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理性、诗意的焦点——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哲学、理性、诗意的焦点——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一、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0)在《民国时期新诗讲义搜集整理与研究综述》文中提出为扩大白话新诗的影响,新文学先驱者们自白话新诗诞生之时起,通过撰写新诗讲义进行课堂讲授,一方面传播新诗,另一方面又收集和保留了大量原始材料。新诗讲义对于新文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搜集整理民国时期白话新诗讲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发现有关新诗讲义的研究在取得部分成果的同时,存在诸多局限。

刘武洋[2](2018)在《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朱自清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知识分子,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容忽视的重要人物。朱自清最早从事的是新诗的创作,后来凭借散文名扬天下。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一直以来我们所关注的,都是朱自清的作家身份,而他文学教育家的身份却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朱自清自1920年于北京大学毕业以后,直至1948年去世,教师是其惟一的职业。毕业后先在江浙一带做了5年的中学教师,然后重回北京,成为了清华大学中文系的一名教授,此后直至1948年去世,一直执教于清华大学,包括西南联合大学时期。朱自清在文学教育上倾注了巨大的心血,他留下了大量关于文学教育的着述,并且通过文学教育的方式,努力推动新文学的发展与传播。其中,1929年在清华大学开设的“中国新文学研究”一课,在当时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清华大学中文系乃至现代中国的大学文学教育事业,因此有了朱自清开辟的学术传统。本文以朱自清的文学教育为切入点。“五四”在朱自清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在中国古典文学主导着文学教育的话语权,新文学缺乏足够的生存空间的情况下,他有着坚定的,试图借助于文学教育支持与发展新文学的立场。绪论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现状,然后对朱自清的相关史实,包括教育履历和课程设置进行梳理与呈现。第一章探讨朱自清的新诗教学。诗歌是朱自清用力最深的研究。在这一章中,我们并不仅仅探讨新诗的教学,而是结合朱自清的新诗批评理论以及新诗的创作实践,探析批评和创作对朱自清新诗教学的影响,进行一个理论、教学与创作三位一体的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二章论述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以及朱自清文学教育的代际传承。《纲要》是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这门课的讲义,这份讲义体现了朱自清新文学研究的风格,对于建国后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作用,对中国现代文学史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第三章论述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及其成因。在以古典文学为主导的文学教育的夹缝中,努力为新文学争取话语权,通过文学教育推动新文学的发展与传播,是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作为民国教育体制内的一员,朱自清投入了巨大精力于古典文学,但他的研究是“以发展新文学为目的”的,这是朱自清在新旧文学之间建立的独特联系。

郑园园[3](2016)在《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文中指出作为对中小学生实施的国家课程的重要内容,文学教育体现了一个民族、国家在特定时代对世界的认知与把握,也代表了课程制定者对现实世界的审美想象,因而当文学被镶嵌在制度性框架之内时,它就具有了一种有形的疆界。人们在这种现实与想象交错的教育场域中对其进行知识的再生产,而其“制度性媒介”则成为生产和表现文学教育想象的最主要载体。本文旨在探究新文学在晚清民国时期观念与内涵的不断建构所带来的对国文教育知识体系的具体影响。从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着眼,本文研究的起止时间设定为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分为五个历史时段,力图在具体详细的历史语境中展现一幅相对完整的新文学知识体系在国文教育中逐渐建构与不断变革的历史图景。自1901年清末至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之前,国文教育经历了比以往任何朝代都更为巨大而又深刻的变革,随着传统教育体制的整体性嬗变,“实学”开始成为培养国家“有用之才”的重要课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清末实用主义对中国传统教育带来的重要冲击外,社会结构的变动所导致的文学与语言的现代转型,成为左右语文教育历史进程的更为有力的因素,也是我们审视语文教育如何由传统转向现代的两个内在动因。在“新文学”进入教育改革者视野之前,传统文学内部已然开启了一段由“雅”向“俗”的演绎进程,这不仅得力于西方文学的外部影响,更是社会时代变迁在文学领域中的具体折射。国文教育从开始的拒“俗”,到有条件地接受“俗”,最终“雅俗共赏”的发展进程,折射出其背后“俗语”以及“俗文学”一步步由边缘进入社会文化中心的多方努力。1912年民国建立至1922年新学制颁布期间,国文教育经历了“国文”到“国语”,实用性向文学性的历史性变革。文学中被国家意识所遮蔽的“人”的觉醒,在这一时期成为文学的中心话语。在“科学”与“进化”文学观念的影响下,中小学文学教育体系焕然一新,包括新的文学标准下阅读系统的建构,写实主义文学理论下观察与描写等文学技术的强调,以及进化的文学史观的培养。