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促进剂对大鼠口服胰岛素的促吸收作用

吸收促进剂对大鼠口服胰岛素的促吸收作用

一、吸收促进剂对大鼠胰岛素口腔给药的吸收促进作用(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高尧春[1](2020)在《聚乙二醇修饰聚酰胺胺聚合物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促吸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聚酰胺胺树枝状大分子(PAMAM)是一类对口服药物有显着促进吸收作用的聚合物,但其结构上的胺基与细胞膜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具有细胞膜毒性,抑制了其进一步的应用,研究表明对PAMAM进行结构修饰可以改善其细胞毒性。第四代 PAMAM(G4.0-PAMAM)被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 1000,2000,5000)(PEG1000,2000,5000)修饰,形成一系列 PAMAM-PEG 聚合物,胺基的减少及外层PEG作为保护层降低了细胞膜毒性,其生物安全性得到提升,可作为一种新型吸收促进剂进行研究。甘草苷属于黄酮类化合物,口服吸收时首过效应明显,易与肠道中的酶发生水解反应;吴茱萸碱属于生物碱类化合物,近似不溶于水,在体内可促进细胞凋亡,快速排泄与代谢且在局部器官会迅速积聚,产生副作用;酸枣仁皂苷A分子量较大,口服生物利用度差。三种化合物均属于课题组前期建立的长白山活性药物成分库,具有活性强但生物利用度低的特点,且前期课题组已研究PAMAM及低聚乙二醇(Oligoethylene Glycols)修饰的PAMAM聚合物PAMAM-OEG对三类化合物的促吸收作用。本课题以PAMAM-PEG聚合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PAMAM-PEG的生物安全性及对吴茱萸碱、甘草苷、酸枣仁皂苷A的促吸收作用,既可观测不同分子量PEG对PAMAM的修饰作用,也可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比较。方法通过细胞MTT法、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法和大鼠肠道总蛋白释放法测定PAMAM-PEG作用后的细胞存活率、LDH活性及肠道总蛋白释放含量变化,探究PAMAM-PEG的生物安全性;通过体外MDCK细胞转运实验和大鼠在体肠袢循环实验,测定PAMAM-PEG作用后吴茱萸碱、甘草苷和酸枣仁皂苷A的转运渗透量及血药浓度变化,考察PAMAM-PEG的促吸收作用。结果在 PAMAM-PEG5000、PAMAM-PEG2000、PAMAM-PEG 1000 的体外及在体生物安全性实验中,本研究发现三类聚合物的细胞毒性均具有浓度依赖性,相同浓度前提下,PAMAM-PEG2000表现出更佳的生物安全性,0.05%(w/v)的PAMAM-PEG2000无显着细胞毒性且更适宜进行后续实验。体外细胞转运实验结果表明,0.05%(w/v)的PAMAM-PEG2000、PAMAM-PEG1000、PAMAM-PEG5000可使吴茱萸碱的累积渗透量提高1.32倍、1.28倍、1.11倍;0.05%(w/v)的PAMAM-PEG2000、PAMAM-PEG 1000、PAMAM-PEG5000可使甘草苷的累积渗透量提高1.45倍、1.38 倍、1.26 倍;0.05%(w/v)的 PAMAM-PEG2000、PAMAM-PEG1000、PAMAM-PEG5000均对酸枣仁皂苷A的累积渗透量无显着提升作用。在体大鼠肠袢实验表明,0.1%(w/v)PAMAM-PEG2000对吴茱萸碱、甘草苷、酸枣仁皂苷A的药时曲线AUC值分别提高了 1.31倍、1.53倍和1.07倍。结论经PEG修饰后的PAMAM衍生物PAMAM-PEG2000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且对BCSⅣ类化合物吴茱萸碱和甘草苷药物具有较好的促吸收作用。对于低渗透性、低溶解性的化合物,PAMAM-PEG2000可作为一种潜在安全无毒的肠道吸收促进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茅丹[2](2019)在《盐酸川芎嗪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以盐酸川芎嗪为模型药物,泊洛沙姆407和泊洛沙姆188为温敏材料,筛选出眼用温度敏感型原位凝胶最佳处方,并建立完整的体内外评价体系;考察盐酸川芎嗪经眼部和其他途径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和组织分布特征,以探讨药物经眼部给药实现全身转运的可行性,为眼部给药及其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建立盐酸川芎嗪原料药体外含量测定分析方法,并对其基本理化性质与稳定性进行考察;采用冷溶法制备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以胶凝温度为评价指标,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建立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通过质量研究、稳定性试验、体外溶蚀与释放、眼部滞留时间及刺激性等方面进行体外评价;建立大鼠体内血浆及各组织器官中盐酸川芎嗪的含量分析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三组,静脉注射与灌胃给药组(对照组)以及滴眼给药组(实验组),各组给予相同剂量(10mg/Kg)的盐酸川芎嗪,测定各取样时间点血浆与组织中药物含量,评价生物利用度及组织靶向性;盐酸川芎嗪滴眼液中分别加入三种吸收促进剂(1%冰片、1%壳聚糖和1%吐温80),与不加吸收促进的静脉注射和滴眼给药组血浆、脑组织药动数据进行比较,评价吸收促进剂对盐酸川芎嗪吸收入血与脑靶向性的影响;HPLC法测定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滴眼给药后血浆和脑组织样品中盐酸川芎嗪浓度,评价盐酸川芎嗪温敏凝胶的血浆生物利用度和脑靶向性。结果:1.HPLC法测定了盐酸川芎嗪在不同介质中的平衡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37℃下盐酸川芎嗪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94.56 mg/m L,油水分配系数log P为0.1;原料药在强光照射试验中含量下降,应避光贮藏。2.通过星点设计-效应面法选出温敏材料泊洛沙姆P407和泊洛沙姆P188的最优比例为19.98%:1.64%,选择0.01%苯扎氯铵作为抑菌剂,10%Na HCO3作为p H调节剂,确保眼用凝胶无菌及p H符合要求。3.制备得凝胶在室温(25℃)下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在眼部环境温度(约为34℃)为淡黄色半透明半固体;p H值在5.0左右,且胶凝温度、粘度及含量等指标均符合要求;稳定性试验表明本品在常温、避光条件下长期稳定;盐酸川芎嗪温敏凝胶体外溶蚀与释放试验显示,盐酸川芎嗪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动力学过程(r=0.9979),同时凝胶的累积溶蚀率与盐酸川芎嗪累积释放率之间也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药物的释放主要取决于凝胶的溶蚀;测得荧光标记的盐酸川芎嗪温敏凝胶在眼部滞留的时间为60 min,而盐酸川芎嗪滴眼液的眼部滞留时间为20 min,温敏凝胶在眼部停留的时间更长,且无论单次还是多次给药对兔眼均无明显刺激性。4.建立了大鼠血浆与各组织中盐酸川芎嗪的含量测定方法,均符合方法学要求;盐酸川芎嗪滴眼液的体内药动学研究结果显示,大鼠经静脉注射、灌胃和滴眼给予盐酸川芎嗪后,滴眼给药组相对于灌胃给药组,血浆药物生物利用度显着提高(P<0.05),滴眼给药组(63.22%)是灌胃给药组(16.88%)的3.75倍。以AUC0-t作为盐酸川芎嗪在组织中分布量的指标,静脉注射、灌胃、滴眼给药组AUC0-t大小顺序分别为肾>心>肝>脑>脾>肺,肾>肝>心>脾>脑>肺,肾>脑>心>肝>脾>肺。以静脉给药后各组织的AUC0-t为参比,计算盐酸川芎嗪经灌胃与滴眼给药后组织的相对靶向效率RTE(AUCig/io/AUCiv),同时以各自给药途径的AUC0-t总和为参比,计算各组织的靶向效率TE(AUC0-t/∑AUC0-t),结果显示,滴眼给药组的组织相对靶向效率均在60%105%,其中脑组织的相对靶向效率最大,为104.78%,是灌胃给药相对脑靶向效率(29.62%)的3.54倍,且脑靶向效率仅低于肾靶向效率,为17.63%,是灌胃给药(10.95%)的1.61倍。说明盐酸川芎嗪通过滴眼给药具有一定的脑靶向性,有利于治疗脑部疾病。5.当盐酸川芎嗪滴眼液给药处方中分别加入三种吸收促进剂,结果在给药2 min后,三组血浆与脑组织中药物浓度均达峰值,快于滴眼对照组(5 min),说明1%冰片、1%壳聚糖和1%吐温80能加快盐酸川芎嗪吸收。其中1%壳聚糖组的血浆药物峰浓度Cmax(6.33μg/m L)明显高于滴眼对照组血浆药物Cmax(2.96μg/m L)(P<0.05),脑组织中药物Cmax(3.44μg/m L)略高于滴眼对照组脑组织(1.94μg/m L)(P>0.05),之后血浆和脑组织的药物浓度迅速下降,可能是通透性的开放导致盐酸川芎嗪能够快速被转运。三组血浆AUC0-t均高于滴眼对照组,且1%冰片与1%壳聚糖组脑组织中盐酸川芎嗪的AUC0-t高于滴眼对照组,1%吐温80组的AUC0-t与对照组相当,说明加入吸收促进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盐酸川芎嗪经眼部给药的入血与入脑量。但若以AUCbrain/AUCplasma评价盐酸川芎嗪经血入脑的靶向效率,1%冰片组(0.679)略高于滴眼对照组(0.662)(P>0.05),提示冰片对盐酸川芎嗪有一定的促进向脑组织转运的作用,但作用不显着。而1%壳聚糖和1%吐温80组AUCbrain/AUCplasma的比例均低于滴眼对照组,说明该浓度下的壳聚糖与吐温80并不能提高盐酸川芎嗪的脑靶向效率。6.盐酸川芎嗪温敏原位凝胶经滴眼给药后,血浆药物t1/2较滴眼液提高了1.67倍(P<0.05),AUC0-t提高了1.13倍(P>0.05);同样地,脑组织药物t1/2较滴眼液提高了1.48倍(P<0.05),AUC0-t提高了1.25倍(P<0.05)。且盐酸川芎嗪温敏原位凝胶滴眼给药组的AUCbrain/AUCplasma为0.725,是盐酸川芎嗪滴眼液给药组AUCbrain/AUCplasma(0.662)的1.11倍(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滴眼液通过眼部给药后可以迅速吸收进入体循环并分布到各组织,其血浆生物利用度(63.22%)显着高于灌胃给药对照组(16.88%)(P<0.05),且对脑组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AUCbrain/AUCplasma为0.662,表明盐酸川芎嗪经眼局部给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是有望实现的。同时,将盐酸川芎嗪制成温敏原位凝胶后,与滴眼液给药相比,血浆生物利用度(71.29%)(P<0.05)和AUCbrain/AUCplasma(0.725)(P<0.05)均有所提高,这可能与温敏原位凝胶增加了盐酸川芎嗪在眼部的滞留时间有关。

