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论文文献综述)
冯开静[1](2021)在《论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及本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并实现与其他技术融合交汇,塑造了当前的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强大功能使生产和生活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又塑造了人全新的思维方式。因此,从技术哲学视角出发关注信息技术革命,对其特有结构、内在本质和发展特征的探究及其对当前时代的影响剖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历来学者对于信息这一概念没有统一的界定,其对信息的理解呈现着复杂性和多义性,相应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革命也产生了广义和狭义之分。日常语境中,20世纪中期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主导技术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是狭义的信息技术革命,而广义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则指在历史上对人类的信息表达、存储、传播、处理和利用产生巨大变革的五次信息技术,其作用之大足以用“革命”二字美誉之。对于信息技术革命结构的探究,致力于揭示信息技术革命整体系统中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内核和规则。基于五次广义信息技术革命的历史回顾,发现其共同的组成要素为物质世界、人、人类社会和各阶段具体的信息技术。物质世界、人、和人类社会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构成了广义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作为广义信息技术革命中子系统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代表了当前信息技术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也有着独特的内部结构。事物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是内在本质的外化。对于信息技术革命本质的探究则是对其“是其所是”独特属性的诠释。数次信息技术革命的本质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根据其主导技术属性的差别来厘清相应的本质可概之为身体信息技术、器具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此外,信息技术革命的变革所呈现的特征及其原因都可以在信息技术革命的主导力量、所依存的人类社会状态和物质世界的变革中得到合理说明。当前的信息时代是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所造就的,它所创生出来的自媒体、物联网、脑机接口等新实在所表现出的“双刃剑”特性使得技术哲学需要关照的经验对象得到新拓展。同时,对计算主义的刻意拔高、对智能技术的过度依赖以及对海量信息的盲目需求,这些现象折射出的正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装置范式本质,即人们总是习惯于依照现代信息技术所建构的框架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现代信息技术不再单单是一种工具手段,而是演变成一种环境和生活方式。技术化信息和信息技术装置始终与人们生活的具体情景紧密相连,装置范式的弊端在于使人们既贴近不了现实,也无法弥显的人的意义。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不等同人和人类社会也是在共同进步的,所以信息技术的理性扩张当与人类价值的确立相适应,信息技术的未来远景也应与人类社会发展相协调。
刘超[2](2020)在《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是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是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有效途径,是新能源企业与金融资本信息沟通的基础平台,是金融资本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研究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目的是为了探索金融资本与新能源产业内企业合作的有效途径,解决在新能源企业在遇到国际环境变化时,如何突破资金瓶颈的限制。本文研究的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是指新能源产业投资企业与金融资本合作,共同对新能源产业融资企业投资的过程,它研究的核心是由新能源企业产业内的融资企业、产业投资企业和金融资本三方联合构建的小联盟体系。研究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是为了剖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相互合作的内在机理和运行逻辑,并为了推演出整体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方法并最终指导新能源企业的融资实践,甚至进一步推广到其他产业。在推演产融合作联盟的理论框架时,本文主要运用了理论演绎法,综合了信息论、博弈论、网络组织理论、贝叶斯均衡理论等重要理论的模型或结论,并充分分析各个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搭建整体的理论框架以及搭建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业务体系。金融资本具有天生的避险倾向,因此违约风险评估是产融合作联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文主要运用Logistic模型构造违约概率模型在开展产融合作联盟的过程中,分析新能源企业的违约风险。运用新能源同类可比公司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用于评估新能源企业违约风险。此外,运用熵测度模型综合考量新能源企业信用情况和抵质押担保品的增信作用,并运用违约风险作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合作的先验概率。产业资本在产融合作联盟中的作用在于增加信用信息供金融资本进一步判断风险,产业资本分担风险、共享收益的行为为产融合作中的金融资本提供了额外信息,这构成了金融资本修正产融合作风险判断的重要依据,并再次运用熵测度模型计算整个产融合作系统中熵值的降低。再次,通过贝叶斯网络模型,推导金融资本对修正后信用风险的判断,并最终影响到金融资本对产业资本的融资支持。最后,运用合作博弈中的Shapley值模型分析产融合作联盟的Pareto改进及分配。上述流程构成了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内在运行机制,也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合作的内在机理,这一机理分别由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和效用分配三个部分组成,这三个部分在产融合作联盟机制中缺一不可。本文打破了原先产业资本以参股、控股为主要方式的产融结合模式,拓展了产融合作的新路径。避免了由于产业资本过度嵌入金融资本带来的过度嵌入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在纯粹的市场机制下信息不对称导致交易成本上升的市场失灵缺陷。在产融合作联盟中,需要进一步引入更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联盟盟员冗余,这样一来才能够保障融资成本的持续降低,使产融合作联盟由Pareto改进向Pareto最优持续演进。图4幅,表25个,参考文献383篇。
寇鑫鑫[3](2020)在《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信息化的资本主义”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量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鸿沟、信息暴力、信息地缘政治危机等社会问题的不断涌现,使信息资本主义的批判性研究日渐成为学界的关注热点。丹·席勒基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展开对美国信息和通讯产业的历史分析,用大量数据描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的社会不平等,形成了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为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席勒的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以“信息商品化”为分析起点,以信息权力的构建为主线,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影响进行深入探讨。首先,席勒指出,信息的价值来自于其向商品的转变,而不是作为资源的内在属性。资本主义扩大了信息的定义,它不仅仅是商品,更是资本和社会权力,信息不仅在资本主义国家决策选择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而且客观上促成了信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兴起与扩张。其次,基于历史的和现实的考察,席勒指出信息资本主义实质上是一种被不断生产制造的不平等,不仅对社会生活进行重塑和控制,而且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无线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扩大了“移动的私有化”程度,信息对个体权利的限制使得“个人自由”处于社会控制之下,加剧了不平等和剥削;另一方面,数字化产业的兴起和扩张使资本主义危机呈现出新的态势,由此引起资本主义国家新一轮的信息资本积累与竞争,造成了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围绕世界信息新秩序构建的地缘政治斗争不断加剧。基于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批判性分析,席勒指出了一条可能性的“矫正之路”,即从教育和技术层面指引信息革命导向公共生活。席勒的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信息时代得到印证和延伸,指出了信息产业发展的应然路径,但他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批判放大了信息技术作为资本和权力对社会的塑造和操控,将其视为引发资本主义诸多社会问题的根源。显然,席勒的批判是不够深刻和彻底的,他的分析未能触及资本主义的根本问题,没有深入到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层面。因此,他所给出的可能性“矫正之路”无法从根本上帮助信息资本主义摆脱危机。我们必须回到马克思主义本身,探求信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辩证地看待席勒对信息资本主义的批判,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可借鉴方案。
殷丽姣[4](2019)在《信息化对云南省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国制造》以及信息化浪潮的推进,智能制造已经成为制造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突破口。一直以来,云南省都在不断地调整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以便增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为了推动制造业发展,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云南省政府在《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指导下,出台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制造业升级。因此,本文就信息化是否能够促进云南省制造业升级,信息化以何种途径推动制造业升级展开了研究。本文在介绍了信息化和制造业升级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首先对信息化促进制造业升级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包括政策支持、竞争力驱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再对信息化促进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机制进行了分析:从产品层面、技术层面、组织层面,说明信息化通过影响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信息化平台建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提升技术创新效率、深化制造业产业链,进而推动制造业升级。接下来是对云南省制造业现状、信息化现状以及信息化影响云南省制造业升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对于信息化水平的测算,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选取了11个指标进行测算,求出了云南省信息化水平指数。最后进行了信息化对云南省制造业升级的实证分析,选取2000-201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在每一条传导机制视角下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信息化通过市场需求、技术创新、信息化平台建设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路径存在,并且影响显着。最后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第一,政府层面。鼓励企业加强创新、调整制造业发展的结构与区域、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第二,产业层面。加快产业信息化改造、加快信息产业发展。第三,企业层面。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注重自主品牌创建、引进和培养核心技术人才。
