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再谈记忆新概念

新世纪再谈记忆新概念

一、新世纪再谈内存新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刘光耀[1](2019)在《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智能终端的不断更新换代,终身学习的观念深入人心,移动技术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移动学习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移动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个性化、高可用性等特点让移动学习很好的延续了课堂教学,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化发展,其在中小学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移动学习给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及时的移动在线学习工具以及无边的移动学习空间,让学习更加开放和灵活。但是,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在物理位置上和心理上居于孤单状态,因此,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增强人人之间和人机之间的互动尤为重要。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园中的瑰宝。在现代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古诗的学习占据了重要位置,学习古诗有助于学习者感悟传统文化和培养学习者的人文精神,而且对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准、审美能力有极大帮助。移动学习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非常适合学习者进行古诗的学习,在众多的的古诗学习媒介中,APP是最符合未来古诗学习需求的设置。立足以上背景,在设计与开发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基础上,对平台中的互动功能进行积极的管理和探索。本研究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理论方面包括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移动学习和互动的概述以及相关理论。在实践方面,笔者以问卷调查为主、个人访谈为辅的形式对目标用户进行了调研,对互动增强型学习APP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资料的研读分析与对调研结果的统计分析,从移动学习中学习者的互动视角出发,对目标用户的移动学习的需求进行分析,总结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设计思想与互动增强策略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本文详细描述APP的设计流程,包括前端分析、用户端功能模块设计、媒体选择与交互设计、导航设计与界面设计、服务器端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软件开发与模拟测试、评价与修正等;然后,运用Android开发技术,在Android Studio编译环境下实现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开发、测试与完善,并在文中描述了开发过程与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苏琳[2](2018)在《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汉语新词语的相关研究,无论理论探讨还是词语辨析,都有不少成果。新时期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网络系统的日益普及,改变了人们在生活中的交际方式和交流用语,在这一发展进程中,人们的交流和书写中出现了大量的汉语新词,这一现象引起了学者广泛关注,通过分析和研究新词语形成的机制,规范语言词语的使用,进而规范人们的表达书写,对我国的文化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对于汉语词汇的研究已经取得不菲的成绩,对词汇的系统建设、字典编撰、语文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在词汇研究体系中,新词语的造词机制研究仍然不够系统化、专业化。现在大多数新词造词研究都是从形态学的角度出发,侧重于汉语造词的形式、外部原因、来源,这些研究总体上来说还是有一些局限性,没有系统地解释新词造词的内在机制。笔者以汉语词汇学和汉语语言学作为基本研究理论支撑,同时以认知语言学、词源学、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言哲学等相关理论为借鉴,通过搜集、整理、对比已有新词语料库,以实际新词数据为素材,对新词语的造词内部机制,结合理论数据分类别地进行研究,达到词汇溯源、规范使用、现实指导的目标。本文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介绍了新时期汉语造词的研究背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新词也跟着时代的变化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网络信息的普及,又出现了新一批词汇,这是社会变迁与时代变革在词汇造词上的具体呈现。在此,首先分别从三个发展阶段介绍各个时期新词语的研究现状。其次介绍新词语的界定标准和来源,通过新词的结构形式对其进行分析。对现今新词语的研究方向,主要从修辞方式、多种学科融合、类词缀、汉语构词方式、规范研究等方面阐述。最后分析目前的语料来源,在此素材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总结,从而形成新时期的语料素材。第二章笔者对我国汉语新词语的学者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分别从汉语的新词学术关注度、新词的创制方法以及新词论文作者统计等方面汇总,对已经发表的学科和刊物及数量进行统计,得出目前汉语新词语的主要研究成果,并且分析众多的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笔者通过本章研究能够得出,就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程度而言,新词语将会以原有的语言学原理为创制基础,同时结合电子计算机、信息化网络和新媒体技能等综合因素,对我国汉语新词语创制的知识结构有重大的影响和改变。第三章是对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进行研究。汉语新词语产生的背景一般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概念、新事物、新思想不断产生。因此,语言也紧随着这些变化,出现了大量的新词语。新词语主要由以下几种方式产生:(1)将原本存在的语言原则,按照某种特定的关系进行重新组合。(2)对原有语言规则的偏离。(3)旧词新义。(4)词语融合。这些词语在不断相互撞击与融合的历程中,映射出语言学内在的发展轨迹;另外隐含、联结、激活、抑制等是新词语出现及使用的内部规约。通常第一个被激活的词汇具有异质性。由于此种性质突然显现,并由此而被大家所认知及命名。在汉语当中很多的新词语都是以内含词语和词义激活为基础,进而借助于抑制和联结这两个规约共同作用而达成的。其在新词出现及使用上是相互促进,并对外在形式及意义上一起推进了词语内在体系的改变;新词语产生方式主要是联想和类推。汉语词汇的发展,经历了由少到多、一个含义到多个意义等方式,且语言联想对其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与此类似,类推在汉语中也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既表现在构词、语音等变化上,还体现在新词含义的变化。第四章是从新词语变异的外因、内因、词性、词形以及句法、语序等语法角度对汉语新词语变异进行分析和研究。本章从新词语的构词特征、汉语语法变异、造词词汇的变异、汉语语言变异的动因、新词使用的规范原则等方面,对新词语的构成和变异进行探讨。语言的发展主要体现在词语变异方面,产生语言变异的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方面是外部动因,例如语言接触、社会的发展、语用心理等;另一方面是内部动因,例如语言结构要素上的彼此制约、语言类推因素的作用等。造词词汇的变异,主要体现在新词语中的新词素的出现,使词汇系统发生了变化。造词语法的变异,在新时期新词语造词中表现非常明显的是词性、词形、句法、语序关系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形态结构的差异,语法范畴的增减,词类的改变。词汇变异是在社会不断发展和转化的前提下进行的,是赋予旧词新涵义的过程,该机制不会消亡,而且将来仍将是构词的主要机制之一。第五章主要对汉语意义组合造词和修辞造词的研究,对词素构词进行解构化分析。笔者以造词法为研究基础,分析造词法在造词过程中的特点,加以意义组合造词、修辞造词机制进行研究。进而得出,在现代化高节奏的生活中,任何的方法和规则都无法完全解释造词的过程。创造新词是在生活中,以方法和材料相结合的产物。笔者主要利用解构理论,针对在造词过程中词素的巨大作用进行解构化分析。得出在造词过程中,词素是一个静态的,但是却因为某种原因发生了动态的意义变化,属于一种新的范畴属性。意义组合造词分析主要是通过介绍词形,词句及语义的相互交叉关系,比较全方位地剖析了新词语构造的整体过程、合作机制的类型。修辞造词主要是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具有时代特色,词义比较模糊,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大多数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是临时的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仿拟型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其构词手段较丰富。第六章是关于网络词的造词机制。在现代互联网快速发展中,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媒体,在新媒体的传播下,网络词语的频繁出现,使得人们也会在生活中广泛使用,同时也能反作用于媒体,在这样的环境下,网络词会快速的大规模的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本章研究了网络词的范围和地位以及网络传播新词特点,并进行了分类讨论、加以分析。通常情况下,能够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的流行词,主要是通过以下的方法构造而得:运用数字的谐音组合、拼音字母谐音、英文字母简写、数字字母相结合、英文字母的谐音拼读、仿音或变调谐读法、比喻造词法、借代方法、借代挪用。网络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加速了汉语的现代化发展,让汉语的涵义更加丰富。网络语言虽然灵活多变,却因为缺乏规范性,也有其不利的影响。第七章主要探讨了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语言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流沟通工具。新时期的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对构造机制进行研究,得出新词语的创制,以不同于传统汉语的构造方式,丰富着汉语的词汇系统,对于现代汉语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促使诸多新词语与网络有关,多媒体、自媒体平台的构建和完善,为汉语新词的造词提供了更多的渠道,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上通过词汇的丰富造词形式和方法,表达个人感情、诉求、意愿。现今涌现出大量的新词语,部分已经沉淀成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考察新词的使用情况,可以为词典的编撰提供参考意见。通过分析新词语对汉语发展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进而提出规范性建议。笔者认为,现代社会汉语新词语涌现的数量越来越多,通过对新时期背景下新词语构造机制进行分析,总结其构造特点、构造方法及材料、内外部影响因素,力求分析得出造词的内在机制。新词语的涌现使语言变得丰富多彩,但在社会生活中语言的规范使用问题不容小觑,是我国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刘伟[3](2013)在《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新事物、新概念的产生开始爆炸式地增长,混合型字母词正是在此时开始大量出现,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不过,学界至今还鲜有对混合型字母词进行单独研究的,本文拟在吸收前人关于字母词研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结构主义”、“三个平面”、“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语法理论,通过梳理现实语料和借鉴新世纪出版的三本字母词词典,在对大量语料进行整理、分类、归纳和综合的基础上,对混合型字母词的界定、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特点、规范等方面进行详尽的研究。本文将首先在厘清混合型字母词和外来词、缩略语、网络流行语关系的基础上,初步定义混合型字母词,认为混合型字母词是中外交流碰撞产生的结果,是汉语面对外来语大量入侵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妥协;其次分析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认为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是为满足新时期汉语表达需要和语用需求,在符合语言经济原则前提下,对语言自身的一种合理调整,其发展也经历了准备、积累和快速发展三个不同的阶段;再次从组成格式、语音形式、结构关系、意义表达、语法功能、应用领域等不同角度对混合型字母词进行详细的分析,认为组成格式方面由“字母”和“汉字”组成,且“字母”在“汉字”前是其最典型的格式,语音形式方面存在音素的改变、声调的添加、字母部分连读并受双音化趋势影响等特点,结构关系方面主要分为复合式和附加式两种,意义表达方面发生了义项的脱落、意义的扩大和转移、色彩意义的附加等,语法功能方面以名词居多,多作主宾定,也可作谓状补,且字母部分发生了形态的弱化,活用现象和类推构词也较常见,应用领域方面开始从专业领域向生活、经济、教育、网络等各个领域进行渗透;最后归纳混合型字母词在使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规范的主要原则,从读音、书写和使用的不同角度提出具体规范,认为对于该类词亟需国家出台相关的指导性规范,从读音、书写和使用等不同方面入手,统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尽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使其真正方便、高效地为我所用。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和发展并非转瞬即逝,它已成为汉语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预见它将在人们今后的语言生活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亟待我们更进一步的研究。

