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

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

一、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论文文献综述)

林涛[1](2020)在《*ST重钢破产重整及其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企业竞争十分激烈和残酷,上市公司同样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与挑战。经营情况不佳导致背负高额负债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在破产重整制度未被广泛采用之前,可供企业选择的只有破产清算一条路,引入破产重整制度以后,一些仍然存在市场价值同时又有再生能力的企业能够避免破产倒闭,并通过实施破产重整来实现自救。本文选取*ST重钢破产重整案例进行研究,该公司由于自身经营管理不当,盈利能力下降再加上债务危机严重,自2013年开始该公司连续出现巨额亏损并于2017年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同年七月,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ST重钢在当地人民法院主持受理之下开始实施破产重整,政府引导下促成了引入资金实力强大的重组方,一方面通过债转股和现金清偿的形式偿还了大部分债务,另一方面通过重新制定经营方案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并逐步改善经营状况。重整以后的*ST重钢有效降低了债务风险,重整程序完成之后的第二年公司就实现扭亏为盈并消除了退市风险,债权人利益得到有效保障。良好的重整效果也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引导、重整方案和企业经营整改方案的有效性得到验证。为了客观评价重整效果并进一步验证重整方案的有效性,本文选取EVA指标并结合传统财务指标对重整前后的企业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当一个企业陷入困境时,科学合理地实施破产重整不但能够有效帮助濒临破产的企业摆脱困境并改善经营状况,还可以在短期时间内显着提升企业绩效,*ST重钢破产重整的成功不仅为进一步完善破产重整理论提供参考,而且为遭遇类似情况的上市公司实施破产重整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乔敬博[2](2014)在《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司简介是公司向顾客和投资者展现公司形象的有效外宣手段。然而,过去对于该文体的研究多基于文字层面,缺乏从认知理论方面进行的研究。图式理论认为读者在长期阅读过程中己形成对所读材料的图式,在阅读该类型文本时会依据头脑中现存的图式对文章进行预测,契合读者已有图式的文章能够很快被读者理解与接受,二语写作者或译者可以目的语读者所具备的该类型文章图式为依据进行英文文本的构建。因此,本文拟引入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式理论,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结构图式三个层面探讨中国公司简介与英美公司简介图式的异同,并分析二者异同的原因。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在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结构图式三个层面均有异同。二者在三个图式层面的相同点源于二者属于同一类型文本且主题相同,因此其图式中基本要素及构建形式相似。而二者在三个图式层面的差异源于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属于不同的文化体系,其思维方式与文化价值观有差异。中国公司的英文简介可基于对二者差异的了解进行构建和改善。论文最后一章指出文中存在的不足,并为将来的图式研究提出了建议。

冯海涛[3](2013)在《中国铁物S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我国开始启动经济刺激计划,大力拉动内需,政府对铁路产业进行了很大的投资,我国铁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铁路物资需求呈快速增长的态势,极大的促进了铁路物资企业的迅速发展,给铁路物资市场带来新一轮的竞争高潮,市场竞争格局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各铁路物资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对于中国铁物SY公司来说是一个紧迫的任务。中国铁物SY公司必须具有战略管理的理念,以指导对目标市场的客观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并对发展战略的执行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以此提高中国铁物SY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并持续的发展壮大。本文以战略管理的理论为基础,以PEST、SWOT为指导,对中国铁物SY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进行深入的分析,把国内外管理大师的观点与中国铁物SY公司的实际情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努力探索既符合着名的理论思想,又符合中国铁物SY公司实际情况的发展战略。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中国铁物SY公司的实际工作中,帮助中国铁物SY公司这样的企业更好的参与市场竞争,更快的成长发展。在充满竞争、变化无常的市场环境中,中国铁物SY公司想从中脱颖而出,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对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分析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是当务之急。

