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雾、露、霜产生的降水应如何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夏德锋[1](2019)在《基于天气发生器的石羊河流域降水模拟时空分析及降水变化趋势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基于WGEN天气发生器原理,选择石羊河流域及其周边包括民勤、永昌、武威、门源、乌鞘岭、景泰、靖远和西宁等八个站点,利用各站点1968-2017年雨季逐日降水资料完成流域降水模拟的时空分析和降水变化状况的研究。在降水模拟时空分析方面,本文的天气发生器模型由Python编程来实现,首先依据各站点1968-1997年雨季逐日降水资料,在改进美国经验公式的情况下设计符合石羊河流域降水特征的算法计算出了转移概率P(W|D)和P(W|W),并通过极大似然法估计出了各站点雨季内每个月份的降水模拟参数alpha和beta;然后通过柯尔莫戈罗夫及斯米尔诺夫(Kolmogorov-Smirnov)检验(简称KS检验)和Q-Q图对模型进行地区适用性检验,结果得出除极端降水值外,两参数GAMMA分布能较好的模拟石羊河流域的逐日降水状况;最后在分别指定干湿日的情况下,将月平均降水日数、日平均降水量、雨日平均降水量和月最大降水量四个统计量作为评价模拟结果的要素,分别计算四个评价要素中模拟值与实际观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在时间方面进行模拟效果的验证和流域降水状况的分析,另外通过样条函数和自然邻域两种插值方法实现了雨季各月份月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可视化目标,同时发现流域实际降水情况与模型模拟降水情况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都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在流域降水变化分析方面,首先通过计算雨季平均降水量、雨季平均降水日、平均转移概率P(W|D)、平均转移概率P(W|W)、降水模拟形态参数alpha和尺度参数beta的十年滑动平均值来削弱其周期性;然后通过Python绘制各站点研究要素的距平图并分析其阶段性变化状况;最后通过气候倾向率和Mann-Kendal非参数检验两种方法对石羊河流域各站点每个研究要素进行了整体的趋势分析。
付枝蓉[2](2019)在《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节气的相关性》文中提出目的: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重症之一。如何有效预防它的发生,降低死亡率,是医学界正在进行的重要课题。本研究探讨在“天人相应”、“治未病”思想的指导下,为了预防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减少其复发率,降低死亡率。针对居住于气候相近、生活习俗相似的四川地区特殊群体,通过分析这部分患者发病的主要节气,并应用五运六气学说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为临床实施因时制宜、择时用药,以及预测疾病转归、预后提供具有实践意义的客观依据,从而为个体化预防、治疗及养生提供临床借鉴依据。对象与方法:病例来源:2015年大寒(1.20)后到2019年小寒(1.5-1.19)近4年凡是于我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经胃镜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主要包括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临床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315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制定临床观察表,收集病历,重点统计发病节气,探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统计软件处理分析,以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与节气的相关性,进而告知人类要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研究结果:1、研究发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与节气有关系。居前三位的依次是:①秋分、大雪②霜降、小寒③寒露、冬至,发病相对较少的节气是谷雨、夏至、立秋、处暑。2、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病与六气有关系,主要以终之气、五之气和初之气为主。3、UGB与季节相关。主要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即冬季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发病季节,夏季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低发季节。结论:UGB的发病与节气、六气、季节的变化有相关性。针对上述研究结果,对UGB的预防在冬季,节气主要在寒露及前后秋分、霜降和冬至及前后大雪、小寒,即平均气温较低、温差较大节气以及低温季节应加强重视。
孙帅[3](2018)在《CLDAS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及ASCAT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文中研究表明土壤湿度作为陆地表面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对气候、农业、生态等至关重要。目前土壤湿度的获取方式主要有站点观测、遥感反演和模式模拟,其各有优缺点,而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能够用观测或遥感反演的土壤湿度来调整陆面模式的运行轨迹,使陆面模式模拟中积累的误差得以释放。因此,本文以中国气象局陆面数据同化系统(CMA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CLDAS)为平台,使用集合卡尔曼滤波同化方法开展关于ASCAT 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研究,主要包括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模拟试验和ASCAT 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三个方面。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1)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本文制作了 19982015年中国区域时间分辨率lh、空间分辨率0.0625° 的长序列融合降水驱动数据。从评估结果可以看出,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在量级上与站点观测更为接近,在空间分布上符合中国降水的空间分布;从独立性检验可以看出,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在误差时间序列、空间分布、不同分区下、区域自动站检验下以及不同降水量级的把握上都是优于CMORPH降水和MERRA2降水;在对台风“Saudel”的监测上,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能够表现出台风过境强降水中心位置和强度,优于CMORPH降水、MERRA2降水和EMSIP降水,在量级上略低于站点观测。因本文制作的降水驱动未融合了中国气象局区域自动站数据,效果略逊于融合了 CMPA地面-卫星-雷达三源降水。但相较于CMPA三源降水,CLDAS长序列降水时间跨度较长且考虑了冬季固态降水问题。(2)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模拟试验:使用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和CLDAS2.0降水分别驱动Noah-MP陆面模式模拟得到土壤湿度,与站点观测对比分析可以看出,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驱动下土壤湿度在全国的平均偏差略大于CLDAS2.0降水驱动下的土壤湿度,但相关系数更高;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对雪深的模拟与观测较为接近,明显地优于CLDAS2.0降水驱动模拟的积雪,主要是因为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加入了固态降水信息。