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文化素质(论文文献综述)
叶文倩[1](2021)在《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占据国家发展核心位置,创新驱动国家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世界格局,结合中国实情,发表了关于科技创新内涵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坚持科技造福人民、重视人才动力作用、采取“非对称”赶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高度重视全面创新。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具有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等基本特征,对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引领价值,包括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离不开创新人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高度重视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自身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仍然存在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具有片面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等问题。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性不足也是限制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主要原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具有独特优势。在习近平科技创新观指导下,高校应坚持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价值观、人才观、实践观,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
任小琴[2](2020)在《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对青年的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期望,形成了科学系统的青年人才观。这是新时代的青年人才标准,促使当代大学生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自觉对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要求。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从青年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入手,引导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要以这些基本素质作为行动依据。然而,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缺少对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整体把握,不能充分发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作用,导致自我教育的效果不佳。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为导向,进行高效的自我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融入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为研究方向,通过梳理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基本内涵和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找到两者的结合点,从宏观角度对两者的关联进行简单分析。在正确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之后,立足现实,对习近平青年人才观融入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单阐述,明确了当代大学生在自我教育过程中缺少对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正确认识,没有发挥出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指导价值这一事实。在此基础上,本文站在大学生的立场,对如何通过自我教育成长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才提出了一些思考。文章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通过搜集并梳理习近平同志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总结学术界优秀理论成果,对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进行简单分析,明确了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是新时代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的要求;此外,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态度,基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缺乏的现状,坚持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这一科学理论为指导,从自我教育的各个环节依次入手,提出当代大学生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楷模精神、重视课堂收获、参与社会公益、积极创新创造、遵守网络规则,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路径。
修新路[3](2019)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文化以多种具体形态存在于人类生活之中,同时又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活范式,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改变着人类自身和客观世界。大学生文化,是大学生这一群体所特有的文化现象,包括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他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成果,它直接引导和支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逐步展开关于大学生文化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研究大学生文化,科学引导和培育大学生文化的发展,是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重要的历史使命,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艰巨的战略任务。引导大学生文化健康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创新路径,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本研究基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综合运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以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厘清了大学生文化的内涵,明晰了大学生文化与大学文化、大学校园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对大学生文化的分类、时代特征及其主要育人功能进行系统研究,找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学和心理学视角下依托大学生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支点和理论契合,揭示大学生文化的育人本质。通过对中国大学生文化孕育、形成和演进历史过程的探究,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背景,分析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各种因素,进而总结揭示出大学生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找到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特点的历史渊源。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个案分析,全面客观地把握了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和特点,深入分析了其面临的机遇与困境。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现状的审视,对影响中国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即:充分发挥我国先进文化优势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根基;树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定大学生自身需求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充分调动和积极利用社会外部和高校内部资源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和根本保障等。进而得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等结论。
