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教材科学管理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会玲[1](2021)在《新时代地方高校专业教材选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
石佳璇[2](2021)在《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教材是学校培养人才、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它具体体现及演绎各有关学科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教学内容,对教学计划的执行提供相应的保障。由于我国的高等学校对专业知识的传授是高度重视的,高等学校教材的成果极大程度上都反映在高校的科研水平以及教育教学之中,同时高校教材也是这个时代的晴雨表,能够折射出现在高等学校发展的进程。因此针对教材的学校内部教材管理体制的建构对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改革都是很重要的。本研究对高等学校内部的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地剖析,采用“应然—实然—应然”的逻辑范式,对文献法和访谈法进行运用以便收集资料,将访谈资料和文献资料系统和完整的收集到本研究中。本研究根据理论与实践的互相结合,让整个研究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以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对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并为沈阳师范大学内部现行的教材管理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能够弥补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上的不足,对我国各大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具体五部分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言。这一章阐述了五个方面,问题提出、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从这些方面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第三章: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本章从应然状态出发,明确好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主体和内容,构建出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即教材征订制度、教材选用制度、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教材库管制度、教材结算制度以及教材评价制度这六个制度。第四章: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反思。本章从实然状态出发,运用构建的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以及对沈阳师范大学现行的教材管理制度进行分析,提出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现存的问题,即教材征订制度的不完善、教材选用制度存在片面性、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实施困难、没有统一的教材库管制度、教材费用结算制度的不明确以及对教材评价制度不够重视的问题。第五章:改进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议。本章从应然状态出发,针对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教材征订制度、建立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规划好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优化教材库管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教材资金管理制度、加强教材评价的制度建设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以期能够提供帮助。
郭瑾莉,王天泽[3](2020)在《新时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设:实践审思与行动路径》文中研究表明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将教材置于治国理政的高度加以重视,明确提出高校教材要体现党和国家意志、全面提高教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材等新要求。地方高校教材建设虽取得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教材育人导向性不强、组织管理水平偏低、自编教材质量不高等现实问题。基于此,新时代地方高校加强和改进教材建设,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推动教材政治建设;立足严格管理,加快完善教材管理制度与秩序;切实在教材特色和高水平编写人员上下功夫,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精品教材。
张晋[4](2020)在《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要求》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经历了实践与探索、发展与创新的不同阶段,建立了教材的三级管理体系;形成了教材编审、选用、出版和发行的工作机制;构建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教材评价制度。新时代开创高校教材建设的新局面,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学生发展为基点提升教材质量,突出教材建设的育人特征;明确教材管理主体职责,严格落实教材管理办法;落实教材建设工作机制,完善中国特色教材治理体系;明确高校教材评价标准,构建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完善教材编写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强化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推进教材建设科学化发展。
