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b~2-4ac的别用(论文文献综述)
黄丽婷[1](2021)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据量也不断增长,随之产生了更多类型的网络攻击。面对规模庞大的网络流量特征信息,传统的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系统存在检测率低、实时性差以及对多分类稀有样本检测率低等问题,而深度学习算法在解决入侵检测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本文将入侵检测技术与深度学习算法相结合。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主要利用多种算法相结合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入侵检测算法进行改进,旨在提高检测率的同时提高入侵检测的整体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针对入侵检测模型存在检测率低的问题,从网络流量具有空间和时间特性及网络流量的重要程度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空时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此算法很大程度提高了对网络流量的检测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NSL-KDD数据集进行二分类检测率为99.6%,五分类检测率为92.69%。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不仅在解决网络异常问题时有着较好的检测率,而且减少了计算资源开销。(2)针对入侵检测模型存在检测实时性低的问题,从网络流量是一维序列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一维空时特征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一维卷积神经网络和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高速学习数据的一维序列特征,得到比较全面的空时特征后再进行分类。此算法充分考虑了网络流量的内部结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不仅在解决网络异常问题时有着较好的检测率,而且具有较优的测试阶段检测实时性。(3)针对入侵检测模型存在多分类及对罕见攻击检测率低的问题,从数据不平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分类和数据不平衡的深度学习混合入侵检测模型。该模型引入Borderline-SMOTE算法对少数类边界样本进行生成,从而对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入侵检测算法做进一步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两种算法对NSL-KDD数据集进行五分类检测率分别提高到97.12%和98.95%,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工作较好解决了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的关键问题,不仅提高了入侵检测算法的检测率,同时也提高了入侵检测的整体性能,为网络入侵检测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曹博[2](2021)在《钴基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极的可控构筑及其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存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探索开发具有优异性能和稳定性的纳米催化剂以及高容量的储能器件是当前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研究热点。钴基纳米材料由于其具有良好的电子结构和催化活性而吸引了人们的目光,然而,其催化活性与贵金属基催化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并且反应所需介质往往是强酸性或者强碱性,钴基纳米材料往往难以在此条件下长期工作,因此,提高他们的活性和稳定性是钴基材料发展的一个重点。同时,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文献中报道的钴基材料往往都是以粉末的形式合成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加入胶粘剂将其涂覆于导电基底上,但这种途径会导致电荷转移电阻的增加,阻断活性位点,阻碍电解质的扩散,从而导致电催化性能下降,同时导致了合成的粉末状催化剂或储能器件难以大规模应用于工业领域。因此,合理设计并开发新型的合成策略,在导电集流体上原位生长钴基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方法。本文开发了一种新的前驱体碱式硝酸钴,并以此为基础构筑了一系列钴基三维(3D)自支撑复合电极,成功实现了对系列电极组成、结构、形貌、元素价态、表面电子状态等的有效调控,并系统研究了该系列电极在电解水、电催化氧还原(ORR)和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存领域的应用,揭示了系列钴基电极组成-结构-性能三者之间的关系,为钴基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极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论文第一章总结了钴基化合物基催化剂和储能器件的研究现状,综述了钴基电极常用的改性途径和其在不同电化学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的应用,提出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具体研究内容。论文第二章探索并开发了一种新的碱式硝酸钴前驱体,并以此为基础,在钛箔上原位合成了一系列英寸级3D自支撑整体式氮碳层包覆磷化钴/磷化二钴电极(Co P/Co2P@NC/Ti),通过调整其生长时钛箔的放置角度,可以调控其形貌,该系列电催化剂由多孔NC纳米片阵列组成的蜂窝层或蜂窝微球构成,内部封装有Co P/Co2P单晶纳米棒。得益于催化剂独特的多级孔结构,Co P/Co2P@NC/Ti-10-350有着最大的电化学比表面积,且催化剂中Co P的(200)晶面和Co2P的(121)晶面与NC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高效的电催化析氢反应(HER)的活性位点。论文第三章在上述构筑三维整体式磷化钴/氮碳层复合电催化剂的基础上,引入第二种过渡金属元素Ni,在泡沫镍上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形貌的氮碳纳米墙阵列内嵌磷化钴镍催化剂(NixCo2-xP@NC NA/NF),在合成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Ni与Co的化学计量比来调控蜂窝状NC层内部封装的NixCo2-xP的形貌,包括纳米棒、纳米胶囊、纳米颗粒、纳米枝晶和微米棒状结构等等。在该系列电催化剂中,Ni Co P@NC NA/NF具有最高效的电化学析氢活性,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证明,Ni Co P与NC层的协同作用导致了其高活性,同时,在析氧反应(OER)过程中,Ni Co P原位转化成的γ-Ni0.5Co0.5(OOH)2可以作为高效的OER催化剂,因此,当NixCo2-xP@NC NA/NF电极同时作为电解水的阳极和阴极时,表现出了优异的电解水性能。论文第四章在上述前驱体的基础上,在煅烧过程增加了碳氮源,在碳布上原位构筑了锚定了Co单原子(Co SA)的碳纳米管(N-CNT)阵列,其内部封装有Co4N纳米颗粒(Co4N@Co SA/N-CNT/CC)。由于N-CNT对内部封装的Co4N纳米颗粒的限域作用,其直径约为10 nm,同时,氨气煅烧的过程在N-CNT表面构筑了大量缺陷的同时还增加了掺杂的N原子数目,进一步增加了Co单原子的含量。DFT计算解释了超细Co4N纳米颗粒、丰富的Co单原子和N-CNT三者的协同作用降低了催化剂的d带中心,从而导致了优异的HER活性,该催化剂在酸性和碱性介质中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氮化物或CNT基HER催化剂。论文第五章在上述Co SA/N-CNT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杂原子S,成功构筑了Co SA锚定的氮硫共掺碳纳米管封装硫化钴纳米颗粒的电催化剂(Co Sx@Co SA/NS-CNT/CC),并考察了其作为ORR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在碱性介质中,通过调控不同硫化钴晶相,成功调控了催化剂中Co-S共价键和Co-S离子键的比例,进而调控了催化剂催化ORR反应的反应路径和机理,其中,Co S2@Co SA/NS-CNT/CC电极遵循4电子过程,而Co S@Co SA/NS-CNT/CC则遵循2电子过程。Co S2@Co SA/NS-CNT/CC电极表现出接近Pt/C的起始电位和半波电位,并优于大多数文献报道的钴基ORR催化剂。论文第六章以碱式硝酸钴前驱体为基础,引入稀土元素La,成功将Co4N纳米颗粒封装在La2O2CN2膜(LOCF)内部,在碳布上原位构筑了Co4N@LOCF/CC电极,由于LOCF对Co4N纳米颗粒的限域效应,Co4N纳米颗粒的尺寸约为10-20 nm,此外,LOCF表面存在一层La-N层,该物种存在一种具有有效电荷累积的活性亚表层来提高电容,因此,Co4N@LOCF/CC电极作为超级电容器正极材料表现出了优异的比容量,超过了大部分文献报道的氮化物基超级电容器电极。
王谊[3](2021)在《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氮磷是生物体必需的养分元素,也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土壤养分(尤其是氮磷)迁移流失是造成农业面源污染的最直接原因,而土壤环境是农业氮磷流失的发生场所。氮磷运移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比较复杂,包括氮、磷在土壤中的累积、吸附/解吸和水分运移等环节。土壤中的氮、磷养分通过径流、淋滤和输沙进入水环境,对人类和环境健康构成风险。面源污染产生和形成的最关键自然因素是降雨径流过程,而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地表径流和地下淋溶是氮磷养分从农业生态系统向水生生态系统运输的两大主要水文途径,两者经常同时发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壤中流造成的氮、磷损失可能很高,也可能造成环境风险。虽然世界各国对土壤养分(氮磷)迁移过程、机制、影响因素、流失及收集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目前对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配置下氮磷养分流失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1)壤中流收集方法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目前学术界收集壤中流常用的方法为波纹管法、土体外汇集槽法、渗漏盘法、负压测渗计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在取样位置、取样体积、取样深度、取样精度、取样便捷性和对土壤的扰动程度方面存在一些局限性。(2)养分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尚不清楚。受制于当前收集方法的局限性,尚缺乏对土壤水分、泥沙和养分迁移的分层定量研究。难以准确反映自然坡地土壤养分运移的空间变化特征。(3)梯级台面和桑埂组合对坡耕地土壤内部水沙及养分迁移的影响研究较缺乏。已有研究大多基于单一连续地形坡面的径流小区,不能反映自然坡耕地多梯级台面的土壤、养分流失状况。同时,台面及桑埂对土壤内部不同土层水沙及养分迁移的影响还不清楚,还有待进一步探索。本研究采用两种野外定位监测收集法(U型槽和渗漏盘),连续两年(2018/3/1~2020/2/29)对不同种植季(玉米季、夏季空闲季、榨菜季、冬季空闲季)不同天然降雨等级(暴雨、大雨、中雨、小雨)下不同农桑配置模式(单台面+裸埂;单台面+桑埂;双台面+裸埂;双台面+桑埂;三台面+裸埂;三台面+桑埂)的农业土壤不同土层深度(0 cm,20 cm,40 cm和60 cm)各形态氮磷地表地下流失强度和流失负荷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不同农作物植物根系对不同深度土壤氮磷养分的吸收能力,对各作物氮磷养分投入与输出进行了养分平衡分析,测算出了适合本农作系统各种作物的优化施肥量。