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神经并发症分析

颈椎前路手术神经并发症分析

一、颈椎前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国旗,刘羽,王红辉,李鹏,王腾飞,张学登[1](2022)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9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符合纳入、排除标准88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颈椎后路椎管成形术,n=43)、研究组(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n=45)。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观察随访期间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关节活动度(ROM),统计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缩短(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术后3、6、12个月时颈椎ROM升高,NDI指数降低(P<0.05);研究组JOA改善优良率为77.78%,对照组为72.09%(P>0.05);研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44%,低于对照组20.93%(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效果理想,可改善颈椎ROM、NDI指数,减少并发症发生。

李一鹏[2](2021)在《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K线对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失血及隐性失血量的意义目的:K线(K-line)是在颈椎侧位X线片上连接从C2到C7椎管前后径的中点一条虚拟的直线。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患者的后纵韧带峰值超过K线(称为K线[-]),与骨化的后纵韧带未超过K线(称为K线[+])的患者相比,他们一般在椎板成形术后不能得到充分的减压。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探讨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中K线的位置对行后路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术中出血及隐性失血量的影响。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行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的108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被分成两组,分别为K线(+)组或K线(-)组。评估参数包括两个方面,围手术期参数包括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术中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和并发症;放射学参数包括骨化灶椎管占位率和C2-7Cobb角度。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评估。结果:统计分析K线(+)组和K线(-)组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OPLL分类、用药史、C2-7Cobb角、术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术后引流量、隐性失血量和并发症方面差异。K线(-)组骨化灶占位率(49.5±15.3%)显着高于K线(+)组(42.3±10.1%),P=0.006;K线(-)组术中出血量(286±110.5m L)也是明显高于K线(+)组(205.5±98.3ml),P=0.003。K线(-)组隐性失血量(295.5±112.6m L)高于K线(+)组(265.6±103.8m 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小结:颈椎后路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术中及隐性失血量可通过K线与骨赘的空间关系进行预测。这种关系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指标,可以帮助脊柱外科医生为OPLL患者制定合适的手术策略。第二部分选择不同开门侧的单开门手术治疗侧方型颈椎OPLL的失血量及其临床效果研究目的: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是治疗OPLL的常见术式,一般认为是从症状重或压迫严重的一侧作为开门侧。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选择压迫严重侧开门及压迫较轻侧开门治疗侧方型OPLL患者时,对手术疗效及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行单侧开门手术59例,压迫严重侧开门手术30例(对照组),压迫较轻侧开门手术29例(实验组)。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我们对比两组的一般情况,评估两组术前及术后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并计算术中失血量、隐形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对比手术时间,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和术后改善率,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ore,VAS),椎管扩大率,脊髓横断面面积(spinal cord area,SCA),颈椎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C2-7Cobb角变化,以及神经障碍并发症,如感染,硬脊膜破裂,轴性症状,颈5神经根麻痹等,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中总失血量(380.5±100.5ml)明显少于对照组(450.8±120.9ml),P=0.019,实验组术中失血量(120.5±80.5 ml)明显少于对照组(175.0±90.3 ml),P=0.018,两组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手术时间(90.5±30.5min)短于对照组(110.0±45.8min),P=0.060,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SCA高于对照组,P<0.001。术中硬膜破裂(1例)实验组少于对照组(2例),轴性疼痛及C5神经根麻痹每组各1例,无统计学意义。到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术后JOA评分、JOA改善率、VAS评分、NDI指数、颈椎ROM、C2-7Cobb角变化、SCA、椎管扩大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小结:压迫较轻侧开门减压治疗OPLL是可行的。该术式和常规开门是同样的操作技术,但是围手术期失血量明显减少,在改善脊髓受压上有优势,术后能够得到相同的临床效果,虽然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其均值少于常规术式,可能与样本量大小有关。第三部分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曲度变直的颈椎OPLL的失血比较及临床效果研究目的:比较应用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posterior single–door laminoplasty)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laminectomy with lateral mass screw fixation)手术治疗颈椎曲度变直和(或)K线阴性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OPLL)的失血分析及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科就诊,诊断为颈椎OPLL且达到入选标准的患者共59例。依照术式不同,分为单开门椎板成形术组(单开门组,n=28)和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组(椎板切除组,n=31),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收集术前、术后Hb及Hct,计算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手术时间、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活动度(ROM)、VAS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2-7Cobb角、颈椎矢状面垂直轴(SVA)及颈椎曲度指数(CCI),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门组总失血量、术中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椎板减压融合组。两组术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JOA改善率、VAS评分、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开门组VAS评分、NDI指数和轴向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椎板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椎ROM对比差异明显,单开门组优于椎板切除组。单开门组颈椎前凸显着降低,椎板切除组颈椎前凸显着升高,单开门组SVA显着升高,椎板切除组保持不变。末次随访时,单开门组CCI明显低于椎板切除组,有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神经改善率无显着差异,但与椎板切除组相比,单开门组术后颈椎后凸发生率和颈椎后凸变化率明显高于椎板切除组。小结:针对颈椎曲度变直和(或)K线阴性的颈椎OPLL患者,两种术式术后症状缓解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椎板切除内固定相比,单开门术式围手术期失血更少、轴向疼痛较少、颈部活动度保留更多。但是在维持颈椎曲度上较差。