张岩[3](2013)在《口服胰岛素生物粘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促进蛋白多肽类药物胰岛素口服吸收为主体思路设计了一种基于巯基化偶联物的新型生物粘附纳米给药系统。对载药纳米粒子的各项理化性质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评价了其在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中的降血糖作用,对纳米粒子促进胰岛素吸收的机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首先以常用的肠溶型包衣材料Eudragit L100和L-半胱氨酸盐酸盐为原料通过EDC和NHS介导合成Eul-cys偶联物。通过核磁共振(HNMR)、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证明偶联物的生成。通过Ellman’s试剂反应测定偶联物的巯基含量最高约为390.3±13.4μmol/g。其在水、甲醇、乙醇、氯仿等常用溶剂中的溶解度均不好,仅在DMSO中极微溶解。偶联物自由巯基在pH 5.0以下稳定,pH升高稳定性下降。偶联物的溶胀度随着pH值升高而增加,且与巯基含量成正比,随着离子强度升高而降低。流变学实验研究偶联物产生较高生物粘附性的机制,即与粘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形成二硫键而实现与粘液层的紧密结合。确立了胰岛素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以满足药物体外分析要求及释放测定。考察pH值对偶联物粒子溶胀的影响,发现在较高pH条件下粒子溶胀明显,溶胀度随着pH降低而降低。利用Eul-cys偶联物pH敏感的溶胀-收缩特征,通过调节其水溶液至较高pH值后加入胰岛素酸性溶液的方法实现药物装载,然后降低体系的pH值到胰岛素的等电点以下,使药物与载体带相反电荷,通过静电作用形成负载胰岛素的纳米粒,同法制备载胰岛素的Eul纳米粒。Eul-cys和Eul纳米粒的粒径分别为324.2±39.0 nm和308.8±35.7 nm,ζ电位分别为-3.1±0.8和-2.9±0.8mv, Eul-cys纳米粒子巯基含量为183.4±13.5μmol/g。选择2%海藻糖为冻干保护剂将纳米粒冻干,冻干后样品外观良好,复溶后粒径变化不大。药物在两种纳米粒中的释放呈现明显的pH依赖特征,药物在酸性条件下释放缓慢而在中性条件下快速释放。圆二色谱和小鼠降血糖实验均证明包载于纳米载体中药物的空间构象及生理活性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大鼠离体肠段生物粘附性实验表明与Eul纳米粒相比,Eul-cys纳米粒在各肠段均表现出更强的生物粘附性,尤其在空肠和回肠段更佳。将两种纳米粒口服给予糖尿病大鼠,Eul-cys纳米粒显示出比Eul纳米粒更好的降血糖效果,12小时相对皮下注射组的药理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33+0.33%和2.65+0.65%。组织学研究显示聚合物纳米粒对肠粘膜没有毒性,是一种安全的载体。在Eul-cys纳米粒的基础上加入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以进一步提高胰岛素的粘膜吸收。考察GSH加入量对纳米粒生物粘附性的影响,载体与GSH质量比大于等于4:1时,纳米粒的生物粘附能力没有出现显着降低。新制备的Eul-cys/GSH纳米粒子的粒径在260.0±17.1 nm,ζ电位-3.1±0.9 mv,自由巯基含量为413.7 ± 17.2 μmol/g,包封率与载药量分别为90.4±1.0%和17.8±0.7%。冻干后粒径增加不明显,包封率和载药量没有明显下降。装载GSH后,胰岛素的释放减慢,是两者从纳米粒表面孔道竞争性释放的结果。在体药物释放结果表明,使用Eul-cys和Eul-cys/GSH两种纳米粒子有接近50%的药物存在于粘液层,而溶液组则有约70%的药物存在于肠腔。大鼠小肠离体转运结果表明,与溶液组相比,纳米粒组在各肠段均能更好地促进胰岛素的吸收,吸收存在部位差异,在空肠和回肠段较高,而十二指肠和结肠处较低。正常大鼠回肠闭合肠袢给予载药Eul-cys和Eul-cys/GSH纳米粒,发现两者均有降血糖作用,15分钟血糖开始降低,2小时达到最低,分别约为初始值的60%和49%。联用GSH后Eul-cys的降血糖能力增强,说明GSH能够促进胰岛素的粘膜转运。采用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以DSC及FT-IR考察药物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药物被装载到纳米粒中以后,可能处于一种高度分散的无定形状态,药物通过静电与载体相互作用,这种结合仅是物理作用,非化学结合。研究了Eul-cys纳米粒对胰岛素吸收促进作用的机理,包括钙离子结合,蛋白酶抑制以及降低细胞跨膜电阻(TEER)值等。Eul-cys偶联物能够结合钙离子,进而影响钙离子依赖的消化酶的活性,减少药物的降解。采用两种细胞模型Caco-2单层细胞和Caco-2/HT29-MTX共育细胞评价载体的安全性、胰岛素的跨细胞转运及转运机制。以癸酸钠(SC)为对照,研究GSH对胰岛素的吸收促进效果。MTT和LDH实验结果显示Eul-cys和Eul-cys/GSH细胞毒性较小。TEER值测定结果表明,Eul-cys联用GSH和SC均能引起TEER值的降低,SC作用强于GSH, GSH组TEER值的回升无浓度依赖,而SC组TEER值恢复有浓度依赖,说明GSH对细胞紧密连接的影响是短暂可逆的,其安全性高于SC。纳米粒联用两种吸收促进剂促进胰岛素跨细胞转运,结果显示,与溶液组相比,Eul-cys纳米粒联合低中高浓度的SC对药物在Caco-2细胞中的通透作用分别提高了2.6、4.0和8.1倍,在Caco-2/HT29-MTX共育细胞中分别提高了4.0、5.5和9.6倍;而Eul-cys联合低中高浓度的GSH对药物在单层细胞中的通透作用分别提高了1.8、2.3和3.0倍,而在共育细胞中分别提高了1.7、2.3和3.2倍。将共育细胞的粘液层除去,发现GSH组的Papp值与原来相比提高2.4倍,而SC组影响不明显,说明粘液层可能影响GSH介导的吸收促进作用及巯基功能药物传递系统的促吸收效果。Eul-cys联合GSH和SC对Caco-2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1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从细胞TEER值结果可知GSH可以打开紧密连接,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磷酸(PTP)酶来实现的,说明巯基纳米粒对胰岛素的吸收促进作用主要是增加其细胞旁路的吸收。

