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突状细胞防治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树突状细胞防治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一、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旭[1](2021)在《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患者HBsAg定量和HBsAg阴转率的情况,为临床提供循证依据。方法: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万方(Wan Fang DATA)、维普(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hinese Clinical Trial Registry,Chi CTR)对2005-2021年文献进行检索。纳入标准:(1)研究对象满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指南》2005版、2010年版、2015年版、2019年版任一版本中慢性HBV感染的诊断:HBsAg和(或)HBV DNA阳性6个月以上,可以为符合诊断标准的HBe Ag阳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阳性CHB、HBe Ag阴性慢性HBV感染、HBe Ag阴性CHB中的任一状态。(2)干预措施试验组需使用中药(中草药、中成药、中药制剂或提取物)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如包括中药+一般药物(常规护肝药、维生素等)、中药+NAs或干扰素、中药+NAs或干扰素+一般药药,对照组可为空白对照以及安慰剂、NAs、干扰素、一般药物的单用或联合使用。(3)观察指标必须包括HBsAg定量或HBsAg阴转率任一项。(4)试验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合并有甲、丙、丁、戊肝或艾滋病毒感染等其它病毒感染者;或合并药物性肝损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其它肝病者;或肝纤维化、肝硬化、肝衰竭、肝癌患者;或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肺、肾、内分泌、造血系统疾病等其它系统疾病者。(2)试验组使用中医外治或针灸等其它中医治疗者。(3)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等其它观察性临床研究,非随机对照试验实验研究等其它研究类型以及个案报道、综述等。(4)不满足纳入标准或无法获得全文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逐层筛选,将最终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利用Revman软件对统计量进行合并分析。结果:(1)16篇联合中药组治疗结束时总HBsAg阴转率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RR=1.72,95%CI[1.39,2.12],P<0.00001,I2=0%);其中2篇与非抗病毒药物(RR=5.69,95%CI[0.79,40.91],P=0.08,I2=0%);8篇中药+NAs与NAs相比(RR=1.64,95%CI[1.27,2.12],P=0.0001,I2=0%);6篇中药+IFN与IFN相比(RR=1.70,95%CI[1.17,2.47],P=0.0005,I2=0%)。(2)中药联合抗病毒药(NAs、IFN)治疗24w时(RR=1.55,95%CI[1.21,1.99],P=0.0005)、48w时(RR=2.02,95%CI[1.28,3.17],P=0.002)与未联合中药治疗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3)7篇中药联合抗病毒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两组在治疗前HBsAg无统计学差异)与未使用中药组相比(MD=-0.27,95%CI[-0.44,-0.10],P=0.002),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中药联合西药抗病毒治疗能够有效降低HBsAg定量水平,提高HBsAg阴转率。此结论能够一定程度上为治疗HBV感染、提高HBsAg阴转率提供证据和治疗思路。但由于此次研究提供的证据等级不高,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RCT文献支持。

江诗怡[2](2020)在《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观察温阳法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对患者外周血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Treg细胞、Th17细胞水平以及e抗原血清转换情况的影响。并与单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药比较,探讨温阳法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的功能影响及作用机制,为中药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有效性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70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阳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使用恩替卡韦0.5mg/次,1次/天,温阳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方,两组疗程均为24周。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后检测肝功能(ALT、AST、TBIL、ALB)、乙肝两对半、HBV DNA、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肝脏硬度(LSM),以及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细胞及Th17细胞,并在治疗第12周时加查一次乙肝两对半。同时分别在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测,评估安全性。使用SPSS 26.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肝功能: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除TBIL外,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对比,温阳组ALB升高更明显(P<0.05),而ALT、AST、TBIL指标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度值: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肝硬度值下降,前后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肝硬度值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e抗原水平:治疗第12周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对比,HBeAg水平下降明显(P<0.05),但两组间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与治疗第12周后两组内比较,HBeAg水平下降显着(P<0.05),且两组间对比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间HBeAg阴转率对比,温阳组(14.29%)与对照组(8.6%)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但温阳组上升趋势更明显。病毒学: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HBV DNA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BV DNA阴转率对比,温阳组(69.23%)与对照组(58.33%)相比也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温阳组有更明显的上升趋势。