高众[4](2019)在《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大创项目”的推动下,本科生科研训练已成为一项全国性、系统性、综合性的课程改革。同时,本科生科研训练和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热点,也引起了我国诸多学者的关注与探讨。尽管许多学者在研究中提到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但相应实证研究却不多见,具体到哪些本科生科研训练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提升有统计意义上的显着影响的研究更为匮乏。本研究聚焦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从学生的视角出发,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通过定量为主、质性为辅的混合研究方法,对275名已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三学生和289名打算参加科研训练的大一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对部分已参加科研训练的本科生进行深度访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中训练项目类型、创新资源支持和学生参与情况等要素与学生创新素质的关系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其影响路径。本研究发现:(1)本科生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手段;(2)对于创新人才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并不是学生参与了哪类科研训练项目,而是这类项目能否匹配学生对于培训、指导和交流等资源以及合适自由度的需求;(3)简单地增加科研训练的资金、场地和设备等方面的硬件资源支持,不能显着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但前期培训、教师指导和学术交流等软件资源支持对于学生的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4)出于自身兴趣参与科研训练的学生的创新素质要高于受其它因素驱动的学生,学生投入精力对其创新素质提升有显着影响;(5)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可以正向预测其创新素质,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部分要素通过影响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学生创新素质。据此,本研究建议从顶层设计、条件支撑和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来优化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以促进相关创新实践训练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应提高重视程度、健全训练体系,优化资源投入、营造创新文化,完善培养流程、加强教师指导。
王娟[5](2018)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之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理论依据,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都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做出了继承和发展。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国家可持续发展实力的体现。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创新素质尤为重要。作为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出发点,以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为落脚点,把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放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视域下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阐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实现条件,梳理中国共产党五任中央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最后分析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内在联系。第三章总结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分析阻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原因。第四章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从突出大学生在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主体地位、提升大学生内在创新素养以及创造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这三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具体可行措施。
廖永福[6](2018)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创新在其现实性上是人有目的的创造性实践活动。创新精神定则是一种尊重客观、遵循规律的求真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献身精神,是一种不迷信一切权威的怀疑批判精神,是一种团结协作的精神。而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力量的后备军,其创新精神尚在生成中,因此必须大力培育。这既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客观需要,又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更是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习近平创新发展理念,检视实际状况,发现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仍然存在着一些症候: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未能有效发挥思想理论的导向作用,创新实践活动不足,培育管理环节薄弱,等等。造成此种症状是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培育环境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问题的本身蕴涵问题的解决办法。如此,在培育——践行体系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创造性的运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探索出构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路径措施,从而加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便能促进大学生生成创新精神。尽管培育过程中那个不期而至的“例外”——培育的失败——可能随时降临在我们的面前。但是,不管怎么样,在保证方向正确、目标一致、措施得当、方法有效的情况下,培育的不断“出场”确保了培育的永恒“在场”,如此,大学生创新精神定会某个时刻最终生成。
汤璐嘉[7](2018)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经济、科技为重点的新一轮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创新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谁拥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谁就掌握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权,谁就拥有竞争力,因此创新人才成为各国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并提出在2020年至2035年建成创新型国家,这些必须有大批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大学生是创新人才资源的后备军,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在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重大,不仅是促进大学生个人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需要,也是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动力、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塑造创新人格、提升创新能力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展开研究。本文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这一主题,阐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研究背景和重要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笔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论述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相关理论和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关系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找出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展开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大学生四个层面出发,从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社会、校园和家庭环境,提升教师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能力,激发大学生增强创新素质的内在需要及践行的主动性,构建社会、高校和家庭思想政治教育合力等方面,提出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我国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对策及措施。
张诗晗[8](2018)在《大学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各国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一大重点在于科技创新,所以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教育、将创新思维和理念融入当代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当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然而,创新并不仅仅意味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制度、理论以及观念进行更新与变革也同样重要,所以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也应是从全方位、多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一般来讲,除了要实现知识体系创新以及思维能力创新外,实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以及人格创新都是创新素质的基本要求,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根据这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发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构成我国当代主流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大学精神有助于强化大学生创新意识、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促进创新素质教育体系的健全;另外,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也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精髓,起到弘扬和不断丰富其内涵的积极的反作用。近年来,我国学者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不少大学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实践探索,但其教育过程往往忽视大学精神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将大学精神融入到我国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从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出发,从培育创造精神、提倡批判精神、弘扬社会关怀精神等方面着手,可以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发展。
