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紫金山矿田的斑岩—浅成液成矿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余明刚,洪文涛,杨祝良,段政,褚平利,陈荣,曹明轩[1](2021)在《东南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其成矿规律》文中认为中国东南部中生代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影响,火山作用强烈,在东南沿海地区形成巨型火山-侵入杂岩带。根据火山岩组合特征、火山岩时空分布规律、区域不整合、构造背景及其成矿作用类型,分为4个旋回:第Ⅰ旋回(200~165 Ma),为一套近EW向的拉斑玄武岩-流纹质火山岩构成的双峰式火山岩,其中的玄武岩主要起源于软流圈地幔,形成于印支造山后板内伸展环境,该时期成矿作用较微弱。第Ⅱ旋回(165~145 Ma),处于陆缘弧由俯冲挤压高峰期向挤压后的伸展过渡时期,零星分布钙碱性系列英安质-安山质岩石组合,伴生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和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第Ⅲ旋回((145~115 Ma),华南进入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挤压后的伸展阶段,发生遍及全区的强烈火山活动,形成诸多大型火山机构和大面积高钾钙碱性系列流纹质-安山质火山岩组合,是中生代活动最强、影响范围最大的一期火山活动,伴生有丰富的金属、非金属、稀土矿产,矿床类型以浅成低温热液型为主。第Ⅳ旋回(115~85 Ma),火山活动相对微弱,并向东迁移至沿海地区,与A型花岗岩带共生,为一套后造山环境下的双峰式火山岩、过碱性流纹岩,晚期往往伴随大规模碎斑熔岩侵出,此阶段形成丰富的金属和明矾石、叶腊石等非金属矿产,以浅成低温热液型为主,斑岩型次之。
袁远[2](2020)在《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文中研究表明闽西南地区是东南沿海乃至华南最具经济意义的铁、铜成矿带之一,带内已发现120余个铁多金属矿床,尤以马坑式矽卡岩型铁钼多金属矿最为典型。铁钼多金属矿化与集中出露于该区永定—德化一带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但是针对该阶段花岗岩类的研究程度仍比较低,致使该区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时空分布、成因机制及其与铁钼多金属成矿的耦合关系还存在争议。据此,本文选取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相关的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为研究对象,包括十二排、大排与永福复式岩体,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同位素年代学、矿物与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详细分析了早白垩世花岗岩类的岩相学与地球化学特征,全面阐明了它们的成因类型、岩浆起源及演化机制,精确厘定了岩浆侵位时代;查明了典型铁钼矿床地质特征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组成,在此基础上系统探讨了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事件的成因联系以及构造背景。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1.锆石U-Pb年代学结果揭示了本文研究岩体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42~128Ma。通过对比分析区内已报道的同时期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岩石学资料,新提出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存在一条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岩带,岩石组合主要为正长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时限为早白垩世早期(145~125Ma)。2.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花岗岩类显示高硅富钾,普遍贫钙、镁,为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组成上,它们均不同程度富集K、Rb、Th、U、Y和REE,显着亏损P、Ti、Sr、Ba、Nb、Ta等元素,具有中等至强负Eu异常和平缓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地球化学特征指示研究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体主要属于高钾钙碱性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类。3.Sr-Nd-Hf同位素特征表明,相关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很可能是由古元古代(麻源群)基底变质岩部分熔融产生的熔体与地幔岩浆发生混合,随后进一步通过较高程度分异结晶形成的。幔源岩浆不仅直接参与了成岩过程,并且地幔物质贡献程度随时间逐渐增大,反映了深部趋于强烈的壳幔相互作用过程。4.典型矿床地质调查、地球化学及成矿年代学研究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主要形成于145~130Ma,与永定—德化带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具有紧密时空关联。S-Pb-O-Re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铁钼多金属矿化的成矿流体与金属元素主要来自于与早白垩世高分异花岗岩类相似的壳源岩浆。通过综合对比,本文认为闽西南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浆侵入及相关的矽卡岩—斑岩型铁钼多金属成矿作用主要受控于晚中生代古太平洋板块后撤引发的弧后伸展背景。5.通过对比分析前人对该区成矿系列的相关认识,本文将闽西南地区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有关的成矿系列重新厘定为“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有关的铁、钼、铅锌、铜成矿系列”,并进一步提出了铁钼多金属矿床的主攻类型及找矿方向。
赖晓丹,张锦章,祁进平,王乾杰,杨泽军[3](2020)在《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文中研究指明罗卜岭矿床是与晚中生代花岗闪长斑岩体有关的隐伏斑岩型铜钼矿床,矿区位于紫金山矿田的东北部;铜钼矿体主要产于绿泥石化-绢英岩化和(弱)钾化-绢英岩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黄铜矿+辉钼矿;少量过渡类型矿体产于高级泥化带中,矿石矿物组合为蓝辉铜矿+铜蓝+辉钼矿。罗卜岭矿区的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模型显示,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分带特征,低温元素Au与高温元素组合W、Sn、Bi分布于矿体上方,中低温元素Pb、Zn、Ag分布于Cu、Mo元素之间;元素直观垂向分带序列大致为:(As、Sb、Hg)-(W、Bi、Sn)-Ga-Au、Ba-Cu、Ag-Pb、Zn-Mn-Mo;前缘晕的元素与氧化物组合为As、Sb、Au、Ga、Al2O3,矿体近矿晕元素组合为Ag、Pb、Zn,缺失尾晕元素组合; Cu、Mo可直接作为找矿指示元素, Au、Ag、Pb、Zn、As、Sb、Ga、Ba、Mn可作为间接指示元素,矿床深部K2O正异常与Al2O3负异常可作为斑岩型铜钼矿的重要找矿标志,这一规律对紫金山矿田深部和外围隐伏斑岩型矿体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倪培,潘君屹,迟哲[4](2020)在《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华南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聚集区,其燕山期大规模成矿作用尤其引人注目。