雒云霄[3](2021)在《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文中提出目的:通过K线验证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OPLL)进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通过手术前后颈椎侧位X线片上C2-7矢状位轴向距离(C2-C7 sagittal vertebral axis,C2-7 SVA)、颈椎前凸角(Cervical lordotic angles,CLA)、后纵韧带骨化的侵占率(Occupation ratio,OOR)、颈椎活动度(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进行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9年,在我科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颈椎OPLL的患者68例,男性49例,女性1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4.62±9.96岁,通过K线分组,分为K线(+)组共5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54.53±10.28岁,K线(-)组共11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55.09±8.51岁,测定术前及术后C2-7 SVA、CLA、OOR、CROM,并记录所有患者的术前日本骨科(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记录术后3个月、6个月后两组的JOA评分,比较两组通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后,颈椎矢状位的参数变化和手术的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术前SVA、CLA、OOR三组数据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SVA、CLA、OOR、JOA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JOA评分分别为(13.47±0.80)和(12.68±1.12),(t=2.809,P=0.007),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52.52±11.66),(47.51±10.60),(t=1.32,P=0.191),术后6个月SVA、CLA、JO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JOA评分分别为(13.84±0.69)和(13.01±0.94),(t=2.793,P=0.008),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1.84±11.78),(59.49±6.30),(t=1.769,P=0.038)。结论:结合K线与C2-7 SVA、CLA这些简单实用的影像学参数能预测OPLL经颈椎后路单开门手术的疗效有相关性,通过术前颈椎矢状位参数帮助医生制定更佳的治疗方案。

李韬[4](2021)在《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脊髓损伤有着极高的致残率,会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巨大的经济负担。尤其,继发于脊柱外科手术的医源性脊髓损伤是一个灾难性事件,医源性脊髓损伤的发生是一个可能改变患者及医生一生的重要事件。而脊髓血流灌注的变化在脊髓损伤的原发损伤和继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均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研究表明脊柱短缩可以降低脊柱矫形手术的神经并发症,同时脊柱短缩会影响正常脊髓组织的血流灌注。本研究建立了基于经后路全脊椎切除术(PVCR)的犬动物模型,对脊柱成角前或脊柱成角后进行脊柱短缩,以模拟临床PVCR矫形操作中的脊柱位移,探讨脊柱短缩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及对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测定,以全景式地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再在临床应用PVCR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以探讨脊柱短缩对临床患者损伤脊髓的血流灌注和神经功能改善的影响。[方 法]1.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后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43只实验犬共纳入本研究,其中3只为空白对照组为0组,仅行PVCR手术而不施加任何干预。其余40只按实验设计和实验目的分为A、B两个大组。A组共20只实验犬进行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再行脊柱成角40°。其中A1组:未行脊柱短缩,再成角40°;A2组:先行脊柱短缩达椎节高度1/4组,再成角40°;A3组:先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组,再成角40°;A4组:先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3/4组,再成角40°。B组共20只实验犬,进行脊柱成角造成脊髓损伤后采取不同干预治疗。其中B1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单纯脊柱复位;B2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单纯脊柱复位并甲强龙冲击治疗;B3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脊柱复位后再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B4组: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行脊柱复位后再行脊柱短缩达短缩椎节高度2/4并甲强龙冲击治疗;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各组中实验干预各时相的脊髓微循环血流灌注量。分析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对脊柱成角下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及脊髓成角脊髓损伤后不同干预治疗方案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2.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NO和ET-1表达的影响:取不同干预下的各组的脊髓组织标本,应用HE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学;应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脊髓组织总一氧化氮浓度(NO);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脊髓组织内皮素-1(ET-1)浓度。分析不同程度脊柱短缩后对脊柱成角下脊髓组织、NO和ET-1的影响,及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不同干预治疗方案对脊髓组织、NO和ET-1的影响。3.脊柱短缩与不短缩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的脊髓差异蛋白质学研究:取A1组与A3组,及B1组与B3组脊髓组织标本,应用TMT蛋白质组学技术分别检测两组间的蛋白数量,取差异倍数>1.3鉴定差异上调及下调蛋白。查阅生物信息数据库,对差异表达的蛋白的功能、定位及信号通路等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4.全脊椎切除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中脊髓血流灌注研究:纳入在本单位接收PVCR并脊柱短缩和单纯减压的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影像学资料和术前及术后1年神经功能AISA分级。同时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监测行PVCR并脊柱短缩组患者术中各时相脊髓血流灌注量,分析各时相脊髓血流灌注变化。[结 果]1.A组各亚组实验犬在进行不同程度短缩及成角后脊髓血流灌注较干预前均有下降,且统计学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其中A4组和A1组血流灌注较A3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A2组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A4组和A1组两组间血流灌注无统计学差异(p>0.05)。A3组脊髓血流灌注下降最少,仅下降10.6%。B组在给予4个亚组分别行脊柱成角脊髓损伤后,脊髓血流灌注较损伤前均有明显下降,均有统计学显着差异(p<0.05)。