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权威网站推荐的数码相机(论文文献综述)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1](2021)在《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文中指出博物馆不仅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性、文化性和公共性的展示、教育和休闲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公共文化服务的机构,它是现代语境下文化再生产必不可少的场域。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数字化的生物医学的21世纪,博物馆正走向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在构建和提升博物馆公共性和民主性方面。博物馆的公共性是现代博物馆进行各项工作的基础,如何创生和提高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就成为了本论文研究讨论的重点。全文主要以艺术的亲和性与数字科技的传播性为视角,以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进、展览藏品、公众教育和公共空间的多重维度为切入点,论文分为六个部分展开研讨。首先,从回顾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开始,以医学知识的传承记载、人体标本的收藏保存和医学教育为主轴,总结医学博物馆在历史各个阶段的里程碑事件和重要医学发现。接着从回顾艺术与医学的交融演绎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艺术对医学的发展进步和传承的历史贡献,艺术品本身和博物馆治疗对人类身心健康和疾病的疗愈功效。其次,结合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理论,拓展了医学博物馆改革的思维模式,讨论了如何在展品和展览空间的设计中注入艺术审美概念,探索运用多媒体、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高新科技来提升医学博物馆对公众的吸引力,从而改善公众教育的可能性。然后,借鉴最前沿的重组教育的理念,分析了在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普及教育中如何形成新的学习生态系统,以自主导向的体验式、社会性和分散式学习为特征,创造出特殊的文化景观和开放的公共场域的新型医学博物馆空间,有效地达成普及健康卫生教育的重要职能。探究了在信息网络全球化的后真相时代,医学博物馆在公众健康教育方面不可替代的优势,提出了博物馆公共教育的策略。接着结合布尔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公众化的视角,阐述了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从而打破现有文化区隔的可能性,推演了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将极大程度地推动医学博物馆的健康知识民主化的进程。最后,以列斐伏尔“空间的生产”作为理论原点,首次提出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结合文化资本再生产理论探究在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再生产模式、路径及其在公众教育方面的策略,展望了未来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对社会福祉和健康文化的贡献。希望该研究结果能为传统医学博物馆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参考,对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和公众健康教育的发展和未来布局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杨璐[2](2020)在《围绕“拍摄”的设计 ——景观社会视角下手机图片的制造与阐释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移动网络发展,智能手机成为图像生产与传播的重要载体及制作、发布平台,从拍摄到图像加工再到图像传播,围绕“拍摄”的概念进行引导成为诸多手机及App设计的重要关注点之一。本文以手机“拍摄”的设计概念为研究对象,以景观社会理论为研究视角,剖析手机图片的设计制造,并对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进行阐释,具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从传统摄影、数字技术、智能手机三个角度解读“拍摄”概念,指出手机媒介使拍摄脱离了时空局限性,成为日常社交行为;接着分析手机品牌商及相关App围绕“拍摄”概念进行的设计推广策略,主要有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文化附加值、拓展多元化图片形式等方式,促进全民参与创作;接着解读手机图片景观化的拍摄文化及价值,指出手机图片成为日常记事和信息交流手段,手机拍摄无形中促成虚实交融的视觉体验以及实体空间的“照片式”转化;最后指出手机拍摄设计下形成的“小众景观”,这类个体化图片在丰富景观社会的同时,也突破了传统媒体对景观的桎梏,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景观社会进行消解。综上所述,本文希望通过对智能手机“拍摄”的设计概念探讨,审视景观社会理论在图像信息传达方面的新动向,并从文化层面对当下生活中拍客热潮进行反思。
宋哲琦[3](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夏翔[4](2020)在《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文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 School of Architecture,下文以AA学院简称)如同横空出世般闯进我们的视野,它以一系列骄人成就与独特方式,激发了我们的研究热情:一大批AA学院的毕业生与教师,如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2016)、丹尼尔·里伯斯金(Daniel libeskind)、伯纳德·屈米(Bernard Tschumi)、彼得·库克(Peter Cook)、理查德·罗杰斯(Richard Rogers)、尼古拉斯·格雷姆肖(Nicholas Grimshaw)、史蒂芬·霍尔(Steven Holl)、沃尔夫·狄·普瑞克斯(Wolf D.Prix.)……成为世界级的明星建筑师,他(她)们设计落成的具有先锋色彩及实验价值的建筑物在很大程度上改写了当今世界的空间景观,他们主导的“建筑电讯派”、解构主义建筑、数字化-参数化建筑等推动着当代建筑思潮及流派的发展。我们进一步发现AA学院一系列具有传奇色彩的方方面面,如它独立于大学体制之外的建筑教育模式;如以“工作单元”替代课程,教师给出的主题成为教学内容;如基础教学以装置、身体及行为、影像、拼贴等当代实验艺术方式作为练习手法,避开了功能、构造、制图等一般建筑入门教学内容;如以创新性、实验性、交叉性、艺术性的教学面貌等,引起了我们很大的学术兴趣。中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在经过手工、图案、工艺美术等形态之后,在新时期转型为现代形态的艺术设计,而进入新世纪之后又逐渐进入数字化设计阶段。与多变相随的是同质化、程式化、职业化的教学景观,及千篇一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题作业与教材模式。同时,引起设计教育界极大关注、无数院校试图进行改革的设计基础课程,由于诸多原因整体上至今仍陷于“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模式而不能自拔。于是,在这种情境中的设计基础改革把视线转向了建筑教育,而AA学院的基础课程无疑为设计基础教学的突围带来了示范性意义,通过课题的研究与论文的写作,从各个层面进行解读,寻找可以参照借鉴、改写的路径,寻找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到作业手法的演绎之路。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1.作为AA学院独特面貌生成的背景与基础,包括了实验性建筑艺术的基础形态,建筑教育的实验性教学与基础教学的情境,2.AA学院的教育特质,包括发展历程、课程体系及着名教师,3.AA学院教学的工作单元设置与教师的主题教学,4.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主题设计途径,学生对单元主题的二次设计、作业创意的多种路径等,5.AA学院基础教学作业的表现手法与视觉图式,包括对现当代艺术的借用与演绎,作业的形式手法及视觉表现等。附录部分整理了历年来AA学院基础教学的主要课题。
