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刺治疗胸部屏伤21例(论文文献综述)
杨婷婷[1](2021)在《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将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法进行对比,观察两种方法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疗效,以明确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是否更具优势,为临床治疗急性期肩周炎提供一种更为有效的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19/3~2019/1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门诊,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72例,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将其分为极泉穴齐刺组(治疗组)和常规针刺组(对照组),各36例。分别进行3疗程的针刺治疗,均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4次,4次为1疗程。研究过程中,治疗组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1例,最终,两组完成整个研究各35例。治疗前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以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量表中的ADL评分和ROM评分作为评价指标,分别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VAS、ADL、ROM评分进行记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而后进行疗效比较,并作出客观的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ADL、RO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相当,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内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ADL、RO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治疗后两组间ROM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治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5.7%,两组疗效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法,均可明显改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肩关节功能活动。其中,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在改善急性期肩周炎患者疼痛和生活质量上,较单纯常规针刺更具优势,而在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上疗效与常规针刺相当。
李令康[2](2020)在《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心医学,即心理心脏病学(psychocardiacology),是心身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心理疾患与心脏病的深层联系,也包括情绪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联。基于中医学“形神一体”的观念,以及“心主血脉”、“心藏神”的藏象理论,所谓“双心”本是一个整体,中医一直在实践着“双心”同治。近年来,中医在双心医学领域的开展了一定的临床实践和理论阐释工作。目前中医对双心疾病病机主要有营卫不和、肝失疏泄、五脏互损几种认识,治疗上以脏腑辨证为主,但尚缺乏深入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本研究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为运用经方治疗双心疾病开拓思路,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有益的借鉴。本研究第一部分论述了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第二部分对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进行系统梳理,整理出心神病症伴发心胸病症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分析其证候规律和病机特点。第三部分是对《伤寒杂病论》中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的研究。第四部分是对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通过文献检索《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常见心血管疾病与精神心理疾病的临床研究类文献,从中筛选出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在讨论部分,着重总结和提炼双心疾病的病机和证治规律。本研究所得结论如下:1.《伤寒杂病论》中的双心疾病相关证候有:胸中窒,烦;胸满,默默,心烦;胸满,烦惊,谵语;悸;烦,悸;惊,悸;心痛,烦;胸中痛,喜太息。2.基于原方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甘草汤证、栀子豉汤证、小柴胡汤证、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小建中汤证、炙甘草汤证、四逆散证。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有:桂枝汤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证、当归四逆汤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大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人参汤/理中丸证、四逆汤证、真武汤证、半夏泻心汤证、半夏厚朴汤证、黄连阿胶汤证、乌梅丸证、桂枝茯苓丸证。3.双心疾病是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常在“心主血脉”和“心藏神”两方面的反映,发病过程符合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其病机可归纳为四类:(1)营卫不和,心气受损;(2)枢机不利,气滞心胸;(3)本经自病,心君受邪;(4)痰瘀内阻,使道不通。