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在强电场和磁场中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

H~-在强电场和磁场中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

一、强电场和磁场中H~-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唐田田,祝庆利[1](2021)在《GaAs电介质表面对剥离电子通量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研究了Ga As电介质表面对氢负离子在磁场中的光剥离干涉图样的作用,推导并计算了本体系下的光剥离电子流通量,主要研究Ga As电介质表面到离子的距离不同对电子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电介质表面到离子的距离可以改变电子通量分布中的振荡结构,影响探测平面上形成的干涉图样的分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电介质表面到离子的距离来调控剥离电子的通量和干涉图样分布.

唐田田,姚建刚,祝庆利[2](2019)在《氢负离子的光剥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利用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研究了氢负离子在矩形微腔中的光剥离,推导出了体系的光剥离截面,利用反射定律,找出该体系下剥离电子运动的闭合轨道.光剥离截面中的振荡是由与闭合轨道相联系的返回波与波源函数发生干涉引起的,而闭合轨道的长度和数目与矩形腔尺寸有关,所以通过改变矩形腔尺寸可以来调控光剥离截面.同时,麻志君用量子力学方法讨论了矩形腔的光剥离,本文的计算结果与其进行了详细比较分析,希望为量子力学方法和半经典理论研究光剥离问题的正确性提供一定依据,对于实验研究负离子在外腔中的光剥离提供参考.

王德华,李梦芝,宋鸿娜,任笑笑[3](2018)在《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截面的量子力学计算》文中指出利用量子力学方法推导出了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截面的近似计算公式,该公式可以表示成不存在金属面时的光滑背景项和一个与金属面有关的修改因子乘积的形式.研究表明:当激光激化方向沿着z轴方向时,光剥离截面中呈现出不规则的阶梯型的振荡结构.通过将本文的结果和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当金属面距离氢负离子的距离比较近时,利用量子力学方法计算的光剥离截面和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的结果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但是当距离比较远时,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吻合较好.对于椭圆激化光,金属面对光剥离截面的影响比较小,光剥离截面趋近于不存在外场情况的光滑光剥离截面.本文的结果可以为实验研究氢负离子在表面附近的光剥离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陈召杭[4](2017)在《氢负离子在强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短脉冲激光技术的发展,在实验室中制备和检测不同体系的电子波包已成为可能。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有着应用范围广、物理图像清晰等优点成为解决强场中原子或分子光吸收现象的主要工具,是经典理论和量子理论相互连接的重要桥梁,并且是研究量子混沌问题的典型实例。此理论与激光脉冲技术相结合可以方便的研究波包动力学性质、自关联函数的测量等。因为自关联函数能反映量子波包回归现象,而且又是一个在泵浦实验中可以测量的重要参量,因此,许多研究者都借助于体系的自关联函数研究波包的动力学性质。本文借助于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通过计算体系的自关联函数研究了强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电子的波包动力学性质。我们的工作对于实验研究原子或离子体系在外场及表面附近、微腔中的波包动力学性质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论文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利用闭合轨道理论结合含时微扰论的方法,研究了H-在梯度电场中的波包动力学性质。主要研究了脉冲宽度、背景场强度和电场梯度对H-体系的自关联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脉冲宽度较短时,量子波包的恢复现象明显,自关联函数中出现一系列明显的峰。但是随着脉冲宽度增大,量子波包的恢复现象减弱。另外,我们还发现背景场强度和电场梯度对H-体系的自关联函数也有着重要影响。随着背景场强度和电场梯度的增加,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的周期变小,自关联函数中峰的个数随之增加,量子恢复现象增强。2.研究了H-在磁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电子波包动力学性质。首先,我们推导出了计算体系自关联函数的解析公式。然后对自关联函数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当激光脉冲宽度远小于剥离电子闭合轨道周期时,量子波包恢复现象会非常明显。当激光脉冲宽度接近于剥离电子闭合轨道周期时,量子波包恢复现象变弱。继续增大激光脉冲宽度,当激光脉冲宽度远大于剥离电子闭合轨道周期时,自关联函数中相邻的回归峰合并,量子波包恢复现象消失。另外,自关联函数也受磁场强度的影响。当磁场强度较小的时候,量子波包恢复现象非常微弱。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自关联函数中出现一系列的峰,量子波包恢复现象变强。3.我们对H-在微腔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推导出了H-在微腔中自关联函数的计算公式,无论是在单脉冲还是在双脉冲情况下,自关联函数都可以表示成许多修正的Guassian项求和的形式。我们的计算结果表明激光脉冲宽度、延迟时间和离子到微腔表面的距离对体系的自关联函数有非常大的影响。此外我们还通过计算含时Guassian波包,研究了光剥离电子在微腔中波包的演化和恢复。根据体系的能量本征值和波函数得出含时Guassian波包,通过把体系的能量本征值进行泰勒展开,得出经典周期,量子回归时间等参量。通过分析波包演化特征我们发现,波包会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发生变化,在不同时间它可经历部分恢复和完全恢复。通过分析波函数和自关联函数的演化特征,我们发现不同的初始位置z0(波包被激发开始演化的位置)和不同的动量p0对波包的演化和恢复有重要的影响。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波包的动力学演化及本文的创新点。第二章利用含时微扰论和闭合轨道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对H-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第三章对H-在磁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第四章研究了在单脉冲和双脉冲情况下H-在微腔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性质以及波包的演化和恢复。第五章给出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和展望。

