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梁会芳[1](2021)在《高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汤奎[2](2021)在《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几何课程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几何最值问题,因灵活性高、综合性强,一直是初中几何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研究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不仅有利于一线教师更好地理解几何最值、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促进初中生几何思维能力的发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对几何最值学习障碍的核心概念、类型等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明确研究问题、理清研究思路、搭建研究框架、选择研究方法,构建包含情感障碍和认知障碍的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框架,并初步制定了情感态度问卷量表及几何最值内容测试卷,通过预测试对其进行修订后确立正式问卷和测试卷。其次,利用问卷及测试卷对成都市某中学391名初中生的几何最值学习障碍进行调查。通过对问卷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初中生几何最值情感方面主要存在三种类型的障碍:动机障碍、信念障碍、策略障碍,障碍率分别为46.44%、57.60%、47.74%。动机障碍包括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具体表现在缺少学习兴趣,内部动机不足,外部动机过强;信念障碍包括知识信念、自我信念、过程信念,具体表现在自信心不足,学习被动;策略障碍包括元认知障碍、认知障碍,具体表现在缺少具体的学习策略,缺乏认知监控等。研究发现各情感障碍间的相关系数都在中等程度(0.327~0.638),即情感障碍间存在显着相关性。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发现,初中生在认知方面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的障碍:记忆障碍、操作障碍、理解障碍和思维障碍,障碍率分别为80.32%、64.68%、90.36%、96.00%。记忆障碍包括表征障碍、编码障碍、存储障碍,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记忆几何最值概念、性质、定理、基本模型时出现错误或遗漏;操作障碍包括作图障碍、表达障碍,具体表现为构造基本图形困难,辅助线的添加存在障碍,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弱等;理解障碍包括题意理解障碍、概念理解障碍、图形识别障碍、方法理解障碍,具体表现为不能理解问题题意,难以理解几何概念的本质属性,不能识别复杂图形中的几何最值基本模型,在理解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上存在障碍等;思维障碍包括分析障碍、推理障碍、思维定势障碍,具体表现为逻辑思维不清晰,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弱,思维定势阻碍问题的解决等。本研究还从年级、性别、认知障碍间关系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的初中生认知障碍类型无显着性差异,各认知障碍间存在显着相关性。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测试,明确了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的类型及其成因,建立了几何最值学习障碍框架。根据学习障碍成因分析,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并给出指导教学设计的具体建议:利用多种表征方式引导学生加强概念记忆;总结基本模型增强学生图形识别能力;重视教学过程,规范操作程序;借助几何直观理解问题本质;加强学生使用具体解决几何最值问题策略的训练。
白方[3](2021)在《几何变换思想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几何变换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几何思想,其本质是运动变换思想和不变量思想。《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几何证明已从强调欧氏几何公理体系转向基于图形的性质和图形变换。如何在中学几何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与应用几何变换思想?本文重点研究在九年级几何教学过程中,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与应用。本文研究以下4个问题:1、在初中几何教学中,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与应用现状如何?2、针对九年级几何教学,有哪些有效的方法渗透几何变换思想?3、渗透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对九年级学生几何学习有哪些促进作用?4、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这些促进作用是否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分析几何变换的研究现状,确定本文的研究思路。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初中几何教学中几何变换思想渗透的现状。籍由几何测验,了解学生运用几何变换解决几何问题的实际情况,建立研究的现实性基础。其次,挖掘教材中能够渗透几何变换的知识和习题载体,确定渗透教学目标层次与方法,设计教学案例,进行渗透与应用几何变换思想的几何教学的准实验研究。选择平行的两个班级进行单因素被试间的准实验,通过实验来检验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与应用能否提高学生对几何变换的重视与运用,能否培养学生从运动变换的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能否提高学生的几何探究能力和发散思维。最后,通过对实验前后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对五次数学成绩进行量化分析,以及实验后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出声思维”的几何测验和测验结果的个案对比的质性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在初中几何教学中,教师对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和运用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和运用的现状还有待提高。相应地学生对几何变换不够重视,实际解题中变换的应用也存在不足。2.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高对几何变换思想的重视,自觉地循序渐进地渗透几何变换思想。具体通过梳理教学中的渗透载体,通过图形剪拼来感受几何变换思想,通过变换关系探究来理解几何变换思想。通过探究一题多解来掌握几何变换思想,通过习题探究来灵活运用几何变换思想。3.渗透几何变换思想的几何教学,可提高学生对几何变换思想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运动的几何观念,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短期实验对成绩提高无显着影响,长期实验对成绩提高有显着影响。4.测试结果的个案对比表明,不同学习成绩的学生对几何变换思想的接受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后进生对几何变换思想的接受存在一定的难度,还无法通过几何变换来解决几何问题。中等程度的学生与优等生比较容易接受几何变换思想,中等生表现在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能用几何变换来添加辅助线。优等生的几何探究能力得到提高,在解决复杂几何问题时,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能够灵活地运用几何变换对几何问题进行拓展研究,能从出题者的角度对试题进行命制。