阮氏梨[4](2011)在《汉语越南语词语模比较》文中研究指明利用词语模生成新词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因为词语模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能产性,从而活跃于报纸、影视、网络等各大语体中,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在广泛收集语料的基础上对汉语、越南语的词语模进行了初步的整理,运用描写、分析、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对词语模进行了研究。首先列举了大量的汉、越词语模,探究了汉、越词语模来源的异同,形成对汉、越词语模的初步认识;接着对汉越词语模进行分类,比较了汉越词语模在类型上的异同,还进一步深入地归纳分析了汉、越词语模中的一些特殊类型;最后,从社会环境、语用主体、语言内部三个方面探究了汉越词语模在当代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而加深对词语模的认识。

刘新跃[5](2010)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开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新局面,是党和国家的重托、人民的期盼、学界的使命。在全国700多所本科高校中,600多所在地方,因此,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有着深远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目前世界各国都对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给予高度重视,每年都有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受地域、经济、文化、管理理念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地方高校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对管理创新主体认识模糊、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不明确、教师科研人员积极性发挥不够、多元主体整合“系统失效”,不能产生“1+1+1〉3”的整体效应等。本文在问卷调查和前人研究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运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教育学、心理学、博弈论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以安徽省的实际情况为样本,从管理主体角度,构建两条研究线索。一是纵向的,分析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和教师三类主体管理创新存在问题与管理创新的方向,扫清耦合的各种障碍,理清现在各主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简化中间环节,打通耦合的通道;二是横向的,探究三类主体和谐耦合的模式,寻找合适耦合的路径。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主体。在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作用、地位及价值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主体具有多元性,它应包括教育行政机关、高校、高校教师等三类不同的主体角色。利用物理学中“耦合”的概念,探讨三类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阐述各种管理主体和谐耦合的渠道,重构三类主体结构图,以共同的目标为指向,将三者放在同一个工作平台上去统筹,为下面的研究内容奠定基础。(2)研究教育行政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基于问卷调查分析教育行政部门在哲学社会科学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体现与缺陷,探寻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的现实依据,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创新作为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一部分去考察,顺应中国政府管理创新的大势,积极融入主流。然后,在分析当前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的方向和流程图,包括观念的创新、目标创新、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创新、决策过程创新、控制过程创新、项目经费管理创新、评价体制创新等。(3)研究高校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在剖析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组织作用的体现与缺陷,提出要树立以人为本和分散化治理理念,强化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加强学科管理创新,突出特色、凝练学科方向,服务地方,争取投入,加紧学科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在科研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方面创新,积极探索职员制管理,进一步完善学校、院系部两级科研管理的制度,建立教授工作室、积极推进课题制管理;加强项目经费管理创新,科学论证项目,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系统、科学的财务监管模式,认真考核经费使用效益;将学术评价与管理评价相结合,重点科学设计,同行评议与量化评价的指标;在管理中协调各种管理关系。(4)研究教师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基于问卷调查探讨教师主体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定位。分析教师主体创新存在的问题。利用博弈论原理分析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力作乏陈的原因。引用教师主体进行科研创新的激励原理,进行激励。重点探讨教师主体自我管理的方向、方法。(5)研究多元主体在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中的和谐耦合。在前几章分析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各主体创新管理方向的基础上,进行多元主体的和谐耦合的建模分析,首先进行创新理念的植入,保证各主体作用方向一致;其次,进行耦合制度的设计,重构主体权利格局;再次从技术操作层面为多元主体的耦合提供平台和保障。通过和谐耦合,解决了多元主体“系统失效”问题,形成“1+1+1>3”的整体效应。论文围绕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中的多元主体,利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和策略,研究对完善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理论方法与体系,提升地方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的创新能力,形成多元主体“1+1+1>3”的整体效应具有重要意义。

