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永炎院士治疗风喑2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月华[1](2021)在《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治疗偏头痛可能的机制,为今后实验研究提供实践基础。方法将66例符合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基础上,联合中药治疗。针刺运用安神止痛针法,每日1次,1周5次,共针刺2周;中药采用头痛圣愈方加减,日1剂,早晚分服,1周5剂,共服用2周。对照组:西药治疗,服用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国药准字H20060352,生产单位:四川梓橦宫药业有限公司),1次/天,10mg/次,连续治疗10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指数的差异,以判定其临床疗效,并同时观察患者的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量表(migrain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MSQ)、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的评分变化情况。结果1.头痛指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指数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指数的变化,进行疗效评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经秩和检验,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血清5-HT含量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5-HT含量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MSQ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SQ评分均有所提高,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头痛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2.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可以升高患者血清5-HT的含量,为探讨该疗法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室指标的支持。3.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张雪意[2](2021)在《活血化痰息风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活血化痰息风方对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的神经功能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以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评价活血化痰息风方治疗ACI的临床疗效,从炎症角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1月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内科风痰瘀阻证ACI患者174例。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字表,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符合标准的174例风痰瘀阻证ACI患者被随机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痰息风方,每次200 m L,2次/天。以14天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NIHSS(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m RS(改良Rankin量表)、BI(Barthel指数)、中医临床证候量表,以及炎性因子IL-1β(白介素-1β)、IL-6(白介素-6)以及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血清学水平。记录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出院时的费用,并在试验结束后进行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的计算分析。结果:本试验计划纳入174例符合纳排标准的ACI患者,共剔除、脱落13例。观察组剔除4例,脱落1例;对照组剔除5例,脱落3例。最终纳入161例,观察组82例,对照组79例。1.疗效分析:(1)有效率比较:根据NIHSS评分在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测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到82.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8.4%,两组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NIHSS评分比较:对患者用药14天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4(2,7)分,对照组为6(3,9)分,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3)m RS评分比较:对患者用药14天后,两组组内治疗前后所测定的m 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4)BI评分比较:患者服药14天后,观察组BI评分为71.16±23.48分,对照组为60.38±26.16分,两组治疗前后指数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5)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用药14天后,观察组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为6.71±3.03分,对照组为9.18±4.06分,两组治疗前后组内进行中医证候量表评分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2.血清炎性因子比较:用药14天后,两组在调节炎性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方面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两组在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在降低炎性因子(IL-1β、IL-6以及TNF-α)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更好。3.药物经济学分析: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相比较,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CER为2738.46元/分,对照组的CER为4064.04元/分,两组之间的ICER为383.88元/分。即对照组较观察组NIHSS评分每减少1分,需多花费383.88元。4.安全性评价: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出现胃部不适,1例轻微腹泻;对照组有1例出现胃部不适。两组患者的安全性相关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如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大便常规、心电图等指标。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果表明,活血化痰息风汤配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风痰瘀阻证ACI是安全的。结论:1.活血化痰息风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改善风痰瘀阻证ACI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减轻患者的残疾程度,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降低ACI的中医证候量表总积分;2.活血化痰息风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改善风痰瘀阻证ACI的炎症反应的程度要优于西医常规治疗;3.活血化痰息风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于风痰瘀阻证ACI患者具有一定的药物经济学优势;4.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说明活血化痰息风方的安全性较高,推荐在临床进行推广和应用。