李静[5](2020)在《基于语义和兴趣的图像/视频检索与认证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以及移动多媒体终端的迅猛发展,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特别是,随着多媒体应用的日益增多,以图像和视频为主体的多媒体数据的生成、获取、处理和传播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获取信息的载体从传统的文本形式,扩展到了现在以图像和视频为主的多样化的多媒体形式。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图像和视频已经成为了最主要的信息载体,图像和视频检索也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途径之一。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图像检索兴起以来,图像和视频检索就一直是信息检索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领域中的热点。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各类多媒体应用的蓬勃发展,用户对检索在性能和体验方面的需求不断提升,精准、高效、安全和个性化的检索已经逐渐成为用户的刚性需求。对于一个检索系统来说,从用户确定检索目的、形成查询输入搜索引擎,到检索系统根据查询进行数据的比对匹配,最后检索系统再将数据反馈给用户,构成一个完整、闭合的过程。在整个检索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信息损失和失配都会对检索性能造成影响;因此,本文从目前制约检索性能提升的关键因素出发,针对搜索引擎与数据之间的“语义鸿沟”、用户与查询之间的“意图鸿沟”和数据(或搜索引擎)与用户之间的“信任鸿沟”等三个影响检索性能的关键问题,探讨了解决思路并分别提出了解决方法。从“语义鸿沟”到“意图鸿沟”再到“信任鸿沟”的研究,是满足用户不断提升的检索需求的需要。“语义鸿沟”是指图像和视频的视觉特征与用户对图像和视频理解的语义之间的距离,弥补“语义鸿沟”的目的是能够精准和高效地检索到在主题上与查询匹配的结果。随着用户对检索结果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高,对于检索的评价开始从“主题”扩展到“意图”维度上;也就是说,用户希望检索到能够符合其内在搜索意图或者个人兴趣的结果。弥补用户内在的搜索意图与其提交给检索系统的查询之间存在的“意图鸿沟”,就成为了进一步提升检索质量的关键。同时,随着图像和视频的编辑技术越来越普及,图像和视频的伪造和篡改现象越来越严重,致使检索结果的可信性问题逐渐凸显出来。人们对检索结果的信任度与媒体数据自身的可信度之间的差距,即“信任鸿沟”,成为了图像和视频检索领域不得不解决的问题;对检索结果进行可信性认证十分必要。本文针对图像和视频检索中存在的“语义鸿沟”、“意图鸿沟”以及“信任鸿沟”等三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针对“语义鸿沟”问题,以对视频特征的语义表达能力和区分能力要求更高的视频拷贝检测为关注点,提出了一种基于3D CNN的视频拷贝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三维卷积神经网络3D CNN同时捕捉视频空域和时域两个方面的特征,并在降低3D CNN训练过程复杂度和解决数据资源不足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为了降低网络的构建难度和计算复杂度,降低对硬件配置的要求,提出了一种3D CNN组成的并行体系结构,将多分类任务分解为多个二分类任务的组合。由于该并行体系结构中的每个3D CNN仅用作一个二分类器,使得对CNN的训练难度和数据量的要求大大降低。此外,并行3D CNN的网络结构具有对未知类别数据进行分类的能力,并且可以随着新类别的加入而扩展。为了解决数据资源不足的问题,采用等间隔采样的分段方法对视频数据进行了增强处理,保证每个视频段均能最大化呈现视频内容;在测试阶段,只需输入少数视频段就能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大大节省了识别时间,为视频分类的实时处理提供了参考。实验表明,该方法在拷贝检测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提取的视频特征具有很强的语义表达能力。2、针对“意图鸿沟”问题,以对用户意图和兴趣具有高度依赖的电影推荐系统为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电影推荐的用户兴趣计算方法。该方法根据IMDB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电影介绍的特点,结合面向图文检索的跨媒体学习方法,构建能够同时体现电影图文信息的特征向量;在进行用户兴趣计算的过程中,在用户评分矩阵的基础上,引入时间因子,在综合用户长期兴趣与短期兴趣对兴趣计算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用户兴趣的初始化;然后,将电影的特征向量与初始化用户的兴趣向量进行迭代,获得优化后的用户兴趣;最终,根据计算得到的用户兴趣,通过基于用户的协同过滤的评分预测机制进行电影推荐,采用对电影推荐的评价实现对用户兴趣计算性能的评价。通过在Movielens数据集上的电影推荐进行验证表明,该方法在预测用户兴趣的准确性和收敛性上都有明显的提高,有望在缓解图像和视频检索中的“意图鸿沟”问题方面得到应用。3、针对“信任鸿沟”问题,采用主动认证的方式对图像/视频进行内容完整性和真实性认证,提出了一种保证图像质量的认证水印方法。该方法基于人类视觉系统在视觉感知过程中对不同方向的感知灵敏度差异,利用三个低频系数提取包括图像中水平、垂直和对角线信息的复杂方向特征图。同时,利用每个图像DCT块的直流系数和三个低频交流系数分别生成亮度和纹理特征图,将上述三个特征图进行融合,得到最终的视觉显着图。根据该视觉显着图对JND模型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JDN模型应用于调控认证水印的视觉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水印方案在认证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张琪[6](2020)在《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关系日益紧密,中国品牌的崛起离不开品牌国际化传播,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口碑是品牌传播的重要工具之一,但互联网同样加剧了网络口碑的异化现象,尤其是在跨文化品牌传播的过程中,这种口碑异化现象会被再次放大,使得不同国家、不同网络口碑传播者对同一品牌产生不同的品牌态度,进而对品牌竞争力造成影响。本研究以中日韩手机行业为例,研究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将网络口碑传播效应、国家品牌效应、品牌传播等相关理论进行融合。选取华为、索尼、三星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并选取美国的苹果作为参照对象,分别对这四个品牌在中日韩论坛、中国购物网站、中国门户网站进行相关口碑数据的收集,以2017-2019年的数据为主,数据采集量超过70万。运用情感倾向分析、文本观点挖掘技术对不同品牌在不同国家的网络口碑数据进行初步的数据挖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网络口碑品牌情感指数模型和“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量化与可视化。网络口碑异化结果显示:(1)高产品涉入度与高品牌熟悉度的网络口碑传播者更倾向于给出客观且态度鲜明的品牌评价,反之则更倾向于给出主观性较强的品牌评价;(2)网络口碑传播者、品牌来源国、国家文化特质对品牌态度具有调节作用;(3)本土品牌与参照品牌拥有更高的显性品牌竞争力优势;(4)各国对隐形品牌竞争力的评价具有一致性;(5)隐性品牌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对显性品牌竞争力具有预测作用;(6)各国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消费者民族主义,但消费者民族主义对品牌竞争力来说是一把双刃剑;(7)品牌特色的形成有助于提升隐形品牌竞争力,但与显性品牌竞争力无显着相关性;(8)产品品质永远是公众对品牌的首要关注点,其次是品牌个性化,售后服务、价格等其他要素是品牌传播的助推器。在理论层面上,本研究对品牌态度、品牌竞争力、网络口碑以及国家品牌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述评,对跨文化品牌传播过程中出现的品牌竞争力的差异现象进行了解释,并对相关理论作出补充。在实践层面上,本研究在网络口碑异化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国家品牌传播建议,旨在为企业的跨国品牌传播策略提供理论参考。
