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姜荔雯[1](2021)在《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然发生改变,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质量已成为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基本单元。尽管健康话题涉及领域较大,但是医疗卫生领域是其核心事业。医务人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从业者,是医疗卫生领域的核心角色,也是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向前发展、适应新时代变化、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得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一线实践者。在新时代,我国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主要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展开,摒弃“以治病为中心”的救治理念,充分体现出当下的医疗服务中加大了对于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质量的珍视和关爱。发生在2020年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事件,充分折射出了新时代医务人员应当坚持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夜以继日的严谨敬业精神、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等职业道德,经此一战,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再次得以升华,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也必将因此随之深化,以致力于培养更多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要、服务全体人民的新时代医务工作者。本文依照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规范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式这一逻辑框架,分为四部分开展论述。第一部分重点阐释和辨析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基本内涵,并且对医学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外异同进行了剖析和梳理。第二部分重点探讨医学职业道德规范,以求体现出医学与社会关系的日益加深,以及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对医德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现状。第四部分重点针对当前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中所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现象和各类挑战,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提出相应对策。对策包括: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三大层面,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合力推进我国新时代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迈上新台阶。
孙宏亮[2](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杨丽[3](2020)在《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西哲学身体观、中西医学身体观、中西医学史、中西医结合简史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对比、归纳、演绎,在身体观的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性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健康的需求、中西医结合突破困境的需求、医学重新定位的需求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身体观特点,初步勾勒中西医结合身体观模式,并在身体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范式,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视角。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哲学与医学身体观古今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分析,运用美国着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整合法,从三层次、四象限纵横两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演绎,形成中西医结合身体观模式。结果:1中西医身体观皆呈曲线发展,是一由整体走向局部再走向更高整体的过程。2中西医是侧重于同一身体的不同层次和角度:中医重神气而轻形,西医重形而轻功能与灵魂,西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属于中医“形”的层次。3中西医结合的身体观是一种全象限、全层次的身体模式,表示为:意识/躯体/文化/社会与自然——形-气-神。4基于全象限、全层次身体模式的中西医结合是一种主次圆融的集大成医学体系,所有与生命相关的事物都可纳入进来。结论:全象限、全层次的医学身体观模式,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本研究对象,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努尔比亚·吾素因[4](2020)在《叙事医学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医学的本质是人,医学模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的健康”,而不只是躯体不得病。多数患者认为自己只是等待被治疗的器官,自身独特性没有得到关注。由于不少患者专业医学知识相对缺乏,对医疗期望值过高,对医疗服务有不适当的苛求,从而使医者对患者存有戒心,以致医患之间缺乏信任。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表达生物、心理及社会三者之间关系时,没有提出可操作的实践标准。因此在医疗实践中容易出现对某些因素的单向偏颇,模糊了医学的本质。在现实中以“疾病”为中心,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缺乏考虑患者心灵健康。科学医学的至高权威化,诊疗的过度技术化,医学的过度数据化,医疗程序的确定化,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现象,如医疗环境恶化、医患关系不断僵硬、人文关怀缺位等。2001年丽塔·卡伦提出主旨为共情与反思的“叙事医学”理念,其伦理思想旨在弥补现代生物医学模式的弊端与不足。医学人文的缺失是目前医疗模式的最大缺口。叙事医学刚好能够弥补此缺口。叙事医学的主旨是共情与反思,即医者与患者的共情,医者对职业道德的反思。医学处处面临着伦理道德问题。叙事医学伦理针对现代医学中的伦理问题,运用叙事伦理的方法予以讨论和展示。叙事医学不仅注重于生物医学的发展,更强调患者全身心健康。叙事医学中蕴含着丰富且深刻的伦理精神。叙事医学以人为本,尊重患者的疾病故事。通过故事进入患者的世界,认真倾听患者的声音,站在患者的角度了解患者需要什么,做出真正对患者有利的临床决策。