彭文清[3](2021)在《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点;观察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对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纳入的6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同时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资料及相关理化资料,并对患者吞咽障碍分期及中医证候进行整理分析。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采用单纯康复训练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头针、体针综合治疗方法。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连续6天后休息1天,每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Gugging吞咽功能评估量表(Gugging Swallowing Screen,GUSS)、洼田饮水试验评定量表(Evaluation of water swallowing test)对患者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估,使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整理,利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尝试对针刺不同吞咽分期、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疗效进行探讨分析。结果:(1)基线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入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长短、卒中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2)中医证候统计结果:本次研究中,中医证型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3)疗效研究:60例患者均完成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评级及GUS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观察组在改善吞咽功能方面显着优于对照组。(4)两组有效率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两组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提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5)吞咽分期的临床疗效: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内咽期与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均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口腔期与对照组口腔期患者的疗效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咽期与对照组咽期患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综合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6)中医证型的临床疗效:观察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风痰阻络、气虚血瘀、阴虚风动、痰热腑实、肝阳暴亢五种证型疗效的两两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的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同一中医证型之间疗效比较差异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不同中医证型的疗效均无显着差异。结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在临床上以风痰阻络证最为多见,其次为气虚血瘀证;采用头针、体针联合康复的综合治疗方法,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康复治疗,尤以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咽期患者的疗效明显。
成知叡[4](2021)在《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风病现已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中风病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多合并症及低治愈率的特点,是目前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目前社会中虽然对中风病的研究已日臻成熟,多集中于证候的量化评分研究,但缺乏以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为统一前提的对中风病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因此,本研究在基于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基础上,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中医证候要素、神经功能评分情况等,进行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的评价和研究。本论文由文献综述、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和临床研究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中风病属中医内科系统的常见疾病,自《黄帝内经》后,各代医家不断的完善对中风病病因病机,以及对中风病证治的认识。通过概述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进行梳理,了解各个历史时期各医家对中风病的探讨和用药情况,了解中风病发生发展的溯源,并结合临床,结合现代医学对中风病研究、现代医学治疗对中风病患者辨证的影响,并通过归纳中风病患者发病时证候的共同特点,提出基于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研究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意义以及重要性,以及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现状等,为中风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临床参考。第二部分meta数据分析,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的评价。Meta分析的结果发现,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联合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对AIS患者的治疗疗效显着二者联合可以显着改善AIS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认知功能,即显着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NIHSS评分和MOCA评分。第三部分临床研究部分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基于中风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研究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初步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部分,根据指南治疗原则,对照组和治疗组在西医治疗上保持一致,时间窗内溶栓,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进行控制血压,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降低颅内压,神经保护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配方颗粒)口服或鼻饲,每日1付,早晚分服;根据患者中医证候要素情况加用天麻素注射液、或痰热清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疗程为3天。观察并记录患者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神经功能量表评分、中医证候要素量表评分,以及患者血清MMP9、VEGF的变化等。从而探讨AIS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分布特点、评价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及初步机制。结果:1.