本研究旨在一定程度上为紫色土坡耕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理论参考。本文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得出U型槽法具有取样方便、收集量大、后期对土壤无扰动、对小等级降雨取样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监测研究土壤内部水分、泥沙和养分淋失迁移负荷的可靠方法。通过对比探索研究得出,U型槽法和渗漏盘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土壤壤中流、泥沙及养分的迁移强度特征。但U型槽法平均壤中流采集量是渗漏盘法下的10倍,能对95.0%以上的年降雨-径流事件进行观测和收集,尤其对中小型降雨径流事件更灵敏;除泥沙外,两种收集方法测得的壤中流年累计流失量和氮磷的年累计流失负荷与小区底部出口的实际值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U型槽法测得值更接近实际值。(2)各土层对径流、泥沙和养分具有明显的拦截能力,且各层土壤对入渗水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能力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弱。从年净迁移强度看,耕作层(L1)表现为泥沙、氮磷养分淋失迁移的净淋失源。玉米季(S1)是径流、泥沙和养分迁移流失的主要时期;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径流、泥沙和养分迁移流失量显着增加。约70%的年降水量被各土层拦截,用于补充土壤水分;壤中流年流失量约为地表径流年流失量的3倍。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降雨径流系数显着增加。各降雨等级对年地表径流流失量贡献大小为:大雨>中雨>暴雨>小雨,而对年地下壤中流流失量贡献大小顺序为:中雨>大雨>暴雨>小雨。泥沙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为746.90kg*ha-1*yr-1,耕作层(L1)泥沙年淋失迁移负荷为621.29 kg*ha-1*yr-1,其中90.1%的淋失量能被各底土层拦截。土壤氮、磷地表(L0)年流失迁移负荷分别为6.05kg*ha-1*yr-1和1.10 kg*ha-1*yr-1;耕作层(L1)TN、TP年淋失迁移负荷分别高达228.82 kg*ha-1*yr-1和3.55 kg*ha-1*yr-1,其中48.6%和84.7%能被底土各层土壤拦截。各等级降雨对TN、TP年地表流失迁移强度的贡献顺序表现为:中雨>暴雨>大雨>小雨。磷的流失是以颗粒态流失为主,且随着降雨等级的增加,颗粒态磷的流失负荷显着加剧(p<0.05)。(3)台面和桑埂对防控水土流失和养分迁移具有显着效果。台面和桑埂处理能显着降低氮磷养分地表年流失负荷,尤其是颗粒态磷,但会增加氮的地下淋失负荷。各试验处理径流、泥沙、TN和TP的年累计地表流失量分别为46.4~70.2 mm、445.71~746.90 kg*ha-1*yr-1、3.94~6.05kg*ha-1*yr-1和0.50~1.08 kg*ha-1*yr-1;径流、泥沙、TN和TP的年累计地下流失量分别为220.8~250.5mm,41.45~65.88 kg*ha-1*yr-1,90.81~117.62 kg*ha-1*yr-1和0.37~0.55 kg*ha-1*yr-1。地表径流、泥沙迁移强度、TN和TP迁移强度以及地下壤中流、泥沙和TP流失强度均随着台面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而TN年淋失迁移负荷随台面的增加而增加。桑埂处理下的地表径流年流失量、泥沙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TN和TP地表流失迁移负荷以及地下壤中流年流失量、泥沙年淋失迁移负荷、TN和TP年淋失迁移负荷均低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各降雨强度对地表径流及地表TP的年流失负荷贡献大小顺序为:大雨>暴雨>中雨>小雨,而对壤中流年流失量的贡献顺序为中雨>大雨>暴雨>小雨;各降雨等级对地表、地下泥沙年迁移流失负荷和TP地下年淋失负荷的贡献顺序为暴雨>大雨>中雨>小雨;T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的贡献顺序为中雨>暴雨>大雨>小雨,TN地下淋失迁移负荷的贡献顺序为大雨>中雨>暴雨>小雨。但在暴雨等大型降雨事件下,桑埂处理的拦截效果显着降低,甚至会加剧泥沙和氮磷养分的地表淋失。随着地表台面数的增加,各处理NO3--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和地下淋失迁移负荷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而地表NH4+-N年流失迁移负荷逐渐降低,但NH4+-N地表年流失迁移负荷在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不显着(p>0.05)。PP/TP和PO43--P/TP在桑埂处理下总体上低于裸埂处理。玉米季是地表地下水流、泥沙、养分迁移流失的主要时期;地表径流、泥沙、TN和TP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流失迁移负荷的的67.5%、76.0%、45.0%和70.1%,而地下壤中流流失量、泥沙、TN和TP年淋失迁移负荷分别占年淋失迁移负荷的78.0%、69.8%、71.3%和68.8%。(4)盈余的氮、磷素积累在土壤内部,增加了土壤氮磷库存量,但也会提高氮磷素流失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农业系统中氮磷元素的投入途径主要有化肥、秸秆还田和大气沉降。其中,化肥是全年氮、磷投入量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全年土壤外源氮、磷投入量的81.8%~84.7%和92.3%~93.6%;秸秆还田对全年土壤氮、磷投入总量贡献率为12.6%~14.6%和6.2%~7.5%。农业系统氮磷的输出途径主要为植株吸收、径流泥沙携带流失以及气态挥发等途径,其中植物吸收利用和泥沙径流流失是土壤氮磷输出的主要途径;植物年吸收利用氮、磷量分别占总支出量的71.6%~79.7%和88.4%~94.2%。从不同处理看,作物利用氮磷的量随台面的增加整体上呈现增加趋势;桑埂处理中氮磷输出量均高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各种植季的氮磷输出总量在裸埂各处理表现出随台面增加而降低,而在桑埂处理则表现出相反的趋势,随着台面的增加而显着增加;桑埂各处理氮磷输出量均高于对应台面裸埂处理。通过水土流失的损失的氮、磷量分别占全年总氮、磷投入量的9.2%~12.7%和2.7%~4.8%。秸秆还田投入的氮量占全年总氮投入量的12.6%~14.6%。研究期土壤氮、磷年盈余量分别达431.12~510.43 kg*ha-1*yr-1和盈余91.79~108.51 kg*ha-1*yr-1。(5)优化施肥能有效降低化肥投入量,减少经济成本;同时能显着降低氮磷在土壤中的富集,减轻面源污染风险,具有潜在的生态效益。本研究得出玉米和榨菜根系平均最大吸肥深度分别为36.6~39.4 cm和12.8~13.6 cm。根据对应土层氮磷投入损耗平衡分析得出玉米、榨菜的优化施肥量分别为272.63~307.46kg*ha-1*yr-1(N)、68.23~76.38kg*ha-1*yr-1(P2O5)和116.93~171.65kg*ha-1*yr-1(N)和87.19~115.54 kg*ha-1*yr-1(P2O5)。测算出的各处理玉米季化肥养分氮、磷理论优化投入量较当前化肥养分氮、磷施入量分别降低了6.8%~17.4%和36.4%~43.1%;平均分别降低了11.3%和39.9%。榨菜化肥养分氮、磷理论投入量较当前投入量分别降低66.3~77.1%和34.2~45.3%;平均分别降低73.2%和38.8%。氮、磷素年施用量能降低44.0%~52.3%;优化施肥后氮磷素盈余量能分别降低81.4~90.3%和86.6%~90.2%。综上所述,经对比探索分析,U型槽法具有取样方便、收集量大、后期对土壤无扰动、取样灵敏度高、能实时监测收集壤中流等优点,是一种监测、收集土壤内部水分、泥沙和养分迁移强度的可靠方法。各土层对径流、泥沙和养分具有明显的拦截富集能力,且各层土壤对入渗水流、泥沙和养分的拦截能力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降雨径流事件产生的养分年迁移流失负荷看,耕作层是氮磷养分迁移流失的净流失源,心土层和母质层能拦截部分淋失养分,尤其对淋失的颗粒态养分拦截作用显着。而台面和桑埂结合能对坡耕地氮磷流失具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同时,结合作物对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吸收能力,通过氮磷投入(化肥、秸秆还田、大气沉降)和氮磷输出(作物吸收利用、径流泥沙氮磷流失、气态挥发)的氮磷养分平衡分析,能获取不同作物季的优化平衡施肥量。由于试验径流场建成于2018年2月28日(含3个月稳定期),试验期间土壤结构可能未完全恢复,因此试验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下一步工作是继续开展本研究,同时对U型槽法在不同土壤和用地类型的适应性开展进一步研究。因受地形限制,未对不同台面坡长和不同台面坡度进行分析,同时由于坡长较短,各台面相对高差设置较低,须进一步研究不同坡长、不同坡度和不同相对高度的台面设置对土壤氮磷地表流失和地下流失的影响机制。
吴孝言[4](2021)在《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合成及2,3-联烯醇参与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联烯是一类含有1,2-丙二烯片段的化合物,两个π键的轨道相互垂直。独特的结构赋予了联烯独特的反应活性。联烯片段不仅广泛存在于许多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中,也作为非常有用的合成中间体应用到杂环化合物和天然产物的合成应用中。我们小组长期致力于联烯的合成与转化研究。基于此,我博士期间的研究工作分为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的合成和Rh催化的2,3-联烯醇参与的交叉偶联反应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联烯的合成,尤其是联烯酸的合成,一直是联烯化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本部分工作,发展了一种以苯甲酸类化合物和炔丙醇衍生物为原料,基于碳氢活化的方法合成联烯酸类化合物的方法,收率在50%75%之间。该方法使用[Ru(p-cymene)Cl2]2作为催化剂,反应条件温和,可以放大至克级规模。该方法为四取代联烯酸的合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当使用光学纯的炔丙基醋酸酯时,可以顺利实现手性转移,反应可以得到高光学活性的轴手性联烯酸类化合物。我们通过氘代实验和动力学研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阐释。第二部分:1.发现了铑/铜共催化下,两分子联烯醇之间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反应可以得到一系列具有二氢呋喃骨架结构的化合物。我们对反应适用性进行了详细考察,该反应对于烷基、芳基取代的2,3-联烯醇以及光学活性的联烯醇都可以兼容。通过对反应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的催化效率。该反应可以放大至克级规模,对于活性分子的衍生的2,3-联烯醇类化合物也都可以实现顺利转化。通过一系列的控制实验、氘代实验以及DFT计算对反应的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对该反应能高选择性生成E式构型烯酮结构单元的原因进行了解释。2.在双分子联烯醇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的基础上,设计并发展了末端炔烃与2,3-联烯醇的交叉偶联反应。反应得到一系列炔基烯酮类化合物,当使用无取代的2,3-联烯醇作为底物时,可以得到炔基烯醛类化合物。该方法也可以很好地控制产物双键的E/Z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该反应也包含1,4-H投递的过程。
