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菌的固态发酵及形态分析

红曲菌的固态发酵及形态分析

一、红曲霉固态发酵及形态解析(论文文献综述)

吴玉峰[1](2021)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选育及其在黄酒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目前红曲黄酒降脂保健成分含量极低,色价低且不稳定的问题,本论文以提高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含量和色泽稳定性为主要目的,从各地红曲中分离筛选获得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含量较高的红曲菌,通过诱变育种手段选育出酿酒用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菌株,将其应用于红曲黄酒的发酵酿造,最终提高了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和色价。并且研究了避光储存条件下影响红曲黄酒色价的因素,以此提高红曲酒色价稳定性、改善货架期褪色现象。本论文的主要结果如下:1.对我国主要产地红曲中的红曲菌分离筛选。从40份红曲样品中分离筛选出49株红曲菌株,其中41株为紫色红曲菌(Monascus purpureus),5株为高粱红曲菌(Monascus kaoliang),2株为从毛红曲菌(Monascus pilosus),1株为红色红曲菌(Monascus ruber);经固态发酵筛选获得一株产洛伐他汀、色素能力较高的紫色红曲菌H5-3,洛伐他汀产量17.90 mg·g-1,色价3195.27μ·g-1,糖化酶、液化酶、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分别达2514.26U·g-1、0.32 U·g-1、300.19 U·g-1,且该菌株不产桔霉素,是可应用于红曲黄酒酿造的功能红曲霉菌。2.通过诱变育种提高了红曲菌H5-3产洛伐他汀和红曲色素的能力。对红曲菌H5-3进行紫外诱变,通过对82株突变菌株固态发酵初筛得到了10株正突变菌株,经复筛获得了一株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及酶活性能优良的正突变菌株Z-27,洛伐他汀含量为23.41 mg·g-1,提高了30.78%左右。对菌株Z-27进行常温等压等离子体诱变,通过对47株突变菌株进行固态发酵初筛得到了4株正突变菌株,经复筛获得了一株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且稳定遗传的菌株W-4,洛伐他汀含量为32.47 mg·g-1,较菌株Z-27产量提高了38.70%左右,较菌株H5-3产量提高了81.39%左右,并且色价为4638.18μ·g-1,糖化酶、液化酶、酸性蛋白酶的活力分别达2255.96 U·g-1、0.35 U·g-1、270.81 U·g-1,且该菌株不产桔霉素。3.以红曲W-4为发酵剂酿造富含洛伐他汀的红曲黄酒。将菌株H5-3、W-4制成红曲分别应用于3 L体系红曲黄酒的酿造,通过比较理化指标、风味物质和功能物质等指标,菌株W-4酿造的红曲黄酒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黄酒标准,酒体中的洛伐他汀含量明显高于菌株H5-3(P<0.05)。因此利用菌株W-4进行100 L发酵罐体系黄酒的酿造,制备的红曲黄酒洛伐他汀含量达115.02 mg·L-1,色价29.28μ·m L-1,经标准饮酒单位换算红曲酒中每一饮酒单位洛伐他汀含量为7.05 mg。并针对红曲黄酒中的洛伐他汀及色价的稳定性,通过避光室温贮藏6个月后发现洛伐他汀含量没有明显下降,在酒体中有着较好的稳定性;但色价下降了64.10%,稳定性较差。4.解析避光条件下影响红曲黄酒色价稳定性的因素,延长红曲黄酒货架期,改善红曲黄酒颜色不稳定现象。通过探究避光储存条件下影响红曲酒色价稳定性的关键因素,发现温度是影响红曲黄酒颜色不稳定的首要因素,红曲酒在60℃、80℃、100℃加热处理2 h后红色素保存率分别为88.97%、71.86%、58.18%,在4℃、25℃、37℃避光储存90 d后红色素保存率分别为72.01%、39.13%、29.90%;红曲酒中的乙酸、乳酸等酸类成分也是影响红曲酒颜色不稳定的因素,避光存放90 d后分别使红色素保存率降低了17.56%、15.68%;红曲酒中的酒精度、儿茶素等成分会减缓红色素的降解,添加20%(v/v)乙醇、8%(m/v)儿茶素避光37℃存放90 d后红色素稳定性较对照提高了56.86%、46.29%。因此在4℃条件下避光储存红曲黄酒效果最佳,较室温条件下(25℃、37℃)色价稳定性提高了84.03%、140.83%。综上所述,本论文从福建、广东、浙江等地红曲中分离筛选出产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含量较高的红曲菌,并通过紫外——常温等压等离子体诱变技术有效提高了红曲中洛伐他汀和红曲色素含量,从而提高了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的含量和色价,对推广功能性红曲在食品行业中的应用以及提高红曲黄酒的功能品质、延长货架期具有重要意义。

曾海英[2](2021)在《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杂粮消费时尚、健康生活理念的兴起,杂粮特有成分和营养功能研究及分离纯化技术、风味营养杂粮新产品开发、以及微生物发酵转化提升杂粮产品品质和生理功能等,已成为国内外杂粮产业领域的研究热点。薏苡(Coix lachryma-jobi L.),因其极高的营养与药用价值,被誉为“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自古就是食药皆佳的“粮药”之一。本论文针对薏米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利用率低下、高附加值产品匮乏的产业链延伸技术“瓶颈”,采用益酵益生型红曲霉对薏米进行发酵代谢转化,实现多重活性组分富集与叠加;针对高增量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形成路径与量变机理;采用体外实验及动物模型,对发酵产物进行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以期为研发高活性功能产品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16份薏苡种质资源中,晴隆白壳薏苡子粒品质最优,富含蛋白质(13.42 g/100g)和薏苡素(7.46 mg/100 g)。晴隆白壳薏苡谷脱壳碾米产生的碎薏米副产物,蛋白质、粗脂肪、还原糖与精米、糙米含量相近,但淀粉(71.30 g/100 g)和粗多糖(60.30 g/100g)(p<0.05)含量高于精米和糠,且还富含薏苡酯(4.00 mg/g)、薏苡素(2.83 mg/100g)、芦丁(1.20 mg/g)等活性成分,可作为发酵基质进行目标活性物质的转化与富集。(2)将碎薏米按装料量7.22 g/100 mL、料液比50:17、初始p H值6.5、121℃蒸料6 min后,按质量百分比接种9%的红曲霉种子液(孢子浓度≥106个/mL),于28±1℃下发酵10 d,发酵产物中4种特征性活性成分均高效累积,其中薏苡素与薏苡酯含量较碎薏米原料分别提高4.06倍和4.45倍,达6.50 mg/100 g和17.80 mg/g,而洛伐他汀(167.90 mg/100 g)与红曲色素(色价1058 U/g)则实现新增富集。值得关注的是,发酵产物亲脂性组分增量极显着(p<0.01),较原料组提高了2.05倍,提取率达8.63%;其中还富含α-生育酚(17.88μg/g)、γ-三烯生育酚(72.53μg/g)、γ-谷维素(655.01μg/g)、β-谷甾醇(53.32μg/g)等活性成分,尤其增量最大的α-生育酚、1个未知组分和γ-谷维素,分别提高162.55倍、34.30倍和24.99倍;经GC-MS/MS鉴定,未知组分为(3β)-3-羟基-5-烯-17-甾酮,是一种极具生理活性的甾体激素类化合物,已被国内外公认为新型膳食补充剂。(3)鉴于红曲霉发酵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的菌种依赖性,采用转录组学与蛋白组学技术解析其代谢路径及富集机理: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的富集涉及3条代谢路径与12个关键功能蛋白(酶)的表达,即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路径中3-脱氢奎尼酸合成酶[EC:4.2.3.4],3-脱氢奎尼酸脱氢酶I[EC:4.2.1.10],莽草酸脱氢酶[EC:1.1.1.25],莽草酸激酶[EC:2.7.1.71]和3-磷酸莽草酸1-羧基乙烯基转移酶[EC:2.5.1.19]蛋白表达上调,促进莽草酸富集。酪氨酸代谢路径中乙醛脱氢酶[EC:1.2.1.5]蛋白表达上调,促进尿黑酸富集;尿黑酸双加氧酶[EC:1.13.11.5]和延胡索酰乙酰乙酸酶[EC:3.7.1.2]蛋白表达下调,防止尿黑酸向乙酰乙酸盐转化,确保底物充足。泛醌与其它萜-醌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中对羟基苯丙酮酸双加氧酶[EC:1.13.11.27]基因表达上调,促进对羟基苯丙酮酸生成尿黑酸;尿黑酸植基转移酶[EC:2.5.1.115]催化尿黑酸(HGA)和异戊烯基二磷酸(Pr DP)生成生育酚前体物质2-甲基-6-植基-苯醌(MPBQ);生育酚环化酶[EC:5.5.1.24]催化MPBQ前体物质生成γ-生育酚及其三烯生育酚;生育酚O-甲基转移酶[EC:2.1.1.95]促进发酵体系中γ-生育酚、γ-三烯生育酚等类型向α-生育酚或其三烯生育酚形式转化。γ-谷维素(阿魏酸甾醇酯)与(3β)-3-羟基-5-烯-17-甾酮的富集涉及甾类生物合成路径,与甾类化合物形成累积密切相关。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体系中甾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路径受14α-甾醇去甲基酶[EC:1.14.14.154]、Cyp51A[CYP51G1]、甾醇去饱和酶[EC:1.14.19.20]、7δ-甾醇5-去饱和酶[ERG 3]、C-24甾醇还原酶[ERG 4]和7δ-甾醇5(6)-去饱和酶[STE 1]基因的表达调控,它们与脱氢胆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和谷甾醇的高量累积相关,为γ-谷维素和甾酮的酯化反应提供充足底物;而甾醇24-C-甲基转移酶[EC:2.1.1.41]和甾醇14α-脱甲基酶[EC:1.14.14.154 1.14.15.36]蛋白的高表达也促进代谢路径末端产物植物甾醇的高量累积。(4)红曲霉发酵的碎薏米经超临界CO2萃取的精油组分(FCS-O),提取率可达12.8%,且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质和丰富的生理活性物质,其γ-三烯生育酚、γ-谷维素、薏苡酯和油酸浓度分别达到72.83μg/g、745.96μg/g、9.65 mg/g和316.58 mg/100 g DW。FCS-O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能有效抑制易感多不饱和脂肪酸(EPA/DHA)氧化,防止脂质氧化和过氧化反应,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氧化168 h后7-酮胆固醇和过氧化物的浓度下降12.99倍和2.72倍,仅为8.42 g/mL和16.16 mmol/kg(p<0.01)。红曲薏米精油还具有抗人喉癌细胞HEp2增殖的作用(IC50=2.13 mg/mL),而对正常猴肾细胞CV-1无细胞毒作用;且抗癌活性较发酵前显着提高,抑制HEp2细胞增殖的IC50降低42%。经食用安全性评价证实,FCS-O无急性毒性(LD50>10 g/kg bw,属实际无毒),无诱变性、细胞毒性或遗传毒性。作为一种高活性多组分精油,应用潜力巨大,可开发为食品、食品配料、营养补充剂或天然食品抗氧化剂,提升产品性能与保健功效。