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入组时风证、火热证、痰证证候要素的分值均≥7分,表示证候成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2.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中医证候要素信息,根据中医证候要素的变化、演变,分析早期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在入组时,两组之间的中医证候要素无显着差异,在入组第14天的对照组和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要素分值中,两组的风证、火热证、痰证和瘀证分值改善尤为明显,在证候要素的不断演变过程中,瘀证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程当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研究纳入和采集了对照组和治疗组病例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神经功能水平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经过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相关证候因素运用中药静脉制剂早期治疗后,在第14天治疗组AIS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NIHSS评分、生活质量水平BI指数、mRS评分与治疗组具有显着性差异,其分值明显降低,说明神经功能的保护以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3.本研究收集了患者血清,对血清当中的MMP9、VEGF进行了测定和检验,初步探讨早期治疗方案对AIS血清中的MMP9、VEGF的影响。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早期治疗方案有效抑制了血清中MMP9的增长,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长,对脑组织等具有保护作用,减少了损伤因素,促进恢复因素。结论:AIS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以风证、火热证、痰证为主。中风病始发态通治方以及根据患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不同表现,运用中药静脉制剂的早期治疗方案可降低患者的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值,对中医证候要素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尤其是对风证、火热证和痰证的影响最为显着。同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提高了 AIS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治疗方案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MMP9,促进VEGF。
张囡,魏玲,宋玉,万小青,滕彩厚,王燕平,翟华强,闫赋琴,王永炎[5](2020)在《基于“毒损脑络”病机的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廖氏化风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具特色的发酵工艺和显着的临床疗效,但目前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尚不明确,阻碍了进一步发展。本文以"毒损脑络"病机的创新性发展为指导,通过文献梳理分析,提出廖氏化风丹"以毒攻毒"治疗中风病急性期,并从理论研究和临床报道两方面验证廖氏化风丹的组方与"毒损脑络"病机的契合性,以期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
徐榛敏,贾敏,梁晓,魏竞竞,付国静,雷林,陈倩,鲁喦,张允岭,廖星[6](2020)在《·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题·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文中研究表明该指南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十三五"重点研究领域重点项目专项组组织专家撰写,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定手册》的编写规范,以"循证为举,共识为主,经验为鉴"为指导,在偏头痛中医药实践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遵循循证医学的理念与方法,综合专家经验、目前最佳证据以及患者价值观,将国际公认的证据质量评价与推荐分级系统与中医经典古籍处方用药记录、名老中医专家经验、现代临床研究证据相结合。对偏头痛急性期及预防性治疗所应用的针灸疗法、经典名方与中成药进行归纳,总结出川芎茶调散、川芎定痛饮、散偏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5种经典名方及正天丸、头痛宁胶囊、通天口服液、养血清脑颗粒(丸)4种中成药,并针对其临床应用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制订该指南旨在规范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减轻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发作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为中医药治疗偏头痛提供临床依据,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实用性和科学性,从而推动中医治疗偏头痛工作的开展。该指南由于受到使用者地域、民族、种族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而定。
贺春风[7](2020)在《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化浊益髓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评价其组方用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化浊益髓方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提供更多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在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及干部保健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降脂、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神经保护剂等内科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化浊益髓方。治疗时间为14天,分别在治疗前、入组14天、入组90天评定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在治疗前、入组90天评估患者的mRS等级;在治疗前、入组14天检测安全性指标、血脂指标;同时记录90天观察期内患者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本次临床观察共纳入72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2例,共67例完成本次试验,脱落率为6.9%。两组患者入组时性别、年龄、基础病史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mRS等级评定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1)疗效性指标比较:入组3个月后,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组内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疗效及西医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mRS等级比较显示入组3个月后,对照组组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进行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血脂指标比较:入组14天后总胆固醇含量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炎性指标hs-CRP比较:入组14天后数值显着降低,两组分别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安全性评价:在治疗期间,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胃脘不适,1例患者自觉口中发苦,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小腹不适,但均症状轻微,2-3天后症状缓解,期间未停药。