武姗姗[5](2020)在《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文中提出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高校课程教材管理是高校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教材管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针对大学教材管理问题先后出台系列文件,提出相关要求。2017年,国家成立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同年,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全面审议教材工作,这是建国70年以来第一次创立高标准的教材管理组织。因此,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分析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政策建议,对于优化高校教材管理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均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Z大学为个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两份问卷,在全校范围内分别抽样调查教师和学生,从师生使用教材活动中最直观的感受和体悟来了解Z大学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现状。同时,就教材管理工作深入访谈了部分专任教师、校院两级的教材管理人员,获取第一手材料,力图从教材开发、教材选择、教材使用、教材评价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透视Z大学教材管理的现状。研究发现,Z大学教材管理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教材中有较高的话语权,教材选用的程序规范,所选用的教材与教学适配性高,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使用教材方式灵活,并未把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依据。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为选用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新形态教材开发困难重重、“新高考”录取学生基础不一致突显教材选择的难、教材评价标准有待完善、教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必须进一步重视教材管理工作,在选用教材时要严把质量关,加大新形态教材建设力度,通过教材补齐新高考改革为学生带来的基础短板,强化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此外,还需完善教材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材管理的科学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质量,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李蓉芳[6](2020)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张,高等教育的质量发展也亟待全新的突破。高校将科研成果转化成技术生产力已拥有成熟的转化机制,但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的机制却仍处于萌芽阶段。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教学内容,既为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建设输送源源不断的知识资源,也使学生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有效利用科研成果建设一流本科。大学的科研与教学密不可分。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是“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科教融合”与“教学学术”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提供理论基础;科研与教学作为师生共同活动,共享大学平台资源并交汇于学科知识系统,为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转化提供现实可能性。实践中,科研成果转化成本科教学内容主要有三种形式:科研成果转化成“成文型”教材内容,科研项目转化成“活动型”实践教学内容,科研过程转化成“过程型”研究性教学。同时,通过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优化程序、循环程序以及渗透程序,实现教材体系的优化升级,学科知识系统的周期性更新,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我国“双一流”高校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取得一定成效,同时也存在转化机制不完善的相关问题。研究中,通过比较分析5所“双一流”高校的教授给本科生授课情况、实践教学项目以及科研课程群建设情况,发现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师生已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逐步形成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但高校也面临着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集中表现为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资源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高校需要探索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理论模型和实际对策。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存在三种可推广模式:“科教互动圈”、“课程压缩柱”、“成果知识库”;实践机制中,典型代表是日本大学的讲座制、小班研讨教学制、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创新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要从转化体系、转化环境、转化资金保障及社会支持力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同时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崔钟锐[7](2020)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国内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逐渐深入,教育产业的信息化管理也逐渐的获得国内各个高校的关注。对于当前阶段的高校来讲,它们希望教材管理工作能够做到安全、方便。教材是高校进行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能否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会对高校的教学质量造成严重的干扰。由于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招生的数量以及专业的种类越来越多,国内许多高校都在进行校区的扩建工作,相应的教材管理工作任务也越来越重,传统的单机教管系统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前的管理工作要求。在此背景下,怎样更好的进行教学管理,已经成为当前国内各个高校需要解决的关键管理问题之一。本文根据高等院校教材管理效率不高、信息数据查询比较困难等问题,立足在软件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专业的教材管理系统设计。以My Eclipse作为系统的基础平台,选择J2EE体系结构进行构建,选择三层架构设计,根据MVC模式的理念,设计出来一套专门的高校管理系统。该系统的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教材管理员,一种是系统管理员,包括七大管理功能模块:书费管理、教材入库管理、教材出库管理、教材库存管理、综合查询管理、移动APP管理、系统管理功能模块等。针对调试中出现的问题,该系统又进行了优化处理。本文中的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相关工作,能够为当前国内高校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一定的有效的理论跟实践支持。
