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钟昌红[1](2022)在《基于学习科学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海南省第七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比大赛为例》文中认为学习科学作为一个跨学科新兴研究领域,综合集聚诸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的同时又深刻影响着诸多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学习理念、学习文化、学习形式与内容的全新变革。海南省第七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比大赛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科学相结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堂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结合此次大赛,分析了学习科学视域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内容和活动特点,指出当前心理辅导活动课存在的四大主题偏向,进一步明晰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取向与要求,提出课堂活动的调整策略,以鼓励更多心理教师参与到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教学创新探索当中。
朱莉雅[2](2021)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从小学升入初中的阶段中,新生将面临整个环境全方位的改变。随着这一系列变化,新生可能会发生相应的生理和心理不适症状,但同样地,这个特殊的适应过程也会为新生带来各方面发展的动力和可能性。因此,小升初阶段的“入学适应”对新生未来中学生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的“入学适应”教育可以从多方面着手,而本研究试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编的角度出发,基于“入学适应”主题对Y中学初一上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部分内容进行校本开发。在生命全程发展观和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观理论指导下,本研究借鉴课程开发模式的研究结构,在理顺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的基础上结合凯米斯行动研究经典模式,并运用协同式行动研究法对成都市Y中学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入学适应”主题进行校本开发。研究包括两阶段性循环行动,具体从以下七个主要行动研究步骤展开对“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第四环节到第七环节为循环圈:情境分析;问题界定;总构想(总计划);计划;行动;观察;反思。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对研究问题的提出背景、目的与意义、相关文献和概念界定以及方法与思路等进行阐述。第二章是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即研究合作者们共同进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具体研究历程。该章包括行动前合作双方的知识准备、对Y中学初中“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情境分析、“入学适应”方案的编制与实践观察、期中后对上一阶段行动的反思与改进以及“入学适应”方案再实践等方面。第三章是研究结果,提炼“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中的研究结果,包括“入学适应”主题的四个开发内容和协同式行动研究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第四章对研究进行反思,反思现阶段研究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并提供改进思路;分析Q老师在此次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分析研究合作双方“合作关系”;分别就协同式行动研究“计划”、“行动与观察”、“反思”三环节进行思考来进一步明晰后续研究方向,从而为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校本开发的不断发展提供有效的参考。
金慧慧[3](2020)在《基于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工作新视角》文中研究指明班主任上心理辅导活动课已是常态,可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辅导效果不明显。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实效性,需要班主任从理念辨析、目标定位、内容选择、角色认知、环境创设、方法甄选、技术使用、评价创新这八方面转换视角,创设宽松、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组织多样的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马晓燕[4](2019)在《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概述》文中提出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概念与特点(一)概念纵观不同学者对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表述与定义,可以发现他们在几个方面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以"团体动力学"为理论支柱,以"班级"为单位,以"活动"为课程辅导形式,以"发展性"为课程目标。吴增强教授将其概念界定为"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团体心理辅导及其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为指导,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辅导活动形式,培养、训练、提高学生的心理品质,激发潜能,
