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塑料专用料项目通过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胡安琪[1](2021)在《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核电具有经济、环保、可持续和发电稳定等特点,是解决化石能源短缺和地球环境恶化的有效途径。国内外核电厂的冷却水输送管道往往采用碳钢、铸铁、混凝土等传统材料,由于电化学腐蚀、微生物诱发腐蚀等原因,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腐蚀、结垢等现象,并且定期检测和维护费用极高。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HDPE)管道具有耐腐蚀、寿命长、韧性好等特点,过去的十几年中,已经应用于核电厂非核安全级冷却水系统。为了保证核电厂的安全运行,核安全级HDPE管道设计之初需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故,特别是确保安全停堆地震(SSE)后HDPE管道的功能完整性。HDPE管材力学行为有显着的时间相关性,在地震动态载荷作用下的响应与金属管道不同,无法直接采用金属管道的抗震分析方法。国内外尚缺乏架空HDPE管道的抗震力学性能的分析方法和试验数据,制约了HDPE管道在核安全级系统中的应用。针对福清核电华龙一号机组核安全级HDPE管道改造需求,本文在“核电站海水冷却系统用HDPE管道研究”和“核电站冷却水HDPE管道抗震试验”等项目的支持下,对架空HDPE管道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有:(1)根据核电厂设计文件建立了核电厂重要厂用水系统(Essential service water system,ESWS或SEC)HDPE管道整体模型,计算重力、热膨胀/收缩、锚固点位移和地震等不同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通过计算HDPE管道系统固有模态和地震应力选择支吊架固定位置和约束形式,对支吊架布置位置进行优化。计算修改支吊架布置方式前后,各类载荷作用下的截面力、弯矩、整体应力分布情况并对应力进行校核。采用反应谱法对地震载荷进行分析,确定了HDPE管道系统最危险的三处关键段。(2)对危险的关键段进行了更加精确的局部建模,模拟关键段在重力、内压、热膨胀/收缩等静力载荷以及地震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得到了不同单一载荷和组合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对比计算不同支吊架宽度下的应力情况,选择0.5倍管道外径作为支吊架宽度,可以缓解应力集中,并便于施工安装。对比了在原支吊架支承条件下和修改支吊架后的支承条件下,三个关键段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峰值。讨论特殊结构、温度和载荷对关键段应力状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压是主要影响因素,温度和重力影响较小,地震引起的应力峰值是内压的40~60%。(3)设计核安全级HDPE管道抗震试验方案,设计人工地震波加速度时程谱,作为振动试验的输入载荷。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模拟试验段模型在试验地震波作用下的动态响应过程,预测地震与水压作用的试验工况下传感器测试点的数据变化。模型预测单向应变均在0.5%以内,试验实际测量单向应变在0.2%以内;HDPE管道在地震波作用下,响应加速度峰值与输入加速度峰值相比下降了30%以上。采用时程分析法计算,HDPE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发生地震时,应力状态的主要影响载荷仍然是管道内压,地震波会引起应力最大值在3%范围内波动。
张丽平,杨学萍,初立秋,盛依依[2](2020)在《我国高性能合成树脂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高性能合成树脂是支撑先进制造、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基础材料。本文立足产业发展对高性能合成树脂的迫切需求,着眼我国合成树脂行业长远发展,采用文献调研、专家咨询等研究手段,从高性能聚烯烃树脂材料、其他高性能合成树脂材料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高性能合成树脂材料的技术发展趋势,凝练合成树脂工业面临的技术与装备相对落后、部分高端产品尚无国产化技术、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薄弱、解决废弃塑料污染环境问题动力不足等问题。在分析高性能合成树脂材料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研究提出行业发展建议:利用现有装备和技术开发高端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加强高性能材料领域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保障技术创新;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提高技术转化与应用效率。