杨震[5](2020)在《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系统耦合动力学及参数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座式单轨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典型制式。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运营实践发现,由于单轨车辆转向架走行机理不同于地铁车辆转向架走行机理,易造成单轨车辆弓网耦合作用不协调,从而带来弓网受流滑块磨耗严重、受电弓结构损坏和受流质量差等问题。因此,需要开展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系统耦合动力学研究。本文以重庆跨座式单轨车辆为研究对象,从以下几方面开展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耦合动力学及参数优化研究。1、建立跨座式单轨车辆受电弓模型,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分析跨座式单轨车辆受电弓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单轨车辆受电弓的集中质量模型、多刚体模型、刚柔耦合模型和全柔性模型,形成单轨受电弓模型库;进行各模型模态分析和实际受电弓模态试验。通过上述受电弓模型与实际受电弓的模态对比分析,发现各模型均有某阶固有频率与实际受电弓接近,验证了各受电弓模型的适应性。2、建立跨座式单轨车辆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模型有效性验证。研究了跨座式单轨车辆刚性接触网的结构并建立了刚性接触网的有限元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受电弓集中质量模型、多刚体模型以及刚柔耦合模型与刚性接触网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分析与试验对比可知,采用基于刚柔耦合受电弓与刚性接触网的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对弓网动力性能进行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更为合理。并参考铁道行业弓网评价标准TB/T 3271-2011,提出跨座式单轨车辆受电弓动力性能的评价方法。3、建立了跨座式单轨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为研究车辆主要动力学参数对弓网动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利用多体动力学理论,结合列车线路试验,建立了跨座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集成受电弓弓网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建立跨座式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为分析单轨车辆主要动力学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规律提供模型支持。分析发现,在进行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上,跨座式单轨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和单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分析结果差异较小。4、揭示跨座式单轨车辆主要动力学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规律。采用基于刚柔耦合受电弓模型的单车“车-弓-网”系统,研究单因素变化对弓网动力性能的影响,具体研究包括不同的空气弹簧参数、走行轮参数、导向轮参数、受电弓参数对弓网动力性能的影响。5、提出跨座式单轨车辆动力学参数与弓网动力性能的协调匹配方案。通过灵敏度分析获取对弓网动力性能影响敏感的车辆动力学参数,以弓网接触力均值以及弓网接触力标准差为优化目标,以车体横向加速度、车体垂向加速度为约束条件,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车辆动力学参数进行优化,形成车辆参数与弓网动力性能的协调匹配方案。本论文相关研究及成果对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系统耦合作用力分析和协调匹配,对单轨受电弓滑块磨耗控制、弓架结构安全和受电弓优化设计等有理论参考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霍鹏[6](2021)在《果园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设计与试验》文中研究表明果树病虫害防治是果园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现代化、标准化果园种植模式的推广,在“一控两减三基本”中节水减药的实施目标下,基于宽行密植苹果园仿树形喷雾及果树病虫害防治要求,研制了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针对高纺锤形苹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施药不均匀、施药漂移严重等问题,综述了果园仿形施药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实地调研了矮砧密植苹果园栽培模式,确定了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设计方案;基于树形特征及施药装置工作原理,采用AIP设计并确定了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的整体结构尺寸及关键部件参数。采用ANSYS对折叠与展开两种状态下的喷杆组和喷杆关节连接轴进行结构静力学分析,验证其结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对折叠与展开状态下的喷杆组进行模态振动分析,研究结构的固有特性来防止共振的产生;对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进行动力学建模,并采用ADAMS对施药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对质心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研究,验证了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的稳定性。采用Fluent对不同喷雾条件参数组合进行喷雾作业模拟,对比分析了各因素变化对雾滴沉积效果影响的规律;采用响应面优化方法对不同喷雾条件参数组合进行优化分析,以雾滴有效收集率为性能指标,获得了雾滴沉积效果较优的三组喷雾条件参数组合,分别是在喷头雾化角为60°时,喷头压力A为0.73 MPa、喷雾距离B为1.48 m、喷头间距C为0.40m;在喷头雾化角为80°时,喷头压力A为0.79MPa、喷雾距离B为1.06m、喷头间距C为0.31 m;在喷头雾化角为110°时,喷头压力A为0.74 MPa、喷雾距离B为1.49 m、喷头间距C为0.39 m。通过垂直雾滴分布试验对选择出的三组最优参数组合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喷头雾化角为110°、喷头压力A为0.74 MPa、喷雾距离B为1.49 m、喷头间距C为0.39 m的参数组合条件下喷雾均匀;通过田间试验对选择出的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通过对比六棵果树的外膛四个方位雾滴沉积覆盖率与沉积密度、六棵果树内中外膛沉积覆盖率与沉积密度,结果表明基于最佳参数组合制造的样机雾滴沉积效果好、喷雾均匀,改善了上、中、下冠层雾滴分布不均的情况,达到仿树形均匀喷雾的目标。
陈晚苹[7](2021)在《SESAME复合体通过调节H4K16乙酰化调控端粒沉默和细胞衰老》文中提出乙酰辅酶A是碳代谢的中心元件,在代谢调节和生物合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乙酰辅酶A合成酶Acs2(acetyl Co A synthetase 2)是SESAME(Serine-responsive SAM containing metabolic enzyme)复合体的一个亚基,该复合体包含丙酮酸激酶(Pyk1)、丝氨酸代谢酶(Ser33,Shm2)、S-腺苷甲硫氨酸(SAM)合成酶(Sam1,Sam2)和Acs2。Acs2催化乙酸生成乙酰辅酶A,但Acs2在SESAME复合体中的具体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发现Acs2通过催化乙酰辅酶A的合成,促进H4K16ac(组蛋白H4第16位赖氨酸的乙酰化)在端粒附近区域及含溴化结构域蛋白Bdf1(Bromodomain-contain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1)上的结合。Bdf1结合在端粒附近区域,通过阻止Sir2(Silencing Information Regulator 2)从端粒区域滑落从而维持端粒沉默。Acs2可以感知细胞内外醋酸水平,通过合成乙酰辅酶A,增强组蛋白H4K16ac和Bdf1在端粒附近的结合,使得Sir2从端粒附近解离,导致端粒异染色质沉默的破坏,最终加速细胞的时序型衰老。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中也发现Acs2的人同源蛋白ACSS2(Acetyl-Co A synthetase 2)在醋酸调控的H4K16ac和诱导的细胞衰老中起关键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揭示了SESAME复合体调控端粒异染色质沉默和细胞衰老的新机制,阐明了醋酸加速细胞衰老的全新分子机制,且该机制在酵母细胞和HUVEC细胞中都存在。本研究将细胞代谢与端粒沉默和细胞衰老联系起来,为细胞代谢和表观遗传调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SESAME复合体特异性调控H4K16ac。Western blot和ChIP(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染色体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在SESAME复合体亚基缺失突变体中,H4K16ac的整体水平及其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强度显着下降。ChIP-seq实验和数据分析发现SESAME复合体和H4K16ac均可结合在端粒附近区域。这些数据表明SESAME复合体特异性调控H4K16ac的整体水平和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2)SESAME复合体调控端粒附近基因转录和端粒异染色质沉默。分析比较acs2-ts,sam1Δ,sas2Δ和H4K16R突变体的RNA-seq(RNA-sequencing)转录组数据,发现在突变体中转录下调的基因数量显着多于上调基因,且这些转录下调的基因显着性地聚集在端粒附近区域。进一步为了证实RNA-seq的结果,通过qRT-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发现端粒附近基因COS8,IRC7,YCR106W,SOR1和PHO11在acs2-ts突变体和sam1Δ,sas2Δ和H4K16R突变体中转录都是显着降低的。这些结果表明SESAME复合体调控端粒基因转录和端粒异染色质沉默。(3)SESAME复合体参与调控醋酸诱导的H4K16ac整体水平和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本研究发现提高内源性醋酸的合成,H4K16ac的整体水平显着升高;阻断内源性醋酸代谢通路,H4K16ac的整体水平显着降低。加入外源醋酸,H4K16ac的整体水平及其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显着增加。(4)SESAME复合体调控醋酸诱导的Bdf1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细胞生长实验表明ACS2与BDF1存在正遗传相互作用。通过对bdf1Δ突变体进行转录组(RNA-seq)分析,发现Bdf1偏向于调控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在acs2-ts突变体中,Bdf1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显着降低,表明Acs2促进Bdf1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醋酸处理后,Bdf1在端粒附近区域结合显着增加,但在acs2-ts突变体中没有变化,表明醋酸诱导的Bdf1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需要Acs2的参与。(5)SESAME复合体介导醋酸诱导的Sir2从端粒附近解离和端粒异染色质沉默的破坏。细胞生长实验表明ACS2和SIR2存在负遗传相互作用。醋酸处理后,Sir2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显着降低,但在acs2-ts突变体中未观察到此效应,表明醋酸调控Sir2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需要Acs2的参与。(6)SESAME复合体参与调控醋酸诱导的细胞衰老。在酵母细胞中,醋酸钾处理后,野生型细胞的时序型寿命显着缩短,但acs2-ts突变体没有什么影响,表明醋酸促进酵母细胞的时序型衰老需要Acs2的参与。在HUVEC细胞中,醋酸处理后细胞衰老加速,但醋酸对ACSS2敲低的细胞的衰老没有影响,表明ACSS2在醋酸诱导的H4K16ac和细胞衰老中起关键作用。
