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状糊精包结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邬娟[1](2013)在《羧甲基可德胶多糖的功能化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多糖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作为生命物质的组成成分之一,对维持生命活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葡聚糖是多糖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其中β-1,3-葡聚糖的生物活性已被广泛认可。可德胶(Curdlan)是一种微生物发酵的直链型β-1,3-葡聚糖,由于其独特的凝胶特性,可广泛应用于食品、生物医药等领域。但可德胶水溶性差的特性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而经过羧甲基化改性后的可德胶(CMc)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且具备更显着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活性和免疫增强活性。本文基于CMc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活性,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功能化研究及应用拓展,在物理水凝胶的制备、稳定酪蛋白胶束和纳米银颗粒的制备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具体内容如下:高分子水凝胶具有三维网络结构和良好的溶胀性能,可作为药物缓释控释制剂。化学凝胶由于涉及有毒交联剂及有机溶剂的使用,可能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本论文基于药物缓释载体的设计,首先采用各种方法,如冷冻解冻法、主客体络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三种新型CMc水凝胶,并进行了载药释放研究。由于CMc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该物理凝胶的制备避免了化学交联剂的使用,在生物医药领域可具有更广泛、安全的应用。具体工作为:1)首先通过冷冻解冻法制备了CMc物理水凝胶。研究发现,调酸对于CMc冷冻解冻凝胶的形成至关重要,当溶液pH降低到2.4以下才能形成冷冻解冻凝胶;流变学和SEM研究表明,CMc浓度、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冷冻时间对凝胶强度和凝胶网络结构有重要影响,随CMc浓度和循环次数的增加及冷冻时间的延长,凝胶强度增大,凝胶内部网络结构愈紧密,其中冷冻解冻循环次数对凝胶性能影响最大;通过FTIR和XRD手段,并结合对比PVA冷冻解冻凝胶的性质,阐明了CMc形成冷冻解冻凝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冷冻过程促进了分子链段的相互聚集,调酸后CMc分子链上-COOH、-OH基团间的氢键作用是凝胶三维网络结构的物理交联点。此外,以5-氟尿嘧啶为模型药物,在模拟肠胃环境的缓冲溶液中进行了载药释放研究,结果表明该凝胶在pH=1.2的HCl缓冲溶液中的释放速率比pH=7.2的PBS缓冲溶液缓慢,说明该凝胶适合作为结肠类药物载体基质。2)利用β-环糊精和金刚烷的主客体络合作用,将β-环糊精和金刚烷分别接枝到CMc上,成功制备了CMc主客体凝胶。该类凝胶强度受混合溶液中β-环糊精与金刚烷摩尔比的影响,当摩尔比为1时凝胶强度最大;通过流变学动态温度扫描表征了该凝胶的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在45oC左右凝胶转变为溶胶,并且该过程具有热可逆性;2D-NOESY研究表明,凝胶的形成是由于金刚烷与环糊精间的包结络合作用。此外,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了载药释放研究,发现药物释放速率与β-环糊精和金刚烷的摩尔比有关,随摩尔比的增加而减慢,当摩尔比为1时释放速率最慢。3)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四(2-羟乙基)正硅酸酯(THEOS)/CMc杂化凝胶,采用流变学、FTIR、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CMc浓度、THEOS浓度及温度对溶胶凝胶转变动力学过程的影响,以及在该过程中凝胶内部结构的演变,凝胶结构-性能关系。结果表明,凝胶强度随THEOS浓度增加而增大,而随CMc浓度的增加而减弱;随CMc浓度的增加,凝胶化时间先缩短后增大,凝胶结构中溶胶粒子的分布从无序变为有序,再变为无序。当CMc浓度小于1%时,由于CMc分子链上的羟基与溶胶粒子发生氢键作用,CMc作为模版诱导了溶胶粒子的聚集,使得凝胶内部结构有序化,此时CMc具有加速溶胶凝胶转变的催化作用;而当CMc浓度大于1%时,由于聚阴离子多糖CMc与带负电的溶胶粒子间的静电排斥增强,导致催化作用减弱,凝胶内部结构无序化。此外,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模型药物进行了载药释放研究,结果表明牛血清蛋白释放速率受控于THEOS的浓度,随THEOS浓度的增加而减慢。本文还基于羧甲基可德胶(CMc)与羧甲基纤维素(CMC)均为水溶性的直链型聚阴离子葡聚糖,分子结构类似,仅糖苷键链接方式不同的特点,开展了CMc在酸性条件下稳定酪蛋白胶束的研究,并与CMC的作用进行了详细对比,阐明了分子结构参数与体系稳定性的关系以及CMc稳定全脂酸性乳饮料的机理。结果表明CMc稳定体系粒径小于CMC稳定体系粒径;维持体系稳定所需CMc的浓度大于CMC,CMc稳定效果低于CMC。从分子柔顺性角度,利用蠕虫状链模型计算了两种多糖的持续长度,结果表明CMc持续长度小于CMC,说明CMc分子链更柔顺,在酪蛋白表面吸附更紧密,但CMc亦能有效稳定酪蛋白胶束。通过直观评价、沉降量、粒径及zeta电位测量发现,在酸性乳体系中CMc不仅能阻止蛋白沉降也能防止脂肪上浮,可作为酸性乳饮料的稳定剂。纳米银颗粒不仅具有抗菌性,由于其量子尺寸效应,表面界面效应以及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还显示出优良的光电学、热学、磁学以及化学等方面的性质,因此在催化、光电器件、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生物传感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论文采用了一种绿色合成方法,即采用CMc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在紫外光辐照条件下成功制备了纳米银颗粒。所制得的纳米银颗粒尺寸和形貌可通过改变CMc的浓度进行调控。通过zeta电位、TEM、UV-vis、FTIR等手段对CMc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CMc能催化纳米银颗粒的生成,在光照过程中与银离子或银颗粒络合,起到电荷转移的作用,有利于银颗粒的进一步形成。研究还发现,所得CMc稳定的纳米银颗粒具有明显的表面拉曼增强效果。
刘宇飞[2](2011)在《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药物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研究药物的疗效、分布、代谢、毒副作用对于评价药物、新药研发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巴氯芬是γ-氨基丁酸的脂溶性衍生物,属于神经递质类药物。主要用于骨骼肌松驰,解痉挛及外伤等。γ-氨基丁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抑制性神经递质,可用于治疗咳嗽和肺部过敏等症状。研究两者药效的文章非常多,但是对于两者在体内的与其他蛋白质的结合和毒副作用的文章非常少。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这两种药物为研究对象,运用光谱等其他方法研究它们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从更微观层面研究两种药物与不同蛋白质的作用,对于更深入的了解药物的功效提供了一些数据。具体工作如下:1、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与核磁共振法研究β-环糊精对巴氯芬的包结行为。用摩尔比法和直线拟合法确定了包结物的化学计量比为1:1。计算了主客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包结常数K,从而得到了包结过程的热力学数据ΔH,ΔS。结果表明包结过程是自发的运动,主要驱动力为疏水作用力。用荧光光谱研究了巴氯芬与包结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巴氯芬及包结物对BSA会产生静态猝灭。其中巴氯芬与BSA的主要作用为疏水作用,而包结物对BSA的主要作用为静电作用,这是由于β-环糊精将巴氯芬的疏水部分包结的结果。2、研究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及金属离子的影响。γ-氨基丁酸能够改变牛血清白蛋白π→π*跃迁的电子能级差,使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光谱发生蓝移。两者在32s左右就能较为稳定的结合。通过红外光谱法表征可得,巴氯芬和γ-氨基丁酸都能够改变牛血清白蛋白的二级结构。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光谱法研究表明: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结合不属于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探讨了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的金属离子浓度是保证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必要条件。3、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巴氯芬与胃蛋白酶的结合。观测到巴氯芬使胃蛋白酶的最大紫外吸收峰蓝移。由Stern-Volmer方程求得其荧光猝灭类型为静态猝灭,求出结合常数,由热力学参数判断其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根据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胃蛋白酶与巴氯芬之间发生了能量转移,从而使胃蛋白酶发生了荧光猝灭。用红外光谱法研究了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氯芬改变了胃蛋白酶的二级结构。利用胃蛋白酶的催化性质研究巴氯芬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巴氯芬抑制了胃蛋白酶46.50%的活性。4、研究了巴氯芬与细胞色素C间的结合。巴氯芬能够使细胞色素C发生增色效应。同步荧光法结果表明,巴氯芬会使细胞色素C的荧光强度升高,这种升高主要是由于与酪氨酸的结合,巴氯芬与色氨酸的作用不明显。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的二级结构产生了影响,而使细胞色素C的结构松散。用紫外光谱法研究结合药物后细胞色素C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两种药物都会对细胞色素C的活性产生抑制,服用后会有一定的毒副作用。