唐立强[5](2019)在《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544个设施草莓生产经营户的调查》文中认为发展农产品电商,可以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在发展农产品电商过程中,设施草莓生产经营户个体的社会资源网络、市场信息获取和利用、自身条件禀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导致农产品电商红利并未完全得以释放,挚肘农产品流通。由于生鲜农产品的特殊属性,农户发展农产品电商,需要以多种资源的支持为基础。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是个体拥有的资源关系网络以及从中获取资源的能力,能为农户在电商行为决策中提供资源支持。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传统销售渠道选择行为而较少关注农户电商行为。本研究按照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在测度农户社会资本水平的基础上,揭示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路径,为政府引导农户通过发展农产品电商,提升参与电商的广度和深度,解决农产品“卖难”、振兴乡村实体经济、实现农民增收提供政策参考。本研究在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西方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社会资本理论、行为决策理论、计量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为依据,利用北方地区辽宁省544个反季节种植(每年元旦到春节期间成熟上市销售)的设施草莓生产经营户(简称“农户”,下同)的调研数据,理论与实证相结合,阐释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探究影响农户电商行为的显着性因素,提出发展农产品电商、解决农产品“卖难”,提高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创新性的探索:第一,基于归因理论(AT)、期望价值理论(EVT)对农户电商行为发生的动机从心理学视角进行阐释,认为农户选择农产品销售渠道的行为归因于对渠道选择行为未来的期望收益;从经济学的风险偏好和VNM效用理论的视角对农户电商行为进行理论分析,认为改变农产品原有的销售渠道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农户电商行为选择存在“不确定性”;从不完全信息博弈和动态演化博弈(Games Theory)的视角对农户电商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发现农户在电商行为决策中,均是有限理性行为人,会主动参照所处群体中其它个体的行为来调整自身的行为决策,直至达到稳定的均衡状态;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全信息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对农户电商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社会资本是多维度的构念,其内容包括社会资源网络(ZY)、社会信任(XR)、社会互惠(HH)、社会声望(SW)、社会资本培育(PY)、预期功能(YQ)和关系持续(CX)等,对农户电商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并通过信息能力(IC)的中介作用对农户电商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在理论分析基础之上构建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第二,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开发设计量表并测度农户的社会资本水平。研究认为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信任、社会互惠、社会声望、社会资本培育、预期功能和关系持续等7个指标经过子分析降维处理,根据KMO值和Bartlett球体检验值,经过信效度检验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最终确定为社会资本的测度指标。农户电商行为的测量首先对农户是否选择电商渠道进行样本筛选,在被访农户中有436个农户选择了电商渠道,表明农户已从单一选择传统销售渠道转变为电商渠道与传统渠道互补选择;其次对436个选择电商渠道的农户,分别从电商平台选择和电商参与程度测度其电商行为,其中,电商平台选择包括选择第三方网商平台、选择独立网站网商平台、选择微信微商平台、选择QQ空间微商平台;电商参与程度的测度指标是电商渠道销售收入占全部农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以此表示农户电商行为的深度。第三,阐释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电商平台选择的影响机理,构建理论模型,对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各提出7条研究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直接影响,检验信息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社会资源网络(ZY)、社会互惠(HH)、社会资本培育(PY)和关系持续(CX)潜变量对农户是否选择电商平台有显着的直接正向影响,直接影响效应系数分别为0.018、0.173、0.216、0.135;信息能力在社会资源网络(ZY)、社会资本培育(PY)和社会互惠(HH)潜变量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间接效应系数分别为0.007、0.049、0.004。社会资源网络和社会声望对农户选择第三方网商平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资本培育、社会声望、预期功能和关系持续对农户选择独立网站网商平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信任、社会资本培育、预期功能和关系持续对农户选择微信微商平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社会资源网络、社会互惠和预期功能对农户选择QQ空间微商平台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信息能力在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第四,阐释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电商参与程度的影响机理,构建理论模型,对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各提出7条研究假设;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检验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的直接影响,检验信息能力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源网络(ZY)、社会信任(XR)、社会资本培育(PY)和预期功能(YQ)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均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着的直接正向影响,影响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202、0.148、0.127、0.116;社会资源网络(ZY)、社会信任(XR)、社会资本培育(PY)、预期功能(YQ)和关系持续(CX)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在1%或5%的水平上有显着的间接正向影响,信息能力在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基于上述分析,提出以下农户发展农产品电商的对策建议:第一,构建和维护社会关系网络,提高农户社会资本存量,构建和维护人际关系,鼓励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社、电商协会等有助于自身发展的组织,提高组织社会资本的积累,拓展关系网络,有助于农户农产品电商的开展。第二,重视信息能力在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农业技术人员、农村能人、村干部等的指导和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户对相关信息的了解和使用,从而提高农户个体行为决策时的信息能力水平。第三,树立电商发展的典型,引领和带动农户发展农产品电商,通过电商典型示范主体的带动作用,有利于形成农村电商产业的集群效应,实现农民增收。第四,加强电商培训,提高农户电商经营的技能,同时为引导农户因地制宜的开展电商经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本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本研究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发生机理以及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新的视角研究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设计了新的逻辑框架和分析思路。第二,本研究运用社会资本理论对农户社会资本进行了测度,运用全信息理论对农户信息能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基于结构方程模型和样本选择模型,验证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行为和电商参与程度的影响,以及信息能力在影响中的完全中介和部分中介作用。第三,本研究采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将社会资本理论、全信息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引入到农户电商行为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中来,深入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本研究建立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等科学的研究方法基础之上,使用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研究结论,提出的政策含义的适用性、可操作性强,对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增加农户收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小夏[6](2018)在《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出现的视频聚合平台采用了新型传播技术,通过抓取视频网站的作品资源或播放页面,将作品在自己控制的界面内呈现,不但分流了视频网站的经济利益,实际上也架空了作品版权人对传播范围的控制,频繁引起版权侵权纠纷。但司法实践中法院的态度不一,产生了“同案不同判”的现象。该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问题涉及众多技术手段,而理论界和实务界对相关行为的本质尚未有明确的认识,不能在规范层面准确对行为定性。本文试图对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主流观点进行分析,并且在厘清视频聚合平台的技术原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对视频聚合平台相关行为的侵权认定提相对客观且具有可执行性的标准,以期版权法的司法实践能够合理应对技术带来的冲击,促进互联网版权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共六章,主要内容和结构如下:第一章对视频聚合平台及运行模式进行解析。视频聚合平台是用户“一站式观影”需求催生的产物。以视频聚合平台的行为特征为标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链接平台、聚合盗链平台、加框链接平台三类模式。三类视频聚合平台的盈利途径有所区别:普通链接平台的盈利依赖提供“中间性”的搜索链接服务,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则吸引用户流量实现广告收益。因此,三类模式的视频聚合平台在法律性质上虽均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但仅普链接平台被认可为技术服务提供者,而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难以被定性为技术服务提供者。由于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能够实现将视频网站的资源置于自己界面供用于点选播放,与视频网站对作品的利用并无差别,不仅直接瓜分了视频网站用户的流量收益,还占用了视频网站的带宽和服务器资源,徒添后者成本,因而频繁遭受版权侵权诉讼。第二章对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困境予以说明,目前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在司法实践和版权法理论上遭遇了双重困境。司法实践的困境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在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问题的司法裁判中经常性地出现了《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的一般条款的应用,出现了法律适用的竞合。但鉴于《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版权法制度构成补充关系,所以后者的法律适用应更优先。