李丹[5](2019)在《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人际适应的干预研究—积极心理取向》文中认为人际认知是影响人际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由于人际交往过程的复杂性,人际认知中存在的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对人际适应的影响很难被察觉,本研究将人际认知倾向作为自变量来研究人际认知倾向对人际适应的影响,并通过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对高中生的人际适应进行干预。本研究的目的:(1)了解高中生人际认知倾向和人际适应水平的基本现状;(2)验证人际认知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3)以积极心理学为取向,开发一套具有发展性和预防性的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方案;(4)通过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进行干预,验证人际认知倾向对高中生人际适应的干预效果。本研究采用范宏振编制的《人际认知偏向问卷》和《中学生社会适应量表》中的《人际适应分量表》对南昌市某高中900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人际认知倾向和人际适应现状,验证两变量之间的关系。选择两个同质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组控制组,使用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六周的课程教学,对对照组进行为期六周与人际认知无关的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课程教学,结合问卷和访谈结果考察干预效果。结果表明:(1)高中生人际认知整体上倾向于积极,但积极程度较低,判断标准略严格。且高中生人际认知倾向在性别、家庭经济条件和拥有好友数三个人口学变量上有显着差异。女生比男生更加积极,判断标准更加严格;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和良好的高中生比家庭经济条件贫困的高中生的人际认知倾向更加积极,判断标准更加严格;拥有的好友数越多,其人际认知倾向越积极,判断标准越严格。(2)高中生人际适应总体上中等偏上,大部分的高中生能够基本适应生活和学习中的人际关系,但仍有少部分高中生人际适应不良,超过五分之一的高中生有不同程度的人际疏离倾向。高中生人际适应在年级、是否为班干部、家庭经济条件和拥有的好友数这些人口学变量上都存在着显着的差异。高二年级在亲社会倾向维度和人际适应总分上都显着高于高三年级的同学;班干部学生比非班干部学生具有更高的亲社会倾向和人际适应水平,人际疏离更低;家庭条件贫困的高中生相比其他学生有较高程度的人际疏离,总体人际适应水平较低;高中生拥有的好友数越多,其亲社会倾向和人际适应水平越高,人际疏离程度越低;(3)人际认知倾向的辨别力d’与判断标准β与人际适应的亲社会倾向和人际适应总分呈显着正相关,与人际疏离呈显着负相关。即高中生的人际认知倾向越积极,且对人际问题的思考越成熟,其人际适应水平越高;(4)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能够有效促进高中生人际认知的积极倾向;(5)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能够提高高中生人际适应水平。
陈宇[6](2019)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乐观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作为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积极心理学领域中正日益受到关注。研究综合采用了国内外乐观研究的乐观人格论和解释风格论这两种主要取向来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进行调查研究。首先在对乐观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论述的基础上,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了广西南宁市某小学的四五六三个年级,总计509名小学生进行了测量乐观心理品质的问卷调查。以期了解我国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并深入探讨乐观人格、自尊程度与解释风格之间的关系。基于以上研究结果,以积极心理学相关技术和理论为指导,采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对小学高年级其中两个班的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进行干预对比研究,探讨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水平的效果,以期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研究综合采用了多种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量化与质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评估研究效果,结合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人格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担任班干部变量上无显着差异;2.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人格在年级变量上有显着差异,五年级得分显着高于六年级的得分;3.小学高年级的独生子女学生在积极解释和解释风格上显着优于非独生子女的学生;4.小学高年级中担任班干部的学生在自尊程度、积极解释、解释风格上均显着优于未担任班干部的学生;5.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自尊程度两两之间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6.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着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乐观心理品质。
章惠珍[7](2019)在《开展区域同伴互助磨课 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文中研究说明区域同伴互助磨课是心理教师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选取了两堂心理辅导活动课,阐明区域同伴互助磨课对心理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作用。通过集体研讨、智慧碰撞、反复试教,心理教师在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操作、品质上逐步完善,授课教师和参与磨课的教师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长。
