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城务工,你有权拒交不合理收费(论文文献综述)
岳伟[1](2014)在《我国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回顾与反思》文中提出我国义务教育实行的是一种收费的制度,学生家庭要承担一定的教育费用。长期以来,义务教育收费管理存在着收费项目不明、政策滞后、缺乏系统性、政策执行过程失真等问题。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无法对中小学收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约束,乱收费问题从而一直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焦点问题。因此,对义务教育的收费管理政策进行反思和重建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郑涛[2](2013)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大量失地农民,同时出现了严峻的失地农民问题。在失地农民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的中国需要严肃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今天,对这一庞大群体予以关注,系统研究其利益诉求,探寻其利益诉求表达不畅的成因,寻求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渠道的有效途径,推动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及时有效回应,无疑是紧迫和必要的。本文以城镇化为研究背景,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为研究主线,以城镇化理论、物质利益理论和人民主权理论等作为研究的理论支撑,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与成因、基本构成与特点、表达方式的选择与成因为叙事脉络。因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属于失地农民问题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导论部分对失地农民问题包括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的现状、背景、基于本文研究相关视角下值得关注的研究空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考察了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学术谱系,并简要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假说、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和内容框架。本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关系,考察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产生,描述了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增速与分布,闸述了城镇化何以成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直接推手。同时,勾勒了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存在的普遍性与严重性,对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关系的考察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工作。从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身份认同的视角,论文全面阐述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包括失地农民的经济利益诉求、政治利益诉求、教育文化利益诉求、身份认同利益诉求。以经济利益诉求为主导、多元利益诉求并存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格局已经形成,并已成为当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构成的一个基本特征。以制度供给为视角,本文考察、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成因。研究认为,我国现行征地补偿制度、土地产权制度和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缺陷是造成我国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制度原因,也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制度成因,是顶层设计的缺陷。权利贫困是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在这一视角上,本文探讨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农民权利拥有和行使的实际状况,认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权利贫困。具体表现为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以及失地农民获得救济权利贫困。以利益相关者困境为视角,本文对城镇化进程中我国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过程中,村委会、基层政府、基层人大、政党以及大众传媒都身处利益相关者困境,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这些理论上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代言人的普遍“不在场”,既无法阻止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又把失地农民推向了利益维护和争取的亲历亲为者处境。本文探讨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现状和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成因。研究认为,失地农民之所以更经常地选择非正常渠道进行利益诉求表达,寻求利益诉求回应,其直接原因在于利益诉求表达不畅,制度化表达低效或无效,非制度化表达具有“相对有效性”,根本原因在于权利贫困境遇下,失地农民无法对相关机构作出及时有效回应产生压力。我国政府面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有效回应机制不仅远未建立,而且缺乏强大的压力使之逐步建立和完善。论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了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问题。通过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解读乌坎事件,对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作出了描述。一方面从本研究的逻辑理路对乌坎事件进行审视,把乌坎事件放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表达与回应的框架内进行研究、比对,以印证本文在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方面的研究是否符合逻辑进路;另一方面,通过对乌坎村利益诉求现象的研究,回应本研究的一个核心结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将虚置的公民权利回归于公民,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策。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对于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讨论。具体表现为有序推进城镇化,完善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以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础,赋予失地农民在土地被征用过程中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自主选择权,保证失地农民获得权利救济,促进体制改革,推动利益相关者走出困境,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渠道,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李宏杰[3](2010)在《汉中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全党全社会的合力联动,更需要广大农民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广大农民群众是真正的主体,只有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广大农民群众的创造性激发出来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会有巨大的力量源泉。汉中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农村人口的农业大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经验,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汉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重点就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和措施。