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换档信号示范站

间隔换档信号示范站

一、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论文文献综述)

谢军[1](2016)在《背景噪声的验证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地震学中地震背景噪声的研究与地震波的研究是伴生的。很多研究中一者可能成为另一者的干扰噪声。自从十多年前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可以提取两个接收器之间的时间域经验格林函数的现象被发现以来关于背景噪声的特征,源的性质以及利用背景噪声对地球结构及地震相关特性的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并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球介质的成像,地球介质的性质变化监测以及地震位置的定位校正等研究。这些研究通常都假定从噪声互相关函数中可以提取的精确的经验格林函数,而且多数研究是基于从噪声互相关函数提取单个路径提取面波到时来展开的。然而从噪声互相关提取的面波到时是否准确尚未得到验证。我们的工作将对此进行验证。我们先回顾噪声互相关函数的计算过程,并探讨提升互相关函数信号强度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合成波形和实际数据的对比发现非线性的叠加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互相关函数信号的信噪比。然而非线性叠加方法对波形有一定程度的扭曲。与线性叠加的波形及频散的对比表明非线性叠加后的波形的相速度有系统性偏高。在未来利用非线性叠加方法对波形的改变需要更多的验证,利用其进行结构或地震信息的研究需要谨慎。为了验证从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提取的短周期面波(10-30 s)相对于地震面波的准确性,我们在一个极浅的精定位地震震中附近架设了一台流动宽频地震仪进行长时间持续的背景噪声观测。通过分别对比这个流动台与远台的互相关函数与相应远台记录的地震面波的波形以及频散曲线,我们发现噪声互相关函数中的短周期面波(10-30 s)在台站距1000公里以远的尺度与地震面波的频散信息是十分一致的(差异约0.3%)。这个一致性为区域尺度的噪声成像的精度提供了基础的保证。然而在台站距小于500公里时,某些路径上噪声互相关函数的面波与地震面波的频散差异较大(约3%)。这个差异与叠加时长是无关的,较为稳定,暗示短台站距的情况下,噪声源并不弥散。然而由于验证工作只基于一个地震的数十个观测,不具有统计代表性。未来还需更多的类似的验证研究。利用另一个精定位地震,结合全球和区域性的地震面波频散的测量,我们验证了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中提取的长周期面波的准确性。噪声互相关函数中的长周期面波(50-250 s)与地震面波的波形和频散曲线是较为一致的,平均误差接近0,标准差约1%。我们的验证工作为以后利用地震背景噪声宽频面波成像提供了依据。长周期面波的引入也提高了岩石圈和软流圈的速度的限定。我们回顾了利用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的地震定位方法的提出和演化。利用澳大利亚中部的一个小的台网,我们对基于群到时的背景噪声地震定位方法的精度进行了验证,当远台分布较好时,定位误差为1-3 km。定位误差与参考台与目标台的距离没有明显的关系。然而这种定位方法忽略了震源的深度的影响,未来的研究工作还需将震源深度纳人考量。相对于传统的基于地震面波数据的成像方法来讲地震背景噪声成像有许多优势,所以地震背景噪声被广泛的应用于地球结构的层析成像。在背景噪声中的短周期和长周期的面波的精度被验证的基础上,利用美国大陆的USArray台网的地震仪,我们计算了两两台站之间的互相关函数,提取了宽频(10-150 s)的瑞利波相速度。利用线性反演和二维的有限频核函数反演方法,我们分别得到了美国大陆的宽频瑞利波相速度分布图。然后利用相速度图我们反演了美国大陆地壳和上地幔的三维剪切波速度结构。新的三维速度模型与前人的模型比较一致,与地质构造也比较吻合,表明从噪声互相关函数中提取的长周期的面波也可以在区域尺度提取,用以研究岩石圈甚至软流圈和转换带的结构。这个三维模型还可以作为以后的各向异性等进一步工作的初始模型。面波频散对结构限制具有非唯一性,且其对速度间断面不敏感,未来的研究工作我们需要集合更多的独立地震观测数据(比如体波到时,接收函数,面波振幅等)来联合对地球结构进行约束。

