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乌热尔图近期小说创作漫评(论文文献综述)
冉慧平[1](2021)在《土家族作家陈川小说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郭靖宣[2](2020)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且少数民族文学始终以其独特的风格盘踞重地,并自成体系。新中国的建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文学创作及文学研究获得了长足发展。我国北方三个较为独特的民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习惯称“三少民族”)的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都得到了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即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草原文化研究在学术界的异军突起,作为草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突破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本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对我国七十年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进行了梳理,同时对“三少民族”文学的整体发展进行了总括;第二章“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三个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第三部分是第三章“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对这三个少数民族的作家文学研究成果进行了述介;最后一部分是结语,重在“三少民族”文学研究整体概况的总结和问题查摆。
席思宇[3](2021)在《《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文中研究表明
王永清[4](2019)在《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迟子建凭借书写“北极村”登上文坛,乡土故园始终是她文学作品中的主角。90年代后随着迟子建进入哈尔滨生活与工作情况有所改变,城市在她的文学作品中越来越醒目,并逐渐成为很重要的文学审美对象。本文以迟子建的城市书写为研究对象,认为“在家感”投射了迟子建对城市生活深刻的体悟,蕴含了她对于城市和乡村冷静理性的思考以及对超越城乡二元对立关系的展望。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城市“在家感”提出的现实背景,分别从自然、社会和人三个方面论述迟子建笔下的城市所呈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第二章论述城市“在家感”被作家赋予的精神内涵。主要从城市空间的情感投射、城市文化的精神指归和城市主体的灵魂求索三方面入手,探讨迟子建城市书写的独特之处,对其城市书写的审美内涵进行更深一步的挖掘。第三章论述城市“在家感”的叙事策略,分别从叙事意象和叙事模式两个方面论述迟子建言说“在家感”的方式和意义。第四章意在探讨城市“在家感”书写的价值。面对城市生活的种种艰难,迟子建始终坚持柔中有刚的疗救和引导。此外她还致力于探索城市中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之美,为人们在城市中“诗意的栖居”寻找可能。总之,本文意在对迟子建小说中的城市“在家感”书写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挖掘其城市书写中表现出的独特的想象力和执着的探寻精神,以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迟子建的城市书写兼具的城市文化价值与文学审美价值。
杨婷[5](2019)在《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意象研究》文中提出迟子建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一贯具有沉静、质朴的文学创作风格,其撰写的文学作品通常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因其独特的文学魅力而获得了大量读者的关注,同时由于其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使得大量专业学者积极对其进行研读与评述。迟子建于1983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并顺利出版大量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主体范围极其广泛,包括女性关怀、死亡、温情等。在品读其撰写的文学作品之后,能够领悟到其平实的言语背后隐含的人性关怀,充分表达了其对于温暖情感的期待与渴望。由于迟子建幼年的成长经历较为独特,因此其对于身边的植物具有独特的情,她满心温情、热爱生活,在她的笔下一切生灵都具有着无限的光芒。与此同时,迟子建常常在自己的小说中构建与平常具有较大差别、较为神秘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物。另一方面,在其撰写的小说中还存在大量具有神话因素的形象,笔者对迟子建的小说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阅读,从中选择出大量神话意向并对其进行分析论述,本论文的撰写主要分为下述四个方面:第一部分,针对本文有关的重要概念定义进行简要说明。