二是在事实层面出现了误解,本文指出法律界对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的技术原理具有错误认知,以“深度链接”对二者涵盖之的做法是引起后续法律分析普遍混淆的症结所在。在考察互联网技术界的专业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论证了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具有不同的技术实现路径,前者是对未公开资源的访问,后者是对已公开资源的引导。据此应当以“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替代“深度链接”用语,以夯实法律问题研究的事实基础。三是版权侵权的侵权客体的认定混乱,只有正确认识到视频聚合平台仅对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造成了侵害,才能使侵权认定的对象聚焦。而版权法理论的困境是基于司法实践的困境而生的,具体表现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具有争议,并且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标准难以同一、甚至相互冲突。第三章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客体: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剖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系舶来品,是我国履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义务的结果,该国际条约所新设的“向公众传播权”被普遍认为是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来源。“向公众传播权”的主要目的在于将互联网技术引起的新型传播方式纳入各国版权法的规制之中,所以该权利的后半部分——“向公众提供权”是为全新的规定。其中,“提供”是对英文“Making Available”的翻译,议定声明中提及了“提供”应被解释为“初始提供行为”的观点,但本质上该观点的目的是划清内容服务提供者与技术服务提供者的范围,并对后者给予法律豁免。为协调各国立法,各国被允许在“伞形解决方案”下选择其认为合适的立法方案来规制交互式传播行为。我国选择新设“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方案与美国以既有权利组成的“权利束”方案、德国的“公开再现权”方案均不同。方案选择不影响版权法控制内容交互式传播行为的本质。经考察,“信息网络”的表述并未对权利的适用环境有所限制,所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表述也并不影响权利的本质。第四章是对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既有标准的评析,包括对既有标准的理论评析与既有标准的的应用考察两部分。对既有标准的六项标准进行评析:用户感知标准系主观标准,不具备客观性和确定性;服务器标准系技术标准,具有时代局限性;实质替代标准系竞争法标准,脱离了版权侵权审判的逻辑;实质呈现标准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二分法被质疑混淆了版权法规制行为与规制行为效果的区分;控制标准的行政法色彩过于浓重;传播源标准对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解释难以实践。既有标准的应用结论是,聚合盗链行为因能够引导用户对非公开服务器访问,依任何标准均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加框链接行为依服务器标准和传播源标准无法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但二者行为的侵权表现和严重程度没有实质差别,若因技术实现路径不同而被予以分别定性与法律的调整功能不符,因此需要探索新的侵权标准。第五章介绍了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标准的创新和应用,提出了内容显示标准,并在该标准下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结论进行认定。在内容显示标准下,任何在网页、移动客户端等界面向公众显示版权作品内容,并且使公众能在其选定的时间、地点依其需求获取作品的,构成信息网络传播行为。该标准实际上将判断的关键置于传播效果上,符合国际公约对“提供”(Making Available)的解释,在事实层面也更契合作品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事实,在法律层面也符合绝对权保护的要求,是一项具有可行性的客观标准。以侵权行为是否落入版权专有权利的范围为判断标准,可以将版权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和间接侵权,二类侵权行为的认定规则具有差异。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条件有二,一是符合版权侵权的构成要件,二是相关行为不适用版权限制制度。版权间接侵权的认定则需行为人主观具有过错,并且具有“实质性非侵权用途”的技术的开发者或转让者不构成帮助侵权。结论是,在内容显示标准下,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构成版权直接侵权。普通链接行为的被链接对象若是合法传播的视频网站,没有侵权嫌疑;被链接的对象若是传播侵权作品的视频网站,当二者在内容提供方面有合作关系或者利益分配关系时,普通链接平台会因违反了更高责任的注意义务而构成间接侵权。此外,聚合盗链平台和加框链接平台还会因违反版权法禁止性规定而承担版权责任,在技术措施保护制度方面,聚合盗链行为的技术实现决定了其违法的必然性;在版权标识保护制度方面,二类视频聚合平台的行为违法性应个案认定。第六章提出了完善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建议。本文认为,对视频聚合平台的版权侵权不能准确认定的原因有二,一是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的认知不完善,二是版权财产利益和版权侵权的本质的认识不完善。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体现在“行为”和“资格”两方面。版权人不仅能排斥他人对作品内容的相同性质的使用,还有权决定该权利许可或权利转让的对象。对内容提供行为和技术提供行为的认知仍应回归法律调整利益分配的本质目的,只有具备被动性、后发性、非可控制性的行为才游离于版权人的控制之外,从而对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非为技术提供行为的性质予以证实,进一步论证了上述行为的主体构成对“资格”排他效力的损害。此外,上述行为的性质还能从是否遭受版权财产利益侵害的角度进行认知。版权财产利益的本质是版权人享有的以特定方式利用作品的控制力及让渡作品的利用获得的对价。当权利让渡对象为视频网站时,权利让渡内容主要是是信息网络传播权。聚合盗链行为和加框链接行为的效果实质性弱化了权利人的许可能力,削减甚至阻碍了版权人凭借“信息网络传播权”可获取的对价,构成对版权利益的损害。综上,将上述行为纳入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围是正确且合理的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应以内容显示标准作为统一的侵权标准。
王水兴[7](2018)在《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息活动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随着人们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认识和处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的发展,使信息活动逐渐成为一种影响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活动。信息资源已成为当今时代重要战略资源和社会财富。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全方位塑造,信息化从一种技术形态的社会活动上升为社会整体文明的新样态,有必要以统摄性的“信息文明”概念来描摹和刻画信息时代发展的全貌。以唯物史观审度信息文明,准确辨识信息活动对人类社会的形塑机理,建构信息文明理论体系,既是科学应对信息文明浪潮挑战的需要,又是科学推进信息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需要。信息文明是人们通过信息化生产方式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实现的进步状态。信息文明实质是社会主体协同互利发展而形成的共享文明。其基础是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核心是信息化生产方式,外在体现是人们在信息生产、传播和使用(消费)中形成的规范化和理论化的信息社会治理体系。信息文明的发展,表现出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和人的本质的复归三大基本社会功能。信息技术对传统生产力形态塑造进而造就信息生产力是信息文明重要实践形态。信息生产力核心意涵是社会主体之间的协作力和共享能力。随着信息技术对整个社会物质生产、政治生产和精神生产的渗透,人类社会整体上正由工业社会迈向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建构在信息逻辑上的技术社会形态。信息社会不是甫一出场就能实现普惠发展的社会。劳动方式的信息化、智能化,只是延展了人的劳动机能,不能从根本上消灭私有制条件下的雇佣劳动关系。真正没有人和物质生产资料的“无人工厂”和“自由劳动者”是不存在的。信息化、智能化生产越发展,越凸显了人的活劳动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越凸显了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必要性。先进的信息生产力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矛盾、工业时代的上层建筑与后工业时代的经济基础的矛盾是信息社会两大基本矛盾。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仍然是国际行为的主体,信息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仍然存在,通常情况下其仅以“信息方式”表现出来。信息文明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网络空间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空间。基于信息技术建构的信息文明,不仅塑造了信息化生存的“信息人”,还引起了人类历史上蔚为壮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向网络空间迁徙现象。信息文明条件下,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实现社会变革的广泛性、参与性和真实性空前提高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获得了更加丰富而充实的内涵。信息文明生发机理体现在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渗透以及由此涌现的共享经济活动和信息文明思维方式中。互联网作为全球最广泛应用的信息资源聚合、生产、使用平台,实际上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社会公共劳动资料。作为劳动工具,不能笼统确定互联网是属于私人所有还是属于社会所有。随着整个社会劳动方式的不断信息化、智能化,“造信息”比“造物品”更具有权重意义。数据将成为社会生产的核心资源。数据价值的交互性存在特性决定了数据资源成为社会公共资源的历史发展趋势。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主要劳动者。基于信息技术的共享经济不断涌现,“使用而不占有”观念的不断生长趋势,蕴含了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建构在协同共享基础上新文明基因。信息文明思维方式兴起及其不断被人们贯彻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过程是信息文明不断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原因。信息思维、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是信息文明发展至今的三种思维方式。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实现了工业资本主义向信息资本主义的嬗变,进而在工业帝国主义基础上形成信息帝国主义。信息帝国主义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它不仅在全球范围企图垄断物质资源,还企图垄断一切人类社会的信息、知识等非物质资源。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一方面显露出其仍具有容纳新的生产力空间;另一方面正逐步显现出颓废的征兆。信息帝国主义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现实的基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代表着不断涌现的新的生产力。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契合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需要,形成了先进社会制度与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相互建构关系。在全球信息社会治理话语权、主导权激烈博弈现实情况下,科学辨别当前信息技术异化问题产生的根源和社会属性,解放和发展信息生产力的同时,自觉坚持网信事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对信息资本的治理,既是信息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又是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不断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全球信息社会的发展不断为社会主义复兴提供更加充实的主客观条件。信息文明高度发展,一般性劳动被人工智能取代,使得对意义的追求成为未来人的存在方式。人的社会性和“类”本质决定了人工智能不会超越人的社会和历史主体地位。人是在“信息共享”中使自己成为人,而且也将在“信息共享”中不断增强社会存在方式的“协同共享”。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共享经济、创客、众筹等基于信息技术的新的社会物质生产方式和新的社会关系正悄然形成。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活动是人类社会实践合规律性与和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社会活动。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批判精神、科学把握科技活动与社会文明进步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助于实现信息文明内蕴的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向度。以协同、开放、共享为核心理念的信息文明,其主体向度和价值向度与共产主义文明高度契合。发达的信息生产力只有被全社会和广大劳动人民占有,先进的技术文明和先进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科学才能展现出文明的真正曙光。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创造的极致生产力,不断增强着资本主义存在的历史不合理性和共产主义存在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信息文明的实质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增强人们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大力加强信息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讲,有助于增进社会主义本质利益。