曲芳蕾[4](2013)在《论中国大型化工企业简介英译》文中提出高质量的企业简介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加强企业产品宣传。然而目前国内企业英文简介质量良莠不齐,不少企业的网站英文简介仍存有句法以及文化等层面的问题,亟待完善。针对这一现状,本文选取位列2012年全球500强企业中的12家中国大型化工企业与9家美国大型化工企业的网站英文简介作为研究语料,以文本类型以及文本分析理论作为理论支撑,积极展开探讨,力求为提升国内企业网站英文简介质量以及MTI日常实践提供借鉴。公司简介属于呼唤型文本,其译文应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阅读习惯以及思维模式。从文外因素来看,英译公司简介的发送者为各公司,目的为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并推销公司产品;网站成为其文本媒介;目的读者则为公司潜在的海外客户与合作伙伴。从文内因素来看,英译公司简介的主题应概括为对公司情况的简要介绍;内容多包括对公司性质、主要经营领域、所获荣誉以及发展愿景的介绍;简介中出现的非文本要素多为插图、视频或链接等;另外由材料分析可知国内企业的英译企业简介多采用复杂句体现其内容。通过对12家中国大型化工企业与9家美国大型化工企业的网站英文简介进行的比较分析,二者的差异显而易见。在句法层面,国内企业英文简介多采用复杂句,美国企业简介则多采用简单句。国内企业英文简介内容多侧重对公司荣誉、影响力的强调,美国企业则多侧重其服务领域的介绍。在文化层面,国内企业英文简介多崇尚集体主义,美国企业简介则受个人主义影响较大。风格层面上,国内企业英文简介风格多严肃正式,美国企业简介风格则轻松明快。另外,版面问题上,国内企业英文简介主要通过文字来体现,美国企业简介则大量结合插图、图表、视频以及链接一同体现。目前国内12家大型化工企业英文简介中仍存在如下问题:(1)词汇层面上,冗余单词、不当选词以及错误词性和词形变化问题比比皆是;(2)句法层面的不当句式结构仍为主要问题;(3)文化层面上,本国文化特色的不当翻译同样需要引起重视。而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则分别概括为对目标文本功能的忽略,对目标文本读者的忽略以及盲目追求源语文本与目标文本的形式对等。针对上述分析,本文提出重组法、删减法以及阐释法分别解决句式不当等问题,解决冗余信息问题,以及解决文化空缺问题等。企业简介的交际目的为打造企业形象,加大企业产品宣传。因此在进行企业简介英译的过程中,只有找准正确的理论指导,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努力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才能有效规避各类翻译问题的出现,才能充分发挥出企业简介的交际功能。

王启明[5](2012)在《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频繁流动,大大推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今天,全球经济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标志是以知识化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出现,知识产业蓬勃发展,正在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强劲动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 KIBS)是知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虽然在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研究早已成为热点问题,但是我国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不够重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并且与其相关的统计分类、数据和调研资料也都不完善。对于云南省而言,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服务行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所占比重接近60%,而依据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最为显着的就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因此,发展服务业,尤其是发展和提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对于调整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加应该加快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研究,因此对其研究也具有格外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紧紧围绕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这一主题,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做了研究。本文首先对其概念、特征及分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以高度依赖专业知识和技术为基础,以高度知识化人员为保障,以与客户高度互动为手段,以高度创新为核心的公司或组织。之后根据本文的研究内容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做了分类,将其分为四大行业,具体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之后根据历年的统计数据和访谈的资料对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总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详细对四大行业发展情况作了细致的阐述,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运用时间序列法和灰色系统模型对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做了预测,并对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分别从人才的集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调整内部结构和健全统计体系五个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徐淼[6](2009)在《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跨国并购已经取代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自2003年以来,外资企业并购我国内资企业案例明显增多,且从一般的商业并购转向对行业龙头企业的战略并购,呈现出明显的产业垄断倾向。为了维护国家产业安全,我们有必要明确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本文即从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的角度作了一个开创性研究。本文旨在建立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体系,将外资并购前后产业安全状态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论文首先论述了产业安全理论体系,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产业安全理论及评价指标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体系;选择了我国战略性产业,且为外资并购高发行业的装备制造业为例,运用上述评价体系对其外资并购前后产业安全状态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外资并购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安全造成的影响;第四部分对近年来各行业发生的外资并购案例做了详细的分析总结,最后对我国外资并购监管工作提出建议。

明胜[7](2008)在《上市公司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 ——马钢股份再融资分析》文中指出融资是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得到逐步完善,行政手段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渐渐淡化。2006年,国有商业银行相继完成股份制改造后进入国内资本市场。对广大公众来说,银行将不再神秘,他们的一切行为都将置于广大股东的监督之下。在透明度加强的同时,也标志着银行业在逐步摆脱依靠行政命令为国有企业解困的单纯资金供应者角色。银行的一切经营行为将以市场规则为依据,以保证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自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1991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建立以来,我国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亚洲第三大证券市场,上市交易的股票已由原来的13家增加到1500多家,2006年底,沪深两市总市值达89 403.89亿元。股票市场为股份制公司特别是大中型国有企业的迅猛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股票市场为企业提供的资金与银行借款相比,还是太少,显然不符合国家关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减小银行经营风险的政策目标。股票市场资金容量有限,上市公司质量参差不齐,市场参与者投机气氛浓,也暗藏着巨大的风险,其融资功能受多方因素影响。作为另一个直接融资手段的债券市场却显得比较冷清,发展缓慢,交易品种少。要实现建立多层次融资渠道的目标,大力发展债券市场刻不容缓。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的出现将是一个契机。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结合了可转换债券和股票融资的优点,将得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青睐,同时由于其认股权证交易的杠杆作用和交易制度规定,也会得到更多投资者的认可。