而最终的文学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学生养成适应于时代的“健全之人格”。1922年新学制颁布至1929年暂行课程标准的实行,新文学经历了最为繁盛的二十年代,在这一阶段,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呈现出并驾齐驱的局面,共同推动了新文学教育的轨迹与方向。“真实”与“情感”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研究与文学争论的中心话语,在极大地丰富了新文学内涵的同时,也促进了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初步形成。在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下,1929年的国文课程标准中开始使用美学话语来表述学生文学素养的标准,同时对学生的阅读与写作提出文学性的要求,比如“欣赏”与“试作”以及以作者为中心的阅读要求。自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新文学在政治意识形态的夹缝中继续前行,阶级性与民族性取代二十年代“情感”与“真实”的文学标准,“浪漫”精神在新文学中逐渐淡出,现实主义的内涵在真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典型性与大众性。在阶级观念与民族观念的共同作用下,国民政府加大了对学生及民众的语言培养力度,以期提高国民民族意识,促进全国团结统一,同时从社会科学修养的角度提出注重学生科学世界观的树立以及创造“新语”“新文学”能力的养成的新要求。自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在民族情绪与民族意识高涨的特殊时期,新文学的中心话语由阶级性转移到了民族性问题,这一时期现实主义的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是在历史使命的感召下开始“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学;第二则是以“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为契机,侧重文学形式的探讨以逐步构建完善的现实主义理论体系,弥补新文学运动以来偏重精神与实质的不足。以“抗战”与“建国”为主题的文学教育改革,加深了对固有文化的了解以增强民族自信,通过形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国文水平,凸显实用文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

董延武[4](2014)在《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教学 ——以四部讲义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30年代的新诗教学在新文学进驻大学课堂后也开展起来,本文选取了193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四部讲义,即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沈从文的《新文学研究——新诗发展》、苏雪林的《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以及废名的《谈新诗》为研究对象,对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讲义和新诗教学进行考察。本文分三章,第一章是对新诗进入大学课堂的背景进行描述,展现了新文学课程的设置,以及新诗也成为大学新文学课程之一部分的艰难历程。第二章从新诗讲义的编撰、内容选择、风格方面对朱自清等四人的新诗讲义进行梳理和比较,从而呈现出1930年代大学新诗讲义的基本风格和面貌。同时,也为新诗讲义在当代的创新和发展提供借鉴。第三章以朱自清等四人的讲义为基础,考察1930年代的大学课堂新诗教学,并生发对当下大学课堂新诗教学的思考。对这些讲义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近距离地考察1930年代大学课堂的新诗教学情况,为1930年代的新诗教学研究提供另一维度的发现和成果,而且也能为我们当下的大学课堂新诗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胡艳琳[5](2012)在《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文中认为本文写作主要基于对以下问题的思考:一是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二是当今中国和全球日益严重的现实生态危机;三是全球文化的生态转向,生态思维向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延伸。本文以“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为中心,在当代问题意识的观照下,采用生态批评、症候式分析、文本细读、词源学、现象学及文化研究等方法,研究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关注自然审美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话语中的角色与地位,揭橥20世纪中国文学的症候,并提出以生态现代性重振中国文学的诗性光辉。本文由绪论、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部分组成。绪论交待选题缘由、相关概念、国内外相关研究的主要状况及本文的方法论与基本构架。第一章“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分析晚清以降,在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下,在文学现代转型中,古典文学的自然审美传统被搁置,表现出自然审美趣味的作家与文体被边缘化。第二章“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在革命与政治的现代性话语中,自然审美话语因其“无用”而失去独立性,自然美成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成为高雅与通俗(大众化)文艺对立的分界。围绕着对与传统文化有密切联系的自然话语进行的阶级审美趣味改造,分析了“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程式化的非审美的自然及其带来的艺术上的粗制滥造。