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颞骨CT影像检查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世仪[1](2021)在《基于CT扫描和数字化技术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1.对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进行评估与测量;2.统计分析测量结果,评估健侧与患侧不对称的形态特点,总结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颞骨畸形形态特征。研究对象及方法:收集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外耳中心接受治疗的30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的头颅CT;利用CT影像三维重建技术在Mimics软件中建立颞骨模型,进行患侧颞骨模型结构评分,获取颞骨模型的整体结构参数,包括总表面积、体积、最大长、高、宽度。再进一步从颞骨模型定位象征性结构位点获取颞骨模型的分区结构参数,包括解剖位点间距和连接线夹角、解剖标志结构面积、体积及圆弧直径,并比较健侧与患侧颞骨之间的差异来评估颞骨各个部位畸形的严重程度。结果:1.通过颞骨模型结构评分,发现颞骨畸形以外耳道为重,其次为颞骨鳞部及颞骨乳突;2.通过对颞骨模型整体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患侧颞骨模型总表面积和总宽度较小而其总长度、总高度则没有显着的差异,提示患侧颞骨形态趋向更集中。3.通过对颞骨模型分区结构参数的分析,发现患侧乳突较窄且短、鳞部较窄、颞骨颧突下缘较平缓。结论:CT三维重建颞骨模型可准确获得能直观反映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畸形的三维测量指标,其未来应用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黄健健,夏巍,唐翔龙,谭颂华,唐安洲[2](2021)在《锥形束CT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 implantation,CI)是当前治疗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的有效方法。CI围手术期的颞骨影像学检查对于耳聋病因查找、候选病例筛选、手术方案制定、手术质量控制、术后评估随访、新型电极设计等不可或缺。多层螺旋CT (multiple-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为目前颞骨的首选影像检查,但因不能调节视野、对亚毫米结构显示精度不足及检查带来的辐射问题而受到医患双方的关注。
郭芳[3](2021)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中耳胆脂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文中认为目的: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能对活体内水分子弥散运动进行定量分析的无创核磁检查方法,胆脂瘤在DWI上可呈显着高信号,因此其对中耳胆脂瘤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然而目前临床医师对其认识尚不足。本研究旨在探讨DWI联合颞骨高分辨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定位初发中耳胆脂瘤的准确性,评估DWI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效能及其作为判断胆脂瘤是否复发的无创诊断标准的临床应用价值,为耳外科医生术前诊断及定位中耳胆脂瘤、进行合理的术式选择以及避免无效二次手术探查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选取疑似初发胆脂瘤患者149例、疑似复发性胆脂瘤患者(初次术式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术联合自体肌骨膜瓣填塞术腔、重建外耳道后壁,且外耳道皮肤及鼓膜完整)22例,均行HRCT、常规核磁平扫及DWI检查,根据影像学表现,由两位具有5年以上耳科影像工作经验的放射线科医生进行盲法阅片。1、应用SPSS25.0软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将HRCT、DWI对149例疑似初发胆脂瘤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卡方配对检验,并分别计算HRCT、DWI诊断初发胆脂瘤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以明确DWI对初发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效能。2、以术中所见为基础,将术后病理确诊为初发中耳胆脂瘤患者的DWI与HRCT图像结合,评估初发胆脂瘤病灶位置及侵袭范围与术中病变的符合度,计算联合定位的准确率。3、将HRCT、DWI对22例疑似复发性胆脂瘤的诊断结果进行卡方配对检验,并分别计算HRCT、DWI诊断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与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Kappa值,以确定DWI在复发性中耳胆脂瘤精确诊断中的价值。结果:1、在疑似初发胆脂瘤患者中,HR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9%、60.0%、93.8%、17.3%,DW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3%、80.0%、97.5%、41.4%,HRCT、DW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146和0.456,卡方配对检验证实组间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0.05)。