罗洪涛[8](2008)在《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长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交通的大动脉,是我国最重要的水运主通道,也是连接东中西部经济联动发展的“黄金纽带”。沿江经济带是我国最重要的高密度经济走廊,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航运作为长江流域内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流域内大量的货运量,尤其是对散货运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为流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对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有一个更清晰、更科学的认识,提高对长江散货运输的重视程度,充分发挥长江航运“耗能低、占地少、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的优势,实现流域内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深入分析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发展互动性的内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长江散货运输的情况以及长江沿线产业布局现状,进一步阐明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产业发展的相互影响,通过定性的分析,得出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结论。同时,选取代表性的节点,运用数理统计和灰色系统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借助SPSS统计分析软件和Matlab软件,测算长江上主要散货货种的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系数和灰色关联度,以及沿江能源行业与长江煤炭运输的相关系数和沿江钢铁行业与长江铁矿石运输的相关系数。为了进一步说明问题,继而对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回归分析。通过大量翔实的数据描述了长江主要散货的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度相关性。基于定性的分析和定量的研究,本文认为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它们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要对长江散货运输给予高度的重视,使其更好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为此,本文在最后提出了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温筱婷[9](2008)在《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钢铁是生产生活的基础物资,钢铁行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我国钢铁物流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效率相对低下,功能不尽完善,不能适应钢铁生产和钢材贸易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在规模、效益、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等方面与国外物流企业相比,仍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于我国钢铁企业的销售物流方面的研究,相对已有较多研究成果的生产物流和采购物流而言,尚缺乏从战略到策略的规划设计和系统的实施方案。本文在对钢铁行业及其物流模式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的特点、现状及发展趋势,然后结合钢铁企业销售模式及销售物流模式,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钢铁企业的销售物流模式,分析了模式架构及业务流程。接下来对于钢材而言,运输和仓储是两个很大的问题,因此接下来从运输管理和库存控制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剪裁配送加工已经渐渐在钢铁流通中占了重要席位,因此还对配送中心的功能及流程进行了分析。最后,以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对其销售物流从模式的架构、业务流程,运输方式选择,库存控制方面进行了优化。

武音茜[10](2008)在《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矿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和未来的主流,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转换处于加速成长或繁荣期,为铜消费的增长展现了光明前景。云南是我国主要铜生产基地之一,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铜行业采取的宏观措施见效,云南铜产业发展迅速,产业区位与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应抓住时机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铜产业。因此,深入研究云南铜资源经济与产业价值链结构,为进一步优化云南铜产业格局,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加速云南铜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研究是在先后参加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政策司主持、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等单位负责实施的“我国危机矿山体制、机制与管理模式的研究”(专题编号:200511044—2)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东川—易门铜矿山深部及外围勘查技术及示范研究”(课题编号:2006BAB01B09)等多个项目基础上开展的。在国际矿业经济与铜业发展趋势研究,及典型铜业大国(智利)与我国铜产业结构分析与对比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云南省典型铜矿山企业和铜矿业集团公司的实证研究,探索研究云南省铜资源经济学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范式。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创新是:(1)通过对产业组织学在我国铜业发展的应用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了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功能相结合的“二元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实践与内在经济规律,提出产业组织学新政策导向。矿产品市场价格与市场需求对矿产勘探和开发具有直接调节和导向作用,但市场价格过高或过低都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上世纪80年代矿产品市场价格过低和现今价位过高都出现了市场失灵现象。在市场失灵下,政府适度干预和宏观调控是对矿业企业内部-外部运行环境的协调过程,我国政府建立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功能相结合的“二元产业组织结构”对建立符合WTO规则的新矿业经济运行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云南省“二元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实践符合产业经济学规律,对全国矿业产业改革具有产业组织学示范价值。(2)从铜产业价值链角度,新构建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范式:铜产业价值链以铜产业链(铜资源勘查/铜矿山探矿→铜矿采矿/选矿→铜冶炼→铜加工→铜产品贸易)为基础,其在每一个节点都有相应的产品产出(铜矿业权(采矿权/勘探权)→铜矿石/铜精矿→阴极铜→铜盘条、铜板材等深加工产品),而前一个生产环节的产品又是后一个生产环节的原料,并且在每一环节都会产生价值增值。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作为贯穿整条产业价值链的资本市场运作,各节点的投融资活动亦能为该环节带来相应的价值增值。在铜产业价值链中,矿业权和铜精矿是产生最大交易成本(费用)的关键节点,它们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铜产业价值链整体效益最大化过程。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云南省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铜业公司,其产业价值链结构完整,借力中铝延伸其产业价值链至海外市场,挤入国际竞争平台。(3)基于对铜产业价值链涵义、节点划分与可交易产品的界定,对于铜资源经济范式理解为:铜资源经济(铜产业价值链的链式传递效应+倍增效益)=(铜矿地质勘查业+铜生产矿山+铜冶炼厂+铜深加工业)×资本市场中的高效金融工具×难以复制的专利技术×二元产业组织结构。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上已经进入矿业经济全球化平台,产业价值链的技术/资本传播与扩散模式为其产业价值链整体效益带来了“倍增效应”。(4)在铜产业价值链中设以铜金属储量为平衡单位,铜产业价值链的平衡关系式为:铜产业价值链平衡系数(CIVBS)=矿山探矿新增铜地质储量:开采矿量:铜矿石选矿量:铜冶炼量:铜产品深加工量。云南铜业(集团)有限公司铜产业价值链平衡系数CIVBS=0.92:1:1.74:1.51:0.012,这种产业价值链不平衡的矛盾,一方面揭示了云南铜业总产值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主要靠投入要素的增加,即主要靠提高冶炼产品的产量获得,经济增长的质量不高: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云南省铜产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和发展。(5)应用动态SCP和RSOMP等新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总结了云南省铜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建立了云南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范式,并提出相关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论文提纲范文)