刘文瑜[8](2018)在《生涯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新高考实施3+X模式,学生从高一起就要选科;这个X的选择就决定专业的选择,并影响今后的职业生涯走向。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需要学生了解自我,了解社会,提升生涯适应力。本研究在调查高一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基础上设计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研究过程中选取低生涯适应力被试作为研究对象,并对生涯辅导活动课的效果进行分析,同时也给高中的生涯辅导活动课提供一些建议。本研究认为通过生涯辅导活动课提升高中生的生涯适应力是十分必要的。方法:首先采用《生涯适应力量表》对益阳440名高一学生进行了生涯适应力的问卷调查,考察了高一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发展现状。然后根据生涯发展,规划等相关原理和生涯适应力的概念制定提高生涯适应力的活动课方案。并选取48名低生涯适应力学生为被试,分为实验组,控制组一,控制组二。实验前,三组成员在年龄,性别,年级等人口学变量和生涯适应力量表测查得分上均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每周上一次生涯辅导活动课。控制组一每周接受一次无生涯适应内容的心理辅导活动课。控制组二不接受任何处理。十二周后,对三个组的生涯适应力水平进行后测,以检验辅导活动课方案的效果。一个月后进行追踪后测考察效果的持续性。结果:(1)大部分益阳市高一学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部分学生处于较低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着差异,男生总分高于女生。(2)参加生涯辅导活动课的实验组成员的生涯适应力总分和各维度分显着提高,并在一个月后的追踪测景中仍维持较高的生涯适应力分数。本研究开发的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可以提高高一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结论:本研究设计的生涯辅导活动课能提高高一学生的生涯适应力,活动课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效果。将生涯辅导活动课应用于高一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提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陶冬梅[9](2018)在《团体辅导对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了解并分析其特点。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一套团体辅导方案,对部分低学习动机水平的乡镇中学生进行学习动机干预,提高其学习动机水平。方法:首先采用《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对邵阳市绥宁县某乡镇中学七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初中生学习动机现状。然后根据学习动机的概念以及团体心理辅导理论等制定学习动机的团体辅导方案,并从中选取30名学习动机较低的学生作为被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一、对照组二,实验前这三组被试学习动机没有差异。实验组每周进行一次有关学习动机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一每周进行一次无学习动机有关的团体辅导。对照组二不进行任何处理。八周后对学习动机水平进行后测,来检测团体辅导活动对学习动机的影响效果。结果:(1)通过检测,在成功动机方面发现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水平与近20年前的常模比较,除了知识学习场面位于一般水平的偏下区域外,其它三个位于较弱水平的偏上区域;(2)实验组、控制组一、控制组二前测在学习动机各维度没有显着差异,干预后进行后测并比较,实验组在知识学习场面、技能场面上存在及其显着差异,在促进紧张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且学习动机的均分及各维度分数显着高于两个控制组,而其它两个控制组学习动机水平后测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1)参加学习动机团体辅导的实验组的成功动机维度分数有显着提高。(2)本研究设计的的学习动机的团体辅导能提高乡镇中学学习动机水平,追踪调查表明团体辅导的影响具有持续性效果。
陈丹[10](2018)在《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如何有效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主题。然而,目前部分初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业性和实效性存在一些问题,要破解这些“困境”的必要途径就是要构建科学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评价体系,为此,本文通过初步构建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实现课堂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不断提升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让初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更科学、更规范、更有实效性,同时,也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和决策提供借鉴与参考,有效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在每一所学校生动、持续推进。针对本研究的核心主题一初中心理健康活动课,本文采用了观察法、访谈法、以及问卷法。首先查阅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并对文献材料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然后通过专家访谈的方法初步制定了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调查问卷,在对问卷进行预测后,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后,修改并重新编订正式问卷再进行问卷调查,得到最终的评价问卷,进而构建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专家问卷法对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等级评定,计算出各权重,根据三级指标的权重,将权重系数以百分制换算成权重分数,建立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表。并根据体系表进行了试评估,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其研究结果如下:一、“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包含了“辅导活动课设计”、“辅导活动课过程”和“辅导活动课效果”三个部分,其相对权重分别为 0.33、0.46 和 0.21。二、一级指标“辅导活动课设计”中,包含“活动课目标”和“活动课主题”2个二级指标。其相对权重为0.19和0.11。其中“活动课目标”指标下包含3个观测点,“活动课主题”指标下包含4个观测点。三、一级指标“辅导活动课过程”中,包含“暖身活动”、“活动进程”、“学生参与”、“教师素养”、“课后作业”5个二级指标。其相对权重分配,依次为0.05、0.12、0.17、0.14和0.04;其中“暖身活动”指标下包含2个观测点,“活动进程”指标下包含5个观测点,“学生参与”指标下包含3个观测点,“教师素养”指标下包含10个观测点,“课后作业”指标下包含2个观测点。四、一级指标“辅导活动课效果”中,包含“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2个二级指标,其相对权重分配为0.10和0.08;其中“学生成长”下包含4观测点,“教师发展”指标下包含3个观测点。