白燕[3](2009)在《环糊精与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碳纳米管分散和碳酸钙制备中的应用》文中提出环糊精—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不仅在药物、化妆品、生物及食品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可用于模拟生物体系,对加快生物技术向化工、医药等传统领域的渗透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环糊精和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是多年来人们一直十分感兴趣的研究课题。关于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如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nTAB)、SDS和Triton X-100等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表面活性剂特别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性质受添加剂如无机盐和极性有机物的影响。CnTAB是一类传统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无机盐的加入对其水溶液的性质有较大的影响,也必将影响到其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改性环糊精具有较为独特的性质,修饰基团的链长、取代位置、取代度对它们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也有影响。本文主要研究了NaBr对CTAB和TTAB与β-CD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与NaCl的作用进行了比较;研究了四种改性环糊精与TTAB、CTAB的相互作用;考查了烷基三甲基溴化铵通过化学修饰接到环糊精上的改性环糊精2-O-(羟丙基-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铵)-β-环糊精水溶液的性质;研究了改性环糊精对碳纳米管(CNTs)的分散作用以及CnTAB与β-CD的相互作用对CnTAB分散CNTs作用的影响,环糊精对碳酸钙在体相和界面上的结晶过程的影响,研究内容共分为五部分:论文的第一部分概述了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相互作用的重要意义,综述了表面活性剂和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的第二部分可分为三小节。第一节用表面张力法和界面扩张流变法研究了CTAB和β-CD的相互作用,发现其表面张力等温线有两个拐点,比较了NaBr和NaCl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共同点有:体系中都存在1:1和1:2两种CTAB/β-CD复合物,1:1型复合物参与界面吸附;可以降低复合体系的cmc*,增大复合体系的吸附效率,并且NaBr的效率更高;包结计量比R随加入的盐浓度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说明1:2型复合物的含量先降低后升高。CTAB的扩张模量随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加入电解质,扩张模量有所降低;扩张模量随β-CD浓度的增大,先增大后降低,并且在β-CD浓度较高时,扩张模量随频率的升高而降低,与纯CTAB体系的规律相反。NaBr和NaCl可以降低CTAB、CTAB/β-CD复合体系的扩张模量,但要降低到相同的程度所需的NaCl的浓度大于NaBr的浓度。第二节通过对表面张力等温线的分析,可得到NaBr对TTAB、CTAB与β-CD相互作用的影响,从而得到表面活性剂疏水链长的影响。β-CD的存在时,CTAB的吸附效率依然高于TTAB,同时cmc*和cmc/c20的数值小于TTAB,这表明CTAB的表面活性大于TTAB,且更容易形成胶束。NaBr对CnTAB/β-CD体系的γcmc的影响主要是两个因素竞争的结果:第一,加入NaBr压缩离子头基双电层,因头基与β-CD间的离子—偶极作用,CnTAB离子头基与环糊精大环之间的CnTAB的主链上原来不在空腔中的亚甲基被缩进空腔中,但空腔能容纳的亚甲基数目一定,所以相应数目的亚甲基被挤出β-CD另一端,复合物的有效疏水链长增长,有利于复合物在界面上的吸附;第二,加入NaBr降低CnTAB的电离度,压缩头基双电层,CnTAB在界面上的排列更为紧密,复合物在界面上吸附的量降低,对γcmc的影响减小。第三节通过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四种短链改性环糊精(2-HP-β-CD、6-HP-β-CD、2-HB-β-CD、6-HB-β-CD)和TTAB、CTAB在水溶液中的相互作用。比较了取代基链长、取代度、取代位置的差异;并与TX-100与改性环糊精的作用进行了对比。改性环糊精本身有一定的表面活性,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CnTAB/CD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等温线在第一个拐点前的表面张力随改性环糊精浓度的增大而降低,随CTAB浓度的增大而缓慢下降,说明这时CTAB/2-HP-β-CD复合物也吸附在界面上,且表面活性与2-HP-β-CD相似。改性环糊精本身具有表面活性,取代基链长的作用最大,其次是取代度和取代位置:链长越长,取代度越大,表面活性越大,并且6位取代的环糊精的表面活性大于2位取代的环糊精的表面活性。对于改性环糊精和CnTAB混合体系而言,包结计量比R与取代位置有关:2位取代CD与β-CD相同,都是1:1型复合物为主;而在6位取代的CD的复合物则是2:1型复合物为主。2位取代CD的cmc*大于6位取代CD的cmc*;6位取代CD以及β-CD与CnTAB形成的1:1型复合物降低γcmc的能力大于2位取代的CD。CTAB体系比TTAB体系更容易与CD形成2:1型复合物;在CD/CnTAB混合体系中,CTAB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优于TTAB。在β-CD和6-HP-β-CD中,CTA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不如TTAB,而在2-HP-β-CD、6-HB-β-CD、2-HB-β-CD中,CTAB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与TTAB一样。CTAB/2-HP-β-CD的γcmc随CD浓度的增大缓慢下降到平台,而TX-100/2-HP-β-CD体系的γcmc与CD浓度无关,证实了CTAB/CD的γcmc降低是因为复合物参与到表面活性剂的界面吸附层中。圆二色光谱研究TX-100与CD的混合溶液,发现混合体系的诱导手性源于苯环与CD空腔中的氢键环的作用,氢键环越强,诱导手性越强,β-CD以及氢键环破坏较小的6位取代CD有诱导手性,而2位取代CD的氢键环破坏严重,没有诱导手性出现。论文的第三部分共分为两节来讨论。第一节主要通过UV-vis-NIR吸收光谱、拉曼光谱、FTIR、XRD和TGA等方法研究了β-CD及其四种衍生物分散CNTs的能力,比较了分子结构对CNTs分散能力的影响。CD对CNTs的分散性可能是取代基类型、链长、位置以及取代度综合作用的结果,2-HB-β-CD的分散效果最好。CD浓度较高时,出现不利于CNTs分散的聚集体导致CNTs的聚沉,分散能力下降。CD对CNTs的分散作用主要靠CD和CNTs间的弱范德华力以及吸附在CNTs表面的CD的分子间氢键。第二节通过UV-vis-NIR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等方法研究了CnTAB与β-CD相互作用对CnTAB分散CNTs的能力的影响,谈论了表面活性剂烷基链长、浓度和β-CD浓度的影响。对CnTAB/CNTs体系来说,烷基链长对分散CNTs的影响很大,DTAB分散的CNTs量最小,TTAB和CTAB分散的量大幅度增大,且两者的最大分散量相似,但达到相同分散量所需CTAB浓度较TTAB小。在cmc之前,DTAB溶液没有分散CNTs的能力,而TTAB和CTAB则可以分散CNTs。体系中加入β-CD后,三种CnTAB都在cmc*之前具有了分散CNTs的能力,疏水链越长,分散能力越大。β-CD聚集体的形态对复合体系分散CNTs的影响很大,β-CD单体与CnTAB形成的复合物的分散能力最好,其它聚集体因为桥连作用反而降低了CNTs的分散量。β-CD复合物能吸附在CnTAB分散开的CNTs上,增强分散体系的稳定性;β-CD较大的聚集体与少量CnTAB作用后,具有一定分散CNTs的能力。CnTAB/β-CD/CNTs分散的体系的稳定性主要靠离子头基的静电斥力和β-CD单体及聚集体的空间位阻作用。论文的第四部分采用表面张力、电导、界面膨胀流变等方法研究了新型两性环糊精——2-O-(羟丙基-N,N-二甲基-N-十二烷基铵)-β-环糊精(HPDMA-C12-CD)在水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考察了温度的影响。HPDMA-C12-CD及其自包结复合物都可以在界面上吸附并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而在DTAB/β-CD、DTAB/2-HP-β-CD体系中,主要是靠DTAB的吸附来降低表面张力,复合物的作用较小;从HPDMA-C12-CD表面张力等温线上可以得到明显的cmc拐点。在15-50℃之间,温度对HPDMA-C12-CD的胶束尺寸没有影响。HPDMA-C12-CD的胶束化过程在低温时为熵驱动过程,在高温时则为焓驱动过程。扩张频率越大,体系的扩张模量越高,而相角则随频率的增加不断降低。扩张模量和扩张弹性随浓度升高出现一个最大值,并且最大值出现的位置随频率的降低向低浓度移动,说明低浓度时HPDMA-C12-CD在界面层上累积。温度的变化改变界面浓度和构象,从而改变界面膜的粘弹性。第五章研究了β-CD在水溶液中对碳酸钙在空气—水界面和体相中的结晶和生长的调控,考察了CD浓度、反应时间、CD类型的影响。不加入CD时,观察到碳酸钙在界面上从ACC逐步生长到半球形颗粒的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纳米颗粒的层层自组装过程,半球形颗粒在空气一侧的形貌呈现出“年轮”图样。加入β-CD后,颗粒为圆锥和半球的组合体或七面体、八面体等形貌,由于纳米颗粒的层层自组装,还可以观察到贝壳状的形貌;而增大β-CD的浓度,得到的碳酸钙颗粒的形状与不加β-CD时类似;CD类型对界面上生成碳酸钙形貌的的影响主要与界面上的羟基密度有关,改性CD在界面上的羟基密度较低,对形貌的影响较小。由于采用敞开扩散的方法,ACC向晶体的转变非常快。反应时间越长,碳酸铵的加量越大,颗粒的尺寸越大;CaCl2浓度增大,颗粒的尺寸降低。XRD和FTIR研究都表明界面上得到的碳酸钙主要是方解石,有少量球霰石。在体相中,加入β-CD后对碳酸钙颗粒的影响不大,仍为纳米颗粒聚集而成的中心突出的圆盘形,但β-CD浓度大于1 mmol·dm-3后,颗粒的尺寸骤降。方解石与球霰石共存:反应时间较短时,得到的主要是方解石型碳酸钙,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球霰石的比例升高,并最终成为主要组分。在6-HP-β-CD和6-HB-β-CD溶液中形成的碳酸钙颗粒的表面出现类似毛线团的层状堆积结构。