李震一[3](2020)在《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化工新材料产业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发展重点,化工新材料日益成为地区抢夺发展高地的关键领域,正在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细分领域的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较早进入氯化高分子材料行业的企业,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多年的创新发展已占得先机,现已成为一家集生产、经营、研发和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氯碱中下游产品生产商。其自主研发并生产的氯化聚氯乙烯(CPVC)树脂、高氯化聚乙烯(HCPE)树脂等主营产品具备良好的耐热性和耐酸碱性,品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建材、管材、管件、板材、电线电缆、防水卷材、粘合剂、涂料等二十多个领域,畅销美洲、东南亚、中东、印度、韩国等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但也应看到,受国际形势复杂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以及国内环保政策和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原材料供给波动较大,要想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实现企业做大做强的长远发展目标,亟需对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全面分析,制定出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战略指导企业实践。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案例研究、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采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中的PEST四因素模型、波特“五力”模型、EFE(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IFE(内部因素评价)矩阵、价值链等工具,充分考虑企业所在氯化高分子行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对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拥有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得出企业既面临着市场潜力巨大、行业补助利好等机遇,又面临着环保政策趋严、产品替代需求较低等威胁;既具备研发能力强、生产工艺先进成熟、市场份额占比较大等优势,又受到人才结构性短缺、资本运营效率较低、融资渠道较窄等劣势的制约。本文结合SWOT分析和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从企业战略态势的角度得出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应采取增长型(扩张型)战略的结论,然后结合增长型战略和企业实际,制定了市场渗透战略和纵向一体化发展战略。最后,本文结合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的重点环节,提出了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的战略实施举措,以及加强资本运作效率、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三项保障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贴近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对企业有针对性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案例选择上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创新性,拓展了化工领域关于发展战略的研究,能够为同行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
卢晓英,王宇杰,徐春燕,蔡玉东,朱光宇,孔霏,杨晓彦,吕畅,王艳芳,黄强,于建红[4](2019)在《回收料对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聚乙烯管材新料和回收料或再生料中物性差异及回收料对管材制品性能的影响;开展了管材新料与典型回收料不同比例掺混试验,系统研究了掺混料的力学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聚乙烯管材或原料中灰分、熔体流动速率、氧化诱导时间和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可以有效将再生料及其制品与管材新料及其制品区分开来;铁和钙元素含量的测定可以有效鉴定出管材原料及其制品中是否掺混有管材再生料或回收料;本项目研究成果有望应用于聚烯烃塑料管道标准的制修订,对规范塑料管道行业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李林[5](2019)在《吉林W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文中指出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塑料大约3.3亿吨,每年大约800万吨塑料垃圾流入海洋,如果不能实现有效控制,到2050年海洋里的塑料垃圾将超过鱼类。因此塑料垃圾污染已经成为危害全球生态的严重问题。吉林W公司成立于2018年1月,公司自主研发和生产完全生物降解塑料,为全球提供环境友好型材料,推动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目前公司正处于企业创业初期,公司的管理层希望引进股权投资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在企业吸引外部投资的过程中,需要准确而全面地评估企业价值。