五、本研究着力科学构建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活动的性质和学生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中要遵循的四条原则:(1)凸显“生本”的原则;(2)强化学生“获得感”的原则;(3)深度体验的原则;(4)针对性原则。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对初中心理活动课的目标量表信度、活动课主题量表信度、学生表现量表信度、教师素养量表信度、学生收获量表信度、教师收获量表信度、课后作业量表信度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初步阐释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三个特点:(1)充分考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点;(2)评价指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3)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具有等级性。最后,作者对评价指标体系的进行了初步应用,对评价指标体系的信度和效度进行了检验。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学习科学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海南省第七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比大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习科学视域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大偏向 |
(一)主题选取以新颖性取胜,但严谨性缺失 |
(二)活动实施愉悦性有余,但整合性匮乏 |
(三)学习过程程序性凸显,但机理性肤浅 |
1.关联关系探讨方面,存在挖掘不充分、探讨不深入的现象。 |
2.学理探究方面,存在诸多未深入探究拓展的思维盲区。 |
(四)价值取向竞争性鲜明,但成长性单薄 |
二、学习科学视域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聚焦与指向 |
(一)厘清何谓“学习” |
(二)界定何为“科学” |
(三)何为“心理辅导活动课” |
(四)学习科学视域下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
三、学习科学视域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调整与纠正 |
(一)精准剖析学情,回应学生关切的学习问题 |
(二)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
(三)巧妙捕捉活动生成,凝练问题解决的基本逻辑 |
(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聚焦增值评价和自我评价 |
(2)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核心概念界定 |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2 Y中学“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过程 |
2.1 研究现场的进入——合作关系建立、行动时间规划 |
2.2 前期调研与问题明确——Y中学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 |
2.2.1 Y中学概况——城郊中学 |
2.2.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
2.2.3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现状调查 |
2.2.4 初一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明确 |
2.3 行动前的知识准备——理论知识以及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3.1 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取向的选择 |
2.3.2 生命全程发展观中的“入学适应” |
2.3.3 布鲁纳的“螺旋式”课程 |
2.3.4 协同式行动研究方法的学习 |
2.4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计划与实施——方案编制与实践 |
2.4.1 “入学适应”主题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的拟定 |
2.4.2 “入学适应”子主题的选择与具体活动设计 |
2.4.3 “入学适应”主题的活动实施方式确定 |
2.4.4 “入学适应”主题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选择 |
2.4.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方案的实施 |
2.5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与改进——方案的调整 |
2.5.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问题反思 |
2.5.2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改进 |
2.6 “入学适应”主题的校本开发方案再实施——方案的再实践 |
2.6.1 课前准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 |
2.6.2 课上实施——多种方法观察课堂“活动” |
2.6.3 课后总结——五人小组会议 |
2.6.4 期末评价——灵活多样的过程性评价 |
3 研究结果 |
3.1 “入学适应”主题目标设计具有层次性 |
3.2 “入学适应”主题具体活动进行“螺旋式”设计 |
3.3 “入学适应”主题实施“活动教学” |
3.4 “入学适应”主题以“发展性”评价取向为主 |
3.5 协同式行动研究法是进行课程校本开发的有效途径之一 |
4 研究反思 |
4.1 “入学适应”主题校本开发的未来改进 |
4.1.1 增强“入学适应”主题的子主题和具体活动的可选择性 |
4.1.2 “活动教学”课堂中需要纪律控制 |
4.1.3 建构“入学适应”主题教育的评价体系 |
4.2 Q老师在协同式行动研究中的专业成长 |
4.2.1 教育理念的改变 |
4.2.2 课程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的改变 |
4.2.3 课程开发能力与反思能力的改变 |
4.2.4 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的改变 |
4.3 协同式行动研究下课程校本开发的“合作关系” |
4.3.1 合作双方的角色定位 |
4.3.2 开发中的“协同合作关系” |
4.3.3 开发中的“深度协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工作新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理念辨析:变“模糊的道德概念”为“清晰的心理概念” |
二、目标定位:变“知识的接受者”为“积极心理品质的养成者” |
三、内容选择:变“学科为本位的成人视角”为“发展为本位的儿童视角” |