T淋巴细胞亚群: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温阳组CD3+T细胞、CD4+T细胞水平上升明显(P<0.05),对照组上升不明显(P>0.05);两组CD8+T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明显(P<0.05),但两组间对比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D4+/CD8+比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5),且温阳组上升更明显(P<0.05)。Treg/Th17细胞:治疗后温阳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Treg细胞数量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距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Th17细胞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Th17细胞下降不明显(P>0.05),温阳组Th17细胞下降明显(P<0.05)。两组Treg/Th17比值组内比较,温阳组Treg/Th17比值上升,对照组比值下降,但两组前后对比变化不明显(P>0.05),且两组间差距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温阳法联合核苷(酸)类药物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单独使用核苷(酸)类药物相比,可以更好的减轻肝细胞炎症,改善肝细胞功能,减少病毒复制,促进e抗原阴转。2.温阳法可能是通过调节机体外周血内CD4+/CD8+平衡与Treg/Th17平衡,调节细胞免疫状态,影响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抑制情况,从而增强机体对HBV病毒的清除能力。

武喆[3](2020)在《柳胺酚代谢产物鉴定及活性代谢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与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和目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慢性HBV感染者约有2.4亿例,其中我国有约有8600万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HBV感染相关肝硬化及HBV感染相关肝细胞性肝癌每年可导致全球超过80万人死亡,对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目前用于治疗HBV感染的一线药物核苷(酸)类似物不能清除被感染肝细胞细胞核内的cccDNA,难以实现CHB的临床治愈,新型抗HBV药物亟需研发。柳胺酚是一种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R)抑制剂,可以抑制细胞内核糖核苷酸(DNA)的生成,从而减少HBV的复制原料。研究发现柳胺酚对HBV复制及cccDNA形成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但其体内代谢过程仍不明确,生物学转化及代谢过程可能通过改变药物分子结构形成具有更强药理活性或毒性的代谢产物。本文拟对柳胺酚的代谢产物进行鉴定,并对柳胺酚代谢产物抗HBV活性进行分析,进而对活性代谢物抗HBV机制进行研究。方法1.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鉴定柳胺酚在Sprague Dawley大鼠的体内药物代谢模型和人肝微粒体的体外药物代谢模型中的代谢产物,使用UNIFI软件对柳胺酚的体内代谢通路进行分析。进一步利用重组人肝脏药物代谢酶筛选系统明确参与柳胺酚代谢过程的肝脏药物代谢酶亚型。2.使用计算机虚拟分子对接技术计算柳胺酚代谢产物与RRM2活性位点之间的亲和力,筛选具有RRM2抑制活性的代谢物。使用HBV稳定复制细胞模型HepG2.2.15细胞系以及HBV核苷类似物交叉耐药细胞模型HepG2.A64细胞系验证筛选得到的柳胺酚代谢产物对细胞培养基上清中HBVDNA、HBsAg、HBeAg以及细胞内HBVDNA、cccDNA的抑制活性。通过细胞增殖活性实验及细胞凋亡实验明确具有抗HBV活性的柳胺酚代谢物LAF-OH的细胞毒性。进一步通过联合用药实验,使用ComboSyn软件计算LAF-OH与核苷(酸)类似物的联合用药指数。3.利用蛋白组学筛选LAF-OH作用后表达水平发生改变的差异蛋白并分析差异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与抗HBV活性的关系。通过qPCR法、Western Blot法对差异蛋白表达水平进行验证并分析相关蛋白在mRNA及蛋白质水平表达变化对HBV复制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LAF-OH对细胞周期比例的调节作用。通过ELISA法分析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对RR活性的影响。结果1.分别收集SD大鼠经柳胺酚灌胃后在0-3h、3-8h、8-12h及12-24h时间段内的胆汁、粪便、血浆及尿液样本,在0-3h及3-8h收集的胆汁样品中鉴定到6个柳胺酚代谢产物(M1-M6);在8-12h收集到胆汁样品中鉴定到2个柳胺酚代谢产物(M1、M2);在0-3h及3-8h收集的粪便样品中鉴定到3个柳胺酚代谢产物(M1、M3和M6);在其余时间段收集的胆汁、粪便及全部的血浆、尿液样本中未鉴定到柳胺酚的代谢产物。在与人肝微粒体孵育的柳胺酚样本中鉴定到5个柳胺酚代谢产物(M1、M7-M10)。柳胺酚主要的代谢过程包括羟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乙酰化和代谢性降解等。重组人肝药物代谢酶筛选结果表明CYP1A2与CYP2C9参与了柳胺酚的Ⅰ相代谢反应;UGTIA1、UGT1A6、UGT1A9、UGT2B7与UGT2B15参与了柳胺酚的Ⅱ相代谢反应。2.计算机分子对接拟合结果表明柳胺酚葡萄糖醛酸化代谢产物M8、M10以及柳胺酚羟基化代谢产物LAF-OH与RRM2活性位点的亲和力较柳胺酚更强。基于HepG2.2.15细胞及HepG2.A64细胞的HBV抑制实验发现LAF-OH对HBV的抑制活性较柳胺酚更强且成时间与剂量依赖性,可以显着降低野生型HBV及耐药突变HBV模型细胞培养上清中HBV-DNA、HBsAg以及细胞内HBV-DNA、cccDNA的水平。细胞增殖活性及细胞凋亡实验发现LAF-OH在HepG2.2.15细胞、HepG2.A64细胞、HepG2细胞与HEK293细胞中半数细胞增殖抑制剂量IC50 分别为 173.4μM、366.7μM、222.3μM 与 191.8μM,在 150μM 浓度时未对细胞凋亡造成明显影响。联合药效试验结果表明LAF-OH与拉米夫定、恩替卡韦联合抗HBV具有协同效应;LAF-OH与阿德福韦、替诺福韦联合抗HBV具有相加效应。3.蛋白组学筛选发现LAF-OH处理后细胞细胞周期、IL-17信号通路及PPA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显着降低。Western Blot分析发现LAF-OH可以通过抑制Akt磷酸化水平降低cyclin D1的表达水平。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经LAF-OH处理后S期细胞比例明显下降。进一步通过qPCR及Western Blot分析发现LAF-OH可在不引起RRM2B表达代偿性上调的同时显着抑制RRM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RR活性分析发现LAF-OH可通过同时抑制RRM2活性与表达水平的方式显着抑制RR活性。结论1.柳胺酚在体内主要通过羟基化、葡萄糖醛酸化、磺酸化、乙酰化及代谢性降解等途径代谢。CYP1A2、CYP2C9、UGT1A1、UGT1A6、UGT1A9、UGT2B7与UGT2B15是柳胺酚主要的肝脏代谢酶亚型。2.LAF-OH与RRM2活性位点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抗HBV活性较柳胺酚更高。LAF-OH在显着降低细胞培养基上清HBV-DNA、HBsAg与细胞内HBV-DNA、cccDNA水平的同时不产生明显的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此外,LAF-OH对核苷类似物耐药HBV仍具有强大的抑制活性。LAF-OH在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使用时表现出相加效应或协同效应。3.LAF-OH通过降低Akt磷酸化水平而下调cyclin D1的表达水平,改善因HBV感染造成的细胞周期紊乱,以降低S期细胞比例的方式下调RRM2的表达水平,同时不使RRM2B表达水平代偿性增高。LAF-OH在下调RRM2表达水平的同时与RRM2活性位点竞争性结合,从而大幅抑制RR活性,发挥抗HBV作用。LAF-OH可通过调节IL-17介导的免疫学反应以及PPAR、Akt等信号通路为HBV治疗带来更多潜在获益。