李俊[4](2008)在《光谱法研究普萘洛尔与ctDNA相互作用及手性识别》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简要综述了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和研究方法,同时简述了手性识别研究的进展。第二章:考察了普萘洛尔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室温磷光光谱等光谱特性。普萘洛尔本身有很强的紫外吸收和荧光发射,但其本身不易观察到室温磷光发射。加入重原子微扰剂KI和除氧剂Na2SO3后,诱导普萘洛尔产生了强的室温磷光信号,并对影响其室温磷光的发光条件如:重原子和除氧剂的浓度及稳定性进行了详细探索。普萘洛尔磷光强度可稳定达1 h,可以满足实际分析要求。第三章:采用光谱法研究了普萘洛尔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实验表明:小牛胸腺DNA能够猝灭普萘洛尔的荧光,并通过盐效应、阴离子猝灭、荧光偏振、热变性等实验方法推断出普萘洛尔与ctDNA的作用方式可能为沟槽键合,并根据McGheeand von Hippel提出的修正了的Scatchard方程计算了二者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普萘洛尔与牛胸腺DNA的结合常数为9.67×105 L/mol,说明普萘洛尔与小牛胸腺DNA具有较强的结合能力。第四章:非除氧条件下,加入少量溴代环己烷后,可以诱导普萘洛尔外消旋体在γ-环糊精溶液中产生室温磷光信号。并详细考察了影响普萘洛尔磷光强度及其磷光寿命的不同因素,包括酸度、γ-环糊精和溴代环己烷的浓度等。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的室温磷光寿命。实验结果表明: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室温磷光衰减曲线符合一级指数方程,利用origin 7.5进行拟合,得出R-PPL的寿命为4.60ms、S-PPL的寿命为5.74 ms,二者的磷光寿命差异达22.05%。基于此,可以实现时间分辨磷光技术对普萘洛尔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第五章:利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胆酸盐脱氧胆酸钠(NaDC)对联二萘胺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以A(R)与A(S)的比值(A=F250/F282)和R和S的荧光增强率的比值(ΔF和ΔC的比值)作为衡量NaDC对联二萘胺对映异构体识别能力的标准。考察了不同介质中(包括有无一价或二价无机盐离子存在下)NaDC胶束的手性识别能力。通过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脱氧胆酸钠胶束在一价无机盐NaCl存在下,对联二萘胺对映体分子的手性识别能力最强
李香[5](2008)在《抗癌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的非共价作用研究》文中指出超分子体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主体分子的空间结构中全部或部分包入客体分子后,形成的一类高级结构。环糊精(CD)具有内疏水、外亲水的独特分子结构,其特有的疏水空腔能够选择性包合各种客体分子,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从而使客体分子的药学性能得到改善;近年来,环糊精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分析、食品、环境等多个领域。本文采用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作为主体,选取水溶性差的抗癌药物作为客体分子进行了分子识别研究,并进行了药物包合实验。实验分为三个部分:(一)以5-氟尿嘧啶为客体,研究了四种环糊精(β-CD、HP-β-CD、6-β-CDS、2-β-CDS)在水溶液中对客体的分子识别性能,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测定了其包合稳定常数及包合比,结果表明: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主客体分子的包合稳定性与取代基团、取代基的疏水性有关;环糊精硫酸酯对客体分子的包合作用最强,且2-β-CDS对客体分子的包合常数大于6-β-CDS。并制备了环糊精.氟尿嘧啶包合物,通过IR、DSC分析推断了其包合模型。(二)以姜黄素为客体,研究了五种环糊精(β-CD、HP-β-CD、6-β-CD、2-β-CD、β-CDS)在pH=2的柠檬酸缓冲溶液系统中对客体的包合和增溶作用。采用等摩尔比法测定包合比,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增溶作用,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荧光增强作用。结果表明:主体分子与客体分子形成了摩尔比为1:1的包合物;HP-β-CD对姜黄素的增溶效果最显着,β-CDS的增溶效果仅次于HP-β-CD;五种环糊精均能通过包合作用增加姜黄素的荧光强度,其中HP-β-CD与β-CDS的包合作用最强,当他们浓度达到3×10-2M时,荧光增强倍数可到17和19倍;五种环糊精与姜黄素的包合常数K分别为129,397680,15562,52054,79956。(三)以多西紫杉醇为客体,应用圆二色谱研究水溶液中五种环糊精和多西紫杉醇的相互作用;并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固体包合物,IR、DSC对包合物进行鉴定;同时对包合过程中相关的热力学参数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多西紫杉醇与β-CD相互作用时其圆二色正性带和负性带强度增加最大,常温下五种环糊精与多西紫杉醇的包合常数K分别为521,147,65,179,467;制备环糊精-多西紫杉醇包合物,通过IR、DSC分析推断了包合模型;相溶解度法测定了热力学参数ΔG和ΔH均为负值,ΔS为负值,说明在恒温和恒压下,包合过程是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
刘长鹰[6](2007)在《新型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识别及几种吸收性树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以间苯二酚为反应底物,分别与六种芳香醛合成了相应的杯[4]间苯二酚芳烃,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氢核磁共振谱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其中,用香草醛(4-羟基-3-甲氧基苯甲醛)、异香草醛(3-羟基-4-甲氧基苯甲醛)以及3,4,5-三甲氧基苯甲醛合成的杯[4]间苯二酚芳烃为首次合成。在2,8,14,20-四对氯苯基杯[4]间苯二酚芳烃37的DMF溶液中,得到了该烃与DMF形成的配合物单晶。测试结果表明,该晶体以C2h构型的椅式构象存在,37分子与DMF分子间的氢键(包括C—H…O与O—H…C弱氢键)作用导致了这一构象的生成。该晶体为片状的三维网络结构,其形成可以被看作是在晶体状态下37分子被DMF“准完全溶剂化(quasi-complete)”的状态。采用两条路线成功合成了一种在杯[4]芳烃下缘引入α-苯乙胺的酰胺结构的化合物。路线一的方法是以杯芳烃作为起始的反应平台,将分子链分为几个部分依序与之接合,最后用二氯甲烷-甲醇重结晶的方法纯化产物;路线二的方法则是先合成相应的分子链化合物,然后将其一步链接到杯芳烃平台下缘得到目标产物,最后用生成锌配合物中间体的方法纯化。路线一的产率(45.6%)要高出路线二的产率(23.5%)近一倍。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L-苯丙氨酸乙酯Schiff碱以及一种新的杯芳烃二醛和新的杯芳烃二溴化物。并分析研究了作为杯芳烃配合物的客体之一的苦味酸锰的晶体结构。苦味酸根离子为正交晶系,与锰离子没有配位作用。苦味酸根离子没有形成配合物,它们是通过静电和氢键作用力排列在一起的。堆积在一起的苦味酸锰分子中的苯环间存在错位面对面π-π堆积作用。每个苦味酸锰晶胞含有两个水分子结晶。首次使用钨酸钠作交联剂制备了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WPAA,并分别用氢氧化钠中和部分树脂得到WPAA-Na以及首次向树脂中引入三乙醇胺得到WPAA-TEA,将上述三种树脂分别进行了红外光谱、热稳定性以及扫描电镜的表征,并将后两种树脂做了吸液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用钨酸钠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WPAA-Na和WPAA-TEA有相对较好的吸水和耐盐性能,特别是后者表现出了较高的耐盐性。此外,通过对WPAA-Na的制备与吸水性能的一系列正交实验分析后得出,当单体浓度为45.5%、反应温度为90oC、交联剂浓度为0.4%、引发剂过硫酸钾浓度为1.1%以及中和度为0.85时,树脂的吸水倍率为佳。首次使用含有多个羟基的大环超分子类化合物杯芳烃和环糊精分别与丙烯酸单体进行交联共聚,同时还引入了醇胺、肌醇和辛醇等含有羟基的小分子。通过对这些聚合物吸收树脂的吸收性能测试发现:对叔丁基杯[4]、[6]、[8]芳烃交联聚合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吸水率和耐盐性各有高低;上述三种树脂对纯的DMF基本无吸收作用,而加入少许水后就有明显吸收;引入上述含有羟基的小分子后的这类树脂的吸液性能与现有的一些高吸收性树脂接近;三种聚丙烯酸酯类树脂对几种有机溶剂的吸收效果大体上与溶剂的极性大小顺序一致。在制备β-环糊精-聚苯乙烯内含复合物的探索中,我们采用三种方法即水溶剂法、四氢呋喃溶剂法和研磨法进行制备。结果只有在用四氢呋喃溶剂法制备的过程中得到一固体产物,在红外光谱测试结果中被认为同时含有环糊精和聚苯乙烯的结构(具体结构有待进一步确定),其余各产物均为相对纯净的β-环糊精或聚苯乙烯固体。以聚乙二醇1000为模板成功制备了二氧化硅微球催化剂,使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其进行了分析和观察。以聚丙烯酸为模板成功制备了钨酸铜多孔微球催化剂,使用高分辨率的场发射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其进行了形貌的观察和物相的分析。
张华蓉[7](2007)在《主客体非共价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文中指出质谱分析因其具有的快速、特异、灵敏、直观地给出化学计量信息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非共价复合物的研究。电喷雾软电离技术能使非共价复合物离子化而不破坏其非共价相互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研究主客体之间的非共价相互作用。论文第一章概述了质谱技术、质谱仪、电喷雾质谱的发展及应用,并详细讨论了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电喷雾质谱在非共价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介绍本论文的内容。第二章概述了非共价复合物解离常数的测定和计算方法,指出目前电喷雾质谱研究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第三章以环糊精作为主体,分别以含氮磺酸盐类染料分子、西药和中药小分子作为客体,应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主客体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从质谱图证明环糊精与所研究的客体之间所形成的复合物有一定的化学计量比,利用串联质谱分析了复合物的碎裂产物,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出了非共价复合物的各级解离常数。第四章利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细胞色素C与七种人参皂苷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结果表明主客体之间形成了多种化学计量比的复合物,用直接计算法得出细胞色素C与人参皂苷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的各级解离常数,与用竞争体系所得结果相互吻合。第五章利用电喷雾质谱法研究了氨基酸与六种人参皂苷形成的非共价复合物。结果表明氨基酸能与人参皂苷形成特定化学计量比的非共价复合物。根据提出的计算方法,在正负离子模式下均能计算出各种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孙延春[8](2006)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该论文主要研究了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本章对环糊精与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进行归纳,同时介绍了环糊精超分子化学领域的研究概况及进展。