叙事医学的伦理思想是叙事医学的核心内容。叙事医学伦理借用叙事知识与方法来达到三个目标,并呈现出五大叙事特征,不仅帮助医者掌握其叙事能力,更对生命伦理领域产生了一定影响。叙事医学伦理目的最终指向医患关系的协调;对他者尊重的强调和伦理关系的增强;社会公正的推动。叙事医学认识到,医者以叙事知识和技能,来了解患者的疾病故事,能够跳出职业角色边框,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痛并帮助他们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临床决策。叙事医学表现出的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关系(偶然性)、主体间性和伦理性等五大特征能帮助医者更好的掌握和体会医学的叙事特点,更深刻的领会患者的叙事故事。今天的生命伦理学不可否认地受到叙事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叙事医学理念意识能力培养医者人文精神;技能技巧能力强调阅读叙事伦理和写作叙事伦理;这两种能力都体现出叙事医学给予患者的伦理关怀。叙事医学意识能力旨在培养医者人文关怀意识,强调在医疗实践中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独特性、再现患者的疾病故事、与患者同在,共同承担并见证疾病与生死。叙事医学技能技巧能力培养中体现阅读叙事伦理和写作叙事伦理。细读是认知自己和认知他者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叙事医学写作能力培养医者的创造性,引导医者摆脱生物医学的确定性,摆脱自我束缚(这可能是伦理实践最响亮的号角),进入患者不确定的叙事世界,进行创造性写作,反思职业道德。叙事医学创造性恰恰是医者对患者最好的伦理关怀。叙事医学实践能力受益于实践智慧、境遇伦理、马克思主义人本论,不仅帮助医者认清医学的本质,还能塑造医者良好的品德、品性;叙事医学实践能力能促进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也为我国医学道德实践提供了客观的路径。基于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叙事医学伦理是实践理性的德行,能帮助医者做出正确的伦理判断,不仅对医者的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于叙事医学伦理的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境遇伦理方法帮助医者结合临床境遇做出对患者来说最合适的临床判断。根据马克思论人的本质理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完善医患关系的核心是医患双方主体的全面发展。叙事医学伦理思想不仅对医学生医德教育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也为我国医学道德准则的具体落实提供了实践路径。医者的人性和德行要在叙事医学的培养、训练和实践中不断显现出来。叙事医学通过培养医者叙事医学能力,为医学人性的回归提供了最适合的一条路径。医学的技术化、市场化、确定化倾向与医学的本质相违背,找回人性的医学需要采取措施。叙事医学伦理通过培养医者叙事医学理念意识能力、叙事技能技巧能力以及叙事医学实践能力,使医者见证患者的苦难,摆脱确定性,克服专业主义,培养共情从而改善医患关系。叙事医学伦理提倡尊重病人自主,这一蕴含丰厚的人性底蕴的伦理原则是当今让医学回到人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叙事医学伦理思想为医学人性的回归提供了最合适的一条道路。
林振邦[5](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仅有内外之分,到经脉简帛中可以发现经络通道和脏腑内外关系的建构。身体感应的发现和确认逐步把疾病场域拓展,把不同内在空间和精神的不适与外部的符号联系起来,渐渐建构出身体与不适感关系的典型例子,并成为一种感知与定义疾病的文化与技能。第三章透过研究病症中的语言和病痛经验,分析简帛医书中的对患病经验的表达和分类方法。发现一些本来作为描述解剖词语和病症的意义都逐步转移为气的失调。或与自然性质的用语搭配,继而与相应的身体感受结连。说明身体感受的表述是从日常语言转向阴阳五行学说为本的感知文化和认识方法,寒热虚实成为描述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基本符号系统。反观,后世比较少继承使用解剖用语作为解剖疾病的分类(例:心疝),说明了古代医家的取舍。第四章从简帛医书中病因学的内容分析古人对疾病的归因。发现跟鬼神崇拜的病因逐步被风所取代,风又再演变成气论下的风。反映鬼神论逐步被自然能量的病因论所取代,再进一步自然能量转变为气论下的自然哲学病因所取替。从信念式的鬼神因,至自然哲学因,再转化至可以被身体感连结和论证的阴阳五行体系。世界观从存在论自然主义,转向为本体论自然主义,鬼神之说从存而不论,转至部分医家对鬼神作出直接否定。第五章考察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其资料收集及疾病本质推理的方法。发现简帛医书中从视觉资料拓展至收集触觉和气感等身体感受资料,医者在诊断过程中是感知主体而非单纯的思考主体,从积累的普遍感受去判断触诊中的感受及其意义。而在运用诊断资料时,简帛医书从捷思式的单一资料对应转变为疾病本质的探求,疾病的独立本体消解,转成附属于人体气论生理病理的本体之中。第六章从简帛医书中的防治方法以分析古人对疾病的态度、处置及其临床决策。发现了简帛医书中移除了疾病的社会标签和惩罚,从单纯的医疗角度探讨疾病。并且展现了临床结果的积累,和重视临床效果的思想,从治疗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决定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对于鬼神和时间崇拜有所脱离,并以临床理性对治禁作出判断,摒弃了相关性关系为主的方术体系对临床行为的控制。研究结论最终总结临床体系的考察,我们归纳出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五种流行的疾病观。分别是鬼神疾病观;自然能量疾病观;气-解剖身体疾病观;经脉疾病观;气-阴阳-脏腑疾病观念。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观曾经在社会中并存,并且在医家的圈子中转化。这些疾病观的转化,透视了社会公共资源如何渗透进医学中建构出体系,改变了医者和人们对疾病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模式,也改变了疾病的隐喻和社会意义。透过新观念关系的诞生,概念层阶的调整和排除,让方技成为较纯粹的方技,让临床行为不受社会思潮的宰制。其具体的方式是,疾病的定义改变为身心全人的失调模式,身体的感受逐步受到重视,并加以阴阳五行的框架理解和记录,人与自然以气作为沟通中介而成为相关而区隔的系统。继而使身体感受与阴阳五行化的身体建构成生理病理网络,最终让知识得以积累,治疗与阴阳五行的病理生理学建立因果关系,让体系可检证和容易传播。走出中医文化的框架,我们以《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中外医学体系塑造期的比较对照点。考察中西临床医学的蜕变方法,如何排拒空想和幻想的内容,并成为可以有客观论证和可重复。简帛医书中可见,中医以身体感应连结临床现实与理论体系,使之可以修正和积累,让医学不受其他社会权力和思想的干扰。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中,可以认为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转化,具有建构实在论的特征。配合气论的文化体系下,从实践所得建构框架,以语言的外推把身体和病痛经验转化成阴阳五行式的身体感语言;并以实践性的外推,把阴阳五行的身体建构推展到其他社会脉络中。这两种外推最终联系上不同医者建构的微世界(医疗体会)和社会脉络,使知识可以整合,使医疗知识普遍化且具有真理价值。总结而言,以疾病观为核心内容,从实质的临床技术中找出理论和思想的脉络。本文完成研究预期,并且从普世的医学哲学中说明中医医疗文化不独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更在普世的医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上具有充份的合法性和价值。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仍可再加强,有待更多简帛的解读和公开,让我们可以以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分析思想和方法的流变。