吕晓艳[4](2011)在《癸酸钠增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连素又称盐酸小檗碱(berberine,BER)是中国传统中药,近年来发现,黄连素具有显着的降血糖作用,其疗效确切、作用之久,兼有磺酰脲和双胍类降糖药物的特点,并对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等糖尿病并发症有显着疗效,且无肝肾功能、血象异常及低血糖等不良反应,加之其价格低廉,原料易获得等优点,已经受到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显示出极大二次开发的潜力。虽然科研工作者着眼于黄连素降糖作用研究,但是黄连素目前仍未作为一种降糖药应用于临床,这主要是由于黄连素口服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而作为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时需要大剂量频繁服用,但这会使患者容易出现便秘、腹泻等胃肠道副反应,限制了黄连素的临床应用。因此,如何提高黄连素生物利用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实验思路为将黄连素与肠道吸收促进剂癸酸钠合用,改善黄连素肠道吸收。首先离体实验应用肠囊外翻法,分肠段考察癸酸钠对黄连素透膜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连素肠道吸收较差,在小肠无特定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均有一定量吸收。癸酸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段均可显着促进黄连素的吸收量,提高黄连素表观通透系数Papp值。癸酸钠在小肠促吸收最佳部位是回肠。整体实验验证癸酸钠对黄连素在大鼠体内血药浓度的影响,结果证明癸酸钠可显着增加黄连素血药浓度,提示癸酸钠对黄连素生物利用度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实验第二部分观察癸酸钠对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药效学的研究。首先采用高脂饮食联合2次小剂量STZ(30mg/kg)腹腔注射成功建立了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经验证具有高血糖、高血脂、糖耐量异常及胰岛素抵抗等2型糖尿病的表现特征,能够很好的模拟临床2型糖尿病。该模型的成功建立为本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模型建立后给药治疗4周,黄连素高剂量组(100mg/kg)可显着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提高胰岛素敏感指数,并提高葡萄糖耐量,减轻体重,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抵抗,同时观察大鼠状态,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状态较好,“三多一少”症状明显减轻,提示黄连素对糖尿病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黄连素低剂量组治疗效果不明显。与黄连素单用组比较,癸酸钠合用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善作用更为显着,且黄连素低剂量组亦对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有显着治疗效果,说明癸酸钠可增强黄连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理作用。肝脏是机体能量平衡尤其是糖脂代谢的主要器官,当机体处于空腹或饥饿状态下,肝脏通过增强糖异生和糖原分解作用来维持恒定的血糖水平,体内近一半葡萄糖的消耗及重要器官的能量供应都依赖于糖异生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肝脏糖异生紊乱与糖尿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胰岛素抵抗类疾病密切相关。因此,有效抑制肝脏过度糖异生,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生成,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重要靶标之一。目前黄连素降糖作用机制研究多集中在黄连素对葡萄糖摄取及利用的促进作用,对糖异生作用的影响国内外均无报道。本课题以AMPK及11β-HSD1为靶点,从整体及细胞实验观察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肝糖异生的调节作用,揭示黄连素抑制糖尿病肝糖异生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黄连素是一种多靶点药物,分别通过激活AMPK信号转导通路及抑制11β-HSD1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转录因子PGC-1α、FOXO1、HNF4α及GR表达,从而抑制糖异生途径限速酶G-6-Pase和PEPCK编码基因表达,有效阻止了肝脏过度糖异生,减少内源性葡萄糖生成,是其治疗2型糖尿病重要机制。本课题为黄连素作为临床降糖药物开发提供了全新思路及方法,为黄连素更广泛、科学、合理地应用于临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实现了临床医学向基础医学的转化。

崔旭[5](2011)在《血管活性肠肽鼻腔喷雾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增加,神经退行性疾病已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给社会及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和负担。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病理类型就是阿尔茨海默症(AD),据统计全世界AD患者已超过2000万。但由于脑组织的天然生理屏障—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使98%以上强有力的药物无法通过血脑屏障靶向于脑,发挥中枢治疗作用。鼻腔与脑组织间存在着解剖学上的直接联系,鼻腔给药后部分药物可经嗅粘膜吸收进入嗅球或脑脊液,从而绕过BBB直接转运入脑,发挥中枢治疗作用。因此鼻腔给药是以非侵入性的给药方式提高药物的脑内递释,具有安全、有效、便捷的特点。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是一种含28个氨基酸的神经肽,具有显着的促进记忆和智力的作用,本文结合VIP的理化性质和鼻腔给药的特点,制备一种使用方便,患者顺应性好,起效快,局部用药刺激性小的鼻腔给药剂型,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本文首先采用HPLC方法,对VIP在不同pH值、不同离子强度溶液、温度以及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对VIP的生物学及化学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的了解,为VIP的制剂学研究奠定基础。采用蟾蜍上颚粘膜为模型,考察了VIP主药,不同种类的壳聚糖、吸收促进剂及防腐剂对鼻纤毛运动的影响,采用在体蟾蜍上颚粘膜法对不同吸收促进剂的VIP鼻腔喷雾剂进行了处方筛选。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对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和不同种类的吸收促进剂对VIP在大鼠鼻腔中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了考察,最终确定处方。采用Aβ25-35侧脑室注射诱导AD动物模型,通过VIP不同给药方式,由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该给药系统对小鼠空间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最后,从对家兔眼部刺激性、大鼠鼻纤毛形态及大鼠鼻粘膜组织切片几方面对VIP鼻腔喷雾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为该制剂的应用提供依据。结果:研究的结果表明,VIP的化学稳定性具有pH依赖性,VIP在酸性及中性条件下稳定,pH≤7时几乎无降解,但VIP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pH=13时30min已完全降解。此外,离子强度对其稳定性无影响。VIP的化学稳定性同时具有温度依赖性,冷冻条件下稳定。另一方面,VIP的生物学性质不稳定,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极易被降解,所以不适于口服给药。纤毛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对蟾蜍上颚粘膜纤毛运动没有影响,吸收促进剂纤毛毒性大小顺序为: EDTA(0.1%) < PEG4000(2.5%) <HP-β-CD(5%)<β-CD(2%),通过筛选防腐剂选择三氯叔丁醇。基质选择毒性较小的壳聚寡糖,基质在低浓度时纤毛毒性较小,随着浓度的增加纤毛毒性随之增大。用在体法对四种不同处方纤毛毒性进行了考察,四种不同处方纤毛毒性大小顺序为:β-CD(2%)处方<HP-β-CD(5%)处方<EDTA(0.1%)处方<PEG4000(2.5%)处方,由纤毛毒性结果选择β-CD和HP-β-CD为吸收促进剂。大鼠鼻腔在体循环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浓度的增加,VIP的鼻粘膜吸收量亦有所增加,说明鼻粘膜对VIP的吸收过程属于被动扩散,VIP的鼻黏膜吸收呈零级动力学,剩余药量与时间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吸收速度常数(K)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没有太大变化,使用q检验对不同浓度VIP鼻腔吸收速率常数(K)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各组之间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考察了壳聚对VIP的促吸收作用,结果表明随着壳聚糖浓度增加VIP的吸收速率常数(K)也随之升高,而且对鼻腔吸收速率常数(K)使用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彼此之间都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壳聚寡糖对VIP的鼻腔吸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筛选了壳聚糖最佳用量为1.5%。考察了β-CD、HP-β-CD与壳聚糖合用的促吸收效果,吸收速度常数(K)分别为0.0077和0.0098,比单纯的同浓度VIP水溶液分别提高了7倍和9倍,最终确定HP-β-CD(5%)为VIP鼻腔喷雾剂的吸收促进剂。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表明空白模型组小鼠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记忆障碍特征,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着性差异,说明老年痴呆模型建模成功;皮下注射及鼻腔给予VIP水溶液,随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潜伏期并没有明显缩短的趋势,结果和空白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以40μg/ml的剂量鼻腔给予VIP鼻腔喷雾剂后,小鼠的空间记忆有所改善,却与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以200μg/ml的剂量鼻腔给予VIP鼻腔喷雾剂后,对小鼠的空间记忆障碍起到了明显的改善作用,实验结果和正常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该给药系统可有效的增加VIP的入脑量,对小鼠中枢胆碱能系统发挥了一定的保护作用。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刺激性积分为1.375分,在0-3分之间,按照眼部刺激性评价标准刺激程度属于无刺激性,给药一周后,大鼠鼻粘膜下少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鼻纤毛完整,只有轻微的毒性,而且损伤可逆,VIP鼻腔喷雾剂基本安全可靠。结论:本研究制备的VIP鼻腔喷雾剂处方设计合理,性能稳定,鼻腔给药安全性评价其毒性较小,并且对鼻粘膜的损伤可逆,本剂型使用方便,药效学实验表明药效可靠,基本达到了实验设计的目的。