第二章:通过表面张力法、荧光光谱法和1H NMR研究了水溶液中β-环糊精(β-CD)与聚氧乙烯特辛基酚醚(Triton X-100)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在过量β-CD存在下,TritonX-100不能形成胶束,Triton X-100疏水性端包结在β-CD空腔内,Triton X-100荧光受到保护,1H NMR进一步为此提供了佐证。在溶液中β-CD与Triton X-100形成了1:1二元包结物,表观包结常数为1.14×104L·mol-1。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分子大小,从分子水平解释了β-CD与Triton X-100的包结作用。第三章:通过表面张力法、浊点法、硫氰酸钴铵显色法和H NMR研究了β-CD与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PL)的包结作用。结果表明,β-CD可与PL形成了2:1和3:1型两种超分子包结物,表现出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PL的疏水性烷基链被包络进β-CD空腔中,形成了2:1的超分子包结物;PL的亲水性聚氧乙烯基链被包络进β-CD空腔中,形成了3:1的超分子包结物。结合实验结果,通过对比分子的大小,提出了β-CD对PL分子两种可能的包结模式。第四章:本章详细研究了8-苯胺基-1-萘磺酸铵盐(ANS)在不同溶剂中和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中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ANS具有典型的双重荧光发射的性质,溶剂极性的大小和氢键的形成对ANS的荧光光谱有重要影响。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均对ANS的荧光有增敏作用且能与ANS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超分子包合物。环糊精衍生物的取代基影响主体的配位能力。同时,进一步讨论了pH值及表面活性剂对ANS/CDs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理。第五章:本章探讨了2-对甲苯胺基-6-萘磺酸钠(TNS)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的形成、包结比、稳定常数及包络模型。结果表明,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均对TNS的荧光有增敏作用,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能与TNS形成化学计量比为1:1的超分子包合物。主客体间的范德华力和疏水作用决定所形成包合物的稳定性。同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TNS/CDs体系荧光光谱的影响。
黄芳[9](2004)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及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针对某些药物的电泳淌度与蛋白相近,迁移时间窗口很小的问题。本文利用线性高分子聚合物对大分子物质的筛分作用,通过改变大分子蛋白的电泳淌度,扩大迁移时间窗口,将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成功地运用于相互作用分析中。建立了测定具有相似淌度的药物与蛋白之间结合常数的模型,进一步发展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方法。1、淌度比与溶液的粘度无关,将淌度比的方法用于相互作用分析的数学计算模型中,有效扣除了由于筛分介质的加入带来的粘度变化的影响。2、以线性聚丙烯酰胺为筛分介质,采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测定了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结合常数,并与常规区带电泳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两种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3、采用葡聚糖为筛分介质,分别测定了吲哚美辛和伊贝沙坦(均与BSA淌度相近)与BSA之间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论文的第二部分是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以β-环糊精作为手性选择剂,研究了手性药物扑尔敏和西布曲明的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1、测定了不同pH条件下扑尔敏对映体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讨论了结合常数与分离选择性的关系。针对理论计算出的对映体淌度差达到最大时所需的β-环糊精最佳理论浓度值与达到最大分离度所需的β-环糊精浓度值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的现象,结合分离度的定义,推导了分离度与对映体淌度之间的关系。2、首次采用毛细管电泳方法,以β-环糊精为拆分剂对西布曲明对映体成功地进行了手性分离。系统讨论了各影响因素(包括拆分剂种类及浓度、缓冲液pH及组成、毛细管内径)对分离度的影响,并进行了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考察了西布曲明消旋体及各对映体的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建立起西布曲明及各对映体定量分析的毛细管电泳方法。测定了手性环境中西布曲明对映体与β-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为进一步开展西布曲明对映体药理药效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分析方法。
马文瑾[10](2002)在《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综述了 β 环糊精 (β C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及发展状况 ,内容有 β CD协同增敏、对映体拆分、β CD诱导室温磷光法及应用 ,β CD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增强效应 ,测量痕量金属 ,传感器 ,模拟酶及超分子化合物 ,β CD包络物性质的研究
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状糊精包结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状糊精包结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羧甲基可德胶多糖的功能化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可德胶及其衍生物 |
1.2.1 可德胶的研究进展 |
1.2.2 可德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
1.3 物理水凝胶 |
1.3.1 物理凝胶的类型 |
1.3.2 物理凝胶的应用 |
1.4 聚阴离子多糖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4.1 多糖和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
1.4.2 酪蛋白 |
1.4.3 聚阴离子多糖和酪蛋白的相互作用 |
1.5 聚阴离子多糖稳定还原金属纳米颗粒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提出 |
1.6.2 本课题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冷冻解冻法的羧甲基可德胶物理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Mc 冷冻解冻凝胶的成功制备 |
2.3.2 CMc 冷冻解冻凝胶的强度 |
2.3.3 CMc 冷冻解冻凝胶的凝胶率和溶胀率 |
2.3.4 CMc 冷冻解冻凝胶的内部结构 |
2.3.5 CMc 冷冻解冻凝胶的其它特性 |
2.3.6 CMc 冷冻解冻凝胶机理的研究 |
2.3.7 CMc 复合凝胶的研究 |
2.3.8 CMc 冷冻解冻凝胶药物缓释应用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主客体作用的羧甲基可德胶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Mc-CD 与 CMc-AD 的表征 |
3.3.2 CMc- CD/CMc-AD 主客体凝胶的形成及强度 |
3.3.3 CMc- CD/CMc-AD 主客体凝胶的内部结构 |
3.3.4 CMc- CD/CMc-AD 主客体凝胶的形成机理 |
3.3.5 CMc-CD/CMc-AD 主客体凝胶的温度及 pH 敏感性研究 |
3.3.6 CMc-CD/CMc-AD 主客体凝胶的药物释放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溶胶凝胶法的羧甲基可德胶杂化凝胶的制备及性能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溶胶凝胶转变动力学研究 |
4.3.2 杂化凝胶的强度研究 |
4.3.3 杂化凝胶的内部结构的研究 |
4.3.4 CMc 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作用 |
4.3.5 杂化凝胶的载药释放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羧甲基可德胶稳定全脂酸性乳饮料的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Mc 与蛋白颗粒的相互作用 |
5.3.2 羧甲基可德胶与羧甲基纤维素稳定全脂酸性乳饮料的对比 |
5.3.3 CMc 分子链的柔顺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羧甲基可德胶稳定还原纳米银颗粒的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纳米银颗粒的合成表征 |
6.3.2 CMc 浓度的影响 |
6.3.3 硝酸银浓度的影响 |
6.3.4 CMc 在光照还原过程中的作用 |
6.3.5 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中的应用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投寄的学术论文 |
(2)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意义 |
1.1.1 在药物动力学方面的意义 |
1.1.2 在疾病治疗方面的意义 |
1.1.3 在药物分子设计上的意义 |
1.1.4 在蛋白质分离上的意义 |
1.2 研究药物与蛋白质结合的主要方法及进展 |
1.2.1 光谱法 |
1.2.2 毛细管电泳色谱法 |
1.2.3 平衡透析法 |
1.2.4 电化学法 |
1.2.5 质谱法 |
1.2.6 核磁共振法 |
1.2.7 其他方法 |
1.3 论文选题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巴氯芬及β-环糊精的包结物与BSA 的相互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包结物的表征 |
2.3.2 巴氯芬与β-环糊精的包结比 |
2.3.3 包结常数的测定 |
2.3.4 巴氯芬及包结物对BSA 的作用 |
2.4 小结 |