郑泽芝[6](2005)在《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字母词语识别及考察研究》文中认为字母词语是汉语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外来语(如:WTO、CT、OA等)和构词形式(如:HSK、GB、3C等),目前,它们在汉语中的使用呈现飙升的趋势,而且一定程度上存在使用形式混乱,同一个概念两岸四地有多种表示,如不及时发现、收集和规范,势必影响科技信息的理解、交流和汉语汉字的信息化发展。在大规模真实文本中对字母词语进行考察分析的结果是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制订规范的一个重要依据。 字母词语尤其是那些与汉字搭配组成专名、术语的字母词语,它们作为中文信息处理自动分词中的未登录词语,信息检索中的叙词,机器翻译中的翻译单位,自动分类、自动文摘、语音识别的关键词语和命名实体……,其正确识别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语言信息处理系统的召回率和准确率。 为此,我们基于北京语言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的DCC动态流通语料库,选择2002年全年的《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网络版文本,共1亿66万字的语料,建立了字母词语考察语料库。在此基础上,对字母词语的使用状况进行考察,并寻找一种快速有效的字母词语识别方法。 本文对字母词语的使用状况和字母词语的自动识别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取得了以下几项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1) 提出了形式化的字母词语工程定义(ELWP1)。这个定义从面向信息处理、面向字母词语考察的角度出发,对字母词语进行了工程界定(以下的字母词语均指ELWP),并通过字母词语自动提取系统和标注系统显示了该定义的可操作性。 (2) 通过对字母词语自身的特点和其出现的上下文语境的深入分析,提出了以字母串为中心的“中心扩展的规则+统计”的字母词语自动提取算法,并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字母词语自动提取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正确率达到了82%左右。本系统还特别为字母词语双语对释的情况设计了编码系统,进行了专门的识别处理,从提取结果直接可以得到一批字母词语双语资源,目前已取得712条。 (3) 建立了56万字经人工校对的字母词语标注语料库,其语料可以用作字母词语自动识别和提取的训练语料与测试语料。 (4) 在自动提取规则集基础上,采用基于错误驱动的机器学习策略对已有规则

吴秋明[7](2004)在《集成管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企业内部的技术、产品、功能、过程、信息、管理等微观层面的集成,到企业积聚、产业集群等中观层面的集成,以及地区、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军事等宏观层面的集成,集成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现象。 如果说,20世纪的工业社会是以分工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则21世纪的后工业社会将是以集成经济为主要标志。 集成的内在动机和基本思想是整合增效,即以要素的整合为手段,达到系统增效的目的。 论文以要素的整合过程和集成系统的形成、维持和发展为对象,应用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经济学、数学、物理学、系统论等学科的理论和知识,采取哲学思辨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探索集成管理所依据的基本原理,以期丰富和发展具有一般指导意义的集成管理理论,为企业和其它社会组织实施集成与集成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帮助。 论文首先通过对集成与集成管理实践、思想及理论发展的历史研究,总结各发展阶段的特点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并通过对现代集成与集成管理产生的历史动因分析,明确选题的理论和实际意义。这是论文第1章探讨的主要内容。 第2章的集成基本理论研究,是本文的出发点。论文研究了集成的概念、集成的分类方法、集成的一般特性、集成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它相关概念,研究了非“超距”元素的集成内力及其数学模型,认为这种集成内力是通过集成力场实现的,并对集成力场的概念、作用规律及其管理意义进行了探讨。 论文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分析研究了集成与系统、集成与管理、集成与分工的辩证关系,力求澄清新建立的集成管理理论与现有的系统理论、管理理论、分工理论的区别和联系。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集成管理的概念,并提出集成管理的运作机制,以及集成管理的事理逻辑。对集成管理的有效性问题,本文进行了研究,并提出评价准则。这是论文第3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论文从第4章到第8章,主要是围绕着集成管理的事理逻辑展开研究的。在集成计划方面,重点讨论了集成管理的战略及其策略支撑体系;在集成的组织方面,主要研究了虚拟企业和虚拟团队这两种泛边界网络化的组织形式,以及人与组织的集成;在集成系统的领导方面,研究并提出了新时期领导行为的四维模式;在集成系统的控制方面,重点探讨了公权的控制问题。 论文最后提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方面。

李薇薇[8](2003)在《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指的网络语言涵盖的范围很广,有聊天室语言、BBS灌水语言、网络文学作品语言、网络技术用语、网络广告语言等等。由于网络虚拟社区(常指聊天室和BBS)中的语言是网络语言中最为鲜活、变动性最大、最具网络特色的部分,所以本文仅截取这部分语料——网络新词语(仅限汉语语境下)作为研究重点,拟作解析。 本文共分四部分来阐述网络新词语产生的历史背景、研究价值、概念界定、词汇构成、总体特征和深层机制,以及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引言》主要介绍网络新词语研究的历史文化背景、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网络新词语的概念界定。 第一章《网络新词语的词汇构成》,按照网络新词语所依附的外在形式,将其分为四大类:以汉字形式载现的网络术语、字母词、数字谐音词、身势情态语符号。并分四小节专题详细论述各种类型的网络新词语的含义和来源。 第二章《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及其探层机制》,论述了网络新词语多种语码混杂使用、科技行业语色彩浓厚、具有鲜活性与个性化的总体特征,并从社会语言学和文化学视角出发,从文化角度、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等角度分析了网络新词语总体特征产生的深层机制。 第三章《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对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现状予以总结,并指出目前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品位不高、粗俗化,错别字泛滥,语言浪费现象,有意搞语言文字游戏而造成的语言理解障碍,有意突破语法常规而任意添加、组合词、句成分而造成的语法混乱。在对以往的语言规范化问题研究进行整体梳理和把握的基础上提出了“冷静观察、宽容对待、客观评价、积极引导、科学预测”的网络新词语规范原则,并针对网络新词语使用中常见的问题提出了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本文的突破点在于在阐述网络新词语词汇构成的时候,能兼顾共时与历时,广度与深度。在掌握大量活的语料的基础土将其分类,类别涵盖面之广,分类的细致入微是本文的独特之处。本文立足于社会语言学视角,在分析网络新词语词汇构成的同时,更侧重深入地分析了其特点及生成机制,并分别从文花角度、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承载工具角度予以理论层面的解析,并对网络语言的规范提出了有可行性的建设性意见。