陈佩琦[8](2020)在《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蓬莱葛属植物广泛存在于亚洲地区,是单萜吲哚生物碱的主要来源之一。该类生物碱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以及重要的生理活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Gardmultimine A作为一种重要的螺环吲哚酮类生物碱,2016年被我国有机化学家首次分离。该五环生物碱具有C12位甲氧基取代的螺环吲哚酮和氮杂双环[2.2.2]辛烷的结构,在合成上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本论文以Gardmultimine A为研究对象,基于碳氢键活化、氧化重排和Au(I)催化的Conia-ene-type 6-exo-dig环化反应的策略,实现了Gardmultimine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并对该类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策略进行了探索。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螺环吲哚酮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综述)该综述按照构筑螺环吲哚酮骨架的策略进行分类,简要概述了螺环吲哚酮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第二章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简要介绍了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的分离、结构特点生物活性和生源关系。从简单易得的D-色氨酸出发,以铱催化的区域选择性的碳氢键硼化反应,立体化学控制的氧化重排反应和Au(I)催化的区域选择性的Conia-ene-type 6-exo-dig环化反应为关键步骤,通过19步0.1%的总收率实现了Gardmultimine A的首次不对称全合成。第三章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研究在Gardmultimine A全合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类天然产物集群合成的策略。通过Fischer吲哚的合成、双羟化和pinacol重排等反应完成了四环螺环吲哚酮骨架的构筑。目前这部分工作正在进行中。
喻峻[9](2020)在《磁性液体悬浮特性及其在惯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密度大于磁性液体的永磁体能在磁性液体中实现稳定的悬浮是磁性液体特有的性质之一,研究这种现象的理论叫做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原理,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领域。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是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的最重要应用之一,其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突出优点,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针对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的自悬浮现象在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中的应用问题展开了研究,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研究了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的自悬浮),其次根据第二类悬浮特性的研究结果设计了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并用于倾斜角度的测量,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在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的理论研究方面:根据磁性液体应力张量推导得到了浸没于磁性液体中的永磁体在自身产生的磁场作用下受到的悬浮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聚焦于磁性液体和外部环境的边界面的压强;研究了磁性液体和空气的边界面产生的表面不稳定性和永磁体受到的磁性液体悬浮力的关系,建立了磁性液体表面不稳定性和永磁体受到的悬浮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对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受到的悬浮力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得到了简化的悬浮力计算公式;研究了永磁体、非磁性材料和软磁材料构成的组合体在磁性液体中的自悬浮现象,得到了分析非磁性材料和软磁材料对悬浮力影响的方法。(2)在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的自悬浮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提出了2种研究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受到悬浮力的实验方案,论证了“自密封”效应对实验的影响,确定了实验的相关参数;实验研究了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受到的悬浮力与磁性液体的质量和永磁体悬浮高度的关系,提出并验证了磁性液体悬浮力阶段变化模型,验证了永磁体受到的悬浮力和磁性液体表面不稳定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模型,研究了磁性液体内部的空气对悬浮力的影响;建立了研究非磁性棒造成的实验误差的模型,并用不同直径的非磁性棒验证了误差模型的正确性;提出了2种简易物理模型对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受到的悬浮力进行仿真计算,悬浮力的仿真计算结果和实验测量结果相符。(3)在永磁体、非磁性材料和软磁材料组成的组合体在磁性液体中的自悬浮现象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面:研究了沿轴向磁化的圆环永磁体和内芯在磁性液体中受到的悬浮力,论证了软磁内芯的数量和相对位置对悬浮力的影响;研究了圆柱永磁体和外壳在磁性液体中的受到的悬浮力,论证了软磁外壳的位置和永磁体的磁化方向对悬浮力的影响;研究了沿轴向磁化的圆环永磁体、内芯和外壳在磁性液体中的受到的悬浮力,论证了内芯和外壳对悬浮力的影响;软磁外壳和软磁内芯可以减小组合体受到的悬浮力。以沿轴向磁化的圆柱永磁体和外壳为例,研究并论证了容器半径对永磁体和外壳受到的磁性液体悬浮力的影响。(4)在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模型设计方面:阐述了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理论分析表明惯性质量的磁效应和涡流效应都能影响惯性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推导了线圈电感计算公式,分析了惯性质量和磁性液体对线圈电感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结构的惯性质量对线圈电感的影响,确定了惯性质量的设计准则,结果表明惯性质量中的软磁材料应远离永磁体的磁极;研究了惯性质量的轴向长度和软磁侧面外壳外直径对线圈电感的影响,增加永磁体的轴向长度和软磁侧面外壳的外直径能增大惯性质量对线圈电感的影响程度;磁性液体对线圈电感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惯性质量,磁性液体最大能减少线圈电感约2%的变化率。(5)在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实验研究方面:研究了不同的惯性质量受到的磁性液体悬浮力,选择圆环永磁体、内芯和外壳组成的组合体作为惯性质量用于倾斜角度的测量,研究了惯性质量的轴向长度和软磁侧面外壳的外直径对悬浮力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加惯性质量的长度能略微增大回复力,软磁侧面外壳的外直径对悬浮力的影响可以忽略;研究了信号源频率和线圈串联方式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确定了信号源频率和线圈的串联方式;研究了惯性质量尺寸和涡流效应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惯性质量的长度和直径能增大传感器的输出电压,惯性质量的涡流效应对输出电压的影响远小于磁效应;研究了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用于静态加速度(倾斜角度)测量的性能,传感器的输出电压和静态加速度之间的线性度较好,当加速度的范围为0~8.66m/s2时,线性度为5.16%,传感器的迟滞和重复性误差小于1%,灵敏度为0.03V/ms-2,灵敏度提高了约100倍。图118幅,表13个,参考文献135篇。
高尔豪[10](2020)在《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x)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会造成酸雨、雾霾等环境污染事件,NOx排放的有效控制对改善我国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基本完成,工业烟气NOx排放控制的主战场已转移至钢铁、水泥、石化、玻璃等非电行业。用NH3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是用于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最广泛、成熟且高效的技术。为更大力度地削减非电行业的NOx排放,采用SCR脱硝技术对相关工业炉窑进行提标改造势在必行。SCR技术的核心在于催化剂的选择,但燃煤电厂所广泛采用的V2O5-WO3/TiO2催化剂运行温度相对较高,而非电行业的水泥回转窑、玻璃熔窑、冶金烧结机等产生的烟气对中低温条件下的脱硝有较高的需求,故V2O5-WO3/TiO2催化剂难以直接用于非电行业的NOx排放控制。再者,为延长催化剂使用寿命,其对烟气中的水汽、SO2与碱金属等杂质的抗性也有待提高。因此,研发综合性能优异的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对典型非电行业烟气NOx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尖晶石型氧化物(AB2O4)机械强度高,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且活性组分易于调控,是构筑中低温SCR催化剂的理想材料。Mn与Cr是中低温SCR脱硝催化剂的有效活性组分,本文尝试构筑了 Mn-Cr尖晶石型氧化物催化剂,并探究了 MnCr2O4尖晶石最佳制备方法。发现相较于沉淀法和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nCr2O4在具有高纯度尖晶石相的同时,也展现出了最佳的脱硝活性和N2选择性。在空速GHSV为60,000 h-1时,其T90温度窗口为169-341℃,在250℃以下时,N2选择性接近100%。为进一步提升MnCr2O4的低温活性和N2选择性,在溶胶凝胶法制得的MnCr2O4的基础上,设计在MnCr2O4的Mn2+位引入了四价Zr4+离子,研究了 Zr4+掺杂的可行性,以及Zr4+掺杂量对MnCr2O4的脱硝性能、构效关系及反应机理的影响。相关表征初步表明Zr4+离子可进入MnCr2O4的晶胞,并形成ZrxMn1-xCr2O4固溶体,其中Zr主要以Zr3+和Zr4+的形态存在。适量的锆掺杂可显着提升MnCr2O4 的 SCR 脱硝活性,其中 Zr0.05Mn0.95Cr2O4效率最佳,在 GHSV=112000 h-1时,它的T90温度窗口为201-333℃,同时其N2选择性和抗水汽性能都较MnCr2O4进一步提升。Zr0.05Mn0.95Cr2O4的酸性和氧化还原性显着强于MnCr2O4,且表面晶格氧因Zr掺杂而被激活而参与了 SCR反应,从而使催化活性大幅提升。进一步结合原位红外技术和密度泛函理论(DFT)对反应活性位点和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Cr是SCR反应的主要活性位点,且有益物质NH2和NO2在Zr0.05Mn0.95Cr2O4上生成的能垒低于MnCr2O4。