程绍昊[5](2017)在《里德堡H原子在非均匀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文中提出激光技术的发展使激光与原子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光电离显微成像技术的出现,使得用原子的光电离来研究电子的显微成像成为了原子与分子物理领域研究的前沿课题。将原子置于不同的外场条件或表面附近,原子外层的电子在吸收足够的光子能量后发生电离,以电子波的形式从原子核向四周传播,离开原子实区域后,在外场和表面的作用下运动,最终沿着不同的轨道运动到探测器平面上的一点,由于不同电子波之间存在干涉作用,会在探测器上形成具有一系列振荡结构的电子干涉图像。近年来,里德堡氢原子在静电场、磁场、金属面附近、弹性表面附近等单一场或表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研究已经近于完备。这些研究为光电离显微实验中对电离电子动力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但是对于里德堡原子在非均匀场以及表面附近光电离显微成像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将运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与镜像电荷理论研究里德堡氢原子在非均匀电场及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动力学。该研究对丰富里德堡氢原子光电离体系,更好的理解外场对原子光电离过程的调控作用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主要包含四个部分:1.运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研究了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中的光电离。构建了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中光电离的物理模型。通过标度变换给出了梯度电场中高激发态氢原子的哈密顿量。再通过数值计算来模拟电子电离的运动轨道,并计算和分析了探测器平面上电子的几率密度分布。研究表明:相对于里德堡氢原子在匀强电场中的光电离来说,在梯度电场中,能够到达探测平面的电离电子的轨道数目增多,其相应的电子几率密度图像上的振荡结构变得复杂。随着电场梯度的增加,其对电子运动的影响开始显现,电子能够到达的最大半径逐渐变小,振荡结构的范围也随之变窄。2.运用半经典近似理论结合镜像电荷理论,研究了里德堡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静电场中的光电离。研究发现电子几率密度受到标度电场强度和标度能的影响非常明显。随着标度电场强度增加,能够到达探测平面的电子轨道数目减小,使得电子几率密度图像的振荡结构变得简单。当标度电场强度非常大时,金属面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该体系近似接近于里德堡氢原子在静电场中的光电离。另外,标度能对该体系的电子几率密度也有显着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标度电场强度和标度能来实现对里德堡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调控。3.运用半经典的开轨道理论,第一次研究了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计算了不同标度电场梯度和不同标度能下探测平面上的电子通量密度分布。由于不同经典电子轨道之间的相互干涉作用,在电子通量密度图像上出现了一系列复杂的振荡结构。研究表明,这些振荡结构与标度电场梯度、标度能量和金属面放置的位置有关。另外,详细讨论了电子通量密度与不同类型轨道之间的关系。如果外场和金属表面满足一定的条件,电子通量密度的干涉图样能够在里德堡氢原子的光电离实验中观测到。4.研究了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磁场中自电离随时间的演化,着重讨论了梯度电场和磁场对电子运动的影响。在光电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电子脉冲。当标度电场梯度很小时,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磁场的光电离过程类似于氢原子在静电场和磁场中的光电离。随着标度电场梯度的增加,能够在给定时间内到达探测器平面的电子轨道数目减小,使其θ-t曲线和电离率曲线变得简单。随着标度磁场强度的增加,电离电子的动力学行为开始变得混沌,θ-t曲线出现一种“韵律结构的自相似性”的分形结构。另外,氢原子光电离的动力学行为还受标度能的影响。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意义、里德堡原子和非均匀电场、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创新点。第二章研究了梯度电场对里德堡氢原子光电离的影响。第三章运用半经典的开轨道理论结合镜像电荷理论研究了里德堡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静电场中的光电离。第四章为第三章的深化,将静电场改为梯度电场,研究了梯度电场和金属面对里德堡氢原子光电离的影响。第五章研究计算了里德堡氢原子在非均匀电磁场中的光电离随着时间的演化关系。第六章为文章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工作的期望。