第3章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BSA 作用的光谱研究及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BSA作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及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γ-氨基丁酸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紫外光谱 |
3.3.2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红外光谱 |
3.3.3 巴氯芬同牛血清白蛋白间的能量转移 |
3.3.4 部分金属离子对巴氯芬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巴氯芬与胃蛋白酶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紫外光谱 |
4.3.2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的荧光光谱 |
4.3.3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
4.3.4 巴氯芬对胃蛋白酶红外光谱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细胞色素C的相互作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巴氯芬对细胞色素C 的紫外可见光谱 |
5.3.2 巴氯芬对细胞色素C 的同步荧光 |
5.3.3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 的红外光谱 |
5.3.4 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对细胞色素C 活性的影响 |
5.4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环糊精与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碳纳米管分散和碳酸钙制备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表面活性剂 |
1.2 环糊精 |
1.3 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3.1 传统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
1.3.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D的相互作用 |
1.3.1.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D的相互作用 |
1.3.1.3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CD的相互作用 |
1.3.2 新型表面活性剂与CD的相互作用 |
1.3.3 Bola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
1.3.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与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
1.4 环糊精、表面活性剂及其相互作用在碳纳米管分散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环糊精与CTAB、TTAB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一节 卤化钠对环糊精和CTAB相互作用的影响 |
2.1.1 引言 |
2.1.2 实验部分 |
2.1.2.1 实验药品 |
2.1.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1.3 结果与讨论 |
2.1.3.1 表面张力法研究NaBr和NaCl对β-CD与CTAB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1) β-CD与CTAB的相互作用 |
2) NaBr和NaCl对β-CD与CTAB的相互作用的影响 |
2.1.3.2 界面扩张流变法研究CTAB与β-CD的相互作用 |
1) NaBr和NaCl对CTAB界面扩张流变的影响 |
2) β-CD对CTAB扩张模量的影响 |
3) NaBr和NaCl对CTAB/β-CD混合溶液的扩张模量的影响 |
2.1.4 结论 |
第二节 对比研究NaBr对TTAB、CTAB/β-CD相互作用的影响 |
2.2.1 引言 |
2.2.2 实验部分 |
2.2.2.1 实验药品 |
2.2.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3.1 表面张力法研究NaBr对TTAB/β-CD和CTAB/β-CD相互作用的影响 |
2.2.3.2 包结计量比R |
2.2.3.3 胶束的反离子结合度 |
2.2.4 结论 |
第三节 CnTAB与改性环糊精的相互作用 |
2.3.1 引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1 实验药品 |
2.3.3.2 实验仪器 |
2.3.3 结果与讨论 |
2.3.3.1 2-HP-β-CD与CTAB的相互作用 |
2.3.3.2 表面张力和圆二色法研究TX-100与HP-β-CD和HB-β-CD的相互作用 |
2.3.3.3 TTAB和CTAB与HP-β-CD和HB-β-CD的相互作用 |
2.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利用环糊精与CnTAB的相互作用分散碳纳米管 |
前言 |
第一节 β-CD及其衍生物对CNTs的分散作用 |
3.1.1 引言 |
3.1.2 实验部分 |
3.1.2.1 实验药品 |
3.1.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1.3 结果与讨论 |
3.1.3.1 不同种类的环糊精对CNTs的分散作用 |
3.1.3.2 不同比例的2-HB-β-CD/CNTs复合物在水溶液中的分散 |
1) 紫外光谱 |
2) 拉曼光谱 |
3) 红外光谱 |
4) 粉末XRD |
3.1.3.3 不同CD/CNTs复合物的FTIR吸收 |
3.1.3.4 不同CD/CNTs复合物的粉末XRD |
3.1.3.5 不同CD/CNTs复合物的热稳定性 |
3.1.4 结论 |
第二节 环糊精与CnTAB的相互作用对CnTAB分散CNTs的影响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2.1 实验药品 |
3.2.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3.1 CnTAB的链长对CNTs的分散作用 |
3.2.3.2 CnTAB∥β-CD的相互作用对CnTAB分散CNTs的影响 |
3.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疏水改性环糊精的表面性质和胶束行为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4.2.2.1 表面张力和界面扩张流变 |
4.2.2.2 电导的测量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表面活性 |
4.3.2 胶束的反离子结合度 |
4.3.3 热力学参数 |
4.3.4 空气—水界面上的界面扩张流变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环糊精调控碳酸钙的形貌初探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实验仪器与方法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环糊精对碳酸钙在空气—水界面上的结晶调控 |
5.3.1.1 水溶液中形成的碳酸钙的形貌 |
5.3.1.2 环糊精溶液中形成的碳酸钙的形貌 |
5.3.1.3 反应时间及碳酸铵加量的影响 |
5.3.1.4 CaCl_2浓度的影响 |
5.3.1.5 XRD和FTIR |
5.3.2 环糊精对碳酸钙在体相中的结晶的调控 |
5.3.2.1 β-CD溶液浓度的影响 |
1) 不同浓度β-CD溶液中形成的碳酸钙的形貌 |
2) 颗粒的晶型 |
5.3.2.2 CD类型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学术论文 |
2.会议论文 |
致谢 |
English Section |
Chapter 1.Interaction between 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 and β-Cyclodextrin:Surface Tension and Inteffaciai Dilational Viscoelasticity Studies |
Abstract |
1.1.Introduction |
1.2.Experimental Details |
1.2.1.Materials |
1.2.2.Methods |
1.2.2.1 Sample Preparation |
1.2.2.2 Surface Tension Measurements |
1.2.2.3 Interracial Dilational Viscoelasticity Measurements |
1.3.Results and Discussion |
1.3.1 Surface Tension of the Systems |
1.3.1.1.Effect of β-CD on the Surface Activity of CTAB |
1.3.1.2 Effect of NaBr and NaCl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TAB and β-CD |
1.3.2.Surface Viscoelasticity of the Systems |
1.3.2.1 The Effect of NaBr and NaCl on the Dilational Viscoelastic Behaviors of CTAB |
1.3.2.2.The Effect of β-CD on the Dilational Viscoelastic Behaviors of CTAB |
1.3.2.3.Effect of NaBr and NaCl on Dilational Viscoelastic Behaviors of CTAB/β-CD Solutions |
1.4.Conclusion |
Acknowledgements |
Supplementary materials |
References |
Chapter 2.Effect of substituted group of β-cyciodextrin derivatives on the dispersing of carbon nanotubes |
Abstract |
2.1.Introduction |
2.2.Experimental section |
2.2.1 Chemicals and materials |
2.2.2 Preparation of CNT/CD composites |
2.2.3 Characterizations |
2.3.Results and discussion |
2.3.1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CDs on the dispersion of CNTs |
2.3.2 Effect of different mass ratio of 2-HB-β-CD/CNT in composites on the dispersion of CNTs |
2.3.3 FTIR absorptions of CNT/CD composites |
2.3.4 XRD study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Ds and CNTs |
2.3.5 TGA study on the thermostability of CD/CNT and CDs |