曹勇[4](2021)在《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文中指出伴随我国高校新时代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美育、双创教育、跨学科教育逐步成为重要内容。它使设计教育从专业领域进入通识领域,面向高校非专业学生的通识设计教育快速发展,但对它的系统研究还很缺乏。因此,以其发展历史与现状为依据,以概念剖析与设计研究为方法,对其概念内涵、课程内容建构、课题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理论研究,并形成以下结论:设计通识是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以通识美育为育人目的的设计教育形态。它揭示了设计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探索活动在职业教育与人文通识之间的往复运动。回归美育育人不仅是其应用功能,也揭示了设计创造力培养的主体内在根源和设计作为人文学科的价值本源。在育人与学科双重视野下,设计通识课程内容可分为设计语言、设计返身、设计自由3个层次,其知识形态特征应该是学科内的破界与贯通、学科外的跨界与交叉,其核心能力是设计形式生成的思维能力。通过“知觉-媒介-抽象”、“意义-符号-叙事”、“技术-结构-系统”、“观念-重构-生成”4种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训练,建立全人发展与身体、文化、技术与观念的广泛联系,它既是设计育人的特点,也是设计学科自身拓展的动力。通识设计的课题设计方法对应于课程的核心内容和内容层次,表现为微观的基于具体内容的设计方法、中观基于应用情境的设计方法,但宏观层面上讲通识课题设计的本质不仅是“关于设计教育的研究”,更是一种“设计的研究”。课题作为人文性的教学设计“形式”,在抽象层面也具有媒介、意义、结构、观念4方面特征,由此打开课题设计更为丰富的可能。
曹斌华[5](2021)在《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文中提出随着数字化设计从普及到升级到变向的发展过程,当代设计发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已然超越了简单的视觉图像层面而趋向于更为综合、系统与跨界。然而,大部分院校的设计基础教学却不容乐观,年级分段式的、简单化的、被分割的单元课程学习模式,依旧涵盖于几乎所有国内院校的设计教学之中,即所谓的素描、色彩、装饰及构成等课程。由此可知,专业化与碎片化的分门别类的知识训练和当下综合性与交叉性的设计发展趋势的矛盾,已然对设计教育特别是设计基础课程方面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针对此问题,本文应对的方法及研究方向即是:通过课程的整合与重构,尝试建构起一种主题性、综合型的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以课题整合与作业编排为教学方法,以多种形式“语法”、“手法”、“看法”为作业途径,从而对基础教学展开反思与实验。本论文首先以包豪斯设计基础教学的整合性、多元性特质为讨论的出发点,在其课程的整体架构中反思中国自身设计教育在诸多方面过于碎片化的问题;其次,依据教育学视野和学科学理的角度讨论专业发展、现实情境以及学生条件等三方面的设计现状;再次,以整合的角度对中外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建筑设计以及当代艺术等相关基础教学的课题展开参照性地描述;从此,以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作为出发点揭示出以“形式”为学理取向的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方向;最后,以课程模式、课题设计、作业条件、主题切入等内容作为课程整统的要点,以此展开“整合”观念下的“物象”、“方法”、“交叉”、“专业”等四类方向的12个主题性、综合型设计教学案例的讨论,并对教学成效进行记录与分析。本文所提及的主题性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课题整合手段,将原有以技法、材料为区分的课程内容重构于主题之下,并围绕简单到复杂的系列主题教学单元展开教学活动与实践。这一教学改革旨在打破分门别类的传统课程模式,倡导教学理念回归到设计学交叉性、跨学科性的特质中,并与当下极具整合意义的设计趋向相吻合,因此,对于设计基础中新教学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周润[6](2021)在《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和科技地飞速发展导致传统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所以教学急需改革来应对此问题,因此STEM教学逐步进入我国教育的舞台,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科学(S)、技术(T)、工程(E)和数学(M)四门学科融合而成。本研究围绕“如何在初中生物课堂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四方面的研究:(1)STEM教学的研究现状;(2)适合在初中生物学课堂中开展的STEM教学模式;(3)STEM教学活动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实施;(4)实施STEM教学后对学生的影响。因此,研究使用了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本文有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研究背景概括、研究目的确定、研究问题划分和研究技术路线制定几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包括对STEM及相关概念界定、STEM教学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和实施情况以及支持STEM教学的教育理论分析,研究发现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强调了STEM的综合性,也同样重视STEM教学对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第三个部分是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通过分析初中生物学和STEM课程活动相同之处,针对“融合点”筛选合适的教学模式,研究发现6E设计型学习模式是以工程活动为主线,通过学生的工程设计和工程制作进行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这与STEM教学的观念相融合,所以第四部分中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6E教学模式进行的。第四个部分是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具体案例和实施,是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结合初中生物学教材进行的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设计,然后在教学中进行实践。