因此可以看出,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可以用于陆面模式的模拟中,且效果较优;(3)ASCAT 土壤湿度的同化试验:对ASCAT 土壤湿度进行偏差订正和质量控制,选取不同集合数目对ASCAT 土壤湿度进行同化试验。从误差时间序列、误差空间分布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集合数目对同化影响不大;分别扰动辐射和降水驱动数据,评估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扰动辐射或降水驱动数据还是同时扰动辐射和降水,对于同化结果的影响不大;(4)ASCAT 土壤湿度同化结果的分析:将ASCAT 土壤湿度同化到Noah-MP陆面模式中,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上看,同化后的土壤湿度在全国平均上较模式模拟Openloop更接近于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上,同化改进了部分地区土壤湿度,但对于有些地区,同化起负效果;同化土壤湿度对土壤温度也有一定的改进,因模式模拟土壤温度效果已经较优,所以从数值上看改进程度不是很大;在干旱个例的监测上,与2014年7月12日国家气候中心公布的气象干旱综合监测图对比发现,同化后的土壤湿度效果是优于模式模拟Openloop 土壤湿度对干旱监测的效果。
陈丹彤[4](2018)在《“霜”及其参构词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释《全唐诗》中的“霜”》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语义与文化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分析了语素“霜”及其参构词的语义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出语素“霜”及其参构词所属的三个语义场:性状语义场、精神语义场和时间语义场。通过提取《全唐诗》中含“霜”诗句,分析处于该文学语境中“霜”的修辞义及其文化象征义。《全唐诗》中“霜”的语义既包括辞书中的释义,又包含生成发展的特殊文化意蕴,体现了“霜”修辞义和文化象征义的修辞化生成过程。
梁绵[5](2017)在《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数值模拟》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利用2015年冬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内进行的雾的外场综合试验资料,主要研究12月21日发生在雨后的两次强浓雾过程,在分析典型雾过程的天气背景和边界层结构的基础上,重点研究雾爆发性增强的特征及成因。研究结果表明:雨后地表及近地层的高湿环境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南京冬季冷高压控制下稳定的天气层结,以及夜间的辐射冷却作用,极有利于辐射雾的产生。而雾的爆发性增强,主要与降温和增湿有关。晴天夜间云量的骤减使得地表向上长波辐射增强而引起的强降温,日出后湿地表及贴地植物附着霜的强蒸发作用使得近地层水汽增多,都可直接引起雾的爆发性变浓。强的贴地逆温层的形成是雾爆发性增强的关键,使得水汽积聚于近地面不易向上扩散,在诱发因子的促动下,爆发极易产生。而风廓线100~150m附近位于逆温顶的超低空急流的加强,有利于加速逆温层的贴地增强。利用PAFOG 一维辐射雾模式对此次雾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将预报结果与实况对比,结果表明:地面基本气象要素中,能见度的模拟效果最好,温度能较好得模拟出变化趋势,但最低温度预测偏高,最高温度预测偏低,相对湿度在雾中的模拟与实况几乎完全重合,但在雾消散后,差值较大。敏感性试验结果可得,降温与增湿会促进雾体的变浓。云量的增减对能见度变化趋势影响较大。
孙云华[6](2017)在《典型卫星影像数据反演降水产品精度分析与融合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如何获得高精准度的降水数据是气象与水文及其他相关科技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同时降水信息也是自然灾害防护工作和水文分析预报工作研究的重要基础。多年以来降水数据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地面气象观测站,但气象站数据多是在其行业内部被运用,普通科研工作者若获得高时空精度的气象数据并不容易,因此卫星探测降水的技术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卫星技术开始于上个世纪的六十年代,至今虽只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但是却在短时间内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利用卫星获得高时空分辨率的降水数据已是完全可能实现的事情,目前有超过十种卫星可以提供降水数据,但是卫星数据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例如其精度,只能做到接近地面雨量计的值,不能达到可取代雨量计的精度。目前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能够达到0.25°*0.25°,空间上约25km,这样的精度对降水而言仍然偏大,因此如何在缺少雨量计数据、卫星数据又不能达到应用要求的情况下获得高质量的降水数据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将研究三种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四川省的运用效果,分别为:CMORPH(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s MORPHing technique,气候预测中心算法)、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热带降水观测卫星)和PERSIANN(Precipitation Estimation from Remotely Sensed Information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遥感信息降水估计),这三种数据是目前运用非常广泛的降水数据,空间分辨率均为0.25°*0.25°。本文的研究内容将分为五部分,首先对四川省多年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从而对四川省整体的降水情况和多年来降水变化情况进行概括性的了解;第二是分析三种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探测精度,时间上的精度分析将分为3小时、逐日和逐月,进而检验三种数据的降水量和空间精度;第三是结合包括NDVI和经纬度在内的地理因子对三种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以期得到空间上精度更高的降水信息;第四是结合地理加权回归方法,在加法和乘法融合模型下,对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和地面雨量计数据进行数理合并,得到比原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精度更高的融合降水数据;第五是利用未参与融合的地面基准站数据对第四步中所得到的融合数据进行检验,验证其精度是否真的得以提高。通过对以上五部分的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从1981-2010年的30年间,从所选用的四川省41个地面站记录的降水情况来看,夏季的降水天数比冬季的降水天数多出近900天,且秋季是所有季节中降水量最小的季节。同时,四川西部的降水远远小于四川东部地区的降水,而30年间,四川的降水主要集中在两个区域,一是四川的东部,二是四川偏向西藏和云南的地区。在四川东部,1998年之前,降水的距平正负交替变化,而1998年之后,正距平的年份比负距平多。