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潘鑫林[1](2021)在《澳大利亚对台湾政策研究(1950-1972)》文中研究指明
王梦[2](2020)在《“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胞血脉相通,骨肉相连,共同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甲午战败后,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并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给“台独”的产生提供了土壤。二战后,美国对台野心充分暴露,不断插手台湾问题,成为“台独”背后的重要推手。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西方反华势力的纵容、扶持下,“台独”开始滋生,并对两岸关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九二共识”以来,为反对“台独”分裂活动,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两岸关系特点,审时度势,制定了灵活的政策,开展了大量工作。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这一研究多侧重于时事政治的角度进行考察,而从宏观向度出发,进行历史的、系统地研究较为薄弱。加之,蔡英文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后,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致使两岸关系愈发紧张。2019年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2020年是《反分裂国家法》实施15周年,因此,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切入点来说,还是从时间节点来看,全面检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总结经验,启示未来,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综上考虑,本文以“台独”作为基本要素和切入点,在承袭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多源搜集和爬梳中国共产党有关此问题的文献、档案馆馆藏档案、代表性党报承载的报道、网络电子图文数据库以及国外的部分史料等,立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历史发展为脉络,系统地考察“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今后反“台独”工作的开展提出浅薄建议。具体而言,本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以及理论意义、现实意义。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的基本方面,扼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不足。第二章是有关“台独”的相关概述。本章主要阐释了本研究核心概念的基本方面,从“台独”的产生发展、基本特点及危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究。首先,从台湾岛内的社会历史背景、美日为主的早期海外“台独”活动、渐趋猖獗的岛内“台独”活动等方面分析了该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其次,在此基础之上,归纳概括了“台独”的基本特点。最后,总结了“台独”对台湾同胞福祉、中国核心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危害。第三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本部分主要分析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主要以什么为依据,在什么基础上进行反“台独”工作实践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以及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的相关论述是本研究的理论依据,有关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理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反分裂国家法》等国内法律是反“台独”工作的法律依据。从新中国成立至“九二共识”确立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实践是本研究的实践基础。第四章是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该章节较为详细地回顾了“九二共识”的确立以及“汪辜会谈”的进行,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主动打破两岸关系僵局,以进行政治对话和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的形式遏制“台独”发展,重点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以李登辉为首的“台独”分裂势力的斗争。最后,总结了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取得的成效。第五章是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具体而言,本章主要回顾和论述了新世纪后,中国共产党面对猖獗的“台独”分裂活动所进行的斗争,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两岸关系形势下,凝聚海内外反“台独”合力进行的反“台独”斗争,总结了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成效及其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意义。第六章是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本部分主要梳理和分析了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实践,其与第四章、第五章共同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具体而言,本章系统总结和概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工作的新理念,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以和平发展思想巩固反“台独”成果的具体措施,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坚决遏制台湾当局谋求“国际空间”的“台独”分裂活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和美国国会的涉台行为。最后,本章简要总结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第七章是“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与启示。本部分是规律性凝练与前瞻性启示。本章首先从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五个方面总结了“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基本经验。在此基础之上,结合尚未彻底解决的若干问题,提出了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大势等建议和启示。总而言之,“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风云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各种“台独”分裂图谋和活动,进行了有理、有力、有节地斗争,有效地遏制了“台独”分裂活动,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因此,系统地梳理与研究“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实践逻辑,深刻总结经验,以期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有所裨益。