于永江,姜英杰,王德华[6](2016)在《表面对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调控研究》文中提出利用闭合轨道理论对氢负离子体系在梯度电场和弹性表面附近的光剥离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弹性表面对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截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氢负离子体系在梯度电场和弹性表面附近的光剥离与弹性表面的位置有关.当弹性表面距离氢负离子的距离比较远时,弹性表面对光剥离截面的影响较小,光剥离截面和只有梯度电场时的截面基本吻合;但是随着弹性表面到氢负离子距离的减小,弹性表面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光剥离截面的振荡振幅越来越大.除此之外,我们还对弹性表面位于Z>0的空间和位于Z<0的空间的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弹性表面到氢负离子之间的距离给定时,弹性表面位于Z<0的空间时的光剥离截面的振荡要比位于Z>0的空间的情况要复杂.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弹性表面的位置对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的光剥离进行调控研究.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负离子体系在非匀强电场和表面附近的光剥离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强[7](2016)在《电介质表面附近氢负离子光剥离及氢原子光电离的研究》文中指出负离子的光剥离及高激发态的原子在强场和表面附近光电离的研究是原子分子物理学的前沿领域,是研究半经典理论和量子混沌学的典型实例。在已有的理论研究中,人们主要研究的是氢负离子和氢原子在外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剥离和光电离问题,对于氢负离子和氢原子在电介质表面附近光剥离和光电离的研究,研究报道还比较少。随着半经典理论的发展,光剥离和光电离显微成像作为一种可在宏观尺度上观测波函数振荡结构的成像技术在理论方面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研究,同时在实验方面光剥离、光电离显微镜也有相关的研究。当用一束激光照射负离子或原子时,电子吸收能量后从基态跃迁到高激发态,并且以电子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在外场或表面的作用下,电子将沿不同的运动轨迹到达探测平面上一点,电子波之间的相互干涉使得探测平面上呈现出振荡结构的干涉图样。本文主要利用半经典理论结合静电成像的方法研究了电介质球面对氢负离子光剥离、电介质平面和磁场对氢原子光电离显微成像的影响。利用半经典理论研究负离子及高激发态原子在表面附近的光剥离或光电离的问题,不仅对丰富和发展理论本身意义重大,而且在等离子体物理、离子囚禁、光电离显微镜的设计和研发等高科技领域有重要应用前景。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利用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结合静电成像的方法,研究了电介质球面附近氢负离子的光剥离问题。首先分析了氢负离子在电介质球面中的镜像电荷分布,然后给出了体系的哈密顿量。通过求解哈密顿正则方程然后寻找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计算闭合轨道经典作用量、周期,推导光剥离截面。最后分析不同电介质球面对光剥离截面振荡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介质球面附近的氢负离子随入射光子能量增加光剥离截面的振荡振幅减小,随电介质常数增大光剥离截面的振荡增强,同时振荡能量区间增大。