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烨,李霞[1](2021)在《观察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价值》文中指出目的:探析辨证施护方法对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50例。试验组给予辨证施护方法,参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8 d后病证疼痛评分及腰腿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干预的满意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采取辨证施护方法,显示出较好的护理服务效果。
崔可新[2](2020)在《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指出目的: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老年病人,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对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基于此结果对该微创疗法的推广价值、安全性与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客观地评价。方法:采取随机选择的方式,选择了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医治的患者76例,采取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综合分析与评估他们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疼痛改善情况。结果:对74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1)在统计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作客观评判:选择1天、30天、90天、180天为时间点,就治疗前后作对比,从VAS评分结果来看,分值呈现为下降态势,将治疗前评分分别与治疗后相应时间节点评分二者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2)对于实验结果,选择改良后的MacNab治疗效果进行评判:有效率对比方面,在接受治疗之后1天,总体有效率为71.62%,30天后达到85.14%,90天后上升至89.19%,180天后达到93.24%,术后1天与术后30天、90天、180天总体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对比方面,接受治疗30天后,其优良率等于62.17%,90天后达到64.87%,180天后上升到67.57%,结果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老年患者,选择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进行治疗,有着近远期疗效明显、创伤小、安全性好等诸多优势,能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改善,有临床推广价值。
刘美晨[3](2020)在《身痛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量表评定的方法探究身痛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临床疗效。比较中药结合手术治疗以及单纯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差异,从而比较出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孔镜术后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范围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骨科病房住院患者,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依据及辨证分型标准,纳入符合标准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将病人分为中药结合手术治疗组以及单纯手术治疗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治疗并进行临床观察。通过统计患者进行治疗前、术后14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评分(JOA)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并进行对比。填写临床研究病例报告表。统计数据,并比较数值变化从而评价两组病人的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症状的改善情况,分析疗效差异。从而探究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较好的康复治疗方法。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病例36例(男17例,女19例),试验组17例,对照组19例。年龄57(18-83)岁。收集数据后,应用SPSS22.0统计软件统计,研究结果如下:1.JOA评分:通过比较治疗前及术后14天、术后1月、术后3月的JOA评分发现,两组在术后14天的JOA评分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JOA评分提高较明显(P<0.05);两组在术后1月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1),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JOA的评分提高较明显(P<0.05);两组在术后3个月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提高(P<0.05),但两组JOA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JOA评分治疗改善率:使用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计算公式:治疗改善率=([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29-治疗前得分]*100%),根据数据结果可得术后14天试验组的JOA评分治疗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1个月试验组的JOA评分治疗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1)。术后3个月试验组的JOA评分治疗改善率较对照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3.JOA疗效判定:通过JOA治疗改善率得出末次随访JOA疗效判定,经Fisher确切概率检验后表明两组JOA疗效判定无统计学意义(P>0.050)。4.ODI评分:两组在术后14天的ODI评分数据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并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在术后1月的ODI评分数据均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的O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在术后3月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着降低(P<0.05),其中试验组较对照组ODI的评分降低较明显(P<0.05)。结论:通过目前对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两种方法的疗效对比,可以得知:应用身痛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与单纯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气滞血瘀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以取得显着疗效。应用口服身痛逐瘀汤中药治疗对于短期内缓解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具有一定疗效,但长期临床疗效无明显疗效差异。