不同干预后脊髓血流灌注较损伤后均有明显回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间脊髓血流灌注回升存在差异,B3组和B4组回升最为明显,较B1组和B2组两两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B3组和B4组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B1组和B2组两组间回升后的脊髓血流灌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2.无论在A组或B组实验动物,脊柱短缩2/4下组织学观察脊髓损伤程度最轻。0组NO值为29.3±3.3mmol/L。以0组为对照组,A组4各亚组N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A3组与0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3组与0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A4组NO升高最为明显,为45.3±4.2 mmol/L;其次为A1组,NO为41.6±4.1 mmol/L,两组NO值较A3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0组ET-1值为2.4±0.3 ug/g。与0组比较,除A3组ET-1下降外(2.3±0.2 ug/g),其他3组ET-1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A4组ET-1升高最为明显,为4.8±0.3 ug/g,其次为A1组,ET-1为3.9±0.2 ug/g。两组均较0照组明显上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0组相比,B组各亚组NO均有不同程度升高。B1组NO升高最为明显,为41.4±4.8 mmol/L;其次为B2组NO,为38.7±4.1 mmol/L,两组NO值与0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以B3组和B4组NO升高较少,分别为为33.4±3.8 mmol/L和32.1±4.2 mmol/L,两组NO较0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以0组相比,B组各亚组ET-1均升高,且较0组升高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以B1组ET-1升高最为明显,为 4.5±0.6 ug/g;B4 组 ET-1 升高最少,为 3.2±0.4 ug/g。B1 组和 B2组ET-1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3组和B4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3组ET-1较B1组ET-1有统计学差异(p<0.05);B4组较B1组及B2组ET-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3.A1组与A3组比较,结果发现上调蛋白有99个,下调蛋白有48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纤维蛋白、糖蛋白、触珠蛋白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胶原蛋白、氨基酸转运蛋白、纤颤蛋白等。根据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在未行脊柱短缩处理下激活比较明显的信号通路包括铁死亡、补体和凝血级联和血小板激活等信号通路。B1组与B3组比较,结果发现上调蛋白有72个,下调蛋白有175个。上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蛋白聚糖连接蛋白、膜联蛋白、脂蛋白和组蛋白等;下调蛋白主要参与的功能有:乳转铁蛋白、膜联蛋白、载脂蛋白和髓磷脂碱性蛋白等。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了在未行脊柱短缩处理下激活比较明显的信号通路包括铁死亡、紧密链接和补体和凝血级联等信号通路。4.PVCR并短缩组最后共纳入病例17例,单纯减压组最后共纳入病例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损伤机制,损伤类型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术前AISA分级等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单纯减压组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及固定融合节段均较PVCR短缩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脊椎切除后脊髓血流灌注较基线水平平均上升约123%,之后每次短缩均会伴有脊髓血流灌注的上升,第一次短缩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40%,最后一次短缩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59%。当终末固定手术结束时脊髓血流灌注较基线平均上升约149%。对比两组恢复率仍然可发现其差异有临床意义:PVCR短缩组平均恢复1.65级,而单纯减压组平均恢复1.25级。PVCR短缩组82%的患者至少1级恢复,而单纯减压组至少1级恢复的患者仅为75%。PVCR短缩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占比29.4%;单纯减压组神经功能完全恢复仅占比18.8%。[结 论]1.适当的脊柱短缩可保护矫形过程中脊柱成角状态下的脊髓血流灌注;同时在发生脊柱成角导致的脊髓损伤时,除常规操作外可通过增加适当的脊柱短缩来改善脊髓血流灌注,以减轻脊髓缺血损伤。2.适当的脊柱短缩可以限制矫形中脊柱成角下脊髓局部NO和ET-1的过量释放,从而减轻脊髓损伤后的的继发病理生理过程而减轻脊髓损伤的程度。3.未短缩脊柱与缩短相比在脊柱成角情况下脊髓有明显的差异蛋白表达,差异蛋白主要富集在铁死亡信号通路和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这提示我们适当的脊柱短缩有益于避免脊髓神经细胞发生铁死亡,从而对脊髓起到保护作用。4.PVCR并脊柱短缩有利于改善胸、腰椎骨折损伤脊髓术中的血流灌注,同时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张知理[5](2020)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脊髓型颈椎病是危害最大的一类颈椎病,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其中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在临床上最常见。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and fusion,ACCF)是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的常用手术方式,但在临床上两种术式的选择仍具有争议。本研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系统评价双节段ACDF和单节段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旨在从循证医学的角度为脊柱外科医生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Medlin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自2000年1月至2020年1月对比双节段ACDF和单节段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随机或非随机对照试验,检索完成后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文献中数据,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篇中英文文献,其中中文文献13篇,英文文献9篇,共纳入13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双节段ACDF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C2-7Cobb角、T1倾斜角等方面优于单节段ACCF,而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颈部及上肢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总并发症、C2-7矢状面轴向距离(C2-C7 saittal vertical axis,C2-7SVA、植骨融合率等指标上两者间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双节段ACDF和单节段ACCF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双节段ACDF具有更少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且能够更好的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