第五部分是教学实践的结果分析,包括教师角度的评价和学生角度的评价,得出的结论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但是同时对授课教师的课堂组织和引导能力有更高的要求。第六部分是对本次研究的总结,得出结论是:(1)虽然STEM教育在中国教育中起步较晚但很受重视,现在对STEM教育的研究也从理论研究转向在课堂中的应用研究;(2)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进行STEM教学不只是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概念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运用多种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总之,本研究尝试在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开展STEM教学活动,以生物学课本为落脚点,以6E设计型学习模式为载体,以工程活动为课堂呈现形式,针对STEM教育特点进行具体教学设计,并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实践得出相关结论,希望能为初中教育阶段的STEM教学活动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李兆敏[7](2021)在《“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文中提出“课程思政”要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即各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要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共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可靠建设者,实现对新一代青年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其中数学课程责无旁贷。参加雄安新区支教时,发现高中美术生的教育存在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力度不够的现象,针对问题,采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了解到当前美术生迷茫困惑状态明显、是非辨别能力薄弱、价值观念不成熟的特点突出,在美术生价值塑造黄金时段,探索将价值观教育寓于专业课教学中,实现全方位育人,已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通过对美术生思想情况的调查,总结出美术生在人生规划、爱国表现、价值取向、思想特点、思政教育获得方式五个方面的表现,在此基础上确立“课程思政”切入点理论模型。切入点理论模型从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爱国情怀教育、科学人文素养教育、创新思维教育和生态文明观教育五个维度的内容展开,并指导完成以“不等式”相关内容为例的教学设计、实践与评价。研究表明: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原则指导下,基于已有教学设计模型和优秀案例总结构建了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的流程,包括课程思政切入点规划、教学要素分析、教学实施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四个环节。区别于传统教学设计模型,课程思政契入点模型贯穿于整个数学教学设计,目标设计增设了课程思政目标,效果评价规避了成绩衡量能力的片面性,从成绩、意识、观念、行动进行综合考量,通过实践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实现课程思政在数学教学资源上的拓展,在教学评价上的突破,在实践中取得阶段性的研究成果。研究得到的教学策略,从语言、资源、价值、意识、能力五个层面进一步指导课程思政在其他数学内容的实践。语言层面强调契合新时代美术生的用语方式,资源包含课程内外思政元素和时代发展典型案例,价值层面注重于对学生三观的影响,实现塑智塑魂塑价值观的育人追求,意识着眼于国家人才发展需要的创新意识,并树立环保意识,能力层面把课程思政落实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杜晓静[8](2021)在《基于问题情境的生物学教学对高中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和核心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这场科技竞争的马拉松长跑比赛中,创新的速度、耐力、持续性将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保证国家充沛的创新活力,需高度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发散思维。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明确提出:“学生应该在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科学思维。”思维的发展应在问题情境中进行。学习者沉浸于问题情境中深入思考,解决问题,发展思维,建构新知。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在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运用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以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为发散思维培养策略的研究开拓新思路。首先,本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及资料,明确发散思维和问题情境教学的概念及理论基础,并开展高中生发散思维现状和问题情境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其次,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掌握高中生的发散思维水平、发散思维培养的难题与不足以及问题情境教学实施的困境,并对其进行归因分析。最后,结合问题情境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方案并开展教学实践研究。选择两个适宜的班级分别实施常规教学和问题情境教学,利用量表检测学生实验前后的发散思维水平并进行数据分析。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意识和思维的流畅性,同时,教师对问题情境教学有一定的了解,也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对如何通过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则缺乏实践。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在高中生物学课堂中实施问题情境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发散思维水平,促进学生成绩的进步,同时总结出基于问题情境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教学原则和注意事项。