崔梦情[3](2021)在《真菌固态发酵释放葡萄籽多酚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葡萄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葡萄皮渣副产物,但目前其资源化利用程度非常低,如何实现葡萄皮渣资源化利用,是葡萄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葡萄皮渣,尤其是葡萄籽中残留的大量多酚物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而葡萄籽多酚的提取率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基于此,本课题首先评价了不同品种酿酒葡萄皮渣葡萄籽中不同形态多酚含量、酚类物质组成及其生物活性,其次优选出能通过固态发酵促进葡萄籽多酚释放的微生物,提高葡萄籽多酚的提取率,并研究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产生的水解酶与多酚含量的关系,最后研究商业酶处理对葡萄籽多酚释放的影响,对固态发酵促进多酚释放的酶学机制进行初步探索,为基于多酚的酿酒葡萄皮渣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8种葡萄籽中游离态多酚含量为81.32 mg GAE/100 g-1704.92 mg GAE/100 g,缀合态多酚含量为105.25 mg GAE/100 g-2242.62 mg GAE/100 g,结合态多酚含量171.54mg GAE/100 g-874.53 mg GAE/100 g,这三类多酚含量及比例在品种间差异显着。多数品种葡萄籽三类多酚中缀合态多酚含量较高,而蛇龙珠和马瑟兰结合态多酚含量较高。8种葡萄籽这三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存在显着差异,但其活性与其中总酚以及部分单体酚含量有显着的正相关性。(2)以赤霞珠葡萄籽为发酵基质,优选4株真菌进行固态发酵,4株真菌均能一定程度促进葡萄籽多酚的释放,其中红曲霉固态发酵能够最大地提高葡萄籽可溶性多酚含量,发酵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提高6.42倍,结合态多酚提高1.19倍,可溶性多酚中绿原酸增加了近340倍,结合态多酚中香豆酸、原花青素B1和白藜芦醇的含量显着增加,且发酵后抗氧化活性显着提高。(3)红曲霉发酵过程中产生的α-淀粉酶、β-葡萄糖苷酶和纤维素酶活性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含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性(P<0.05),而木聚糖酶和果胶酶活性与其相关性较低。纤维素酶、单宁酶和β-葡萄糖苷酶以及低浓度的α-淀粉酶处理葡萄籽能有效促进其多酚的释放,提高可溶性多酚含量,果胶酶处理葡萄籽不能促进其多酚的释放。相对单一水解酶处理,利用复合酶处理葡萄籽的效果更显着(可溶性多酚从59.16 mg GAE/100 g增加至179 mg GAE/100 g),复合酶处理后没食子酸、绿原酸、丁香酸、对香豆酸含量显着增加。

郭娜[4](2021)在《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桑是桑科桑属中一种多年速生落叶木本经济植物,桑叶和桑果富含多种天然活性成分,营养价值和功能作用突出,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保健品、药品等领域。我国桑树种植面积大,桑叶和桑果产量巨大。目前国内桑叶主要用于饲喂桑蚕和饲料加工,大部分桑叶未被充分利用。桑果皮薄、汁多、易碎,不易长期储存,多加工为饮料和果酱等低附加值产品。本论文以桑叶和桑果为原料,对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新型绿色溶剂高效提取和微生物发酵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为我国桑树资源高附加值加工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技术支撑,具有广泛的应用开发价值和潜力。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提取桑叶活性成分的绿色提取技术,并探讨了提取机制。利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提取溶剂,以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提取率为指标,通过溶剂筛选、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结合响应面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在最优的条件下,桑叶总酚和总生物碱的提取率可分别达24.39 mg/g和2.97 mg/g。对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中常见的六种化合物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与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和水提取相比,本方法对目标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乙醇提取的1.08-2.07倍和水提取的1.17-1.54倍,提取效率较高。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二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传统的两种方法。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riton-114分子与目标化合物通过氢键作用相互结合将目标化合物从植物中提取。利用表面活性剂浊点分离现象,在65℃下经过20 min加热,表面活性剂提取液中的活性成分实现了初步富集和分离。(2)通过微生物发酵解析了桑叶活性成分的生物转化规律,确立了红曲霉和酵母菌发酵桑叶工艺参数,并对发酵桑叶进行了活性评估。对复合微生物发酵桑叶条件进行了优化。桑叶总酚含量在第5天可达34.62 mg/g,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在第7天分别达到3.11 mg/g和1.10 mg/g。对发酵过程中影响酚类成分释放和转化的四种水解酶活力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酶活与成分相关。通过形态学观察发现桑叶经微生物发酵后结构破坏严重,发酵促进了活性成分的释放和转化。桑叶发酵过程中,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α-糖苷酶抑制活性均与总酚、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呈正相关。总酚含量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关系密切,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与α-糖苷酶抑制活性关系密切。(3)建立了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桑果花色苷的绿色提取技术,并研究了花色苷在溶剂中的稳定性。利用氯化胆碱-柠檬酸-葡萄糖摩尔比例为1:1:1,含水量为30%(v/v)组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作提取溶剂,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提取参数进行了筛选和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桑果花色苷提取率可达6.05 mg/g。本方法对桑果花色苷的提取率优于负压空化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法和高速匀质结合负压空化辅助有机溶剂提取法,分别是其他两种方法的1.08倍和1.30倍。通过对提取过程的动力学模型拟合,表明本提取方法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模型参数也优于其他两种方法。与传统有机溶剂法提取的桑果花色苷相比,花色苷在低共熔溶剂中的降解速率低、稳定性高,低共熔溶剂有利于花色苷的稳定提取和保存。利用大孔树脂对低共熔溶剂提取的桑果花色苷溶液进行了富集研究。经过AB-8树脂富集,花色苷的回收率为83.57%,桑果花色苷富集物中花色苷含量为21.64%,得到了纯度较高的桑果花色苷富集产物。(4)考察了固定化微生物发酵桑果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并对发酵桑果的品质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微生物的包埋率为86.73%。以总酚和总花色苷为指标,对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固定化乳酸菌发酵桑果中总酚和总花色苷的含量分别为2.93 mg/mL和2.18 mg/mL。与未发酵的桑果相比,总酚略升高2.81%,花色苷保留率为91.98%,此花色苷保留率高于游离乳酸菌发酵桑果的71.35%。对桑果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抗氧化活性优于未发酵的桑果。在低温贮藏过程中,未发酵的桑果和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总酚含量变化不显着,而未发酵的桑果花色苷含量显着降低,贮藏30天时花色苷的保留率为74.57%,固定化乳酸菌发酵的桑果相同条件下花色苷的保留率可达87.79%,保留率提高15.22%。对固定化乳酸菌重复发酵桑果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固定化乳酸菌在使用5次后菌球中乳酸菌的菌落数为初始的83.32%,固定化乳酸菌稳定性较好,有重复使用性。