通过对神话的内涵阐释和意象及原型的内涵的说明和对比引出迟子建小说中独特的神话意象,通过对其小说中的神话意象的解读,强调迟子建作品中展现的原始信仰追求。第二部分,重点说迟子建在进行小说撰写过程中充分运用神话意象的缘由,这是因为其成长过程中的实际经历,萨满文化对其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鄂伦春、鄂温克族的民族信仰及文化体系等方面均能够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作者对于神话意象的选取和应用。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部分,主要对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意象进行归类,从生活、仪式、超验世界三个角度分别进行展示和解读。如女性的神秘形象、动物所具有的“神性”特点、各个宗教运用的神秘的民俗仪式,甚至包含脱离肉体限制的神话因素,针对迟子建撰写的文学作品中的运用的神话意向进行更加详细的分析和说明。第四部分,重点从审美价值角度出发,分析研究迟子建的小说中运用大量神话意象的意义价值,指明陌生化阅读体验效果、诗韵性的生成、重构民族信仰以及精神家园的回归等,发掘出迟子建小说中神话意象具有的审美意义和价值。
刘思含[6](2018)在《杭州会议与寻根文学的发生》文中指出“寻根文学”在新时期众多的文学思潮中,最先以一种先锋的姿态用强烈的挑战性和现代性冲动动摇着20世纪文学的既成模式,为中国的小说创作探寻着新的可能,在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寻根文学”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即“杭州会议”的召开。20世纪80年代以降,学界对于“寻根文学”的研究从未中断,涉及面广泛、成果众多,但“杭州会议”从未被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就尝试立足“杭州会议”,以一种全局性的眼光洞察“寻根文学”发生的前因后果,在历史过程中进行动态的考察,探索二者之间微妙的逻辑关联。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意义、梳理“寻根文学”及“杭州会议”的研究现状、阐述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第一章回到新时期的历史场域,透视“杭州会议”召开的文化语境。当时“启蒙话语”复苏,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冲击,新时期文坛在多元的文化环境下不断探索又不断遇到新的问题。在世界性的文学比较中,强烈的超越与创新欲望让青年一代跃跃欲试,成为推动“杭州会议”召开的主要力量。第二章主要论说“杭州会议”的召开对于“寻根文学”发展的承上作用。会上对新时期文学进行了回顾与预测,几乎囊括了新时期以来文学发展遇到的所有新状况,也对文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设想。“杭州会议”之后,一个以“文化”意识为核心的开放性“寻根”观念被激活。第三章重点阐述“杭州会议”的召开对于“寻根文学”发展的启下作用。“杭州会议”对观念的激活让“寻根文学”开始进入了一个在理论指导下自觉发展的阶段。“寻根派”群体不断扩大,文学创作加速繁荣;同时,“杭州会议”加深了青年作家与评论家的交流,形成了创作与评论的和谐局面,更有利地推动了“寻根文学”实践的发展。
焦永亮[7](2017)在《“张承志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家张承志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中国文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他的作品被作家、批评家关注。对“张承志文学”的批评,以王蒙《读〈绿夜〉》批评为起点,历经季红真、蔡翔、黄发有等人以作品题材、人物、叙事模式、言语结构、艺术表现及少数民族作家身份为主要批评对象的发展。上世纪八十年代对张承志文学批评成为了学界的一个热点,批评家们对其形式的批评在八十年代文学批评领域有一定价值:一是八十年代这类文学创作形势与新文学创作不相符,有一定的创新意识;二是社会忙于发展而日益浮躁的心态需要这类文学形式。总体来说,整个八十年代的“张承志文学”批评为直至今日的“张承志”文学批评指出了方向和奠定了基础。三十多年来,在各类学术期刊、硕博论文、研讨会论文集、专着等中有着数量相当的“张承志文学”批评文章,且其批评的范畴随着时代不断发展,从最初的诗学探讨为主到今天女权主义、比较批评、阐释学并进的批评模式。而因张承志本人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之后不再进行小说创作,批评家们对他的批评方向也作了调整:一是由重视对他的小说批评转向了对其散文创作的批评;二是转向了以借助“时髦”理论对其已有小说的批评;三是转向了对过去批评成果的批评。这些批评变化整体来说既是集中于表现为苦痛“个人主义”精神探讨、艺术特色、诗性探讨、美学探讨及比较批评五个方面的批评。研究“张承志文学”批评的意义在于通过把握“张承志文学”整体批评框架,促进少数民族文学及文学理论批评的发展及当代社会主义现实意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胡一支[8](2017)在《《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钟山》作为当代纯文学期刊界的“四大名刊”之一,对当代文学史的生成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以《钟山》(1978——2015)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其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第一章主要梳理了《钟山》自创刊以来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与文学思潮的互动关系。