第三章“改造自然——现代劳动‘新风景’中的自然审美”,分析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考辨古今不同的“风景”观及其相应的自然观,具体剖析自然如何成为人的政治主体性在文化领域获得“解放”的道具,指出“新风景”中自然的内在价值并未得到重视,自然处于从属地位。第四章“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比较传统抒情主人公和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的不同关系,前者追求“无我”之境,后者表现为人类中心主义式“大我”的膨胀,分析呈现文学现代性的最重要的两种文学体裁(新诗与小说)在抒情内容、方式与效果上的差异。第五章“贬低自然:空间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推进,现代空间被划分为“西方/东方”、“城市/乡村”,这种二元对立实为现代工业文明对传统农业文明的胜利。在经济现代化、城市化浪潮中,欲望被无限释放,都市写作成为欲望表述,生态文化被消费主义社会驱逐,作为前现代与自然之象征的乡村不断被祛魅,与此相应的是生态恶化、人文精神危机及“文学终结”的焦虑。结语“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鞋生”,呼吁建构生态现代性,以建设性的后现代方式,反思现代性,指出现代性应从物质、政治层面进入到思想、文化与行为模式的深层,在亲生命性的基础上,进行主客体变革,建立生态审美共识,重建文学与自然的精神联系,重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诗性色彩,在有限与无限、自由与自然之中栖身游心,在与自然韵律的谐振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达到诗意化的生存境界。

韩娜[6](2011)在《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朱自清是中国现代着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长期以来,朱自清作为散文家、诗人的文学形象建构已经完成,而作为古典文学研究家的形象建构,不够完整。这种不够完整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学者们往往重视朱自清的古典文学研究成就,将朱自清当作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而对其之于中国新文学研究的贡献关注不够;另一方面,重视朱自清的关于古典文学的具体研究,而对朱自清的文学史写作和文学史观念研究较少。从而导致朱自清的文学形象整体性不足,几乎缺失了文学史家的形象。实际上,朱自清不仅有文学史写作,而且有文学史观念,并对后代的中国文学史写作(尤其是中国新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在前人的基础上,以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诗言志辨》、《雅俗共赏》等作为基本文献,参照朱自清文学研究论着、论文,梳理朱自清的文学史写作,彰显朱自清的文学史观念,结合现代中国文学史写作,阐释朱自清文学史研究的学术意义,建构朱自清作为文学史家的基本形象,以期恢复朱自清文学形象的完整性。国人自传文学史,始于林传甲和黄人的《中国文学史》,由于没有建立起具有现代性的文学史观,这两部文学史多参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际上将文学史理解为文献集成。近、现代之交,随着进化论观念的传入和现代性文学史观念的确立,中国学者逐步建立起具有现代意识的文学史观,并开始了文学史写作实践。朱自清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开始中国文学史写作和文学史研究,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清晰可辨的文学史观,包含三个基本的视角:进化论视角,即以进化论为基本观念观照中国文学史整体进程;人道主义视角,即以近代西方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尺度估价中国文学价值;雅俗文学视角,即以大众文学、国民文学为重要目标评析中国文学代表作。朱自清的文学史写作实践,既包括中国古代文学史写作,也包括中国新文学史写作。关于中国古典文学史写作,朱自清的特色在于中国文学专题史的梳理与辨析,《诗言志辨》集中考辨了中国文学核心观念“诗言志”的历史流变及其文学表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中国文学专题史;《雅俗共赏》着力探讨从中唐到现代中国文学流变中“雅”与“俗”的历史辩证,建立起“雅俗共赏”的文学标准与尺度;《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更是对刚刚诞生不久的中国新文学进行归纳整理,上继胡适的《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下开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期间许多分析和结论,至今仍然熠熠闪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中,具有里程碑的开拓性意义。作为文学史家的朱自清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不仅造就了王瑶、乐黛云、严家炎、孙玉石等一批卓有成就的文学史家,而且,对于中国文学史写作体例、叙述话语和文本分析等,都具有不容置疑的启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进步。