雷亚莉[9](2017)在《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文中指出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具有创新素质的创新人才的竞争。高校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发源地,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素质,就要让高校肩负起这一重任。建设具有创新特色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对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期,基于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论文围绕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这一重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共五章,第一章为引言。主要阐述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分析国内外研究状况并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是对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基本理论概述。此部分介绍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及构成,分析了创新素质的培养原则。第三章为校园文化及其对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主要分析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功能以及校园文化对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第四章针对研究问题开展调查,取得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创新素质培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导向不强;校园物质文化的创新条件不足;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保障不全;校园行为文化的创新载体不多。第五章为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对策。在针对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别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层面提出创新素质培养的具体措施。第一,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导向;第二,完善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条件;第三,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构筑平台;第四,丰富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拓宽渠道。论文从校园文化建设的视角着手,探讨推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路径和方法,不同于一般的创新课程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具有潜移默化、效果较好、一举多得的优点,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刘欣鑫[10](2016)在《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国家对创新逐渐重视,对创新人才逐步需求。2006年,在科学技术大会中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概念,党的十七大又明确强调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提升国家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等各方面综合实力的动力之源,是国家发展战略的内核。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发展思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可以看出,增强创新发展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增加人民福祉的关键,也是引领国家快速发展的唯一方式。高校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训练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地,应责无旁贷的肩负起这一重担。校园文化做为高校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也需要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支撑,只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规范,积极向上,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会更好地开展。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对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进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先从校园文化和创新素质的基础定义研究入手,分别阐述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功能,创新素质的内涵与构成要素。其次分析了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意义与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再次分析了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现状和探讨了当前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探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物质文化建设未跟上创新主题,制度文化建设不健全,网络文化的正确引导未形成,精神文化定位偏差,缺乏创新特色等方面,因此基于上述原因,最后本文提出了校园文化建设要更好地为大学生创新素质服好务,应该从完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环境,健全制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创新平台,打造网络文化,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提供新的教育模式,正确定位精神文化,确保其为创新素质服务等方面的实践路径。
二、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文化素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文化素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案 |
1.2.1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1.2.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2.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 |
1.3 研究现状分析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基本特点和引领价值 |
2.1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科学内涵 |
2.1.1 坚持科技造福人民 |
2.1.2 重视人才动力作用 |
2.1.3 采取“非对称”赶超 |
2.1.4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
2.1.5 高度重视全面创新 |
2.2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基本特点 |
2.2.1 坚持优良传承与改革发展结合 |
2.2.2 坚持科技创新与全面创新结合 |
2.2.3 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交流结合 |
2.3 习近平科技创新观对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引领价值 |
2.3.1 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动力 |
2.3.2 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质量 |
2.3.3 完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机制 |
3 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 |
3.1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
3.1.1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重要导向 |
3.1.2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内在要求 |
3.1.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题中之义 |
3.2 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石 |
3.2.1 实现高质量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 |
3.2.2 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然要求 |
3.3 建成创新型国家和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