陈超[8](2018)在《ICT融合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中国的高速增长模式难以有效持续,特别是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时期,国外内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更加错综复杂,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阶段重要课题。对于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2016年中央政府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2016-2020)规划纲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的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本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界定也是聚焦于创新、协调、绿色三个方面。中国经济发展在科技创新、协调发展、碳减排层面仍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何有效缩小差距发展经济?信息化和互联网技术给出了答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对于降低交易成本、提升交易效率、增加交易供求量存在显着的促进效应,这何尝不是缩小差距发展经济的有力保证呢?但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如何?影响效应又如何?是否存在一定的阈值转换和空间关联特征?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科学合理的通过ICT融合来促进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研读ICT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文献,对于本文的研究思路展开研究视角探寻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和理论指导意义,但已有研究仍具有一定程度的挖掘空间。一方面,鲜有学者直接研究ICT融合对中国经济创新发展、ICT融合对中国经济协调发展、ICT融合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仅研究ICT对企业创新、经济增长、贸易发展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引,按照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并列平行的逻辑,分别探究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对其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ICT影响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理论机制的探究,主要集中分析ICT融合对中国经济创新效率及其分解项、中国经济协调发展(区域内部协调和区际之间协调)、中国经济绿色发展(双刃效应、非线性效应、空间效应)。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将按照如下思路进行研究。首先,分析本文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综合归纳已有相关研究文献并给予评述,给出本文研究组织架构,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点,对应于本文第一章;其次,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和ICT融合发展的内涵,分别分析各自的发展现状,对应于本文第二章;再次,按照中国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平行逻辑,分章节按照理论分析、模型设定、数据平稳性检验、实证分析的逻辑进行实证研究,探究ICT融合对其三者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对应于本文第三、四、五章;之后,从美国、德国、日本和韩国入手,分析各自国家在发展ICT及通过ICT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以谋求从中国ICT融合的视角提出建议的经验借鉴,对应于本文第六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从五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对应于本文第七章。实证研究是本文的重要内容,以探析ICT融合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影响效应,具体展开为:(1)第三章首先从ICT融合阶段、ICT横向创新、ICT纵向创新、空间溢出的视角,构建数理模型分析ICT融合对中国经济创新的影响;之后,基于2010-2015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综合指标体系法、数据包络分析法测度ICT整体融合及其阶段融合和经济创新效率;其次,对测度所得变量的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最后,构建空间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认为,①ICT融合覆盖水平通过加快技术引进促进创新效率;ICT融合质量通过深化技术利用率刺激创新效率提升;ICT融合智能化通过促进技术转化提高创新效率。②ICT融合利于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的知识储备与信息传播,提升创新效率。③ICT融合水平可显着促进知识创新效率。在ICT融合水平在一定区间内,ICT融合水平可促进产品创新效率提升,有条件提升产品创新效率,有利于提升二者的关联创新效率。④ICT融合覆盖性会产生极化集聚效应对外围创新效率产生负向溢出;ICT融合质量和智能会产生技术扩散和带动效应,对外围创新效率的产生正向溢出。(2)第四章延续第三章的行文逻辑,基于2010-2016年30个省级面板数据,依次从ICT融合对中国经济区域内部创新、区际创新的影响机理分析,构建计量模型,测度核心变量,检验核心变量的平稳性和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实证检验进行展开研究。研究认为,①ICT融合对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存在以人力资本和保障性财政支出占比为门限变量的非线性结构转换特征,且人力资本存在单一门限,而保障性财政支出占比则存在两重门限,只有在跨越人力资本门限值和保障性财政支出占比的第二个门限值之后,ICT融合的深入才有利于实现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②ICT对全国层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存在正向促进效应,对西部地区区际经济协调发展存在负向抑制效应,但回归参数仅在全国层面统计显着。政府竞争不利于区际经济协调发展,随着其竞争激烈程度的加深,试图通过ICT融合来促进区际经济发展的效用逐渐缩小。(3)第五章延续前两章的行文逻辑,探究ICT融合对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①ICT融合、ICT融合联接覆盖、ICT融合联接质量、ICT融合联接智能对本地区的经济绿色发展产生显着的直接促进效应,而对相邻地区的经济绿色发展却产生负向抑制效应。②在不考虑空间效应的视角下,非线性动态面板模型表明ICT融合联接覆盖、ICT融合联接质量、ICT融合联接智能与经济绿色发展阶段性促进强度不同,可以针对性配置资源和发展。最后,根据前文分析研究,从“统筹ICT融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创新效率”、“人力资本和政府保障性财政支出双管齐下,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强调区域发展差异,弱化政府竞争,提升区际经济发展协调度”、“合理配置ICT融合强度,加强地区合作,促进地区经济绿色发展”、“注重国别经验借鉴,有效吸纳ICT融合自身发展及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五个方面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
陈小磊[9](2016)在《“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先后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信息发展战略,力求抢占未来信息生产力的制高点。美国政府早在1993年就提出建设“国家信息高速公路”计划,2010年将“宽带互联网”作为新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并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英国出台了“数字国家”框架,欧洲提出了“欧洲数字进程”,日本发布了“i-Japan2015”。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前,我国正处于两化融合发展的特殊阶段,已经基本完成重工业化,人口红利消失,工业生产力阻碍了劳动者的自主创造性;在资源紧缺和原材料成本上涨的约束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现状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当前国际金融环境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日益加深,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创新发展模式的战略任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生产力对社会和经济的渗透作用和带动作用不断强化。通过提高信息生产力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信息技术改造和升级传统产业,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生产装备的数字化和管理的信息化,让信息化积极带动工业化,推动“两化”又好又快融合发展。因此,在“两化”融合背景下,研究信息生产力的内在发展规律,评价和测度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揭示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推动信息生产力发展的政策建议,对“两化”深度融合具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基于信息生产力理论的系统研究,建立多级指标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整体测度和地区测度,最后给出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对策和建议。论文的三个主要研究内容及其结论归纳如下:一、信息生产力理论的探讨。将信息理论与古典生产力理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相结合,分析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建构信息生产力理论。阐明了信息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认为信息生产力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采集、加工处理和使用信息并获得信息产品的生产能力,是信息与生产力的其他要素相结合而形成新的生产力,具有高度智能化与网络化、共享性和速度性、高渗透性和全球性等特征,并指出其构成要素包括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者从事的信息劳动的虚拟化、劳动对象的数字化,然后论证了信息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的技术基础和产业基础。