宋艳亭[9](2021)在《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问题提出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开始将关注点转向实证研究,尤其是课堂教学层面,这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是开展问题提出教学的关键。从已有研究来看,大多数的研究关注课堂中学生的问题提出表现或者问题提出教学课例,而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却未受到重视,甚至忽略了教师自身的问题提出能力对教学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编制并实施“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来了解教师的问题提出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问卷共设计了18道题目,其中16道单项选择题对应问题提出意识部分,2道开放题对应问题提出能力部分,共发放问卷85份,回收问卷79份。调查结果分析表明:小学数学教师的问题提出意识整体水平较高,但问题提出能力表现水平一般。其次,通过对3节问题提出教学课例的深入分析,发现教师的问题提出意识和问题提出能力都会影响到教师开展问题提出教学。教师成功开展问题提出教学需要有实践经验的教师、专家等提供有效指导。最后,基于研究结论给出如下建议: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帮助教师加深对问题提出教学的认识;在“学方法、用方法、总结方法”中提升教师的问题提出能力;合力创造条件以助力问题提出教学“落地扎根”。期望通过本研究,能给小学数学教师开展问题提出教学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
刘俊含[10](2021)在《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文中指出STEM教育是在信息化时代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下诞生和发展的。STEM教育作为一种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用跨学科知识与技能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的教育,最终目标是实现创新人才的高质量培养。我国新一轮高中数学课程改革是以提升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全面发展的、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新版高中数学课标也明确,数学教学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梳理分析STEM教育、活动教学的产生发展与研究现状。在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探讨STEM教育的内涵、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在“从做中学”理论、情境学习理论、赛耶模型和PBL学习模式的指导下,参考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结果,构建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讨论其对于转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发展学生跨学科综合素养的有效性,这也是文章的创新点。将本研究提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与Ge Geobra计算机平台共同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促进数学知识的应用广度,转变师生数学教与学的方式。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实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利用设计的教学案例进行教学实验后,将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的后测成绩对比,综合师生访谈情况,初步得出以下结论:基于数学课堂构建的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有助于转变现有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数学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师生的访谈发现,该教学模型对于提高学生活动参与度、增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跨学科知识运用水平等具有一定作用,并可为一线数学教师的STEM教学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该教学模型的教学实践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对于STEM教育与数学相融合的探索还将继续。
二、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2)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2 文献综述 |
2.1 学习障碍 |
2.2 数学学习障碍 |
2.3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 |
2.4 数学教学策略 |
2.5 本章小结 |
3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问卷及测试卷编制 |
3.1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问卷编制 |
3.2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测试卷编制 |
3.3 本章小结 |
4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4.1 问卷及测试卷调查的实施 |
4.2 调查与访谈结果统计及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类型及成因分析 |
5.1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类型分析 |
5.2 几何最值学习障碍成因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几何最值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
6.1 应对情感障碍的教学策略 |
6.2 应对认知障碍的教学策略 |
6.3 教学建议及教学设计 |
6.4 本章小结 |
7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1 研究不足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几何最值问卷调查表(预测试) |
附录2 几何最值内容测试卷(预测试) |
附录3 几何最值问卷调查表(正式测试) |
附录4 几何最值内容测试卷(正式测试) |
附录5 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6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3)几何变换思想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学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
1.1.2 课程标准对几何变换的要求 |
1.1.3 初中几何教学的实际现状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2章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2.1.1 几何变换 |
2.1.2 常见的初等几何变换 |
2.1.3 几何变换思想 |
2.1.4 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 |
2.2 研究综述 |
2.2.1 几何变换思想的价值研究 |
2.2.2 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研究 |