4.治法上,双心疾病初期注重调和营卫;发展期注重解郁疏机,顾护中焦;深入期一方面注重扶助真阳,交通心肾;另一方面扶正驱邪,利水、活血、化痰以恢复使道、经脉之通畅。本研究的创新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次系统梳理《伤寒杂病论》中双心疾病相关病症、方证,阐明了证候特征与证治规律。首次系统挖掘现代临床运用《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双心疾病的潜在有效方剂,为运用经方治疗本病开拓了思路。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研究双心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中医病机演变,对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吴震南[3](2020)在《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广东省中医院推拿科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SPSS20.0统计软件生成的随机数字按1:1比例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侧卧定点踩跷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斜扳法。两组治疗频率为每周2次,3周为1疗程,共观察1疗程。以基线(0周)和第3周治疗结束后为观察节点,通过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VAS、JOA、ODI%评分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估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同时在首次治疗完成后,对比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变化,评估两组治疗方案的即时镇痛效果。结果:1.本研究最终完成病例111例,其中侧卧定点踩跷组(治疗组)56例,传统斜扳组(对照组)55例。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及治疗前各项评价得分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2.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7.50%,对照组为81.14%。两组组间分级疗效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VAS评分:治疗前与首次治疗后两组VAS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前后差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周后,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组内比较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而治疗前后差值,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JOA评分:治疗3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JOA评分变化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JOA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ODI%评分:治疗3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组内比较,ODI%评分变化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ODI%评分差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两组在研究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事件,安全性好。结论:1.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JOA和ODI%评分比较结果均提示,侧卧定点踩跷组和传统斜扳组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功能障碍、促进患者康复均有效,两组组间比较,侧卧定点踩跷组在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方面疗效更明显。2.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结果表明,侧卧定点踩跷组和传统斜扳组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疼痛症状。在首次治疗后的VAS评分中,侧卧定点踩跷组VAS评分改善更明显,而治疗3周后,侧卧定点踩跷组和传统斜扳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侧卧定点踩跷组在即时镇痛方面更优于传统斜扳组,而整体的疼痛缓解与传统斜扳组疗效相当。3.侧卧定点踩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即时镇痛效果显着,对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促进康复疗效好,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研究和应用。
王吉龙[4](2017)在《针刺左侧丘墟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应用心率变异记录仪,记录针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左侧丘墟穴不同时段的心率变异性时域及频域指标的变化,探究针刺左侧丘墟穴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具体调整作用,以指导临床更加准确合理的选穴。方法:随机选取30名符合本次实验纳入标准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在入组患者平静状态下,连接medilog@AR12心率变异记录仪,记录针刺左侧丘墟穴前5min、针刺时、留针时、出针时及出针后5分钟5个时间点的心率变异各指标(TP、LF、HF、LogLF/HF、RMSSD、SDNN)的变化,分析其变异情况。结果:1.HRV时域指标:RMSSD、SDNN在五个时间点间比较,数值变化不明显(P>0.05)。2.HRV频域指标:TP在针刺前与针刺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比较显着降低(P<0.05);LogHF在针刺前与针刺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比较显着降低(P<0.05);LF在留针时与针刺前比较,数值变化明显降低(P<0.05);LogLF/HF在针刺前与针刺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比较显着升高(P<0.05)。结论:1.针刺左侧丘墟穴可以降低总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2.针刺左侧丘墟穴可以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迷走神经活性;3.针刺左侧丘墟穴可以提高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的平衡性;4.针刺左侧丘墟穴对自主神经的影响有一定的后遗效应。