在春季,川西和川东的降水在30年间是增加的,增长的幅度分别为0.017/10a和1.3/10a,其他季节的降水量均为降低。(2)由于三种降水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0.25°*0.25°,选择在这个空间分辨率内的雨量计数据,求其平均值作为验证卫星数据的标准值,发现当时间尺度越小,卫星数据的探测结果越差,而当验证时间增加,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与雨量计的结果也越来越接近,特别是CMORPH。从2013-2015年,其月尺度上的降水与雨量计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85%、87%和87%,并且CMORPH的空间降水分布特征和雨量计的空间分布特征十分相似。TRMM和PERSIANN的空间降水特征只是在四川的局部地区与雨量计吻合,且两种数据与雨量计的散点图特征也比较离散,相关系数及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值均比CMORPH低。同时,CMORPH的每日降水变化趋势与雨量计是一致的,而PERSIANN则与雨量计的降水变化存在明显差异。(3)进行三种降水数据的验证之前,首先计算降水与NDVI的响应关系,发现NDVI在16天内对降水的响应系数是最大的,故在降尺度处理中,所选用的NDVI是16天后的NDVI。降尺度处理后,CMORPH与雨量计的结果最相近,其相关系数也是三种数据中最高的,偏差在3年中都在2以下,均方根误差相比于其他两种降水产品的降尺度也低很多。CMORPH的降尺度数据在空间上与雨量计数据也很类似,并且没有原数据在空间上突然变化的现象,说明CMORPH的降尺度数据可以反映更小空间尺度的降水信息。由于TRMM原数据的影响,其降尺度产品只在某些时候与降水的信息吻合,降尺度TRMM的日降水变化趋势与雨量计的变化趋势类似,但TRMM的偏差在春季和冬季都很大,这一点PERSIANN数据也是一样,而且PERSIANN的降水变化趋势与雨量计的变化趋势差异巨大,不能反映每日降水的变化真实情况。(4)在地理加权回归GWR的基础上,利用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对三种降水产品进行融合,得到新的空间分辨率为0.05°*0.05°的融合降水数据,融合数据中不仅包含卫星反演降水数据,也包含雨量计数据以及经纬度在内的其他地理因子数据。融合结果中,CMORPH在加法模型框架下的结果比乘法模型框架下的结果更准确,前者在整个四川省都与雨量计的结果很接近,而乘法模型只在四川省局部地区与雨量计类似;TRMM的融合结果在某些时间准确度高,但在某些时间又和雨量计观测结果差异很大;文中选择了6个融合结果较高的PERSIANN月数据,除了这6个月的数据结果外,PERSIANN的其他融合结果存在很大误差。(5)将融合数据与四川省157个基准站降水数据进行对比,验证融合数据的精度。受数据获取的难度影响,能获得的基准站降水数据时间为2013年5月-8月,这些数据未参与融合。通过对比分析,发现CMORPH的加法融合模型和基准站降水相关系数最高、偏差和均方根误差最低,并且加法模型的结果比乘法模型的结果精度更高;TRMM的融合结果比其原数据精度更高,特别是加法模型,虽然TRMM在2013年5月的融合结果与基准站存在差异,但在其他月份的融合结果与基准站还是很接近的;PERSIANN的融合结果与基准站存在很大的差异,其融合结果是不理想的。
贺志华[7](2015)在《高山流域降水径流过程机理及模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山流域是世界上诸多大河的源区,是世界“水塔”,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其降水径流过程有显着的特殊性。论文关注高山流域降水径流过程的以下四个主要特征:径流过程的降水驱动空间差异大;产流过程复杂,径流成分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大;融雪水是高山流域重要的径流成分;地形起伏大,土壤和植被等下垫面条件显着的空间变异性导致流域降雨产流条件在空间上显着变化。针对这些特征导致的水文模拟难点,提出了改进水文模拟精度的方法。基于空间分布模式的遥感和地面降水融合方法:TRMM等卫星遥感降水产品可以较好地反映降水的空间分布模式,并用TRMM栅格和雨量站点所在栅格雨量的差值定量表征。将地面站的点雨量观测优势和TRMM的空间分布观测优势结合,以雨量站点为控制点对每个TRMM栅格的数据进行校正。校正降水产品改进了雨量站稀疏的澜沧江流域洪峰的模拟效果。基于径流成分划分的水文模型参数分步率定方法:综合高山流域气温随高程递减和积雪冰川分布起始高程不同的特点,建立了高山流域径流成分的识别方法。将高山流域径流过程线划分为由不同径流成分主导的子集,径流过程线的每个子集根据其物理成因对应于模型参数的一个子集,模型参数依据相应的径流过程线子集分别逐步率定。参数分步率定方法应用于新疆的台兰河流域,增强了参数率定的物理基础,提高了参数率定的计算效率。基于积雪累积和消融过程信息的度日因子估计方法:综合温度对雨雪转换和融雪的控制作用,将流域积雪过程划分为累积段、消融段和累积消融并存段。在累积段,观测的降雪量即为积雪水当量,结合遥感积雪面积和地面积雪深数据可估算流域积雪密度。在消融段,依据估算的积雪密度和观测的积雪深数据,可估算融雪水当量,由此估计融雪度日因子。度日因子估计方法应用在奥地利山区的Lienz流域,有效地改进了流域积雪覆盖的模拟效果。基于地形指数的澜沧江流域变结构水文模型:以新安江产流计算方法和HBV产流计算方法为基准产流计算方法,选定地形指数作为产流条件控制因子,建立了产流计算方法随流域下垫面条件变化的水文模型。当子流域计算单元的平均地形指数大于某一阈值时,以新安江模型方法计算产流,反之,则以HBV模型方法计算产流。变产流计算方法的模型结构显着地改进了澜沧江流域洪峰的模拟效果。
蔡鑫[8](2015)在《合肥市灰霾天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文中指出论文根据2013年和2014年上半年合肥市的环境监测资料、高空气象探测资料、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大气气溶胶观测资料,探讨了合肥市灰霾天气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天气条件和气象要素对灰霾形成的影响;分析了合肥地区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和典型灰霾天气的气象特征、局地污染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3年合肥市灰霾天数145天,灰霾天数占全年总天数的39.7%。1月和12月是全年灰霾最严重的月份,分别有26天和21天为灰霾天气;根据各项数据统计,2013年当合肥发生灰霾天气时,PM2.5/PM10的比值在0.96~0.99,能见度不超过3.0km,气压为1023百帕左右,气温较低,低于5℃,相对湿度73%81%,风速为1.5m/s,降水量几乎为零。(2)分析2013年8月~2014年2月的PM10、PM2.5和PM1同步自动监测数据,其结果显示:PM2.5占PM1o的平均百分比值为66.7%,PM1占PM2.5的平均百分比值为56.0%。重污染天气时,PM2.5/PM1o百分比值几乎都在60%~90%,达标天气时,百分比值几乎落在40%~80%,而PM10浓度在150-300μg/m3之间时,该比值变化幅度较大。PM1/PM2.5的变化则与PM2.5/PM10的变化相反,重污染天气时,PM1/PM2.5几乎都在60%以下,达标天气时,此比值几乎都落在50%~85%,而PM1o浓度在150~300μg/m3之间时,该比值变化幅度较大。重污染时,PM2.5/PM10的值会升高,但PM1/PM2.5的值会下降,可见造成污染的主要为细粒子PM2.5。(3)从局地污染来看,污染主要来源于本地污染,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煤燃烧等秋季末的秸秆燃烧会带来较多的生物燃烧质气溶胶;2014年1月底的局地污染加重,有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的贡献,1km以上高空的污染主要来自西北方向。(4)建议当前合肥市灰霾污染应着重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分区域控制污染源,将合肥市按照东部及北部城区、主城区、其他区域划分成三个区域性特点鲜明的区域,以工业废气治理、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为重点,分区域、分类做好各项污染源的整治工作。二是建设城市通风廊道,根据合肥市主导风向设置通风廊道,从远郊及市区打通城市风道,把郊外的风引进主城区,增加城市的空气流动性。