陈若萱[3](2018)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台湾地区的无线电视事业创立于20世纪50年代,在“戒严”时期形成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足鼎立的无线电视格局。“解严”之后,随着政策的改变,第四家无线电视公司民视成立,公共电视独立建台并开播。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对台湾无线电视的格局进行了较大调整,“党政军”退出三台、媒体改革等成为无线电视媒介在“绿色执政”之后的关键词。本文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主体和中心,借鉴制度变迁理论,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主要分为两个维度:一是“史”的维度,以丰富、翔实的第一手和第二手资料,采用案例比较研究和比较历史分析结合的方法,将历史研究与制度研究相结合,把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台湾历史现实的产物,并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其宏观历史脉络,分析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历史过程。二是“论”的维度,力求与史结合,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作批判性考察,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历史发展中的变量之间的关系,包括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等因素,研究这三个变量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综合影响;关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其变迁轨迹及变迁类型。在研究方法上,笔者借助深度访谈法、观察法和文献法等方法,访谈多名台湾电视媒体业界人士、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并对台视、中视、华视、民视和公视五家无线电视台及部分有线电视台进行观察,使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台湾无线电视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制度变迁。本研究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本研究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以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为研究对象,运用制度变迁的理论框架对其进行分析,这是新制度经济学与新闻传播学相结合的创新尝试,丰富和发展了制度变迁理论。其次,本研究具有现实意义,以史为鉴,对未来两岸电视媒介发展乃至政策制定有所帮助。本研究力求能为促进“一国两制”的中国新闻事业提供参考,在促进未来两岸电视媒体的进一步合作的基础上,增进两岸电视媒体的理解与互信,促进华文电视媒体共同发展。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研究思路,梳理理论及综述文献,讨论本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等。第二章为“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介绍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建立概况,本章梳理了在国民党严格的威权统治之下,以商业运营制度建立无线电视,台视、中视和华视三家无线电视台先后成立的过程,分析了“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三章为“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本章梳理了“戒严”令解除之后,媒体产业开始快速发展时,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发展的情况;分析“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四章为“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本章梳理了民进党成为执政党之后,民众对所谓民主的需求愈加强烈,台湾无线电视媒介随之发生的变化;分析了“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研究了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因素在该阶段对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作用。第五章为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媒介批判,笔者对每一阶段的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进行总结,得出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形成、制度变迁类型、各因素的影响模式和变迁全程的路径依赖作用等四条结论,并对政治力量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负面作用进行批判反思。经过研究,笔者发现,台湾无线电视的诞生源于政治制度的推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的制度变迁模式表现为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并行。在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过程中,外生性因素、内生性因素和行动者发挥交互作用,政治、经济与技术因素是外生性因素中起到主导作用的因素;行动者之间成本和收益的不均衡成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非正式约束对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产生强大作用,政治、经济等因素常以非正式约束的形式对实施机制发挥作用。本文在选题、研究内容和视角及研究方法上具有创新性,首先,本文填补了台湾电视相关研究的空白,采用最新的数据和资料,记录了台湾无线电视转型的重要时期;其次,本文采用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使研究具有较强逻辑性,运用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对史料进行创新性的逻辑思考,是台湾电视史研究的一次创新;最后,本文通过深度访谈、观察法等质化研究方法,获得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克服了大陆的台湾研究往往缺乏第一手资料的缺陷。