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导言。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先前的研究为起点,借鉴国内外经验,探索进一步发挥汉中农民主体作用的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第二章农民主体作用的内涵和表现。历史与现实决定了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必然是历史主体、决策主体、建设主体与利益主体的统一体,它们内在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这也客观决定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第三章现状与问题。汉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总体不错,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第四章原因探析。农民自身因素、政府因素、农村基层的特殊状况是阻碍汉中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主要原因。第五章发挥好汉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针对汉中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乏力的症结所在,从文化、政治、经济、组织四个层面较为系统地探索了进一步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途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政策和措施,力求切合汉中实际、具有操作性,特别是针对“一事一议”制度的实践困局,开拓性地提出了项目申报制、家庭代表制、信函议事制等制度。第六章总结。对全文进行了小结。总的来说,来自实践,指导实践是本文的最大特色。
刘士宣[4](2009)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重点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了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重点,包括:抓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加强涉农收费文件和项目审核,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严格规范村级组织收费行为,审慎化解乡村债务,以期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邢彩香[5](2008)在《完善价格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增收是党在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新农村和全面小康建设的难点,是构建和谐农村的物质保证。价格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抓住重点、有所作为,必须在农民增收上创新突破,尤其要探索建立以价格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田俊杰[6](2008)在《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房二级市场对于中、低收入家庭改善住房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相对于公积金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以及廉租房政策来说其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将存量房纳入到住宅保障体系是对公积金政策、经济适用房政策和廉租房政策的有力补充。目前我国的住房二级市场还不成熟正处于探索阶段,交易市场相对较为活跃的城市是上海、广州等地,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现处于起步阶段,自2002年启动以来,多种因素制约着交易市场的发展,二手房交易量增长缓慢,如何推动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基于此背景,本文在大量阅读相关文献和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首先通过研究背景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而确定了论文的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其次论文从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影响因素、西安市二手房的销售、住房二级市场的供求、二手房的价格以及房地产中介企业的发展等五个方面对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系统地分析。最后通过对影响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迟缓原因的深入剖析,探讨了促进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提出了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模式为: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发展住房二级市场→完善住房二级市场。根据目前的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现状,作者认为现在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现处于发展住房二级市场阶段。
李洪民[7](2007)在《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农民负担问题则是影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1980年以来,农民负担过重成为我国农村的主要问题,尤其在经济落后的地区,负担过重制约了农村社会发展,为了全面缓解农民负担过重的现象,自2000年以来,中央在全国农村陆续开展税费改革,虽然通过税费改革使农民负担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一些造成农民负担的制度上的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彻底消除,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巩固税费改革取得的成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动力源泉,党中央、国务院针对新时期我国农村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做出了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既全面开展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安阳市近年来在加强农村综合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开展农村综合改革方面:为深化和完善乡镇机构改革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帮助指导乡镇机构改革工作,解答疑难问题,在程序和政策上保障了全市乡镇机构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机构改革,理顺了管理体制,增强了服务功能;形成了竞争机制,转变了工作作风;强化了法律意识,明确了单位地位;减轻了财政负担,巩固了税改成果。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长效机制;认真落实了“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和完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推行了村财乡管村用和“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体制。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认真开展农民负担专项审计,落实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加强对农民负担来信来访来电的办理,建立和完善了农民负担信访接待和案件查处定期报告制度;形成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的良效机制。本文通过利用文献资料、互联网对比分析及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现状、存在问题和农民负担产生的根源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了解。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安阳市的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1、乡镇机构改革不够深入,遗留问题多;2、农村义务教育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差;3、县乡财政体制不规范;4、农民隐性负担重,自我保护意识差等,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比对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总结出了一些解决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问题的方法和建议:1、理顺关系,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改革力度;2、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关怀力度;3、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财权,推行“乡财乡用县管”等先进的县乡财政管理办法;4、提高认识,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对农民负担问题的监管力度等。