梁林[9](2015)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从人居环境科学及可持续发展观的角度切入进行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以雷州半岛区域内13个乡村传统聚落为研究对象,探寻了中国乡村传统聚落系统的人居环境含义及其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炼了乡村传统聚落的规划思想、方法和其支撑系统;与此同时,通过对乡村聚落系统的发展、变迁的研究,总结乡村传统聚落形态演进、变迁的规律,从而为本区域内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有实施性的建议。论文通过实地调研、对历史文献的考证以及既有研究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将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的人居环境总结为“地景空间、人类行为方式、人工空间、社会空间”四个层次。以时间和空间为并列主线,将雷州半岛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环境的特性分解到四个层次中予以动态梳理,提炼出雷州半岛乡村聚落系统影响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态演进规律。在时间轴上,论文立足当前、溯源过去、展望未来,将四个层次随时间的变迁及促成因素进行了深度分析。通过人口与土地利用、建筑功能与格局、聚落地域文化特征、聚落健康与舒适度及能源与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划分,定性地概括了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引入数字化模拟工具对传统与新建村落进行聚落尺度及建筑尺度的模拟分析,定量推演出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地景空间和人工空间随时间演变的物理特征,再现了传统格局凝结的生态智慧,也暴露出现状空间进一步发展时会面临的问题。在空间轴上,论文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规模的角度切入,将乡村传统聚落系统总结为“点——群——网”的网络体系结构,发现并提炼出传统规划体系中“共生区域”、“适宜性规模”的生态适宜性准则,以及利用这些准则将点与群串接成网的智慧,从今日来看这些准则仍适应发展的要求,应继承并根据现有人口规模调整后继续贯彻于今后的发展规划当中;此外,针对大量既有传统民居空置及日益荒弃的现象,通过数字化模拟传统民居改造方案的设计优化案例,验证了在点的规模上,既有传统建筑更新改造的潜力和可行性方案。通过以上研究,本论文主要在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的释义、聚落规划思想与方法、村落支撑系统、乡村聚落演进规律、人口与土地利用、聚落不同尺度物理性能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对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为雷州半岛未来的建设指明了问题所在与发展方向,也为岭南汉民系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建设理论、乡村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前沿课题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而乡村研究数字化工具的使用填补了本领域研究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论文对历史文献、历史图典、测绘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与总结,为本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
张丽亚[10](2015)在《低空增暖和水汽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夏半年小雨变化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采用线性回归,集合经验模以及EOF分解等方法对1979-2009年夏半年(5-10月)中国东部地区(105。E以东)395站0.1-10mm降水(小雨)进行分析,指出夏半年总小雨量和小雨日均呈现显着减少,趋势系数分别为-4.89mm/10yr,-2.48d/10yr,并且减少主要集中在1989年前和1994年之后。EOF分解结果前两模态指出小雨日不仅具有东部地区一致减少的变化特征,还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其中,东北地区,南方地区小雨日减少较中部地区更显着。时间系数的最大熵谱分析指出小雨变化具有显着的2-3年,6年周期。与此同时,中雨日、大雨日在小雨减少区域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表明小雨日的减少不是独立事件,是伴随低空温度上升、水汽微弱减少,相对湿度明显减少的大背景发生的。低空温度,可降水量,相对湿度与小雨有着密切联系,其EOF分解结果与小雨日分解结果无论在空间,时间系数,以及周期变化方面都非常一致。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高(低)年,小雨日偏多(少);可降水量多(少)年,小雨日偏多(少);温度高(低)年,小雨日偏少(多)。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温度通过影响饱和水汽压变化,使饱和水汽压增加6%-7%/K。饱和水汽压增加在水汽一定的前提下,使相对湿度减少。通过经验公式对温度,比湿变化对小雨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单纯由温度变化引起相对湿度减少-5.50%,单纯由比湿变化引起的相对湿度减少-0.16%。对夏半年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小雨变化进一步分析发现小雨的减少主要由多云天小雨减少导致,小雨日,小雨量的趋势分别为-2.09d/10yr,-4.12mm/10yr。多云天小雨量EOF分解第一模态呈现小雨量整体一致减少的变化特征,其时间系数具有显着的30年,2.73年周期。多云天低空相对湿度、水汽、温度与多云天小雨变化具有显着关系,合成分析结果表明相对湿度偏高(偏少)年,小雨日和小雨量偏多(偏少);降水量偏高(低),小雨日和小雨量也偏多(偏少),并且在日尺度上,这种影响更为明显;对于温度而言,温度偏高天,小雨量偏多,而温度偏高年(偏低),小雨日偏少(偏多),表明在长期来看,增暖确实会抑制小雨事件的发生,但这种抑制体现在气候尺度上。相对湿度、可降水量和温度EOF分解第一模态分别呈现与小雨类似的分布特征,其时间系数与小雨具有相同的周期。同时,通过经验公式对温度,比湿变化对多云天小雨的影响进行分析,发现2000-2009年期间,相对湿度的减少主要是由水汽减少导致,而1979-2009年期间,相对湿度的减少是由增暖导致。结合水汽输送分析表明,北方地区相对湿度的减少主要是水汽减少导致;而南方地区相对湿度的减少则主要是增暖和水汽减少共同导致。在阴天相对湿度显着减少的前提下,阴天小雨在除了长江流域外其他区域均呈现增加趋势。1990-1999年期间华北地区小雨的增加由CAPE的显着增加导致,2000-2009年期间黄淮流域小雨的增加与相对湿度的增加有关。CAPE与小雨的合成分析表明,CAPE对小雨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主要影响华北、东北以及华南部分区域,当CAPE偏高时(偏少),小雨偏多(偏少)。阴天CAPE的增加主要是由低空温度上升和水汽增加引起,而位势高度对CAPE的影响较小。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东部地区夏半年小雨减少由小雨日减少导致,并且这种减少主要由多云天小雨减少导致。小雨减少与低空温度上升,水汽减少,相对湿度减少有关。温度和比湿通过改变相对湿度影响小雨。根据Clausius-Clapeyron方程分析可知在所有天气条件下,水汽变化不大,低空温度上升对小雨的影响比水汽更明显,认为是小雨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在多云天条件下,北方小雨的减少由水汽减少导致,南方小雨减少则由增暖和水汽减少共同影响。低空温度和水汽还通过影响CAPE,造成了阴天小雨的增加。