廖清龙[7](2020)在《绥江县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城市色彩特色性和整体性缺失、城市色彩规划体系不完整、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对城市色彩提出新要求的三个背景下,本研究以绥江县为例,用学科交叉、范例分析、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筛选评价、归纳总结等方法,探讨了城市色彩规划过程中的相关基础理论、色彩提取方法、色彩筛选流程、色彩控制规划模式等内容。目的是探索城市色彩问题的根源,完善城市色彩规划体系,最终实现科学、舒适、美观的城市色彩规划效果,切实为绥江县“美丽县城”特色性色彩建设提供参考。综合现有城市色彩规划的相关理论方法,本研究从色彩提取、色彩筛选、色彩控制规划三方面,对绥江县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理论基础研究。该部分从城市色彩规划概念、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理论、城市色彩规划相关方法、城市色彩规划案例四方面进行研究,归纳现有城市色彩规划体系,总结现有城市色彩规划理论及方法上的不足,提出应从色彩提取方法、色彩筛选流程、色彩控制规划模式等方面完善城市色彩规划体系。城市色彩提取研究。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取色、文献复拍取色、问卷调查取色三种方法,提取了绥江县人工色彩、人文色彩和自然环境色彩,经Color Polit校色、Encycolorpedia转换色彩模型、ID排版等过程,整理获得绥江县“现状色彩照片、色样排版”、“现状色彩基础色谱”。同时对现状色彩数据进行了色彩三属性总结,交叉分析了绥江县现状色彩满意度和民众色彩偏好,总结得出绥江县现状色彩规律、现状城市色彩问题,为下一步城市色彩筛选提供基础数据。城市色彩筛选研究。依次用色彩三属性筛选、居民偏好色筛选两种方法对绥江县“现状色彩基础色谱”进行筛选,分别获得绥江县“建筑气候学和色彩生理学推荐色谱”、“色彩心理学推荐色谱”、“色彩心理学意向分组”“特色文化推荐色谱”和“民众偏好色推荐色谱”;然后依据色彩构成理论,筛选整合以上色谱,最终获得“绥江县城市色彩推荐色谱”。城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城市色彩控制规划模式的基础上,从绥江县城市性质出发,综合考虑当地气候、文化特色、民众色彩偏好,最终将绥江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为“水色雅韵·暖润滨城”;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将绥江县城市色彩结构规划为“一江暖、两轴明、三区雅”;然后探讨了不同城市空间的色彩风格意向,完成绥江县不同城市分区色彩控制规划;最后完成绥江县建筑、道路、小品设施等城市硬质景观专项色彩控制规划。本研究从理论方法探讨到控制规划实践,完成了对城市色彩规划的研究,提出城市色彩规划应先对城市现有的人工色彩、人文色彩和自然色彩进行研究,并从中提取出具有地域性的城市色彩基础图谱。然后必须经过科学的筛选,获得最适合当地气候环境,满足人们生理、心理健康需求,符合当地人审美的城市色彩推荐图谱。最后,经过专业的色彩构成搭配,制定出能体现该城市特征,满足该城市居民审美需求,美化该城市风貌的色彩搭配方案,并应用于城市色彩建设。
刘奕[8](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景明[9](2020)在《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后工业时代、信息社会的到来,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这一思潮不仅是对传统哲学思想的一种批判,也是一种新的世界观、方法论,并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好契合了这一思潮。对于影像艺术而言,数字技术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耦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进步、形式上的转变,更是一种围绕视觉体验而展开的崭新的思维模式和生存方式,乃至整个世界观的变化。影像的数字化不仅在于表面形式的变化,同时它已演变为一种超媒介,连接着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成为我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新手段,可谓是一次巨大的转型。然而数字化带给影像艺术极大发展的同时,也使得诸多问题变得扑朔迷离,需待进一步探究,尤其是在创作上必然会面临的转型问题。本文以数字化的影像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其中出现的表征危机和转向问题进行探讨,并以“技术”“形式”“观念”,乃至“社会文化生活”等要素为出发点,对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及其创作规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本文一开始以影像技术和艺术观念发展演进为线索,对影像艺术从传统的胶片形式发展到数码影像的流变过程进行梳理分析。如此,一方面旨在理清影像艺术发展脉络,以便对影像艺术的演进有个总体的把握;另一方面在于明确了影像艺术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技术”与“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而形成和发展的。数字技术介入影像后,传统影像逐渐转型为数码影像,这也必然带来独特的表现形式。本文接着依据数字技术的发展历程,把数码影像界定为三个阶段:单机时代、网络时代和人工智能时代,再按这一界定梳理和探讨了各个阶段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和技术特点,并归纳出数码影像艺术的基本特征。随后本文结合符号学、拟像理论,讨论了在后现代语境下,影像艺术在其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表征危机,以及影像观念的非表征转向,即数码影像不再以客观再现和表意再现为己任,转而向多元化、过程化、体验化、关系化的非表征方向发展。并认为这一转向的原因包括三个方面:数字技术的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影像艺术形式和观念的转型,必然反映到创作上,并通过创作展现出来。本文从以受众体验为核心的非表征创作观念(观念层)、数码影像独有的创作语言和创作范式(技术层)以及以交互本质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关系层)三个层面,来重构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思维,并强调“创作权”转移在重构中的意义,因为它直接反映出数码影像作品中互动形式及关系的多样性。在此思维的指引下,本文结合典型案例和自身实践,从受众的体验出发,依据相应的创作流程,从感知阶段、行为阶段和反思阶段三个不同的创作阶段提出了相应的创作策略。最后提出从审美价值、社会效能和创新性三个方面对创作实践进行衡量评价的观点。总而言之,本文基于当下的艺术思潮,从“技术”与“观念”相因相生的角度来探讨数字化背景下影像艺术的转型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创作策略,为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提供从理论到实践的支持,并给创作者带来一些启发。
苏幼停[10](2020)在《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国际上开放科学运动浪潮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开放科学已经由“开放获取”“开放同行评议”等上升到了“公众科学”这一阶段。对图书馆所提出的需求也从“促进公众理解科学、加强公众科学素养”变为了“开放科学研究过程”,迫切需要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以支持公众科学的发展。在开展公众科学服务方面,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有力的条件,应主动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融入“公众科学”浪潮之中,积极探索开展公众科学服务,创新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为图书馆寻求新的发展契机。美国图书馆作为公众科学服务开展的先行者,具有丰富的公众科学服务经验,其快速发展得益于美国博物馆和图书馆服务协会(IMLS)、Sci Starter等机构的多方支持以及自身经验与优势的充分发挥。美国图书馆通过推荐公众科学项目、提供公众科学信息资源和实验工具、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开展公众科学实践活动等途径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美国图书馆已成为美国公众科学服务开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之一,其成功经验在于注重服务内容丰富性与自身优势发挥、注重人文关怀和激励志愿者、重视公众科学的宣传推广。