罗游[5](2020)在《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文中认为番石榴叶为姚金娘科植物番石榴的叶。番石榴叶常用于治疗腹泻、积食腹胀、牙龈肿痛、湿疹和糖尿病等。本论文研究了番石榴叶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特征和消化特性;通过体外实验结合动物实验评估了番石榴叶多糖的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最后,通过固态发酵技术提升番石榴叶多糖的产量和生物活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辅助提取法可以高效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在响应面优化条件下(超声功率404 W,提取温度62℃,超声时间20 min),番石榴叶多糖的得率为1.00±0.04%,提高了约1.5倍,与预测值0.96%接近;多糖的糖含量为64.42%,糖醛酸含量为9.13%,不含蛋白。(2)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番石榴叶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OH自由基能力,其半数清除浓度值(IC50)分别为46.49μg/m L,102.82μg/m L和175.52μg/m L;体外降血糖实验结果显示番石榴叶多糖具有潜在的降血糖作用,番石榴叶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IC50=16.28μg/m L),但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弱(IC50=49.13 mg/m L)。(3)高脂饲料喂养结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50 mg/kg和100 mg/kg番石榴叶多糖灌胃4周,发现番石榴叶多糖能有效改善糖尿病小鼠的症状,主要表现在:(a)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值,提高糖耐量和控制体重丢失;(b)显着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清蛋白、肌酐水平;(c)显着提升糖尿病小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增强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降低丙二醛含量;(d)对糖尿病小鼠的肝脏、肾脏和胰腺组织有积极的保护作用。(4)采用葡聚糖凝胶G-200柱层析法从番石榴叶粗多糖中分离得到一种新的杂多糖GLP-1,糖含量为89.69%,平均分子量为812.83 k Da,主要由葡萄糖(59.37%)、阿拉伯糖(14.49%)、半乳糖(14.25%)、半乳糖醛酸(4.58%)、鼠李糖(4.19%)、甘露糖(1.73%)和葡萄糖醛酸(1.39%)组成。糖苷键类型包括(1→4)和(1→6)链接的葡萄糖,(1→6)链接的半乳糖,(1→3)链接的鼠李糖,(1→5)链接的阿拉伯糖,(1→3,6)链接的甘露糖以及(1→)链接的葡萄糖末端。GLP-1结构复杂,可能具有三股螺旋结构。GLP-1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5)模拟人体胃-肠道消化实验显示GLP-1在胃液中呈现絮凝状态,胃消化液对GLP-1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平均分子量由812.44 k Da降低至802.83 k Da。GLP-1在小肠液中复溶,平均分子量略微下降。消化液中还原糖含量增加,但是在胃肠消化液中均未检测到游离单糖,说明GLP-1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分子量降低是由分子链间糖苷键断裂引起的。经胃肠道消化后,番石榴叶多糖GLP-1仍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IC50=904.89μg/m L)和较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IC50=37.89μg/m L)。(6)巨大芽孢杆菌和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均能显着提高多糖的得率,增加糖醛酸和结合蛋白含量,以及增强多糖的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固态发酵过程中,多糖的产量和生物活性呈动态变化,存在最佳发酵拐点,发酵后多糖分子量下降。巨大芽孢杆菌发酵番石榴叶,发酵3天的番石榴叶多糖得率最高为3.53%,是未发酵番石榴叶的1.30倍,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佳;主要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从697.61 k Da下降至633.28 k Da。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发酵7天的番石榴叶多糖得率最高为2.54%,其抗氧化活性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最佳,主要多糖组分的平均分子量从893.88 k Da下降至672.76 k Da。微生物发酵过程中分泌的纤维素酶与番石榴叶多糖释放、高分子量多糖降解和低分子量多糖的生成密切相关。番石榴叶多糖可开发成功能性食品或辅助降血糖药物。固态发酵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糖生产、提取和改性等方面。

宋增光[6](2020)在《紫红曲霉发酵薏米促α-生育酚富集研究》文中提出α-生育酚是维生素E中含量最丰富、活性最高的一种形式,多存在于植物油中,具有高效的抗氧化、抗衰老、促生育等多重生理功能。α-生育酚的耐热性非常好,作为营养补充剂、抗氧化剂在食品热加工中使用效果尤为突出、应用前景广泛。目前,α-生育酚主要来源于植物油萃取蒸馏或化学合成,存在提取难、得率低、纯度差、成本高、环境不友好等问题;而酶催化法则技术复杂、推广困难。因此,为获得操作简便、安全高效、成本低廉的微生物发酵富集α-生育酚的方法,本研究在前期科研基础上,拟采用紫红曲霉发酵杂粮及副产物,筛选促α-生育酚高产的优质基质;通过响应面设计优化发酵条件,实现α-生育酚高效富集;同时对发酵过程动态监测,拟构建紫红曲霉固态发酵促α-生育酚富集的发酵动力学模型;并从紫红曲霉转录组学分析,初探其高效富集的分子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杂粮基质筛选:薏米、苦荞、甜荞、藜麦4种杂粮均含有丰富的营养组分,薏米中的蛋白质、脂肪、总糖显着高于其他杂粮,以薏米作为发酵基质可为紫红曲霉生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且糊化后的薏米粒均匀分散无粘连,更利于紫红曲霉菌丝生长。4种杂粮均含α、γ、δ三种生育酚,其中α-生育酚含量最高;接种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后,三种生育酚含量均显着增加,α-生育酚增幅最大(P<0.05);薏米基质α-生育酚增量达6.68倍,且发酵产物获得最高色价(1333.03 U/g),显着优于其他杂粮(P<0.05)。紫红曲霉在薏米基质上生长旺盛,色泽红艳,发酵结束后收获的薏米红曲粉感官评价最好,色价最高,生育酚高效富集突出,因此可作为最佳发酵基质,进行后继研究。(2)紫红曲霉固态发酵促α-生育酚富集工艺研究及发酵动力学模型构建:以紫红曲霉为菌种,薏米为发酵基质,α-生育酚含量为指标对紫红曲霉固态发酵薏米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产物累积动态跟踪,得出α-生育酚最佳收获期为发酵第10天。响应面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料液比2:1,紫红曲霉接种量15%,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0 d,可收获α-生育酚高达12.414 mg/m L,较优化前提高3.99倍,且红曲色价同步增加到1458.26 U/g,较优化前提高1.09倍。在优化工艺基础上,构建紫红曲霉固态发酵菌体生长动力学、α-生育酚生成动力学、底物总糖消耗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验证模型拟合效果良好。模型解析α-生育酚合成的发酵类型属于生长部分偶联型,产物生成和细胞生长呈正比但时间有延滞,这为发酵过程管理、代谢调控、目标物收集,实现连续发酵等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3)基于转录组的α-生育酚高产富集机理初探:转录组测序后GO分类表明基因功能主要涉及细胞过程与代谢过程;其中又主要表现在结合与催化活性两个功能上;KEGG分类中代谢占比最大,代谢通路Unigene序列基因占比高,共包括31条代谢通路,主要涉及酶活性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维生素代谢、辅助因子与能量代谢等通路。综合差异基因GO与KEGG富集分析,α-生育酚的合成累积可能受到络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的影响,主要涉及的gene ID及上调倍数为:c4955-g1(1.156)、c5440-g7(1.1826)、c4553-g1(1.2051)。其中络氨酸合成过程中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导致络氨酸的含量增加进一步促进了α-生育酚合成通路前体物质4-羟苯丙酮酸及尿黑酸的增加,此过程伴随着一系列氧化还原酶、磺基转移酶基因高表达,其共同促进代谢合成α-生育酚。