刘蓓蕾[8](2019)在《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加速膨胀,势不可挡。面对迅猛增长、日新月异的信息环境,高校图书馆面临转型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文献资源需要整合,馆舍空间需要重构,信息服务需要创新。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是高校图书馆收藏的一类重要文献资源,开展面向专业分类的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教材文献是高校图书馆的一类特殊信息资源,在以往的实践中都是按照一般图书分类编目,缺乏所对应的课程信息和专业信息,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和老师们对教材资源利用的充分性。本文应用文献调研法、系统论法、观察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提出面向专业的教材信息组织策略,使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功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绘制教材服务蓝图,使高校专业的教学科研与教材循环利用得到更好的支持;设计教材服务模式,使高校教材信息用户能更好地贴近并利用资源。本文的主题是面向专业分类的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立足于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的现状,总结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用信息学与管理学的相关理论,设计适合高校信息用户需求的高校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与服务范式。从学科专业视角入手,针对教材的应用范围和内容特征,设计组织体系、完善信息构建、优化管理方法、创新服务模式,为进一步拓展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提供理论支撑。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一、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其优势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二、开展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研究。三、开展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研究并绘制服务蓝图。四、开展基于网络的教材服务模式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思路与内容、概括了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二章在信息构建理论的两个根本原则与四个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开展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策略研究,包括对其三要素的分析以及在方法论的指导下构建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信息组织体系,使其符合信息构建的基本原则,并体现高校图书馆教材建设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第三章在全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开展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服务研究,明确高校图书馆教材资源服务的内容、流程、和范式等环节,设计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蓝图,揭示服务内部关系与外部联系,更直观的体现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各阶段步骤与目标。第四章在对国内外高校网站调研的基础上,设计了教材服务网站的基础架构与组织方式,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应当构建基于教材阅览室和网络平台的O2O模式,基于身份认证的B2C模式,基于共享理念的C2C模式。第五章为总结和展望,在对本文做出总结对基础上提出了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李愈娜[9](2019)在《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民办高校规模不断壮大,学生数量节节攀升,学生教材需求的不断变化给高校的教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库存积压、学生个性化选择、资金占用,面对高校教材管理的新形势,传统手工的教材管理模式显然已经无法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以人工上报教材计划单确定学生教材需求量和传递教材供应信息的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学校对教材管理的需求。如何在教材订单的收集环节、供应环节、库存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以实现教材的零库存管理,构建基于互联网的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移动互联网个性化的教材管理系统,并将系统纳入当前的学校信息化建设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本文以实现教材零库存管理为基本目标,从A学院教材管理工作的现状出发,分析当前教材供应管理流程各个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移动互联环境下,采用微信小程序开发教材管理系统的优化办法,实现学校教材供应管理信息化和零库存管理。