结果表明,DWI对初发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效能优于HRCT。2、经术后病理确诊为初发中耳胆脂瘤患者134例,DWI联合HRCT定位与术中所见对比分析,联合定位的准确率达90.3%。3、在疑似复发性胆脂瘤患者中,HRCT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27.8%、75.0%、83.3%、18.8%,DWI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为100%、75.0%、94.7%、100%,HRCT、DWI与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024和0.843,卡方配对检验证实组间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表明,在复发性胆脂瘤患者中,DWI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HRCT,对判断胆脂瘤是否复发起关键性作用。结论:1、DWI对初发中耳胆脂瘤的诊断效能显着优于HRCT。2、DWI联合HRCT可精准定位初发胆脂瘤位置,明确侵袭范围以及与邻近骨质的关系,从而指导手术径路的精准选择。3、胆脂瘤在DWI上呈显着高信号影的特征,可有效与肌骨膜瓣及肉芽组织等鉴别,进而实现DWI对复发性中耳胆脂瘤的精准诊断,可为判断胆脂瘤是否复发提供有力依据,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二次探查手术。4、DWI对中耳胆脂瘤的诊断价值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陈琳莉[4](2021)在《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文中提出目的:分析CSOM(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CHOLE(Cholesteatoma,中耳胆脂瘤)的听骨链损害对听力的影响,研究纯音测听结果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为临床诊治听骨链损害导致的传导性听力损失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于我科住院,并由同一名耳科医生手术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中耳胆脂瘤患者共166例(168耳)。术前均行纯音测听和高分辨颞骨CT检查,术中记录听骨链总体状态和每块听骨的状态,分析所有患者ABG(Air-bone Gap,气-骨导差)值及术中听骨链状态的关系,比较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结果:1.在CSOM中,听骨链固定、中断状态的0.5k Hz,1k Hz,2k Hz,4k Hz ABG和0.5k-4k Hz平均ABG均显着大于完整听骨链(P<0.05),而固定和中断状态的上述各频率ABG值之间无差异。在胆脂瘤组57耳病例中,53耳(93%)术中证实为听骨链中断,仅2耳证实为听骨链固定(3.5%),2耳为听骨链完整(3.5%),无法进行有效的组内统计学对比,故本文主要在CSOM组中展开对纯音测听结果与听骨链状态关系的分析。2.在听骨链中断病例中,CSOM的0.5k-4k Hz平均ABG显着大于CHOLE。3.在CSOM组中,0.5k Hz,1k Hz,2k H,4k Hz和0.5k-4k Hz平均ABG值均可评估听骨链是否中断(P<0.05)。当0.5k Hz ABG>42.5d B(OR=1.134,AUC=0.866),1k Hz ABG>42.5d B(OR=1.180,AUC=0.910),2k Hz ABG>22.5d B(OR=1.103,AUC=0.759),4k Hz>42.5d B(OR=1.053,AUC=0.668),0.5k-4k Hz平均ABG>36.9d B(OR=1.119,AUC=0.881)时,可诊断听骨链中断。其中0.5k Hz、1k Hz和0.5k-4k Hz平均ABG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k Hz和4k Hz。同样在CSOM组中,0.5k Hz,1k Hz,2k H,4k Hz和0.5k-4k Hz的平均ABG值也可评估听骨链是否固定(P<0.05),当0.5k Hz ABG>32.5d B(OR=1.125,AUC=0.866),1k Hz ABG>32.5d B(OR=1.131,AUC=0.854),2k Hz ABG>27.5d B(OR=1.062,AUC=0.658),4k Hz>27.5d B(OR=1.058,AUC=0.674),0.5k-4k Hz平均ABG>29.4d B(OR=1.213,AUC=0.859)时,可诊断听骨链固定。其中0.5k Hz、1k Hz和平均ABG的诊断准确度高于2k Hz和4k Hz。4.在诊断CSOM听骨链中断时,纯音测听的敏感度为70.6%,特异度为93.5%,准确度为88.6%,高分辨颞骨CT(轴位)的敏感度为64.7%,特异度为100%,准确度为92.4%,两者的准确度无统计学差异(P=0.416)。结论:1.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听骨链固定状态与中断状态在0.5k Hz,1k Hz,2k Hz和4k Hz造成的传导性听力损失相似。2.听骨链中断在CSOM中造成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大于CHOLE。3.纯音测听可作为诊断CSOM听骨链状态的有效方法,与高分辨颞骨CT互为补充。