(1)*ST重钢破产重整及其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总结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贡献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破产重整理论
        2.1.1 破产重整的概念
        2.1.2 破产重整的主要模式
        2.1.3 债转股方式下的破产重整
    2.2 破产重整的理论依据
        2.2.1 营运价值论
        2.2.2 利益与共论
        2.2.3 社会政策论
    2.3 企业绩效评价理论
        2.3.1 企业绩效评价的概念
        2.3.2 EVA指标绩效评价方法
第三章 *ST重钢破产重整案例背景
    3.1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介及发展概况
    3.2 *ST重钢深陷财务危机
        3.2.1 企业自身盈利能力差
        3.2.2 资产规模缩水,发展能力低下
        3.2.3 高负债率和低流动性导致风险提高
    3.3 *ST重钢深陷财务危机的原因
        3.3.1 钢铁行业不景气,产能过剩
        3.3.2 过度举债扩张,财务负担沉重
        3.3.3 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严重错配
    3.4 *ST重钢破产重整的原因
        3.4.1 面临退市风险,重钢自身重整需求
        3.4.2 强大重组方的参与
        3.4.3 国企壳资源有价值,地方政府引导重钢保壳
第四章 *ST重钢破产重整案例分析
    4.1 *ST重钢破产重整进程
    4.2 *ST重钢破产重整方案分析
        4.2.1 保留“壳资源”,引入重组方
        4.2.2 剥离低效无效资产,筹集偿债资金
        4.2.3 引入市场化债转股,提高清偿率
    4.3 重整前后股权结构变动情况
    4.4 债权人分类和清偿方案
    4.5 经营调整方案
        4.5.1 改变发展战略,调整产线与经营计划
        4.5.2 优化产品结构,升级工艺流程
        4.5.3 实施管理变革,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
        4.5.4 绿色与智能发展齐头并进,推动转型升级
第五章 *ST重钢破产重整绩效分析
    5.1 *ST重钢EVA计算
        5.1.1 计算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
        5.1.2 计算资本总额(TC)
        5.1.3 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
        5.1.4 计算*ST重钢的EVA值
    5.2 *ST重钢EVA指标企业绩效分析
    5.3 EVA指标与传统绩效评价指标的对比分析
        5.3.1 EVA值与净利润的对比分析
        5.3.2 EVA回报率与净资产收益率的对比分析
    5.4 *ST重钢破产重整效果及结果
    5.5 *ST重钢破产重整成功经验总结
        5.5.1 政府参与引导和市场化手段相结合
        5.5.2 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清偿债务——摆脱财务困境
        5.5.3 完善治理、调整经营方案——摆脱经营困境
        5.5.4 积极维护重整各相关方利益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建议
    6.1 研究结论
        6.1.1 陷入困境的企业可选择破产重整来脱困并恢复活力
        6.1.2 破产重整能一定程度提升短期绩效并保护相关方利益
        6.1.3 破产重整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和支持
    6.2 启示与建议
        6.2.1 选择专业强大的重组方,重整计划需顺应市场规律
        6.2.2 注重重整的实质,增强企业持续经营能力
        6.2.3 完善重整制度,保护债权人和职工的利益
        6.2.4 选择合适的重整模式和方案,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参考文献
致谢