这些方法和建议对于在实际工作中减轻农民负担,有效解决农村综合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加快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任宝玉[8](2007)在《“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问题研究 ——对我国乡镇财政设立以来刘乡的调查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分析方法为指导,在借鉴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合法性这一分析性概念,并具体运用财政合法性概念,对我国中部农业地区刘乡的财政治理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个案考察。本文以农村基层政府财政作为研究农村政治的切入点,以财政合法性概念为基本叙述逻辑,紧紧围绕财政与政治、财政与经济的密切关系,具体描述了刘乡财政设立以来20多年的演变历史,探讨了刘乡财政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特点与合法性状况,分析了影响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的主要因素,指出了财政合法性与财政治理体制、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内在关联。本文最后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即导言、正文、结论与讨论。其中正文部分共分六章。导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项研究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选题的客观依据以及选题的意义、对相关的研究成果的梳理、本研究所运用的分析工具和具体研究方法、本项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等。其中,财政合法性是本文尝试提出的一个分析性概念,这也是本项研究的一个特色所在。第一章主要是介绍个案乡的基本情况及其所属的类型特点,以便于人们正确认识本个案研究的价值与意义。本个案选择的是我国中部地区的一个比较典型的农业乡,在税费改革之前,农业和农民是该乡的财政基础和支柱。从第二章到第六章,主要是采取历时的叙述方式,根据刘乡财政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五个阶段,每个阶段为一章。第二章主要是在对我国集中型财政的演变以及农村经济制度的演变作简单回顾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财政从集中型财政到分级包干财政体制的变革以及乡镇财政的设立。其中重点考察了个案乡早期财政(1984-1988)的特点。个案乡财政设立初期由于受传统的集中型财政制度的影响,表现出了“统收统支”的特点,但很快就被“分灶吃饭”体制所取代,乡镇财政初显独立性。第三章主要考察个案乡1989年至1994年间的财政体制、财政状况及其特点。1989年,刘乡乡镇金库的建立使“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得以确立,乡镇财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大为增强;而另一方面,在“压力型”的政府体制下,县财政通过制定与调整对乡镇的财政管理体制,变相挤压乡镇财政,此外还直接抽取乡镇财力,使乡镇财政的负担加重。县财政的持续挤压以及乡镇财政自身增加可控财力的冲动,使乡镇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汲取的力度,集体提留资金和预算外收入快速增长。在传统的财政治理方式下,乡镇财政汲取的快速增加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但受农村改革所产生的绩效合法性的影响,这一时期,财政合法性问题尚未凸现。第四章主要考察个案乡1995年至1998年间的财政体制、财政治理状况及其特点。这一时期,个案乡的财政汲取数额继续高速增长,并在1998年前后达到最高点。这一时期个案乡财政膨胀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财政监督的严重缺失以及财政扩张的内在冲动。财政监督的缺失还导致了财政使用效率不高,甚至诱发了财政腐败。由于乡镇财政治理体制尚未转型,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乡镇政府只有不断强化传统的财政汲取方式,甚至不惜背离国家的有关政策。这一时期,由财政问题所引发的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第五章主要考察个案乡1999年至2001年间的财政治理状况及其特点。这一时期,由于农村财政的过快增长受到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以及基层政府的政治承受能力的双重限制,国家对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汲取采取了更为严厉的管制措施。因而,这一时期刘乡财政汲取数额略有下降并趋于稳定。但由于不断强化传统的财政征收措施以及扩张预算外财政的冲动,刘乡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并未得到好转。同时,由于财政支出管理存在严重缺陷,财政收入难以增加,而增支因素又不断增加等原因,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加剧,并导致财政合法性危机有所扩散。第六章主要是考察2002年至2005年间个案乡的农村税费改革。这次农村税费改革从费改税到降低农业税税率,再到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中间只经历了短短的3年时间,农民负担大为减轻,乡镇财政以及农村基层政府的合法性随之改善。但税费改革也造成了乡镇财政减收,乡镇政府的财政功能受到一定的消极影响。农村税费改革开始使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发生重要变化,农村财政从传统财政向现代财政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这次改革并不彻底。不仅收入领域的改革不彻底,而且支出领域的改革基本上未触及,县乡之间的财政关系也未理顺,改革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文章的结论部分概括了本项研究的主要认识成果。基于对个案的考察和分析,本文认为,乡镇财政一旦设立,它就会获得相应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就会彰显其扩张的本性;在我国传统的财政治理体制下,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扩张也即意味着农民负担的增长,这个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财政合法性的下降;在乡镇财政发展演变过程中,县乡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是造成乡镇财政扩张的重要因素;和农民负担、县乡财政关系等相比,乡镇财政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是影响乡镇财政合法性状况的更为根本的原因;本世纪初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对改善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和政治合法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改革似乎尚未完全跳出传统的减负思路,并没有对财政治理体制进行系统性的改造,因此并没有彻底解决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问题。文章最后对如何根本确立我国农村基层政府的财政合法性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是解决我国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的治本之策。为此,首先应当理顺农村基层政府财政与国家财政以及与上级政府财政的关系,建立科学、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同时从制度上保障基层政府财政的公共性,使其真正成为民有财政、民治财政和民享财政;确立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的具体路径应是从建立和是完善农村基层政府财政预算制度开始。
黄忠球[9](2005)在《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影响分析及对策》文中提出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具体举措。随着税费改革由小范围试点到大面积的推行,税费改革在农村所产生的矛盾日益凸现,对村民自治的影响相当深远的。 文章对村民自治和税费改革的内涵进行了宏观阐述,进而揭示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实证上分析了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的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了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积极作用的一面主要体现在税费改革规范了征税制度,减轻了农民负担,从而既密切了干群关系又减轻了村委会的征税负担,同时完善了村民议事制度,加快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消极影响的一面主要是税费改革中断了村级财政的经济来源,村民自治工作难以开展,村级班子利用公共权力“寻租”产生腐败问题,同时转移支付加强了上级对村级的控制,阻碍了村级民主化的进程。造成这种消极影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税费改革理论上缺乏持,制度设计上存在缺陷,以及具体操作实施困难。 文章针对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如何做到既保证税费改革的顺利进行又完善村民自治,提出了五个方面的主要对策:(一)完善农村税费改革方案,防止税负不均;(二)加大转移支付,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三)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加快村民自治建设;(四)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组织的关系;(五)建设配套改革措施,完善制度缺陷。