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常规、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指标,均未见明显异常,两种治疗方式均具有安全性。结论:(1)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中医证候有效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mRS等级评分等疗效性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3)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及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改善血脂指标及hc-CRP水平,但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调节水平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治疗及观察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两种治疗方案均具有安全性。综上,化浊益髓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较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有效率更高,并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炎症反应,具有安全性,以期进行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秦宝娟[8](2020)在《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我们团队曾基于对古代中风分类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本研究的目的是在这一新的框架下,探索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中医证候要素特征、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及TOAST分型之间的差异,为认识潜在的病因学提供依据。方法:连续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脑病科就诊并诊断为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住院患者456例,按照《中风临床诊断框架的构建》提出的中风诊断分类标准,将以歪斜偏废之候为核心症状的临床表型诊断为真中风,不以歪斜偏废之候为核心症状的临床表型诊断为类中风,观察不同诊断分类的构成情况。按照《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评定,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采集磁共振影像学资料,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序列上测量所有患者梗死灶直径并记录梗死灶数目、部位、DWI病灶分型。采用Fazekas评分在T2流动衰减反转恢复序列(T2 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T2FLAIR)上评价所有患者的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lesions,WMLs)程度,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的影像学特征。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资料、实验室检查,颈部血管超声及头颅核磁影像资料进行TOAST分型评定,比较不同诊断分类患者的病因学差异。结果:1.456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中,真中风组244例,类中风组212例。真中风组包括中经络233例和中脏腑11例。类中风组中单一亚型者120例,二种及以上亚型并见者92例。单一亚型患者中,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为风眩58例,风痹23例,风癔19例,风痱18例,风呆2例。2.与真中风组患者相比,类中风组患者发病年龄较低、住院天数较短,入院Bathel指数、出院Bathel指数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性别、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等危险因素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类中风组高脂血症者比例高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21%vs49.18%,P=0.003)。3.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的证候要素均以痰、火热、风等实证最为常见,类中风组气虚证患者比例低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79%vs19.26%,P=0.029)。4.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的梗死灶数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类中风组单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多部位病灶平均最大直径均小于真中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以前循环梗死多见,但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前循环梗死患者比例较低(59.02%vs45.75%,P=0.005),后循环梗死患者比例较高(24.59%vs38.6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梗死部位均以累及基底节和/或侧脑旁多见,但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累及基底节和/或侧脑旁者、额叶者比例较低(50.82%vs39.15%,P=0.013;31.97%vs23.11%,P=0.035),累及小脑者比例较高(2.05%vs8.02%,P=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伴WMLs者比例较低(91.16%vs83.96%,P=0.047),出现重度WMLs比例较低(37.29%vs28.30%,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DWI分型上,两组单部位病灶均以小的穿通支梗死多见,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小的穿通支梗死比例较高(39.75%vs49.06%,P=0.046),大的穿通支梗死比例较低(7.79%vs2.83%,P=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部位病灶中,类中风组后循环多发者比例高于真中风组(10.38%vs3.69%,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真中风和类中风两组患者TOAST分型均以小动脉闭塞(Small artery occlusion,SAO)型为主。与真中风组相比,类中风组SAO型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28%vs54.92%,P=0.001)。结论:1.本研究中真中风发病率稍高于类中风,真中风以中经络为主,类中风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风眩、风痹、风癔、风痱、风呆。2.真中风和类中风急性期的证候要素均以痰、火热、风等实证为主,但真中风患者可能更易出现气虚证。3.磁共振成像显示为前循环梗死、大的穿通支或大面积梗死、重度WMLs者多表现为真中风;后循环梗死、小的穿通支或腔隙性梗死、轻度WMLs者多表现为类中风。
