同参数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分析和扩孔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钢结构以质量轻强度大、工业化程度高、绿色环保并且具有良好变形能力等优势使其在桥梁和建筑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钢结构的各部件之间可以通过焊接、螺栓连接和铆接等方式组合在一起。高强度螺栓连接作为螺栓连接的一种,以其拆卸方便,承载力大,弹性性能好,施工简便且耐疲劳等优点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此同时,虽然规范中关于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破坏方式、扩孔大小对结构的性能影响也渐渐完善,但仍存在某些不足。目前,国内规范中关于高强度螺栓连接极限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中考虑的因素较少,与其他国家规范有一定的差异。而且关于扩孔对高强度螺栓连接性能的影响大部分都是关于摩擦型的,关于扩孔对承压型螺栓连接性能的影响少之又少。本文在现有规范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不同端距下的承压型螺栓连接的力学性能,并且通过有限元对扩孔条件下的高强度螺栓连接进行了参数化分析,最后对比分析了不同板厚下的摩擦型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首先介绍了高强度螺栓连接扩孔以及参数化分析的研究现状,基于调查结果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2)依据现有国内外规范,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构造要求和工作性能进行了总结,还对中美欧三种规范针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举例分析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对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中国规范的极限承载力值最小,对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中欧规范非常接近,均小于美国规范规定值,说明中国规范偏于保守。(3)通过ANSYS建立不同端距的承压型螺栓连接的三维实体模型,基于此,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极限承载力和破坏形式做了细致的分析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在合理的范围内,极限承载力随着螺栓端距的增大而增大;随着螺栓端距的增大,螺栓连接结构的破坏模式从螺栓从盖板端部撕裂脱出破坏到孔壁承压破坏再到螺栓杆弯曲变形破坏的形式过渡。(4)同样以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为研究对象,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将扩孔大小、扩孔位置、螺栓型号、构造参数等依次为变量,分析了不同变量对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扩孔大小和扩孔位置对极限承载力都有着较为显着的影响,可按照0.85和0.9的折减系数对大圆孔下不同的扩孔大小和扩孔位置下的承载力进行折减;构造参数和螺栓型号对扩孔后的承载性能影响不大,只要满足规范要求即可。(5)以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为研究对象,建立有限元模型,以扩孔大小、扩孔位置作为变量,对螺栓的滑移荷载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扩孔大小和扩孔位置对滑移荷载的影响较为显着,可按照0.85的的折减系数对大圆孔下不同的扩孔大小和扩孔位置下的滑移荷载进行折减。(6)通过ANSYS建立模型,对比分析研究了不同板厚下的摩擦型和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承压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与板厚有关,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结构的极限承载力与板厚无关;在本文所选的盖板厚度条件下,以12mm板厚为分界线,t12 mm时,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力大,t12mm时承压型的承载力大,并且随着板厚增大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

周燕,雷宏刚,李铁英[10](2019)在《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研究进展及评述》文中研究说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我国的迅速发展对高强度螺栓的连接性能及经济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大量检索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对影响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性能的各个因素进行了总结,并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评述;在中国、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相关规范比较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的计算公式,计算了8.8S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承载能力的设计值,比较了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和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最后,指出了当前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性能研究的不足之处,对其未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提出了建议。

二、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在不同规范中的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在不同规范中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1.2.1 疲劳问题研究回顾与现状
        1.2.2 疲劳寿命评估研究
        1.2.3 疲劳载荷谱研究
        1.2.4 疲劳可靠性研究
    1.3 网架结构疲劳问题的研究进展
        1.3.1 网架结构疲劳性能的研究进展
        1.3.2 网架结构疲劳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与有限元分析
    2.1 网架结构的基本概况
    2.2 网架结构受力分析
