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赵玉红,孙晓庆,卞建民,肖长来,蒋惠忠[1](2017)在《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文中认为为提高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实验课教学方式、教学仪器、教学内容和实验室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索。进行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课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通过采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创建了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将先进的传感技术,应用到实验教学仪器中,研发了多种新型实验教学仪器;制作水文地质学基础微实验的多媒体课件;实验室实行全面开放管理的制度。通过以上改革使学生能够在实验课前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完成各系列实验项目的预习,在实验室做实验不受学时、空间、内容的限制,完成一个或多个实验内容。网络教学与实验课教学相结合,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增加了实验内容,使教学内容和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
虞娅娜[2](2017)在《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独立、开放、自由”精神的直接产物,是大学课堂教育的社会延展,它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知识技能、锻炼大学生综合能力、引导大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是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千姿百态、内容丰富多彩,不仅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成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大学生锻炼自我能力、发挥自我个性、完善自我品格的有效“学习场”,还是大学生参与社团实践,培养团队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竞争意识、心理抗压能力等综合素养的最佳“实践场”,更是培养当代大学生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的人格素养、公民素养的最佳“育人场”,高校学生社团最大的意义价值就在于其培养人这一隐性育人功能。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等院校的数量产生了质的飞跃,继而高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规模也随之激增扩张,这种跨越式发展给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不少高校由于盲目扩充学生社团数量,而忽视了学生社团质量,导致问题频出,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在全球化、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学生社团类型层出不穷,社团活动日益扩张,高校如何在新形势下积极应对,调整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使学生社团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情况,真正发挥其育人作用是当前所有高校亟待研究及解决的问题。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高校学生社团发展也处于世界一流水平。学生社团在美国大学里占据着重大地位,学生社团数量不计其数,类型五花八门,社团活动几乎覆盖到了所有学生,学生社团成为美国大学生扩大交际圈、锻炼能力、社会实践的不二选择。美国大批政界精英、社会精英都在高校参与过学生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是美国大学生活中最为重要、最为活跃的部分。美国高校学生社团为何如此兴兴向荣、蓬勃发展?其学生社团是如何有效运行的?有哪些是值得借鉴得?又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主要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运行机制”,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不同研究维度,按照“历史——实然——应然”的逻辑分析框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目前现状、未来走向进行综合对比分析。论文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视为动态开放的复杂组织系统,基于自组织理论,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分层细化为“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及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三个研究向度,以大量的文献资料、案例数据及实证研究资料为基石,按照静态工具性价值到动态意义性价值的双向逻辑思维,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深入系统的对比研究,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特点及异同,对造成这种异同的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提出合理建议,使高校学生社团充分发挥其锻炼人、培养人的育人作用,促进大学生全面的成长成才。论文第一章概述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主要对研究缘起、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文创新点进行简要的阐述。第二章主要对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深入阐述。首先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概念厘定,阐释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要素及内涵,并对高校学生社团特点、功能及作用进行详细论述,对高校学生社团深入把握。其次对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概念本质进行详细阐释,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论文第三章主要从历史纵向维度梳理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脉络并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起源及发展的历史比较研究,归纳凝练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历程及特点,从历史纵向维度厘清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发展脉络,并通过历史对比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启示。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从现实横向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实然状态进行系统的比较研究,依据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分别从“他组织视角、自组织视角、序参量视角”三个不同的理论研究视角,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进行深入对比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研究方法,揭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组织行为、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异同,并深入分析其原因。第四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他组织属性出发,从“他组织视角”聚焦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通过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管理机构、管理目标、管理范畴、管理过程、管理活动等维度的综合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特点及异同。