潘海文[5](2017)在《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推广骨三方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源于2016年03月-2017年01月在佛山市中医院骨科门诊及急诊就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病例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两组均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外敷白药膏,同时嘱患者注意休息,调畅情志,避免劳作、受寒,清淡饮食等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A组):予内服骨三方配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B组):单纯予常规治疗措施,疗程均为2周。于治疗前、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分别测量瘀斑面积,运用张力计测量痛点软组织位移情况,并嘱患者填写疼痛VAS评分问卷、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表;于治疗第2周评定疗效,并记录安全性指标;停药2周后随访统计病愈情况、病愈时间及复发情况。对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有效性进行随机对照研究,以客观地评价骨三方对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治疗作用,明确其临床效果,为其在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具有良好疗效提供临床依据。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分布、伤侧、受伤原因、就诊时间)和基本病情资料(瘀斑面积、痛点软组织位移、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相近,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经治疗后,两组瘀斑面积、痛点软组织位移、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与均得到改善(P<0.05或0.01),其中瘀斑面积、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P<0.05或0.01),而痛点软组织位移则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5或0.01);观察组(A组)瘀斑面积、疼痛VAS评分、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在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均低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而痛点软组织位移在治疗第1周、治疗第2周则高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3.最终疗效评定,观察组(A组)疗效优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观察组(A组)病愈时间短于对照组(B组)(P<0.05或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两组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疗效良好,能有效缓解气滞血瘀型胸挫伤所引起的瘀斑、疼痛等临床症状,缩短病愈时间,且安全性较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田珊珊[6](2017)在《耳鸣患者少阳经耳周及远端穴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研究目的:根据本团队前期研究结果,选取少阳经耳周的完骨、耳门、听会、翳风、风池5穴及肘膝关节以下的外关、中渚、阳陵泉、丘墟、足临泣5穴,将耳鸣组和非耳鸣对照组以上10穴的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进行比较,研究10穴在耳鸣患者中的特异性反应,为针灸治疗耳鸣提供临床选穴依据。2.研究方法:选取耳鸣组90例,非耳鸣对照组30例,分别对其少阳经耳周的完骨、耳门、听会、翳风、风池5穴及肘膝关节以下的外关、中渚、阳陵泉、丘墟、足临泣5穴进行按压,记录压痛反应阳性穴位,并采用压痛测试仪分别对上述10穴压痛阈进行测量。3.研究结果3.1耳鸣组和非耳鸣对照组一般情况(1)性别:耳鸣组90例,其中男30例(33.33%),女60例(66.67%),女性耳鸣发病率高于男性,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非耳鸣对照组30例,其中男16例(53.33%),女14例(占46.67%);耳鸣组和非耳鸣对照组性别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年龄:耳鸣组:年龄最小19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8.5岁。其中50-60岁年龄段耳鸣发病率最高,为33.33%,其次为41-50岁,发病率为21.11%;非耳鸣对照组:年龄最小19岁,最大61岁,平均年龄43.7岁;两组各年龄段人数比较均为p>0.05,无显着性差异,具有可比性。(3)耳鸣患者的病程:0~3个月者29例(急性耳鸣),3~12个月者16例(亚急性耳鸣),12个月以上者45例(慢性耳鸣),其中12个月以上的慢性耳鸣患者最为多见,发病率为50.0%。(4)耳鸣侧别:90例耳鸣患者中,左侧耳鸣30例,右侧耳鸣19例,双侧耳鸣39例,脑鸣2例,以双侧耳鸣患者发病率最高,占43.3%。(5)耳鸣严重程度分级:Ⅰ级41例(45.6%),Ⅱ级35例(38.9%),Ⅲ级9例(10.0%),Ⅳ级5例(5.6%),其中Ⅰ级病例数最多,占45.6%。