张富良[10](2004)在《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大量的社会调查为实证基础,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进行了政治学分析。在转型期,由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农村干群关系日益紧张,主要表现在:干群互不认同,干群冲突增多,农民群众上访、群访激增等等。干群矛盾出现了复杂化、多样化、日趋紧张性和突发性以及可控制性等特点。虽然其对抗性有增强的趋势,但是,它仍然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范畴。本文按照社会转型期国家宏观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转型引起干群矛盾的主体、客体和协调机制等微观变化对干群矛盾的影响两条路径来分析干群矛盾的致因。两条路径交汇于利益,干群矛盾实质上是利益矛盾。从宏观上来说,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成因在于:在赶超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我国一直实行“以农补工”的城乡二元体制和人多地少的现实国情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的发展。政治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基层民主发育不健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国家对意识形态控制的弱化,精神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软”现象。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分化剧烈,不同的群体、阶层逐渐成形,其利益诉求日益强烈,社会整合难度加大。从微观上来说,干群矛盾的主体、客体和协调机制的变化是影响干群矛盾的三个主要因素。本文从“谁之间发生矛盾?”入手,深入探究“矛盾的指向是什么?”,并寻找“协调机制失灵”的原因。在社会转型期,干群关系由过去的国家-基层组织-农民之间的金字塔式关系演变成了国家、基层组织、农民三者之间的三角关系。农村干部、群众作为矛盾主体发生了分化。农民分化为10个不同的阶层、群体。乡村干部的产生形式、成分、相互关系也有重大变化。客体对干群矛盾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转型期客体逐渐增多且日益具体化和复杂化,主体对客体追求的明晰化,再加上协调机制的失灵,诱发和增加了干群矛盾。经济发展并不能自动化解干群矛盾,为此,必须进行国家制度建设,按照“党的建设——党内民主——人民民主——政府改革——国家制度建设”的发展路径来实现社会公正,以此作为化解农村干群矛盾的根本之策。
二、进城务工,你有权拒交不合理收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城务工,你有权拒交不合理收费(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回顾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回顾 |
二、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问题分析 |
(一) 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对收费项目表述不清 |
(二) 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滞后于教育实践的步伐 |
(三) 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执行过程严重失真 |
(四) 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缺乏全局性考虑 |
三、完善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思考 |
(2)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假说与理论基础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内容框架 |
第一章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 |
第一节 世界城镇化浪潮与中国的选择 |
一、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
二、城镇化的必然趋势与世界意义 |
三、建国以来中国城镇化历程回顾 |
第二节 城镇化进程与失地农民的产生 |
一、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产生 |
二、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规模 |
三、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增长趋势 |
四、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分布 |
第三节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出现 |
一、被动的改变客体:城镇化与失地农民问题的嬗变 |
二、生存问题:对变故的考量与现实的写照 |
三、就业问题:关涉民生之本与生活的尊严 |
四、社会保障问题:当下的焦虑与未知的将来 |
五、子女教育问题:沉重的负担与多重的希望 |
六、身份认同问题:游走于乡村与城市的边缘 |
七、土地征用问题:征地意愿与无奈的选择 |
第二章 利益诉求多元化: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基本构成与主要特征 |
第一节 失地农民经济利益诉求 |
一、不因征地导致生活水平下降 |
二、及时就业有保证,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 |
三、拥有基本的社会保障,保持生命的基本尊严 |
四、希望政府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提供优惠政策 |
五、合理分配土地出售所获收益 |
六、及时足额发放征地补偿、安置费用 |
第二节 失地农民政治利益诉求 |
一、尊重农民在土地征用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
二、尊重农民征地意愿 |
三、政府依法征地拆迁,规范征地行为 |
四、制约村委会的权力,加强对村委会的监督 |
五、拥有与基层政府平等对话的权力 |
第三节 失地农民教育、文化利益诉求 |
一、获得有效的的就业培训 |
二、子女接受良好教育 |
三、满足文化生活需求 |
第四节 失地农民身份认同诉求 |
一、失地农民出现“被边缘化”趋向 |
二、失地农民身份认同模糊 |
三、消除身份认同模糊的诉求 |
第五节 失地农民多元利益诉求格局的主要特征 |
一、直接的经济利益诉求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
二、政治诉求的上升并成为政治自觉将是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 |
三、教育、文化利益诉求:从隐性走向显性 |
四、清晰身份认同的诉求将日益强烈 |
第三章 制度供给不足: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顶层设计缺陷 |
第一节 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的法律规定 |
二、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 |
三、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二节 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土地征用程序制度缺陷 |
二、土地补偿标准偏低 |
三、征地补偿支付不及时 |
四、土地征用补偿款项分配不合理 |
五、就业安置制度缺陷 |
六、社会保障制度缺陷 |
第三节 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起源 |
二、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实质 |
三、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缺陷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四章 权利贫困: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第一节 一个研究假设:权利贫困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一、对权利贫困的追寻:从问题开始 |
二、权利贫困的基本内涵 |
三、权利贫困:一个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 |
一、知情权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现状 |
三、失地农民知情权贫困造成维护权益的先决性权利缺失 |
第三节 失地农民监督权贫困 |
一、监督权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 |