谌萍[4](2017)在《TIM3和PD1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与慢性乙肝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严重威胁全球健康的重大公共问题。如不加以有效控制,可进一步恶化为肝硬化甚至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主要表现为病毒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功能失活,同时会伴有固有免疫功能的紊乱。目前,在乙型病毒(hepatitis virus,HBV)感染过程中,调控固有免疫功能变化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且现有的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分子-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 protein-3,TIM3)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是近些年以来新发现的免疫调控分子,既表达于适应性免疫细胞如CD4+T细胞和CD8+T细胞,也表达于固有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肥大细胞,因此TIM3和PD1具有广泛的免疫调控功能。本课题旨在研究,在健康人或者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上,阻断TIM3对PD1表达量的影响以及阻断PD1对TIM3表达的影响;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上TIM3和PD1对巨噬细胞的极化的调控作用从而进一步探究在慢乙肝中巨噬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并为寻求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收取3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46例健康人外周血标本,分离PBMC,予以PMA刺激。用anti-TIM3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分子TIM3、用anti-PD1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分子PD1,流式细胞术检测anti-TIM3阻断后细胞表面PD]的表达水平以及anti-PDl阻断后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巨噬细胞的表面标志物CD163、CD206表达水平;用磁珠分选法分选CD14+单核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上清液TNF-α、IL-6、IL-12、IL-lβ、IL-8的分泌水平。研究结果(1)在健康人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用anti-TIM3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巨噬细胞表面PDI表达量下降;anti-PDl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PD1后,TIM3的表达量下降。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用anti-TIM3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巨噬细胞表面PD1表达量无显着变化,anti-PDl阻断巨噬细胞表面的PD1后,TIM3的表达量显着下降。(2)在慢乙肝患者巨噬细胞上,anti-TIM3阻断组或者anti-PDl阻断组较其相应的同型对照组,CD206,CD163表达量显着下降。提示二者可能有协同阻断作用。(3)在巨噬细胞上,用anti-TIM3抗体封闭巨噬细胞表面的TIM3后,可上调巨噬细胞细胞因子TNF-α、IL-6、IL-12的分泌水平,P<0.05,有统计学意义;IL-1β、IL-8、IL-10的分泌量也均上升,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用anti-PDl抗体封闭巨噬细胞PD1,可上调巨噬细胞细胞因子IL-6、IL-10的分泌水平,P<0.05,有统计学意义;IL-lβ、IL-8、IL-10、IL-12、TNF-α分泌量也上升,但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证实了在慢乙肝患者外周血来源的巨噬细胞中,TIM3和PD1无显着相关性。2、分别阻断TIM3通路或阻断PD1通路,都能促进巨噬细胞向Ml型转化。3、阻断TIM3通路比阻断PD1通路,对巨噬细胞向Ml型极化的影响更大。

徐琴[5](2021)在《异烟肼致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修复中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通过分析新疆近年来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致病药物及临床特征,明确药物性肝损伤的防治目标和未来研究的方向;2)通过构建异烟肼致C57BL/6小鼠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异烟肼诱发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提供研究基础;3)找到早期诊断和防治异烟肼诱发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分子标志物,及引起相关信号通路改变的关键靶点,为防治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分为三部分:1)调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2.1-2014.12期间临床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例,筛选出RUCAM评分≥3分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析;2)将雄性7周龄C57BL/6小鼠分为两组:异烟肼组、异烟肼+饥饿组,连续处理8周。其中,异烟肼组每日给予异烟肼(100mg/kg)灌胃;饥饿+异烟肼组小鼠每日在给予异烟肼(100mg/kg)前12h及后1h均禁食;小鼠于处理后第0d、3d、1w、2w、3w、4w、5w、6w、7w、8w分别处死,取肝脏组织和血液样本。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脏生化指标(ALT、AST);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用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的超微结构;用免疫荧光观察由外周血募集至肝组织内的单核巨噬细胞表达情况;3)将雄性7周龄C57BL/6小鼠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饥饿组、异烟肼组、异烟肼+饥饿组,连续处理6周。其中,饥饿组每日禁食12小时;异烟肼组每日给予异烟肼(100mg/kg)灌胃;饥饿+异烟肼组小鼠每日在给予异烟肼(100mg/kg)前12h及后1h均禁食。小鼠于处理后第3d(急性损伤期)、2w(损伤期)、4w(修复期)、6w(平稳期)分别处死,取肝脏组织和血液样本。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四组小鼠外周血不同时间点T淋巴细胞亚群及外周血树突状细胞CD11c+、CD86+细胞的变化;用CBA法检测四组小鼠外周血促炎因子INF-γ、IL-5、TNF-α、IL-2、IL-6、IL-17A、IL-21,及抑炎因子IL-4、IL-10、IL-13、IL-22随处理时间的变化;用RT-PCR检测四组小鼠肝组织中随处理时间损伤修复相关蛋白HSP70.2、HGF、TGF-β及纤维化相关蛋白α-SMA、collagen I、collagen III基因表达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蛋白的含量。