朱治宇[7](2020)在《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区域霉菌多样性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酱香型白酒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四大香型白酒之一。与国外的蒸馏酒不同,酱香型白酒酿造采用传统固态发酵,工艺复杂,酒体具有酱香突出、酒体醇厚、幽雅细腻、空杯留香持久等独特的风格特征。其开放式多菌混合发酵工艺决定了酱香白酒的成型必定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演替密切相关。其中,霉菌能够分泌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多种水解酶系,对降解酿造原料和推动呈香呈味物质的形成具有重要贡献。因此,系统性深入探究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区域霉菌多样性特征,有助于解析发酵过程中霉菌群落的演替规律,以及酿造过程霉菌的功能作用。本研究首先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系统性解析茅台镇主酿区酿酒生产用大曲和酿造环境中霉菌菌群多样性特征(跟踪整个酱香白酒酿造周期),同时采用可培养分离、鉴定样品中的霉菌,解析可培养菌群结构。最后,模拟固态发酵考察代谢酶活结构,以各霉菌菌株的相对丰度和综合酶活特性为双向考核指标,探寻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过程中发挥主要功能的优势霉菌。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Miseq平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茅台镇酱香白酒7个主酿区酿造用大曲和环境样品霉菌进行解析,共检出霉菌95个属,其中从大曲样品中检出68个属,环境样品中检出89个属;明确了Aspergillus、Byssochlamys、Monascus、Thermoascus、Thermomyces、Rhizomucor等霉菌属是酿造用大曲中的优势霉菌;Alternaria、Aspergillus、Byssochlamys、Cladosporium、Fusicolla、Lecythophora、Monascus、Penicillium、Phoma、Pyrenochaeta、Thermoascus、Thermomyces、Toxicocladosporium等霉菌属是酿造环境中的优势霉菌。深入剖析了不同主酿区酿造大曲与周围环境霉菌的交互迁徙程度,从微生物角度为酒厂的选址提供了理论依据。(2)利用传统可培养及18S r RNA基因测序技术对茅台镇酱香白酒7个主酿区生产用大曲和环境样品霉菌进行解析,从环境样品中鉴定得到27个属57个不同霉菌种,大曲样品中鉴定得到15个属31个不同霉菌种;明确了Lichtheimia、Mucor、Aspergillus、Monascus、Rhizomucor、Paecilomyces、Schizophyllum等属霉菌是酿造环境中的优势的霉菌;Lichtheimia、Aspergillus、Penicillium、Phanerochaete、Thermoascus等属霉菌是大曲中的优势霉菌。深入剖析了酿造环境和大曲中霉菌对酱香白酒发酵的重要意义,从微生物角度诠释了高温大曲和堆积发酵都是酱香白酒中不可分割的酿造工艺。(3)采用麸皮模拟固态发酵的酶活力(淀粉酶、酸性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和最适产酶条件结果显示,霉菌生长最适含水量在45%~55%,最适p H值在4.0~5.0,最适发酵温度在30℃~35℃;以霉菌的酶学特性及其相对丰度作为研究靶标,将分离鉴定的59种霉菌评价为9种类型,明确了Lichtheimia corymbifera、Lichtheimia ramosa、Aspergillus tamarii、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fumigatus、Aspergillus oryzae、Aspergillus terreus、Aspergillus clavatus、Monascus sp.Atc8、Monascus pilosus、Penicillium griseofulvum、Paecilomyces variotii、Syncephalastrum racemosum、Phanerochaete sordida14种具有良好的综合酶活特性且相对丰度较高的霉菌菌种,建议将这些霉菌作为酿造环境评价、监测,大曲产品存储期及其质量评价的重要微生物指标。

傅思瑞[8](2020)在《木耳红曲降血脂产品研发》文中认为红曲和木耳是重要的药食同源菌类药材,红曲是由红曲霉菌发酵稻米而成的红色米粒,在发酵过程产生的多种代谢产物,具有降脂、降压、抗心血管疾病、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功效;木耳是一种木腐生真菌,其子实体含有多糖等活性成份,具有抗血栓、降血脂、抗肿瘤等功效。本课题利用现代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建立红曲霉菌固态发酵木耳原料的发酵工艺。以脂必妥、木耳粉、红曲粉、木耳粉和红曲粉配伍复方为对照,高血脂动物模型评价木耳红曲发酵粉的降血脂效果和安全性,并开发成颗粒剂和胶囊产品形态,同时建立起产品的质量标准体系。具体研究方法、结果和结论如下:(1)四株红曲霉菌菌株分别对木耳原料进行固态发酵,以发酵产物中多糖、还原糖、蛋白质、洛伐他汀、桔霉素、红曲色素的含量以及红曲色素的抗氧化活性为指标,筛选出高产红曲色素、高产洛伐他汀和低产桔霉素的红曲霉菌株。结果表明M.h2019红曲霉菌发酵得到的产物中洛伐他汀含量最高,产量为1724.19μg/g,红曲色素含量最高,为2.74 U/mL,且该菌株产红曲色素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活性,桔霉素含量也低于国家标准限量,故选用M.h2019作为后续固态发酵木耳红曲产品的最佳菌株。(2)为了优化M.h2019红曲霉菌与木耳的固态发酵工艺,以发酵产物中红曲色素含量为指标进行了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设计试验和BoxBehnken设计试验。通过统计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原料比(大米:木耳,g/g)=4:1,发酵时间18.61 d,大米蒸煮35 min,装料量22.36 g/250mL,料液比(发酵原料:水,g/mL)=1:2,菌种接种量13.40 mL,发酵温度30℃,补水量8.69%,补水时间7 d。(3)高血脂模型小鼠体内试验评价木耳红曲的降血脂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木耳红曲能够控制高脂小鼠体重的继续增长,显着降低小鼠肝脏和肾脏脏器指数,降低血清和肝脏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含量,降低小鼠体内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各项功效指标均远远优于木耳粉组、红曲粉组、木耳粉红曲粉配伍组、以及市场上现有的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因此,木耳红曲经过固态共发酵之后具有更好的降血脂效果,可以进行降血脂功能性食品开发。(4)在木耳红曲发酵粉中添加稀释剂、粘合剂、矫味剂和湿润剂,制作成木耳红曲颗粒剂和胶囊功能性食品。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表明粒度、水分、干燥失重、装量、装量差异、洛伐他汀含量、桔霉素含量和崩解时限各项指标达到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木耳红曲颗粒剂和胶囊均为合格产品。

史成,王笑,高嘉欣,王小璐,李鹏,王昌禄,陈勉华[9](2020)在《两种辅料对固态发酵红曲米莫纳可林K与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红曲霉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莫纳可林K(MK)和红曲色素(MPs)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次级代谢产物。为同时在红曲米固态发酵产物中获得一定量的MK和MPs,实验在大米基质基础上,分别添加豆粕、豆渣两种辅料,对红曲霉MPs-7进行固态发酵培养,分析两种代谢产物产量,并对辅料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在发酵基质中添加两种辅料均促进了MK的产生,但同时抑制了MPs的产生。豆粕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5%时,发酵产物MK产量最高,但几乎无MPs产生;豆渣添加量为质量分数15%时,提高MK产量的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MPs产量,且成本比豆粕低,更适合作为辅料添加到红曲霉固态发酵基质中。研究表明:基质含氮量会影响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中菌丝体量的积累,从而影响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