罗喻翔[6](2020)在《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多节段颈脊髓病(Multilevel cervical myelopathy,MCM),颈椎后路单开门微型钛板固定术是现时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术式之一。钛板固定较丝线悬吊固定具有明显优势,但价格偏高,间隔放置钛板能否满足临床需要,与连续放置钛板差异如何,既往对于钛板使用数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研究较少,尚未达成共识。研究目的比较多节段颈脊髓病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2枚钛板与4枚钛板手术疗效的差异,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多节段颈脊髓病在我院行颈椎后路C3~C6单开门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2枚钛板组和4枚钛板组。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耗材费用、JOA评分,观察术后是否出现轴性症状、C5神经根麻痹、螺钉松动、再关门、颈椎后凸;影像学评估项目包括:颈椎曲度(Giovanni D值法)、C2~C7 Cobb角、C3~C6椎管矢状径以及Pavlov 比值。1.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诊断为颈脊髓病;(2)影像学检查显示≥3个颈脊髓节段受压;(3)采用微型钛板固定椎管扩大成形术(C3~C6);(4)随访6个月以上,且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急性外伤致病者;(2)颈椎后凸>10°者;(3)颈椎明显失稳者;(4)先行前路手术再行后路手术者;(5)随访资料不全者。2.手术方法2枚钛板组经后正中入路显露C2~C7棘突,骨膜下剥离椎旁肌显露两侧椎板至小关节处。C3~C6棘突基底部分别打孔,用10号丝线穿棘突基底部小孔备用。以症状较轻侧为“门轴”侧,在该侧的椎板上开“V”形槽,宽约3mm。以症状较重侧为“开门”侧,开门后用10号丝线将C3和C4、C5和C6分别捆扎固定,并于门轴侧关节囊缝合悬吊固定。选择微型钛板于C3~C6之间间隔放置(以C4、C6较多,占35/49)。钛板的一端固定在“开门”侧的侧块上,另一端固定在椎板。4枚钛板组手术过程同2枚钛板组,对于开门的节段,选择微型钛板于C3~C6之间逐一放置。术后24小时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激素、脱水、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引流量<50ml/24~48小时拔除伤口引流管。然后协助患者下地活动,佩戴颈托保护3个月后开始颈后部肌群锻炼。3.统计学方法基线的计量资料,根据是否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或中位数(四分位距)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组内前后的计量资料比较,根据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的结果,采用配对t检验或者wilcoxon检验。组间比较采用studengt’s t检验或者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视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所有资料分析采用易侕统计软件(www.empowerstats.com;X&Y solutions,Inc.,Boston MA)和 R 软件,版本 3.4.3(http://www.r-project.org)进行分析。结果纳入本研究的多节段颈脊髓病患者65例。其中男性47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8.3±10.2岁,病程3天~20年,术前JOA评分平均11.3±2.9分,术后平均随访29.7±22.9个月。根据术中钛板使用数量的不同,分为2枚钛板组(n=49)和4枚钛板组(n=16)。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随访时间及脊髓受压原因、MRI脊髓信号改变、术前后凸及术前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一般情况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耗材费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1),4枚钛板较2枚钛板价格偏高。2.术后改善情况两组间术后6个月及术前差值比较除C4椎管矢状径、C4 Pavlov 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余影像测量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术前与术后及6个月随访时C3~C6椎管矢状径、Pavlov比值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颈椎曲度、C2~C7 Cobb角术后、6个月随访较术前均有减小的趋势,即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甚至后凸,2枚钛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枚钛板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JOA改善率与并发症末次随访两组JOA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再压迫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再关门现象发生。2枚钛板组颈椎后凸、轴性症状、颈5神经根麻痹等并发症发生率较4枚钛板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现2例患者因椎板处固定螺钉较长压迫脊髓,1例患者因术中操作损伤脊髓。结论两组在椎管减压、防止再关门、症状体征改善方面疗效相当。两组术后均出现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后凸的趋势。两组在维持颈椎曲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着差别。2枚钛板在价格上更有优势。

尚子琨[7](2020)在《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椎板成形术治疗颈椎后凸的疗效存在争议。传统的椎板成形术对于颈椎后凸的矫形效率较低,退变的颈椎容易产生小关节的骨赘形成或者局部韧带增厚,而颈椎椎板切除术有两大缺点:椎板切除术后硬膜粘连严重和术后融合率低导致曲度丢失。本文介绍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临床和放射学结果及有效性。对于成功的颈椎矫形术来说,一定要在解除颈椎后凸畸形造成脊髓压迫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回复颈椎前凸是手术目的中最关键的。这给外科医生控制力量和密切监视手术范围带来了不便。方法:回顾性研究17例患有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其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3-70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C2-7 7例;C3-7 6例;C2-6 4例)。并且接受过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内固定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资料。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17例患者(男性10例,女性7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4个月(13个月至27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65.3min(120-210 min)、出血量289.4m L(200-500 m L),术后10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7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7.8±1.7、37.7±5.4、7.4±2.4改善为4.7±1.4、27.2±7.2、10.4±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复位未丢失。C2-C7 Cobb角由16.0°±5.7°改变为-1.4°±5.8°;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7.5±10.2mm改变为24.6±7.9mm。结论:使用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操作者可以获得一个更好的术前软组织松解,术中安全的,有控制的复位与密切监测的外科手术。该技术可能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为颈椎矫正截骨术提供稳定的三维复位。第二部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目的:回顾性研究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wedge osteotomy decompression and vertebral fusion,ACWODF)技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患者术后的临床疗效和影像学改变。方法:收集分析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8年5月共26例因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合并颈椎病的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技术(ACWODF)进行畸形矫形,并在术后完成至少12个月的临床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1例,年龄44-67岁。共有52节段进行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C3/4 10例;C4/5 20例;C5/6 17例;C6/7 5例)。这些患者接受中单节段手术融合6例,双节段融合14例,三节段融合6例。通过颈椎前方入路,经椎间隙进行椎间盘切除,并且进行楔形截骨,两侧切除部分钩椎关节骨质并进行软组织松解,楔形截除椎间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及骨质,潜行截除上下椎体椎体后缘,保留上下椎体的部分终板,彻底切除椎体后缘的增生骨质,彻底切除后纵韧带。