郭凯航[9](2020)在《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动脉粥样硬化(AS)作为临床常见疾病,是导致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病理基础,但目前仍缺乏有效防治药物,这使得本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通过文献综述,可知动脉粥样硬化在中医学属于本虚标实,涉及多脏腑多病邪的疾病,其病机演变过程可以总结为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老年体虚而起,以正虚在前,肺肝脾肾等脏腑亏虚,水液代谢异常,气血津液不能输布,水停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互结,郁而化火,或可发展成毒,最终以有形实邪腐筋伤脉而发病。在此病机的认识基础上,AS的临床辨证分型以痰瘀互结为主,常兼见肝、脾、肾之正虚,或毒、热、风之邪实。中医药防治方面,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临床治疗大多是在活血化痰的基础上,对肝脾肾之虚或毒热之实上有所侧重,在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斑块积分、血流参数等方面能够取得疗效,而其疗效机制则可能是通过抑制局部炎症反应、保护内皮细胞、改善血脂代谢等途径延缓、抑制AS的进展,体现了中药复方多组分、多层次、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虚气留滞”病机理论是由王永炎院士援引《仁斋直指方》的相关描述首先提出,指由于元气亏虚,所致气血相失,进而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最终出现气滞、痰凝、血瘀、经络阻滞的病理过程。可以看出,“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对某些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以虚为本、以滞为标、因虚而滞的时空动态性和虚-滞之间的内在因果关系进行了高度概括。本研究团队对比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病机演变过程与“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后,发现两者具有高度相似性,故提出以“虚气留滞”创新病机理论指导AS临床治疗的可行性。目前关于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临床疗效或作用机制的研究,多选取颈动脉或冠状动脉作为研究对象,颅内动脉的相关研究仍较少。然而研究表明,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sICAS)患者,其卒中的发病率及复发率更高,而卒中又是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是当今社会重点防治的疾病,故探索sICAS的治疗对于卒中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团队首先通过Meta分析对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疗效进行系统评价,明确其临床价值;进而通过文献数据挖掘的方式探索其中药的用药规律并以此验证“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用于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最后以该病机理论为指导,参考用药规律数据挖掘所得结论,自拟创新中药方剂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并结合血清学分析和高分辨率磁共振(HRMRI)研究其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一: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研究目的:对化痰活血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通过互联网检索1980年1月—2019年7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PubMe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筛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献数据,通过改良后的Jadad量表评价文献质量,并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最终纳入9项临床研究,总病例数775例;分析结果显示,化痰活血法方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rouse斑块积分、降低血清TC、TG、LDL-C、提高血清HDL-C的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显着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斑块稳定性和血清的血脂水平,应进一步探索其用药规律,指导临床用药。研究二: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方法:结合人工、计算机检索,采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维普网(VIP)中2000年1月至2019年12月所有中医药治疗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研究文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共纳入研究150个,服用中药治疗(观察组)病例数共6670例。经数据挖掘得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1)高频药味为丹参、川芎、半夏、黄芪、茯苓等药;(2)药物四气以温为主,寒、平并进,药物五味则以苦、辛、甘并重;(3)药物归经以肝、脾、心经最多;(4)高频药对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川芎+黄芪”、“半夏+川芎”、“丹参+茯苓”等;(5)演化得到10个新的核心组合方剂,其主要治法仍以活血、化痰、益气、祛湿、理气为主,并新增了清热解毒药的使用。结论: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除化痰活血法之外,亦十分重视益气法的应用,同时兼顾气滞、毒邪等病理因素,符合“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的治疗思想。研究三: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研究目的:探索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方法:结合研究二所得结论,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的指导下自拟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sICAS,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拟入选30例临床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实验组1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加中药安慰剂治疗3个月,实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方案加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3个月。各组患者于入组接受治疗前及3个月后结束治疗时分别进行安全性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中医证候量表、血清机制指标(Hs-CRP、IL-1β、IL-6、ICAM-1、VCAM-1、MMP-9、TXB2、6-keto-PGF1a、HCY、HDL、LDL、TG、Apo-B、OxLDL)、影像学指标(ASL、斑块负荷)检测。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30例,脱落6例,最终纳入实验组14例,对照组10例。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中医证候积分的基线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临床证候方面,实验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血清Hs-CRP、MMP-9、IL-6、Icam-1水平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影像学指标方面,实验组患者相对脑血流量(rCBF)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结论:益气化痰通络方能够显着改善sICAS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患者rCBF。在疗效机制方面,益气化痰通络方可能通过降低血清IL-6、Hs-CRP、MMP-9、Icam-1的水平,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及斑块内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起到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和稳定斑块的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了在“虚气留滞”病机理论指导下,益气化痰通络方临床治疗sICAS的实用价值。