        2.2.1 基本设计参数
        2.2.2 有限元模型建立
        2.2.3 计算结果分析
    2.3 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方案
        2.3.1 应力测点布置
        2.3.2 数据采集系统
        2.3.3 应变传感器安装
        2.3.4 现场测试与数据采集
    2.4 网架结构的应力实测数据分析
        2.4.1 吊车空载运行工况
        2.4.2 吊车负重运行工况
        2.4.3 吊车组合作业工况
        2.4.4 吊车起吊和卸载工况
        2.4.5 吊车刹车制动工况
        2.4.6 邻跨吊车作业工况
    2.5 吊车荷载作用下网架结构的有限元分析
        2.5.1 网架结构的悬挂吊车荷载效应
        2.5.2 吊车荷载的计算与模拟
        2.5.3 有限元分析及验证
        2.5.4 吊重增大后网架结构的应力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编制与理论分析
    3.1 疲劳载荷数据的测取
    3.2 载荷谱编制对象的确定
    3.3 载荷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3.1 载荷时间历程的压缩处理
        3.3.2 载荷时间历程的平稳性检验
        3.3.3 基于雨流计数法的统计计数
        3.3.4 载荷幅均值的概率分布及检验
    3.4 疲劳载荷谱的编制
        3.4.1 极值荷载的确定
        3.4.2 二维载荷谱编制
        3.4.3 程序载荷谱编制
    3.5 网架结构疲劳应力频值谱的理论分析
        3.5.1 吊车载荷现场调查与统计分析
        3.5.2 疲劳应力的数值计算与分析
        3.5.3 网架结构的疲劳应力频值谱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螺栓球节点中M30 高强螺栓的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4.1 M30 高强螺栓的常幅疲劳性能试验
        4.1.1 疲劳试件设计
        4.1.2 高强螺栓的材料性能
        4.1.3 试验设备及方法
        4.1.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1.5 疲劳失效机理分析
        4.1.6 高周疲劳损伤模型
        4.1.7 试验结果与规范值对比
    4.2 M30 高强螺栓的变幅疲劳性能试验
        4.2.1 疲劳试件
        4.2.2 试验加载方案
        4.2.3 变幅疲劳试验结果
        4.2.4 变幅疲劳损伤
        4.2.5 变幅疲劳S-N曲线
    4.3 M30 高强螺栓欠拧的常幅疲劳性能试验
        4.3.1 试验设计
        4.3.2 试验加载方案
        4.3.3 疲劳破坏形式
        4.3.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螺栓球节点中高强度螺栓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5.1 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
        5.1.1 V型切口的应力集中系数
        5.1.2 高强螺栓应力集中的有限元分析
        5.1.3 高强螺栓的应力集中系数
        5.1.4 高强螺栓应力集中系数的参数分析
        5.1.5 高强螺栓的疲劳缺口系数
    5.2 S-N曲线法
        5.2.1 光滑试件的S-N曲线估算
        5.2.2 平均应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5.2.3 缺口效应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5.2.4 基于S-N曲线法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5.2.5 修正的S-N曲线法
    5.3 局部应力应变法(LSA)
        5.3.1 概述
        5.3.2 基于LSA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5.3.3 修正的局部应力应变法
    5.4 损伤容限设计法(DTDM)
        5.4.1 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
        5.4.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模型
        5.4.3 高强螺栓裂纹扩展参数确定
        5.4.4 基于DTDM的高强螺栓疲劳寿命评估
    5.5 三种疲劳寿命评估方法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设置悬挂吊车网架结构的疲劳寿命及可靠性分析
    6.1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寿命评估
        6.1.1 焊接空心球节点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6.1.2 螺栓球节点高强螺栓连接的疲劳寿命评估
        6.1.3 考虑吊车荷载增大后网架结构的疲劳寿命评估
    6.2 基于累积损伤理论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性分析
        6.2.1 网架结构的疲劳极限状态方程
        6.2.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特性
        6.2.3 疲劳可靠度指标的计算方法
        6.2.4 设置悬挂吊车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6.2.5 考虑吊车运行频率增长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6.2.6 考虑吊车荷载增大的网架结构疲劳可靠度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临界应力比下端板连接处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验及理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螺栓缺口应力集中理论研究
        1.2.1 螺纹形式
        1.2.2 螺栓直径
        1.2.3 螺纹牙底圆角半径
        1.2.4 外露螺纹牙数
        1.2.5 螺栓头过渡圆角半径
        1.2.6 螺纹升角
        1.2.7 预紧力
    1.3 螺栓性能规范对比分析
        1.3.1 螺栓材料特性
        1.3.2 常幅疲劳验算方法
    1.4 常幅变幅螺栓疲劳试验与理论分析
        1.4.1 常幅疲劳
        1.4.2 变幅疲劳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2.1 疲劳试件的设计