结果:1)临床研究显示,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临床类型为肝细胞型肝损伤,且三种临床类型肝损伤的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预后也无明显差异;体重、谷氨酰转肽酶与RUCAM评分呈正相关;抗结核药物是引起新疆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是未来药物性肝损伤防治和研究的主要目标和方向;2)实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异烟肼组小鼠各处理时间点间AST、ALT均无明显变化;异烟肼+饥饿组小鼠肝功血清ALT持续升高约4周,于3天时达高峰,1w后逐渐下降,4w以后基本恢复正常。小鼠肝脏组织病理显示:异烟肼组肝组织病理基本正常;但异烟肼+饥饿组肝脏病理损伤于处理第1-2w时最明显表现为中央静脉周围肝细胞水肿伴炎细胞浸润和坏死,其后逐渐好转,于6w后基本恢复正常;3)饥饿+异烟肼组在急性损伤期(3d)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异烟肼组和饥饿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异烟肼组和饥饿组小鼠;饥饿+异烟肼组、异烟肼组和饥饿组树突状细胞CD11c+、CD86在各处理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一致。外周血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损伤期(2w),异烟肼+饥饿组血清IL-5、TNF-α、IL-2、IL-6、IL-17A、IL-4等细胞因子明显高于饥饿组及异烟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急性损伤期(3d),异烟肼+饥饿组血清IL-10、IL-21的浓度,明显高于饥饿组和INH组,差异极显着(P<0.01)。肝组织中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IL-22浓度在急性损伤期(3d)时,INH+饥饿组明显高于饥饿组、INH组,差异极显着(P<0.01)。肝组织中相关蛋白m RNA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异烟肼+饥饿组肝组织中HGF和HSP70.2 m RNA相对表达量在损伤期(2w)时最高。肝组织中相关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在肝组织中HSP70.2蛋白的表达,在INH+饥饿组中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于急性损伤期(3d)和平稳期(6w)明显高于INH组和饥饿组小鼠;肝组织中HGF蛋白的表达表现出2个高峰损伤期(2w)和平稳期(6w);TGF-β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结论:1)抗结核药物是引起新疆药物性肝损伤的主要原因,抗结核药物中各单药诱导肝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将是我们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体重、谷氨酰转肽酶与RUCAM评分呈正相关,体重越重、谷氨酰转肽酶越高的患者,RUCAM评分越高,诊断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越大;2)通过生理饥饿状态下给予小鼠INH灌胃可以成功建立小鼠INH肝损伤的动物模型,为INH肝损伤的机制研究提供有效的实验技术平台;空腹服用异烟肼,可以提高疗效,但可能会增加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3)NH+饥饿小鼠早期出现CD4+T淋巴细胞增加将促进炎性细胞因子释放;INH+饥饿小鼠肝损伤、修复过程中,促炎细胞因子与抑炎细胞因子此消彼涨,两者之间相互抗衡最终导致了肝细胞损伤及损伤后修复好转;INH+饥饿小鼠损伤早期外周血IL-5、TNF-α、IL-2、IL-6、IL-17A、IL-21等促炎因子明显升高;INH+饥饿小鼠外周血IL-4、IL-10及肝组织中IL-22早期升高,可能是肝脏损伤后能够好转修复的关键指标;在INH+饥饿小鼠早期肝组织中HGF和HSP70.2m RNA及蛋白表达增加预示着肝细胞损伤后可以自行修复。

郅晓[6](2014)在《微流控芯片和氧化石墨烯在乙型肝炎检测与预防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感染不仅可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Acute and chronic hepatitis),而且还与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LC)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目前我国HBV感染者约有9300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000万人。乙型肝炎病毒可分为A到J共10个基因型,我国以B、C基因型占优势。基因型差异不仅影响e抗原的血清学转换、前C区启动子和前C区的突变位点、疾病的发展进程,还与抗病毒疗效有关。基因分型诊断有助于临床医生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为了克服目前HBV基因分型法存在的检测时间长、灵敏度低、特异性差等缺点,我们将微流控芯片、巨磁阻传感器、磁性纳米团簇、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以及线性探针杂交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快速区分中国HBV优势基因型B和C的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它集样品混合、核酸扩增和信号采集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本论文首先建立了一种集成巨磁阻传感器、微流控芯片、磁性纳米团簇、PCR扩增和核酸杂交于一体的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方法。172nm左右的磁性纳米团簇表面修饰有链霉亲和素,可与“PCR产物——核酸探针”杂交复合物末端的生物素发生特异性结合,GMR传感器可对停留其表面的磁性纳米团簇进行检测,检测灵敏度初步达到200IU·mL-1(103copies·mL-1)。随后,又对该检测方法进行了优化升级:我们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集成在微流控芯片中,进行核酸样品的高效扩增。同时,GMR传感器不再集成在微流控芯片中,而是作为独立检测器以供重复使用。最终可在一小时内实现最低10copies·mL-1HBV DNA的基因分型检测。此后,为了在微流控芯片上实现核酸扩增前核酸样本与反应试剂的快速高效混合,我们基于仿生学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由高深宽比的直通道单元与高宽深比的圆形室单元重复交替相连而成的微混合器。此外,为了评估氧化石墨烯作为HBV疫苗免疫佐剂的可能性,我们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分别研究了氧化石墨烯(Grapheneoxide,GO)和经过PVP修饰的氧化石墨烯(PVP-GO)对树突状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主要免疫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经PVP修饰后,其免疫学毒性明显降低,并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因此,PVP-GO可以作为候选的免疫佐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7](2013)在《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文中研究表明

陈国琪[8](2012)在《《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说明:①主题词索引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②冠有阿拉伯数字、西文字母、西文姓氏的主题词,按其后汉字的拼音排序,如汉字相同,按数字、英文字母、希文字母顺序先后排列;③缩略词及未译出的原文英文字母顺序排在各(字母)部之后;④文题、作者后括号内数字为期号,最后为起页。