孙波[4](2020)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云南省中医医院门诊及住院符合纳入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6例,使用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3例。治疗中脱落与剔除共3例,最终完成研究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汤剂,对照组予塞来昔布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疗程,14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及治疗结束后2月的VAS评分、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1.治疗后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87.1%;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与塞来昔布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相近。2.治疗1个疗程后,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VAS积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P<0.05),两组JOA评分、VAS积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均值上比较,对照组VAS评分较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组的中医证候评分改善更明显。3.治疗结束时,两组均能显着改善患者VAS积分、JO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P<0.05),两组VAS积分、JOA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4.治疗结束2个月随访,两组VAS积分、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均有一定的远期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时VAS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的远期疼痛改善程度相当;治疗组与对照组随访时JOA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从短期随访总体上分析,除疼痛程度改善情况外,中药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塞来昔布组。结论: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疗效,能显着降低患者VAS积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提高JOA积分评分,与塞来昔布组相比,远期疗效更具优势。
郭培尧[5](2020)在《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海马ERK-CREB-BDNF信号通路疼痛机制的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治疗率,通过研究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行为学改变,并基于ERK-CREB-BDNF信号通路初步探讨杜仲腰痛丸对于LDH慢性下肢痛大鼠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提高治疗LDH疗效及揭示杜仲腰痛丸的药理学研究提供客观的实验室数据支撑。方法:实验一:SPF级SD雄性大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每组8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参照文献采用自体髄核移植方法,建立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模型,假手术组不进行断尾取出髓核,不产生压迫。对于三组大鼠以造模前1d、造模后2d、造模后7d、14d、21d、28d为观察时间节点,通过大体行为学、热痛阈、机械痛阈测定,研究LDH大鼠慢性下肢痛产生时间及机制。实验二:SPF级SD雄性大鼠72只,6-8周龄,体质量(250±20)g,按照大鼠体重编号,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治疗组。每组8只。通过自体髓核移植法对模型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造模,治疗组给予杜仲腰痛丸溶液灌胃,其余两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在给药前1d、给药后14d、给药后28天取材,使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ERK1、ERK2、CREB、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一:(1)使用自体髓核移植法建立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成功,且建立模型14天后,模型组大鼠由术后急性疼痛转为慢性疼痛,慢性下肢痛产生并维持在稳定水平;(2)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ERK1、ERK2、CREB、BDNF蛋白比值均升高,杜仲腰痛丸干预治疗后治疗组大鼠海马组织中各个蛋白表达均升高;(3)杜仲腰痛丸对于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结论:(1)大鼠采用自体髓核移植法进行LDH造模后,右后肢出现疼痛痛觉过敏现象,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明显下降,14d后检测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相关蛋白均明显下降,LDH慢性下肢痛大鼠造模成功;(2)杜仲腰痛丸可以明显改善LDH大鼠的疼痛行为学,提高海马组织中ERK1、ERK2、CREB、BDNF的蛋白表达,推测杜仲腰痛丸可能是通过ERK-CREB-BDNF信号通路,发挥抑制疼痛的作用,其镇痛作用可能是杜仲腰痛丸治疗LDH的机制之一。
胡振兴[6](2017)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IgG及IgM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两种手术方式摘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中IgG及IgM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于本院脊柱外科住院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7例手术切除的髓核标本,分为椎间盘内加压注射无效后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组34例(实验组),椎间孔镜手术治疗组23例(对照组),全部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髓核组织中IgG和IgM的表达,分析IgG和IgM的表达与加压注射疗法对髓核的影响。全部患者随访6个月,利用JOA评分法评估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间盘不同突出类型(突出组,脱垂组)患者术后近期治疗效果。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中两种不同突出类型均表达IgG和IgM;2.实验组中突出组IgG和IgM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3.脱垂组IgG和IgM的阳性表达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随访结果如下:1.两组突出组随访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2.两组脱垂组随访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可升高IgG、IgM免疫复合物在突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髓核中表达,加速突出髓核组织重吸收进程;2.两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术后近期疗效相同。
康艳[7](2012)在《CT-PLD与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比较》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对37例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抽取我院经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37例,开放椎间盘切除患者36例,2组均采用系统护理治疗。结果 2组病人手术后ODQ评分均较手术前升高(P<0.01),各时间ODQ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OD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组患者在伤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天数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T-PLD组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结论配合系统护理措施,CT引导下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康复情况较好,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张荣芳,张建华[8](2012)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进展》文中研究表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diskectomy,PLD),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运用于临床并正式报告,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逐步推广运用。我国医学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报告应用经验,据报道治疗有效率达76%~