三、失地农民监督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四节 失地农民参与权的贫困 |
一、参与权的基本内涵 |
二、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现状 |
三、我国征地过程中农民参与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五节 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 |
一、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的内涵 |
二、征地过程中自主选择权的作用 |
三、失地农民自主选择权贫困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六节 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
一、权利救济的基本内涵 |
二、权利救济与权利拥有 |
三、失地农民权利救济渠道狭窄 |
第七节 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
一、失地农民自组织的基本内涵 |
二、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 |
三、失地农民拥有自组织权利贫困与利益诉求的产生 |
第五章 利益相关者困境:乡村治理格局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
第一节 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
一、村委会作为财产权主体使其具有了背离失地农民利益的冲动与可能 |
二、法律主体地位不平等客观上具有助长村委会侵权的负面激励效用 |
三、村委会角色的双重化使其作为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动力缺失 |
四、选举变质与自治异化导致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残缺 |
第二节 乡镇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
一、权力冲突时有发生削弱了村委会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功能 |
二、职能错位造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内在动因的缺失 |
三、经济利益驱动使地方政府具备了侵害失地农民利益的动机 |
四、土地寻租刺激了地方政府及其部分成员侵害失地农民利益行为的发生 |
五、乡村治理格局使地方政府在特定意义上失去行政纠偏的自觉 |
第三节 县级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悖论与行政偏好 |
一、将县级政府也作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主体考察的依据 |
二、县级政府经济发展、政绩追求与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权力悖论 |
三、县级政府对土地征用行政裁决权的行使 |
第四节 基层人大代表的利益相关者困境:代表性不足与身份重叠 |
一、人大代表是理论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重要代言人 |
二、身份重叠之下人大代表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存在局限性 |
三、人大代表广泛性不足导致代言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功能受阻 |
第五节 政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党政决策与博弈失衡 |
一、执政党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当然的代言人 |
二、党政联合决策与博弈失衡 |
三、监督乏力使部分党员干部成为损害失地农民利益的主体 |
四、民主党派作为特定利益相关方的代言功能狭窄 |
五、执政党的各阶层利益代表者角色与力量牵制失衡 |
第六节 大众传媒的利益相关者困境 |
一、大众传媒在充当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
二、新闻媒体事业单位性质使其与政府具有内在的利益关联 |
三、利益追求使大众传媒经常失去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的自觉 |
第六章 从沉默到抗争: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第一节 利益表达:必须直面的政治学概念 |
一、利益表达:要素与内涵 |
二、利益表达:地位与功能 |
三、利益表达:方式选择与结果的关联 |
第二节 现状扫描: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一、普遍的选择:沉默的大多数 |
二、制度化表达:艰难的脚步 |
三、非制度化表达:走向极端 |
第三节 追根溯源: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行动逻辑 |
一、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沉默者的不能 |
二、低效与无效:制度化表达之伤 |
三、相对有效性:非制度化表达的激励效应 |
第七章 乌坎事件解读:一个村庄的利益诉求 |
第一节 城镇化进程与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出现 |
一、城镇化背景下乌坎事件简况 |
二、乌坎事件:发生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个案和缩影 |
三、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关于乌坎土地售卖的数据 |
第二节 乌坎村民的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与主要特征 |
一、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基本内容 |
二、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主要特征 |
第三节 制度供给不足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完善给村委会滥用集体土地处分权以可乘之机 |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缺陷在乌坎的上演 |
第四节 权利贫困与乌坎村民利益诉求的产生 |
一、知情权贫困 |
二、参与权贫困 |
三、监督权形同虚设或缺失 |
四、自主选择权贫困 |
五、权利救济艰难 |
六、建立村民自组织的权利贫困 |
第五节 利益相关者困境下乌坎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缺席 |
一、乌坎村委会的利益相关者困境:身份消解与功能异化 |
二、基层政府的利益相关者困境:权力冲突与利益驱动 |
三、基层人大、政协的不在场和事件发生前媒体的缺席 |
第六节 乌坎村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 |
一、普遍的选择:事发前的无人敢说“不” |
二、制度化表达:二十年漫长上访路的无效 |
三、走向极端:非制度化表达的“相对有效性” |
第八章 走向问题的解决:对策、建议与讨论 |
第一节 有序推进城镇化 |
一、警惕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的持续产生 |
二、当前城镇化应更加注重坚持统筹城乡发展 |
三、注重增强城镇对失地农民的实际有效接纳能力 |
四、合理规划城镇化目标,促进土地集约使用 |
五、重视解决人口、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滞后于上地城镇化问题 |
第二节 完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和征用制度:构筑减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产生的基础 |
一、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 |
二、完善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 |
三、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体制 |
第三节 治理权利贫困:消除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根源 |
一、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知情权 |
二、赋予、落实失地农民监督权 |
三、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参与权 |
四、赋予并落实拟被征地农民自主选择权 |
五、赋予、落实失地农民救济权利 |
六、赋予、落实失地农民建立自组织的权利 |
第四节 促进体制改革:实现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人身份的回归 |
一、健全村委会制度 |
二、重构基层政府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代言与回应的内在逻辑 |
三、破除基层法院阻碍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与权益维护的困境 |
四、推动人大制度、政协制度的完善 |
五、完善决策制度、促进利益均衡机制的建立 |
六、增强大众传媒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责任感 |
第五节 提高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 |
一、提高失地农民文化水平和能力,增强利益诉求表达的主观意识 |
二、赋予失地农民表达利益诉求的话语权和得到及时有效回应的权利 |
三、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汉中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意义 |