同时,因为美国图书馆的公众科学服务目前尚处于起始阶段,难免也会存在问题和不足,主要包括缺乏政策、资金支持,以及没有专门的公众科学服务馆员,这些问题在我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时,应当加以避免。目前我国图情领域已开始关注图书馆在公众科学服务中的作用,然而,却尚未有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实践,我国图书馆对于公众科学服务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低,还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借鉴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现状,我国图书馆应当通过建立“公众科学”网站栏目、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利用创客空间助推公众科学发展、打造特色“公众科学日”活动、建设公众科学馆员队伍等渠道来开展公众科学服务,从而推动我国公众科学的发展。
二、美国权威网站推荐的数码相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权威网站推荐的数码相机(论文提纲范文)
(1)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
(一)世界博物馆学的研究趋势 |
(二)早期的医学博物馆馆藏研究推动了人文自然科学发展 |
(三)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概况 |
(四)医学博物馆学术研究文献综述 |
(五)艺术和医学的交融促进医学的发展和医学知识的传播 |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构架 |
第一章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西方医学和医学史的记录和传承 |
(一)史前医学时期 |
(二)远古文明中的医学时期 |
(三)古希腊医学时期 |
(四、五、六)古罗马医学、中世纪医学、文艺复兴时期的医学时期 |
(七)近现代医学时期 |
(八)后现代医学时代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产生、发展和演变 |
一、早期西方医学博物馆 |
二、大众人体解剖博物馆 |
三、卫生博物馆与健康博物馆 |
四、医学相关专科博物馆 |
五、西方医学史和医学博物馆沿革的历史时间轴 |
第三节 欧美医学博物馆的现状和困境 |
一、博物馆在当代被赋予了新的发展内涵 |
二、欧美医学博物馆现状 |
三、欧美医学博物馆困境成因分析 |
四、欧美医学博物馆发展状况对中国医学博物馆发展的启示 |
第四节 欧美博物馆与其瘟疫主题展 |
一、20 世纪流行传染性疾病的主题教育展与其博物馆 |
二、古老的黑死病与亚姆村瘟疫博物馆的建立 |
三、其它博物馆的瘟疫教育展 |
第二章 艺术和医学的共同演绎 |
第一节 对人体的研究是艺术与医学的永恒话题 |
一、艺术与医学的交融与萌芽:人体 |
二、艺术与医学的交汇与探究:人体解剖学 |
三、人体艺术的西方具象写实与东方抽象写意 |
第二节 世界名画里的人体和医学 |
一、名画中人物的疾病和健康状况 |
二、名画里反映出画家本人的身体疾病 |
三、名画里反映的医护病患关系 |
四、名画里记录着医学史中的重要事件 |
五、名画里记录的瘟疫 |
第三节 人体疾病和心理健康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
一、身疾心病对艺术家创作的影响 |
二、疾病对艺术创作影响的作用机制 |
第四节 艺术对人类身心健康的影响:博物馆处方与艺术治疗 |
一、博物馆处方和博物馆治疗 |
二、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古老治疗工具 |
三、艺术治疗的形式与主要方法 |
四、绘画治疗的理论基础与作用机制 |
五、艺术博物馆艺术治疗的有效性评估 |
第五节 艺术在医院和临床医学的应用 |
一、艺术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修养 |
二、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
三、医院空间环境的艺术化:绘画、雕塑、色彩和绿化等的治疗效果 |
第六节 生物医学艺术:艺术与医学融合的新趋势 |
一、欧美生物艺术的萌芽时期 |
二、欧美生物艺术的发展阶段 |
第三章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路径 |
第一节 麦克卢汉的“媒介观” |
第二节 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重要手段:高新科技的应用 |
一、医学博物馆艺术化的内涵 |
二、医学博物馆的艺术化离不开科技化 |
第三节 人体和医学展品的标本固定和保存的艺术化 |
一、制成木乃伊(Mummification) |
二、蜜渍法(Mellification) |
三、古代防腐剂和福尔马林固定保存法(Formalin fixation) |
四、现代防腐剂:化学和物理方法综合使用(Embalming) |
五、人体冷冻(Cryogenics) |
六、塑化技术保存人体标本(Plastination) |
第四节 电子科技发展衍生人体艺术品:数字人体和数字解剖标本 |
一、人体生物医学标本的数字化 |
二、数码人体:电脑合成的三维人体 |
三、人体虚拟尸体解剖 |
四、3D-打印的人体器官标本 |
五、医学数字产品和数字艺术品 |
六、生物医学艺术作品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展陈设计的艺术科技化 |
一、围绕展品医学内涵和展览主题,强调知识性并突出审美感 |
二、展陈空间中的科技、医学和艺术的融合 |
三、应用数字医学标本和增强现实及虚拟空间:创造艺术化的虚拟场景 |
四、虚拟艺术的传播作用与意义 |
第六节 未来科技化的医学博物馆的表征 |
一、博物馆的线上数字展览 |
二、虚拟医学博物馆 |
三、博物馆的人工智能和医学智能博物馆 |
第七节 人体艺术标本和生物艺术品之伦理问题 |
一、东西方的生死观的讨论 |
二、海根斯塑化人体艺术的伦理道德问题 |
三、生物医学艺术的伦理问题与特点 |
第四章 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及公众教育 |
第一节 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与博物馆教育改革 |
一、当代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 |
二、西方前沿的重组教育理念和学习网格模式 |
三、后真相时代博物馆教育的公信力 |
第二节 西方医学博物馆的专业教育 |
一、传授医学知识是医生的重要职责 |
二、医学博物馆是医学教学的重要课堂 |
三、人体解剖也是早期艺术家的专业课 |
四、医学博物馆专业教育的现状 |
第三节 西方医学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一、早期解剖博物馆的公众教育 |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和公众卫生健康教育普及 |
三、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内容 |
四、医学博物馆的公众教育的现状与策略 |
第四节 医学博物馆不可替代的的公众教育特色 |
第五节 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挑战 |
一、传统医学博物馆和现代医学博物馆的差别 |
二、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上面临的问题 |
三、医学博物馆公众教育的意义 |
第六节 现代医学健康公众教育有关主题展的实例解析 |
一、心脏主题展 |
二、大脑主题展 |
三、人体解剖生理的公众教育:玻璃人和透明人人体模型 |
四、灵活机动的博物馆公众教育:微型主题展 |
五、人体生物科学技术内容主题展 |
第五章 拓展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 |
第一节 消失的边界:艺术与医学的跨界融合与边界拓容 |
一、布尔迪厄的文化区隔理论与博物馆公共性的创生 |
二、当代艺术和博物馆的公共性 |
三、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二节 当代医学博物馆公共性应有的审美表征 |
一、生物艺术品和新标本艺术赋予新的审美特征 |
二、艺术再造医学博物馆现代展陈语境 |
三、艺术融入医学博物馆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艺术 |
四、医学和艺术并行:医学艺术混合展 |
五、医学和艺术的融合:医学专家和艺术家合作 |
第三节 医学美术在传播医学知识和拓展公共性上的作用 |
一、医学美术的传播力:一图胜过千百字 |
二、医学插图展现艺术家和医学的完美融汇 |
三、超级写实主义雕塑表现人体医学的科学细节 |