黄家亮[4](2018)在《美国国会与“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文中指出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自形成起就成为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重要政治基础。但通过分析“一个中国”政策的内容及其限制性因素可以发现,该政策正不断偏离于中国提出的“一个中国”原则,呈现出“负向”演变的趋势。“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有其深刻的国内政治因素。本文将以“国会——‘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为分析框架,论证美国国会是推动“一个中国”政策“负向”演变、导致“一个中国”政策与“一个中国”原则反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本文的论证过程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将简要分析美国国会影响“一个中国”政策演变的国内政治背景和历史背景。第二章将对比分析“一个中国”政策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差异性,突出“一个中国”政策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特征。第三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将结合三个案例着重分析国会推动“一个中国”政策“负向”演变的具体方式,即:弱化“一个中国”政策的“正向”基础;强化“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基础;挑战“一个中国”原则。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在“一个中国”政策的演变过程中,美国国会长期扮演着相对负面的角色。随着美国国会推动“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该政策可能演变为美国隐性保护“台独”的代名词,而不是中美关系良性发展的政治基础。
王家明[5](2018)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两岸融合发展得到两岸关系学界较多关注,也是当前和今后两岸关系发展的主要面向。在一个中国政治体系下,两岸融合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层次上看,在这个过程中,两岸双方各个阶层的团体和个人经由多业态、多形式、多渠道地交流互动、消除障碍、彼此融合,使得双方在经济社会各方面相适应、相融洽、相贯通,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生相伴的经济文化共同体,为两岸政治融合创设充足条件,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本文的主旨就是通过解析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概念,分析若干有关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进一步推进和深化两岸融合发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岸高度融合格局,造福两岸人民,达臻两岸同胞心灵契合,最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具体而言,本文以两岸融合发展为中心,围绕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走过了什么样的历程、怎样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好地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怎样的政治变迁以及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论述。全文包括正文六章、加上绪论和结语一共八部分内容。绪论部分主要是关于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文献回顾、文章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介绍。第一章是关于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两岸融合发展的定义及其特征,主要回答什么是两岸融合发展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相关要素,主要回答两岸融合发展是在什么样的结构环境中进行和谁在进行的问题;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主要回答两岸怎样融合发展的问题。第二章是对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回顾,增强两岸融合发展的历史底蕴,并总结归纳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启示。第三章是为进一步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寻求理论准备,阐述与两岸经济、社会、政治融合发展相关的复合理论模型。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及其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关系;民间社会理论及其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关系;政治整合理论及其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关系。总的思路是,从层次角度出发,在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基础上,随着交往的增加和利益融合的深化,两岸逐步形成以文化共同体为特征的两岸间市民社会,并在前两者的基础上冀以进一步实现两岸政治整合。第四章关注进一步推进两岸在经济、社会、政治领域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每一领域都分析论述了若干现实可行的路径选择。第五章关注两岸融合发展可能带来的政治上的变迁。包括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第六章进一步探讨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进一步升华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包括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及它们分别与促进两岸统一的关系;两岸融合发展可能面对的挑战及其因应等内容。结语部分是全文的概括性总结。两岸融合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必然;结合新时代特征,紧紧依靠两岸人民,不断增强祖国大陆综合实力,两岸融合发展正当其时;两岸同胞一定能够在新时代的两岸融合发展进程中共创美好生活,祖国完全统一也一定能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得以实现。本文紧贴两岸关系发展现实,尝试探讨两岸融合发展的若干理论和实践路径问题,希冀有助于添加和充实两岸关系理论思想库,有助于两岸融合发展和祖国完全统一的现实推进。