韩锺恩[9](2003)在《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针对以下问题进行研究:音乐有没有意义?音乐的意义在哪里?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是什么?其目的,就是对人的音乐感性直觉经验进行合式的理论定位,并在此前提下去确认:以什么样的姿态直接面对音乐作品。 为此,本文将在有关声音与声音概念、情感与形式、意义与意向等等理论问题的基础上,通过音响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现实存在,通过形式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历史存在,通过意义结构讨论音乐作品的意向存在。 与此相应,本文在确定意义和意向关系为研究重点的前提下,进一步确定与音乐意义相关的事项和理论,并在充分汲取和利用已有理论资源的基础上,架构合理的理论台阶(把与音乐意义问题相关的音乐美学理论作为切入点,并由此扩及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在重点读解西方现代哲学美学理论的同时,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西方古典批判哲学理论加以整合)。此外,通过复合研究尽可能显示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综合指向及其相应力度。 本文研究涉及的主要术语概念,分别是: 意义([英]Meaning,[德]Sinn):表示对象中所包含的,又不在经验范畴中的一种东西。 意向([英]Intentjon,[德]Intention):表示直接面对对象的一种意识方式,并且,是一种指向主体自身的直觉行为。 意向存在([英]Intentional Being,[德]intentionalitāt Sein):作为本文研究的一个原创术语概念,表示一种通过主体意识构造出来的,不同于意识本身的,自在的,有客体属性的对象:与此同时,这种不同于意识本身的,自在的,有客体属性的对象,也可以通过人的主体直觉显现出来。 通过以上各项回答有关问题:音乐是有意义的,但不仅仅在声音;音乐的意义在声音之中以及声音之后,并且通过意向显现;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就是意向存在。 本文在论证意向存在的可能性之后,结论:意向存在作为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

汪霞[10](2002)在《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考察现代课程研究形成、发展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就课程学家针对现代课程研究难以克服之弊端所进行的批判和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建构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评价、比较现代课程研究与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特点。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轨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终为我国当前的课程发展提供借鉴或启示。 全文分9章,主要由3部分组成:现代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分析;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和视角;课程研究的比较、建构与启示。 现代课程研究是在现代社会或者说现代时期,以一种现代的价值取向、文化态度、社会精神、思维方式对课程现象、课程问题所进行的专门化和系统性的探讨。现代课程研究形成于1918年,在其后的发展中形成两大基本模式:追求科学化方法的课程研究和追求科学化内容的课程研究。现代课程研究遵循经验证实的原则,课程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解释,旨在说明课程及其开发步骤,通过程式性的知识,来预测或操作甚至控制课程实践活动。在研究中坚持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程序。客观性和价值中立性是现代课程研究的核心。 后现代课程研究兴起于70年代的概念重建活动,概念重建旨在使课程研究从一个本质是技术性的、实践导向的、“非理论”的和“非历史”的领域转变为一个理论化的、概念自主的,本质上是历史的、个体的和运动变化的领域。由于思想基础和关注焦点的不同,概念重建学派形成了两翼,一翼坚持哲学/美学的视野,着眼于个体意识觉醒与提升的哲学/美学批判和存在经验的发展,一翼坚持社会/政治视野,着眼于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与社会公正的建立。在概念重建活动的推动下,课程研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后现代主义影响的扩大,一些学者进一步转向后现代主义,出现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等等,极大地拓宽和丰富了课程研究的视野和话语。后现代课程研究反对课程领域中的技术理性,课程研究的焦点由课程开发转向课程“理解”,更加重视理论性、历史性、研究性,弘扬整体和联系观,并充分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 后现代课程研究是对现代课程研究的反省和超越,现代课程研究追求客观、普遍、中立,后现代课程研究则反省、批判上述现代理性造就的负面影响和结果,着力弘扬主观、个体、多元。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范式各有长短,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需要取长补短,既以现代范式的长项为基础,又汲取后现代范式中的建设性的观点,超越现代与后现代,从而走出课程研究的困境。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后现代课程观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发展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由后现代视角观之,课程是开放的系统,课程具有不确定性,课程具有整体联系性,课程需要渗透关怀的理念。