术中使用Caspar型颈椎撑开器、带角度Peek椎间融合器(Cage)、麻醉完成后通过X线透视调整颈椎位置及角度等方法,预先矫形并为手术减压提供更好的体位。椎间融合器内填充患者自体骨,椎体前缘植入钛板固定。术中使用超薄椎板咬骨钳和气动磨钻进行辅助截骨操作。手术前后及随访时采用X线、CT进行影像学评估术后骨性融合情况,以及颈椎矢状面垂直轴(Cervical Sagittal Vertical Axis,C-SVA)及C2-C7 Cobb角。所有患者均接受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改良颈椎评分(modified Japanesc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m JOA)进行临床疗效的评价。结果:26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11例)均进行最少12个月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4个月(14个月至28个月)。平均手术时间91.9min(50-150 min)、出血量111.1 m L(50-220 m L),术后15例患者出现轴性症状,8例患者在术后出现C5神经根麻痹症状,未出现椎动脉损伤。末次随访时VAS、NDI、m JOA分别由术前3.3±2.1、34.3±7.6、8.6±2.7改善为3.1±1.4、14.6±7.7、13.1±2.1。术后CT显示手术节段均获融合。C2-C7 Cobb角由10.6°±4.1°改变为-1.6°±5.6°;C2-C7矢状面垂直轴(C-SVA)由52.0±9.3mm改变为24.0±9.0mm。结论:对于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采用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颈椎后凸畸形,矫正整体颈椎的曲度,有效地预防颈椎后凸加重的进一步发生,但术后接受该手术方式的患者会出现颈部疼痛等轴性症状。通过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可以有效的解除脊髓压迫,去除椎体后缘骨赘,可应用多节段联合楔形截骨术,提高矫形效果,适用于由椎间盘退变,颈椎前柱出现骨性增生等原因导致的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第三部分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目的:这是一项关于Bryan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 replacement ADR)与颈前路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skip”multi-segment cervical spondylosis SCS)的长期随访(48个月以上的)观察临床疗效和影像学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采用Bryan颈椎ADR(18例)和ACDF(31例)治疗49例SCS。在术前和术后48个月以上使用m JOA、NDI和VAS对每个病例进行评估。评估颈椎矢状面曲率、颈椎总体活动度(ROM)和中间节段运动程度。MRI用于评估邻近节段退变(ASD)、脊髓压迫和信号改变。结果:两组术后m JOA、NDI、VAS评分均明显改善。在最后一次随访中,Bryan组在轴性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11.1%和45.2%)、VAS、ROM和运动中段程度方面均优于ACDF组。Bryan组ROM为38.2±4.6°;ACDF组ROM为25.3±4.6°。Bryan组运动中段为8.4±2.0°;ACDF组为12.2±2.2°。Bryan组无ASD患者。ACDF组1例内固定器脱位,2例邻近节段椎间盘变性,但无需二次手术。结论:对于治疗多节段跳跃型颈椎病,人工间盘置换术能有效改善SCS的神经功能,保持颈椎的整体活动,从而降低邻近节段退变和术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第四部分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目的:颈椎前路椎体切除融合术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但同时该术式对及颈椎后凸畸形的手术矫正效率较低。我们设计使用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矫正,可以扩大颈椎椎管容积,并且有效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通过对颈椎后凸畸形山羊颈椎标本的术前术后手术节段相邻节段椎间盘压力的改变,来研究该术式对手术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的影响研究。方法:将6只公山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只。实验组山羊颈椎标本被给予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对照组山羊颈椎标本采用的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对新鲜颈椎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各组三只山羊分别进行两个节段融合内固定术。比较各组手术节段上下两个间盘术前术后的的前屈、后伸和轴向旋转的应力变化。在手术前和手术后,X线片检查两种术式对于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影响。结果:两种手术方式在山羊颈椎后凸畸形模型的手术治疗效果上较为满意。颈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相较于颈前路常规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在颈椎整体曲度和手术节段曲度的恢复上有显着的优势(P<0.01),在大部分方向上的应力改变,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1)。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与常规融合术相比,可以恢复一定程度生理曲度,但由于使用了较大的椎间融合器,邻近节段间盘的应力较常规减压明显增大。结论: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为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手术方式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提供了更多的术式选择,但有证据表明该手术方式并不能降低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

任宝[8](2020)在《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对照分析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颈椎退行性疾病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作为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广泛应用于双节段颈椎病的治疗上。而大量研究证明原有的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Conventional cage-plat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CCP)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发生率很高。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本研究通过生物力学实验的方法对比颈前路零切迹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和CCP两种手术方式对于手术节段上位椎体椎间盘内压力的作用,并分析前路手术后影响相邻节段退变的因素。方法:选取18只雄性成年山羊,随机分为3组行颈椎C3-T1节段模型制备,6例不做任何处理(正常组),6例模拟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颈前路手术方式(CCP组),6例模拟零切迹椎间融合器颈前路手术方式(Zero-P组),CCP组和Zero-P组两组分别行颈前路C5-7双节段椎间融合。模型制备成功后,3组标本依次以固定的生理负荷作用下检测其在轴向旋转、前屈、后伸三种不同情况下,临近上位椎体椎间盘内(C4-5)压力改变的情况。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较,CCP组和Zero-P组,无论是在前屈后伸状态下,还是轴向旋转方面,均增加了上位椎间盘内的压力;CCP和Zero-P两组组间比较可以发现,临近节段椎间盘内的压力在轴向旋转应力作用下,未见明显差别,而在前屈后伸状态中可以发现,Zero-P组椎间盘内的压力低于CCP组。结论:本次实验证实CCP组和Zero-P组两种不同的前路手术方式对于临近节段椎间盘的压力,无论是在前屈后伸还是轴向旋转方面,均发生了提升,并且Zero-P组在椎体前屈后伸状态下,虽然椎间盘内的压力高于正常组,但仍低于CCP组,为延缓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提供了可能。第二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对比研究目的:比较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Zero-profi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Zero-P)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Conventional cageplate intervertebral fusion system,CCP)应用于双节段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后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01月至2016年09月因颈椎病行颈椎前路双节段减压融合术的63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其中Zero-P组患者31例,CCP组患者32例,两组病人在其年龄、性别分布,以及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手术节段分布均无统计学差异。