王建仓[7](2009)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兼论沈从文和贾平凹》文中认为本论题是关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叙事的民族品格范式论。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证,本文认为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是20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叙事中由民族文化底蕴养成并逐渐成熟的两种重要的民族范式,而沈从文和贾平凹则是这两种叙事范式的典型个案。境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乃至其他艺术的精髓,既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又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境界、意象作为中国文学审美的基本方法,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致的,是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思维方法、审美理想追求与文化的统一。古典诗词论理是如此,现代叙事文学虽由于现代理性思维洗礼有很大改观,但从艺术思维角度看,应该说对于意象和境界这两种民族文学艺术的内核依然有非常自觉的继承和拓展。本文即尝试和努力运用境界、意象等传统诗学概念阐释现代叙事文学作品,并从现代叙事的民族品格建构角度,以充足丰富的文学实践资源为基础,抽象概括出主要的两种叙事范式:现代境界叙事和现代意象叙事。本文对这两个关键性概念做了学理规范,对两者之间的特征关系进行对照比较分析,还从文体形态之间的互设,中国传统叙事的演绎发展以及《红楼梦》叙事的现代传承和影响等几方面进行了论证。现代乡土文学叙事的总体品格,既是现代文明和现代叙事催生的结果,又是本民族诗性传统的自觉继承和拓展的结果。尤其是民族品格,具有民族文化的亲缘性。这决定了其对于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审美方法有着更加直接的表现。所以,本文选择从现代乡土文学叙事特别角度切入,着力于考察其民族品格,遂又抽象概括出现代乡土境界叙事和乡土意象叙事两种范式。这仍然是基于这样的现实:现代乡土文学的文化底蕴和文学实践为我们的理论建构提供了充足条件、充分理由以及理论总结的现实必要性。沈从文和贾平凹的叙事研究因此也就自然进入我们的视界,对他们乡土叙事文本的个案分析,就是用以支撑本文的基本观点。沈从文作为现代文学史上乡土文学的一个典范作家,成熟之后的乡土写作,总体呈现为境界叙事,可视为现代乡土境界叙事的典范。他以自然人性超时空文化视界观照湘西乡土人文生存方式,以湘西为反观现代文化的记忆和想象策源地,创造了双重品格意义的文化湘西和文学湘西世界。20世纪30年代沈从文的乡土写作达到巅峰时期。他以对现代和乡土双重反思的矛盾认知,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体情绪回眸凝视湘西古朴原始的生存状态,既有从自然人性角度对湘西文化的肯定和留恋,又有从现实生存角度不自觉地流露出对湘西落后封闭的担忧。至40年代,沈从文继续深入反思现代文化和社会现实,在“文运重建”的宏阔视野下,其自然人性观的思考明确指向建构和谐人性和和谐有序生存的现代“乌托邦”。但现实生活的巨大反差使沈从文明白,这种人性理想只能存在于文学的记忆和想象世界里,他的创作也只能是现代版的“桃花源记”。所以,从《边城》到《长河》,他的乡土写作,几乎都笼罩着浓重的沈从文式的忧郁情绪,正是这种情绪作为叙事视点的有机构成,使得他的生命哲学、文化诗学和艺术审美三者在建构自然和谐的生命存在这一人性理想上达到高度统一。并因此创造了20世纪乡土叙事的一种极致品格形式——境界叙事。沈从文的境界叙事特征主要是化情意为境界,视点情绪的凝聚整一性,虚实相即的叙事架构,人物焦点、时空结构等特别具体之法,以及其他独特的文化和文学叙事要素所形成的被本文合称为“水样叙事”的策略。当代作家贾平凹创作已经三十余年,主要成就也在现代乡土叙事,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文化文学的商州世界。他以个人情绪与社会集体情绪同步共颤,以当代商州为现代社会文化还原和想象的策略地,对当代中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给与“史诗”般的跟踪还原。民俗和宗族是贾平凹记录世相和想象文化商州的两大取向。成熟之后的贾平凹乡土写作总体呈现为整体混沌意象叙事,可视为现代乡土意象叙事的典范,从《浮躁》到《高老庄》再到《秦腔》,贾平凹及时敏锐地表现了农耕文明在现代文明的炙烤下解体离散的过程;叙事策略相应地从整体世相表象还原策略发展到混沌还原写实叙事策略,即从我们所抽象概括的整体意象叙事到混沌意象叙事。所以,贾平凹的文学商州世界是乡土文化的商州意象世界。贾平凹的意象叙事主要特征是转意成象,创造气象浑然、贯穿始终的整体意象或混沌意象,虚实相即以实写虚的元素整合规则,人物视点特征和共时无序结构等具体之法,以及其他独特的文化和文学叙事要素所形成的被本文合称为“山样叙事”的策略。本文认为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不但是20世纪中国叙事文学民族品格的重要范式,而且为世界文学的叙事品格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它们既是现代乡土叙事的特征也是整个现代文学叙事的重要品质构成,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在当代语境中,它们还是继续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精髓的文学创新路径,同时也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批评方法的民族话语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和支撑点。

李先国[8](2005)在《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朱自清(1898—1948)是中国现代着名诗人,散文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家。八十多年来对朱自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朱自清文学创作成就及语文教育思想上,直接对朱自清的文艺思想进行研究者较少,已有的研究成果也未能抓住朱自清文艺思想的主导特色与核心内容,更没有深入探讨朱自清文艺思想与西方文论的关系。这与朱自清一生的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实际成就是不相称的。本论文从朱自清对西方文论的借鉴来考察朱自清的文艺思想。认为朱自清立足现实,在借鉴西方、阐释传统中形成了化俗从雅的文学观。第一章,从主体欲求方面探寻朱自清借鉴西方的目的。朱自清出于发展新文学、阐释传统文学的目的,在当时潮流的推动下主动接受西方文论的影响。第二章分析朱自清对列夫·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借鉴,对应的时间是从1916年到1922年。在对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思想的主动选择与接受的总体语境中,有着平民教育实践经验的朱自清形成了与托尔斯泰的“大多数人的艺术”观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民众文学观。