本文通过对吉林W公司外部的宏观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发展趋势,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运营能力和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估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依据内外部的企业价值分析,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数据,选取适合评估创业初期企业投资价值的估值方法,对企业未来价值创造能力做出估算,最终得到企业投资价值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结果,为投资者和管理者等提供投资活动决策的依据。企业的投资价值分析以企业整体为评估对象,对企业未来创造价值的能力做出估算,评估的是企业持续获利的能力。从保障投资者权益、控制影响企业未来收益风险的角度,提出了企业投资风险控制的分析和建议;从重视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帮助管理者整合企业各项资源的角度,提出了企业价值管理的管理框架和管理理念。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创造的能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梁永杰[6](2018)在《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丙烯在生活各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等规聚丙烯有着材质较硬,透明性不佳的缺陷,目前主要通过与乙烯的共聚合,制成无规共聚物以改善产品的性能,然而含有乙烯组分的无规共聚物薄膜容易老化,低分子量物质容易向材料表面迁移影响薄膜的透明度。为了改善产品结构性能,从而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将采用来源广更廉价的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无规聚丙烯并推向市场。本文通过第二代环管法研发丙丁透明无规共聚产品,丙烯和1-丁烯发生聚合反应生产透明无规聚丙烯,通过参数对比和实际使用情况反馈,证明丙烯/1-丁烯透明无规共聚产品在价格和性能上均优于丙乙透明无规共聚产品,理论分析试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发丙丁共聚新产品牌号,将产品全面推向市场提供参考。论文主要涉及以下7方面工作:(1)丙丁共聚工艺流程改造并在DCS系统上调节催化剂、助剂、氢气、丙烯和丁烯等参数,旨在获得新牌号控制最优参数;(2)生产丙丁共聚物闪蒸系统工艺参数调控研究分析;(3)不同丁烯含量对反应过程影响研究分析;(4)丙丁共聚产品和乙丙共聚产品参数对比分析;(5)反应温度对聚合物中丁烯含量的影响研究分析;(6)共聚单体含量对聚合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影响分析;(7)成本利润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烯烃的聚合热数据表可知,每一套生产装置只要单独增加一套丁烯系统,不用增加撤热能力,即可生产丙丁共聚产品,沿着这个思路对流程进行改造,在实际生产试验中生产出合格的丙丁共聚产品,并得到生产丙丁共聚产品PPRMT较稳定参数,说明该工艺流程改造方案可行;(2)丙烯中含有1-丁烯后,汽化热增加,随着1-丁烯含量的增加,汽化热增加的幅度提高。因而涉及含1-丁烯的丙烯的蒸馏的场合,热负荷需有一定的余量,闪蒸系统需要比均聚牌号提高3℃。(3)丁烯含量大于6%不但导致产品质量有问题,而且因为物料发粘会导致整个反应系统堵塞;(4)丙丁共聚牌号PPRMT与乙丙共聚物HTNX产品功能相似,用途相同,PPRMT透明性比HTNX优越,PPRMT冷二甲苯可溶物比HTNX低,PPRMT更有利于应用在食品及医用材料。在医用和食品领域等应用,1-丁烯更适合作为共聚单体;PPRMT的拉伸强度、悬臂梁冲击强度与挠曲模量比HTNX高,综合参数比较PPRMT机械性能比HTNX好;(5)在进料1-丁烯浓度小于11%的情况下,各反应温度下的聚合物中的1-丁烯含量差距不大,说明此时反应温度对产品1-丁烯含量的影响不大。当进料单体1-丁烯浓度大于11%的情况下,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聚合物中的1-丁烯含量有上升趋势,即此时反应温度与产品中的1-丁烯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在同一加料比下,温度越高,产品1-丁烯含量越低,反之亦然。说明此体系中1-丁烯的竞聚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6)相同共聚单体摩尔含量情况下,丙丁无规共聚物的室温冷二甲苯可溶物含量低相对丙-乙无规共聚物减少约50%,这说明丙-丁无规共聚物更适合做透明或热封材料。而生产产品冷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参数通过对比说明丙烯/1-丁烯产品PPRMT更有利于应用在食品及医用材料;(7)PPRMT与HTNX产品价格均为1.1万元/吨,聚合级乙烯生产成本约9000元/吨,聚合级丁烯生产成本约7000元/吨,丙烯/1-丁烯的产品成本更低廉,利润更客观;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7](2017)在《技术动态》文中指出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值将达47亿弗里多尼亚集团最新研究报告显示,未来几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将以年均3.6%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场将达47亿美元。