二、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首先依据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围绕信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6大要素:信息技术、经济水平、教育水平、投入水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选取43个初始评价指标,并对指标值进行标准化,便于后续的机器学习和自动分类。接着利用k-均值聚类算法和初始评价指标和对各评价单元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进行分类,获得类别标签。然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对获得的类别标签进行训练,得到分类误差率与指标重要性排序;将排在末位的指标剔除,再一次利用新的指标进行k-均值聚类和随机森林训练,并不断迭代此过程,直至分类误差率和指标重要性都满足要求,即得到最终30个三级评价指标及其重要性。最后根据各指标的重要性计算权重,即得到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三、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定量测度。依据多层级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模型。根据模型计算得到我国2011、2012、2013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值,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我国整体及各地区信息生产力发展趋势比较平稳,但地区间信息生产力水平存在严重不平衡,总体呈梯级格局: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和江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福建、辽宁和山东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河北、内蒙古、吉林、陕西、重庆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省份则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的增长、科技教育研发的投入和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而传统通信技术应用目前已趋于饱和,对提高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作用很小;(3)信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主要的原因是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增速、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欠发达地区在传统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方面与发达地区的差距逐渐缩小的同时,却又由于新兴通信技术的出现使得其在获取和利用信息技术方面产生了更大的差距。根据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的测度和分析结果,结合我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国家战略部署,本文建议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结构、企业信息化工程、人才队伍建设、信息生产力发展政策这五个方面提高着力我国的信息生产力水平。未来研究将围绕信息生产力的渗透能力,以及如何在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融入非量化指标等问题开展进一步探讨。
王诚德[10](2016)在《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文中研究说明作为研究主题,“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了进展:(1)在理解、建构信息文明概念,语境的基础上,尝试系统地把握当下社会的具体特征。(2)在厘清、解析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概念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出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3)在“信息文明逐步趋向人的本质”、“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逐步系统化”两大趋势的基础上,深入探析信息文明语境下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特征、新元素。信息文明,作为现代社会实践过程中突显出来的一种抽象概念,主要是强调信息技术的再创造、再理解以及人的本质意义的全景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并不是走向非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也不是直接归纳出具体的人的本质答案,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视域内,结合信息文明的具体语境,实现人本质观的丰富和具体化展开;与此同时,在赋予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更强生命力的基础上,对复杂的信息文明进行全面的深度的人的本质透视。当前,“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研究领域存在着两大趋势:其一,人们对于信息文明的认知,在先后经历过物理技术、现实社会、哲学根本等层面的追问后,最终会不断介入到人的本质领域;其二,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逐步趋向系统化。总体来看,信息文明的出现,一方面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也给人们提供了若干新视角去把握人的本质的新特征、新形态。(1)在人的类本质上,虚拟劳动介入到“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之中:在信息文明语境中,虚拟已经不单单指传统的精神层面含义,而是得到了“信息虚拟”的最新解读,并且其影响力也是逐步提升,甚至实现了虚拟化一切的可能,在虚拟劳动得以实现的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尝试提出并解析:“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在虚拟劳动层面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和特征。(2)在人的社会本质上,信息加数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中的比重不断增加:在信息文明语境中,信息关系涉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思维关系和生态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化,以及信息文明语境下的政治经济化、文化政治化、经济文化化等交叉化关系,通过阐述当下信息关系的内涵、特征,结合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现实性本质概念,尝试性提出并解析:在信息文明的现实性上,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人本质观出现了一定信息化特征、信息化元素。(3)在人的本质充实上,信息需要提供了人的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新充实:在探究信息需要的含义、特征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尝试性解析信息文明语境下的“人的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充实”,并提出信息需要已经成为当下人的一种基本生活必需品。(4)在人的本质实现上,信息自由不断填充着“自由人联合体”的具体条件:在阐述信息自由的概念与特征基础上,结合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尝试性提出并解析:信息自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具体条件。(5)围绕信息异化、伪信息的概念、渊源,结合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尝试性提出并解析:信息异化侧重于人本质的信息遮蔽研究。“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当前学界缺乏以其直接为总体对象的研究成果。信息文明侧重于现象层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侧重于形而上层面的研究,总体上,这是一个发现问题和反思构建的过程集合,通过现象认识本质,属于一个典型的哲学类型选题。选题重在发问,并对已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进行再读。将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在形而上的意义上集成并分析信息文明的深层价值,最直接的现实意义,就是引发人们去关注信息文明下的人的生活,人的状况,反思信息问题,人的问题。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涵盖了虚拟劳动、信息关系、信息需要、信息自由等多方面,有助于我们自觉地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去全面推进信息文明建设,解决现实社会建设中人的信息化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人的本质信息化和信息人本质化,并最终树立全面的信息文明观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
二、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1)论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及本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关于技术和技术革命 |
1.2.2 关于技术社会建构论 |
1.2.3 关于信息和信息技术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信息技术革命及技术革命 |
2.1 信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革命概念界定 |
2.1.1 信息 |
2.1.2 信息技术 |
2.1.3 信息技术革命 |
2.2 技术革命与主导技术 |
2.2.1 主导技术转变引发的技术革命 |
2.2.2 蒸汽机技术作为第一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 |
2.2.3 电力技术作为第二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 |
2.2.4 现代信息技术作为第三次技术革命的主导技术 |
2.3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与信息时代 |
2.3.1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在技术革命中的定位 |
2.3.2 当前时代所处的技术革命时期的判定 |
3.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 |
3.1 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
3.1.1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 |
3.1.2 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 |
3.1.3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 |
3.1.4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
3.1.5 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
3.2 广义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 |
3.2.1 结构中的组成要素 |
3.2.2 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
3.3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 |
3.3.1 结构中的“硬件” |
3.3.2 结构中的“软件” |
3.3.3 “硬件”和“软件”的相互关系 |
4.信息技术革命的本质及变革特征 |
4.1 信息技术革命的本质 |
4.1.1 身体信息技术 |
4.1.2 器具信息技术 |
4.1.3 电子信息技术 |
4.2 信息技术革命变革的特征及原因 |
4.2.1 变革的特征 |
4.2.2 特征何以可能 |
5.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 |
5.1 移动互联造就新实在 |
5.1.1 从传统媒体到自媒体 |
5.1.2 从互联网到物联网 |
5.1.3 从赛博人到脑机接口 |
5.2 .信息的拜物教和信息技术泛滥 |
5.2.1 计算盛行导致单向度人 |
5.2.2 技术专制造就价值空场 |
5.2.3 信息冗余然而知识匮乏 |
5.3 .现代信息技术的本质 |
5.3.1 技术装置范式本质的提出 |
5.3.2 现代信息技术装置范式本质的表现 |
5.3.3 对现代信息技术本质的哲学反思 |
6.结论与启示 |
6.1 结论 |
6.2 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1.3 研究的现实意义 |
1.1.4 研究目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概念界定 |
1.3.1 产融合作 |
1.3.2 产融合作联盟 |
1.3.3 联盟博弈 |
1.3.4 贝叶斯均衡 |
1.3.5 产业资本 |
1.4 主要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2.基于联盟协同发展的产融合作博弈理论研究及评述 |
2.1 信息经济学与博弈论 |
2.1.1 信息论与信息经济学 |