尤晋泽[6](2020)在《从“患者-家属”角度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伦理论证和实践路径》文中研究指明生前预嘱(living will),或预立医嘱(advance directive,AD)是指人们在兼具清楚意识与自由意志的情况下签署的,说明其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阶段同意或拒绝何种医疗及护理手段的指示性文件。在中国,尚未出现针对该指示性文件的立法行为,且其推广和普及仍停留在民间层面。虽然如此,生前预嘱的形式尤其是内容,对公众特别是晚期癌症患者及其家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论在法律层面还是在伦理层面分析生前预嘱,其性质和内容都是能够得到辩护和支持的,但由理论层面直接过渡到实践层面在中国当前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医疗实践下并不现实。所以,是否能够找到一条路径,在避开制式文件效力困境的前提下正当地实现患者的相关意愿是需要关注和研究的。研究发现:在医疗实践中,于晚期癌症患者丧失相应行为能力时,多由患者家属代替患者进行相关选择和决策。甚至在晚期癌症患者尚具备相应行为能力的情况下,医务人员也倾向于向患者家属告知病情并征求同意,以期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家属直接地过间接地成为了患者利益的最终决策者。然而,试想如果患者与家属分别处于不同的道德共同体之中,对相关事项持有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那么未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进而产生的家属决定极易对患者的自主权以及患者的最佳利益造成侵犯。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建立旨在弥合患者与家属之间对患者最佳利益的认识分歧,进而在家属决策的大环境下希望在最大程度尊重患者自主决策的同时实现患者的最佳利益。从理论层面来说,中国本土化的儒家思维模式与西方自由个人主义思维模式是存在诸多区别的,这就进一步印证了在我国实践中,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建立并不能照搬西方模式。就儒家思维模式来说,在生命伦理学层面现存两种主流的学说,即范瑞平教授的儒家家庭主义结构模式以及李瑞全教授的儒家原则主义结构模式。二者同属于儒家大框架下的理论分支,都以“仁”为中心和基本点奠定了整体思想的基调,也能够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最终达到统一,且在解决冲突上均采取回溯的手段。但是二者在具体的着眼点上也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差异。相同或相似的理论基础以及不同的外部表现形式恰恰为两种结构模式的相互融合与借鉴提供了契机。具有中国特色的患者—家属沟通模式即在这样的文化及思想背景下孕育。然而,尽管在宏观上受到儒家思想潜移默化影响的家属和患者的相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在同一组关系之中的家属与患者具体来说仍然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对某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极有可能将二者划归于不同的道德共同体之中。针对这样的分歧,H.T.恩格尔哈特在其着作《生命伦理学基础》(The Foundations of Bioethics)中提出的“道德异乡人”概念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允许原则”能够给予模式构建一定的启示。从实践层面上来说,能够将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构建分为两个阶段,即病情告知阶段与医疗决策阶段。在不同阶段,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的角色和责任各有不同。就医务人员来说,在病情告知阶段其评估及监督职责需要被格外注意,而医务人员作为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中介和联结也同样要贯穿于两个阶段发挥重要的作用。就患者家属来说,于告知阶段,在患者情况不适宜被告知病情的情况下,家属要部分承担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而在医疗决策阶段,家属作为患者的情感寄托和患者相关事项的最终决定者,要在充分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以及掌握相应技巧的前提下做好一个倾听者和陪伴者。就患者来说,要主动与患者家属以及医务人员就自己的需求展开沟通,并不刻意隐藏自己的负面情绪,与患者家属形成面对病情及作出决策的共同体。
常运立,沈璐[7](2017)在《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道德健康》文中研究表明医学模式作为医学同哲学结合而产生的概念,是人类在探寻健康、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对医学本质的抽象概括,并随着人类观念的变更及对健康与疾病认知的深化而发展更替。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正逐步转变人们对于医学本质认知,促使人们从生理、心理、社会多角度系统性考查疾病与健康。但是这一模式也有需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之处,并未完全反映健康的道德因素和医学道德本质。主要表现为:生命科学的生物学基础对道德健康的摒弃;身心疾病的心理学阐释对道德创伤的遮蔽,医学的社会属性对道德本质的置换。
孙新红[8](2017)在《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人的尊重、认可、关心、爱护是现代文明社会的标志,更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其必要性、重要性在医疗实践过程中最为突出和显着。医护人员对病患的关怀,不仅体现在为病人提供必需的诊疗技术服务,还应为病人提供精神的、情感的服务,在关注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维护患者尊严,实现病人利益最大化。对医科大学生而言,具备人文关怀精神不但是自身全面成长成才和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更是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培育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不仅有利于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也有利于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更有利于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仅有利于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基本规律与实践路径的探索,更有利于促进新医学模式的转换,进而推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目前在全球化浪潮及互联网影响下,形成了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多种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格局。社会层面上,出现了思想意识多样化、科技主义泛化、精神生活物化及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现象。