第五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属性出发,从“自组织视角”来深入研究中美高校的组织行为,主要研究高校学生社团作为一个自组织的具体组织行为,基于组织行为学相关理论,从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结构、组织决策、组织沟通、组织激励等研究维度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特点及异同。第六章主要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序参量视角”,聚焦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最为重要的研究向度——社团活动开展,通过文献研究及实证研究,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活动类型、活动内容、学生参与、活动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着重通过实证研究的聚类分析,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中的“序参量”进行实证研究,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更好地开展活动提供科学的实证建议。论文第七章从未来发展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探讨,并基于论文第四章到第六章的对比研究,对如何进一步优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第八章为论文结论部分,基于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三个研究维度三个研究向度的实证研究、对比研究及价值判断,分别从历史纵向维度、现实横向维度、未来发展维度三个研究维度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发展、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管理策略、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行为、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以及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结论性的阐述,对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深入思考。最后,论文分析探讨了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后续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杜新强[3](2006)在《大庆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表水库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环境负效应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例如水库的土地和工程淹没、溃坝、淤积、土壤次生盐碱化、诱发地震等。与此同时,地下水在长期大规模开发利用过程中,已形成了数量众多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腾出了巨大的地下空间。因此,利用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空间进行水资源人工调蓄,既解决了闲置地下空间的利用问题,也可防范和控制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发展,还缓解了地表调蓄空间不足的问题。本文针对大庆市西部地区区域性承压地下水位降落漏斗的水资源人工调蓄(地下水库)规划论证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展开研究。在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划分、确定和计算方面进行了探讨;利用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技术对地下水库的自然调蓄能力、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案以及应急状态下地下水库的供水能力评价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尝试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对地下水人工补给过程中的水岩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王福刚[4](2006)在《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本文以IAEA在研究区及周边站点的降水同位素监测资料和本次研究中采集的三期地下水、黄河水同位素水样测试数据为基础,全面分析了研究区大气降水δD、δ18O、3H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认为典型的季风气候是影响研究区同位素变化的控制性因素;采取多种方法,恢复并确定了研究区大气降水3H浓度历史系列;分析了黄河水同位素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全面分析了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结合大气降水δD、δ18O季节性变化规律,分析了地下水垂向上δD、δ18O变化规律,采取同位素峰值位移法定量评价了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速度和补给量。研究表明,D、18O法在求解大气降水对地下水补给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和应用价值;根据黄河水和地下水的δD、δ18O、3H和d参数特征,划分了黄河侧渗影响带范围;利用研究区降水3H历史浓度恢复系列,计算了3H在含水层中发生扩散和混合作用情况下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和潜水的年龄;对中深层承压水的14C年龄进行了校正,根据校正后的地下水年龄,研究了中深层地下水的水动力特征和水循环特征。
赵玉红,肖长来,王福刚,杜新强[5](2004)在《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
二、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教学仪器的改进更新和开发利用 |
1.1 全自动达西仪 |
1.2 土柱仪 |
1.3 多功能土壤渗透仪 |
1.4 土柱仪测试功能开发 |
1.5 岩心孔隙度仪测试功能开发 |
1.6 颗粒测定仪测试功能开发 |
1.7 渗压仪多参数测定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
2 增加实验项目、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
2.1 增加实验项目 |
2.2 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
3 新编实验指导书及多媒体课件 |
4 实验教学方法多样化 |
4.1 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4.2 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
5 实验室开放管理 |
6 结语 |
(2)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研究基础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的聚焦性 |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
三、研究视角的新颖性 |
四、研究结论的实用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校学生社团及其运行机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界定 |
一、社团 |
二、学生社团 |
三、高校学生社团 |
第二节 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学生社团的特点 |
二、高校学生社团的内涵 |
三、高校学生社团的功能 |
第三节 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 |
一、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及本质 |
二、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三、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自组织理论视角研究 |