二、新世纪再谈内存新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世纪再谈内存新概念(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
        1.1.2 智能手机移动学习的兴起
        1.1.3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学习面临的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1.2.2 国内移动学习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第2章 移动学习和互动的概述及相关理论
    2.1 移动学习的概述
        2.1.1 移动学习的定义
        2.1.2 移动学习的特征
        2.1.3 移动学习APP
    2.2 互动的概述
        2.2.1 互动的定义
        2.2.2 互动的分类
    2.3 相关理论
        2.3.1 泛在学习理论
        2.3.2 情境学习理论
        2.3.3 克拉克·奎因移动学习5C模型
第3章 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需求分析
    3.1 调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3.1.1 调查目的
        3.1.2 问卷设计
        3.1.3 调查对象和数据收集
        3.1.4 调查数据统计
        3.1.5 调查结果的分析
    3.2 需求分析
        3.2.1 用户需求分析
        3.2.2 功能需求分析
第4章 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设计
    4.1 设计思想
        4.1.1 应当具有人文关怀
        4.1.2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8 年版)》为准绳
        4.1.3 以体验学习理论和互动理论为指导
        4.1.4 以体现互动性和创作性为导向
        4.1.5 以符合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为基石,满足学习者的情感需要
        4.1.6 以克拉克·奎因移动学习5C模型为依据
    4.2 APP互动增强策略设计
        4.2.1 让学习者互动热情“只增不减”
        4.2.2 让学习者情感体验“五味杂陈”
        4.2.3 让操作过程“你来我往”
        4.2.4 让交互界面“协调一致”
    4.3 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设计流程
        4.3.1 前端分析
        4.3.2 用户端功能模块设计
        4.3.3 媒体选择和交互设计
        4.3.4 导航设计和界面设计
        4.3.5 服务器端功能模块设计
        4.3.6 数据库设计
        4.3.7 软件开发和模拟测试
        4.3.8 评价与修正
第5章 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实现
    5.1 Android开发平台的选择
    5.2 APP开发环境搭建
    5.3 关键技术分析
        5.3.1 Android系统架构
        5.3.2 Android四大核心组件
        5.3.3 SQLite数据库技术
    5.4 主要模块的界面实现
        5.4.1 注册/登录功能模块
        5.4.2 APP首页
        5.4.3 爱学习模块
        5.4.4 爱创作模块
        5.4.6 知识拓展模块
        5.4.7 互动交流模块
        5.4.8 我的信息模块
    5.5 系统测试
        5.5.1 运行环境测试
        5.5.2 软件界面测试
        5.5.3 软件功能测试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1.1 研究成果
        6.1.2 本文的不足之处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2)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意义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语料来源
第二章 梳理与评析:我国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回顾
    第一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学术关注度分析
    第二节 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2.1 作者机构统计
        2.2 核心作者统计分析
    第三节 学科和发文阵地统计
        3.1 汉语新词语研究学科统计
        3.2 核心期刊统计分析
        3.3 高影响力论文期刊分布
    第四节 汉语新词语研究的热点主题分析
        4.1 主题形成的依据和方法
        4.2 主题分析
    第五节 研究成果及存在的不足
        5.1 汉语新词语研究成果
        5.2 汉语新词语研究存在不足
        5.3 前瞻
第三章 汉语新词语形成动因分析
    第一节 社会因素影响
        1.1 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1.2 改革开放后的影响
        1.3 大众心态变化影响
        1.4 心理趋向变化影响
        1.5 语用动因影响
        1.6 外国文化的影响
        1.7 港澳台文化影响
        1.8 内地方言词的影响
    第二节 语言因素影响
        2.1 激活和抑制因素影响
        2.2 隐含和联结因素影响
        2.3 类推机制因素影响
        2.4 联想机制因素影响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汉语新词语变异研究
    第一节 新词语变异因素分析
        1.1 外部影响因素
        1.2 内部影响因素
    第二节 新词语变异类型分析
        2.1 词性变异分析
        2.2 词形变异分析
    第三节 新词语语法变异分析
        3.1 句法变异及语用分析
        3.2 语序变异及语用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汉语新词语的修辞视角与解构关系
    第一节 新词语造词的特点
    第二节 新词语意义组合造词
    第三节 新词语修辞造词机制
        3.1 修辞学造词法的概念
        3.2 修辞造词法词语特征
    第四节 词素构词解构化分析
        4.1 认知语言学的解构思维
        4.2 词素意义解构与造词的关系
        4.3 词素意义解构在不同意义类型中的表现
        4.4 词素意义解构的途径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汉语新词语网络词语造词分析
    第一节 网络词语的定义和范围
    第二节 网络新词语传播特点
    第三节 网络词语的造词材料分类
    第四节 网络词的造词方式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汉语新词语对汉语言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 新词语产生的原因
        1.1 军事因素
        1.2 社会变革
        1.3 对外交流
        1.4 科技发展
    第二节 新词语的主要来源
        2.1 新造词语
        2.2 借用方言新词
        2.3 旧词复活
        2.4 网络新词
        2.5 外来新词
    第三节 新词语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第四节 新词语的规范与使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研究的总体情况
        1.2.2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界定的研究
        1.2.3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出现原因的研究
        1.2.4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分类的研究
        1.2.5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使用情况的研究
        1.2.6 关于混合型字母词规范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及初步统计
第二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界定
    2.1 混合型字母词与外来词、缩略语和网络流行语的关系
        2.1.1 混合型字母词与外来词的关系
        2.1.2 混合型字母词与缩略语的关系
        2.1.3 混合型字母词与网络流行语的关系
    2.2 混合型字母词的定义
    2.3 混合型字母词对汉语词汇系统的影响
第三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原因和发展历程
    3.1 混合型字母词的产生原因
        3.1.1 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社会因素
        3.1.2 混合型字母词产生的语言内部因素
    3.2 混合型字母词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特点研究
    4.1 混合型字母词的格式组成
        4.1.1 混合型字母词的格式组件
        4.1.2 格式组件的位置关系
    4.2 混合型字母词语音形式的特点
        4.2.1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音素的改变
        4.2.2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声调的添加
        4.2.3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的连读问题
        4.2.4 双音化趋势的影响
    4.3 混合型字母词的结构关系
    4.4 混合型字母词的意义表达
        4.4.1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意义的来源
        4.4.2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义项的脱落
        4.4.3 混合型字母词意义的扩大与转移
        4.4.4 混合型字母词色彩意义的附加
    4.5 混合型字母词的语法特点
        4.5.1 混合型字母词的词性
        4.5.2 混合型字母词的句法功能
        4.5.3 混合型字母词字母部分形态的弱化
        4.5.4 混合型字母词的活用现象
        4.5.5 混合型字母词的类推构词
    4.6 混合型字母词的应用领域
第五章 混合型字母词的规范研究
    5.1 混合型字母词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1.1 读音不规范
        5.1.2 书写不规范
        5.1.3 使用不规范
    5.2 混合型字母词规范的原则
    5.3 混合型字母词的具体规范
        5.3.1 对混合型字母词读音的规范
        5.3.2 对混合型字母词书写的规范
        5.3.3 对混合型字母词使用的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混合型字母词汇总
附录 B 《现代汉语词典》中收录的混合型字母词
致谢

(4)汉语越南语词语模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标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标
    1.2 词语模的界定
        1.2.1 词语模定义
        1.2.2 词语模与现代汉语构词法
        1.2.3 词语模与仿词
    1.3 词语模研究的基础
        1.3.1 汉语词语模研究现状
        1.3.2 越南词汇研究现状
        1.3.3 语料来源
2. 汉越词语模举例
    2.1 汉语词语模及其构成的词语
    2.2 越南词语模及其构成的词语
    2.3 汉越词语模的来源比较
        2.3.1 汉语词语来源
        2.3.2 越南词语模来源
        2.3.3 汉越词语模来源异同
3. 词语模的结构类型
    3.1 汉语词语模的结构类型
        3.1.1 单模标后置型词语模
        3.1.2 单模标前置型词语模
        3.1.3 多模标套叠型词语模
        3.1.4 熟语型词语模
    3.2 越南语词语模类型
        3.2.1 单模标前置型词语模
        3.2.2 单模标后置型词语模
    3.3 汉越词语模类型的异同
    3.4 汉越词语模中的特殊现象
        3.4.1 移位模
        3.4.2 近义模
        3.4.3 对应模
4. 词语模在当代迅速发展的原因
    4.1 社会环境因素
        4.1.1 社会的发展
        4.1.2 外来语引进因素
    4.2 语用主体因素
        4.2.1 语用主体语言观念的更新
        4.2.2 语用主体的语言创新能力
        4.2.3 语用主体的求同、求异心理
        4.2.4 语用主体的认知能力
    4.3 语言内部因素
        4.3.1 语言的自我调节
        4.3.2 词语模自身优势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界定
        1.1.1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区别
        1.1.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其他机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
        1.1.3 国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区别
    1.2 问题的提出
        1.2.1 研究背景
        1.2.2 文献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研究意义
    1.4 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1.4.1 章节安排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管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2.1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理论定位
        2.1.1 哲学社会科学的概念界定
        2.1.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界说
        2.1.3 耦合的概念
    2.2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功能
        2.2.1 推动功能
        2.2.2 协调功能
        2.2.3 导向功能
        2.2.4 创新功能
    2.3 高校哲学社科研究管理创新主体的多元性
        2.3.1 管理创新主体的系统
        2.3.2 管理创新主体的特性
        2.3.3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的多元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教育行政部门的主导作用
    3.1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依据
        3.1.1 国外政府机构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现状
        3.1.2 政府管理创新的启示
    3.2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问卷调查
        3.2.1 调查对象与方法
        3.2.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2.3 政治方向与学术自由调查
        3.2.4 基金投入与资源配置调查
        3.2.5 宏观调控与部门特殊利调查
        3.2.6 科研管理流程调查
        3.2.7 科研评价与行政化倾向调查
    3.3 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作用的体现与不足
        3.3.1 价值危机
        3.3.2 资源危机
        3.3.3 制度危机
        3.3.4 公信危机
        3.3.5 质量危机
    3.4 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创新的方向
        3.4.1 观念的创新
        3.4.2 投入机制创新
        3.4.3 制度创新
        3.4.4 主体角色创新
        3.4.5 决策过程创新
        3.4.6 评价体制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校主体的组织作用
    4.1 非教育部门对组织作用的影响
        4.1.1 教育的公共性与行政化管理倾向
        4.1.2 高校功能分化与差别对待
        4.1.3 编制管理与教师身份性薪酬
    4.2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组织作用的体现与优化
        4.2.1 发展战略组织与科研理念优化
        4.2.2 科研资金组织与资金管理优化
        4.2.3 科研人力组织与管理机制优化
        4.2.4 学科组织与基层单位组织优化
        4.2.5 情感组织与学术权力优化
    4.3 创新的方向
        4.3.1 理念创新
        4.3.2 学科管理创新
        4.3.3 科研管理人员与机构管理创新
        4.3.4 项目经费管理创新
        4.3.5 评价的管理创新
        4.3.6 协调管理关系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教师主体的基础性作用
    5.1 教师主体基础性作用问卷调查
        5.1.1 对象与方法
        5.1.2 结果与分析
        5.1.3 创新动力与环境调查
        5.1.4 科研自主与科研生涯规划调查
        5.1.5 生存发展需求与待遇调查
        5.1.6 自由和自律性调查
    5.2 教师主体基础性作用的体现与阻碍
        5.2.1 学术自由平等与科研主体不公平
        5.2.2 科研自主与科研生涯规划性不强
        5.2.3 生存发展需求影响教师主体创新
        5.2.4 教师主体存在不思进取,学术自律性差现象
        5.2.5 创新动力与创新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5.3 教师主体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精品力作少之原因分析
        5.3.1 博弈论的基本概念
        5.3.2 静态博弈
        5.3.3 静态博弈下的高校社科研究的“囚徒困境”
    5.4 教师主体管理创新的外部条件
        5.4.1 激励概述
        5.4.2 激励科研人员自我管理
        5.4.3 激励科研创新
        5.4.4 营造科研外部环境
        5.4.5 公平绩效考核制度
        5.4.6 做好成果转化工作
    5.5 教师主体自我管理
        5.5.1 自我管理的理念
        5.5.2 自我管理的方向
        5.5.3 自我管理的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元主体的和谐耦合
    6.1 观念植入
        6.1.1 多元主体管理理念的共同创新
        6.1.2 契合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规律
        6.1.3 创新文化理念
    6.2 制度设计
        6.2.1 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间相互促进制度设计
        6.2.2 高校与教师间相互促进的制度设计
        6.2.3 相互监督制约机制的设计
    6.3 技术保障
        6.3.1 先进的技术是耦合的平台
        6.3.2 知识产权的保护是耦合的保障
        6.3.3 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是耦合的实现机制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现状与创新建议
    7.1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与管理工作概况
        7.1.1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概况
        7.1.2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概况
        7.1.3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7.2 安徽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创新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文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发表的论文