医学高等教育层面上,出现了教学价值观取向偏离教育目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医学人文学科”建设滞后等现象。医科大学生个人层面上,表现为专业学习特点突出,普遍重知识技能的学习,同时表现出专业发展职业性强,大学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等现象。在此背景下,医科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受到一定影响。从对10所医学高等院校的5000名在校生、3500名实习生、200家医疗用人单位的问卷反馈与调查来看,医科大学生整体上思想要求进步、乐观积极向上,能认识到具备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并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但同时也存在职业情感淡薄、仁爱精神欠缺、沟通情怀缺位、人文素养薄弱等消极的一面。本文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现状也做了积极探索和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在于:一是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这不仅表现在培养理念上“重知识技能,轻人文素养”,专业建设上弱化医学人文教育,培养课程体系上偏重医学课程教学,而且在培养课程设置上忽视医学人文课程教育。二是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目前培育内容存在功用化色彩较浓、针对性不强、实践性不够等系列问题。三是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具体表现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欠缺、实验实训人文文化薄弱、临床实践人文文化不足,和校园医学人文文化不浓厚等。四是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当前培育队伍不仅存在教学观念有待转变和自身人文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而且还存在培育队伍“以人为本”思想意识淡薄的现象。当前,国家在医学学位的培养方案中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放在了专业素质之前,既表明了伦理道德在医疗卫生行业中的重要性,又表明了构建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体系的必要性。一要培育仁爱精神。所谓“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培育学生仁爱精神就是促使学生爱人、利人、宽厚待人,不仅爱亲人,还应爱他人、爱人类,爱整个自然界。二要培育沟通情怀。医学的价值和目的在于治病救人、维护健康,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使医者更详实、全面、准确的了解病情,而且也促进医患间情感交流和彼此的信任。三要培育至善心理。向学生传授“善”的思想,培育医科大学生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救死扶伤、善良行医的理念。四要培育慎独精神。医疗卫生工作的独特性要求医者在无人监管的自我状态下,对无菌的规范操作,对患者的抢救,对医嘱的下达都要做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全力以赴。五要培育敬业精神。好医生就像工匠一样,不敢省人工减物力,坚守传承医技,把治疗的每名患者当成自己生命的延续。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环节、多维度、多角度的复杂体系,在充分发挥多方面因素关联性的基础上,力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效果的最大化。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意识能动作用理论”“伦理道德教育理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等思想引领指导下,在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启示下,借鉴“敬畏生命”思想、“允许原则”思想、“人道主义”思想等国外理论资源,对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路径的探索有以下五个方面:第一,通过在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第二,通过塑造大学生精神支柱和依托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陶冶大学生性情、优化大学生情趣、抚慰大学生心灵的审美教育,通过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品德和健全德性的道德教育,通过培育学生“关注病,更关注人;读懂病,更读懂人”的高尚境界的人文教育等,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第三,通过践行基于尊重、理解、承认前提下的“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发扬教师“教学伦理”“学术伦理”“师生伦理”等“职业伦理”精神,对学生“教以事”“喻诸德”,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第四,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医学课程教学,使每门课程都承担教书育人的职责;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实验实训教学,使学生获得医学技能的同时,也感知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的思想;通过将人文文化注入后期临床教学,使带教老师在诊疗过程中关心人、关怀人的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通过营造“医者仁心”的人文文化氛围等,共同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第五,通过优化医疗卫生体质改革创造择业环境,通过体现对医护工作者人文关怀创造执业环境,通过巩固媒体正面解读与宣传创造舆论环境,通过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造大众环境,真正为医务工作者营造“尊医、重卫”的良疑社会环境。
郭廷建[9](2017)在《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对基层医院管理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对基层医院管理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在浙江省苍南县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2000例患者,按照医学模式转变分为医疗模式转变前与医疗模式转变后,医疗模式转变前为传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医疗模式转变后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比较医学模式转变前后医疗差错发生率、医疗投诉发生率、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医疗模式转变后较医疗模式转变前,医疗差错、医疗投诉、医疗纠纷显着降低,患者满意度显着提高,差异显着(P<0.05)。结论: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关注疾病本身,新时期医学模式既关注疾病本身,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需求和感受,全方位照顾患者的身心感受,促进医患关系融洽,提升医院管理质量,对基础医院管理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蒋戈利[10](2015)在《现代医德的异化根源及消解路径》文中研究表明医学异化实质上就是医德异化。医德异化有五种现实表现形式:科技的至高权威化、诊疗的过度物理化、医疗的局灶分割化、经营的资本商业化和医患关系的对立与激化。其根源在于人文与科技体用关系的错位倒置;生物医学模式思维范式尾大难掉;现代医学模式对伦理建设的忽视;医疗资本化对医德的诱惑与腐蚀;医患利益共同体的瓦解与敌对化。消解医德异化的有效途径有三:复兴人文精神、构建新医德观和变革医学模式。人文整体的医德观和医学模式对21世纪人类医学的发展,具有医学哲学的指导意义。