四、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研究模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第一节 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中国学生社团的孕育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缘起与繁荣 |
三、中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曲折发展 |
四、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新世纪的大发展 |
第二节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缘起及嬗变 |
一、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缘起及初步发展(1636年至1860年)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年至1945年)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年至1999年) |
四、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新发展(2000年至今)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比较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缘起的“共生”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发展的“异途”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历史未来的“共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一、高校学生社团管理 |
二、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 |
三、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机构的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理念及管理目标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范畴及管理过程的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异同及启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共性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管理策略的差异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不同管理策略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研究 |
二、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结构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决策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沟通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激励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及异同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特点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共同点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组织行为的不同点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一、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 |
二、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意蕴 |
三、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的活动开展比较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整体情况比较 |
二、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类型及内容的比较 |
三、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参与比较 |
四、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效果比较 |
第三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一、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 |
二、中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聚类研究的主要结论及建议 |
三、美国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开展的聚类研究主要结论及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问题及优化 |
第一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一、中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二、美国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优化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思考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思考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美国布鲁克海文大学(BROOKHAVEN COLLEGE)社团管理规定 |
附录2 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调研问卷 |
后记 |
(3)大庆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绪论 |
0.1 课题研究意义 |
0.1.1 实际意义 |
0.1.2 理论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地下水人工调蓄实践 |
0.2.2 地下水人工调蓄的理论与技术 |
0.3 主要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创新点 |
0.3.3 技术路线 |
1 研究区概况 |
1.1 地理位置及交通 |
1.2 地形地貌 |
1.3 气象水文 |
1.4 社会经济概况 |
2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2.1 区域地质条件 |
2.1.1 地质构造 |
2.1.2 区域地层特征 |
2.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2.2.1 含水层岩性与分布 |
2.2.2 地下水补给、径流与排泄条件 |
2.2.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环境地质问题 |
3.1 地表水开发利用现状 |
3.1.1 引水工程 |
3.1.2 蓄水系统 |
3.1.3 提水工程 |
3.1.4 排水工程 |
3.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3.3 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 |
3.3.1 环境地质问题 |
3.3.2 防治对策 |
4 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库区选址 |
4.1 地下水库概述 |
4.1.1 地下水库的基本概念 |
4.1.2 地下水库的本质特征 |
4.1.3 地下水库的功能 |
4.1.4 地下水库的优缺点 |
4.2 地下水库库区选址的一般原则 |
4.3 大庆市西部地下水库库区选址 |
4.3.1 储水空间 |
4.3.2 边界条件 |
4.3.3 补给条件 |
4.3.4 相关的工程基础条件 |
4.3.5 社会、环境和经济效益概略评价 |
5 地下水库库区地下水数值模型的建立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计算区范围 |
5.1.2 含水层水力特征与介质特征概化 |
5.1.3 边界条件概化 |
5.2 数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5.2.1 数学模型 |
5.2.2 时空离散 |
5.2.3 水文地质参数 |
5.2.4 源汇项 |
5.2.5 初始水位 |
5.3 模型的识别及验证 |
5.4 库区地下水量均衡分析 |
6 地下水库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的确定 |