四、医学三维动画展示生命和疾病的机制 |
第四节 提升医学博物馆公共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一、用普惠美学思想指导医学博物馆公共性的建设 |
二、医学博物馆工作人员需要多学科专业的培训 |
三、数字时代展陈设计中文化再生产的新模式 |
四、建构新型博物馆教育模式与加强公众健康知识的传播 |
五、医学博物馆需融合市场经济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博物馆运营模式 |
第五节 解析公共性的典型案例:惠康医学博物馆 |
一、惠康信托基金会和惠康典藏博物馆 |
二、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一:公众参与共建文化民主 |
三、惠康典藏博物馆的公共性的表征之二:当代艺术融合医学艺术 |
四、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三:分享主义与资源共享 |
五、惠康典藏博物馆公共性的表征之四:公共性和精英性共存 |
第六章 走向未来的大医学艺术博物馆 |
第一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的界定与意义 |
一、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溯源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概念形成的背景 |
三、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多元化的特点 |
第二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作为公共性的文化空间生产 |
一、增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公众影响力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公众影响力的作用机制 |
三、加强医学艺术博物馆公共性的审美表征 |
第三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线上线下的运作机制 |
一、线上大医学博物馆的运作机制 |
二、大医学艺术博物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 |
三、医学健康普及的不仅是医学科学也是社会文化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为中心的社区文化健康与福祉联盟 |
第四节 大医学艺术博物馆建设的(SWOT)可行性分析 |
一、机会与威胁分析(OT)主要是对环境和时势的分析 |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SW)主要是对自身优势和劣势的评估 |
三、博物馆企业家在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作用与职能 |
第五节 构建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策略 |
一、打造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特色品牌 |
二、寻求艺术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三、寻求医学专家和医学博物馆的跨界合作 |
四、大医学艺术博物馆与医学机构及博物馆的合作 |
五、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的主题展要围绕公众关心的健康话题 |
六、大医学艺术博物馆社教部门的规划要反映新时代的述求 |
七、大医学艺术博物馆要应用在多元文化空间生产的管理思维 |
八、大医学艺术博物馆需要寻求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服务的国际合作 |
结束语 |
附录一 、欧美十大医学博物馆 |
附录二、图版索引(按前后顺序)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文章 |
后记与致谢 |
附件 |
(2)围绕“拍摄”的设计 ——景观社会视角下手机图片的制造与阐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理论基础及相关文化概念 |
一、景观社会 |
二、融合文化 |
第五节 本课题研究现状 |
第一章 拍摄的概念演变 |
第一节 从传统摄影角度看拍摄 |
一、拍摄的产生与图像记录 |
二、拍摄的重要性 |
第二节 从数字技术角度看拍摄 |
一、拍摄方式的变更 |
二、图片意义的改变 |
第三节 从智能手机角度看拍摄 |
一、智能手机拍摄的发展 |
二、图片设计的分享化与趣味化 |
第二章 智能手机图片的拍摄构成及形式设计 |
第一节 一张手机照片的使用过程 |
第二节 手机品牌的拍摄概念与形象塑造 |
一、随时随地拍摄 |
二、拍摄功能扩展与附加值设计 |
三、自拍文化下形象设计与图像驱动 |
第三节 拍摄类App的设计构思 |
一、专业修图软件的简易化设计 |
二、图片表现形式的趣味性设计 |
三、拍摄类功能的融合化设计 |
第三章 智能手机图片的拍摄文化及其价值阐释 |
第一节 手机图片的多元化拍摄 |
一、从纪实到记事 |
二、信息形态的图像化获取与交流 |
三、构建自我生活的社交名片 |
第二节 景观社会的全民拍摄语境 |
一、拍客现象与艺术家手机拍摄 |
二、手机拍摄与仪式感 |
第三节 以拍摄者为圆心的生活景观设计 |
一、虚实交融的视觉体验 |
二、实体空间“照片式”转化 |
第四章 手机拍摄设计改变景观社会 |
第一节 对景观社会的构建 |
一、充实大众图像语言 |
二、搭建小众景观 |
第二节 对景观社会的消解 |
一、质疑景观真实性 |
二、打破传统媒体景观桎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4)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背景 |
(一)研究背景 |
(二)选题确立 |
二.课题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应用价值 |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相关概念解读 |
1.关于基础课程 |
2.关于“建筑学”、“设计学”、“纯艺术(美术学)”之间的关系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学科演绎与AA学院的历程——建筑教育实验与AA学院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建筑教育的学科演绎 |
一.从美术学院到理工院校 |
二.学科发展与多元实验 |
第二节 基础课程的多元教学 |
一.从空间生成入手 |
二.从建构与建造入手 |
三.从艺术形式入手 |
第三节 AA学院的发展与特质 |
一.第一阶段:非学院派的开端之路 |
二.第二阶段:艰难变革的现代主义之路 |
三.第三阶段:桀骜传奇的先锋之路 |
第四节 AA学院的基本特质 |
一.独特性:体制之外 |
二.开放性:教师背景的多元化 |
三.创新性:课程结构中的“工作单元”与“主题教学” |
四.研究性:教学情境中的学理探求与实验色彩 |
五.先锋性:作业中的当代艺术与前卫色彩 |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多元演绎与前卫色彩——现当代建筑及AA学院实验研究 |
第一节 “AA人”的现当代建筑书写史 |
一.游牧与插件:建筑电讯派的纸上建筑 |
二.机器与结构:高技术主义建筑设计 |
三.“分延”与“差异”:解构主义建筑艺术 |
四.“非线”与“生态”:参数化建筑艺术 |
第二节 “AA人”的知识背景与研究性实验 |
一.叙事与空间:屈米的理论与实验 |
(一)叙事与时间 |
(二)叙事与空间 |
二.乐思与空间:里伯斯金的理论与实验 |
(一)音乐体验 |
(二)符号语言中的建筑与音乐 |
三.建筑与电影:舒宁的理论与实验 |
(一)实验与理论建构 |
(二)相关课题教学案例 |
四.绘画与现实:哈迪德的理念与建筑艺术 |
(一)构成主义绘画 |
(二)碎片与建筑实验 |
(三)流体与建筑艺术的世界 |
五.建筑师与哲匠:库哈斯的多元面貌 |
(一)“反引力”:作为建筑师 |
(二)三本书:作为理论家与批评家 |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课程体系与工作单位——AA学院基础课程的教学结构 |
第一节 AA学院的课程体系 |
一.AA学院基础课程 |
(一)预科课程 |
(二)一年级课程 |
二.AA学院核心课程 |
(一)中级学院课程 |
(二)专业学院课程 |
三.AA学院研究生课程 |
(一)硕士课程 |
(二)博士课程 |
四.AA学院公共课程 |
(一)媒体研究课程 |
(二)历史与理论研究课程 |
(三)技术课程 |
五.相关教学项目与课程活动 |
(一)海外游学 |
(二)讲座 |
(三)评图 |
(四)作业发布与展示 |
第二节 AA学院的教学结构 |
一.关于教学结构的几种模式 |
二.工作单元与课程设置 |
(一)学年模式与课程群 |
(二)工作室模式与工作单元的选择 |
(三)主题性模式与工作单元的内容 |
(四)教学主题与作业二次设计 |
三.双轨制课程结构 |
第三节 AA学院课程教学的比较研究 |