刘忠瑞[9](2012)在《低温等离子与保守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通过回顾性临床对比研究,探讨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与保守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共选取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4例,已行CN治疗组24例,常规保守治疗组30例。治疗后1、3个月时进行随访。并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scale,VAS)、主观满意度分级法评估,所得优良率与两组间的住院时间、恢复日常生活时间、并发症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CN治疗组与保守治疗组年龄(p>0.05)、性别比例(p>0.05)、颈/腰椎病例数比例(p>0.05)无统计学差异;术前VAS评分(p>0.05)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间的优良率(VAS评分法:p<0.05,主观满意度分级法:p<0.05)、平均住院时间(p<0.01)、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率均为0%,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保守治疗相比,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如下优点:1.对疼痛等临床症状缓解作用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可靠。2.髓核经消融气化、纤维化修复与皱缩后,降低了近期术后复发可能性。3.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的优点。缺点:因操作医师的技术能力不同,可能出现术中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患者及医护人员尚需暴露在X射线下;医疗费用增加等缺点。
陆红岩,丁莉莉[10](2011)在《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文中研究说明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ercutaneous laser disc decompression,PLDD)是继化学溶核术,经皮椎间盘切除术,经皮自动椎间盘切除术及关节镜下显微间盘切除术后椎间盘穿刺治疗又一项新进展[1]。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传入我国的时间不长,其护理也在不断地探索中。现将PLDD的护理报告如下。
二、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观察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2)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实验研究 |
第一章 临床资料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2.1 中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 |
2.3 西医诊断标准 |
3 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病例标准 |
3.2 排除病例标准 |
3.3 中止实验标准 |
3.4 脱落病例标准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 研究内容 |
2 操作过程 |
3 疗效判定方法 |
3.1 疗效观察时间 |
3.2 疗效评定标准 |
4 统计学处理方法 |
5 结果 |
5.1 病例汇总情况 |
5.2 病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病程时间、影像学间盘突出节段) |
5.3 治疗前后疼痛改善程度VAS评分比较 |
5.4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 |
5.5 不良事件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1.研究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1.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作用机制 |
2. 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置管注药的优点 |
3. 安全性分析 |
4. 可行性分析 |
5. VAS 量表分析 |
6. 治疗后改良MacNab疗效临床评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3)身痛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的研究进展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机制 |
2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的发展 |
3 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可能的发病原因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身痛逐瘀汤加减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1 身痛逐瘀汤的成方及应用 |
2 身痛逐瘀汤化裁对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3 身痛逐瘀汤联合其他方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 |
1 一般情况 |
2 分组情况 |
3 诊断标准 |
方法 |
1 分组方法 |
2 手术方法 |
3 术后治疗 |
4 中药治疗 |
5 观察方法 |
6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情况 |
2 术前两组相关评分比较 |
3 JOA评分结果 |
4 ODI评分结果 |
小结 |
讨论 |
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其术后神经根刺激症状 |
2 身痛逐瘀汤的治疗 |
3 本次研究方法的分析 |
4 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 |
5 本次临床观察的心得体会 |
结语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JOA评分 |
附录2 ODI评分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4)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病例及临床资料来源 |
2.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3.病例选择标准 |
3.1 纳入标准 |
3.2 排除标准 |
3.3 剔除及中止标准 |
4.治疗方案 |
4.1 基础治疗 |
4.2 治疗组 |
4.3 对照组 |
5.治疗周期及随访 |
6.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 |
6.1 安全性观察指标 |
6.2 观察指标 |
6.3 疗效评价 |
7.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比较 |
1.1 两组性别分布情况 |
1.2 两组年龄分布情况 |
1.3 病程 |
2.VAS评分比较 |
2.1 治疗前VAS评分比较 |
2.2 治疗前后组内VAS积分比较 |
2.3 治疗后组间VAS积分比较 |
3.JOA评分比较 |
3.1 治疗前JOA评分比较 |
3.2 治疗前后组内JOA评分比较 |
3.3 治疗后组间JOA评分比较 |
4.中医证候学评分比较 |
4.1 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
4.2 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 |
4.3 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 |
5.总疗效比较 |
6.不良反应事件 |
讨论 |
1.椎间盘的解剖解构 |
2.病因病机 |
2.1 机械压迫学说 |
2.2 炎性刺激学说 |
2.3 自身免疫学说 |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认识 |
4.选用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依据 |
5.组方分析 |
6.本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
7.结果分析 |
结论 |