3.3.1 建成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 |
3.3.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
4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4.1 问卷调查 |
4.1.1 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对象 |
4.1.3 现状分析 |
4.2 存在问题 |
4.2.1 大学生对创新精神的认知存在片面性 |
4.2.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指导不足 |
4.2.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佳 |
4.3 原因分析 |
4.3.1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2 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4.3.3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性有待加强 |
5 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探索 |
5.1 坚持科技创新价值观,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1.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 |
5.1.2 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
5.1.3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
5.2 坚持科技创新人才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5.2.1 提升教师队伍创新素质 |
5.2.2 加强教师队伍组织建设 |
5.3 坚持科技创新实践观,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3.1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综合化发展 |
5.3.2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
(2)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基本内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才观 |
2.1.2 青年人才观 |
2.1.3 自我教育 |
2.2 基本内涵 |
2.2.1 坚定理想信念 |
2.2.2 练就过硬本领 |
2.2.3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2.2.4 勇于创新创造 |
2.2.5 锤炼高尚品格 |
3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意义及新要求 |
3.1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内容 |
3.1.1 自我认识 |
3.1.2 自我要求 |
3.1.3 自我实践 |
3.1.4 自我调节 |
3.1.5 自我监督 |
3.2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义 |
3.2.1 自我教育是内化科学文化知识的有效方法 |
3.2.2 自我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知行转化的关键环节 |
3.2.3 自我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经之路 |
3.3 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要求 |
3.3.1 立足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增强历史责任感 |
3.3.2 提升信息素养,与信息时代接轨 |
3.3.3 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 |
3.3.4 将树立远大理想和脚踏实地统一起来 |
3.3.5 勤学修德,做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3.3.6 “中国梦”与“青年梦”有机结合 |
4 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关联 |
4.1 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
4.2 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为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方向引领 |
4.3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一环 |
4.4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习近平青年人才观的实践形式 |
5 习近平青年人才观融入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现状 |
5.1 自我认识不足,动摇理想信念 |
5.2 对学好本领的自我要求过低 |
5.3 自我实践过程中缺乏艰苦奋斗精神 |
5.4 对自我调节的忽视局限了创新素质的培养 |
5.5 缺少以锤炼高尚品格为目标的自我监督 |
6 以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为指导,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学习楷模精神,在自我认识中坚定理想信念 |
6.2 种好课堂学习责任田,在自我要求中练就过硬本领 |
6.3 参加社会公益,在自我实践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6.4 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在自我调节中增强创新素质 |
6.5 培养网络规则意识,在自我监督中锤炼高尚品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 研究的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研究的基本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方法 |
1.4.2 跨学科研究法 |
1.4.3 问卷调研法 |
1.4.4 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理论概述 |
2.1 概念的厘定与辨析 |
2.1.1 大学生文化概念的厘定 |
2.1.2 大学生文化的分类和内容 |
2.1.3 大学生文化与相关概念辨析 |
2.2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2.2.1 大学生文化的基本特征 |
2.2.2 大学生文化的主要功能 |
2.3 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契合 |
2.3.1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2 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3.3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
2.4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作用 |
2.4.1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积极作用 |
2.4.2 大学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消极作用 |
3 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历史演进 |
3.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萌生 |
3.1.1 古代中国学生文化的孕育 |
3.1.2 古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2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转型 |
3.2.1 西学东渐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2 民主革命影响下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2.3 近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发展 |
3.3.1 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2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大学生文化 |
3.3.3 现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征 |
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状 |
4.1 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4.2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时代特色 |
4.2.1 新时代“追梦”文化特色鲜明 |
4.2.2 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
4.2.3 高度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文化 |
4.2.4 大数据时代下主动开展文化实践与文化创新 |
4.3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具体表象 |
4.3.1 政治文化: 参与积极并日趋理性 |
4.3.2 学习文化: 尚学与致用共存互促 |
4.3.3 恋爱文化: 传统观念下逐渐开放 |
4.3.4 网络文化: 诉求多元并日益丰富 |
4.3.5 生态文化: 知行脱节但走势向好 |
4.4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现实困境 |
4.4.1 传统文化受到巨大挑战 |
4.4.2 远大理想模糊,功利心态增强 |
4.4.3 集体观念淡化,个人主义凸显 |
4.4.4 大学生文化内部存在结构性矛盾 |
4.4.5 大学生文化并未受到足够重视 |
5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归因 |
5.1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1.1 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影响 |
5.1.2 不良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
5.2 社会外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影响 |
5.2.1 西方外来文化的影响 |
5.2.2 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 |
5.2.3 网络等新媒体的影响 |
5.2.4 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
5.3 高校内部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3.1 学校办学理念的影响 |