吴平[10](2020)在《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畜禽饲料中过量添加抗生素,会导致动物源食品存在严重的食用安全性隐患,饲料无抗化是大势所趋。豆粕作为油脂工业副产物,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富含蛋白质,适合用于多肽生物饲料的制备,因此豆粕发酵技术有广阔的开发前景。然而,当前工业化发酵豆粕方法比较传统,存在发酵成本高、效率低、智能化水平差等问题。为此,本文以多肽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嗜热菌高温固态发酵技术,旨在省去豆粕熟化灭菌环节,简化发酵流程,降低生产成本;研究发酵过程的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技术及其机理,旨在提高发酵效率;研究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旨在构建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发酵过程的精准控制。具体的研究工作和主要结论如下:(1)以生物量、蛋白酶和pH值为评价指标,开展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制种试验。将经筛选的胰蛋白胨大豆培养基定为发酵种子液培养基,经正交优化获得该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55℃、接种量3%、初始pH 7.0和摇床转速180 r/min。在此条件下,细菌菌落总数达到了7.49×108 CFU/mL。生长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Gompertz模型对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过程拟合程度更高,相关系数R2达到0.9894。(2)以发酵豆粕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高温发酵试验,获得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50.04 h、发酵温度55.33℃、水料比1.34:1和接种量12.46%(v/v)。与原料相比,发酵豆粕多肽、粗蛋白、可溶性蛋白和总酚含量分别显着升高了148.58%、5.26%、37.47%和42.96%,胰蛋白酶抑制剂、粗纤维、粗脂肪和pH值分别降低了77.43%、14.63%、19.42%和22.90%,豆粕营养价值显着提高。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量>20 kDa的大分子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α’,α和β亚基(90.5、71.5和55.2 kDa)、大豆球蛋白的酸性和碱性亚基(37.6和19.8 kDa)、Gly m Bd30k(30 kDa)以及Kunitz胰蛋白酶抑制剂(24 kDa)等食物性过敏原发生降解,小肽(200500 Da)和氨基酸(<200 Da)含量显着提高。回转式发酵罐(8 m3)放大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不灭菌高温发酵可以在保证一定发酵效果的同时,可省去蒸汽灭菌和粉碎步骤,降低生产成本。(3)以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物量和发酵豆粕多肽含量为指标,进行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种子液发酵和豆粕固态发酵试验。优化获得磁场强化种子液发酵最佳条件为:总发酵时间24 h、磁场在接种后第6 h介入、磁强度80 Gs、磁处理时长2 h。种子液菌落总数比无磁场组提高36.94%。优化获得磁场强化豆粕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总发酵时间48 h、磁场在发酵后第14 h介入、磁强度80 Gs、磁处理时长5 h。发酵豆粕多肽含量相比于未加磁场组提高了12.32%,达70.86g/kg。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经磁场强化后的菌体外观正常,核糖体数量升高,细胞膜增厚,增大了分泌蛋白合成与胞外转运能力,这可能是发酵后豆粕多肽含量进一步提高的原因之一。(4)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转录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磁场处理前后共有408条差异基因(156条表达量上调和252条表达量下调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磁场处理后涉及核糖体(关键基因rplE/F/N/O/P/Q/R/V/X、rpsC/E/H/K/M和rpmD)、RNA聚合酶(关键基因rpoA/B/C)和氨基酸(关键基因hisA/B/D/F/H/I/Z、argB/D/F、carA/B、gltD、rocA、murD和ilvC)代谢合成相关基因的上调,使得微生物细胞氮循环处于一个比较活跃的过程中,胞外蛋白质和酶的分泌水平提高,有利于对发酵过程中底物蛋白的分解、提高多肽含量。磁场处理后,与DNA合成直接相关的holB(DNA聚合酶IIIδ亚基)基因发生下调,细胞复制速率大幅增加的可能性降低,磁处理后细菌相比于对照组只增殖36%左右可能与此有关。(5)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蛋白组学研究结果显示,磁场处理前后共有25个差异表达蛋白(12个上调和13个下调蛋白),细胞S-layer蛋白上调趋势增大了细胞粘附性和菌落形成能力,使得菌体更易与基质发生锚定。核糖体休眠能力的降低,加大了蛋白质和氨肽酶的合成速率。综合分析蛋白和转录组结果显示,磁处理后胞内涉及丙酮酸脱氢酶和磷酸丙糖异构酶表达的pdhA/B和tpiA基因上调,提高了糖代谢供能效率;核糖体涉及细胞延伸因子EF-Tu的rplV、rpsC和rplP基因上调,加速了氨基酰-tRNA向核糖体相应位点的转运,提高了肽链延伸效率。细胞在发酵过程中发生分泌和自溶作用时,可释放胞内积累的蛋白质(酶),增强发酵底物蛋白水解能力,提高多肽含量。(6)利用探头式近红外光谱仪,从发酵料层中取样后实时监测豆粕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动态变化。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指标最优联合子区间分别为5,6046,001、6,8077,205、8,0108,408和9,61510,000cm-1以及4,0004,663、4,6675,330、6,0016,665和6,6697,332 cm-1。Si-PLS定量建模结果显示,多肽含量的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494和0.9570以及4.45和4.06;粗蛋白含量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385和0.9346以及3.45和3.56;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校正和预测模型Rc和Rp以及RMSECV和RMSEP分别为0.9446和0.9492以及1.13和1.09。近红外光谱实时监测系统结合Si-PLS算法可快速监测到发酵豆粕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的变化,为高温固态发酵豆粕智能化生产系统设计奠定基础。(7)以基础日粮和添加抗生素日粮为对照组,进行添加50、100和150 g/kg高温固态发酵豆粕(HFSBM日粮组)饲料肉鸡喂养试验(42 d)。相比于两组对照组,HFSBM日粮组对肉鸡生长性能未有负面影响;胸腺(p=0.111和0.156)和法氏囊(p=0.274和0.051)重量有上升趋势,分别从0.08 g/100 g提高至0.110.12 g/100 g体重以及从0.090.10 g/100 g提高至0.100.12 g/100 g;血清谷草转氨酶(GOT)含量(p=0.112和p=0.024)下降,分别由478和598 U/L降低至334429 U/L;十二指肠吸收能力(绒毛高度VH,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显着(p=0.02&0.001和p=0.052&0.027)增加,VH分别由1358和1430μm增长至15081512μm;V/C分别由7.69和7.99提高至9.0310.54;空肠中枯草芽孢杆菌数量显着增加,由4.35和4.24 log CFU/mL显着(p<0.05)增加至5.616.63 log CFU/mL。肉鸡日粮中通过添加HFSBM替代原有豆粕不仅可以降低畜禽抗生素用量,还在增强肉鸡免疫系统、保护肝细胞、促进小肠吸收和改善肠道微生物方面有积极的作用。

二、红曲霉固态发酵及形态解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红曲霉固态发酵及形态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选育及其在黄酒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红曲与红曲黄酒
        1.1.1 红曲
        1.1.2 红曲黄酒
    1.2 红曲菌主要次级代谢产物及合成途径研究
        1.2.1 洛伐他汀
        1.2.2 红曲色素
        1.2.3 桔霉素
    1.3 红曲菌菌种选育研究现状
        1.3.1 传统筛选
        1.3.2 诱变育种
        1.3.3 基因工程
    1.4 洛伐他汀、红曲色素在红曲黄酒中的应用现状
        1.4.1 红曲黄酒中洛伐他汀的研究现状
        1.4.2 红曲黄酒色泽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5.2 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1 主要材料
        2.1.2 主要菌株
        2.1.3 主要培养基
        2.1.4 主要试剂
    2.2 实验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分离和筛选
        2.3.2 红曲菌的诱变育种
        2.3.3 红曲黄酒的酿造实验
        2.3.4 红曲黄酒的色素稳定性研究方法
        2.3.5 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分离筛选
        3.1.1 红曲菌株的分离纯化结果
        3.1.2 红曲菌的鉴定
        3.1.3 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初筛
        3.1.4 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复筛
    3.2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诱变育种
        3.2.1 第一轮紫外诱变选育结果分析
        3.2.2 第二轮常温等压等离子体诱变选育结果分析
        3.2.3 初始菌株H5-3 及正突变菌株W-4 固态发酵产洛伐他汀的过程曲线
    3.3 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在黄酒中的应用
        3.3.1 红曲菌H5-3 及W-4 在黄酒中的应用评价
        3.3.2 富含洛伐他汀红曲黄酒的品质及稳定性评价
    3.4 避光条件下影响红曲黄酒色泽稳定性的因素
        3.4.1 pH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3.4.2 灌坛温度及时间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3.4.3 储存温度及时间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3.4.4 储存过程中氧气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3.4.5 酒精度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3.4.6 乙酸、乳酸、多酚成分对红曲酒色价的影响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相关附表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符号
第一章 绪论
    1.1 薏苡资源
    1.2 薏苡营养素及活性成分
        1.2.1 碳水化合物
        1.2.2 蛋白质
        1.2.3 脂类
        1.2.4 维生素与矿物质
        1.2.5 甾醇及其衍生物
        1.2.6 多酚类
        1.2.7 其它活性成分
    1.3 薏苡药理活性与生理功能
        1.3.1 药理活性
        1.3.2 抗氧化
        1.3.3 抗炎症
        1.3.4 抗肿瘤
        1.3.5 免疫调节
        1.3.6 其它生理功能
    1.4 植物性基质的微生物发酵转化与调控
    1.5 红曲霉
        1.5.1 红曲霉代谢产物及其功效
        1.5.2 组学技术在红曲霉发酵中的应用
    1.6 课题立题依据、意义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薏米基质原料筛选及发酵工艺优化模型构建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试剂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2.4 方法
        2.2.5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薏苡种质资源品质
        2.3.2 贵州薏米产品品质
        2.3.3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试剂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2.4 方法
        3.2.5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红曲霉活化与复检
        3.3.2 种子液制备
        3.3.3 固态发酵与产物检测
        3.3.4 亲脂性活性组分分析
        3.3.5 未知增量成分鉴定
        3.3.6 主要生理活性物质量变规律剖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曲霉发酵碎薏米主要生理活性物质富集机理初探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试剂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2.4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基质依赖性
        4.3.2 菌种依赖性
        4.3.3 转录组学解析
        4.3.4 蛋白组学解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曲霉发酵薏米精油食用安全及功能活性评价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试剂
        5.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5.2.4 方法
        5.2.5 统计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红曲薏米精油品质
        5.3.2 红曲薏米精油食用安全性
        5.3.3 红曲薏米精油功能活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图版