文章围绕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该区内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斑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华南燕山期最重要的铜成矿类型。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铜及相关金、钼等金属的最新找矿勘查进展和矿床成因机制研究成果,分别以德兴矿集区、德化矿集区、紫金山矿集区和治岭头矿集区为例,提出了华南燕山期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张川[5](2020)在《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蚀变是热液型矿床重要的找矿要素,长期以来,针对深部蚀变信息的精细探测和反演仍缺少有效的新技术支撑。成像光谱技术是对地观测领域的前沿,在蚀变矿物填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本研究将其引入深部钻孔岩心蚀变信息识别和探测方面,以我国最大的火山热液型铀矿田——江西相山铀矿田西部的河元背、邹家山两个重要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岩心成像光谱扫描、数据处理和分析,建立了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提取、编录和三维建模等一整套技术方法,实现了深部高光谱蚀变信息半定量二维、三维可视化。在此基础上,综合成矿动力学、成因矿物学及X衍射分析等手段,探讨了相山深部热液蚀变过程及其与铀成矿的联系,为深部蚀变信息精细探测提供了新的应用示范,也为铀矿勘探提供了参考。本次研究主要取得的成果和认识如下:(1)基于HySpex地面成像光谱数据处理方法、光谱相似性匹配方法、蚀变信息相对含量统计方法,建立了“图谱合一”高分辨率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蚀变信息半定量编录技术,能够弥补传统地质编录在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深部蚀变信息分带的客观性和可靠性,为地质矿产勘探钻孔岩心编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手段。(2)结合地质统计学理论,以连续型随机变量描述深部蚀变发育,以序贯高斯随机模拟为手段,建立了基于岩心成像光谱编录的深部蚀变信息三维建模技术,构建了相山西部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5类高光谱蚀变信息三维模型,实现了深部蚀变信息三维精细反演和可视化,为深部蚀变空间特征和成矿环境综合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3)钻孔岩心成像光谱蚀变信息的三维建模反映了河元背矿床和邹家山矿床具有不同的蚀变规模和蚀变类型,河元背矿床可能处于相山西部的另一个火山通道附近。与铀矿密切相关的伊利石化具有Al-OH吸收峰波长偏短波和偏长波的两种亚型,短波伊利石与高岭石-地开石空间相关,空间上具有上-短波伊利石、下-长波伊利石的分带特征。与水云母-萤石型铀矿化相关的伊利石主要是短波伊利石。(4)结合相山火山盆地晚中生代成矿动力学背景、成因矿物学理论、XRD分析和碱交代成矿机制,分析和预测了火盆结构形成之后的相山深部一系列蚀变矿物形成环境和演化进程,建立了钠交代期→钾交代期→酸交代期3阶段铀成矿蚀变演化模式。相山深部碱交代作用具有先钠后钾、先碱后酸、下碱上酸的演化特征。
李旋旋[6](2020)在《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对其地质条件、成矿规律和成矿规模的研究较为深入,取得了公认的理论研究成果。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的构造、岩浆和成矿作用形成了多个断垄区和断凹区,发育有玢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热液脉型铜铁金多金属矿床。庐枞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盆地位于长江中下游断凹区,地处扬子板块的北缘,郯庐断裂带的南段,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如玢岩型铁矿床、热液脉型铜铅锌矿床和非金属矿产资源如明矾石矿床等,其中,位于盆地西北部最大的矾山明矾石矿床构成了该盆地内典型的酸性蚀变岩帽,该巨型酸性蚀变岩帽的成因及其与盆地内金属矿床之间的关系亟待进行研究解决。因此,本文主要选取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样品采集和室内分析测试工作,综合运用蚀变岩石学、矿物学、同位素年代学、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原位高精度微区元素分析等方法,对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开展系统的地质、地球化学、成因及找矿指示研究。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主要由砖桥组火山岩蚀变而成,通过短波红外光谱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从大矾山明矾石矿区向西南和南部砖桥镇附近蚀变具有水平分带特征,依次发育硅化、黄铁矿化、高级泥化、泥化蚀变,其中,硅化主要以多孔状和块状石英为主,多孔状石英分布在大矾山矿区,块状石英主要分布在牛头山地区;黄铁矿化以含铁矿物为主,如黄铁矿、赤铁矿、针铁矿等,在大矾山矿区分布较广;高级泥化蚀变主要以明矾石、石英、高岭石、地开石、叶腊石、珍珠陶土等矿物为主,亦分布在大矾山矿区;泥化蚀变以石英、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伊利石、黄钾铁矾的矿物组合为特征,主要在远离大矾山矿区的东南地区较为发育。基于详细的岩石学和矿物学观察,该区形成酸性蚀变岩帽的流体可分为热液早阶段、热液晚阶段及表生期三个阶段,明矾石在每个期次或阶段均有存在。热液早阶段产于安山岩中的IA1型明矾石和产于凝灰岩中浸染状IA2型明矾石广泛分布在大矾山明矾石矿区的地表及深部,是流体交代围岩中长英质矿物的产物;热液晚阶段充填在开放空间的ⅠB型明矾石分布在大矾山矿区;而表生期由氧化作用形成的Ⅱ型明矾石在地表零散广泛分布。根据明矾石矿物含量和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将酸性蚀变岩帽中的蚀变岩分为硅质蚀变岩、明矾石蚀变岩、粘土蚀变岩三种,分别对应牛头山地区和大矾山矿区的硅化、大矾山矿区的高级泥化、外围的泥化蚀变。三种岩性中元素含量变化特征逐渐不明显,代表了水岩反应程度逐渐减弱,流体的酸性逐渐被围岩中和。对明矾石和黄铁矿开展的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热液明矾石主要形成于180~220℃的岩浆热液环境下,流体主要来自于混有少量大气水的岩浆水。IA型明矾石40Ar-39Ar定年厘定了热液明矾石形成于131Ma,亦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并在33Ma时(金红石原位LA-ICP MS U-Pb定年)有表生氧化作用的叠加。矾山酸性蚀变岩帽形成于岩石圈减薄、伸展的构造背景下,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第二期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通过明矾石的电子探针分析和激光等离子质谱分析,热液期由早到晚明矾石中Na、Ca、Sr、Ba含量逐渐降低,表明围岩和温度均是影响因素,而温度起到关键作用。