谢葩,夏爱晓,何仁[6](2011)在《胰岛素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几十年来,人们为了提高INS的疗效,不断改进INS的剂型,随着新技术和吸收促进剂的发展,INS非注射给药途径,如黏膜给药系统也在不断发展。由于注射给药病人依从性差,非注射途径应用INS一直是人们探索的理想途径。本文就目前INS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董宇[7](2010)在《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文中提出血压平喷雾剂由夏枯草、菊花、赤芍、辛夷、肉桂、川芎、当归、薄荷组方制备而成,用于治疗高血压。在前期实验和临床研究中发现,血压平喷雾剂3g/次(生药量)就能发挥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产生良好降压效应的原因是什么?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鼻腔独特的生理构造,不仅可避免口服给药的首过效应,而且通过鼻腔与脑部之间通路,药物还可绕过血脑屏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血压平复方中多种化学成分间的相互影响,改变了有效成分的ADME过程。对于鼻腔给药存在的优势是已经被证实的。为了对后一种推测进行论证,本课题首先从吸收的角度入手,采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研究血压平复方中主要的活性成分鼻黏膜吸收的情况,旨在确定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征,为血压平喷雾剂的剂型选择及辅料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复方中各味药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文献综述,确定血压平复方中与降压密切相关的成分,分别为芍药苷、丹皮酚、肉桂酸、绿原酸、阿魏酸,并建立了这五个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本文选用大鼠在体鼻腔循环灌流法研究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情况,由于目前常用的食管插管方法实验操作难度大、成功率低的弊端,故将食管插管改为气管插管。并通过三种模型药物(滴通鼻炎水、呋麻滴鼻液、血压平喷雾剂)对改进后的鼻腔在体循环灌流法进行可行性验证,确定改进后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在改进的鼻腔在体循环灌流法的基础上,对各主要活性成分的鼻腔吸收特征进行研究,包括渗透压、pH值、流速、给药体积、给药浓度。从而确定最佳的实验条件为流速1.8mL/min,给药体积为10mL,丹皮酚、肉桂酸、绿原酸、阿魏酸的鼻黏膜吸收均为被动扩散且吸收良好。同时发现芍药苷的吸收状况不太理想,但其在复方中吸收良好。针对芍药苷吸收差的现象,本文研究了丹皮酚、肉桂酸、绿原酸、阿魏酸配伍对芍药苷吸收的影响,以及挥发油对其吸收的作用。结果表明,混合物对芍药苷的鼻黏膜吸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与制剂中的吸收还有一定差距。在加入挥发油后,吸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在制剂中辅料的加入会对药物的吸收产生影响,为此本文对加入辅料后芍药苷的鼻黏膜吸收情况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壳聚糖和羟丙基.β.环糊精的吸收促进作用最强,可以作为血压平喷雾剂的药剂辅料。

李丁[8](2009)在《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钠的黏膜离子电渗给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选择肝素钠(Unfractionated Heparin,UFH)和低分子肝素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为模型药物,探讨通过黏膜给药途径在离子电渗和促渗剂的作用下增加大分子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可能。两种模型药物多用于预防或治疗深部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等疾病,通常经注射给药,以钠盐形式存在,在水性介质中呈离子化状态。其中,UFH是一类糖胺聚糖,分子量为14000左右(范围3000~30000),由糖醛酸和葡萄糖胺以1, 4键连接的重复二糖单位组成的多糖链混合物,LMWH由UFH经降解或解聚获得,分子量为5000左右(范围3000~8000)。本研究以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法测定黏膜透过液和动物血浆中的LMWH和UFH,方法学研究表明,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1和0.9967。回收率考察发现,在试验条件下,水溶液、黏膜匀浆液和电场作用均不干扰APTT测定。LMWH和UFH对不同黏膜的渗透系数为鸡嗉囊膜>犬舌下黏膜>大鼠肠黏膜。研究结果表明,聚乙二醇辛酸/癸酸甘油酯(Labrasol)有明显促吸收作用,其促渗效果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考察不同电流对LMWH和UFH透过大鼠直肠黏膜的影响发现,药物在正极和负极下,电场对其均有促渗作用。电流密度相同时,负极下的促渗效果优于正极下,脉冲方波电流优于恒直流电流。药物的黏膜渗透系数随直流和脉冲电流电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占空比1?1、60次/分钟的脉冲电流促渗效果最好,对2000 IU/ml LMWH溶液和4000 IU/ml UFH溶液透大鼠直肠黏膜的增渗比分别可达37.45和38.66。采用生物黏附材料卡波普(Carbopol)和海藻酸钠(Alginate Sodium)制备了LMWH和UFH的口腔给药膜剂;采用高分子材料聚氧乙烯(PEO)制备了二者的直肠给药胶液。研究发现,在0.33mA/cm2、4.5V直流电流作用下,LMWH的PEO胶液家兔直肠给药的生物利用度为皮下注射的25%,与不加电场直肠给药相比可提高8倍。大鼠口服LMWH溶液生物利用度为皮下注射的7%左右,而UFH不到1%;加入吸收促进剂Labrasol后,LMWH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到约14%,而UFH依然在1%以下;在离子电渗(0.45mA/cm2)方波电流作用下,大鼠口腔给予LMWH和UFH膜剂,生物利用度分别提高到20%和6%左右,大鼠直肠给予PEO的胶液的生物利用度则分别提高到约35%(LMWH)和16%(UFH),电场对药物透过黏膜吸收进入体循环有明显促进作用。用低压直流电(4.5V)也有显着促进作用,该结果提示将来可制备简单的、低成本的离子电渗药器组合产品。

黄惠锋[9](2009)在《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制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安宫牛黄丸是传统中药中的经典急救方,临床上用来治疗高热、昏迷、中风等中枢性急重症,目前常用剂型有丸剂、散剂和简化方的注射剂等,但这几种给药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鼻腔给药途径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给药系统之一,其吸收迅速、给药方便,此外还可用作脑内靶向的递药手段。为了改善患者的顺应性,充分发挥急救方的疗效,探索安宫牛黄丸经鼻脑靶向给药系统的可行性,本研究在对9味原药材不同前处理的基础上,确定了安宫牛黄鼻用制剂的处方,重点对安宫牛黄丸中起中枢解热的重要物质基础——黄芩苷的经鼻给药后,鼻.脑通路的存在与否、处方因素、剂型因素以及其吸收机制做了详细探索,在制备出黄芩苷载药脂质微球的基础上,制备一种载有多种成分的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双相载药脂质微球。本文首先建立了黄芩苷、栀子苷、姜黄素、盐酸小檗碱、胆酸、冰片、胆红素的体外分析方法,分别对栀子原药材进行了提取,测定了提取物中栀子苷的含量;对人工牛黄进行乙醇提取,测定了醇提物中胆酸的含量,计算了提取物的收率;测定了黄芩苷在水中的溶解度;制备了姜黄素包合物并以DSC法进行验证,测定了包合物的溶解度和姜黄素在包合物中的含量;测定了冰片的含量并制备了麝香酮和冰片混合物的随机甲基化-β-环糊精包合物水溶液;对水牛角和珍珠粉进行了水解,计算了收率。最后根据各种提取物或中间产物中各指标性成分的含量确定了安宫牛黄鼻用制剂的处方。采用大鼠在体鼻腔灌流模型(in situ rat nasal perfusion method)初步考察了栀子苷、盐酸小檗碱、姜黄素和黄芩苷的鼻腔吸收情况。除栀子苷外,黄芩苷、姜黄素和盐酸小檗碱吸收均比较明显,此后重点研究了黄芩苷的鼻腔吸收规律和吸收促进剂对其鼻腔吸收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黄芩苷鼻腔吸收符合一级吸收动力学,不同添加剂对其吸收的促进作用存在以下关系:1%去氧胆酸钠>>0.5%壳聚糖≈0.5%冰片≈5%甲基化-β-环糊精>5%HP-β-CD>5%β-CD>1%Tween 80≈0.1%EDTA-Na2≈I%磷脂,其中加入最后三者的促吸收效果与不加吸收促进剂时无显着性差异。建立了大鼠给药后脑渗析和血液渗析同时采集脑脊液样品和血浆样品的方法,分别以零净流量法和反向渗析法测定了两部位渗析的体内和体外回收率,其中脑部和血浆中探针的体内回收率分别为17.52%和15.O%。此外,建立了UPLC-MS/MS法测定大鼠渗析液中黄芩苷的分析方法。随后对四种黄芩苷鼻用溶液剂,即pH5.4组(INl)、pH4.9组(IN2)、5%随机甲基化-β-环糊精组(IN3)以及1%冰片组(IN4),及一静脉注射给药组(IVl)分别进行了大鼠血浆中和脑脊液中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剂量均为12mg·kg-1,DAS 2.0药代动力学软件非隔室模型处理体内数据。结果表明,黄芩苷静脉注射后具有微弱的血脑屏障透过能力,经鼻给药后,黄芩苷血浆中游离药物浓度远低于静注后的血药浓度,且达峰时间有明显的滞后,CSF中的浓度水平与静注后相当,提示黄芩苷的实际鼻腔吸收效果并不理想。IN1、IN2、IN3和IN4四种鼻用溶液剂血浆中的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1.7%、12.5%、21.O%和11.0%,高低顺序依次为IN3>IN2>IN1>IN4,其中由于环糊精的促吸收作用,IN3的生物利用度最高,与其他三者问存在显着性差异;脑内生物利用度分别为69.3%、58.2%、89.0%和72.5%,高低顺序依次为IN3>IN4>IN1>IN2,加入环糊精的制剂虽然在脑脊液中的达峰时间延迟,但入脑量最高,脑靶向性指数(DTI)和脑部药物直接转运百分比(DTP)计算结果表明黄芩苷可经嗅觉通路入脑,存在鼻-脑通路。以反应溶剂、药脂比例为考察项,确定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为:黄芩苷:磷脂1:5(w/w),室温下四氢呋喃中反应3小时,蒸发除去溶剂即得。利用DSC和X-射线衍射技术确证分析了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形成以及药物和磷脂两者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了黄芩苷脂质微球,以复合物在油中溶解状态、稳定性常数Ke、粒度分布、(?)-电位和包封率确定了黄芩苷脂质微球的最终处方和工艺为:按质量百分比,油相组成为:磷脂复合物以黄芩苷计为1%、中链油(MCT)为20%、外加豆磷脂1%、油酸0.06%,水相组成为:甘油2.5%、F-68 1%、EDTA 0.006%,制备初乳后,高压均质参数为700bar压力下循环7次,均质前调节pH值至5.0。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表明,黄芩苷鼻用脂质微球(2.4mg·kg-1)经鼻吸收后其血浆中生物利用度为55.2%,脑脊液中为227%,分别为溶液剂组(IN1,pH5.4)的5倍和3倍。由AUCcsF/AUCplasma计算结果可知,相比于溶液剂,脂质微球组的脑靶向指数有所降低。根据黄芩苷鼻用脂质微球的处方工艺以及安宫牛黄鼻用制剂的处方,制备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脂质微球,测定了其粒度分布和稳定性常数Ke,并以黄芩苷计对包封率和载药量进行了测定。以在体蟾蜍上颚粘膜法评价了安宫牛黄鼻用溶液剂和安宫牛黄鼻用脂质微球的蟾蜍上颚纤毛毒性,与阴性对照相比,两制剂组均有比较明显的纤毛毒性。以生化指标法评价了处方中使用较多的吸收促进剂兼增溶剂——随机甲基化-β-环糊精的鼻粘膜毒性,结果显示,5%的RAMEB无明显黏膜毒性,10%和20%的黏膜毒性较大。