MnCr2O4的反应机理与温度相关,低于250℃时反应遵循L-H机理,高于250℃时遵循E-R机理。而Zr0.05Nn0.95Cr2O4的反应机理在100-400℃与温度无关,反应主要遵循L-H机理。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究了二价Fe,Co,Ni,Cu离子分别在MnCr2O4的Mn2+位的掺杂效应,发现它们掺杂之后都会使MnCr2O4整体的脱硝效率提升,其中Co0.1Mn0.9Cr2O4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最佳。通过调整Mn与Co的相对含量,发现Mn0.1CO0.9Cr2O4可展现出显着优于MnCr2O4和CoCr2O4的催化活性,且优于已报道的多数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其T90温度范围为166-393℃(GHSV=112000 h-1),在5 vol.%水汽和200ppm SO2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尖晶石结构的保持对其高催化活性有显着益处。相较于CoCr2O4,Mn0.1Co0.9Cr2O4的比表面积增加了 36.5%,Co3+和Cr5+的含量分别增加了 15.8%和4%,化学吸附氧浓度也显着升高,Lewis酸位上量增加了 2.6倍,同时可还原性变强,从而使Mn0.1Co0.9Cr2O4催化剂的SCR性能提升。CoCr2O4和Mn0.1Co0.9Cr2O4在100-400℃都遵循L-H机理,但是Mn0.1Co0.9Cr2O4上吸附态NH3与单齿硝酸盐等活性物质的数量显着高于CoCr2O4,同时吸附态NH3与硝酸盐之间的反应速率更快。进一步探究了碱金属(Na+)对Mn0.1Co0.9Cr2O4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发现Na+会造成Mn0.1Co0.9Cr2O4催化剂严重的效率损失,当添加1wt.%Na+时,T90变窄为219-300℃(GHSV=112000 h-1)。相关表征发现Na+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的原因在于中毒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变小、Br(?)nsted酸位点减少且酸强度变弱。通过对Mn0.1Co0.9Cr2O4催化剂进行硫酸改性处理,发现0.1 M硫酸不仅对新鲜催化剂活性有小幅提升效果,且酸改性后的催化剂的抗Na+中毒性能也显着增强,T90窗口可维持在199-400℃。其原因在于酸处理后钠盐与催化剂的结合被抑制,Na2O的生成量减少,同时酸处理后催化剂的Br(?)nsted酸量增加提供了更多与Na+结合的位点,减弱了对催化剂自身活性位点的毒害,从而保留了充足的活性位点。
二、△=b~2-4ac的别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2-4ac的别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关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入侵检测的研究现状 |
1.2.2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 入侵检测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2 相关基础知识 |
2.1 引言 |
2.2 入侵检测系统 |
2.2.1 入侵检测系统定义 |
2.2.2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2.2.3 入侵检测模型评价指标 |
2.3 深度学习 |
2.3.1 深度学习理论 |
2.3.2 多层感知机 |
2.3.3 自编码网络 |
2.3.4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 |
2.3.5 二维卷积神经网络 |
2.3.6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 |
2.3.7 注意力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空时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基于空时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总体框架 |
3.3 基于空时特征和注意力机制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
3.3.1 入侵检测数据集预处理层 |
3.3.2 CNN层 |
3.3.3 Dropout层 |
3.3.4 Max-pooling层 |
3.3.5 Bi-LSTM层 |
3.3.6 注意力层 |
3.3.7 输出层 |
3.4 实验运行环境和设置 |
3.4.1 实验运行环境 |
3.4.2 实验设置 |
3.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1 卷积核大小的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5.2 Bi-LSTM隐藏层节点的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5.3 学习率的设置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5.4 CLT-net算法二分类性能分析 |
3.5.5 CLT-net算法多分类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基于一维空时特征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基于一维空时特征的网络入侵检测算法总体框架 |
4.3 基于一维空时特征的网络入侵检测模型 |
4.4 实验运行环境和设置 |
4.4.1 实验运行环境 |
4.4.2 实验设置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5.1 CLSTM-net算法二分类性能分析 |
4.5.2 CLSTM-net算法多分类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多分类及数据不平衡的深度学习混合入侵检测算法 |
5.1 引言 |
5.2 不平衡数据集 |
5.2.1 不平衡数据集定义 |
5.2.2 从数据层面开展的研究 |
5.2.3 从算法层面开展的研究 |
5.3 入侵检测数据特征分析 |
5.4 算法基础与分析 |
5.4.1 SMOTE算法 |
5.4.2 Borderline-SMOTE算法 |
5.5 基于数据不平衡的深度学习混合入侵检测算法 |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6.1 ICLT-net算法多分类性能分析 |
5.6.2 ICLSTM-net算法多分类性能分析 |
5.6.3 四种算法性能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6 总结及展望 |
6.1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 |
6.2 论文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2)钴基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极的可控构筑及其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存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钴基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磷化钴基材料 |
1.1.2 氮化钴基材料 |
1.1.3 硫化钴基材料 |
1.1.4 钴单原子基材料 |
1.2 钴基化合物常用改性途径 |
1.2.1 调控形貌 |
1.2.2 合金化 |
1.2.3 与碳材料复合 |
1.2.4 单原子化 |
1.3 钴基化合物的应用 |
1.3.1 电解水 |
1.3.2 氧还原反应 |
1.3.3 超级电容器 |
1.4 本论文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论文选题依据 |
1.4.2 论文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磷化钴基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与电催化析氢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材料的合成 |
2.2.4 材料的表征 |
2.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6 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o(OH)_x(NO_3)_(2-x)·mH_2O/Ti前驱体及CoP/Co_2P@NC/Ti电极的制备 |
2.3.2 Co(OH)_x(NO_3)_(2-x)·mH_2O/Ti二维层状LHS型前驱体 |
2.3.3 CoP/Co_2P@NC/Ti三维整体式电催化剂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镍钴磷化物基三维自支撑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与电催化全解水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材料的合成 |
3.2.4 材料的表征 |
3.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3.2.6 理论计算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
3.3.2 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3.3.3 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形貌特征 |
3.3.4 不同形貌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形成机理 |
3.3.5 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3.3.6 Ni_xCo_(2-x)P@NC NA/NF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3.3.7 DFT理论计算 |
3.3.8 催化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钴单原子/氮化四钴/掺氮碳纳米管三维自支撑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与电催化析氢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材料的合成 |
4.2.4 材料的表征 |
4.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6 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
4.3.2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4.3.3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4.3.4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形貌特征 |
4.3.5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中Co单原子的形成机理 |
4.3.6 Co_4N@CoSA/N-CNT/CC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4.3.7 DFT理论计算 |
4.3.8 催化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钴单原子/硫化钴/氮硫共掺碳纳米管三维自支撑电催化剂的可控构筑与氧还原催化机理调控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材料的合成 |
5.2.4 材料的表征 |
5.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oS_2@CoSA/NS-CNT/CC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 |
5.3.2 CoS_2@CoSA/NS-CNT/CC电催化剂的结构分析 |
5.3.3 CoS_2@CoSA/NS-CNT/CC电催化剂的表面特性 |
5.3.4 Co S2@Co SA/NS-CNT/CC电催化剂的形貌特征 |