二、雾、露、霜产生的降水应如何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雾、露、霜产生的降水应如何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天气发生器的石羊河流域降水模拟时空分析及降水变化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天气发生器研究进展 |
1.2.2 降水变化状况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天气发生器的石羊河流域降水模拟 |
2.1 天气发生器降水模拟方法介绍 |
2.1.1 天气发生器简介 |
2.1.2 天气发生器数学模型 |
2.1.3 极大似然法参数估计 |
2.1.4 天气发生器模型的Python实现过程 |
2.2 石羊河流域概况及数据资料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数据资料 |
2.2.3 数据预处理 |
2.3 降水参数计算结果及分析 |
2.4 地区适用性检验 |
2.4.1 柯尔莫戈罗夫及斯米尔诺夫检验(KS检验) |
2.4.2 Q-Q GAMMA分布概率图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降水模拟的结果分析及面降水的生成 |
3.1 降水模拟时间序列结果分析 |
3.1.1 初始日为干日状态下的结果分析 |
3.1.2 初始日为湿日状态下的结果分析 |
3.1.3 总体评价 |
3.2 空间面降水的生成 |
3.2.1 空间插值方法介绍 |
3.2.2 空间插值建模过程及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羊河流域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
4.1 滑动平均及计算结果 |
4.2 距平趋势分析 |
4.3 气候倾向率趋势分析 |
4.4 Mann-Kendall法趋势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2)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节气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1、干支与运气 |
1.1 干支与五运 |
1.2 干支与六气 |
1.3 年份的干支计算方法 |
2、天干统运,地支纪气 |
2.1 十干纪运 |
2.2 地支纪气 |
3、五运 |
3.1 五运之主运 |
3.2 五运之客运 |
4、六气 |
4.1 六气之主气 |
4.2 六气之客气 |
4.3 客主加临 |
5、运气起始时间 |
二、临床研究 |
1、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介绍 |
1.2 病例诊断标准 |
1.3 研究病例标准 |
2、研究方法及结果分析 |
2.1 研究方法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观察指标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统计结果及分析 |
三、结论 |
四、讨论 |
(一) 上消化道出血 |
(二) 运气学说 |
(三) 各年份具体分析 |
(四) 总结 |
(五) 防治 |
(六) 中医理论的展望 |
五、不足与展望 |
1. 不足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学研究 |
(3)CLDAS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及ASCAT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降水融合数据产品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陆面模式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陆面同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论文所用数据 |
2.1.1 地面站点观测降水 |
2.1.2 站点观测土壤湿度 |
2.1.3 地面观测土壤温度与雪深 |
2.1.4 降水产品 |
2.1.5 CLDAS大气驱动数据 |
2.1.6 ASCAT土壤湿度产品 |
2.2 技术与方法 |
2.2.1 多重网格变分分析方法 |
2.2.2 集合卡尔曼滤波 |
2.2.3 累积概率密度匹配 |
2.2.4 降水评估指标 |
2.2.5 土壤湿度评估指标 |
2.2.6 Noah-MP陆面模式 |
第三章 CLDAS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 |
3.1 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驱动数据的制作 |
3.2 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驱动数据的非独立性检验 |
3.2.1 降水量对比 |
3.2.2 非独立检验下误差随时间的变化 |
3.2.3 非独立检验下误差空间分布 |
3.2.4 非独立检验下与CMORPH融合降水产品对比 |
3.3 CLDAS长序列融合降水驱动数据的独立性检验 |
3.3.1 试验一交叉检验 |
3.3.2 试验二186个站点下的独立性检验 |
3.3.3 试验三使用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的评估 |
3.3.4 对台风“Saudel”的监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模拟试验 |
4.1 陆面过程模拟试验方案的设计 |
4.2 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土壤湿度模拟与评估 |
4.2.1 不同降水和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 |
4.2.2 误差时间序列 |
4.2.3 误差空间分布 |
4.3 基于Noah-MP陆面模式的积雪模拟与评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SCAT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 |
5.1 试验方案的设计 |
5.1.1 ASCAT土壤湿度同化方案的设计 |
5.1.2 ASCAT土壤湿度产品偏差订正与质量控制 |
5.2 ASCAT土壤湿度的同化试验 |
5.2.1 不同集合数目的试验 |
5.2.2 大气驱动数据的扰动试验 |
5.4 ASCAT土壤湿度同化结果的分析与评估 |
5.4.1 同化前后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 |
5.4.2 同化前后误差时间序列 |
5.4.3 同化前后土壤湿度误差空间分布 |
5.4.4 同化前后土壤湿度不同分区下的结果分析 |
5.4.5 同化土壤湿度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5.5 ASCAT土壤湿度同化对干旱事件的监测 |
5.5.1 干旱监测的意义 |
5.5.2 干旱指数的计算 |
5.5.3 ASCAT土壤湿度同化的干旱监测个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创新点 |
6.1.1 结论 |
6.1.2 创新点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霜”及其参构词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释《全唐诗》中的“霜”(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本文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语料来源 |
第一章 “霜”及其参构词的语义系统及语义场 |
第一节 “霜”的辞书释义及其语义系统 |
第二节 “霜”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场 |