本文第二章主要介绍了A学院教材选用、教材订单收集、教材费用管理、教材采购、教材库存管理、发放和教材供应管理特点;第三章详细地分析了A学院教材管理存在教材质量不高、教材征订周期长、订购流程复杂、教材库存积压、教材发放及费用结算繁杂等主要问题并相应地提出了教材选用管理优化、征订管理流程优化、精准化订购、教材配送、发放及库存优化和微信支付教材费用优化办法。第四章详细地介绍了教材管理系统的可行性分析、系统规划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系统的征订模块主要包括登录模块、教材信息模块、教材选用模块、教材订购模块、教材评价模块、供应商管理模块、供应信息管理模块和库存管理模块;第五章主要是系统的运行测试和系统的应用效果分析。文章最后是本文的结论部分,结论部分主要是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的展望。基于微信小程序开发的教材管理系统,将教材管理中的学生、教师、教务员、教材管理员、教材供应商等关联人员纳入到系统管理中,教材的使用需求、购买需求、采购需求等数据能够在系统中实现快速收集并生成教材征订订单,改变了以往人工传递教材征订信息的低效率工作模式,实现教材管理的信息化,同时也为实现零库存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俊琳[10](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材建设研究经历重启、深化、反思、发展、分化等五个阶段,研究者对高校教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理念和目标,内涵、原则和问题,高校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等关系,国外高校教材建设经验及其与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的比较等展开研究。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研究将朝着以教学论为轴心辐射多学科的高校教材理论研究,以实践为动力聚焦高校、专业、课程的特色研究,以科学为导向综合多样方法的系统研究的方向推进。
二、高校教材科学管理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教材科学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建设日益重要 |
(二)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亟待完善 |
(三)对于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不足 |
(四)导师编书及个人兴趣相契合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
(一)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的文献综述 |
(二)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的文本综述 |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四)研究意义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二章: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教材 |
(二)管理 |
(三)制度 |
(四)高等学校 |
(五)教材管理 |
(六)教材管理制度 |
(七)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制度 |
二、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教育学理论 |
(二)管理学理论 |
(三)学校管理理论 |
第三章: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
一、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的主体 |
二、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的内容 |
三、关于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的制度 |
(一)教材征订制度 |
(二)教材选用制度 |
(三)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 |
(四)教材库管制度 |
(五)教材结算制度 |
(六)教材评价制度 |
第四章 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反思 |
一、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主体的反思 |
二、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内容的反思 |
三、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的反思 |
(一)教材征订制度的不完善 |
(二)在教材选用制度上存在片面性 |
(三)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实施困难 |
(四)没有统一的教材库管制度 |
(五)教材费用结算制度不明确 |
(六)对教材评价制度不够重视 |
第五章:改进沈阳师范大学内部教材管理制度体系的建议 |
一、构建完善的教材征订制度 |
(一)建立岗位责任制 |
(二)严格把控教材征订工作 |
二、建立合理的教材选用制度 |
(一)设立教材报审制度 |
(二)制定教材规划制度 |
(三)完善教材保障制度 |
三、规划好教材发放与领取制度 |
四、优化教材库管管理制度 |
五、进一步明确教材资金管理制度 |
(一)遵行国家相关制度要求 |
(二)应设立激励制度 |
(三)规范教材资金管理 |
六、加强教材评价的制度建设 |
(一)组建会议评价制度 |
(二)建立教材评价的复议制度 |
(三)实行教材分类和分级评价制度 |
(四)建立教材质量评价的监督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新时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设:实践审思与行动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时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设的实践要求 |
(一)全面彰显党和国家意志 |
(二)全面提高教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
(三)着力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材 |
二、地方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
(一)教材育人导向需要进一步强化 |
(二)教材组织管理水平偏低 |
(三)自编教材质量急需提高 |
三、新时代地方高校加强和改进教材工作的行动路径 |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进一步推动教材政治建设 |
1. 坚持以“五个体现”为基本遵循,从思想上保障党对教材的全面领导。 |
2. 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教材管理体制,从组织上保障党对教材的全面领导。 |
3. 形成系统完备的规章和科学规范的机制,从制度上保障党对教材的全面领导。 |
(二)立足严格管理,加快完善教材管理制度与秩序 |
1. 要明标准、严程序。 |
2. 要严格两项审查。 |