2.利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研究了电介质平面对氢原子光电离显微的影响。首先,建立电介质平面附近氢原子及其镜像电荷分布的物理模型。通过标度变换和坐标变换给出了电介质平面附近高激发态氢原子的哈密顿量。然后采用数值计算模拟电子运动轨道,并且对到达探测面上的电子的几率密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最后通过改变电介质常数、体系的标度能来实现对氢原子光电离显微的调控研究。研究发现,同一电介质面附近,随着标度能增加,探测面上出现更多种类型的电子轨道,并且电子几率密度表现出更多复杂的振荡结构。在同一标度能下,电介质常数也对探测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有明显影响。随电介质常数增加,探测面上波函数的混沌现象开始出现,并且出现更多类型的电子轨道,这些轨道使得电子几率密度分布结构变得复杂。3.研究了磁场对电介质平面附近氢原子光电离显微成像的调控。首先对光电离电子在电介质面和磁场共同存在时的动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利用静电成像的方法,给出了体系的哈密顿量。通过求解哈密顿正则方程,找到了到达探测平面上一点的电子的运动轨迹。借助于半经典理论,推导出了电子几率密度的计算公式,并且对电子几率密度的振荡结构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探讨了磁场对电介质平面附近氢原子光电离显微的影响,并将计算结果与无磁场情况下电介质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成像进行了比较。随后改变磁场强度、标度能、电介质常数进一步研究激发电子在探测面上几率密度径向分布的振荡规律。研究发现,对于一个给定的电介质表面,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探测面上干涉图案的变化分为两个过程。首先,当磁场强度小于中间值时,随着磁场强度的增加,探测面上轨道数目减少,当磁场强度等于中间值时,探测面电子几率密度只出现直接轨道的振荡结构,几率密度振荡很弱。然后,当磁场强度大于中间值时,随磁场强度增加,激发的电子将出现更复杂的非直接轨道,同时探测面上电子几率密度的振荡增强。在给定标度能和磁场强度的情况下,电介质面的介电常数也可以影响到检测平面上的电子概率密度分布。随着介电常数的增加,探测面上电子几率密度的扰动现象消失,电子非直接轨道数目减少,使电子密度分布的振荡结构变得简单。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明确电介质面对氢负离子光剥离、氢原子光电离显微成像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人们对负离子在电介质表面附近光剥离及高激发态原子在电介质表面附近光电离显微的认识,同时为原子或离子在表面附近的光电离和光剥离显微镜的实验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和理论指导。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主要介绍了半经典理论、国内外研究现状和选题意义以及本文创新点。第二章利用镜像法和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研究了电介质球面对氢负离子光剥离的影响。第三章应用半经典开轨道理论研究了氢原子在电介质平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成像。第四章为外加磁场情况下氢原子在电介质平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的调控研究。第五章对给出了本论文的结论以及对相关研究的展望。