1.1.1 更好体现以人为本 |
1.1.2 更好调动农民建设积极性 |
1.1.3 增强新农村建设后劲 |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
1.2.1 国内情况 |
1.2.2 国外情况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农民主体作用的内涵和表现 |
2.1 农民主体性的内涵 |
2.1.1 独立性 |
2.1.2 能动性 |
2.1.3 自主性 |
2.1.4 创造性 |
2.2 农民主体作用的表现 |
2.2.1 农民是推动社会变革与农村进步的历史主体 |
2.2.2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主体 |
2.2.3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
2.2.4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受益主体 |
第三章 汉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现状及问题 |
3.1 汉中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概况 |
3.1.1 决策主体作用发挥方面 |
3.1.2 建设主体作用发挥方面 |
3.1.3 受益主体方面 |
3.2 汉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存在的问题 |
3.2.1 农业生产方面,农民投入能力不足 |
3.2.2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农民与政府互动不够 |
3.2.3 文明创建活动方面,农民激情不高 |
3.2.4 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农民主人翁意识不强 |
第四章 制约汉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原因探析 |
4.1 农民自身局限 |
4.1.1 农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 |
4.1.2 小农思想的制约 |
4.2 农民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
4.2.1 青壮年农民大量外流,农村留守农民结构失衡 |
4.2.2 后备主体流失严重 |
4.2.3 农民分化严重 |
4.3 政府的主导作用发挥尚不充分 |
4.3.1 宣传发动没有完全到位 |
4.3.2 制度设计本身有缺陷 |
4.3.3 部分地方政府定位出现偏差 |
4.3.4 城乡二元体制的制约 |
4.4 农村基层的特殊现状 |
4.4.1 基层农民组织机构弱化严重 |
4.4.2 基层组织“越位”与“缺位”并存 |
4.4.3 村镇债务严重 |
4.4.4 缺乏主导和支柱产业 |
第五章 发挥汉中农民主体作用的对策 |
5.1 思想文化层面 |
5.1.1 增强农民的主体意识 |
5.1.2 培育新型农民 |
5.1.3 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
5.2 政治层面 |
5.2.1 从法律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 |
5.2.2 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 |
5.2.3 从体制机制上保障农民的主体地位 |
5.3 经济层面 |
5.3.1 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动力 |
5.3.2 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激发农民发挥主体作用的活力 |
5.4 组织层面 |
5.4.1 加强农村两委会建设 |
5.4.2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6 论文的思路框架图 |
2. 我国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2.1 房地产市场的分类 |
2.1.1 住房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区别 |
2.1.2 住房一、二级市场之间的关系 |
2.1.3 发展住房二级市场的意义 |
2.2 我国住房二级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3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
3.1 影响西安市二手房市场的因素分析 |
3.1.1 政策法规 |
3.1.2 城市规划 |
3.1.3 交通系统 |
3.1.4 人口与结构 |
3.1.5 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
3.1.6 居民梯级消费观念的形成 |
3.2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销售现状分析 |
3.2.1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销售现状分析 |
3.2.2 2007 年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销售现状分析 |
3.3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的供求分析 |
3.3.1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供给分析 |
3.3.2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需求分析 |
3.3.3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需求预测 |
3.4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价格分析 |
3.4.1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价格发展与现状 |
3.4.2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3.5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中介服务企业发展现状分析 |
4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
4.1 住房二级市场有效供给房源不足 |
4.2 二手房交易费用的问题 |
4.3 住房二级市场价格问题 |
4.3.1 二手房挂牌价与求购价之间差距过大 |
4.3.2 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租售比偏高 |
4.3.3 二手房价格评估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
4.4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问题 |
4.4.1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运行混乱 |
4.4.2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诚信问题 |
4.4.3 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监管体系不完善 |
4.5 金融配套服务的问题 |
4.5.1 二手房贷款手续复杂 |
4.5.2 二手房资产质量无法刺激金融机构的积极性 |
5. 促进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
5.1 完善产权登记制度 |
5.1.1 降低公房入市准入门槛 |
5.1.2 取消原售房单位优先购买权 |
5.1.3 进一步加大办证力度 |
5.2 降低交易税费 |
5.2.1 土地收益政策的调整 |
5.2.2 二手房交易税费的政策调整 |
5.3 健全住房二级市场价格体系 |
5.3.1 由房管部门定期公布二手房的成交指导价 |
5.3.2 完善住房二级市场的价格评估机制 |
5.4 培育与规范房地产中介行业 |
5.4.1 完善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 |
5.4.2 鼓励房产中介服务企业建立自我品牌 |
5.4.3 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行信息化管理 |
5.5 加大金融服务力度 |
5.5.1 发展多种形式的抵押贷款组合 |
5.5.2 寻求金融业务参与住房二级市场交易的切入点 |
5.5.3 发展银行个人贷款信用制度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7)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农民负担 |
1.1.1 农民负担产生的经济根源 |
1.1.2 农民减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
1.2 农村综合改革 |
1.2.1 农村综合改革是涉及上层建筑的重大变革 |
1.2.2 农村综合改革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必然要求 |
1.2.3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意义 |
1.3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二章 我国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问题的现状分析 |
2.1 农村综合改革现状分析 |
2.1.1 乡镇机构改革“似减非减” |
2.1.2 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严峻 |
2.1.3 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 |
2.2 农民负担问题的现状分析 |
2.2.1 全国农民负担分析 |
2.2.2 农民负担的征收和应用分析 |
2.2.3 农民负担的内容分析 |