陈明泉[9](2006)在《HBV DNA载量、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发病机制一直是传染病领域研究的重点、难点。至今,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慢性化以及其持续感染的机制尚未阐明。在当前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缺乏有效措施的情形下,研究弄清HBV感染慢性化及持续感染的发生机制尤显重要、紧迫。很多研究认为,HBV持续感染与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的功能下调密切相关,但对DCs功能下调的发生机制尚无一致认识。由于在CHB患者外周血中分离的DCs是在HBV感染后已经呈现持续感染状态中的细胞,我们认为此时机体的免疫状态应以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e)为主,而HBV感染慢性化应是天然免疫(innate immune)和适应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此时DCs的功能下调,可以解释HBV持续感染时机体的免疫状态,但这尚不能解释HBV感染慢性化的过程。本课题中,我们以DCs的成熟障碍(Dysmaturation)的发生机制为研究目的,联系天然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与DCs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的关键因素: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和DCs上表达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结合CHB的临床特征,开展研究。第一部分不同HBV DNA载量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功能变化目的研究观察不同HBV DNA载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表型、功能变化,探讨HBV在DCs成熟障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入选时予PCR法测定外周血HBV DNA载量,经肝穿刺明确肝组织病理状态。入选病例符合HBV DNA载量>105copies/ml;除外其他肝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两个条件。入选后,所有病例予以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24周,再次测定外周血HBV DNA及肝穿刺。依据治疗前后外周血HBV DNA载量分为两组:高载量组(CHB-H组)28例(HBVDNA>105copies/ml)和低载量组(CHB-L组)25例(HBV DNA<104copies/ml)。从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s。用流式细胞仪测定DCs表型;MTF法测定DCs对同种异体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ELISA法测定DCs分泌IL-12、IL-10等方法进行研究。同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 CHB-H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炎症程度较CHB-L组为重,两者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两组间肝纤维化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2 DCs在体外经细胞因子的刺激可明显增殖,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的扩增数量、速度低于正常人(P<0.02)。3 DCs表面标记:正常人的HLA-DR、CD86(B7-1)、CD80(B7-2)和CD83表达阳性率均大于80%,而两组CHB患者HLA-DR、CD86(B7-1)、CD80(B7-2)和CD83的表达率普遍降低,CHB-H组分别为43.22±8.22%、37.89±7.75%、39.24±8.56%及20.31±4.86%;CHB-L组分别为45.11±7.99%、40.37±6.52%、37.48±7.71%和22.87±5.68%。CHB患者DCs表面分子HLA-DR、CD86(B7-1)、CD80(B7-2)和CD83的表达较正常对照均显着降低(P<0.001),尤以CD83的降低更为显着;不同HBV DNA载量的两组CHB患者间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4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DC在MLR中的刺激能力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5 CHB-H组DCs、CHB-L组DCs和正常人DCs上清液中IL-10的量分别为(19.74±8.34)pg/ml、(21.36±4.88)pg/ml和(25.23±9.46)pg/ml,各组间差异无显着性;在纯DCs培养和MLR中,IL-12的量CHB-H组为(102.37±48.96)pg/ml,CHB-L组为(122.27±51.36)pg/ml则分别明显低于正常人DCs(304.55±101.52)pg/ml和(116.27±55.54)pg/ml,有显着性差异(P<0.005)。结论1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载量与肝组织炎症程度成正相关;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存在成熟障碍;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表型缺陷、刺激T细胞功能下调;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s的表型变化、功能下调与外周血HBV DNA载量间无显着相关性。第二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研究目的:观测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3(Toll-like receptor 3,TLR3)的表达变化,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成熟障碍的原因,探讨HBV感染慢性化与持续感染的机制。方法:筛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例。入选时予PCR法测定外周血HBV DNA载量。入选病例符合HBV DNA载量>105copies/ml除外其他肝脏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两个条件。入选后,予以核苷类似物抗病毒治疗16周,再次测定外周血HBV DNA。依据治疗前后外周血HBV DNA载量分为两组:CHB-H组20例(HBV DNA>105copies/ml)和CHB-L组17例(HBV DNA<104copies/ml)。从患者外周血分离获取单核细胞,体外诱导培养DCs,对未成熟期DCs(immaturative DCs,imDCs)与成熟期DC(maturative DCs,mDCs)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表型测定;ELISA法测定DCs分泌IL-12等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对imDCs与mDCs应用流式细胞仪法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测定TLR3的表达。同时以1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1 DCs在体外经细胞因子的刺激可明显增殖,但较含胎牛血清的完全培养基的培养方式,其增殖速度较慢、数量较少(P>0.05);2正常人组DCs于培养第5、7天CD80、CD86、HLA-DR、CD83的表达率分别为:28.31±8.79、82.35±8.67;31.17±11.23、79.61±10.08;27.61±10.28、92.79±8.48;23.46±11.53、83.76±5.47,各组间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01)。