(2)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CONTENTS Chapter Ⅰ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The Purpose of the Thesis
1.3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1.4 The Layout of the Thesis Chapter Ⅱ Literature Review
2.1 Studies on Schema Theory
    2.1.1 The Definition of Schema
    2.1.2 The Development of Schema Theory
    2.1.3 Classification of Schemata
    2.1.4 The Activation of Schemata
    2.1.5 Application of Schema Theory
2.2 Corporate Profiles and Schema Theory
    2.2.1 The Definition of Company Profiles and Its Functions
    2.2.2 Researches on Corporate Profiles
    2.2.3 Corporate Profiles and Schema Theory
2.3 Summary of Previous Studies Chapter Ⅲ Research Design and Methodology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Methodology
3.3 Data Collection Chapter Ⅳ Results and Discussions
4.1 Similarities of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1.1 Linguistic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1.2 Cultur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1.3 Form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1.4 Summary of Similarities
4.2 Differences of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2.1 Linguistic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2.2 Cultur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2.3 Formal Schemata of CCPs and ECPs
    4.2.4 Summary of Differences Chapter Ⅴ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Limitations of the Thesis
5.3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Study References Appendix 1 Corporate Profiles of the Chinese Companies Appendix 2 Corporate Profiles of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Companies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Acknowledgements

(3)中国铁物S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论文结构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调查研究法
        1.3.3 归纳演绎法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企业战略
        2.1.1 企业战略的界定
        2.1.2 企业战略的类型
    2.2 战略管理
        2.2.1 战略管理的内涵
        2.2.2 战略管理的要素
    2.3 PEST模型SWOT分析
        2.3.1 PEST模型
        2.3.2 SWOT分析
第3章 中国铁物SY公司的战略环境分析
    3.1 公司基本情况
    3.2 宏观环境分析
        3.2.1 政策环境分析
        3.2.2 经济环境分析
        3.2.3 技术环境分析
    3.3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3.3.1 行业内竞争
        3.3.2 替代品竞争
        3.3.3 潜在进入者
        3.3.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3.3.5 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3.4 行业需求环境分析
    3.5 内部环境分析
        3.5.1 公司基本情况
        3.5.2 公司品牌地位
        3.5.3 公司财务能力
        3.5.4 公司业务能力
        3.5.5 企业渠道能力
    3.6 SWOT分析
        3.6.1 优势
        3.6.2 劣势
        3.6.3 机会
        3.6.4 威胁
第4章 中国铁物SY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制定
    4.1 公司愿景与目标
        4.1.1 公司愿景
        4.1.2 发展目标
    4.2 公司的发展战略
        4.2.1 业务板块战略规划
        4.2.2 人力资源及信息管理规划
    4.3 企业的竞争战略
第5章 中国铁物SY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强化观念认识提高思想保障
        5.1.1 营造氛围落实战略
        5.1.2 凝练企业核心文化
    5.2 优化人力资源落实人才保障
        5.2.1 人才引进
        5.2.2 人才培养
        5.2.3 人才激励
    5.3 规划好投融资做好财务保障
        5.3.1 拓展融资渠道
        5.3.2 增强投资效率
    5.4 科学经营管理突出制度保障
        5.4.1 合理规划
        5.4.2 协同发展
        5.4.3 精细管理
        5.4.4 创新模式
        5.4.5 风险管控
第6章 结束语
    6.1 主要工作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论中国大型化工企业简介英译(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I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Materials
        1.2.1 Top Twelve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listed in Fortune 500 in 2012
        1.2.2 Top Nine American chemical companies listed in Fortune 500 in 2012
Chapter II TEXT TYPOLOGY AND TRANSLATION-ORIENTED TEXT ANALYSIS
    2.1 Text Typology Theory
    2.2 Text Analysis
        2.2.1 Extratextual analysis
        2.2.2 Intratextual analysis
        2.2.2.1 Subject matter
        2.2.2.2 Content
        2.2.2.3 The non-verbal elements
        2.2.2.4 Lexical and syntactic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III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AND THOSE OF THE TOP AMERICAN CHEMICAL COMPANIES
    3.1 Syntactic Differences
        3.1.1 Long sentences
        3.1.2 Short sentences
    3.2 Differences in the Focus of the Content
        3.2.1 Main Focus of the content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twelve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3.2.2 Main focus of the content of the top nine American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3.3 Cultural Differences
    3.4 Stylistic Differences
        3.4.1 Different subject person
        3.4.1.1 The third person
        3.4.1.2 The first person
        3.4.2 Differences in Web Designs
        3.4.2.1 Web designs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twelve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3.4.2.2 Web designs of the top nine American chemical companies’profiles
Chapter IV TRANSLATION PROBLEMS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TWELVE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4.1 Translation Problems at Grammatical Level
        4.1.1 Lexical problems
        4.1.1.1 Redundant words
        4.1.1.2 Improper diction
        4.1.1.3 Incorrect part-of-speech and inflection
        4.1.2 Syntactic problems
    4.2 Translation Problems Related to Culture
Chapter V CAUSES OF THE TRANSLATION PROBLEMS
    5.1 Failure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
    5.2 Failure to Recognize the Target Addresses of the Target Text
    5.3 Excessive Emphasis on the Correspondence of Forms between Source and Target Texts
ChapterVI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OR SOLVING THE TRANSLATION PROBLEMS
    6.1 Restructuring
    6.2 Reduction
    6.3 Interpretation
Chapter VII CONCLUSION
    7.1 Major Findings
    7.2 Reflection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ompanies’ Profiles
        7.2.1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rpus of company profile translation
        7.2.2 A common criterion for the translation of company names
        7.2.3 The translators’ translating competence
References
Appendix I: The Chinese and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twelve Chinese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Appendix II: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the top nine American chemical companies’ profiles