2.1.2 信息经济 |
2.1.3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 |
2.2 网络组织、企业联盟与博弈信息 |
2.2.1 网络组织及企业联盟的经济学意义 |
2.2.2 网络组织中的熵理论与结构洞理论 |
2.2.3 自组织临界与企业联盟 |
2.3 产融合作联盟的相关研究 |
2.3.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 |
2.3.2 产融合作联盟的组织合理性 |
2.3.3 产融合作联盟的稳定性 |
2.3.4 产融合作联盟的利益分配 |
2.4 理论研究评述 |
3.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框架 |
3.1 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概要 |
3.1.1 新能源产业概要 |
3.1.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特征分析 |
3.2 新能源企业的风险评估模型 |
3.2.1 产融合作中的风险测度方法 |
3.2.2 投资风险的熵测度 |
3.2.3 风险评估模型 |
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 |
3.4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3.4.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3.4.2 产融合作博弈的分配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新能源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研究 |
4.1 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新能源企业基于财务状况的信用能力 |
4.2.1 Logistic模型在信用风险评价领域的应用 |
4.2.2 研究假设及设计 |
4.2.3 实证研究及信用模型推导 |
4.2 基于信息熵的综合风险状况判断 |
4.2.1 信息熵在风险状况评估中的应用 |
4.2.2 目标企业的投资风险熵 |
4.3 本章小结 |
5.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构建与分析 |
5.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网络 |
5.1.1 贝叶斯网络在产融合作联盟介绍 |
5.1.2 贝叶斯网络在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作用 |
5.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 |
5.2.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合作方类型及先验概率分布 |
5.2.2 贝叶斯网络及产业合作方视角下的后验概率分布 |
5.2.3 产融合作各方的纯策略效用函数 |
5.2.4 产融合作的贝叶斯均衡与策略函数 |
5.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中的贝叶斯均衡的具体案例 |
5.3.1 产业融资企业类型判断及贝叶斯网络 |
5.3.2 产融合作基金的贝叶斯均衡 |
5.3.3 经修正的投资风险熵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合作博弈新能源产融合作联盟运行机制应用研究 |
6.1 产融合作联盟中的机制 |
6.1.1 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 |
6.1.2 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 |
6.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实际收益 |
6.2.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分析 |
6.2.2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激励机制分析 |
6.3 合作博弈Shapley值对实际协同效益分配机制的评价 |
6.3.1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转移分配机制 |
6.3.2 基于Shapley值的收益分配机制 |
6.3.3 新能源企业产融合作联盟的收益分配机制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管理启示与建议 |
7.3 研究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新能源企业样本及指标列表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丹·席勒其人其说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评析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历史渊源 |
2.1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时代背景 |
2.1.1 网络与尼克松时代 |
2.1.2 信息理论与信息社会研究的兴起 |
2.2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和商品拜物教理论 |
2.2.2 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 |
2.2.3 赫伯特·席勒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 |
2.2.4 信息社会理论 |
3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信息资本主义何以可能 |
3.1.1 何谓信息 |
3.1.2 信息商品化 |
3.1.3 信息资本主义兴起 |
3.2 信息资本主义对社会的塑造和控制 |
3.2.1 无线技术对社会生活的重塑 |
3.2.2 移动的私人化对社会个体权利的限制 |
3.2.3 信息时代“社会控制之下的个人自由” |
3.3 信息资本主义的实质及其对资本主义的真正影响 |
3.3.1 “数字鸿沟”本质上是一种被生产制造的不平等 |
3.3.2 信息产业无助于资本主义走出危机 |
3.3.3 信息资本主义加剧了地缘政治斗争 |
3.4 信息资本主义矫正的可能性进路 |
3.4.1 大众教育重视信息需求 |
3.4.2 信息技术增加政策约束 |
3.4.3 信息革命导向公共生活 |
4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意义与局限 |
4.1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意义 |
4.1.1 信息时代马克思拜物教批判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
4.1.2 对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的拓展 |
4.1.3 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
4.2 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的局限 |
4.2.1 用对作为资本的信息技术的批判取代对资本主义本身的批判 |
4.2.2 夸大了信息权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
4.2.3 未能指出信息资本主义摆脱危机的正确道路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信息化对云南省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二、国内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信息化的概念 |
二、制造业升级的概念 |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 |
一、信息经济理论 |
二、产业升级理论 |
三、产业融合理论 |
四、信息化促进产业升级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
第三节 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动力 |
一、政策支持 |
二、竞争力驱动 |
三、可持续发展需要 |
第四节 信息化影响制造业升级的机制研究 |
一、产品层面 |
二、技术层面 |
三、组织层面 |
四、机制小结 |
第三章 云南省制造业与信息化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云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一、云南省制造业发展现状 |
二、云南省制造业发展问题 |
第二节 云南省信息化发展现状 |
一、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
二、信息技术应用状况 |
三、信息知识支撑发展状况 |
第三节 云南省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一、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现状 |
二、制造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云南省信息化水平的测算 |
一、信息化水平测算的主流方法 |
二、云南省信息化水平的测算 |
第四章 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指标构建与模型设立 |
一、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 |
二、模型的设立 |
第二节 单位根检验 |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
一、信息化对中介变量的影响 |
二、中介变量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三、信息化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政府层面 |
二、产业层面 |
三、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544个设施草莓生产经营户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研究不足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社会资本 |
2.1.2 信息能力 |
2.1.3 农户电商行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社会资本的相关研究 |
2.2.2 信息能力的相关研究 |
2.2.3 农村电商与农产品电商的相关研究 |
2.2.4 农产品电商销售行为的相关研究 |
2.2.5 社会资本对经济发展、农户行为及收入影响的相关研究 |
2.2.6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农户电商行为的理论分析 |
3.1 农户电商行为的心理学分析 |
3.2 农户电商行为的经济学解释 |
3.2.1 风险偏好与VNM效用函数 |
3.2.2 基于不完全信息博弈和演化博弈的农户电商行为理论分析 |
3.2.3 基于行为决策理论的农户电商行为的行为经济学分析 |
3.3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农户电商行为的理论分析 |
3.3.1 社会资本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 |
3.3.2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直接影响的机理——基于社会资本理论 |
3.3.3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间接影响的机理——基于全信息理论 |
3.4 理论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方案设计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 电子商务平台及农村、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 |
4.1.1 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概况 |
4.1.2 淘宝村发展演进与概况 |
4.1.3 农村、农产品电商发展概况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4.2.1 问卷设计的思路 |
4.2.2 问卷设计的内容 |
4.2.3 数据来源 |
4.3 样本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3.1 农户个体特征 |
4.3.2 农户家庭特征 |
4.3.3 农户农产品销售渠道选择 |
4.4 农户电商行为特征描述性统计分析 |
4.4.1 农户电商认知的统计分析 |
4.4.2 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统计分析 |
4.4.3 农户电商参与程度的统计分析 |
4.5 农户特征与电商行为的交叉分析 |
4.5.1 农户特征与电商平台选择的交叉分析 |
4.5.2 农户特征与电商参与程度的交叉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变量量表的开发及测度 |
5.1 社会资本量表开发及其测度 |
5.1.1 社会资本测度指标选取的依据 |
5.1.2 社会资本测度量表的设计 |
5.1.3 社会资本变量的问卷质量分析 |
5.2 信息能力量表开发及测度 |
5.2.1 信息能力测度的依据 |
5.2.2 信息能力量表的设计及质量分析 |
5.2.3 信息能力水平的测度 |
5.3 农户电商行为的测度 |
5.3.1 农户电商行为测度的依据 |
5.3.2 农户电商采纳行为的测度 |
5.3.3 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测度 |
5.3.4 农户电商参与程度的测度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电商平台选择的影响研究 |
6.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6.1.1 分析框架 |
6.1.2 研究假设 |
6.2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2.1 变量选取 |