臧蕾[10](2007)在《生理活性酶对水溶性药物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选择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作为生物化学促进剂,研究其对水溶性化合物经皮渗透性的影响,从而为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的经皮吸收提供有效的促渗方法。首先,采用体外经皮渗透实验,考察了0.1%和0.5%的胰脂肪酶对于分子量在400Da到20kDa的范围内的FITC及FDs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经皮渗透系数逐渐降低。胰脂肪酶对于分子量相对较大的化合物表现出更强的促渗效果。胰脂肪酶与水溶性化学促进剂DMSO及辛酸钠合用,对FD4的经皮吸收未表现出协同促进作用。通过经活性表皮渗透实验、经培养表皮模型渗透实验、皮肤组织学观察、经皮吸收实验后皮肤荧光照片观察、皮肤DSC分析及A了R-FTIR解析,研究胰脂肪酶对水溶性化合物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胰脂肪酶可以作用于皮肤角质层蛋白质结构和分解角质层中的脂质,从而影响角质层中细胞间透过途径及毛孔等皮肤附属器官促进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的吸收。另外,本文考察了0.1%和1.0%的胰蛋白酶对于分子量在400Da到250kDa的范围内的FITC及FDs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随着分子量的增加经皮渗透系数急剧降低。胰蛋白酶对水溶性化合物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随着分子量的增加有增大趋势。通过经培养表皮模型渗透实验、皮肤及培养表皮组织学观察、FD4经皮吸收实验后皮肤荧光照片的观察及ATR-FTIR解析,研究了胰蛋白酶对水溶性化合物的经皮吸收促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通过改变皮肤角质层蛋白质构象及其对角质层蛋白质的分解作用,影响皮肤的屏障功能,促进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通过皮肤角质层细胞间途径和毛孔等皮肤附属器官而吸收。FITC标记胰岛素体外经皮吸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0.1%胰脂肪酶和0.25%胰蛋白酶对皮肤预处理后,皆对FITC标记胰岛素的经皮吸收表现出显着的促进作用。在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作用下,FITC标记胰岛素均可通过角质层的细胞间透过途径和毛孔等附属器官透过途径而吸收。最后,本文对胰脂肪酶和胰蛋白酶的皮肤刺激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0.5%胰脂肪酶无刺激性,1.0%胰蛋白酶表现为轻度刺激性。