(5)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拟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拟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概念的界定
        2.1.1 国外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
        2.1.2 国内学者对其概念的界定
    2.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类型的划分
        2.2.1 国外学者对其分类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其分类的研究
    2.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特征的分析
        2.3.1 知识高度集中
        2.3.2 人员高度知识化
        2.3.3 与客户高度互动
        2.3.4 高度具有创新性
        2.3.5 高度依赖新技术
第三章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相关理论与方法
    3.1 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3.1.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3.1.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3.2 关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与创新的研究
        3.2.1 国外学者研究综述
        3.2.2 国内学者研究综述
    3.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趋势预测方法
        3.3.1 时间序列预测法
        3.3.2 灰色系统预测法
第四章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4.1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总体情况
        4.1.1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机构数量发展情况
        4.1.2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城镇就业人数增长情况及人员结构
        4.1.3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4.1.4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4.1.5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在云南省GDP中所占比重
    4.2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行业分析
        4.2.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4.2.2 金融业
        4.2.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2.4 科技服务业
    4.3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3.1 人力资源比较缺乏,竞争优势不明显
        4.3.2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总值的比例不大,还未形成主导地位
        4.3.3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市场化水平较低
        4.3.4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部结构和区域分布有待改善
        4.3.5 对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认知不足,未对其作专门分类研究
第五章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及对策建议
    5.1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趋势预测
        5.1.1 预测方法的选择
        5.1.2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的预测
        5.1.3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从业人员的预测
        5.1.4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所需投资的预测
    5.2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5.2.1 加快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5.2.2 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科技中介、信息服务业等特色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5.2.3 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减少对其的规制
        5.2.4 云南省各地州市应调整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内部结构,平衡发展
        5.2.5 完善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统计制度并健全统计体系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问卷访谈提纲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附录三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参与情况