5.3.5 CoS_2@CoSA/N-CNT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氰基氧化镧封装氮化四钴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极的可控构筑与超级电容器性能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材料的合成 |
6.2.4 材料的表征 |
6.2.5 电化学性能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Co_4N@LOCF/CC电极的设计合成 |
6.3.2 Co_4N@LOCF/CC电极的结构分析 |
6.3.3 Co_4N@LOCF/CC电极的形貌特征 |
6.3.4 Co_4N@LOCF/CC电极的表面特性 |
6.3.5 Co_4N@LOCF/CC电极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6.3.6 Co_4N@LOCF/CC电极的电容贡献率分析 |
6.3.7 非对称Co_4N@LOCF/CC||AC/CC超级电容器的性能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农业面源污染概述 |
1.2.2 氮磷流失研究 |
1.2.3 氮磷流失防控措施 |
1.2.4 氮磷迁移监测方法研究 |
1.2.5 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研究 |
1.2.6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目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基本概况 |
2.1.2 试验径流场概况 |
2.2 试验处理设置 |
2.2.1 壤中流收集方法研究 |
2.2.2 不同土层养分迁移研究 |
2.2.3 不同农桑系统土壤养分流失负荷研究 |
2.2.4 其他常规试验设置 |
2.3 样品采集分析 |
2.3.1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3.2 样品测试分析 |
2.4 试验数据分析 |
2.4.1 气象数据统计 |
2.4.2 降雨径流分析 |
2.4.3 水量平衡模型构建 |
2.4.4 泥沙量分析 |
2.4.5 养分迁移量分析 |
2.4.6 作物生物量及养分量分析 |
2.4.7 氮磷平衡分析 |
2.5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 |
第3章 土壤养分流失监测收集方法研究 |
3.1 壤中流流失对比分析 |
3.1.1 样品收集量对比 |
3.1.2 取样概率对比 |
3.1.3 场降雨壤中流流失量对比 |
3.1.4 年累计流失量对比 |
3.2 泥沙淋失对比分析 |
3.2.1 样品收集量对比 |
3.2.2 不同降雨量下泥沙流失强度对比 |
3.2.3 年淋失迁移负荷对比 |
3.3 养分流失对比分析 |
3.3.1 养分浓度对比 |
3.3.2 不同降雨量下养分淋失迁移强度对比 |
3.3.3 年淋失迁移负荷对比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紫色坡耕地不同土层土壤养分迁移流失特征 |
4.1 降雨径流地表地下流失特征 |
4.1.1 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 |
4.1.2 不同降雨强度下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流失特征 |
4.1.3 不同种植季节降雨径流在不同土层的流失特征 |
4.2 泥沙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
4.2.1 泥沙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
4.2.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特征 |
4.2.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特征 |
4.3 氮的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
4.3.1 氮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
4.3.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氮迁移流失特征 |
4.3.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氮的迁移流失特征 |
4.4 磷的地表地下迁移流失特征 |
4.4.1 磷在不同土层的迁移流失特征 |
4.4.2 不同降雨强度下不同土层磷迁移流失特征 |
4.4.3 不同种植季不同土层磷的迁移流失特征 |
4.5 讨论 |
4.5.1 降雨径流地表地下迁移流失量 |
4.5.2 泥沙地表地下迁移流失负荷 |
4.5.3 土壤氮磷地表地下迁移流失负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氮磷流失负荷 |
5.1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径流流失量 |
5.1.1 年流失量 |
5.1.2 不同降雨强度 |
5.1.3 不同种植季 |
5.2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泥沙迁移流失负荷 |
5.2.1 年迁移流失负荷 |
5.2.2 不同降雨强度 |
5.2.3 不同种植季 |
5.3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N迁移流失负荷 |
5.3.1 年迁移流失负荷 |
5.3.2 不同降雨强度 |
5.3.3 不同种植季 |
5.4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下不同土层P迁移流失负荷 |
5.4.1 年迁移流失负荷 |
5.4.2 不同降雨强度 |
5.4.3 不同种植季 |
5.5 讨论 |
5.5.1 坡耕地台面对径流和泥沙流失的影响 |
5.5.2 坡耕地台面对土壤氮磷迁移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紫色土坡耕地不同农桑系统氮磷养分平衡分析 |
6.1 作物产量分析 |
6.2 氮磷投入分析 |
6.2.1 化肥投入 |
6.2.2 秸秆还田投入 |
6.2.3 大气沉降投入 |
6.2.4 氮磷投入总量 |
6.3 氮磷输出分析 |
6.3.1 氮磷作物利用 |
6.3.2 径流氮磷流失 |
6.3.3 泥沙氮磷损失 |
6.3.4 气态挥发损失 |
6.3.5 氮磷输出总量 |
6.4 氮磷平衡分析 |
6.4.1 氮平衡分析 |
6.4.2 磷平衡分析 |
6.4.3 土壤氮磷含量变化 |
6.5 优化施肥分析 |
6.5.1 作物根系分析 |
6.5.2 玉米优化施肥 |
6.5.3 榨菜优化施肥 |
6.5.4 优化施肥效益 |
6.6 讨论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主要专用名词缩略表 |
致谢 |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
(4)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合成及2,3-联烯醇参与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Ru(Ⅱ)催化的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合成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不饱和键参与的羧酸导向的C-H活化反应 |
1.1.2 基于C-H活化的联烯合成 |
1.1.3 联烯酸的合成研究 |
1.2 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合成 |
1.2.1 课题提出 |
1.2.2 反应条件优化 |
1.2.3 底物适用范围考察 |
1.2.4 机理探究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Rh/Cu催化的联烯醇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联烯醇的转化 |
2.1.2 联烯醇与联烯类化合物的交叉偶联 |
2.2 Rh/Cu催化的联烯醇参与的反应研究 |
2.2.1 反应的发现与优化 |
2.2.2 起始原料的合成 |
2.2.3 底物范围考察 |
2.2.4 催化效率的提升和底物范围考察 |
2.3 活性分子的衍生化及产物转化 |
2.4 机理探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Rh催化的末端炔与联烯醇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 |
3.1 反应设计 |
3.2 反应条件优化 |
3.3 底物范围考察 |
3.4 机理探究 |
3.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化合物一览表 |
实验部分 |
实验通则 |
实验步骤 |
计算化学部分 |
参考文献和注释 |
发表和待发表论文 |
致谢 |
(5)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系统耦合动力学及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受电弓建模研究 |
1.2.2 接触网建模研究 |
1.2.3 弓网动力学行为研究 |
1.2.4 弓网接触力标准研究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受电弓模型 |
2.1 不同受电弓模型建模方法研究 |
2.1.1 多刚体模型 |
2.1.2 集中质量模型 |
2.1.3 刚柔耦合模型 |
2.1.4 全柔性模型 |
2.2 不同受电弓模型模态 |
2.2.1 集中质量模型和多刚体模型 |
2.2.2 刚柔耦合模型 |
2.2.3 全柔性模型 |
2.3 受电弓模态试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 |
3.1 接触网动力学模型 |
3.1.1 刚性接触网结构 |
3.1.2 刚性接触网有限元计算模型 |
3.2 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 |
3.3 弓网动力性能评价指标 |
3.3.1 接触力均值 |
3.3.2 接触力最大值、接触力最小值 |
3.3.3 接触力标准偏差 |
3.4 弓网耦合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 |
3.4.1 集中质量模型 |
3.4.2 多刚体模型 |
3.4.3 刚柔耦合模型 |
3.4.4 弓网模型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座式单轨列车动力学模型 |
4.1 跨座式单轨列车车辆子系统建模 |
4.1.1 动力学模型 |
4.1.2 车体及转向架受力分析 |
4.1.3 运动方程推导 |
4.2 车间悬挂装置建模 |
4.2.1 半永久式车钩的结构 |
4.2.2 车钩缓冲系统模型 |
4.3 车辆悬挂装置建模 |
4.3.1 空气弹簧建模 |
4.3.2 横向止挡建模 |
4.3.3 油压减振器建模 |
4.4 轮轨关系模型 |
4.4.1 轮胎模型 |
4.4.2 轮胎与轨道接触受力分析 |
4.5 轨道模型 |
4.5.1 轨道线型的描述 |
4.5.2 单轨轨道梁不平度模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1 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 |
5.1.1 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力学模型 |
5.1.2 转向架的横向激扰 |
5.1.3 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数学模型 |
5.2 列车“车-弓-网”动力学耦合模型的试验验证 |
5.2.1 跨座式单轨列车轮轨作用力试验 |
5.2.2 跨座式单轨列车车体振动试验 |
5.2.3 “车-弓-网”耦合系统动力性能试验 |
5.3 列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3.1 直道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3.2 左转弯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3.3 右转弯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4 单车“车-弓-网”耦合动力学模型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4.1 直道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4.2 左转弯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4.3 右转弯工况下的弓网耦合作用力分析 |