尹红霞,赵鹏飞,张康平,张丽,吴宏新,王亚杰,吕晗,王争,张鹏,王振常[5](2020)在《新研制颞骨专用CT设备对颞骨精细骨解剖显示能力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验证新研制颞骨专用超高分辨力CT(U-HRCT)对颞骨精细骨解剖的显示能力。方法 U-HRCT采用锥体束CT架构,X射线发生器的焦点尺寸为0.27 mm×0.29 mm,额定管电压60~100 kV,平板探测器的单元尺寸为0.074 8 mm×0.074 8 mm。2019年10月至12月,应用U-HRCT对16个成人头颅标本(32侧颞骨,由黄河科技学院提供)进行成像,扫描模式为单侧颞骨小视野高清扫描,扫描参数为:电压100 kV、电流3.5 mA、扫描时间40 s,重建视野65 mm×65 mm,体素尺寸为0.1 mm×0.1 mm×0.1 mm,层数370层,层厚和层间距均为0.1 mm。以相同参数对线对卡模体进行扫描,以检测该系统的极限空间分辨力。通过多平面重组和最小密度投影法对4个结构共6个解剖位置(镫骨足板、蜗轴底、前庭导水管内口和峡部、耳蜗导水管内口和听囊段)进行1~3分评分。采用Wilcoxon配对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各解剖结构左右侧评分的差异。结果线对卡测试结果显示系统极限空间分辨力≥4.0 lp/mm。镫骨足板、蜗轴底、前庭导水管内口的评分均≥2分,显示率为100%;前庭导水管峡部、耳蜗导水管内口和听囊段显示率分别为87.5%(28/32)、71.9%(23/32)和53.1%(17/32)。所有解剖结构左右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研制U-HRCT对颞骨精细骨解剖的显示能力良好,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赵常琦[6](2020)在《犬头和脊柱CT及DR影像解剖图谱的初步建立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文中提出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是现代一种较为先进的医学检查技术,在工业领域也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无损检测手段。CT技术是人医临床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尤其是在骨骼问题、胸腔疾病、肿瘤等疾病应用更为普遍。这种检查技术方便快捷,简单宜行,并且对组织密度分辨率较高,是真正的断层扫描成像,通过CT值的计算可做定量分析,也可以进行图像重建,得到高质量的三维图像,可以对病灶的形态和构成进行更直观的分析。使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直接数字化X线成像技术(DR)是目前我国临床兽医普遍应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具有操作简便,成像速度快,辐射剂量低等优点。但是DR较CT在临床上很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随着国内的宠物诊疗技术飞速发展,CT、MRI等先进影像检查手段也开始应用于宠物临床。但是目前,我国的兽医临床影像诊断技术及诊疗水平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很落后,对成熟的影像诊断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所以建立犬CT及DR影像解剖图谱及对常见疾病进行CT影像分析也显得至关重要。本课题通过对一只成年健康比格犬头部及脊柱进行CT扫描,经过重建并选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VR四个序列的较有代表意义的影像结果进行解剖结构标注,初步建立犬头部及脊柱的CT影像解剖图谱,为犬头部和脊柱CT扫描提供规范化扫描建议。而且通过对一只成年健康比格犬头部及脊柱的多个部位和不同体位进行DR摄影,并进行解剖结构标注,建立了简单的犬头部及脊柱的DR影解剖像图谱。并在临床上收集了长春市某动物医院收治的30例进行CT扫描的犬头部或脊柱疾病的病例,其中犬头部疾病12例,犬脊柱疾病18例,在其中挑选两例头部疾病病例和两例脊柱疾病病例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临床兽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且为CT在动物临床应用的研究打下基础。
解景舒[7](2020)在《中内耳精密CT扫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志愿者颞骨的精密扫描参数及后处理图像的对比研究,探讨在横断位、MPR及MIP中能较好显示中、内耳细微结构的最佳扫描参数,同时评价此扫描参数对临床诊断及研究的价值。方法一、研究对象1、正常组:收集2018年8月至2018年10月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及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进行内耳薄层扫描的非内耳疾病志愿者21例(42耳)。2、病例组: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以长期或反复耳道流脓、耳鸣、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就诊的患者59例(62耳)。二、检查方法1、正常组(1)扫描取仰卧位,范围自岩骨上缘起至外耳孔下缘。以下列三组参数进行扫描、重建,具体为:(1)以不同的电流水平进行扫描重建;(2)以不同的重建函数进行扫描重建;(3)以不同的重建矩阵进行扫描重建。(2)选择常规方案(管电流200m As、重建函数B及矩阵768×768,以下均称作I)以及实验方案(管电流300m As、重建函数B及矩阵1024×1024,以下均称作II)扫描、重建后进行MPR及MIP等后处理。2、病例组选择方案II扫描重建成像诊断为慢性中耳乳突炎的患者并单侧放大,在工作站上进行MPR及MIP等后处理。1、正常组对于计量资料,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两名医师图像质量评分数据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K-S正态检验,若服从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描述。