许丽华[6](2018)在《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把台湾报纸的大陆新闻报道置于两岸交流的背景下观察,发现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变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第二个阶段是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第三个阶段是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第四个阶段是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发展演变的过程正是两岸关系从敌对隔绝到相互交流的缩影,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和两岸交流已经形成了有利于两岸和平发展的良性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已经稳定下来而且不可逆转。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从宏观上勾勒出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变迁的趋势,运用叙事学理论通过文本分析揭示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从叙事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叙事框架以隐含的叙事者的身份,影响着四家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具体呈现方式。《中央日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共产党的敌意渐弱。《中国时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对大陆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宏观性的期望。《联合报》的叙事框架是维护一个中国,反对共产党但是不反对大陆经济社会发展。《自由时报》的叙事框架是主张“一中一台”,抗拒两岸交流,对大陆不友善,九十年代初刻画大陆的贫穷落后和对改革开放的质疑,大陆经济崛起、国际地位提高后突出大陆对台湾对威胁。从变迁的总趋势上看,自从台湾当局解除戒严之后,大陆新闻朝着内容更丰富、报道更客观的方向发展。虽然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阶段、不同报纸呈现的特点各异,中间也有起伏波折;但是随着两岸交流层次的丰富和交流程度的加深,两岸共同的意义空间不断加大,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成为台湾新闻市场上重要的新闻产品已成定局。不论报纸的立场和定位如何,要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必须提供经得住受众检验的产品,即必须按照事实本身来报道新闻。
曹军强[7](2017)在《台海危机管理研究 ——信息沟通与理性决策的视角》文中指出本文以“台海危机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危机、台海危机、危机管理、台海危机管理的基本意涵、一般特征入手,探讨和分析诱发台海危机爆发的内外因素,1954年与1996年两次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台海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台海危机管理的理性决策模式、台海危机管理流程的完善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等议题。首先,台海危机与台海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既区别于商业领域的价值取向,也与传统意义上国际危机与国际危机管理的概念有一定的差别。台海危机与台海危机管理的直接攸关方是中国大陆与台湾当局。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因素,美国在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台海危机与台海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要符合台海危机的特殊语境。其次,1954年、1996年两次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的经验与启示,对未来台海危机管理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呈现了一个历史的视角,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个比较的维度。台海危机爆发既有两岸的结构性难题,也有外在因素的强力介入。从内部因素来说,两岸的政治定位是台海危机爆发的根本因素,“台独”分裂活动与民粹主义是台海危机爆发的敏感性因素。从外部因素来说,包括宏观层面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中观层面的涉台政策调整以及微观层面的对两岸政治定位的认知。再次,信息沟通在台海危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是台海危机事前阶段还是台海危机发生阶段,准确、及时的信息沟通都是决策者追求的目标。信息沟通不仅能够传递决策者的立场和态度,还能使决策者之间经过议价达成一定的共识。共同的利益,是解决台海危机的重要条件。在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台海危机决策模式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理性决策模式是未来台海危机决策的主要范式,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则是对理性决策模式的有益补充。最后,搭建信息沟通平台,完善危机决策机制,是提升台海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路径。但是,不管是搭建信息平台或是完善决策机制,都不能解决两岸的结构性矛盾,台海危机的爆发具有一定程度的“周期性”。台海危机不仅冲击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对两岸民众的“心灵契合”提出了挑战。因此,从悲观层面来说,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面临新的阻力,冲突与摩擦将会越发频繁。从积极层面来说,中国大陆的快速崛起,增强了对两岸关系与台海危机的掌控能力,成为稳定两岸和平的重要力量。
杨开煌[8](2016)在《大陆和平发展政策评估——试析习近平对台重要思想》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就对台工作提出了很多新的理念,深化了对台政策。本文首先归纳学界对习近平对台政策可能走向的研判,指出现有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站在政策评估的角度论述习近平对和平发展政策的坚持与深化。本文指出,在台湾政局出现变局之际,习近平有可能对和平发展时期的对台政策进行调整,将对台政策置于大陆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之下,重新掌握两岸关系发展的节奏和内容,区隔官民,强化两岸民心之心灵契合的作为。