一.思路拓展阶段 |
二.专业知识建立阶段 |
三.意识的提升阶段 |
四.领域前沿与学科发展 |
五.理论与技术支持 |
(一)表现 |
(二)思维 |
(三)建造 |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预科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职业素质与工作方式 |
二.主题的基本策略 |
(一)身体与空间 |
(二)城市与景观 |
(三)衍生与延伸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个性因素与寻找切入点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空间与体验” |
(二)2002年主题“外来文化研究” |
(三)2008年主题“剖析环境” |
(四)2009年主题“模糊边界” |
(五)2010年主题“比例、场景和身体” |
(六)2011年主题“观察、想象与转化” |
(七)2015年主题“瞄准现场” |
(八)2016年主题“文本与片段” |
(九)2017年主题“材料的趣味” |
(十)2018年主题“精确切割和误差范围” |
第三节 预科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资源素材的广泛性与奇特性 |
二.概念图式的隐喻性与观念性 |
三.实验展开的游戏性与多解性 |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一年级教学的主题设定与作业设计——因素、方法、特征与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教学主题设定的因素与方法 |
一.教师层面:建筑师与学者 |
二.主题设定的基本策略 |
(一)意义与趣味 |
(二)案例与学理 |
(三)考察与体验 |
第二节 作业二次设计的因素与方法 |
一.学生层面:专业因素与学习兴趣 |
二.案例分析 |
(一)2000年主题“身体与重力” |
(二)2002年主题“环境与身体” |
(三)2008年主题“泰晤士河” |
(四)2009年主题“比例与模型” |
(五)2010年主题“对立与交叉” |
(六)2011年主题“设计方法与写作” |
(七)2015年主题“居住世界”、“女神与复仇者”、“体验当下” |
(八)2016年主题“栖息地、城市与城市呈现、空间组织、反项目、形式及其它” |
(九)2017年主题“比较:伦敦与美国城镇” |
(十)2018年主题“人、建筑、环境” |
第三节 一年级教学作业二次设计的基本方法 |
一.知识方法的多元化与反思性 |
二.叙事语言的意象性与戏谑性 |
三.设计方案的功能性与形式化 |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表现形式与视觉图式——AA学院基础课程的作业手法研究 |
第一节 主题表现与现当代艺术 |
一.解读:现当代艺术的表现特征 |
二.实验:当代艺术与现当代建筑 |
三.挪用:作业手法与现当代艺术 |
(一)装置艺术 |
(二)身体与行为艺术 |
(三)影像艺术 |
(四)数字媒体艺术 |
(五)概念艺术 |
第二节 图式与视觉表现 |
一.库克《绘画:建筑的原动力》 |
二.非制图与非建筑画 |
三.综合媒介与拼贴图像 |
第三节 模型与空间体验 |
一.模型制作:概念与意象表现 |
二.空间建造:体验与1:1建造 |
三.数媒表现:虚拟——无限幻境 |
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一.研究思路与脉络总结:现象到本质 |
二.研究与分析方法总结:经验与解释 |
三.研究主要发现与成果:特质与同构 |
四.对设计教育基础课程的建议 |
五.研究的主要学术贡献与影响力 |
附录一 AA学院基础课程1999-2018学生作业原始资料 |
附录二 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设计基础教学大纲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基于语义和兴趣的图像/视频检索与认证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图像和视频检索面临的挑战 |
1.2.1 语义鸿沟 |
1.2.2 意图鸿沟 |
1.2.3 信任鸿沟 |
1.3 研究内容和贡献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图像和视频检索中的关键问题 |
2.1 概述 |
2.2 语义鸿沟的弥补 |
2.2.1 基于单模态媒体的方法 |
2.2.2 基于多模态媒体的方法 |
2.3 意图鸿沟的弥补 |
2.3.1 基于相关反馈的方法 |
2.3.2 基于用户信息收集的方法 |
2.4 信任鸿沟的弥补 |
2.4.1 主动的认证方法 |
2.4.2 被动的认证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3D CNN的视频拷贝检测 |
3.1 概述 |
3.2 拷贝检测 |
3.3 视频特征提取 |
3.3.1 静态特征 |
3.3.2 运动特征 |
3.4 所提出的方法 |
3.4.1 3D CNN |
3.4.2 并行3D CNN |
3.4.3 视频数据集 |
3.5 实验与分析 |
3.5.1 对完整视频和子视频的分类 |
3.5.2 对未知类别视频的分类 |
3.5.3 对不同结构的性能比较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电影推荐的用户兴趣计算 |
4.1 概述 |
4.2 用户意图与兴趣 |
4.2.1 意图识别 |
4.2.2 兴趣计算 |
4.3 电影 |
4.3.1 电影预告片 |
4.3.2 电影描述 |
4.3.3 电影属性 |
4.3.4 电影情感的估计 |
4.4 所提出的方法 |
4.4.1 电影特征向量建模 |
4.4.2 用户兴趣向量的建立 |
4.5 实验与分析 |
4.5.1 数据集介绍 |
4.5.2 实验结果评价方法 |
4.5.3 参数的影响 |
4.5.4 与基于电影推荐的兴趣计算方法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字水印的图像内容认证 |
5.1 概述 |
5.2 传统的伪造方法 |
5.3 深度伪造的方法 |
5.4 数字认证水印 |
5.4.1 数字认证水印的基本特性 |
5.4.2 现有方法介绍 |
5.5 所提出的方法 |
5.5.1 视觉显着性模型 |
5.5.2 基于视觉显着性的JND模型 |
5.5.3 基于JND的水印量化 |
5.6 实验与分析 |
5.6.1 质量评价标准 |
5.6.2 鲁棒性实验 |
5.6.3 认证实验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授权的发明专利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框架 |
1.3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难点 |
1.3.2 研究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网络口碑相关研究 |
2.1.1 网络口碑的概念界定 |
2.1.2 网络口碑的异化现象 |
2.1.3 网络口碑传播效应的影响因素 |
2.2 国家品牌文献综述 |
2.2.1 国家品牌的定义 |
2.2.2 国家品牌的层次划分 |
2.2.3 国家品牌与企业品牌 |
2.3 品牌相关理论研究 |
2.3.1 品牌态度 |
2.3.2 品牌竞争力 |
2.3.3 品牌态度与品牌竞争力 |
2.4 网络口碑、国家品牌与品牌态度 |
2.4.1 网络口碑与品牌态度 |
2.4.2 国家品牌与品牌态度 |
2.4.3 网络口碑与国家品牌传播 |
2.5 研究现状评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概念模型与研究对象 |
3.1.1 概念模型的构建 |
3.1.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3.2 研究流程 |
3.2.1 研究流程的设计 |
3.2.2 数据采集及处理 |
3.3 数据分析 |
3.3.1 情感倾向分析 |
3.3.2 文本观点挖掘 |
3.3.3 观点词提取与分类 |
3.3.4 网络口碑量化及可视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4.1 中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4.1.1 数据采集情况 |
4.1.2 情感倾向分析 |
4.1.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
4.1.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
4.2 中国购物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4.2.1 数据采集情况 |
4.2.2 情感倾向分析 |
4.2.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
4.2.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
4.3 中国门户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4.3.1 数据采集情况 |