二、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论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 |
第一节 道德与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 |
一 道德与职业道德 |
二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概述 |
三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的作用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发展历程 |
一 我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二 国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的历史演变 |
三 中外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之比较 |
第三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
一 有利于坚守医学崇高宗旨 |
二 有利于树立医学职业观念 |
三 有利于培养医学人文情操 |
四 有利于提升医学服务质量 |
第二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基本规范 |
第一节 敬佑生命、心怀大爱 |
一 救死扶伤,生命至上 |
二 普同一等,尊重病患 |
第二节 精益求精、甘于奉献 |
一 至精至微,博极医源 |
二 淡泊名利,无私无畏 |
第三节 协同救治,全周期保障 |
一 通力合作,科学施治 |
二 预防为主,重视健康教育 |
第三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现状与问题 |
第一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背景 |
一 现代医学模式转变与“健康中国”战略等政策的提出 |
二 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 |
三 市场经济文化产生的负面效应 |
第二节 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及其教育现状 |
一 公立医院的医德状况 |
二 民营医院的医德状况 |
三 医德教育的总体状况 |
第三节 当前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问题 |
一 新时代健康战略促使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革新 |
二 医学科技理性抑制职业道德教育情怀 |
三 市场经济文化削弱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
第四章 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对策分析 |
第一节 充实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一 紧扣人民健康,教育体现社会化方向 |
二 守正革故鼎新,汲取传统养分 |
三 强化人文情怀,坚持预防为主 |
第二节 创新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
一 注重个体修养,培养医德情感 |
二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实际改造 |
三 建设专业队伍,关注思想动态 |
第三节 拓宽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
一 创设文化氛围,进行隐性教育熏陶 |
二 宣传榜样人物,引领业内新风范 |
三 强调知行合一,激发医德评价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着作类 |
二 中外期刊论文类 |
三 硕博士论文类 |
四 报纸类 |
五 网络资料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3)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背景 |
1.1 哲学背景 |
1.2 医学背景 |
2.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3.研究方法 |
3.1 整合法 |
3.2 比较法 |
3.3 归纳演绎法 |
4.论文的基本组成 |
5.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民族性 |
1.中医身体观 |
1.1 秦汉时期——奠基期 |
1.1.1 《黄帝内经》身体观 |
1.1.2 《伤寒杂病论》身体观 |
1.2 隋唐时期——展开期 |
1.2.1 孙思邈 |
1.2.2 王冰 |
1.3 两宋金元时期——过渡期 |
1.3.1 庞安时 |
1.3.2 许叔微 |
1.3.3 陈言 |
1.3.4 成无己 |
1.3.5 刘河间 |
1.3.6 张从正 |
1.3.7 李东垣 |
1.3.8 朱震亨 |
1.4 明清时期——转变期 |
1.4.1 身体的主体化 |
1.4.2 身体的具象化 |
1.5 中医身体观小结 |
2.西医身体观 |
2.1.古典医学时期——奠基期 |
2.2.文艺复兴时期——背离期 |
2.3.二十世纪以来——觉醒期 |
第二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世界性 |
1.普遍性 |
1.1 整体性 |
1.2 层次性 |
1.2.1 包含与超越 |
1.2.2 高级与低级 |
2.特殊性 |
3.特殊性中体现普遍性 |
第三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时代性 |
1.哲学身体的回归 |
1.1 身体坟墓说 |
1.2 机械的身体 |
1.3 关联的身体 |
2.现代医学模式中的身体 |
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 “人体-环境”系统医学模式 |
2.3 四元医学模式 |
2.4 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系统医学模式 |
2.5 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 |
2.6 整合医学模式 |
2.7 生态医学模式 |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新范式 |
1.现实的需要 |
1.1 人类健康的需要 |
1.2 中西医结合走出困境的需求 |
1.2.1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 |
1.2.2 中西医结合困境的突破 |
1.3 医学重新定位的需要 |
2.新范式的建立 |
2.1 中西医结合身体观 |
2.1.1 纵深说 |
2.1.2 横向说 |
2.1.3 纵横交错说 |
2.2 基于身体观的中西医结合新范式——主次圆融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国内对中西哲学、医学身体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4)叙事医学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叙事医学思想蕴含的伦理精神 |
第一节 叙事医学缘起的伦理旨趣 |
第二节 叙事医学伦理问题指向 |
一、叙事医学伦理旨在改善医患关系 |
二、叙事医学伦理旨在增强对他者的尊重 |
三、叙事医学伦理旨在实现社会公正 |