5.3.2 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
5.3.3 学生朋辈交往的影响 |
5.3.4 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 |
5.4 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影响 |
5.4.1 大学生生理特征的影响 |
5.4.2 大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 |
6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新时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的建设路径 |
6.1 在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下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1 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2 继承光荣的革命文化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1.3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 以大学生自身需求为出发点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2.1 确立大学生在大学生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
6.2.2 明确全面发展是大学生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 |
6.2.3 推动大学生主动自觉的开展自身文化建设 |
6.3 积极调动社会外部因素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3.1 加强国际交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
6.3.2 形成社会合力为大学生文化发展提供保障 |
6.3.3 营造丰富多元的环境和健康的网络氛围 |
6.4 充分利用高校内部资源加强大学生文化建设 |
6.4.1 用卓越的大学文化引领大学生文化的主流 |
6.4.2 用高尚的教师文化带动大学生文化的提升 |
6.4.3 用出色的课程文化提升大学生文化的素养 |
6.4.4 用多彩的校园文化丰富大学生文化的内涵 |
6.4.5 用丰富的实践文化拓展大学生文化的领域 |
6.4.6 用优秀的网络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的成长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状况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外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1.2 国内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发展概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1.3.2 创新素质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本科生科研训练 |
2.1.1 国外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2 国内关于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研究综述 |
2.1.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2 创新素质 |
2.2.1 国外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2 国内关于创新素质的研究综述 |
2.2.3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2 训练项目类型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3 创新资源支持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4 学生参与情况对创新素质的影响 |
2.3.5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与创新素质 |
2.3.6 学生个体因素与创新素质 |
2.3.7 国内外研究小结 |
2.4 理论模型:认知学徒制 |
2.4.1 认知学徒制的产生、发展和内涵 |
2.4.2 认知学徒制的应用 |
2.5 研究述评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思路 |
3.2.1 研究技术路线 |
3.2.2 研究框架 |
3.2.3 研究方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定量数据收集与分析 |
3.4.1 问卷设计 |
3.4.2 抽样及问卷回收情况 |
3.4.3 背景信息统计 |
3.4.4 定量数据分析思路 |
3.4.5 研究工具的信效度检验 |
3.4.6 变量设计与选择 |
3.5 质性数据收集与分析 |
3.5.1 访谈提纲设计 |
3.5.2 访谈对象信息统计 |
3.5.3 质性数据分析思路 |
3.6 研究有效性 |
3.7 研究创新点 |
3.8 研究伦理问题 |
第四章 研究发现 |
4.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实施情况 |
4.1.1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项目类型分布 |
4.1.2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资源支持情况 |
4.1.3 案例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学生参与情况 |
4.2 参与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否学生创新素质的差异分析 |
4.3 学生创新素质影响因素探究 |
4.3.1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2 两类项目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3.3 三所高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4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
4.4.1 案例高校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的基本情况 |
4.4.2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探究 |
4.4.3 学生科研自我效能感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中介作用 |
4.5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4.5.1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2 本科生科研训练各要素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 |
4.5.3 本科生科研训练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影响路径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发现总结 |
5.2 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
5.3 研究局限性及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三学生版) |
附录二:本科生科研训练与创新人才培养调查问卷(大一学生版) |
附录三:访谈提纲 |
附录四:访谈邀请信 |
附录五:知情同意书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联系 |
2.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述 |
2.1.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2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实现条件 |
2.2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新阐释 |
2.2.1 毛泽东:德智体全面发展 |
2.2.2 邓小平:培育“四有”新人 |
2.2.3 江泽民: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
2.2.4 胡锦涛: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2.2.5 习近平:中国梦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2.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 |
2.3.1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理论基础 |
2.3.2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在一致性 |
2.3.3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重要路径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现状 |
3.1.1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取得的成果 |
3.1.2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
3.2 阻碍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原因分析 |
3.2.1 社会原因 |
3.2.2 高校原因 |
3.2.3 学生自我原因 |
第四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新对策 |
4.1 突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人”的地位 |
4.1.1 了解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
4.1.2 重视大学生作为人的主体性 |
4.1.3 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4.2 以人为本,通过提升大学生内在素养,促进创新素质培养 |
4.2.1 更新教育理念,激发创新意识 |
4.2.2 优化知识结构,奠定创新基础 |
4.2.3 塑造健全人格,培养创新勇气 |
4.2.4 强化问题意识,养成科学精神 |
4.2.5 开展创新实践,培养实践能力 |
4.3 创造全面发展的外部环境,促进创新素质培养 |
4.3.1 建立鼓励创新的人才评价体系与制度 |
4.3.2 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
4.3.3 建设一支全面发展的教师队伍 |
4.3.4 加强鼓励创新的校园和社会文化建设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理论的一般:概念辨析与理论依据 |
2.1 概念辨析 |
2.1.1 创新 |
2.1.2 创新精神 |
2.1.3 大学生创新精神 |
2.2 理论依据 |