4.3.2 情感倾向分析 |
4.3.3 文本标签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韩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5.1 日本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5.1.1 数据采集情况 |
5.1.2 情感倾向分析 |
5.1.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
5.1.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
5.2 韩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 |
5.2.1 数据采集情况 |
5.2.2 情感倾向分析 |
5.2.3 网络口碑情感指数分析 |
5.2.4 “关注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跨国网络口碑异化分析 |
6.1 研究结果分析 |
6.1.1 中国网络口碑异化的纵向分析 |
6.1.2 中日韩网络口碑异化的横向分析 |
6.1.3 数据分析 |
6.1.4 理论分析 |
6.2 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建议 |
6.2.1 建立不同视角下的品牌舆情监测系统 |
6.2.2 提升市场占有率重于打造品牌特色 |
品牌个性化>价格、服务等其他要素'>6.2.3 产品创新>品牌个性化>价格、服务等其他要素 |
6.2.4 谨慎利用消费者民族主义开展营销 |
6.2.5 派专人负责国外市场的品牌舆情管理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性 |
7.2.1 数据采集的局限性 |
7.2.2 研究对象的局限性 |
7.2.3 研究技术的局限性 |
7.3 研究展望 |
7.3.1 完善研究设计 |
7.3.2 拓展研究模型 |
7.3.3 发展计算机技术 |
7.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
附录1-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
附录1-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
附录2 :中国购物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
附录2-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
附录2-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
附录3 :中国门户网站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
附录3-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
附录3-2 文本标签结果示例 |
附录4 :日本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
附录4-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
附录4-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
附录5 :韩国论坛网络口碑数据分析结果(部分) |
附录5-1 情感倾向分析结果示例 |
附录5-2 评论观点抽取结果示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绥江县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色彩存在问题 |
1.1.2 城市色彩规划方法、体系存在问题 |
1.1.3 美丽县城建设对城市色彩规划提出新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目的 |
1.2.2 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3.1 概念、理论研究内容 |
1.3.2 城市色彩提取研究 |
1.3.3 城市色彩筛选研究 |
1.3.4 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1.4.1 研究范围及概况 |
1.4.2 研究对象及概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色彩 |
2.1.2 城市色彩 |
2.1.3 城市色彩规划 |
2.2 城市色彩规划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1 基础色彩学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2 国际色彩模型及研究综述 |
2.2.3 色彩构成理论及研究综述 |
2.2.4 色彩生理学及研究综述 |
2.2.5 色彩心理学及研究综述 |
2.2.6 色彩地理学理论及研究综述 |
2.3 城市色彩规划相关方法及研究综述 |
2.3.1 城市色彩提取方法及研究综述 |
2.3.2 城市色彩分析方法及研究综述 |
2.3.3 城市色彩控制规划模式及研究综述 |
2.4 城市色彩规划案例分析 |
2.4.1 福州市城市色彩规划 |
2.4.2 襄阳城市色彩规划 |
2.5 本章小结 |
2.5.1 整体研究概况总结 |
2.5.2 已有成熟研究 |
2.5.3 存在问题 |
2.5.4 问题解决思路 |
3 绥江县城市色彩提取 |
3.1 确定取色对象 |
3.1.1 取色范围 |
3.1.2 取色对象 |
3.1.3 取色分类及位置 |
3.2 实地调查取色 |
3.2.1 实地调查取色法 |
3.2.2 取色手段和工具 |
3.2.3 实地调查取色过程 |
3.2.4 实地调查取色结果 |
3.3 文献复拍取色 |
3.3.1 文献复拍取色法 |
3.3.2 取色手段和工具 |
3.3.3 文献复拍法取色过程 |
3.3.4 文献复拍取色法可行性论证 |
3.3.5 文献复拍取色结果 |
3.4 问卷调查取色 |
3.4.1 问卷设计思路 |
3.4.2 问卷发布与回收 |
3.4.3 问卷调查取色结果 |
3.5 色彩数据整理与分析 |
3.5.1 校色、转化色彩模型、色样排版 |
3.5.2 问卷报告交叉分析与启示 |
3.5.3 绥江县现状色彩数据总结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绥江县城市色彩筛选 |
4.1 色彩三属性筛选 |
4.1.1 色彩三属性筛选原理 |
4.1.2 色彩三属性筛选步骤 |
4.2 居民偏好色筛选 |
4.2.1 居民偏好色筛选原理 |
4.2.2 居民偏好色筛选方向 |
4.3 色彩构成筛选 |
4.3.1 色彩构成筛选原理 |
4.3.2 色彩构成筛选步骤 |
4.4 本章小结 |
5 绥江县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 |
5.1 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5.1.1 城市色彩定位原则 |
5.1.2 绥江县城市色彩总体定位 |
5.2 城市色彩结构规划 |
5.2.1 不同城市空间与色彩定位 |
5.2.2 绥江县城市色彩结构规划 |
5.3 城市色彩分区控制规划 |
5.3.1 “一江暖”城市色彩控制规划 |
5.3.2 “两轴明”城市色彩控制规划 |
5.3.3 “三区雅”城市色彩控制规划 |
5.4 城市色彩专项控制规划 |
5.4.1 建筑 |
5.4.2 道路广场 |
5.4.3 小品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研究总结 |
6.1.1 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研究内容 |
6.1.2 城市色彩规划理论研究成果 |
6.1.3 城市色彩规划理论问题探讨及展望 |
6.2 城市色彩提取研究总结 |
6.2.1 城市色彩提取研究内容 |
6.2.2 城市色彩提取研究成果 |
6.2.3 城市色彩提取存在问题与展望 |
6.3 城市色彩筛选研究总结 |
6.3.1 城市色彩筛选研究内容 |
6.3.2 城市色彩筛选研究成果 |
6.3.3 城市色彩筛选存在问题与展望 |
6.4 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总结 |
6.4.1 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内容 |
6.4.2 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研究成果 |
6.4.3 城市硬质景观色彩控制规划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图目录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9)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0.2 相关概念和研究对象 |
0.2.1 相关概念 |
0.2.2 研究范围和对象 |
0.3 研究概况及文献梳理 |