(3)真菌固态发酵释放葡萄籽多酚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葡萄皮渣简介
        1.1.1 葡萄皮渣活性成分简介
        1.1.2 葡萄皮渣多酚类化合物
        1.1.3 葡萄皮渣多酚生物活性研究
    1.2 植物不同形态多酚分布
    1.3 植物结合态多酚释放的方法
        1.3.1 化学水解
        1.3.2 物理辅助水解
        1.3.3 酶促水解
    1.4 固态发酵
        1.4.1 冠突散囊菌简介
        1.4.2 红曲霉简介
        1.4.3 黑曲霉简介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不同品种葡萄籽多酚组成及其生物活性
    2.1 引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试剂
        2.2.3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葡萄籽水分测定
        2.3.2 葡萄籽中游离态多酚的提取
        2.3.3 葡萄籽中缀合态多酚的提取
        2.3.4 葡萄籽中结合态多酚的提取
        2.3.5 总酚含量的测定
        2.3.6 单体酚含量的测定
        2.3.7 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2.3.8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2.4 统计学分析
    2.5 试验结果
        2.5.1 不同品种葡萄籽总酚含量
        2.5.2 不同品种葡萄籽游离态、缀合态、结合态多酚比例
        2.5.3 不同品种葡萄籽单体酚的含量
        2.5.4 不同品种葡萄籽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2.5.5 不同品种葡萄籽多酚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2.5.6 相关性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固态发酵对葡萄籽多酚释放及活性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菌株与培养基
        3.2.2 试验试剂
        3.2.3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葡萄籽样品的前处理
        3.3.2 菌种活化及固态发酵
        3.3.3 可溶性多酚的提取
        3.3.4 结合态多酚提取
        3.3.5 总酚的测定
        3.3.6 总黄酮的测定
        3.3.7 多酚组成成分分析
        3.3.8 多酚抗氧化活性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微生物发酵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总酚含量
        3.4.2 不同微生物发酵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总黄酮的含量
        3.4.3 不同微生物发酵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单体酚的含量
        3.4.4 不同微生物发酵后可溶性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3.4.5 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多酚和结合态多酚总酚含量
        3.4.6 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多酚和结合态多酚总黄酮含量
        3.4.7 红曲霉发酵后可溶性多酚和结合态多酚单体酚的含量
        3.4.8 红曲霉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和结合态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固态发酵促进葡萄籽酚类物质释放与水解酶活性关联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菌株与培养基
        4.2.2 试验试剂
        4.2.3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红曲霉固态发酵
        4.3.2 红曲固态发酵粗酶液的提取
        4.3.3 酶活测定
        4.3.4 商业酶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中水解酶活性的变化
        4.4.2 酚类物质释放量与酶活力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4.4.3 商业酶处理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总酚含量
        4.4.4 商业酶处理后葡萄籽多酚总黄酮的含量
        4.4.5 商业酶与葡萄籽多酚释放量的关系
        4.4.6 商业复合酶处理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含量
        4.4.7 复合酶处理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单体酚的含量
        4.4.8 复合酶处理后葡萄籽可溶性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创新点与结论
    6.1 创新点
    6.2 结论与展望
        6.2.1 结论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4)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桑叶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2.1 桑叶简介
        1.2.2 桑叶主要活性成分
        1.2.3 桑叶主要药理活性
    1.3 桑果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1.3.1 桑果简介
        1.3.2 桑果主要活性成分
        1.3.3 桑果主要药理活性
    1.4 植物活性成分新型提取技术
        1.4.1 植物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简介
        1.4.2 新型提取方法
        1.4.3 新型提取溶剂
    1.5 植物活性成分微生物发酵技术
        1.5.1 微生物发酵技术简介
        1.5.2 微生物发酵技术分类
        1.5.3 微生物发酵技术应用
    1.6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研究主要内容
        1.6.3 创新点
2 桑叶酚类成分和生物碱类成分提取研究
    2.1 引言
    2.2 仪器与材料
        2.2.1 实验仪器
        2.2.2 材料与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桑叶酚类和生物碱类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2.3.2 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优化
        2.3.3 超声辅助表面活性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2.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2.3.5 表面活性剂与目标化合物的结合机制探究
        2.3.6 浊点富集工艺研究
        2.3.7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HPLC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2.4.2 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确定
        2.4.3 单因素分析
        2.4.4 BBD结合响应面优化结果
        2.4.5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
        2.4.6 提取过程分析
        2.4.7 桑叶活性成分的富集
    2.5 本章小结
3 桑叶酚类成分微生物转化及功能活性研究
    3.1 引言
    3.2 仪器与材料
        3.2.1 实验仪器
        3.2.2 材料与试剂
        3.2.3 微生物
        3.2.4 培养基
    3.3 实验方法
        3.3.1 菌种的活化
        3.3.2 桑叶固态发酵过程
        3.3.3 桑叶活性成分的提取
        3.3.4 活性成分的分析与检测
        3.3.5 发酵中水解酶的测定
        3.3.6 桑叶的形态学观察
        3.3.7 桑叶生物活性的测定
        3.3.8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发酵对桑叶活性成分的影响
        3.4.2 桑叶发酵条件的优化
        3.4.3 桑叶发酵中酚类成分的变化
        3.4.4 桑叶发酵中水解酶的变化
        3.4.5 桑叶形态表征
        3.4.6 发酵桑叶的生物活性评价及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桑果花色苷成分提取研究
    4.1 引言
    4.2 仪器与材料
        4.2.1 实验仪器
        4.2.2 材料与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桑果花色苷的分析与检测
        4.3.2 低共熔溶剂的筛选与优化
        4.3.3 实验优化设计
        4.3.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与提取动力学研究
        4.3.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研究
        4.3.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工艺研究
        4.3.7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桑果花色苷分析方法的建立与验证
        4.4.2 低共熔溶剂体系的确定
        4.4.3 提取工艺的优化
        4.4.4 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及提取动力学结果
        4.4.5 花色苷提取溶液的稳定性分析
        4.4.6 桑果花色苷的富集
    4.5 本章小结
5 桑果微生物发酵及贮藏稳定性研究
    5.1 引言
    5.2 仪器与材料
        5.2.1 实验仪器
        5.2.2 材料与试剂
        5.2.3 微生物
        5.2.4 培养基
    5.3 实验方法
        5.3.1 菌种的活化
        5.3.2 乳酸菌生长参数的测定
        5.3.3 固定化乳酸菌的制备
        5.3.4 桑果发酵工艺的优化
        5.3.5 活性成分的测定
        5.3.6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5.3.7 贮藏稳定性的测定
        5.3.8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研究
        5.3.9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乳酸菌的生长情况
        5.4.2 固定化乳酸菌制备条件的确定
        5.4.3 发酵工艺的确定
        5.4.4 抗氧化活性评价
        5.4.5 贮藏稳定性评价
        5.4.6 固定化乳酸菌的重复利用性评价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天然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1.2.1 多糖提取
        1.2.2 多糖分离纯化
        1.2.3 植物多糖的生物活性
    1.3 番石榴叶的药用价值
    1.4 微生物发酵生产多糖的研究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工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和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多糖提取单因素实验
        2.3.2 多糖提取响应面法优化实验
        2.3.3 番石榴叶多糖热浸提
        2.3.4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分析
        2.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番石榴叶粉末的表观形态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超声辅助提取各变量对番石榴叶多糖得率的影响
        2.4.2 超声辅助提取番石榴叶多糖响应面优化分析
        2.4.3 最优条件下超声辅助提取法与传统提取法比较
        2.4.4 番石榴叶多糖的化学组成分析
        2.4.5 超声处理对番石榴叶结构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番石榴叶多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和试剂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3 实验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测定
        3.4.2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测定
        3.4.3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OH)能力测定
        3.4.4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淀粉酶活性测定
        3.4.5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3.4.6 番石榴叶多糖降血糖作用分析
        3.4.7 统计学分析
    3.5 结果与讨论
        3.5.1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
        3.5.2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
        3.5.3 番石榴叶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
        3.5.4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淀粉酶能力
        3.5.5 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能力
        3.5.6 番石榴叶多糖体内降血糖作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番石榴叶多糖纯化与结构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试剂
        4.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番石榴叶多糖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分离
        4.3.2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分析
        4.3.3 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测定
        4.3.4 番石榴叶多糖单糖组成分析
        4.3.5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
        4.3.6 甲基化分析
        4.3.7 红外光谱(FT-IR)分析
        4.3.8 核磁共振(NMR)分析
        4.3.9 三股螺旋构象分析
        4.3.10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4.3.11 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分析
        4.3.12 体外降血糖活性评估
        4.3.1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番石榴叶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4.4.2 番石榴叶多糖化学组成
        4.4.3 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
        4.4.4 番石榴叶多糖单糖组成
        4.4.5 高碘酸氧化与Smith降解结果分析
        4.4.6 甲基化结果分析
        4.4.7 FT-IR谱图分析
        4.4.8 NMR谱图分析
        4.4.9 刚果红实验结果分析
        4.4.10 SEM结果分析