陈召杭,王德华,程绍昊[8](2015)在《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利用含时微扰论和闭合轨道理论相结合的方法,给出了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自关联函数的计算公式,并且对体系的自关联函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探讨了激光脉冲的宽度、梯度电场中背景电场强度及电场梯度对氢负离子体系的自关联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激光脉冲的脉冲宽度较短,远小于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的周期时,量子波包的回归现象显着,自关联函数中会出现一系列比较明显的回归峰,这是由于沿闭合轨道返回的电子波包和出射的电子波包之间产生干涉形成的.但是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量子波包的回归现象减弱.当脉冲宽度和闭合轨道的周期相差不是很大时,自关联函数中的回归峰逐渐变宽,振荡渐趋平缓,相邻的峰之间发生相互干涉,从而导致对应关系消失.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梯度电场中背景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对体系的自关联函数也会发生显着的影响.随着背景电场强度和电场梯度的增加,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的周期变短,自关联函数中回归峰的个数逐渐增加,量子回归现象增强.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改变脉冲的宽度、外加电场强度的大小对氢负离子发生光剥离的自关联函数进行调控.我们的结果对于实验研究原子或离子体系在外场中的波包动力学性质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伟[9](2015)在《强外场中里德堡态钠原子的光谱研究》文中提出外场中里德堡原子特性的研究一直是原子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不仅涉及到原子物理学和量子力学的许多基本问题,而且可以为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基本数据,例如等离子物理、天文物理等。本文在实验上利用飞行时间质谱与激光光谱相结合的技术对里德堡态钠原子在不同外场环境中的光谱结构进行测量,在理论上采用B样条基矢展开结合复坐标旋转的方法进行了计算,通过理论与实验的紧密结合,对不同外场条件下光谱特性及非氢原子实效应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里德堡态钠原子的磁场效应:实验上测量了多种偏振激光激发下里德堡态钠原子的抗磁谱结构,并在理论上较好地重现了这些谱线结构。对于π偏振情形,从理论上证实了类似电场情形的抗交叉效应,也表明了np量子通道在决定抗磁谱结构中的重要角色。对于σ偏振或复杂偏振情形,通过将其分解为σ+偏振、σ-偏振和π偏振三种基本偏振状态,得到了与实验吻合较好的理论计算结果,这一研究也表明三种基本偏振能态之间并无耦合作用。(2)里德堡态钠原子的电场效应:实验上获得了里德堡态钠原子在7[偏振和a偏振激发下的Stark光谱,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计算,以Stark map的形式表明了π偏振下能级抗交叉效应的存在,这是电场中非氢原子实效应的体现。在此基础上对抗磁谱结构的Stark效应进行了研究,观测到电场引入所导致的谱线分裂和谱线强度重分布,并确认了与氢原子三种类型能态类似的演化趋势。(3)电场中非氢原子实效应的可视化:利用我们的理论方法计算了氢原子、构造的非氢原子和钠原子三种体系的振子强度和波函数,发现电场中非氢原子实导致的能态耦合效应可以通过电子几率分布这种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对波函数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非氢原子的振子强度分布可以从原子实附近波函数近似对称性的角度得到解释。理论计算结果得到了实验数据的有力支撑。