CHB-H组DCs于培养第5天CD80、CD86、HLA-DR、CD83的表达率分别为:18.57±10.22、24.16±10.46、17.87±10.38、14.28±6.77;而第7天的表达率分别为:42.46±9.22、40.72±11.24、48.57±12.51、22.25±11.22,各表面分子的表达率第5天和第7天两组间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CHB-L组DCs于培养第5、7天CD80、CD86、HLA-DR、CD83的表达率分别为:20.13±10.43、39.48±7.63;19.16±6.45、34.58±13.44;22.24±12.37、43.73±16.87;15.39±10.44、21.68±6.38,组间比较P>0.05。3正常人组、CHB-H组和CHB-L组imDC上TLR3的表达率分别为8.89±4.21、7.46±4.11、28.49±7.72,mDCs上TLR3的表达率分别为:正常人组5.71±4.33、CHB-H组6.68±3.17、CHB-L组6.15±3.88、。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人imDCs上TLR3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两组CHB患者,P<0.001,有显着性差异;而两组CHB患者imDC上TLR3无显着性差异,P>0.05。正常人组imDCs上TLR3的表达率高于其mDCs,有显着性差异,P<0.001;而慢乙肝患者imDCs与mDCs上TLR3的表达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4 CHB患者DCs上TLR3的表达与其外周血HBV DNA载量无明显相关性。CHB患者mDC上TLR3的表达与imDC无显着性差异(p>0.05)。5三组DCs的培养上清夜中IL-12的产量: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1.54±20.75、137.62±43.38;CHB-H组分别为26.22±11.20、31.84±12.35;CHB-L组分别为31.59±14.16、42.11±10.76,与正常对照相比较,两组CHB的DCs产生IL-12的水平降低(P<0.05)。结论:1通过细胞因子组合IL-4、GM-CSF体外培养扩增的DCs为imDC,经TNF-α处理后的DCs为mDCs;2 CHB患者外周血DC上存在TLR3的表达减少;3 DCs上TLR3的表达变化可影响CHB患者DCs的表型、功能;4 CHB患者DCs上TLR3的表达变化与其外周血HBV DNA载量间无明显相关性;5 CHB患者外周血DC上存在TLR3的表达缺陷,可能为DCs成熟障碍、功能下调的重要原因。

金波[10](2003)在《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文中指出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对抗原进行捕获、加工,处理后提呈给MHC-Ⅰ、Ⅱ类分子,诱导活性T、B淋巴细胞的增殖,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是否与DC1的功能有关,目前鲜见报道。 为此,我们对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8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进行了DC1的分离、体外诱导培养及特异性DC1表面标志的测定,同时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各项生化指标和病毒载量进行了检测,并对部分患者临床治疗前后的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1体外培养的方法,探究DC1与慢性HCV感染之间的关系,为治疗慢性丙型肝炎DC1疫苗的研发提供线索。 结果显示,体外用含10%胎牛血清(FBS)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加GM-CSF和IL-4)诱导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来培养DC1,48h后,细胞出现增殖,在第5d加入TNF-α,发现可明显刺激DC1的成熟,到9d时,细胞增殖达到最大值,可诱导出大量的DC1。本实验发现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虽然慢性丙肝患者的PBMC及健康人的PBMC中均可诱导产军医进修学陨顾士沦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生 DC,但是相比之下,健康人 DC的成簇聚集状态更加明显,细胞表面毛刺样突起更丰富,DC的终产量也更多,这些证据提示慢性丙肝患者存在着 DC的功能缺失。 通过流式细胞仪对健康人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DC表面的免疫分子表达进行分析发现,表达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DCI 表面的共束激分子(CD80、CD86、CDla)及 MHC-11类分子 门LA个R)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患者为 14.SZ士13.32%、18.68士13.76%、6.33土4.98%和 29.14士14.00%;正常人分别为76.46士12.25*、S4.38士9.72%、89.56士8.96%和 92.47士9.34%),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别。另外,本实验还对 DC的其他表面分子进行了检测,如:CD40、CD83等,结果与前面的实验相同。由此可见,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DC不仅在数量上比正常人低,而且其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不成熟,预示其功能的缺失。由于患者血.清中 HCVRNA检测均为阳性,所以 DC的功能降低可能与 HCV活跃复制有关。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发现,患者CD4*细胞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CDS”T细胞降低 (P<.01),CD4/CDS比值高于健康人 b.001厂CD16“56”NK细胞低于健康人水平…<O.ON。患者n钉CDSb例失调和CD81细胞降低提示其产生特异性CTL反应能力不足,同时其NK细胞比例也低于健康人,提示其特异性及非特异性抗病毒免疫功能均不能达到有效地清除病毒的水平。 2 军医进修学院硕士沦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l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将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其 DC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患者 ALT值与 DC数量及患者病毒载量与其 DC数量之间均存 在负相关趋势。由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 的功能缺夫, oL体的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HCV的持续感染又 造成丙型肝炎的慢性化,进一步损害了患者的免疫功能。 怎样打破这样的恶性循环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 向。 我们对3例完成了6个月a-干扰素治疗的患者进行 了跟踪随访,发现 3例患者的 PBMC数及培养后 DC计数均 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同时其ALT指标及HCV病毒载量均有 下降,CD4’、CDS”T细胞有两例增高,CD4/CDS比值均升高。 结果提示,患者DC功能的提高,对增强其特异性CTL反应。 改善病情及清除病毒有帮助。 以上结果表明,在体外通过细胞因子诱导,从慢性丙 型肝炎患者的外周血 PBMC中,可以成功地培养 DC,使其 在体外培养中增殖成熟。但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m 数 量的减少和功能的缺夫可能是HCV持续感染和产生免疫耐 受的重要原因之一。而HCV的持续感染又致使患者淋巴细 胞亚群发生变化,其n*、NK细胞的下降又使机体清除 病毒的能力降低,加重了丙型肝炎的慢性化。患者的 DC 水平与其病毒载量之间存在负相关趋势。通过体外诱导培 养队 使其功能大幅度恢复再回输体内的方法己经在抗肿 瘤治疗及抗病毒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我们也希望通过 3军医进修学院硕士论文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1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我们的研究为丙型肝炎患者的DC治疗进行有益的探索。