0.3.1 国外研究概况 |
0.3.2 国内研究概况 |
0.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0.4.1 研究方法 |
0.4.2 预期结果及创新点 |
0.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从银盐到数码——影像艺术的流变 |
1.1 影像的源起——摄影术的发明和发展 |
1.1.1 真实再现的极致追求催生了摄影术的发明 |
1.1.2 早期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
1.2 技术与观念相互作用下的影像艺术流变 |
1.2.1 早期再现与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2 现代艺术表现观念下的影像艺术 |
1.2.3 进入后现代艺术视野的影像艺术 |
1.3 摄影衍生的其他影像形式——动态影像 |
1.4 影像艺术的数字化 |
1.4.1 数码影像的兴起和发展 |
1.4.2 传统影像与数码影像的比较 |
1.4.3 作为艺术的数码影像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数码影像的表现形式及特征 |
2.1 数码影像艺术表现形式演进 |
2.1.1 优化与表现:单机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2 多元与互动:网络时代的数码影像 |
2.1.3 影像的“内爆”:智能时代的数码影像 |
2.2 数码影像的特征 |
2.2.1 科技性 |
2.2.2 虚拟性 |
2.2.3 媒介性 |
2.2.4 开放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码影像艺术观念的非表征转向 |
3.1 数字化背景下影像的表征危机 |
3.1.1 影像的表征观——从客观再现到主观表现 |
3.1.2 影像数字化的表征危机 |
3.2 “拟像理论”视野下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1 拟像理论 |
3.2.2 影像艺术的非表征转向 |
3.2.3 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影响 |
3.3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转向的动因 |
3.3.1 当下社会经济文化新环境是其转变的现实环境和时代需求 |
3.3.2 后现代主义艺术思潮是其转变的意识动力 |
3.3.3 数字技术是其存在的形式和物质力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思维重构 |
4.1 数码影像艺术非表征创作观念 |
4.2 基于“人机”关系的数码影像创作思维 |
4.2.1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目标对象的“人” |
4.2.2 数码影像创作中作为本体语言的“机” |
4.2.3 构建数码影像创作中的“人机”关系 |
4.3 基于场域理论的数码影像创作主客体关系嬗变与重构 |
4.3.1 数码影像艺术的创作主客体关系和传受模式 |
4.3.2 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数码影像艺术 |
4.3.3 数码影像艺术场域中主客体关系的嬗变 |
4.3.4 创作主客体关系重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表征观下数码影像艺术创作实践策略 |
5.1 创作流程三阶段 |
5.2 数码影像艺术创作策略构建 |
5.2.1 感知阶段策略:实现影像视觉新形式 |
5.2.2 行为阶段策略:创建影像视觉新体验 |
5.2.3 反思阶段策略:演绎拓展影像新境界 |
5.3 创作实践评价 |
5.3.1 审美价值 |
5.3.2 社会效能 |
5.3.3 创新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致谢 |
(10)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及方法 |
四、本文创新点 |
第一章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背景和现状 |
第一节 公众科学和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的内涵 |
一、公众科学的内涵 |
二、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的内涵 |
第二节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背景 |
一、数据密集型科研的需求 |
二、图书馆自身优势的发挥 |
三、公众科学机构Sci Starter的多方支持 |
第三节 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现状概述 |
一、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内容 |
二、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对象 |
三、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方式 |
第二章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路径 |
第一节 推荐公众科学项目 |
一、公众科学项目推荐服务概况及特点 |
二、推荐的公众科学项目的类型 |
第二节 提供公众科学信息资源 |
一、推荐公众科学机构和网站资源 |
二、提供文献和数据库资源 |
第三节 提供实验工具的推荐和借用服务 |
一、推荐公众科学APP |
二、开展公众科学实验工具的借用服务 |
三、案例分析 |
第四节 开展公众科学日活动 |
一、美国公众科学日的起源和发展 |
二、公众科学日活动内容 |
第五节 开展公众科学实践活动 |
一、开展多样化的公众科学体验活动 |
二、开展公众科学挑战赛 |
第三章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成功经验及存在问题 |
第一节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成功经验 |
一、注重服务内容丰富性与自身优势的发挥 |
二、注重人文关怀和激励志愿者 |
三、重视公众科学的宣传推广 |
第二节 美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 |
二、尚未设置专门的公众科学馆员岗位 |
第四章 对我国图书馆开展公众科学服务的启示 |
第一节 建立“公众科学”网站栏目 |
一、栏目内容 |
二、栏目管理及宣传 |
第二节 培育公众的科学素养 |
一、提升公众科学素养对公众科学发展的重要性 |
二、培育公众科学素养的措施 |
第三节 利用创客空间助推公众科学发展 |
一、创客运动与公众科学的相互促进作用 |
二、利用创客空间助推公众科学发展的措施 |
第四节 打造特色公众科学日活动 |
一、以中国图书馆学会为活动发起者 |
二、开展特色公众科学体验活动 |
第五节 建设公众科学服务馆员队伍 |
一、设置公众科学服务岗位 |
二、对馆员进行业务能力培训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美国权威网站推荐的数码相机(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用艺术提升医学博物馆的公共性[D]. 叶丽(盖娅丽丽)(Lily Gaia Ye).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围绕“拍摄”的设计 ——景观社会视角下手机图片的制造与阐释研究[D]. 杨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2)
- [3]《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4]创新实验与特质构建 ——英国AA建筑联盟学院基础课程研究[D]. 夏翔.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5]基于语义和兴趣的图像/视频检索与认证技术研究[D]. 李静.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网络口碑异化对跨文化国家品牌传播的影响 ——基于中日韩手机行业的研究[D]. 张琪.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绥江县城市硬质景观色彩规划研究[D]. 廖清龙. 西南林业大学, 2020(01)
- [8]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9]影像艺术的数字化转型及创作策略研究[D]. 刘景明. 上海大学, 2020(03)
- [10]美国图书馆公众科学服务及启示[D]. 苏幼停.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标签:博物馆论文; 世界十大著名博物馆论文; 视觉文化论文; 医学研究论文; 公众空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