以配对样本t检验对横断位电流组、函数组、矩阵组及MPR、MIP图像质量评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采用威尔克森符号秩和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横断位图像中不同电流、函数及矩阵对锤骨头、颈、柄,锤砧关节,鼓膜张肌及鼓索神经管显示情况的影响有无统计学意义;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种方案下MPR及MIP对锤骨头、颈、柄,锤砧关节,鼓膜张肌及鼓索神经管显示情况的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2、病例组对于计数资料,利用Kappa一致性检验对比分析病例组CT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结果,Kappa值≥0.75时为CT诊断与术中所见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Kappa值在0.4~0.75之间说明两者的一致性尚可,Kappa值<0.4,则说明一致性不理想。结果一、正常组1、不同电流、函数及矩阵对中、内耳图像质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电流时,锤骨头、颈、柄,锤砧关节,鼓膜张肌及鼓索神经管等结构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重建函数,所选结构的图像质量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矩阵,所选结构的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正常组后处理两种扫描重建方案对MPR、MIP图像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II的显示情况好于方案I。三、病例组共59人62耳诊断为慢性中耳乳突炎。使用实验方案II所得CT诊断结果与三、统计分析手术所见结果进行对比,锤骨头、锤骨柄、锤砧关节、鼓窦入口及乳突等结构,Kappa值均>0.75,扫描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一致性较高;而锤骨颈、锤骨外侧突等结构,Kappa值均在0.4~0.75之间,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之间一致性一般。结论使用实验条件即方案II(管电流300m As、重建函数B及矩阵1024×1024)进行颞骨精密CT扫描检查,横断位及后处理成像质量在显示中、内耳正常及细微解剖结构和中耳乳突炎患者的骨质破坏方面,优于常规条件即方案I(管电流200m As、重建函数B及矩阵768×768),为临床诊断及耳部外科手术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影像信息。
李晓娜,张英华,张雪松,李泽群,彭志刚[8](2019)在《128层螺旋CT与3.0T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内耳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的比较》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与3T磁共振水成像进行内耳检查的影像图像,评价内耳损伤情况并对其诊断价值进行对比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怀疑内耳病变的患者87人进行影像检查,年龄16岁到66岁,其中女性44名,男性43名,平均年龄45.8岁。所有患者均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和3T磁共振检查。CT行横断位薄层高分辨扫描,而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二维,三维图像重建)。MR采用3D-CISS序列进行轴位扫描,而后进行后处理重建(包括二维,三维图像重建)。邀请高年资2名影像诊断医师对二者的影像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对比CT及MR检查的结果,统计病变种类比例,分析各种病变的临床症状以及MR相对CT的优势作用。结果:半规管裂2例,中耳炎CT诊断49例;MR诊断48例,颞骨骨折CT诊断6例;MR诊断3例,胆脂瘤CT诊断3例;MR诊断4例。结论:结合临床和影像检查的结果来看,CT检查得到的图像对于内耳骨折的诊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而MR在淋巴液以及膜性结构损伤方面的诊断价值较大,是内耳病变的重要检查手段,可以是CT诊断内耳病变的重要辅助手段。
王菲[9](2019)在《HRCT与MRI对先天性耳畸形患儿的诊断价值》文中指出背景先天性耳畸形属于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缺陷,是引起先天性耳聋的重要原因,且由于畸形部位、畸形程度不同,导致患者临床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对于外中耳畸形患者,常出现声音传导异常,造引起传导性耳聋;对于内耳畸形者则会引起先天性感音神经耳聋。既往临床上对于先天性耳畸形以传统CT检查为主,通过检查图像能明确畸形的具体位置。但是,传统CT检查漏诊率较高、与手术符合率较低,导致患儿家长对医疗满意度减低,近些年来,HRCT、MRI等影像技术得到不断发展,能替代传统CT扫描存在的不足。通过多层螺旋CT能多方位重组,获得不同方位的影像资料,可清晰显示颞骨、听小骨等结构;而借助MRI则能显示内耳膜迷路、蜗神经等组织。但是,临床上对于HRCT联合MRI在先天性耳畸形中的诊断效果、诊断效能及影像学特点研究较少。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先天性耳畸形中的诊断效果及诊断效能、影像学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先天性耳畸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手术或随访最终确诊。