二、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文献来源
        1.1.2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
    1.4 分析方法
        1.4.1 文献质量评估
        1.4.2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2.1 研究对象
        2.2.2 干预措施
        2.2.3 结局指标
        2.2.4 中药使用情况
    2.3 文献质量评价
        2.3.1 改良Jadad评分
        2.3.2 Cochrane偏倚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不同治疗方案HBsAg阴转率
        2.4.2 联合治疗不同时间点HBsAg阴转率
        2.4.3 HBsAg基线相同治疗结束时HBsAg定量
讨论
    1 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1.1 文献质量
        1.2 异质性分析
        1.3 合并统计量结果分析
        1.4 中药使用情况分析
    2 慢性HBV感染西医机制
        2.1 HBV结构及其复制周期
        2.2 HBV慢性感染相关免疫反应
    3 HBsAg与 HBV慢性感染
        3.1 HBsAg形式及其抗原性
        3.2 HBsAg水平与HBsAg清除
    4 HBV西医治疗概况
    5 中医对慢性HBV感染的认识
        5.1 中医学对HBV的认识
        5.2 中医学对CHB病因病机的认识
    6 中药抗HBV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慢性HBV感染中医辨证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2.实验方法
3.结果
4.讨论
结语
    1.结论
    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3)柳胺酚代谢产物鉴定及活性代谢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柳胺酚代谢产物鉴定及代谢通路研究
    1.引言
    2.试剂与仪器
        2.1 试剂
        2.2 实验动物
        2.3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配置柳胺酚溶液
        3.2 动物实验方案
        3.3 体内代谢产物样品的收集与处理
        3.4 体外代谢产物的制备
        3.5 色谱与质谱条件
        3.6 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柳胺酚母离子分析
        4.2 柳胺酚代谢产物鉴定
        4.3 柳胺酚肝脏药物代谢酶亚型鉴定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二部分 柳胺酚代谢产物抗HBV活性研究
    1.引言
    2.试剂与仪器
        2.1 试剂
        2.2 细胞株
        2.3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RRM2活性位点与柳胺酚及其代谢产物分子对接
        3.2 细胞培养
        3.3 细胞增殖毒性测定
        3.4 细胞凋亡检测
        3.5 细胞水平抗乙肝病毒活性测定
        3.6 柳胺酚羟基化代谢产物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效应测定
        3.7 数据处理
    4.实验结果
        4.1 RRM2分子活性位点定义
        4.2 柳胺酚及其代谢产物与RRM2分子对接结果
        4.3 LAF-OH对细胞增殖毒性影响的研究
        4.4 LAF-OH对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4.5 LAF-OH抗HBV活性研究
        4.6 LAF-OH与核苷(酸)类似物联合用药研究
    5.讨论
    6.本章小结
第三部分 柳胺酚活性代谢物LAF-OH抗HBV机制研究
    1.引言
    2.试剂与仪器
        2.1 试剂
        2.2 细胞株及载体
        2.3 仪器
    3.实验方法
        3.1 细胞培养
        3.2 细胞转染
        3.3 细胞内RRM2活性检测
        3.4 LAF-OH处理后细胞内RRM1、RRM2、RRM2B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检测
        3.5 iTRAQ标记定量蛋白组分析方法
        3.6 细胞周期检测方法
    4.实验结果
        4.1 LAF-OH对细胞周期及IL-17、PPAR等信号通路产生调控
        4.2 LAF-OH通过降低Akt的磷酸化水平下调cyclin D1表达水平
        4.3 LAF-OH在mRNA水平及蛋白质水平抑制RRM2的表达
        4.4 LAF-OH对RR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5.讨论
    6.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 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TIM3和PD1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与慢性乙肝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注释表
1 前言
2 研究对象
3 主要常规试剂及耗材
4 实验方法
5 统计方法
6 实验结果
7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异烟肼致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修复中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122 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建立
    引言
    1 研究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部分 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及修复中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药物性肝损伤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6)微流控芯片和氧化石墨烯在乙型肝炎检测与预防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乙型病毒性肝炎
        1.1.1 HBV 病原学以及流行病学
        1.1.2 HBV 基因型的临床意义
        1.1.3 HBV 基因型的分型方法
        1.1.4 HBV 疫苗中的免疫佐剂
    1.2 微流控芯片技术
        1.2.1 微流控芯片技术简介
        1.2.2 微流体混合器
    1.3 巨磁阻传感器
        1.3.1 巨磁阻效应简介
        1.3.2 巨磁阻传感器的特性及应用
    1.4 纳米材料
        1.4.1 Fe_3O_4纳米颗粒
        1.4.2 氧化石墨烯
    1.5 研究的意义、目的和内容
        1.5.1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1.5.2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基于 GMR 效应的微流控芯片设计