第三节 叙事医学的属性 |
一、时间性 |
二、独特性 |
三、因果关系 |
四、主体间性 |
五、伦理性 |
第四节 生命伦理思想运动中的叙事医学发展 |
一、生命伦理思想背景 |
二、生命伦理思想与叙事医学伦理思想的交互影响 |
第二章 叙事医学能力的伦理蕴意 |
第一节 以人为本尊重患者提升与患者共情的叙事能力 |
一、医学人文关爱是叙事医学伦理的基本价值观念 |
二、关注、再现建立归属关系 |
第二节 叙事医学技能技巧能力培养中的伦理思想 |
一、细读作为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的关键方法体现叙事阅读伦理 |
二、创造性写作是叙事医学最直观的伦理关怀体现 |
第三章 叙事医学实践的伦理智慧 |
第一节 叙事医学展示的伦理智慧 |
一、亚里士多德实践智慧对叙事医学的作用 |
二、叙事医学的境遇结合能力使医学人文关怀具体化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对叙事医学伦理的促进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医患人格品质成长 |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奠定了医患叙事伦理调节的基调 |
第三节 叙事医学伦理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 |
一、叙事医学伦理促进生命理解的反思教育 |
二、叙事医学伦理人性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5)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简帛文献中的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二、黄帝内经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三、中国古代疾病观及相关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四、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疾病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内容:疾病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及价值 |
1.4 研究预期 |
第二章 疾病的定义:简帛医书中病症的内容与发生空间 |
2.1 第一节简帛医书的疾病用语 |
2.1.1 简帛医书病症名称的整理、分类与分析 |
2.1.2 简帛医书的地域与疾病议题探讨 |
2.1.3 简帛医书与传世先秦两汉病症用语比较 |
2.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1 医方类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2 经脉简帛医书中的医疗拓展 |
2.2.3 简帛医书中考察养生与性功能的医疗化 |
2.2.4 简帛医书的情志与身心病症的医疗化 |
2.2.5 小结:疾病定义拓展的方法分析 |
2.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
2.3.1 解剖身体的突破:疾病发生空间的转变 |
第三章 疾病的语言:简帛医书的病痛经验与疾病性质 |
3.1 第一节简帛医书中病症的用语构成分析 |
3.1.1 《五十二病方》病症用语分析 |
3.1.2 《居延汉简》及《居延新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3 《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及《脉书》中病症用语分析 |
3.1.4 《武威汉代医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5 老官山《六十病方》及《诸病》 |
3.1.6 小结:病症的性质和疾病空间的配搭 |
3.2 第二节特定病症用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百病之长——风的病症用语分析 |
3.2.2 形下病症的用语的配搭与转化 |
3.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病痛经验 |
3.3.1 疾病描述和分类中的病痛经验 |
3.3.2 身体感受的用语研究 |
3.4 第四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疾病的语言与思维 |
3.4.1 简帛医书中的疾病叙事:病痛事实下的不同叙述基点 |
3.4.2 气与身体感成为认识疾病的思维工具 |
3.4.3 语义的转化与隐喻的应用 |
3.4.4 病症语言改变中的医学理性拓展 |
3.4.5 简帛医书中整全身心的医学身体建构方式:身体感 |
第四章 疾病的成因:简帛医书的病因学考察 |
4.1 第一节一般病因学内容 |
4.1.1 外感六淫 |
4.1.2 内因及不内外因 |
4.1.3 其他 |
4.1.4 小结:混杂的临床病因观念 |
4.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与《黄帝内经》的特定疾病病因比较 |
4.2.1 大风 |
4.2.2 疟 |
4.2.3 异梦 |
4.2.4 龋齿 |
4.2.5 痉 |
4.2.6 疼痛的病因 |
4.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世界观 |
4.3.1 自然哲学与巫术混杂的病因观念 |
4.3.2 鬼神文化淡出医学的方式 |
4.3.3 疾病“事物因”展现的世界观:形上学自然主义 |
4.3.4 病因的逆向建构 |
第五章 疾病的诊断: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 |
5.1 第一节诊断资料的收集 |
5.1.1 诊断资料的类型 |
5.1.2 诊断过程中感官运用形式分析 |
5.2 第二节从证候到疾病本质的思考方法 |
5.2.1 直接按形态或症状作捷思式的判断 |
5.2.2 按形态作鉴别诊断 |
5.2.3 按症状鉴别诊断 |
5.2.4 按身体感作鉴别诊断 |
5.2.5 综合鉴别诊断 |
5.2.6 小结:简帛医书中诊断方法和基本思维 |
5.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对疾病本质的探求方法 |
5.3.1 从现象开始的溯因进路 |
5.3.2 老官山医简与《黄帝内经》的鉴别诊断法比较 |
5.3.3 从捷思到“病因病机”模式的转化 |
5.3.4 疾病的本体论转变 |
第六章 疾病的防治:简帛医书中对疾病的应对方法分析 |
6.1 第一节疾病治疗的思想 |
6.1.1 药物治疗:从药病相对到辨证思想的萌芽 |
6.1.2 经脉相关的诊疗思想分析 |
6.1.3 时间节律与治疗的思想分析 |
6.1.4 祝由术治疗的思想分析 |
6.2 第二节预防疾病的思想 |
6.2.1 与天地合参作为生命的目的 |
6.2.2 与时相应的生活方式 |
6.2.3 修炼得道的养生工夫 |
6.2.4 方术身体观的残留:埋胞术 |
6.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临床决策 |
6.3.1 “脱巫入医”的医疗行为转化 |
6.3.2 临床证据的检验与应用 |
6.3.3 临床决策的范式转变 |
第七章 总结:简帛医书疾病观的综合分析 |
7.1 主要章节的核心医学哲学结论总结 |
7.2 疾病定义的转化 |
7.2.1 “从解剖到气论”的疾病命名 |
7.2.2 身心一体的“情绪”和“神志” |
7.2.3 失调模式统括病痛与疾病 |
7.2.4 疾病空间:病理生理学的“内”化 |
7.3 简帛医书中疾病核心意义的转化 |
7.3.1 疾病与正常的连贯:生命状态离常或适应力失却 |
7.3.2 疾病的本体:从致病原的存有到依附于人体的存有 |
7.4 简帛医书的疾病观分类 |
7.4.1 神灵疾病观 |
7.4.2 自然能量疾病观 |
7.4.3 气-解剖身体疾病观 |
7.4.4 经脉疾病观 |
7.4.5 气-阴阳-脏腑/五行疾病观 |
7.5 疾病观脱巫入医的转化核心:因果关系 |
第八章 简帛医书疾病观的溯源与比较 |
8.1 简帛医书疾病观转化的文化思想来源 |
8.1.1 孔子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让医疗不离人自身 |