2.4.Conclusions |
Acknowledgements |
References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光谱法研究普萘洛尔与ctDNA相互作用及手性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综述 |
1.1 DNA探针的研究进展 |
1.1.1 引言 |
1.1.2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模式 |
1.1.3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方法 |
1.2 手性识别的研究进展 |
1.2.1 引言 |
1.2.2 手性识别的方法 |
1.3 立题背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普萘洛尔的光谱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实验步骤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PL的紫外-可见光谱特性 |
2.3.2 PPL的荧光光谱特性 |
2.3.3 PPL的室温磷光条件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普萘洛尔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步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tDNA存在下普萘洛尔的紫外-可见光谱 |
3.3.2 ctDNA存在下普萘洛尔的荧光光谱 |
3.3.3 盐效应 |
3.3.4 KI猝灭实验 |
3.3.5 荧光偏振 |
3.3.6 单双链DNA作用的区别(DNA热变性实验) |
3.3.7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的计算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室温磷光法研究普萘洛尔对映体的手性识别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实验步骤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PL的室温磷光光谱 |
4.3.2 酸度对PPL的RTP影响 |
4.3.3 γ-CD和BrCH浓度的选择 |
4.3.4 R/S-PPL磷光寿命实验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脱氧胆酸钠对联二萘胺对映异构体的手性识别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仪器试剂 |
5.2.2 实验步骤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联二萘胺对映体在NaDC中的荧光光谱特性 |
5.3.2 无机盐对NaDC簇集作用的影响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题录 |
个人简历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抗癌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的非共价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 超分子体系 |
1.1 超分子体系简介 |
1.2 超分子稳定形成的因素 |
1.2.1 熵变或焓变 |
1.2.2 锁和钥匙原理 |
2 环糊精简介 |
2.1 分子结构 |
2.2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
2.2.1 作为超分子体系主体的应用 |
2.2.2 环糊精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2.2.3 环糊精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2.2.3.1 CDs的协同增敏作用 |
2.2.3.2 CD诱导室温磷光法应用 |
2.2.3.3 CD及其衍生物对客体分子的荧光增强 |
3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系 |
3.1 超分子体系的功能 |
3.1.1 识别与组装的功能 |
3.1.2 催化的功能 |
3.1.3 输运作用 |
3.2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的研究现状 |
3.3 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表征研究的重要性 |
3.4 药物/环糊精分子体表征常用的手段 |
3.4.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
3.4.2 荧光光谱法 |
3.4.3 圆二色谱法 |
3.4.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3.4.5 热分析法 |
3.4.6 核磁共振法 |
4 环糊精包合物的应用 |
4.1 增加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
4.2 增加药物稳定性 |
4.3 减少药物的气味 |
4.4 减少药物的对机体的刺激作用 |
4.5 实现靶向作用 |
第二章 5-氟尿嘧啶与β-CD,HP-β-CD及取代位置不同的环糊精硫酸酯的非共价作用研究 |
1 实验器材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步骤与方法 |
2.1 等摩尔比法测定环糊精与5-Fu的包合比 |
2.1.1 pH的选择 |
2.1.2 等摩尔比法测定包合比 |
2.2 紫外光谱法研究环糊精对5-Fu溶解度的影响 |
2.2.1 5-Fu标准曲线 |
2.2.2 研究5-Fu加入环糊精后溶解度的变化 |
2.3 环糊精与5-Fu包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2.3.1 含量测定 |
2.3.2 差示扫描测定 |
2.3.3 红外光谱测定 |
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3.1 包合比的测定 |
3.1.1 检测波长的确定 |
3.1.2 pH的选择 |
3.1.3 摩尔比测定结果 |
3.2 环糊精浓度对5-Fu溶解度的影响 |
3.2.1 5-Fu标准曲线 |
3.2.2 相溶解度曲线 |
3.3 环糊精包合物的表征 |
3.3.1 含量测定 |
3.3.2 差示扫描量热测定 |
3.3.3 红外光谱研究 |
4 结论 |
第三章 姜黄素与β-CD、HP-β-CD及取代位置不同的环糊精硫酸酯的非共价作用研究 |
1 实验器材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2.1 等摩尔比法计算姜黄素和五种环糊精的包合比 |
2.1.1 储备液的制备 |
2.1.2 pH的选择 |
2.1.3 等摩尔比法测定包合比 |
2.2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五种环糊精对姜黄素的增溶作用 |
2.3 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五种环糊精对姜黄素的荧光增强作用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包合比的测定 |
3.1.1 pH范围的选择 |
3.1.2 pH值的确定 |
3.1.3 等摩尔比法测定包合比 |
3.2 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五种环糊精对姜黄素的增溶作用 |
3.2.1 溶解度的增加 |
3.2.2 不同浓度的环糊精溶液对姜黄素紫外吸收值的影响 |
3.2.3 包合常数的测定 |
3.3 荧光分光光度法研究五种环糊精对姜黄素的荧光增强作用 |
3.3.1 荧光增强作用 |
3.3.2 包合常数的测定 |
4 结论 |
第四章 多西他赛与β-CD,HP-β-CD及取代位置不同的环糊精硫酸酯的非共价作用的研究 |
1 实验器材 |
1.1 试剂 |
1.2 仪器 |
2 实验方法与实验步骤 |
2.1 圆二色谱法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 |
2.1.1 甲醇:水溶剂系统中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用 |
2.1.2 水溶剂系统中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用 |
2.2 包合物及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2.2.1 包合物的制备(冷冻干燥法) |
2.2.2 物理混合物的制备 |
2.3 包合物的物性测定 |
2.3.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2.3.2 红外光谱分析法 |
2.4 包合物摩尔比组成的确定(连续递变法) |
2.5 包合平衡常数及相关热力学参数的测定 |
2.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2.5.2 绘制相溶解度图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 圆二色谱法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用 |
3.1.1 甲醇:水溶剂系统中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用 |
3.1.2 水溶剂系统中研究多西紫杉醇与环糊精及环糊精硫酸酯的相互作用 |
3.2 包合常数的计算 |
3.3 包合物的鉴定 |
3.3.1 差示扫描量热法 |
3.3.2 红外光谱图 |
3.4 包合平衡常数及相关热力学参数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 |
1 本文创新点 |
2 主要结论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新型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识别及几种吸收性树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分子识别的基本概念 |
1.2 杯芳烃类化合物的分子识别和离子识别 |
1.2.1 杯芳烃对有机小分子的识别 |
1.2.2 杯芳烃对金属阳离子的识别 |
1.2.2.1 对主族元素的识别 |
1.2.2.2 对镧系、锕系元素的识别 |
1.2.2.3 对过渡金属的识别配位性能 |
1.2.3 杯芳烃对阴离子的识别 |
1.3 环糊精的包合作用 |
1.3.1 环糊精包结配位过程中的分子间力相关分析 |
1.3.2 包合模式及包合机理 |
1.3.3 尺寸对环糊精的包结配位作用的影响 |
1.3.4 溶剂对环糊精的包结配位作用的影响 |
1.3.5 环糊精包合物的检测手段以及表征参数 |
1.4 高吸收性树脂简介 |
1.4.1 高吸水性树脂概述 |
1.4.2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 |
1.4.3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
1.4.4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1.4.5 溶液中盐对高吸水性树脂的影响及提高树脂耐盐性的方法 |
1.4.6 高吸油性树脂概述 |
1.4.7 高吸油性树脂的结构特征 |
1.4.8 高吸油性树脂的吸油原理 |
1.4.9 高吸油性树脂的合成 |
1.5 有机-无机杂化负载型催化剂简介 |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工作 |
1.6.1 选题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几种杯[4]间苯二酚芳烃的合成及包结有机小分子的性能 |