郑伟[9](2014)在《国内外学界关于1949—1978年两岸关系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围绕台湾问题进行了长达30年的武力对峙。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30年内,对台政策是中国政府内政、外交生活的重要主题之一。数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时期的两岸关系、对台政策、中美关系等进行了较为深入、丰富、细致的研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思想、政治和理论基础。
毛彬彬[10](2014)在《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后在台实行威权专制统治,政治上的不开明以及经济发展陷入滞涨困境,这不仅引起岛内民众不满情绪的高涨,更对国民党在台统治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国民党为缓解统治危机,不得不向美国求援。适逢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同时也为了扩大自己的意识形态势力范围,美国政府开始以向台湾提供经济和军事上的援助为杠杆,向台湾当局施压,迫使台湾放弃—党专政的威权体制,走向民主的多党制。正是在美国的推进下,台湾顺利完成政治转型实现了民主化实质发展的第一步。本论文正是以研究美国在台湾民主化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为主旨,分析美国积极插手台湾民主发展的深层动因以及美国推动台湾民主改革所带来的多面影响。论文内容可分为四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是对台湾民主发展历程进行一个梳理和概括,第二章是将美国对台湾民主化发展的政策演变分为三个阶段来分别阐述,第三章是分析美国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推动台湾民主发展,第四章是展望未来美国在台湾民主发展中的角色定位。通过对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美国因素的分析,对理解两岸关系、美台关系以及中美关系都是有所裨益的。
二、论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2)“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台独”问题的相关概述 |
2.1 “台独”的产生及发展 |
2.1.1 “台独”产生的社会历史因素 |
2.1.2 早期“台独”活动的海外萌芽 |
2.1.3 岛内“台独”活动的渐趋猖獗 |
2.2 “台独”的基本特点 |
2.2.1 影响因素多元性 |
2.2.2 “理论”内容荒谬性 |
2.2.3 极具高度敏感性 |
2.3 “台独”的危害 |
2.3.1 危害台湾同胞福祉 |
2.3.2 损害中国核心利益 |
2.3.3 阻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三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依据和基础. |
3.1 理论依据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国家主权的学说 |
3.1.2 中国共产党关于反“台独”工作的论述 |
3.2 法律依据 |
3.2.1 关于台湾法律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3.2.2 关于反“台独”工作的国内法依据 |
3.3 实践基础 |
3.3.1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3.3.4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反“台独”工作 |
第四章 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4.1 推动开展两岸对话谈判 |
4.1.1 确立“九二共识”建立互信基础 |
4.1.2 促成“汪辜会谈”架起沟通桥梁 |
4.1.3 开启政治对话遏制“台独”发展 |
4.2 促进两岸经贸人文交流 |
4.2.1 促进两岸经济贸易关系新发展 |
4.2.2 推动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交流 |
4.3 坚决反对一切“台独”分裂活动 |
4.3.1 提出“八项主张”打击“台独” |
4.3.2 反对李登辉“台独”分裂活动 |
4.3.3 反对美台勾结的“台独”分裂活动 |
小结 |
第五章 以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5.1 反对民进党主导的“台独”分裂活动 |
5.1.1 反对陈水扁“台独”分裂活动 |
5.1.2 提出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
5.1.3 制定出台《反分裂国家法》 |
5.2 努力营造反“台独”的域外环境 |
5.2.1 敦促美国信守承诺反对“台独” |
5.2.2 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反对“台独” |
5.3 推进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 |
5.3.1 开创两岸政党交流崭新局面 |
5.3.2 推动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
5.3.3 提出“六点意见”促进和平发展 |
小结 |
第六章 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反“台独”工作 |
6.1 提出新理念深化两岸和平发展 |
6.1.1 提出“两岸一家亲”理念 |
6.1.2 携手共建“两岸命运共同体” |
6.1.3 团结台湾同胞共圆中国梦 |
6.2 以两岸和平发展巩固反“台独”成果 |
6.2.1 强调两岸基本原则共识 |
6.2.2 举行两岸高层领导会晤 |
6.2.3 推进两岸走向融合发展 |
6.3 坚决遏制“台独”分裂活动 |
6.3.1 强调“台独”分裂行径零容忍立场 |
6.3.2 全面封堵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
6.3.3 反对美国政府及国会的涉台行为 |
小结 |
第七章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经验与启示 |
7.1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经验 |
7.1.1 始终坚持原则性问题不动摇 |
7.1.2 始终坚持反对“台独”不妥协 |
7.1.3 注重反“台独”工作方式方法 |
7.1.4 高度重视两岸人民力量作用 |
7.1.5 充分发挥大陆的主导性作用 |
7.2 “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的启示 |
7.2.1 保持大陆自身发展进步势头 |
7.2.2 继续巩固一个中国原则共识 |
7.2.3 持续深化两岸各项交流合作 |
7.2.4 政治措施与军事手段相结合 |
7.2.5 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成果 |