四、角色认知:变“权威的领导者”为“民主的倡导者” |
五、环境创设:变“随心所欲的单调氛围”为“精心策划的温馨氛围” |
六、方法甄选:变“知识为本位的讲授法”为“问题为本位的体验法” |
(一)游戏法:音乐木头人 |
(二)调查法 |
(三)角色扮演法 |
(四)案例分析法 |
(五)小组讨论法 |
七、技术使用:变“经验型的一般化技术”为“有针对性的专业化技术” |
【教学片段】 |
八、评价创新:变“单向性的笼统评价”为“多向性的量化评价” |
(4)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概念与特点 |
(一)概念 |
(二)特点 |
二、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教学设计 |
(一)课程目标和主要内容 |
1. 学习辅导。 |
2. 人格辅导。 |
3. 生活辅导。 |
4. 生涯辅导。 |
(二)实施方法 |
1. 关注自我探索的过程。 |
2. 强调活动历程的经验。 |
3. 建立互助自助的机制。 |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教学过程 |
(一)教学方法 |
1. 以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
2. 以情景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 |
3. 以活动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 |
(二)教学环节 |
1. 引人入胜的导入活动。 |
2. 逻辑关联的主体活动。 |
3. 画龙点睛的结束活动。 |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评价 |
(一)评价范围和原则 |
(二)评价内容 |
1. 教学目标。 |
2. 教学内容。 |
3. 教学方法。 |
4. 教学过程。 |
5. 教学效果。 |
6. 教师素质。 |
(三)心理辅导活动课程评价实施 |
1. 教师自评。 |
2. 学生评价。 |
3. 同行互评。 |
4. 专家点评。 |
(5)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人际适应的干预研究—积极心理取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人际认知倾向的相关研究 |
1.1 认知与人际认知 |
1.2 人际认知倾向 |
1.3 人际认知倾向对人际适应的影响 |
2.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 |
2.1 积极心理学概述 |
2.2 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 |
3.高中生人际适应及其干预现状 |
3.1 高中生人际适应现状 |
3.2 高中生人际适应干预现状 |
第二章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设计 |
1.问题的提出 |
2.研究的基本思路 |
3.研究意义 |
第三章 高中生人际认知倾向与人际适应的关系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3.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步骤 |
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讨论 |
4.1 高中生人际认知倾向基本现状 |
4.2 高中生人际适应基本现状 |
4.3 高中生人际认知倾向、人际适应水平的关系 |
第四章 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方案的设计 |
1.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的主题选定依据 |
2.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开展形式和设计原则 |
3.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课方案 |
第五章 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人际适应的干预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假设 |
3.研究方法 |
3.1 被试 |
3.2 研究工具 |
3.3 研究步骤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讨论 |
4.1 积极心理取向的人际认知辅导对提高高中生积极人际认知倾向的有效性 |
4.2 干预效果的总体分析 |
4.3 干预效果的作用机制 |
4.4 干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第六章 总结论 |
附录1 :问卷 |
附录2 :教案节选 |
附录3 :干预实施图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乐观概述 |
1.1.1 乐观的概念 |
1.1.2 乐观的影响因素 |
1.1.3 乐观的相关研究 |
1.2 积极心理学概述 |
1.2.1 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
1.2.2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培养研究 |
1.3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概述 |
1.3.1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
1.3.2 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 |
2 问题提出 |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2 研究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2.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2.3.1 在研究内容上 |
2.3.2 在研究方法上 |
2.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2.4.1 研究思路 |
2.4.2 研究方法 |
2.5 研究设计 |
2.5.1 研究一: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现状及关系研究 |
2.5.2 研究二: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干预研究 |
3 研究一: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现状及相关关系研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假设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工具及数据处理 |
3.4.1 研究工具 |
3.4.2 数据处理 |
3.5 研究结果 |
3.5.1 研究被试的基本情况 |
3.5.2 小学生高年级学生乐观发展的情况 |
3.5.3 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在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 |