所有患儿均在确诊前分别进行了HRCT和MRI检查,并将HRCT、MRI检查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比较,分析HRCT、MRI在耳畸形中的诊断效果,分析各种先天性耳畸形的构成比;采用美国ICS ChartrEP脑干诱发电位仪、Madsen增强型耳声发射分析仪、GSI Audera多频稳态脑干诱发电位仪及GIC Typstar中耳分析仪完成不同类型先天性耳畸形患者听力检查;统计并记录HRCT、MRI在耳畸形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记录并统计HRCT、MRI在耳畸形中的影像学特点。结果1.HRCT检查准确率为71.55%;MRI检查准确率为75.00%;HRCT与MRI联合检查准确率为97.41%。HRCT检查准确率与MRI检查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CT、MRI检查诊断准确率分别与联合检查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RCT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71.74%;MRI敏感性为74.29%,特异性为76.09%;HRCT与MRI联合检查敏感性为97.14%,特异性为97.83%。HRCT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与M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CT、MRI检查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与联合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CT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与MR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RCT、MRI检查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与联合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8例先天性耳畸形患者中均经手术或随访,最终确诊70只耳存在先天性畸形,其中,畸形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内耳畸形、外耳合并中耳畸形及外耳畸形,分别占:41.43%、20.00%、15.71%;4.11只外耳畸形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外耳道狭窄、外耳道锁闭及膜性外耳道锁闭,占:36.36%、27.27%、18.18%;5.7只中耳畸形中排在前两位的分别为镫骨发育不良、听骨链畸形,均为42.86%;6.29只内耳畸形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前庭导水管扩大、耳蜗畸形、内听道畸形,分别占51.72%、24.14%和13.79%;7.70只先天性耳畸形中,伴有不同程度听力损伤的有29只,其中8例为I级,9例为II级,7例为III级,5例为IV级。I级主要集中在中耳畸形、内耳畸形;II级主要集中在内耳畸形中;III级、IV级主要集中在内耳畸形。8.不同类型的耳畸形HRCT、MRI表现的影像学特点各不相同。结论本研究通过对58例先天性耳畸形患儿进行HRCT及MRI诊断的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影响学特点等分析可知,HRCT对于骨质、结构具有良好分辨率,能够清晰的显示外耳、中耳及内耳等骨质结构,但此方法不能显示内耳中的膜迷路、神经和周围小血管,对一些蜗神经发育不良患儿极容易漏诊;MRI用于先天性耳畸形中能直观、立体显示膜迷路结构、形状,对于膜迷路具有较高的显示率,且MRI检查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对患儿配合度要求较高,会对患儿检查依从性产生一定的影响。HRCT与MRI联合检测使先天性耳畸形诊断准确率、特异性及敏感性均明显提高,HRCT在外耳、中耳及内耳的骨迷路结构显示方面占优势,而MRI则在内耳膜迷路、蜗神经情况等方面占优势,二者互补,从而提高诊断准确率。
余良才[10](2019)在《先天性内耳畸形影像学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康复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感音神经性耳聋(SNHL)儿童青少年患者的内耳CT和MRI影像特征分析,对研究对象中所有先天性内耳畸形(IEMs)进行诊断分类,统计先天性IEMs的发生率及不同畸形分类的占比,并分析先天性IEMs患者人工耳蜗植入(CI)术后听力康复效果,为CI术前评估及术后康复效果评估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于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耳鼻咽喉诊疗中心连续就诊的3个月-18岁儿童青少年SNHL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内耳CT和MRI影像特征,根据Sennaroglu先天性IEMs诊断分类系统对所有先天性IEMs进行诊断分类,统计先天性IEMs的发生率;同时以先天性IEMs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LVAS)和Mondini畸形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作为观察组,收集其CI术前,术后1月、术后6月、术后12月声场平均听阈测试结果,通过与内耳结构正常的对照组比较,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评估其CI术后听力康复改善效果。