        4.4.11 体外抗氧化能力
        4.4.12 体外降血糖活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番石榴叶多糖的体外消化特性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仪器
        5.2.1 原料与试剂
        5.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模拟胃消化
        5.3.2 模拟肠消化
        5.3.3 各消化阶段多糖分子量测定
        5.3.4 消化体系中还原糖测定
        5.3.5 消化体系中游离单糖测定
        5.3.6 抗氧化活性测定
        5.3.7 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
        5.3.8 数据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模拟胃肠道消化后多糖的平均分子量变化
        5.4.2 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还原糖和游离单糖的变化
        5.4.3 多糖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的变化
        5.4.4 多糖在模拟胃肠消化过程中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变化
    5.5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固态发酵提高番石榴叶多糖产量和活性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与仪器
        6.2.1 菌种及培养基
        6.2.2 原料与试剂
        6.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6.3 实验方法
        6.3.1 固态发酵番石榴叶
        6.3.2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提取
        6.3.3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组分分析
        6.3.4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分子量测定
        6.3.5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FT-IR分析
        6.3.6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SEM分析
        6.3.7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抗氧化活性分析
        6.3.8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分析
        6.3.9 发酵过程中关键降解酶活力测定
        6.3.10 发酵前后基质中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分析
        6.3.11 发酵前后基质微观形貌分析
        6.3.12 数据分析
    6.4 结果与讨论
        6.4.1 发酵时间对番石榴叶多糖产量的影响
        6.4.2 不同发酵程度的番石榴叶多糖的化学组成
        6.4.3 不同发酵程度的番石榴叶多糖的分子量分布
        6.4.4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的FT-IR分析
        6.4.5 发酵番石榴叶多糖的SEM分析
        6.4.6 发酵程度对番石榴叶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影响
        6.4.7 发酵程度对番石榴叶多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影响
        6.4.8 巨大芽孢杆菌发酵番石榴叶过程中相关降解酶活力变化
        6.4.9 红曲霉发酵番石榴叶过程中相关降解酶活力变化
        6.4.10 发酵前后番石榴叶木质纤维素组分含量变化
        6.4.11 发酵对番石榴叶表观结构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紫红曲霉发酵薏米促α-生育酚富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紫红曲霉及其固态发酵
    1.2 薏米及其活性物质
    1.3 发酵动力学研究现状
    1.4 生育酚及α-生育酚
        1.4.1 结构和性质
        1.4.2 生物合成
        1.4.3 提取制备
        1.4.4 富集高产
    1.5 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1.6 立题意义
    1.7 研究内容
        1.7.1 紫红曲霉发酵促生育酚高产的杂粮基质筛选
        1.7.2 紫红曲霉发酵促α-生育酚富集工艺优化及发酵动力学模型构建
        1.7.3 基于转录组学的紫红曲霉固态发酵薏米促α-生育酚富集机理初探
第二章 紫红曲霉发酵促生育酚高产的杂粮基质筛选
    引言
    2.1 材料与仪器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水分
        2.2.2 灰分
        2.2.3 总淀粉
        2.2.4 总糖
        2.2.5 脂肪
        2.2.6 总蛋白
        2.2.7 发酵工艺
        2.2.8 感官评价
        2.2.9 色价分析
        2.2.10 生育酚测定
    2.3 结果分析
        2.3.1 杂粮原料感官
        2.3.2 杂粮的营养
        2.3.3 菌株活化与复检
        2.3.4 发酵工艺
        2.3.5 发酵产物感官分析
        2.3.6 发酵产物色价评价
        2.3.7 发酵产物生育酚测定
        2.3.7.1 标品检测及标曲制作
        2.3.7.2 生育酚含量检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动力学模型构建
    引言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2 方法
        3.2.1 发酵方法
        3.2.2 生物量测定方法
        3.2.3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3.2.3.1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的单因素试验
        3.2.3.2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试验
        3.2.4 α-生育酚含量的测定
        3.2.5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构建
        3.2.5.1 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构建
        3.2.5.2 产物生成动力学模型构建
        3.2.5.3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构建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薏米紫红曲霉促α-生育酚富集的发酵条件单因素试验结果
        3.3.2 α-生育酚最佳收获期确定
        3.3.3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工艺的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3.3.4 响应面分析结果
        3.3.5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3.3.5.1 薏米紫红曲霉固态发酵动力学曲线
        3.3.5.2 菌体生长动力模型拟合结果
        3.3.5.3 产物合成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3.3.5.4 底物消耗动力学模型拟合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转录组的薏米红曲霉固态发酵促α-生育酚高产机理初探
    引言
    4.1 材料与仪器
        4.1.1 材料与试剂
        4.1.2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RNA提取
        4.2.2 RNA-Seq文库构建及测序
        4.2.3 数据组装
        4.2.4 基因功能注释与代谢途径富集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转录组组装与统计
        4.3.2 基因功能注释
        4.3.3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4.3.4 代谢途径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区域霉菌多样性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酱香白酒发展
        1.1.1 酱香白酒制酒工艺
        1.1.2 酱香大曲制曲工艺
    1.2 酱香白酒酿造微生物
        1.2.1 制酒霉菌
        1.2.2 大曲霉菌
        1.2.3 酿造环境微生物
    1.3 酱香型白酒酿造水解酶种类及特性
    1.4 本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 基于高通量测序对茅台镇酱香白酒主酿区域霉菌菌群结构多样性的解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试剂
        2.1.2 仪器与设备
        2.1.3 方法
        2.1.4 数据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霉菌多样性分析
        2.2.2 各主酿区间霉菌差异性分析
        2.2.3 主酿区域生产大曲与酿造环境中霉菌菌群结构差异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茅台镇酱香白酒不同轮次主酿区可培养霉菌菌群结构多样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试剂
        3.1.2 仪器与设备
        3.1.3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轮次环境和大曲中可培养霉菌结构
        3.2.2 不同轮次酿造环境中可培养霉菌菌群结构
        3.2.3 不同轮次生产用大曲中可培养霉菌菌群结构
        3.2.4 不同轮次环境与大曲霉菌菌群结构差异性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茅台镇酱香白酒主酿区优势可培养霉菌的酿造功能酶活特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与培养基
        4.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4.1.3 主要酿造环境因素对霉菌产酶活力的影响
        4.1.4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含水量对菌株分泌酶活特性的影响
        4.2.2 不同pH对菌株分泌酶活特性的影响
        4.2.3 不同发酵温度对菌株分泌酶活特性的影响
        4.2.4 菌株最适产酶条件分析
        4.2.5 菌株综合酶活特性及功能分析
        4.2.6 主酿区优势功能霉菌的综合评价
    4.3 本章小节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8)木耳红曲降血脂产品研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红曲霉菌及红曲
    1.2 红曲霉菌代谢产物
    1.3 红曲霉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
    1.4 红曲霉菌次级代谢产物作用机制与功效
        1.4.1 红曲色素
        1.4.2 洛伐他汀
        1.4.3 桔霉素
    1.5 红曲的应用及前景
    1.6 木耳及其发展现状
    1.7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1.8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1.8.1 研究内容
        1.8.2 创新点
2 红曲霉菌菌种筛选
    2.1 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红曲霉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2.2.2 红曲霉菌固态发酵木耳方法
        2.2.3 发酵产物中糖类和蛋白质含量测定
        2.2.4 红曲色素含量测定
        2.2.5 红曲色素抗氧化性检测
        2.2.6 洛伐他汀含量测定
        2.2.7 桔霉素含量测定
        2.2.8 数据统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发酵产物形态对比
        2.3.2 发酵产物中糖类、蛋白质和红曲色素含量分析
        2.3.3 红曲色素抗氧化性分析
        2.3.4 洛伐他汀含量分析
        2.3.5 桔霉素含量分析
    2.4 总结
3 木耳红曲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3.1 材料和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2.1 单因素试验设计
        3.2.2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3.2.3 最陡爬坡试验设计
        3.2.4 响应面试验设计
        3.2.5 数据统计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单因素试验结果分析
        3.3.2 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分析
        3.3.3 最陡爬坡试验结果分析
        3.3.4 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3.4 总结
4 木耳红曲体内降血脂效果研究
    4.1 材料和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2.1 木耳红曲发酵粉理化指标检测
        4.2.2 小鼠分组喂养及高血脂模型建立
        4.2.3 给药方式和样品剂量设计
        4.2.4 标本采集
        4.2.5 指标检测
        4.2.6 数据统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木耳红曲发酵粉理化指标检测结果分析
        4.3.2 高血脂小鼠模型建模结果分析
        4.3.3 小鼠体重的变化
        4.3.4 木耳红曲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4.3.5 木耳红曲对高脂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4.3.6 木耳红曲对高脂小鼠肝脂水平的影响
    4.4 总结
5 红曲木耳产品开发与质量检测
    5.1 材料和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方法
        5.2.1 木耳红曲颗粒剂与胶囊的制备
        5.2.2 木耳红曲颗粒剂产品质量检测
        5.2.3 木耳红曲胶囊产品质量检测
        5.2.4 数据统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木耳红曲颗粒剂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5.3.2 木耳红曲胶囊产品质量检测结果
    5.4 总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动物实验照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两种辅料对固态发酵红曲米莫纳可林K与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种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实验方法
        1.3.1 培养基的配制
        1.3.2 菌种活化
        1.3.3 种子液的制备
        1.3.4 固态发酵培养
        1.3.5 固态发酵基质原料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1.3.6 MK及MPs的提取
        1.3.7 发酵产物色价测定
        1.3.8 MK及MPs定量分析
        1.3.9 两种构型MK标准曲线的绘制
        1.3.1 0 扫描电镜观察
    1.4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基质原料含氮量分析
    2.2 添加辅料对发酵产物色价的影响
    2.3 发酵产物HPLC分析
    2.4 添加辅料对发酵产物MK及MPs产量的影响
    2.5 扫描电镜观察红曲米微观结构
3 结论