2.2.3 国外几何变换的相关研究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4 相关理论基础 |
2.4.1 范希尔几何思维理论 |
2.4.2 出声思维理论 |
第3章 初中几何变换教学现状调查 |
3.1 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对象 |
3.2 问卷编制和前测试卷的编制 |
3.3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3.3.1 教师对几何变换的认识以及渗透情况 |
3.3.2 学生对几何变换的认识以及运用情况 |
3.4 学生测试结果的分析 |
3.5 几何变换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
3.5.1 教师对几何变换思想的应用重视不够 |
3.5.2 学生运动变换的观念有待提升 |
第4章 几何变换思想渗透的教学分析 |
4.1 教材中几何变换思想的渗透载体 |
4.2 几何变换思想渗透的原则 |
4.3 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目标层次 |
4.4 渗透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措施 |
4.4.1 图形剪拼体会几何变换思想 |
4.4.2 变换关系探究理解几何变换思想 |
4.4.3 尝试一题多解掌握几何变换思想 |
4.4.4 平面镶嵌图形设计活用几何变换思想 |
4.5 渗透几何变换思想的教学设计案例 |
4.5.1 教学设计一:《相似常见模型关系的探究》 |
4.5.2 教学设计二:《渗透几何变换思想的习题探究》 |
第5章 几何变换思想渗透的教学实验 |
5.1 实验对象和过程 |
5.2 实验假设 |
5.3 实验测试工具 |
5.4 实验结果的分析 |
5.4.1 实验前后学生问卷的统计分析 |
5.4.2 实验前后数学学业成绩的数据分析 |
5.4.3 实验后几何测试的出声思维分析 |
5.4.4 实验后几何测试结果的个案对比分析 |
5.5 几何变换思想渗透的教学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教师问卷 |
附录二 学生问卷 |
附录三 |
致谢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从设计为人到设计育人——通识设计课程研究 |
一、背景:设计育人 |
(一)在人人设计的时代:数字时代的技术、设计与人 |
(二)学科之显隐:包豪斯百周年纪念中缺席的设计通识 |
(三)设计亦育人:当代高校美育发展视野下的通识设计教育 |
二、概念:何谓设计通识 |
(一)“高校”:高等教育层面 |
(二)“通识”:面向通识教育和“通识”中西比较差异 |
(三)设计——以设计学科为内容载体的课程 |
(四)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 |
(五)通识与“专业通识” |
三、综述:研究史与问题 |
(一)文献综述:从知识、理论、思维到课程实践 |
(二)总体特征与突出问题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目的:从“概念”到“形式” |
(二)内容框架:“为什么—有什么—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 |
(三)方法:从解决问题到基于“概念设计”的研究 |
五、研究意义与目标 |
(一)意义:育人与学科的不可分性 |
(二)目标:学术材料、理论建构、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为什么:历史语境与当代使命 |
第一节 设计成为通识——学科发展中的历史渊源 |
一、设计通识与 19 世纪欧美大学艺术学科初创—诺顿美术课程中的设计教育 |
二、设计通识与 20 世纪初期专业设计教育变革—早期包豪斯教育中的通识渊源及美国新包豪斯的通识设计思想 |
三、设计通识作为战后设计研究的目的与结果—欧洲“设计思维”研究与“设计”成为英国中小学国家课程 |
四、设计通识成为当代设计学科拓展动力——当代斯坦福设计思维引发的设计学科变革 |
五、我国传统设计教育史“专业”与“通识”关系——传统造物中工匠职业教育与文人艺术的交互 |
第二节 设计作为美育——新时代高校美育的形式 |
一、我国传统美育思想与设计美育的表现形式 |
二、近现代我国高校“美育”理解变迁与设计美育特点 |
三、当代我国高校“美育”发展历史机遇与困局并存 |
四、设计教育成为当代高校美育载体的优点 |
五、“设计美育”的当代中外美学理论基础 |
第二章 有什么:发展现状与比较思考 |
第一节 贯通或是悬置?——中小学设计课程标准比较 |
一、设计引领艺术、技术:英国国家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二、设计作为视觉艺术素养:美国国家艺术标准 |
三、我国中小学设计教育的“标准悬置”与“裂隙修复” |
第二节 从基础到前瞻——高校通识设计课程比较 |
一、美国大学通识教育演化与课程制度形成 |
二、美国大学通识课程中的设计课程 |
三、美国通识设计课程的主要类型与学科内容-功能特征 |
四、高校通识设计课程:从“专业科普”迈向“育人联结与学科前瞻” |
第三章 是什么:研究核心——概念、内容、课题方法 |
第一节 课程概念思考 |
一、概念回溯:“设计通识”与“设计美育”内外两种视野 |
二、内涵思考:比较视野下的课程内涵特征解析 |
第二节 课程内容辨析 |
一、学科内外:今天“设计”概念何为? |
二、育人对接:从核心素养视野到设计通识的核心素养 |
三、设计实践/实验:“通过设计实践进行的教育” |
第三节 课题设计价值 |
一、通识设计课程教学设计的特殊性 |
二、过去教训:教学自身缺乏“设计” |
三、课题设计:使教学与课程成为一种“艺术”的核心 |
第四章 教什么:课程内容建构理论 |
第一节 课程学视野:课程内容建构的学理基础 |
一、当代课程理论中的课程内容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建构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通识与美育视野: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三层次理论 |
一、通识与美育的目标指向与层次性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三层次理论 |
第三节 学科视野:课程内容的知识与能力形态 |
一、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知识形态:学科“破界”与“跨界”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第四节 设计通识的核心能力——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培养 |
一、从设计形式4 属性看设计形式生成思维的基本类型 |
二、基于知觉-媒介-抽象的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
三、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四、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五、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设计形式生成 |
第五章 怎么教: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第一节 课题的本质与设计方法研究——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一、课题的本质及其设计方法:作为教学设计的“形式生成” |
二、设计通识典型课题分析 |
三、通识设计课题设计方法:差异与应对策略 |
第二节 微观:设计形式生成思维 4 种类型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基于“知觉-媒介-抽象”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二、基于“意义-符号-叙事”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三、基于“技术-结构-系统”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研究 |