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690例SNHL患者中共发现先天性IEMs患者189例(350耳),其中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330耳(94.3%);先天性IEMs的发生率为27.4%,单耳畸形占14.8%,双耳畸形占85.2%;其中耳蜗畸形44.4%,前庭畸形52.9%,前庭导水管扩大(EVA)52.4%,半规管畸形30.2%,耳蜗神经畸形21.7%,内听道畸形21.2%,耳蜗神经孔畸形8.5%;耳蜗畸形中Michel畸形1.2%,耳蜗未发育4.8%,共同腔畸形6.0%,不完全分隔(IP)Ⅰ型8.3%,Mondini畸形53.6%,IP-Ⅲ型1.2%,耳蜗发育不全(CH)29.8%;CH中Ⅰ型4.8%,Ⅱ型4.8%,Ⅲ型15.5%,Ⅳ型4.8%。先天性内耳畸形CI术后听力重建康复效果分析显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组内术前、术后不同测试时间点声场平均听阈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声场平均听阈测试时间点与组别交互效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声场平均听阈随测试时间点的改变具有一致性,均随术后测试间隔时间延长而降低、听力逐步改善;两组间声场平均听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先天性IEMs多为重度-极重度SNHL,先天性IEMs主要以双侧多发畸形形式呈现,本研究先天性内耳畸形的发生率为27.4%。先天性IEMs中EVA与前庭畸形占比最高、二者占比相似,其次为耳蜗畸形;耳蜗畸形中Mondini畸形占比最高,其次为CH。熟悉先天性IEMs影像特征对于CI患者的筛选、植入耳侧的选择、手术方式及入路的确定、植入电极类型的准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预估,术后效果的预判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LVAS及Mondini畸形CI术后听力重建康复效果良好,与内耳结构正常的SNHL患者CI术后听力康复效果无明显差别。
二、颞骨CT影像检查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颞骨CT影像检查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T扫描和数字化技术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CT影像重建颞骨模型整体评估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CT影像重建颞骨模型分区测量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讨论 |
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半侧颜面短小畸形面神经发育异常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锥形束CT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CBCT的基本原理及优缺点 |
2 CBCT在CI术前的应用 |
3 CBCT在CI术中的应用 |
4 CBCT在CI术后的应用 |
5 小结与展望 |
(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中耳胆脂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中耳胆脂瘤及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研究进展 |
2.1 中耳胆脂瘤定义 |
2.2 中耳胆脂瘤分类 |
2.3 获得性胆脂瘤发病机制 |
2.4 中耳胆脂瘤影像学诊断 |
2.4.1 颞骨高分辨CT扫描(HRCT)在中耳胆脂瘤诊断中的应用 |
2.4.2 磁共振增强序列在中耳胆脂瘤诊断中的应用 |
2.4.3 弥散加权成像(DWI)原理 |
2.4.4 中耳内不同病变的弥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特点 |
2.4.5 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中耳胆脂瘤诊断中的应用 |
2.4.6 弥散加权成像(DWI)与颞骨高分辨率CT(HRCT)图像融合技术在中耳胆脂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检查方法 |
3.3 影像分析及术中定位情况 |
3.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初发胆脂瘤患者影像学诊断效能分析 |
4.2 初发胆脂瘤患者影像学与术中所见比较结果 |
4.3 复发性胆脂瘤患者影像学诊断效能分析 |
第5章 讨论 |
5.1 DWI对初发胆脂瘤诊断价值的应用分析 |
5.2 DWI与HRCT联合定位诊断价值应用分析 |
5.3 DWI对复发胆脂瘤诊断价值的应用分析 |
5.4 研究局限性及误差分析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4)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方法 |
2.3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和听骨链状态的描述与对比 |
3.2 纯音测听结果对比 |
3.3 频率特异性气-骨导差对CSOM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 |
3.4 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 CSOM听骨链中断诊断作用的对比 |
4 讨论 |
4.1 听骨链中断对听力的影响 |
4.2 听骨链固定对听力的影响 |
4.3 两千赫兹的听力损失特点 |
4.4 纯音测听和颞骨CT对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 |
4.5 研究的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术前评估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犬头和脊柱CT及DR影像解剖图谱的初步建立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表 |