本课题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一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二 |
附录 |
致谢 |
(5)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海马ERK-CREB-BDNF信号通路疼痛机制的调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探讨 |
1 传统医学关于LDH的研究进展 |
1.1 病名溯源 |
1.2 病因病机 |
1.3 辩证分型及表现 |
1.4 中医治法 |
2 现代医学关于LDH的研究进展 |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 |
2.2 流行病学 |
2.3 解剖生理特点 |
2.4 发病机制 |
2.5 诊断 |
2.6 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
3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ERK-CREB-BDNF信号通路的关系 |
4 杜仲腰痛丸在治疗LDH当中的运用 |
5 杜仲腰痛丸单味药的中药药理学研究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技术路线图 |
1 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行为学研究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物与试剂 |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1.4 实验条件 |
1.5 实验方法 |
1.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7 实验结果 |
2 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模型大鼠ERK-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
2.1 实验动物 |
2.2 实验条件 |
2.3 动物分组 |
2.4 实验动物模型制造 |
2.5 动物给药 |
2.6 取材及材料处理 |
2.7 Real-time PCR检测大鼠海马和皮层中ERK1、ERK2、CREB、BDNF表达 |
2.8 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ERK1、ERK2、CREB、BDNF表达 |
2.9 实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模型的建立和评价 |
1.1 实验动物 |
1.2 造模方式 |
2 杜仲腰痛丸对ERK-CREB-BDNF信号通路的影响 |
结语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IgG及IgM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病例纳入标准 |
2.1.3 病例排除标准 |
2.2 分组方法 |
2.3 免疫组化染色 |
2.3.1 实验试剂 |
2.3.2 制备切片 |
2.3.3 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
2.3.4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判定 |
2.4 临床疗效评价 |
2.5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
3.1.1 IgG染色结果 |
3.1.2 IgM染色结果 |
3.2 疗效评判 |
3.2.1 突出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
3.2.2 脱垂组术前、术后JOA评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学分型 |
4.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阶梯式治疗 |
4.3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手术方式及优势 |
4.4 椎间盘内加压注射疗法的应用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CT-PLD与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护理方法 |
1.2.1 术前护理 |
1.2.2 术后护理 |
1.2.2. 1 体位护理 |
1.2.2.2病情观察 |
1.2.2. 3 引流管的护理 |
1.2.2. 4 用药情况 |
1.2.2. 5 功能锻炼 |
1.2.3 出院时及出院后护理 |
1.3 疗效评定标准 |
1.4 手术方法 |
1.4.1 CT |
1.4.2 开放手术 (以下简称传统组)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8)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PLD治疗机制 |
1.1 PLD操作方法[2]: |
1.2 PLD治疗原理: |
1.3 PLD手术治疗的适应范围: |
2 术前护理 |
2.1 PLD患者的心理护理: |
2.2 一般护理: |
2.3 专科护理: |
2.4 术前备皮: |
2.5 送手术室前的准备: |
3 术中的护理配合 |
3.1 术中体位: |
3.2 术中无菌操作要求: |
3.3 手术中的配合: |
4 手术后护理 |
4.1 术后体位: |
4.2 病情观察: |
4.3 功能锻炼: |
5 结论 |
(9)低温等离子与保守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椎间盘的结构、功能及血管、神经分布 |
1.2 经皮穿刺颈椎前路、腰椎侧后方入路的解剖学基础 |
1.3 CN 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 |
1.3.1 System2000 型等离子髓核成形系统的组成及作用机制 |
1.3.2 CN 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研究 |
1.3.3 CN 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
1.3.4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正文 |
2.1 资料与方法 |
2.1.1 一般资料 |
2.1.2 临床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1.4 治疗 |
2.1.5 随访情况 |
2.1.6 疗效评估及统计学分析方法 |
2.2 结果 |
2.3 讨论 |
2.3.1 结果分析 |
2.3.2 System2000 型等离子髓核成形系统的应用及安全性探讨 |
2.3.3 CN 适应证的选择和禁忌证 |
2.3.4 手术入路的安全性探讨 |
2.3.5 手术注意事项 |
2.3.6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第3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操作方法 |
2 优点 |
3 护理 |
3.1 术前护理: |
3.2 术后护理: |
3.3 健康教育: |
4 结果与讨论 |
四、经皮穿刺行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观察辨证施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价值[J]. 刘烨,李霞. 中国社区医师, 2021(06)
- [2]经骶管裂孔置管注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D]. 崔可新.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3]身痛逐瘀汤结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D]. 刘美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孙波.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杜仲腰痛丸对LDH慢性下肢痛大鼠海马ERK-CREB-BDNF信号通路疼痛机制的调控研究[D]. 郭培尧.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中IgG及IgM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 胡振兴. 延边大学, 2017(05)
- [7]CT-PLD与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比较[J]. 康艳.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0)
- [8]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进展[J]. 张荣芳,张建华.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04)
- [9]低温等离子与保守方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刘忠瑞. 吉林大学, 2012(10)
- [10]经皮穿刺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J]. 陆红岩,丁莉莉.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1(03)