LREE、U含量的逐渐降低和p XRF分析中Cl含量的逐渐升高,表明在蚀变过程中流体虽相对富氯,但元素却逐渐亏损。结合不同热液阶段流体中元素含量逐渐减少的化学特征和流体包裹体结果显示的蚀变流体即为原始流体的特征,表明形成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热液蚀变流体活动方式较为单一。由深部岩浆分异而来的热液流体在上升过程中发生SO2歧化反应,于浅部形成多孔状石英和明矾石,整个阶段流体从弱酸、高温经过强氧化性、强酸、温度降低到低温和中性环境的方向演化。蚀变过程中,较低的温度条件不利于金属元素溶解于络合物中,成矿物质于深部沉淀,潜在矿床位于酸性蚀变岩帽的底部。通过矿物组合、流体环境、硫同位素特征等方面的详细对比表明,庐枞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盆地内的玢岩铁矿成矿系统无关。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与国内外典型的富矿酸性蚀变岩帽,如福建紫金山高硫型铜金矿床、菲律宾Lepanto高硫型矿床-Far Southeast斑岩矿床等,在大地构造背景、地质特征、矿物地球化学特征、流体特征等方面具有众多的相似性,表明庐枞盆地可能存在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与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有关的岩浆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矾山酸性蚀变岩帽中明矾石短波红外光谱1480nm峰值、全岩地球化学特征、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等,在空间上对热液蚀变中心或矿化方向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这些特征表明,金银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深部,而铜矿化可能位于大矾山明矾石矿床的东北部。对众多明矾石地球化学数据的详细分析和验证,Ca+Sr+Ba-Na/(Na+K)图解可以用来判断明矾石在酸性蚀变岩帽中所处的空间位置(如流体通道或水平区域位置),或酸性蚀变岩帽是否具有找矿潜力。结合庐枞盆地其他明矾石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物学特征,初步为在庐枞盆地的巴家滩-雾顶山-井边-磨盘山-石门庵、矾母山和钱铺一带寻找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方向。
张赫[7](2020)在《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雄村矿区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谢通门县荣玛乡境内,东距拉萨市约350km。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南拉萨地体南缘中段,其南侧紧邻日喀则弧前盆地,是南拉萨地体南缘的一个以铜为主、伴生金(银)的超大型斑岩型铜金矿区,目前矿区发现了1号、2号、3号、4号、5号等斑岩型铜金矿体。前人对矿区1号矿体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岩成矿时代、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成矿流体特征和矿床成因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然而对于金属硫化物的研究相对薄弱。为此,论文以雄村矿区1号矿体黄铁矿为研究对象,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专项专题(2018YFC0604105-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2079)和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DD20160346),在详细的野外岩心编录和室内镜下鉴定基础上,对雄村矿区1号矿体的黄铁矿分别进行电子探针、LA-ICP-MS、热电性和晶胞参数等分析测试,研究黄铁矿的成因和找矿意义。通过论文研究,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雄村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是下-中侏罗统雄村组(J1-2x),1号矿体的含矿斑岩为中侏罗世石英闪长斑岩,主要蚀变类型为钾硅酸盐化和黄铁绢英岩化。金属矿物主要发育黄铁矿、黄铜矿和磁黄铁矿,非金属矿物主要发育石英、红柱石、黑云母、白云母、绢云母等。矿石构造主要为脉状、浸染状,矿石结构主要为结晶、交代及固溶体分离结构。成矿期划分为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其中热液成矿期主要包括石英硫化物阶段、绢云母硫化物阶段、多金属硫化物阶段。(2)黄铁矿主要呈脉状、浸染状产出,分布较为广泛,在石英硫化物阶段(早期)、绢云母硫化物阶段(中期)和多金属硫化物阶段(晚期)等三个矿化阶段皆有发育,特征较为类似。黄铁矿粒径一般在0.1~1.5mm之间,反射色主要为黄白色,不显多色性和内反射,硬度较高。主要呈自形粒状、半自形粒状以及他形粒状,可见较多立方体状黄铁矿,而五角十二面体和八面体状黄铁矿发育很少。主要发育有结晶及交代结构,常被磁铁矿、黄铜矿、磁黄铁矿等矿物交代。(3)黄铁矿主要为立方体自形晶{100},极少发育五角十二面体{210}和八面体{111}黄铁矿,指示成矿流体温度较高(>300℃)以及热液流体过饱和度低和硫逸度低的特点,表明形成于成矿体系快速冷却、物质供应不足的环境。(4)黄铁矿主量元素平均含量(w(S)=52.89%,w(Fe)=46.31%)和原子个数比(S/Fe=1.99)均小于理论值,表明属于贫硫贫铁型黄铁矿,具有硫亏损的特征,指示成矿环境硫逸度较低。黄铁矿微量元素组成显示Co、Ni、As、Se以类质同象的方式混入黄铁矿,而其Co/Ni比值集中在10附近,S/Se比值为(0.2~3.56)×104,以及δS和δFe分别为-4.39~0.30和-3.18~1.66,则表明黄铁矿属于岩浆热液成因。(5)黄铁矿的热电导型以N型黄铁矿为主,且热电系数集中分布在-200~0μV·℃-1之间,计算得出N型黄铁矿的形成温度为203.86~386.58℃(平均温度为321.43℃),指示黄铁矿形成于中-高温、较低硫逸度的环境。(6)黄铁矿晶胞参数和体积变化范围分别为5.41438~5.41966×10-10m(a0,平均值为5.41747×10-10m)和158.7190~159.1946×10-10m3(Vol,平均值为158.9896×10-10m3),主体与理论值(a0=5.41759×10-10m,Vol=159.3324×10-10m3)相比偏小,但有少量晶胞参数值大于理论值,这主要与S亏损和Co、Ni元素在垂向空间上不均匀分布有关。(7)黄铁矿具有立方体晶型、晶胞参数值较低、S/Fe比值接近于2、微量元素含量(如Co、Ni、As等)较低以及热电导型主要为N型等特征,结合黄铁矿中金含量极低以及矿石中Cu、Au品位呈现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认为1号矿体的黄铁矿不含金、不是载金矿物,金与黄铜矿关系更为密切。(8)黄铁矿热电系数在垂向空间上由浅部向深部,N型黄铁矿呈增大→减小→增大的趋势,而P型黄铁矿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结合矿体地质特征,指示矿体向深部可能具有一定规模的延伸,但可能已被后期侵位的始新世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所破坏。