(6)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2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的研究
    2.1 产业安全的概念
    2.2 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2.3 产业安全的内容和范围
        2.3.1 战略产业保护阶段的选择
        2.3.2 战略产业保护对象的选择
        2.3.3 战略产业的选择
    2.4 产业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
        2.4.1 外商直接投资
        2.4.2 外国产品倾销
        2.4.3 原料及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垄断
        2.4.4 国际贸易壁垒
3. 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评价模型
    3.1 现有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综述
    3.2 构建外资并购对产业安全影响模型
        3.2.1 评价模型
        3.2.2 评价指标
        3.2.3 以装备制造业为例
4. 外资并购发展状况及其对产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4.1 装备制造业
        4.1.1 ABB-合肥变压器
        4.1.2 新加坡威斯特-大连电机
        4.1.3 约翰迪尔-佳木斯联合收割机
        4.1.4 德国博世-威孚集团
        4.1.5 德国FAG-西北轴承
        4.1.6 瑞典阿特拉斯-沈阳凿岩机械
        4.1.7 西门子-锦西化工
        4.1.8 格里森-哈工
        4.1.9 小结
    4.2 汽车业
        4.2.1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
        4.2.2 美国福特汽车
        4.2.3 戴姆勒克莱斯勒
        4.2.4 德国大众集团
        4.2.5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4.2.6 日本丰田汽车公司
        4.2.7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
        4.2.8 法国雷诺汽车公司
        4.2.9 法国标志-雪铁龙集团(PSA)
        4.2.10 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
        4.2.11 小结
    4.3 化工
        4.3.1 水泥行业
        4.3.2 金属制品业
    4.4 日化
        4.4.1 联合利华-中华牙膏
        4.4.2 美国庄臣-上海家化
        4.4.3 欧莱雅-小护士、羽西
        4.4.4 美国强生-大宝
        4.4.5 小结
    4.5 医药业
        4.5.1 西域投资-美罗药业
        4.5.2 住友商事-天方药业
        4.5.3 荷兰DSM-华药集团
        4.5.4 拜耳医药(BHC)-东盛科技
        4.5.5 小结
    4.6 食品、饮料行业
        4.6.1 啤酒业
        4.6.2 纯净水、饮料
        4.6.3 肉类加工
        4.6.4 小结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加强我国对外资并购监管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上市公司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 ——马钢股份再融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
    1.3 论文框架
2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1 债券分类
    2.2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2.1 概念
        2.2.2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和传统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比较
        2.2.3 已发行上市的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介绍
        2.2.4 债券和权证的基本条款介绍
        2.2.5 认股权证理论价值的确定
        2.2.6 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会计处理
3 影响上市公司融资决策的因素
    3.1 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
    3.2 资本市场
    3.3 资本成本
        3.3.1 银行借款资本成本
        3.3.2 债券资本成本
        3.3.3 普通股资本成本
    3.4 资本结构
        3.4.1 相关理论
        3.4.2 资本结构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3.4.3 国家相关政策对融资决策的影响
4 上市公司再融资决策分析
    4.1 马钢股份融资背景
    4.2 马钢股份再融资分析
        4.2.1 融资方式的选择
    4.3 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组织实施
    4.4 关于马钢分离交易可转债融资的思考
5 结论及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8)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述
        1.2.1 国外研究概述
        1.2.2 国内研究概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的互动性分析
    2.1 长江沿线社会经济与产业发展现状
        2.1.1 长江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2.1.2 长江沿线产业发展现状
    2.2 长江散货运输特点
        2.2.1 煤炭
        2.2.2 非金属矿石
        2.2.3 矿建材料
        2.2.4 铁矿石
    2.3 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主要产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2.3.1 长江主要散货运输与沿江产业布局的相互影响
        2.3.2 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第3章 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
    3.1 灰色相关度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3.1.1 灰色关联度的定义及特征
        3.1.2 灰色关联度的原理
        3.1.3 灰色关联度分析的基本步骤
    3.2 灰色关联度测算
        3.2.1 煤炭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测算
        3.2.2 非金属矿石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测算
        3.2.3 矿建材料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测算
        3.2.4 铁矿石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度测算
第4章 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4.1 回归分析理论与方法
        4.1.1 回归分析的定义及原理
        4.1.2 回归分析的步骤
    4.2 用回归分析法分析长江散货运输与沿江社会经济的关系
        4.2.1 煤炭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4.2.2 非金属矿石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4.2.3 矿建材料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4.2.4 铁矿石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回归分析
    4.3 相关性分析结论比较
第5章 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建议
    5.1 长江沿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5.2 长江散货运输发展趋势分析
    5.3 发展长江散货运输的建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9)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论文框架
第2章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现状分析
    2.1 钢铁行业及其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1.1 钢铁行业现状
        2.1.2 钢铁物流存在问题分析
    2.2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现状分析
        2.2.1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特点及构成
        2.2.2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现状分析
        2.2.3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发展趋势
第3章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与分析