3. 要强化质量监测与反馈。 |
(三)切实做好“两个下功夫”,打造更具特色和影响力的精品教材 |
1. 要扶优、扶新、扶缺,着力在教材特色上下功夫。 |
2. 强化教师培养和激励引导,着力在人员水平上下功夫。 |
(4)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要求(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 |
(一)高校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期——“增量” |
(二)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期——“提质” |
二、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时代要求 |
(一)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现实基础 |
1.建立了国家、地方、高校等三级教材管理体系 |
2.构建了教材编审、选用、出版、发行的工作机制 |
3.形成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教材评价制度 |
(二)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
1.教材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有待加强 |
2.高素质专业化的教材建设队伍有待加强 |
3.高校教材建设的相关科学研究有待加强 |
(三)我国高校教材建设工作的时代特征 |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教育的基本要求 |
2.以学生发展为基点提升教材质量,突出教材建设的育人特征 |
3.明确教材管理主体职责,严格落实教材管理办法 |
4.落实教材建设工作机制,完善中国特色教材治理体系 |
5.明确高校教材评价标准,构建教材建设质量保障体系 |
6.完善教材编写激励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材建设队伍 |
7.强化高校教材建设研究,推进教材建设的科学化发展 |
(5)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1.课程教材 |
2.教材管理 |
(四)文献综述 |
1.“高校教材管理”相关文献趋势分析 |
2.已有研究的分类综述 |
3.研究述评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本科课程教材管理调查的设计实施 |
(一)调查框架 |
(二)调查工具 |
1.问卷部分 |
2.访谈部分 |
(三)调查对象 |
1.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 |
2.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试测问卷) |
3.研究对象具体情况(正式问卷) |
(四)调查伦理 |
二、本科课程教材管理调查的结果分析 |
(一)教材管理总体情况 |
(二)教材选择情况 |
1.教材选择权 |
2.教学适用水平 |
3.不同语言教材的选择 |
4.不同载体教材的选择 |
(三)教材开发情况 |
1.教材更新速度 |
2.自编教材的质量 |
3.自编教材使用率 |
4.自编教材政策宣传 |
(四)教材使用情况 |
1.本科教学是否需要教材 |
2.教师教材使用方式 |
3.教材内容与课时量 |
(五)教材评价情况 |
三、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
(一)Z大学教材管理的突出特点 |
1.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 |
2.教材选用程序规范 |
3.教材与教学适配性高 |
4.教材使用方式灵活 |
(二)教材管理的问题所在 |
1.教材选用质量参差不齐 |
2.新形态教材开发困难重重 |
3.“新高考”突显教材遴选难度 |
4.教材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
5.教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
四、优化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对策思考 |
(一)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 |
1.选用高水准优质教材 |
2.建立反馈机制淘汰劣质教材 |
3.提高教材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
(二)强化新形态教材的建设 |
1.构筑数字化教育生态环境 |
2.创建支持新形态教材的教学模式 |
3.构建新形态教材立体化发展模式 |
(三)鼓励教师编写教材讲义 |
(四)优化教材评价激励机制 |
1.教材评价机制的构建 |
2.教材激励机制的构建 |
(五)有效提升教材管理工作效率 |
1.教材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路径 |
2.完善教材管理信息化系统 |
参考文献 |
附录1: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附录2: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
附录3: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访谈提纲(管理人员) |
附录4: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访谈提纲(专任教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文献综述 |
1.2.2 研究述评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科研成果 |
1.3.2 教学内容 |
1.3.3 转化机制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2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内在逻辑分析 |
2.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必要性分析 |
2.1.1 “高深学问”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形式 |
2.1.2 知识生产模式转型的关键环节 |
2.1.3 高等教育质量的基本制度保障 |
2.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行性分析 |
2.2.1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容性 |
2.2.2 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的相交性 |
第3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践运行机制 |
3.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主要形式 |
3.1.1 “成文型”转化——科研成果向教材内容转化 |
3.1.2 “活动型”转化——科研项目向实践教学内容转化 |
3.1.3 “过程型”转化——科研过程向研究性教学转化 |
3.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动态程序 |