6.2.2 模型设定 |
6.3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直接影响 |
6.3.2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的间接影响——以信息能力为中介 |
6.3.3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平台选择影响的比较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电商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
7.1 分析框架与研究假设 |
7.1.1 分析框架 |
7.1.2 研究假设 |
7.2 变量选取和模型设定 |
7.2.1 变量选取 |
7.2.2 模型设定 |
7.3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影响的实证分析 |
7.3.1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的直接影响 |
7.3.2 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参与程度的间接影响——以信息能力为中介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政策含义及研究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含义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 |
(6)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 |
五、主要创新 |
第一章 视频聚合平台及运行模式解析 |
第一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界定 |
一、视频聚合平台的缘起与发展 |
二、视频聚合平台的法律属性 |
第二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模式分类 |
一、普通链接平台模式 |
二、聚合盗链平台模式 |
三、加框链接平台模式 |
第三节 视频聚合平台的盈利途径 |
一、单纯提供技术服务方式的盈利 |
二、非单纯提供技术服务方式的盈利 |
第二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困境 |
第一节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纠纷的司法实践困境 |
一、法律适用不一:版权法与竞争法的选择 |
二、事实认定不清:“深度链接”概念的误解 |
三、侵权客体混乱:诉争中的版权权益的厘清 |
第二节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纠纷的理论困境 |
一、权利内涵模糊: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内涵争议 |
二、侵权标准多重: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标准冲突 |
第三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客体的剖析 |
第一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流变 |
一、国际条约中的“向公众传播权” |
二、典型立法中的“向公众传播权” |
三、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立法沿革 |
第二节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本质 |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规制范围 |
二、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表达方式 |
第四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既有标准考察 |
第一节 既有标准的理论评析 |
一、用户感知标准评析 |
二、服务器标准评析 |
三、实质性替代标准评析 |
四、实质呈现标准评析 |
五、控制标准评析 |
六、传播源标准评析 |
第二节 既有标准的应用考察 |
一、既有标准的应用结论 |
二、既有标准的应用分析 |
第五章 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标准的创新与应用 |
第一节 内容显示标准的理论构建 |
一、内容显示标准的内涵 |
二、内容显示标准的确立依据 |
第二节 内容显示标准下的版权侵权认定路径及结论 |
一、视频聚合平台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 |
二、视频聚合平台版权间接侵权的认定 |
三、视频聚合平台其他版权违法行为的认定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的规则 |
第一节 厘清版权财产利益及版权侵权的本质 |
一、版权财产利益的内涵 |
二、版权财产利益的实现 |
三、视频聚合平台损害版权财产利益的论证 |
第二节 重新审视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排他效力 |
一、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排他”与“资格排他” |
二、视频聚合行为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论证 |
第三节 统一侵权认定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信息化浪潮与信息文明兴起 |
(二)历史的镜鉴需要我们高位认识信息文明 |
(三)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独特历史方位和时代境遇 |
(四)唯物史观视阈信息文明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的现状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形态:信息文明的基本涵义 |
一、信息文明关联概念及其内涵的厘定 |
(一)信息的本质 |
(二)信息的基本特性 |
(三)信息资源与信息活动 |
(四)文明的内涵 |
(五)信息文明的内涵 |
二、信息文明的基本结构 |
(一)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信息文明的基础 |
(二)信息化生产方式是信息文明的核心 |
(三)信息社会治理体系是信息文明的外在体现 |
三、信息文明的基本社会功能 |
(一)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扬弃 |
(二)社会全面发展的“倍增器” |
(三)人的存在再实现 |
第一章 小结 |
第二章 实践形态:信息文明的要素衍化 |
一、社会生产力内涵的嬗变 |
(一)工业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
(二)信息时代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内涵 |
(三)“协同共享”生产力时代来临 |
二、全球迈向信息社会 |
(一)信息社会是一种技术社会形态 |
(二)信息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三)信息社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观 |
(四)全球范围的信息社会化运动 |
三、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新内涵 |
(一)人民群众普遍的信息化 |
(二)人类历史上的蔚为壮观的大迁徙 |
(三)信息时代群众史观的新内涵 |
第二章 小结 |
第三章 逻辑形态:信息文明的生发机理 |
一、信息资源对劳动过程的全面塑造 |
(一)互联网的劳动资料属性 |
(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的主要生产资料 |
(三)信息劳动者成为信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 |
二、共享经济确证信息文明在场 |
(一)共享经济的涌现 |
(二)共享经济中资本与劳动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
(三)共享经济蕴含的新文明基因 |
三、信息文明思维方式的演进 |
(一)信息思维 |
(二)互联网思维 |
(三)大数据思维 |
第三章 小结 |
第四章 制度形态:信息文明的社会趋向 |
一、信息技术的资本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
(一)信息资本化与资本信息化 |
(二)信息资本主义迈向信息帝国主义 |
(三)信息帝国主义的本质与基本特点 |
(四)信息帝国主义的发展趋势 |
二、信息技术的社会主义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
(一)全球信息化发展为世界社会主义复兴创造了机遇 |
(二)全球信息化与社会主义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 |
(三)从“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
三、信息文明与共产主义文明的融通 |
(一)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物质基础 |
(二)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社会基础 |
(三)信息文明高度发展形成共产主义文明的思想基础 |
第四章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8)ICT融合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ICT融合研究综述 |
1.2.2 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1.2.3 ICT融合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综述 |
1.2.4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ICT融合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 ICT融合发展的现状分析 |
2.1.1 ICT融合概念界定 |
2.1.2 ICT融合测度与评价方法 |
2.1.3 现状分析 |
2.2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价 |
2.2.1 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 |
2.2.2 测度与评价方法 |
2.2.3 现状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实证分析 |
3.1 引言 |
3.2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机理分析 |
3.2.1 阶段融合视角机理分析 |
3.2.2 横向创新效率视角机理分析 |
3.2.3 纵向创新效率视角机理分析 |
3.2.4 空间溢出视角机理分析 |
3.3 经济创新效率测算 |
3.4 计量模型设定 |
3.4.1 计量模型与变量说明 |
3.4.2 面板数据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3.5 实证结果分析 |
3.5.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3.5.2 阶段融合视角回归分析 |
3.5.3 横向创新效率视角回归分析 |
3.5.4 纵向创新效率视角回归分析 |
3.5.5 空间溢出视角回归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
4.1 引言 |
4.2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机理分析 |
4.2.1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分析 |
4.2.2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协调发展的数理模型分析 |
4.3 ICT融合影响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的门限效应分析 |
4.3.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4.3.2 实证检验 |
4.4 ICT融合影响区际经济协调发展的效应分析 |
4.4.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4.4.2 实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实证分析 |
5.1 引言 |
5.2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理论分析 |
5.2.1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机理分析 |
5.2.2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数理模型分析 |
5.3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
5.3.1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3.2 面板数据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5.3.3 实证结果分析 |
5.4 ICT融合影响中国经济绿色发展的非线性效应分析 |
5.4.1 计量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5.4.2 面板数据单位根与协整检验 |
5.4.3 实证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ICT融合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发达国家政策经验借鉴 |
6.1 美国ICT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
6.1.1 政府企业高校协同创新,引领信息技术革命 |
6.1.2 营造公平生产竞争环境,吸纳创新人才 |
6.1.3 增强市场投资风险控制力,侧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