2.1 前言 |
2.2 杯[4]间苯二酚芳烃受体分子的合成及包结性能 |
2.2.1 合成杯[4]间苯二酚芳烃的一般步骤 |
2.2.2 杯[4]间苯二酚芳烃-DMF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分析 |
第三章 分别含酰胺、氨基酸酯Schiff 碱以及杂原子醚类结构的杯[4]芳烃的合成 |
3.0 前言 |
3.1 溶剂的干燥处理 |
3.2 含酰胺基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的合成 |
3.2.1 路线一的合成步骤 |
3.2.2 路线二的合成步骤 |
3.3 对叔丁基杯[4]芳烃L-氨基酸酯Schiff 碱的合成 |
3.3.1 合成L-氨基酸酯的一般步骤 |
3.3.2 合成苦味酸盐的一般步骤 |
3.3.3 杯[4]芳烃二醛化合物的合成 |
3.3.4 合成对叔丁基杯[4]芳烃L-氨基酸酯Schiff碱及苦味酸盐配合物的一般步骤 |
3.4 另一种新的对叔丁基杯[4]芳烃二溴化合物的合成 |
3.5 几种钳状双蒽硫醚杯[4]芳烃的合成 |
3.5.1 反应式及实验过程 |
3.5.2 实验步骤 |
3.6 几种钳状双蒽硒醚杯[4]芳烃的合成 |
3.6.1 反应式及实验过程 |
3.6.2 实验步骤 |
3.7 苦味酸锰晶体结构的解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钨酸钠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合成与吸水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几种聚丙烯酸树脂的制备与吸水倍率对比 |
4.2.1 树脂样品的制备 |
4.2.2 几种聚丙烯酸树脂的吸水倍率测定 |
4.3 钨酸钠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吸水倍率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
4.3.1 反应温度的影响 |
4.3.2 交联剂的影响 |
4.3.3 引发剂的影响 |
4.3.4 中和度的影响 |
4.4 钨酸钠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的表征 |
4.4.1 红外光谱 |
4.4.2 热稳定性 |
4.4.3 扫描电镜图像 |
4.5 小结 |
第五章 大环超分子化合物交联共聚的聚丙烯酸树脂吸液性能的初步研究 |
5.0 前言 |
5.1 杯芳烃交联聚合的聚丙烯酸树脂的吸水性能研究 |
5.1.1 树脂样品的制备 |
5.1.2 杯芳烃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吸水性能测定与结果分析 |
5.2 杯芳烃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对DMF 的吸收性能的研究 |
5.2.1 杯芳烃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对DMF 的吸收测定 |
5.2.2 杯芳烃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吸收DMF 后产物的红外谱图分析 |
5.3 杯芳烃交联的聚丙烯酸树脂分别引入醇胺和肌醇后的耐盐性能研究 |
5.4 聚丙烯酸酯类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性能研究 |
5.4.1 样品的制备 |
5.4.2 聚丙烯酸酯类吸油性树脂的吸油性能测定 |
5.5 小结 |
第六章 β-环糊精与聚苯乙烯的内含复合物及有机-无机杂化法制备催化剂的尝试 |
6.1 前言 |
6.2 试剂和测试仪器 |
6.3 β-环糊精-聚苯乙烯内含复合物的制备尝试 |
6.3.1 水溶剂法 |
6.3.2 四氢呋喃溶剂法 |
6.3.3 研磨法 |
6.4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与形貌观察 |
6.4.1 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 |
6.4.2 二氧化硅微球的红外光谱测试 |
6.4.3 二氧化硅微球的形貌观察 |
6.5 钨酸铜多孔微球负载催化剂的制备与分析 |
6.5.1 钨酸铜多孔微球负载催化剂的制备 |
6.5.2 产物的相成分和颗粒形貌分析 |
6.6 结果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主客体非共价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第一章 绪言 |
1.1 质谱概述 |
1.1.1 质谱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
1.1.2 质谱仪器的组成 |
1.2 电喷雾电离技术 |
1.2.1 电喷雾电离技术的发展简介 |
1.2.2 电喷雾机理 |
1.3 质谱技术的应用 |
1.4 非共价相互作用 |
1.4.1 复合物的电喷雾研究历史 |
1.4.2 液相和气相ESI-MS测量的关系 |
1.4.3 非共价相互作用 |
1.4.4 电喷雾质谱研究非共价相互作用 |
1.4.5 电喷雾质谱研究蛋白质非共价复合物的实验条件 |
1.4.6 电喷雾质谱应用于非共价相互作用的研究实例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1 环糊精与客体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 研究 |
1.5.2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 研究 |
1.5.3 氨基酸与人参皂苷非共价复合物的ESI-MS研究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非共价复合物解离常数的测定 |
2.1 文献采用的计算方法 |
2.1.1 液相方法 |
2.1.2 气相方法 |
2.2 电喷雾质谱计算非共价复合物解离常数时存在的问题 |
2.3 本论文所提出的计算方法 |
2.3.1 一种主体一种客体体系 |
2.3.1.1 一种客体一个结合位点 |
2.3.1.2 一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2.3.1.3 一种客体多个结合位点 |
2.3.2 一种主体多种客体体系 |
2.3.2.1 两种客体一个结合位点 |
2.3.2.2 两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2.3.2.3 三种客体两个结合位点 |
2.3.2.4 三种客体三个结合位点 |
2.4 小结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电喷雾质谱研究环糊精与客体的非共价复合物 |
3.1 引言 |
3.1.1 环糊精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
3.1.1.1 环糊精的化学结构 |
3.1.1.2 环糊精的物理性质 |
3.1.1.3 环糊精的生物学性质 |
3.1.2 环糊精的应用 |
3.1.2.1 作为超分子体系主体的应用 |
3.1.2.2 环糊精在色谱和电泳分离对映体中的应用 |
3.1.2.3 环糊精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3.1.2.4 环糊精在食品、日用品、药品和农业中的应用 |
3.1.2.5 环糊精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
3.1.3 环糊精与药物非共价作用的研究 |
3.1.3.1 环糊精在药物配方中的作用 |
3.1.3.2 药物与环糊精形成包合物对药物释放的影响 |
3.1.3.3 环糊精与药物包合物的合成和表征方法 |
3.1.3.4 环糊精与客体的包合模式 |
3.1.3.5 环糊精包合热力学和包合机理研究 |
3.2 环糊精与染料分子的非共价复合物 |
3.2.1 试剂 |
3.2.2 仪器 |
3.2.3 样品制备 |
3.2.4 实验仪器参数 |
3.2.5 结果与讨论 |
3.2.5.1 环糊精、染料及其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 |
3.2.5.2 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3.2.5.3 曲线拟合 |
3.2.5.4 结构对复合物解离常数的影响 |
3.3 环糊精与西药分子的非共价复合物 |
3.3.1 试剂 |
3.3.2 仪器 |
3.3.3 样品制备 |
3.3.4 实验仪器参数 |
3.3.5 结果与讨论 |
3.3.5.1 环糊精、药物及其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 |
3.3.5.2 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3.3.5.3 结果分析 |
3.3.5.4 精密度实验 |
3.4 环糊精与蛇床子素的非共价复合物 |
3.4.1 实验部分 |
3.4.1.1 仪器与试剂 |
3.4.1.2 质谱实验 |
3.4.1.3 荧光光谱实验 |
3.4.2 结果与讨论 |
3.4.2.1 蛇床子素及其与β-CD 复合物的质谱 |
3.4.2.2 质谱法测定β-CD 与蛇床子素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3.4.2.3 荧光光谱法测定β-CD 与蛇床子素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3.5 小结 |
3.6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细胞色素C与人参皂苷的非共价复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样品与试剂 |
4.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4.2.3 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细胞色素C 的电喷雾质谱 |
4.3.2 人参皂苷的电喷雾质谱 |
4.3.3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复合物的质谱 |
4.3.3.1 一种人参皂苷体系 |
4.3.3.2 两种人参皂苷体系 |
4.3.4 细胞色素C 与人参皂苷复合物解离常数的计算 |
4.3.4.1 一种人参皂苷体系 |
4.3.4.2 两种人参皂苷体系 |
4.4 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电喷雾质谱法研究氨基酸与人参皂苷的非共价复合物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 |
5.2.2 仪器与实验条件 |
5.2.3 样品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人参皂苷的电喷雾质谱 |
5.3.2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电喷雾质谱 |
5.3.2.1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正离子质谱 |
5.3.2.2 人参皂苷与色氨酸的负离子质谱 |
5.3.3 人参皂苷与其它氨基酸的相互作用 |
5.3.4 人参皂苷与氨基酸复合物的串联质谱 |
5.3.5 氨基酸与人参皂苷复合物的解离常数 |
5.4 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摘要 |
Abstract |
(8)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 环糊精基本结构特征 |
1.2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及分类 |
1.2.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