刘长英[10](2020)在《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发病特征及中药干预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un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和图论分析方法,从复杂脑网络的层面分析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与气虚血瘀证患者发病特征的差异,以及化痰通络汤对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大脑功能网络变化的影响,探讨脑梗死不同证型的脑网络特征及化痰通络汤干预的神经网络效应机制。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共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6例,其中,风痰阻络证患者17例,气虚血瘀证患者9例,同时纳入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受试者10例。采集其一般资料,并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研究二共纳入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1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化痰通络汤,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于入组当天及干预10天后分别进行量表测评和治疗前后2次功能磁共振扫描。基于图论分析,采用AAL标准脑分区模板,构建大脑功能网络,计算脑网络的全局拓扑属性和节点属性。通过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与气虚血瘀证及健康受试者之间的对比分析,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证型之间的脑网络差异。通过风痰阻络证患者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大脑网络的对比分析,探讨化痰通络汤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效应机制。结果:研究一 1.大脑功能网络全局拓扑属性分析急性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和气虚血瘀证患者大脑网络的小世界属性σ均大于1,仍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但两者在部分稀疏度阈值下均显着低于健康受试者,且气虚血瘀证患者在部分阈值下显着低于风痰阻络证患者。气虚血瘀证患者的γ、Cp、Eg、Eloc在部分阈值下较健康受试者显着下降,λ、Lp在部分阈值下较健康受试者显着升高;风痰阻络证患者的Cp、Eg在部分阈值下较健康受试者显着下降,Lp在部分阈值下较健康受试者显着升高;气虚血瘀证患者的γ值在部分阈值下较风痰阻络证患者显着下降,风痰阻络证与气虚血瘀证之间的λ、Cp、Lp、Eg、Eloc未见显着性差异。2.大脑功能网络节点属性分析脑梗死患者部分脑区的节点度值和介数中心性发生改变,且证型不同发生发生改变的脑区也存在差异。风痰阻络证患者节点度值下降的脑区均位于右侧,而气虚血瘀证患者左右大脑半球均有,气虚血瘀证患者的脑网络损伤可能更广泛。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右侧眶部额中回、右侧后扣带回介数中心性升高,而气虚血瘀证患者未见脑区节点介数中心性升高。研究二1.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分析 脑梗死风痰阻络证患者与健康受试者之间有显着的子网络,主要表现为左侧前扣带回及其旁扣带回与左侧中央后回、左侧中央旁小叶等功能连接降低。2.大脑功能网络全局拓扑属性分析试验组治疗后的σ、γ、Eg、Eloc在部分稀疏度阈值下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λ、Lp在个别阈值范围下显着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的σ、γ、λ未发现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试验组的λ在部分阈值下较对照组显着下降。3.大脑功能网络节点属性分析 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的核心节点及部分脑区的节点度值均发生变化,试验组治疗前后及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节点度值升高的脑区均位于右侧大脑半球,节点度值下降的脑区主要位于左侧大脑半球,显示出部分偏侧化效应。治疗前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连接枢纽点和部分脑区的介数中心性均发生变化,且试验组治疗后某些与情感、认知功能相关脑区的介数中心性增加。治疗后试验组部分脑区的节点效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未见有节点效率下降的脑区;试验组较对照组节点效率升高的脑区均位于右侧大脑半球,节点效率降低的脑区均位于左侧大脑半球。4.模块化分析治疗后试验组的Qfc和Qi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其划分模块的分化能力和网络中模块划分精细能力均较治疗前升高。5.相关性分析试验组治疗前后的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差值与BI量表治疗前后的差值存在负相关关系,全局效率Eg差值与NIHSS量表治疗前后的差值存在负相关关系,特征路径长度Lp差值与NIHSS量表治疗前后的差值存在正相关关系,脑梗死后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可能与信息传递效率的升高有关。右侧壳核节点度值的变化程度与BI量表治疗前后的差值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仍具备小世界网络特征,但其小世界属性均受损,气虚血瘀证患者小世界属性的受损程度高于风痰阻络证患者;脑梗死患者部分脑区的节点度值和介数中心性均发生了变化,且证型不同发生变化的脑区也存在差异。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化痰通络汤能提高脑梗死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整合能力和分离能力,在节点属性方面表现出部分偏侧化效应和对脑功能网络的整体调节效应。化痰通络汤能够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特征路径长度,增强全局信息处理能力,这可能是化痰通络汤促进脑梗死后功能网络恢复的机制之一。
二、王永炎院士治疗风喑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永炎院士治疗风喑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缩略词表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研究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5.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综述 偏头痛的中医疗法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B: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C:中医诊断标准 |
附录D: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E:MSQ评分 |
附录F:SAS评分 |
附录G:SDS评分 |
附录H: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活血化痰息风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中风病分期标准 |
1.5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6 剔除标准与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样本量计算 |
2.2 随机分组 |
2.3 盲法的设计和实施 |
2.4 治疗方法 |
2.5 观察指标 |
2.6 疗效评定标准 |
2.7 药物经济学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2.9 技术路线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比较 |
3.3 炎性因子指标比较 |
3.4 药物经济学指标比较 |
3.5 不良反应比较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脑梗死的认识 |
2 风痰瘀阻证是ACI最常见的证型 |
3 临床疗效分析 |
4 中药干预ACI的炎性机制分析 |
5 药物经济学分析 |
6 活血化痰息风法治疗ACI的机理探讨 |
7 活血化痰息风方的四气、五味及归经分析 |
8 活血化痰息风方的现代药理学分析 |
9 创新点 |
10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于知识图谱分析中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进展 |
附录2 随机入组顺序表 |
附录3 |
附录4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5 mRS评分量表 |
附录6 BI评分量表 |
附录7 中风病症状分级量化表 |
附录8 Consort声明 |
附录9 个人简历 |
致谢 |
(3)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1.1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中医起源与发展 |
1.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古文献研究 |
1.3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现代文献研究 |