3.2耳鸣组与非耳鸣对照组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比较(1)10穴压痛反应频次比较:90例耳鸣患者中,完骨穴的压痛反应频次为76次(84.4%),非耳鸣对照组完骨压痛反应频次为20次(66.7%),耳鸣组明显高于非耳鸣对照组(p<0.05);其余9穴(耳门、听会、翳风、风池、外关、中渚、阳陵泉、丘墟、足临泣穴)与非耳鸣对照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10穴压痛阈均值比较:耳鸣组的完骨、翳风、风池、外关4穴的压痛阈均值均小于非耳鸣对照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中渚、阳陵泉、足临泣3穴的压痛阈均值也小于非耳鸣对照组,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其余3穴(耳门、听会、丘墟穴)两组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3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侧别分布(1)30例左耳鸣患者中,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外关、中渚、丘墟、足临泣9穴在双侧有压痛反应者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阳陵泉穴在双侧有压痛反应者亦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分别有显着性差异(p<0.05)及极显着性差异(p<0.01);10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2)19例右耳鸣患者中,听会、翳风、完骨、风池、中渚、阳陵泉、丘墟、足临泣8穴在双侧有压痛反应者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耳门穴在双侧有压痛反应者亦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分别有显着性差异(p<0.05)及极显着性差异(p<0.01);外关穴单在左侧、右侧、双侧有压痛反应者相互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10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3)39例双耳鸣患者中,耳门、听会、翳风、完骨、风池、外关、中渚、丘墟、足临泣9穴在双侧有压痛反应者均高于单在左侧、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阳陵泉穴单在左侧、双侧有压痛反应者均高于单在右侧有反应者,有极显着性差异(p<0.01),而单在双侧与单在左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除阳陵泉穴外,其余9穴单在左、右侧有压痛反应者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结论4.1耳鸣组与非耳鸣对照组比较,压痛最敏感的穴位是耳后的完骨穴,其次为耳后的翳风、风池穴,以及肘膝关节以下的外关、中渚、阳陵泉、足临泣穴,提示这些穴位可以作为治疗耳鸣的优先选穴4.2无论单侧耳鸣还是双侧耳鸣,其压痛频次大都表现为双侧高于单侧。提示临床治疗耳鸣可选取双侧穴位。
潘海文,杨海韵,禤天航,赵崇智,黎清斌[7](2016)在《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胸挫伤是外来暴力直接作用于胸壁软组织,致胸胁部疼痛、胀满,伴胸廓运动而症状加重的软组织损伤性疾患。中医学治疗胸挫伤方法众多、优势明显,且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文献进行了归纳。
周安琪[8](2016)在《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探究运动针法的起源与现代发展,展示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通过对相关临床报道进行文献研究,总结其现代临床经验,探讨其选穴特点及适应症,为今后该法的临床选择应用提供些许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关于运动针法的古文献及现代临床报道进行阅读,探讨运动针法的实践起源及现代运用情况;同时将国内关于运用关于该法治病的临床研究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文献按一定标准进行分类、整理,设计相应的资料提取表,并对纳入的文献中关于运动针法治疗的病症和使用该法的穴位进行提取;将提取所得的资料输入电子表格中保存,依据所治病症、选穴方式进行分类、归纳、整理,进行相关数据处理;建立相关图表然后进行分析;最终由中总结处关于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特点及相关运用规律。结果:运动针法的具体运用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分别见于《灵枢·官针》的“恢刺”及《灵枢·刺节真邪论》的“发蒙针法”相关章节,而当代医家提出了“运动针法”的概念,亦有医家称之为“互动式针刺法”、“动气针法”、“动留针法”等。本课题中所纳入的关于运用运动针法治病的文献一共有225篇,其所涉及的病症共约37个。文献资料显示,运动针法在现代临床中较多运用于骨伤科病症和部分内科病症的治疗,亦用于少量妇儿科、五官科及其他病症的治疗。由本课题中纳入的225篇文献可见,运动针法使用的取穴方式主要为远端取穴的文献为179篇,所占文献比例达79.56%。从选用腧穴分类来看,取经穴为主行运动针法的文献篇数达152篇,占比达67.56%;取奇穴为主行运动针法篇数为39篇,占比达17.33%。结论:1.运动针法系古代针刺治病及导引之术的结合,其实际运用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相关经文可见,该概念由现代医家在上世纪中后叶明确提出,并开始广泛运用于治疗骨伤科及运动系统类疾病,后逐渐扩展至内科、妇儿等临床各科病症的治疗。该法注重“气至病所”,要求在针刺得气基础上运用患部或相关部位的运动来增强疗效。2.从检索的文献来看,运动针法主要运用于骨伤科类疾病(以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踝关节扭伤、落枕等为主),亦见于五官科、内科、妇儿科及其他病症,涉及中风及其后遗症、抑郁症、呃逆、偏头痛、心绞痛、胸胁痛、夜尿频、周围性面瘫、小儿脑瘫及多发性抽动症、慢性盆腔炎、耳鸣、耳聋、喉炎、带状疱疹后肋间神经痛等病症。各病病因病机不尽相同,病位各异,病程长短不一。3.本课题研究中,运动针法取穴多采用远端取穴进行治疗,且多采用经穴(注重选用能激发经气的特定穴),同时注重有确切疗效的经外奇穴及经验效穴;在优势病种方面(特别是骨伤科疾病),根据病变部位采用“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方式,该取穴方式有利于肢体运动,从而改善患部功能及气血流通情况;在选穴归经方面,所选用经穴多归属于气血相对旺盛的阳经经脉,有利于改善患部气血、阴阳状况。
林向东,杨惠淳,刘建林[9](2012)在《中医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胸部屏挫伤》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胸部由于负重屏气或受暴力撞击而致胸部气血、经络损伤称为胸部屏挫伤。前者称为胸部屏伤,以伤气为主;后者称为胸部挫伤,以伤血为主。本病临床门诊多见,由于未伤及心肺和胸肋骨等胸廓器质性组织,临床治疗多不予重视,处理简单化,导致患者疼痛长期不缓解,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后期胸膜和筋膜等组织粘连,遗留长期慢性胸痛。