二、吸收促进剂对大鼠胰岛素口腔给药的吸收促进作用(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吸收促进剂对大鼠胰岛素口腔给药的吸收促进作用(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聚乙二醇修饰聚酰胺胺聚合物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促吸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PAMAM DENDRIMER)研究进展
        1.2.1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结构特点
        1.2.2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促吸收应用
        1.2.3 树枝状大分子聚酰胺胺衍生物及应用研究进展
    1.3 聚乙二醇结构特点及应用
    1.4 模型药物的选择及研究背景
        1.4.1 吴茱萸碱
        1.4.2 甘草苷
        1.4.3 酸枣仁皂苷A
    1.5 药物促吸收研究方法概述
        1.5.1 生物安全性研究
        1.5.2 体外试验方法
        1.5.3 在体试验方法
        1.5.4 体内试验方法
    1.6 本课题的提出
        1.6.1 本论文的意义
        1.6.2 本论文包括的工作
第二章 MDCK细胞系与CACO-2细胞系的构建及PAMAM-PEG聚合物体外生物安全性评估
    2.1 前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2.3 溶液的配制
    2.3 MDCK细胞模型的构建及评估
        2.3.1 细胞繁殖
        2.3.2 细胞的计数
        2.3.3 细胞的接种
        2.3.4 生长曲线的绘制
    2.4 CACO-2细胞系的构建及评估
        2.4.1 细胞繁殖
        2.4.2 细胞的计数
    2.5 实验方法
        2.5.1 细胞的培养及接种
        2.5.2 MTT实验
        2.5.3 统计分析
    2.6 实验结果
        2.6.1 MDCK细胞模型MTT实验结果
        2.6.1.1 PAMAM-PEG聚合物生物安全性
        2.6.1.2 模型药物生物安全性及体外促吸收实验浓度筛选实验结果
        2.6.1.3 模型药物含或不含PAMAM-PEG聚合物的细胞存活率
        2.6.2 CACO-2细胞模型MTT实验结果
        2.6.2.1 PAMAM-PEG聚合物生物安全性
        2.6.2.2 模型药物生物安全性实验结果
        2.6.2.3 模型药物含或不含PAMAM-PEG聚合物的细胞存活率
    2.7 小结
第三章 模型药物溶解度检测
    3.1 前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仪器
        3.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3.2.3 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模型药物HPLC色谱条件
        3.3.2 模型药物实验标准曲线绘制
        3.3.3 模型药物溶解度实验
        3.3.4 统计分析
    3.4 实验结果
        3.4.1 模型药物实验标准曲线
        3.4.2 模型药物溶解度实验结果
    3.5 小结
第四章 PAMAM-PEG聚合物对模型药物体外促吸收作用研究及透膜电阻值测定
    4.1 前言
    4.2 材料与仪器
        4.2.1 实验仪器
        4.2.2 实验试剂与材料
        4.2.3 溶液的配制
    4.3 实验方法
        4.3.1 模型药物渗透性实验与体外促吸收实验
        4.3.2 加入模型药物及PAMAM-PEG聚合物前后MDCK透膜电阻值测定
        4.3.3 统计分析
    4.4 实验结果
        4.4.1 加入模型药物及PAMAM-PEG聚合物前后MDCK透膜电阻值
        4.4.2 模型药物渗透性及PAMAM-PEG聚合物促吸收作用实验结果
        4.4.3 PAMAM-PEG聚合物对模型药物表观渗透系数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PAMAM-PEG聚合物对模型药物体内促吸收作用研究及在体生物安全性评估
    5.1 前言
    5.2 材料与仪器
        5.2.1 实验仪器
        5.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5.2.3 溶液的配制
        5.2.4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培养
    5.3 实验方法
        5.3.1 PAMAM-PEG聚合物对模型药物体内促吸收实验
        5.3.1.1 在体原位肠袢的制备及给药
        5.3.1.2 血药浓度样品制备
        5.3.2 PAMAM-PEG聚合物在体生物安全性评估
        5.3.2.1 总蛋白浓度检测
        5.3.2.2 乳酸脱氢酶浓度检测
        5.3.3 统计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PAMAM-PEG2000在体肠袢促吸收实验结果
        5.4.2 总蛋白浓度检测
        5.4.3 乳酸脱氢酶活性检测
    5.5 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讨论
        6.1.1 生物安全性
        6.1.2 促吸收作用
    6.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盐酸川芎嗪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处方前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川芎嗪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2.2 盐酸川芎嗪在不同介质中平衡溶解度的测定
        2.3 盐酸川芎嗪在不同介质中油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2.4 盐酸川芎嗪原料药稳定性研究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第一节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空白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
        2.2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基质配比优化
        2.3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辅料的选择
        2.4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体外评价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体外含量测定方法
        2.2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质量评价
        2.3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凝胶溶蚀与释放行为的考察
        2.4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初步稳定性考察
        2.5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眼部滞留时间与刺激性的考察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盐酸川芎嗪眼部给药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第一节 盐酸川芎嗪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和内标液的配制
        2.3 生物样品处理方法
        2.4 专属性考察
        2.5 标准曲线的制备
        2.6 准确度
        2.7 精密度
        2.8 血浆及组织样品的稳定性考察
    第二节 盐酸川芎嗪眼部给药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方法和结果
        2.1 盐酸川芎嗪溶液剂的制备
        2.2 药动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盐酸川芎嗪眼部给药脑靶向的影响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实验动物
    2 方法和结果
        2.1 盐酸川芎嗪溶液剂的制备
        2.2 药动实验
        2.3 滴眼给药脑靶向性评价
        2.4 不同吸收促进剂对盐酸川芎嗪在脑中分布的影响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体内药动学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和结果
        2.1 盐酸川芎嗪眼用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
        2.2 药动实验
        2.3 数据处理
    3 讨论
    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盐酸川芎嗪抗脑缺血作用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口服胰岛素生物粘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语表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章 Eul-cys偶联物的合成与表征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Eul-cys偶联物的合成
        2.2 Eul-cys偶联物的表征
        2.2.1 核磁共振氢谱(~1H-NMR)
        2.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2.2.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3 偶联物自由巯基及二硫键的含量测定
        2.4 偶联物的形态
        2.5 偶联物的溶解性考察
        2.6 偶联物巯基的稳定性
        2.7 偶联物的溶胀度
        2.8 偶联物的流变学性质
    3 结果与讨论
        3.1 Eul-cys偶联物的合成
        3.2 Eul-cys偶联物的表征
        3.2.1 核磁(~1H-NMR)
        3.2.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3.2.3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3 偶联物自由巯基及二硫键的含量测定
        3.4 形态观察
        3.5 溶解性考察
        3.6 巯基的稳定性
        3.7 溶胀度考察
        3.8 流变学性质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载胰岛素的Eul-cys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偶联物的pH敏感性考察
        2.2 胰岛素的含量测定
        2.3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2.3.1 纳米粒的制备
        2.3.2 粒径、电位、包封率与载药量
        2.4 纳米粒制备的影响因素考察
        2.4.1 pH值
        2.4.2 载体与药物的质量比
        2.4.3 超声时间
        2.4.4 孵育时间
        2.5 纳米粒的冻干
        2.5.1 冻干曲线
        2.5.2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及用量考察
        2.6 纳米粒的外观形态
        2.6.1 外观
        2.6.2 透射电镜(TEM)
        2.7 体外释放
        2.8 胰岛素的生物活性测定
        2.8.1 圆二色谱(CD)
        2.8.2 小鼠降血糖实验
        2.9 大鼠离体小肠生物粘附性
        2.9.1 6-氨基荧光素(6-AF)标记Eul-cys和Eul的制备
        2.9.2 荧光标记的Eul-cys和Eul纳米粒的制备
        2.9.3 生物粘附性测定
        2.10 糖尿病大鼠降血糖实验
        2.10.1 糖尿病模型建立
        2.10.2 口服降血糖效果
        2.11 生物相容性
    3 结果与讨论
        3.1 偶联物的pH敏感性考察
        3.1.1 pH值对Eul-cys偶联物粒径和电位的影响
        3.1.2 透射电镜(TEM)
        3.2 胰岛素的标准曲线
        3.3 载药纳米粒的制备
        3.4 纳米粒制备的影响因素考察
        3.4.1 pH值
        3.4.2 载体与药物的质量比
        3.4.3 超声时间
        3.4.4 孵育时间
        3.4.5 制备工艺的确定
        3.5 纳米粒的冻干
        3.5.1 冻干保护剂的选择
        3.5.2 冻干保护剂的用量考察
        3.6 纳米粒的外观形态
        3.6.1 外观
        3.6.2 透射电镜(TEM)
        3.7 体外释放
        3.8 胰岛素生物活性的测定
        3.8.1 圆二色谱(CD)
        3.8.2 小鼠降血糖实验
        3.9 离体大鼠小肠生物粘附性
        3.10 糖尿病大鼠降血糖实验
        3.11 生物相容性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载胰岛素的Eul-cys/GSH纳米粒的制备及评价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Eul-cys/GSH纳米粒的制备
        2.2 GSH对生物粘附性的影响
        2.2.1 6-AF标记Eul-cys/GSH纳米粒(6-AF-Eul-cys/GSH NPs)的制备
        2.2.2 生物粘附性的测定
        2.3 纳米粒的表征
        2.3.1 粒径、电位
        2.3.2 形态
        2.3.2.1 透射电镜(TEM)
        2.3.2.2 原子力显微镜(AFM)
        2.3.3 疏基含量测定
        2.3.4 包封率与载药量
        2.4 insulin和GSH的体外释放
        2.5 在体药物释放
        2.5.1 FITC标记胰岛素
        2.5.2 标准曲线的制备
        2.5.3 在体药物释放
        2.6 大鼠小肠离体转运
        2.7 正常大鼠回肠给药降血糖实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Eul-cys纳米粒制备示意图
        3.2 GSH对生物粘附性的影响
        3.3 纳米粒的表征
        3.4 insulin和GSH体外释放
        3.5 在体药物释放
        3.6 大鼠小肠离体转运
        3.7 正常大鼠回肠给药降血糖实验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药物在纳米粒中的存在状态及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胰岛素的存在状态
        2.1.1 X射线衍射(XRD)
        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2.2 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2.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2.2.2 红外光谱(FT-IR)
    3 结果与讨论
        3.1 胰岛素的存在状态
        3.1.1 X射线衍射(XRD)
        3.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3.2 药物与载体的相互作用
        3.2.1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3.2.2 红外光谱(FT-IR)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巯基纳米粒子促进胰岛素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钙离子结合实验
        2.2 蛋白酶抑制实验
        2.3 细胞实验
        2.3.1 培养条件
        2.3.2 细胞毒实验
        2.3.2.1 MTT实验
        2.3.2.2 LDH释放
        2.3.3 跨膜电阻(TEER)值
        2.3.4 跨细胞转运
        2.3.4.1 在单细胞和共育细胞中的转运
        2.3.4.2 共育细胞粘附层消除对转运的影响
        2.3.5 载体对两种细胞的粘附
        2.3.6 免疫荧光
        2.4 大鼠小肠粘附(CLSM)
    3 结果与讨论
        3.1 钙离子结合实验
        3.2 蛋白酶抑制实验
        3.3 细胞实验
        3.3.1 模型细胞的选择
        3.3.2 细胞毒实验
        3.3.2.1 MTT实验
        3.3.2.2 LDH释放
        3.3.3 跨膜电阻值
        3.3.4 跨细胞转运
        3.3.5 载体对两种细胞的粘附
        3.3.6 免疫荧光
        3.4 大鼠小肠粘附(CLSM)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创新点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附件

(4)癸酸钠增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写词表
第1篇 前言
第2篇 文献综述
    第1章 黄连素治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 黄连素对2 型糖尿病的药效观察
        2 黄连素降血糖机制
    第2章 黄连素吸收动力学及肠道促吸收剂的应用
        1 黄连素肠道吸收研究现状
        2 肠吸收促进剂的应用及机制
        3 癸酸钠促吸收机制、临床应用及安全性考察
    第3章 2 型糖尿病肝脏糖异生分子调控机制
        1 肝脏糖异生信号转导通路及调控
        2 肝脏糖异生的关键调控基因
        3 结论
    第4章 AMPK 调节肝糖异生分子机制
        1 AMPK 结构、生物学功能与分布
        2 AMPK 的活性调节
        3 AMPK 与2 型糖尿病
    第5章 11β-HSD1 调节糖异生分子机制
        1 11β-HSD1 的基本结构、组织分布与功能
        2 11β-HSD1 与糖皮质激素
        3 11β-HSD1 与 2 型糖尿病
        4 11β-HSD1 对2 型糖尿病肝脏糖异生的调控
第3篇 实验研究
    第1章 癸酸钠对黄连素大鼠肠道吸收的影响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2节 实验结果
        1 离体外翻肠囊实验
        2 整体肠吸收实验
        第3节 实验小结
    第2章 癸酸钠对黄连素治疗2 型糖尿病大鼠作用的影响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2节 实验结果
        1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2 型糖尿病大鼠一般状态、体重及摄食量的影响
        2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2 型糖尿病大鼠空腹血糖和胰岛素的影响
        3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2 型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变化
        4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糖尿病大鼠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的影响
        5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大鼠肝脏糖异生关键酶的影响
        6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大鼠肝脏AMPK 活性影响
        7 黄连素与癸酸钠合用治疗对大鼠肝脏11β-HSD1 及GR 蛋白及mRNA 表达的影响
        第3节 实验小结
     第3章 黄连素对 HepG2 肝细胞糖异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1节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第2节 实验结果
        1 黄连素对HepG2 肝细胞葡萄糖生成作用的影响
        2 黄连素激活AMPK 对HepG2 肝细胞糖异生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3 黄连素抑制11β-HSD1 对HepG2 肝细胞糖异生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第3节 实验小结
第4篇 讨论
    第1章 癸酸钠增强黄连素吸收及降血糖作用研究
        1 癸酸钠对黄连素肠道吸收的影响
        2 癸酸钠对黄连素降血糖作用的影响
    第2章 黄连素对2 型糖尿病肝糖异生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1 黄连素对2 型糖尿病肝糖异生的抑制作用
        2 黄连素激活AMPK 对HepG2 肝细胞糖异生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3 黄连素抑制11β-HSD1 对HepG2 肝细胞糖异生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第5篇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血管活性肠肽鼻腔喷雾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血管活性肠肽鼻腔喷雾剂的处方前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VIP 鼻腔喷雾剂鼻粘膜纤毛毒性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VIP 鼻腔喷雾剂鼻粘膜吸收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VIP 鼻腔喷雾剂药效学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部分 VIP 鼻腔喷雾剂的毒性考察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胰岛素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鼻腔给药
    1.1 鼻腔给药的特点
    1.2 胰岛素鼻腔给药实验研究
        1.2.1 动物实验:
        1.2.2 人体试验:
2 口腔黏膜给药
    2.1 口腔黏膜给药特点
    2.2 口腔黏膜的实验研究
        2.2.1 动物实验:
        2.2.2 人体试验:
3 其他黏膜给药
4 结语