3.2.1 优化程序——科研成果推动教材内容体系的优选升级 |
3.2.2 循环程序——基于知识周期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循环转化 |
3.2.3 渗透程序——基于人才培养的科研成果向教学内容渗透转化 |
第4章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实证分析——以5 所“双一流”高校为例 |
4.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分析 |
4.1.1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现状对比 |
4.1.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特征分析 |
4.2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成效 |
4.2.1 主体意识:高校师生初步形成成果转化的认知和需求 |
4.2.2 平台建设:优势学科平台与教学平台互促发展 |
4.2.3 转化环境:以研促教的本科教育生态系统建设 |
4.3 高校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性困境 |
4.3.1 科研成果实际转化率总体偏低,激励机制不到位 |
4.3.2 科研成果转化绩效考核不规范,评价机制不完善 |
4.3.3 科研成果转化的资源支持不足,保障机制不健全 |
4.3.4 学科间科研成果转化水平悬殊,协同机制不完善 |
第5章 建构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可推广模式 |
5.1 科教互动圈模式 |
5.1.1 科教互动圈的理论模型 |
5.1.2 科教互动圈拟解决的问题 |
5.1.3 科教互动圈模式的实践——日本大学的讲座制 |
5.2 课程压缩柱模式 |
5.2.1 课程压缩柱的理论模型 |
5.2.2 课程压缩柱拟解决的问题 |
5.2.3 课程压缩柱模式的实践——小班研讨教学制 |
5.3 成果知识库模式 |
5.3.1 成果知识库的理论模型 |
5.3.2 成果知识库拟解决的问题 |
5.3.3 成果知识库模式的实践——高校机构知识库机制 |
第6章 推动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创新 |
6.1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的优化设计 |
6.1.1 加强科研成果转化体系建设,为成果转化提供全程保障 |
6.1.2 营造开放包容的转化环境,鼓励转化形式多元化 |
6.1.3 强化转化资金保障,提倡多学科成果转化资源共享 |
6.1.4 吸纳社会支持力量,提高多元主体的重视度和参与度 |
6.2 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机制创新的基本对策 |
6.2.1 构建科研助推教学的本科生科研参与机制 |
6.2.2 建立科研反哺教学的教师评价与发展机制 |
6.2.3 打造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 |
2 相关技术介绍 |
2.1 工作流的技术 |
2.2 MySQL数据库管理系统 |
2.3 ADO.NET技术 |
2.4 Ajax技术 |
2.5 HTML5技术 |
2.6 Spring MVC架构 |
2.7 JPA技术架构 |
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信息系统需求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
3.1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整体功能分析 |
3.1.1 系统功能模型 |
3.1.2 系统业务构成模型 |
3.1.3 系统数据安全 |
3.2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业务分析 |
3.2.1 业务流程 |
3.2.2 教材系统业务模型 |
3.2.3 数据共享机制 |
3.3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信息系统业务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系统需求分析 |
3.3.2 不同功能模块系统需求分析 |
3.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信息系统可行性分析 |
3.4.1 经济可行性 |
3.4.2 技术可行性 |
3.4.3 应用可行性 |
3.4.4 操作可行性 |
4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信息系统设计 |
4.1 系统设计原则 |
4.2 系统设计目标 |
4.3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总体设计 |
4.3.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4.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3 系统网络拓扑架构设计 |
4.4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功能模块详细设计 |
4.4.1 用户权限功能模块 |
4.4.2 数据库操作功能设计 |
4.4.3 用户界面工厂设计 |
4.4.4 用户管理模块设计 |
4.4.5 书费管理模块设计 |
4.4.6 教材入库管理模块设计 |
4.4.7 教材出库管理模块设计 |
4.4.8 教材库存管理模块设计 |
4.4.9 综合查询管理模块设计 |
4.4.10 移动App管理模块设计 |
4.4.11 系统管理模块设计 |
4.5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 |
4.5.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 |
4.5.2 数据库物理结构设计 |
5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信息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实现环境 |
5.2 高校教材管理系统主要功能的实现 |
5.2.1 用户登录功能模块的实现 |
5.2.2 管理员模块功能实现 |
5.2.3 学生模块功能实现 |
5.2.4 教材评价功能 |
5.2.5 供应商及库存管理功能 |
5.2.6 移动APP管理实现 |
5.3 高校教材信息系统测试 |
5.3.1 系统测试概述 |
5.3.2 系统测试环境与工具 |
5.3.3 系统测试用例 |
5.3.4 测试结果分析 |
5.3.5 教材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发表论文 |
致谢 |
(8)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 |
2.1 信息构建理论概述 |
2.1.1 信息构建背景 |
2.1.2 信息构建定义 |
2.1.3 信息构建根本原则 |
2.1.4 信息构建核心内容 |
2.2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概况 |
2.2.1 现状分析 |
2.2.2 必要性与可行性 |
2.2.3 优势及不足 |
2.3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策略 |
2.3.1 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原则 |