致谢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 |
1.1.3 基本概念界定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2.1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论 |
1.2.2 搜集资料的方法 |
1.2.3 研究意义 |
1.2.4 研究框架 |
1.3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1.3.1 理论梳理 |
1.3.2 文献综述——台湾电视研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51-1987) |
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2.1.1 试水电视业:教育电视台的成立 |
2.1.2 第一家商业电视台:台视 |
2.1.3 中视:率先播出彩色节目 |
2.1.4 华视:突出教育节目特色 |
2.1.5 公共电视节目的草创 |
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2.2.1“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2.2.2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2.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2.3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2.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1987-2000) |
3.1 “解严”之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3.1.1 台视、中视和华视:进入激烈竞争时期 |
3.1.2 民视的成立:反对党“发声”,打破无线三台“三足鼎立”格局 |
3.1.3 公视:漫长的筹建之路 |
3.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3.2.1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3.2.2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3.2.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3.3 “解严”后至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3.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2000-2017) |
4.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发展与衍变 |
4.1.1 商业无线电视台的重组 |
4.1.2 公广集团版图的扩充 |
4.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分析 |
4.2.1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正式规则 |
4.2.2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非正式约束 |
4.2.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实施机制 |
4.3 “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外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2 内生性因素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4.3.3 行动者在媒介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
5. 结语: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变迁分析与批判 |
5.1 “戒严”时期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2 “解严”之后至2000年“绿色执政”之前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3 2000年“绿色执政”之后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的构成 |
5.4 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的反思与批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物列表 |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其他作品发表情况 |
后记 |
(4)美国国会与“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三、论文框架 |
四、本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中美关系改善前的国会对华政策影响 |
第一节 美国国会影响对华政策的外交权力基础 |
一、美国国会的外交权力 |
二、美国国会外交权力的复兴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国会对华政策影响 |
第三节 麦卡锡主义的兴起及其对华政策影响 |
第四节 国会对隐性“两个中国”政策的支持 |
小结 |
第二章 “一个中国”原则与“一个中国”政策的对比分析 |
第一节 “一个中国”原则概述 |
一、“一个中国”的历史事实及法理基础 |
二、“一个中国”原则的产生及其发展 |
第二节 “一个中国”政策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对比 |
一、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一个中国”政策的逐步形成 |
二、“一个中国”政策的模糊性与“一个中国”原则的包容性 |
小结 |
第三章 “一个中国”政策“负向”演变进程中的国会因素 |
第一节 国会与“一个中国”政策的“正向”基础的弱化——以1994-1995财年的外交关系授权法为例 |
一、“一个中国”政策的“正向”基础的模糊性与不稳定性 |
二、1994-1995财年的外交关系授权法与“一个中国”政策“正向”基础的弱化 |
第二节 国会与“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基础的强化——以“六项保证”成为国会共同决议案为例 |
一、“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基础 |
二、“六项保证”成为国会共同决议案与“一个中国”政策“负向”基础的强化 |
第三节 国会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挑战——以国会推动解禁美台高层互访为例 |
一、1994年-2013年间国会对美台高层互访的支持 |
二、《台湾旅行法》与美台高层互访的解禁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5)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础性概念 |
第一节 融合发展的定义与特征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结构和要素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运行过程 |