观测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评估两组患者手术前后JOA评分、VAS评分、NDI评分及吞咽困难发生率,并于术后7天、1、3、12个月追踪临床疗效并复查颈椎正侧位X线片,观察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变化,颈椎整体曲度并采用Pitzen标准用以评价手术节段椎间隙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均有明显恢复,无脊髓损伤、内植物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及随访期间JOA评分、VAS评分、N DI评分较术前均改善明显(P<0.05),两组术后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虽稍术后有所丢失,但与术后7天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整体曲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术后手术节段融合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CCP组吞咽不适发生率显着高于Zero-P组(P<0.05)。结论:1.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在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维持融合节段椎间隙高度、颈椎整体曲度及椎间植骨融合上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应用Zero-P系统行颈前路手术,操作简便,无需联合前路钛板,术后发生吞咽困难的可能性更低,且无严重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第三部分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对于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比研究目的:比较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2014年01月到2016年10月因颈椎病行颈椎前路双节段减压融合术的69名患者作为研究目标,其中Zero-P组33例,CCP组36例,观测指标:手术前后两组患者JOA评分、NDI评分并与于术后7天、3个月、12个月及末次随访追踪患者临床疗效并复查颈椎正侧位、过曲过伸位X线片,观察颈椎整体曲度(Sagittal alignment of the cervical spine,SACS),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Sagittal segmental alignment,SSA),颈椎整体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融合节段相邻上下椎体的活动度(Superior adjacent segment range of motion,SROM;Inferior adjacent segment range of motion,IROM)的变化,评价双节段手术术后有无相邻节段退变等。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术前改善;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与术前资料相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这种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的曲度虽稍有丢失,但与术后7天影像资料比较,曲度丢失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组间比较,颈椎整体曲度、融合节段的曲度未见明显差异;在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邻近上下节段的活动度方面,CCP组整体活动度较术前丢失、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较手术之前增加(P<0.05);Zero-P组虽然术后颈椎整体活动度有所丢失、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椎间活动度增加,但与术前相比较,数值的变化无意义(P>0.05),两组病人进行组间比较可发现,术前患者颈椎整体活动度及手术邻近上下节段的活动度方面无差异,术后两组患者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比相邻节段发生退变的情况,Zero-P低于CCP组,这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Zero-P椎间融合系统与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在恢复神经系统功能、维持颈椎整体曲度、手术融合节段的曲度上无明显统计差异。2.Zero-P椎间融合系统较钛板联合椎间融合器内固定系统,对于双节段颈椎病患者术后邻近节段退变,有着较低的发生率。3.应用Zero-P椎间融合系统,颈椎整体活动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留,减少了手术邻近上下节段活动度的增加,为延缓ASD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杨毅鹏[9](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并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C4-5、C5-6及C6-7椎间盘穿刺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制剂;对照组只在相应椎间盘后缘穿刺置入PVP,分别于手术后的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斜板试验评价实验动物的运动功能,之后处死取材获取C4-5、C5-6及C6-7椎间盘,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4-5椎间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IL-1β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两组C5-6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C6-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区别。结果:斜板试验结果显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在造模术后第4周其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运动功能较前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动物术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根据椎间盘退变评分法,在术后4周时模型组退变等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两组大鼠椎间盘经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椎间盘髓核皱缩变小,且髓核内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无序;对照组椎间盘形态结构基本规整,纤维环排列未见明显紊乱,髓核居中;两组在退变程度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椎体后缘轻度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至术后12周时,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骨赘大量形成;对照组在上述时间均未形成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赘;模型组与对照组在退变评分上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椎间盘IL-1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71±1.94)及(4.33±1.15),术后12周时分别为(12.23±2.49)及(4.66±1.3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和术后第12周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TNF-α、IL-1β、IL-33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各组椎间盘中TNF-α、IL-1β、IL-33和IL-6也有类似趋势。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穿刺针穿刺椎间盘可启动颈椎间盘的退变,而将BMP注入到椎间盘的后缘,又可诱导椎体后缘形成异位骨化,使颈髓受压,成功建立慢性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模型。