(6)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字母词语识别及考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字母词语的界定
        1.1.1 研究的目标
        1.1.2 字母词语的界定
        1.1.3 研究内容
    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1.2.1 字母词语研究对于词汇使用规范的意义
        1.2.2 字母词语研究对于中文信息处理的意义
    1.3 字母词语与汉语词汇
        1.3.1 新词语、外来语与字母词语的关系
        1.3.2 汉语系统对字母词语的接纳能力
    1.4 相关文献综述
        1.4.1 字母词语(字母词)的语言学方面研究综述
        1.4.2 自然语言处理中自动提取和自动识别方法概述
    1.5 本文的研究
    1.6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ELWP自动识别的理论探讨
    2.1 ELWP和术语、专名、基本名词短语的关系
        2.1.1 ELWP与汉语普通词汇
        2.1.2 ELWP与术语的关系
        2.1.3 ELWP与专有名词的关系
        2.1.4 ELWP和基本名词短语
    2.2 ELWP和标点符号
    2.3 字母串与汉字串搭配的分合问题
    2.4 ELWP的语形不规范问题
    2.5 ELWP边界歧义
    2.6 字母串的合法性与ELWP之间的分割问题
    2.7 ELWP一次性出现的原因
    2.8 小结
第三章 ELWP的自动提取模型
    3.1 语料的选择及知识的获取
        3.1.1 DCC动态流通语料库
        3.1.2 语料的选择标准
        3.1.3 知识的获取
    3.2 数据稀疏问题的处理
        3.2.1 数据稀疏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
        3.2.2 ELWP数据稀疏问题的处理策略
    3.3 研究的步骤
        3.3.1 字母词语的统计特征
    3.4 ELWP自动提取的算法
        3.4.1 自动提取流程图
        3.4.2 字母串的处理
        3.4.3 预切分处理
        3.4.4 基于规则的ELWP提取算法
        3.4.5 含成对标点的ELWP提取
        3.4.6 基于统计的ELWP提取
    3.5 实验结果
    3.6 该模型的优缺点
    3.7 ELWP辅助校对系统
        3.7.1 校对系统的目标
        3.7.2 字母词语辅助校对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8 小结
第四章 字母词语的自动标注模型
    4.1 引言
    4.2 采用错误驱动的学习方法获取字母词语识别的有关规则
        4.2.1 学习方法的确定
        4.2.2 本文的错误驱动算法
        4.2.3 本文的错误驱动算法与基于变换的错误驱动算法比较
        4.2.4 规则的获取
    4.3 ELWP搭配概率矩阵的获取
        4.3.1 几种抽词技术的分析
        4.3.2 DP系数与搭配概率矩阵的获取
    4.4 训练语料的标注
    4.5 自动标注算法
    4.6 实验及评测
        4.6.1 规则的获取实验
        4.6.2 自动标注ELWP实验及测试
        4.6.3 自动标注算法的缺陷及改进
    4.7 小结
第五章 ELWP概貌及统计分析
    5.1 ELWP的划分
    5.2 三种报纸ELWP的总体出现情况
    5.3 ELWP的不同报纸的情况对比
        5.3.1 《人民日报》中的ELWP
        5.3.2 《北京青年报》中的ELWP
        5.3.3 《羊城晚报》中的ELWP
        5.3.4 各报纸共同出现ELWP的情况
        5.3.5 小结
    5.4 ELWP的组成成分及出现类型
        5.4.1 ELWP中的组成成分
        5.4.2 ELWP的出现类型
    5.5 ELWP的来源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ELWP专项考察
    6.1 单字母ELWP考察
    6.2 带汉字多字母ELWP考察
    6.3 含数字ELWP考察
        6.3.1 数字在字母前的情形
        6.3.2 数字在字母后的情形
        6.3.3 含数字ELWP之管见
    6.4 ELWP双语同现现象
    6.5 字母词语的并列结构
    6.6 ELWP的标点符号使用情况分析
        6.6.1 ELWP中的标点符号
        6.6.2 ELWP中标点符号出现情况及问题
        6.6.3 与标点相关问题的处理
        6.6.4 小结
    6.7 字母串光杆使用状况考察
        6.7.1 字母串光杆使用状况
        6.7.2 ELWP原文缩略和汉语拼音成词问题
    6.8 字母词语的词性问题
    6.9 ELWP不规范现象分析
    6.10 小结
第七章 字母词语释义初探
    7.1 引言
    7.2 字母词语释义的原则探讨
    7.3 字母词语释义模式的划分
    7.4 “是”字结构的字母词语释义模式
    7.5 字母词语释义自动提取的算法
    7.6 实验结果分析
    7.7 进一步的工作
第八章 结语
    8.1 存在的问题
    8.2 几点思考
    8.3 余论:关于字母词语入典的量化计算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说明
附录1:字母词语校对标准
附录2:《人民日报》字母词语总表(5090条)样例
附录3:《北京青年报》字母词语总表(46400条)样例
附录4:《羊城晚报》字母词语总表(10580条)样例
附录5:《北京青年报》-《人民日报》差集字母词语表(45233条)样例
附录6:《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差集字母词语表(3923条)样例
附录7:《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差集字母词语表(44152条)样例
附录8:《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差集字母词语表(8332条)样例
附录9:《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差集字母词语表(4423条)样例
附录10:《羊城晚报》-《人民日报》差集字母词语表(9913条)样例
附录11:《人民日报》∩《北京青年报》字母词语表(1167条)样例
附录12:《人民日报》∩《羊城晚报》字母词语表(667条)样例
附录13.《北京青年报》∩《羊城晚报》字母词语表(2248条)样例
附录14:《北京青年报》一次性出现字母词语表(33682条)样例
附录15:《人民日报》一次性出现字母词语表(4034条)样例
附录16:《羊城晚报》一次性出现字母词语表(7066条)样例
附录17:三种报纸交集字母词语表(544条)
附录18:《人民日报》单字母词语表(350条)样例
附录19:《人民日报》光杆字母词语(744条)样例
附录20:《人民日报》数字在前字母词语表(212条)样例
附录21:《人民日报》数字在后字母词语表(479条)样例
附录22:《人民日报》双语对照字母词语表(712条)样例
附录23:《人民日报》并列结构字母词语表(127条)
附录24:《北京青年报》散布数排前200位的字母词语(200条)样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集成管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集成与集成管理的实践、思想及理论发展评述
        1.1.1 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1.2 新古典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1.3 现代集成与集成管理阶段
    1.2 现代集成与集成管理产生的历史动因及理论研究意义
        1.2.1 科学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
        1.2.2 市场竞争的加剧
        1.2.3 创新的需要
        1.2.4 复杂巨系统的出现
        1.2.5 人才资源的匮乏
        1.2.6 经济发展的需要
    1.3 论题引出、研究目标、基本思路和方法、研究内容
        1.3.1 论题引出
        1.3.2 研究课题的来源
        1.3.3 研究目标
        1.3.4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5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集成的基本理论
    2.1 集成的概念
    2.2 集成的分类
    2.3 集成的一般特性
    2.4 集成的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它相关概念
    2.5 非“超距”元素的集成内力
        2.5.1 自然系统非“超距”元素集成的内力
        2.5.2 社会系统集成的内力分析
    2.6 集成力场
        2.6.1 场思想及其发展
        2.6.2 集成力场的概念
        2.6.3 集成力场四定律
        2.6.4 场定律的管理意义
    2.7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3章 集成管理的哲学思辨和事理逻辑
    3.1 集成与系统的辩证关系
    3.2 集成与管理的辩证关系
    3.3 集成与分工的系统辩证关系
    3.4 集成管理的概念及运作机制
    3.5 集成管理的逻辑过程
        3.5.1 集成计划
        3.5.2 集成组织
        3.5.3 集成系统的指挥
        3.5.4 集成系统的协调
        3.5.5 集成系统的控制
    3.6 集成管理有效性的价值判断
    3.7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4章 集成管理战略与策略
    4.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及评述
    4.2 集成管理战略及其策略支撑体系
    4.3 整合增效战略
    4.4 协同旋进策略
    4.5 虚拟策略
    4.6 泛系统策略
    4.7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5章 集成管理的组织结构设计
    5.1 组织结构与集成管理
    5.2 面向集成管理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5.3 科层制的组织结构
        5.3.1 直线制组织结构模式
        5.3.2 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5.3.3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模式
        5.3.4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5.3.5 超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模式
    5.4 局部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5.4.1 矩阵制组织结构
        5.4.2 团队组织
        5.4.3 企业集团
    5.5 泛边界网络化的组织结构
        5.5.1 虚拟企业
        5.5.1.1 虚拟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5.5.1.2 虚拟企业的类型
        5.5.1.3 虚拟企业的管理
        5.5.1.4 以行业组织为主导构建虚拟企业的研究案例
        5.5.1.5 利丰打造虚拟企业王国案例
        5.5.2 虚拟团队
        5.5.2.1 虚拟团队的概念及其特征
        5.5.2.2 建立虚拟团队的客观必然性
        5.5.2.3 构建虚拟团队的意义
        5.5.2.4 虚拟团队的设计
        5.5.2.5 管理虚拟团队的关键
    5.6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6章 人与组织集成
    6.1 人与组织集成研究的历史回顾
    6.2 人与组织集成内力的数学描述
    6.3 人、组织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质量的含义和分类
        6.3.2 人的质量特征分析
        6.3.2.1 人的外部质量特征
        6.3.2.2 人的内部质量特征
        6.3.3 组织的质量特征分析
        6.3.3.1 组织的外部质量特征
        6.3.3.2 组织的内部质量特征
    6.4 影响心理距离的因素分析
        6.4.1 心理距离的概念及特点
        6.4.2 影响心理距离的因素
    6.5 影响人与组织集成的环境因素分析
        6.5.1 一般环境因素分析
        6.5.2 具体环境因素分析
    6.6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7章 集成系统的领导行为模式
    7.1 领导理论的发展回顾
    7.2 领导行为四维模型提出的理论依据
    7.3 领导行为四维模型
        7.3.1 先进生产力取向
        7.3.2 先进文化取向
        7.3.3 员工取向
        7.3.4 发展取向
    7.4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8章 集成系统的公权控制
    8.1 管理控制理论及其评述
    8.2 公权是集成系统控制的核心
        8.2.1 集成系统的建立与公权的产生
        8.2.2 公权与腐败
        8.2.3 建立有效公权控制系统的意义
    8.3 集成系统公权控制的结构设计
        8.3.1 公权控制系统结构的力学分析
        8.3.2 集成系统公权控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8.3.3 公权控制系统的一般结构模式
    8.4 公权控制系统制度安排要点
    8.5 国有企业改制后法人治理结构的角色辨析
    8.6 本章小结与创新
第9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9.1 全文总结
    9.2 研究展望
附录1: 参考文献
附录2: 作者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附录3: 作者攻博以来发表论文情况
附录4: 后记