第二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及其特征和启示 |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基本历程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历程的基本启示 |
第三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复合理论模型 |
第一节 经济一体化理论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
第二节 民间社会理论与两岸社会融合发展 |
第三节 政治整合理论与两岸政治融合发展 |
第四章 两岸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探讨 |
第一节 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二节 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三节 两岸政治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 |
第五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两岸政治发展 |
第一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社会化的扩展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文化的世俗化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结构的分化 |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与政治参与扩大化 |
第六章 两岸融合发展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一节 两岸统一的基本内涵及其分析变量 |
第二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三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间接效应与促进两岸统一 |
第四节 两岸融合发展的挑战及其因应 |
结语 在新时代的融合发展中两岸同胞共创美好生活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两岸新闻交流回顾 |
第二节 研究动机和目的 |
一、研究动机 |
二、研究目标 |
第三节 研究对象 |
一、对大陆新闻的界定 |
二、研究媒体的选择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主要的研究方法 |
二、研究样本的抽取 |
三、类目的构建 |
四、信度检验 |
第五节 论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文献探讨 |
第一节 叙事学研究 |
第二节 新闻叙事研究 |
第三节 新闻生产研究 |
一、关于新闻的生产 |
二、关于再现、建构与真实 |
第四节 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 |
一、大陆学者的研究 |
二、台湾学者的研究 |
三、台湾媒体大陆新闻研究特点 |
第三章 两岸交流背景下的大陆新闻变迁 |
第一节 敌对隔绝期(1949年-1987年) |
一、1949年至1987年的两岸关系 |
二、束缚大陆新闻传播的台湾政策 |
三、敌对隔绝中的大陆新闻 |
第二节 解冻交流期(1988年-1992年) |
一、禁令解除开启两岸交流 |
二、两岸融洽氛围中的新闻交流 |
三、解冻交流期的大陆新闻 |
第三节 起伏成长期(1993年-2005年) |
一、一波三折的两岸关系 |
二、两岸新闻交流迈入新阶段 |
三、起伏成长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节 稳定发展期(2006年-2016年) |
一、两岸关系进入稳定期 |
二、新闻交流开创新局面 |
三、稳定发展期的大陆新闻 |
第四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呈现 |
第一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数量 |
一、四份报纸报道总量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数量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二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内容 |
一、大陆新闻的内容分布 |
二、《中央日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三、《中国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四、《联合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五、《自由时报》内容不同阶段的变化 |
六、小结 |
第三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来源 |
一、大陆新闻的来源 |
二、不同阶段新闻来源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四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体裁 |
一、大陆新闻的体裁 |
二、不同阶段大陆新闻体裁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节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报道的倾向 |
一、大陆新闻的报道倾向 |
二、不同阶段倾向的变化 |
三、小结 |
第五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分析 |
第一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话语 |
一、叙事话语 |
二、新闻事件的筛选 |
三、名称和词汇的使用 |
第二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一、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二、大陆新闻的叙事声音和叙事聚焦 |
三、叙事框架是隐含的叙事者 |
第三节 大陆新闻的叙事交流 |
一、叙事交流 |
二、大陆新闻和台湾民间的交流 |
三、大陆新闻和两岸官方的交流 |
四、大陆新闻和学界业界的交流 |
第六章 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叙事语境 |
第一节 两岸社会历史语境 |
一、大陆社会变革 |
二、台湾社会变革 |
三、两岸交流历程 |
第二节 台湾报业生态语境 |
一、台湾报业生态变迁 |
二、报纸内部机制 |
第七章 发现和讨论 |
第一节 研究的主要发现 |
一、本文的主要论点 |
二、本文的其他发现 |
第二节 局限和不足 |
一、学科交叉研究难度大 |
二、研究对象特殊资料获取不便 |
三、台湾报纸大陆新闻的阶段划分不易 |
附录: 大陆新闻奖获奖名单(01届-14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台海危机管理研究 ——信息沟通与理性决策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由来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台海危机 |
二、台海危机管理 |