此外,炎症因子IL-1β、TNF-α、IL-33和IL-6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随着退变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s myelopathy CSM)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均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椎管狭窄率>50%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常常伴有后纵韧带骨化症,两者在发病部位、自然病程及临床症状存在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同时二者均对脊髓产生持续性压迫,可造成四肢瘫痪,因而致残率较高,需手术治疗。目前,对于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尚无统一定论,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tectomy and fusion 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4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5例;年龄4567岁,平均55岁。18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22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颈椎曲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颈椎前路组350ml少于后路组675ml。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前路组(6.83±1.62)分;后路组(6.77±1.41)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JOA评分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进一步提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1.9%±6.2%和32.2%±5.8%,末次随访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2.1%±6.7%和64.1±7.6%,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颈椎前凸角术后均发生改变分别为14.4°±4.3°和14.2°±3.5°,相比术前均有所增大。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前路组11.1%,后路组为13.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前路组22.2%,后路组9.1%。结论:对于骨化在3个椎体以内的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均为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后路手术能扩大椎管,维持生理曲度的稳定。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该疾病一种有效方法。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后的潜在并发症。近年来颈椎后路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研究较为集中,而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颈椎前路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00例存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参照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存在麻痹组和非麻痹组。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对颈椎曲度变化程度、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及术前C4-C5水平脊髓内存在高信号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探讨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病程)无明显差异。在术后JOA评分中C5神经根麻痹组得分明显低于非麻痹组(P<0.001)。颈椎曲度变化程度C5神经根麻痹组手术前后较非麻痹组大,但C4/C5椎间孔矢状径比较:C5神经根非麻痹组椎间孔的直径明显大于麻痹组(全部P<0.001)。相对于C4-C5水平,术前脊髓内高信号变化的发生率各不相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度增大(大于6.5°),以及术前C4/C5椎间孔直径(小于2.2mm)是术后C5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弧度手术前后变化程度、颈椎前凸改变及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改变是C5神经根麻痹存在的危险因素。

李统[10](2019)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对比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参数变化,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支撑体对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有无差异;2.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影响;3.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并发症有无影响;4.是否可以利用矢状面平衡参数预估手术疗效。研究方法:1.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住院行ACCF手术的患者,手术涉及两个相邻节段,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名病患,其中术中用钛网植骨15例,纳米人工骨植骨15例。2.矢状位参数的测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以内)、术后3、6、9月行颈椎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每次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2-7SVA、TIA。3.疗效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JOA评分。4.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采用卡方检验,手术节段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组内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在性别、年龄、颈前路手术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复查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两组间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3.两组组间比较术后C0-2Cobb和C2-7Cobb角存在差异,特别是C2-7Cobb角,术后3、6、9月差异显着(0.003、0.001、0、0);组内比较两组的TIA术前术后没有显着差异,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前术后即刻均有显着差异;钛网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后及术后3、6、9月的测值存在显着差异。4.C0-2Cobb角和C2-7Cobb角呈现显着正相关(r=0.403,P=0.027),C0-2Cobb角与T1S成正相关(r=0.463,P=0.010),C0-2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471,P=0.009),C2-7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569,P=0.001),TIA与其余参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手术对TIA没有明显影响,而手术通过提高C2-7Cobb角和C0-2Cobb角,增大T1A,缩小C2-7SVA,使得颈2相对颈7后移,调整头部重心,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2.不同支撑体对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钛网和n-HA/PA66术后即刻均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参数,但是在术后维持矢状面稳定上,钛网比n-HA/PA66差,术后早期可出现矢状位平衡丢失。3.在术后临床疗效上,运用钛网和n-HA/PA66术后9个月以内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术后疗效短期内无确切相关性,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颈椎前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颈椎前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手术情况
    2.2 颈椎ROM
    2.3 NDI指数
    2.4 JOA改善优良率
    2.5 术后并发症
3 讨 论