其中,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催化剂需求增速将是最快的。目前,发达国家的炼油催化剂市场已成熟,催化剂制造商间竞争激烈。为了维持和扩大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炼油催化剂制造商正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巨大的资源开发催化剂新产品,包括耐高温和高压的催化剂等。新型催化剂的持续推出将保持炼油催化剂在北美、西欧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8](2017)在《技术动态》文中指出延长炼化轻烃项目可研批复延长炼化公司轻烃综合利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论证并获得批复。该项目将建设2×5 t/a烷基化装置、3×105 t/a丙烷/异丁烷混合脱氢装置、2.5×105 t/a MTBE装置,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项目建成后将炼化公司已有炼厂加工产生的丙烷、混合碳四等炼油进行深度加工,以进一步密切产品上下游关联,延伸炼化石油化工产品产业链条,有效提高能源附加值和综合利用率。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9](2016)在《技术动态》文中研究指明陕西延长煤油共气化制合成气试车成功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采用西北化工研究院研发的煤油共气化四通道喷嘴制合成气工艺技术,在该公司一次投料试车成功。榆能化渣油催化裂解重油综合利用装置一次投料试车成功,产出有效合成气并入甲醇合成系统。72 h运行数据表明,采用煤油共气化四通道喷嘴制合成气工艺技术的单台气化炉每天可气化裂解重油200 t,有效合成气(H2+CO)含量84%左右,最高可达86%。相比单一水煤浆气
阳明书,张军,王笃金,何嘉松[10](2016)在《工程塑料实验室发展历程及展望》文中认为基本情况化学所从事工程塑料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1年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学科发展项目"开始实施"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993年获准边建设边开放,1995年作为工程塑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家验收,漆宗能任室主任(19921997)。1999年整合烯烃聚合、耐高温芳杂环等高分子化学部分研究组,整体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物质科学基
二、塑料专用料项目通过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塑料专用料项目通过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核电概述 |
1.1.1 核电厂原理与结构 |
1.1.2 核电厂机械设备分级 |
1.1.3 核电设备抗震要求 |
1.2 核电厂用HDPE管道 |
1.2.1 HDPE管的特点 |
1.2.2 核电厂用HDPE管的发展和现状 |
1.2.3 核电厂HDPE管道相关标准 |
1.3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的材料、设计与连接 |
1.3.1 HDPE材料性能 |
1.3.2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设计 |
1.3.3 核安全3 级HDPE管道连接 |
1.4 核电厂设备的抗震分析与试验 |
1.4.1 核电厂设备抗震设计相关标准 |
1.4.2 核电厂设备抗震分析方法 |
1.4.3 核电厂设备抗震试验 |
1.5 目前存在的问题 |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1.6.1 课题来源 |
1.6.2 研究内容 |
1.6.3 技术路线图 |
2 SEC系统HDPE管道整体抗震计算 |
2.1 力学计算参数 |
2.1.1 SEC系统简介 |
2.1.2 设计参数与材料参数 |
2.1.3 地震载荷分析方法 |
2.2 HDPE管道系统整体有限元计算 |
2.2.1 HDPE管道系统整体模型 |
2.2.2 整体模型的静力学响应 |
2.2.3 管道系统模态 |
2.2.4 管道系统地震载荷响应 |
2.3 支吊架布置设计 |
2.3.1 支吊架间距计算 |
2.3.2 支吊架布置优化 |
2.3.3 优化后的力学计算 |
2.4 管道系统关键段的确定 |
2.4.1 应力校核参考公式 |
2.4.2 截面力计算结果 |
2.4.3 关键段选取 |
2.5 本章小结 |
3 HDPE管道关键段抗震计算与分析 |
3.1 关键段力学模型 |
3.1.1 关键段模型结构与网格划分 |
3.1.2 模型边界条件 |
3.2 有限元模型计算 |
3.2.1 单一载荷与组合载荷下的静力学响应 |
3.2.2 关键段模态 |
3.2.3 地震载荷响应 |
3.3 支吊架尺寸设计 |
3.3.1 修改支吊架前后地震载荷对比 |
3.3.2 不同支吊架尺寸影响 |
3.4 关键段应力状态影响因素分析 |
3.4.1 特殊结构(弯头、支吊架、阀) |
3.4.2 温度 |
3.4.3 载荷 |
3.5 本章小结 |
4 HDPE管道水压与抗震试验 |
4.1 抗震试验内容与设备 |
4.1.1 试验内容 |
4.1.2 试样结构与尺寸 |
4.1.3 试验台参数 |
4.1.4 测试仪器 |
4.2 振动试验方案 |