四、基于“观念-重构-生成”思维的通识设计课题 |
第三节 中观:通识设计内容3 层次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一、“设计语言”的课题设计方法研究 |
二、“设计返身”的课题设计研究 |
三、“设计自由”的课题设计——在设计中自由 |
第四节 课题设计方法总结与作为教学设计形式的展望 |
一、微观和中观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总结 |
二、宏观、抽象层面的课题设计方法展望 |
结论 “造物亦育人”——面向未来的高校通识设计课程 |
一、异化与回应:设计作为一种通识性人文实践 |
二、通识设计课程内容的再思考 ——设计学科核心素养与设计思维中的形式思维 |
三、课题设计作为育人体验设计和课程推广关键 |
附录一:本文专业案例分析与通识课题设计目录 |
附录二 西南交通大学通识课《设计美育Ⅰ:从艺术到设计》课程教学(2020-2021 秋季学期)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缘由 |
一、艺术设计的发展与综合性、交叉性特征 |
二、设计基础教学瓶颈与深化实验 |
三、团队教学实验平台与个人实践基础 |
第二节 关于课题研究的目的 |
一、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的意义、价值的认知 |
二、对主题性设计基础教学实验的整理 |
三、对设计基础学理的反思与知识系统的重构 |
第三节 关于论文的准备 |
一、对设计基础教学相关文献的解读 |
二、有关设计教学发展与现状的反思 |
三、论文撰写所参考的方法与思路 |
第一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延伸与发展 |
第一节 整体性与碎片化的演绎,关于包豪斯基础课的延伸 |
一、发端与演化:包豪斯基础课程的若干特征 |
二、理性与消解:乌尔姆基础课程的变向及终结 |
三、变革与升华:阿尔伯斯在美国的基础课程教学 |
四、回望与纪念:包豪斯百年主题教学工作坊 |
第二节 关于国外基础课程的发展 |
一、多元与个性:多样教学思想主导下的教学景观 |
二、形式与散发:美国基础课程的体系构成 |
三、逻辑与功能:雷曼的产品设计基础教学方法 |
第三节 关于中国设计基础课程的历程与现状 |
一、发端与缺失:绘画+图案模式 |
二、引进与误解:对构成教学的反思 |
三、程式与格局:设计素描+装饰色彩+三大构成 |
四、变异与修补:局部改革与片断探索 |
五、介入与挑战:数字化情景中的新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教育学视野与学理解读中对设计基础课程的改革条件 |
第一节 外生性:艺术设计发展的专业氛围 |
一、发展认知:提升与设计功能扩展 |
二、数字媒体:从辅助设计到智能化设计 |
三、走向综合:从单一化设计到系统设计 |
第二节 内生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现实情境 |
一、程式与单一:绝大多数院校的重复单一 |
二、改革实践:极少数院校的改革实践 |
三、工科介入:理性建构中的技术性与工具性 |
四、改写因素:数字化技术的普及及教学形态的渐变 |
第三节 原生性:艺术设计学科学生的基础条件 |
一、基础的标准:入学专业统考条件下的命题及应试 |
二、修订与确立: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的改写 |
三、矛盾与理想:教与学的局限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关于主题性设计基础课程的参照与启示 |
第一节 知识的综合与媒介的交叉 |
一、侯世达:《哥德尔/埃舍尔/巴赫——集异壁之大成》 |
二、莫霍利·纳吉:《新视觉-绘画、雕塑、建筑、设计的基础》及教学实验 |
三、“透明性”:时空交错中的多维视觉设计启示 |
第二节 来自国际联合教学工作坊的示范 |
一、案例1:“笔记与思维”设计创意工作坊 |
二、案例2:“从绘画到设计”综合设计工作坊 |
三、案例3:“综合材料”绘画工作坊 |
四、案例4:“在障碍中行动”舞台空间工作坊 |
五、案例5:“二十四节气”实验艺术工作坊 |
第三节 来自建筑教育的参照与启示 |
一、现代空间模型与现代性练习设计 |
二、AA建筑学院中当代艺术与空间教学的交叉 |
三、鲁安东的建筑电影与空间认知课题 |
四、顾大庆的制图/构成/绘画/模型的综合课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与学理取向 |
第一节 关于设计基础的基本要素 |
一、造型:从结构性造型到主题性造型 |
二、色彩:从自然色彩到数码色彩 |
三、形式:从方法主题到哲理主题 |
四、装饰:从经典图式到图案构成 |
五、材料:从真实材质到抽象质感 |
第二节 关于课程的知识谱系与表现要素 |
一、构成语法:从和谐关系到解构拼贴 |
二、视觉维度:从超写实描绘到超现实表现 |
三、形式要素:从平面表现到运动时空交错 |
四、媒介技法:从材料手工到声音媒体运用 |
五、数字媒体:从辅助手段到思维导向 |
第三节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学理取向 |
一、对形式概念的解读与分析 |
二、多元形式的内涵意义与图式表现 |
三、“形式美”与“有意味的形式” |
四、形式的戏剧性展开与形式感的生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关于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途径与方法 |
第一节 关于课程模式的反思与教学结构的设计 |
一、关于对单元制课程体系的反思 |
二、关于对片断式教学实验的小结 |
三、关于对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四、关于对主题性教学模式的参照与融汇 |
第二节 关于建构主题性、综合型课程结构 |
一、变单元设置为结构整合 |
二、主题切入:物象/方法/交叉/专业 |
三、内容整合:形式/要素/维度/媒介 |
第三节 关于课题设计的要素与法则 |
一、资源与情境:从对象到内容的认知 |
二、切入与转换:从主题到课题的变异 |
三、叙述与媒介:从视觉到形式的演绎 |
四、方法与游戏:从理性到趣味的改写 |
第四节 关于作业系列的编排与组合 |
一、规定性与自由性的结合 |
二、逻辑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
三、分析性与发散性的结合 |
四、单一性与交叉性的结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题性与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一) |
第一节 以“要素”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演绎方式:从正常到非正常 |
二、分析方式:从抽象到泛象 |
第二节 以“对象”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寻找与归纳,来自自然的形式 |
二、课题2:构成与解构,来自建筑的形式 |
三、课题3:观念与拼贴,来自当代艺术的形式 |
第三节 以“方法”为切入方式的课题设计 |
一、课题1:看法/关于视觉体验的方法 |
二、课题2:语法/关于形式分析的方法 |
三、课题3:手法/关于艺术表现的方法 |
第四节 关于综合型教学方法 |
一、课题与课程、教学大纲及教学 |
二、课题设计与作业编排的方法 |
三、教学研究与教案编制 |
四、课题作业作为教材的核心内容与体例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题性、综合型设计基础教学实验(二) |
第一节 “物象”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自行车—对机械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二、芭蕉—对自然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达 |
三、纸—对日常材料形态特征视觉认知多样性的体验与表现 |
第二节 “方法”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变体—对经典作品的研习以及方法的运用与拓展 |