8.1.2 身心体验成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
8.1.3 气论、阴阳五行成为医学“内向超越”的因果关系方法论 |
8.2 从老官山简帛的疾病观探讨《扁鹊仓公列传》 |
8.2.1 简帛医书与扁鹊仓公的病症比较 |
8.2.2 从简帛医书反观扁鹊仓公的医术 |
8.3 简帛医书疾病观与18 世纪欧洲“临床医学”诞生的医学哲学比较 |
8.3.1 基于《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比较方法 |
8.3.2 疾病本质的建构与意义 |
8.3.3 临床策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
8.3.4 东西方医学与虚幻空想的距离 |
8.3.5 小结:“气-阴阳-五行”疾病观与解剖病理学突破的医学哲学比较 |
8.4 简帛医书中疾病观转化的科学哲学意义 |
8.4.1 “气-阴阳-五行”系统发展史具备建构实在论特征 |
8.4.2 建构实在论所回应的问题 |
8.4.3 建构实在论与早期中医发展史 |
8.5 总结:东方“轴心突破”的医学文化建构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创新点的当代意义 |
9.1.1 当代学术意义:疾病观的现代及原典意义 |
9.1.2 当代社会意义:回应中医质疑 |
9.1.3 当代中医临床及教育意义:身体感作为体系的重要特点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简帛医书中疾病内容分类辑录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6)从“患者-家属”角度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伦理论证和实践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方法与进路 |
2.1 生前预嘱本土化与儒家生命伦理学进路 |
2.2 “患者-家属”模式与恩格尔哈特“道德异乡人”进路 |
3.研究创新点 |
(二)生前预嘱概述 |
1.生前预嘱的概念 |
1.1 生前预嘱的构成要素 |
1.2 生前预嘱与遗嘱的联系与区别 |
1.3 生前预嘱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联系与区别 |
2.生前预嘱的实施现状 |
2.1 国外实施现状 |
2.2 国内实施现状 |
(三)生前预嘱本土化的理论建构 |
1.当原则主义与儒家生命伦理学相遇 |
1.1 孔孟以仁为核心的中国儒家伦理学 |
1.2 儒家生命伦理学的原则主义结构 |
1.3 原则主义结构下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相关问题探讨 |
2.当西方个人主义与儒家家庭主义相碰撞 |
2.1 家庭是儒家家庭主义结构的核心 |
2.2 关于儒家真实病情告知的重新建构 |
2.3 代理决策的儒家生命伦理学路径探究 |
2.4 儒家家庭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比较研究 |
2.5 儒家家庭主义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相关问题探讨 |
3.原则主义结构模式与家庭主义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
3.1 两种结构模式的异同点分析 |
3.2 两种结构模式得以相互借鉴融合的理论前提 |
4.两种结构模式在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上的应用 |
4.1 对晚期癌症患者代理型生前预嘱的界定和解释 |
4.2 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制定与病情的告知 |
4.3 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制定与家属的代理行为 |
4.4 建立“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是推行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必由之路 |
(四)从“道德异乡人”视角看生前预嘱患者—家属沟通模式 |
1.恩格尔哈特的“道德异乡人”理论 |
1.1 道德异乡人与道德朋友 |
1.2 允许原则与行善原则 |
1.3 “对别人去做别人认为的好事” |
2.从道德异乡人理论看患者—家属沟通模式 |
2.1 晚期癌症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 |
2.2 允许原则为患者与家属间的差异提供的解决方案 |
2.3 允许原则对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借鉴意义 |
(五)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构建 |
1.学界对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相关内容的研究概述 |
1.1 学界对癌症病情告知实践问题的研究概述 |
1.2 学界对代理同意相关实践问题的研究概述 |
2.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构建的要素解析 |
2.1 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参与主体 |
2.2 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结构 |
2.3 患者—家属沟通模式与医患共同决策模式 |
3.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框架构建 |
3.1 病情告知阶段的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框架构建 |
3.2 医疗决策阶段的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框架构建 |
4.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构建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
4.1 病情告知阶段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构建具体内容及要求 |
4.2 医疗决策阶段患者—家属沟通模式构建具体内容及要求 |
5.生前预嘱实践案例解析 |
5.1 患者情况概述 |
5.2 病情告知阶段 |
5.3 医疗决策阶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7)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道德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 生命科学的生物学基础对道德健康的摒弃 |
1.1 传统整体论关注道德健康 |
1.2 现代还原论忽视道德健康 |
2 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阐释对道德创伤的遮蔽 |
2.1 心身症状掩饰道德创伤 |
2.2 心理归因遮蔽道德诱因 |
3 医学的社会属性对道德本质的置换 |
3.1 医学模式的社会属性是医学本体的拓展 |
3.2 医学模式的社会属性并不能涵盖医学的道德本质 |
4 结语 |
(8)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评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内涵及价值 |
一、概念界定 |
(一) 人文关怀 |
(二) 人文关怀精神 |
(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 |
二、人文关怀精神对医科大学生的积极作用 |
(一) 医科大学生自身全面成长成才的需要 |
(二) 医科大学生职业良知生成的需要 |
(三) 医科大学生科技与人文情怀融合发展的需要 |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价值 |
(一) 加深对人文关怀的哲学思考 |
(二) 构建医疗文明,优化健康服务 |