2.3.2 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教材信息组织三要素 |
2.3.3 基于信息构建理论的教材信息组织方法 |
2.4 高校图书馆教材阅览室信息组织 |
2.4.1 组织系统:收集与分类 |
2.4.2 标识系统:编目 |
2.4.3 导航系统:排架 |
2.4.4 检索系统:索引 |
2.5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网站的信息组织 |
4.4.1 教材网站组织系统 |
4.4.2 教材网站导航系统 |
4.4.3 教材网站标识系统 |
4.4.4 教材网站检索系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设计 |
3.1 教材服务概况 |
3.1.1 教材服务理论基础 |
3.1.2 教材服务现状 |
3.1.3 教材服务创新 |
3.2 教材阅览室服务 |
3.2.1 专业教育 |
3.2.2 参考比较 |
3.2.3 宣传展示 |
3.2.4 样本收藏 |
3.3 教材循环利用服务 |
3.3.1 晒书会与图书漂流 |
3.3.2 组织机构 |
3.3.3 服务内容 |
3.3.4 服务评估 |
3.4 教材服务蓝图 |
3.4.1 服务蓝图理论 |
3.4.2 教材阅览室服务蓝图 |
3.4.3 教材循环利用服务蓝图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校图书馆教材服务模式 |
4.1 服务模式概述 |
4.2 教材服务网站调查 |
4.3 教材服务网站的基础架构 |
4.4 基于网络的教材服务模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及应用价值 |
第二章 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 |
2.1 A学院简介 |
2.2 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现状 |
2.2.1 教材选用环节 |
2.2.2 教材订单收集环节 |
2.2.3 教材费用管理环节 |
2.2.4 教材征订环节 |
2.2.5 教材库存管理与发放环节 |
2.3 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特点 |
第三章 教材供应管理问题及措施 |
3.1 教材供应管理存在的问题 |
3.1.1 教材选用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
3.1.2 教材征订信息收集周期长,订购流程复杂 |
3.1.3 教材订单无法做到精准化,导致库存教材积压 |
3.1.4 教材的发放环节信息化程度不够 |
3.1.5 教材费用结算繁杂、耗时长、容易出错 |
3.2 零库存目标下教材供应管理优化措施 |
3.2.1 教材选用管理优化 |
3.2.2 教材征订管理流程优化 |
3.2.3 实施精准化教材征订管理 |
3.2.4 教材配送、发放及库存管理优化 |
3.2.5 按实结算,使用微信支付收取教材费用 |
第四章 以零库存为目标的教材管理系统开发 |
4.1 教材管理系统可行性分析 |
4.1.1 系统开发的技术可行性 |
4.1.2 接口可定义,技术可行性强 |
4.1.3 安全性高,管理和使用方便 |
4.1.4 供应链信息管理功能强大 |
4.2 教材管理系统规划 |
4.2.1 系统开发的目标 |
4.2.2 系统开发原则 |
4.2.3 系统软件框架 |
4.2.4 系统开发环境 |
4.3 系统功能设计 |
4.3.1 系统登录功能模块 |
4.3.2 教材信息功能模块 |
4.3.3 教材选用功能模块 |
4.3.4 教材订购功能模块 |
4.3.5 教材评价功能模块 |
4.3.6 供应商管理模块 |
4.3.7 供应信息管理模块 |
4.3.8 库存管理模块 |
第五章 教材管理系统测试及应用效果 |
5.1 系统的运行测试 |
5.1.1 用户登录测试 |
5.1.2 教材征订功能测试 |
5.1.3 教材选择功能测试 |
5.1.4 信息录入和审核功能测试 |
5.1.5 用户评价功能测试 |
5.2 网页管理端功能测试 |
5.2.1 登录功能测试 |
5.2.2 管理端功能测试 |
5.3 教材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
5.4 优化前后的教材管理成本及库存状况对比分析 |
5.4.1 优化前的教材管理成本构成 |
5.4.2 优化后的管理成本构成 |
5.5 优化后的库存管理状况对比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的基本历程 |
1. 研究重启阶段 (1977-1986年) |
2. 研究深化阶段 (1987-1992年) |
3. 研究反思阶段 (1993-1999年) |
4. 研究发展阶段 (2000-2007年) |
5. 研究分化阶段 (2008年至今) |
二、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的进展 |
1. 高校教材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
2. 高校教材建设的理念和目标 |
3. 高校教材建设的内涵、原则与问题 |
4. 高校教材建设与教育改革、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等关系 |
5. 国外高校教材建设经验及其与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的比较 |
三、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的趋势 |
1. 以教学论为轴心辐射多学科的高校教材理论研究 |
2. 以实践为动力聚焦高校、专业、课程的特色研究 |
3. 以科学为导向综合多样方法的系统研究 |
四、高校教材科学管理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地方高校专业教材选用机制研究[D]. 陈会玲. 淮北师范大学, 2021
- [2]高等学校内部教材管理制度研究 ——以沈阳师范大学为例[D]. 石佳璇.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3]新时代地方高校教材建设:实践审思与行动路径[J]. 郭瑾莉,王天泽. 中国高教研究, 2020(08)
- [4]新时代高校教材建设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要求[J]. 张晋.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20(08)
- [5]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D]. 武姗姗.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科研成果向本科教学内容转化的机制研究[D]. 李蓉芳.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7]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崔钟锐. 郑州大学, 2020(02)
- [8]面向专业的高校图书馆教材信息组织与服务研究[D]. 刘蓓蕾. 江苏大学, 2019(02)
- [9]A学院教材供应管理优化研究[D]. 李愈娜.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 [10]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高校教材建设研究:历程、进展和趋势[J]. 王俊琳.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