2.2.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2.2.2 精神分析理论 |
2.2.3 习近平创新发展理念 |
2.3 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
2.3.1 我国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 |
2.3.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
2.3.3 提高自身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
第3章 症结样态: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的问题所在 |
3.1 基本症结 |
3.1.1 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 |
3.1.2 未能有效发挥思想理论的作用 |
3.1.3 创新实践活动不足 |
3.1.4 培育管理环节薄弱 |
3.2 问题归因 |
3.2.1 内因分析 |
3.2.2 外因分析 |
第4章 基本策略:在培育和践行中生成创新精神 |
4.1 发挥国家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中的保障作用 |
4.1.1 全面完善创新制度 |
4.1.2 全面推进市场经济创新 |
4.1.3 全面规范高校创新模式 |
4.1.4 全面培育民族创新精神 |
4.2 发挥社会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中的指引作用 |
4.2.1 营造以创新为主流文化的社会氛围 |
4.2.2 正确引导各类大众传媒对创新思想观念的传播 |
4.3 发挥学校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
4.3.1 建设高素质的培育工作队伍 |
4.3.2 开展创新精神主题教育 |
4.3.3 构建一体化创新实践平台 |
4.3.4 改善对学生评价考核机制 |
4.4 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中的载体作用 |
4.4.1 树立正确的创新精神培育观念 |
4.4.2 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模式 |
4.5 发挥大学生自身在创新精神培育中的关键作用 |
4.5.1 精准自我目标定位 |
4.5.2 积极参与创新实践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致谢 |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创新人才是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素 |
1.1.2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际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4.3 总结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及其重要性 |
2.1 大学生素质结构特征及创新素质要素 |
2.1.1 大学生素质结构特征 |
2.1.2 大学生创新素质要素 |
2.2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 |
2.2.1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 |
2.2.2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
2.2.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 |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及机理 |
3.1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 |
3.1.1 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创新人才培养 |
3.1.2 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教育共同促进人才全面发展 |
3.1.3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才的创新素质养成 |
3.2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作用 |
3.2.1 思想政治教育指引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正确方向 |
3.2.2 思想政治教育激发大学生提升创新素质的主体意识 |
3.2.3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完善 |
3.3 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机理 |
3.3.1 科学社会主义教育有利于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
3.3.2 马克思主义“三观”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
3.3.3 唯物辩证法教育有利于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 |
3.3.4 爱国主义教育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动力 |
3.3.5 思想品德教育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创新人格 |
3.3.6 社会实践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
第4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及分析 |
4.1.1 调查问卷基本情况 |
4.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4.2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
4.2.1 社会支持大学生创新力度不够、渠道不畅 |
4.2.2 学校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实效欠佳 |
4.2.3 家庭对大学生创新理解不够,支持不力 |
4.2.4 大学生对提升创新素质重视不够,能力不足 |
4.3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4.3.1 社会舆论导向不足,支持保障机制不完善 |
4.3.2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机制不健全 |
4.3.3 家庭落后的教育观念不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 |
4.3.4 大学生提升创新素质的主动性未充分发挥 |
第5章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创新素质养成的对策 |
5.1 社会层面 |
5.1.1 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
5.1.2 构建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拓展的社会支持保障体系 |
5.2 学校层面 |
5.2.1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育人理念 |
5.2.2 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
5.2.3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
5.2.4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5.2.5 提升教师创新教育能力 |
5.2.6 营造有利于创新素质养成的校园环境 |
5.3 家庭层面 |
5.3.1 倡导利于创新素质养成的家庭教育观 |
5.3.2 营造利于创新素质养成的家庭教育环境 |
5.4 大学生层面 |
5.4.1 明确内在要求,促进全面发展 |
5.4.2 完善创新素质,塑造创新人格 |
5.4.3 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参加创新实践 |
5.5 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大学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
2 研究综述 |
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4 研究的创新点 |
1 相关基本概念概述 |
1.1 创新素质的内涵 |
1.1.1 创新素质的概念 |
1.1.2 创新素质的构成要素 |
1.2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内涵 |
1.2.1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 |
1.2.2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作用 |
1.3 大学精神的内涵 |
1.3.1 大学精神的概念 |
1.3.2 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
2 大学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
2.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
2.1.1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概述 |
2.1.2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 |
2.2 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2.2.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概述 |
2.2.2 人的全面发展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关系 |
3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实践探索 |
3.1 关于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及分析 |
3.1.1 调查问卷设计 |
3.1.2 调查结果与分析 |
3.2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1 开设创新素质教育基地 |
3.2.2 进行创新素质人才交叉培养 |
3.2.3 采取中外合作人教学模式 |
3.3 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
3.3.1 教育理念陈旧 |
3.3.2 创新型人才培养投入不足 |
3.3.3 忽视大学精神的作用 |
4 大学精神视域下完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措施 |
4.1 定位出发点,培育创造精神 |
4.1.1 发扬自主创新 |
4.1.2 更新教育理念 |
4.1.3 优化校园环境 |
4.2 把握切入点,提倡批判精神 |
4.2.1 改革课内教学 |
4.2.2 强化实践环节 |
4.2.3 完善评价体系 |
4.3 明确落脚点,弘扬社会关怀精神 |
4.3.1 加强责任意识 |
4.3.2 完善激励制度 |
4.3.3 鼓励回馈社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外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