第三章探讨朱自清对沃尔特·佩特等人的唯美主义的接受,朱自清的刹那主义与其极其相似,对应的时间是从1922年到1928年。但对于当时追求进步而且也相信进步理念的知识分子来说,不会从根本上接受唯美——颓废主义。即使有所借鉴,这种借鉴也不会背离反封建的人文理想和反传统的浪漫情怀。所以,佩特的唯美主义必然走向颓废,而朱自清的刹那主义则走向务实,是在颓废之后的自我拯救。朱自清的生活艺术化和艺术女性化是他的唯美倾向的表现。第四章探讨朱自清对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接受,对应的时间是从1929年到1948年。国内局势的变化使朱自清选择一条躲进书斋做学问的人生道路,与瑞恰慈和燕卜荪共事的经历,使朱自清有机会接触他们的学术着作。朱自清淡化了他们学说中的心理学特色,吸收了语义分析的精华,认识到诗的语言的情感性、诗的多义性,主张对诗歌和其他文学作品进行细读分析并进行了实践。朱自清还创造性地将语义分析方法运用于对古典批评意念的考辨。第五章是对朱自清所形成的化俗从雅的文学观的分析。详细分析朱自清在人道主义、唯美主义、语义分析学说影响下是如何从对“俗”的认同,到新“雅”的建立再到解“雅”的尝试的全过程。朱自清这种文学观是在对西方文艺思想的借鉴和反复运用中形成的,我们可以说它是一种实验的诗学。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本细读和实证分析。文本细读是指对朱自清创作和批评文本包括他的日记、书信,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的细读。通过细读,论文作者试图找出朱自清接受借鉴西方的主要材料与主导思考。实证分析是基于本课题是一种影响研究,故对于朱自清接受西方哪些主要思想的影响、如何借鉴这些思想来阐释传统从而推动五四新文学的发展都要能够找出历史文本,从而还原接受影响的历史面目。

陈静[9](2003)在《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中提出朱自清先生的《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展史上一部珍贵的资料,本文例举并分析论述了《纲要》的优点,其格局乃是实证主义的哲学精神、知识分子的理性思辩精神以及评论家的诗人气质三方面聚合的结果。同时也提到了《纲要》存在的一些不足。

二、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时期新诗讲义搜集整理与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民国时期新诗讲义的搜集与整理情况
    (一)按照与新诗内容的相关度大约分为三类
        2.孙俍工《诗底原理》,中华书局,1933年。
    (二)不同历史阶段新诗讲义撰写状态的起伏
二、新诗讲义的研究现状
    (一)有关新诗讲义的史料研究主要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整理与出版老讲义,呈现老讲义原稿。
        2.从文本解读、版本学及讲义的历史背景等角度对所发现的史料进行钩沉考辨
    (二)关于新诗讲义的研究性的成果,从内容方面进行划分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对讲义进行搜集与整理
        2.从教学与课堂的角度对民国新诗讲义进行研究
        3.从学科发展史的角度进行研究
        4.新诗讲义的个案研究
        (1)对废名《新诗讲义》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2)对苏雪林《中国二三十年代作家》的研究
        (3)对沈从文讲义的研究
        (4)对朱自清讲义《中国新文学史纲要》的研究
        (5)对其他诗歌讲义的个案研究
        5.从课堂教学、诗学观的发展、学科发展史等角度对新诗讲义进行比较与综合研究。
三、问题与思考

(2)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诗教学以及新诗的批评和创作
    第一节 理论批评及其对新诗教学的影响
    第二节 创作实践及其对新诗教学的影响
    第三节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新诗教学
第二章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与朱自清文学教育的代际传承
    第一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及其内容和风格
    第二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对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借鉴
    第三节 《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对王瑶《中国新文学史稿》的启发
第三章 朱自清文学教育的特征及其成因
    第一节 新、旧文学兼及的特征
    第二节 复杂的成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范围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时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国文教育的“祛魅”:1901-1911
    2.1 清末学制前后——形而上知识生产方式的式微
        2.1.1 传统知识价值的动摇:国文教育的实用性转向
        2.1.2 国文课程结构与内容的变革
        2.1.3 国文教授法的出现
    2.2 在新旧与雅俗之间:文学教育的“雅俗共赏”
        2.2.1 桐城派文学观念下的国文
        2.2.2 “应世之技”与“健全人格”:文学教育的两条路径
3 国文课程的文学自觉:1912-1922
    3.1 “科学”观念下“国文”与“新文学”的互动
        3.1.1 民初国文教育的科学构想
        3.1.2 “科学”与“进化”观念下的新文学
    3.2 语言变革与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
        3.2.1 由“国文”到“国语”:课程性质的变革
        3.2.2 新文体知识谱系的初建与文体教学
        3.2.3 新文体系统下国文经典的重构
    3.3 文学修养: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想象