杨军雄,樊黔江[10](2012)在《杨氏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采用医家杨继洲的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针刺四关穴得气后行运气手法,同时让患者作扩胸运动和腰部屈伸运动,并设普通针刺治疗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疗效分析。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93%,对照组治愈率为63%,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杨氏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有显着疗效。
二、针刺治疗胸部屏伤2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针刺治疗胸部屏伤2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前言 |
一、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终止、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实施干预者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不良事件与处理 |
2.4 疗效观察 |
2.5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病例入组情况 |
3.2 一般资料比较 |
3.3 观察指标比较 |
3.4 临床疗效比较 |
4 本章小结 |
三、讨论 |
1 理论研究 |
1.1 中医对肩周炎的认识 |
1.1.1 病名 |
1.1.2 肩周炎的病因病机认识 |
1.1.3 肩周炎的中医辨证分型 |
1.1.4 肩周炎的中医治法 |
1.2 现代医学对肩周炎的认识 |
1.2.1 肩周炎的流行病学 |
1.2.2 肩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2.3 西医分期 |
2 选题思路 |
2.1 极泉穴齐刺法治疗本病的依据 |
2.1.1 对极泉穴的认识 |
2.1.2 对齐刺法的认识 |
2.2 极泉穴的针刺方法 |
2.2.1 极泉穴的进针部位 |
2.2.2 补泻手法 |
2.2.3 针刺深度、方向与刺激量 |
2.2.4 本研究极泉穴的针刺方法 |
3 结果分析 |
3.1 观察指标分析 |
3.2 疗效评价 |
4 本章小结 |
四、结论 |
1 本研究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2.1 不足之处 |
2.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综述 近五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附录2 知情同意书 |
附录3 视觉模拟评分法 |
附录4 改良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 |
附录5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双心疾病研究进展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中医学对“双心”的认识 |
1.1 双心疾病的内涵与临床特点 |
1.2 中医学对心脏与心神关系的认识 |
2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研究 |
2.1 《伤寒论》中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 《金匮要略》中心神病症与心胸病症 |
2.2.1 心神症状与心胸症状 |
2.2.2 心神疾病 |
2.2.3 心胸疾病 |
2.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原文证候分析 |
2.3.1 胸中窒,烦 |
2.3.2 胸满,默默,心烦 |
2.3.3 胸满,烦惊,谵语 |
2.3.4 悸 |
2.3.5 烦,悸 |
2.3.6 惊,悸 |
2.3.7 心痛,烦 |
2.3.8 胸中痛,喜太息 |
3 基于《伤寒杂病论》原文主治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研究 |
3.1 桂枝甘草汤证 |
3.2 栀子豉汤证 |
3.3 小柴胡汤证 |
3.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3.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
3.6 小建中汤证 |
3.7 炙甘草汤证 |
4 现代拓展应用的双心疾病相关方证 |
4.1 桂枝汤证 |
4.2 黄芪桂枝五物汤证 |
4.3 当归四逆汤证 |
4.4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 |
4.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
4.6 大柴胡汤证 |
4.7 柴胡桂枝汤证 |
4.8 人参汤/理中丸证 |
4.9 四逆汤证 |
4.10 真武汤证 |
4.11 四逆散证 |
4.12 半夏泻心汤证 |
4.13 半夏厚朴汤证 |
4.14 黄连阿胶汤证 |
4.15 乌梅丸证 |
4.16 桂枝茯苓丸证 |
讨论 |
1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病症的规律与特点 |
1.1 心神、心胸病症与六经病 |
1.2 心神、心胸病症与杂病 |
2 《伤寒杂病论》方在心血管疾病和精神心理疾病领域应用规律 |
3 双心疾病在《伤寒杂病论》中相关方证的辨证论治规律 |
3.1 营卫不和,心气受损 |
3.1.1 营卫不和与心脏病证 |
3.1.2 营卫不和与心神病证 |
3.1.3 辨治絜要 |
3.2 枢机不利,气滞心胸 |
3.2.1 枢机不利与心脏病证 |
3.2.2 枢机不利与心神病证 |
3.2.3 气机郁滞与火热内郁 |
3.2.4 辨治絜要 |
3.3 本经自病,心君受邪 |
3.3.1 本经自病与心脏病证 |
3.3.2 本经自病与心神病证 |
3.3.3 辨治絜要 |
3.4 痰瘀内阻,使道不通 |
3.4.1 水饮 |
3.4.2 血瘀 |
3.4.3 痰饮 |
3.4.4 辨治絜要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伤寒论》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二 《伤寒论》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三 《金匮要略》心神症状相关原文 |
附录四 《金匮要略》心胸症状相关原文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绍 |
1.1.2 致病因素 |
1.1.3 分型 |
1.1.4 发病机制 |
1.1.5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1.2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