3.5.4 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自尊程度之间的相关关系 |
3.6 讨论 |
3.5.1 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发展的总体情况 |
3.5.2 不同人口学变量上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自尊程度的特征 |
3.5.3 乐观人格与乐观解释风格之间的关系 |
3.5.4 乐观人格、乐观解释风格与自尊程度之间的关系 |
4 研究二: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干预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假设 |
4.3 研究方法 |
4.3.1 研究对象 |
4.3.2 研究工具 |
4.3.3 数据处理 |
4.4 研究程序和步骤 |
4.4.1 准备阶段 |
4.4.2 干预阶段 |
4.4.3 结束阶段 |
4.5 研究结果 |
4.4.1 实验组、对照组基本情况描述统计 |
4.4.2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的同质性检验 |
4.4.3 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的差异性检验 |
4.4.4 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前后测的差异分析 |
4.4.5 个案研究效果 |
4.4.8 学生对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课及对辅导教师的评价 |
4.6 讨论 |
4.6.1 实验班与对照班乐观心理品质讨论 |
4.6.2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评估 |
4.6.3 被试对班级心理辅导的评价 |
5 研究结论及教育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教育建议 |
5.2.1 积极培养学生的乐观解释风格 |
5.2.2 积极开展户外实践活动 |
5.2.3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
5.2.4 多使用积极反馈和积极评价 |
5.2.5 积极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
6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1 研究样本小 |
6.2 乐观测量工具适用性不高 |
6.3 团辅干预的成员数量多 |
6.4 团辅干预时间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乐观关系研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与后测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课的方案 |
附录四 :干预过程用到的部分表格 |
附录五 :干预活动记录照片 |
致谢 |
(8)生涯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生涯适应力 |
2.1.1 生涯适应力的概念内涵 |
2.1.2 生涯适应力的测量 |
2.1.3 生涯适应力的相关研究 |
2.2 生涯辅导 |
2.2.1 生涯辅导的背景 |
2.2.2 生涯辅导的概念和内容 |
2.2.3 生涯辅导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2.2.4 高中生生涯辅导活动课的优势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思路 |
3.2 研究目标 |
3.3 研究假设 |
3.4 研究对象 |
3.4.1 现状调查对象 |
3.4.2 生涯辅导活动课干预的研究对象 |
3.5 研究工具 |
3.6 研究内容 |
3.7 实验设计 |
3.7.1 实验设计表 |
3.7.2 控制组一的活动设计 |
3.7.3 额外变量的控制 |
3.7.4 辅导者受训背景 |
3.7.5 实验实施 |
3.8 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的设计 |
3.8.1 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
3.8.2 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 |
3.8.3 方案的可行性分析 |
3.8.4 本方案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4. 研究结果 |
4.1 高一年级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调查 |
4.1.1 高一年级学生生涯适应力整体情况 |
4.1.2 高一年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性别差异检验 |
4.2 生涯辅导活动课干预结果 |
4.2.1 干预前的差异比较 |
4.2.2 干预后的差异比较 |
4.2.3 实验组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4 控制组一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5 控制组二前后测差异比较 |
4.2.6 实验组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
4.2.7 控制组一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
4.2.8 控制组二后测追踪后测差异比较 |
4.2.9 三组前后测差值差异比较 |
5. 分析与讨论 |
5.1 高一年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体现状分析 |
5.2 生涯辅导活动课方案讨论 |
5.3 生涯辅导活动课对生涯适应力影响的效果分析 |
5.4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5.5 研究主要贡献和创新 |
5.6 研究不足与期望 |
5.6.1 研究不足 |
5.6.2 对未来的期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生涯辅导活动课摘选教案一 |
附录二 备选面试题(1) |
附录三 备选面试题(2) |
附录四 生涯辅导活动课摘选教案二 |
附录五 《生涯的期待》学生资料 |
致谢 |
(9)团体辅导对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学习动机 |
1.1.1 学习动机的概念 |
1.1.2 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 |
1.1.3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
1.1.4 学习动机的测量 |
1.1.5 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 |
1.2 团体心理辅导 |
1.2.1 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 |
1.2.2 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 |
1.2.3 团体辅导对学习动机干预优势 |
1.2.4 团体干预的有效性比较 |