(2)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K线对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在单侧开门椎板成形术中失血及隐性失血量的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选择不同开门侧的单开门手术治疗侧方型颈椎OPLL的失血量及其临床效果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单开门椎板扩大成形术与椎板切除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曲度变直的颈椎OPLL的失血比较及临床效果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研究对象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 基本资料
        1.3 临床分组
        1.4 诊断标准
    2.内容与方法
        2.1 测量指标与方法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及随访
    3.观察指标与疗效评价标准
    4.统计方法
    5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4)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血流灌注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二部分 脊柱短缩在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中对脊髓NO和ET-1表达的影响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脊柱短缩与不短缩犬全脊椎切除脊柱成角的脊髓差异蛋白质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四部分 全脊椎切除并脊柱短缩治疗伴严重脊髓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中脊髓血流灌注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脊髓血流灌注与脊髓损伤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附录 C 综述
    参考文献

(6)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颈脊髓病
    2.颈椎后路单开门术式研究进展
    3.手术原理与目的
    4.颈脊髓病特征性症状体征
    5.手术指征
    6.手术入路选择
研究背景
研究目的
资料与方法
    1.病人资料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2.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术后处理措施
    3.一般资料收集及影像学参数观测
    4.评价方法
    5.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临床资料总体情况分析
    2.统计学分析结果
讨论
    1.颈椎椎管矢状径与手术疗效评价
    2.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手术疗效评价
    3.轴性症状
    4.C5神经根麻痹
    5.其他并发症
    6.相关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1.疾病相关
    2.术式相关
    3.评估疗效
    4.患者管理流程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术前牵引+颈后路椎板减压关节突松解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截骨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与影像学资料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跳跃型多节段颈椎病的远期临床疗效与影像学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颈椎前路楔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后凸畸形动物模型的生物力学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颈椎后凸畸形手术策略的临床研究和影像学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引言
第一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术后相邻节段椎间盘内压力变化的对照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疗效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对于相邻节段退变影响的对比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Zero-P内固定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9)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并发症与处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引言
    1.1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
    1.2 .人工骨支撑体
    1.3 .颈椎矢状位序列
2.正文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筛选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收集
        2.2.2 .分组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统计方法
        2.2.5 .治疗方法
    2.3 .结果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价
        2.3.2 .矢状位相关参数评价
        2.3.3 .临床疗效评价
        2.3.4 .并发症
    2.4 .讨论
        2.4.1 .脊髓型颈椎病(CSM)
        2.4.2 .颈椎矢状位平衡
        2.4.3 .颈椎矢状位相关参数的研究价值
        2.4.4 .矢状位参数的测量问题
        2.4.5 .颈椎手术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关系
        2.4.6 .对支撑植骨材料的认识
        2.4.7 .对本项研究数据的分析
3.结论
4.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颈椎矢状位序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JOA评分表
附件3:经典病例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四、颈椎前路手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J]. 王国旗,刘羽,王红辉,李鹏,王腾飞,张学登. 医药论坛杂志, 2022(02)
  • [2]后路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失血分析和临床疗效研究[D]. 李一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21(02)
  • [3]结合K线(-)/(+)分析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疗效[D]. 雒云霄.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4]脊柱短缩保护脊髓血流灌注及脊髓差异蛋白质组学的相关研究[D]. 李韬.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2)
  • [5]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治疗相邻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D]. 张知理.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6]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中应用不同数量钛板内固定的临床疗效分析[D]. 罗喻翔.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 [7]不同手术策略治疗退变性颈椎后凸畸形和多节段颈椎病的生物力学分析及临床研究[D]. 尚子琨.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8]Zero-P系统与钛板联合融合器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临近节段退变的生物力学及疗效对照研究[D]. 任宝.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1)
  • [9]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杨毅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10]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D]. 李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颈椎前路手术神经并发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