高原[8](2019)在《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文中指出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集成在矿产勘查实践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被认为是确保成矿预测有效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成矿预测的效果。因此,如何对地学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有效集成,以获取能够更好表达成矿潜力的综合信息,一直是成矿预测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近年来,机器学习的前沿算法被引入成矿预测实践,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机器学习方法对复杂、隐蔽的分布特征以及变量之间的关系拥有更强的刻画与提取能力,且大多数方法对数据的分布模式并不敏感,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鉴于此,本文以闽西南森林覆盖区为示范研究区,在已收集和整理的多源地学数据基础上,综合运用GIS空间分析、分形与多重分形理论和机器学习等方法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相关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取得的认识包括:(一)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基于1:20万区域航磁数据,运用地球物理场源边界信息增强方法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并结合DEM数据对区内缺失的断裂信息进行了补充完善。同时,借助GIS空间分析和局部奇异性分析方法定量评估了不同走向断裂构造对已知铜矿床(点)空间分布的控制作用。初步确定了区内广泛发育的NW向和NE向断裂为成矿有利要素,而SN向断裂与已知铜矿床(点)存在空间负相关关系。(二)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基于水系沉积物化探数据开展了以下两方面研究:一方面考虑次生作用等因素影响,从地球化学元素空间分布与富集规律和地球化学元素与矿床空间耦合关系两个层面出发,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和ROC曲线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另一方面由于研究区覆盖层的影响,异常信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屏蔽和衰减,形成弱缓信号而难以被识别和提取。因此,本次将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应用于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表明,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不仅可接受高维地球化学数据进行融合,同时可借助深度网络的多层非线性变换特征有效的获取隐蔽异常信息,所提取的综合异常与已知铜矿床(点)具有很好的空间耦合关系,该方法有助于提升异常识别精度。(三)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由于覆盖与屏蔽作用,覆盖区往往缺少地质直接观察信息,难以获取完整的地学空间数据。因此,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常量组分和航磁数据,运用逻辑回归模型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结果表明,出露的中酸性岩体与推断岩体具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推断结果可为区域成矿预测提供新的中酸性隐伏岩体信息。(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针对成矿预测中已知矿床(点)不足且大量无标记样本信息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次将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运用于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研究,并与传统随机森林模型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在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融入半监督的思想,可有效的挖掘未标记的样本信息用于辅助训练模型,有助于提升成矿预测精度,该方法可为在已发现矿床(点)较少的地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借鉴。论文的主要贡献:(1)开展了致矿地质异常信息提取。综合应用航磁数据及DEM数据开展了断裂构造解译,共解译深部断裂20条。同时,基于区域地球化学主量元素和航磁数据开展了中酸性隐伏岩体的推断。以上研究可为闽西南植被覆盖区开展成矿预测提供新的深部找矿信息;(2)开展了矿化指示元素选取和深层次异常信息提取。综合运用多重分形谱函数与ROC曲线,筛选出Cu、Au、Ag、Pb、Zn、Fe2O3、W、Sn、Mo、Bi、P、MgO、Cd、Sr共14种矿化指示元素,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矿化指示元素选取提供了参考。同时,利用深度自编码网络模型提取了隐蔽异常信息,提升了化探异常识别精度和效率;(3)开展了成矿远景区预测。应用半监督的随机森林模型开展了多源找矿信息集成,并圈定A级成矿远景区4个、B级成矿远景区3个、C级成矿远景区2个,为研究区铜多金属矿进一步找矿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张柏松[9](2019)在《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旗、断桥热液区成矿作用研究》文中认为位于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的龙旗(49.6°E)、断桥(50.5°E)热液区是典型的超慢速洋中脊环境现代海底多金属硫化物成矿区,具有极大的经济潜力和科研价值。本文以龙旗、断桥热液区玄武岩、硫化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展开岩石学、矿物学、全岩地球化学、原位地球化学研究(EPMA、LA-ICPMS),探讨研究区成矿特征、元素富集规律、成矿物理化学条件以及重要成矿过程。研究表明,龙旗、断桥热液区基底围岩为镁铁质玄武岩,有富Pb特征;龙旗热液区硫化物成矿阶段为(1)胶状黄铁矿Py 1+白铁矿→自形黄铁矿Py 2,(2)等轴方黄铜矿(±出溶黄铜矿)+磁黄铁矿→粗粒黄铜矿Ccp 1,(3)闪锌矿+细粒黄铜矿Ccp 2→他形粒装黄铁矿Py 3±白铁矿;断桥热液区硫化物成矿阶段为(1)自形黄铁矿Py 1’→粗粒黄铜矿Ccp 1’;(2)闪锌矿→细粒黄铜矿Ccp 2’+微粒黄铜矿Ccp 2’’→硅质胶结他形黄铁矿Py 2’+白铁矿。两区闪锌矿内部的黄铜矿微粒成因机制分别为共沉淀和交代成因;研究区块状硫化物主要为富Fe型硫化物,整体上龙旗热液区硫化物相对富集Zn、Au、Ag、Cd、Sn,断桥热液区硫化物相对富集Cu、Pb、Si、Ca。矿物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龙旗热液区黄铁矿相对富集Co、Ag,而断桥热液区黄铁矿相对富集Cu、Zn;此外,研究区自形黄铁矿相对富集Se、Co,胶状、他形黄铁矿富集Tl、V、Mn、As。龙旗热液区闪锌矿相对富集Mn、Co、Se、Cd、Ga、In、Sn,断桥热液区闪锌矿相对富集Cu、Ge、As、Ag、Sb。两区黄铜矿中主要微量元素为Zn、Se、Ag。对比分析不同成矿背景、矿床成因类型的黄铁矿、闪锌矿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闪锌矿矿物中Co、Ni、Sn、Ga、Ag、Sb、As、Ge等多种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明显受控于成矿构造背景和矿床成因类型。综合分析表明,龙旗热液区流体比断桥热液区流体具有更高的温度和相对低的?O2、?S2条件;两区硫化物中Zn、Pb分布特征可能与带状提纯作用和热液淋滤围岩过程有关。