6.2 德国ICT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
6.2.1 工业4.0战略:信息化融合制造业 |
6.2.2 制定发展战略纲领,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
6.2.3 加强国别合作,注重信息技术互惠互利 |
6.3 日本ICT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
6.3.1 制定国家战略,加强政策引导 |
6.3.2 促进政学研合作创新,保护研发专利,发展技术密集型企业 |
6.4 韩国ICT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验 |
6.4.1 实施跨国企业战略,培育国际知名品牌 |
6.4.2 政府推动各方面政策支持 |
6.5 发达国家共性发展经验与对中国的启示 |
6.5.1 发达国家共性发展经验 |
6.5.2 对中国的启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ICT融合视角下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 统筹ICT融合发展,提高经济发展创新效率 |
7.2 人力资本和政府保障性财政支出齐发力 |
7.3 强调区域发展差异,弱化政府竞争 |
7.4 合理配置ICT融合强度,加强地区合作 |
7.5 注重国别经验借鉴,促进自身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及获奖情况 |
(9)“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两化”融合研究综述 |
2.1.1 “两化”的互动关系 |
2.1.2 “两化”的带动和促进关系 |
2.1.3 “两化”融合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
2.2 信息生产力研究综述 |
2.2.1 信息生产力内涵与特征 |
2.2.2 信息生产力实证分析 |
2.2.3 信息生产力关联因素 |
2.3 信息化测度研究综述 |
2.3.1 信息化内涵 |
2.3.2 信息化测度 |
第三章 信息生产力理论基础 |
3.1 信息理论 |
3.1.1 信息 |
3.1.2 信息资源 |
3.1.3 信息技术 |
3.1.4 信息产业 |
3.2 生产力理论 |
3.2.1 古典经济学家的生产力理论 |
3.2.2 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3.2.3 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 |
3.2.4 传统生产力理论面临的挑战 |
3.2.5 生产力要素理论 |
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 |
3.3.1 信息对生产力的影响 |
3.3.2 信息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功能 |
3.3.3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条件解析 |
3.3.4 信息成为生产力的发展历程 |
3.4 信息生产力理论 |
3.4.1 信息生产力的内涵 |
3.4.2 信息生产力的特征 |
3.4.3 信息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特点 |
3.4.4 信息生产力的动态分析 |
3.4.5 信息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
第四章 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 |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1.2 指标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
4.2 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 |
4.2.1 k-均值聚类算法 |
4.2.2 随机森林算法 |
4.2.3 结合k-均值聚类与随机森林的迭代算法 |
4.3 指标数据选取和处理 |
4.3.1 数据来源 |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4.3.3 数据标准化处理 |
4.3.4 最终评价指标的生成 |
4.4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
4.4.1 评价指标体系 |
4.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五章 我国信息生产力水平定量测度分析 |
5.1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测度 |
5.1.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 |
5.1.2 信息生产力水平区域比较 |
5.1.3 信息生产力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
5.2 各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聚类分析 |
5.2.1 信息生产力水平指数排序 |
5.2.2 信息生产力水平分等定级 |
5.2.3 各类地区信息生产力水平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与建议 |
6.3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
6.3.1 论文创新点 |
6.3.2 论文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10)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信息文明”的研究综述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的研究综述 |
三、关于“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具体论断衔接”的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关键问题与主要框架 |
一、研究目标和关键问题 |
二、研究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方案以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方案 |
三、研究创新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趋势融合: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技术逻辑 |
第一节 第一种研究趋势:信息文明不断趋向人的本质 |
一、信息文明起步于物理层面的信息技术文明 |
二、信息文明渗透到现实层面的信息社会文明 |
三、信息文明在哲学层面的根本性反思 |
四、信息文明与“人的本质”结合起来 |
第二节 第二种研究趋势: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逐步趋向系统化 |
一、马克思恩格斯人本质观的演变发展过程 |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提出和使用误区 |
三、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主要内容 |
第三节 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技术融合 |
一、信息文明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原则科学性 |
二、信息文明向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提出了实现新发展的课题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在人的类本质上:虚拟劳动介入到“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之中 |
第一节“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科学解读 |
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字面含义 |
二、“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结论与启示 |
第二节 虚拟劳动的出现和概念理解 |
一、虚拟劳动的出现 |
二、虚拟劳动的具体内容和社会效应 |
第三节 信息文明语境下的人本身有一定的“虚拟劳动因” |
一、虚拟劳动: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科学性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类本质观在虚拟劳动中获得了新特征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在人的社会本质上:信息关系成为了“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加数 |
第一节“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解读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社会本质的全景解读 |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社会关系的理解 |
三、现代启示 |
第二节 信息关系的出现和概念界定 |
一、社会关系的信息化出现 |
二、信息关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关系? |
第三节 信息关系:“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信息加数 |
一、从信息封建主义到信息共产主义 |
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包含着新的信息关系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在人的本质力量上:信息需要提供了新的具体证明 |
第一节“人的本质力量的新证明和新充实”科学性的解读 |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思想演变 |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思想内容 |
第二节 信息需要的出现和概念界定 |
二、需要的信息化特征呈现 |
二、信息需要的概念和特征 |
三、信息需要的人的本质意义思考 |
第三节 信息需要: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具体证明 |
二、信息需要可以成为人的一种基本必需品 |
二、信息需要的衍生问题 |
三、信息需要充实了人的本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在人的本质实现上:信息自由是“自由人联合体”的一种条件 |
第一节“自由人联合体”的科学解读 |
一、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观提升到一种科学的境界 |
二、马克思主义继承者注重在实践中探索人的自由观 |
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现代启示 |
第二节 信息自由的提出和概念界定 |
一、信息自由的提出 |
二、信息自由的概念界定 |
三、信息自由的具体效应 |
第三节 信息自由:“自由人联合体”的新向度 |
一、信息自由:印证了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本质观的科学原则性 |
二、“信息人”:一种新物种的起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信息异化:人本质观的信息遮蔽 |
第一节 异化:一种人本质的内外不统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异化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继承者的异化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异化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二节“伪信息”的出现和溯源 |
一、伪信息的出现和定义 |
二、伪信息的反思 |
第三节 信息异化:人的本质异化的具体表现 |
一、信息异化的概念 |
二、信息异化的具体表现 |
三、信息异化之于人本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论信息产业与经济增长(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信息技术革命的结构及本质[D]. 冯开静.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2]新能源企业的产融合作联盟博弈研究[D]. 刘超.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3]丹·席勒信息资本主义批判思想研究[D]. 寇鑫鑫.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4]信息化对云南省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研究[D]. 殷丽姣. 云南财经大学, 2019(01)
- [5]社会资本对农户电商行为的影响研究 ——基于544个设施草莓生产经营户的调查[D]. 唐立强.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6]视频聚合平台版权侵权认定研究[D]. 王小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7]唯物史观视阈的信息文明研究[D]. 王水兴. 江西师范大学, 2018(09)
- [8]ICT融合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D]. 陈超. 湖南大学, 2018(06)
- [9]“两化”融合背景下信息生产力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测度研究[D]. 陈小磊. 南京大学, 2016(04)
- [10]信息文明与马克思主义人本质观的新发展[D]. 王诚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