第二章 《全唐诗》属性状语义场的“霜”的修辞义及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全唐诗》中“霜_1”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二节 《全唐诗》中“霜_2”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三节 《全唐诗》中“霜_3”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四节 《全唐诗》中“霜_4”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全唐诗》属精神语义场的“霜”的修辞义及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全唐诗》中“霜_5”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二节 《全唐诗》中“霜_6”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唐诗》属时间语义场的“霜”的修辞义及文化阐释 |
第一节 《全唐诗》中“霜_7”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二节 《全唐诗》中“霜_8”的修辞义及其文化阐释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
附录一《全唐诗》“霜”参构的多义词语 |
附录二《全唐诗》中含“霜”诗句一览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雾的外场观测试验 |
1.2.2 雾的爆发性增长研究 |
1.2.3 雾数值模式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观测概况及资料分析方法 |
2.1 仪器和观测方法 |
2.2 南京及周边地区雾的气候特征 |
2.3 资料概况及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强浓雾的的生消过程及边界层结构 |
3.1 雾的定义和分类 |
3.1.1 雾的定义 |
3.1.2 雾的分类及特征 |
3.2 2015年冬季南京两次强浓雾的边界层结构特征 |
3.2.1 雾过程概况 |
3.2.2 雾过程的天气背景 |
3.2.3 雾的边界层结构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特征研究 |
4.1 第一次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原因探讨 |
4.2 第二次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原因探讨 |
4.3 浓雾过程中部分现象讨论 |
4.3.1 浓雾的快速消散原因讨论 |
4.3.2 风速与能见度关系讨论 |
4.3.3 气溶胶与能见度关系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浓雾生消过程的数值模拟 |
5.1 PAFOG模式介绍 |
5.1.1 动力模块 |
5.1.2 辐射模块 |
5.1.3 微物理模块 |
5.1.4 植被模块 |
5.2 模拟方案 |
5.3 模拟结果分析 |
5.3.1 地面基本要素模拟结果分析 |
5.3.2 探空温湿廓线模拟结果分析 |
5.4 影响因素分析 |
5.4.1 云量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2 温度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4.3 湿度变化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
5.5 模式优缺点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本文特色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文特色 |
6.3 存在的不足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6)典型卫星影像数据反演降水产品精度分析与融合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降水探测方法的背景 |
1.1.2 降水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1.1 卫星反演降水精度的研究现状 |
1.2.1.2 卫星反演降水数据降尺度的研究现状 |
1.2.1.3 卫星反演降水数据融合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2.1 典型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精度的评估研究现状 |
1.2.2.2 降尺度卫星反演降水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2.3 卫星融合降水数据的发展现状 |
1.3 相关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研究数据的介绍 |
1.4.1 所用数据概述 |
1.4.2 卫星数据介绍 |
1.4.2.1 CMORPH数据介绍 |
1.4.2.2 TRMM3B42 V6数据介绍 |
1.4.2.3 PERSIANN数据介绍 |
1.5 本文研究目标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标 |
1.5.2 技术路线 2 四川省多年降水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
2.1 研究区域 |
2.2 研究资料 |
2.3 四川省多年降水数据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 |
2.3.1 降水天数的特征 |
2.3.2 每日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变化特征 |
2.4 降水信息与地理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5 降水距平的变化特征 |
2.5.1 多年降水距平的计算方法 |
2.5.2 四川东部降水距平变化特点 |
2.5.3 四川西部降水距平变化特点 |
2.5.4 降水年变化率和趋势系数 |
2.5.5 多年降水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 |
2.6 本章小结 3 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在四川省的精度验证分析 |
3.1 精度验证方法及参数介绍 |
3.2 不同时间尺度的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 |
3.2.1 三小时尺度的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 |
3.2.2 逐日尺度的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 |
3.2.3 逐月尺度的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 |
3.3 卫星反演降水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研究 |
3.4 区域性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趋势 |
3.5 卫星反演降水数据对降水事件记录的验证 |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空间降尺度研究 |
4.1 利用降尺度方法提升降水分辨率的原因 |
4.2 降水与植被指数的响应关系 |
4.3 降尺度方法介绍 |
4.4 卫星反演降水数据降尺度的结果与分析 |
4.4.1 2013 年降尺度结果分析 |
4.4.2 2014 年降尺度结果分析 |
4.4.3 2015 年降尺度结果分析 |
4.5 降尺度数据精度检验 |
4.5.1 降尺度数据与雨量计数据的参数检验 |
4.5.2 降尺度数据与雨量计数据散点图分析 |
4.6 本章小结 5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与地面实测降水数据的融合研究 |
5.1 卫星反演降水产品与地面实测降水数据的融合方法 |
5.1.1 经验分析法 |
5.1.2 最小二乘法 |
5.1.3 最优插值法 |
5.1.4 卡尔曼滤波法 |
5.1.5 本文所用的融合方法 |
5.1.5.1 地理加权回归(GWR) |
5.1.5.2 加法模型 |
5.1.5.3 乘法模型 |
5.1.5.4 降水背景场的生产 |
5.1.5.5 背景场残差与比例因子的计算 |
5.1.5.6 回归参数的计算 |
5.2 基于加法模型的融合产品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