二、拼贴—多样化形式元素的组合与重构 |
三、分形—隐藏秩序的发现与操作 |
第三节 “交叉”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建筑—抽象视觉要素与空间构成的综合 |
二、音乐—视听转化与表现性的形式演绎 |
三、园林—传统图式的表达与时空构造的演绎 |
第四节 “专业”课题与实验作业 |
一、服装—从身体的观念到形式的媒介 |
二、装置—从空间解读到材料象征 |
三、迷宫—从二维图形到三维空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2.3 国内研究综述 |
2.4 理论基础 |
3 基于STEM教育的初中生物学教学设计 |
3.1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特点 |
3.2 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设计原则 |
3.3 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设计流程 |
4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及实施 |
4.1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案例设计 |
4.2 STEM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实施 |
5 STEM教学的实施效果 |
5.1 教师角度评价 |
5.2 学生角度评价 |
5.3 STEM课程实践小结 |
6 总结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研究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7)“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假设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思路 |
3.6 需要注意的问题 |
第四章 高中美术生思想状况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4.1 问卷调查实施 |
4.2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调查结果与“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的关系 |
4.4 “课程思政”切入点模型 |
第五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1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原则 |
5.2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设计流程 |
5.3 等式性质与不等式性质示例1 |
5.4 基本不等式示例2 |
第六章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实践与评价 |
6.1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一课时案例1 |
6.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案例2 |
6.3 “课程思政”数学教学效果评价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7.3 研究不足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基于问题情境的生物学教学对高中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发散思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问题情境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发散思维 |
2.1.1 发散思维的概念 |
2.1.2 发散思维的特征 |
2.1.3 发散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问题情境教学 |
2.2.1 问题 |
2.2.2 问题情境教学 |
2.3 理论依据 |
2.3.1 吉尔福特创造力理论 |
2.3.2 沃拉斯的“四阶段模型” |
2.3.3 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2.3.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
3 高中生发散思维现状及问题情境教学现状调查 |
3.1 学生发散思维现状问卷调查 |
3.1.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1.3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问题情境教学与发散思维培养现状问卷调查 |
3.2.1 调查目的及对象 |
3.2.2 问卷设计 |
3.2.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与分析 |
4 基于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情境教学研究 |
4.1 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
4.1.1 紧贴教学内容和目标 |
4.1.2 内容真实、科学、探究化 |
4.1.3 形式多样、趣味化 |
4.1.4 呈现清晰、精练、层次化 |
4.1.5 情境延伸、拓展、应用化 |
4.2 教学实施策略 |
4.3 典型教学案例 |
4.3.1 案例分析一新授课(一例贯穿型) |
4.3.2 案例分析二实验课(多例突破型) |
4.3.3 案例分析三复习课(一例贯穿型) |
5 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实践研究 |
5.1 实验目的与实验假设 |
5.1.1 实验目的 |
5.1.2 实验假设 |
5.2 教学实验设计 |
5.2.1 实验对象 |
5.2.2 实验变量 |
5.2.3 实验工具 |
5.2.4 实验过程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实验前测 |
5.3.2 实验后测 |
6 结论、建议、不足与展望 |
6.1 研究的结论 |
6.2 利用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
6.2.1 利用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原则 |
6.2.2 利用问题情境教学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注意事项 |
6.3 教学建议 |
6.4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高中生发散思维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高中生物学问题情境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
附录三:《吉尔福特创造力测验》生物改编版 |
附录四:《中学生物发散思维测量量表》 |
附录五:新授课教学案例(一例贯穿型) |
附录六:实验课教学案例(多例突破型) |
附录七:复习课教学案例(一例贯穿型) |
致谢 |
(9)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二、文献综述 |
(一)数学问题提出的相关概念 |
(二)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的研究 |
(三)教师问题提出能力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对象 |
(四)研究工具 |
(五)评价方式 |
(六)信度与效度分析 |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意识的现状分析 |