(7)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部分 综述
        第一节 鼻腔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节 血压平喷雾剂处方主要药味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综述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课题立题依据及设计
正文部分
    第一章 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确定及含量测定
    第二章 血压平喷雾剂实验方法研究
        第一节 模型及在体实验方法的建立
        第二节 血压平喷雾剂在体实验方法学验证
        第三节 两种插管方法对不同样品大鼠鼻腔灌流实验结果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讨论
    第三章 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一节 芍药苷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二节 丹皮酚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三节 肉桂酸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四节 绿原酸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五节 阿魏酸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
        第六节 本章讨论
    第四章 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鼻黏膜吸收相互影响研究
        第一节 活性成分配伍给药后鼻黏膜吸收的特性研究
        第二节 挥发油对活性成分芍药苷鼻黏膜吸收的影响
        第三节 吸收促进剂对血压平中芍药苷的鼻黏膜吸收的影响
        第四节 本章讨论
    参考文献
结语
    结论与问题
    创新点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钠的黏膜离子电渗给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说明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LMWH 和UFH 的体外分析方法
    2.1 LMWH 和UFH 的效价测定
        2.1.1 仪器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1.2.1 供试品和标准品溶液的配制
        2.1.2.2 家兔血浆的取得
        2.1.2.3 效价测定
        2.1.2.4 数据处理
        2.1.3 结果和讨论
        2.1.3.1 LMWH 效价测定结果
        2.1.3.2 UFH 效价测定结果
        2.1.4 小结
    2.2 APTT 法
        2.2.1 仪器和材料
        2.2.2 实验方法
        2.2.2.1 APTT 测定方法
        2.2.2.2 黏膜透过液中LMWH 的测定
        2.2.2.3 黏膜透过液中UFH 的测定
        2.2.3 结果和讨论
        2.2.3.1 LMWH 的体外分析方法
        2.2.3.2 UFH 的体外分析方法
        2.2.4 小结
    2.3 APTT 法在各种条件下的回收率
        2.3.1 仪器和材料
        2.3.2 实验方法
        2.3.2.1 在不同pH 水溶液中的回收率
        2.3.2.2 在各种动物黏膜匀浆液中的回收率
        2.3.2.3 在电场作用下的回收率
        2.3.3 结果和讨论
        2.3.3.1 各种pH 溶液中LMWH 和UFH 的回收率
        2.3.3.2 在各种动物黏膜匀浆液中的回收率
        2.3.3.3 在电场作用下的回收率
        2.3.4 小结
        2.3.5 本章小结
第3章 LMWH 和UFH 对黏膜的透过性研究
    3.1 LMWH 的鸡嗉囊膜透过性
        3.1.1 仪器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1.2.1 LMWH 透鸡嗉囊膜试验方法
        3.1.2.2 各种LMWH 溶液的鸡嗉囊膜透过性
        3.1.2.3 吸收促进剂对LMWH 透鸡嗉囊膜的影响
        3.1.2.4 渗透系数和增渗比的计算
        3.1.3 结果与讨论
        3.1.3.1 各种LMWH 溶液的鸡嗉囊膜透过性
        3.1.3.2 吸收促进剂对LMWH 透鸡嗉囊膜的影响
        3.1.4 小结
    3.2 LMWH 和UFH 的大鼠肠黏膜透过性
        3.2.1 仪器和材料
        3.2.2 实验方法
        3.2.2.1 LMWH 透肠黏膜试验方法
        3.2.2.2 LMWH 肠黏膜的透过性
        3.2.2.3 UFH 肠黏膜透过性考察
        3.2.2.4 渗透系数和增渗比的计算
        3.2.3 结果与讨论
        3.2.3.1 LMWH 的肠黏膜透过性
        3.2.3.2 UFH 的肠黏膜透过性
        3.2.3.3 LMWH 和UFH 大鼠肠黏膜透过性比较
        3.2.4 小结
    3.3 LMWH 和UFH 的犬舌下黏膜透过性
        3.3.1 仪器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2.1 溶液配制
        3.3.2.2 犬舌下黏膜
        3.3.2.3 试验方法
        3.3.3 结果和讨论
        3.3.3.1 LMWH 的犬舌下黏膜透过性
        3.3.3.2 UFH 的犬舌下黏膜透过性
        3.3.3.3 LMWH 和UFH 犬舌下黏膜透过性比较
        3.3.4 小结
    3.4 乳酸脱氢酶的测定以评价Labrasol 对黏膜的毒性
        3.4.1 仪器和材料
        3.4.2 实验方法
        3.4.3 结果和讨论
        3.4.4 小结
        3.4.5 本章小结
第4章 离子电渗仪的设计及LMWH 和UFH 离子电渗透大鼠肠黏膜研究
    4.1 离子电渗仪的研制
        4.1.1 离子电渗仪的线路图
        4.1.2 离子电渗的理论模型
    4.2 LMWH 和UFH 的离子电渗透大鼠直肠黏膜研究
        4.2.1 仪器和材料
        4.2.2 实验方法
        4.2.2.1 LMWH 离子电渗透大鼠直肠黏膜
        4.2.2.2 UFH 离子电渗透大鼠直肠黏膜
        4.2.3 结果与讨论
        4.2.3.1 直流电流对LMWH 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4.2.3.2 不同电流强度的脉冲电流对LMWH 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4.2.3.3 脉冲电流对UFH 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4.2.3.4 脉冲电流对不同浓度UFH 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4.2.4 小结
        4.2.5 本章小结
第5章 LMWH 和UFH 大鼠口腔离子电渗给药药动学研究
    5.1 大鼠血液中LMWH 和UFH 的检测方法
        5.1.1 仪器和材料
        5.1.2 实验方法
        5.1.2.1 大鼠血浆中LMWH 测定方法的建立
        5.1.2.2 大鼠血浆中UFH 测定方法的建立
        5.1.3 结果和讨论
        5.1.3.1 LMWH 体内分析方法
        5.1.3.2 UFH 体内分析方法
        5.1.4 小结
    5.2 口腔给药膜剂的研制
        5.2.1 仪器和材料
        5.2.2 实验方法
        5.2.2.1 LMWH 膜剂的制备方法
        5.2.2.2 UFH 膜剂的制备方法
    5.3 LMWH 和UFH 的大鼠离子电渗口腔给药研究
        5.3.1 材料和仪器
        5.3.2 实验方法
        5.3.2.1 LMWH 和UFH 溶液的大鼠皮下注射给药
        5.3.2.2 LMWH 和UFH 溶液的大鼠口服给药
        5.3.2.3 LMWH 膜剂的脉冲离子电渗大鼠口腔给药
        5.3.2.4 UFH 膜剂的脉冲离子电渗大鼠口腔给药
        5.3.2.5 数据处理
        5.3.3 结果和讨论
        5.3.3.1 LMWH 膜剂的离子电渗大鼠口腔给药
        5.3.3.2 UFH 膜剂的离子电渗大鼠口腔给药
        5.3.4 小结
        5.3.5 本章小结
第6章 LMWH 和UFH 直肠离子电渗给药药动学研究
    6.1 直肠给药制剂的制备及其透大鼠直肠黏膜
        6.1.1 仪器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1.2.1 LMWH 各种高分子材料溶液的制备
        6.1.2.2 各种高分子材料的筛选
        6.1.3 结果与讨论
        6.1.3.1 不同LMWH 胶液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
        6.1.3.2 吸收促进剂对不同LMWH 胶液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6.1.3.3 离子电渗对不同LMWH 含5% Labrasol 胶液大鼠直肠黏膜透过性的影响
        6.1.4 小结
    6.2 LMWH 和UFH 胶液的大鼠直肠离子电渗给药研究
        6.2.1 仪器和材料
        6.2.2 实验方法
        6.2.2.1 LMWH 离子电渗大鼠直肠给药
        6.2.2.2 脉冲离子电渗对LMWH 胶液的大鼠直肠吸收
        6.2.2.3 脉冲离子电渗对UFH 胶液的大鼠直肠吸收
        6.2.3 结果和讨论
        6.2.3.1 LMWH 离子电渗大鼠直肠给药
        6.2.3.2 LMWH 胶液的脉冲离子电渗大鼠直肠给药
        6.2.3.3 UFH 脉冲离子电渗大鼠直肠给药
        6.2.4 小结
    6.3 LMWH 胶液的离子电渗家兔直肠给药研究
        6.3.1 仪器和材料
        6.3.2 实验方法
        6.3.2.1 兔血浆中LMWH 的测定
        6.3.2.2 家兔皮下注射给药
        6.3.2.3 LMWH 胶液的家兔直肠给药方法
        6.3.2.4 LMWH 胶液离子电渗家兔直肠给药
        6.3.3 结果和讨论
        6.3.3.1 兔血浆中LMWH 的测定
        6.3.3.2 直流电电渗(0.33 mA/cm2,4.5V)对LMWH 胶液的家兔直肠离子电渗给药
        6.3.4 小结
        6.3.5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申请
参考文献
致谢