4.2.1 试验台架设计 |
4.2.2 人工地震波生成 |
4.2.3 传感器布置与被测数据 |
4.2.4 试验步骤 |
4.3 振动试验模拟与结果预测 |
4.3.1 时程分析法 |
4.3.2 有限元模型 |
4.3.3 地震载荷模拟 |
4.3.4 动态响应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2)我国高性能合成树脂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高性能合成树脂需求分析 |
(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 |
(二)舒适、健康、高品质生活的客观需要 |
(三)合成树脂行业转型升级的必然方向 |
三、高性能合成树脂技术发展趋势 |
(一)高性能聚烯烃材料 |
1. 开发原料多元化技术 |
2. 提升催化剂技术 |
3. 多种聚合工艺共存 |
4. 装置趋于大型化 |
5. 涌现高端牌号产品 |
6. 重视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 |
(二)其他高性能合成树脂材料 |
1. 光学级合成树脂 |
2. 电子级合成树脂 |
3. 膜级合成树脂 |
4. 其他小类 |
四、我国高性能合成树脂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技术与装备相对落后,生产技术成熟度不高,产品市场认知度较低 |
(二)部分高端产品尚无国产化技术,产品较多依赖进口 |
(三)行业基础研究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
(四)解决废弃塑料污染环境问题的努力不够 |
五、高性能合成树脂关键技术分析 |
(一)新型聚烯烃催化剂制备技术 |
(二)溶液聚合工艺技术 |
(三)合成树脂高性能化和功能化改性 |
(四)先进加工工艺 |
六、对策建议 |
(一)利用现有装备及技术开发高端产品,实现规模化应用 |
(二)加强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保障技术创新 |
(三)开发生物可降解塑料,促进可持续发展 |
(四)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提高技术转化与应用效率 |
(3)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企业战略理论概述 |
2.1.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
2.1.2 国外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1.3 国内企业战略理论相关文献述评 |
2.2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及相关文献述评 |
2.2.1 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概述 |
2.2.2 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2.2.3 化工企业发展战略相关文献述评 |
第3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1.4 技术环境分析 |
3.2 行业环境分析 |
3.2.1 高分子行业现状 |
3.2.2 氯化高分子行业市场现状 |
3.3 行业竞争分析 |
3.3.1 现有竞争者的竞争 |
3.3.2 新进入者的威胁 |
3.3.3 替代品的威胁 |
3.3.4 供应商的谈判能力 |
3.3.5 购买者的谈判能力 |
3.4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4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
4.1.1 发展历程 |
4.1.2 组织架构 |
4.1.3 经营现状 |
4.2 企业资源分析 |
4.2.1 有形资源 |
4.2.2 无形资源 |
4.2.3 人力资源 |
4.3 企业能力分析 |
4.3.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价值链描述 |
4.3.2 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能力分析 |
4.4 企业核心能力分析 |
4.4.1 技术层面:生产制造能力 |
4.4.2 创新层面:产品创新能力 |
4.5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第5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和制定 |
5.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
5.1.1 优势分析 |
5.1.2 劣势分析 |
5.1.3 机会分析 |
5.1.4 威胁分析 |
5.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的愿景和使命 |
5.3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定位 |
5.3.1 战略目标 |
5.3.2 战略定位 |
5.4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第6章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实施与保障 |
6.1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实施 |
6.1.1 以产研联盟拓宽原材料供给渠道 |
6.1.2 依托产品创新持续扩大生产规模 |
6.1.3 完善营销网络构建加快国内市场拓展 |
6.2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保障 |