    3.1 钢铁企业销售模式研究
        3.1.1 钢材销售渠道分析
        3.1.2 钢材销售模式分析
    3.2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
        3.2.1 销售物流模式分析
        3.2.2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分析
    3.3 推荐销售物流模式的架构
    3.4 推荐销售物流模式的业务流程
第4章 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的关键环节研究
    4.1 配送中心
    4.2 运输管理
        4.2.1 运输方式的选择
        4.2.2 运输管理策略
    4.3 库存控制与管理
        4.3.1 库存控制的重要性
        4.3.2 库存控制
第5章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物流模式分析
    5.1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5.1.1 现有组织机构概况
        5.1.2 公司面临的主要竞争状况
        5.1.3 产成品概况
    5.2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物流模式现状分析
        5.2.1 销售物流现状
        5.2.2 物流基础设施状况
        5.2.3 问题分析
    5.3 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物流模式设计
        5.3.1 销售物流业务的重组
        5.3.2 配送中心的布局
        5.3.3 运输管理
        5.3.4 库存控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10)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
        1.1.1.1 问题的提出
        1.1.1.2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1.2.2 产业组织理论的主流学派
        1.2.3 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解决的关键问题和创新点
        1.4.1 解决的关键问题
        1.4.2 创新点与特色
    1.5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国际矿业经济与铜业发展趋势研究
    2.1 国际矿业经济发展现状
        2.1.1 矿业经济全球化是当今和未来的主流,云铜集团挤入国际行列
        2.1.2 全球矿业产业集约度迅速提高
        2.1.3 跨国矿业公司核心竞争力迅速形成,成为云铜集团同行竞争对手
        2.1.4 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将矿山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2.1.5 保护性的矿业税收政策
        2.1.6 国外矿业投资政策
    2.2 铜工业发展趋势
        2.2.1 世界铜工业状况
        2.2.2 铜工业产销状况
        2.2.3 铜工业的发展趋势
    2.3 智利铜产业结构与发展现状
        2.3.1 概况
        2.3.2 矿业发展
        2.3.3 智利铜产业发展概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铜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 空间链和企业链分析
        3.1.1 铜矿资源的空间分布概况
        3.1.2 铜生产企业概况与铜业上市公司企业链
    3.2 供需链分析
        3.2.1 矿床类型及其对我国铜矿业开发的制约
        3.2.2 铜矿资源质、量对产出的制约
        3.2.3 我国铜资源开发利用分析
        3.2.4 铜精矿供应紧张,铜精矿供应链与冶炼生产需求链间矛盾突出
        3.2.5 下游主要消费行业发展与需求分析
        3.2.6 我国自给铜矿供给情况分析
        3.2.7 铜进出口贸易分析
        3.2.7.1 铜资源进口依赖严重
        3.2.7.2 铜的终端产品出口高增长
    3.3 价值链分析
        3.3.1 世界铜加工中心向中国转移,但价值链效益差,环境代价高
        3.3.2 铜产业价值链与交易成本
        3.3.3 高铜价正在悄然改变铜加工业的产业结构
        3.3.4 骨干铜冶炼企业继续向下游延伸产业链(价值链发展趋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云南省区域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链研究
    4.1 云南省资本市场建设
    4.2 云南省铜资源分布与铜产业集中度
    4.3 云南省铜产业链
        4.3.1 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功能结合的“二元产业组织结构”
        4.3.2 云南省铜矿资源潜力
    4.4 云南铜产业区位与市场竞争优势分析
        4.4.1 云南省具有地缘经济优势
        4.4.2 铜矿山具有较好的技术创新能力
        4.4.3 矿山接替资源能力开始增强
        4.4.4 核心企业集团与资本市场开始对接
        4.4.5 铜产业发展外部社会环境好
    4.5 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位置实证研究
        4.5.1 RSOMP分析方法
        4.5.1.2 企业集团公司研究
        4.5.1.3 RSOMP分析方法的提出
        4.5.2 云南省“二元产业组织结构”的创新实践
        4.5.2.1 云铜集团RSOMP分析
        4.5.2.2 云锡集团RSOMP分析
    4.6 云南省铜产业与相关产业集群
        4.6.1 地质勘探
        4.6.2 水/电/煤能源
        4.6.3 科研和人才队伍
        4.6.4 道路交通和物流运输
        4.6.5 矿业旅游和旅游工艺品
        4.6.5.1 矿业旅游
        4.6.5.2 传统工艺铜制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云南省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
    5.1 对铜产业价值链涵义、节点与可交易产品的界定
        5.1.1 产业价值链概述
        5.1.2 交易成本理论的内涵与发展
        5.1.3 铜产业价值链节点划分与可交易产品
        5.1.4 云南省铜产业价值链结构模式
    5.2 铜资源储量和铜矿业权可供性与交易潜力分析
        5.2.1 云南省铜资源与开发利用状况
        5.2.1.1 一些铜矿山面临铜资源开采枯竭问题
        5.2.1.2 云南省危机铜矿山找矿实证
        5.2.2 云南铜矿山资源潜力
    5.3 云铜集团下属矿业公司内部产业结构
        5.3.1 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5.3.2 云南金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5.3.3 云南星焰有色金属股份公司
        5.3.4 云南楚雄矿冶股份有限公司
        5.3.5 凉山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5.4 云南铜矿山企业运行机制的动态SCP实证分析
        5.4.1 SCP分析方法
        5.4.2 动态SCP分析实例
        5.4.2.1 金沙公司投资体制改革
        5.4.2.2 投资体制改革前后的SCP分析对比
        5.4.2.3 投资体制改革后的矿山地质找矿成果
        5.4.2.4 投资体制改革后的技术创新实例分析
        5.4.2.5 投资体制改革前后的动态SCP分析研究
        5.4.2.6 金沙公司动态SCP分析的思考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 B:攻读学位期间参加项目和有关会议列表

四、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论文参考文献)

  • [1]*ST重钢破产重整及其绩效研究[D]. 林涛.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2]基于图式理论的中国公司与英美公司简介对比分析[D]. 乔敬博.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2)
  • [3]中国铁物SY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冯海涛. 东北大学, 2013(03)
  • [4]论中国大型化工企业简介英译[D]. 曲芳蕾. 烟台大学, 2013(03)
  • [5]云南省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D]. 王启明.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1)
  • [6]跨国公司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影响研究[D]. 徐淼. 北京交通大学, 2009(02)
  • [7]上市公司分离交易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 ——马钢股份再融资分析[D]. 明胜. 重庆大学, 2008(06)
  • [8]长江散货运输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D]. 罗洪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5)
  • [9]钢铁企业销售物流模式研究与应用[D]. 温筱婷. 西南交通大学, 2008(06)
  • [10]云南省铜资源经济与铜产业价值链结构研究[D]. 武音茜. 昆明理工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昆钢将在中国香港上市H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