在八十年代前期,《钟山》扮演的是一个文学思潮响应者的角色,紧跟着当时的文学思潮。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文学期刊逐渐发生分化,《钟山》在这个时期转向先锋,并从一个文学思潮的响应者转变为引领者,发起了“新写实小说”和“新状态文学”两股文学思潮。到了新世纪,《钟山》则表现出了对启蒙文学思潮的坚守。第二章具体揭示了《钟山》在八九十年代与“先锋文学”、“新写实小说”和“新状态文学”的关系。《钟山》对这三次文学思潮的介入和参与经历了由接续到倡导再到策划的过程,体现了《钟山》在文学思潮中由响应者到引领者的身份角色的转变。这种角色转变体现的是当代文学思潮生成方式的改变。最初的“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先锋文学”是由文学创作引领而形成的文学思潮。到了“新写实小说”,文学期刊的主动性在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文学期刊成为文学思潮最为重要的推动者。而到了“新状态”,市场经由文学期刊之手,将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渗透到了文学思潮的生成方式中。第三章具体阐述了《钟山》在新世纪对启蒙文学思潮的坚守。这一方面体现在《钟山》的文学批评所显现出来的理性批判精神中,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钟山》对散文在场精神的追求之中。第四章则从《钟山》编辑们的文学组织行为、文学史思维以及文学思想三个方面来考察《钟山》的文学编辑在推动文学思潮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探讨文学思潮发生的深层动因。本文试图通过对《钟山》这个个案的考察来揭示文学期刊与当代文学思潮的深层互动关系,了解文学期刊如何参与到文学思潮发生发展的过程当中,从而改变了文学思潮的生成方式,影响了文学史面貌的生成,以及编辑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郜元宝[9](2016)在《贾平凹文学年谱(上·续)》文中研究表明一九八四年,三十二岁。本年全国政坛文坛大事记一月三日,胡乔木在中央党校做题为《关于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长篇讲话,认为有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人道主义,有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的人道主义,周扬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论,把二者混为一谈,违反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红旗》第二期、《理论月刊》第二期、《人民日报》一月二十七日刊载此文,不久又出单行本,成为"抵制和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主要文件之一。
柏富芳[10](2016)在《“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 ——陈川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学异军突起,逐渐走向繁荣。纵观南北方少数民族文学作品,无论是题材选择还是表达方式,很容易发现两者存在细微的差别。其中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学书写会呈现出强烈的民族身份意识,而南方少数民族作家对本族和汉族的两种文化认识则有些模糊和暧昧,更像是一种“孤独感”的呈现,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独特的情怀很难用民族文化身份或者民族认同来界定,所以本文将南方少数民族作家身上散发出来的气质用“孤独感”一词概括,并着重探讨这种孤独的情怀。土家族是南方比较有代表的少数民族之一,而陈川作为土家族作家,十分具有研究意义,本文将陈川作为一个切入点,从陈川这个土家族作家的身份去观照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身上的共性—孤独感,这种徘徊于民族性与主流文学的边界的孤独体验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文则拟定题为“‘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陈川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性’书写”,主要以渝东南土家族作家陈川为研究对象,分析他作为土家族作家所具有的特殊文化意义,从他所建构的叙事话语来反观南方少数民族文学的一个横截面。本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问题以及意义。正文包括三个章节,其中第一章重点分析了汉语语境下土家族文学对陈川的影响及陈川在创作过程中的特殊性;第二章重点分析陈川的“民族性”及“地方性”书写,探讨在这两种书写中呈现出来的孤独审美体验,透视土家族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文化书写,通过这些观点,发现孤独审美体验不止是个性表现,甚至是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共性表现;第三章研究陈川小说中的美学探索,叙事艺术的民族性探索,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的运用,更好地将小说中的“孤独”体验呈现出来。结语通过对陈川小说的定位,试图找到整个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共性所在,通过对个体的研究达到对整个南北方少数民族作家的差异性分析。