1.2.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1.3 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概论 |
1.3.1 超分子化学 |
1.3.2 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 |
1.3.3 影响包合过程的因素 |
1.3.4 环糊精作为主体形成的几种常见的超分子结构 |
1.3.5 环糊精与客体分子结合机理和步骤 |
1.3.6 环糊精包结物的热力学参数 |
1.3.7 环糊精包结物的检测手段 |
1.4 环糊精超分子包合物研究进展 |
1.4.1 环糊精及其分子识别 |
1.4.2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的模拟生物酶研究 |
1.4.3 环糊精构造轮烷(Rotaxane)和多轮烷(Polyrotaxane)超分子 |
1.5 立题背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β-CD与Triton X-100超分子包结作用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β-CD对Triton X-100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2.3.2 KI对Triton X-100的荧光碎灭 |
2.3.3 β-CD/Triton X-100包络物的~1H NMR |
2.3.4 β-CD与Triton X-100包结物的稳定性 |
2.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β-环糊精对聚氧乙烯十二烷基醚的双模式包结作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β-CD对PL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
3.3.2 β-CD对PL溶液浊点影响 |
3.3.3 硫氰酸钴铵试验 |
3 3 4 β-CD/PL包结物的~1H NMR |
3.3.5 β-环糊精对PL的包结作用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荧光光谱法研究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ANS形成的超分子包合物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ANS在不同溶剂中的荧光光谱 |
4.3.2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ANS超分子包合物的形成 |
4.3.3 超分子包合物的形成对ANS荧光强度的影响 |
4.3.4 等摩尔连续变化法测定包合物的组成 |
4.3.5 荧光光谱滴定法测定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 |
4.3.6 溶液pH值对ANS-CDs体系的影响 |
4.3.7 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ANS-CDs体系的影响 |
4.3.8 主客体包络机理探讨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β-CD及其衍生物与TNS超分子包合物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溶剂对TNS荧光光谱的影响 |
5.3.2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TNS超分子包合物的形成 |
5.3.3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TNS所形成超分子包结物的组成 |
5 3.4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与TNS所形成超分子包合物的稳定常数 |
5.3.5 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对TNS-CDs体系的影响 |
5 3.6 主客体包络机理初探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及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相互作用分析 |
1.2 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1.3 毛细管电泳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1.4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 |
1.4.1 发展概况 |
1.4.2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
1.4.3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溶质的迁移模型 |
1.4.4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的筛分介质 |
1.5 毛细管筛分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1.6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
2 理论基础 |
2.1 电泳淌度 |
2.2 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峰漂移模型 |
2.3 求解结合常数的淌度比法 |
2.3.1 常规计算方法遇到的问题 |
2.3.2 淌度比 |
2.3.3 求解结合常数的淌度比法 |
3 LPA为筛分介质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3.1 实验条件 |
3.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2 线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的制备 |
3.1.3 操作条件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浓度线性聚丙烯酰胺对淌度的影响 |
3.2.2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测定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
3.2.3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
3.3 小结 |
4 葡聚糖为筛分介质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4.1 实验条件 |
4.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4.1.2 葡聚糖溶液的配制 |
4.1.3 操作条件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不同浓度葡聚糖对淌度的影响 |
4.2.2 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 |
4.2.3 伊贝沙坦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 |
4.3 小结 |
5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
5.1 前言 |
5.2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的原理 |
5.3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的各种手性选择剂 |
5.3.1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
5.3.2 蛋白质 |
5.3.3 冠醚 |
5.3.4 大环抗生素 |
5.3.5 多糖类化合物 |
5.3.6 小结 |
5.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
6 扑尔敏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
6.1 理论推导 |
6.2 实验部分 |
6.2.1 试剂与仪器 |
6.2.2 实验方法 |
6.3 结果和讨论 |
6.3.1 扑尔敏对映体与β-环糊精结合常数的计算 |
6.3.2 β-环糊精理论最佳浓度的计算 |
6.3.3 对映体的淌度与分离选择性的关系 |
7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分离与定量分析研究 |
7.1 仪器与试药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西布曲明旋光度的测定 |
7.2.2 操作条件的选择 |
7.2.3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含量测定 |
7.2.4 西布曲明对映体与β-环糊精结合常数的测定 |
7.2.5 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西布曲明对映体的比较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 谢 |
参考文献 |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研究 |
2 应用研究 |
2.1 β-CD协同增敏 |
2.2 对映体拆分 |
2.3 β-CD诱导室温磷光法及应用 |
2.4 β-CD及其衍生物的荧光增强效应 |
2.5 痕量金属的测定 |
2.6 传感器 |
2.7 模拟酶与超分子化合物 |
2.8 β-CD包络物性质的研究 |
3 β-CD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展望 |
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β-环状糊精包结作用的微量热法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羧甲基可德胶多糖的功能化研究及应用[D]. 邬娟.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8)
- [2]巴氯芬及γ-氨基丁酸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研究[D]. 刘宇飞. 中南民族大学, 2011(07)
- [3]环糊精与季铵盐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碳纳米管分散和碳酸钙制备中的应用[D]. 白燕. 山东大学, 2009(05)
- [4]光谱法研究普萘洛尔与ctDNA相互作用及手性识别[D]. 李俊. 山西大学, 2008(04)
- [5]抗癌药物/环糊精超分子体的非共价作用研究[D]. 李香. 山东大学, 2008(01)
- [6]新型杯芳烃化合物的合成、识别及几种吸收性树脂的研究[D]. 刘长鹰. 天津大学, 2007(07)
- [7]主客体非共价复合物的电喷雾质谱研究[D]. 张华蓉. 吉林大学, 2007(03)
- [8]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超分子包合物研究[D]. 孙延春.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9]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及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D]. 黄芳. 重庆大学, 2004(01)
- [10]β-环糊精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J]. 马文瑾.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