(8)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 网络新词语的词汇构成
    第一节 以汉字形式载现的网络术语
        一、 新造词语
        二、 旧词新用
    第二节 字母词
        一、 英文单词形式
        二、 汉语拼音形式
        三、 英文缩略语:
        四、 汉语拼音缩略语
        五、 混合形式
    第三节 数字谐音词
    第四节 身势情态语符号
        一、 键盘符号
        二、 “克里奥尔图示”
        三、 键盘符号的非定型模式
第二章 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及其深层机制
    一、 网络新词语的总体特征
        (一) 多种语码混杂使用
        (二) 科技行业语色彩
        (三) 鲜活性、个性化
    二、 网络新词语总体特征的深层机制
        (一) 从文化角度考察,反映了两种文化接触、渗透带来的语言上的嬗变。
        (二) 从语言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角度考察,反映了语言与社会结构的共变。
        (三) 从承载工具角度考察,“语言工具的变化会造成语言方式的变化。”网络媒体的特殊性在交际中对网络新词语的运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四) 从语言的功能角度来考察,排除语言信息中的冗余信息有利于信息的高效传递。
第三章 网络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
    一、 网络新词语的使用现状
        (一) 品位不高,粗俗化
        (二) 错别字泛滥
        (三) 语言浪费现象
        (四) 有意搞语言文字游戏而造成的语言理解障碍
        (五) 有意突破语法常规而任意添加、组合词、句成分,造成语法混乱
    二、 如何对待网络新词语
        (一) 对于“含草(操)量”极高的脏话、粗话等不文明的语言现象,应该采用“纯洁”的原则,一律摒弃
        (二) 对于错别字现象,应酌情对待
        (三) 对于“一实多名”的语言浪费现象以及一些突破语法常规的语言现象,我们主张不急于为其“定性”,甚至“一棍子打死”
        (四) 对于“数字密码”带来的交际障碍,靠语言的自发性规范就可以解决。
后记
参考文献
    参考着作
    参考论文