6.2.1 加强资本运作效率 |
6.2.2 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
6.2.3 建立高效运转的组织架构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附录 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回收料对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前言 |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原料 |
1.2 主要设备及仪器 |
1.3 样品制备 |
1.4 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聚乙烯管材新料与回收料物理性能对比 |
2.2 原料与回收料共混及性能对比 |
2.3 回收料掺混对成型管材性能的影响 |
3 结论 |
(5)吉林W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相关理论介绍 |
1.3.1 企业价值评估理论 |
1.3.2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
1.3.3 价值管理理论 |
第2章 可降解塑料行业环境与市场环境分析 |
2.1 行业环境分析 |
2.1.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2.1.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
2.1.3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
2.1.4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
2.1.5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
2.2 可降解塑料市场环境分析 |
2.2.1 可降解塑料行业市场分析 |
2.2.2 可降解塑料产品应用市场分析 |
第3章 吉林W公司的价值创造能力评估 |
3.1 企业经营状况评估 |
3.1.1 公司概况 |
3.1.2 公司历史沿革 |
3.1.3 公司团队架构 |
3.1.4 公司项目情况 |
3.2 企业运营能力评估 |
3.2.1 企业业务定位分析 |
3.2.2 企业采购、生产、销售能力分析 |
3.2.3 企业研发能力分析 |
3.3 企业的竞争力评估 |
3.3.1 进入壁垒分析 |
3.3.2 产品竞争分析 |
3.3.3 竞争对手分析 |
第4章 吉林W公司的业绩预测与估值 |
4.1 企业财务分析与业绩预测 |
4.1.1 吉林W公司财务分析 |
4.1.2 吉林W公司2020—2024 年业绩预测 |
4.1.3 对比企业经营数据及情况分析 |
4.2 吉林W公司的企业估值 |
4.2.1 评估模型对比分析 |
4.2.2 市盈率法估值分析 |
4.2.3 交易案例比较法估值分析 |
4.2.4 估值结果比较分析 |
第5章 吉林W公司投资价值风险分析及建议 |
5.1 投资风险控制分析及建议 |
5.2 企业价值管理分析及建议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聚丙烯概述 |
1.2.1 聚丙烯特性与牌号开发 |
1.2.2 乙烯-丙烯共聚物与丙烯-1-丁烯共聚物论述 |
1.2.3 相关参数指标概述 |
1.2.4 影响研发工艺的性能概述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丙烯/1-丁烯共聚无规聚丙烯生产研发 |
2.1 生产工艺流程研究 |
2.2 生产工艺流程中实验原料规格研究 |
2.3 工艺方案的改造研究 |
2.4 工艺开发过程中的控制研究 |
2.5 丁烯含量的影响研究 |
2.6 反应温度对聚合物中丁烯含量的影响 |
2.7 丙丁共聚反应操作分析 |
第3章 分析方法及结果理论分析 |
3.1 PPRMT分析测试方法 |
3.1.1 丁烯含量定量分析方法 |
3.1.2 冷二甲苯可溶物分析方法 |
3.1.3 等规度分析方法 |
3.1.4 分子量分布分析方法 |
3.1.5 聚合物差示扫描热分析方法(DSC) |
3.1.6 聚合物的13C-NMR分析方法 |
3.1.7 聚合物机械性能测试分析方法 |
3.2 丙烯/1-丁烯与丙烯/乙烯牌号参数对比结果,如表 3-1 |
3.3 基础数据结果的理论分析 |
3.3.1 聚合热 |
3.3.2 丙烯/1-丁烯混合物的汽化热 |
3.3.3 进料中1-丁烯浓度与聚合物中1-丁烯含量的关系 |
3.3.4 丙烯/丁烯-1无规共聚物的熔点及熔融焓 |
3.4 丁烯含量对共聚物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理论分析 |
3.5 不同共聚单体对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理论分析 |
3.6 共聚单体含量对聚合物二甲苯可溶物含量影响分析 |
3.7 共聚单体含量对聚合物韧性的影响研究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全球炼油催化剂市值将达47亿 |
宁波材料所研发双功能分子筛膜反应器用于甲醇制二甲醚 |
康乃尔甲醇制烯烃建设顺利推进 |
抚顺院新一代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制成功 |
抚顺院缩醛加氢催化剂研制成功 |
到2020年我国塑料管道产量将达到16 Mt |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等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研究取得进展 |
延长炼化轻烃利用项目有序推进 |
锦西石化公司烷基化联合装置中交 |
南化院防老剂6PPD纯度达99.46% |
上海新佑能源等劣质重油沸腾床加氢技术通过鉴定 |