2 问题的提出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研究基本构想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假设 |
3 研究对象和工具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2.1 定量工具 |
3.2.2 定性工具 |
4 研究过程及结果 |
4.1 研究思路 |
4.2 实验设计 |
4.2.1 实验设计表 |
4.2.2 控制组一的活动设计 |
4.2.3 额外变量的控制 |
4.2.4 实验实施 |
4.3 学习动机辅导方案的设计 |
4.3.1 团体辅导设计目标 |
4.3.2 已有学习动机团辅方案分析 |
4.3.3 方案设计依据 |
4.3.4 学习动机辅导方案 |
4.3.5 本方案的创新 |
4.3.6 专家效度检验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乡镇中学学习动机水平整体状况 |
4.4.2 团体辅导干预结果 |
4.4.3 定性评估结果 |
5 分析与讨论 |
5.1 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整体情况 |
5.2 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不足状况的分析 |
5.3 团体心理辅导对学习动机影响的效果分析 |
5.4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
5.5 研究不足与愿景 |
5.5.1 研究不足 |
5.5.2 对未来的期望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关于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实质的研究 |
1.1.1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涵义 |
1.1.2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特点 |
1.1.3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作用 |
1.2 关于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的研究 |
1.2.1 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
1.2.2 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的基本流程 |
1.2.3 心理辅导活动课实施的方法及作用 |
1.3 关于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的研究 |
1.3.1 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的涵义 |
1.3.2 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的研究 |
1.3.3 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的目的 |
1.3.4 心理辅导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 |
1.3.5 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的原则 |
2 问题提出 |
2.1 以往研究现状与不足 |
2.2 研究目的 |
2.3 研究意义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目标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过程 |
4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问卷的编制 |
4.1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初始问卷的形成 |
4.2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初始问卷的施测及结果分析 |
4.2.1 初始问卷施测情况 |
4.2.2 初始问卷结果分析 |
4.3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正式问卷的施测及结果分析 |
4.3.1 正式问卷施测情况 |
4.3.2 正式问卷结果分析 |
5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正式确立 |
5.3 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6 讨论 |
6.1 问卷编制方法分析 |
6.2 关于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和结构 |
6.3 关于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的实用性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学习科学的心理辅导活动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海南省第七届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评比大赛为例[J]. 钟昌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06)
- [2]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入学适应”主题开发研究 ——以与Q老师协同探索为例[D]. 朱莉雅.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3]基于小学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班主任工作新视角[J]. 金慧慧.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0(01)
- [4]学校心理辅导活动课程概述[J]. 马晓燕. 江苏教育, 2019(56)
- [5]人际认知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人际适应的干预研究—积极心理取向[D]. 李丹.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乐观心理品质的研究[D]. 陈宇.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7]开展区域同伴互助磨课 提高心理辅导活动课水平[J]. 章惠珍. 现代教学, 2019(08)
- [8]生涯辅导活动课对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D]. 刘文瑜.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9]团体辅导对乡镇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D]. 陶冬梅.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10]初中心理辅导活动课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D]. 陈丹.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