(9)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凡例
论文提要
英文提要
导言 音乐意义问题的提出和它所讨论的范围
    一、 意义问题的有关背景及其学科范畴和研究程序
    二、 音乐意义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和问题所在
    三、 音乐意义研究主要围绕音乐作品而展开
第一章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重要理论问题
    第一节 声音与声音概念
    第二节 情感与形式
    第三节 意义与意向
第二章 音乐作品的音响结构及其现实存在
    第一节 声音的摹仿与感叹
    第二节 作为现实存在的音响事实
    第三节 作为现实存在的音响经验事实
第三章 音乐作品的形式结构及其历史存在
    第一节 音乐作品的形式化进程
    第二节 音乐作品的类别划分
    第三节 处在特定历史范畴中的音乐
第四章 音乐作品的意义结构及其意向存在
    第一节 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经验实事
    第二节 作为意向存在的音响先验实事
    第三节 经验之后的意向存在是否成为可能
结论 意向存在作为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
    一、 情感意向与形式把握
    二、 声音客体与感性主体
    三、 感性直觉与理性统觉
    四、 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意向存在
附录一: 引用参考文本
附录二: 音乐作品个例
附录三: 人名索引
附录四: 叙辞索引
附录五: 相关事件编年
附录六: 字数及相关比率统计
书写后记

(10)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现代、后现代界说
    第一节 现代与后现代:历时态、共时态及关系
        一、 现代
        二、 后现代及与现代的关系
        三、 小结与本文的规定
    第二节 现代性、后现代性
        一、 现代性的涵义
        二、 现代性的局限
        三、 后现代性的表征
第二章 现代课程研究的回顾与分析
    第一节 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及其背景
        一、 现代课程研究的形成时期
        二、 现代课程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现代课程研究的基本模式
        一、 追求科学化方法的课程研究
        二、 追求科学化内容的课程研究
    第三节 现代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逻辑实证主义理论
        二、 科学管理理论
        三、 行为主义理论
    第四节 现代课程研究的评价
        一、 现代课程研究的方法论
        二、 现代课程研究:分析与评价
第三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文化哲学基础:后现代主义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一、 社会背景
        二、 思想来源
        三、 诞生与演变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一、 反基础主义
        二、 反本质主义
        三、 反理性主义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分析和评价
        一、 后现代主义的启发性
        二、 后现代主义的问题
第四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兴起:概念重建活动
    第一节 概念重建活动及其背景
        一、 概念重建活动的背景
        二、 施瓦布的宣言
        三、 课程研究的“第三势力”
        四、 概念重建活动的发展
        五、 什么是概念重建
    第二节 概念重建活动的思想渊源
        一、 存在主义
        二、 现象学
        三、 批判理论
        四、 新教育社会学
    第三节 概念重建活动代表人物的课程思想
        一、 派纳:从传统的批判到“存在经验课程”
        二、 格林:“自我意识”与“生活世界”
        三、 阿普尔:意识形态批判
    第四节 对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分析
        一、 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特点
        二、 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后现代本质
        三、 对概念重建课程研究的评价
第五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上)
    第一节 从课程文本的变化看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
        一、 学术论着
        二、 学术期刊
        三、 总结
    第二节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
        一、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哲学基础
        二、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理论出发点
        三、 现代范式中的课程理念及其批判
        四、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五、 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评价
第六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发展(下)
    第一节 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
        一、 结构主义及其课程观
        二、 后结构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 后结构主义课程研究的发展
        四、 后结构主义课程观
        五、 后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意义和局限
    第二节 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
        一、 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思想基础
        二、 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观点
        三、 对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的评价
    第三节 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
        一、 生态后现代主义
        二、 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的观点
        三、 生态后现代主义课程研究分析
第七章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评价
    第一节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特点
        一、 寻求课程理解
        二、 反对课程领域中的技术理性
        三、 重视理论性、研究性
        四、 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
        五、 弘扬整体观和联系观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评价
        一、 后现代课程研究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
        二、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
        三、 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
        四、 小结
第八章 课程研究:比较与建构
    第一节 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比较分析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假定
        三、 研究的方法
        四、 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建构21世纪的课程研究:超越现代与后现代
        一、 增加研究者之间的学术对话
        二、 改进课程开发
        三、 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四、 建构多元性、综合性的研究方法体系
第九章 后现代课程观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第一节 9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1991—1993)
        二、 适应性的课程调整(1994—1997)
        三、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998—现在)
        四、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与问题
    第二节 后现代课程观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 课程的开放性
        二、 课程的不确定性
        三、 整体联系的课程
        四、 关怀的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新世纪再谈内存新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古诗互动增强型学习APP的设计与实现[D]. 刘光耀. 曲阜师范大学, 2019(12)
  • [2]新时期汉语新词语构造机制研究[D]. 苏琳.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1)
  • [3]现代汉语混合型字母词研究[D]. 刘伟. 河南大学, 2013(02)
  • [4]汉语越南语词语模比较[D]. 阮氏梨.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0)
  • [5]地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创新研究[D]. 刘新跃. 合肥工业大学, 2010(06)
  • [6]基于动态流通语料库(DCC)的汉语字母词语识别及考察研究[D]. 郑泽芝. 北京语言大学, 2005(04)
  • [7]集成管理理论研究[D]. 吴秋明. 武汉理工大学, 2004(01)
  • [8]汉语语境下的网络新词语研究[D]. 李薇薇. 汕头大学, 2003(01)
  • [9]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D]. 韩锺恩. 中央音乐学院, 2003(04)
  • [10]课程研究:从现代到后现代[D]. 汪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新世纪再谈记忆新概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