(二)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能力的现状分析 |
五、小学数学教师开展问题提出教学现状 |
(一)问题提出意识方面 |
(二)问题提出能力方面 |
六、研究结论与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小学数学问题提出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10)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
1.1.2 数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
1.1.3 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诠释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法 |
1.4.2 实验研究法 |
1.4.3 问卷调查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 |
1.6 本研究的创新性 |
2 研究综述 |
2.1 关于STEM教育的研究综述 |
2.1.1 STEM教育的国外研究现状 |
2.1.2 STEM教育的国内研究现状 |
2.2 关于活动教学的研究综述 |
2.2.1 活动教学的产生与发展 |
2.2.2 活动教学的研究现状 |
2.3 融合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教学的研究现状 |
2.4 小结 |
3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3.1 相关概念界定 |
3.1.1 STEM教育 |
3.1.2 数学活动教学 |
3.2 理论基础 |
3.2.1 杜威“从做中学”理论 |
3.2.2 情境学习理论 |
3.2.3 赛耶模型 |
3.2.4 PBL学习模式 |
4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材与教学中的现状分析 |
4.1 STEM教育在人教B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渗透情况 |
4.1.1 教材总体分布分析 |
4.1.2 专题内容分析 |
4.1.3 结论与建议 |
4.2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 |
4.2.3 调查方法 |
4.2.4 调查过程 |
4.2.5 调查结果分析 |
4.2.6 小结 |
5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
5.1 STEM教育与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分析 |
5.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原则 |
5.2.1 整合性原则 |
5.2.2 情境性原则 |
5.2.3 实践性原则 |
5.2.4 创造性原则 |
5.3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建 |
5.3.1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的构想 |
5.3.2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模型 |
6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案例设计 |
6.1 案例设计一:“身高增长的秘密” |
6.1.1 教材内容分析 |
6.1.2 学情分析 |
6.1.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6.1.4 教学方法 |
6.1.5 教学手段 |
6.1.6 教学过程设计 |
6.1.7 教学评价设计 |
6.2 案例设计二:“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 |
6.2.1 教材内容分析 |
6.2.2 学情分析 |
6.2.3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
6.2.4 教学方法 |
6.2.5 教学手段 |
6.2.6 教学过程设计 |
6.2.7 教学评价设计 |
7 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的实验研究 |
7.1 实验准备 |
7.1.1 实验目的 |
7.1.2 实验材料及工具 |
7.1.3 实验对象 |
7.1.4 实验变量 |
7.1.5 实验假设 |
7.2 实验过程 |
7.2.1 实验流程 |
7.2.2 教学过程 |
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3.1 测试卷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2 学生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3 教师访谈问题的设计与实施效果 |
7.3.4 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研究总结 |
8.2 研究不足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B “STEM教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开展现状”的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C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测试卷 |
附录D “身高增长的秘密”学生访谈提纲 |
附录E “身高增长的秘密”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F “测量我们学校的’珠峰’”测量课题报告表 |
附录G 案例一学生身高数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数学逆向思维的现状调查研究[D]. 梁会芳. 西北师范大学, 2021
- [2]初中生几何最值学习障碍调查及教学策略研究[D]. 汤奎.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几何变换思想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研究[D]. 白方.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高校通识教育中的设计课程研究:概念、内容与课题方法[D]. 曹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5]设计基础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以南京艺术学院教学实验为例[D]. 曹斌华.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初中生物学STEM课程活动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为例[D]. 周润.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7]“课程思政”视域下面向高中美术生的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以“不等式”为例[D]. 李兆敏. 天津师范大学, 2021(09)
- [8]基于问题情境的生物学教学对高中生发散思维的影响研究[D]. 杜晓静.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0)
- [9]小学数学教师问题提出教学的调查研究[D]. 宋艳亭.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10]融合STEM教育的高中数学活动教学研究[D]. 刘俊含.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