        3.3.1 “科学”观念下的“文学技术”:注重观察与客观描写
        3.3.2 “进化”文学观念下的文学史观
        3.3.3 个人主义话语的时代:“健全之人格”的养成
4 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教育知识体系的构建:1923-1929
    4.1 “真实”与“情感”:双重文学标准下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4.1.1 “浪漫”与“现实”:历史汇流中的抉择
        4.1.2 1929年暂行国文课程标准的制定
    4.2 国文课程中的文学性:美学话语与文学主题
        4.2.1 国文课程中的美学话语:“情感”、“真实”与“表现”
        4.2.2 小学国语课程的儿童文学化
        4.2.3 中学文学教育的主题变革:题材与意象
    4.3 意义的寻求:新文学观念下文学批评的范式变革
        4.3.1 新文学批评范式的探求
        4.3.2 “欣赏”:国语课程中的“文学批评”
    4.4 “创造地模仿”:新文体的尝试与“试作”
        4.4.1 自然主义文学观念下的新文体创作
        4.4.2 “试作”的技能:叙事与抒情
5 新文学教育的重新建构——阶级的与民族的:1930-1937
    5.1 现实与浪漫的超越
        5.1.1 “否定”与“同一”:重审“新”文学
        5.1.2 重归现实主义的国文课程
    5.2 “阶级”与“民族”话语中的国文课程
        5.2.1 消解与被消解的艺术:民族文学的两种形态
        5.2.2 “浪漫”的退出与文学教育的阶级性视角
        5.2.3 “民族”观念下的语言能力与文化依托
    5.3 社会科学的修养:文法、修辞与创作
        5.3.1 “科学的文艺论”知识体系的建构
        5.3.2 从“天才”到“人材”:走向现实的文学教育
6 新文学教育的疆界与传统文学的回归:1938-1949
    6.1 “抗战”与“建国”:民族意识形态下的国文课程改革
    6.2 国文教育的“文化立场”
        6.2.1 “了解固有文化”:古文还是文学名着?
        6.2.2 “专书精读”与“经典诵读”:新文化知识分子眼中的传统文学教育
    6.3 国文教学的“民族形式”
        6.3.1 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
        6.3.2 从“国语的文学”到“文学的国语”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以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4)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教学 ——以四部讲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来源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第1章 新诗讲义的生成与背景
    1.1 1930年代大学课程体系中的新文学
    1.2 1930年代新文学课程中的新诗讲义
第2章 新诗讲义的编撰体例与风格
    2.1 新诗讲义的编撰
    2.2 新诗讲义的内容选择
    2.3 新诗讲义的不同风格
第3章 新诗讲义与新诗教学
    3.1 大学新诗研究型教学的尝试
    3.2 新诗讲义的语言与“本文”阐释
    3.3 新诗教学的实施策略及当代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一、文学何为?——20世纪中国文学身份的焦虑
        二、全球性生态环境恶化的现实诉求
        三、文化的生态转向
    第二节 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
        (一) 生态与环境之关系
        (二) 自然、山水、田园在中国文化中的合流
        (三) 文学现代性的界定
    第三节 相关学术史描述
        (一) 国外的研究
        (二) 国内的研究
    第四节 本文写作方法论与篇章结构
第一章 放逐自然:启蒙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挑战—回应模式下启蒙现代性的特殊指涉
        (一) 社会进化论的价值取向——走向西化
        (二) 发现大写的“人”
        (三) 现代性的简化
    第二节 文学现代转型中绿色传统的搁置
        (一) 激进主义中诗歌主题的偏移
        (二) 文学功能划分:工具论与自主论的对立
    第三节 边缘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一) 融入自然的渴慕——激进者的另一面
        1、郭沫若对自然的矛盾态度
        2、其他革命文学家的自然审美
        (二) 绿色传统的边缘续接——新文学家的旧体诗创作
        1、“文学进化观”视阈下新诗与旧体诗的对立
        2、激进新文学家旧体诗中的自然
第二章 征用自然:政治现代性话语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政治话语的优先性
        (一) 文化领导权理论与民粹思想的中国化
        (二) 民粹式的大众化启蒙——争夺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自然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审美情趣的分野
    第三节 “人民文学”定位中的自然——以山水画改造为例
        (一) “新”标准下的国画改造
        (二) 士大夫文人自然观笼罩下的传统山水画
        (三) 改造主体情感“发现”社会主义“真”山水
    第四节 “红色”文学中符号化的自然
        (一) 红色山水——自然题材的选择与表现方法问题
        (二) 似花还是非花——郭沫若的《百花齐放》
        1、生命共通感——传统诗歌中的“比德”
        2、生搬硬套——《百花齐放》中的“比德”
第三章 改造自然——农业现代化“劳动风景”中的自然审美
    第一节 “劳动”之现代性意义的生成
        (一)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劳动观
        (二) 马克思的劳动观