        2.1.1 高强度螺栓
        2.1.2 高强度螺栓加载头
    2.2 试验方案
        2.2.1 加载方案
        2.2.2 加载装置
    2.3 试验内容
        2.3.1 静力破坏试验
        2.3.2 常幅疲劳试验
    2.4 常幅疲劳实验结果
        2.4.1 疲劳试验结果
        2.4.2 常幅疲劳试验结果分析
        2.4.3 常幅疲劳设计方法的建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精细化有限元的高强度螺栓疲劳寿命理论分析
    3.1 高强度螺栓应力集中性能分析
        3.1.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1.2 结果分析
    3.2 Fe-Safe高强度螺栓疲劳寿命仿真模拟
        3.2.1 FE-SAFE软件简介
        3.2.2 材料特性、算法选择及载荷谱定义
        3.2.3 应力幅及材料等级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3.2.4 最大轴拉力对疲劳寿命的影响
        3.2.5 应力比疲劳寿命的影响
        3.2.6 表面粗糙度对螺栓的疲劳性能影响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端板连接高强度螺栓疲劳破坏机理
    4.1 M24 高强度螺栓断口分析
        4.1.1 取样方法
        4.1.2 M24 高强度螺栓断口分析
    4.2 疲劳破坏机理
        4.2.1 疲劳源区、扩展区和瞬断区特征
        4.2.2 不同应力幅下断口特征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新型全装配高层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高层建筑概述
        1.1.1 高层建筑的定义
        1.1.2 国内外高层建筑的发展概况
        1.1.3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
    1.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研究进展
        1.2.1 装配式钢结构产业政策
        1.2.2 国内外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发展
    1.3 悬挂结构体系研究进展
        1.3.1 悬挂结构体系的定义
        1.3.2 悬挂结构体系的特点
        1.3.3 悬挂结构体系的典型工程实例
        1.3.4 悬挂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进展
        1.3.5 悬挂结构体系的试验研究进展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新型悬挂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
    2.1 新型悬挂结构体系的总体构想
        2.1.1 总体框图
        2.1.2 构件及节点的特色说明
        2.1.3 结构体系的特色说明
        2.1.4 适用范围
        2.1.5 典型示范工程
    2.2 抗震性能分析
        2.2.1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
        2.2.2 时程分析
        2.2.3 静力弹塑性分析
    2.3 可行性分析
        2.3.1 技术指标对比
        2.3.2 经济指标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悬挂吊点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的试验研究
    3.1 前言
    3.2 疲劳试验
        3.2.1 疲劳试件设计
        3.2.2 高强螺栓的材料性能
        3.2.3 试验设备及方法
        3.2.4 常幅疲劳试验结果与分析
        3.2.5 常幅疲劳失效机理分析
        3.2.6 常幅疲劳设计方法的建立
    3.3 悬挂吊点的疲劳验算
        3.3.1 疲劳风速概率分布
        3.3.2 悬挂吊点风荷载作用下受力分析
        3.3.3 悬挂吊点高强螺栓连接的疲劳验算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意义
    1.2 高强度螺栓与普通螺栓的区别
    1.3 高强度螺栓预紧力研究进展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高强度螺栓疲劳研究进展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8.8 级M24 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验研究
    2.1 螺栓疲劳试验目的
    2.2 试验方案
        2.2.1 试件准备
        2.2.2 加荷装置
        2.2.3 试验流程
        2.2.4 预紧力的确定
        2.2.5 预紧力的施加方法
        2.2.6 预紧力监测
    2.3 试验结果分析
        2.3.1 试验现象分析
        2.3.2 数据整理及分析
        2.3.3 查阅文献得到的常幅疲劳试验数据
    2.4 高强度螺栓的理论受力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强度螺栓疲劳性能数值模拟研究
    3.1 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
        3.1.1 模型建立
        3.1.2 材料属性的定义
        3.1.3 定义荷载与边界条件
        3.1.4 模型接触分析的建立
        3.1.5 三维模型网格划分
    3.2 有限元结果分析
        3.2.1 螺栓产生应力集中位置
        3.2.2 加荷装置的应力分布情况
        3.2.3 有无加荷装置分析对比
        3.2.4 预紧力对螺栓连接应力分布的影响
    3.3 数值模拟可靠性验证
        3.3.1 螺栓应力验证
        3.3.2 螺栓应变验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强度螺栓疲劳断口分析
    4.1 疲劳破坏形式
    4.2 断口分析准备工作
    4.3 疲劳断口宏观分析
    4.4 疲劳断口微观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剪力传递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1.2.1 冷弯薄壁钢檩条的加固方法
        1.2.2 冷弯薄壁型钢钢结构的连接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高强螺栓连接的抗剪性能及理论基础
    2.1 概述
    2.2 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的预拉力计算理论