5.5 单车模型与列车模型弓网耦合作用力对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车辆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规律 |
6.1 走行轮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
6.1.1 走行轮径向刚度 |
6.1.2 走行轮径向阻尼 |
6.1.3 走行轮侧偏刚度 |
6.2 导向轮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导向轮径向刚度 |
6.2.2 导向轮径向阻尼 |
6.3 空气弹簧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空气弹簧垂向刚度 |
6.3.2 空气弹簧垂向阻尼 |
6.3.3 空气弹簧径向刚度 |
6.3.4 空气弹簧径向阻尼 |
6.4 受电弓结构参数对弓网耦合作用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弓头质量 |
6.4.2 弓头弹性元件刚度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耦合系统动力性能优化研究 |
7.1 车辆动力学参数对“车-弓-网”耦合系统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 |
7.1.1 参数选择 |
7.1.2 参数灵敏度分析 |
7.2 基于“车-弓-网”系统的弓网动力性能多目标优化 |
7.2.1 优化目标的选择 |
7.2.2 设计变量的选择 |
7.2.3 约束条件 |
7.2.4 优化算法的选择 |
7.3 “车-弓-网”系统多目标优化分析 |
7.4 “车-弓-网”系统优化成效研究 |
7.4.1 直道工况优化结果分析 |
7.4.2 弯道工况优化结果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果园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设计与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外仿形施药技术研究现状 |
1.2.2 国内仿形施药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2 施药装置总体方案设计 |
2.1 仿形施药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2.1.1 现代果园栽培模式 |
2.1.2 果树树形特征 |
2.2 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结构设计 |
2.2.1 技术要求 |
2.2.2 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 关键部件设计 |
2.3.1 底盘设计 |
2.3.2 折叠与展开机构设计 |
2.3.3 喷杆关节连接轴 |
2.4 本章小结 |
3 施药装置结构仿真分析 |
3.1 关键部件结构静力学分析 |
3.1.1 喷杆组折叠状态静力学仿真 |
3.1.2 喷杆组展开状态静力学仿真 |
3.1.3 喷杆关节连接轴静力学仿真 |
3.2 喷杆组模态振动分析 |
3.2.1 喷杆组折叠状态模态分析 |
3.2.2 喷杆组展开状态模态分析 |
3.3 施药装置动力学仿真 |
3.3.1 动力学建模 |
3.3.2 仿真设置 |
3.3.3 参数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施药装置喷雾作业仿真模拟 |
4.1 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
4.1.1 CFD理论模型 |
4.1.2 质量守恒方程 |
4.1.3 动量方程 |
4.1.4 湍流模型 |
4.2 多因素仿真模拟 |
4.2.1 模型前处理 |
4.2.2 仿真设置 |
4.2.3 结果云图 |
4.2.4 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施药装置性能试验 |
5.1 垂直雾滴分布试验 |
5.1.1 试验条件 |
5.1.2 试验结果 |
5.1.3 量化分析 |
5.2 田间试验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SESAME复合体通过调节H4K16乙酰化调控端粒沉默和细胞衰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SESAME复合体 |
1.2 细胞代谢与组蛋白修饰 |
1.2.1 细胞代谢 |
1.2.2 乙酰辅酶A |
1.2.3 代谢物与组蛋白修饰的关系 |
1.3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和组蛋白H4K16ac |
1.3.1 组蛋白乙酰化 |
1.3.2 组蛋白H4K16ac及其作用 |
1.4 端粒异染色质沉默 |
1.4.1 异染色质结构 |
1.4.2 异染色质与基因表达调控 |
1.4.3 SIR复合体与异染色质沉默 |
1.4.4 Bdf1 与异染色质沉默 |
1.5 细胞衰老 |
1.5.1 酿酒酵母中两种衰老模式 |
1.5.2 影响细胞衰老的因素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SESAME复合体调控H4K16ac整体水平及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2.1 前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菌株 |
2.2.2 培养基和抗生素 |
2.2.3 实验试剂及工具酶 |
2.2.4 引物列表 |
2.2.5 抽提液及缓冲液 |
2.3 实验方法 |
2.3.1 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
2.3.2 酿酒酵母转化DNA片段方法 |
2.3.3 酵母细胞基因组提取 |
2.3.4 酵母总蛋白提取 |
2.3.5 酵母组蛋白的提取 |
2.3.6 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 |
2.3.7 制备醋酸盐处理的酵母细胞样品 |
2.3.8 酵母细胞乙酰辅酶A含量测定 |
2.3.9 酵母细胞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 |
2.3.10 ChIP荧光定量PCR反应 |
2.3.11 Acs2的ChIP-seq |
2.3.12 酵母细胞核质分离实验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2.4.1 SESAME复合体对维持H4K16ac的整体水平是必需的 |
2.4.2 SESAME复合体对维持端粒附近H4K16ac的结合是必需的 |
2.4.3 醋酸促进H4K16ac的整体水平和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2.4.4 外源醋酸调控H4K16ac的整体水平和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依赖于Acs2 |
2.5 讨论 |
第3章 SESAME复合体调控端粒异染色质沉默 |
3.1 前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株 |
3.2.2 培养基 |
3.2.3 实验试剂及工具酶 |
3.2.4 引物列表 |
3.2.5 抽提液及缓冲液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制备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 |
3.3.2 酿酒酵母转化DNA片段 |
3.3.3 酵母基因组提取 |
3.3.4 酵母细胞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 |
3.3.5 ChIP荧光定量PCR反应 |
3.3.6 酸性苯酚法抽提RNA |
3.3.7 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 |
3.3.8 RNA-seq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3.3.9 端粒附近基因分析和统计 |
3.3.10 酵母细胞生长实验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SESAME复合体影响端粒异染色质沉默 |
3.4.2 SESAME复合体影响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 |
3.4.3 Bdf1 调控端粒异染色沉默及端粒基因的转录 |
3.4.4 Acs2 调控Bdf1 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3.4.5 Bdf1 影响H4K16ac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3.4.6 醋酸促进Bdf1 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3.5 讨论 |
第4章 SESAME调控醋酸诱导的Sir2 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和端粒沉默 |
4.1 前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菌株 |
4.2.2 培养基和抗生素 |
4.2.3 实验试剂及工具酶 |
4.2.4 引物列表 |
4.2.5 抽提液及缓冲液 |
4.3 实验方法 |
4.3.1 制备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 |
4.3.2 酿酒酵母转化DNA片段 |
4.3.3 酵母基因组提取 |
4.3.4 酵母细胞生长实验 |
4.3.5 酵母总蛋白的提取 |
4.3.6 酵母组蛋白的提取 |
4.3.7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4.3.8 酵母细胞染色体免疫共沉淀(ChIP) |
4.3.9 ChIP荧光定量PCR反应 |
4.3.10 酸性苯酚法抽提RNA |
4.3.11 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 |
4.3.12 端粒附近基因分析和统计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SIR2与ACS2 有负的遗传相互作用 |
4.4.2 Acs2 负调控Sir2 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 |
4.4.3 Sir2 调控端粒异染色质沉默及端粒附近基因的转录 |
4.4.4 醋酸调控的Sir2 在端粒附近区域的结合依赖Acs2 |
4.4.5 醋酸调控端粒异染色质的沉默依赖于SESAME复合体 |
4.5 讨论 |
第5章 SESAME复合体调控醋酸诱导的细胞衰老 |
5.1 前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菌株 |
5.2.2 本研究所用的细胞 |
5.2.3 培养基和抗生素 |
5.2.4 实验试剂及工具酶 |
5.2.5 引物列表 |
5.2.6 抽提液及缓冲液 |
5.3 实验方法 |
5.3.1 制备酿酒酵母感受态细胞 |
5.3.2 酿酒酵母转化DNA片段 |
5.3.3 酵母基因组提取 |
5.3.4 酵母组蛋白的提取 |
5.3.5 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 |
5.3.6 酵母衰老曲线 |
5.3.7 酸性苯酚法抽提RNA |
5.3.8 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 |
5.3.9 RNA-seq高通量测序及分析 |
5.3.10 端粒附近基因分析和统计 |
5.3.11 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 |
5.3.12 动物细胞培养 |
5.3.13 RNA干扰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醋酸调控细胞衰老 |
5.4.2 SESAME复合体调控细胞衰老 |
5.4.3 Acs2 突变体加速细胞的时序型衰老 |
5.4.4 醋酸调控细胞的时序型衰老依赖于SESAME复合体 |
5.4.5 ACSS2 对于醋酸诱导的H4K16ac和细胞衰老是必需的 |
5.5 讨论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简表 |
第一章 螺环吲哚酮类生物碱的全合成研究进展 |
1.1 简介 |
1.2 氧化重排反应的合成策略 |
1.2.1 t-Bu OCl参与的氧化重排反应 |
1.2.2 NBS参与的氧化重排反应 |
1.2.3 OsO_4参与的氧化重排反应 |
1.2.4 Davis’oxaziridine参与的氧化重排反应 |
1.2.5 Oxone参与的氧化重排反应 |
1.3 Mannich反应的合成策略 |
1.4 Heck反应的合成策略 |