吴昕慧[2](2010)在《基于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试验系统方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ZPW-2000A无绝缘轨道电路试验系统,采用模拟与真实设备相结合的模式,完成区间信号自动闭塞功能,可实现区间信号设备故障再现、电气特性测试、应急处理等操作演练。有利于提高高职铁道信号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构建真、仿结合的实训场景,解决教学中难以解决的教学问题;有利于电务工程技术人员对信号设备的维修调整、故障分析等技术问题开展试验活动,为铁路信号企业开展岗位技能鉴定提供实作考试平台。

殷宏[3](2009)在《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围绕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研究了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在作战仿真系统中的地位,分析了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建立、管理和应用等,对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系统进行总体结构设计和功能设计,最后给出了应用实例。1.提出了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分类和层次体系结构根据作战仿真系统的可视化需求,提出了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分类方法,设计了模型层次体系结构,为模型的生成、管理、使用提供了便捷;为了方便于应用各类模型、减少重复实体建模工作,加快显示和渲染速度,针对模型建立,制定了相应规则;模型建立的层次体系可以快速识别所显示的作战实体的级别等信息,可使用层次细节管理的方法来控制模型的动态显示层次,初步解决了军事态势表达中的聚合和解聚的问题。2.设计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数据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了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选取关系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数据进行存储和维护;设计并实现了模型层次结构中各层次的数据存储结构和模型重构算法,实现了模型的数据获取、建模、处理及应用全过程的可视化,为构建具有高逼真度的作战仿真系统提供了模型支持;通过模型数据管理系统,对实体模型的属性、实体间相互间或与其它相关因素间的关系进行描述,解决了不同实体建模数据信息的兼容和数据交换问题,并可进行作战实体的各项技战术指标的参数分析,能方便地嵌入到其他作战仿真系统中,提高了模型的可重用性。3.研究了大规模战场地形环境的多分辨率生成技术针对综合自然环境的战场地形环境生成,结合限制四叉树与递进网格的思想,提出了限制四叉树的不同分辨率网络模型之间的网格递进方法,实现了在模型误差控制下视点相关的多分辨网格的实时正确构网,提高了大范围三维场景漫游速度,解决通常的基于内存模式的地形可视化无法满足要求的问题;该算法免去了许多数据结构和操作,对于实时控制大规模地形模型的细节层次,增强大规模地形模型的绘制效率是非常有效。4.研究了作战仿真行动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实时简化技术为较好保持模型的拓扑结构和属性特征,提出应用半边折叠操作和局部误、定性匹配技术误差度量的方式对行动实体模型进行简化,生成多分辨率模型;算法考虑了几何误差度量算子的三个因子:折叠边的欧氏距离、折叠边二面角和顶点到星型邻域平面的距离;引入模型属性特征权重值,将几何误差和属性误差加权作为总体误差进行简化,并对简化质量的进行了合法性检查,初步解决了目前作战仿真三维可视化场景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达到了提高场景逼真度和流畅性的目的,对提高系统三维场景的真实感和画面的流畅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王杰[4](2000)在《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文中认为介绍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的结构、原理、制作及应用效果。

二、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论文提纲范文)

(1)背景噪声的验证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地震背景噪声特征及噪声源的研究
    1.2 背景噪声的应用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噪声互相关函数的计算
    2.1 NCF的计算
    2.2 单台预处理
    2.3 NCF叠加
    2.4 不同叠加方法造成的波形扭曲
    2.5 小结
第三章 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短周期面波验证
    3.1 简介
    3.2 数据和方法
    3.3 对比结果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长周期面波验证
    4.1 简介
    4.2 精定位地震的波形与经验格林函数对比
    4.3 频散曲线的对比
        4.3.1 全球尺度的地震和互相关函数相速度对比
        4.3.2 区域尺度的噪声互相关相速度与地震数据对比
    4.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背景噪声互相关函数的震源定位精度验证
    5.1 简介
    5.2 基于NCF的地震定位方法
    5.3 基于NCF的地震定位的精度及定位误差与基准台离地震距离的关系
    5.4 小结
第六章 美国大陆三维剪切波速度模型
    6.1 简介
    6.2 NCF的计算以及频散曲线的提取
    6.3 有限频成像
    6.4 三维速度模型的建立
        6.4.1 模型参数化
        6.4.2 反演过程
    6.5 结果和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2)基于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试验系统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背景分析
    1.1 高职铁道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现状
    1.2 铁路电务系统培训基地建设现状
2 系统设计
    2.1 ZPW-2000A综合试验系统沙盘模型
    2.3 ZPW-2000轨道电路模拟演示台
    2.4 模拟电气绝缘节
3 系统功能特点
4 结论