郭晓宇[10](2019)在《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分布特征》文中认为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青藏高原地区发现的首例具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矿体叠加斑岩型矿体的矿床,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勘查评价意义。本文通过选取该矿区已施工的4个典型钻孔(ZK1604、ZK3205、ZK3220、ZK4804)开展钻孔岩心编录,同时采集了系统的全孔岩心岩石地球化学样品进行49种元素分析测试,结合垂向蚀变分带研究,查明矿体不同深度各蚀变带内元素的分布特征,探讨导致元素富集–亏损的原因,构建矿区勘查地球化学指标,为铁格隆南矿床深(边)部找矿预测提供支持。通过详细钻孔岩心编录和镜下光薄片鉴定,铁格隆南矿床垂向地质特征表现为:地表被无蚀变、无矿化的火山岩覆盖,火山岩覆盖层之下可见不连续发育的古风化壳。覆盖层之下由浅至深可依次划分为3个蚀变带:高级泥化带、高级泥化带叠加的黄铁绢英岩化带和钾硅酸盐化带。浅部(海拔标高45004850m)为高级泥化带,发育高岭石–地开石–明矾石化蚀变组合,矿化组合以黄铁矿–斑铜矿–硫砷铜矿,以及铜蓝–蓝辉铜矿等Cu–S二元体系矿物为主。中部(海拔标高41004500m)为黄铁绢英岩化带,以发育绢云母–硅化蚀变组合及黝铜矿–砷黝铜矿–黄铁矿–斑铜矿–黄铜矿等矿化组合为特征,局部有Cu–S二元体系矿物交代前述硫化物。深部(海拔标高4100m以深)为钾硅酸盐化带,发育黑云母–钾长石等蚀变矿物组合,矿物组合见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辉钼矿等。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显示,铁格隆南矿床浅部高级泥化带内特征富集元素为Co、As、Sb、Sn、In、Hg、Sr、S、V、Te,特征亏损元素为Be、Cs、Ta、Nb、Mn、Zn,其中As、Sb、Bi等元素的异常富集及元素Mn与Zn之间正相关程度可作为划分高级泥化带依据。中部黄铁绢英岩化带内富集Y、Tl、Ti、U、Ba、Sc、Ga、V等元素,亏损As、Li等元素,其中元素Tl、Ga的异常富集以及Tl–Ga与Tl–Th两个元素组的正相关程度可作为划分黄铁绢英岩化带的依据。深部钾硅酸盐化带内富集Re、Mo、Be、Ni、Cr、Ce、W、Hf、Zr等元素,亏损Sr、Hg、Bi、Cs、In、Ga、V、TFe等元素,元素Re与Mo在该带内有一定的富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程度可作为发生钾化作用的标志及划分钾硅酸盐化带的依据。
二、紫金山矿田的斑岩—浅成液成矿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紫金山矿田的斑岩—浅成液成矿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东南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其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其依据 |
2 第Ⅰ火山活动旋回(200~170 Ma) |
2.1 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及时序 |
2.2 火山活动与成矿作用 |
3 第Ⅱ火山活动旋回(165~145 Ma) |
3.1 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及时序 |
3.2 火山活动与成矿作用 |
4 第Ⅲ火山活动旋回(145~115 Ma) |
4.1 火山活动时空分布规律 |
4.2 火山活动与成矿作用 |
5 第Ⅳ火山活动旋回(115~85 Ma) |
5.1 岩石构造组合特征及时序 |
5.2 火山活动与成矿作用 |
6 燕山期火山活动-成矿作用的构造背景 |
7 结论 |
(2)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1.2.1 华南晚中生代岩浆与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2 闽西南晚中生代岩浆作用研究现状 |
1.2.3 闽西南晚中生代成矿作用研究现状 |
1.2.4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实验分析方法 |
1.5.1 锆石U-Pb测年 |
1.5.2 锆石Lu-Hf同位素测定 |
1.5.3 辉钼矿Re-Os年龄测定 |
1.5.4 全岩主量和微量元素分析 |
1.5.5 全岩Sr-Nd同位素测定 |
1.5.6 电子探针分析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前泥盆系基底岩系 |
2.1.2 上泥盆统-中三叠统岩系 |
2.1.3 中新生代陆相碎屑及火山岩系 |
2.2 侵入岩 |
2.2.1 前中生代侵入岩 |
2.2.2 早中生代侵入岩 |
2.2.3 晚中生代侵入岩 |
2.3 区域构造 |
第3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学特征 |
3.1 十二排岩体 |
3.2 大排岩体 |
3.3 永福复式岩体 |
3.4 洛阳岩体 |
3.5 潘田岩体 |
第4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年代学特征 |
4.1 十二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2 大排岩体年代学特征 |
4.3 永福复式岩体年代学特征 |
第5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岩石成因 |
5.1 十二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1.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1.3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2 大排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2.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2.3 全岩Sr-Nd同位素特征 |
5.2.4 岩石成因及岩浆源区性质 |
5.3 永福复式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石成因 |
5.3.1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2 锆石Lu-Hf同位素特征 |
5.3.3 矿物学特征 |
5.3.4 岩石成因及源区性质 |
5.3.5 各单元岩石的成因联系 |
第6章 典型铁钼矿床特征 |
6.1 龙岩马坑铁(钼)矿 |
6.1.1 矿区地质特征 |
6.1.2 矿床地质特征 |
6.1.3 成矿物质来源 |
6.1.4 成矿时代 |
6.1.5 矿床成因 |
6.2 永定大排铁铅锌(钼)矿床 |
6.2.1 矿区地质特征 |
6.2.2 矿体特征 |
6.2.3 围岩蚀变特征 |
6.2.4 矿物共生组合与期次 |
6.2.5 成矿时代 |
6.2.6 矿床成因 |
6.3 武平十二排钼矿 |
6.3.1 矿区地质特征 |
6.3.2 矿体特征 |
6.3.3 蚀变与矿化特征 |
6.3.4 成矿时代 |
6.3.5 矿床成因 |
6.4 漳平洛阳铁(钼)多金属矿床 |
6.4.1 矿区地质特征 |
6.4.2 矿床地质特征 |
6.4.3 成矿物质来源 |
6.4.4 成矿时代 |
6.4.5 矿床成因 |
6.5 安溪潘田—德化阳山铁矿床 |
6.5.1 潘田铁矿床 |
6.5.2 德化阳山铁矿 |
6.6 马坑外围铁(钼)矿化点地质特征及矿化时代 |
6.6.1 竹子炉钼矿点 |
6.6.2 山坪头铁多金属矿点 |
6.7 永福岩体外围矿化特征及及成矿年代学研究 |
6.7.1 主要地质矿化特征 |
6.7.2 矿化时代 |
第7章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成矿作用 |