(9)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制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原药材的前处理及安功牛黄鼻用制剂处方工艺的确定
    第一节 体外分析方法
        1.黄芩苷
        2.姜黄素
        3.盐酸小檗碱
        4.栀子苷
        5.胆酸
        6.胆红素
        7.冰片
    第二节 原药材和提取物的前处理
        1.安宫牛黄鼻用制剂的处方
        2.提取物的制备和前处理
        2.1 栀子提取物的制备
        2.2 水牛角浓缩粉及珍珠粉的水解
        2.3 人工牛黄中胆酸的提取
        2.4 黄芩苷溶解度测定
        2.5 盐酸小檗碱溶解度测定
        2.6 姜黄素的增溶
        2.7 冰片及麝香酮水溶液的制备
        3.安宫牛黄鼻用制剂处方及工艺的确定
        4.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安宫牛黄鼻用制剂中各成分鼻腔吸收的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动物模型及实验装置
        2.2 栀子苷的鼻腔吸收
        2.3 盐酸小檗碱的鼻腔吸收
        2.4 姜黄素的鼻腔吸收
        2.5 黄芩苷的鼻腔吸收
    3.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黄芩苷鼻用溶液剂的药物动力学和脑靶向性研究
    第一节 微渗析取样技术探针回收率的测定
        1.微渗析技术简介
        2.微渗析系统组成
        3.微渗析技术的特点
        4.微渗析探针回收率的测定
        4.1 灌注液的配制
        4.2 体外回收率的测定
        4.3 体内回收率的测定
        5.讨论
    第二节 黄芩苷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1.质谱条件
        2.色谱条件
        2.1 方法专属性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及检测限的确定
        2.3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
        3.样品稳定性实验
        4.讨论
    第三节 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1.实验方案
        2.给药制剂的配制
        3.动物实验
        3.1 脑部探针的植入
        3.2 血液中探针的植入
        3.3 鼻腔给药方法及生物样品的采集
        3.4 静脉给药方法及生物样品的采集
        4.实验结果
        4.1 实验数据及药动学参数
        4.2 平均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4.3 生物利用度
        5.讨论
    第四节 脑靶向性评价
        1.实验方法
        1.1 方案
        1.2 给药溶制剂的配制
        1.3 动物实验
        2.实验结果
        2.1 实验数据及 CSF 中药动学参数
        2.2 五组制剂的平均 CSF 药物浓度-时间曲线
        2.3 脑脊液中黄芩苷生物利用度
        2.4 脑靶向性评价
        3.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黄芩苷鼻用脂质微球制备工艺及经鼻吸收研究
    第一节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
        1.方法与结果
        1.1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工艺
        1.2 黄芩苷复合率的测定
        1.3 单因素影响实验
        1.4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溶解性能的测定
        1.5 磷脂复合物的确证
        2.讨论
    第二节 黄芩苷脂质微球的制备与评价
        1.方法与结果
        1.1 基本处方及制备工艺
        1.2 高压均质过程及原理
        1.3 黄芩苷脂质微球理化性质
        2.讨论
        2.1 脂质微球的微观结构
        2.2 处方因素考察
        2.3 制备工艺考察
    第三节 黄芩苷脂质微球的鼻腔吸收研究
        1.实验方法
        2.实验结果
        2.1 脂质微球经鼻给药后血药浓度数据及药动学参数
        2.2 脂质微球经鼻给药后脑脊液中药浓度数据及药动学参数
        2.3 血浆及脑脊液中药时曲线
        2.4 脂质微球与溶液剂(IN1) 的相关药动学参数比较及生物利用度的计算
        3.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安宫牛黄鼻用脂质微球的制备工艺及鼻腔给药毒性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方法与结果
        2.1 安宫牛黄鼻用脂质微球的制备
        2.2 鼻腔给药毒性的研究
    3.讨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结论
致谢

(10)生理活性酶对水溶性药物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药品、试剂、动物与仪器
前言
第一章 胰脂肪酶对FITC及FDs经皮吸收促进作用考察
    1 FITC及FDs分析方法的建立
        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3 回收率和精密度考察
    2 胰脂肪酶对FITC及FDs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2.1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 胰脂肪酶与化学促进剂合用对FD4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 胰脂肪酶对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经皮吸收促渗机理的研究
        4.1 胰脂肪酶对FD4经活性表皮渗透性的影响
        4.2 胰脂肪酶对FD4经培养表皮渗透性的影响
        4.3 胰脂肪酶对皮肤及培养表皮组织学的影响
        4.4 FD4经皮吸收途径的考察
        4.5 采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进行皮肤构造解析
        4.6 采用傅立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解析胰脂肪酶经皮促渗机理
    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胰蛋白酶对FITC及FDs经皮吸收促进作用考察
    1 FD70及FD250分析方法的建立
        1.1 检测波长的选择
        1.2 标准曲线的制备
        1.3 回收率和精密度考察
    2 胰蛋白酶对FITC及FDs体外经皮渗透性的影响
        2.1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 胰蛋白酶对水溶性大分子化合物经皮吸收促渗机理的研究
        3.1 胰蛋白酶对FD4经培养表皮渗透性的影响
        3.2 胰蛋白酶对皮肤及培养表皮组织学的影响
        3.3 FD4经皮吸收途径的考察
        3.4 采用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解析胰蛋白酶经皮促渗机理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胰脂肪酶及胰蛋白酶对胰岛素经皮吸收促进作用考察
    1 胰岛素高效液相分析方法的建立
        1.1 色谱条件
        1.2 色谱图
        1.3 标准曲线的制备
    2 胰岛素在PBS及皮肤匀浆中的稳定性
        2.1 实验方法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 胰岛素经皮吸收实验吸收介质的选择
        3.1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3.3 胰岛素在吸收介质中的稳定性
    4 FITC标记胰岛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4.1 FITC标记胰岛素分析方法
        4.2 FITC标记胰岛素体外经皮渗透实验
    5 FITC标记胰岛素经皮吸收途径的考察
        5.1 组织切片的制备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胰脂肪酶及胰蛋白酶对皮肤的刺激性评价
    1 实验方法
        1.1 样品的配制
        1.2 刺激性实验方法
        1.3 皮肤反应评判标准
    2 结果与讨论
    3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目录

四、吸收促进剂对大鼠胰岛素口腔给药的吸收促进作用(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聚乙二醇修饰聚酰胺胺聚合物对中药有效成分的促吸收作用及安全性研究[D]. 高尧春.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2]盐酸川芎嗪温敏原位凝胶的制备及其经眼全身转运特性的研究[D]. 茅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9(02)
  • [3]口服胰岛素生物粘附纳米给药系统的研究[D]. 张岩. 沈阳药科大学, 2013(08)
  • [4]癸酸钠增强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D]. 吕晓艳. 吉林大学, 2011(09)
  • [5]血管活性肠肽鼻腔喷雾剂的研究[D]. 崔旭.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6]胰岛素黏膜给药系统研究进展[J]. 谢葩,夏爱晓,何仁. 海峡药学, 2011(02)
  • [7]血压平喷雾剂中主要活性成分的鼻黏膜吸收特性研究[D]. 董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0(03)
  • [8]肝素钠和低分子肝素钠的黏膜离子电渗给药研究[D]. 李丁.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009(05)
  • [9]安宫牛黄鼻用脑靶向制剂的研究[D]. 黄惠锋. 沈阳药科大学, 2009(10)
  • [10]生理活性酶对水溶性药物经皮吸收促进作用的研究[D]. 臧蕾. 沈阳药科大学, 2007(S2)

标签:;  ;  ;  ;  ;  

吸收促进剂对大鼠口服胰岛素的促吸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