        (三)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中国的发展
    第二节 “风景”与自然观考辨
    第三节 古典诗文中的风景与劳动
        (一) 赏游风景的旧文人传统
        (二) 传统诗歌中的劳动与风景
    第四节 社会主义劳动“新”风景的生成——阶级文化话语权的象征
        (一) 散文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二) 诗歌中的劳动与新风景
第四章 矮化自然——抒情现代性中的自然
    第一节 传统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无我之境的追求
    第二节 现代抒情主人公与自然——人类中心主义“大我”的膨胀
        (一) 革命浪漫主义中的“大我”
        (二) 人定胜天的极端主体性
    第三节 诗歌的非诗化与小说的诗意化
        (一) 与自然关系最亲密的文学体裁——诗歌
        (二) 非诗化的诗——放逐自然的现代新诗之症候
        1、现代新诗的“大众化”取向
        2、非诗化的现代新诗
        (三) 自然审美与现代小说的诗意化
        1、小说文体的现代化
        2、自然审美之于小说诗化
第五章 压抑自然:空间现代性中的自然
    第一节 现代城市文明对前现代乡土文明的胜利
        (一) 中国前现代乡村化的城市文化——与自然为邻
        (二) 西方工业化城市化推进中的殖民扩张
    第二节 如何选择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模式
        (一) 中国现代化何以启动?——“洋跃进”的洋务运动
        (二) 科学主义如何成为意识形态
        (三) 以农立国还是以工业立国
    第三节 乡土中国与城市化进程的冲突
        (一) 欲望的释放:被消费主义边缘化的生态文化
        (二) 都市里的乡愁:农业文明的挽歌
结语 自然的复魅与本土诗性精神的苏生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
    中文论文
    外文译着
    外文文献
后记

(6)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学界对朱自清的研究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三、本文的框架
1 从古典到现代:朱自清文学史写作
    1.1 诗言志辨—古代文学史写作
        1.1.1 朱自清的“诗言志”
        1.1.2 《诗言志辨》文学史意义
    1.2 新文学史构建—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1.2.1 历史审美模型
        1.2.2 尊重历史客观事实
        1.2.3 《纲要》的地位
2 融人性与雅俗:朱自清文学史视角
    2.1 朱自清进化论视角
        2.1.1 文学进化论
        2.1.2 朱自清进化论视角
        2.1.3 朱自清与胡适进化观的不同
    2.2 朱自清人道主义视角
        2.2.1 人道主义资源
        2.2.2 朱自清人道主义的文学史视角
        2.2.3 朱自清与周作人人道主义观的不同
    2.3 朱自清雅俗文学视角
        2.3.1 俗文学的再发现
        2.3.2 朱自清的雅俗文学视角
3 估贡献与意义: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的影响
    3.1 朱自清的贡献
    3.2 朱自清文学史观的意义
4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朱自清作品集目录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兼论沈从文和贾平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诗情中国向小说叙事中国的转型
        1.1.1 诗歌抒情形态转向小说叙事形态
        1.1.2 古典文学艺术的中和精神的现代转承
    1.2 诗词的意象境界抒情向小说的意象境界叙事转化
        1.2.1 古典诗论的意象和境界范畴
        1.2.2 境界、意象:中国传统哲学文化决定的艺术审美之法
        1.2.3 以境界为核心建构的现代意象和境界论
        1.2.4 意象和境界与叙事之关系
    1.3 本章小结
第2章 现代乡土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2.1 现代意象叙事和境界叙事
        2.1.1 20世纪现代民族叙事实践和个性养成
        2.1.2 两种基本范式: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2.1.3 多元考察现代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2.2 现代乡土文学的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2.2.1 20世纪中国现代乡土文学叙事综述
        2.2.2 乡土叙事的本土文化亲缘性和价值二重性
        2.2.3 现代乡土民族叙事的品格养成
        2.2.4 典范个案:沈从文和贾平凹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沈从文境界叙事论
    3.1 文学湘西:沈从文文学审美的湘西世界
        3.1.1 “从文自传”
        3.1.2 回眸“边城”和“湘行散记”
        3.1.3 “长河寂寞”
        3.1.4 从文化湘西到文学湘西的建构
    3.2 忧郁境界叙事
        3.2.1 化宇宙和自然生命意识为境界
        3.2.2 境界叙事的整体性
        3.2.3 境界叙事的统一性
        3.2.4 超越表象的悬置思维
        3.2.5 境界叙事的视点人物
        3.2.6 境界叙事结构之法
        3.2.7 其他重要物事类型意象
        3.2.8 诗意地栖居
        3.2.9 沈从文境界叙事的自觉以及批评界的认同
    3.3 “乡下人”的湘西情话苦吟的自然人性
        3.3.1 自然人性
        3.3.2 “我是个乡下人”
        3.3.3 湘西情话