三、信息沟通 |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不足 |
一、文献综述 |
二、研究不足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结构安排 |
一、研究设计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1954 年与1996 年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 |
第一节 1954年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 |
一、1954年台海危机爆发的成因 |
二、1954年台海危机的阶段划分 |
三、1954 年台海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与理性决策 |
第二节 1996 年台海危机与危机管理 |
一、1996 年台海危机爆发的成因 |
二、1996年台海危机的阶段划分 |
三、1996 年台海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与理性决策 |
第三章 台海危机爆发的内外因素 |
第一节 诱发台海危机的内部因素 |
一、结构性因素:两岸政治定位 |
二、敏感性因素:“台独”分裂活动与民粹主义 |
第二节 诱发台海危机的外部因素 |
一、宏观层面: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二、中观层面:美国涉台政策调整 |
三、微观层面:美国对两岸政治定位认知 |
第四章 台海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沟通 |
第一节 台海危机事前预防阶段的信息沟通 |
一、台海危机事前阶段的主要特征 |
二、台海危机事前阶段的信息沟通 |
三、台海危机事前阶段信息沟通的思考 |
第二节 台海危机事中反应阶段的信息沟通 |
一、台海危机事中阶段的主要特征 |
二、台海危机事中阶段的信息沟通 |
三、台海危机事中阶段信息沟通的思考 |
第五章 台海危机管理的决策模式 |
第一节 台海危机管理的理性决策模式 |
一、台海危机管理的决策目标 |
二、台海危机管理的决策方案 |
三、台海危机管理的决策评估与方案选择 |
第二节 台海危机管理理性决策模式的调整 |
一、台海危机管理理性决策模式的演变 |
二、台海危机管理理性决策模式的调试 |
第六章 结语 |
一、悲观与乐观:未来两岸关系的主要特征 |
二、拓展台海危机信息沟通平台 |
三、完善台海危机管理流程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科研成果 |
(9)国内外学界关于1949—1978年两岸关系的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台湾问题的宏观研究 |
二、关于1949—1978年中共对台政策演变的研究 |
三、关于1949—1978年中美关系以及台湾问题的研究 |
四、关于中苏关系、朝鲜战争与20世纪50年代“台海危机”的研究 |
五、结论 |
(10)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 |
第一章 台湾民主化发展的历程及其特点 |
一、1987年“解严”前台湾民主化的启动 |
1. 地方自治和选举制度的建立 |
2. 民主化的社会基础扩大 |
3. 一党制向多党制的过渡 |
二、1987年“解严”后台湾民主化的发展 |
1. 选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
2. 权力机构关系的法制化和运行的规范化 |
3. 政治文化向参与型方向发展 |
三、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
1. 自上而下渐进式改革 |
2. 选举带动 |
3. 低社会成本 |
4. 深受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和美国对台政策的影响 |
第二章 美国在台湾民主化发展问题上的政策演变及其原因 |
一、“民主改造台湾”设想的确立(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
1. 美国“民主改造台湾”设想确立的过程 |
2. 美国“民主改造台湾”设想确立的原因 |
二、积极推动台湾民主化的改造(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
1. 美国积极推动台湾民主化改造的政策实施过程 |
2. 美国积极推动台湾民主化改造的政策实施原因 |
三、大力维护台湾民主化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至今) |
1. 美国大力维护台湾民主化发展的政策演变 |
2. 美国大力维护台湾民主化发展政策的实施原因 |
第三章 美国推动台湾民主化发展的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
一、美国推动台湾民主化发展的具体措施 |
1. 文化输出,培育台湾的民主意识和美式价值观 |
2. 政治渗透,扶植台湾的亲美势力 |
3. 经济援助,助推台湾民主化的改造 |
4. 军事保护,消除台湾民主化的后顾之忧 |
二、美国推动台湾民主化发展的影响 |
1. 对台湾本土的影响 |
2. 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
3. 对美台关系的影响 |
4. 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
第四章 美国在台湾未来民主化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
一、新世纪台湾民主化发展现状与趋势 |
1. 台湾民主化取得的成果 |
2. 台湾民主化存在的问题 |
3. 台湾民主化发展的趋势 |
二、美国依然是未来台湾民主化发展的助推剂 |
1. 以软实力的同化作用为主 |
2. 以硬实力的保障作用为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论中共对台政策的演变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澳大利亚对台湾政策研究(1950-1972)[D]. 潘鑫林.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九二共识”以来中国共产党反“台独”工作研究[D]. 王梦. 吉林大学, 2020(01)
- [3]台湾无线电视媒介制度变迁研究(1951-2017)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陈若萱. 厦门大学, 2018(06)
- [4]美国国会与“一个中国”政策的“负向”演变[D]. 黄家亮. 外交学院, 2018(11)
- [5]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和路径研究[D]. 王家明. 厦门大学, 2018(07)
- [6]从隔绝到交流:台湾报纸大陆新闻叙事研究 ——以1981年-2010年《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自由时报》为例[D]. 许丽华. 厦门大学, 2018(07)
- [7]台海危机管理研究 ——信息沟通与理性决策的视角[D]. 曹军强.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8)
- [8]大陆和平发展政策评估——试析习近平对台重要思想[J]. 杨开煌. 台海研究, 2016(02)
- [9]国内外学界关于1949—1978年两岸关系的研究综述[J]. 郑伟. 台湾研究集刊, 2014(03)
- [10]台湾民主化发展历程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毛彬彬.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