田金承,王一豪,傅佃亮[10](2014)在《氢负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中的光剥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闭合轨道理论的基础上对氢负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中的光剥离进行了研究,推导给出了体系的光剥离截面的计算公式,并且对体系的光剥离截面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研究表明,除了氢负离子在均匀电场中的闭合轨道外,在非均匀电场中会产生一些额外的闭合轨道.与氢负离子在均匀电场中的光剥离截面相比较,体系中的光剥离截面的振荡情况更加复杂,表现出一个多周期振荡结构.为了清晰的表明这个系统中氢负离子的光剥离截面振荡和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的关系,对这个体系的光剥离截面做了傅里叶变换.经过傅里叶变换,得到了一系列峰,其中每一个峰都对应着一个闭合轨道.

二、强电场和磁场中H~-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电场和磁场中H~-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2)氢负离子的光剥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理论模型和公式推导
    1.1 物理图像和闭合轨道
    1.2 光剥离截面的推导
2 结果与讨论
3 对比与分析
4 结论

(3)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截面的量子力学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和公式推导
2 结果和讨论
3 结论

(4)氢负离子在强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的意义
    1.2 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及波包的动力学演化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创新点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
    2.1 引言
    2.2 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物理图像
        2.2.1 梯度电场和体系的哈密顿量
        2.2.2 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
    2.3 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的自关联函数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激光脉冲宽度对自动关联函数的影响
        2.4.2 背景电场强度F0的大小对自关联函数的影响
        2.4.3 电场梯度对H~-光剥离的自动关联函数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氢负离子在磁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
    3.1 引言
    3.2 氢负离子在磁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物理图像
        3.2.1 物理图像描述和体系的哈密顿量
        3.2.2 磁场及表面附近剥离电子的闭合轨道
    3.3 氢负离子在磁场及表面附近的自关联函数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激光脉冲宽度对氢负离子在磁场及表面附近的自关联函数的影响
        3.4.2 磁场强度对氢负离子在磁场及表面附近的自关联函数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氢负离子在微腔中的波包动力学研究
    4.1 引言
    4.2 单脉冲和双脉冲激光作用下光剥离电子的自关联函数
        4.2.1 微腔中剥离电子的物理图像
        4.2.2 单脉冲激光下氢负离子在微腔中的自关联函数
        4.2.3 双脉冲激光下的氢负离子在微腔中的自关联函数
        4.2.4 结果与讨论
    4.3 氢负离子在微腔中光剥离电子的波包演化和恢复
        4.3.1 理论分析
        4.3.2 计算结果与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5)里德堡H原子在非均匀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里德堡原子和非均匀电场
    1.3 半经典开轨道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文结构
第2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中的光电离
    2.1 引言
    2.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
        2.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哈密顿量
        2.2.2 几种典型的电离电子的运动轨道
        2.2.3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计算公式
    2.3 结果讨论与分析
        2.3.1 z=-0.5,ε=-0.1,α=3.0 时体系的光电离图像
        2.3.2 标度能量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2.3.3 标度电场梯度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2.3.4 探测器平面位置对电子几率密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静电场中的光电离
    3.1 引言
    3.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
        3.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
        3.2.2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几率密度计算公式
    3.3 结果讨论与分析
        3.3.1 不同类型的光电离电子轨道
        3.3.2 ε=-0.2 时,f=0(无电场)与f=0.04 下光电离图像的比较
        3.3.3 标度电场强度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3.3.4 标度能量对该体系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里德堡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
    4.1 引言
    4.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
        4.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
        4.2.2 探测平面上的电子通量密度计算公式
    4.3 结果讨论与分析
        4.3.1 ε=-2.0,α=5.0, z=-0.1 时体系的光电离图像
        4.3.2 标度电场梯度对氢原子在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4.3.3 金属面位置对氢原子在梯度电场和金属面附近光电离的调控研究
        4.3.4 标度能量对电子通量密度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梯度电场对匀强磁场中氢原子光电离的影响
    5.1 引言
    5.2 理论分析和公式推导
        5.2.1 体系的物理图像和哈密顿量
        5.2.2 体系的电子出射波函数
    5.3 结果讨论与分析
        5.3.1 标度电场梯度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
        5.3.2 标度磁场强度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
        5.3.3 标度能量对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的影响
        5.3.4 氢原子光电离电离率曲线中的自相似结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6)表面对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理论模型和公式推导
    2.1 梯度电场的产生
    2.2 体系的物理图像描述及哈密顿量
    2.3 体系的闭合轨道
        2.3.1 弹性表面垂直于+z轴
        2.3.2 弹性表面垂直于-z轴
    2.4 光剥离截面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3 光剥离截面的计算和分析
    3.1 弹性表面垂直于z轴正方向
    3.2 弹性表面垂直于z轴负方向
    3.3 弹性表面垂直于z轴正方向和垂直于z轴负方向时光剥离截面的比较
4 结论