1.5 [3+2]环加成反应的合成策略 |
1.6 环丙烷扩环反应的合成策略 |
1.7 Diels-Alder反应的合成策略 |
1.8 交叉脱氢偶联(CDC反应)的合成策略 |
1.9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 |
2.1 研究背景 |
2.1.1 分离及结构特点 |
2.1.2 生源合成途径推测 |
2.2 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合成研究 |
2.2.1 模型反应合成路线探索一 |
2.2.2 模型反应合成路线探索二 |
2.2.3 模型反应合成路线探索三 |
2.2.4 模型反应合成路线探索四 |
2.2.5 天然产物Gardmultimine A的全合成 |
2.2.6 天然产物类似物的合成 |
2.3 蓬莱葛属生物碱C7位epi的天然产物Affinisine oxindole的合成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研究 |
3.1 背景介绍 |
3.2 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的集群合成研究 |
3.3 小结 |
3.4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磁性液体悬浮特性及其在惯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磁性液体的简介 |
1.2.1 磁性液体的组成 |
1.2.2 磁性液体的制备 |
1.3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简介及研究现状 |
1.3.1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简介 |
1.3.2 磁性液体第一类悬浮特性的研究现状 |
1.3.3 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的研究现状 |
1.4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4.1 惯性质量为磁性液体的惯性传感器 |
1.4.2 惯性质量为非磁性物质的惯性传感器 |
1.4.3 惯性质量包含永磁体的惯性传感器 |
1.5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2 磁性液体悬浮特性的理论基础 |
2.1 磁性液体应力张量 |
2.2 磁性液体第二类悬浮特性的公式推导 |
2.3 磁性液体表面不稳定性与悬浮力 |
2.4 磁性液体悬浮力的公式简化 |
2.5 组合体在磁性液体自悬浮的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 永磁体在磁性液体中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方案及自密封效应 |
3.2 永磁体受到悬浮力和磁性液体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
3.2.1 轴向磁化永磁体受到的悬浮力的测量与分析 |
3.2.2 径向磁化永磁体受到的悬浮力的测量与分析 |
3.3 永磁体受到的悬浮力和悬浮高度之间的关系 |
3.4 非磁性棒对磁性液体悬浮力的影响分析 |
3.5 磁性悬浮力的仿真计算 |
3.6 本章小结 |
4 组合体在磁性液体中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1 圆环永磁体和内芯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2 圆柱永磁体和外壳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2.1 轴向磁化圆柱永磁体和外壳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2.2 径向磁化圆柱永磁体和外壳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3 永磁体、内芯和外壳自悬浮现象的实验研究 |
4.4 容器半径对磁性液体悬浮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模型设计 |
5.1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5.2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输出特性影响因素分析 |
5.3 惯性质量的结构设计 |
5.4 惯性质量对线圈电感的影响 |
5.4.1 惯性质量的轴向长度对线圈电感的影响 |
5.4.2 惯性质量的直径对线圈电感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磁性液体惯性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6.1 惯性质量的选择 |
6.2 惯性传感器信号源的设计 |
6.3 惯性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惯性质量的长度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
6.3.2 惯性质量的直径对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
6.3.3 涡流效应对惯性传感器输出电压的影响 |
6.4 惯性传感器倾斜角度测量的实验研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论文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氮氧化物的产生与其控制技术 |
1.2.1 氮氧化物的产生 |
1.2.2 氮氧化物的控制技术 |
1.3 SCR催化剂 |
1.3.1 分子筛催化剂 |
1.3.2 贵金属催化剂 |
1.3.3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4 尖晶石型氧化物在SCR催化领域的应用 |
1.4 SCR反应机理 |
1.5 密度泛函理论(DFT)在SCR脱硝的应用 |
1.6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2 实验仪器、试剂及表征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SCR催化剂性能测试 |
2.2.1 SCR催化剂评价装置 |
2.2.2 脱硝效率 |
2.3 样品表征 |
2.3.1 X射线晶体衍射(XRD) |
2.3.2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2.3.3 比表面积、孔径及孔容分析 |
2.3.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6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3.7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8 O_2程序升温还原(O_2-TPD) |
2.3.9 原位红外漫反射傅立叶变换光谱(in situ DRIFTS) |
2.4 DFT计算参数设置 |
3 Mn-Cr复合尖晶石氧化物体系的脱硝性能 |
3.1 催化剂制备 |
3.1.1 水热合成法 |
3.1.2 溶胶凝胶法 |
3.1.3 沉淀法 |
3.2 晶型结构 |
3.3 脱硝性能 |
3.3.1 NH_3-SCR催化活性 |
3.3.2 N_2选择性 |
3.4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3.5 微观形貌 |
3.6 表面元素分析 |
3.7 表面酸性 |
3.8 氧化还原性能 |
3.9 本章小结 |
4 Zr~(4+)在MnCr_2O_4的A~(2+)位的掺杂效应 |
4.1 催化剂制备 |
4.2 脱硝性能 |
4.3 晶型结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4.3.1 XRD分析 |
4.3.2 Raman光谱分析 |
4.3.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4.4 微观形貌 |
4.5 表面元素分析 |
4.6 表面酸性 |
4.7 氧化还原性能 |
4.8 氧物种吸附脱附特性 |
4.9 Zr_xMn_(1-x)Cr_2O_4中Mn、Cr与Zr的协同作用 |
4.10 原位红外实验 |
4.10.1 NH_3的吸附特性 |
4.10.2 NO+O_2的吸附特性 |
4.10.3 NO+O_2与预吸附NH_3的瞬态反应 |
4.10.4 NH_3与预吸附NO+O_2的瞬态反应 |
4.10.5 NH_3+NO+O_2反应 |
4.11 DFT计算 |
4.11.1 NH_3与NH_2的吸附构型 |
4.11.2 NH_2的生成 |
4.11.3 NO和NO_2的吸附构型 |
4.11.4 NO_2的生成 |
4.12 MnCr_2O_4和Zr_(0.05)Mn_(0.95)Cr_2O_4的NH_3-SCR反应机理 |
4.13 本章小结 |
5 二价金属离子(Fe~(2+),Co~(2+),Ni~(2+),Cu~(2+))在MnCr_2O_4的A~(2+)位的掺杂效应 |
5.1 催化剂制备 |
5.2 脱硝活性 |
5.2.1 M_(0.1)Mn_(0.9)Cr_2O_4(M=Mn,Fe,Co,Ni,Cu)的脱硝活性 |
5.2.2 Co_xMn_(1-x)Cr_2O_4催化剂的脱硝活性 |
5.3 抗水抗硫性能 |
5.4 晶型结构、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5.4.1 XRD分析 |
5.4.2 Raman光谱分析 |
5.4.3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5.5 微观形貌 |
5.6 表面元素分析 |
5.7 表面酸性 |
5.8 氧化还原性能 |
5.9 原位红外实验 |
5.9.1 NH_3的吸附特性 |
5.9.2 NO+O_2的吸附特性 |
5.9.3 NO+O_2与预吸附NH_3的瞬态反应 |
5.9.4 NH_3与预吸附NO+O_2的瞬态反应 |
5.10 DFT计算 |
5.10.1 氧空穴生成能 |
5.10.2 NH_3的吸附构型 |
5.10.3 NO的吸附构型 |
5.11 MnCr_2O_4与Mn_(0.1)Co_(0.9)Cr_2O_4的NH_3-SCR反应机理 |
5.12 本章小结 |
6 Mn_(0.1)Co_(0.9)Cr_2O_4催化剂的Na~+中毒效应及性能提升研究 |
6.1 催化剂制备 |
6.1.1 Na~+中毒催化剂的制备 |
6.1.2 硫酸改性新鲜催化剂的制备 |
6.1.3 硫酸改性后Na~+中毒催化剂的制备 |
6.2 Na~+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3 硫酸改性对Mn_(0.1)Co_(0.9)Cr_2O_4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6.4 硫酸改性后催化剂的Na~+的中毒效应 |
6.5 晶型结构分析 |
6.6 比表面积与孔结构 |
6.7 表面元素分析 |
6.8 表面酸性 |
6.9 原位红外研究 |
6.10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本文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未来工作建议 |
8 参考文献 |
9 作者简介 |
四、△=b~2-4ac的别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深度学习的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 黄丽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钴基三维自支撑整体式电极的可控构筑及其在电化学能源转换与储存中的应用[D]. 曹博. 内蒙古大学, 2021(11)
- [3]三峡库区紫色坡耕地桑树系统氮磷流失负荷及养分平衡研究[D]. 王谊. 西南大学, 2021(01)
- [4]基于C-H活化的联烯酸合成及2,3-联烯醇参与的氧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D]. 吴孝言. 浙江大学, 2021(02)
- [5]跨座式单轨车辆“车-弓-网”系统耦合动力学及参数优化研究[D]. 杨震.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6]果园仿树形喷杆施药装置设计与试验[D]. 霍鹏. 河北农业大学, 2021
- [7]SESAME复合体通过调节H4K16乙酰化调控端粒沉默和细胞衰老[D]. 陈晚苹. 湖北大学, 2021(01)
- [8]蓬莱葛属单萜吲哚生物碱Gardmultimine A的不对称全合成研究[D]. 陈佩琦. 兰州大学, 2020(04)
- [9]磁性液体悬浮特性及其在惯性传感器的应用研究[D]. 喻峻. 北京交通大学, 2020
- [10]锰铬基尖晶石型催化剂的构效关系及其NH3-SCR脱硝反应的研究[D]. 高尔豪. 浙江大学,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