5.2.1 CMORPH加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2 TRMM加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2.3 PERSIANN加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 基于乘法模型的融合产品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
5.3.1 CMORPH乘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2 TRMM乘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3.3 PERSIANN乘法融合产品的空间分布特征 |
5.4 本章小结 6 融合卫星反演降水数据的交叉验证 |
6.1 CMORPH卫星反演降水融合结果交叉检验 |
6.2 TRMM卫星反演降水融合结果交叉检验 |
6.3 PERSIANN卫星反演降水融合结果交叉检验 |
6.4 融合结果误差的空间分布 |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 |
(7)高山流域降水径流过程机理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
1.2.1 高山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的推求 |
1.2.2 高山流域水文模型参数率定方法 |
1.2.3 高山流域融雪度日因子的估算方法 |
1.2.4 不同水文模型产流计算方法的差别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2章 基于空间分布模式的遥感与地面降水融合方法 |
2.1 高山流域的降水观测 |
2.1.1 稀疏的地面雨量站网 |
2.1.2TRMM卫星降水产品 |
2.2 基于空间分布模式的遥感和地面降水融合方法 |
2.3 融合方法在赣江流域的验证 |
2.4 澜沧江流域降水融合及其在水文模拟中的应用 |
2.4.1 日径流模拟结果 |
2.4.2 不同降水输入下模拟结果对参数率定的敏感性 |
2.4.3 积雪空间分布的模拟 |
2.5 小结 |
第3章 基于径流成分划分的水文模型参数分步率定方法 |
3.1 高山流域径流成分组成 |
3.2 基于径流成分划分的参数分步率定方法 |
3.2.1 径流成分划分 |
3.2.2 分步迭代率定 |
3.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
3.4 结果和分析 |
3.4.1 径流成分划分 |
3.4.2 分步率定结果 |
3.4.3 分步率定法与自动率定法的比较 |
3.4.4 敏感性分析 |
3.5 小结 |
第4章 基于积雪累积和消融过程信息的度日因子估计方法 |
4.1 融雪度日因子 |
4.2 基于积雪累积和消融过程信息的度日因子估计方法 |
4.3 Lienz流域的融雪度日因子估计及结果评价 |
4.3.1 研究区概况 |
4.3.2 度日因子估计结果的空间分布 |
4.3.3 日径流模拟评价 |
4.3.4 积雪分布模拟评价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地形指数的澜沧江流域变结构水文模型 |
5.1 高山流域产流计算方法 |
5.2 变产流计算方法的水文模型 |
5.3 澜沧江流域及地形指数特征 |
5.4 结果和分析 |
5.4.1 地形指数阈值 αt的年际变化 |
5.4.2 地形指数阈值 αt与干旱指数的协同演变 |
5.4.3 日径流过程模拟的改进 |
5.5 小结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6.1 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 |
6.2 研究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8)合肥市灰霾天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资料来源 |
2.3 主要研究方法 |
2.3.1 颗粒物人工采样 |
2.3.2 分析质控措施 |
第三章 合肥灰霾气候特征及气象成因 |
3.1 灰霾介绍 |
3.1.1 灰霾的概念 |
3.1.2 灰霾的定义 |
3.2 灰霾形成原因 |
3.3 雾与霾的区别与转化 |
3.3.1 雾与霾的区别 |
3.3.2 雾与霾相伴而生并能相互转化 |
3.4 气象部门霾的观测与发布 |
3.5 灰霾天气的判断依据 |
3.6 灰霾天气下气象特征 |
3.6.1 灰霾天气总体气象特征 |
3.7 灰霾天气下气象特征 |
3.8 非灰霾天气下气象特征 |
3.9 小结 |
第四章 合肥颗粒物污染特征 |
4.1 颗粒物总体污染特征 |
4.1.1 PM_(10)、PM_(2.5)和PM_1的浓度特征 |
4.2 颗粒物粒径谱数浓度分布特征 |
4.3 灰霾天气下的污染特征 |
4.3.1 能见度观测 |
4.3.2 灰霾天气特征对比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合肥市典型灰霾过程分析 |
5.1 秸秆燃烧和局地污染的混合型污染 |
5.1.1 雷达观测结果 |
5.1.2 气象分析 |
5.2 气象条件与局地性污染引发的灰霾 |
5.3 一次持续时间长且有间歇期的污染过程 |
5.4 烟花爆竹和局地排放引发的污染 |
5.5 典型灰霾期间气象特征分析 |
5.5.1 2013年2月10日~月16日灰霾气象特征分析 |
5.5.2 2013年11月7日~11月13日灰霾气象特征分析 |
5.6 小结 |
第六章 合肥市灰霾天气污染控制对策 |
6.1 分区域控制污染源 |
6.1.1 燃煤污染源治理 |
6.1.2 城市扬尘污染源治理 |
6.1.3 机动车污染源治理 |
6.2 建设城市通风廊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7.3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研究背景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2.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3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研究对象的确定 |
1.3.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研究综述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1.5 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思想 |
1.5.2 论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5.3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雷州半岛自然与人文历史环境 |
2.1 雷州半岛概况 |
2.2 雷州半岛的自然条件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条件 |
2.2.3 水文条件 |
2.3 雷州半岛的历史变迁 |
2.4 雷州半岛的人口结构与文化渊源 |
2.4.1 移民史 |
2.4.2 方言 |
2.4.3 红土文化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乡村传统聚落形态系统的构成 |
3.1 聚落构成研究的发展 |
3.2 相关概念的辨析 |
3.2.1 聚落与聚居概念的辨析 |
3.2.2 乡村聚落与乡村聚居 |
3.2.3 聚落系统与聚落形态系统 |
3.3 聚落形态系统的内涵 |
3.3.1 聚落形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
3.3.2 聚落形态系统的结构性 |
3.3.3 聚落形态系统的空间层次 |
3.4 聚落形态系统演化的过程 |
3.4.1 空间过程 |
3.4.2 社会过程 |
3.5 聚落形态系统形成的规划思想 |
3.5.1 规划思想的起源 |
3.5.2“由圆变方”发展历程 |
3.5.3 古代村落规划思想的内容 |
3.5.4 贯穿始终的规划思想 |
3.6 聚落形态系统的整体结构 |
3.6.1 点——个体乡村聚落 |
3.6.2 群——群体乡村聚落 |
3.6.3 网——区域乡村聚落 |
3.7 乡村传统聚落的支撑系统 |
3.8 乡村传统聚落建筑格局的总体特征 |
3.8.1 风水堪舆理念对住宅建筑整体的影响 |
3.8.2 宗法礼制对宅院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形态系统及案例剖析 |