        2.2.1 高强螺栓连接的预拉力计算
        2.2.2 预拉力的控制方法
        2.2.3 试验预拉力计算
    2.3 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理论计算
        2.3.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2.3.2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设计值计算
    2.4 结构非线性分析问题概述
        2.4.1 结构非线性分析问题的分类
        2.4.2 非线性方程问题的求解
    2.5 高强度螺栓连接中的接触问题
        2.5.1 接触问题的概念
        2.5.2 接触位移条件和接触力条件
        2.5.3 接触问题的有限元算法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剪力传递性能试验
    3.1 概述
    3.2 试验目的
    3.3 高强螺栓连接试件的设计与制作
        3.3.1 钢板材性试验
        3.3.2 试件参数及截面设计
        3.3.3 高强螺栓连接试件扭矩值的确定
        3.3.4 试件制作与组装
    3.4 试验测试
        3.4.1 构件受力分析
        3.4.2 高强螺栓连接试件的测点布置与数据采集
        3.4.3 试验装置及加载方案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5.1 试验现象
        3.5.2 试验荷载-应变曲线
        3.5.3 试验数据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强螺栓试件剪力传递性能的有限元分析
    4.1 概述
    4.2 高强度螺栓连接试件剪力传递性能试验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4.2.2 几何模型建立
        4.2.3 模型材料参数设定
        4.2.4 分析步设置
        4.2.5 接触处理和计算方法的选择
        4.2.6 荷载以及边界条件设定
        4.2.7 单元网格划分及计算单元选取
    4.3 有限元计算和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
        4.3.1 破坏模式的对比分析
        4.3.2 剪力传递值对比分析
    4.4 高强螺栓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参数分析
        4.4.1 螺栓数量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4.2 螺栓直径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4.3 螺栓排列方式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4.4 螺栓预紧力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4.5 螺栓间距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4.6 钢板厚度对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试验和有限元结果的剪力传递性能分析
    5.1 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设计方法探讨
        5.1.2 单颗高强螺栓连接件剪力传递值设计方法
        5.1.3 多颗高强螺栓连接件剪力传递值设计方法
    5.2 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件剪力传递性能的构造建议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

(6)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高强度螺栓新技术、新工艺介绍
    1.1 12.9级及以上高强度螺栓
        1.1.1 螺栓材料
        1.1.2 性能研究
        1.1.3 标准规范
        1.1.4 工程应用
    1.2 单向螺栓
        1.2.1 单向螺栓产品
        1.2.2 单向螺栓节点性能
        1.2.3 工程应用
    1.3 环槽铆钉
        1.3.1 节点性能
        1.3.2 工程应用
    1.4 预拉力指示器
    1.5 螺栓防腐蚀
2 国内外规范对比分析
    2.1 螺栓类别
    2.2 高强度螺栓孔径对比
    2.3 螺栓撬力计算对比分析
    2.4 最小螺栓预拉力
    2.5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2.6 承压型高强度螺栓
        2.6.1 螺栓的孔壁承压强度设计值
        2.6.2 螺栓抗剪强度设计值
3 结语与建议

(7)不锈钢高强度螺栓连接及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不锈钢材料的发展和分类
        1.1.2 我国不锈钢的发展现状
        1.1.3 不锈钢在工程结构中的应用
    1.2 不锈钢材料静力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1.3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抗滑移性能研究现状
        1.3.1 不锈钢摩擦面研究现状
        1.3.2 特殊钢材摩擦面研究现状
        1.3.3 固体摩擦理论概述
        1.3.4 摩擦学表面分析技术
    1.4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静力性能研究现状
    1.5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研究与发展
        1.5.1 节点初始刚度
        1.5.2 螺栓撬力
        1.5.3 弯矩-转角关系
        1.5.4 设计方法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不锈钢板摩擦面抗滑移系数试验研究
    2.1 概述
    2.2 试验方案和构件设计
        2.2.1 试验方案
        2.2.2 试件设计
        2.2.3 试件加工
    2.3 粗糙度测试
        2.3.1 测试仪器
        2.3.2 测试方法
        2.3.3 试验结果
    2.4 抗滑移系数试验
        2.4.1 试验方法
        2.4.2 抗滑移系数的计算
        2.4.3 试验现象和结果
    2.5 三维表面观测
        2.5.1 试验方法
        2.5.2 表面形貌图分析
        2.5.3 高度参数分析
    2.6 硬度测试
    2.7 试验结果分析
        2.7.1 不锈钢摩擦面工艺比较
        2.7.2 不锈钢和碳钢的比较
        2.7.3 基于摩擦学原理对抗滑移系数影响因素的分析