(7)电介质表面附近氢负离子光剥离及氢原子光电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意义
    1.2 半经典理论简介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氢负离子光剥离的研究现状
        1.3.2 氢原子光电离显微成像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创新点
    1.5 文章结构
第2章 氢负离子在电介质球面附近的光剥离研究
    2.1 引言
    2.2 H~-在电介质球面附近光剥离电子的动力学研究
        2.2.1 镜像势与体系的哈密顿量
        2.2.2 剥离电子的经典运动和闭合轨道
        2.2.3 闭合轨道的周期和经典作用量
    2.3 光剥离截面
    2.4 结果与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氢原子在电介质平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的研究
    3.1 引言
    3.2 半经典理论和公式推导
        3.2.1 物理图像描述和体系的哈密顿量
        3.2.2 探测面上一点电子几率密度的计算公式:
    3.3 氢原子在电介质平面附近光电离显微的调控研究
        3.3.1 氢原子在Ga As电介质面附近的光电离显微研究
        3.3.2 不同标度能对氢原子在Ga As电介质面附近光电离显微的影响
        3.3.3 不同电介质平面对氢原子光电离显微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氢原子在电介质表面和磁场中的光电离显微研究
    4.1 引言
    4.2 物理图像描述和公式推导
        4.2.1 物理图像描述
        4.2.2 半经典波函数及几率密度的计算公式
    4.3 氢原子在磁场和电介质平面附近光电离显微的调控研究
        4.3.1 磁场对电介质表面附近氢原子光电离的影响
        4.3.2 标度能对氢原子在磁场和电介质表面附近光电离的影响
        4.3.3 不同的电介质平面对氢原子在磁场中光电离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强外场中里德堡态钠原子的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外场中的Rydberg原子
        1.1.1 电场中的Rydberg原子
        1.1.2 磁场中的Rydberg原子
        1.1.3 平行电磁场中的Rydberg原子
        1.1.4 其它形式外场的Rydberg原子
    1.2 研究方法
        1.2.1 实验方法
        1.2.2 理论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装置
    2.1 飞行时间质谱仪
    2.2 原子束源系统
    2.3 激光系统
    2.4 信号探测系统
    2.5 超导磁体
    2.6 其它常用设备
    2.7 飞行时间质谱仪Ⅱ的调试
第三章 理论方法
    3.1 B样条基矢
    3.2 理论计算过程
第四章 磁场中Rydberg态钠原子的光谱
    4.1 研究背景
    4.2 实验构型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平行偏振激光下的抗磁谱
        4.3.2 垂直偏振激光下的抗磁谱
        4.3.3 复杂偏振状态下的抗磁谱
    4.4 小结
第五章 电场中Rydberg态钠原子的光谱
    5.1 研究背景
        5.1.1 Stark效应
        5.1.2 抗磁谱的Stark效应
    5.2 实验构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Stark光谱
        5.3.2 抗磁谱的Stark效应
    5.4 小结
第六章 电场中非氢原子实效应的波函数表征
    6.1 研究背景
        6.1.1 电场中的非氢原子实效应
        6.1.2 光致电离显微镜
    6.2 结果与讨论
    6.3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氢负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中的光剥离(论文提纲范文)

1 氢负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中光剥离
    1.1 体系的哈密顿量
    1.2 光剥离截面
    1.3 光剥离截面的标度变换
2 计算结果和讨论
3 结束语

四、强电场和磁场中H~-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GaAs电介质表面对剥离电子通量分布影响的数值研究[J]. 唐田田,祝庆利.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2021(05)
  • [2]氢负离子的光剥离研究[J]. 唐田田,姚建刚,祝庆利.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3]氢负离子在金属面附近光剥离截面的量子力学计算[J]. 王德华,李梦芝,宋鸿娜,任笑笑.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4]氢负离子在强场及表面附近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D]. 陈召杭. 鲁东大学, 2017(01)
  • [5]里德堡H原子在非均匀场及金属面附近的光电离[D]. 程绍昊. 鲁东大学, 2017(01)
  • [6]表面对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调控研究[J]. 于永江,姜英杰,王德华.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7]电介质表面附近氢负离子光剥离及氢原子光电离的研究[D]. 陈强. 鲁东大学, 2016(08)
  • [8]氢负离子在梯度电场中光剥离的波包动力学研究[J]. 陈召杭,王德华,程绍昊. 物理学报, 2015(23)
  • [9]强外场中里德堡态钠原子的光谱研究[D]. 高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5(08)
  • [10]氢负离子在非均匀电场中的光剥离[J]. 田金承,王一豪,傅佃亮.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  

H~-在强电场和磁场中的光剥离截面:半经典闭合轨道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