引言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犬头部解剖及其常见疾病概述 |
1 犬头部解剖概述 |
2 犬头部常见疾病 |
3 犬头部疾病常见症状 |
4 犬头部常见疾病的检查方法 |
5 犬头部常见疾病的治疗 |
第二章 犬脊柱的解剖及其常见疾病概述 |
1 犬脊柱解剖概述 |
2 犬脊柱常见疾病 |
3 犬脊柱疾病常见症状 |
4 犬脊柱常见疾病的检查方法 |
5 犬脊柱常见疾病的治疗 |
第三章 CT技术概述及在小动物临床的应用 |
1 CT技术概述 |
2 CT技术研究进展 |
3 CT技术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
结束语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犬头和脊柱CT影像解剖图谱的初步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二章 犬头部和脊柱DR影像解剖图谱的初步建立 |
1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3 实验结果 |
4 小结 |
5 讨论 |
第三章 病例分析 |
1 实验动物 |
2 实验仪器 |
3 CT在犬头部疾病应用的病例分析 |
4 CT在犬脊柱疾病应用的病例分析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致谢 |
(7)中内耳精密CT扫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表 |
前言 |
实验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中内耳 CT 成像及研究发展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128层螺旋CT与3.0T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内耳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设备 |
1.2 一般资料 |
1.3 检查方法 |
1.3.1 CT检查 |
1.3.2 MR检查方法 |
1.3.3 图像分析 |
2 结果 |
2.1 CT结果和MR结果对比分析 |
2.2 CT图像诊断 |
3 讨论 |
4 结论 |
(9)HRCT与MRI对先天性耳畸形患儿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先天性内耳畸形解剖学特点、分型及影像学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先天性内耳畸形影像学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康复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一般临床资料 |
2.内容与方法 |
2.1 听力学检查 |
2.2 影像学检查 |
2.3 人工耳蜗植入术 |
2.4 术后随访及声场听阈测试 |
2.5 统计分析 |
3.技术路线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先天性内耳畸形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导师评阅表 |
四、颞骨CT影像检查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T扫描和数字化技术的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颞骨研究[D]. 张世仪.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1
- [2]锥形束CT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研究进展[J]. 黄健健,夏巍,唐翔龙,谭颂华,唐安洲. 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06)
- [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中耳胆脂瘤精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D]. 郭芳. 吉林大学, 2021(01)
- [4]纯音测听对中耳炎听骨链状态的诊断作用[D]. 陈琳莉.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5]新研制颞骨专用CT设备对颞骨精细骨解剖显示能力的实验研究[J]. 尹红霞,赵鹏飞,张康平,张丽,吴宏新,王亚杰,吕晗,王争,张鹏,王振常.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20(08)
- [6]犬头和脊柱CT及DR影像解剖图谱的初步建立及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D]. 赵常琦. 吉林大学, 2020(08)
- [7]中内耳精密CT扫描成像及其临床应用研究[D]. 解景舒. 锦州医科大学, 2020(05)
- [8]128层螺旋CT与3.0T磁共振内耳水成像在内耳病变中的应用价值的比较[A]. 李晓娜,张英华,张雪松,李泽群,彭志刚.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19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 2019
- [9]HRCT与MRI对先天性耳畸形患儿的诊断价值[D]. 王菲. 新乡医学院, 2019(02)
- [10]先天性内耳畸形影像学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力康复效果分析[D]. 余良才. 新疆医科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