二、乌热尔图近期小说创作漫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乌热尔图近期小说创作漫评(论文提纲范文)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达斡尔族文学研究 |
二、鄂温克族文学研究 |
三、鄂伦春族文学研究 |
第一章 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下的“三少民族”文学研究 |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政治背景与社会基础 |
第二节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起点秩序与最初框架 |
第三节 “少数民族文学”名称的确立与文学史书写 |
第四节 “三少民族”文学整理与创作 |
第二章 “三少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萌芽蓄力期 |
二、达斡尔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转型多元期 |
第二节 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
二、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过渡期 |
三、鄂温克族民间文学研究的繁荣期 |
第三节 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草创期 |
二、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冰冻期 |
三、鄂伦春族民间文学研究的回暖期 |
第三章 “三少民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一节 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始创期 |
二、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生长期 |
三、达斡尔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平稳期 |
第二节 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初创期 |
二、鄂伦春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发展期 |
第三节 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准备期 |
二、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成熟期 |
三、鄂温克族作家文学研究的多元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介 |
(4)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城市“在家感”的意蕴 |
二、迟子建小说研究现状述评 |
三、选题的意义及研究思路 |
第一章 现实的诘问:城市“在家感”的变异与失落 |
第一节 “芳草在沼泽中”:城市中自然神性的消隐 |
第二节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城市中社会疼痛的遮蔽 |
第三节 “茫茫前程”:城市中个体存在的不安 |
第二章 理想的求索:城市“在家感”的隐喻性建构 |
第一节 城市空间的情感投射:寻找舒适的“家” |
第二节 城市文化的精神指归:重构“家”的神话 |
第三节 城市主体的灵魂求索:依托“家”的力量 |
第三章 温情的叙事:城市“在家感”的诗性言说 |
第一节 含混与流动的叙事意象 |
第二节 化沉重为轻逸的叙事模式 |
第四章 隐蔽的对抗:关于城市“在家感”书写的价值 |
第一节 柔中有刚的疗救与引导 |
第二节 城市生态美的意境营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 |
1. 20世纪80 年代后期及整个90 年代的文学批评 |
2. 21世纪前十年的文学批评 |
3. 2010年之后的文学批评 |
三、论题研究方法与研究重难点 |
第一章 有关核心概念的阐释 |
第一节 :神话的内涵阐释 |
第二节 :意象、原型(神话原型)的内涵阐释 |
第二章 迟子建小说神话意象的来源 |
第一节 :作家生长经历 |
第二节 :民族地域文化 |
第三节 :萨满文化影响 |
第三章 迟子建小说神话意象的表现 |
第一节 :生活中的神话意象 |
一、神秘的悬置与诡谲的预言 |
二、神秘的女人与“有意味”的动植物 |
第二节 :仪式中的神话意象 |
一、岁时节日习俗仪式 |
二、神圣的宗教仪式 |
第三节 :超验世界中的神话意象 |
一、怪异的灵魂与梦境 |
二、不测的命运与死亡 |
第四章 迟子建小说神话意象书写的美学意义 |
第一节 :陌生化的体验效应 |
第二节 :神性韵味的生成 |
第三节 :民族宗教信仰的重建尝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杭州会议与寻根文学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酝酿:杭州会议召开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五四”启蒙话语的复苏 |
一、会议推动的文学解禁 |
二、启蒙话语的重新苏醒 |
第二节 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冲击 |