(3)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应用现状
        1.3.2 现行模型系统的分析
        1.3.3 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管理
    1.4 总体结构与功能设计
        1.4.1 设计思想
        1.4.2 系统总体结构
        1.4.3 功能设计
    1.5 论文结构设计
2 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分类与层次体系
    2.1 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分类
    2.2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层次体系
    2.3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模型规则
    2.4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的建立方法
        2.4.1 主要建模方法
        2.4.2 建模方法选择
    2.5 小结
3 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数据管理
    3.1 数据管理系统设计
        3.1.1 总体结构
        3.1.2 数据表
        3.1.3 几何表
    3.2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数据表结构设计
        3.2.1 全貌层
        3.2.2 集合层
        3.2.3 对象层
        3.2.4 表面层
        3.2.5 顶点层
    3.3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重构
        3.3.1 形式化描述
        3.3.2 构造算法
        3.3.3 模型变换
        3.3.4 模型重构实例
    3.4 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管理
        3.4.1 建模阶段管理
        3.4.2 模型后处理阶段
        3.4.3 应用阶段
    3.5 小结
4 战场地形可视化数据模型多分辨率实时绘制
    4.1 简化算法研究分析
        4.1.1 四叉树算法分析
        4.1.2 二叉树算法分析
    4.2 递进网格
        4.2.1 视点相关误差判断标准
        4.2.2 可见面的判定
    4.3 限制四叉树递进网格
    4.4 数据结构
    4.5 算法实现
        4.5.1 四叉树的建立
        4.5.2 动态操作数据
    4.6 实验结果
    4.7 小结
5 行动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多分辨率表示
    5.1 模型简化算法研究分析
        5.1.1 研究现状分析
        5.1.2 典型算法的比较
    5.2 误差分析
        5.2.1 几何误差度量
        5.2.2 属性误差度量
        5.2.3 属性误差影响系数δ
        5.2.4 合法性检查
    5.3 算法实现
        5.3.1 半边折叠方式作为简化机制
        5.3.2 数据结构
        5.3.3 算法实现
    5.4 实验结果分析
        5.4.1 算法比较分析
        5.4.2 简化模型外观分析
    5.5 小结
6 基于可视化数据模型的破障艇作业效能评估
    6.1 引言
        6.1.1 结构组成
        6.1.2 工作原理
        6.1.3 系统组成和流程
    6.2 三维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
        6.2.1 实体模型优化
        6.2.2 动态实体
        6.2.3 实例技术
        6.2.4 海面仿真模型
    6.3 特效显示
        6.3.1 首尾浪迹特效
        6.3.2 水柱及涟漪
        6.3.3 碰撞检测
    6.4 船体运动仿真模型
    6.5 模拟实验
        6.5.1 目标毁伤模型
        6.5.2 模拟实验一
        6.5.3 模拟实验二
        6.5.4 模拟实验三
    6.6 评估模型
        6.6.1 评价因素
        6.6.2 数学模型
        6.6.3 评估结果
    6.7 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论文提纲范文)

1 结构
2 电路原理
    2.1 电路初始状况
    2.2 有车占用时电路的变化状况
    2.3 信号机灯泡断丝灯光转移的模拟
    2.4 停发和发单频测试
3 制作
    3.1 衰耗电路
    3.2 点灯电路
4 效果

四、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论文参考文献)

  • [1]背景噪声的验证及应用[D]. 谢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9)
  • [2]基于ZPW-2000A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试验系统方案研究[J]. 吴昕慧. 科技传播, 2010(20)
  • [3]作战仿真实体可视化数据模型关键技术研究[D]. 殷宏. 南京理工大学, 2009(05)
  • [4]区间移频信号演示台[J]. 王杰. 铁道通信信号, 2000(01)

标签:;  ;  ;  ;  ;  

间隔换档信号示范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