        3.3.4 “长庚”般的生命仰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贾平凹意象叙事论
    4.1 文学商州:贾平凹文学审美的商州世界
        4.1.1 为时代呼唤的“远山野情”
        4.1.2 以“后生”眼光看商州“浮躁”世相
        4.1.3 以“作家”视角看商州,回到“高老庄”
        4.1.4 从民俗到宗族,“秦腔”叹惋
        4.1.5 从文化商州到文学商州的建构
    4.2 混沌意象叙事
        4.2.1 转意成象
        4.2.2 整体意象叙事
        4.2.3 混沌还原叙事
        4.2.4 视点散漫贯穿
        4.2.5 虚实相即
        4.2.6 混沌意象叙事的关键要素
        4.2.7 贾平凹的散文写作与意象叙事的关联
        4.2.8 贾平凹意象叙事评价
    4.3 “农民”的“秦腔”清唱的浮躁时代颤音
        4.3.1 时代浮躁
        4.3.2 “我是农民”
        4.3.3 秦腔乡音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代乡土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的诗学价值
    5.1 文化批评价值
        5.1.1 世纪末的文化反思和民族文化反击
        5.1.2 “生命境界”与“诗意地栖居”
    5.2 “和谐”乡土文学的叙事预期
        5.2.1 和谐—当下乡土文学的叙事语境
        5.2.2 和谐—当下乡土文学的主题突围
        5.2.3 和谐—当下乡土文学的自然人性价值诉求
        5.2.4 和谐—乡土文学叙事的审美预期
    5.3 现代文学民族批评话语谱系重建的导向
        5.3.1 西方批评理论的接受
        5.3.2 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民族话语谱系的自觉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节 朱自清研究概述
    第二节 研究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本论文承担的主要任务、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借鉴的目的
    第一节 发展新文学
    第二节 阐释旧传统
第二章 借鉴之一:朱自清与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1916—1922)
    第一节 托尔斯泰的中国之路
    第二节 借鉴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原因
    第三节 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与民众文学观
    第四节 对托尔斯泰人道主义的改造
第三章 借鉴之二:朱自清与佩特的唯美主义(1922—1928)
    第一节 沃尔特.佩特的中国之路
    第二节 借鉴佩特唯美主义的原因
    第三节 对佩特唯美主义的接受
    第四节 对佩特唯美主义的改造
第四章 借鉴之三:朱自清与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1929—1948)
    第一节 瑞恰慈和燕卜荪的中国之路
    第二节 借鉴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原因
    第三节 对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接受
    第四节 对瑞恰慈和燕卜荪的语义分析学说的改造
第五章 共生:朱自清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第一节 俗的认同:朱自清民众文学观的人道主义的底蕴
        一、朱自清日常研究与文学批评中对俗的认同
        二、民众文学观在新文学发展史上的意义
    第二节 新雅的建立:“意在表现自己”创作观的唯美倾向
        一、表现与再现
        二、对想像的重视
        三、对情感的重视
        四、表现自我
        五、为艺术而艺术
    第三节 解雅尝试:细读中的普及
        一、朱自清的细读理论与实践
        二、朱自清细读示范的意义及影响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时期新诗讲义搜集整理与研究综述[J]. 李婷.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20(06)
  • [2]朱自清文学教育研究[D]. 刘武洋.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3]观念、知识与课程:新文学运动与新文学教育的建构[D]. 郑园园. 浙江大学, 2016(05)
  • [4]1930年代的大学新诗教学 ——以四部讲义为例[D]. 董延武.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5]文学现代性中的生态处境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演进中的自然之维[D]. 胡艳琳. 北京大学, 2012(02)
  • [6]实践、视角、影响—朱自清文学史写作研究[D]. 韩娜. 宁波大学, 2011(11)
  • [7]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境界叙事和意象叙事 ——兼论沈从文和贾平凹[D]. 王建仓.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7)
  • [8]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 ——朱自清与西方文艺思想关系研究[D]. 李先国. 苏州大学, 2005(05)
  • [9]哲性·理性·诗性的聚焦——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J]. 陈静. 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3(04)

标签:;  ;  ;  ;  ;  

哲学、理性、诗意的焦点——评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