一、文学接受的多元化转变 |
二、有关现代派文学的论争 |
第三节 “另起炉灶”的焦虑 |
一、归来者的激情和知青的迷茫 |
二、寻根的萌芽和潮流的隐退 |
第二章 承上:杭州会议激活寻根观念的生成 |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回顾与预测之下寻根观念的激活 |
第二节 宣言发表及媒体传播合力下的文化意识自觉 |
一、寻根理论的出场 |
二、主流媒体的配合 |
第三节 杭州会议松散组织形式下寻根意向的多样 |
一、特殊的会议形式 |
二、寻根的多样阐释 |
第三章 启下:杭州会议催生寻根文学的实践 |
第一节 观念指导下寻根文学的创作实践 |
一、从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势:寻根派群体的不断扩大 |
二、寻根实践的多元向度 |
第二节 杭州会议后评论与创作的共生共荣 |
一、从莫衷一是到思想聚焦:青年评论家的向前跃进 |
二、评论与创作的良性互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张承志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2 苦痛“个人主义”精神探讨 |
2.1 五四运动以来苦痛精神的延续 |
2.2 苦痛精神的追求 |
3 艺术特色批评 |
3.1 风格批评 |
3.2 内容批评 |
3.3 形式批评 |
3.4 小说人物批评 |
4 诗性探讨 |
4.1 诗化语言批评 |
4.2 诗化结构批评 |
4.3 诗人情感批评 |
5 美学探讨 |
5.1 意境美 |
5.2 崇高美 |
5.3 悲剧意识 |
6 比较批评 |
6.1 平行比较批评 |
6.2 现当代张承志与鲁迅之比较批评 |
6.3 中外比较批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流变 |
第一节 八十年代前期对文学思潮的响应 |
第二节 八十年代中后期至九十年代对文学思潮的引领 |
第三节 新世纪以后对启蒙精神的坚守 |
第二章 从响应到引领的转变:《钟山》与八九十年代的文学思潮 |
第一节 《钟山》对“先锋文学”的接续 |
第二节 《钟山》对“新写实小说”的倡导 |
第三节 《钟山》对“新状态文学”的策划 |
第三章 启蒙立场的坚守:《钟山》在新世纪 |
第一节 理性的批判:《钟山》对启蒙精神的追求 |
第二节 《钟山》:“在场散文”的重要阵地 |
第四章 推动文学思潮的编辑因素 |
第一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组织行为 |
第二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史思维 |
第三节 《钟山》编辑的文学思想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 ——陈川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1.作为文学问题的“南方”与“少数民族” |
2.陈川与中国文学的“南方”和“少数民族”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汉语语境下的土家族文学与陈川的创作 |
(一)土家族文学的发生发展 |
(二)陈川的创作历程及特殊性 |
二 “民族性”与“地方性”书写及其孤独体验 |
(一)陈川小说的“土家族”与“渝东南”世界 |
1.“山和水”:渝东南地域风貌书写 |
2.土家族民风民俗的展现 |
3.民歌的集体传唱 |
(二)现代化进程与孤独的文化体验 |
1.土家族文学的现代性诉求 |
2.另类生命意识的凸显 |
3.族性意识消退的怅惘与孤独 |
三 孤独体验中的美学探索 |
(一)叙事艺术的民族性探索 |
1.叙事语言的民族性 |
2.叙述视角的转变 |
3.叙事结构的借鉴 |
(二)魔幻现实主义的本土化 |
(三)意识流:孤独心灵的展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四、乌热尔图近期小说创作漫评(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家族作家陈川小说叙事研究[D]. 冉慧平.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三少民族”文学研究历史与现状[D]. 郭靖宣.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20(02)
- [3]《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D]. 席思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论迟子建小说中城市“在家感”的书写[D]. 王永清. 杭州师范大学, 2019(01)
- [5]迟子建小说中的神话意象研究[D]. 杨婷.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6]杭州会议与寻根文学的发生[D]. 刘思含.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张承志文学”批评研究[D]. 焦永亮.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6)
- [8]《钟山》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流变的关系研究[D]. 胡一支.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2)
- [9]贾平凹文学年谱(上·续)[J]. 郜元宝. 东吴学术, 2016(04)
- [10]“南方少数民族”的孤独 ——陈川小说的“民族性”与“地方性”[D]. 柏富芳. 重庆师范大学,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