6.1 特征水位划分及确定的一般原则 |
6.1.1 地表水库特征水位与库容划分方案介绍 |
6.1.2 地下水库的特征水位与特征库容划分方案 |
6.1.3 潜水含水层地下水人工调蓄特征水位的确定原则 |
6.1.4 深层承压含水层地下水人工调蓄特征水位的确定原则 |
6.2 大庆西部地下水库死水位的确定 |
6.2.1 承压含水层顶板标高 |
6.2.2 地下水水质恶化临界水位 |
6.3 大庆西部地下水库正常蓄水位的确定 |
6.4 大庆西部地下水库特征库容计算 |
6.4.1 库容计算原理与方法 |
6.4.2 库容计算结果 |
7 地下水库水量调蓄方案分析 |
7.1 地下水库建设过程中的水量调蓄方案 |
7.1.1 维持现状开采方案 |
7.1.2 压缩开采量方案 |
7.1.3 地下水人工回灌方案 |
7.2 地下水库应急供水能力 |
8 地下水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 |
8.1 人工补给对注入水源水质的一般要求 |
8.1.1 物理亲合力 |
8.1.2 化学亲合力 |
8.1.3 生物相适性 |
8.1.4 毒理学因素 |
8.2 人工补给过程中的地球化学反应研究 |
8.2.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技术概述 |
8.2.2 含水层中“可能矿物相”确定 |
8.2.3 人工补给对含水层水质的影响研究 |
8.3 研究的局限性 |
9 结论及建议 |
9.1 结论 |
9.2 存在问题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4)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 |
一、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资源开发利用特点 |
二、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同位素技术 |
第二节 应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水循环特征的国内外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国内外研究的差距 |
第三节 研究区以往水循环研究工作中同位素技术的利用情况 |
一、水循环研究工作中对同位素技术的运用情况 |
二、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水循环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工作 |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和技术方法 |
一、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论文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
三、技术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况 |
一、地理位置 |
二、气象水文 |
三、地形地貌 |
第二节 地质条件 |
一、地层 |
二、区域构造 |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
一、浅层地下水系统 |
二、深层地下水系统 |
第三章 大气降水同位素研究 |
第一节 大气降水D 和~(18)O 稳定同位素 |
一、稳定同位素含量的表示方法 |
二、影响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的各种效应 |
三、全球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组成及分布规律 |
四、中国部分IAEA 大气降水监测站δD、δ~(18)0、~3H 统计结果 |
第二节 郑州IAEA 监测站降水D、~(18)O 同位素特征 |
一、郑州站1985~1991 年降水δD、δ~(18)0 同位素多年与年加权平均值的变化 |
二、郑州站1985~1992 多年降水δD、δ~(18)0 同位素月加权平均值的变化 |
三、郑州站1985~1992 年间典型年降水δD、δ~(18)0 同位素的变化特征 |
四、降水中δD、δ~(18)0 同位素的高程效应与纬度效应 |
第三节 研究区大气降水氚浓度研究 |
一、大气中的氚(~3H) |
二、影响大气降水中氚浓度的各种效应 |
三、研究区大气降水氚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四节 大气降水氚浓度历史系列缺失值的恢复 |
一、恢复氚浓度历史系列的方法 |
二、研究区降水氚浓度系列的恢复 |
第五节 大气降水氚系列恢复结果的比较与最终氚系列的确定 |
第四章 黄河水的同位素研究 |
第一节 黄河水同位素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第二节 黄河水~(18)O、D、~3H 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
第三节 黄河水~(18)O、D、~3H 同位素时空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五章 同位素技术定性评价研究区水循环特征 |
第一节 地下水同位素取样点的布置及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一、同位素取样点的布置与采集 |
二、同位素样品的测试 |
第二节 地下水同位素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一、水样的D、~(18)O 同位素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二、水样的~3H 同位素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三、水样的氘过量参数(d)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四、水样的~(13)C 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五、水样的水化学特征及其反映的水循环信息 |
六、水样同位素反映的水循环信息小结 |
第六章 应用同位素技术确定黄河侧渗影响带范围 |
第一节 水样同位素确定黄河侧渗影响带范围 |
第二节 用传统方法确定的黄河侧渗影响带范围 |
第七章 同位素方法定量评价第四系地下水的循环特征 |
第一节 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 ~3H 平均值的确定 |
第二节 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 |
一、经验法确定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 |
二、同位素数学物理模型法确定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 |
三、浅层地下水的传输时间与潜水的~3H 年龄 |
第三节 稳定同位素峰值位移法定量评价大气降水对地下水的补给 |
一、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原理 |
二、同位素峰值位移法求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速度和补给量 |
三、地中渗透计方法对D、~(18)O 同位素法求出的降水补给量结果验证 |
四、降水入渗系数法对D、~(18)O 同位素法求出的降水补给量结果验证 |
第四节 同位素技术在第四系承压水动力特征研究中的应用 |
一、2000 年8 月~2001 年11 月三期承压水的~3H、~(14)C 特征 |
二、第四系承压水的~(14)C 年龄确定 |
三、研究区中深层承压水动力特征的~(14)C 证据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一、研究区大气降水同位素研究方面 |
二、黄河水同位素研究方面 |
三、利用同位素技术研究地下水循环特征方面 |
第二节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5)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 供水装置的改造 |
2 渗透装置的改造 |
3 测压装置的改造 |
四、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网络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J]. 赵玉红,孙晓庆,卞建民,肖长来,蒋惠忠.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7(08)
- [2]中美高校学生社团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D]. 虞娅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4)
- [3]大庆市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水资源人工调蓄关键技术研究[D]. 杜新强. 吉林大学, 2006(10)
- [4]同位素技术在黄河下游悬河段(河南段)水循环特征研究中的应用[D]. 王福刚. 吉林大学, 2006(10)
- [5]达西仪直观化、准确化的改进[J]. 赵玉红,肖长来,王福刚,杜新强.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