1.4 中医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 |
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认识 |
2.1 假性延髓麻痹的定义与表现 |
2.2 吞咽的生理过程及分期 |
2.3 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病理机制 |
2.4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西医治疗进展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与处理 |
2 临床资料采集 |
3 随机分组方法 |
4 治疗方法 |
4.1 基础治疗 |
4.2 观察组 |
4.3 对照组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定标准 |
7 安全性指标 |
8 统计方法 |
9 研究结果 |
9.1 基线比较 |
9.2 治疗前后各观察指标比较 |
9.3 疗效比较 |
10 安全性评价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穴位选择与机理分析 |
1.1 头部穴位 |
1.2 颈项穴位 |
1.3 远部选穴 |
2 康复治疗机理分析 |
3 中医证候学特点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 |
5 关于本研究试验结果的分析 |
5.1 一般资料分析 |
5.2 临床疗效分析 |
6 不足与展望 |
6.1 存在的问题 |
6.2 展望 |
第四部分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研究概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风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研究现状 |
1.历代医家对中风病的认识 |
2.中风病急性期证候要素分布的研究 |
3.中风病始发态证候要素的重要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
1.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 |
2.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常用临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meta分析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方案 |
1.病例来源 |
2.研究目的 |
3.研究设计 |
4.研究对象 |
5.治疗方案 |
6.评价标准 |
7.质量控制 |
8.统计学分析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
1.病例入组及完成情况 |
2.一般描述性统计 |
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特点 |
二 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的疗效评价 |
1.早期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疗效 |
2.入组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对照组和治疗组主要中医证候要素——风、痰、火热、瘀证演变特点 |
3.早期治疗对AIS患者神经功能水平、生活质量水平评分的疗效 |
4.早期治疗方案对AIS患者血清MMP9、VEGF的疗效影响机制初探 |
第三章 讨论与结论 |
1.讨论 |
2.结论 |
3.本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 |
附件二 |
附件三 |
附件四 |
附件五 |
附件六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毒损脑络”病机的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廖氏化风丹的发展脉络和现状分析 |
1.1 历史悠久,临床疗效显着 |
1.2 药味繁多,基础研究薄弱 |
1.2.1有毒药物分析 |
1.2.2炮制工艺减毒 |
2“毒损脑络”病机的创新性发展 |
2.1 毒邪的产生 |
2.2 毒邪的发展 |
2.3 毒药的应用 |
3“毒损脑络”指导廖氏化风丹的合理用药 |
3.1 廖氏化风丹组方与“毒损脑络”病机的一致性 |
3.2 廖氏化风丹“以毒攻毒”与临床研究的一致性 |
3.3 廖氏化风丹“以毒攻毒”与实验研究的一致性 |
4 讨论 |
(6)·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题·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论文提纲范文)
1 范围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3 术语和定义 |
3.1 偏头痛 |
3.2 偏头风 |
4 流行病学 |
5 临床特征 |
5.1 病史 |
5.2 症状及体征 |
5.2.1 前驱期 |
5.2.2 先兆期 |
5.2.3 头痛期 |
5.2.4 恢复期 |
6 诊断标准 |
6.1 西医诊断标准 |
6.1.1 无先兆偏头痛 |
6.1.2 先兆偏头痛 |
6.2 中医诊断标准 |
7 治疗 |
7.1 急性期治疗 |
7.2 预防性治疗 |
7.2.1 经典名方 |
7.2.1.1 川芎茶调散 |
7.2.1.2 川芎定痛饮 |
7.2.1.3 散偏汤 |
7.2.1.4 血府逐瘀汤 |
7.2.1.5 通窍活血汤 |
7.2.2 中成药 |
7.2.2.1 正天丸 |
7.2.2.2 头痛宁胶囊 |
7.2.2.3 通天口服液 |
7.2.2.4 养血清脑颗粒(丸) |
7.2.3 针刺疗法 |
7.2.3.1 急性发作期取穴 |
7.2.3.2 缓解期取穴 |
7.2.4 其他非药物疗法 |
8 预防调摄 |
9 指南编制过程概述 |
9.1 成立项目组 |
9.2 构建临床问题和遴选结局指标 |
9.2.1 问卷调查与专家访谈 |
9.2.2 确定临床问题和评判不同结局指标的重要性 |
9.3 证据检索、筛选与综合 |
9.3.1 证据的检索 |
9.3.2 证据的筛选与综合 |
9.4 形成专家共识推荐意见/共识建议 |
9.5 写征求意见稿,同行评议与征求意见 |
10 编写说明 |
(7)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西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及脱落标准 |
2.6 中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3 疗程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标准 |
3.6 统计学处理 |
4 结果 |
4.1 病例收集情况 |
4.2 基线情况比较 |
4.3 疗效性分析 |
4.4 血脂指标分析 |
4.5 炎性指标(hs-CRP)分析 |
4.6 安全性指标分析 |
讨论 |
1 现代医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1.1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病理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机制的认识 |
1.3 血脂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1.4 炎性因子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
2 中医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认识 |
2.1 病名的历史源流 |
2.2 中医对中风病因病机的传统认识 |
3 血浊伤髓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肇病之基 |
3.1 血浊的成因 |
3.2 血浊伤髓 |
4 化浊益髓法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重要治疗原则 |
4.1 化浊以通利血脉 |
4.2 益髓以充养髓海 |
5 化浊益髓方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5.1 化浊益髓方药物组成及方解 |
5.2 化浊益髓方药物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6 临床观察结果分析 |
6.1 基本资料分析 |
6.2 安全性指标分析 |
6.3 病例脱落及剔除分析 |
6.4 疗效性指标分析 |
6.5 血脂指标分析 |
6.6 炎性指标hs-CRP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缺血性脑卒中的中西医治疗方案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8)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部分 |
综述一 中风的中医研究概况 |
1 中风病名的确立及分型方法 |
2 真中风、类中风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
3 历代医家对中风病因的认识 |
4 现代医家对中风治法的创新与发展 |
5 现代医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证候的认识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 |