(10)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2.1 豆粕固态发酵生物饲料
        1.2.2 近红外实时监测技术在固态发酵中的应用
        1.2.3 磁场在发酵中的应用
        1.2.4 磁场在细胞内的微观作用机制
        1.2.5 转录组和蛋白组学在微生物固态发酵中的应用
    1.3 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案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制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仪器
    2.3 试验方法
        2.3.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活化与菌落形态观察
        2.3.2 产酶定性试验
        2.3.3 种子液培养基选择
        2.3.4 菌落总数、蛋白酶活和p H值测定
        2.3.5 种子液培养基优化
        2.3.6 种子液培养条件优化
        2.3.7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曲线及动力学模型
        2.3.8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菌落形态学观察
        2.4.2 产酶定性试验结果
        2.4.3 最适种子液培养基的选择
        2.4.4 种子液培养基优化结果
        2.4.5 种子液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2.4.6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动力学
    2.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和仪器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仪器
    3.3 试验方法
        3.3.1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3.3.2 发酵产物多肽生成动力学模型建立
        3.3.3 高温发酵豆粕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曲线和产物p H值测定
        3.3.4 高温发酵豆粕指标测定
        3.3.5 高温发酵豆粕抗氧化活性测定
        3.3.6 分子量分布测定
        3.3.7 豆粕总蛋白提取
        3.3.8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
        3.3.9 二维电泳(2-DE)
        3.3.10 蛋白质谱鉴定
        3.3.11 高温固态发酵放大试验
        3.3.12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工艺参数对豆粕高温固态发酵产多肽的影响
        3.4.2 高温固态发酵响应面试验结果分析
        3.4.3 发酵产物多肽生成动力学模型
        3.4.4 豆粕基质中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和底物p H变化
        3.4.5 蛋白酶活变化
        3.4.6 发酵产物组分分析
        3.4.7 抗氧化活性
        3.4.8 高温发酵豆粕蛋白的分子量分布
        3.4.9 高温发酵豆粕蛋白二维电泳分析
        3.4.10 放大试验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发酵试验
    4.1 引言
    4.2 材料和仪器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仪器
    4.3 试验方法
        4.3.1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液体制种条件优化
        4.3.2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条件优化
        4.3.3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培养与菌落计数
        4.3.4 高温固态发酵
        4.3.5 高温固态发酵豆粕多肽含量测定
        4.3.6 透射电镜样品制作
        4.3.7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液体制种中低强度交变磁场对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生长的影响
        4.4.2 高温固态发酵中低强度交变磁场对豆粕产肽量的影响
        4.4.3 透射电镜观察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菌株的转录组学分析
    5.1 引言
    5.2 材料和仪器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仪器
    5.3 试验方法
        5.3.1 发酵菌株样品和基因的制备
        5.3.2 菌种鉴定
        5.3.3 转录组测序
        5.3.4 测序原始数据过滤与组装
        5.3.5 基因表达水平和表达量统计
        5.3.6 转录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菌种鉴定
        5.4.2 RNA-Seq数据分析
        5.4.3 基因质量统计
        5.4.4 试验样品分析
        5.4.5 差异基因分析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菌株的蛋白组学分析
    6.1 引言
    6.2 材料和仪器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仪器
    6.3 试验方法
        6.3.1 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胞内总蛋白的提取与制备
        6.3.2 蛋白质浓度测定
        6.3.3 蛋白质提取质量测定
        6.3.4 二维电泳
        6.3.5 图像分析
        6.3.6 蛋白质点酶解与鉴定
    6.4 结果与讨论
        6.4.1 样品蛋白浓度
        6.4.2 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
        6.4.3 低强度交变磁场处理前后嗜热脂肪地芽孢杆菌差异蛋白
        6.4.4 差异表达蛋白质谱鉴定与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豆粕高温固态发酵过程的近红外光谱实时监测技术研究
    7.1 引言
    7.2 材料与仪器
        7.2.1 试验材料
        7.2.2 试验仪器
    7.3 试验方法
        7.3.1 豆粕固态发酵过程光谱信息采集体系建立
        7.3.2 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7.3.3 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7.3.4 数据处理
    7.4 结果与讨论
        7.4.1 豆粕高温发酵过程中多肽、粗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变化
        7.4.2 预处理方法对建模的影响
        7.4.3 定量分析模型的建立
        7.4.4 PLS、iPLS和 Si-PLS模型性能比较和分析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高温固态发酵豆粕肉鸡喂养试验
    8.1 引言
    8.2 材料和仪器
        8.2.1 试验材料
        8.2.2 试验仪器
    8.3 试验方法
        8.3.1 用于饲养试验的高温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和样品指标测定
        8.3.2 肉鸡饲养试验
        8.3.3 血清指标检测
        8.3.4 肠道微生物检测
        8.3.5 肠道组织形态学测定
        8.3.6 统计分析
    8.4 结果与讨论
        8.4.1 原料豆粕和高温发酵豆粕化学成分、氨基酸和挥发性成分
        8.4.2 肉鸡生长性能
        8.4.3 脏器指数
        8.4.4 血清和免疫指标
        8.4.5 肠道微生物和pH值
        8.4.6 肠道组织形态学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四、红曲霉固态发酵及形态解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产洛伐他汀红曲菌的选育及其在黄酒中的应用研究[D]. 吴玉峰. 江南大学, 2021(01)
  • [2]红曲发酵薏米生理活性物质量效变化及机理研究[D]. 曾海英. 贵州大学, 2021(11)
  • [3]真菌固态发酵释放葡萄籽多酚及其机制研究[D]. 崔梦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桑叶和桑果活性成分提取与微生物转化研究[D]. 郭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5]番石榴叶多糖活性分析及分离鉴定与发酵提升[D]. 罗游.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6]紫红曲霉发酵薏米促α-生育酚富集研究[D]. 宋增光. 贵州大学, 2020(02)
  • [7]茅台镇酱香型白酒酿造区域霉菌多样性特征研究[D]. 朱治宇. 贵州大学, 2020(04)
  • [8]木耳红曲降血脂产品研发[D]. 傅思瑞. 成都大学, 2020(08)
  • [9]两种辅料对固态发酵红曲米莫纳可林K与红曲色素产量的影响[J]. 史成,王笑,高嘉欣,王小璐,李鹏,王昌禄,陈勉华.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0(04)
  • [10]豆粕高温固态发酵及其低强度交变磁场强化研究[D]. 吴平. 江苏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红曲菌的固态发酵及形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