扬子石化聚乙烯装置产出碟行料 |
独石化生产三元共聚产品 |
广州石化3号聚丙烯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 |
华东理工大学牵头的聚合物材料轻量化专项获批 |
上海石化高温蒸煮聚丙烯薄膜获国家专利 |
宁波材料所在生物基PET聚酯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
青岛科技大学研发i PB树脂生产技术 |
天津石化研发不含塑化剂的高密度聚乙烯包装专用料 |
鹿鸣创新集团研制100%全降解环保材料矿泉水瓶 |
乌苏化工园100 kt/a高端塑料管材装置即将建成投产 |
华东理工大学发现超分子“缩聚”反应 |
巴陵石化改进型高粘尼龙6试用 |
四川石化拟引入钕系顺丁胶工艺 |
中铁四局合成树脂枕道岔通过验收 |
中科院新疆理化研究所成功制备生物质基碳纤维 |
圣泉集团研制石墨烯复合高强高模纤维取得新进展 |
中科大研发出碳纳米组装体材料 |
Reliance公司启动对二甲苯装置并转换PP装置 |
印度Reliance实业公司将建成多个大型石化项目 |
全球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市场正在以不同的方式增长 |
Clariant公司推出超低水油比条件研制的高效苯乙烯催化剂 |
沙特开发出基于MOF材料的丙烯/丙烷分离技术 |
Exxon-Mobil公司推出用于多种薄膜加工的聚乙烯新牌号 |
斯坦福大学以纳米多孔聚乙烯为原料研制出新型感觉凉爽的布料 |
触感柔软的热塑性弹性体具备优异柔滑手感 |
Dow公司与Bosch公司联手推出全PE层压材料用于软包装 |
Solvay公司推出新型PVDF黏结剂 |
DIC公司开发出熔点高达280℃的聚苯硫醚 |
植物基功能聚合物添加剂用于食品接触应用 |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具有金属光泽的树脂薄膜 |
Evonik公司的聚醚醚酮聚合物让眼镜减重成为可能 |
新型聚轮烷自我修复材料 |
东华大学承担再生聚酯纤维高效制备等项目 |
大连理工纳米材料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
中科院研发出系列光致变形材料 |
新型服装材料可实现户外运动充电 |
南京大学制备新型柔性电极材料 |
中北大学研发出磁载钛硅基催化剂 |
山西煤化所完成200 Nm3/h循环流化移动床连续CO2吸脱附试验3 |
山东天维渗析阴膜技术及组器项目验收 |
中美合作研究降解聚乙烯废塑料取得新突破 |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开发净化污染水体铅的新材料 |
煤制烯烃扛住了低油价 |
专家把脉聚烯烃新材料发展 |
日本Kaneka公司开发出全球最高转换效率的结晶硅光伏发电模块 |
(8)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延长炼化轻烃项目可研批复 |
齐翔腾达新建低碳烷烃脱氢制烯烃项目投产 |
中国石油石化院自主碳四炔烃加氢技术进行工业标定 |
鹤岗推进煤制乙二醇项目 |
中科远东乙二醇合成催化剂中标新疆天业项目 |
山西煤化所等研究光催化实现不饱和醛的选择加氢 |
石化院加氢异构催化剂完成评价 |
大连化物所甲醇制乙酸甲酯中试技术通过鉴定 |
高奇工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同研制出凝点为-40℃生物柴油 |
兰州石化PHF柴油加氢装置开车 |
抚顺石化院开发新一代灵活型加氢催化剂 |
云南石化3套装置进入试车阶段 |
茂名石化推出聚乙烯新品 |
天津石化超低密度聚乙烯专用料TJVL-084Z下线 |
神雾集团800 kt/a聚乙烯多联产示范项目开工 |
中国石油石化院防水树脂实现工业化 |
上海有机所聚乙烯废塑料温和可控降解研究取得突破 |
扬子石化氯化聚乙烯定制产品超万吨 |
青岛科技大学高等规聚丁烯合成技术获侨界贡献奖 |
浙江凯利新材料研发1μm超低温热封薄膜 |
黎明院聚氨酯项目立项 |
山东一诺威组合聚醚规模化生产 |
浙江华发研发生物改性复合材料制塑料袋 |
长春应化所可吸收纳米复合人工骨材料的研究通过验收 |
中国科大等研究多孔有机聚合物离子膜材料 |
化学所研发捕集和催化CO2的多孔聚合物材料 |
北京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单晶石墨烯制备获突破 |
BA SF公司在欧洲推出便携式FCC催化剂添加系统Hydroc Proc,2016-09-26 |
德国研发用生物原料生产汽油添加剂技术Chem Eng,2016-09 |
UOP公司收购Chevron公司的离子液体烷基化新技术Worldwide Re?ning Business Digest Weekly,2016-09-12 |
Borealis公司研究在比利时建丙烷脱氢装置的可行性Chem Week,2016-09-22 |
陶瓷膜将天然气转化为液态烃Chem Eng,2016-10-01 |
瑞士开发水和二氧化碳直接生产甲烷新工艺 |
德国Grillo公司实现用甲烷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新工艺Hydroc Proc,2016-08 |
德法合作开发PDO/PTT组合工艺包技术 |
BASF公司的研究人员寻求从二氧化碳生产甲醛的途径Chem Week,2016-09-29 |
Total炼油及化学品公司推出循环利用的高密度聚乙烯新产品Chem Eng,2016-09 |
Braskem公司位于德克萨斯州UHMWPE装置将按期投产Plast News,2016-10-14 |
埃及ETHYDCO公司启动亚历山大聚乙烯综合装置PNE,2016-09-29 |
催化工艺将分类的废物转化为芳香化合物Chem Eng,2016-10-01 |
室温下采用有机溶剂反渗透纯化对二甲苯Chem Eng,2016-10-01 |
Dow公司开发出用于瓶盖和密封的Evercap聚乙烯树脂Plast Technol,2016-10 |
Lyondell Basell公司选择在美国La Porte建采用新技术的HDPE装置Chem Week,2016-09-26 |