    2.8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摩擦型连接设计方法
        2.8.1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
        2.8.2 不锈钢抗滑移系数
        2.8.3 单颗螺栓受剪承载力设计
        2.8.4 单颗螺栓受拉承载力设计
        2.8.5 单颗螺栓拉剪联合作用承载力设计
    2.9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Python的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参数化建模方法及验证
    3.1 概述
    3.2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分析模型
        3.2.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2.2 材料力学性能模型
        3.2.3 相互作用的设置
        3.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3.2.5 单元类型与网格划分
        3.2.6 结果输出与后处理
    3.3 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
        3.3.1 低碳钢端板连接节点的验证
        3.3.2 节点转角提取方式的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静力性能参数化分析
    4.1 概述
    4.2 参数化分析方案
    4.3 参数化分析结果
        4.3.1 端板厚度影响
        4.3.2 端板加劲肋影响
        4.3.3 螺栓直径影响
        4.3.4 柱腹板厚度影响
        4.3.5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影响
        4.3.6 材料性能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锈钢高强度螺栓外伸端板连接节点弯矩-转角关系
    5.1 概述
    5.2 弯矩-转角曲线计算
    5.3 螺栓连接板件子模型
        5.3.1 参数化分析方案
        5.3.2 参数化分析结果
        5.3.3 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方法
    5.4 节点初始转动刚度
        5.4.1 欧洲规范方法
        5.4.2 本文提出的方法
    5.5 节点屈服弯矩
        5.5.1 欧洲规范方法
        5.5.2 本文提出的方法
    5.6 节点屈服转角
        5.6.1 剪切域屈服转角
        5.6.2 子模型法计算受拉区屈服转角
    5.7 节点极限弯矩
    5.8 节点极限转角
        5.8.1 剪切域极限转角
        5.8.2 子模型法计算受拉区极限转角
    5.9 理论值与有限元的对比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附录 A-ABAQUS参数化建模Python脚本示例
附录 B-有限元分析破坏现象

(8)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普通螺栓连接的工作性能
        1.2.1 受剪螺栓连接
        1.2.2 受拉螺栓连接
        1.2.3 拉剪组合螺栓连接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力学性能
        1.3.2 变参数分析
    1.4 各国规范对受剪螺栓连接的承载力计算规定
        1.4.1 英国规范规定
        1.4.2 美国规范规定
        1.4.3 德国规范规定
    1.5 本文研究背景、方法和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分析试验
    2.1 引言
    2.2 试验概况
        2.2.1 试件设计
        2.2.2 加载装置和加载制度
    2.3 材性试验
        2.3.1 材性试件设计
        2.3.2 材性试验现象及结果
    2.4 试验过程与试验现象
        2.4.1 试件实际尺寸测量
        2.4.2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式
    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2.5.1 荷载—位移曲线
        2.5.2 承载力与变形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数值模型的建立
    3.1 引言
    3.2 螺栓连接中的非线性问题
        3.2.1 材料非线性
        3.2.2 几何非线性
        3.2.3 接触非线性
    3.3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1 几何模型的建立
        3.3.2 本构模型
        3.3.3 分析步的设置
        3.3.4 接触关系
        3.3.5 单元类型的选取
        3.3.6 网格划分
        3.3.7 荷载和边界条件的施加
    3.4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
        3.4.1 荷载—位移曲线对比
        3.4.2 极限承载力对比
        3.4.3 破坏形式对比
    3.5 试件应力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有限元参数参数分析
    4.1 引言
    4.2 中德规范差异
    4.3 变参数模型分析
    4.4 有限元结果分析
        4.4.1 螺纹伸入螺孔中的深度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
        4.4.2 螺栓直径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
        4.4.3 连接板的厚度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
        4.4.4 螺距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
        4.4.5 螺栓数量对连接承载性能的影响
    4.5 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中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及设计建议
        4.5.1 试验结果与中、德、英和美国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4.5.2 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抗剪承载力建议计算公式