1.2.1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认识 |
1.2.2 中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1.3 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研究概况 |
1.3.1 踩跷法的古代文献记载 |
1.3.2 不同流派踩跷法的技术特点 |
1.3.3 踩跷法的基础研究进展 |
1.3.4 踩跷法的临床研究进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研究对象和选择标准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标准 |
2.1.6 病例脱落(退出)标准 |
2.2 分组方法 |
2.2.1 随机分组 |
2.2.2 盲法 |
2.3 治疗方案 |
2.3.1 干预措施 |
2.4 观测指标 |
2.4.1 基本资料 |
2.4.2 观察指标 |
2.4.3 安全性评价 |
2.4.4 疗效评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 |
2.6 研究结果 |
2.6.1 基线资料分析 |
2.6.2 观察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论依据 |
3.2 疗效评价选择依据 |
3.3 研究结果分析 |
3.4 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分析 |
3.5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3.5.1 存在的问题 |
3.5.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4)针刺左侧丘墟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文献综述 |
1 中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 针刺治疗脑梗死的研究 |
2.1 针刺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
2.2 针刺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
2.3 针刺能促进脑侧支循环建立 |
3 西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3.1 脑梗死的病因病机 |
3.2 脑梗死的临床表现 |
3.3 脑梗死的治疗 |
4 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研究 |
4.1 心率变异性分析各指标的意义 |
4.2 脑梗死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
4.3 心率变异性分析的临床应用 |
实验研究 |
1 研究资料 |
1.1 主要仪器和针具 |
1.2 研究对象及试验环境 |
1.3 诊断标准 |
1.4 纳入标准 |
1.5 排除标准 |
1.6 脱落标准 |
1.7 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动态心电记录仪连接 |
2.2 取穴 |
2.3 针刺方法 |
2.4 实验流程 |
2.5 数据导出 |
2.6 统计学处理 |
3 研究结果 |
3.1 针刺患者左侧丘墟穴在不同时间点HRV各频域指标TP、HF、LF、logLF/HF结果 |
3.2 针刺患者左侧丘墟穴在不同时间点HRV各时域指标logRMSSD、logSDNN结果 |
讨论 |
1 结果分析 |
1.1 时域分析logSDNN、logRMSSD的结果 |
1.2 频域分析TP、logHF、LF、logLF/HF的结果 |
2 研究意义 |
3 实验基础研究 |
3.1 针刺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
3.2 丘墟穴的认识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个人简历 |
(5)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中医学对胸挫伤的认识 |
1.1.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1.2 现代医学对胸挫伤的认识 |
1.2.1 胸部解剖 |
1.2.2 胸挫伤的发病机制 |
1.2.3 胸挫伤的病理认识 |
1.2.4 胸挫伤的诊断标准 |
1.3 胸挫伤的治疗现状 |
1.3.1 中医对胸挫伤的治疗 |
1.3.2 现代医学对胸挫伤的治疗 |
1.4 评语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资料 |
2.1.1 临床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终止临床试验标准 |
2.1.6 病例脱落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本量估计 |
2.2.2 病例分组 |
2.2.3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3.1 基线指标 |
2.3.2 瘀斑面积 |
2.3.3 痛点软组织位移情况 |
2.3.4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2.3.5 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 |
2.3.6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
2.3.7 随访 |
2.3.8 安全性指标 |
2.4 统计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 |
3.1.1 两组患者治疗前性别比例比较 |
3.1.2 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分布比较 |
3.1.3 两组患者治疗前其他一般资料(伤侧、受伤原因、就诊时间)比较 |
3.2 观察指标统计分析 |
3.2.1 两组癖斑面积比较 |
3.2.2 两组痛点软组织位移比较 |
3.2.3 两组疼痛VAS评分比较 |
3.2.4 两组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比较 |
3.2.5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3.2.6 随访 |
3.2.7 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
第四章 讨论 |
4.1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基础 |
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案设计 |
4.3 骨三方方解及现代药理研究 |
4.4 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机制探讨 |
4.4.1 中医病因病机方面 |