第三章 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减负的成就和问题 |
3.1 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取得的成绩 |
3.1.1 全面开展乡镇机构改革工作 |
3.1.2 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
3.1.3 创新县乡财政改革体制,改善乡村财务状况 |
3.1.4 加强农民负担监管,落实减负惠农政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
3.2 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中存在的问题 |
3.2.1 农村综合改革任重道远 |
3.2.2 减轻农民负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巩固减负成果的具体对策 |
4.1 进一步加强乡镇机构改革力度 |
4.1.1 精简、重组机构、理顺关系 |
4.1.2 撤消乡镇政府,设立县政府派出机构 |
4.1.3 成立农村合作社,实行民营化 |
4.2 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
4.2.1 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转移支付力度 |
4.2.2 建立和完善教育财政体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弱势补偿制度 |
4.2.3 加大对农村教师的人文关怀力度 |
4.3 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体制 |
4.3.1 明确界定各级政府的事权,合理分配财权 |
4.3.2 完善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4.3.3 简化行政层级,适当放权,调整税收征管机构设置 |
4.3.4 积极推进“乡财乡用县管”改革 |
4.4 认真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 |
4.4.1 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紧迫感 |
4.4.2 加快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 |
4.4.3 规范政府行为,结束行为权力 |
4.4.4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实行农民负担标本兼治 |
4.4.5 建立约束机制,切实加强负担监督管理 |
第五章 结论及讨论 |
5.1 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和农民负担工作存在的问题 |
5.2 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 |
5.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问题研究 ——对我国乡镇财政设立以来刘乡的调查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由和选题的意义 |
1、对农村调研实践经历的感悟 |
2、理论依据及其价值 |
3、现实关怀及其意义 |
二、"财政下乡":本项选题的客观依据 |
三、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 |
四、分析工具和主要概念 |
1、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经济分析法 |
2、财政合法性及其与政治合法性的辩证关系:一个具体的分析工具 |
五、研究方法 |
六、本项研究的特色和创新 |
七、论文叙述结构 |
第一章 个案乡概况及其类型特点 |
一、个案乡所在的县域概况 |
1、自然地理概况 |
2、社会经济概况 |
3、农民生产和生活状况 |
二、个案乡概况 |
1、刘乡自然地理概况 |
2、刘乡社会经济概况 |
3、乡村治理体系 |
三、个案乡的类型特点 |
1、刘乡所属的经济类型特点 |
2、刘乡的社会文化特点 |
3、刘乡的政治控制特点 |
第二章 从集中型财政到"分灶吃饭":乡镇财政的建立及其早期运行特点(1984-1988) |
一、集中型财政的建立及其沿革 |
1、我国集中型财政的建立 |
2、集中型财政的演变 |
3、国家对农产品的统购统销制度 |
4、我国集中型财政的经济和政治基础 |
5、集中型财政之下的平原县财政 |
二、集中型财政制度下的农村人民公社分配关系 |
1、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
2、农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关系 |
3、公社分配制度的特点 |
4、刘公社的分配状况 |
5、刘公社的征购派购任务 |
6、对公社财政合法性的认识 |
三、集中型财政的变革与"财政下乡" |
1、从集中型财政到分级包干型财政 |
2、"财政下乡":我国乡镇财政的建立 |
四、刘乡财政的早期发展 |
1、统收统支:"财政下乡"之初乡镇财政的特点(1984-1985) |
2、"分灶吃饭":乡镇财政发展的走向(1986-1988) |
3、"土地承包费":对集体提留的新解释 |
4、刘乡早期财政的特点 |
第三章 失去平衡的财政关系:财力上收、事权下移和乡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1989-1994) |
一、乡镇金库的建立及其意义 |
1、刘乡金库的建立 |
2、乡镇金库建立的意义 |
二、县对乡镇财政管理体制的调整与乡镇财政的弱势地位 |
1、财政体制的内部调整 |
2、财政管理体制的更替 |
3、财政管理体制调整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
三、县财政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直接抽取 |
1、县财政提取的各种"基金" |
2、临时性集资 |
四、事权下移 |
1、镇管理体制改革与事权下移 |
2、乡管理体制改革及其对乡镇财政的影响 |
五、乡镇自筹资金的快速增长趋势与5%的限额规定 |
1、经常性的乡镇集体提留 |
2、5%的限额规定 |
3、乡镇范围内的临时性资金提取 |
六、乡镇预算外财政的扩张 |
1、划生育"三费一款" |
2、土地管理部门的收费与罚款 |
3、乡组织预算外收入的其它尝试 |
七、乡镇财政收支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特点 |
1、收支管理体制的特点 |
2、政运行机制的特点 |
八、由乡镇财政所引发的社会冲突 |
第四章 监督缺失之下的财政膨胀:乡镇财力的畸形增长与乡镇财政的合法性危机(1995-1998) |
一、对乡镇财政监督的缺失 |
1、来自上级的财政监督 |
2、来自同级人大的监督 |
3、自下而上的监督 |
二、监督缺失之下的乡镇财力的畸形增长 |
1、自筹收入的快速膨胀 |
2、预算外收入居高不下 |
3、预算内收入的增长 |
4、颠倒的财政收入结构 |
三、农民家户经济及其税费负担 |
四、财源培养与乡镇政府的经济功能 |
五、财政汲取机制、措施及其与国家政策的偏离 |
1、税费任务的分配机制 |
2、政府职能部门继续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办法 |
3、"放水养鱼" |
4、不合理摊派与超标准收费 |
5、强化对村干部的控制 |
6、利用其他社会关系资源 |
7、运用暴力手段征收 |
8、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税费征收 |
六、监督缺失之下的乡镇财政支出 |
1、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
2、财政支出中的腐败现象 |
3、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的其他主要问题 |
七、乡镇财政合法性危机的增长 |
1、"清欠"成为重要的财政话语 |
2、财政征收成本明显增加 |
3、税费征收频繁,持续时间长 |
4、在税费征收中,乡政府走到了冲突的前台 |
5、因财务和农民负担引发的集体上访案件增加 |
第五章 农民的经济承受力与政府的政治承受力:乡镇财力增长的双重限度(1999-2001) |
一、乡镇财力的增长与农民的经济承受力 |
1、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变缓 |
2、乡镇财力增长与农民的经济承受力的关系 |
二、乡镇财力的增长与政府的政治承受力 |
1、世纪之交的农村基层政府合法性 |
2、乡镇财力的增长与基层政府的政治承受力 |
三、双重约束之下的乡镇财政 |
1、村提留和乡统筹提取额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 |
2、面向全乡农民的各种税费征收任务依然居高不下 |
3、预算外收入相对稳定并略有增长 |
四、传统财政汲取方式的延续与强化 |
1、进一步强化对村干部的经济诱导和政治控制 |
2、强制性征收措施与依法清欠并用 |
3、"借严打东风" |
4、"买卖税款" |
5、《乡规民约》:罚款成为一种重要的财政汲取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 |
五、对财政支出管理的不同解读 |
1、"一把手"对财政支出管理的理解 |
2、一般干部对财政支出的猜测 |
3、财政人员对财政支出管理的解读 |
六、乡镇财政合法性危机的扩散 |
1、从公众对政府及政府财政的态度和行为看 |
2、从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看 |
第六章 转型中的乡镇财政:农村税费改革及其主要缺失(2002-2005) |
一、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
1、农村税费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
2、农村税费改革的历史条件 |
二、刘乡税费改革的进程 |
1、第一阶段:"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2002-2003) |
2、第二阶段:农业税降点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4) |
3、第三阶段:取消农业税并继续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2005-) |
三、乡镇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内在冲动与措施 |