7.1 早白垩世花岗岩类与铁钼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 |
7.2 永定—德化早白垩世花岗质岩带与深部构造的空间关系 |
7.3 早白垩世岩浆作用与铁钼成矿的关系 |
7.3.1 岩浆起源与演化 |
7.3.2 成矿物质来源 |
7.3.3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对铁钼成矿作用的启示 |
7.4 闽西南与早白垩世早期花岗岩类相关铁钼多金属矿成矿系列的再认识 |
7.4.1 前人对于闽西南及邻区成矿系列的划分方案 |
7.4.2 闽西南铁钼多金属矿化作用成矿系列的重新厘定 |
第8章 结语 |
8.1 主要成果 |
8.2 存在问题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3)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概况 |
2 矿床地质特征 |
3 罗卜岭矿床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及找矿预测 |
3.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2 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
3.3 元素地球化学三维异常特征 |
4 流体成晕成矿机制探讨 |
5 结论 |
(4)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 |
1.1 华南燕山期主要铜矿床类型 |
1.2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的时空分布 |
2 华南燕山期铜矿床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1 德兴矿集区 |
2.1.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1.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1.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2 德化矿集区 |
2.2.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2.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2.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3 紫金山矿集区 |
2.3.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3.3 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 |
2.4 治岭头矿集区 |
2.4.1 矿集区地质背景 |
2.4.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2.4.3 成矿模式与找矿方向 |
3 结论与展望 |
(5)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岩心高光谱技术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山铀矿田勘查研究现状 |
1.2.4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创新点与新认识 |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大地构造 |
2.3 区域构造 |
2.3.1 基底构造 |
2.3.2 盖层构造 |
2.3.3 火山构造 |
2.4 区域地层 |
2.5 次火山岩及脉岩 |
2.6 铀矿化蚀变特征 |
3 岩心成像光谱数据获取与处理 |
3.1 钻孔岩心成像光谱扫描 |
3.1.1 数据源介绍 |
3.1.2 数据采集 |
3.2 HySpex数据预处理 |
3.2.1 辐射校正 |
3.2.2 反射光谱重建 |
3.2.3 噪声滤除 |
3.2.4 岩心图像裁切 |
3.3 岩矿光谱学机理 |
3.4 岩心蚀变信息提取 |
3.4.1 蚀变类型 |
3.4.2 光谱分析 |
3.4.3 信息提取方法 |
3.4.4 岩心蚀变矿物填图 |
3.5 小结 |
4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与应用 |
4.1 岩心成像光谱编录技术 |
4.1.1 技术思路 |
4.1.2 实现过程 |
4.2 深部钻探编录应用 |
4.2.1 ZKS1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2.2 ZKS2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3 河元背矿床编录应用 |
4.3.1 河元背矿床概况 |
4.3.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4 邹家山矿床编录应用 |
4.4.1 邹家山矿床概况 |
4.4.2 成像光谱编录特征 |
4.5 小结 |
5 岩心蚀变信息三维建模 |
5.1 三维地质建模简介 |
5.2 蚀变三维建模技术 |
5.2.1 技术思路 |
5.2.2 数据库构建 |
5.2.3 空间插值 |
5.3 河元背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3.1 构造建模 |
5.3.2 蚀变建模 |
5.3.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4 邹家山矿床蚀变三维建模 |
5.4.1 构造建模 |
5.4.2 蚀变建模 |
5.4.3 三维模型特征分析 |
5.5 小结 |
6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与演化模式 |
6.1 相山矿田成矿动力学 |
6.1.1 地球动力学背景 |
6.1.2 火山岩浆活动 |
6.2 相山西部蚀变成因探讨 |
6.2.1 成因矿物学 |
6.2.2 伊利石化XRD分析 |
6.2.3 河元背和邹家山蚀变成因对比分析 |
6.3 相山西部蚀变-成矿演化模式 |
6.4 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课题来源 |
1.1.1 选题依据 |
1.1.2 课题来源 |
1.2 国内外酸性蚀变岩帽研究现状 |
1.2.1 酸性蚀变岩帽的研究方法 |
1.2.2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环境 |
1.2.3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研究历史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取得的成果及创新点 |
1.6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2.1 断裂构造 |
2.2.2 褶皱构造 |
2.2.3 火山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场 |
2.4.1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4.2 区域磁场特征 |
2.5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样品及测试方法 |
3.1 样品采集方法 |
3.2 短波红外光谱(SWIR)分析 |
3.3 扫描电镜(SEM)分析 |
3.4 X射线荧光光谱(XRF)分析 |
3.5 流体包裹体测温 |
3.6 全岩地球化学(WRG)分析 |
3.7 电子探针(EPMA)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 |
3.8 明矾石~(40)Ar-~(39)Ar定年分析 |
3.9 金红石原位LA-ICPMS U-PB定年分析 |
3.10 稳定同位素(S、H、O)分析 |
第四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质特征 |
4.1 矾山矿区地质特征 |
4.1.1 地层 |
4.1.2 构造 |