1.3.2 国内外创新素质培养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创新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述及其培养原则 |
2.1 大学生创新素质概述 |
2.1.1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内涵 |
2.1.2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构成 |
2.2 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原则 |
2.2.1 以人为本原则 |
2.2.2 激励性原则 |
2.2.3 探索性原则 |
2.2.4 活动性原则 |
第3章 校园文化及其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
3.1 校园文化概述 |
3.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
3.1.2 校园文化的功能 |
3.2 校园文化对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作用 |
3.2.1 引导作用 |
3.2.2 保障作用 |
3.2.3 规范作用 |
3.2.4 激励作用 |
3.3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机制 |
3.3.1 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比较 |
3.3.2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机制 |
第4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创新素质培养现状分析 |
4.1 调查基本情况 |
4.2 调查结果分析 |
4.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校园精神文化的创新导向不强 |
4.3.2 校园物质文化的创新条件不足 |
4.3.3 校园制度文化的创新保障不全 |
4.3.4 校园行为文化的创新载体不多 |
第5章 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对策 |
5.1 加强精神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培养提供导向 |
5.1.1 凝练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大学精神 |
5.1.2 树立以生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 |
5.1.3 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创新潜能 |
5.2 完善物质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培养创造条件 |
5.2.1 美化校园环境,体现大学创新理念 |
5.2.2 健全教学设施,提升教学质量 |
5.2.3 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拓宽创新视野 |
5.3 健全制度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培养构筑平台 |
5.3.1 优化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
5.3.2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
5.3.3 创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 |
5.3.4 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 |
5.4 丰富行为文化建设,为创新素质培养拓宽渠道 |
5.4.1 加强创新科技类社团建设,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 |
5.4.2 开展各类创新竞赛活动,丰富大学生创新活动内容 |
5.4.3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0)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的基本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
(二)主要研究方法 |
五、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校园文化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概念 |
一、校园文化的概念界定 |
(一)校园文化的内涵 |
(二) 校园文化的功能 |
二、创新素质的概念界定 |
(一)创新、创新素质、创新素质教育的概念 |
(二)创新素质的要素构成 |
第三章 校园文化视阈下的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意义和作用 |
一、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意义 |
(一)创新素质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 |
(二)创新素质培养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要求 |
(三)创新素质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基础 |
(四)创新素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
(一)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基础保障作用 |
(二)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约束规范作用 |
(三)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引导熏陶作用 |
(四)校园文化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过程中起锻炼激励作用 |
第四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现状和成因 |
一、调查问卷设计 |
(一)调查前期工作 |
(二)调查数据 |
(三)数据收集 |
二、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开展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的现状 |
(一)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总体现状 |
(二)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三)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五)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方面的现状 |
三、目前取得的成效 |
(一)校园制度文化更具有人性化、更加细化 |
(二)校园物质文化更注重隐形教育 |
(三)校园精神文化更重视传承与创新 |
(四)校园网络文化能激发大学生创新灵感 |
四、当前存在的问题 |
(一)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亟待进一步健全 |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未跟上创新主题 |
(三)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定位偏差、缺乏创新特色 |
(四)校园网络文化的正确导向氛围还未形成 |
第五章 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实践路径 |
一、健全校园制度文化建设,筑牢大学生创新平台 |
(一)健全教学评价体系,激励教师教学创新热情 |
(二)完善学生测评系统,激发学生创新潜能 |
(三)改进创新激励机制,调动师生创新激情 |
二、完善物质文化建设,营造大学生创新素质环境 |
(一)规划改造景观文化,体现出大学生创新理念 |
(二)更新设施文化建设,提升教学质量 |
(三)定身制作具有特色的校园活动文化,突出创新功能 |
三、正确定位校园精神文化,确保校园精神文化为创新素质服务 |
(一)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摒弃功能性思想,构建以创新为特色的培养模式 |
(二)坚持“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培育科学创新和人文关怀的教育环境 |
(三)打破共性认识的“禁锢”,提倡个性发展,建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
四、打造校园网络文化,创新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教育模式 |
(一)开发多元网络教育方式,营造创新教育环境 |
(二)开展校园网络文化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创新实践 |
(三)探索校园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心理 |
(四)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素质氛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四、论大学生的创新素质与文化素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习近平科技创新观的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路径研究[D]. 叶文倩. 浙江大学, 2021(01)
- [2]习近平青年人才观与当代大学生自我教育研究[D]. 任小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研究[D]. 修新路.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1)
- [4]本科生科研训练对理工科学生创新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 ——以我国三所研究型大学为例[D]. 高众.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5]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 王娟. 湖南工业大学, 2018(02)
- [6]大学生创新精神培育研究[D]. 廖永福. 湖南科技大学, 2018(07)
- [7]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 汤璐嘉. 重庆工商大学, 2018(07)
- [8]大学精神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 张诗晗. 中国计量大学, 2018(02)
- [9]基于校园文化建设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研究[D]. 雷亚莉. 湖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校园文化建设视阈下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研究[D]. 刘欣鑫. 西华师范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