4.1 半岛传统聚落形态概况分析 |
4.1.1 聚落形成的环境因素 |
4.1.2 聚落与半岛地形的关系 |
4.1.3 海陆聚落的基本特征 |
4.1.4 聚落的选址与分类 |
4.2 半岛聚落支撑系统 |
4.2.1 安全系统 |
4.2.2 生产系统 |
4.2.3 生活系统 |
4.2.4 生态系统 |
4.3 半岛聚落形态系统中的共生区域 |
4.3.1 共生区域的概念 |
4.3.2 群体间共生区域 |
4.3.3 均平共生的现实 |
4.3.4 适宜性的规模 |
4.4 聚落形态发展的典型模式 |
4.4.1 静态阶段——工业化前 |
4.4.2 动态阶段——工业化后 |
4.5 健康有序的典型——东林村 |
4.5.1 区位与沿革 |
4.5.2 聚落空间演变 |
4.5.3 村落整体人居环境的空间构成 |
4.5.4 聚落演变延续性研究 |
4.5.6 东林村发展模式总结 |
4.6 无序徘徊的案例——潮溪村 |
4.6.1 区位与沿革 |
4.6.2 聚落空间结构 |
4.6.3 聚落空间演变 |
4.6.4 聚落人居环境空间构成 |
4.6.5 龙门镇对潮溪村发展的影响 |
4.6.6 潮溪村发展模式总结 |
4.7 乡村聚落建筑的源考及发展 |
4.7.1 建筑特征源流考 |
4.7.2 建筑空间的变异发展 |
4.8 乡村聚落建筑类型及特征 |
4.8.1 支撑系统的精神核心——公共建筑 |
4.8.2 生活系统的基本载体——居住建筑 |
4.8.4 安全系统的独特表现——碉楼 |
4.9 建筑构件功能与艺术的统一——山墙 |
4.9.1 山墙的艺术多样性 |
4.9.2 山墙多重复合的功能性 |
4.9.3 山墙特色成因分析 |
4.9.4 本节小结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现状 |
5.1 乡村聚落人居环境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
5.1.1 历史传统聚落部分的衰败 |
5.1.2 新村聚落建设的杂乱无章 |
5.1.3 村落“空心化”现象严重 |
5.1.4 农村宅基地管理问题突出 |
5.1.5 基础设施匮乏及环境卫生堪忧 |
5.2 人口与土地利用 |
5.2.1 人口要素分析 |
5.2.2 场地与土地利用 |
5.2.3 人地关系 |
5.3 建筑功能与格局 |
5.3.1 乡村建筑规划建设的困境 |
5.3.2 新民居的时空特征演变 |
5.3.3 新民居典型案例 |
5.3.4 新民居空间格局特征 |
5.3.5 基于建筑学视角的新旧民居对比 |
5.3.6 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新旧民居对比分析 |
5.4 聚落地域文化特征 |
5.4.1 地域文化类型 |
5.4.2 地域文化特质 |
5.4.3 乡村传统文化丧失 |
5.5 聚落健康与舒适度 |
5.5.1 潜在的健康威胁 |
5.5.2 健康型建筑与建筑生物学 |
5.5.3 舒适度 |
5.5.4 乡村居住环境质量低 |
5.6 能源与资源配置 |
5.6.1 丰富的农业资源 |
5.6.2 林业资源 |
5.6.3 水资源 |
5.6.4 材料的使用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 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
6.1.1 全球气候变化 |
6.1.2 国家政策支持 |
6.1.3 乡村现实环境的需求 |
6.1.4 农民意识的呼唤 |
6.2 可持续发展的宏观策略 |
6.2.1 最小化原则的倡导 |
6.2.2 从低碳走向低碳 |
6.2.3 闭合的能量流与物质流 |
6.2.4“三低”原则 |
6.3 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
6.3.1 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 |
6.3.2 完善的居住基础设施 |
6.3.3 聚落垃圾有效处理 |
6.3.4 乡村新秩序的建立 |
6.4 基于可持续利用的建筑模拟分析 |
6.4.1 传统建筑空间持续利用的原则 |
6.4.2 新民居的改造方法 |
6.4.3 传统民居数字化模拟及改造案例优化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发展之痛 |
7.2 意识革新 |
7.3 持续的平衡 |
7.4 成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低空增暖和水汽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夏半年小雨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小雨的时空变化特征 |
1.1.2 小雨减少原因的探讨 |
1.1.3 小雨变化的主要研究方法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及来源 |
2.2 线性趋势计算及检验 |
2.3 EEMD方法 |
2.4 聚类分析 |
2.5 EOF分解及其检验 |
2.6 扩展EOF分解 |
2.7 最大熵谱分析 |
2.8 合成分析及其检验 |
2.9 插值方法 |
2.10 主要物理公式 |
2.11 小雨强度定义对结果的影响 |
2.12 中国东部地区ERA-Interim资料的准确性 |
第三章 近几十年我国东部地区夏半年小雨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 小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
3.2 小雨的时间演变特征 |
3.3 小雨的聚类分析 |
3.4 小雨的EOF分解及其特征 |
3.5 小雨的EEMD分解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空温度和水汽对夏半年小雨减少的影响 |
4.1 相对湿度对小雨减少的影响 |
4.2 低空温度与可降水量对小雨减少的影响 |
4.3 低空温度与水汽演变对小雨减少的相对贡献的物理解释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天气条件下小雨减少特征及原因 |
5.1 阴天多云天小雨时空分布特征 |
5.2 多云天小雨量减少原因分析 |
5.3 阴天小雨量增加原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雾、露、霜产生的降水应如何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天气发生器的石羊河流域降水模拟时空分析及降水变化趋势研究[D]. 夏德锋.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2]基于运气学说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节气的相关性[D]. 付枝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CLDAS长序列降水驱动数据的融合及ASCAT土壤湿度的陆面同化[D]. 孙帅.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4]“霜”及其参构词语义分析和文化阐释 ——兼释《全唐诗》中的“霜”[D]. 陈丹彤.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5]雨后两次强浓雾的爆发性增强过程及数值模拟[D]. 梁绵.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7(03)
- [6]典型卫星影像数据反演降水产品精度分析与融合改进研究[D]. 孙云华.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7(02)
- [7]高山流域降水径流过程机理及模拟研究[D]. 贺志华. 清华大学, 2015(07)
- [8]合肥市灰霾天气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D]. 蔡鑫.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5)
- [9]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雷州半岛乡村传统聚落人居环境研究[D]. 梁林.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1)
- [10]低空增暖和水汽影响中国东部地区夏半年小雨变化的研究[D]. 张丽亚. 云南大学,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