1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 |
2 轻型缺血性卒中的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要素特征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研究二 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影像学特征、TOAST分型比较 |
1 研究目的 |
2 资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 |
在校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9)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
1 病因病机 |
2 辨证分型 |
3 中医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节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
1 “虚气留滞”的历史源流 |
2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内涵 |
3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研究进展 |
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节 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sICAS西医研究进展 |
2 sICAS中医研究进展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荟萃分析 |
前言 |
化痰活血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的Meta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文献数据挖掘 |
前言 |
基于文献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用药规律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 数据分析结果 |
3 讨论 |
4 “虚气留滞”病机理论在AS病变的临床意义 |
5 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临床研究 |
前言 |
益气化痰通络方治疗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2 观察指标与标本采集 |
3 指标的检测与统计 |
4 统计分析方法 |
5 结果 |
6. 讨论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语 |
本研究主要结论 |
本研究创新点 |
问题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证候要素诊断量表 |
附录2 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 |
附录3 临床研究观察指标单位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发病特征及中药干预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化痰通络法治疗中风病的研究概述 |
1 风、痰、瘀立论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
2 化痰通络法治疗急性期缺血性中风的研究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脑网络分析在脑梗死中的研究进展 |
1 大脑连接组研究 |
2 复杂脑网络研究 |
3 基于功能磁共振的脑网络研究 |
4 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在脑梗死中的研究 |
5 功能磁共振在中医药治疗脑梗死中的应用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研究一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中医证型的脑网络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法 |
3 数据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脑网络全局属性比较 |
3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脑网络节点属性比较 |
讨论 |
1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脑网络全局属性分析 |
2 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脑网络节点属性分析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二 化痰通络汤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研究方案 |
3 数据处理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临床量表统计结果 |
3 基于全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分析 |
4 基于图论的全局属性分析 |
5 基于图论的网络节点属性分析 |
6 模块化分析 |
7 相关性分析 |
讨论 |
1 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的理论依据 |
2 化痰通络法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 |
3 脑梗死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变化 |
4 化痰通络法对脑网络全局拓扑属性的影响 |
5 化痰通络法对脑网络节点属性的影响 |
6 模块化结构 |
7 相关性分析 |
8 研究局限性及展望 |
9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Automated Anatomical Labeling (AAL)大脑分区模板 |
附录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 |
附录3 Barthel量表 |
附录4 改良Rankin量表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王永炎院士治疗风喑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安神止痛理论的针药结合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D]. 王月华.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活血化痰息风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及药物经济学评价[D]. 张雪意.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1(10)
- [3]针刺为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D]. 彭文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
- [4]基于始发态中医证候要素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治疗方案疗效研究[D]. 成知叡.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5]基于“毒损脑络”病机的廖氏化风丹组方特点分析[J]. 张囡,魏玲,宋玉,万小青,滕彩厚,王燕平,翟华强,闫赋琴,王永炎. 中国中医急症, 2020(09)
- [6]·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专题·偏头痛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征求意见稿)[J]. 徐榛敏,贾敏,梁晓,魏竞竞,付国静,雷林,陈倩,鲁喦,张允岭,廖星. 中国中药杂志, 2020(21)
- [7]化浊益髓方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D]. 贺春风.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8]急性缺血性中风不同诊断分类的证候特征及影像学特点[D]. 秦宝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究中药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用药规律与疗效机制[D]. 郭凯航.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10]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发病特征及中药干预的脑功能网络机制研究[D]. 刘长英.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