4.1.3 岩浆岩 |
4.2 蚀变矿化特征 |
4.2.1 明矾石化和明矾石矿体 |
4.2.2 其他蚀变特征 |
4.3 短波红外光谱研究(SWIR) |
4.3.1 SWIR矿物识别 |
4.3.2 SWIR特征参数 |
4.4 矿物组成 |
4.4.1 蚀变矿化期次 |
4.4.2 矿物特征 |
4.5 蚀变分带特征 |
第五章 酸性蚀变岩帽地球化学特征 |
5.1 全岩地球化学特征 |
5.1.1 样品特征 |
5.1.2 酸性蚀变岩帽的岩性分类 |
5.1.3 地球化学特征 |
5.1.4 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
5.1.5 pXRF特征 |
5.2 明矾石地球化学特征 |
5.2.1 明矾石种类 |
5.2.2 不同类型明矾石元素特征 |
5.2.3 明矾石元素地球化学行为控制因素 |
5.2.4 明矾石空间特征 |
5.3 年代学特征 |
5.3.1 明矾石~(40)Ar-~(39)Ar定年 |
5.3.2 金红石LA-ICP-MS U-Pb定年 |
5.3.3 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时代 |
第六章 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 |
6.1 流体包裹体 |
6.1.1 流体包裹体特征 |
6.1.2 均一温度和盐度 |
6.1.3 压力条件 |
6.2 稳定同位素 |
6.2.1 样品特征 |
6.2.2 硫同位素组成 |
6.2.3 氢、氧同位素 |
6.3 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的形成机制 |
6.3.1 物理化学条件 |
6.3.2 流体演化特征 |
6.3.3 形成机制 |
第七章 酸性蚀变岩帽成矿潜力指示 |
7.1 区域酸性蚀变岩帽 |
7.1.1 分布及产出特征 |
7.1.2 成矿地质条件 |
7.1.3 明矾石成因类型 |
7.1.4 形成环境 |
7.2 酸性蚀变岩帽与庐枞盆地玢岩铁矿的关系 |
7.2.1 年代学 |
7.2.2 围岩蚀变 |
7.2.3 物理化学条件 |
7.2.4 硫的来源 |
7.2.5 玢岩铁矿床蚀变带中明矾石的形成机制 |
7.3 与典型酸性蚀变岩帽对比 |
7.3.1 地质特征 |
7.3.2 流体特征 |
7.3.3 明矾石光谱学及成分特征 |
7.3.4 明矾石地球化学判别 |
7.4 酸性蚀变岩帽找矿指示 |
7.4.1 庐枞盆地矾山矿区 |
7.4.2 庐枞盆地其他地区 |
7.4.3 庐枞矿集区综合找矿模型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
8.1 主要结论 |
8.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 )参加的学术交流与科研项目 |
2 )发表论文 |
附表1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全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
附表2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XRF分析结果/PPM |
附表3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电子探针分析结果 |
附表4 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明矾石LA-ICP-MS分析测试结果 |
附表5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短波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结果 |
附表6 庐枞盆地矾山酸性蚀变岩帽矿物流体包裹体测温数据 |
(7)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斑岩型铜矿床研究现状 |
1.2.2 黄铁矿成因矿物学和找矿矿物学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矿区地质特征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位置 |
2.1.2 区域地层 |
2.1.3 区域构造 |
2.1.4 区域岩浆岩 |
2.1.5 区域地质演化过程 |
2.1.6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
2.2 矿区地质特征 |
2.2.1 矿区地质简况 |
2.2.2 1 号矿体地质特征 |
第3章 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测试 |
3.1 样品采集 |
3.2 样品处理 |
3.3 分析测试 |
3.3.1 显微镜下鉴定 |
3.3.2 电子探针分析 |
3.3.3 LA-CIP-MS原位分析 |
3.3.4 热电性分析 |
3.3.5 晶胞参数分析 |
第4章 黄铁矿矿物学特征 |
4.1 黄铁矿显微镜下特征 |
4.2 黄铁矿化学成分特征 |
4.2.1 黄铁矿主量元素特征 |
4.2.2 黄铁矿微量元素特征 |
4.3 黄铁矿热电系数特征 |
4.4 黄铁矿晶胞参数特征 |
第5章 地质意义探讨 |
5.1 成因意义 |
5.1.1 黄铁矿晶体形态意义 |
5.1.2 黄铁矿化学成分意义 |
5.1.3 黄铁矿热电系数意义 |
5.1.4 黄铁矿晶胞参数意义 |
5.2 找矿意义 |
5.2.1 黄铁矿的载金性分析 |
5.2.2 找矿预测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8)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区域矿产预测理论研究现状 |
1.3.2 区域矿产定量预测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3.3 机器学习在矿产定量预测中的应用现状 |
1.3.4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闽西南区域地质及典型矿床 |
2.1 闽西南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区域地层特征 |
2.1.2 区域侵入岩特征 |
2.1.3 区域构造特征 |
2.1.4 区域矿产 |
2.2 区域大地构造及成矿演化规律 |
2.2.1 区域大地构造演化 |
2.2.2 区域成矿时空演化规律 |
2.3 典型矿床与成矿要素 |
2.3.1 矿区地质特征 |
2.3.2 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要素 |
2.3.3 成矿预测要素选取 |
2.4 研究区数据介绍 |
第三章 断裂构造解译与控矿作用分析 |
3.1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1 航磁数据处理方法 |
3.1.2 区域航磁数据处理与断裂构造解译 |
3.1.3 基于DEM影像的断裂构造补充解译 |
3.2 矿床(点)与断裂构造空间关系分析 |
3.2.1 断裂走向与矿床(点)空间分布趋势分析 |
3.2.2 断裂对矿床(点)影响范围分析 |
3.2.3 断裂构造对矿床(点)控制作用分析 |
第四章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与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1 地球化学数据预处理 |
4.1.1 数据检查 |
4.1.2 数据变换 |
4.2 矿化指示元素选取 |
4.2.1 多重分形谱函数 |
4.2.2 ROC曲线分析 |
4.2.3 矿化指示元素综合选取 |
4.3 地球化学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1 基于深度自编码网络的综合异常信息提取 |
4.3.2 综合异常信息提取结果评价 |
第五章 研究区中酸性隐伏岩体推断 |
5.1 数据预处理 |
5.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2.1 逻辑回归模型 |
5.2.2 基于逻辑回归模型的中酸性岩体推断 |
5.3 中酸性岩体推断结果评价 |