4.4.2 西医病理机制方面 |
4.5 本研究结果分析 |
4.5.1 两组基线指标 |
4.5.2 两组瘀斑面积 |
4.5.3 两组痛点软组织位移 |
4.5.4 两组疼痛VAS评分 |
4.5.5 两组软组织损伤症状分级量化评分 |
4.5.6 两组疗效 |
4.5.7 两组随访 |
4.5.8 两组不良反应 |
4.5.9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参与课题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耳鸣患者少阳经耳周及远端穴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S)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综述一 耳鸣的中西医文献研究 |
1. 耳鸣的中医古今文献研究 |
1.1 耳鸣的病因病机 |
1.2 耳鸣的辨证论治及用药规律研究现状 |
1.3 耳鸣的经络辨证及针灸治疗研究现状 |
2. 西医对耳鸣的认识 |
2.1 耳鸣的分类 |
2.2 耳鸣的病因 |
2.3 耳鸣的发病机制 |
2.4 耳鸣的治疗 |
综述二 少阳经及完骨等10穴古今研究现状 |
1. 少阳经古今研究 |
1.1 古籍文献中对少阳经病候的记载 |
1.2 现代医学对少阳经的研究 |
1.3 少阳经相关病症的现代研究 |
2. 少阳经耳周完骨等五穴古今应用概况 |
2.1 少阳经耳周完骨等五穴治疗耳部疾病的古今应用 |
2.2 少阳经耳周完骨等五穴治疗其他疾病的古今应用 |
3. 少阳经远端外关、阳陵泉等五穴古今应用概况 |
3.1 手少阳经外关、中渚穴古今应用 |
3.2 足少阳经阳陵泉、丘墟、足临泣穴古今应用 |
综述三 《内经》经络诊察及现代应用 |
1. 《内经》经络诊察法 |
2. 经络诊察法现代应用 |
3. 穴位压痛及机制研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临床资料 |
1.2 耳鸣的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和脱落标准 |
1.6 研究方法 |
1.7 统计学处理 |
1.8 技术路线图 |
2. 结果 |
2.1 耳鸣组和非耳鸣对照组的一般情况 |
2.2 耳鸣组与非耳鸣对照组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频次比较 |
2.3 耳鸣组与非耳鸣对照组少阳经10穴压痛阈均值比较 |
3. 不同侧别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频次比较 |
3.1 左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频次侧别 |
3.2 右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频次侧别 |
3.3 双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反应频次侧别 |
4. 讨论 |
4.1 耳鸣患者的一般情况分析 |
4.2 穴位压痛及其机制 |
4.3 耳鸣患者少阳经完骨等10穴中特异性压痛穴位 |
4.4 耳门、听会、丘墟穴压痛结果分析 |
4.5 耳鸣患者少阳经10穴压痛侧别分布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结语 |
1. 论文总结 |
2. 创新性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表1 |
附表2 |
附表3 |
附表4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运动针法探源及现代应用概况 |
一、运动针法的概念 |
二、运动针法探源及概念提出 |
(一) “导引之术”系“运动治病”起源 |
(二) 《黄帝内经》运动针法运用 |
(三) 现代“运动针法”概念提出 |
三、运动针法临床运用概况 |
第二部分 运动针法现代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 |
一、研究对象 |
(一) 研究对象来源 |
(二) 文献检索方式 |
(三) 文献筛选方式 |
二、研究方法 |
三、结果 |
(一) 运动针法所治疗临床病症情况 |
(二) 运动针法临床取穴分布情况 |
四、讨论 |
(一) 运动针法的临床主治优势病症特点及其机制 |
(二) 运动针法的取穴方式分析 |
结语 |
一、结论 |
二、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中医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胸部屏挫伤(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2 治疗方法 |
2.1 手法治疗 |
2.2 局部贴敷治疗 |
3 治疗结果 |
4 讨论 |
四、针刺治疗胸部屏伤2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极泉穴齐刺法结合常规针刺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临床研究[D]. 杨婷婷.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基于《伤寒杂病论》相关方证的双心疾病辨证论治规律研究[D]. 李令康.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侧卧定点踩跷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吴震南.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4]针刺左侧丘墟穴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D]. 王吉龙.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08)
- [5]骨三方治疗气滞血瘀型胸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D]. 潘海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6]耳鸣患者少阳经耳周及远端穴压痛反应及其压痛阈研究[D]. 田珊珊.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中医治疗胸挫伤的研究进展[J]. 潘海文,杨海韵,禤天航,赵崇智,黎清斌.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6(09)
- [8]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及其规律研究[D]. 周安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9]中医推拿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胸部屏挫伤[J]. 林向东,杨惠淳,刘建林. 现代医院, 2012(S2)
- [10]杨氏运气法为主治疗胸胁屏伤的临床疗效观察[J]. 杨军雄,樊黔江. 针灸临床杂志,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