塑料新技术将改变包装行业主流应用PRW,2016-09-22 |
Braskem公司开发出高熔体强度聚丙烯Plast Technol,2016-10 |
东丽公司开发出提高热硬化性CFRP表面平滑性的技术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10-06 |
日本东洋纺公司将生产100%源于植物的生物树脂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09-07 |
Ascend公司推出低VOC二甲酯和己二酸二甲酯用于增塑剂等Addit Polym,2016-08 |
东芝等三家企业探讨开发全球最大的氢能源系统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09-29 |
日本东丽公司开发出采用电解质膜的新型压缩技术日经技术在线(日),2016-10-07 |
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一种新型3D打印材料 |
(9)技术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陕西延长煤油共气化制合成气试车成功 |
西南院焦炉气甲烷化技术获认可 |
福建物构所甲烷光催化氧化研究获进展 |
全球PVC薄膜市场发展展望 |
全球高级聚合物复合材料市值或达121.2亿美元 |
中煤蒙大DMTO通过72 h考核 |
大唐/中国石化编制的合成气完全甲烷化工艺包通过评审 |
南开大学攻克氮杂环化学合成难题 |
山西1 200 kt/a煤制乙二醇项目备案 |
东华工程科技公司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技术获奖 |
抚顺院生物法2,3-丁二醇完成小试 |
神华100 kt/a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工艺包完成审查 |
中国石化湿法硫化催化剂技术通过鉴定 |
南化脱CO2技术成功用于煤制油 |
上海有机化学所/加州大学联合研发废塑料降解生成清洁柴油技术 |
四川石化新建年1 100 kt汽油加氢装置开车 |
中国石油大学研发重油深度热解新工艺 |
业界聚焦铬系催化剂的研发 |
中国石油石化院柴油加氢改质催化剂应用成功 |
九江石化产出国Ⅴ汽油 |
沈阳化工研究院能源藻制柴油技术通过验收 |
中国石油石化院新型PE催化剂完成工业推广 |
兰州石化完成聚丙烯医用专用料改造项目 |
江苏富德能源化工1 000 kt/a甲醇深加工项目中交 |
中国石油石化院专用树脂获得国际高端市场认可 |
茂名石化成功产出高端聚丙烯新产品 |
亚洲苯乙烯单体供需将持续吃紧 |
Dow公司表示新PE产能将找到出路 |
三井化学公司启动新加坡茂金属聚合物装置 |
乙烯在酸性载体上经铬(Ⅲ)盐聚合 |
日本NEC公司开发出新型漆黑光亮的生物树脂 |
调查显示对回收聚丙烯的需求不断增长 |
2020年美国高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市场需求将达到100亿美元 |
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高选择性转化成乙烯 |
Sadara化学公司启动混合进料裂解装置 |
石墨填充PP兼有柔韧性和导电性 |
茂名石化生产高端车用聚丙烯专用料 |
中天合创MTO包装膜项目签约 |
浙大研发新型形状记忆塑料 |
独石化产出环保制鞋专用料 |
中科院在膜材料抗生物污垢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
郑州大学研发绿色无毒塑化剂获得突破 |
宁波材料所研发出多功能油水分离材料 |
长春应化所在特殊润湿性表面的制备方面取得新进展 |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研发出核/壳型纳米催化剂 |
西安交大高核过渡-稀土簇合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
长春应化所研发新型各向异性材料 |
中安信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投产 |
鲁南渤瑞环保一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系统投入使用 |
上海石化完成超重力脱硫技术侧线试验 |
(10)工程塑料实验室发展历程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基本情况 |
发展历程及科研方向布局 |
近年取得的重要进展 |
思考与展望 |
四、塑料专用料项目通过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安全3级架空聚乙烯管道抗震性能研究[D]. 胡安琪. 浙江大学, 2021
- [2]我国高性能合成树脂发展战略研究[J]. 张丽平,杨学萍,初立秋,盛依依. 中国工程科学, 2020(05)
- [3]G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李震一. 山东大学, 2020(05)
- [4]回收料对聚乙烯管材专用料及制品性能的影响研究[J]. 卢晓英,王宇杰,徐春燕,蔡玉东,朱光宇,孔霏,杨晓彦,吕畅,王艳芳,黄强,于建红. 中国塑料, 2019(08)
- [5]吉林W公司投资价值分析[D]. 李林. 吉林大学, 2019(12)
- [6]丙烯/1-丁烯无规共聚物工艺研究[D]. 梁永杰. 武汉工程大学, 2018(01)
- [7]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7(02)
- [8]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7(01)
- [9]技术动态[J]. 全国石油化工信息总站. 石油化工, 2016(12)
- [10]工程塑料实验室发展历程及展望[J]. 阳明书,张军,王笃金,何嘉松. 高分子通报,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