第六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1 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概念模型 |
6.2 基于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2.1 训练样本构建 |
6.2.2 随机森林模型 |
6.2.3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信息集成 |
6.2.4 多源找矿信息集成结果评价 |
6.3 基于半监督学习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1 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 |
6.3.2 基于半监督随机森林模型的多源找矿信息集成 |
6.3.3 多源信息集成结果对比评价 |
6.4 成矿远景区圈定 |
第七章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7.1 取得的主要认识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主要贡献 |
7.4 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旗、断桥热液区成矿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现状 |
1.2.1 现代海底块状硫化物矿床分布及成矿环境 |
1.2.2 热液流体性质 |
1.2.3 现代海底热液成矿过程 |
1.2.4 经典地质模型实例——北大西洋中脊TAG热液区 |
1.3 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成矿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研究意义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意义 |
1.5 样品采集信息 |
1.6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西南印度洋中脊构造背景 |
2.2 龙旗、断桥热液区地质特征 |
3 热液区基底岩石特征 |
3.1 岩相学特征 |
3.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2.1 主量元素特征 |
3.2.2 微量元素特征 |
3.2.3 稀土元素特征 |
3.3 橄榄石斑晶化学特征 |
4 研究区硫化物矿物学特征 |
4.1 分析测试方法 |
4.2 龙旗热液区 |
4.2.1 矿物组合和典型结构 |
4.2.2 矿物生成顺序 |
4.3 断桥热液区 |
4.3.1 矿物组合和典型结构 |
4.3.2 矿物生成顺序 |
4.4 微粒黄铜矿成因探讨 |
4.5 本章小结 |
5 硫化物块体地球化学特征 |
5.1 分析测试方法 |
5.2 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6 硫化物矿物地球化学特征 |
6.1 分析测试方法 |
6.2 黄铁矿地球化学 |
6.2.1 黄铁矿原位分析结果 |
6.2.2 黄铁矿中微量元素赋存形式 |
6.2.3 黄铁矿晶型与微量元素的耦合关系 |
6.3 闪锌矿地球化学 |
6.3.1 闪锌矿原位分析结果 |
6.3.2 闪锌矿中微量元素赋存形式及置换机制 |
6.4 黄铜矿地球化学 |
6.4.1 黄铜矿原位分析结果 |
6.4.2 黄铜矿中微量元素赋存形式 |
6.5 成矿构造背景、矿床成因对硫化物地球化学的制约 |
6.5.1 统计数据来源 |
6.5.2 分析对比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7 成矿作用探讨 |
7.1 热液演化、物理化学条件 |
7.2 重要成矿过程 |
7.3 龙旗、断桥热液区矿化特征差异启示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附表1 全球不同构造背景、基底岩石环境现代海底硫化物块体化学成分特征 |
附表2 不同成因类型闪锌矿微量元素数据及PCA计算结果 |
附录 |
1 个人简历 |
2 科研项目 |
3 发表文章 |
(10)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分布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斑岩–浅成低温热液成矿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勘查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主要完成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地层 |
2.1.3 构造 |
2.1.4 岩浆岩 |
2.2 矿区地质概况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岩 |
第3章 矿体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3.2.1 矿物组成 |
3.2.2 矿石组构 |
3.2.3 主要金属矿物组合 |
第4章 典型钻孔垂向岩性–蚀变分带特征 |
4.1 钻孔岩性分带特征 |
4.2 垂向蚀变–矿化分带特征 |
4.2.1 高级泥化带 |
4.2.2 黄铁绢英岩化带 |
4.2.3 钾硅酸盐化带 |
第5章 蚀变带元素特征 |
5.1 样品测试元素的选取原则及分析方法 |
5.1.1 样品测试元素的选择原则 |
5.1.2 样品的采集方法 |
5.1.3 样品测试方法 |
5.2 高级泥化蚀变带元素分布特征 |
5.2.1 元素相关性分析 |
5.2.2 元素含量特征 |
5.2.3 元素组合特征 |
5.3 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元素分布特征 |
5.3.1 元素相关性分析 |
5.3.2 元素含量特征 |
5.3.3 元素组合特征 |
5.4 钾硅酸盐化蚀变带元素分布特征 |
5.4.1 元素相关性分析 |
5.4.2 元素含量特征 |
5.4.3 元素组合特征 |
5.5 讨论与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
四、紫金山矿田的斑岩—浅成液成矿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南沿海燕山期火山活动旋回划分及其成矿规律[J]. 余明刚,洪文涛,杨祝良,段政,褚平利,陈荣,曹明轩. 地质通报, 2021(06)
- [2]闽西南永定—德化地区早白垩世花岗质岩石成因与铁—钼成矿作用[D]. 袁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3]福建紫金山矿田罗卜岭斑岩型铜钼矿地球化学立体探测示范[J]. 赖晓丹,张锦章,祁进平,王乾杰,杨泽军. 地球学报, 2020(06)
- [4]华南燕山期大规模铜成矿作用的成矿模式及找矿方向[J]. 倪培,潘君屹,迟哲. 矿床地质, 2020(05)
- [5]岩心成像光谱技术与江西相山铀矿蚀变三维建模[D]. 张川.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6]安徽庐枞盆地酸性蚀变岩帽形成机制及成矿指示研究[D]. 李旋旋. 合肥工业大学, 2020
- [7]西藏雄村矿区1号斑岩型铜金矿体黄铁矿矿物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张赫.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8]闽西南铜多金属矿找矿信息挖掘与成矿预测[D]. 高原.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西南印度洋中脊龙旗、断桥热液区成矿作用研究[D]. 张柏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西藏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垂向蚀变分带与元素分布特征[D]. 郭晓宇.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