        4.5.3 有限元结果与建议公式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9)不同参数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分析和扩孔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高强度螺栓连接研究现状
    1.3 高强度螺栓扩孔研究
    1.4 螺栓连接的参数化分析研究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强度螺栓连接受力性能及不同规范计算值对比研究
    2.1 概述
    2.2 高强度螺栓构造要求
    2.3 高强度螺栓的工作性能
        2.3.1 受剪连接的工作性能
        2.3.2 受剪连接的破坏形式
        2.3.3 受拉连接的工作性能
        2.3.4 受剪力和拉力共同作用
    2.4 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规范计算
        2.4.1 我国的规范计算方法
        2.4.2 国外规范计算方法
    2.5 中美欧规范计算结果对比
        2.5.1 承压型螺栓连接
        2.5.2 摩擦型螺栓连接
    2.6 预紧力施加的模拟方法研究
        2.6.1 降温等效法
        2.6.2 预紧力单元法
        2.6.3 渗透接触法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端距下高强度螺栓连接力学性能和破坏模式研究
    3.1 概述
    3.2 有限元基本思路
        3.2.1 材料非线性
        3.2.2 几何非线性
        3.2.3 接触问题
    3.3 有限元模型建立
        3.3.1 参数选取及构件构造的确定
        3.3.2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4 有限元结果分析
        3.4.1 荷载-位移曲线图
        3.4.2 破坏形式研究
    3.5 有限元结果与公式计算结果对比
        3.5.1 中欧钢结构设计计算公式
        3.5.2 中欧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对比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扩孔对高强度螺栓连接的力学性能影响分析
    4.1 概述
    4.2 扩孔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4.2.1 参数选取及构件构造的确定
        4.2.2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4.3 扩孔大小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
        4.3.1 参数的选取
        4.3.2 扩孔的荷载-位移曲线图
        4.3.3 极限承载力变化情况
        4.3.4 破坏形式
    4.4 扩孔位置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
    4.5 构造参数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
    4.6 不同螺栓型号对承载性能的影响研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强度螺栓连接抗滑移研究
    5.1 概述
    5.2 不同板厚下承压型与摩擦型高强度螺栓对比分析
        5.2.1 参数选取及构件构造的确定
        5.2.2 ANSYS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2.3 不同板厚下承载力对比
    5.3 扩孔大小对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承载力的影响研究
        5.3.1 设计滑动荷载
        5.3.2 抗滑移计算结果
        5.3.3 受力情况
    5.4 扩孔位置对滑移荷载的影响研究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研究进展及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1.1 摩擦面抗滑移系数
    1.2 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
    1.3 钢板强度
    1.4 螺栓的材料特性
2 单个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承载力计算
    2.1 螺栓抗剪连接的基本形式
    2.2 各规范中单个螺栓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2.3 各规范单个高强度螺栓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比较
    2.4 计算结果分析
3 结论及建议

四、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在不同规范中的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设置悬挂吊车平板网架结构的疲劳载荷谱及疲劳寿命研究[D]. 邱斌.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临界应力比下端板连接处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试验及理论分析[D]. 郝海舒.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新型全装配高层钢框架悬挂结构体系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 王靓.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4]预紧力对端板连接M24高强度螺栓常幅疲劳性能影响分析[D]. 刘丹.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5]冷弯薄壁型钢高强螺栓连接剪力传递性能研究[D]. 刘浩.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6]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新进展[J]. 侯兆新,龚超,张艳霞,梁梓豪,梁伟桥,方五军. 钢结构(中英文), 2021(01)
  • [7]不锈钢高强度螺栓连接及节点的受力性能研究[D]. 顾悦言. 东南大学, 2020(01)
  • [8]带部分螺纹的螺杆伸入螺孔中的连接承载性能研究[D]. 陈千. 广州大学, 2020(02)
  • [9]不同参数下高强度螺栓连接的承载能力分析和扩孔性能研究[D]. 李晓涛. 长安大学, 2020(06)
  • [10]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抗剪连接研究进展及评述[J]. 周燕,雷宏刚,李铁英. 建筑结构, 2019(14)

标签:;  ;  ;  ;  ;  

高强度螺栓强度试验及不同规格比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