1、利用"一事一议"变相集资 |
2、政府职能部门的财政扩张 |
3、殡葬改革:新的财政增长点 |
4、违规集资的冲动 |
四、农村税费改革的效应 |
1、农村税费改革的经济效应 |
2、农村税费改革的社会政治效应 |
3、乡镇财政功能的相对萎缩 |
4、对农村工作的其他消极影响 |
五、乡镇财政收入结构的现代转型 |
1、从抽取到补给:农村财政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 |
2、乡镇财政收入结构的现代转型 |
六、农村税费改革的主要缺失 |
1、收入体制改革不彻底 |
2、政府职能部门的收支管理有待规范 |
3、财政支出管理改革基本未触及 |
4、县乡财政关系和财政管理体制有待改进 |
结论与讨论 |
一、本项研究的基本结论 |
1、乡镇财政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点 |
2、县乡财政关系和财政体制是制约乡镇财政发展的外在条件 |
3、农民负担状况是影响乡镇财政合法性和乡镇政府合法性的重要变量 |
4、财政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是影响乡镇财政合法性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
5、农村税费改革提升了乡镇财政的合法性,但并未根本解决其合法性问题 |
二、进一步的讨论:根本确立我国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的核心方案 |
1、根本确立乡镇财政合法性的重要性 |
2、解决乡镇财政合法性的外部条件 |
3、解决乡镇财政合法性的核心问题 |
4、根本确立乡镇财政合法性的具体路径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9)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依据 |
1.2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农村税费制度与村民自治制度的关系 |
2.1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
2.2 农村税费改革与村民自治之间的关联度 |
2.3 国外农村税费制度与村级建制 |
第三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我国村民自治的积极作用分析 |
3.1 提高税收工作效率,减轻村委工作负担 |
3.2 规范征税制度,密切干群关系 |
3.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基层政治建设 |
3.4 完善议事制度,促进村民自治发展 |
第四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我国村民自治的消极影响分析 |
4.1 形成“逼税效应”,村委产生负债 |
4.2 村级财力匮乏,村委工作困难重重 |
4.3 村委工资难以保证,导致村级班子腐败 |
4.4 加强经济控制,增加国家治理成本 |
第五章 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分析 |
5.1 税费改革理论缺陷 |
5.2 农村税费改革制度不完善 |
5.3 税费改革操作上有一定困难 |
第六章 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影响的对策分析 |
6.1 加强农村税费改革理论建设,取消农业税 |
6.2 加大转移支付,构建新型产品供给制度 |
6.3 实行“一事一议”制度,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
6.4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各组织的关系 |
6.5 完善农村税费改革配套措施 |
第七章 个案分析:浙川县村民自治应对税费改革方案 |
7.1 税费改革给村民自治建设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 |
7.2 税费改革给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 |
7.3 村民自治应对税费改革方案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表 |
附录 |
(10)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 言 |
1.1 本选题的背景 |
1.2 本选题的意义 |
1.3 本选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
1.5 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
1.6 本选题的创新之处 |
1.7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二章 中国农村干群关系的历史回顾 |
2.1 封建社会的官绅民关系概况 |
2.2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官绅民关系概况 |
2.3 农村革命根据地时期的干群关系回顾 |
2.4 改革开放前农村干群关系回顾 |
第三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基本特征 |
3.1 干群矛盾的演变 |
3.2 干群矛盾的历史分期 |
3.2.1 干群矛盾的历史分期法 |
3.2.2 本文采用的历史分期法及依据 |
3.3 干群矛盾的表现 |
3.3.1 村民与乡村组织关系紧张 |
3.3.2 局部地区干群矛盾日趋激化 |
3.3.3 部分农民与干部的关系趋于冷漠 |
3.3.4 一些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 |
3.4 干群矛盾的特点 |
3.4.1 多样性 |
3.4.2 复杂性 |
3.4.3 日趋紧张性和突发性 |
3.4.4 可控制性 |
3.5 干群矛盾性质的界定 |
3.6 典型案例 |
第四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宏观致因 |
4.1 农村经济发展困难重重 |
4.1.1 表现 |
4.1.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
4.2 政治体制改革滞后 |
4.2.1 表现 |
4.2.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
4.3 精神文明建设“一手软” |
4.3.1 表现 |
4.3.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
4.4 农村社会问题凸现 |
4.4.1 表现 |
4.4.2 对干群矛盾的影响 |
第五章 转型期农村干群矛盾的微观致因 |
5.1 干群矛盾主体 |
5.1.1 主体的演变 |
5.1.2 主体间的矛盾现状 |
5.1.3 主体变化及其影响 |
5.2 干群矛盾客体 |
5.2.1 客体的内涵及特点 |
5.2.2 具体客体的变化 |
5.2.3 客体变化的影响 |
5.3 干群关系协调机制 |
5.3.1 协调机制的内涵及种类 |
5.3.2 协调机制的演变及运行 |
5.3.3 协调机制变化的影响 |
第六章 化解农村干群矛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 |
6.1 困境 |
6.1.1 农村经济发展压力增大 |
6.1.2 政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 |
6.1.3 执政党建设面临挑战 |
6.1.4 精神文明建设面临巨大冲击 |
6.1.5 社会整合难度加大 |
6.2 对策 |
6.2.1 以党的建设推动党内民主 |
6.2.2 以党内民主促进人民民主 |
6.2.3 以人民民主带动政府改革 |
6.2.4 以政府改革来实现国家制度建设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及声明 |
附 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
四、进城务工,你有权拒交不合理收费(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义务教育收费管理政策的回顾与反思[J]. 岳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4)
- [2]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D]. 郑涛.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0)
- [3]汉中市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作用发挥途径研究[D]. 李宏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12)
- [4]减轻农民负担的工作重点探讨[J]. 刘士宣. 现代农业科技, 2009(24)
- [5]完善价格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J]. 邢彩香. 江苏农村经济, 2008(05)
- [6]西安市住房二级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 田俊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8(09)
- [7]安阳市农村综合改革与农民负担问题研究[D]. 李洪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7)
- [8]“财政下乡”:农村基层政府财政合法性问题研究 ——对我国乡镇财政设立以来刘乡的调查与思考[D]. 任宝玉.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9]农村税费改革对村民自治影响分析及对策[D]. 黄忠球.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5(03)
- [10]转型期中国农村干群矛盾分析[D]. 张富良. 清华大学, 2004(03)
标签:农民论文; 农村综合改革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财政制度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