(三) 树立“大健康”观念,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
第二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理论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 |
(一) 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理论 |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能动作用理论 |
(三) 马克思主义伦理道德教育理论 |
(四) 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理论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 |
(一) 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思想 |
(二) 济世救人的“人命至重”思想 |
(三) 淡泊名利的“廉洁行医”思想 |
(四) 大医精诚的“普通一等”思想 |
三、国外相关理论 |
(一) “敬畏生命”思想 |
(二) “允许原则”思想 |
(三) “人道主义”思想 |
第三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调查问卷设计 |
(一) 调查对象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方法 |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积极表现 |
(一) 认可人文素养对自身的重要性 |
(二) 认同医疗卫生事业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
(三) 具备一定的职业认知和职业道德素养 |
三、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消极表现 |
(一) 职业情感淡薄 |
(二) 仁爱精神欠缺 |
(三) 沟通情怀缺位 |
(四) 人文素养薄弱 |
第四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分析 |
一、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突出问题 |
(一) 培养目标偏重医学专业教育 |
(二) 培育内容不能满足基于“人文关怀”的教育需求 |
(三) 培育方式难以促成浓厚的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
(四) 培育队伍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素养有待提升 |
二、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不足之处的成因分析 |
(一) 社会思潮多元化,价值取向功利化 |
(二) 教学价值观取向偏颇,“当代医学人文观”培育缺失 |
(三) 医科大学生认知片面,人文素养养成不足 |
第五章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内容的凝练 |
一、仁爱精神 |
(一) 众善之源,德近佛者可为医 |
(二) 仁者爱人,彰显医者父母心 |
二、沟通情怀 |
(一) “双赢”沟通,重在医患共情 |
(二) 主动热情,呼唤沟通情怀 |
三、至善心理 |
(一) 敬佑生命,追求终极价值 |
(二) 善待生命,向善施善积善 |
四、慎独精神 |
(一) 独居自律,恪守职业良知 |
(二) 省察克治,救死扶伤尽天职 |
五、敬业精神 |
(一) 坚守执着,才近仙者可为医 |
(二) 精益求精,临病胜于临敌 |
第六章 完善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的路径 |
一、定位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
(一) 国家层面上修订现代医学教育培养目标 |
(二) 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 |
(三) 强化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融合 |
二、注重内在素养提升 |
(一) 理想信念教育 |
(二) 渗透审美教育 |
(三) 渗透道德教育 |
(四) 渗透人文教育 |
三、塑造具有“人文关怀”取向的培育队伍 |
(一) 践行“人文关怀”取向的教学价值观 |
(二) 发扬教师队伍“职业伦理”精神,体现人文关怀 |
四、创建医学人文文化氛围 |
(一) 加强医学课程人文文化渗透 |
(二) 强化实验实训课人文文化培养 |
(三) 督促临床实践人文文化践行 |
(四) 营造“医者仁心”校园人文文化氛围 |
五、创建“尊医、重卫”的良好社会环境 |
(一) 优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建择业环境 |
(二) 体现对医护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创建执业环境 |
(三) 巩固媒体的正面解读与宣传——创建舆论环境 |
(四) 引领学生向公众普及医学常识——创建大众环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附录一: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培育问题的调查问卷 |
学位论文评阋及答辩情况表 |
(9)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对基层医院管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现代医德的异化根源及消解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医德异化是医学异化的内在本质 |
二、现代医德异化的现实表现 |
(一)科学技术的至高权威化 |
(二)诊疗过程的过度物理化 |
(三)医疗对象的局灶分割化 |
(四)医疗经营的资本商业化 |
(五)医患关系的对立与激化 |
三、医德异化根源的理性追寻 |
(一)人文与科技体用关系的错位倒置 |
(二)生物医学模式观念的束缚积重难返 |
(三)现代医学模式对伦理建设的忽视 |
(四)医学资本化对医德的诱惑与腐蚀 |
(五)医患利益共同体的瓦解与敌对化 |
四、消解医德异化的途径 |
(一)复兴人文精神是固本之基 |
(二)构建新医德观是有效之径 |
(三)变革医学模式是必由之路 |
四、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医务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研究[D]. 姜荔雯.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3]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D]. 杨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叙事医学伦理思想研究[D]. 努尔比亚·吾素因.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5]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D]. 林振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6]从“患者-家属”角度对晚期癌症患者生前预嘱的伦理论证和实践路径[D]. 尤晋泽.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7]试论现代医学模式下的道德健康[J]. 常运立,沈璐.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7(10)
- [8]医科大学生人文关怀精神的培育研究[D]. 孙新红. 山东大学, 2017(03)
- [9]新时期医学模式转变对基层医院管理的影响[J]. 郭廷建.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7(02)
- [10]现代医德的异化根源及消解路径[J]. 蒋戈利. 道德与文明,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