    2.1 前言
    2.2 试验部分
        2.2.1 PCR 引物和核酸杂交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2.2.2 巨磁阻传感器和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2.2.3 磁性纳米团簇的制备与表征
        2.2.4 PCR 扩增、核酸杂交和磁性信号的检测
        2.2.5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与讨论
        2.3.1 PCR 引物和核酸杂交探针的设计与合成
        2.3.2 巨磁阻传感器和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2.3.3 磁性纳米团簇的表征
        2.3.4 PCR 反应结果
        2.3.5 磁性信号的检测结果
    2.4 小结
第三章 环介导等温扩增在微流控芯片中的集成
    3.1 前言
    3.2 试验部分
        3.2.1 LAMP 引物和 HBV 基因型特异性探针的设计
        3.2.2 核酸杂交探针的固定和磁性纳米团簇的制备
        3.2.3 GMR 传感器和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加工
        3.2.4 LAMP 扩增、核酸杂交和磁性信号检测
        3.2.5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LAMP 引物以及 HBV 基因型探针的设计合成
        3.3.2 LAMP 扩增和核酸杂交
        3.3.3 磁性信号的检测
    3.4 小结
第四章 微流体混合器的仿生学设计
    4.1 前言
    4.2 试验部分
        4.2.1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和试剂
        4.2.2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加工
        4.2.3 两种食用色素溶液的混合
        4.2.4 微混合器中的 LAMP 反应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微流控芯片的表征
        4.3.2 两种食用色素溶液的混合效果
        4.3.3 微混合器中 LAMP 反应的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氧化石墨烯的免疫学毒性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GO 与 PVP-GO 的制备
        5.2.2 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5.2.3 树突状细胞的表位鉴定
        5.2.4 T 淋巴细胞的凋亡分析和活性氧测定
        5.2.5 巨噬细胞的 MTT 测定
    5.3 结果与讨论
        5.3.1 GO 与 PVP-GO 的表征
        5.3.2 GO 和 PVP-GO 对 DCs 表位分子的影响
        5.3.3 GO 和 PVP-GO 对 DCs 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5.3.4 GO 和 PVP-GO 对 T 淋巴细胞的影响
        5.3.5 GO 和 PVP-GO 对巨噬细胞的影响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申请的专利
致谢

(9)HBV DNA载量、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第一部分 不同HBV DNA载量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功能变化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研究
英文摘要
    PART Ⅰ: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eriv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of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DNA loads
    PART Ⅱ:The associat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3 (TLR3) express on dendritic cells with down-regulative function of dendritic cells deriv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 of CHB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HBV DNA loads
前言
第一部分 不同HBV DNA载量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表型、功能变化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正文部分参考文献
综述
    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汇总
英文缩写
致谢

(10)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DC1)的体外分离培养及其表型测定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DC1)数量变化的临床意义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四、树突状细胞在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药治疗对慢性HBV感染者HBsAg定量、HBsAg阴转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D]. 张旭.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温阳法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江诗怡.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柳胺酚代谢产物鉴定及活性代谢物抗乙型肝炎病毒活性与机制研究[D]. 武喆. 浙江大学, 2020(01)
  • [4]TIM3和PD1对巨噬细胞的作用及与慢性乙肝的相关性研究[D]. 谌萍. 浙江大学, 2017(03)
  • [5]异烟肼致药物性肝损伤动物模型建立及异烟肼药物性肝损伤、修复中免疫调节机制的相关研究[D]. 徐琴.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1)
  • [6]微流控芯片和氧化石墨烯在乙型肝炎检测与预防中的应用研究[D]. 郅晓.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7]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办公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3(05)
  • [8]《中华传染病杂志》2012年第30卷主题词索引[J]. 陈国琪.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12(12)
  • [9]HBV DNA载量、Toll样受体3的表达变化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表型、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 陈明泉. 复旦大学, 2006(02)
  • [10]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D]. 金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2003(03)

标签:;  ;  ;  ;  ;  

树突状细胞防治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